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ah.lib.nccu.edu.tw/handle/140.119/90647
DC FieldValueLanguage
dc.contributor.advisor劉義棠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戴國瑞zh_TW
dc.creator戴國瑞zh_TW
dc.date1989en_US
dc.date.accessioned2016-05-04T06:34:13Z-
dc.date.available2016-05-04T06:34:13Z-
dc.date.issued2016-05-04T06:34:13Z-
dc.identifierB2002005826en_US
dc.identifier.uri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90647-
dc.description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民族學系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目錄\r\n第一章 緒論………一\r\n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一\r\n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方法………四\r\n第三節 釋「胡」、「漢」………五\r\n第二章 唐代的胡漢關係………一五\r\n第一節 唐詩中對邊族的描述………一五\r\n第二節 胡漢關係之形成背景………二二\r\n第三節 胡漢關係之類別………二七\r\n第三章 政治關係………三四\r\n第一節 王之以武威………三四\r\n第二節 招之以文德………三九\r\n第三節 聯之以婚姻………四六\r\n第四節 餌之以祿位………五四\r\n第四章 軍事關係………六六\r\n第一節 中原朝廷的出擊………六六\r\n第二節 遊牧民族的寇擾………七三\r\n第三節 胡漢聯軍的協調………八六\r\n第五章 經濟關係………一O一\r\n第一節 朝貢與賞賜………一O一\r\n第二節 互市與交換………一O八\r\n第三節 入居唐地………一一六\r\n第四節 商業………一二四\r\n第五節 飲食業………一二九\r\n第六節 娛樂業………一三四\r\n第七節 奴僕………一三七\r\n第六章 文化關係………一五一\r\n第一節 宗教信仰………一五一\r\n第二節 文學、語言………一五九\r\n第三節 音樂、舞蹈………一六七\r\n第四節 社會生活及其他………一七四\r\n第七章 結論………一九一\r\n第一節 夷夏之辨的演變………一九三\r\n第二節 詩中唐人的戰爭觀………一九七\r\n第三節 詩的語言與胡漢關係的反映………二O四\r\n參考書目………二一五zh_TW
dc.source.uri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B2002005826en_US
dc.title《全唐詩》中「胡」、「漢」關係之探討zh_TW
dc.typethesisen_US
dc.relation.reference參考書目\r\n一、 史料部分\r\n王欽若、楊億編,《冊府元龜》,台北市中華書局,民六十一年。\r\n王溥,《唐會要》,台北世界書局,民五十七年。\r\n王雲五主編、王夢鷗註譯,《禮記今註金譯》,台灣商務印書館發行,民七十三年修訂二版。\r\n司馬光,《資治通鑑》,台北世界書局,民六十三年。\r\n司馬遷,《史記》,台北鼎文書局,民六十九年。\r\n宋敏求,《唐大詔令集》,台北鼎文書局。\r\n杜佑,《通典》,台北新興書局,民五十二年。\r\n李肇,《唐國史補》,台北世界書局。\r\n吳競,《貞觀政要》,北大書局。\r\n范曄,《後唐書》,台北鼎文書局,民六十九年。\r\n計有功,《唐詩紀要》,台北鼎文書局,民六十年。\r\n馬端臨,《文獻通考》,新興書局。\r\n袁樞,《通鑑紀事本末》,台北三民書局,民四十五年。\r\n班固,《漢書》,台北鼎文書局,民六十九年。\r\n清聖祖御製,《全唐詩上下》,宏業書局,民六十六年。\r\n陳壽,《三國志》,台北鼎文書局,民六十九年。\r\n劉珣,《舊唐書》,台北鼎文書局,民六十九年。\r\n歐陽修、宋祁等,《新唐書》,台北鼎文書局,民六十九年。\r\n二、 專書部分\r\n王吉林,《唐代南詔與李唐關係之研究》,聯鳴文化有限公司,民七十一年版。\r\n王壽南,《唐代藩鎮與中央關係之研究》,嘉新文化基金會,民五十八年,臺北。\r\n王夢鷗,《初唐詩學著述考》,臺北商務印書館。\r\n木鐸出版社,《唐代長安和政局》,木鐸出版社,民七十四年初版。\r\n札奇斯欽,《北亞遊牧民族與中原農業民族間的和平戰爭與貿易之關係》,國立政治大學叢書,臺北正中書局,民六十一年初版。\r\n田藝議,《李白傳》,國際文化事業有限公司,一九八四年。\r\n白居易,《白氏長慶集》,商務印書館育部叢刊。\r\n史墨卿,《岑參研究》,臺北商務印書館人人文庫。\r\n任育才,《唐史研究論集》,台北鼎文書局。\r\n羽田亨著、耿世民譯,《西域文化史》,新疆人民出版社,一九八一年版。\r\n向達,《唐代長安與西域文明》,明文書局,民七十年版。\r\n李長冬,《杜甫作品繫年》,東大圖書公司。\r\n岑仲勉,《讀全唐詩札記》,中研院史語所集刊第九冊。\r\n岑仲勉,《隋唐史》,香港文昌書局。\r\n岑仲勉,《突厥集史》,上海中華書局,一九五八年第一版。\r\n岑仲勉,《唐史餘藩》,臺北弘文館出版社,民七十四年。\r\n李震,《中國歷代戰爭史》(八、九冊),臺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民六十五年。\r\n李樹桐,《唐史考辨》,臺北中華書局。\r\n李符桐,《邊疆歷史》(二),蒙藏委員會編印,民五十一年版。\r\n李冠禮,《唐詩指要》,博文書局,民五十三年。\r\n汪禔義,《白居易傳》,國際文化世界有限公司,一九八五年。\r\n宋咸萃,《詩話》,黎明文化事業有限公司,民七十二年。\r\n呂正惠,《唐詩論文選集》,長安出版社,民七十四年出版。\r\n孟凡人,《北庭史地研究》,中亞文化研究叢書,新疆人民出版社。\r\n何健民,《隋唐時代西域人華化考》,新文豐出版公司,民六十八年。\r\n林天蔚,《隋唐史新論》,東華書局,民六十七年初版。\r\n林恩顯,《突厥研究》,臺北商務印書館,民七十七年初版。\r\n林幹,《突厥與回紇歷史論文集》,臺北中華書局,一九八七年一版。\r\n侯林伯,《唐代夷狄邊患史略》,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六十一年。\r\n胡雲翼,《唐詩研究》,台灣商務印書館。\r\n胡雲翼,《唐代的戰爭文學》,台灣商務印書館人人文庫。\r\n胡震亨,《唐音癸籤》,世界書局。\r\n柳詒徽《中國文化史》(中),正中書局,民四十三年臺二版。\r\n姚大中,《中國北西中國》,三民書局,民七十年初版。\r\n高棅中,《唐詩品彙》,學海書局。\r\n夏敬觀,《唐詩說》,河洛圖書公司。\r\n凌純馨,《邊疆文化論集》(二),中華文化復興委員會,民四十三年版。\r\n桑原騭藏著、楊鍊譯,《唐宋貿易港研究》,台灣商務印書館,民五十二年臺一版。\r\n章群,《唐史》(一)(二)(三),龍門書店印行,一九七九年初版。\r\n章群,《唐代籓將研究》,聯經出版事業公司,民七十年版。\r\n陳安仁,《中國上古中古文化史》,華世出版社印行,民六十四年初版。\r\n陳寅恪,《陳寅恪先生論文集》,三人行出版社,民六十三年。\r\n陳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論稿》,史語所專刊。\r\n馮作民譯,《唐代詩人列傳》,星光出版社,民六十九年初版。\r\n黃麟書,《唐代詩人塞防思想》,九龍造陽文學出版社,台灣商務經銷,民國六十九年版。\r\n黃麟書,《邊塞研究》,九龍造陽文學社出版,臺灣商務印書館經銷,民六十八年版。\r\n張修蓉,《中唐樂府詩研究》,文津出版社,民七十四年出版。\r\n曾問吾,《中國西域經營史》,文海出版社,民二十五年。\r\n董明鈞,《李商隱傳》,國際文化事業有限公司,一九八五年。\r\n葉慶炳,《唐詩散論》,洪範書局。\r\n葉慶炳,《中國文學史》,學生書局。\r\n劉大杰,《中國文學史》,華正書局,民六十九年版。\r\n劉志霄,《維吾爾族歷史》,民族出版社,一九八五年。\r\n劉開揚,《唐詩通論》,木鐸出版社,民七十二年初版。\r\n劉義棠,《中國邊疆民族史》,臺北中華書局,民五十八年。\r\n劉義棠,《維吾爾研究》,臺北正中書局,民六十四年。\r\n謝海平,《唐代留華外國人生活考述》,臺北商務印書館,民六十七年初版。\r\n薛浩,《唐詩演義》,號角出版社,民七十五年再版。\r\n蕭繼宗,《中華民族詩歌》,台灣省政府新聞處編印,民七十五年再版。\r\n羅香林,《唐代文化史》,台灣商務印書館,民五十七年臺三版。\r\n顏元叔,《談民族文學》,台灣學生書局。\r\n蘇雪林,《唐詩概論史》,台灣商務印書館發行。\r\n三、 論文期刊部分\r\n王吉林,「近六十年來國人對隋唐五代史的研究」,《史學彚刊》第四期,頁一九九至二O九。\r\n王仲孚,「唐高宗咸亨以後的西域經營與安西都護府」,國科會論文,民六十二年。\r\n王壽南,「唐代的和親政策」,《中華文化復興月刊》第十二卷第三期,頁三八至九四。\r\n\r\n王淑端,「李泌與中唐政局」,文化史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六十八年。\r\n方瑜,「唐詩形成的研究」,臺大中研所碩士論文,民五十九年。\r\n申美子,「中國唐代婦女生活研究」,台大中研所碩士論文,民六十二年。\r\n卞麟錫,「從宿衛制度看唐代中國與新羅的關係」,臺大史研所碩士論文,民五十五年。\r\n王清華,「唐詩邏輯初探」,《新疆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一九八七年第一期(總第四十五期)三月一日出版,頁三二至三七。\r\n向達,「兩千年來新疆各族人民和漢族人民的友好關係」,《光明日報》,一九五五年九月二十日。\r\n任育才,「唐安史之亂後的經濟轉變」,國科會論文,民六十二年。\r\n任育才,「唐代士族婚姻中的夷夏之變」,《幼獅月刊》,第四十七卷第五版,頁五十一至五十七。\r\n宋常濂,「唐代的馬政」,《大陸雜誌》,第二十九卷第一期,頁二九至三三、第二期,頁二七至三二\r\n宋肅懿,「唐代長安之研究」,文化史研究所碩士論文,民七十二年。\r\n宋肅瀛,「回紇的由來及其發展」,《西域史論叢》(一),新疆人民出版社,一九八五年,頁四十二至七十九。\r\n李樹桐,「唐代的軍事與馬」,《師大歷史學報》,第二期,民六十三年版,頁一三至四六。\r\n李道顯,「杜甫詩史研究」,文化中文所博士論文,民六十二年。\r\n呂興昌,「李白詩研究」,台大中文所碩士論文,民六十二年。\r\n包慧卿,「唐代對西域之經營」,珠海歷史所,民六十九年。\r\n伊瀨仙太郎著、邱添生譯,「唐朝對塞外系內徒民族之基本態度」,《大陸雜誌》,第三十六卷第十一期,頁三八一志三八五。\r\n何寄澎,「唐代邊塞詩研究」,臺大中文所碩士論文,民六十三年。\r\n周昆田,「隋唐時代的西域」,《新疆研究》,中國邊疆歷史與文學會叢書之二,頁二一至三八。\r\n金龍雲,「杜甫寫實諷諭詩研究」,師大國文所,民七十一年。\r\n邱添生,「唐代文化與外來的文化」,《師大學報》,第十六期,頁二三五至二六八。\r\n林茂雄,「岑嘉州詩校注」,師大國文所碩士論文,民六十年。\r\n林冠群,「李唐、回紇、吐藩三邊關係之探討-以蕭、代、德宗時期為中心」,政大邊政所碩士論文,民七十一年。\r\n林秀玲,「長恨歌研究」,東海中文所碩士論文,民六十七年。\r\n林靜玉,「突厥與中原朝廷和戰之研究-和戰因素之探討」,政大邊政所碩士論文,民六十九年。\r\n洪讚,「安史之亂對杜甫之影響」,政大中文所碩士論文,民六十九年。\r\n馬楊萬運,「中晚唐詩研究」,臺大中文所碩士論文,民六十三年。\r\n陶晉生,「略論邊疆民族在中國歷史上的重要性」,《中華文化復興月刊》,第四卷第一期,頁二十至二二。\r\n陶晉生,「歷史上漢族與邊疆民族關係的幾種解釋」,《思與言月刊》,第四卷第一期,頁一至三。\r\n徐伯夫,「唐代西域史的幾個問題」,《西域史論叢》(二),新疆人民出版社,一九八五年,頁七三至八八。\r\n唐明敏,「李白及其詩之版本」,政大中文所碩士論,民六十年。\r\n孫述山,「盛唐邊塞詩人岑參之研究」,輔大中文所碩士論文,民六十年。\r\n許世旭,「李杜詩比較研究」,師大國文所碩士論文,民五十二年。\r\n許翼騰,「李唐建國史實研究」,珠海歷史所碩士論文,民六十六年。\r\n梁榮源,「唐代敘事詩研究」,臺大中文碩士論文,民六十一年。\r\n黃曉玲,「唐代邊塞詩派研究」,文化中文所碩士論文,民五十七年。\r\n唐樂,「唐代前期的邊防」,臺大史研所碩士論文,民六十五年。\r\n張肖梅,「劉禹錫研究」,臺大中文所碩士論文,民六十九年。\r\n張國相,「唐代樂府詩之研究」,東海中文所碩士論文,民六十九年。\r\n張建國,「唐代蕃臣蕃將考」,文化史研所碩士論文,民六十一年。\r\n張木雄,「隋唐五代民族思想研究」,政戰政研所碩士論文。\r\n章群,「唐代降胡安置考」,《新亞學報》,第一期,頁二四五至三二九。\r\n陳修武,「全唐詩作者的研究」,國科會論文,民六十一年。\r\n陳瓊玉,「唐代佛教與政治經計的關係」,師大歷史所碩士論文,民七十一年。\r\n勞顯吾,「杜詩對唐代政治社會之反映」,珠海中文所碩士論文,民六十九年。\r\n曾賢熙,「唐代前期(六一八至七五五)對安西西鎮的經營」,文化史研所碩士論文,民七十二年。\r\n馮藝超,「唐朝與吐蕃和親之研究」,政大邊政所碩士論文,民七十四年。\r\n傅樂成,「唐代夷夏觀念之演變」,《大陸雜誌》,第二五卷第八期,頁二三六至二四二。\r\n裘友任,「突厥汗國政治組織之社會基礎研究」,政大邊政所碩士論文,民七十二年。\r\n楊世權,「唐朝與回紇聯軍之研究──以唐安史之亂時期為中心」,政大邊政所碩士論文,民七十二年。\r\n楊秋生,「劉禹錫及其詩研究」,高雄師範學院國文所碩士論文,民七十年。\r\n楊承祖,「唐代詩人關係表(一)(二)(三)」國科會論文,民六一、六二、六三年。\r\n劉義棠,「安史之亂與唐回聯軍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民族社會學報》第十五期,民六十六年,頁三一至五六。\r\n劉義棠,「回鶻與唐和、戰之研究」,《政大學報》第二十九期,民六十三年,頁九三至一二五。\r\n劉義棠,「回鶻馬研究」,《政大邊政所年報》第二期,民六十年,頁一五五至二O八。\r\n劉義棠,「新唐書突厥傳考註」,《政大邊政所年報》第十二期,民七十年,頁一一七至一九二。\r\n劉義棠,「新唐書回鶻傳考註」,《政大邊政所年報》第八期,民六十六年,頁一至九二。\r\n劉義棠,「突回民族與漢民族文化關係之初探」,文載於《人文社會科學論文集》,臺北聯經經銷,民七十七年。\r\n蔣武雄,「從全唐詩看唐代外來文化之盛行」,《中國邊政》,民六十六年,頁三至十三。\r\n謝海平,「唐代蕃胡生活及其對文化之影響」,政大中文所碩士論文,民六十四年。\r\n蘆葦,「從唐詩中看唐代西北邊疆」,《新疆歷史論集》,新疆人民出版社,一九八二年,頁二一一至二四O。\r\n蕭啟慶,「北亞遊牧民族南侵各種原因的探討」,《食貨月刊復刊》第一卷第十二期,民六十一年,頁一至十一。zh_TW
item.grantfulltextopen-
item.fulltextWith Fulltext-
item.cerifentitytypePublications-
item.openairecristypehttp://purl.org/coar/resource_type/c_46ec-
item.openairetype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index.html115 BHTML2View/Open
Show simple item record

Google ScholarTM

Check


Items in DSpace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