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ah.lib.nccu.edu.tw/handle/140.119/90662
題名: 中共高等教育制度之研究
作者: 朴福仙
貢獻者: 劉興漢
朴福仙
日期: 1989
上傳時間: 4-五月-2016
摘要: 〔論文提要內容〕\r\n本論文研究目的有四:\r\n一、探討中共高等教育的理論及其形成的背景。\r\n二、探討中共高等教育政策的演變。\r\n三、了解中共高等教育學制的改革和實施過程。\r\n四、分析中共高等教育制度改革後所產生的問題\r\n本論文採用歷史文件分析法,以客觀的態度,作平實的陳述,並用歸納、演譯、比較、推論等方法、探討中共高等教育制度。同時兼顧中共的教育理論及實際情況兩方面,務期對中共高等教育制度做全面性的,有效的觀察和分析。本論文共分七章,約十五餘萬言。各章內容要點如下:\r\n第一章為「緒論」,本章陳述撰寫動機、研究方法、研究範國及資料來源與限制。\r\n第二章為「中共教育理論的探討」,本章指出中共的教育制度,在理論上是以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教育理論為基礎,因此,欲研究中共高等教育制度的建立始末,必先了解其理論依據。本章溯本追源,探討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毛澤東與鄧小平的教育理論對中共教育理論的影響。\r\n第三章為「中共高等教育政策的演變」,本章先探討文革前、文革時、文革後的高等教育政策,進而探討一九八五年中共「全國教育工作會議」有關的決定,此乃改革的具體內容。\r\n第四章為「中共高等教育學制的改革」因中共政權成立迄今,就曾有天翻地覆的學制改革,故本章旨在探討中共高等教育學制的發展和現況,進而探討中共各個時期的高等教育學制改革的重點。\r\n第五章為「中共高等學校招生制度」,本章探討文革前、文革時、文革以後的高校招生制度,包括研究生招生辦法與恢復經過以及恢復高考後產生的問題,從而評析其實施情況。\r\n第六章為「中共高等學校的學位制度與畢業生工作分配制度」由於中共為「四化」建設,需要廣大的知識份子及培養高質量的專門人才,因而一九八0年建立了學位制度。本章即在探討中共建立之學位制度,並兼論其學位標準、學位決定機關及畢業生工作分配制度。\r\n第七章為「中共高等教育之評析」。綜上所述,本章就中共高等教育之理論、政策及教育制度改革的狀況,試加討論與評析;並就中共近來高等教育發展所存在的問題,如教育經費短絀、師資素質偏低及讀書無用論等亦作一批評。
參考文獻: 參考書目\r\n壹、中文部份\r\n編排順序:書籍以筆劃為主;期刊、報紙依性質分類,各類文章編排以及表先後為主。\r\n一、一般書籍、期刊、報紙\r\n(一)、書籍\r\nl、王文科編譯,教育研究法,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民國70年。\r\n2、中共的教育與專業人力,台北:國防部情報參課次長室譯,民國51年四月。\r\n3、中共原始資料選輯,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中央首要講話及文件選輯,台北:中共研究雜誌社,民國72年。\r\n4、中共術語彙解編輯委員會,中共術語彙解,台北:中國出版公司,民國60年。\r\n5、王章陵,中共教育制度,台北:正中書局,民國66年。\r\n6、王章陵,共匪的學校制度,匪情研究協調中心叢書,1964年元月。\r\n7、朱伯奇,中共的學校教育,香港:亞洲出版社,民國43年9月。\r\n8、共匪原始資料彙編一中共「宣傳、教育問題」專輯(上下冊)、台北:國防部總政治作戰部,民國73年3月。\r\n9、共匪高等院校概況彙編,台北:中國青年反共救國團總團部,民國53年7月。\r\n10、共匪高等教育之研究,台北:陽明山莊,民國四十六年8月。\r\n11、共匪高等教育的研究與批判,台北:教育部敵情研究小組,民國54年2月。\r\n12、伍振?等,世界各國大學入學制度之改革動向,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民國72年12月。\r\n13、汪學文,中共教育文化教育概論,台北:正中書局,民國65年2月。\r\n14、汪學文,中共教育之理論與實際,台北:正中書局,民國68年1月。\r\n15、汪學文,中共教育評析,台北:教育部教育研究委員會印,民國76年7月。\r\n16、汪學文,共匪文教問題論集,台北:國際關係研究所,民國63年。\r\n17、汪學文,當前中共教育改革之研究,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71年。\r\n18、林清江等,世界高等教育改革動向,台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民國66年。\r\n19、林清江等,世界教育改革動向,台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民國66年。\r\n20、金達凱,現階段大陸教育問題的研析,台北:瞻望出版社,民國67年。\r\n21、金達凱,論大陸高等教育的矛盾,香港:自由出版社,民國47年。\r\n22、胡炳申,教育大意,台北:中華文化出版事業社出版,民國50年7月。\r\n23、姚若冰,中國教育(1949~1982) ,香港:華風書局,1984年。\r\n24、匪偽高等學校實況調查第一輯,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第二組,民國54年。\r\n25、偽北京市高等學校概況,台北:司法行政部調查局,民國54年。\r\n26、崔載陽,三民主義學術教育研究,台北:帕米爾書店,民國59年。\r\n27、黃昆輝,教育行政與教育問題,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民國71年。\r\n28、黃炳煌,教育與現代化,台北:文景出版社,民國74年。\r\n29、傅元龍,民生哲學的教育思想,台北:文景出版社,民國69年。\r\n30、雷國鼎,教育學,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民國69年。\r\n(二)、期刊論文\r\n1以下各文均見「大陸觀察」台北:大陸觀察雜誌社。\r\n(1)彭淳,「當前共匪的新留學政策」,第12期,民國67年12月。\r\n(2)江振昌,「大陸青年自學成才阻力多」,第146期,民國74年2月。\r\n2以下各文均見「中國大陸」台北:中國大陸問題研究所。\r\n(1)魯禺,「中共沒有理由不撕掉『五星旗』」,第170期,民國70年10月。\r\n(2)周白雲,「大陸高等教育的『改革』與發展」,第190期,民國72年6月。\r\n(3)汪學文,「中共高等學校招生縱橫談」,第204期,民國73年8月。\r\n3、以下各文均見「匪情月報」,台北:國際關係研究中心印行。\r\n(1)汪學文,「中共職工教育改革之前因後果」第23卷12期,民國70年6月。\r\n(2)汪學文,「中共全日制學校初中語文課本之比較研究」,第24卷5期,民國70年11月。\r\n(3)湯明,「中共科學技術工作近況」,第24卷8期,民國71年2月。 \r\n(4)汪學文,「當前中共高等教育之改革」,第23卷6期,民國72年12月。\r\n(5)汪學文,「中共調整高等教育之方向與癥結」,第26卷9期,民國73年3月。\r\n4、以下各文均見「匪情研究」台北:國防部情報局編印。\r\n(1)玄?,「共匪教育革命的演變與當前教育領域內的鬥爭」,第19卷2期,民國65年2月。\r\n(2)陳雨蒼,「毛澤東的文教思想和政策」,第19卷11期,民國65年11月。\r\n(3)汪駿,「當前中共培養研究生情況及學位制度之建立」。第24卷7期,民國70年7月。\r\n5、下文見於「問題與研究」,台北:國際關係研究所。\r\n(1)楊允瑛譯,「1949~1961年間的匪區高等教育」,第4卷3期。\r\n6、以下各文均見「共黨問題研究」台北:司法行政部調查局發行。\r\n(1)王宗漢,「論中共述信階級鬥爭荒謬理論之禍害」,第2卷6期,民國65年6月。\r\n(2)江振昌,「淺談中共電視大學」,第10卷3期,民國73年3月。\r\n(3)鍾馥名,「當前中共高等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第10卷4期,民國73年4月。\r\n7、下文見於「東亞季刊」,台北:國際關係研究所。\r\n(1)江振昌,「論大陸高校招生中存在的問題」,第16卷1期,民國73年7月。\r\n8、論文\r\n(1)邱連煌,共匪教育政策制度設施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52年。\r\n(2)張悅雄,中共現行教育(1970~1979)制度之研究,政治作戰學校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66年。\r\n(3)林鎮坤,中共高等教育之研究,高雄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70年。\r\n(4)鄭昭焜,中共高等教育政策之研究(1976~1981),政治作戰學校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71年。\r\n(5)周祝瑛,中共高等教育改革之研究(1977~1984),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74年。\r\n(6)陳德春,中共文革後高等教育之研究,文化大學大陸問題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76年。\r\n(三)、報紙\r\n1中央日報。\r\n2中國時報。\r\n3聯合報。\r\n二、中共及香港書籍、期刊、報紙\r\n(一)、書籍\r\n1人民手冊(1977年),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年10月。\r\n2毛主席論教育革命,北京:人民出版社,1967年12月。\r\n3毛澤東同志論教育工作,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8年9月。\r\n4毛澤東思想萬歲,第一輯,複製版,台北:國際關係研究所,1974年7月。\r\n5毛澤東思想萬歲,第二輯,複製版,台北:國際關係研究所,1974年7月。\r\n6毛澤東選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6年7月。\r\n7毛澤東選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6年7月。\r\n8毛澤東選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6年7月。\r\n9毛澤東選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年7月。\r\n10毛澤東選集,第五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年4月。\r\n11中國百科年鑑,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81年7月。\r\n12中國教育年鑑,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84年9月。\r\n13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五屆全國委員會第一次會議文件,北京:人民出版社,1978年4月。\r\n14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五屆全國委員會第三次會議文件,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9月。\r\n15中國高考制度改革展望,國家教育委員會學生管理司主編,\r\n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6年。\r\n16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文件,\r\n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0年9月。\r\n17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文件,\r\n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3月。\r\n18王亞朴主編,高等教育管理(上、下冊),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86年6月。\r\n19王鐵,中共教育方針的研究,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82年。\r\n20加里寧,陳昌浩譯,論共產主義教育,第二版,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1979年12月。\r\n21艾思奇辯證唯物主義歷史唯物主義,第三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78年4月。\r\n22朱光烈,「發展高校函授教育和夜大學」,1981年中國百科年鑑,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81年。\r\n23朱伯杏,中共的學校教育,香港:亞洲出版社,民國43年9月。\r\n24列寧全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5月。 \r\n25列寧全集,第2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年10月。\r\n26列寧全集,第2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12月。\r\n27列寧全集,第2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7月。\r\n28列寧全集,第3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年8月。\r\n29列寧選集,第1卷~3卷, 3冊,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年。\r\n30列寧、列寧論國民教育中譯本,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8年第一版。\r\n31沙巴也娃主編,教育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5年3月。\r\n32周恩來,關於知識份子問題的報告,北京:新華書店,1956年2月。\r\n33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12月。\r\n34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12月。\r\n35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年11月。\r\n36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年3月。\r\n37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9月。\r\n38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年11月。\r\n39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5月。\r\n40馬克思恩格斯論教育,第一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8年。\r\n41斯大林選集,(上、下冊)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12月。\r\n42斯大林,馬克斯主義經典作家論教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8年。\r\n43張健編,中國教育年鑑,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1982年。\r\n44凱洛夫,沈穎、南致善譯,教育學,上冊,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2年3月。\r\n45潘懋元編,高等教育學(上、下冊)北平: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r\n46儲培君主編,教育學,江蘇省:江蘇教育出版社,1986年6月。\r\n(二)、期刊\r\n1、以下各文均見「人民教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r\n1、以下各文均見「人民教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r\n(1)馬敘倫,「處理接受外國津貼的高等學校會議的開幕詞」,1951年第4期。\r\n(2)錢俊瑞,「用革命精神實施新學制」,1951年第一期。\r\n(3)馬敘倫,「第一次全國高等教育會議開幕詞」,1953年第3期。\r\n(4)張健,「積極發展業餘高等教育」,1956年第2期。\r\n(5)社論,「老解放區教育工作筆談--對老解放區教育工作的一些體會」,1958年第18期。\r\n(6)教育理論組,「按照教育工作的客觀規律來辦高等學校」,1978年第5期。\r\n(7)李洪林,「擇優錄取與階級路線」,1979年第1期。\r\n(8)福建省「教育局」、「為『高考紅旗』恢復名譽」,1979年第1期。\r\n(9)陳陶雷,「兩種教育制度的必然性」,1979年第2期。\r\n(10)高奇,「清華大學實驗室問題調查」,1979年第2期。\r\n(11)「正確搞好迎考複習工作」,1979年第3期。\r\n(12)「教育部、社會科學院召開全國教育科學規劃會議--中國教育學會正式成立」, 1979年第5期。\r\n(13)蔣南翔,「在全國中小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1979年第6期。\r\n(14)「高等教育要紅專並重」,1980年第2期。\r\n(15)「堅持高考制度改進招生工作」,1980年第4期。\r\n(16)管致中,「改進教學工作的幾點意見」,1980年第5期。\r\n(17)「研究教育計劃調整教育體制」,1980年第6期。\r\n(18)張健,「認真研究適合國民經濟發展需要的教育計劃和教育體制」,1980年第8期。\r\n(19)蔣南翔,「談談當前教育的形勢」,1980年第10期。\r\n(20)周玉良,「走讀大學要積極穩步地發展」,1980年第11期。\r\n(21)鄧力群,「祝願新一代專家健康成長」,1980年第11期。\r\n(22)張曉初,「教育在建設『兩個文明』的地位和作用--學習黨的十二大文件的體會」,1982年第11期。\r\n2、以下各文均見「教育研究雙月刊」。中共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教育研究』編輯委員會。\r\n(1)劉佛年,「三十年來我國對教育規律的探案」,1979年第4期。\r\n(2)杭葦,「試論『以教學為中心』與德智體全面發展的教育方針」,1980年第1期。\r\n(3)謝江大學訪美代表團,「關於改革我國高等教育的意見」1980年第1期。\r\n(4)王秉翰,「論成人高等教育的效用和地位」,1983年第8期。\r\n(5)王熾昌,「試論深化高校畢業生分配制度改革的必然性和階段性」,1987年第8期。\r\n3、以下各文均見「紅旗雜誌」北京:紅旗雜誌社。\r\n(1)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大批判組,「教育革命的方向不容宴改」,1975年第12期。\r\n(2)葉新,「求遠堅持毛主席的教育方針」,1975年第12期。\r\n(3)玉春蘭,「教育革命好得很」,1976年第1期。\r\n(4)中共教育部大批判組「批判四人幫破壞毛澤東的教育方針的罪行」,1977年第3期。\r\n(5)申克鼎,「『四人幫』的『臭老九論』」,1977年第7期。\r\n(6)周培源,「銘記毛主席對科技教育工作的關懷和教導」,1977年第9期。\r\n(7)教育部大批判組,「教育戰線的一場大論戰」,1977年第12期。\r\n(8)「中華人民和國憲法」,1977年第3期。\r\n(9)鄧小平,「在全國科學大會開幕式上的講話」,1978年第4期。\r\n(10)方毅,「在全國科學大會上的報告」,1978年第4期。\r\n(11)鄧小平「在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的講話」,1978年第5期。\r\n(12)蘇史,「批判『四人幫』關於教育的幾個謬論」,1978年第11期。\r\n4、以下各文均見「新華月報」北京:人民出版社。\r\n(1)教育部和高等教育部,「關於工農速成中學停止招生的通知」,1955年第9號。\r\n(2)「國務院,「關於加強農民業餘文化教育的指示」,1955年第9號。\r\n(3)張宗麟,「關於高等教育的成就和幾個問題的商討」,1957年第24號。\r\n(4)楊秀峰,「在高等教育工作中堅持學習蘇聯的方針」,1957年第24號。\r\n(5)中共廣東省委書記區夢覺「從新會縣辦學費踐看半工(農),半讀的教育制度」, 1964年第10~12號。(本文發在新華月刊)。\r\n(6)安子文,「培養革命接班人是黨的一項戰略任務」,1964年第10~12號(本文發表在新華月刊)\r\n(7)「教育部召開全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會議」,1981年第8期。\r\n(8)顧明遠,「我國高等教育的改革」1983年第8期。\r\n5、以下各文均見「中國青年」,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r\n(1)孫思,「1958年大學招生問題」1958年第13號。\r\n(2)秦浩,「駁斥對『紅與專』大學的種種非議」1958年第13號。\r\n6、下文見於「中共自學月刊」,北京:自學編輯部。\r\n(1)郝克明,「業餘高等教育發展中值得注意的幾個問題」1983年第10期。\r\n7、下文見於「南北極月刊」香港:南北極月刊出版社。\r\n(1)陸台生,「論中國高等教育的根本改革」,1982年第142期。\r\n(三)、報紙\r\n1中共人民日報。\r\n2中共光明日報。\r\n3中共中國青年報。\r\n4北京工人日報。\r\n5上海文匯報。\r\n6香港大公報。\r\n7香港文匯報。\r\n8香港明報。\r\n貳、英文部份\r\nI.Books\r\n1.Ch`en,TheodoreH.E.ChineseEducationScince1945: Academic and Revolutionary Models. New York: Pergamon Press Inc, 1981.\r\n2.Cheng`,Chu-Yuan Scientific and Engineering Manpowerin Communist China,1949-1963. Washington, D.C: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on, 1965.\r\n3.Hamilton, William B.(ed.) The Transfer of Institutions Durham, N.C.: Duke University Press,1964.\r\n4.Pennar, Joan, IvanI. Bakalo,and George E. Bereday. Modernization and Diversity in Soviet Education. New York: Praeger Publishers, 1971.\r\n5.Price, R.F. Education in Communist China. Great Britian: Routledge & Kegan Paul Limited, 1970?\r\n6.Priestley, K.E., Education in China, Hong Kong: The Green PagodaPress,1961.\r\n7.Rostow, W.W. The Process of Economic Growth. New York: W.W.Norton Company, Inc?1952.\r\n8.Snow, C.P. The Two Cultures and A Seond Look,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64.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教育學系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B2002005709
資料類型: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index.html115 BHTML2View/Open
Show full item record

Google ScholarTM

Check


Items in DSpace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