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ah.nccu.edu.tw/handle/140.119/90972
|
Title: | 中國國民黨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之研究 |
Authors: | 易正義 |
Contributors: | 蔣永敬 易正義 |
Date: | 1988 |
Issue Date: | 2016-05-04 17:18:07 (UTC+8) |
Reference: | 參考書目
中文部分 (一)會議紀錄 中國國民黨全國代表大會紀錄,reprint ed., Washington , D. C : Center for Chinese Research Materials Association of Research Libraries, 1971. 中國國民黨第二屆中央執行委員會第二次會議紀錄,毛筆寫本,孫逸仙圖書館藏。 中國國民黨第二屆中央執行委員會第三次會議紀錄,毛筆寫本,孫逸仙圖書館藏。 中國國民黨第二屆中央執行委員會第四次會議紀錄,南京:中央秘書處編印,民國十七年。 中國國民黨第二屆中央執行委員會第五次會議紀錄,南京:中央秘書處編印,民國十七年。 中國國民黨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會議紀錄,南京:中央執行委員會,民國十八年。 (二)檔案、手稿 三全代表大會各項提案未討論者復加審查,國史館藏,檔號:黨0三‧二/三。 中央調查統計局編,關於改組派的總報告,台北:調查局藏,手稿本。 國民革命軍討逆案,國史館藏,檔案:0七二四‧三三/六0七七。 國民政府組織法令案,國史館藏,檔號:0一二0七一/六0七七。 閻故資政錫山遺存檔案,微捲,國史館藏。 北伐北方軍參戰案,民國十六年三月十五日-十七年四月二十七日。 北伐北方黨政軍之運用案,民國十五年十二月五日-十六年十二月二十八日。 北伐附三全會議及蒙藏事務案,民國十八年二月十日-十二月六日。 北伐東北易幟暨膠東靖亂案,民國十七年六月十二日-十八年十一月二十七日。 北伐附晉冀察綏黨政案,民國十七年二月五日-十八年十二月二十九日。 北伐後中央政局案,民國十七年七月二十七日-十九年二月十五日。 北伐接收京津案,民國十七年四月二十二日-七月二十日。 北伐清黨始末與國府遷寧案,民國十六年一月九日-十七年四月一日。 北伐華北善後案,民國十七年六月四日-十二月三十一日。 北伐會師攻取京保案,民國十七年三月一日-九月三十日。 北伐會師軍事佈署案,民國十六年十二月九日-十七年四月十二日。 北伐會師晉北鏖戰津浦線出擊案,民國十七年一月三日-六月十五日。 兩湖事變案,民國十八年二月十三日-四月三十日。 討論黨國大事案,民國十九年一月二十三日-四月十七日。 粵桂事變案,民國十八年四月二十五日-十九年二月二十日。 解決唐變收糾各部案,民國十八年十二月六日-十九年二月十一日。 解決唐變夾擊逆軍案,民國十八年十二月三日-十九年一月二日。 解決唐變聲討唐逆案,民國十八年十二月五日-十九年二月十一日。 (三)資料彙編 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編,革命文獻,台北:編者印行。 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中國國民黨歷次會議宣言及重要決議案彙編,重慶:編者印行,民國三十年初版。 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編,中國國民黨第一、二次全國代表大會史料,江蘇:江蘇人民出版社,民國七十五年初版。 中華民國史料研究中心主編,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史料專輯,台北:編者印行,民國七十三年出版。 居正編,清黨實錄,近代中國史料叢刊三編,第三輯,台北:文海出版社影印。 查建瑜編,國民黨改組派資料選編,湖南:湖南人民出版社,民國七十五年初版。 廣州平社編,廣州事變與上海會議,近代中國史料叢判三編,第四輯,台北: 文海出版社影印。 秦孝儀主編,中華民國重要史料初編-對日抗戰時期,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黨史會,民國七十年出版 (四)回憶錄、傳記、年譜、文集 中山大學校友會編,鄒魯全集,台北:三民書局,民國六十五年初版。 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編,胡漢民先生文集,台北:編者印行,民國六十七年出版。 國父全集,台北:編者印行,民國六十二年出版。 毛思誠,民國十五年以前之蔣介石先生,香港:龍門書店影印,民國五十四年出版。 任嘉堯編,當代中國名人辭典,上海:東方書店,民國三十六年八月出版。 李宗仁口述,唐德剛撰寫,李宗仁回憶錄,香港:南粵出版社,民國七十五年出版。 李品仙回憶錄,台北:中外圖書出版社,民國六十四年初版。 汪瑞?、李鍔及趙令揚編註,苦笑錄:陳公博回憶(一九二五-一九三六),香港 :香港大學亞洲研究中心,民國六十八年出版。 岑學呂,三水梁燕蓀先生年譜,台北:文星書店影印,民國五十一年出版。 沈雲龍,黃膺白先生年譜長編,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民國六十五年出版。 周佛海,「我逃出了赤都武漢」,陳公博、周佛海回憶錄合編,香港:春秋出版社,民國五十六年。 居鍾明志,「我的回憶」(中),傳記文學,第十七卷,第四期,台北:傳記文學雜誌社,民國五十九年十月:頁四七~五五。 胡頌平編著,胡適之先生年譜長編初稿,台北:聯經出版公司,民國七十三年初版。 秦孝儀主編,先總統蔣公思想言論總集,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黨史委員會,民國七十三年出版。 中國現代史辭典-人物部分,台北:近代中國出版社,民國七十四年初版。 時希聖編,吳稚暉言行錄,上海:廣益書局,民國十八年出版。 陳布雷、秦孝儀編,「蔣介石先生年表」,傳記文學,第二十六卷,第五期,台北:傳記文學雜誌社,民國六十四年五月:頁五-一七。 陳果夫先生遺著編印委員會,陳果夫先生全集,台北:編者印行,民國四十一年出版。 張朋園等訪問紀錄,郭廷以先生訪問紀錄,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國七十六年初版。 張國燾,我的回憶,香港:明報月刊出版社,民國六十三年出版。 梅萼編,鄒魯文存,近代中國史料叢判三編,第三輯,台北:文海出版社影印。 賈廷詩等訪問紀錄,白崇禧先生訪問紀錄,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國七十三年初版。 董顯光,蔣總統傳,台北:中華大典編印會,民國五十六年出版。 蔣中正,自反錄,第一集、第二集,南京:出版年月不詳。 蕭錚,「黨政紛擾與赴日德研究土地問題」,傳記文學,第三十三卷,第二期,台北:傳記文學雜誌社,民國六十七年八月:頁六0-六五。 簡又文,「馮玉祥傳」(十六),傳記文學,第三十八卷,第三期,台北:傳記文學雜誌社,民國七十年三月:.頁一三六-一四一。 羅家倫,黃季陸主編,吳稚暉先生全集,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史料編纂委員會,民國五十八年出版。 羅家倫主編,黃季陸增訂,國父年譜,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民國五十八年出版(五)大事記、年表 中華民國史事紀要編輯委員會,中華民國史事日誌,中華民國十七年一至六月份,台北:中華民國史料研究中心,民國六十七年出版。 郭廷以,中華民國史事日誌,第二冊,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國七十三年出版。 張朋園、沈懷玉合編,國民政府職官年表(一九二五-一九四九),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國七十六年出版。 (六)專著、論文 中央日報譯,古屋奎二編,蔣總統秘錄,第六冊、第七冊,台北:中央日報社,民國六十五年出版。 中國文化建設協會編,抗戰十年前之中國(一九二七-一九三六) ,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續編,第九輯,台北:文海出版社影印。 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第三組,中國國民黨在海外,台北:編者印行,民國五十年初版。 中國國民黨廣西省執行委員會宣傳部編印,清黨叢書,廣西:出版年月不詳。 中國通商銀行編,五十年來之中國經濟,近代中國經濟叢編之四,台北:華文書局影印,民國五十六年出版。 王世杰、胡慶育編著,中國不平等條約之廢除,台北:蔣總統對中國及世界之貢獻叢書編纂委員會,民國五十六年出版。 王世杰、錢端升合著,比較憲法,上海:商務印書館,民國二十五年增訂版。 王健民,中國共產黨史,台北:作者印行,民國五十四年出版。 司馬仙島,北伐後之各派思潮,北平:鷹山社出版社,民國十九年出版。 存萃學社編纂,一九二七-一九三四年的反蔣戰爭,(原名反蔣運動史),香港:大東圖書公司,民國六十七年出版。 李金洲,「西安事變親歷記」(二),傳記文學,第二0卷,第一期,台北:傳記文學雜誌社出版,民國六十一年一月:頁一三-一七。 李泰棻,國民軍史稿,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第六十六輯,台北:文海出版社影印。 李雲漢,中國近代史,台北:三民書局,民國七十四年初版。從容共到清黨,台北:中國學術著作獎助委員會,民國五十八年初版。 汪兆銘,「一個根本觀念」,革命評論,第十二期,上海:革命評論社,民國十七年七月二十二日:頁一-七。 「汪精衛先生覆駐法總支部函」,革命評論,第二期,上海:革命評論社,民國十七年五月十三日:頁二五-三六。 「政治報告」,中國國民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日刊,第十四號,廣州:中國國民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秘書處編印,民國十五年一月十五日:頁一一-一八。 「擴大會議的必要」,中央調查統計局編,關於改組派的總報告,台北:調查局藏,手稿本。 沈雲龍,「林森、鄒魯、謝持與西山會議」,傳記文學,第三十二卷,第三期,台北:傳記文學雜誌社,民國六十六年九月,頁一一-二0。 周金聲,中國經濟發展史研究,台北:作者印行,民國七十一年出版。 林泉編,抗戰期間廢除不平等條約史料,台北:正中書局,民國七十二年出版。 胡木蘭,「有關先父生平的幾點補充」,傳記文學,第二十八卷,第六期,台北:傳記文學雜誌社,民國六十五年六月:頁一0-一二。 前溪,「南行雜錄」,國聞週報,第五卷,第四十九期,天津:國聞週報社,民國十七年十二月十六日:頁五。 胡漢民,「革命過程中之幾件史實」,少年中國晨報六十週年紀念專刊,美國三藩市:少年中國晨報,民國六十年出版, 「黨權與軍權之消長及今後之補救」,三民主義月刊,第一卷,第六期,民國二十二年六月:頁一一-二五。 翁之鏞,民國財政檢論,台北:華國出版社,民國四十一年出版。 荊知仁,中國立憲史,台北:聯經出版公司,民國七十三年出版。 孫科,「本黨新舊組織優劣之比較」,國民黨週刊,第八期,廣州,中國國民黨臨時執行委員會印行,民國十三年一月十三日,第三版。 桂崇基,「西山會議之形成與經過」,傳記文學,第三十三卷,第三期,台北:傳記文學雜誌社,民國六十六年九月:頁二0-二二。 韋慕庭(Wilbur, C. Martin),「中國國民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中華民國建國史討論集,第三冊,台北:中華民國建國史討論集編輯委員會編印,民國七十年出版。 唐德剛,「論『西山會議派』」,傳記文學,第三十三卷,第三期,台北:傳記文學雜誌社,民國六十六年九月:頁二八-三一。 陳之邁,中國政府,上海:商務印書館,民國三十六年三版。 陳公博,所謂第三次代表大會的估量,南中國出版部,民國十八年初版。 「國民黨左派兩年來之工作」,民國十九年七月一日,大公報,第三版。 寒風集,上海:地方行政社,民國三十三年再版。 「解決黨是的兩條大路」,中央調查統計局編,關於改組派的總報告,台北:調查局藏,手稿本。 「黨的改組原則」,革命評論,第十期,上海:革命評論社,民國十七年八月十五日再版:頁一-五。 陳少校,軍閥別傳,香港:致誠出版社,民國五十五年出版。 陳青之,中國教育史,台北:商務印書館,民國五十二年台一版。 陳訓正,國民革命軍戰史初稿,第一輯,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第七十九輯,台北:文海出版社影印。 國民革命軍戰史初稿,第二輯,孫逸仙圖書館藏,出版年月不詳。 陳啟天,近代中國教育史,台北:中華書局,民國五十八年初版。 陳琮編著,關稅之理論與制度,台北:中國財政學會,民國五十二年初版。 張忠棟,胡適五論,台北:允晨文化公司,民國七十六年初版。 教育部主編,中華民國建國史,第二篇,民初時期,台北:民國七十六年初版。 教育部編印,國民政府政治總報告教育類稿,政治大學中正圖書館藏,出版年月不詳。 第二次全國教育會議始末記,民國史料叢列第二種,台北:傳記文學雜誌社影印,民國六十年出版。 第四軍紀實編纂委員會,第四軍紀實,近代中國史料叢刑,第四十九輯,台北:文海出版社影印。 賀允宜等著,中華民國建國史綱,台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民國七十三年初版。 黃季陸口述,「訪黃季陸先生談西山會議」,傳記文學,第三十二卷,第三期,台北:傳記文學雜誌社,民國六十六年九月:頁二二-二四。 曾華璧,「閻錫山與民初政局」,台大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六十八年,自印本。 賈士毅,民國財政史,續編,台北:商務印書館,民國五十一年台一版。 楊幼炯,中國政黨史,台北:商務印書館,民國五十五年台一版。 雷嘯岑,三十年動亂中國,香港:亞洲出版社,民國四十四年初版。 蔣中正,蘇俄在中國,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民國四十六年七版。 蔣永敬,「三月二十日事件之研究」,中華民國初期歷史研討會論文集。一九一二-一九二七,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國七十三年,頁一五九-一八四。 「張學良與中原戰爭資料舉要」,傳記文學,第五十一卷,第五期,台北:傳記文學雜誌社,民國七十六年十一月:頁九0-九四。 鮑羅廷與武漢政權,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民國六十一年出版。 劉心皇輯註,王鐵漢校訂,「張學良進關秘錄」(六),傳記文學,第五十一卷,第二期,台北:傳記文學雜誌社,民國七十六年八月:頁三八-四四。 劉世昌,「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中華學報,第四卷,第一期,台北:中華學報社,民國六十六年一月:頁三七-五二。 潘公展主編,五十年來的中國,中華民國史料叢編A40,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影印,民國六十五年初版。 鄧公玄,浮漚掠影,台北:中外圖書出版社,民國六十八年初版。 鄭彥棻,「旅歐十年」,傳記文學,第二十卷,第一期,台北:傳記文學雜誌社,民國六十一年一月,頁五五-六一。 劉維開,「編遣會議的實施與影響」,政大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七十年,自印本。 錢泰,中國不平等條約之緣起及其廢除的經過,台北:國防部研究院,民國五十年出版。 盧紹稷,中國現代教育,上海:商務印書館,民國二十三年出版。 謝英伯,「黨團之效力及運用」,國民黨週刊,第一期;第二期,廣州:中國國民黨臨時執行委員會印行,民國十二年十一月二十五日,第七版;十二月二日,第四版。 (七)公報、年鑑、報紙、期刊 大公報,天津,民國十七年至二十年。 三民主義月刊,第一卷,第六期,廣州,民國二十二年六月。 中央日報,上海,民國十七年二月至十月。 中央政治會議武漢政治分會月報,第一卷,第一期,武漢:民國十七年七月。 中央週報,南京,民國十七年六月至二十年十二月。 中央黨務月刊,南京,民國十七年八月至十八年十二月。 中國國民黨年鑑(民國十八年),南京。 中國國民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日刊,廣州,民國十四年十二月三十日至十五年一月二十日。 申報,上海,民國十八年至二十年。 革命評論,上海,民國十七年五月至九月。 國民政府公報,南京,民國十七年至二十年。 國民黨週刊,廣州,民國十二年至十三年。 國聞週報,天津,民國十七年至二十年。 傳記文學,台北,民國五十一年至七十六年。 外文部分 Boorman, Howard, L. and Howard, Richard C. Biographical Dictionary of Republican China. New York :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67-1970 . Gillin , Donald G. Warlord : Yen Hsi-Shan in Shansi Province 1911-1949. Princeton, New Jersey :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 1967 . Lary, Diana . Region and Nation : The Kwangsi Clique in Chinese Politics 1925-1937.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4. T'ang Leang-li . The Inner History of the Chinese Revolution . Reprint. Westpon, Connecticut: Hyperion Press Inc, 1977. Tien Hung-Mao . Government and Politics in Kuomintang China 1927-1937.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2 . ????出版社編輯部編,最新中華民國及滿州帝國人名地名便覽,東京:編者印行,昭和十四年初版。 山田辰雄,中國國民黨左派?研究,東京,慶應通信,一九八0年出版。 佐藤俊三,支那?支配????,東京:大阪屋號書店,昭和十七年出版。 |
Description: |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歷史學系 |
Source URI: |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B2002006005 |
Data Type: | thesis |
Appears in Collections: | [歷史學系] 學位論文 |
Files in This Item:
|
All items in 學術集成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