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ah.lib.nccu.edu.tw/handle/140.119/91576
題名: 七十年代臺灣鄉土文學運動析論 : 傳播結構的觀察
作者: 李祖琛
貢獻者: 潘家慶
李祖琛
日期: 1986
上傳時間: 5-May-2016
參考文獻: 參考書目\n中文書目:第一部份──一般書籍\n中國論壇編委會主編:台灣地區社會變遷與文化發展,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民國七十四年。\n王拓:街巷鼓聲,台北,遠景出版社,民六十八年。\n王夢鷗:文學美學,台北,遠行出版社,民六十五年。\n丘為君、陳連順主編:現代中國文學的回顧,台北,龍田出版社,民六十七年。\n向陽:康莊有待,台北,東大圖書公司,民七十年。\n朱岑樓主編:我國社會的變遷與發展,台北,東大圖書公司,民七十年。\n何欣:中國現代小說的主潮,台北,遠景出版社,民六十八年。\n何欣:當代台灣作家論,台北,東大圖書公司,民七十二年。\n余光中等編:中國現代文學大糸─小說第一、二輯,台北,巨人,民六十三年。\n余英時:史學與傳統,台北,時報出版公司,民七十一年。\n李金銓:大眾傳播理論,台北,三民書局,民七十三年。\n林豐楙等編:中國現代短編小說選析,台北,民七十年。\n林毓生:思想與人物,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民七十二年。\n林雙不:筍農林金樹,台北,前?出版社,民七十二年。\n南方朔:中國自由主義的最後堡壘,台北,四季出版公司,民六十八年。\n高天生:台灣小說與小說家,台北,前?出版社,民七十四年。\n高全之:當代中國小說論評,台北,幼獅文化出版事業公司,民六十五年。\n高準:文學與社會改造,台北,德華出版社,民六十七年。\n唐文標:天國不是我們的,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民六十五年。\n唐文標:唐文標雜碎,台北,遠景出版社,民六十五年。\n唐光華等編:迎向廿一世紀─中國時報卅五週年社慶專輯,台北,中國時報,民七十四年。\n夏志清:人的文學,台北,純文學出版社,民六十八年。\n夏志清:文學的前途,台北,純文學出版社,民六十三年。\n夏志清:新文學的傳統,台北,時報出版公司,民七十一年。\n夏志清:中國現代小說史。\n陳少廷編撰:台灣新文學運動簡史,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民六十七年。\n陳永興編:台灣文學的過去與未來,台北,台灣文藝雜誌社,民七十四年。\n陳幸惠編:七十三年文學批評選,台北,爾雅出版社,民七十四年。\n陳映真:山路,台北,遠景出版社,民七十三年。\n陳映真:華盛頓大樓?第一部雲,台北,遠景出版社,民七十二年。\n陳映真:孤兒的歷史,歷史的孤兒,台北,遠景出版社,民七十三年。\n陳秉璋:政治社會學,台北,三民書局,民七十三年。\n葉?政:社會、文化與知識份子,台北,東大圖書公司,民國七十三年。\n葉石濤:文學回憶錄,台北,遠景出版社,民國七十二年。\n葉石濤:台灣鄉土作家論集,台北,遠景出版社,民國七十四年。\n葉維廉主編:中國現代文學批評選集,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民國六十八年。\n葉維廉主編:中國現代作家論,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民國六十八年。\n葉維廉:比較詩學,台北,東大圖書公司,民國七十二年。\n黃瑞琪譯:現代社會學結構功能論選讀,台北,巨流圖書公司,民國七十三年。\n尉天驄:鄉土文學討論集,台北,遠景出版社,民國六十九年。\n焦雄屏:焦雄屏看電影,台港系列,台北,三三書坊,民國七十四年。\n張子璋:人性與「抗議文學」,台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民國七十三年。\n張系國等:民族文學的再出發,台北,故鄉出版社,民國六十八年。\n張伯傑譯:文學理論,台北,大林出版社,未註明出版年。\n聯副三十年文學大系編委會:聯副三十年文學大系─史料卷:風雲三十年,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民國七十一年。\n董保中:文學?政治?自由,台北,爾雅出版社,民國六十七年。\n游淑靜等:出版社傳奇,台北,爾雅出版社,民國七十年。\n彭歌等著:當前文學問題總批判,台北,中華民國青溪新文藝學會,民國六十六年。\n彭懷恩:中華民國政治體系的分析,台北,時報出版公司,民國七十二年。\n葛浩文:弄斧集,台北,學英文化公司,民國七十三年。\n蔡文輝、蕭新煌:台灣和美國社會問題,台北,東大圖書公司,民國七十四年。\n蔡源煌:文學的信念,台北,時報出版公司,民國七十二年。\n楊青矗:在室男,高雄,敦理出版社,民國七十三年。\n楊國樞、葉?政:當前台灣社會問題,台北,巨流圖書公司,民國六十八年。\n聚仁:魯迅評傳。\n鄭樹森:文學理論與比較文學,台北,時報出版公司,民國七十一年。\n鍾肇政編:不滅的詩魂─對談評論集,台北,台灣文藝雜誌社,民國七十一年。\n劉克襄:漂鳥的故鄉,台北,前衛生出版社,民國七十三年。\n劉紹銘:小說與戲劇,台北,洪範書店,民國六十六年。\n潘家慶:新聞媒介?社會責任,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七十三年。\n隱地編:年度小說選資料篇,台北,爾雅出版社,民國七十二年。\n戴國煇:台灣史研究─回顧與探索,台北,遠流出版公司,民國七十四年。\n龍族詩社主編:中國現代詩評論,台北,林白出版社,民國六十二年。\n第二部份─期刊論文\n王德威,「魯迅,還是老舍?─中國現代寫實小說的兩個方向。」,台北,中外文學第十四卷第一期,頁一00~一一六。\n王文興等,「文學與社會座談會記錄」,台北,大學雜誌第五十五期,民七十二年三月,頁六十~七十二。\n伍軒宏譯,「一切都在衰竭─當代美國小說中『熵』的觀念」,台北,中外文學第十二卷第八期,民七十三年一月一日,頁九十四~一0八。\n李歐梵,「中國現代文學的現代主義─文學中的研究兼比較」,台北,現代文學復刊第十四期,民七十六年六月,頁七~三十三。\n李瑞騰,「現階段幾個史學現象的思考」,台北,中國論壇二四六期,民七十四年十二月二十五日,頁十七~十九。\n林明德,「梁?超與晚清文學運動」,台北,中外文學第十四卷第一期,民七十四年十一月,頁八十六~九十六。\n侯健,「西洋現代小說的發生與流變」,台北,中外文學第三卷第二文,民六十三年七月一日,頁四~十四。\n馬森,「電影對小說的影響─評『小鎮醫生的愛情』」,台北,聯合文學第十五期,民七十五年一月,頁一六八~一七二。\n張曉春,「守法就沒有勞資問題」,台北,中國論壇二三七期,民七十四年七月二十五日,頁十九~二十一。\n張健,「『五0年代台灣新文學運動』講評」,台北,中外文學第十四卷第一期,民七十四年六月一日,頁一四七~四九。\n張振翱,「一九四九年以來中國大陸文藝思潮的發展與論爭」,台北,中國論壇二四一期,民七十四年十月十日,頁六十二~七0。\n張寶琴,「週年感言」,台北,聯合文學第十三期,民七十四年十一月,頁六~八。\n張紹文、許仁真、包青天、張景涵,「台灣社會力的分析」,台北,大學雜誌四十三~四十五期,民六十年七、八、九月。\n楊牧,「談中國現代詩三十年」,台北,中國論壇二0七期,民七十三年五月十日,頁十五~十九。\n陳映真等,「轉型期下的倫理座談會記錄」,台北,天下雜誌五十四期,民七十四年十一月一日,頁一二八~一四0。\n陳正醍,「台灣的鄉土文學論戰」,台北,暖流二卷二期、三期,民七十二年八月、九月,頁二二~三三,頁六十~七十一。\n尉天驄,「由飄泊到尋根─工業文明下的台灣新文學」,台北,中國論壇二四一期,民七十四年十月十日,頁五十四~頁六十一。\n葉?政,「對四十年來台灣地區社會學發展的一些反省」,台北,中國論壇二四一期,民七十四年十月十日,頁八十八~一0四。\n葉石濤,「六0年代的台灣鄉土文學」,台北,文訊月刊第十三期,民七十三年八月,頁一三七~一四六。\n蔡源煌,「『文學運動』前言講評」,台北,中外文學第十四卷第一期,民七十四年六月一日,頁一七九~一八一。\n蔡源煌,「五四看台灣文壇──一個理論架構的省察」,台北,中國論壇二0七期,民七十三年五月十日,頁八~十四。\n鄭貞銘,「副刊編輯的素質」,台北,文訊月刊第二十一期,民七十四年十二月,頁六十五─七十一。\n詹宏志,「台灣新電影的來路與去路─一個報導與兩個評論」,台北,新書月刊等十四期,民七十三年十一月,頁十四─十九。\n詹宏志,「兩種文學心靈─評兩篇聯合報小說得獎作品」,台北,書評書目,第九十三期,民七十年一月,頁二十三─三十二。\n詹宏志,「資本主義社會的疏離人」,台北,書評書目第八十六期,頁一一0─一一七。\n趙麗雪,「台灣與大陸地區雜誌家庭關係分析」,台北,政大新研所碩士論文,民七十年。\n謝國雄,「文化取向的傳播研究─雷蒙?威廉斯 (Raymond Williams) 論點之探討」,台北,政大新研所碩士論文,民七十三年。\n第三部份─報紙\n張漢良,「比較文學與文學運動」,台北,聯合報聯合副刊,民七十四年四月十三日。\n蕭新煌,「對『富裕』、『多元』和『社會力』的沈思─有感於十年來台灣社會的變化」,台北,中國時報特刊,民七十四年四月五日。\n關傑明,「中國現代詩人的困境」,台北,中國時報人間副刊,民六十一年二月二十八日、二十九日。\n關傑明,「中國現代詩的幻境」,台北,中國時報人間副刊,民六十一年九月十日、十一日。\n彭歌,「不談人性,何有文學」,台北,聯合報聯合副刊,民六十六年八月十七日、十八日、十九日。\n余光中,「狼來了」,台北,聯合報聯合副刊,民六十六年八月二十日。\n\n《英文書目》\nBerlo, David K.\n1960 The Process of Communication-An Introduction to Theory and Practice. N.Y.: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nBerelson, B.\n1952 Content Analysis in Communication Research N.Y.: Free Press.\nBradbury, Malcolm\n1971 The Social Context of Modern English Literature, N.Y.: Schocken Books.\nDeFleur, Melvin L. and Sandra Ball-Rokeach\n1975 Theories of Mass Communication. New York: Longman.\nDavison, Peter, Rolf Meyersohn, and Edward Shils (eds.)\n1978 Literary Taste, Culture and Mass Communication: Volume 10: Authorship.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nDavison, Peter, Rolf Meyersohn, and Edward Shils (eds.)\n1978 Literary Taste, Culture and Mass Communication: Volume 5: Literature and Societ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nDavison, Peter, Rolf Meyersohn, and Edward Shils (eds.)\n1978 Literary Taste, Culture and Mass Communication: Volume 6: The Sociology of Literatur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nHall, John\n1979 The Sociology of Literature. New York: Longman.\nKlapper, Joseph T.\n1960 The Effects of Mass Communication. New York: Free Press of Glencoe.\nLerner, Daniel.\n1958 The Passing of the Traditional Society. Glencoe, Illinois: Free Press.\nLippmann, Walter\n1921 Public Opinion. N.Y.: The Macmillan Company.\nPye, Lucian W. (ed.)\n1963 Communication and Political Development. Princeton,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nSchramn, Wilbur and Donald F. Roberts (ed.)\n1971 The Process and Effects of Mass Communication. Urbana: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nTunstall, Jeremy (ed.)\n1970 Media Sociology. Urbana: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nWatt, Ian\n1957 The Rising of the Novel London: Cox & Wyman Ltd.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新聞學系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B2002006848
資料類型: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學位論文

Show full item record

Google ScholarTM

Check


Items in DSpace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