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ah.lib.nccu.edu.tw/handle/140.119/94894
題名: 工會集體行動策略分析-以中華電信工會為例
作者: 劉政彥
貢獻者: 張昌吉
劉政彥
關鍵詞: 集體行動
工會策略
中華電信工會
日期: 2008
上傳時間: 9-May-2016
摘要: 觀察過去的工會發展史,從一黨專政把持的政黨工會,至經濟發展時期的政經結合穩定勞資關係,工會只是國家宰制的外圍團體,直至解嚴及政治民主運動興起,勞工意識獲得啟蒙,帶起一波工潮,工會自主性才逐漸展開。中華電信工會成立自今已逾50年之久,不僅見證台灣工會的發展,更親身經歷其中,最終擺脫官方的掌控,其在行動力與組織規模方面皆極具工會代表性,因此本研究首在透過中華電信工會豐富的工會行動經驗,來檢證台灣工會對於集體行動理論的適用性,並探討工會運用解決困境的途徑。又由於個人或組織行動成功與否,在行動過程中策略的運用佔有決定性的影響,是以本研究另個重點在於分析中華電信工會的行動策略,探討策略執行的效果與影響,希冀對工會後續行動能有所助益。\r\n 本研究發現,中華電信工會的成員參與工會行動的動機乃是出於理性自利的選擇邏輯,工會的集體行動並受團體大小、成本效益關係、選擇性誘因及政治企業家型工會領袖等變項所影響,而超理性動機與公共財的供應等變項卻不足以解釋工會成員參與集體行動的動機。至乎工會面臨動員的困境,可藉由提供選擇性誘因、提升勞動意識及增加會員認同等途徑來解決,其中又以提升勞動意識及增加會員認同為治本之法。\r\n 工會策略的採取,目的是為了吸引潛在成員的目光,激起他們參與工會行動的意願,在政策遊說方面,如何取得關鍵少數支持及連結次要敵人、打擊主要敵人,為政策遊說的核心所在;媒體及議題操作具有高度不確定性;示威遊行就策略應用的廣度與即時性,與議題操作與媒體曝光率有密不可分的關係;罷工讓會員負擔成本過高,若能備而不用,利用發起罷工的動作壓迫資方妥協取得訴求或重回談判桌,或許才是良方;工會組織串聯方面,國內聯合有助於集體行動的成功,惟跨國聯結則著眼於長期勞動意識的提升。工會集體行動的策略運用,絕非採單向策略而是多管齊下、交互並使的,例如工會在示威遊行時,就會配合議題的操作並訴諸媒體,形成社會輿論,再透過其他利益團體的聲援壯大聲勢,形具最大的壓力,達到最佳的威嚇效果。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r\n一、 中文參考文獻\r\n(一)書籍\r\n中華電信股份有限公司,2002-2007,《中華電信90-95年度年報》,台北:中華電信股份有限公司。\r\n中華電信股份有限公司,2000,《公開說明書》,台北:中華電信股份有限公司。\r\n中華電信工會,1999,《中華電信工會自主發展史》,台北:中華電信工會。\r\n李允傑,1999,《台灣工會政策的政治經濟分析》,台北:商鼎。\r\n朱志宏、謝復生,1989,《利益團體參與政治過程之研究》,台北: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r\n李美枝,1987,《社會心理學:理論研究與應用》,台北:大洋。\r\n林玉體,1988,《教育概論》,台北:東華。\r\n何雪影著、鄭村棋與舒詩偉等譯,1992,《台灣自主工會運動史1986~1989》,台北:唐山出版社。\r\n吳定,1999,《公共政策》,台北:中華電視。\r\n俞文釗,1993,《管理心理學》,台北:五南。\r\n黃天中,1995,《生涯規劃概論》,台北:桂冠。\r\n黃光雄、王培光、曾火城與楊自強,1991,《教育概論》,台北:空中大學。\r\n黃越欽,2000,《勞動法新論》,台北:翰蘆出版社。\r\n陸啟超,1998,《生涯規劃》,台北:華立。\r\n楊泰順,1993,《建立遊說管理制度之研究》,台北:行政院研考會。\r\n楊國樞編,1988,《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台北:東華書局。\r\n董安琪譯、Mancur Olson著,1989,《集體行動的邏輯》,台北:遠流。\r\n簡惠美譯、Giddens, Anthony著,1994,《資本主義與現代社會理論:馬克斯‧涂爾幹‧韋伯》,台北:遠流出版社。\r\n衛民、許繼峰,1999,《勞資關係與爭議問題》,台北:空中大學。\r\n衛民,1993,《工會組織與勞工運動》,台北:空中大學。\r\n劉北成譯、John Kenneth Galbraith著,1992,《權力的剖析》,台北:時報文化。\r\n劉青雷,1988,《衝突與妥協:美國利益團體與遊說活動》,台北:時報文化。\r\n翁興利、施能傑、官有垣與鄭麗嬌,1998,《公共政策》,台北:空中大學。\r\n謝文雀、許士軍,1998,《行銷管理亞洲實力》,台北:華泰。\r\n\r\n(二)期刊論文\r\n牛銘實,〈中外選舉制度的類別與特點〉,出自《二十一世紀》網路版,二○○四年二月號,2004.2.28。\r\n江明修與陳定銘,2000,〈非營利組織政策遊說之途徑與策略〉,收錄於《非營利部門:組織與運作》,蕭新煌主編,頁385-434,台北:巨流。\r\n吳秀光,1995,〈核能發展與民眾參與─以核四建廠爭議為例〉,出自於第一屆公共政策:核能政策與溝通學術研討會,共18頁,台北:國立中興大學公共政策研究所。\r\n徐正光,1990,〈從異化到自主:台灣勞工運動的基本性格和趨勢〉,收錄於《台灣新興社會運動》,徐正光、宋文里合編,台北:巨流。\r\n徐正光,1987,〈統合政策下的台灣勞工〉,出自於第一屆勞資關係研討會論文,台北:勞資關係協進會暨台灣大學。\r\n曹俊漢,1983,〈利益團體與美國的民主政治〉,出自於《中國論壇》,第16卷第2期,頁21-29。\r\n許繼峰,1994,〈勞工議題進入政府議程之策略〉,《勞工關係論叢》第一期,頁91-108,嘉義:國立中正大學。\r\n傅恆德,1996,〈集體行動的整合理論:理性選擇和心理動機理論〉,《東海學報》,第37卷第5期,頁107-132。\r\n謝俊義,2002,〈社會資本、政策資源與政府績效〉,《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報》,第六期,頁87-122。\r\n藍科正,1992,〈台灣工會組織及其功能之研究〉,《勞動學報》,第ㄧ期,頁1-25,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勞工研究所。\r\n\r\n(三)學位論文\r\n王政憲,1997,《台灣勞工集體行動(1950-1996)》,東海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r\n王淑慧,1990,《台灣石油工會會員參與工會活動之研究—奧爾森集體行動理論之分析應用》,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r\n何學政,2002,《我國工會與政黨關係之研究》,政治大學政治系碩士論文。\r\n吳志誠,2001,《台灣電信工會影響電信三法立法過程活動之研究》,文化大學勞工研究所。\r\n吳家銓,1995,《客運業集體行動形成與策略分析:北市民營公車六二二罷駛個 案研究》,政治大學勞工研究所碩士論文。\r\n徐國淦,2004,《台灣工運領袖類型分析》,政治大學勞工研究所碩士論文。\r\n涂建平,2003,《慈濟功德會做為集體行動邏輯之個案研究》,高雄中山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r\n張緒中,2003,《中華電信工會產業民主之研究》,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r\n黃若棋,2004,《煙商遊說策略初探-以「煙害防治法」及「菸品健康福利捐」為例》,台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r\n黃雅文,1999,《我國非營利組織議題倡導策略之研究》,台北:台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r\n黃瀚鋒,1994,《利益團體在立法院遊說活動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r\n鄢桃生,1987,《奧爾森的集體行動理論:兼論多元主義》,政治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r\n\r\n二、 外文參考文獻\r\nBaumgartner, Frank B. and Leeth, Beth L., 2001, “Interest Niches and Policy Bandwagons: Patterns of Interest Group Involvement in National Politics,” The Journal of Politics 63, pp.1191-1213.\r\nBentley, Arthur, 1949, The Process of Government, Evanston, Ill.: Principia Press.\r\nDye, Thomas R., 2002, Understanding Public Policy, Upper Saddle River, N.J. : Prentice Hall.\r\nFrolich, Norman and Oppenheimer, Joe A., 1978, Modern Political Economy, Englewood Cliffs: Prentice-Hall, Inc.\r\nHardin, Russell, 1982, Collective Action, Baltimore: Resources for the Future, Inc.\r\nHolcombe, Randall G., 1997, “A Theory of the Theory of Public Goods,” Review of Austrian Economics 10, No1, pp 1-22.\r\nHrebenar, Ronald J. and Ruth K. Scott, 1982, Interest Group Politics in America, New York: Prentice-Hall.\r\nIppolito, Dennis S., and Walker, Thomas G., 1980, Political Parties, Interest Groups, and Public Policy: Group Influence in American Politics,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 Hall.\r\nMason, T. D., 1984,“Individual Participation in Collective Racial Violence: A Rational Choice Synthesis”,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Vol. 78(December), pp. 1040-56.\r\nMasters, Marick F. and Delaney, John T., 2005, “Organized Labor’s Political Scorecard,” Journal of Labor Research, Vol.XXVI, Number3 Summer, pp366-392.\r\nMcAdam, Doug, 1982, Political proces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Black insurgency, 1930-1970, Chicago :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r\nOrnstein, Norman J, amd Elder, Shirley, 1978, Interest groups, lobbying, and policymaking, Washington : Congressional Quarterly Press.\r\nOlson, Mancur, 1971, The Logic of Colletive Action: Public Goods and Theory of Groups,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r\nShepsle, Kenneth A., and Mark S. Bonchek., 1997, Analyzing Politics : Rationality, Behavior, and Instructions, New York: W.W.Norton$Company.\r\nSandler, Todd, 1992, Collective Action: Theory and Applications, Michigan University Press.\r\nTruman, David B., 1951, The Governmental Process , New York: Alfred A. Knopf.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勞工研究所
91262011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912620112
資料類型: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index.html115 BHTML2View/Open
Show full item record

Google ScholarTM

Check


Items in DSpace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