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ah.lib.nccu.edu.tw/handle/140.119/94970
題名: 高級中學教師工作價值觀與教師專業發展之研究
The study of relationship high school teachers` work values and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作者: 鄭博元
貢獻者: 陳木金
鄭博元
關鍵詞: 工作價值觀
教師專業發展
work values
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日期: 2008
上傳時間: 9-May-2016
摘要: 本研究旨在瞭解高級中學教師工作價值觀與教師專業發展之指標、內涵與現況,探討其關係,進而建構預測分析的模式,再依研究結果提出建議。\n首先進行文獻探討,作為架構研究的理論基礎,並建構調查問卷的內容,接著在北區八縣市(基隆市、臺北市、台北縣、桃園縣、新竹市、新竹縣、宜蘭縣及花蓮縣)發出調查問卷500份以分析現況。最後,依據研究結果進行討論與結論建議。研究主要發現如下:\n一、高級中學教師工作價值觀與教師專業發展的指標、內涵與現況\n(一)教師工作價值觀包括自我實現、自我肯定、自我創新及自我成長四個向度,其整體、分向度得分均為中高程度,其中以自我成長的得分最高。\n(二)教師專業發展包括專業精神、專業能力和專業知識三個向度,其整體、分向度的得分,除專業精神分向度為高程度外,其餘皆為中高程度。\n二、不同背景變項在教師工作價值觀與教師專業發展之差異情形\n(一)不同背景變項在教師工作價值觀的得分方面:研究發現在性別、年齡、服務年資、現任職務等方面有顯著差異,但在最高學歷、學校規模、學校類型上則無顯著差異。\n(二)不同背景變項在教師專業發展的得分方面:研究發現在年齡、服務年資等方面有顯著差異,但在性別、現任職務、最高學歷、學校規模、學校類型上則無顯著差異。\n三、教師工作價值觀與教師專業發展的相關情形\n整體教師工作價值觀與整體教師專業發展間呈現中度正相關,教師專業發展各分向度中,以專業精神與教師工作價值觀的相關程度最高。\n四、教師工作價值觀各向度對教師專業發展的預測情形\n教師工作價值觀之自我實現、自我創新及自我成長三向度對整體教師專業發展的聯合預測力最佳。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work values and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high school teachers.The study included literature analysis and survey method with a questionnaire.The purpose of literature was aimed to explore teachers’ work values and 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Questionnaire of survey based on researches about work values or 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The subjects of the questionnaire included teachers of high school in Keelung City,Taipei City,Taipei County,Taoyuan County,Hsinchu City,Hsinchu County,Yilan County,Hualien County.\nData were analyzed 363 sampling subjects by description statistics,t-test, correlation,ANOVA and multiple regression.Some results as follows:\n\nA.In the aspect of teachers’ work values:\n1. Teachers’ work values included four parts (1)self-realization,(2)self-affirmation, (3)self-innovation,(4)self-growth.The perception of teachers were above average agreement of the four parts.The best dimension is self-growth.\n2.Gender,age,years of service and currant position have significant influences on teachers’ work values.But the highest educational degree,school size and school type do not have any significant influences.\n\nB. In the aspect of 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n1.The tes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included three parts (1)professional spirit,(2) professional ability,(3) professional knowledge. The perception of teachers were above average agreement of the three parts.The best dimension is professional spirit.\n2. Age and years of service have significant influences on tes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But gender,currant position ,the highest educational degree,school size and school type do not have any significant influences.\n\nC. In the aspect of relationship among teacher’ work values and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n1.There are positive correlation and regression existed among teacher’ work values and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n2. Teacher’ work values can promote 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nFinally,the researcher proposes some suggessions for the educational authorities, principal and teachers of high school and future researchers.Hope to benefit the further study in the future.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n王以仁、陳芳玲與林本喬 (1992)。 教師心理衛生。臺北市:心理出版社。\n王金龍 (2003)。 臺北縣市國民中學知識管理、校長領導風格與教師專業成長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n王秋絨 (1991)。 教師專業社會化理論在教育實習設計上的蘊義。臺北市:師大書苑。\n王叢桂 (1998)。 三個世代大學畢業工作者的價值觀。臺北市:遠流。\n方忠斌 (2001)。 國民中學教師對教師分級制度知覺之研究。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n中華書局 (1998)。 辭海。臺北市:中華書局。 \n朱湘吉 (2001)。 生涯規劃與發展。台北縣:國立空中大學。\n江樹嶸 (2002)。 國民中學實施教師分級制可行性之研究-以北區國民中學為例。國立政治大學學校行政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n俞國華 (2001)。 國民小學教師知識管理與專業成長之研究。國立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n余朝權 (2002)。 新世紀生涯發展智略。臺北市:五南。\n周仁尹 (2002)。 國民中學教師分級制度及其影響之研究:以臺北縣為例。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n李俊湖 (1992)。 國小教師專業成長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硏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硏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n呂淑莉 (2006)。 幼教師對教師分級制度態度之研究-以花蓮縣為例。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幼兒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市。\n呂錘卿 (2000)。 國民小學教師專業成長的指標及其規劃模式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n何福田和羅瑞玉 (1992)。 教育改革與教師專業化。採自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主編,教育專業,臺北市:師大書苑。\n邱馨儀 (2006)。 國民小學教師知識管理、教學檔案管理與教師專業發展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n林生傳 (2002)。 教育社會學。臺北市: 巨流圖書有限公司。\n林尹凡 (2001)。 我國國民中學教師分級制度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n林幸台 (2007)。 身分障礙者生涯輔導與轉銜服務。臺北市:心理出版社.\n林明裡 (2005)。 國小校長多元架構領導與教師工作價值觀之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n林素華 (2007)。 台北縣國民小學教師對教師進階制度接受度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n金樹人 (1991)。 生計輔導與發展。臺北市:天馬文化事業公司。\n金樹人、黃迺毓主編 (2001)。 生涯與家政教育。臺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n施宏彬 (2004)。 國小教師對教師分級制度之瞭解與參與程度的調查研究-以台南市為例。國立臺南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n查爾斯‧韓弟(唐勤譯) (2007)。 你拿什麼定義自己。臺北市:天下文化。\n孫國華 (1997)。 國民中小學教師生涯發展與專業成長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n高強華 (1988)。 教師生涯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集刊,30,113-133。\n高強華 (1996)。 師資培育問題研究。臺北市:師大書苑.\n席榮維 (2007)。 國民中小學校長工作價值觀、重要他人支持、自我效能感對其工作選擇的影響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系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n徐善德 (1997)。 高職教師工作價值觀、組織承諾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n陳木金、邱馨儀、陳宏彰 (2006)。 高中職以下學校教師生涯發展進階之研究。 教育資料與研究,72,17-32。\n陳秉璋、陳信木 (1993)。 價值社會學。臺北市:桂冠。\n陳奎憙 (1999)。 現代教育社會學。臺北市:師大書苑。\n陳美玉 (2002)。 教師個人知識管理與專業發展。臺北市:學富。\n陳益興 (2006)。 我國中小學教師進階制度政策規劃析論。教育資料與研究,72,1-16。\n陳寅清 (2006)。 國民小學兼行政教師工作價值觀與學校組織信任關係之研究-以嘉義縣國民小學為例。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n陳進吉 (2005)。 高雄市國民小學教育人員對教師分級制度問題探討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n陳琇鉉 (2006)。 國民中學教師工作價值觀與生涯發展需求關係之研究─以高雄市為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n陳輝征 (2005)。高雄市國小教師工作價值觀、學校組織文化與其知識分享意願關係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n許振東 (2003)。 高職工業類科教師對教師分級制度態度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n郭諭陵 (2005)。 中小學教師專業化之探討。載於中華民華師範教育學會主編,教師的教育理念與專業標準。臺北市:心理。\n黃文山 (2003)。 學校本位管理理念建構下:我國中等學校教師角色知覺、工作價值觀與疏離感關係之研究。高雄市:復文。\n黃欣怡 (2007)。 台中市國民小學教師對於教師分級制度意見之調查研究。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n黃美鳳 (2006)。 南投縣國民小學初任教師工作價值觀與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n黃振恭 (2007)。 不同世代國民小學教師工作價值觀,角色知覺與教學自我效能和專業表現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n曾華源、胡慧嫈、李仰慈、郭世豐 (2006)。 社會工作專業價值與倫理概論。臺北市:洪葉文化。\n張素真 (2006)。 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師進階制度審查機制之研究。教育資料與研究,72,33-46。\n張添洲 (1993)。 生涯發展與規劃。臺北市:五南.\n張瑛珊 (1999)。 我國中小學教師分級問題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n張新堂 (2005)。 高級中學知識管理、教師專業成長需求、與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n張德銳 (1992)。 國民小學教師之評鑑。採自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主編,教育專業,臺北市:師大書苑。\n張德銳、吳武雄、許籐繼、李俊達、洪寶蓮、王美霞、陳偉泓、曾美蕙、常月如、曾政清、黃春木、白師舜、曾燦金 (2004)。 中學教師教學專業發展系統。 臺北市:五南。\n湯維玲、顏慶祥和李鴻章 (2001)。 臺灣地區中小學教師在職進修制度研究。載於楊深坑主編,各國中小學教師在職進修制度比較研究。臺北市:揚智。\n楊朝祥 (1989)。 生計輔導─終生的輔導歷程。臺北市: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n楊慶麟 (2001)。 學校本位教師分級制度可行評估之研究--以國民小學為例。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n甄曉蘭 (2004)。 中小學教師的專業成長。載於中國教育學會、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合編,教育專業成長問題研究。臺北市:學富。\n蔡孟翰 (2001)。 中年教師覺知教育改革壓力、工作價值觀與生涯發展需求之關係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n蔡秀香 (2006)。 台北縣國民中學校長工作價值觀與學校效能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學校行政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n蔡培村 (1995)。 成人教育與生涯發展。高雄市:麗文文化公司.\n蔡培村 (1996)。 我國實施中小學教師職級制度的基本構想。載於蔡培村主編,教師生涯與職級制度。高雄市:麗文文化公司。\n蔡培村、孫國華 (1996)。 我國中小學教師生涯發展之實證分析。載於蔡培村主編,教師生涯與職級制度。高雄市:麗文文化公司。\n蔡碧璉 (1996)。 從教師專業成長論中小學教師職級制度的實施。載於蔡培村主編,教師生涯與職級制度。高雄市:麗文文化公司。\n蔣岱玲 (2004)。 國民小學教師生涯承諾、專業角色知覺與教師分級制接受度之關係研究。國立臺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n歐用生 (1996)。 從我國教師生涯研修論職級制度的必要性。載於蔡培村主編,教師生涯與職級制度。高雄市:麗文文化公司。\n歐用生 (1998)。 教師專業成長。臺北市:師大書苑。\n鄭詩釧 (2004)。 國民中小學組織文化與教師專業發展關係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n劉敏雯 (2007)。 桃竹苗四縣市國民小學教師專業發展動機與學校組織健康關係之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n潘慧玲、楊思偉、高新建、陳木金、何金針與魯先華 (2006)。 教師進修研習體系與架構之規劃。教育部中等教育司委託之專案研究報告。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n國立編譯館 (2000)。 教育大辭書。臺北市:作者。\n賴佳欣 (2006)。 國內學者研究教師分級制度之論述分析。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市。\n謝高橋 (2004)。 教育社會學。臺北市:五南。\n魏敏純 (2005)。 教師工作價值觀與教學效能之研究---以台中縣國民中學為例。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n蘇進棻 (1998)。 中小學教師分級制度之理論研究與實證分析。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n饒見維(1996)。教師專業發展-理論與實務。臺北市:五南。\n\n二、西文部份\nAndrew J. Wayne, K. S. Y., Pei Zhu, Stephanie Cronen, and Michael S. Garet. (2008). Experimenting with 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Motives and Methods. Educational Researcher, 37(8), 469-479.\nBruce Torff, D. S. (2008).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Teachers` Attitudes about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Teacher Education Quarterly, 123-133.\nDenton, J. J. (August 25, 2004). Technology Mentor Fellowship Program: A Technology Integration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Model for Classroom Teachers. U. 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nDonald E. Super, J. O. C., Raymond C. Hummel, Helen P. Moser, Pheebe L. Overstreet, Charles F. Warnath. (1965). Vocational Development: A Framework of Research. N.Y.: Teacher College Press.\nHolland, J. L. (1985). Making Vocational choice: A theory of vocational personalities work environments. NJ: Prentice-Hall.\nJoel A. Colbert, R. S. B., SunHee Choi, & Steven Thomas. (2008). An Investigation of the Impacts of Teacher-Driven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n Pedagogy and Student Learning. Teacher Education Quarterly, 135-154.\nJohn D. Krumboltz. (1979). A Social Learning Theory of Career Making. Edited by Anita M. Mitchell, G. B. J.,and John D. Krumboltz. Social learning and career decision making. RI: Carrole Press.\nJohnson, M. K. (2002). Social Origins, Adolescent Experiences, and Work Value Trajectories during the Transition to Adulthood. Social Forces, 80(4), 1307-1341.\nLynda K. Mitchell, J. D. K. (1990). Social Learning Approach to Career Decision Making : Krumbolt’z Theory . Edited by Duane Brown , Linda Brooks and Associates . Career Choice and Development: Applying Contemporary Theories to Practice(2nd ED.). San Franscisco Jossey-Bass.\nPaul A.Winter, R. M. N., Richard L.Kirkpatrick. (1997). The Influence of Work Value on Principal Teacher Selection Decisions in Schools Undergoing Reform.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University Council for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Orlando, Florida.\nSuper, D. E. (1990). A Life-Span , Life-Space Approach to Career Development . Edited by Duane Brown , Linda Brooks and Associates . Career Choice and Development: Applying Contemporary Theories to Practice(2nd ED.). San Franscisco Jossey-Bass.\nTelese, J. A. (2008). 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in Mathematics and Syudent Achievement: A NEAP 2005 Analysis.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School Science and Mathematics Association, Raleigh, NC.\nRokeach, M. (1973). The Nature of Human Values.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學校行政碩士在職專班
95911015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5911015
資料類型: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學位論文

Show full item record

Google ScholarTM

Check


Items in DSpace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