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ah.lib.nccu.edu.tw/handle/140.119/95369
題名: 中國對東南亞國家之能源策略與外交
PRC’s energy strategies and diplomacy toward the Southeast Asian Nations
作者: 余達德
貢獻者: 鄧中堅
余達德
關鍵詞: 東南亞
東盟
睦鄰外交
能源外交
能源外交策略
能源外交戰略
能源安全
日期: 2009
上傳時間: 9-May-2016
摘要: 中國與東南亞之間有著深厚的地緣關係及無法切割的民族情感;但處於現今經濟快速成長的時代,在能源需求量急速擴張的競爭中,尋求能源供應、保護能源安全,已經是刻不容緩的手段,因此,利用各種外交方式及合作方案來達成此目的,是中國目前所採取的積極作為,冀望在最安全、便利的狀態下獲取、保護最大的能源需求及供應。\r\n東南亞的能源儲藏及供應量,並非是中國能源需求的重要核心地區,但是它位處中國外圍,掌握麻六甲海峽的戰略要衝,以及豐富的天然氣存量,引發各國對此區域的爭奪。再面對此一局勢,中國便加速推動以「和諧世界」為理念,發展「與鄰為善、以鄰為伴」以及「睦鄰、安鄰、富鄰」的外交政策宗旨,進行能源外交及戰略,以爭取能源需求量和鞏固區域內的能源運輸安全及穩定雙方的合作關係。本文即從能源外交策略及作為的架構與理論,就中國對東南亞能源外交的挑戰與競逐做一研析,試圖觀察、探究從雙方的合作關係中所衍生出的問題及產生的困境,以及如何利用外交方式獲得解決之道,並營造出具有前瞻性的宏觀願景。
Southeast Asia and China are closely connected to each other from the geographical and historical aspects. In the competitive time characterizing with fast economy growing and demands for energy expanded enormously, it has become an urgent measure for China to search for continuous energy supply and protect the energy resources. Today, the initiatives China seeks for is to achieve by means of diplomatic channels. It is hoped that the energy can be acquired by the safest and convenient ways, making sure the maxima energy supply can be assured. \r\n Frankly speaking, China did not deem the energy reserves and energy-provide ability of Southeast Asia seriously except that that area locates in the periphery of China, holds an important strategic point for the Strait of Malacca and its abundant natural gas reservoir, all of this attracting fierce competitions among nations. Being beware of this, China therefore based on the idea of “harmonious world” increasingly promotes the diplomatic policies, such as “Good-Neighbor Diplomacy” and “Good-neighborliness, Peaceful-neighborliness, and Prosperous-neighborliness,” engaging in energy diplomacies and strategies with an eye to expanding energy resources, fortifying energy transportation safety within the area, and stabilizing the corporative relationship with the area. Based upon application and theories of energy diplomatic strategies and actions, this thesis analyzes the challenges and competitions that China faces when carrying on energy diplomacy. By observing and exploring the problems and predicaments derived from the cooperative relations of the two sides, we hope that a workable resolution and a proactive vision on energy can be reached via diplomacy.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r\n(一)專書\r\nAlan Collins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譯。《東南亞的安全困境》。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2004年6月。\r\nEarl BAbbie著,李美華等譯。《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台北:時英出版社,1998年。\r\nMichael T.Klare著,洪慧芳譯。《石油的政治經濟學》。台北:財信出版社,2008年12月。\r\n王玉民。《社會科學研究方法理論》。台北:洪業文化事業,1999年。\r\n王志樂。《2007走向世界的中國跨國公司》。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07年2月。\r\n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江澤民論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專題摘編)》。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2年8月。\r\n中國能源發展戰略與政策研究課題組。《中國能源發展戰略與政策研究》。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4年。\r\n石之瑜、胡聲平。《中國研究導論-中國對外關係》。臺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2007年12月。\r\n古小松。《泛北部灣經濟合作發展報告》。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7年。\r\n江西元。《中國的世界還是世界的中國》。北京:時事出版社,2009年3月。\r\n江明修。《公共行政學:研究方法論》。國立政治大學非營利組織研究室,1998年。\r\n江澤民。《建立面向21世紀的睦鄰互信伙伴關係》;載潘國華、張錫鎮。《東亞地區合作與合作機製》。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2年版。\r\n朱容基。《攜手共創中國與東盟合作的新局面》;載潘國華、張錫鎮主編。《東亞地區合作與合作機製》。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2年版。\r\n安尼瓦爾‧阿木提、陳希亮、丁明。《石油與國家安全》。新疆:新疆人民出版社,2003年。\r\n宋興洲。《東亞經濟合作:理論性爭辦與實踐》。台北:鼎茂圖書,2005年5月。\r\n蕭煉。《中美能源合作前景及對策-改善能源安全和保護環境》。北京:世界知識,2008年9 月。\r\n李俊峰。《我國可再生能源發展現狀與展望》。成都:中國資源綜合利用協會可再生能源專業委員會,2006年11月。\r\n李盈慧、王宏仁。《東南亞概論:臺灣的視角》。台北:五南圖書,2008年10月。\r\n李果仁、劉亦紅。《中國能源安全報告:預警與風險化解》。北京:紅旗出版社,2009年3月。\r\n吳磊。《中國石油安全》。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年。\r\n吳磊。《能源安全與中美關係》。北京:中國社會科學,2009年3月。\r\n林水波、張世賢。《公共政策》。台北:五南出版社,2001年。\r\n易君博。《政治理論與研究方法》。台北:三民書局,1987年。\r\n周鳳起、周大地。《中國中長期能源戰略》。北京:中國計畫出版社,1999年3月。\r\n胡錦濤。《中國共產黨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檔彙編》。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r\n胡錦濤。《在中共十七大上的報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r\n查道炯。《中國石油安全的國際政治經濟學分析》。北京:當代世界出版社,2005年。\r\n倪健民。《國家能源安全報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r\n俞亞克。《當代印尼經濟》。昆明:雲南大學,2000年。\r\n馬漢。《海權對歷史的影響》。北京:解放軍出版社,2006年1月。\r\n馬丁•斯圖亞特•福克斯。《中國與東南亞關係簡史(英文版)》。澳大利亞:阿蘭—恩溫公司,2003年。\r\n唐風。《新能源戰爭》。臺北:大地出版社,2007年4月。\r\n唐昀。《大搏殺:世紀石油之爭》。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06年。\r\n曹雲華。《新中國-東盟關係論》。北京:世界知識,2005年4月。\r\n崔民選。《2007年中國能源發展報告》。北京:社會科學文現出版社,2007年。\r\n張錫鎮。《印尼民主轉型和民主化軟著陸》;載李文主編。《東亞︰憲政與民主》。北京:中國社會科學,2005年。\r\n張歷歷。《當代中國外交簡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1月,頁327。\r\n張蘊嶺。《中國對外開放:戰略與實踐》。北京:社會科學文獻,2008年11月。\r\n張蘊嶺。《亞洲現代化透視》。北京:社會科學文獻,2001年。\r\n張蘊嶺、周小兵。《東亞合作的進程和前景》。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03年5月。\r\n張宇燕、管清友。《中國對外開放:戰略與實踐-世界能源格局與中國的能源安全》。北京:社會科學文獻,2008年11月。\r\n國家能源辦戰略規劃組。《世界主要國家能源戰略調整情況分析》。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7年。\r\n清華大學國際問題研究所、經濟外交研究中心。《中國經濟外交2006》。北京:中國人民大學,2007年3月。\r\n焦方正。《中國周邊國家油氣工業》。北京:石油工業出版社,1998年。\r\n華勒史丹。《歷史資本主義》。北京:社會科學文獻,1999年。\r\n斯‧日茲寧著。強曉雲等譯。《國際能源政治與外交》。北京:華東師範大學,2005年8月。\r\n葉自成。《地緣政治與中國外交》。北京:北京出版社,1998年。\r\n楚樹龍、金威。《中國外交戰略和政策》。北京:時事,2008年3月。\r\n蔡東杰。《東亞區域發展的政治經濟學》。台北:五南圖書,2007年1月。\r\n蔡東杰。《當代中國外交政策》。台北:五南圖書,2008年3月。\r\n鄭羽、龐昌偉。《俄羅斯能源外交與中俄油氣合作》。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04年。\r\n劉仁伍。《東南亞經濟運行報告(2007)》。北京:社會科學文獻,2007年12月。\r\n劉仁伍、覃道愛、劉華。《東南亞運行報告2007》。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7年。\r\n劉勝驥、宋國誠、陳永生。《21世紀中國卷三中國十七大觀察報告》。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2008年12月。\r\n謝益顯。《當前中國外交思想史》。開封:河南大學,1999年。\r\n魏一鳴。《中國能源報告(2006):戰略與政策研究》。北京:科學出版社,2006年。\r\n魏艾、林長青。《中國石油外交策略探索兼論安全複合體系之理論與實踐》。台北:生智出版社,2008年。\r\n顏聲毅。《當代中國外交(第二版)》。杭州:復旦大學,2009年4月。\r\n羅榮渠。《現代化新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3年。\r\n蘇浩。《從啞鈴到橄欖:亞太合作安全模式研究》。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03 年5 月。\r\n\r\n(二)期刊論文\r\n于有慧。(胡溫體制下的石油外交與挑戰)。《中國大陸研究》,第48卷第3期。民國94年9月,頁25-50。\r\n于有慧。〈中共獨立自主外交政策的持續與轉變〉。《中國大陸研究》,第43卷第6期。民國89年6月,頁17。\r\n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所東盟課題組。(中國對東盟政策研究報告)。《現代國際關係》,第10期。2002年10月,頁5-10。\r\n中國能源綜合發展戰略與政策研究課題組。(中國能源戰略構想)。《財經界》,第12期。2005年12月,頁26。\r\n王太。(中共實施『走出去』戰略之發展與成效)。《中共研究》,第36卷第7期。2002年7月,頁24。\r\n王家誠。(中國能源效率與節能戰略措施)。《中國戰略觀察》,第5期。2006年12月,頁48。\r\n王海運。(能源超級大國的能源外交:俄羅斯能源外交綜述)。《國際石油經濟雜誌》,第10期。2006年10月,頁8-17。\r\n江澤民。(對中國能源問題的思考)。《交通大學學報》,第3期。2008年4月,頁11。\r\n安德魯•西蒙、劉雪芹。(能源與東盟經濟一體化)。《東南亞縱橫》,第4期。2005年4月,頁26-28。\r\n宋鎮照。〈中國與東南亞〉。《海峽評論》,第109期。民國89年1月,頁4。\r\n宋鎮照。〈邁向新紀元發展:中共與東南亞的關係〉。《海峽評論》,109期。民國89年1月,頁4-5。\r\n宋鎮照。〈中國積極提升在東南亞區域的政經主導權〉。《海峽評論》,134期。民國91年2月,頁19-20。\r\n李文。〈東南亞國家的政治變革與社會轉型〉。《當代亞太》,第9期。2005年9月,頁21-27。\r\n李計成。(中國與東盟能源合作的現狀與前景)。《東南亞縱橫》,第9期。2004年9月,頁35-39。\r\n李國選。(南海問題與中國經濟安全)。《武漢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3期。2007年3月,頁18。\r\n李晨陽。(中國與東盟的能源合作)。《世界知識》,第8期。2006年8月,頁28。\r\n李瑋。(中國石油安全中的東南亞因素)。《東南亞縱橫》第10期。2003年10月,頁19。\r\n李濤、劉稚。(淺析中國與東盟的能源合作)。《東南亞研究》,第3期。2006年3月,頁26。\r\n李文志、蕭文軒。(大湄公河流域爭霸戰:大湄公河經濟合作的推展及其戰略意涵)。《台灣東南亞學刊》,第2卷第1期。民國94年1月,頁117-120。\r\n尚前宏。〈中國在亞太安全合作中的地位和作用〉。《東南亞研究》,第5期。民國92年8月22日,頁37-43。\r\n林欽明。〈東南亞區域整合的趨勢〉。《東南亞投資雙月刊》,第13 期。2000年8月,頁2。\r\n吳繼兵。(開發瀾滄江—湄公河流域支持我國西部大開發和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建設)。《商業研究》,第3期。民國92年3月,頁158-159。\r\n吳建德、張蜀成。(中國石油安全戰略)。《全球政治評論》,17期。2007年1月,頁47-94。\r\n周志華、羅一新、劉勤。(關於我國能源安全穩定供應的思考)。《中國安全科學學報》,第15卷第11期。2005年11月,頁56-60。\r\n俞正樑。(中國新外交芻議)。《歷史教學問題》,第5期。2004年5月,頁14-19。\r\n夏義善。(能源外交結碩果)。《中國石油石化》,第6期。2004年6月,頁23。\r\n徐小傑、王也琪、方小美。(當前海外重點地區油氣投資環境及未來變化變化趨勢)。《國際石油經濟》,第4期。2005年4月,頁2-5。\r\n黃奎博。〈東南亞的地緣政治〉。《地友雜誌》,57期。民國91年7月,頁12。\r\n張潔。〈中國能源安全中的麻六甲因素〉。《國際政治研究》,第3期。2005年7月,頁5。\r\n張蜀誠。(從軍事觀點論中共石油安全戰略)。《展望與探索》,第4卷第5期。民國95年5月,頁41。\r\n張宇燕。(關於世界格局特點及其走勢的若干思考)。《國際經濟評論》,3/6期。2004年,頁14-18。\r\n張學剛。(東南亞各國能源安全戰略)。《國際資料資訊》,第2期。2004年2月,頁37-40。\r\n張鑫煒。(東盟國家在華投資現狀及前景展望)。《國際經濟合作》,第12期。2003年12月,頁24。\r\n張樹明、李子芬。(能源外交:世紀中國外交的新內容)。《燕山大學文法學院》,第7卷第4期。2006年11月,頁67-71。\r\n許勤華。(中國能源外交戰略分析與思考)。《教學與研究》,第12期。2008年12月,頁59-64。\r\n曹雲華、徐善寶。(睦鄰外交政策與中國—東盟關係)。《當代亞太》,第2期。2004年2月,頁58-59。\r\n馮玉軍、丁曉星、李東。(俄羅斯新能源外交及其影響)。《現代國際關係》,第9期。2002年9月,頁21。\r\n游智偉。〈中共外交決策之回顧與展望〉。《中華歐亞基金會》。民國96年5月7日,頁4。\r\n楊昊。〈新憲章規範下的東協區域主義:回顧與展望〉。《台灣東南亞學刊》,第5卷第1期。民國97年3月,頁149-150。\r\n楊曉輝。(中國石油戰略的西南佈局)。《當代亞太》,第3期。2004年3月,頁11-15。\r\n遊明謙。(迅速發展中的越南油氣業)。《東南亞縱橫》,第9期。2002年,頁13。\r\n賈偉川。(石油安全角度分析中國與東南亞的關係)。《理論界》,第3期。2005年,頁48。\r\n管清友。(加入預期原素的多重均衡模型︰權力架構與市場架構─國際市場油價波動的政治經濟學分析)。《世界經濟與政治》,第1期。2007年1月,頁69-74。\r\n趙宏圖。(透視能源外交—兼談對中國能源外交的思考)。《國際石油經濟》,第10期。2007年10月,頁41。\r\n潘光。(改革開放30年來的中國能源外交)。《國際問題研究》,第6期。2008年6月,頁1-4。\r\n鄭又平、林彥志。(中國「走出去戰略」之分析:跨世紀中國經濟的轉變)。《展望與探索》,第6卷第8期。民國97年8月,頁45-62。\r\n劉明。(伊拉克戰爭對世界石油市場的影響及我國的能源安全戰略)。《世界經濟調研》,第18期。2003年,頁1~8。\r\n蔡增家。〈冷戰後中共對東協的外交政策〉。《中國大陸研究》,第41卷,第9期。1998年9月,頁78-79。\r\n盧新華。(論中國與東盟的能源合作)。《改革與戰略》,第12期。2007年,頁94。\r\n薛惠鋒。(構建全球合作背景下的中國能源外交戰略)。《地理教學》,第3期。2007年3月,頁7-8。\r\n瞿國華。(我國石油能源戰略應注意的幾個問題)。《天然氣經濟》,第3期。2003年3月,頁13。\r\n羅英傑、常思純。(俄羅斯能源外交淺析)。《貴州師大學報》,第5期。2003年5月,頁36。\r\n\r\n(三)碩博士學術論文\r\n王道和。〈中共當前的能源戰略及其對外交的影響〉。國立政治大學外交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96年,頁1。\r\n林典龍。〈中國能源安全戰略分析〉。國立中山大學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94年,頁5-6。\r\n郭正平。〈中國能源安全政策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94年,頁85-86。\r\n陳清照。〈中國與東協國家政經關係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94年,頁88。\r\n張維倫。〈中國推動企業走出去發展戰略之研究-以新制度主義觀點之分析〉。東華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94年7月,頁2。\r\n蕭芃連。〈中國『走出去』戰略與中國企業跨國投資關聯性研究〉。私立淡江大學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94年7月,頁24。\r\n\r\n(四)研討會論文\r\n李國雄。〈中國對東南亞的能源外交策略與外交〉,中國大陸對非西方世界石由能源戰略與外交研討會。政治大學外交學系主辦,民國96年5月25日。\r\n陳清泰。(中國國家能源戰略和政策),中國課持續能源項目高級政策顧問委員會第六次會議。國務院發展中心主辦,民國93年1月13日。\r\n李明。(中國與東北亞地區能源戰略與外交),中國大陸對非西方世界石油能源戰略與外交研討會論文。政治大學外交學系主辦,民國96年5月25日。\r\n陳鴻瑜。(中共對東南亞『經濟外交』之成效與展望),和平論壇。財團法人亞太和平研究基金會主辦,民國93年11月25日。\r\n梁銘華。〈從「區域主義」論中國與東協的政經區域整合〉,2005年台灣的東南亞區域研究年度論文研討會。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東南亞研究所主辦,民國94年4月28日。\r\n梁文興。〈中國與東南亞國協合作的意涵與前景〉,2005年台灣的東南亞區域研究年度論文研討會。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東南亞研究所主辦,民國94年4月29日。\r\n曾佑暉。〈東協與中國的能源關係:「軸-輻」的地緣政治分析〉,2008年台灣的東南亞區域研究年度論文研討會。亞洲大學主辦,民國97年4月25、26日。\r\n\r\n(五)官方出版品\r\n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中國統計年鑑2008》。北京:中國統計年鑑編輯部,2008年9月。\r\n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中國外交政策》。北京: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2006年8月24日。\r\n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政策研究司。《中國外交2008年版》。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08年6月。\r\n中國海關統計資訊網。《2008年中國與東盟雙邊貿易年度報告》。北京:中國海關統計部,2009年3月11日。\r\n財團法人李國鼎科技發展基金會。《中國能源基本狀況(一)》。臺北:中國大陸科技發展資訊現況報告,2007年12月。\r\n中國大陸國家發改委。《中國的能源狀況與政策》。北京:政務院新聞辦公室,2007年12月。\r\n經濟部能源局。《中國經濟發展帶動能源過度消耗-國際能源情勢變遷下之中國能源外交戰略》。臺北:經濟部能源局,2007年11月。\r\n工研院能資所。《主要國際能源組織及APEC會員體能源資訊》。桃園:工研院能資所,2007年12月。\r\n中國經濟年鑒社。《2002年中國經濟年鑒》。北京:中國經濟年鑒社,2002年版。\r\n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中國的能源狀況與政策》。北京: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民國96年12月。\r\n\r\n(六)報章雜誌\r\n卓雅。〈全球經濟衰退 東南亞前景不樂觀〉。《新紀元週刊》。108期(2009年2月),頁65。\r\n郝雲宏、王淑。(中國大型企業國際競爭力的差距)。《求是雜誌》。第1期(2003年1月),頁37。\r\n謝伏瞻。(中國能源可持續發展戰略與政策要點)。《中國經濟報告雜誌》。2006年。\r\n《經濟日報》,民國92年12月12日專版。\r\n《21世紀環球報導》,2002年10月14日。\r\n《環球時報》,2002年5月13日。\r\n美國《世界日報》,2009年1月12日。\r\n\r\n(七)網站資料\r\n人民網。http://www.people.com.cn。\r\n中國網。http://www.eedu.org.cn。\r\n中國經濟網。http://www.ce.cn/cysc/ny/dl/200412/21/t20041221_2626087.shtml。\r\n中國水利國際合作與科技網。http://www.cws.net.cn/gwpforum/gwp-6.html。\r\n中國煤炭地質總局網站。http://www.ccgc.cn/tanziyuan/tanziyuan1.htm。\r\n中國氣象局風能太陽能資源評估中心。http://cwera.cma.gov.cn/cn/。\r\n中國商務部亞洲司。http://big5.mofcom.gov.cn/gate/big5/yzs.mofcom.gov.cn/。\r\n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http://big5.mofcom.gov.cn/gate/big5/www.mofcom.gov.cn。\r\n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網站。http://big5.fmprc.gov.cn/gate/big5/www1.fmprc.gov.cn/chn/wjdt/wjzc/t24782.htm。\r\n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亞洲司網站。http://big5.fmprc.gov.cn/gate/big5/www1.fmprc.gov.cn/chn/wjb/zzjg/yzs/default.htm。\r\n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委員會網站。http://www.sdpc.gov.cn/。\r\n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網站: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2-01/25/content_253773.htm。\r\n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法律法規庫。http://www.gov.cn/banshi/2005-08/31/content_68768.htm。\r\n《中華歐亞基金會》。http://www.tier.org.tw/03forum/china200611_1.asp。\r\n《北美新浪財經》。http://financenews.sina.com/cna/000-000-107-108/202/2008-08-26/0801338223.shtml。\r\n吳巨聖,《船舶產業實務與展望課程》。http://www.sname.ncku.edu.tw/ocean/pdf/20090306class.pdf。\r\n東南亞制度與文化整合型計畫。http://mail.tku.edu.tw/ctsay/ESAsia_4/unit4.html。\r\n南博網--中國-東盟貿易門戶。http://big5.caexpo.com/gate/big5/www.caexpo.com/。\r\n俄羅斯外交部網站。http://www.russia.org.cn/chn/?SID=60。\r\n能源國際合作資訊網:http://apecenergy.tier.org.tw/energy2/energy2.asp。\r\n國際能源署。www.iea.org/books。\r\n清風人文網,環球軍事。http://www.joyqf.org/yzgs/803.htm。\r\n新浪網。http://news.sina.com/105-000-102-105/2005-12-14/0757178793.html。\r\n新華網。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7-12/26/content_7316669.htm。\r\n新華網。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2-10/28/content_610510_2.htm。\r\n博鰲亞洲論壇。http://www.boaoforum.org/Html/Home.asp。\r\n經濟部能源局。http://www.mac.gov.tw/big5/rise/2-3.pdf。\r\n維基百科網站,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23971.htm。\r\n學術期刊網。http://www.qikan518.com。\r\nTSIS東南亞地區。www.tsis.com.tw/menu/worldmap_esasia.htm。\r\nCCTV-國家地理。http://big5.cctv.com/geography/special/C15301/01/index.shtml。\r\n王麗雲,《溫家寶訪新將進一步開啟中國-東盟合作的“希望之窗”》〈中國-東盟商務週刊,總第144期〉,http://www.caexpo.com。\r\n曹雲華。〈東南亞地區形勢:2008年〉。www.gx.xinhuanet.com。\r\n\r\n二、外文書籍\r\n(一)專書\r\nAchary, Amitav. Seeking Security in the Dragon`s Shadow: China and Southeast Asia in the Emerging Asian Order. Singapore: Institute of Security and Strategic Studies, 2003.\r\nPatton, Carl V. and Sawicki, David S. Basic Methods of Policy Analysis and Planning, 2nd ed. Upper Saddle River, New Jersey: Prentice Hall, 1993.\r\nYergin, Daniel. The Prize: the Epic Quest for Oil, Money, and Power. New York: Simon & Schuster, 1991.\r\nDowns, Erica Strecker. China’s Quest for Energy Security. Santa Monica, CA: Rand, 2000.\r\nSebastian, Leonard C. Southeast Asian Perceptions of China. In Derek da Cunha (ed). Southeast Asian perspectives on Security. Singapore: Institute of Southeast Asian Studies, 2000.\r\nManning, Robert. The Asian Energy Factor. London: Palgrave Macmillan, 2000.\r\n\r\n(二)期刊\r\nBusiness Monitor International LTD. Asia Monitor: Southeast Asia, Vol.1(2). Business Monitor International LTD, February 2008.\r\nBuszynski, Leszek and Sazlan, Iskandar . “Martime Claims and Energy Coopera-tion in the South China Sea.”Contemporary Southeast Asia 29(1)(2007): 155-157.\r\nCalabrese, John .“The Iraq Energy Factor in Sino-Japanese Relations.”China Brief7(6)(2007): 11.\r\nGlosny, Michael A.“Heading toward a Win–Win Future? Recent Developments in China’s Policy toward Southeast Asia.” Asian Security 2(1) (2006): 25.\r\nGu, Mengdi. “China Wants More Pipelines for Improved Oil Import Security.” Oil & Gas Journal (January, 2005): 59-61.\r\nLiao, Xuanli. “The Petroleum Factor in Sino-Japanese Relations:Beyond Energy Cooperatio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hip of the Asia Pacific 7(1) (2007): 31-35.\r\nLiaom, Xuanli. “The Petroleum Factor in Sino-Japanese Relations:Beyond Energy Cooperatio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hip of the Asia Pacific 7(1) (2007): 35\r\nRipple, Ronald. “The Maturing of Southeast Asia’s Natural Gas Sector and the Growing Role of Worldwide Look at Reserves and Productions.” Oil & Gas Journal (December, 2001): l26.\r\nRoy, Denny.“Assessing the Asia-Pacific Power Vacumn.” Survival 29(3)(Autumn 1995): 49.\r\nStory, Ian.“China’s “Malacca Dilemma””. China Brief 6(8) (April, 2006): 4-6.\r\nSymon, Andrew. “Fuelling Southeast Asia’s Growth.” ASEAN Economic Bulletin 21(2)(2004): 239-248.\r\nThomson, Elspeth. “ASEAN and Northeast Asian Energy Security: Cooperation or Competition.” East Asia, 23(3) (2006): 84.\r\nZhang, Xuegang. “Southeast Asia and Energy: Gateway to Stability.” China Security 3(2)(2007): 18-35.\r\n\r\n(三)報章雜誌\r\n“China’s CNOOC in $5.5 bln Indonesian Biofuel Deal.” Reuters News, 08 January 2007.\r\n“Chinese Company to Explore Oil, Gas in Three Myanmar Offshore Areas.” Xinhua News Agency, 15 January 2007.\r\n“Malaysia to Cement Energy Cooperation with China.” China Daily, 15 May 2007.\r\n“Vietnam PM Approves Joint Offshore Oil Exploration with China.” Agence France Press. 04 January 2007.\r\n\r\n(四)網站資料\r\nASEAN Secretariat, http://www.aseansec.org/64.htm.\r\nASEAN Plan of Action for Energy Cooperation(APAEC)2004-2009, http://www.eppo.go.th.\r\nBP Amoco 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 2003, www. bp. cpmPsubsection. do ? categoryId =10104&contentId = 2015020.\r\nJeffrey A Bader, “The Energy Future: China and the U.S.–What the United States Ought to Do,” http://www.brookings.edu/ views/speeches/bader/20060208.htm\r\n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 Department of Energy, “Philippines Country analysis Brief,” http://www.eia.dce.gov/emeu/cabs/philippi.htm.l\r\n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 Department of Energy, ”South China Sea Region,” http://www.eia.doe.gov/emeu/cabs/schina.html.\r\nH.E. Ong Keng Yong, “Securing a Win-Win Partnership for ASEAN and China,” http://www.aseansec.org/16255.htm. 2005/4/8.\r\nKen Koyama and Takaaki Koide, “The Report for the Energy Cooperation among ASEAN+3 Countries for 2003-2004,” http://eneken.ieej.or.jp/en/data/pdf /262.pdf\r\nKnut Snidal, “Petroleum in the South China Sea-A Chinese National Interest?” http://www.prio.no/research/asiasecurity/Publication/pdf/ksnidal %20CandPolitThesis.pdf\r\n\r\n(五)轉引資料\r\n“Slippery Road.” Far Eastern Economic Review, 24, December, 1998. Quoted in Robert Manning, The Asian Energy Factor, 177. London: Palgrave Macmillan, 2000. \r\nSudarsono, Budi. Energy as a Development Resource: the Indonesian Experience. 1991, 176. Quoted in Robert Manning, The Asian Energy Factor. London: Palgrave Macmillan, 2000. \r\n“Gas in the Power Sector.” PECC Minerals and Energy Forum, 1998. Quoted in Robert Manning, The Asian Energy Factor, 178. London: Palgrave Macmillan, 2000. \r\n “Indonesia Considers Legislation That Would End Pertamina’s 30 Year Petroleum Monopoly.” Oil and Gas, 26, July, 1999. Quoted in Robert Manning, The Asian Energy Factor, 176. London: Palgrave Macmillan, 2000. \r\n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 Indonesia: Country Brief. Washington D.C.: EIA, 2003.\r\nQuoted in Robert Manning, The Asian Energy Factor, 180. London: Palgrave Macmillan, 2000.\r\n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 Malaysia: Country Brief. Washington D.C.: EIA, 1999. Quoted in Robert Manning, The Asian Energy Factor, 180. London: Palgrave Macmillan, 2000.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外交學系戰略與國際事務碩士在職專班
96922019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6922019
資料類型: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index.html115 BHTML2View/Open
Show full item record

Google ScholarTM

Check


Items in DSpace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