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學位論文
文章檢視/開啟
書目匯出
-
題名 中共深圳經濟特區政企改革之研究
The Reform of Administration and Enterprise Management in China` s Shenzhen Enocomic Special Zone作者 林錦慧
Lin, Jin Hui貢獻者 魏艾
Wei, Ay
林錦慧
Lin, Jin Hui關鍵詞 中共
深圳經濟特區
改革
China
Shenzhen Enocomic Special Zone
Reform日期 1994
1993上傳時間 29-四月-2016 16:10:50 (UTC+8) 摘要 研究中共者不外政治與經濟兩大領域,惟綜觀中共政治改革是指如何精簡 參考文獻 中文專書1. 中國金融學會市場專題研究會,中國股票市場探索(北京:中國金融出版社),1992年8月。2. 王健等編,中國股票市場爭嗚(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1991年10月。3. 深圳市人民政府辦公廳,深圳特區調研文選1990(深圳:海天出版社),1991年6月。4. 衛華興等編,全民所有制企業的活力與發展(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年8月。5. 劉永成等主編,中國企業經營方式(北京:企業管理出版社),1990年3月。6. 劉家騏主編,中國:公有制‧經濟運行‧宏觀調控(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1991年7月。7. 張思平主編,深圳第三產業(深圳:海天出版社),1992年7月。8. 應建中等編著,中國股市走勢(上每:三聯書店),1992年9月。9. 王喜義等著,深圳股市的崛起與運作(北京:中國金融出版社),1992年12月。10. 肖灼基主編,股份經濟學(甘肅:人民出版社),1992年1月。11. 范恒山主編,經濟體制改革辭典(北京:水利電力出版社),1988年12月。12. 郭振英等編,中國社會主義股份經濟問答(北京:航空學院出版社),1986年12月13. 陳庄等主編,企業承包經營之道(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1989年5月。14. 丁力、賈和亭主編,承包、租賃、股份制)(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1988年10月。15. 中國企業制度改革研究課題組,承包製在實踐中(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1988年5月。16. 李義平,經濟改革理論問題探源(陝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9月。17. 董輔礽等主編,中國國有企業改革‧制度與效率(廣東:人民出版社),1991年2月。18. 袁守啟,承包經營責任制(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1988年5月。19. 劉國光,改革‧穩定‧發展-穩中求進的改革與發展戰略(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1991年7月。20. 國務院辦公廳調研室,承包制的發展與問題研究(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1988年11月。21. 吳文翰主編,國家所有權與企業經營權適度分離研究(蘭州:蘭州大學出版社),1991年6月。22. 曹鳳岐主編,中國企業股份制的理論與實踐(北京:企業管理出版社),1989年4月。23. 國家國有資產管理局科研所編,經濟學家論國有資產管理(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1992年4月。24. 深圳市統計局編,深圳統計年鑒(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1991年10月。25. 曾曲宏等主編,深圳特區勞動管理研究(廣東:中山大學出版社),1988年12月。26. 廣東省人事局編,深圳幹部人事制度改革(北京:勞動人事出版社),1984年11月。27. 梁文森,特區經濟問題(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1989年12月。28. 符秀鳳主編,深圳企業實務研究(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1989年7月。29. 海天出版社編,深圳經濟特區組織人事制度改革實踐與探索(深圳:海天出版社),1986年8月。30. 谷書堂等編,深圳經濟特區調查和經濟開發區研究(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1984年10月。31. 孫儒、許隆主編,中國經濟特區的理論與實踐(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1988年12月。32. 財經大學經濟系法教研究室編,企業法律知識400問(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7年12月。33. 王河主編,中國涉外經濟貿易法制管理(北京:法律出版社),1991年11月。34. 劉志庚,深圳經濟發展探秘(深圳:海天出版社),1988年10月。35. 深圳經濟特區年鑒編輯委員會,深圳經濟特區年鑒(1992年)(廣州:人民出版社),1991年。36. 李營主編,深圳經濟特區的創建與企業的經營管理(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1986年10月。37. 許文椿、韋華騰主編,三資企業的法律與實踐(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1991年2月。38. 唐火照,深圳利用外資實踐與探索(深圳:海天出版社),1988年10月。39. 楊汕英編著,涉外企業管理(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1992年11月。40. 張炳光主編,對外開放區經濟(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8年8月。41. 胡果文等著,中外人事制度比較研究(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93年3月。42. 海天出版社編,深圳經濟特區組織人事制度改革實踐與探索(深圳:海天出版社),1986年8月。43. 周世述,行政管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10月。44. 李世華,社會主義國有資產論(北京:法律出版社),1992年12月。45. 深圳電子工業人才培訓中心等編,深圳-外向之門(深圳:電子工業出版社),1989年3月46. 廣東人事局,深圳幹部人事制度改革(北京:勞動人事出版社),1984年11月。47. 趙桂英等編著,深圳經濟特區的體制改革(瀋陽: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1985年10月。48. 王文祥編著,經濟特區(北京:中國展望出版社),1983年3月。49. 端木正主編,廣東經濟特區涉外經濟法研究(北京:中國政治大學出版社),1991年6月。50. 林雨如主編,中國經濟特區簡志(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1990年5月。51. 劉志庚編著,深圳經濟發展探秘(深圳:海天出版社),1988年10月。52. 陶大鏞等編,「簡論我國經濟特區的性質」,特區經濟理論問題論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12月。53. 王文祥編著,中國經濟特區和十四個開放城市(北京:中國展望出版社),1986年7月。54. 孫儒主編,前進中的中國經濟特區(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1983年。55. 深圳市政府計劃局,深圳的全國之最(深圳:海天出版社),1990年8月。56. 何春霖主編,中國經濟特區與沿海經濟技術開發區年鑑(1980-1989)(北京:改革出版社),1991年5月。57. 唐火照編著,深圳經濟面面觀(深圳:海天出版社),1987年1月。58. 深圳市委研究室編,深圳特區十年(深圳:海天出版社),1987年10月。59. 人民日報研究室編,沿海地區經濟發展戰略(北京:人民日報出版社),1988年9月。60. 吳振坤主編,對外開放經濟發展戰略比較研究(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1年11月。61. 王偉民主,中國開放經濟論(廣東:中山大學出版社),1991年8月。62. 周開達主編,外向型經濟(上海:科學普及出版社),1991年4月。63. 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增訂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12月。64. 羅德潤,國有企業兩權分離與經營機制再造(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年。65. 張文壽主編,鄧小平行政管理思想研究(北京:人民日報出版社),1989年。66. 譚乃彰等著,經濟體制改革六大問題研究(北京:春秋出版社),1989年5月。67. 苟家喜等編著,鄧小平的經濟思想研究(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1989年6月。68. 楊建良主編,形勢與政策概論(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1990年8月。69. 李道南主編,工商行政管理辭典(成都:四川科學出版社),1988年8月。70. 聶高民等主編,黨政分開理論探討(北京:春秋出版社),1988年2月。71. 鄧小平,鄧小平文選(一九七五-一九八二年)(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5月。72. 遲福林等主編,鄧小平政治體制改革思想研究(北京:春秋出版社),1987年6月。73. 鄧小平,「黨和國家領導制度改革」,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重要文件選編(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81年9月。74. 吳家駿編,企業領制度研究(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1985年。75. 朱錫森編,全民所有制工業企業法釋義(北京: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1988年。76. 中國人民大學工業經濟系編,工業企業管理文件選編(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4年。77. 沙葉著,中國廠長學(北京:工人出版社),1985年。78. 張占斌等編著,新中國企業領導制度(北京:春秋出版社),1988年9月。79. 楊蔭環主編,工業企業管理學基礎(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1987年2月。80. 韓明希主編,中國當代私營經濟的現況與發展(北京:改革出版社),1992年4月。81. 嚴蘭紳主編,當代中國改革大辭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2年4月。82. 王保樹著,企業法論(北京:工人出版社),1988年5月。83. 陳家驥等著,中國的企業經營方式(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1988年10月。84. 中國社會主義國營工業企業管理編寫小組,中國社會主義國營工業企業管理(上冊)(北京:企業管理出版社),1980年3月。85. 蔣一葦主編,中國社會主義工業企業管理研究(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1988年5月。86. 朱光華等著,社會主義所有制及其管理體制研究(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1987年3月。87. 克思,郭大力等譯,資本論(北京:人民出版社),第3卷,1973年4月。88. 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北京:人民出版社),第25卷,1972年。89. 列寧,「第一次全俄人民代表大會」,列寧文選(Ⅱ)(莫斯科:外國文書籍出版社),1949年。90. 曉亮著,中國所有制結構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91. 王岷汕主編,行政法概要(北京:法學教材編輯部出版),1989年6月。92. 列寧,列寧選集(北京:人民出版社),第26卷,1972年。93. 黎國智主編,行政法辭典(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1990年7月。94. 張國慶主編,行政管理學概要(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1990年11月。95. 楊逢春主編,行政法和行政管理(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1990年5月。96. 許崇德等編,新中國行政法學研究綜述(1949-1990)(北京:法律出版社),1991年6月。97. 夏書章主編,行政管理學(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3月。98. 張煥光主編,行政法知識手冊(北京:勞動人事出版社),1990年5月。99. 譚力主編,中國行政學(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89年3月。100. 彭文賢,組織原理(台北,三民書局),民國79年101. 吳定等著,行政學(上冊)(台北:國立空中大學印行),民國80年12月。102. 郭華倫,中共問題論文集(台北:國際關係研究中心),民國71年10月。103. 金 鐘,由毛澤東到鄧小平(香港:沖天有限公司),1990年3月。104. 李英明,哈伯馬思(台北:東大圖書公司),民國75年10月。105. 薩公強,中共十年經改的理論與實際(台北:國際關係研究中心),民國80年5月。106. 趙倩主編,十三大後的中共(台北:國際關係研究中心),民國78年3月。107. 張榮豐著,中共經濟特區研究(台北:財團法人中華經濟研究院),民國72年9月。108. 姜占魁,組織行為與行政管理(台北:自印),民國80年3月。109. 香港專上學生聯會編,經濟特區面面觀(香洪:廣角鏡出版社),1983年11月。110. 上海亞洲研究所主編,大牛鬥熊:中國股市透視(增訂本),三聯書店(香洪)有限公司,1992年7月。111. 中文期刊論文1. 徐家樹,對社會主義股份制的探討」,中國經濟體制改革(北京:中國經濟體制改革雜誌社),1986年第10期。2. 林田,「談談股金分紅問題」,社會科學(上海:社會科學雜誌社),1986年第3期。3. 王聖學,「國有企業股份化應該緩行」,人文(北京:人文雜誌社),1986年第5期。4. 王玨等著,「股份制是公有制經濟一種有效的實現形式」,理論學習與研究(北京:理論學習與研究雜誌社),1992年第2期。5. 邱宏輝,「中國大陸的股份熱變股份冷」,中共研究(台北:國際關係研究中心),第23卷第12期。6. 何文標,「深圳上市公司進一步規範化的探討」,港澳經濟(廣州:港澳經濟雜誌社),1991年第5期。7. 周文斌,「發展有中國特色的股份制」,舒苑(湖南財專學報)(南昌:財苑出版社),1991年第4期。8. 陳永忠等,「深圳特區股份制試點簡述」,經濟改革(北京:經濟改革雜誌社)1991年第1期。9. 廣東省深圳市體改委調查報告,「深圳特區股份制改革初見成效」,經濟社會體制比較(北京:經濟社會體制比較雜誌社),1990年第3期。10. 董東慶等著,「關於股份制的研究」,江西城市金融(南昌:江西城市金融雜誌社)1992年第3期。11. 肖灼基,「擴大股份經濟‧發展股票市場-對深圳特區經濟的分析」,學術論叢(北京:學術論叢雜誌社),1991年第2期。12. 張文山,「積極推行以公有制為主體的股份制試點」,特區與開放城市經濟(北京: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1992年第11期。13. 黃偉雄,「深圳股份制企業和股市的發展及啟示」,國內外經濟管理(北京:國內外經濟管理雜誌社),1990年第4期。14. 余金燦,「深圳股市的建立與發展」,洪澳經濟(廣州:洪澳經濟雜誌社),1991年第5期。15. 張敏如等著,「股份制改革是增強國營企業活力創造深圳效益的重要途徑」,深圳大學學報(深圳:深圳大學學報出版社),1992年第2期。16. 郭渝麗,「論特區證券市場的法制管理」,經濟體制改革(成都:經濟體制改革雜誌社),1991年第2期。17. 蔣樂民,「股份制企業國家股及國有資產管理」,國民經濟計劃與管理(北京:國民經濟計劃與管理雜誌社),1993年第1期。18. 陳華山等著,「關於深圳證券市場和股份制企業改造調查 」,國民經濟計劃與管理(北京:國民經濟計劃與管理雜誌社),1993年第2期。19. 王師勤等著,「深圳試行股份經濟與股票市場的啟示」,改革(重慶:改革雜誌社),1991年第3期。20. 深圳市經濟體制改革委員會,「深圳股份制試點的進展與成效,企業管理(北京:企業管理雜誌社),1992年第5期。21. 陳永忠等著,「企業股份制改革的探索」,改革與理論(北京:改革與理論雜誌社),1990年第6期。22. 肖碧文,「論深圳特區企業家」,深圳大學學報(深圳:深圳大學學報出版社),1991年第4期。23. 李灝,「進一步搞好特區國營企業當好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排頭邱」,特區理論與實踐(深圳:特區理論與實踐雜誌社),1991年第6期。24. 「深圳經濟特區國營企業股份化試點暫行規定」,體政信息(重慶:體政信息雜誌社),1986年第23期。25. 孫兼之,「怎樣認識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股份經濟」,理論與實踐(遼寧:理論與實踐雜誌社),1989年第4期。26. 柯文森,「淺論重構特區企業所有權主體」,福建論壇(福州:福建論壇雜誌社),1987年第4期。27. 羅興光,「深圳特區工資制度的形成、特點與變化趨向」,中國勞動科學(北京:中國勞動科學雜誌社社),1991年第10期。28. 答旦,「深圳經濟特區的利益群體分析」,學習與實踐(漢口:學習與實踐雜誌社),1993年第4期。29. 董保華,「勞動制度改革與政府職能的轉換」,法學(北京:法學雜誌社),1992年第9期。30. 孫明貴,「試論企業制度創新」,經濟管理(北京:經濟管理雜誌社),1992年第7期。31. 張文超,「深圳特區勞動管理制度的回顧與展望」,創業者(廣州:創業者雜誌社),1990年第8期。32. 曾虹文,「勞動爭議怎樣處理」,勞動與人事(北京:勞動與人事雜誌社),1987年第4期。33. 曾榮新,「辦好人才服務中心、為特區經濟建設」,中國人事管理(北京:中國人事管理雜誌社),1991年第8期。34. 章留言,「特區臨時工問題引起的思考」,特區黨的生活(深圳:特區黨的生活雜誌社),1988年第9期。35. 林源昌等著,「深圳特區三資企業的管理與發展」,國際經濟合作(北京:國際經濟合作雜誌社),1990年第12期。36. 傅肅良,「中共人事制度(上)」,人事月刊(台北:人事月刊社),第11卷第4期。37. 葛台河,「建立國家公務員制度、推進幹部人事制度改革」,蘭州學院(蘭州:蘭州學院出版社),1988年第2期。38. 馬德祥,「國家公務員制度的實施與政府機關用人觀念的轉變」,中國政治(北京:中國政治雜誌社),1988年第5期。39. 朱九庚,「深圳市公務員制度已開始步」,行政與人事(上海:行政與人事雜誌社),1991年第1期。40. 趙東宛,「積極推行有中國特色的國家公務員制度」,求是(北京:求是雜誌社),1990年第8期。41. 曉光,「深圳特區國有資產管理的現狀及其存在的問題」,經濟學報(北京:經濟學報出版社),1991年第5期。42. 施薔生,「深圳市管理國有資產的經驗」上海改革(上海:上海改革雜誌社),1992年第2期。43. 鄭英隆等著,「關於特區國有資產管理的幾個問題」,福建論壇(福州:福建論壇雜誌社),1991第3期。44. 李航,「深化特區政府經濟管理職能的改革」,洪澳經濟(廣州:港澳經濟雜誌社),1986年第3期。45. 孫曉剛,「深化特區行政體制改革、重塑政府與企業關係」,特區經濟(深圳:特區經濟雜誌社),1991年第2期。46. 深圳市人事局,「深圳特區行政機構改革回顧」,中國人事管理(北京:中國人事管理雜誌社),1990年第2期。47. 杜成全,「我國國家機構膨脹及其成因剖析」,福建學刊(福州:福建學刊出版社),1991年第4期。48. 周丁,「蛇口-經濟改革的試管」,中國企業家(北京:中國企業家雜誌社),1986年第8期。49. 陳祖方,「蛇口模式簡論」,特區與開放城市經濟(北京:中國人民大學資料中心),1993年第8期。50. 覺曉,「談經濟特區的國家建設」,法學評論(北京:法學評論雜誌社),1986年第3期。51. 熊峰,「論特區政府經濟行為模式的形成」,城市改革與發展(北京:城市改革與發展雜誌社),1992年第4期。52. 刀俊德,「蛇口工業區的改革」,經濟問題探索(昆明:經濟問題探索雜誌社),1988年第1期。53. 沈志,「蛇口工業區和它的開擴者-袁庚」,深圳風采(深圳:深圳風采雜誌社),1986年第7期。54. 高尚全,「在全面改革深化中發展社會商品經濟理論」,中國經濟體制改革(北京:中國經濟體制改革雜誌社),1989年第11期。55. 答旦,「深圳特區發展中的社會變遷」,深圳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深圳:深圳大學學報出版社),1989年第3期。56. 陳樹平,「深圳特區初步發揮了窗口和樞紐作用」,特區經濟導報(廣州:特區經濟導報雜誌社),1987年第1期。57. 戴普比拉,「中國大陸的經濟特區」,匪情月報(台北:國防部軍事情報局),第27卷第7期。58. 魏艾,「大陸經濟特區和沿海港口城市開放政策之研析」,中國大陸研究(台北:國際關係研究中心),第28期第3期。59. 林建翰,「特區的外向型經濟問題研究」,福建論壇:經濟社會版(福州:福建論壇雜誌社),1986年第5期。60. 符大榜,「對特區經濟性質的認識」‧濟南學報(山東:濟南大學出版社),1981年第4期。61. 于光遠,「談談對深圳經濟特區的幾個問題的認識」經濟研究(北京:經濟研究雜誌社),1983年第3期。62. 陳鳳平,「關於深圳經濟特區發展戰略問題」國際貿易問題(北京:國際貿易問題雜誌社),1986年第1期。63. 啟豐,「1990年特區理論的新進展」,社科情報(福建:社科情報雜誌社),1990年第2期。64. 袁寶華,「關鍵在於完善企業經營機制」,企業管理(北京:企業管理雜誌社), 1987年第8期。65. 王永,「培育市場主體:建立股份制財團的思考」,中國發展與改革(北京:中國發展與改革雜誌社),1986年第3期。66. 陳定中,「社會主義方向何去何從:評中共企業股份化改革出路」,中共研究(台北:國防部軍事情報局),第21卷第4期。67. 程定國,「改革企業經營機制的探討」,經濟管理(北京:經濟管理雜誌社),1987年第6期。68. 陳席元,「剖析中共的所有制」,中共研究(台北:國防部軍事情報局),第21卷第3期。69. 陳席元,「中共企業管理改革陷入困境」,匪情研究(台北:國防部軍溪情報局),第30卷第7期。70. 丁牧群,「中共”計劃經濟的管理”的形式與爭議」,共黨問題研究(台北:法務部調查站),第10卷第4期。71. 羅精奮,「指導性計劃是計劃管理的重要形式」,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4年第5期。72. 鄒一清,「中共改革評述(上)」,共黨問題研究(台北:法務部調查站),第11卷第5期。73. 林尚立,「行政改革與中國現代化」,社會科學(上海:社會科學雜誌社),1992年第4期。74. 顧家麒,「穩極穩妥的推進行政管理體制改革」,中國人事(北京:中國人事雜誌社),1992年第3期。75. 王建,「關於經濟管理中行政權力的思考」,上海大學學報(上海:上海大學學報出版社),1992年第1期。76. 李海福,「我國現行政治體制主要弊端及其改革」,中國政治(北京:中國政治雜誌社),1988年第1期。77. 王太高,「試論馬克思、列寧行政思想」,江西社會科學(南昌:江西社會科學雜誌社),1991年第1期。78. 李向虹,「中國經濟特區決策的形成與發展」,黨史文匯(山西:黨史文匯雜誌社),1992年第4期。中文報紙1. 人民日報(北京)2. 工人日報(北京)3. 大公報(香港)4. 中國時報(台北)5. 山西日報(太原)6. 文匯報(香港)7. 文匯報(上海)8. 世界經濟導報(上海)9. 光明日報(北京)10. 羊城晚報(廣州)11. 亞太經濟時報(廣州)12. 明報(香港)13. 星島日報(香港)14. 特區經濟導報(深圳)15. 深圳特區報(廣州.深圳)16. 蛇口通訊報(廣州.深圳)17. 珠海特區報(廣州)18. 經濟日報(北京)19. 經濟日報(香港)20. 聯合報(台北)中文期刊、雜誌1. 人文(西安)2. 人事月刊(台北)3. 上海大學學報(上海)4. 行政與人事(上海)5. 大陸現場雜誌(台北)6. 中共研究(台北)7. 中國大陸(台北)8. 中國大陸研究(台北)9. 中國行政管理(北京)10. 中國企業家(北京)11. 中國政治(北京)12. 中國勞動科學(北京)13. 中國發展與改革(北京)14. 中國經濟體制改革(北京)15. 中國對外貿易(北京)16. 企業管理(北京)17. 行政與人事(上海)18. 江西城市金融(南昌)19. 共黨問題研究(台北)20. 改革(重慶)21. 求是(北京)22. 法學(上海)23. 社會科學(上海)24. 社會科學戰線(上春)25. 匪情研究(台北)26. 深圳大學學報(深圳)27. 深圳風采(深圳)28. 特區理論與實踐(深圳)29. 特區與開放城市經濟(北京)30. 特區經濟(廣州.深圳)31. 特區黨的生活(廣州.深圳)32. 國民經濟計劃與管理(北京)33. 國有資產管理(北京)34. 國際貿易(北京)35. 國際經濟合作(北京)36. 洪澳經濟(廣州)37. 經濟研究(北京)38. 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北京)39. 經濟管理(北京)40. 經濟體制改革(成都)41. 福建社科情報(福州)42. 福建論壇(福州)43. 福建學刊(福州)44. 學術研究(廣州)45. 黨史文匯(山西)46. 蘭州大學學報(蘭州)47. 體政信息(重慶)48. 理論與實踐(遼寧)49. 江西社會科學(南昌)50. 勞動與人事(北京)51. 創業者(廣州)英文專書、期刊論文1. Harry Harding, China Second Revolution Reform after Mao,(Washington,D.C.:The Brookings Institution Press,1987).2. Edited by Malcolm Warner, Management Reform in China,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1987). 3. Gene Tidrick and Chen Jiyuan, China’s Industrial Reform , (Washington,D.C.: The World Band Press, 1987).4. Weigiang Li, Reform in Chinese Public Personnel System, Public Personnel Management vol.19 NO.2,(Summer 1990).5. Nigel Campbell and Peter Adlington, China Business Strategies”, (N.Y:Pergamon Press,1988).6. Oiva Laaksonen, Managemeny in China during and after Mao, (Berlin:Walter de Gruyter Press,1988).7. Kwan-yiu Wong and David K.Y. Chu Edited,Modernization in China The Case of Shenzhen Special Zone, (N.Y.:Oxford Univ., 1985).8. Robert Klinberg, China’s ‘Opening’ to the outside World ,(Boulder:Westview Press,1990).9. Peter N.S. LEE, Industrial Management and Economic Reform in China 1949-1984,(N.Y.:Oxford Univ. Press,1987).10. David K.Y. Chu , The Politic-Enocomic Background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pecial Economic Zones,(Hong Kong:Oxford Univ. Press, 1985).11. Andrew G.Walder, The Post-Mao Industrial Reform: Economic Administration and Enterprise Managemement, (H.K.: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Press,1981).12. Robert F. Dermberger, Communist China’s Industrial Policies:Goal and Results, Issues & Stiudies(Taipei :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 Relation Press),vol. XVII,July 1981.13. Brant Womack, Part-state Democracy:A Theoretical Exploration, The Seveenteenth Sino American Conference on Mainland China,(Taipei:Institute of Internation Relation Press),(June 5-11), 1988.14. Fancois Gipouloooux, Industrial Restoring and Antonomy of Enterprises in China, in Stephan Feuchtwang(eds.),vol.I (Colorad: Westview Press,1988).15. Martin Lockett, Enterprise Management-Moves Towards Democracy, in Stephan Feuchtwang and Athar Hussan (eds.) (N.Y.: St.Mart in Press, 1983.)16. Janne L.Wilson, Labor Policy in China: Reformand Retorg-ression, Problem of Communism(Sept-oct),1990.17. L.Gulick & L.Urwick,Papers on the science of Administration, (N.Y.: Institute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Press,1937).18. H.Fayol, Genneral & Industrial Administration, (N.Y.: Rinehant Press,1954).19. W.F.Willoughby, The Principles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Baltimore MD.:John Hopkins Press,1927).20. F.Goodnow,Politics & Administration, (N.Y.: Macmillan Press,1900).21. H.Fayol,Genneral & Industrial Administration, (N.Y.:Rinehant Press,1954).1. Issues & Stiudies2. Problem of Communism 3. Public Personnel Management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東亞研究所
G797202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B2002003704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魏艾 zh_TW dc.contributor.advisor Wei, Ay en_US dc.contributor.author (作者) 林錦慧 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作者) Lin, Jin Hui en_US dc.creator (作者) 林錦慧 zh_TW dc.creator (作者) Lin, Jin Hui en_US dc.date (日期) 1994 en_US dc.date (日期) 1993 en_US dc.date.accessioned 29-四月-2016 16:10:50 (UTC+8) - dc.date.available 29-四月-2016 16:10:50 (UTC+8) -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29-四月-2016 16:10:50 (UTC+8) - dc.identifier (其他 識別碼) B2002003704 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88627 -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 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 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東亞研究所 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G797202 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研究中共者不外政治與經濟兩大領域,惟綜觀中共政治改革是指如何精簡 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一章 緒 論‧‧‧‧‧‧‧‧‧‧‧‧‧‧‧‧‧‧‧‧‧‧‧1第一節 研究主旨‧‧‧‧‧‧‧‧‧‧‧‧‧‧‧‧‧‧‧‧1第二節 研究對象與研究範圍‧‧‧‧‧‧‧‧‧‧‧‧‧‧‧4第三節 研究所需資料、來源及限制‧‧‧‧‧‧‧‧‧‧‧‧6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預期之研究發現‧‧‧‧‧‧‧‧‧‧‧‧8第二章 中共行政與企業管理制度‧‧‧‧‧‧‧‧‧‧‧‧‧13第一節 中共的行政與行政管理‧‧‧‧‧‧‧‧‧‧‧‧‧13第二節 中共的企業與企業管理‧‧‧‧‧‧‧‧‧‧‧‧‧22第三節 政治體制改革的局限性─行政改革‧‧‧‧‧‧‧‧33第四節 經濟體制改革的中心環節─企業改革‧‧‧‧‧‧‧42第三張 中共經竟對外康放的產物─經濟特區‧‧‧‧‧‧‧‧‧60第一節 鄧小平時期的改革開放政策路線‧‧‧‧‧‧‧‧‧‧60第二節 中共外向經濟的主要模式─經濟特區‧‧‧‧‧‧‧‧69第三節 中共經濟特區的涵義及其建立的理論基礎‧‧‧‧‧‧74第三章 深圳經濟特區的行政管理體制及其改革‧‧‧‧‧‧‧100第四章 深圳經濟特區的行政管理體制及其改革‧‧‧‧‧‧‧100第一節 深圳經濟特區的行政管理體制‧‧‧‧‧‧‧‧‧‧100第二節 蛇口模式‧‧‧‧‧‧‧‧‧‧‧‧‧‧‧‧‧‧‧111第三節 特區行政機構與職能的改革‧‧‧‧‧‧‧‧‧‧‧118第四節 特區幹部人事制度的改革‧‧‧‧‧‧‧‧‧‧‧‧130第五章 深圳經濟特區企業管理體制的改革‧‧‧‧‧‧‧‧‧146第一節 特區的企業‧‧‧‧‧‧‧‧‧‧‧‧‧‧‧‧‧‧147第二節 「三資」企業的經營管理體制‧‧‧‧‧‧‧‧‧‧153第三節 特區國營企業自主權及組織人事制度的改革‧‧‧‧165第四節 特區國營企業勞動人事制度的改革‧‧‧‧‧‧‧‧170第六章 深圳經濟特區實行兩種分離的主要形式‧‧‧‧‧‧‧188第一節 中共企業改革的方向‧‧‧‧‧‧‧‧‧‧‧‧‧‧188第二節 特區「兩權分離」的主要形式‧‧‧‧‧‧‧‧‧‧194第三節 特區國營企業股份制與股票市場‧‧‧‧‧‧‧‧‧207第四節 特區股份制的特點、作用、成效與評估‧‧‧‧‧‧220第七章 結論 ‧‧‧‧‧‧‧‧‧‧‧‧‧‧‧‧‧‧‧‧‧‧245第一節 特區優勢消失及其作用的探討‧‧‧‧‧‧‧‧‧‧245第二節 深圳經濟特區行政改革的內容及特色‧‧‧‧‧‧‧248第三節 深圳經濟特區企業晚理體制改革經驗的推廣成效‧‧252第四節 中共產權制度的重大改革─企業股份制的推行‧‧‧255參考文獻‧‧‧‧‧‧‧‧‧‧‧‧‧‧‧‧‧‧‧‧‧‧‧‧264 zh_TW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B2002003704 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中共 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深圳經濟特區 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改革 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China 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Shenzhen Enocomic Special Zone 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Reform en_US dc.title (題名) 中共深圳經濟特區政企改革之研究 zh_TW dc.title (題名) The Reform of Administration and Enterprise Management in China` s Shenzhen Enocomic Special Zone 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 en_US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中文專書1. 中國金融學會市場專題研究會,中國股票市場探索(北京:中國金融出版社),1992年8月。2. 王健等編,中國股票市場爭嗚(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1991年10月。3. 深圳市人民政府辦公廳,深圳特區調研文選1990(深圳:海天出版社),1991年6月。4. 衛華興等編,全民所有制企業的活力與發展(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年8月。5. 劉永成等主編,中國企業經營方式(北京:企業管理出版社),1990年3月。6. 劉家騏主編,中國:公有制‧經濟運行‧宏觀調控(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1991年7月。7. 張思平主編,深圳第三產業(深圳:海天出版社),1992年7月。8. 應建中等編著,中國股市走勢(上每:三聯書店),1992年9月。9. 王喜義等著,深圳股市的崛起與運作(北京:中國金融出版社),1992年12月。10. 肖灼基主編,股份經濟學(甘肅:人民出版社),1992年1月。11. 范恒山主編,經濟體制改革辭典(北京:水利電力出版社),1988年12月。12. 郭振英等編,中國社會主義股份經濟問答(北京:航空學院出版社),1986年12月13. 陳庄等主編,企業承包經營之道(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1989年5月。14. 丁力、賈和亭主編,承包、租賃、股份制)(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1988年10月。15. 中國企業制度改革研究課題組,承包製在實踐中(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1988年5月。16. 李義平,經濟改革理論問題探源(陝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9月。17. 董輔礽等主編,中國國有企業改革‧制度與效率(廣東:人民出版社),1991年2月。18. 袁守啟,承包經營責任制(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1988年5月。19. 劉國光,改革‧穩定‧發展-穩中求進的改革與發展戰略(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1991年7月。20. 國務院辦公廳調研室,承包制的發展與問題研究(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1988年11月。21. 吳文翰主編,國家所有權與企業經營權適度分離研究(蘭州:蘭州大學出版社),1991年6月。22. 曹鳳岐主編,中國企業股份制的理論與實踐(北京:企業管理出版社),1989年4月。23. 國家國有資產管理局科研所編,經濟學家論國有資產管理(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1992年4月。24. 深圳市統計局編,深圳統計年鑒(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1991年10月。25. 曾曲宏等主編,深圳特區勞動管理研究(廣東:中山大學出版社),1988年12月。26. 廣東省人事局編,深圳幹部人事制度改革(北京:勞動人事出版社),1984年11月。27. 梁文森,特區經濟問題(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1989年12月。28. 符秀鳳主編,深圳企業實務研究(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1989年7月。29. 海天出版社編,深圳經濟特區組織人事制度改革實踐與探索(深圳:海天出版社),1986年8月。30. 谷書堂等編,深圳經濟特區調查和經濟開發區研究(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1984年10月。31. 孫儒、許隆主編,中國經濟特區的理論與實踐(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1988年12月。32. 財經大學經濟系法教研究室編,企業法律知識400問(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7年12月。33. 王河主編,中國涉外經濟貿易法制管理(北京:法律出版社),1991年11月。34. 劉志庚,深圳經濟發展探秘(深圳:海天出版社),1988年10月。35. 深圳經濟特區年鑒編輯委員會,深圳經濟特區年鑒(1992年)(廣州:人民出版社),1991年。36. 李營主編,深圳經濟特區的創建與企業的經營管理(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1986年10月。37. 許文椿、韋華騰主編,三資企業的法律與實踐(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1991年2月。38. 唐火照,深圳利用外資實踐與探索(深圳:海天出版社),1988年10月。39. 楊汕英編著,涉外企業管理(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1992年11月。40. 張炳光主編,對外開放區經濟(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8年8月。41. 胡果文等著,中外人事制度比較研究(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93年3月。42. 海天出版社編,深圳經濟特區組織人事制度改革實踐與探索(深圳:海天出版社),1986年8月。43. 周世述,行政管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10月。44. 李世華,社會主義國有資產論(北京:法律出版社),1992年12月。45. 深圳電子工業人才培訓中心等編,深圳-外向之門(深圳:電子工業出版社),1989年3月46. 廣東人事局,深圳幹部人事制度改革(北京:勞動人事出版社),1984年11月。47. 趙桂英等編著,深圳經濟特區的體制改革(瀋陽: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1985年10月。48. 王文祥編著,經濟特區(北京:中國展望出版社),1983年3月。49. 端木正主編,廣東經濟特區涉外經濟法研究(北京:中國政治大學出版社),1991年6月。50. 林雨如主編,中國經濟特區簡志(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1990年5月。51. 劉志庚編著,深圳經濟發展探秘(深圳:海天出版社),1988年10月。52. 陶大鏞等編,「簡論我國經濟特區的性質」,特區經濟理論問題論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12月。53. 王文祥編著,中國經濟特區和十四個開放城市(北京:中國展望出版社),1986年7月。54. 孫儒主編,前進中的中國經濟特區(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1983年。55. 深圳市政府計劃局,深圳的全國之最(深圳:海天出版社),1990年8月。56. 何春霖主編,中國經濟特區與沿海經濟技術開發區年鑑(1980-1989)(北京:改革出版社),1991年5月。57. 唐火照編著,深圳經濟面面觀(深圳:海天出版社),1987年1月。58. 深圳市委研究室編,深圳特區十年(深圳:海天出版社),1987年10月。59. 人民日報研究室編,沿海地區經濟發展戰略(北京:人民日報出版社),1988年9月。60. 吳振坤主編,對外開放經濟發展戰略比較研究(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1年11月。61. 王偉民主,中國開放經濟論(廣東:中山大學出版社),1991年8月。62. 周開達主編,外向型經濟(上海:科學普及出版社),1991年4月。63. 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增訂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12月。64. 羅德潤,國有企業兩權分離與經營機制再造(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年。65. 張文壽主編,鄧小平行政管理思想研究(北京:人民日報出版社),1989年。66. 譚乃彰等著,經濟體制改革六大問題研究(北京:春秋出版社),1989年5月。67. 苟家喜等編著,鄧小平的經濟思想研究(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1989年6月。68. 楊建良主編,形勢與政策概論(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1990年8月。69. 李道南主編,工商行政管理辭典(成都:四川科學出版社),1988年8月。70. 聶高民等主編,黨政分開理論探討(北京:春秋出版社),1988年2月。71. 鄧小平,鄧小平文選(一九七五-一九八二年)(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5月。72. 遲福林等主編,鄧小平政治體制改革思想研究(北京:春秋出版社),1987年6月。73. 鄧小平,「黨和國家領導制度改革」,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重要文件選編(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81年9月。74. 吳家駿編,企業領制度研究(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1985年。75. 朱錫森編,全民所有制工業企業法釋義(北京: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1988年。76. 中國人民大學工業經濟系編,工業企業管理文件選編(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4年。77. 沙葉著,中國廠長學(北京:工人出版社),1985年。78. 張占斌等編著,新中國企業領導制度(北京:春秋出版社),1988年9月。79. 楊蔭環主編,工業企業管理學基礎(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1987年2月。80. 韓明希主編,中國當代私營經濟的現況與發展(北京:改革出版社),1992年4月。81. 嚴蘭紳主編,當代中國改革大辭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2年4月。82. 王保樹著,企業法論(北京:工人出版社),1988年5月。83. 陳家驥等著,中國的企業經營方式(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1988年10月。84. 中國社會主義國營工業企業管理編寫小組,中國社會主義國營工業企業管理(上冊)(北京:企業管理出版社),1980年3月。85. 蔣一葦主編,中國社會主義工業企業管理研究(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1988年5月。86. 朱光華等著,社會主義所有制及其管理體制研究(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1987年3月。87. 克思,郭大力等譯,資本論(北京:人民出版社),第3卷,1973年4月。88. 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北京:人民出版社),第25卷,1972年。89. 列寧,「第一次全俄人民代表大會」,列寧文選(Ⅱ)(莫斯科:外國文書籍出版社),1949年。90. 曉亮著,中國所有制結構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91. 王岷汕主編,行政法概要(北京:法學教材編輯部出版),1989年6月。92. 列寧,列寧選集(北京:人民出版社),第26卷,1972年。93. 黎國智主編,行政法辭典(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1990年7月。94. 張國慶主編,行政管理學概要(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1990年11月。95. 楊逢春主編,行政法和行政管理(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1990年5月。96. 許崇德等編,新中國行政法學研究綜述(1949-1990)(北京:法律出版社),1991年6月。97. 夏書章主編,行政管理學(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3月。98. 張煥光主編,行政法知識手冊(北京:勞動人事出版社),1990年5月。99. 譚力主編,中國行政學(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89年3月。100. 彭文賢,組織原理(台北,三民書局),民國79年101. 吳定等著,行政學(上冊)(台北:國立空中大學印行),民國80年12月。102. 郭華倫,中共問題論文集(台北:國際關係研究中心),民國71年10月。103. 金 鐘,由毛澤東到鄧小平(香港:沖天有限公司),1990年3月。104. 李英明,哈伯馬思(台北:東大圖書公司),民國75年10月。105. 薩公強,中共十年經改的理論與實際(台北:國際關係研究中心),民國80年5月。106. 趙倩主編,十三大後的中共(台北:國際關係研究中心),民國78年3月。107. 張榮豐著,中共經濟特區研究(台北:財團法人中華經濟研究院),民國72年9月。108. 姜占魁,組織行為與行政管理(台北:自印),民國80年3月。109. 香港專上學生聯會編,經濟特區面面觀(香洪:廣角鏡出版社),1983年11月。110. 上海亞洲研究所主編,大牛鬥熊:中國股市透視(增訂本),三聯書店(香洪)有限公司,1992年7月。111. 中文期刊論文1. 徐家樹,對社會主義股份制的探討」,中國經濟體制改革(北京:中國經濟體制改革雜誌社),1986年第10期。2. 林田,「談談股金分紅問題」,社會科學(上海:社會科學雜誌社),1986年第3期。3. 王聖學,「國有企業股份化應該緩行」,人文(北京:人文雜誌社),1986年第5期。4. 王玨等著,「股份制是公有制經濟一種有效的實現形式」,理論學習與研究(北京:理論學習與研究雜誌社),1992年第2期。5. 邱宏輝,「中國大陸的股份熱變股份冷」,中共研究(台北:國際關係研究中心),第23卷第12期。6. 何文標,「深圳上市公司進一步規範化的探討」,港澳經濟(廣州:港澳經濟雜誌社),1991年第5期。7. 周文斌,「發展有中國特色的股份制」,舒苑(湖南財專學報)(南昌:財苑出版社),1991年第4期。8. 陳永忠等,「深圳特區股份制試點簡述」,經濟改革(北京:經濟改革雜誌社)1991年第1期。9. 廣東省深圳市體改委調查報告,「深圳特區股份制改革初見成效」,經濟社會體制比較(北京:經濟社會體制比較雜誌社),1990年第3期。10. 董東慶等著,「關於股份制的研究」,江西城市金融(南昌:江西城市金融雜誌社)1992年第3期。11. 肖灼基,「擴大股份經濟‧發展股票市場-對深圳特區經濟的分析」,學術論叢(北京:學術論叢雜誌社),1991年第2期。12. 張文山,「積極推行以公有制為主體的股份制試點」,特區與開放城市經濟(北京: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1992年第11期。13. 黃偉雄,「深圳股份制企業和股市的發展及啟示」,國內外經濟管理(北京:國內外經濟管理雜誌社),1990年第4期。14. 余金燦,「深圳股市的建立與發展」,洪澳經濟(廣州:洪澳經濟雜誌社),1991年第5期。15. 張敏如等著,「股份制改革是增強國營企業活力創造深圳效益的重要途徑」,深圳大學學報(深圳:深圳大學學報出版社),1992年第2期。16. 郭渝麗,「論特區證券市場的法制管理」,經濟體制改革(成都:經濟體制改革雜誌社),1991年第2期。17. 蔣樂民,「股份制企業國家股及國有資產管理」,國民經濟計劃與管理(北京:國民經濟計劃與管理雜誌社),1993年第1期。18. 陳華山等著,「關於深圳證券市場和股份制企業改造調查 」,國民經濟計劃與管理(北京:國民經濟計劃與管理雜誌社),1993年第2期。19. 王師勤等著,「深圳試行股份經濟與股票市場的啟示」,改革(重慶:改革雜誌社),1991年第3期。20. 深圳市經濟體制改革委員會,「深圳股份制試點的進展與成效,企業管理(北京:企業管理雜誌社),1992年第5期。21. 陳永忠等著,「企業股份制改革的探索」,改革與理論(北京:改革與理論雜誌社),1990年第6期。22. 肖碧文,「論深圳特區企業家」,深圳大學學報(深圳:深圳大學學報出版社),1991年第4期。23. 李灝,「進一步搞好特區國營企業當好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排頭邱」,特區理論與實踐(深圳:特區理論與實踐雜誌社),1991年第6期。24. 「深圳經濟特區國營企業股份化試點暫行規定」,體政信息(重慶:體政信息雜誌社),1986年第23期。25. 孫兼之,「怎樣認識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股份經濟」,理論與實踐(遼寧:理論與實踐雜誌社),1989年第4期。26. 柯文森,「淺論重構特區企業所有權主體」,福建論壇(福州:福建論壇雜誌社),1987年第4期。27. 羅興光,「深圳特區工資制度的形成、特點與變化趨向」,中國勞動科學(北京:中國勞動科學雜誌社社),1991年第10期。28. 答旦,「深圳經濟特區的利益群體分析」,學習與實踐(漢口:學習與實踐雜誌社),1993年第4期。29. 董保華,「勞動制度改革與政府職能的轉換」,法學(北京:法學雜誌社),1992年第9期。30. 孫明貴,「試論企業制度創新」,經濟管理(北京:經濟管理雜誌社),1992年第7期。31. 張文超,「深圳特區勞動管理制度的回顧與展望」,創業者(廣州:創業者雜誌社),1990年第8期。32. 曾虹文,「勞動爭議怎樣處理」,勞動與人事(北京:勞動與人事雜誌社),1987年第4期。33. 曾榮新,「辦好人才服務中心、為特區經濟建設」,中國人事管理(北京:中國人事管理雜誌社),1991年第8期。34. 章留言,「特區臨時工問題引起的思考」,特區黨的生活(深圳:特區黨的生活雜誌社),1988年第9期。35. 林源昌等著,「深圳特區三資企業的管理與發展」,國際經濟合作(北京:國際經濟合作雜誌社),1990年第12期。36. 傅肅良,「中共人事制度(上)」,人事月刊(台北:人事月刊社),第11卷第4期。37. 葛台河,「建立國家公務員制度、推進幹部人事制度改革」,蘭州學院(蘭州:蘭州學院出版社),1988年第2期。38. 馬德祥,「國家公務員制度的實施與政府機關用人觀念的轉變」,中國政治(北京:中國政治雜誌社),1988年第5期。39. 朱九庚,「深圳市公務員制度已開始步」,行政與人事(上海:行政與人事雜誌社),1991年第1期。40. 趙東宛,「積極推行有中國特色的國家公務員制度」,求是(北京:求是雜誌社),1990年第8期。41. 曉光,「深圳特區國有資產管理的現狀及其存在的問題」,經濟學報(北京:經濟學報出版社),1991年第5期。42. 施薔生,「深圳市管理國有資產的經驗」上海改革(上海:上海改革雜誌社),1992年第2期。43. 鄭英隆等著,「關於特區國有資產管理的幾個問題」,福建論壇(福州:福建論壇雜誌社),1991第3期。44. 李航,「深化特區政府經濟管理職能的改革」,洪澳經濟(廣州:港澳經濟雜誌社),1986年第3期。45. 孫曉剛,「深化特區行政體制改革、重塑政府與企業關係」,特區經濟(深圳:特區經濟雜誌社),1991年第2期。46. 深圳市人事局,「深圳特區行政機構改革回顧」,中國人事管理(北京:中國人事管理雜誌社),1990年第2期。47. 杜成全,「我國國家機構膨脹及其成因剖析」,福建學刊(福州:福建學刊出版社),1991年第4期。48. 周丁,「蛇口-經濟改革的試管」,中國企業家(北京:中國企業家雜誌社),1986年第8期。49. 陳祖方,「蛇口模式簡論」,特區與開放城市經濟(北京:中國人民大學資料中心),1993年第8期。50. 覺曉,「談經濟特區的國家建設」,法學評論(北京:法學評論雜誌社),1986年第3期。51. 熊峰,「論特區政府經濟行為模式的形成」,城市改革與發展(北京:城市改革與發展雜誌社),1992年第4期。52. 刀俊德,「蛇口工業區的改革」,經濟問題探索(昆明:經濟問題探索雜誌社),1988年第1期。53. 沈志,「蛇口工業區和它的開擴者-袁庚」,深圳風采(深圳:深圳風采雜誌社),1986年第7期。54. 高尚全,「在全面改革深化中發展社會商品經濟理論」,中國經濟體制改革(北京:中國經濟體制改革雜誌社),1989年第11期。55. 答旦,「深圳特區發展中的社會變遷」,深圳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深圳:深圳大學學報出版社),1989年第3期。56. 陳樹平,「深圳特區初步發揮了窗口和樞紐作用」,特區經濟導報(廣州:特區經濟導報雜誌社),1987年第1期。57. 戴普比拉,「中國大陸的經濟特區」,匪情月報(台北:國防部軍事情報局),第27卷第7期。58. 魏艾,「大陸經濟特區和沿海港口城市開放政策之研析」,中國大陸研究(台北:國際關係研究中心),第28期第3期。59. 林建翰,「特區的外向型經濟問題研究」,福建論壇:經濟社會版(福州:福建論壇雜誌社),1986年第5期。60. 符大榜,「對特區經濟性質的認識」‧濟南學報(山東:濟南大學出版社),1981年第4期。61. 于光遠,「談談對深圳經濟特區的幾個問題的認識」經濟研究(北京:經濟研究雜誌社),1983年第3期。62. 陳鳳平,「關於深圳經濟特區發展戰略問題」國際貿易問題(北京:國際貿易問題雜誌社),1986年第1期。63. 啟豐,「1990年特區理論的新進展」,社科情報(福建:社科情報雜誌社),1990年第2期。64. 袁寶華,「關鍵在於完善企業經營機制」,企業管理(北京:企業管理雜誌社), 1987年第8期。65. 王永,「培育市場主體:建立股份制財團的思考」,中國發展與改革(北京:中國發展與改革雜誌社),1986年第3期。66. 陳定中,「社會主義方向何去何從:評中共企業股份化改革出路」,中共研究(台北:國防部軍事情報局),第21卷第4期。67. 程定國,「改革企業經營機制的探討」,經濟管理(北京:經濟管理雜誌社),1987年第6期。68. 陳席元,「剖析中共的所有制」,中共研究(台北:國防部軍事情報局),第21卷第3期。69. 陳席元,「中共企業管理改革陷入困境」,匪情研究(台北:國防部軍溪情報局),第30卷第7期。70. 丁牧群,「中共”計劃經濟的管理”的形式與爭議」,共黨問題研究(台北:法務部調查站),第10卷第4期。71. 羅精奮,「指導性計劃是計劃管理的重要形式」,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4年第5期。72. 鄒一清,「中共改革評述(上)」,共黨問題研究(台北:法務部調查站),第11卷第5期。73. 林尚立,「行政改革與中國現代化」,社會科學(上海:社會科學雜誌社),1992年第4期。74. 顧家麒,「穩極穩妥的推進行政管理體制改革」,中國人事(北京:中國人事雜誌社),1992年第3期。75. 王建,「關於經濟管理中行政權力的思考」,上海大學學報(上海:上海大學學報出版社),1992年第1期。76. 李海福,「我國現行政治體制主要弊端及其改革」,中國政治(北京:中國政治雜誌社),1988年第1期。77. 王太高,「試論馬克思、列寧行政思想」,江西社會科學(南昌:江西社會科學雜誌社),1991年第1期。78. 李向虹,「中國經濟特區決策的形成與發展」,黨史文匯(山西:黨史文匯雜誌社),1992年第4期。中文報紙1. 人民日報(北京)2. 工人日報(北京)3. 大公報(香港)4. 中國時報(台北)5. 山西日報(太原)6. 文匯報(香港)7. 文匯報(上海)8. 世界經濟導報(上海)9. 光明日報(北京)10. 羊城晚報(廣州)11. 亞太經濟時報(廣州)12. 明報(香港)13. 星島日報(香港)14. 特區經濟導報(深圳)15. 深圳特區報(廣州.深圳)16. 蛇口通訊報(廣州.深圳)17. 珠海特區報(廣州)18. 經濟日報(北京)19. 經濟日報(香港)20. 聯合報(台北)中文期刊、雜誌1. 人文(西安)2. 人事月刊(台北)3. 上海大學學報(上海)4. 行政與人事(上海)5. 大陸現場雜誌(台北)6. 中共研究(台北)7. 中國大陸(台北)8. 中國大陸研究(台北)9. 中國行政管理(北京)10. 中國企業家(北京)11. 中國政治(北京)12. 中國勞動科學(北京)13. 中國發展與改革(北京)14. 中國經濟體制改革(北京)15. 中國對外貿易(北京)16. 企業管理(北京)17. 行政與人事(上海)18. 江西城市金融(南昌)19. 共黨問題研究(台北)20. 改革(重慶)21. 求是(北京)22. 法學(上海)23. 社會科學(上海)24. 社會科學戰線(上春)25. 匪情研究(台北)26. 深圳大學學報(深圳)27. 深圳風采(深圳)28. 特區理論與實踐(深圳)29. 特區與開放城市經濟(北京)30. 特區經濟(廣州.深圳)31. 特區黨的生活(廣州.深圳)32. 國民經濟計劃與管理(北京)33. 國有資產管理(北京)34. 國際貿易(北京)35. 國際經濟合作(北京)36. 洪澳經濟(廣州)37. 經濟研究(北京)38. 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北京)39. 經濟管理(北京)40. 經濟體制改革(成都)41. 福建社科情報(福州)42. 福建論壇(福州)43. 福建學刊(福州)44. 學術研究(廣州)45. 黨史文匯(山西)46. 蘭州大學學報(蘭州)47. 體政信息(重慶)48. 理論與實踐(遼寧)49. 江西社會科學(南昌)50. 勞動與人事(北京)51. 創業者(廣州)英文專書、期刊論文1. Harry Harding, China Second Revolution Reform after Mao,(Washington,D.C.:The Brookings Institution Press,1987).2. Edited by Malcolm Warner, Management Reform in China,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1987). 3. Gene Tidrick and Chen Jiyuan, China’s Industrial Reform , (Washington,D.C.: The World Band Press, 1987).4. Weigiang Li, Reform in Chinese Public Personnel System, Public Personnel Management vol.19 NO.2,(Summer 1990).5. Nigel Campbell and Peter Adlington, China Business Strategies”, (N.Y:Pergamon Press,1988).6. Oiva Laaksonen, Managemeny in China during and after Mao, (Berlin:Walter de Gruyter Press,1988).7. Kwan-yiu Wong and David K.Y. Chu Edited,Modernization in China The Case of Shenzhen Special Zone, (N.Y.:Oxford Univ., 1985).8. Robert Klinberg, China’s ‘Opening’ to the outside World ,(Boulder:Westview Press,1990).9. Peter N.S. LEE, Industrial Management and Economic Reform in China 1949-1984,(N.Y.:Oxford Univ. Press,1987).10. David K.Y. Chu , The Politic-Enocomic Background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pecial Economic Zones,(Hong Kong:Oxford Univ. Press, 1985).11. Andrew G.Walder, The Post-Mao Industrial Reform: Economic Administration and Enterprise Managemement, (H.K.: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Press,1981).12. Robert F. Dermberger, Communist China’s Industrial Policies:Goal and Results, Issues & Stiudies(Taipei :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 Relation Press),vol. XVII,July 1981.13. Brant Womack, Part-state Democracy:A Theoretical Exploration, The Seveenteenth Sino American Conference on Mainland China,(Taipei:Institute of Internation Relation Press),(June 5-11), 1988.14. Fancois Gipouloooux, Industrial Restoring and Antonomy of Enterprises in China, in Stephan Feuchtwang(eds.),vol.I (Colorad: Westview Press,1988).15. Martin Lockett, Enterprise Management-Moves Towards Democracy, in Stephan Feuchtwang and Athar Hussan (eds.) (N.Y.: St.Mart in Press, 1983.)16. Janne L.Wilson, Labor Policy in China: Reformand Retorg-ression, Problem of Communism(Sept-oct),1990.17. L.Gulick & L.Urwick,Papers on the science of Administration, (N.Y.: Institute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Press,1937).18. H.Fayol, Genneral & Industrial Administration, (N.Y.: Rinehant Press,1954).19. W.F.Willoughby, The Principles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Baltimore MD.:John Hopkins Press,1927).20. F.Goodnow,Politics & Administration, (N.Y.: Macmillan Press,1900).21. H.Fayol,Genneral & Industrial Administration, (N.Y.:Rinehant Press,1954).1. Issues & Stiudies2. Problem of Communism 3. Public Personnel Management 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