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學位論文
文章檢視/開啟
書目匯出
-
題名 社會發展、權力與運動文化的形構─台灣棒球的社會、歷史、文化分析 (1895-1990)
Social Development,Power and the Formation of Sport Culture- The Social,Historical,Cultural Analysis of Taiwanese Baseball (1895-1990)作者 梁淑玲
Liang, Shu Ling貢獻者 馮建三
Fang, Chien San
梁淑玲
Liang, Shu Ling關鍵詞 社會發展
權力關係
文化形構
棒球文化
Social Structure
Power
Culture Formation
Baseball Culture日期 1993 上傳時間 29-四月-2016 16:37:46 (UTC+8) 摘要 觀諸台灣的運動發展,要屬棒球的韌性最強、魅力最大。記憶中台灣的棒 參考文獻 小野(1992) <壓抑的年代一有閥棒球的神話> , (兄弟) , 3 : 53 -55 于文正(1992) <金雞不下蛋?>,自立早報, 10.13 , 14版 中華民國台灣地區社會統計指標(1990) <消費支出結構> , p. 72 戶部良也(1991) <夏祭>,李淑芳譯, <(職業棒球) , 36: 9-13 江柏煒(1992) <雞生蛋?銀牌生巨蛋?>,自立早報, 10.1 , 11 版 丹尼爾.貝爾(1989) (資本主義的文化矛盾`) ,趙一凡等譯,台北 :久大.桂冠 王仲偉(1993) <我的芳名只是一碗泡麵>,自立早報, 2.24.11版 王芳德(1993) (台灣:苦悶的歷史> ,台北:自立 王振寰(1989) <台灣的政治轉型與反對運動> , (台灣社會研究季 刊`) , 2(1) : 71-116 台視三十年一中華民國五十一年至八十一年(1992) 台北:台灣電視 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台灣省台灣年鑑大正十二年-昭和十五年 矢內原忠雄(1965) <本帝國主義下之台灣) ,周憲文譯,台北:帕 米爾 阿圖塞著(1990) (自我批評論文集) ,杜章智、沈起予譯,台北: 遠流 江志宏(1990) (論文化優勢與當前台灣文化> ,國立台灣大學社會 學研究所論文 吳文忠(1981) <中國體育發展史) ,台北:三民 一一(1967) <(中國近百年體育史) ,台北:商務- 吳聰敏(1988) <美援與台灣經濟發展> , <(台灣社會研究季刊) , 1(1) : 145-158 邱聯榮(1991) <職業棒球隊球員工作環境知覺工作滿意度與教練團 領導行為對程績表現的影響> ,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 論文 李瞻(1978) ,<我國電視系統與政策之研究) ,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 委員會專題研究報告 波寇克(1991) < 文化霸權},田心喻譯,台北:遠流 林忠正等(1989) {壟斷與剝削一威權主義的政治經濟分析:> ,台北 :台灣研究基金會 星野克美等著(1988) ((符號社會的消費) ,黃恆正譯,台北:遠流 侯致遠(1990) <大眾傳播與職業運動互動閥係之探討> , (國民體 育季刊:> ,的(4): 15-21 晏山農(1992a) <棒運考掘學>,民眾日報, 8.24 , 27版 一一一(1992b) <新認同的配方一台灣棒運的「力脫死」及其顛覆>, 《中國論壇) , 32(12) : 32-36 段嘉蓀(1992) <誰是王牌一紀錄與棒球史的書寫> , (中國論壇〉 , 32(12) : 42-44 翁嘉銘(1992) <棒球的美麗與哀愁一民心變遷下的台灣棒球史>, 原房助(1969) <:台灣大年表.) ,台北:進學 淺田喬二(1981) <在台日本人大地主階級的存在結構>,張炎憲譯 , <:台灣風物:> , 31(4) : 51-94 高隸民(1987) <:從國家與社會的角度觀察一台灣奇蹟> ,艾思明譯 ,台北:洞察 陳正益、黃平洋(1992) (金臂人黃平洋:> ,台北:麥田 陳光與(1992a) <:媒體/文化批判的人民民主逃逸路線:> ,台北: 唐山 一一(1992b) <在“後現代主義"與“文化研究"之間> , (台灣 社會研究季刊> , 12 : 85-115 陳芸英(1990) <從少棒王國走向職棒之路> , <:職業棒球:> , 1 56-58 陳曉明(1992) <體育神話的時代> , <中國論壇:> , 33 (1) : 39-43 陳顯明、梁友德、杜克和(1990) <中國棒球運動史> ,中國:武漢 莊嘉農(1991) (憤怒的台灣:> ,台北:前衛 許昭彥(1 988) <美國棒球) ,台北:聯經 馮建三(1992) (文化 賄絡 脫衣秀> ,台北:時報 程紹同(1990) <職業運動與政治關係之探討> , <國民體育季刊》 , 19(4) : 14 張敬果(1983) (中華民國少年青少年棒球發展史> ,撰者自印 楊志弘(1980) ( 台灣傳播體系在社會面臨危機時的早期運作及其媒 介功能之研究一以「美國與中共建交」事件為例) ,國立政治 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照(1992a) <抽離了民族主義之後> , (中國論壇:> , 32 ( 12) : 37-40 一一(1992b) <無球可看日子黑暗?從〈棒球新樂園〉談球迷文化 >,中時晚報, 11. 25-11.26 , 15版 楊聰榮(1992) (文化建構與國民認同:戰後台灣的中國化) ,國立 清華大學社會人類學研究所論文 葉啟政(1981) <三十年來台灣地區中國文化發展的檢討>,收於朱 岑樓編( 198 1) ( 我國社會的變遷與發展> , p. 103-178 , 台北 :東大 一一(1984) (社會、文化和知識份子》台北:東大 瘦橘子(1992) (棒球新樂園) ,台北:張老師 廖仁義(1988) <文化敘述的危機> , (中國論壇) , 25 ( 7) : 7 鄭梅淑(1988) <日劇時期台灣公學校之研究) ,東海大學歷史研究 所碩士論文 劉維公(1991) (消費文化與象徵鬥爭:消費文化理論的反省) ,國 立台灣大學社會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建基(1993) < 「削足適履」新說一論職棒洋將的中文命名>,民 眾日報, 4.5 , 25版 蔡信宗(1990) <日劇時期台灣小學體育之初探一以體育課程為中心 > , <:國民體育季刊:> , 19(4): 91-103 蔡敏忠等綿(1977) (體育學術研究報告之五:閩南地區社會運動場 地調查) ,台北:教育部體育司 蔡禎雄(1990) <日劇時代台灣初等學校體育的歷史考察(一) > , ( 國民體育季刊:> , 19(3) : 90-103 一一(1990) <日據時代台灣初等學校體育的歷史考察(二) > , <:國 民體育季刊`) , 19(4) :66-73 賴山水(1992) <賴山水話職棒一職棒文化與經營管理:> ,台北:懋 聯 賴樹明( 1991) (台灣榜棒球曾紀恩-棒壇生涯50 年) ,台北:知道 戴國輝(1992) (台灣總體相一住民.歷史.心性`) ,魏庭朝譯,台 北:遠流 謝智謀(1991) (職業棒球運動觀賞行為之研究) ,國立體育學院體 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簡永昌(1977) <葡萄王棒球隊) ,撰者自印 一一(1983) <中華棒球發展史> , (中華棒球) , 1 : 16-19 (1983) <中華棒球發展史(四) > , (中華棒球> , 4 : 45- 50 (1985) <中華棒球發展史(九) > , <中華棒球) , 9 : 27-29 (1986) <中華棒球發展史> , <中華棒球`) , 12 : 27-29 蕭美君(1983) <台灣棒球場史> , <中華棒球`) , 1 : 43-45 蕭新拓(1974- ) (棒球大全) ,台北:明明 蕭新煌(1986) <台灣社會結構轉型的再探索> , (中國論壇)- , 298 : 21-29 一一(1988) <台灣社會的發展經驗:從殖民主義到資本主義>,那 國強主誦, {華人地區發展經驗與中國前途> , P.375-402 , 台北:國關中心 一一-( 1989) <台灣民間文化的發展> , <:民國七十八年度中華民國 文化發展之評估與展望`) , p.66-98 ,台北:行政院國家建設 委員會 羅世宏(1992) <常「看」運動,強健體!?>,自立早報, 3. 7 . -3.8 , 14版 (二)報紙資料 大華晚報1984.10.30.2版 上海大公報1948.5.5. 中央日報1971.9.13.3 版 1971.9.15.1 版 中華自報1969.9.2.4版 1969.9.6.4版 197 1. 9.8.2版 中國時報197 1. 9.3.11 版 197 1. 9.7.6版 197 1. 9.12.3 版 197 1. 9.13.3版 1984.10.27.6版 1984.10.29.3版 1991.11.2 1. 5 版 台灣日報1970.7.10.3版 台灣新民報1931.2.13.3版 1932.2.6.3版 台灣新聞報1968.8.26.3版 1968.8.27.3版 1968.8.29.3版 1968.8.30.3版 民眾日報1993. 1. 29.13版 1993.4.7.21版 民族晚報1968.8.26.1版 自立早報1990.3.25.19版 自立晚報1984.11.3.1版 新生報1946.4.11.3版 1946.6.2.5版 1947.7.12.4版 1947.8.27.4版 1952.10.17.4版 1953.4.9.4版 1953.4.23.4版 徵信新聞報1963. 1. 2.3版 1963.1.4.3版 1963. 1. 13.3版 聯合報195 1. 10.9.3版 197 0 .8.27.3版 Adelman,Melvin. L. (1989), "Baseball,Business and the Work Place: Gelber`s Thesis Reexamined" ,Journal of Social History,23(Winter):285-301. Adorno, Theodor W. (1991). The Culture Industry. London: Routledge. Bennett, Tony. Mercer, Colin & Woollacott, Janet. eds.(1986) ,Popular Culture and Social Relations, O~en University Press. Cashmore, Ellis. (1990), Making Sense of Sport, London: Routledge. Chen Kuan-Hsing. (1991), " Post-Marxl.s m: Between / Beyon d Critical Postmodernism and culltural studies" , Media, Culture and" Society. 13 :35-51. Elias,Norbert and Dunning,Eric. (1986), Quest For Excitement , UK: Basil Blackwell. Featherstone, Mike. (1991), Consumer culture & Postmodernism , London: Sage. Fiske,John. (1989),Reading ----(1989), Understanding Hyman. the Popular, Boston: Unwin Hyman. Popular Culture, Boston: Unwin ----(1992), "Cultural Studies and the Culture of Everyday Life" ,in Grossberg, L.(eds) Cultural Studies, London :Routledge. Gelber,Steven. (1983), "Working At Playing: The Culture Of The Workplace And THe Rise Of Baseball" ,Journal Of Social History, 16:3- 20. Grossberg, Lawrence. (1984) • " `I`d Rather Feel Bad than not Feel Anything at all` " (Rock and Roll:Pleasure and Power)" ,Enc1itic,8:94-111. Haggard,Lois.M. & Williams,Daniel.R. (1992) "Identity Affirmation Through Leisure Activities: Leisure Symbols of the Self"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24(1): 1-18. Hall,Stuart. (1992), "Cultural Studies and its Theoretical Legacies" , in Grosserberg, L. (eds) Cultural Studies, London : Routledge . Hargreaves,John. (1986), Sport, Power and Culture, Cambridge : Polity Press. Horne, John. Jary, David. And Tomlinson, Alan. (1987), Sport Leisure and Social Relations,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Jiobu,Robert. M. (1988), “Racial Ineguality in a Public Arena: The Case of Professional Baseball” ,Social Forces,67(2):525-534. Laclau,Ernesto.&Mouffe, Cnamtal. (1985),Hegemony and Socialist Strategy , London:Verso. Lefebvre, Henri. (1990), Everyday Life in Modern World,(trans. Rabinovitch,Sacha), New York:Harper & Row. Lembo,Ronal. & Tucker, Kenneth. H. (1990) “Culture, Television, and Opposition: Rethinking Cultural Studies”, Critical Studies in Mass Communication, 7” 97-116. Leonard,Wilbert Marcellus II. (1988), A Sociological Perspective of Sport, New York: Macmillan. Rable, George.C. (1989),”Patriotism, Platitudes and Politics : Baseball and the American Presidency”, Presidential Studies Quarterly, 19(Spring):363-372. Rojek, Chris.(1985),Capitalism and Leisure Theory, London:Tavistock. Rowe, William. And Schelling, Vivian. (1991), Memory And Modernity - Popular Culture in Latin America, London: Verso. Schmitt, Raymond. L. & Leonard, Wilbert. M.II. (1986),”Immortalizing the Self through Sport”,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91(5):1088-1111. Snyder, Eldon E.(1989),social Aspects of Sport, New Jersy: Englewood Cliffs. Swingewood,Alan. (1979), The Myth of Mass Culture, London: Macmillan. Wenner, Lawrence A. (1989),Media,Sport & Society, London: Sage. Young,T.R.(1986),”The Sociology of Sport-structural Marxist and Cultural Marxist Approaches”,Sociological Perspectives, 29(1):3-28.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社會學系
796403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B2002004113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馮建三 zh_TW dc.contributor.advisor Fang, Chien San en_US dc.contributor.author (作者) 梁淑玲 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作者) Liang, Shu Ling en_US dc.creator (作者) 梁淑玲 zh_TW dc.creator (作者) Liang, Shu Ling en_US dc.date (日期) 1993 en_US dc.date.accessioned 29-四月-2016 16:37:46 (UTC+8) - dc.date.available 29-四月-2016 16:37:46 (UTC+8) -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29-四月-2016 16:37:46 (UTC+8) - dc.identifier (其他 識別碼) B2002004113 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88878 -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 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 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社會學系 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796403 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觀諸台灣的運動發展,要屬棒球的韌性最強、魅力最大。記憶中台灣的棒 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一章 導論 --------------------------------------------------------------------------------------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 1 第二節 問題的提出 ------------------------------------------------------------------------- 2 第三節 相關文獻回顧 ---------------------------------------------------------------------- 3 第四節 基本概念與討論架構 ------------------------------------------------------------- 11 第二章 序曲:揭開被遺忘的歷史根源 -日據時代台灣棒球史 ------------------------------------------------------- 17 (1895-1945) 第一節 棒球的開端期:1898-1919 ------------------------------------------------------- 18 第二節 棒球的蓬勃期:1920-1940 ------------------------------------------------------- 21 第三節 棒球的中斷期:1941-1945 ------------------------------------------------------- 34 第四節 小結 ------------------------------------------------------------------------------------ 35 第三章 政權移轉與穩定時期的棒球發展:1945-1968 ------------------------------- 43 第一節 政權移轉群期的棒球發展:1945-1949 -------------------------------------- 43 第二節 美援時期的棒球發展:1949-1968 ---------------------------------------------- 51 第三節 小結 ------------------------------------------------------------------------------------ 58 第四章 國民黨國族主義意識形態的滲透期與鬆動期 :1968-1980s ---------------------------------------------------------------------------- 61 第一節 紅葉的崛起-官方棒球史觀的開始:1968-1970s ------------------------ 61 第二節 國民黨國族意識形態的鬆動期-1980年代棒球史-----------------------74 第三節 小結 ----------------------------------------------------------------------------------- 79 第五章 職業棒球的成立- 「棒球文化工業」時代的來臨(1990-) ------------------------------------------- 82 第一節 由業餘到職棒 ----------------------------------------------------------------------- 82 第二節 「棒球文化工業」的本質 -------------------------------------------------------- 85 第三節 小結 ------------------------------------------------------------------------------------ 90 第六章 結論-台灣棒球文化的形構 ------------------------------------------------------- 94 第一節 棒球史與社會發展 -----------------------------------------------------------------94 第二節 運動-身體-權力關係的建構 ------------------------------------------------ 95 第三節 快感與共同記憶 -------------------------------------------------------------------- 98 參考書目 -------------------------------------------------------------------------------------------- 102 附錄一 日據時代台灣棒球史大事紀 ----------------------------------------------------- 108 附錄二 1946-1968台灣棒球史大事記 ----------------------------------------------------141 附錄三 1969-1980少棒代表隊名單 ------------------------------------------------------- 147 附錄四 1972-1979 青少棒、青棒代表隊名單 ----------------------------------------- 150 表一 1969-1979 三及棒球在世界錦標賽的成績 ------------------------------------ 72 表二 1972-1979 青少棒代表隊員地域分佈表 --------------------------------------- 73 表三 1974-1979 青棒代表隊員地域分佈表 ------------------------------------------ 73 表四 職棒元年至四年本國籍球員地域分佈表 -------------------------------------- 84 zh_TW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B2002004113 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社會發展 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權力關係 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文化形構 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棒球文化 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Social Structure 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Power 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Culture Formation 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Baseball Culture en_US dc.title (題名) 社會發展、權力與運動文化的形構─台灣棒球的社會、歷史、文化分析 (1895-1990) zh_TW dc.title (題名) Social Development,Power and the Formation of Sport Culture- The Social,Historical,Cultural Analysis of Taiwanese Baseball (1895-1990) 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 en_US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小野(1992) <壓抑的年代一有閥棒球的神話> , (兄弟) , 3 : 53 -55 于文正(1992) <金雞不下蛋?>,自立早報, 10.13 , 14版 中華民國台灣地區社會統計指標(1990) <消費支出結構> , p. 72 戶部良也(1991) <夏祭>,李淑芳譯, <(職業棒球) , 36: 9-13 江柏煒(1992) <雞生蛋?銀牌生巨蛋?>,自立早報, 10.1 , 11 版 丹尼爾.貝爾(1989) (資本主義的文化矛盾`) ,趙一凡等譯,台北 :久大.桂冠 王仲偉(1993) <我的芳名只是一碗泡麵>,自立早報, 2.24.11版 王芳德(1993) (台灣:苦悶的歷史> ,台北:自立 王振寰(1989) <台灣的政治轉型與反對運動> , (台灣社會研究季 刊`) , 2(1) : 71-116 台視三十年一中華民國五十一年至八十一年(1992) 台北:台灣電視 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台灣省台灣年鑑大正十二年-昭和十五年 矢內原忠雄(1965) <本帝國主義下之台灣) ,周憲文譯,台北:帕 米爾 阿圖塞著(1990) (自我批評論文集) ,杜章智、沈起予譯,台北: 遠流 江志宏(1990) (論文化優勢與當前台灣文化> ,國立台灣大學社會 學研究所論文 吳文忠(1981) <中國體育發展史) ,台北:三民 一一(1967) <(中國近百年體育史) ,台北:商務- 吳聰敏(1988) <美援與台灣經濟發展> , <(台灣社會研究季刊) , 1(1) : 145-158 邱聯榮(1991) <職業棒球隊球員工作環境知覺工作滿意度與教練團 領導行為對程績表現的影響> ,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 論文 李瞻(1978) ,<我國電視系統與政策之研究) ,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 委員會專題研究報告 波寇克(1991) < 文化霸權},田心喻譯,台北:遠流 林忠正等(1989) {壟斷與剝削一威權主義的政治經濟分析:> ,台北 :台灣研究基金會 星野克美等著(1988) ((符號社會的消費) ,黃恆正譯,台北:遠流 侯致遠(1990) <大眾傳播與職業運動互動閥係之探討> , (國民體 育季刊:> ,的(4): 15-21 晏山農(1992a) <棒運考掘學>,民眾日報, 8.24 , 27版 一一一(1992b) <新認同的配方一台灣棒運的「力脫死」及其顛覆>, 《中國論壇) , 32(12) : 32-36 段嘉蓀(1992) <誰是王牌一紀錄與棒球史的書寫> , (中國論壇〉 , 32(12) : 42-44 翁嘉銘(1992) <棒球的美麗與哀愁一民心變遷下的台灣棒球史>, 原房助(1969) <:台灣大年表.) ,台北:進學 淺田喬二(1981) <在台日本人大地主階級的存在結構>,張炎憲譯 , <:台灣風物:> , 31(4) : 51-94 高隸民(1987) <:從國家與社會的角度觀察一台灣奇蹟> ,艾思明譯 ,台北:洞察 陳正益、黃平洋(1992) (金臂人黃平洋:> ,台北:麥田 陳光與(1992a) <:媒體/文化批判的人民民主逃逸路線:> ,台北: 唐山 一一(1992b) <在“後現代主義"與“文化研究"之間> , (台灣 社會研究季刊> , 12 : 85-115 陳芸英(1990) <從少棒王國走向職棒之路> , <:職業棒球:> , 1 56-58 陳曉明(1992) <體育神話的時代> , <中國論壇:> , 33 (1) : 39-43 陳顯明、梁友德、杜克和(1990) <中國棒球運動史> ,中國:武漢 莊嘉農(1991) (憤怒的台灣:> ,台北:前衛 許昭彥(1 988) <美國棒球) ,台北:聯經 馮建三(1992) (文化 賄絡 脫衣秀> ,台北:時報 程紹同(1990) <職業運動與政治關係之探討> , <國民體育季刊》 , 19(4) : 14 張敬果(1983) (中華民國少年青少年棒球發展史> ,撰者自印 楊志弘(1980) ( 台灣傳播體系在社會面臨危機時的早期運作及其媒 介功能之研究一以「美國與中共建交」事件為例) ,國立政治 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照(1992a) <抽離了民族主義之後> , (中國論壇:> , 32 ( 12) : 37-40 一一(1992b) <無球可看日子黑暗?從〈棒球新樂園〉談球迷文化 >,中時晚報, 11. 25-11.26 , 15版 楊聰榮(1992) (文化建構與國民認同:戰後台灣的中國化) ,國立 清華大學社會人類學研究所論文 葉啟政(1981) <三十年來台灣地區中國文化發展的檢討>,收於朱 岑樓編( 198 1) ( 我國社會的變遷與發展> , p. 103-178 , 台北 :東大 一一(1984) (社會、文化和知識份子》台北:東大 瘦橘子(1992) (棒球新樂園) ,台北:張老師 廖仁義(1988) <文化敘述的危機> , (中國論壇) , 25 ( 7) : 7 鄭梅淑(1988) <日劇時期台灣公學校之研究) ,東海大學歷史研究 所碩士論文 劉維公(1991) (消費文化與象徵鬥爭:消費文化理論的反省) ,國 立台灣大學社會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建基(1993) < 「削足適履」新說一論職棒洋將的中文命名>,民 眾日報, 4.5 , 25版 蔡信宗(1990) <日劇時期台灣小學體育之初探一以體育課程為中心 > , <:國民體育季刊:> , 19(4): 91-103 蔡敏忠等綿(1977) (體育學術研究報告之五:閩南地區社會運動場 地調查) ,台北:教育部體育司 蔡禎雄(1990) <日劇時代台灣初等學校體育的歷史考察(一) > , ( 國民體育季刊:> , 19(3) : 90-103 一一(1990) <日據時代台灣初等學校體育的歷史考察(二) > , <:國 民體育季刊`) , 19(4) :66-73 賴山水(1992) <賴山水話職棒一職棒文化與經營管理:> ,台北:懋 聯 賴樹明( 1991) (台灣榜棒球曾紀恩-棒壇生涯50 年) ,台北:知道 戴國輝(1992) (台灣總體相一住民.歷史.心性`) ,魏庭朝譯,台 北:遠流 謝智謀(1991) (職業棒球運動觀賞行為之研究) ,國立體育學院體 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簡永昌(1977) <葡萄王棒球隊) ,撰者自印 一一(1983) <中華棒球發展史> , (中華棒球) , 1 : 16-19 (1983) <中華棒球發展史(四) > , (中華棒球> , 4 : 45- 50 (1985) <中華棒球發展史(九) > , <中華棒球) , 9 : 27-29 (1986) <中華棒球發展史> , <中華棒球`) , 12 : 27-29 蕭美君(1983) <台灣棒球場史> , <中華棒球`) , 1 : 43-45 蕭新拓(1974- ) (棒球大全) ,台北:明明 蕭新煌(1986) <台灣社會結構轉型的再探索> , (中國論壇)- , 298 : 21-29 一一(1988) <台灣社會的發展經驗:從殖民主義到資本主義>,那 國強主誦, {華人地區發展經驗與中國前途> , P.375-402 , 台北:國關中心 一一-( 1989) <台灣民間文化的發展> , <:民國七十八年度中華民國 文化發展之評估與展望`) , p.66-98 ,台北:行政院國家建設 委員會 羅世宏(1992) <常「看」運動,強健體!?>,自立早報, 3. 7 . -3.8 , 14版 (二)報紙資料 大華晚報1984.10.30.2版 上海大公報1948.5.5. 中央日報1971.9.13.3 版 1971.9.15.1 版 中華自報1969.9.2.4版 1969.9.6.4版 197 1. 9.8.2版 中國時報197 1. 9.3.11 版 197 1. 9.7.6版 197 1. 9.12.3 版 197 1. 9.13.3版 1984.10.27.6版 1984.10.29.3版 1991.11.2 1. 5 版 台灣日報1970.7.10.3版 台灣新民報1931.2.13.3版 1932.2.6.3版 台灣新聞報1968.8.26.3版 1968.8.27.3版 1968.8.29.3版 1968.8.30.3版 民眾日報1993. 1. 29.13版 1993.4.7.21版 民族晚報1968.8.26.1版 自立早報1990.3.25.19版 自立晚報1984.11.3.1版 新生報1946.4.11.3版 1946.6.2.5版 1947.7.12.4版 1947.8.27.4版 1952.10.17.4版 1953.4.9.4版 1953.4.23.4版 徵信新聞報1963. 1. 2.3版 1963.1.4.3版 1963. 1. 13.3版 聯合報195 1. 10.9.3版 197 0 .8.27.3版 Adelman,Melvin. L. (1989), "Baseball,Business and the Work Place: Gelber`s Thesis Reexamined" ,Journal of Social History,23(Winter):285-301. Adorno, Theodor W. (1991). The Culture Industry. London: Routledge. Bennett, Tony. Mercer, Colin & Woollacott, Janet. eds.(1986) ,Popular Culture and Social Relations, O~en University Press. Cashmore, Ellis. (1990), Making Sense of Sport, London: Routledge. Chen Kuan-Hsing. (1991), " Post-Marxl.s m: Between / Beyon d Critical Postmodernism and culltural studies" , Media, Culture and" Society. 13 :35-51. Elias,Norbert and Dunning,Eric. (1986), Quest For Excitement , UK: Basil Blackwell. Featherstone, Mike. (1991), Consumer culture & Postmodernism , London: Sage. Fiske,John. (1989),Reading ----(1989), Understanding Hyman. the Popular, Boston: Unwin Hyman. Popular Culture, Boston: Unwin ----(1992), "Cultural Studies and the Culture of Everyday Life" ,in Grossberg, L.(eds) Cultural Studies, London :Routledge. Gelber,Steven. (1983), "Working At Playing: The Culture Of The Workplace And THe Rise Of Baseball" ,Journal Of Social History, 16:3- 20. Grossberg, Lawrence. (1984) • " `I`d Rather Feel Bad than not Feel Anything at all` " (Rock and Roll:Pleasure and Power)" ,Enc1itic,8:94-111. Haggard,Lois.M. & Williams,Daniel.R. (1992) "Identity Affirmation Through Leisure Activities: Leisure Symbols of the Self"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24(1): 1-18. Hall,Stuart. (1992), "Cultural Studies and its Theoretical Legacies" , in Grosserberg, L. (eds) Cultural Studies, London : Routledge . Hargreaves,John. (1986), Sport, Power and Culture, Cambridge : Polity Press. Horne, John. Jary, David. And Tomlinson, Alan. (1987), Sport Leisure and Social Relations,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Jiobu,Robert. M. (1988), “Racial Ineguality in a Public Arena: The Case of Professional Baseball” ,Social Forces,67(2):525-534. Laclau,Ernesto.&Mouffe, Cnamtal. (1985),Hegemony and Socialist Strategy , London:Verso. Lefebvre, Henri. (1990), Everyday Life in Modern World,(trans. Rabinovitch,Sacha), New York:Harper & Row. Lembo,Ronal. & Tucker, Kenneth. H. (1990) “Culture, Television, and Opposition: Rethinking Cultural Studies”, Critical Studies in Mass Communication, 7” 97-116. Leonard,Wilbert Marcellus II. (1988), A Sociological Perspective of Sport, New York: Macmillan. Rable, George.C. (1989),”Patriotism, Platitudes and Politics : Baseball and the American Presidency”, Presidential Studies Quarterly, 19(Spring):363-372. Rojek, Chris.(1985),Capitalism and Leisure Theory, London:Tavistock. Rowe, William. And Schelling, Vivian. (1991), Memory And Modernity - Popular Culture in Latin America, London: Verso. Schmitt, Raymond. L. & Leonard, Wilbert. M.II. (1986),”Immortalizing the Self through Sport”,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91(5):1088-1111. Snyder, Eldon E.(1989),social Aspects of Sport, New Jersy: Englewood Cliffs. Swingewood,Alan. (1979), The Myth of Mass Culture, London: Macmillan. Wenner, Lawrence A. (1989),Media,Sport & Society, London: Sage. Young,T.R.(1986),”The Sociology of Sport-structural Marxist and Cultural Marxist Approaches”,Sociological Perspectives, 29(1):3-28. 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