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學位論文

文章檢視/開啟

書目匯出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引文資訊

TAIR相關學術產出

題名 現階段中共對台談判策略分析 : 兩岸事務性談判個案研究(一九八七-一九九二)
作者 蕭懷湘
XIAO, HUAI-XIANG
貢獻者 朱新民
蕭懷湘
XIAO, HUAI-XIANG
日期 1992
1991
上傳時間 2-五月-2016 15:29:34 (UTC+8)
摘要 本論文旨在作自中共「國臺辦」、「海協會」與我方「海基會」相繼成立後,兩岸事務性談判個案研究。從理論到實務,先介紹中共直接負責對臺談判工作之有隸屬關係之三單位,再將兩岸談判類型分為政治性、非政治性(包括功能性與事務性)二項,分別界定、分析。再以兩岸間最近之三事務性個案作為研究對象,俾對現階段中共對臺談判策略有一全貌性、系統性,較清晰的認識。
參考文獻 壹、中文參考書
一、書籍
1.上海市統一戰線理論研究會。統一戰線工作應用手冊。上海市:人民出版社,一九八九年十二月。
2.中共中央統一戰線工作部統一戰線研究所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與統一戰線。北京:華文出版社,一九八九年。
3.中國人民大學科學社會主義系科學社會主義教研室編。科學社會主義原理。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一九八三年九月。
4.中國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編。中國政府機構1990。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一九九○年
5.尹慶耀先生。「辯證法研究」。臺北:自印本。
6.毛澤東。關於重慶談判,中共中央關於同國民黨進行和平談判的通知。
7.毛澤東選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一九七○年十月。
8.毛澤東。「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毛澤東選集合訂本。
9.毛澤東。 兩個中國之命運,毛澤東選集合訂本。
10.毛澤東。「目前抗日統一戰線中的策略問題」,毛澤東選集合訂本。
11.毛澤東。「中共中央關於同國民黨進行和平談判的通知」,毛澤東選集合訂本。
12.毛澤東。「關於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毛澤東選集,第五卷。北京:人民出版社,一九七七年。
13.毛澤東。「矛盾論」,毛澤東選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一九六六年。
14.毛澤東。「實踐論」,毛澤東選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一九六六年。
15.毛澤東等著。「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論革命策略與人民戰爭。香港:歷史資料出版社,一九七二年。頁一-十四。
16.王炳南。「中美會談九年回顧」。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 一九八五年四月。
17.史大林。論列寧主義基礎,史大林選集(上)。北京:人民出版社,一九七九年十二月。
18.史密斯(Raymond F. Smith)。與蘇聯人談判(Negotiatings with Soviets)。王珪森譯。臺北:中華書局,民國七九年。
19.丘宏達、任孝琦主編。中共談判策略研究。臺北:聯合報社,民國七十六年十月。
20.尼倫伯格(G.I. Nierenberg)。談判的策略(Fundamentals of Negotiating)。鄧麗淑譯,新三版。臺北:遠源出版公司,民國七四年十月。
21.尼倫伯格。談判的策略。臺北:久大文化公司,民國一九九○年三月。
22.白魯恂(Lucian W. Rye)。中共的商業談判作風-一個文化心理的剖析( Chinese Commercial Negotiating Style)。鍾祖康譯,第二版。香港:田園書屋,一九九一年七月。
23.艾思奇。辯證唯物主義-歷史唯物主義,第三版。北京:人民出版社,一九九○年四月。
24.共黨問題研究中心編印。兩岸關係大事紀-民國八十年。民國八一年四月。
25.列寧全集,第三十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一九五九年。
26.杜陵。謀略學。臺北:作者自行出版,民國七十年十二月。
27.杜陵。 謀略理論與作為之研究。臺北:國家出版社,一九九二年一月。
28.李國強等著。「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主任丁關根」,中國當代名人錄,第九集。香港:廣角鏡出版社,一九八九年二月。頁四八-五八。
29.金羽主編。鄧小平的思想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一九九一年九月。
30.周恩來。「一年來的談判及前途」,周恩來選輯,上卷。北京:人民出版社,一九八○年六月
31.周恩來。「爭取和平解放臺灣-在『政協』二屆二次會上的講話」,中共關於「解放臺灣」的文件集(一九四九-一九七一)。香港:當代中國研究所出版,一九七二年。
32.周敏、王笑天。東方談判策略。北京:解放軍出版社,一九九○年六月。
33.周曉虹。公共關係心理學。 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一九九○年四月。
34.林正義。 臺灣安全三角習題。臺北:桂冠公司,一九八九年十一月。
35.林懷卿。第一流的談判法。臺北,金林文化公司。
36.林邁可。和平共存?初版。臺北:聯合書局,民國五十年十月。
37.姜新立。馬克思主義哲學的貧困。臺北:黎明文化公司,民國六十九年。
38.美中關係未來十年。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譯印,一九八三年十月
39.胡耀奎。列寧關於和平與戰爭的理論,列寧主義萬歲。香港三聯書店, 一九六○年四月。
40.浦典祖主編。當代中國政治制度。上海:人民出版社,一九九○年二月。
41.高韓。談判的技巧。臺北:久大文化公司,一九九○年八月。
42.高韓。談判的技巧。臺北:三民書局,民國七十九年八月。
43.高韓(Herb Cohen)。談判的技巧。臺北:(You can NegotiateAnything)。謝瑤玲譯,第三版。臺北:桂冠圖書公司,民國七十四年十月。
44.高韓。談判的技巧。謝瑤玲譯,第六版。臺北:遠流出版社。民國七十五年十一月。
45.張九如。和談覆轍在中國。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民國五十七年四月
46.張九如。和談覆轍在中國。臺北:商務印書館。民國五十七年。
47.張治中回憶錄,下冊。北京文史資料出版社。一九八五年。
48.張旭成。「對美外交的六點建議」,邵玉銘主編國事討論集。臺北:編者自行發行,民七二年十一月。
49.許芥昱。周恩來傳。香港:明報出版部,一九七六年。
50.陸劍傑等主編。科學世界觀和方法論。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 一九八七年八月。
51.胡華主編。中國革命史講義,下冊。北京:人民大學出版社, 一九八○年五月。
52.雲光主編。社會主義政治學。北京:人民出版社, 一九八五年。
53.費雪、布朗(Roger Fisher and Scott Brown)。智慧型談判(Getting Together)。黃.烈修譯,再版。臺北:百錄企業管理顧問有限公司,民國七九年七月。
54.當代資料室。「大陸對臺工作的體系」,當代時事周刊(香港)。一九九○年五月五日。頁九。
55.葉青。馬克思主義批判,五版。臺北:帕米爾書店,民國七十七年七月三十日。
56.雷鼓出版社。謀略技巧。
57.鄧小平文選(一九七五-九八二)。
58.蔣中正。蘇俄在中國,五版。臺北:中央文物供應社,民國四六年七月。
59.劉必榮。談判,二版。臺北:時報文化公司,民國八十年六月。
60.劉紹唐編。「民國大事日誌」,第二冊。臺北:傳記文學出版社,民國六十八年。
61.戴照煜。談判與管理。臺北:長河出版社,民國七九年六月。
62.鍾鳳鳴。心戰戰法研究。臺北:正中書局,民國七三年十一月。
63.魏汝霖。孫子兵法大全,第二版。臺北:黎明文化公司,民國六十八年十月。

二、專論
1. 包宗和。北平-臺北關係中政治與戰略的面向。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國際政治學會第十五屆大會中提出之論文,一九九一年七月二一日-二五日
2. 李英明。海峽交流基金會的角色與功能之研究。臺北:民主基金會「兩岸關係與中國前途」學術研討會論文,民國八十年十一月九日至十日。
3.宋國誠。中華民國大陸政策與中共對臺政策的比較評估。臺北:民主基金會「兩岸關係與中國前途學術研討會」論文,民國八十年十一月九日至十日。
4.邱坤玄。亞太局勢對中國統一的影響與評估。臺北:民主基金會「兩岸關係與中國前途」學術研討會論文,民國八十年十一月九日至十日。
5.吳安家。未來中共可能的談判策略、組織及人員之模擬分析。臺北:中時晚報「兩岸事務性、功能性和政治性接觸談判研討會」論文,民國八十年八月三一日、九月一日。
6.陳長源。國共重慶談判研究-中共談判策略之運用。中國文化大學大陸問題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七十七年一月。
7.黃啟南。中共談判策略之研究-(一九七○年-一九八二年中共與美國關於「臺灣問題」三大公報談判個案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七十六年元月。
8.楊開煌。未來兩岸各種可能接觸談判模式與利弊分析。臺北:中時晚報「兩岸事務性、功能性和政治性接觸談判」研討會論文,民國八十年三一日至九月一日。
9.楊開煌。兩岸政治性談判的可能性、方式及其評估。臺北:民主基金會「兩岸關係與中國前途」學術研討會論文,民國八十年十一月九日至十日。
10.楊渡。兩岸近年來有關事務性接觸與談判之檢討和反省。臺北:中時晚報主辦「兩岸事務性、功能性和政治性接觸談判」研討會論文,民國八十年八月三一日、九月一日。
11.關中。國共合作與中國統一問題之探討。華盛頓特區:「美國政治學會第八十七次年會」論文,一九九一年八月二九日至九月一日。
12.關中。從動員戡亂時期終止後,談兩岸關係與中國統一。壹北:民主基金會,民國八十年六月。
13.韓國瑜。從中共「對臺統戰」策略看兩航談判。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七十七年一月。

三、期刊
1.中國共產黨湖北省委員會寫作小組。「團結人民戰勝敵人的強大武器-『學習論』政策」,「紅旗」雜誌,第九期。一九七一年。
2.尹慶耀。「談共黨的談判」,匪情月報(國際關係研究中心),第二十二卷,第七期。民國六十九年一月)
3、石之渝。「兩岸直航問題之探討」,中國大陸(臺北),第二九六期。民國八一年四月。
4.共黨問題研究,臺北:共黨問題研究中心。
5.大陸情勢與兩岸關係,臺北:共黨問題研究中心。
6.李子弋。「如何粉碎中共統戰陰謀」,實踐月刊。民國七十三年七月二十日。
7.宋國誠。「一九九○年代中共的對臺政策」,中國大陸研究,第三十三卷,第九期。民國八十年三月。
8.易定邦。「曲折的『七二一事件』與兩岸關係」,探索雜誌(香港),復九三期。一九九一年九月。
9.邱進益。「『國家統一綱領』與兩岸關係-與邱進益先生一席談」,亞洲與世界月刊,第八二期。民國八十年四月十五日。
10.爭鳴雜誌(香港)
11.張五岳、李守正。「兩岸接觸談判之可能與趨向淺析」,國家政策雙週刊,第二七期。民國八一年二月十一日。
12.張源愛。「『以官扮民,以民逼官』-評中共成立『海協會』」,中國大陸,第二五卷,第二期,總二九四期。民國八一年二月。
13.裘兆琳。「美國與中共談判『臺灣問題』策略之比較研究」,美國月刊,第一卷,第十期。
14.裘兆琳。「由華航貨機談判看中共的談判技巧」,臺北中央月刊,第六期。民國七五年六月。
15.齊辛。「香港前途-中共的意向」,七十年代。一九八二年九月。
16.「臺聲」(北京)。
17.劉勝驥。「中共對美國談判策略」,中國大陸研究,第三十卷,第八期。民國七七年二月。
18.黎健。「海峽兩岸經貿往來近況述評」,中共問題資料週刊,第五○九期。民國八一年三月九日。
19.錢其深。「變幻的國際形勢和中國的外交」。求是雜誌,第二十四期。一九九○年。
20.瞭望週刊(北京)
21.瞭望週刊(海外版)

四、報紙、廣播
1.人民日報
2.人民日報(海外版)
3.大公報(香港)
4.工商時報(臺北)
5.中央日報(臺北)
6.中時晚報(臺北)
7.中國時報(臺北)
8.中國新聞(香港)
9.文匯報(香港)
10.自立早報(臺北)
11.自立晚報(臺北)
12.光明日報(北京)
13.青年日報(臺北)
14.明報(香港)
15.郝舫。「中國的智慧海」,中國教育報,第一○一○號。一九九一年四月二十一日。
16.黃季。國共兩黨直接對等談判的時機已經成熟。中共中央廣播電臺,一九九一年九月十四日。
17.新華社(北京)
18.新華社(香港)
19.聯合報(臺北)
20.聯合晚報(臺北)

貳、英文參考書籍
(I) Books:
1. The American Heritage Dictionary. Hougyton: Miffiln Company, 1976.
2. Bacharach, Samuel B., and Lawler, Edward J. Bargaining Power, Tactics, and Outcomes. San Francisco, California: Jossey Bass Inc., 1981.
3. Bartos, Otomar J. Process and Outcome of Negotiations.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74.
4. Brzezinski, Zbigniew. Power and Principle: Memoirs of the National Security Adviser. New York: Farrar, 1983.
5. Carter, Jimmy. Keeping Faith: Memoirs of a President. New York: Bantam Books, 1982.
6. Fisher, Roger. and Ury, William. Getting to YES, Negotiating Agreement Without Giving In. Edited by Bruce Patton. New York: Penguin Books,1981.
7.Hersh, Seymour M. The Price of Power. N.Y.: Summit Books,1983.
8.Ikle, Fred Charles. How Nations Negotiate. New York: Harper & Row, 1964.
9.IKle,Fred C. How Nations Negotiate. New York: Kraus Reprint Co, 1981.
10.Keohane, Robert O., and Nye, Joseph S. Power and Interdependence. Boston: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1977.
11.Kissinger, Herny A. White House Years. Boston: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1979.
12.Lockhart, Charles. Bargaining in International Conflicts.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79.
13.Mehra, Parshotam. Negotiating with the Chinese, 1846-1987: Problems & Perspectives. India: Apt Books In., Jun. 1990.
14. Pillar, R. Paul. Negotiating Peace: War Termination as a Bargaining Process.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3.
15. Pruitt, Dean G. Negotiation Behavior.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1981.
16. Pye, Lucian W. Chinese Commercial Negotiating Style. Cambridge, Massachasetts:Gunn & Hain, Inc., 1982.
17. Schelling, Thomas C. "An Essay on Bargaining". In Bargaining: Formal Theories of Negotiation. Edited by Oran R. Young. Urbana, Ill.: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1975.
18 . Solomon, Richard H. Political Negotiating Behavior, A Briefing Analysis. Santa Monica: Rand,December 1985.
19. William, Mark Habeeb. Power and Tactics in International Negotiation. Baltimore and London: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88.
20. Young, Kenneth T. Negotiating With Chinese Communists: The United States Experience 1953-1967. New York: McGraw Hill Book Co., 1968.

(II)Periodicals
1. BShenkar, Oded, Ronen, Simcha." The Cultural Context of Negotiations: The Implications of Chinese Interpersonal Norms". Journal of Applied Behavioral Science, 23, 2 (May 1987): 263-275.
2.Chang, Jaw Ling Joanne. “Peking’s Negotiating Style: A Case Study of U.S. – PRC Normalization.” American Studies, XIV, No.4(Dec.1984): 55 80.
3.Davies, Derek. “How Britain fell for the Peking Gameplan. “Far Eastern Economic Review(June 21, 1984):44-45.
4.Kazuo, Ogura. “How the inscrutable negotiate with the inscurtables Chinese negotiating tactics vis a vis the Japanese.” China Quarterly 8 (1979):529-552.
5.Huan Xiang. “On Sino U.S. Relations.” Foreign Affairs(Fall 1981):35-53.
6.Kirkbride, Paul S., and Tang , Sara F. Y.”Negotiation: lessons from behind the bamboo curtain.” Journal of General Mnagement 2 16(Autumn 1990):1-13.
7. Pye, Lucian W. "The China trade: making the deal." Harvrad Business Review 64(Jl/Ag 1986): 74+.
8. Ross, Robert S. "International Bargaining and Domestic Politics: U.S.-China Relations Since 1972." World Politics Vol. XXXVIII, No. 2(January 1986).
9. Sally, Stewart, and Keown, Charles F. "Talking with the dragon: negotiating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Journal of World Business 24 (Fall 1989): 68-72.
10. Tsim, T. L. "1997: Peking`s strategy for Hong Kong [fifth round of Sino British negotiations over the future of Hong Kong]." World Today 40(Jan.1984): 37-45 .
11. William, Zartman I. "Political Analysis of Negotiation:How Who Gets What and When." World Politics vol.26 (April 1974): 386-398.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東亞研究所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B2002004511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朱新民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作者) 蕭懷湘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作者) XIAO, HUAI-XIANGen_US
dc.creator (作者) 蕭懷湘zh_TW
dc.creator (作者) XIAO, HUAI-XIANGen_US
dc.date (日期) 1992en_US
dc.date (日期) 1991en_US
dc.date.accessioned 2-五月-2016 15:29:34 (UTC+8)-
dc.date.available 2-五月-2016 15:29:34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2-五月-2016 15:29:34 (UTC+8)-
dc.identifier (其他 識別碼) B2002004511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89497-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東亞研究所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本論文旨在作自中共「國臺辦」、「海協會」與我方「海基會」相繼成立後,兩岸事務性談判個案研究。從理論到實務,先介紹中共直接負責對臺談判工作之有隸屬關係之三單位,再將兩岸談判類型分為政治性、非政治性(包括功能性與事務性)二項,分別界定、分析。再以兩岸間最近之三事務性個案作為研究對象,俾對現階段中共對臺談判策略有一全貌性、系統性,較清晰的認識。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一章 緒論 .................... 一
第一節 研究動機....................一
第二節 有關文獻之探索與檢討....................四
第三節 研究過程、方法與限制....................五
第四節 本研究預期之發現及效果....................十三
第二章 中共就唯物辯證法在談判方面之運用....................十九
第一節 中共就唯物辯證法之認識論在談判方面的運用....................十九
第二節 中共就唯物辯證法之方法論在談判方面的運用....................二四
第三節 結論....................三三
第三章 中共談判觀、作風與策略....................四一
第一節 談判界說....................四一
第二節 中共的「談判」觀、作風與策略....................五十
第三節 綜述....................六五
第四章 中共談判策略中之謀略作為....................七七
第一節 謀略之界定....................七八
第二節 中共在談判策略中就謀略之運用....................八四
第三節 結論....................一○五
第五章 中共對臺談判工作之直接相關負責機構....................一一七
第一節 決策指導機構-中共中央對臺工作領導小組人事、業務組織概況....................一一八
第二節 協調執行機構-「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一二二
第三節 執行機構-「海峽兩岸關係協會」....................一二九
第四節 研析....................一四二
第六章 兩岸政治性談判....................一五七
第一節 兩岸階層性談判....................一五七
第二節 政治性談判....................一六四
第三節 結論....................一八三
第七章 兩岸非政治性談判....................二○五
第一節 兩岸功能性談判....................二○五
第二節 兩岸事務性談判....................二一七
第三節 結語....................二三五
第八章個案之一-「間獅漁事件」....................二五五
第一節 兩岸期前交涉經過....................二五五
第二節 中共人員來臺暨兩岸談判經過....................二六五
第三節 研析....................二六八
第九章 個案之一-「兩岸合作共同打擊海上犯罪程序性商談」.................二八一
第一節 雙方期前作業....................二八二
第二節 兩岸談判經過....................二八四
第三節 綜析....................二八九
第十章 個案之三-「兩岸公證文書查證暨間接掛號郵件查詢及補償技術性事務商談」....................二九七
第一節 兩岸期前對話溝通經過....................二九八
第二節 兩岸談判經過....................三○二
第三節 綜析....................三一四
第十一章 總論....................三三五
壹、對臺談判策略綜述....................三三五
貳、本文研究成果檢視....................三四六
參、建議....................三五三
肆、結論....................三六二
參考書目....................三七三
附錄目次
附錄一「國家統綱領」全文....................三九一
附錄二「兩航會談紀要」全文....................三九五
附錄三 金門「協議書」全文....................三九七
zh_TW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B2002004511en_US
dc.title (題名) 現階段中共對台談判策略分析 : 兩岸事務性談判個案研究(一九八七-一九九二)zh_TW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_US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壹、中文參考書
一、書籍
1.上海市統一戰線理論研究會。統一戰線工作應用手冊。上海市:人民出版社,一九八九年十二月。
2.中共中央統一戰線工作部統一戰線研究所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與統一戰線。北京:華文出版社,一九八九年。
3.中國人民大學科學社會主義系科學社會主義教研室編。科學社會主義原理。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一九八三年九月。
4.中國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編。中國政府機構1990。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一九九○年
5.尹慶耀先生。「辯證法研究」。臺北:自印本。
6.毛澤東。關於重慶談判,中共中央關於同國民黨進行和平談判的通知。
7.毛澤東選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一九七○年十月。
8.毛澤東。「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毛澤東選集合訂本。
9.毛澤東。 兩個中國之命運,毛澤東選集合訂本。
10.毛澤東。「目前抗日統一戰線中的策略問題」,毛澤東選集合訂本。
11.毛澤東。「中共中央關於同國民黨進行和平談判的通知」,毛澤東選集合訂本。
12.毛澤東。「關於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毛澤東選集,第五卷。北京:人民出版社,一九七七年。
13.毛澤東。「矛盾論」,毛澤東選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一九六六年。
14.毛澤東。「實踐論」,毛澤東選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一九六六年。
15.毛澤東等著。「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論革命策略與人民戰爭。香港:歷史資料出版社,一九七二年。頁一-十四。
16.王炳南。「中美會談九年回顧」。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 一九八五年四月。
17.史大林。論列寧主義基礎,史大林選集(上)。北京:人民出版社,一九七九年十二月。
18.史密斯(Raymond F. Smith)。與蘇聯人談判(Negotiatings with Soviets)。王珪森譯。臺北:中華書局,民國七九年。
19.丘宏達、任孝琦主編。中共談判策略研究。臺北:聯合報社,民國七十六年十月。
20.尼倫伯格(G.I. Nierenberg)。談判的策略(Fundamentals of Negotiating)。鄧麗淑譯,新三版。臺北:遠源出版公司,民國七四年十月。
21.尼倫伯格。談判的策略。臺北:久大文化公司,民國一九九○年三月。
22.白魯恂(Lucian W. Rye)。中共的商業談判作風-一個文化心理的剖析( Chinese Commercial Negotiating Style)。鍾祖康譯,第二版。香港:田園書屋,一九九一年七月。
23.艾思奇。辯證唯物主義-歷史唯物主義,第三版。北京:人民出版社,一九九○年四月。
24.共黨問題研究中心編印。兩岸關係大事紀-民國八十年。民國八一年四月。
25.列寧全集,第三十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一九五九年。
26.杜陵。謀略學。臺北:作者自行出版,民國七十年十二月。
27.杜陵。 謀略理論與作為之研究。臺北:國家出版社,一九九二年一月。
28.李國強等著。「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主任丁關根」,中國當代名人錄,第九集。香港:廣角鏡出版社,一九八九年二月。頁四八-五八。
29.金羽主編。鄧小平的思想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一九九一年九月。
30.周恩來。「一年來的談判及前途」,周恩來選輯,上卷。北京:人民出版社,一九八○年六月
31.周恩來。「爭取和平解放臺灣-在『政協』二屆二次會上的講話」,中共關於「解放臺灣」的文件集(一九四九-一九七一)。香港:當代中國研究所出版,一九七二年。
32.周敏、王笑天。東方談判策略。北京:解放軍出版社,一九九○年六月。
33.周曉虹。公共關係心理學。 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一九九○年四月。
34.林正義。 臺灣安全三角習題。臺北:桂冠公司,一九八九年十一月。
35.林懷卿。第一流的談判法。臺北,金林文化公司。
36.林邁可。和平共存?初版。臺北:聯合書局,民國五十年十月。
37.姜新立。馬克思主義哲學的貧困。臺北:黎明文化公司,民國六十九年。
38.美中關係未來十年。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譯印,一九八三年十月
39.胡耀奎。列寧關於和平與戰爭的理論,列寧主義萬歲。香港三聯書店, 一九六○年四月。
40.浦典祖主編。當代中國政治制度。上海:人民出版社,一九九○年二月。
41.高韓。談判的技巧。臺北:久大文化公司,一九九○年八月。
42.高韓。談判的技巧。臺北:三民書局,民國七十九年八月。
43.高韓(Herb Cohen)。談判的技巧。臺北:(You can NegotiateAnything)。謝瑤玲譯,第三版。臺北:桂冠圖書公司,民國七十四年十月。
44.高韓。談判的技巧。謝瑤玲譯,第六版。臺北:遠流出版社。民國七十五年十一月。
45.張九如。和談覆轍在中國。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民國五十七年四月
46.張九如。和談覆轍在中國。臺北:商務印書館。民國五十七年。
47.張治中回憶錄,下冊。北京文史資料出版社。一九八五年。
48.張旭成。「對美外交的六點建議」,邵玉銘主編國事討論集。臺北:編者自行發行,民七二年十一月。
49.許芥昱。周恩來傳。香港:明報出版部,一九七六年。
50.陸劍傑等主編。科學世界觀和方法論。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 一九八七年八月。
51.胡華主編。中國革命史講義,下冊。北京:人民大學出版社, 一九八○年五月。
52.雲光主編。社會主義政治學。北京:人民出版社, 一九八五年。
53.費雪、布朗(Roger Fisher and Scott Brown)。智慧型談判(Getting Together)。黃.烈修譯,再版。臺北:百錄企業管理顧問有限公司,民國七九年七月。
54.當代資料室。「大陸對臺工作的體系」,當代時事周刊(香港)。一九九○年五月五日。頁九。
55.葉青。馬克思主義批判,五版。臺北:帕米爾書店,民國七十七年七月三十日。
56.雷鼓出版社。謀略技巧。
57.鄧小平文選(一九七五-九八二)。
58.蔣中正。蘇俄在中國,五版。臺北:中央文物供應社,民國四六年七月。
59.劉必榮。談判,二版。臺北:時報文化公司,民國八十年六月。
60.劉紹唐編。「民國大事日誌」,第二冊。臺北:傳記文學出版社,民國六十八年。
61.戴照煜。談判與管理。臺北:長河出版社,民國七九年六月。
62.鍾鳳鳴。心戰戰法研究。臺北:正中書局,民國七三年十一月。
63.魏汝霖。孫子兵法大全,第二版。臺北:黎明文化公司,民國六十八年十月。

二、專論
1. 包宗和。北平-臺北關係中政治與戰略的面向。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國際政治學會第十五屆大會中提出之論文,一九九一年七月二一日-二五日
2. 李英明。海峽交流基金會的角色與功能之研究。臺北:民主基金會「兩岸關係與中國前途」學術研討會論文,民國八十年十一月九日至十日。
3.宋國誠。中華民國大陸政策與中共對臺政策的比較評估。臺北:民主基金會「兩岸關係與中國前途學術研討會」論文,民國八十年十一月九日至十日。
4.邱坤玄。亞太局勢對中國統一的影響與評估。臺北:民主基金會「兩岸關係與中國前途」學術研討會論文,民國八十年十一月九日至十日。
5.吳安家。未來中共可能的談判策略、組織及人員之模擬分析。臺北:中時晚報「兩岸事務性、功能性和政治性接觸談判研討會」論文,民國八十年八月三一日、九月一日。
6.陳長源。國共重慶談判研究-中共談判策略之運用。中國文化大學大陸問題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七十七年一月。
7.黃啟南。中共談判策略之研究-(一九七○年-一九八二年中共與美國關於「臺灣問題」三大公報談判個案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七十六年元月。
8.楊開煌。未來兩岸各種可能接觸談判模式與利弊分析。臺北:中時晚報「兩岸事務性、功能性和政治性接觸談判」研討會論文,民國八十年三一日至九月一日。
9.楊開煌。兩岸政治性談判的可能性、方式及其評估。臺北:民主基金會「兩岸關係與中國前途」學術研討會論文,民國八十年十一月九日至十日。
10.楊渡。兩岸近年來有關事務性接觸與談判之檢討和反省。臺北:中時晚報主辦「兩岸事務性、功能性和政治性接觸談判」研討會論文,民國八十年八月三一日、九月一日。
11.關中。國共合作與中國統一問題之探討。華盛頓特區:「美國政治學會第八十七次年會」論文,一九九一年八月二九日至九月一日。
12.關中。從動員戡亂時期終止後,談兩岸關係與中國統一。壹北:民主基金會,民國八十年六月。
13.韓國瑜。從中共「對臺統戰」策略看兩航談判。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七十七年一月。

三、期刊
1.中國共產黨湖北省委員會寫作小組。「團結人民戰勝敵人的強大武器-『學習論』政策」,「紅旗」雜誌,第九期。一九七一年。
2.尹慶耀。「談共黨的談判」,匪情月報(國際關係研究中心),第二十二卷,第七期。民國六十九年一月)
3、石之渝。「兩岸直航問題之探討」,中國大陸(臺北),第二九六期。民國八一年四月。
4.共黨問題研究,臺北:共黨問題研究中心。
5.大陸情勢與兩岸關係,臺北:共黨問題研究中心。
6.李子弋。「如何粉碎中共統戰陰謀」,實踐月刊。民國七十三年七月二十日。
7.宋國誠。「一九九○年代中共的對臺政策」,中國大陸研究,第三十三卷,第九期。民國八十年三月。
8.易定邦。「曲折的『七二一事件』與兩岸關係」,探索雜誌(香港),復九三期。一九九一年九月。
9.邱進益。「『國家統一綱領』與兩岸關係-與邱進益先生一席談」,亞洲與世界月刊,第八二期。民國八十年四月十五日。
10.爭鳴雜誌(香港)
11.張五岳、李守正。「兩岸接觸談判之可能與趨向淺析」,國家政策雙週刊,第二七期。民國八一年二月十一日。
12.張源愛。「『以官扮民,以民逼官』-評中共成立『海協會』」,中國大陸,第二五卷,第二期,總二九四期。民國八一年二月。
13.裘兆琳。「美國與中共談判『臺灣問題』策略之比較研究」,美國月刊,第一卷,第十期。
14.裘兆琳。「由華航貨機談判看中共的談判技巧」,臺北中央月刊,第六期。民國七五年六月。
15.齊辛。「香港前途-中共的意向」,七十年代。一九八二年九月。
16.「臺聲」(北京)。
17.劉勝驥。「中共對美國談判策略」,中國大陸研究,第三十卷,第八期。民國七七年二月。
18.黎健。「海峽兩岸經貿往來近況述評」,中共問題資料週刊,第五○九期。民國八一年三月九日。
19.錢其深。「變幻的國際形勢和中國的外交」。求是雜誌,第二十四期。一九九○年。
20.瞭望週刊(北京)
21.瞭望週刊(海外版)

四、報紙、廣播
1.人民日報
2.人民日報(海外版)
3.大公報(香港)
4.工商時報(臺北)
5.中央日報(臺北)
6.中時晚報(臺北)
7.中國時報(臺北)
8.中國新聞(香港)
9.文匯報(香港)
10.自立早報(臺北)
11.自立晚報(臺北)
12.光明日報(北京)
13.青年日報(臺北)
14.明報(香港)
15.郝舫。「中國的智慧海」,中國教育報,第一○一○號。一九九一年四月二十一日。
16.黃季。國共兩黨直接對等談判的時機已經成熟。中共中央廣播電臺,一九九一年九月十四日。
17.新華社(北京)
18.新華社(香港)
19.聯合報(臺北)
20.聯合晚報(臺北)

貳、英文參考書籍
(I) Books:
1. The American Heritage Dictionary. Hougyton: Miffiln Company, 1976.
2. Bacharach, Samuel B., and Lawler, Edward J. Bargaining Power, Tactics, and Outcomes. San Francisco, California: Jossey Bass Inc., 1981.
3. Bartos, Otomar J. Process and Outcome of Negotiations.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74.
4. Brzezinski, Zbigniew. Power and Principle: Memoirs of the National Security Adviser. New York: Farrar, 1983.
5. Carter, Jimmy. Keeping Faith: Memoirs of a President. New York: Bantam Books, 1982.
6. Fisher, Roger. and Ury, William. Getting to YES, Negotiating Agreement Without Giving In. Edited by Bruce Patton. New York: Penguin Books,1981.
7.Hersh, Seymour M. The Price of Power. N.Y.: Summit Books,1983.
8.Ikle, Fred Charles. How Nations Negotiate. New York: Harper & Row, 1964.
9.IKle,Fred C. How Nations Negotiate. New York: Kraus Reprint Co, 1981.
10.Keohane, Robert O., and Nye, Joseph S. Power and Interdependence. Boston: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1977.
11.Kissinger, Herny A. White House Years. Boston: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1979.
12.Lockhart, Charles. Bargaining in International Conflicts.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79.
13.Mehra, Parshotam. Negotiating with the Chinese, 1846-1987: Problems & Perspectives. India: Apt Books In., Jun. 1990.
14. Pillar, R. Paul. Negotiating Peace: War Termination as a Bargaining Process.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3.
15. Pruitt, Dean G. Negotiation Behavior.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1981.
16. Pye, Lucian W. Chinese Commercial Negotiating Style. Cambridge, Massachasetts:Gunn & Hain, Inc., 1982.
17. Schelling, Thomas C. "An Essay on Bargaining". In Bargaining: Formal Theories of Negotiation. Edited by Oran R. Young. Urbana, Ill.: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1975.
18 . Solomon, Richard H. Political Negotiating Behavior, A Briefing Analysis. Santa Monica: Rand,December 1985.
19. William, Mark Habeeb. Power and Tactics in International Negotiation. Baltimore and London: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88.
20. Young, Kenneth T. Negotiating With Chinese Communists: The United States Experience 1953-1967. New York: McGraw Hill Book Co., 1968.

(II)Periodicals
1. BShenkar, Oded, Ronen, Simcha." The Cultural Context of Negotiations: The Implications of Chinese Interpersonal Norms". Journal of Applied Behavioral Science, 23, 2 (May 1987): 263-275.
2.Chang, Jaw Ling Joanne. “Peking’s Negotiating Style: A Case Study of U.S. – PRC Normalization.” American Studies, XIV, No.4(Dec.1984): 55 80.
3.Davies, Derek. “How Britain fell for the Peking Gameplan. “Far Eastern Economic Review(June 21, 1984):44-45.
4.Kazuo, Ogura. “How the inscrutable negotiate with the inscurtables Chinese negotiating tactics vis a vis the Japanese.” China Quarterly 8 (1979):529-552.
5.Huan Xiang. “On Sino U.S. Relations.” Foreign Affairs(Fall 1981):35-53.
6.Kirkbride, Paul S., and Tang , Sara F. Y.”Negotiation: lessons from behind the bamboo curtain.” Journal of General Mnagement 2 16(Autumn 1990):1-13.
7. Pye, Lucian W. "The China trade: making the deal." Harvrad Business Review 64(Jl/Ag 1986): 74+.
8. Ross, Robert S. "International Bargaining and Domestic Politics: U.S.-China Relations Since 1972." World Politics Vol. XXXVIII, No. 2(January 1986).
9. Sally, Stewart, and Keown, Charles F. "Talking with the dragon: negotiating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Journal of World Business 24 (Fall 1989): 68-72.
10. Tsim, T. L. "1997: Peking`s strategy for Hong Kong [fifth round of Sino British negotiations over the future of Hong Kong]." World Today 40(Jan.1984): 37-45 .
11. William, Zartman I. "Political Analysis of Negotiation:How Who Gets What and When." World Politics vol.26 (April 1974): 386-398.
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