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contributor.advisor | 孫本初 | zh_TW |
dc.contributor.advisor | Sun, Ben-Chu | en_US |
dc.contributor.author (作者) | 崔月和 | zh_TW |
dc.contributor.author (作者) | Cui, Yue-He | en_US |
dc.creator (作者) | 崔月和 | zh_TW |
dc.creator (作者) | Cui, Yue-He | en_US |
dc.date (日期) | 1990 | en_US |
dc.date.accessioned | 2-五月-2016 17:08:43 (UTC+8) | - |
dc.date.available | 2-五月-2016 17:08:43 (UTC+8) | - |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 2-五月-2016 17:08:43 (UTC+8) | - |
dc.identifier (其他 識別碼) | B2002004800 | en_US |
dc.identifier.uri (URI) |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89796 | - |
dc.description (描述) | 碩士 | zh_TW |
dc.description (描述) | 國立政治大學 | zh_TW |
dc.description (描述) | 公共行政學系 | zh_TW |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 由於現代行政國家應擔負起國家發展的引導角色,所以非具備應付行政需求的能力與責任不可,為了適應行政需求的急遽變化,也應該隨著時代的變遷與不同的需求,而不斷地改善行政組織、管理技術與公務人員執行公務時的態度作為等。 為因應此時代的需求,韓國政府在一九六四年六月一日設置了「行政改革調查委員會」。而後,再設置「行政改革委員會」(一九七三年設立)、「行政調查研究室」(一九八一年設立)與「行政改革委員會」(一九八八年設立)。 然而上述四個行政改革機關在其活動期間的長短、隸屬關係的層次以及結構型態上各有不同,因此,它們所扮演的角色與表現上互有相同及相異之處。為何其在功能上會產生不同之處?為何會發生如此不同的表現呢?哪一種行政改革機關比較有效率?往後行政改革的推行,究竟哪一種行政改革機關最合適?最有成效?需求不需要分別建立「常設性」與「臨時性」的行政改革機關?這些問題都是非常值得探討,因此筆者欲對上述的行政改革機關之間作一比較研究。 由於時間、財力等限制,故本文所探討的範圍僅侷限於行政改革機關的結構面。即是,從機關的法定地位、機關結構的特性、與機關功能的分化等三方面來加以比較。但是與此三方面有關的部分像內部結構的過程面(包括機關的溝通體系與推動過程等方面)、資源方面、方案的產出方面、以及外在環境等方面的因素,將在相關部分中附帶的略加以說明。本研究的探討著重於文獻資料的研究法,藉助於有關的圖書資料,檔案等的蒐集、整理、分析與綜合,進而提出結果與建議以供實務者及研究者的參考。全文共計五章,約十萬餘言,本論文章節的編排如下: 第一章為緒論。敘述本論文的研究動機與目的、研究範圍、方法與限制、以及研究假設與設計,並闡釋行政改革之概念。 第二章為理論基礎。關述機關(制度)建立之模型,探討行政改革機關在結構方面比較變數,以及闡述行政改革機關的類型。 第三章為韓國行政改革活動之概觀。介紹韓國行政改革機關設置關之狀況、常設性行政改革機關之活動、以及臨時性行政改革機關之活動,並評估韓國行政改革活動。 第四章為機關結構面之分析比較。比較並探討各行政改革機關之法定地位、結構特性、以及功能分化等方面。 第五章為結論與建議。摘要說明本研究的發現,並提出改進與建議。 | zh_TW |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B2002004800 | en_US |
dc.subject (關鍵詞) | 行政改革 | zh_TW |
dc.subject (關鍵詞) | 國家發展 | zh_TW |
dc.subject (關鍵詞) | 行政組織 | zh_TW |
dc.subject (關鍵詞) | 管理技術 | zh_TW |
dc.subject (關鍵詞) | 公務人員 | zh_TW |
dc.subject (關鍵詞) | 法定地位 | zh_TW |
dc.title (題名) | 韓國行政改革機關之研究──從結構面來分析比較四個行政改革機關 | zh_TW |
dc.type (資料類型) | thesis | en_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