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contributor.advisor | 謝雲飛 | zh_TW |
dc.contributor.author (作者) | 邊瀅雨 | zh_TW |
dc.creator (作者) | 邊瀅雨 | zh_TW |
dc.date (日期) | 1989 | en_US |
dc.date (日期) | 1988 | en_US |
dc.date.accessioned | 3-五月-2016 14:16:35 (UTC+8) | - |
dc.date.available | 3-五月-2016 14:16:35 (UTC+8) | - |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 3-五月-2016 14:16:35 (UTC+8) | - |
dc.identifier (其他 識別碼) | B2002005500 | en_US |
dc.identifier.uri (URI) |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90163 | - |
dc.description (描述) | 碩士 | zh_TW |
dc.description (描述) | 國立政治大學 | zh_TW |
dc.description (描述) | 中國文學系 | zh_TW |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 韓國語與中國語是系統迥異的兩種語言,不過是因為韓國古代有語言而無文字,所以便借用了中國文字-漢字為早期的「書面語」。 高麗時代(941~1792)起實施科舉制度,漢詩、漢文成了一般文人學士必備的素養,於是韻書被廣為利用。起初通用<<禮部韻略>>、<<古今韻會舉要>>、<<洪武正韻>>等中國韻書,自朝鮮時代(1392~1896)起編纂了<<東國正韻>>、<<華東正音通釋韻考>>、<<三韻聲彙>>、<<奎章全韻>>等韓國韻書。這是由於中國本土字音與韓國漢字音兩者間經常發生乖離的現象,僅憑中國韻書是無法普遍通行韓國的。 韓國韻書最大的特色在於以韓文字母來標注韓國的漢字音,通常一部韻書都是統標韓國漢字音,同時又標中國本土漢音的。<<東國正韻>>(1447)是一部標韓國漢字讀音而不標中國本土讀音的韻音。除此書之外,其餘的韻書均以<<四聲通解>>為基準,併記中國本土字音。其中標注中國本土字音(<<四聲通解>>音)與當時韓國漢字音的第一本韓國韻音是<<華東正音通釋韻考>>。<<四聲通解>>的中國語音是原樣襲用<<洪武正韻譯訓>>的音而完成的;正如<<華東正音通釋韻書>>序文中的全詮釋云,其所以如此標注,是微以中國本土字音為依據,便能與發音不同的韓國漢字音可以互相對照。 故倘若將<<洪武正韻>>與<<華東正音通釋韻考>>相與比較的話,即可發現有某種規則性的對應關係在其中的,本文即據此種對應關係之比對而作。 全文所欲討論研析的,可分為如下三部分。 (一)研析<<華東正音通釋考>>編纂的動機,以及韓國韻音與中國韻書間的關係。 (二)探討<<華東正音通釋韻書>>華音所反映的書系。 (三)探討<<洪武正韻>>與<<華東正音通釋韻考>>韓漢音間的對應關係。 本文初稿寫成時,辭不達意,不妥之處頗多,承蒙謝師雲龍先生在百忙之中逐一訂謬,殷切指導,使我受益非淺,謹此致最深切之敬意與謝忱。此外,本文撰寫過程中,諸位師長以及班上同學,予以指正並提供寶貴意見及資料,特此申謝。 | zh_TW |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 <目次>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研究目的與方法………1 (一) 研究目的………1 (二) 研究方法………4 (三) 附加說明………5 第二節 <<華東正音>>概說………8 (一)<<華東正音>>之作者………8 (二)<<華東正音>>之成書年代及動機………8 (三)版本………9 (四)體裁………11 第二章 <<華東正音>>之系譜………19 第一節 韓國人之力用中國韻書及編纂韻書………19 第二節 <<華東正音>>在韓國韻書中的地位………30 (一)韓國韻書之特徵與<<華東正音>>之關係………30 (二)<<三韻通考>>與<<華東正音>>………33 第三章 <<華東正音>>之音系………38 第一節 <<華東正音>>之韓國漢字音………38 第二節 <<華東正音>>之華音「聲母」………43 (1)脣音………46 (2)齒頭音………47 (3)古音………48 (4)正齒音二等………49 (5)正齒音三等及半齒音………49 (6)牙音………51 (7)喉音………54 第三節 <<華東正音>>之華音「韻母」………60 (1)通攝………61 (2)江攝………63 (3)止攝………64 (4)遇攝………66 (5)蟹攝………66 (6)臻攝………69 (7)山攝………72 (8)效攝………76 (9)果攝………76 (10)假攝………77 (11)宕攝………78 (12)梗攝及曾攝………79 (13)流攝………82 (14)深攝………83 (15)咸攝………84 第四章 <<洪武正韻>>之音系………86 第一節 <<譯訓>>所使用的訓民正音………86 (1)聲母………86 (2)韻母………88 第二節 聲類………89 (一)<<譯訓>>的三十一聲類………89 (二)劉文錦的三十一聲母 ………94 (三)崔玲愛所擬訂的實際聲類二十一聲母………101 (四)應裕康的聲母音值之擬訂………104 第三節 韻類………110 第五章 <<洪武正韻>>聲韻與<<華東正音>>韓漢音對應關係………113 第一節 諺文初聲與漢文之聲母………114 (一) 聲類的對應………114 (二) 聲類對應規律的例外字………129 第二節 諺文中聲與漢文之介音及主要元音………131 第三節 諺文終聲與漢文韻尾………149 第六章 結論………159 (一)<<華東正音>>之緣起………159 (二)<<華東正音>>華音……… (三)<<洪武正韻>>與<<華東正音>>韓漢音的對應關係………164 (附錄) 1.參考書目………171 2.<<洪武正韻>>聲韻與<<華東正音>>韓漢音對比表 | zh_TW |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B2002005500 | en_US |
dc.title (題名) | 《華東正音通釋韻考》研究 | zh_TW |
dc.type (資料類型) | thesis | en_US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附錄)主要參考書目 未依書名首字筆畫為次第 壹. 本書類 1.華東正音通釋韻考 韓國漢城大學奎章閣藏本 2.御製正音通釋 韓國漢城大學奎章閣藏本 貳.韓國資料 (1)史料 1.三韻補遺 漢城大學奎章閣藏本 2.三韻聲彙 朝鮮,洪啟禧編,漢城大學奎章閣藏本 3.四聲通解 原本國語國文學叢林,漢城大提閣出版社 4.束國正韻 原本國語國文學叢林,漢城大提閣出版社 5.奎章全韻 漢城大學奎章閣藏本 6.洪武正韻譯訓 漢城高麗大學校出版部 7.朝鮮圖書解題總督府編,漢城大學校奎章閣藏本 8.增補三韻通考 漢城大學全章關藏本 9.增補文獻備考第243卷(藝文考二代著述篇) 10.諺文志 柳僖撰,原本國語國文學叢林,漢城大提閣出版社 11.翻譯老乞大,朴通事 崔世珍譯註,原本國語國文學叢林,漢城大提閣出版社 (2)專音類 1.十五世紀韓國字音與中國聲韻之關係成元廣著,漢城槿域書齋 2.四聲通解研究 姜信沆著,漢城新亞社 3.改定東國正韻研究(研究篇) 俞昌均著,漢城高麗大學出版社 4.洪武正韻譯訓新研究,朴炳采著,漢城高麗大學校民族文化研究所出版 5.國語史概說 李基文著,改訂版,塔出版社 6.國語音韻體系研究 金完鎮著 漢城一潮閣 7.國語學賞資料選集(N) 國語學會編,漢城一潮閣 8.國語變遷史 劉昌惇著,漢城通文館 9.朝鮮(李朝) 漢字音研究 南廣祐著,一潮閣 (3)論文類 1.漢字音考 文璇奎著 全北大學校論文集2種 2.老乞大,朴通事諺解內字音의音系 姜信沆著,東方學志18輯,延世大學學校國學研究院 3.洪武正韻譯訓과四聲通解의比較(四聲通考再構) 李東林著,東國大論集第五集 4.洪武正韻譯訓俗音考 朴炳采著,高麗大學校人文論文集20輯 5.中國語가,韓國이,影響-音韻篇 朴因用,曉星女大研究論文集(前篇) 6.華東正音通釋韻考의俗音字 李敦柱,李崇寧先生古稀紀念國語國文學論叢pp.221~248,塔出版社 7.漢字音考 文璇奎,全北大學校論集2輯 8.現代韓國漢字音,性格體系,明知大論文集第一輯 9.韓、中兩國의漢字音比較研究(~/-k,-t,-P/入聲字音 中心오로),李敦柱,全面大學放龍鳳論叢第5輯 10.韓國韻書이關햔基礎的인研究(華東正音通釋韻考 中心),姜信沆,別冊 參.中國資料 (1)史料 1.洪武正韻 樂紹鳳等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二三九冊本,台灣商務印書館發行 2.新校正切宋本廣韻 陳彭年等重修,黎明文化事業公司印行 (2)專書類 1.中原音韻概要 陳新雄著,學海出版社 2.中國音韻學史 張世祿著,商務印書館 3.中國語言學史 王力著,香港中國圖書刊行社 4.中國聲韻學大綱 謝師雲飛著,蘭臺黃局 5.洪武正韻的聲類與韻類 吳淑美撰,文津出版社 6.國音中古因對照表 廣文疏編譯所編,廣文書局 7.語言學概要 劉伶等主編,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8.語音學大綱 謝師雲飛著,學生書局 9.漢語史稿 王力著,中華書局 10.漢語音類學 董同龢著 11.漢語音類學史略 周斌武著,安徽教育出版社 12.漢語音類導論 羅常培著,里仁書局 13.漢語語音史 王力著,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4.廣韻聲系(上、下) 沈兼土主編,中華書局 (3)論文類 1.中國國語與現代轉國漢字音語音系統對應關係的研究 金泰成撰,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76年1月) 2.《老乞大諺解》和《朴通事適事諺解》中所見的漢語,朝鮮語對音 胡明揚,中國語文(1963年第3期) 3.漢武正韻研究 崔玲愛撰,台灣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民國84年) 4.漢武正韻聲母音值之擬訂 應裕康,中華學苑6期(79年9月) 5.漢武志韻韻母音值之擬訂 應裕康,漢學論集59卷11期 6.記畢拱宸韻略匯通 陸志韋,燕京學報33期 7.記蘭茂韻略易通 陸志韋,燕京學報32期 8.漢字在中古漢語與現代韓語中之音讀比較研究 謝師雲飛,董作賓先生九五誕辰紀念論文集(pp120~139) 9.漢字再近代漢語與現代韓語中之音請比較研究謝師雲磊,高仲華先生八秩榮廣論文集 10.韓人運用漢字與韓國漢字入聲韻之研究 金相根撰,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民國72年6月) | zh_T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