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contributor.advisor | 李榮秋 | zh_TW |
dc.contributor.advisor | LI, RONG-GIU | en_US |
dc.contributor.author (作者) | 林浩善 | zh_TW |
dc.contributor.author (作者) | LIN, HAO-SHAN | en_US |
dc.creator (作者) | 林浩善 | zh_TW |
dc.creator (作者) | LIN, HAO-SHAN | en_US |
dc.date (日期) | 1985 | en_US |
dc.date.accessioned | 5-五月-2016 15:06:45 (UTC+8) | - |
dc.date.available | 5-五月-2016 15:06:45 (UTC+8) | - |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 5-五月-2016 15:06:45 (UTC+8) | - |
dc.identifier (其他 識別碼) | B2002006602 | en_US |
dc.identifier.uri (URI) |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91473 | - |
dc.description (描述) | 碩士 | zh_TW |
dc.description (描述) | 國立政治大學 | zh_TW |
dc.description (描述) | 政治學系 | zh_TW |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 論文提要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操縱國際政治的兩極體制,到一九七○年代轉變為多極體制。其結果使冷戰時代兩大集團內部的團結瓦解,而和解的問題隨之產生。同時第三世界國家在國際所扮演的角色及其影響力日漸增大,維持國際和平的機構聯合國,其特性也變質,使國際安定結構之根本發生改變。 在這一連串的變化中,最受人重視者為美國對外政策之變化。因尼克森主義而產生美國軍事介入的變化,又因美國支持中共進入聯合國,而使中共取得聯合國內的中國代表權。在「以談判代替對抗」的口號下,尼克森總統訪問大陸,並與周匪恩來發表「上海公報」,以及美、匪雙方互設聯絡辦事處等。一連串舉動,使得戰後美國三十年反共的政策,根本動搖,自由世界反共思想因之混亂,陣角因之不穩。 美國對外政策之基本置於主敵蘇俄上。因之,美國的遠東政策也是在這目標下來運作。尼克森認為,任何美國亞洲政策不能不顧及中共存在之事實,因此,鼓勵中共重回國際社會。美國並設法改善華府與北平之關係,以促使中共改變,而結束越戰。美國也重視「聯匪制俄」的理論,認為「匪俄分裂」情勢可以善加利用,所以與中共修好,符合美國國家利益。另一方面,與蘇俄綿延七千公里的邊界,而且時時受蘇俄威脅的中共,也認為唯一能協助牽制蘇俄的是美國。此外,美國主要在經濟上,而中共在政治方面有牽制日本的必要;美、毛乃改善雙方關係。這是因為美國對中共市場之開拓比日本晚,勢難與日本競爭,乃急速改善美,毛關係以圖補救。至於中共則憂慮日本將由經濟大國發展為軍事大國,乃使美國企業與日本企業在大陸競爭以牽制日本。而且中共為促進現代化,有必要借助於美國等西方國家的資本和技術。 然而從國際政治舞台上來看,美國與中共之和解只不過是強權間彼此相互猜忌、傾軋之一個片斷或縮影。故一九七三年秋初起,美、中共關係陷入了低潮,甚至開始凍結,此現象就證明美、中共之和解在本質上有其限度。即早期的發展已滿足了彼此的短程目標,尤其共產主義與制度和民主主義與制度之根本不同,他們的合作總是有限度的。 大韓民國政府於一九四八年八月十五日宣告成立,聯合國大會承認大韓民國政府為韓國之唯一合法政府。韓戰發生時,聯合國安全理事會和大會分別決定派聯軍赴韓及設立聯合國韓國統一善後委員會,同時一九五一年聯合國大會通過中共為侵略者的決議案。一九五三年的休戰協定,大韓民國政府因反對而未參加,由北韓、中共、聯軍司令部在板門店簽訂,其後聯軍和美軍一直保障大韓民國之安全。然而,自從美國從韓國開始撤軍,中共進入聯合國,並且支持北韓解散聯合國韓國統一善後委員會的主張。同時聯軍司令部也面臨解體。這些美、中共之和解逆流,均為朝鮮半島的均勢帶來甚大影響,也使韓國的對外政策產生了急劇的變化。 從韓、美、中共三角關係來看,美國與中共之對韓終極政策是希望在朝鮮半島能成立親美或親中共之友好政權。中共最基本的態度是只承認北韓而不承認大韓民國政府,而且害怕北韓倒向蘇俄,所以中共無論在聯合國內外,都必須大聲叫嚷,以證明其對北韓的堅決支持。但是,中共在求生存,求四化以及在牽制蘇聯的戰略方面,與美國的利益與戰略大致相符,於是將其他問題擱置而與美國進行和解。中共認為朝鮮半島的統一,不如朝鮮半島的分裂予以固定化,並緩和緊張情勢來得重要。因此中共短程之對韓政策為繼續運用其對北韓的影響力以求現狀之維持。 美國向來的對韓政策乃附著於封鎖中共政策的一環,因此一旦尼克森對中共政策有了變更,則對韓政策當然也隨之改變。美國之對韓政策在短程目標上是防止朝鮮半島再度發生戰爭,牽制北韓、中共、蘇俄、日本之獨占支配。其次以日本與大韓民國為盟友,與蘇俄及中共相抗衡,以維持均勢。而長程目標則支助自由民主國家共維國際和平,並期望國際間保障朝鮮半島之和平。為執行上述政策,美國一再表明繼續對韓防衛的承諾,同時也表明在蘇俄和中共改善與韓國關係的前提下,美國也願意改善與北韓的關係。美國並且以支持南北韓對話和南北韓同時進入聯合國作為制度來誰持朝鮮半島的和平。 國家生存之道,就其要者歸納而言不外兩點,一在自立自強,獨立不撓,二在瞭解世界,善用外交。前者為體;後者為用,不可偏廢。因大韓民國政府在這急變之國際局勢中;欲緩和南北韓間之緊張狀態,並確保在國際社會中優於北韓的有利地位,乃製訂各種措施以求達成大韓民國政府所主導的韓國統一。一九七○年八月十五日朴大統領的八、一五和平統一構想宣言即為發端。此一宣言的基本精神,可要略為防止戰爭的重演,以及將南北韓關係導引向善意的競爭這二點。一九七一年八月十二日,大韓民國紅十字會會長崔斗善以八、一五宣言的精神為基礎,向北韓紅十字會提議,為了使南北韓間的失散家庭找尋連動達成協議,紅十字會代表應面對面舉行會談。 經過廿五次的預備會議;南北韓紅十字本會終於舉行,雙方也努力於促成政治會談的實現,上海公報發表後,一九七二年七月四日南北韓發表共同聲明。因此韓國國民滿懷著韓國即將統一的憧憬。然而如南北對話所顯示的,北韓起初尚表示出有討論的意思,不久便露出其不合作、好戰的態度,南北韓對話便因而中輟。結果北韓在大韓民國維持和平的期望下,露出他們攻擊性理念之本性,標舉共產主義理念而輕視民族,依然採取反民族之態度。因此一九七三年六月廿三日,朴大統領以國內外情勢為基礎,發表為實現自主的、和平的統一之七項有關和平統一外交政策的特別宣言。此宣言的目的是在和平的進行統一工作既為國際間樂見的環境中,大韓民國政府以和平姿態主動提出統一方案,使世界輿論支持南北韓對話,進而促使北韓積極誠意地坐到談判桌來。另一方面,在聯合國韓國統一善後委員會面臨解散之際,大韓民國希望以南北韓同時加入聯合國,使國際上保障大韓民國的安全。 在聯合國韓國統一善後委員會解散後,繼之而來面臨的是聯軍司令部的存廢問題。因之一九七四年一月十八日朴大統領向北韓提議締結互不侵犯協定。此提議之緣由乃因聯軍司令部在大韓民國反對而缺席的情況下與北韓、中共簽署韓戰休戰協定;而今聯軍司令部如果解散的話,則韓國政府的利益和安全便無法獲得保障。 因聯合國韓國統一善後委員會的解散和聯軍司令部之面臨解體以及西方自由陣營為中心之聯合國的變質,大韓民國與聯合國的密月期也於焉告終。所以大韓民國政府在一九七四年八月十五日更發表和平統一三大原則,其主要內容為朝鮮半島之統一應依南北韓當事者自由地以和平方式並且逐步地來完成。換言之,韓國政府表示在統一韓國問題方面;往後不再依賴聯合國,而以確保優於北韓的自衛能力以及開展靈活外交活動;將韓國問題局限於南北韓當事者間來解決。 | zh_TW |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B2002006602 | en_US |
dc.subject (關鍵詞) | 中共 | zh_TW |
dc.subject (關鍵詞) | 尼克森芏義 | zh_TW |
dc.subject (關鍵詞) | 聯合國 | zh_TW |
dc.subject (關鍵詞) | 1969-1974 | zh_TW |
dc.subject (關鍵詞) | CHINA-COMMUNIST | en_US |
dc.subject (關鍵詞) | THE-UNITEA-NATION | en_US |
dc.subject (關鍵詞) | AMERICA | en_US |
dc.title (題名) | 美國中共之和解與韓國之安全--一九六九至一九七四年 | zh_TW |
dc.type (資料類型) | thesis | en_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