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學位論文
文章檢視/開啟
書目匯出
-
題名 從政治鬥爭的角度看周恩來的文藝主張 作者 宏建燊 貢獻者 李天民
宏建燊日期 1986 上傳時間 5-五月-2016 15:09:33 (UTC+8) 參考文獻 論文提要(代序)一、 以周恩來作為論文題目,國內外皆有,博士論文,在美國亦問世多年(例如,R.S. Weidenbaum, “Chou En-Lai, Creative Revolutionary,” Ph. D.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Connecticut, 1981)。但探討周恩來與文藝關係的學位論文,則迄今尚未出現,故筆者願在這方面做一嘗試。此外,以周恩來的文藝言論及文藝活動紀錄去了解周恩來,也是一個新的嘗試。二、 本論文共分八章,全文五萬多字。 第一章,說明周恩來與文藝的關係,証明周恩來酷愛文藝,與他日後的文藝主張有密切的關係。 第二章,說明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的文藝主張,比較他們的不同點,從而突出了周恩來有自己的文藝理想。 第三章,從周恩來的文藝講話,說明五十年代,中共領導人對文藝的看法,由合而分。 第四章,具體証明周恩來在新僑會議、廣州會議提出自己的文藝主張。 第五章,探討在文化大革命之前,毛澤東、劉少奇兩派發生文藝論戰,周恩來採取何種態度?他的文藝生活有沒有受到影?。 第六章,說明文革期間,周恩來的文藝生活受到江青的嚴重干擾。 第七章,討論周恩來的文藝思想對今後中共文藝的影?,並提出他的文藝主張的可行性須依賴那幾個條件。 第八章,結論,周恩來的文藝精神-藝術民主。三、 最後,我要特別感謝指導教授 李師天民的循循善誘。無論是在題目的擇定、綱目的擬訂、資料的提供、寫作的方法……等方面,李師均不厭其煩、全力指導。特別是李師接受學生將近壹年的密集式的「糾纏」(幾乎每星期見面一次),佔用李師不少寶貴的研究時間,令學生?感激又不安。總之,沒有李師的指引,本論文是無法完成的。 宏建燊 謹識 民國七十五年五月參考書目:一、 中文參考書1. 丁望,文化大革命評論集。香港:當代中國研究所,1967。2. 丁望,王洪文張春橋評傳。香港:明報月刊出版,1977。3. 丁望,江青簡傳。香港:當代中國研究所,1967。4. 中共中央文獻編輯委員會編,三中全會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吉林:人民出版社,1982。(台北影印本)5. 中共中央文獻編輯委員會編,周恩來選集,下卷。北平:人民出版社,1984。6. 中共中央文獻編輯委員會編,鄧小平文選。北平:人民出版社,1983。7. 中共中央毛澤東主席著作委員會編,毛澤東選集,第五卷。北平:人民出版社,1977。8. 「中共研究」雜誌社編,劉少奇問題資料專輯。台北:中共研究雜誌社,1970。9. 「中共研究」雜誌社編,增訂本:中共文化大革命重要文件彙編。台北:中共研究社,民68。10. 中共術語彙解編輯委員會編,中共術語彙解,增訂本。台北:中國出版公司,民66。11. 中國人民解放軍政治學院黨史教研室編,中共黨史主要事件簡介(1949-1981)。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12. 中國文藝年鑒社編,中國文藝年鑒(1981)。北平:文化藝術出版社,1982。13. 王章陵,白樺的「路」。台北:黎明,民71。14. 王章陵,中國大陸反共文藝思潮。台北:黎明,民68。15. 中國時報編輯部編,鄧小平復出內幕。台北:時報出版公司,民66。16. 中國社會科學學院文學研究所圖書資料室編,周恩來與文藝,上、下?。北平: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0。17. 中國問題研究中心編,周恩來專輯,上?。香港:自聯出版社,1971。18. 王瑤,中國新文學史稿,下?,修訂版。上海:文藝出版社,1982。19. 毛澤東論文藝。北平:人民文學出版社,1966。20. 北京大學中文系文藝理論教研室編,文學理論學習資料,上、下?,修訂本。北平:北京大學出版社,1981。21. 司馬長風,文革始末,上卷。香港:百葉書舍,1976。22. 司馬長風,鄧小平復職始末。香港:波文書局,1980。23. 江青同志論文藝。無出版地及出版機構。1968。24. 李天民,周恩來評傳。台北:黎明,民65。25. 李准、丁振海,毛澤東文藝思想新論。北平:文化藝術出版社,1983。26. 汪學文,中共文化教育概論。台北:正中書局,民66。27. 吳豐興,中國大陸的傷痕文學。台北:幼獅文化,民70。28. 周恩來選集,下卷。北平:人民出版社,1984。29. 周新譯,佛拉第米洛夫原著,延安日記。台北:聯經出版社,民65。30. 政大國研所編,中共機密文件彙編。台北:國研所出版,民67。31. 胡華等著,周恩來的思想及理論貢獻。廣東:人民出版社,1982。32. 郭華倫等著,「十大」後之中共。台北:國研所,民63。33. 郭華倫,中共問題論集。台北:國研所,民71。34. 徐復觀雜文-論中共。台北:時報文化,民69。35. 習而思,江青與大陸文藝界。香港:明報月刊,1981。36. 國防部總政治作戰部編,共匪原始資料彙編:中共「文藝」問題專輯,第三十八號,下?。台北:總政治作戰部印,民73。37. 許冠三,劉少奇與劉少奇路線。香港:中道出版社,1980。38. 集之編,「四人幫」言行錄。香港:文化資料供應舍,1978。39. 敬愛的周總理,我們永遠懷念您。香港:三聯書店,1977。40. 鄭學稼,由文學革命到革文學的命。台北:亞洲出版社,民59。41. 鄭學稼,共產主義之異化,下?。台北,黎明,民71。42. 新華通訊社國內資料組編,中華人民共和國大事記,1949-1980。中共新華社出版社出版,1983。43. 趙聰,文革運動歷程述略,第一卷。香港:友聯研究所,1971。44. 趙聰,文革運動歷程述略,第二卷。香港:友聯研究所,1974。45. 趙聰,中國大陸的戲曲改革,1942-1967。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69。46. 蔡丹治,共匪文藝問題論集。台北:大陸觀察雜誌社,民65。47. 劉勝驥,北京之春(1978-1979)。台北:幼獅,民73。48. 劉賓雁報告文學選。北平:北京出版社,1981。49. 鍾華敏,江青正傳。香港:友聯研究所,1967。50. 辭海,文學分?。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1。51. 懷恩選編,周總理青少年時代詩文書信集,上?,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79。52. 嚴靜文,周恩來評傳。香港:波文書局,1974。二、 英文參考書1. Fang, Percy Jucheng and Fang, Lucy Guinong J. Zhou Enlai- A Profile.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s Press, 1986.2. Goldman, Merle. China’s Intellectuals. Cambridge, Massachusette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1.3. Hsu, Kai-yu. Chou En-lai: China’s Gray Eminence. New York: Doubleday & Company, Inc, 1968.4. Li, Tien-min. Chou En-lai. Taipei: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1970.5. Li, Liu Shao-Chi-Mao’s First Heir-Apparent. Taipei: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1975.6. Wilson, Dick. Chou- The Story of Zhou Enlai 1898-1976. London: Hutchinson, 1984.三、 中文期刊(一)、中共1.「人民文學」2.「人民戲劇」3.「文藝研究」4.「文藝報」5.「紅旗」6.「新華月報」(文摘、文獻版)(二)、台北1.「中國大陸研究」2.「共黨問題研究」3.「時報雜誌」四、 中文報紙(一)、中共1.「人民日報」2.上海「文?報」3.「光明日報」4.「解放日報」5.「電視革命」(紅?兵報)(二)、台北1.「聯合報」五、 論文(一)、中文1.陳穗華,「毛澤東和劉少奇的權力鬥爭」。政大東亞所碩士論文,民64。(二)、英文1. Chang, Parris H. “Chou En-lai: Master in the Art of Political Survival.” Paper presented at the 37th Association for Asian Studies annual meeting, Philadelphia, March 22-24, 1985.2. Robinson, T.W. “Chou En-lai: A Statement of His Political ‘Style,’ with Comparison with Mao Tse-tung and Lin Piao.” The Rand Corporation, 1970.3. Weidenbaum, R.S. “Chou En-lai, The Formative Years: A Psychobiographic Approach.” Paper presented at the 1985 annual meeting of the Association for Asian Studies, Franklin Plaza Hotel, Philadelphia, March, 22-24, 1985.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東亞研究所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B2002006568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李天民 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作者) 宏建燊 zh_TW dc.creator (作者) 宏建燊 zh_TW dc.date (日期) 1986 en_US dc.date.accessioned 5-五月-2016 15:09:33 (UTC+8) - dc.date.available 5-五月-2016 15:09:33 (UTC+8) -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5-五月-2016 15:09:33 (UTC+8) - dc.identifier (其他 識別碼) B2002006568 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91528 -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 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 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東亞研究所 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目錄論文提要…壹第一章 周恩來與文藝…1一、 前言…1二、 文藝─周恩來最?迷的嗜好…2三、 周恩來與文藝工作者…4四、 文藝的功用…5第二章 毛澤東、劉少奇和周恩來的文藝主張…13一、 工農兵文藝…13二、 全民文藝…15三、 藝術民主…18第三章 周恩來的文藝主張 1949-1959…27一、 第一次文代會及戲曲改革…27二、 關于昆曲「十五貫」的兩次講話…30三、 關于文化藝術工作兩條腿走路的問題…32第四章 有關周恩來的兩次文藝會議 1961-1962…43一、 新僑會議…43二、 對在京的話劇、歌劇、兒童劇作家的講話…46三、 廣州會議…48第五章 文革前文藝界的大紛爭 1962-1965…59一、 大連會議…59二、 江青「下劇場」…61三、 文藝界的紛爭…62四、 毛劉兩派、短兵相接…67五、 京劇現代戲觀摩演出大會…70第六章 文革期間周恩來的文藝言論 1965-1976…79一、 文革初期 1965-1969…79二、 文革後期 1970-1976…88第七章 周恩來的文藝思想對今後中共文藝政策的影響…97一、 鄧小平的文藝政策…97二、 周恩來的文藝主張的可行性…106第八章 結論…113參考書目…119 zh_TW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B2002006568 en_US dc.title (題名) 從政治鬥爭的角度看周恩來的文藝主張 zh_TW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 en_US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論文提要(代序)一、 以周恩來作為論文題目,國內外皆有,博士論文,在美國亦問世多年(例如,R.S. Weidenbaum, “Chou En-Lai, Creative Revolutionary,” Ph. D.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Connecticut, 1981)。但探討周恩來與文藝關係的學位論文,則迄今尚未出現,故筆者願在這方面做一嘗試。此外,以周恩來的文藝言論及文藝活動紀錄去了解周恩來,也是一個新的嘗試。二、 本論文共分八章,全文五萬多字。 第一章,說明周恩來與文藝的關係,証明周恩來酷愛文藝,與他日後的文藝主張有密切的關係。 第二章,說明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的文藝主張,比較他們的不同點,從而突出了周恩來有自己的文藝理想。 第三章,從周恩來的文藝講話,說明五十年代,中共領導人對文藝的看法,由合而分。 第四章,具體証明周恩來在新僑會議、廣州會議提出自己的文藝主張。 第五章,探討在文化大革命之前,毛澤東、劉少奇兩派發生文藝論戰,周恩來採取何種態度?他的文藝生活有沒有受到影?。 第六章,說明文革期間,周恩來的文藝生活受到江青的嚴重干擾。 第七章,討論周恩來的文藝思想對今後中共文藝的影?,並提出他的文藝主張的可行性須依賴那幾個條件。 第八章,結論,周恩來的文藝精神-藝術民主。三、 最後,我要特別感謝指導教授 李師天民的循循善誘。無論是在題目的擇定、綱目的擬訂、資料的提供、寫作的方法……等方面,李師均不厭其煩、全力指導。特別是李師接受學生將近壹年的密集式的「糾纏」(幾乎每星期見面一次),佔用李師不少寶貴的研究時間,令學生?感激又不安。總之,沒有李師的指引,本論文是無法完成的。 宏建燊 謹識 民國七十五年五月參考書目:一、 中文參考書1. 丁望,文化大革命評論集。香港:當代中國研究所,1967。2. 丁望,王洪文張春橋評傳。香港:明報月刊出版,1977。3. 丁望,江青簡傳。香港:當代中國研究所,1967。4. 中共中央文獻編輯委員會編,三中全會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吉林:人民出版社,1982。(台北影印本)5. 中共中央文獻編輯委員會編,周恩來選集,下卷。北平:人民出版社,1984。6. 中共中央文獻編輯委員會編,鄧小平文選。北平:人民出版社,1983。7. 中共中央毛澤東主席著作委員會編,毛澤東選集,第五卷。北平:人民出版社,1977。8. 「中共研究」雜誌社編,劉少奇問題資料專輯。台北:中共研究雜誌社,1970。9. 「中共研究」雜誌社編,增訂本:中共文化大革命重要文件彙編。台北:中共研究社,民68。10. 中共術語彙解編輯委員會編,中共術語彙解,增訂本。台北:中國出版公司,民66。11. 中國人民解放軍政治學院黨史教研室編,中共黨史主要事件簡介(1949-1981)。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12. 中國文藝年鑒社編,中國文藝年鑒(1981)。北平:文化藝術出版社,1982。13. 王章陵,白樺的「路」。台北:黎明,民71。14. 王章陵,中國大陸反共文藝思潮。台北:黎明,民68。15. 中國時報編輯部編,鄧小平復出內幕。台北:時報出版公司,民66。16. 中國社會科學學院文學研究所圖書資料室編,周恩來與文藝,上、下?。北平: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0。17. 中國問題研究中心編,周恩來專輯,上?。香港:自聯出版社,1971。18. 王瑤,中國新文學史稿,下?,修訂版。上海:文藝出版社,1982。19. 毛澤東論文藝。北平:人民文學出版社,1966。20. 北京大學中文系文藝理論教研室編,文學理論學習資料,上、下?,修訂本。北平:北京大學出版社,1981。21. 司馬長風,文革始末,上卷。香港:百葉書舍,1976。22. 司馬長風,鄧小平復職始末。香港:波文書局,1980。23. 江青同志論文藝。無出版地及出版機構。1968。24. 李天民,周恩來評傳。台北:黎明,民65。25. 李准、丁振海,毛澤東文藝思想新論。北平:文化藝術出版社,1983。26. 汪學文,中共文化教育概論。台北:正中書局,民66。27. 吳豐興,中國大陸的傷痕文學。台北:幼獅文化,民70。28. 周恩來選集,下卷。北平:人民出版社,1984。29. 周新譯,佛拉第米洛夫原著,延安日記。台北:聯經出版社,民65。30. 政大國研所編,中共機密文件彙編。台北:國研所出版,民67。31. 胡華等著,周恩來的思想及理論貢獻。廣東:人民出版社,1982。32. 郭華倫等著,「十大」後之中共。台北:國研所,民63。33. 郭華倫,中共問題論集。台北:國研所,民71。34. 徐復觀雜文-論中共。台北:時報文化,民69。35. 習而思,江青與大陸文藝界。香港:明報月刊,1981。36. 國防部總政治作戰部編,共匪原始資料彙編:中共「文藝」問題專輯,第三十八號,下?。台北:總政治作戰部印,民73。37. 許冠三,劉少奇與劉少奇路線。香港:中道出版社,1980。38. 集之編,「四人幫」言行錄。香港:文化資料供應舍,1978。39. 敬愛的周總理,我們永遠懷念您。香港:三聯書店,1977。40. 鄭學稼,由文學革命到革文學的命。台北:亞洲出版社,民59。41. 鄭學稼,共產主義之異化,下?。台北,黎明,民71。42. 新華通訊社國內資料組編,中華人民共和國大事記,1949-1980。中共新華社出版社出版,1983。43. 趙聰,文革運動歷程述略,第一卷。香港:友聯研究所,1971。44. 趙聰,文革運動歷程述略,第二卷。香港:友聯研究所,1974。45. 趙聰,中國大陸的戲曲改革,1942-1967。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69。46. 蔡丹治,共匪文藝問題論集。台北:大陸觀察雜誌社,民65。47. 劉勝驥,北京之春(1978-1979)。台北:幼獅,民73。48. 劉賓雁報告文學選。北平:北京出版社,1981。49. 鍾華敏,江青正傳。香港:友聯研究所,1967。50. 辭海,文學分?。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1。51. 懷恩選編,周總理青少年時代詩文書信集,上?,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79。52. 嚴靜文,周恩來評傳。香港:波文書局,1974。二、 英文參考書1. Fang, Percy Jucheng and Fang, Lucy Guinong J. Zhou Enlai- A Profile.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s Press, 1986.2. Goldman, Merle. China’s Intellectuals. Cambridge, Massachusette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1.3. Hsu, Kai-yu. Chou En-lai: China’s Gray Eminence. New York: Doubleday & Company, Inc, 1968.4. Li, Tien-min. Chou En-lai. Taipei: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1970.5. Li, Liu Shao-Chi-Mao’s First Heir-Apparent. Taipei: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1975.6. Wilson, Dick. Chou- The Story of Zhou Enlai 1898-1976. London: Hutchinson, 1984.三、 中文期刊(一)、中共1.「人民文學」2.「人民戲劇」3.「文藝研究」4.「文藝報」5.「紅旗」6.「新華月報」(文摘、文獻版)(二)、台北1.「中國大陸研究」2.「共黨問題研究」3.「時報雜誌」四、 中文報紙(一)、中共1.「人民日報」2.上海「文?報」3.「光明日報」4.「解放日報」5.「電視革命」(紅?兵報)(二)、台北1.「聯合報」五、 論文(一)、中文1.陳穗華,「毛澤東和劉少奇的權力鬥爭」。政大東亞所碩士論文,民64。(二)、英文1. Chang, Parris H. “Chou En-lai: Master in the Art of Political Survival.” Paper presented at the 37th Association for Asian Studies annual meeting, Philadelphia, March 22-24, 1985.2. Robinson, T.W. “Chou En-lai: A Statement of His Political ‘Style,’ with Comparison with Mao Tse-tung and Lin Piao.” The Rand Corporation, 1970.3. Weidenbaum, R.S. “Chou En-lai, The Formative Years: A Psychobiographic Approach.” Paper presented at the 1985 annual meeting of the Association for Asian Studies, Franklin Plaza Hotel, Philadelphia, March, 22-24, 1985. 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