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contributor.advisor | 蘇志超 | zh_TW |
dc.contributor.advisor | SU, ZHI-CHAO | en_US |
dc.contributor.author (作者) | 蔡永利 | zh_TW |
dc.contributor.author (作者) | CAI, YONG-LI | en_US |
dc.creator (作者) | 蔡永利 | zh_TW |
dc.creator (作者) | CAI, YONG-LI | en_US |
dc.date (日期) | 1984 | en_US |
dc.date.accessioned | 5-五月-2016 16:31:12 (UTC+8) | - |
dc.date.available | 5-五月-2016 16:31:12 (UTC+8) | - |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 5-五月-2016 16:31:12 (UTC+8) | - |
dc.identifier (其他 識別碼) | B2002006963 | en_US |
dc.identifier.uri (URI) |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91829 | - |
dc.description (描述) | 碩士 | zh_TW |
dc.description (描述) | 國立政治大學 | zh_TW |
dc.description (描述) | 地政學系 | zh_TW |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 論文提要 工程受益費的課征,本為籌措都市建設財源而設,且合乎「應益課稅」的租稅公平原則,堪稱良善。唯以現行工程受益費征收條例有關課征技術的規定,未能考慮受益者享受的特殊利益,再者道路工程性質的認定缺乏客觀統一的標準,致造成課征工程受益費的任意性,引起受益者強烈的反對。目前由於公共建設經費日益龐大,稅課收入已漸感無法支應,在政府「不增新稅目」的政策下,對於既存之工程受益費制度在課征技術層面的修改乃是籌措都市建設財源的可行途徑之一,故宜謀對策以改善之。 課征工程受益費時,其受益範圍如何劃分?費率如何決定?個別宗地的相對受益程度應如何衡量?厥為本文所擬探討之課題。本研究約四萬多字,共分五章,茲將各章內容扼要敘述如下: 第一章:緒論。說明本研究之動機、目的、地區與對象及方法。 第二章:理論基礎與文獻回顧。從工程受益費的理論基礎與市區道路的功能分類特性,說明道路工程費用分擔的方式、劃分受益範圍及決定費率的基本原則,以為第三章研擬課征技術模型和第四章實證分析的理論架構。 第三章:工程受益費課征技術模型的研擬。基於第二章的理論架構,評論各國(包括我國)工程受益費的課征技術,並據以研擬工程受益費的課征技術模型。 第四章:透過已起征工程受益費之市區道路的實證分析,驗證第三章所研擬之課征技術模型的可行性,並就分析發現,檢討現行工程受益費課征技術的缺失。 第五章:結論與建議;首先闡述本研究的限制,接著說明結論,最後在實務方面與學術方面提出建議。 七年來,內人含辛茹苦地維持家計,由於她在精神上與物質上的堅忍與支援,並給予筆者莫大的鼓勵,使筆者能在毫無後顧之憂的情況下,順利完成七年的學業(大學五年、研究所二年)。 謹將本論文獻給 我親愛的太太─劉秀嬌小姐。 蔡永利 謹誌於木柵 中華民國七十四年六月廿四日 | zh_TW |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B2002006963 | en_US |
dc.subject (關鍵詞) | 台灣 | zh_TW |
dc.subject (關鍵詞) | 高雄 | zh_TW |
dc.subject (關鍵詞) | 道路 | zh_TW |
dc.subject (關鍵詞) | 工程受益費 | zh_TW |
dc.subject (關鍵詞) | 課懲 | zh_TW |
dc.subject (關鍵詞) | 技術 | zh_TW |
dc.subject (關鍵詞) | 稅 | zh_TW |
dc.subject (關鍵詞) | TAIWAN | en_US |
dc.subject (關鍵詞) | GAOXIONG | en_US |
dc.title (題名) | 台灣地區市區道路工程受益費課徵技術問題之研究--以高雄市為例 | zh_TW |
dc.type (資料類型) | thesis | en_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