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學位論文

文章檢視/開啟

書目匯出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引文資訊

TAIR相關學術產出

題名 技術移轉與臺灣製造業成長關係之研究
作者 許淑幸
貢獻者 吳家聲
許淑幸
日期 1986
上傳時間 5-五月-2016 16:32:35 (UTC+8)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1.方賢齊著,「論技術移轉」,工業技術第一二三期,民國七十三年九月。
2.王連常福著,「技術引進與我國工業結構之改變」,台灣大學經濟研究所磚士論文,民國六十八年。
3.李恆德著,「多國籍企業與落後國家之技術移轉-台灣實證分析」,文化大學經濟學研究所經濟組碩士論文,民國六十九年六月。
4.吳家聲,「技術進步與台體經濟成長」,政治大學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六十三年。
5. ________,「技術變動理論與實證分析(上)」,中美技術季刊,曾二十九卷第二期,民國七十三年六月。
6. ________,「技術變動理論與實證分析(下)」,中美技術季刊,第二十九卷第四期,民國七十三年十二月。
7. ________,「生產力的意義及其提高之基本策略」,就業與訓練,第三卷第一期,民國七十四年一月。
8.吳惠林著,「技術進步對我國經濟成長之貢獻-兼談科技的移轉及建立方式」,中美技術,第二十九卷第四期,因國七十三年十二月。
9.吳榮義著,「我國機城工業發展的方向與就業效果(上)」,北市銀月刊,第八卷第十二棚,民國六十六年十二月。
10.________,「我國機械工業發展的方向與就業效果(下)」。北市銀月刊,第九卷第二期,民國六十七年二月0
11.________,「技術選擇、勢力吸收與經濟發展(上)」北市銀月刊,第六卷第一期,民國六十四年。
12. ________,「技術選擇、勢力吸收與經濟發展(下)」北市銀月刊,第六卷第二期,民國六十四年。
13.林鴻鈞著,「台灣機械業技術引進的成本與效益」台銀季刊,第三十三卷第三期,民國七十一年。
14.周添城著,「發展中國家的技術移轉」,經濟研究,第二十一期,民國六十七年,中興大學經濟系。
15.周堯著,「台灣廠商與國外企業之技術合作」,台銀季刊,第二十二卷第四期,民國六十年十二月。。
16.洪澤基著,「技術移轉與中韓兩國工業發展過程之比較研究」,政治大學國貿研究的碩士論文,民國七十三年。
17.徐小波著,「工業及智慧財產權之保護及技術轉移」,中美技術季刊,第二十九卷第二期,民國七十三年六月。。
18.陳春龍著,「技術移轉的研究」,淡江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六十九年。
19.陳俊龍著,國外直接投資與國際貿易,華泰書局,民國七十年四月。
20.梁秀精著,「國際間的技術移轉-我國電子電器業技術合作之研究」,台商大學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六十九年。
21.莊春發著,「技術普及之研究」,北市銀月刊,第十四卷第六期,民國七十二年。
22.許柏生譯,「開發中國家的技術移轉機能與政策」,工業技術,第七十二期,民國六十九年五月。
23.許廷珪著,「我國技術移轉的四個歷程」,中國論壇,第二十二卷第一期,民國七十五年四月。
24.傅兆章著,「加速技術移轉促進工業升級」,中國論壇,第二十二卷第一期,民國七十五年四月。
25.薛琦著,外人投資對我國經濟的影響及檢討,行政院研考會,民國六十七年三月。
26. ________,我國化學技術合作實施成果調查研究報告,台灣大學經濟研究所,民國七十三年三月。
27. ________,我國基本金屬及金屬製品製造業技術合作實施成果調查研究報告,台灣大學經濟研究所,民國七十三年九月。
28. ________,「直接外人投資、技術移轉與台灣的工業發展」,台灣工業發展會議,中研院經濟研究所,民國七十二年三月。
29.陸玲鈺著,產品循環理論的實證研究-九項產品的個案分析,中華經濟研究院,民國七十三年元月。
30.蕭?雄著,「當前推動技術移轉的課題」,中美技術季刊,第二十九卷,第二期,民國七十三年六月。
31.經濟部投資審議委員會編,僑外投資事業營運狀況及對我國經濟貢獻調查分析報告,民國七十年十二月。
32. ________,僑外投資事業營運狀況及對我國經濟貢獻調查分析報告,民國七十四年九月。
33. ________,中謂美國歷年核准華僑及外國人投資、技術合作、對外投資、對外技術合作統計年報,民國七十四年十二月。


二、英文部份:
1. B. Bozeman & A.N. Link, Investment in Technology; Cororate Strategies & Public Policy Alternatives, Praeger publishers GBS Educational and Professional Publishing a Division of CBS Inc.. U.S.A. 1981.
2. C. Schive, "Diret Foreign Investment and Technology Transfer : Theories and Taiwan`s Evidence"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Science Councill, 1979.
3. D. Gujarati, Basic Econometrics, Mcgraw-Hill Inc., U.S.A. 1978.
4. E., Mansfield.,"International Technology Transfer Forms, Resource Requirement,and Policies",_5§3, May, 1975.
5. E.F. Schumacher,"The Work of the Intermediat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Group in Africa",International Labor Review July, 1972.
6. H.G. Johnson, Technology and Economic independence, N.Y.: St.Martin`s Press for the Trade Policy Research Center of London, 1976.
7. Hall G.R.& Johnson R.E.,"Transfer of United State. Aerospace Technology to Japan" The technology Factor in International Trade (ed, R. Vernon) N.Y. :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1970.
8. J. Kmenta,"On Estimation of the CES Iroduction Function" I.E.R., Vol.8, No.2, June, 1967.
9. J. Kmenta, Elements of Econometrics,茂昌圖書有限公司,民國七十二年九月。
10. R.Vernon,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in the7product.Cycle`, QJE Vol. 80, 1966.
11. R. Findlay, "Relation Backwardness Direct Foreign Investment and the Transfer of Technology : A Simple Dynamic Model" QJE, Fed, 1978.
12. ,"some Aspects of Technology Transfer and Direct Foreign Investment"_§§3,Vol. 68, May, 1978.
13. Streeten Paul, "Technology Gaps Between Rich and Poor Counies" Scottish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Nov.1972.
14. S.P. Magee,"Multinationa1 Corporations, The Industry Technology Cycle and Development", Journal of World Tra- de Law, Vol.11, No. 4, Aug. 1977-
15. T.Koizumi & K.J. Kopecky,"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Technology Transfer and Domestic Employment Effects",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Feb.”1980.
16. ,"Economic Growth, capital Movements and the International Transfer of Technical Knowledg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Vo17, No.1, 1977.
17. W.G. Tyier, "tecnnical Efficiency and Ownership charac- herstics of Manufacturing Firms in a Developing Country A Brazilian Case Study", Welwirtschaftliches Archiv, Vol.114, No.2, 1978.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經濟學系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B2002006783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吳家聲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作者) 許淑幸zh_TW
dc.creator (作者) 許淑幸zh_TW
dc.date (日期) 1986en_US
dc.date.accessioned 5-五月-2016 16:32:35 (UTC+8)-
dc.date.available 5-五月-2016 16:32:35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5-五月-2016 16:32:35 (UTC+8)-
dc.identifier (其他 識別碼) B2002006783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91855-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經濟學系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目錄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本文架構………4
第二章 技術移轉的理論基礎與實證模型………7
第一節 技術移轉的概念………7
第二節 技術移轉的理論基礎………19
第三節 技術移轉的實證模型………31
第三章 實證分析………49
第一節 實證基本假說與變數的選定………49
第二節 資料來源………50
第三節 模型之實證分析………51
第四章 結論與研究發現………68
參考文獻………77

圖表目錄
表1-1 各業國內生產淨額之百分比分配………2
表1-2 工業生產總值………3
表2-1 外人投資事業產品內銷金額占總銷售金額之比例………12
圖2-1 技術的選擇………17
圖2-2 不同技術水準下之技術選擇………17
圖2-3 產品發展的階段-以生產、消費單位表出………23
表2-2 產業之技術循環………28
圖2-4 國民需求與資源之關係理論………30
表2-3 生產函數之估計………34
表2-4 國內廠商和外資廠商生產函數之估計………36
圖2-5 技術移轉函數的標準形式………38
表3-1 各業考慮技術移轉之生產函數………65
表3-2 各年度考慮外人投資比例之生產函數………54
表3-3 主成分分析………55
表3-4 lnK_F/K對lnQ之貢獻程度大小與外人投資比例之關係………56
表3-5 技術移轉的就業效果………59
表3-6 檢驗國內廠商及外資廠商之技術效率………61
附表一 外人投資事業製造業之產出(Q) ………69
附表二 外人投資事業製造業之資本額(K) ………70
附表三 外人投資事業製造業之勞動人數(L) ………71
附表四 外人投資事業製造業之外人投資金額(K_F) ………72
附表五 中華民國七十年工商普查資料………73
附表六 各業考慮技術移轉之生產函數………75
附表七 相關係數矩陣………76
zh_TW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B2002006783en_US
dc.title (題名) 技術移轉與臺灣製造業成長關係之研究zh_TW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_US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1.方賢齊著,「論技術移轉」,工業技術第一二三期,民國七十三年九月。
2.王連常福著,「技術引進與我國工業結構之改變」,台灣大學經濟研究所磚士論文,民國六十八年。
3.李恆德著,「多國籍企業與落後國家之技術移轉-台灣實證分析」,文化大學經濟學研究所經濟組碩士論文,民國六十九年六月。
4.吳家聲,「技術進步與台體經濟成長」,政治大學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六十三年。
5. ________,「技術變動理論與實證分析(上)」,中美技術季刊,曾二十九卷第二期,民國七十三年六月。
6. ________,「技術變動理論與實證分析(下)」,中美技術季刊,第二十九卷第四期,民國七十三年十二月。
7. ________,「生產力的意義及其提高之基本策略」,就業與訓練,第三卷第一期,民國七十四年一月。
8.吳惠林著,「技術進步對我國經濟成長之貢獻-兼談科技的移轉及建立方式」,中美技術,第二十九卷第四期,因國七十三年十二月。
9.吳榮義著,「我國機城工業發展的方向與就業效果(上)」,北市銀月刊,第八卷第十二棚,民國六十六年十二月。
10.________,「我國機械工業發展的方向與就業效果(下)」。北市銀月刊,第九卷第二期,民國六十七年二月0
11.________,「技術選擇、勢力吸收與經濟發展(上)」北市銀月刊,第六卷第一期,民國六十四年。
12. ________,「技術選擇、勢力吸收與經濟發展(下)」北市銀月刊,第六卷第二期,民國六十四年。
13.林鴻鈞著,「台灣機械業技術引進的成本與效益」台銀季刊,第三十三卷第三期,民國七十一年。
14.周添城著,「發展中國家的技術移轉」,經濟研究,第二十一期,民國六十七年,中興大學經濟系。
15.周堯著,「台灣廠商與國外企業之技術合作」,台銀季刊,第二十二卷第四期,民國六十年十二月。。
16.洪澤基著,「技術移轉與中韓兩國工業發展過程之比較研究」,政治大學國貿研究的碩士論文,民國七十三年。
17.徐小波著,「工業及智慧財產權之保護及技術轉移」,中美技術季刊,第二十九卷第二期,民國七十三年六月。。
18.陳春龍著,「技術移轉的研究」,淡江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六十九年。
19.陳俊龍著,國外直接投資與國際貿易,華泰書局,民國七十年四月。
20.梁秀精著,「國際間的技術移轉-我國電子電器業技術合作之研究」,台商大學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六十九年。
21.莊春發著,「技術普及之研究」,北市銀月刊,第十四卷第六期,民國七十二年。
22.許柏生譯,「開發中國家的技術移轉機能與政策」,工業技術,第七十二期,民國六十九年五月。
23.許廷珪著,「我國技術移轉的四個歷程」,中國論壇,第二十二卷第一期,民國七十五年四月。
24.傅兆章著,「加速技術移轉促進工業升級」,中國論壇,第二十二卷第一期,民國七十五年四月。
25.薛琦著,外人投資對我國經濟的影響及檢討,行政院研考會,民國六十七年三月。
26. ________,我國化學技術合作實施成果調查研究報告,台灣大學經濟研究所,民國七十三年三月。
27. ________,我國基本金屬及金屬製品製造業技術合作實施成果調查研究報告,台灣大學經濟研究所,民國七十三年九月。
28. ________,「直接外人投資、技術移轉與台灣的工業發展」,台灣工業發展會議,中研院經濟研究所,民國七十二年三月。
29.陸玲鈺著,產品循環理論的實證研究-九項產品的個案分析,中華經濟研究院,民國七十三年元月。
30.蕭?雄著,「當前推動技術移轉的課題」,中美技術季刊,第二十九卷,第二期,民國七十三年六月。
31.經濟部投資審議委員會編,僑外投資事業營運狀況及對我國經濟貢獻調查分析報告,民國七十年十二月。
32. ________,僑外投資事業營運狀況及對我國經濟貢獻調查分析報告,民國七十四年九月。
33. ________,中謂美國歷年核准華僑及外國人投資、技術合作、對外投資、對外技術合作統計年報,民國七十四年十二月。


二、英文部份:
1. B. Bozeman & A.N. Link, Investment in Technology; Cororate Strategies & Public Policy Alternatives, Praeger publishers GBS Educational and Professional Publishing a Division of CBS Inc.. U.S.A. 1981.
2. C. Schive, "Diret Foreign Investment and Technology Transfer : Theories and Taiwan`s Evidence"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Science Councill, 1979.
3. D. Gujarati, Basic Econometrics, Mcgraw-Hill Inc., U.S.A. 1978.
4. E., Mansfield.,"International Technology Transfer Forms, Resource Requirement,and Policies",_5§3, May, 1975.
5. E.F. Schumacher,"The Work of the Intermediat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Group in Africa",International Labor Review July, 1972.
6. H.G. Johnson, Technology and Economic independence, N.Y.: St.Martin`s Press for the Trade Policy Research Center of London, 1976.
7. Hall G.R.& Johnson R.E.,"Transfer of United State. Aerospace Technology to Japan" The technology Factor in International Trade (ed, R. Vernon) N.Y. :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1970.
8. J. Kmenta,"On Estimation of the CES Iroduction Function" I.E.R., Vol.8, No.2, June, 1967.
9. J. Kmenta, Elements of Econometrics,茂昌圖書有限公司,民國七十二年九月。
10. R.Vernon,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in the7product.Cycle`, QJE Vol. 80, 1966.
11. R. Findlay, "Relation Backwardness Direct Foreign Investment and the Transfer of Technology : A Simple Dynamic Model" QJE, Fed, 1978.
12. ,"some Aspects of Technology Transfer and Direct Foreign Investment"_§§3,Vol. 68, May, 1978.
13. Streeten Paul, "Technology Gaps Between Rich and Poor Counies" Scottish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Nov.1972.
14. S.P. Magee,"Multinationa1 Corporations, The Industry Technology Cycle and Development", Journal of World Tra- de Law, Vol.11, No. 4, Aug. 1977-
15. T.Koizumi & K.J. Kopecky,"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Technology Transfer and Domestic Employment Effects",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Feb.”1980.
16. ,"Economic Growth, capital Movements and the International Transfer of Technical Knowledg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Vo17, No.1, 1977.
17. W.G. Tyier, "tecnnical Efficiency and Ownership charac- herstics of Manufacturing Firms in a Developing Country A Brazilian Case Study", Welwirtschaftliches Archiv, Vol.114, No.2, 1978.
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