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學位論文
文章檢視/開啟
書目匯出
-
題名 國際媒體駐華記者與新聞採訪工作探析 作者 張虹梅
Chang, Hung-mei貢獻者 蘇蘅
Su,Herng
張虹梅
Chang,Hung-mei關鍵詞 國際新聞
駐外記者
採訪工作特性日期 2003 上傳時間 6-五月-2016 14:38:43 (UTC+8) 摘要 在全球化的衝擊下,國際新聞對地球村的每一個人來說都不再是可以漠視、忽略的一塊新聞領域,傳播媒體每日耗費難以計算的人力、財力,快速、詳實地將國際新聞傳送到閱聽眾手上,幕後卻有一群默默布線、採訪、報導的駐外記者,不過,他們的努力與付出卻不是外人可以看到的。本研究旨在探究這群駐外記者的甘草人生,研究對象鎖定國際媒體派駐在台灣採訪的「駐華記者」。 本研究目標包括以下幾項,分別是:一、描繪駐華記者的個人特質、專業背景。二、探究駐華記者融入台灣社會的方法,進而展開新聞佈線、蒐集資訊、採訪報導。三、探析駐華記者在台灣的工作模式、採訪特質。四、了解駐華記者對台灣新聞的思考與取捨。 透過質化研究的深度訪問方法,本研究發現,來自四面八方的駐華記者不是只負責採訪、報導之工作,他們經常思索著在遠端的閱聽眾需要什麼新聞,進而將台灣的訊息篩選、轉化為閱聽眾想看的新聞,正因如此,他們需要有良好的專業精神,保持「做中學」的工作熱忱,不但經常邊做邊學,還不忘時時進行在職訓練。在語言能力方面,雖然不是決定駐華記者勝任與否的關鍵,但駐華記者普遍都有不錯的語言能力,會說英文、中文,有些駐華記者甚至有三種以上的語言能力。 研究結果也發現,因為人力有限,十分依賴台灣本地媒體的新聞報導,在「追新聞、跑新聞」的工作模式中,因為都是單兵作業,報導新聞的得失責任完全一人扛,所以他們更強調查證工作的進行,正因為重視查證工作,駐華記者平時必須勤於新聞布線,廣為建立官方與私人的人脈關係。 另外,駐華記者雖然人在台灣,不過他們關切的新聞重點卻是兩岸關係,原因是兩岸關係牽扯到區域和平、經濟合作與成長,其次才是台灣重大突發事件、政治或經濟議題,顯見台灣新聞在國際新聞的場域中並不十分獲得重視,卻是兩岸的微妙互動引發國際媒體的關切,派人常駐台灣採訪。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方怡文、周慶祥(2002)。《新聞採訪理論與實務》,台北:正中。王永志編(2003)。《世界年鑑.2004》,台北,中央通訊社。王忠孝(1987)。《從國際資訊流通問題探討我國電視之國際新聞處理─以台視晚間新聞為例》,台北:政治作戰學校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王昭正、朱瑞淵等人譯(1999)。《參與觀察法》,台北:弘智文化;Jorgensen, D. C. (1989). Participant Observation : A Methodology For Human Study. Newbury Park, Calif.: Sage. 。王洪鈞(1989)。《新聞採訪學》,台北:正中。冉亮(1990)。《十年經貿煙雲》,台北:時報文化。甘惜分主編(1993)。《新聞學大辭典》,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江靜玲(2003.12.28)。〈百年FPA,全球最早的國際記者俱樂部,脫胎換骨〉,《中國時報》,A11版。冷若水(1993)。《華府十八年》,台北:台北市新聞記者公會。李少南(1994)。《國際傳播》,台北:黎明。李利國、黃淑敏譯(1995)。《當代新聞採訪與寫作》,台北:周知;Brooks, B. S.(1992). News Reporting and Writing (4th ed.).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李佩味(2002)。《國際新聞呈現:現場採訪與外電編譯的落差》,台北:台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李金銓(1998)。《大眾傳播理論》,台北:三民。尚榮安譯(2001)。《個案研究法》,台北:弘智文化;Yin, R. K.(1994). Case Study Research: Design and Methods(2nd ed.). Newbury Park, Calif.: Sage.林東泰(1999)。《大眾傳播理論》,台北:師大書苑。林美惠(1986)。《我國報紙的國際新聞分析1980-1986》,台北: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林俶如(2001)。《美國媒體對「特殊國與國關係論」報導之內容分析與立場傾向研究─以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華爾街日報、洛杉磯時報為例》,台北:台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林嘉玫、張廣怡、鄭佳瑜、鄭芳芳等人譯(2001)。《跨世紀新聞學》,台北:韋伯文化;Lanson, J.(1999). News in A New Century: Reporting in An Age of Converging Media. Thousand Oaks. Calif.: Pine Forge Press.。姜雪影譯(1994)。《製作新聞》,台北:遠流;Roshco, B.(1975). Newsmaking.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施祖琪、臧國仁(2003)。〈再論風格與新聞風格─以《綜合月刊》為例〉,《新聞學研究》,77:143-185。洪伯昌(2003.12.18)。〈今冬首例,國際媒體搶先,消息傳出半小時,登上全球各大媒體網站〉,《聯合報》,A4版。胡元輝(2003)。《堅持》,台北:未來書城。郁嬿如(1997)。《國際媒體對中華民國總統大選的報導:以「紐約時報」、「國際前鋒論壇報」與「泰晤士報」為例》,台北:淡江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孫寶玉等編(1994)。《世界新聞出版大典》,北京,中國檔案出版社。翁秀琪(1998)。《大眾傳播理論與實證》,台北:三民。張明貴、林文益譯(1998)。《世界新聞學─變遷中的國際傳播媒介》,台北:風雲論壇;Hachten, William A. (1996). The World News Prism (4th ed.). Ames, Iowa: Iowa State University Press.張秋康(2003)。《分析美國菁英媒體對「九一一恐怖攻擊事件」的新聞報導─以紐約時報與基督教科學箴言報為例》,台北:淡江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陳玉慧(1999)。〈國際新聞採訪的任務與挑戰─駐外記者的國際視野與本土連繫〉,《中華民國傑出新聞人員研究獎得獎人研習考察報告》,台北:中華民國新聞評議委員會。陳旭華、林照真(2004.1.2)。〈對外國媒體宣傳,台灣得加把勁〉,《中國時報》,A3版。陳怡佩(1999)。《報社新聞工作者資訊尋求行為之探討─以政治記者與政治版編輯為例》,台北:輔仁大學圖書資訊學系碩士論文。陳芸芸、劉慧雯譯(2001)。《最新大眾傳播理論》,台北:韋伯文化;McQuail, D. (2000). McQuail’s Mass Communication Theory . CA: Sage.陳芸芸、劉慧雯譯(2003)。《特新大眾傳播理論》,台北:韋伯文化;McQuail, D. (2000). McQuail’s Mass Communication Theory . CA: Sage.陳家翔(2003)。〈訊息太多,深度不足,西班牙國際通訊社白方濟的台灣媒體印象〉,《目擊者》,32: 40-41。陳淑娟(1993)。《我國報紙對波斯灣戰爭的報導:以聯合報、中國時報、自立晚報為例》,台北: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陳順孝(1993)。《台灣報社編輯的守門行為─一個參與觀察法的個案研究》,台北: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陳斌華(2001)。《駐點台灣:大陸首批駐台記者手記》,北京:當代世界出版社。陳運璞(1986)。《我國電視新聞守門人研究─以台視晚間新聞為例》,台北: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陳慕君(2003)。《從生活風格觀點探討公益彩券消費者的彩券消費與新聞解讀》,台北: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陳曉開(1995)。《新聞編輯的專家與生手解題表現研究》,台北: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陳馥綺(1992)。《我國電視國際新聞報導之分析研究》,台北: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陳韜文、李金銓、潘忠黨、蘇鑰機(2002)。〈國際新聞的「馴化」:香港回歸報導比較研究〉,《新聞學研究》,73:1-27。陳韜文、羅文輝、潘忠黨(2003)。《新聞傳播教育對新聞人員的影響:大陸、台灣和香港的比較研究》,台北:政治大學傳播學院研究暨發展中心。陶允正(1994)。《記者個人屬性、專業義理與如何選擇接近消息來源之相關性探討─以台北市議會記者為主》,台北:輔仁大學大眾傳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章倩萍(1994)。《新聞記者的認知策略之研究》,台北: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喻靖媛(1994)。《記者與消息來源互動關係與新聞處理方式關聯性之研究》,台北: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彭芸(1998)。《國際傳播新焦點─媒介全球化、區域化與本土化》,台北:風雲論壇。黃振家譯(2002)。《大眾媒體研究》,台北:學富文化;Wimmer, R. D., Dominick, J. R. (2000). Mass Media Research: An Introduction (6th ed.). Belmont, Calif.: Wadsworth Pub. Co. .黃惠雯、董琬芬、梁文蓁與林兆衛等譯(2003)。《最新質性方法與研究》,台北:韋伯文化;Crabtree, B. F.(1999). Doing Qualitative Research(2nd ed.). Thousand Oaks, Calif.; Landon: Sage.。新聞局(2002.10.30)。〈外國媒體駐台記者名單〉。楊怡珊(2002)。《新聞記者之社會智能與消息來源互動策略之人際關係研究》,台北: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廖港民(1980)。《我國報紙處理國際新聞之分析研究─以中央日報、中國時報、聯合報及大華晚報為研究對象》,台北: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臧國仁(1999)。《新聞媒體與消息來源─媒介框架與真實建構之論述》,台北:三民。劉玉玫(2001)。《聯合報新聞採訪記者於新聞網站上資訊尋求行為之研究》,台北:淡江大學資訊與圖書館學系碩士論文。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台北:心理。潘琪祿(1992)。《美國「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有關台灣事務報導之內容分析》,台北:政治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蔡明珊(2001)。〈萬能新聞助理〉,《目擊者》,24: 55-57。蔡明珊(2002)。〈認同自己,持續追尋真知灼見,專訪IDG News Service駐台北特派員林志通〉,《目擊者》,26: 39-40。蔡明珊(2002)。〈難台灣跑新聞,總是被當外人,專訪《亞洲華爾街日報》記者丁傑生〉,《目擊者》,26: 40-41。鄭貞銘(2001)。《百年報人4:全方位的記者》,台北:遠流。鄭貞銘(2002)。《新聞採訪與編緝》,台北:三民。鄭瑞城(1991)。〈從消息來源途徑詮釋媒介近用權〉,《新聞學研究》,45: 39-56。盧怡玫(1994)。《家庭電視的社會使用》,新竹:交通大學傳播科技研究所碩士論文。盧德允(2004.1.7)。〈內田勝久再傳達關切公投〉,《聯合報》,A2版。賴至巧(2002)。《我國國際新聞中的伊斯蘭:從九一一事件事阿富汗戰爭的中文報紙分析》,台北:台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閻紀宇譯(2002)。《遮蔽的伊斯蘭》,台北:立緒;Said, E. W. (1981). Covering Islam: How the Media and the Experts Determine How We See the Rest of the World. New York : Pantheon Books.龐文真譯(1996)。《國際傳播》,台北:五南;Fortner, R. S.(1993).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History Conflict and Control of the Global Metropolis. Belmont, Calif.: Wadsworth Pub(Co.).羅文輝、陳韜文、潘忠黨(2001)。《大陸、香港、台灣新聞人員對媒介角色的認知》,台北:政治大學傳播學院。羅文輝、陳韜文、潘忠黨(2001)。〈大陸、香港與台灣新聞人員對新聞倫理的態度與認知〉,《新聞學研究》,68:53-89。蘇正倫(1987)。《開發中國家的資訊流通問題研究─以我國報紙媒介報導的國際新聞為例》,台北:政治作戰學院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蘇秀琴(2001)。〈外國媒體人的台灣觀點,專訪《台北時報》執行主編勞倫斯.艾頓〉,《目擊者》,24:52-54。二、英文部分Bernt, J. P., Fee, Gifford, F. J. & Stempel G. H. III(2000).How well can editors predict reader interest in news. Newspaper Research Journal, 21: 2-10.Breed, Warren (1955). Social control in the newsroom. Social Forces,33: 323-325.Buckalew, J. K. (1969). A Q-analysis of television news editors’ decisions. Journalism Quarterly, 46:35-137.Chang, T. K., Shoemaker, P., & Brendlinger, N. (1987). Determinants of international news coverage in the U.S. media. Communication Research, 14: 396-414.Cohen, A. A., Levy M. R., Roeh I. & Gurevitch M. (Eds.)(1996). Global Newsrooms, Local Audience: A Study of Eurovision News Exchange. London: J. Libbey.Galtung, J. & Ruge, M.(1965).The structure of foreign news, Journal of Peace Research, 1: 64-90.Gans, H. J. (1979). Deciding What’s News. N.Y.: Vintage Book.Ghorpade, Shailendra (1984a). Foreign correspondents cover Washington for world, Journalism Quarterly, 61: 667-671.Ghorpade, Shailendra (1984b). Foreign correspondents and the new world information order. Gazette, 33: 203-208.Ghorpade, Shailendra (1984c). Sources and access: How foreign correspondents Rate Washington, D.C..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34(4, Autumn): 32-40.Hess, S. (1996). International News & Foreign Correspondents. Washington, D.C.: The Brookings Institution.Hun, Shik Kim (2002). Gatekeeping international news: An attitudinal profile of U.S. television journalists. Journal of Broadcasting & Electronic Media, 46(3,September):431-452.Lambert, D. A. (1956). Foreign correspondents covering the Unite States. Journalism Quarterly, 33: 32-40.Lippman. W. (1922). Public Opinion. N.Y.: MacMillan.Lipski, S. (1974). Washington as seen by foreigners. Atlas World Press Review, August:56-58.Malek, A., & Kavoori, A. P. (2000). The Global Dynamics of News: Studies in International News Coverage and News Agendas. Stamford, Conn.: Ablex Pub.Miles, M. B. & Huberman, A. M. (1984). Qualitative Data Analysis: A Sourcebook of New Method. Beverly Hills: Sage Publication, Inc..Miller, W. L. & Crabtree, B. F. (1992). Doing Qualitative Research. Newbury Park. CA: Sage.Mowlana, Hamid (1975a). Typewriter ambassadors: Explaining America to the world. Intellect. Sept.-Oct..Mowlana, Hamid (1975b). Who covers Americans?.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25: 85-91.Ostagarrd, E. (1965).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flow of news. Journal of Pace Research, 2(1): 39-63.Schwartz, H. & Jacobs, J. (1979). Qualitative Sociology: A Method to the Madness. New York: the Free Press.Shoemaker, P. J. (1991). Gatekeeping. Newbury Park, CA: Sage.Shoemaker, P. J., & Reese S. D. (1996). Mediating the Message: Theories of Influences on Mass Media Content (2thed.).USA. : Longman Publishers.Sigal, L. V. (1973). Reporters and Officials: The Organization and Politics of Newsmaking. Lexington, MA: D.C. Heath.Splichal, S. & Sparks C. (1994). Journalists for the 21st Century. Norwood, NJ: Ablex.Strentz, H. (1989). News Reporters and News Source(2nd ed.).. Ames: Lowa State University Press .Suh, John C. W. (1972). 126 foreign correspondents talk about work in America. Editor & Publisher, 15: 27-30.Tsang, K. J. (1987). A theory of social propinquity: A general systems approach to international news research. Unpublished Ph. D. dissertation, The University of Texas, Austin, Tx.Tuchman, G. (1978). Making News: A Study in the Construction of Reality. N.Y.: Free Press.Weaver D. H. (1998). The Global Journalist: News People Around the World. Cresskill. NJ: Hampton Press. Westerstahl, J. & Johansson, F. (1994). Foreign news: values and ideologies. Europea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9(1): 71-89.Willnat, Lars & Weaver, David (2003). Through their eyes: The work of foreign correspondents in the United States. Journalism, 4: 403-422.Wu, H.D. (2000). Systemic determinants of international news coverage: A comparison of 38 countries.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50(2): 110-130.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傳播學院碩士在職專班
90941016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0941016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蘇蘅 zh_TW dc.contributor.advisor Su,Herng en_US dc.contributor.author (作者) 張虹梅 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作者) Chang,Hung-mei en_US dc.creator (作者) 張虹梅 zh_TW dc.creator (作者) Chang, Hung-mei en_US dc.date (日期) 2003 en_US dc.date.accessioned 6-五月-2016 14:38:43 (UTC+8) - dc.date.available 6-五月-2016 14:38:43 (UTC+8) -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6-五月-2016 14:38:43 (UTC+8) - dc.identifier (其他 識別碼) G0090941016 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94033 -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 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 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傳播學院碩士在職專班 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0941016 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在全球化的衝擊下,國際新聞對地球村的每一個人來說都不再是可以漠視、忽略的一塊新聞領域,傳播媒體每日耗費難以計算的人力、財力,快速、詳實地將國際新聞傳送到閱聽眾手上,幕後卻有一群默默布線、採訪、報導的駐外記者,不過,他們的努力與付出卻不是外人可以看到的。本研究旨在探究這群駐外記者的甘草人生,研究對象鎖定國際媒體派駐在台灣採訪的「駐華記者」。 本研究目標包括以下幾項,分別是:一、描繪駐華記者的個人特質、專業背景。二、探究駐華記者融入台灣社會的方法,進而展開新聞佈線、蒐集資訊、採訪報導。三、探析駐華記者在台灣的工作模式、採訪特質。四、了解駐華記者對台灣新聞的思考與取捨。 透過質化研究的深度訪問方法,本研究發現,來自四面八方的駐華記者不是只負責採訪、報導之工作,他們經常思索著在遠端的閱聽眾需要什麼新聞,進而將台灣的訊息篩選、轉化為閱聽眾想看的新聞,正因如此,他們需要有良好的專業精神,保持「做中學」的工作熱忱,不但經常邊做邊學,還不忘時時進行在職訓練。在語言能力方面,雖然不是決定駐華記者勝任與否的關鍵,但駐華記者普遍都有不錯的語言能力,會說英文、中文,有些駐華記者甚至有三種以上的語言能力。 研究結果也發現,因為人力有限,十分依賴台灣本地媒體的新聞報導,在「追新聞、跑新聞」的工作模式中,因為都是單兵作業,報導新聞的得失責任完全一人扛,所以他們更強調查證工作的進行,正因為重視查證工作,駐華記者平時必須勤於新聞布線,廣為建立官方與私人的人脈關係。 另外,駐華記者雖然人在台灣,不過他們關切的新聞重點卻是兩岸關係,原因是兩岸關係牽扯到區域和平、經濟合作與成長,其次才是台灣重大突發事件、政治或經濟議題,顯見台灣新聞在國際新聞的場域中並不十分獲得重視,卻是兩岸的微妙互動引發國際媒體的關切,派人常駐台灣採訪。 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一章 緒論 1第一節 研究動機 1第二節 研究背景 3第三節 國內的國際新聞相關研究 7第四節 研究目的 9第五節 本研究篇章 10第二章 文獻探討 11第一節 影響國際新聞產製的因素 11第二節 國際新聞與駐外記者 16第三節 國際記者的採訪工作特性 21第四節 「駐華記者」的特色及其在台現況 26第五節 駐華新聞機構的背景及現況 27第六節 研究問題與架構 35第三章 研究方法 37第一節 研究設計 37第二節 研究對象 38第三節 訪問步驟 41第四節 資料整理與呈現 42第五節 深度訪問大綱 43第四章 研究發現 46第一節 受訪者的特徵與類型 46第二節 進駐台灣的準備與適應 50第三節 組織文化與在台灣工作特性 56第四節 人脈關係與消息來源 66第五節 新聞判斷的培養 72第六節 研究發現 81第五章 結論 84第一節 研究發現與 84第二節 研究價值與研究限制 92第三節 未來研究建議 95參考文獻 97圖 表 目 錄圖2-1:傳播者內在因素如何影響新聞內容途徑 12圖2-2:駐華記者特質與新聞採訪的研究架構圖 36表2-1:駐華新聞機構概況統計表 30表2-2:不同國際媒體類型及派駐記者在台灣人數統計表 32表2-3:駐華記者國籍一覽表 34表3-1:受訪者基本人口資料 40表3-2:深度訪談時間及地點表 41表4-1:受訪者背景一覽表 46表4-2:主要受訪者所屬媒體在台灣的人力部署 57 zh_TW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0941016 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國際新聞 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駐外記者 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採訪工作特性 zh_TW dc.title (題名) 國際媒體駐華記者與新聞採訪工作探析 zh_TW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 en_US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方怡文、周慶祥(2002)。《新聞採訪理論與實務》,台北:正中。王永志編(2003)。《世界年鑑.2004》,台北,中央通訊社。王忠孝(1987)。《從國際資訊流通問題探討我國電視之國際新聞處理─以台視晚間新聞為例》,台北:政治作戰學校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王昭正、朱瑞淵等人譯(1999)。《參與觀察法》,台北:弘智文化;Jorgensen, D. C. (1989). Participant Observation : A Methodology For Human Study. Newbury Park, Calif.: Sage. 。王洪鈞(1989)。《新聞採訪學》,台北:正中。冉亮(1990)。《十年經貿煙雲》,台北:時報文化。甘惜分主編(1993)。《新聞學大辭典》,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江靜玲(2003.12.28)。〈百年FPA,全球最早的國際記者俱樂部,脫胎換骨〉,《中國時報》,A11版。冷若水(1993)。《華府十八年》,台北:台北市新聞記者公會。李少南(1994)。《國際傳播》,台北:黎明。李利國、黃淑敏譯(1995)。《當代新聞採訪與寫作》,台北:周知;Brooks, B. S.(1992). News Reporting and Writing (4th ed.).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李佩味(2002)。《國際新聞呈現:現場採訪與外電編譯的落差》,台北:台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李金銓(1998)。《大眾傳播理論》,台北:三民。尚榮安譯(2001)。《個案研究法》,台北:弘智文化;Yin, R. K.(1994). Case Study Research: Design and Methods(2nd ed.). Newbury Park, Calif.: Sage.林東泰(1999)。《大眾傳播理論》,台北:師大書苑。林美惠(1986)。《我國報紙的國際新聞分析1980-1986》,台北: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林俶如(2001)。《美國媒體對「特殊國與國關係論」報導之內容分析與立場傾向研究─以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華爾街日報、洛杉磯時報為例》,台北:台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林嘉玫、張廣怡、鄭佳瑜、鄭芳芳等人譯(2001)。《跨世紀新聞學》,台北:韋伯文化;Lanson, J.(1999). News in A New Century: Reporting in An Age of Converging Media. Thousand Oaks. Calif.: Pine Forge Press.。姜雪影譯(1994)。《製作新聞》,台北:遠流;Roshco, B.(1975). Newsmaking.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施祖琪、臧國仁(2003)。〈再論風格與新聞風格─以《綜合月刊》為例〉,《新聞學研究》,77:143-185。洪伯昌(2003.12.18)。〈今冬首例,國際媒體搶先,消息傳出半小時,登上全球各大媒體網站〉,《聯合報》,A4版。胡元輝(2003)。《堅持》,台北:未來書城。郁嬿如(1997)。《國際媒體對中華民國總統大選的報導:以「紐約時報」、「國際前鋒論壇報」與「泰晤士報」為例》,台北:淡江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孫寶玉等編(1994)。《世界新聞出版大典》,北京,中國檔案出版社。翁秀琪(1998)。《大眾傳播理論與實證》,台北:三民。張明貴、林文益譯(1998)。《世界新聞學─變遷中的國際傳播媒介》,台北:風雲論壇;Hachten, William A. (1996). The World News Prism (4th ed.). Ames, Iowa: Iowa State University Press.張秋康(2003)。《分析美國菁英媒體對「九一一恐怖攻擊事件」的新聞報導─以紐約時報與基督教科學箴言報為例》,台北:淡江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陳玉慧(1999)。〈國際新聞採訪的任務與挑戰─駐外記者的國際視野與本土連繫〉,《中華民國傑出新聞人員研究獎得獎人研習考察報告》,台北:中華民國新聞評議委員會。陳旭華、林照真(2004.1.2)。〈對外國媒體宣傳,台灣得加把勁〉,《中國時報》,A3版。陳怡佩(1999)。《報社新聞工作者資訊尋求行為之探討─以政治記者與政治版編輯為例》,台北:輔仁大學圖書資訊學系碩士論文。陳芸芸、劉慧雯譯(2001)。《最新大眾傳播理論》,台北:韋伯文化;McQuail, D. (2000). McQuail’s Mass Communication Theory . CA: Sage.陳芸芸、劉慧雯譯(2003)。《特新大眾傳播理論》,台北:韋伯文化;McQuail, D. (2000). McQuail’s Mass Communication Theory . CA: Sage.陳家翔(2003)。〈訊息太多,深度不足,西班牙國際通訊社白方濟的台灣媒體印象〉,《目擊者》,32: 40-41。陳淑娟(1993)。《我國報紙對波斯灣戰爭的報導:以聯合報、中國時報、自立晚報為例》,台北: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陳順孝(1993)。《台灣報社編輯的守門行為─一個參與觀察法的個案研究》,台北: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陳斌華(2001)。《駐點台灣:大陸首批駐台記者手記》,北京:當代世界出版社。陳運璞(1986)。《我國電視新聞守門人研究─以台視晚間新聞為例》,台北: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陳慕君(2003)。《從生活風格觀點探討公益彩券消費者的彩券消費與新聞解讀》,台北: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陳曉開(1995)。《新聞編輯的專家與生手解題表現研究》,台北: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陳馥綺(1992)。《我國電視國際新聞報導之分析研究》,台北: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陳韜文、李金銓、潘忠黨、蘇鑰機(2002)。〈國際新聞的「馴化」:香港回歸報導比較研究〉,《新聞學研究》,73:1-27。陳韜文、羅文輝、潘忠黨(2003)。《新聞傳播教育對新聞人員的影響:大陸、台灣和香港的比較研究》,台北:政治大學傳播學院研究暨發展中心。陶允正(1994)。《記者個人屬性、專業義理與如何選擇接近消息來源之相關性探討─以台北市議會記者為主》,台北:輔仁大學大眾傳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章倩萍(1994)。《新聞記者的認知策略之研究》,台北: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喻靖媛(1994)。《記者與消息來源互動關係與新聞處理方式關聯性之研究》,台北: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彭芸(1998)。《國際傳播新焦點─媒介全球化、區域化與本土化》,台北:風雲論壇。黃振家譯(2002)。《大眾媒體研究》,台北:學富文化;Wimmer, R. D., Dominick, J. R. (2000). Mass Media Research: An Introduction (6th ed.). Belmont, Calif.: Wadsworth Pub. Co. .黃惠雯、董琬芬、梁文蓁與林兆衛等譯(2003)。《最新質性方法與研究》,台北:韋伯文化;Crabtree, B. F.(1999). Doing Qualitative Research(2nd ed.). Thousand Oaks, Calif.; Landon: Sage.。新聞局(2002.10.30)。〈外國媒體駐台記者名單〉。楊怡珊(2002)。《新聞記者之社會智能與消息來源互動策略之人際關係研究》,台北: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廖港民(1980)。《我國報紙處理國際新聞之分析研究─以中央日報、中國時報、聯合報及大華晚報為研究對象》,台北: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臧國仁(1999)。《新聞媒體與消息來源─媒介框架與真實建構之論述》,台北:三民。劉玉玫(2001)。《聯合報新聞採訪記者於新聞網站上資訊尋求行為之研究》,台北:淡江大學資訊與圖書館學系碩士論文。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台北:心理。潘琪祿(1992)。《美國「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有關台灣事務報導之內容分析》,台北:政治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蔡明珊(2001)。〈萬能新聞助理〉,《目擊者》,24: 55-57。蔡明珊(2002)。〈認同自己,持續追尋真知灼見,專訪IDG News Service駐台北特派員林志通〉,《目擊者》,26: 39-40。蔡明珊(2002)。〈難台灣跑新聞,總是被當外人,專訪《亞洲華爾街日報》記者丁傑生〉,《目擊者》,26: 40-41。鄭貞銘(2001)。《百年報人4:全方位的記者》,台北:遠流。鄭貞銘(2002)。《新聞採訪與編緝》,台北:三民。鄭瑞城(1991)。〈從消息來源途徑詮釋媒介近用權〉,《新聞學研究》,45: 39-56。盧怡玫(1994)。《家庭電視的社會使用》,新竹:交通大學傳播科技研究所碩士論文。盧德允(2004.1.7)。〈內田勝久再傳達關切公投〉,《聯合報》,A2版。賴至巧(2002)。《我國國際新聞中的伊斯蘭:從九一一事件事阿富汗戰爭的中文報紙分析》,台北:台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閻紀宇譯(2002)。《遮蔽的伊斯蘭》,台北:立緒;Said, E. W. (1981). Covering Islam: How the Media and the Experts Determine How We See the Rest of the World. New York : Pantheon Books.龐文真譯(1996)。《國際傳播》,台北:五南;Fortner, R. S.(1993).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History Conflict and Control of the Global Metropolis. Belmont, Calif.: Wadsworth Pub(Co.).羅文輝、陳韜文、潘忠黨(2001)。《大陸、香港、台灣新聞人員對媒介角色的認知》,台北:政治大學傳播學院。羅文輝、陳韜文、潘忠黨(2001)。〈大陸、香港與台灣新聞人員對新聞倫理的態度與認知〉,《新聞學研究》,68:53-89。蘇正倫(1987)。《開發中國家的資訊流通問題研究─以我國報紙媒介報導的國際新聞為例》,台北:政治作戰學院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蘇秀琴(2001)。〈外國媒體人的台灣觀點,專訪《台北時報》執行主編勞倫斯.艾頓〉,《目擊者》,24:52-54。二、英文部分Bernt, J. P., Fee, Gifford, F. J. & Stempel G. H. III(2000).How well can editors predict reader interest in news. Newspaper Research Journal, 21: 2-10.Breed, Warren (1955). Social control in the newsroom. Social Forces,33: 323-325.Buckalew, J. K. (1969). A Q-analysis of television news editors’ decisions. Journalism Quarterly, 46:35-137.Chang, T. K., Shoemaker, P., & Brendlinger, N. (1987). Determinants of international news coverage in the U.S. media. Communication Research, 14: 396-414.Cohen, A. A., Levy M. R., Roeh I. & Gurevitch M. (Eds.)(1996). Global Newsrooms, Local Audience: A Study of Eurovision News Exchange. London: J. Libbey.Galtung, J. & Ruge, M.(1965).The structure of foreign news, Journal of Peace Research, 1: 64-90.Gans, H. J. (1979). Deciding What’s News. N.Y.: Vintage Book.Ghorpade, Shailendra (1984a). Foreign correspondents cover Washington for world, Journalism Quarterly, 61: 667-671.Ghorpade, Shailendra (1984b). Foreign correspondents and the new world information order. Gazette, 33: 203-208.Ghorpade, Shailendra (1984c). Sources and access: How foreign correspondents Rate Washington, D.C..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34(4, Autumn): 32-40.Hess, S. (1996). International News & Foreign Correspondents. Washington, D.C.: The Brookings Institution.Hun, Shik Kim (2002). Gatekeeping international news: An attitudinal profile of U.S. television journalists. Journal of Broadcasting & Electronic Media, 46(3,September):431-452.Lambert, D. A. (1956). Foreign correspondents covering the Unite States. Journalism Quarterly, 33: 32-40.Lippman. W. (1922). Public Opinion. N.Y.: MacMillan.Lipski, S. (1974). Washington as seen by foreigners. Atlas World Press Review, August:56-58.Malek, A., & Kavoori, A. P. (2000). The Global Dynamics of News: Studies in International News Coverage and News Agendas. Stamford, Conn.: Ablex Pub.Miles, M. B. & Huberman, A. M. (1984). Qualitative Data Analysis: A Sourcebook of New Method. Beverly Hills: Sage Publication, Inc..Miller, W. L. & Crabtree, B. F. (1992). Doing Qualitative Research. Newbury Park. CA: Sage.Mowlana, Hamid (1975a). Typewriter ambassadors: Explaining America to the world. Intellect. Sept.-Oct..Mowlana, Hamid (1975b). Who covers Americans?.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25: 85-91.Ostagarrd, E. (1965).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flow of news. Journal of Pace Research, 2(1): 39-63.Schwartz, H. & Jacobs, J. (1979). Qualitative Sociology: A Method to the Madness. New York: the Free Press.Shoemaker, P. J. (1991). Gatekeeping. Newbury Park, CA: Sage.Shoemaker, P. J., & Reese S. D. (1996). Mediating the Message: Theories of Influences on Mass Media Content (2thed.).USA. : Longman Publishers.Sigal, L. V. (1973). Reporters and Officials: The Organization and Politics of Newsmaking. Lexington, MA: D.C. Heath.Splichal, S. & Sparks C. (1994). Journalists for the 21st Century. Norwood, NJ: Ablex.Strentz, H. (1989). News Reporters and News Source(2nd ed.).. Ames: Lowa State University Press .Suh, John C. W. (1972). 126 foreign correspondents talk about work in America. Editor & Publisher, 15: 27-30.Tsang, K. J. (1987). A theory of social propinquity: A general systems approach to international news research. Unpublished Ph. D. dissertation, The University of Texas, Austin, Tx.Tuchman, G. (1978). Making News: A Study in the Construction of Reality. N.Y.: Free Press.Weaver D. H. (1998). The Global Journalist: News People Around the World. Cresskill. NJ: Hampton Press. Westerstahl, J. & Johansson, F. (1994). Foreign news: values and ideologies. Europea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9(1): 71-89.Willnat, Lars & Weaver, David (2003). Through their eyes: The work of foreign correspondents in the United States. Journalism, 4: 403-422.Wu, H.D. (2000). Systemic determinants of international news coverage: A comparison of 38 countries.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50(2): 110-130. 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