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contributor.advisor | 陳錦釗 | zh_TW |
dc.contributor.author (作者) | 曾淑卿 | zh_TW |
dc.creator (作者) | 曾淑卿 | zh_TW |
dc.date (日期) | 2004 | en_US |
dc.date.accessioned | 6-五月-2016 15:57:27 (UTC+8) | - |
dc.date.available | 6-五月-2016 15:57:27 (UTC+8) | - |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 6-五月-2016 15:57:27 (UTC+8) | - |
dc.identifier (其他 識別碼) | G0909120181 | en_US |
dc.identifier.uri (URI) |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94342 | - |
dc.description (描述) | 碩士 | zh_TW |
dc.description (描述) | 國立政治大學 | zh_TW |
dc.description (描述) | 國文教學碩士在職專班 | zh_TW |
dc.description (描述) | 90912018 | zh_TW |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 明朝的海瑞(1514-1587)素有「南包公」、「海青天」之譽,與宋代的包拯同為我國歷史上清官廉吏的代表。海瑞字汝賢,一字國開,自號剛峰,廣東瓊山縣(今海南省瓊山市)人。生於明武宗正德八年十二月二十七日(西元1514年1月22日),歷任福建南平縣教諭、浙江淳安知縣、江西興國知縣、戶部雲南司主事、通政司右通正、應天巡府、南京吏部右侍郎、南京都察院右都御史等職。明萬曆十五年十月(西元1587年),死於南京任上,年七十四歲。贈太子少保,諡忠介。
海瑞一生剛直不阿,反對鄉愿,打擊貪污,不畏權勢,甚至敢於批評皇帝的缺失,置生死於度外,故以「直言敢諫」稱著於世。他為官清廉,不肯同流合汙的性格,使他無法被當時的官僚們所認同,亦無法升遷較高的職位,一展抱負,但他廉政愛民,為了減輕百姓疾苦,他主持清丈田畝,貫徹<一條鞭法>,興利除弊,秉公執法,平反冤獄,為人民盡心盡力,故深受人民的愛戴。
海瑞高風亮節的操守令人景仰,他的義行事蹟廣為人民所傳誦,也成為民間小說和戲曲等作家的創作題材,被後人渲染鋪衍,流播演唱。他剛毅正直的形象深深植入平民百姓的內心,人們把他當作正義的象徵,津津樂道其審案故事。海瑞故事的發展一直綿延至今,歷經明、清兩朝,並且延續至民國以來,其表現的形式,亦呈現出多元的樣貌--小說、戲劇、及曲藝等方面都有豐富的創作。從這些作品出版快速、流傳廣遠的情況,在在都可以讓我們了解到海瑞故事受到人民歡迎的程度。
今天能夠看到的《海剛峰先生居官公案》最早刊本是萬曆三十四年(1606)序本,上距海瑞之死僅有十九年而已。由此可見海瑞當時名氣非常大,故小說家利用海瑞清廉不阿、仗義直言、廣得民心的形象,很快地將一些人們耳熟能詳的公案故事拼湊修改成以海瑞為主角,塑造出海瑞斷案如神、為民除害的判官形象。《海剛峰先生居官公案》全書七十一回,分為四卷,約十萬字。每回講一個獨立的審案故事,其體制為「書判體」,每回多由事由、告狀、訴狀、判詞四部分組成,並具備了當時公案小說輾轉互抄、人神混染、短篇體制、缺乏文藝性、獨位判官等特點。《海剛峰先生居官公案》用「回」編目次是以短篇冒充長篇,這顯示一種向章回體長篇公案小說過渡的趨勢,果然到清代,《海公大紅袍全傳》、《海公小紅袍全傳》這些章回體小說便發展起來了。
清代出版的《海公大紅袍全傳》也是深受到讀者的歡迎,現在我們知道它在清代便有十一個版本,加上《海公小紅袍全傳》亦有兩個版本,由此可見,在清代時,海瑞故事受到市民的喜愛程度也是相當高的。《海公大紅袍全傳》共六十回,全書以時間為序,以海瑞與奸臣嚴嵩之流的一系列抗爭為中心,中間穿插了一些海瑞為官從政、勘查破案的故事,描寫了他清廉自守、除暴安良、剛正不阿、去奸抑佞等高潔的品格和言行,頌揚了他為官耿介廉潔、「以一紅袍始,以一紅袍終」的精神。
《海公小紅袍全傳》共四十二回,可視為《海公大紅袍全傳》的續集,它連貫地表現海瑞後半生七十二歲到一百歲的政治故事,而事實上海瑞只活了七十四歲,所以書中的故事是子虛烏有,完全虛構的。全書主要描寫海瑞與張居正兩人之間的衝突過程,張居正在小說中被塑造成十惡不赦的奸臣。
《海公大紅袍全傳》是敘述海瑞對抗嚴嵩的故事。由於海瑞的發跡較晚,所以他與嚴嵩兩人實際上並未有任何的政治衝突。這樣在故事中以海瑞為正派主角;以嚴嵩為反派主角的人物組合,早在清初的傳奇《吉慶圖》、《忠義烈》就出現了。又小說《海公小紅袍全傳》是敘述海瑞對抗張居正的故事。史實中張居正擔任首輔時,海瑞早已罷官回海南,張居正未曾起用海瑞,所以兩人也沒有正面衝突。這樣在故事中以海瑞為正派主角;以張居正為反派主角的人物組合在清初的傳奇《朝陽鳳》出現,可見《海公大紅袍全傳》與《海公小紅袍全傳》的創作應是受到當時通行的戲劇所影響。
在二十世紀時,范穩以海瑞的生平事蹟為創作題材,完成了《清官海瑞》這部傳記小說。《清官海瑞》是從海瑞初登仕途擔任南平教諭開始寫起,海瑞為了維護師表尊嚴,尊重憲綱,見官不跪,得「山字筆架」的稱號。在浙江淳安、江西興國做縣令時,為政清廉,愛民如子,視貪如仇,反抗權貴腐敗。在京師做下層官員時,面對昏瞶的皇帝和頹廢的朝政,毅然買好棺材上疏死諫,痛陳朝政弊病,言人之所不敢言。,贏得「敢罵皇帝」的美名,卻身陷錦衣衛大獄。在蘇州、南京做南直隸巡撫等高官時,雖威震三吳、彈壓百官,但仍清廉正直如初,嫉惡如仇,捕殺貪官豪強,救民於水火,深得江南百姓擁戴,卻得罪了滿朝文武,被迫罷官,歸耕老家海南,離任時南京的百姓痛哭流涕、沿街夾道送別。這些都是海瑞的真實故事,於史有據,范穩以通達流暢的文字將海瑞的言行舉止、品德風範,生動傳神地呈現在讀者眼前。
以海瑞故事為主題的傳奇有《吉慶圖》、《朝陽鳳》、《忠義烈》等,《吉慶圖》、《朝陽鳳》二部是清初蘇州派的作品,表現出出蘇州派作家對恢復符合道德理想的社會秩序充滿了信心,並堅信政治倫理和道德規範的治國功能。
以海瑞故事為主題的亂彈有《五彩輿》、《朝金頂》、《打差算糧》等,《清車王府藏曲本》中收錄的《五彩輿》共有十五本,故事的內容主要是描述海瑞與鄢懋卿之間的衝突,當時鄢懋卿巡查浙江鹽政,其夫人就搭乘「五彩輿」,故以此為劇名。《朝金頂》為亂彈單齣戲,故事是敘述海瑞護送皇糧受阻,請求真武大帝協助運糧之事。故事中海瑞是到金頂山朝拜,故名《朝金頂》。《打差算糧》為亂彈單齣戲,故事是敘述海瑞任淳安知縣時與定國公徐建楚之間的衝突。
《海瑞上疏》、《海瑞罷官》這兩部提倡海瑞剛正不阿、為國為民的精神的京劇,在1965年卻淪為政治鬥爭的工具,《海瑞罷官》成為文化大革命的導火線。吳唅編著《海瑞罷官》、周信芳編演《海瑞上疏》,兩人都是為了響應毛澤東提倡的「海瑞的精神」,卻讓四人幫當作政治陰謀的活靶子,兩位傑出的劇作家成為一場政治鬥爭的犧牲品,他們為了捍衛「海瑞精神」而以身殉戲。
二十世紀的現代,以海瑞故事為主題的《海瑞鬥嚴嵩》、《海瑞》相繼在電視台演出,《海瑞鬥嚴嵩》電視劇於1998年於香港亞洲電視台首次播出,全劇共二十集。其故事敘述首輔巖嵩權傾朝野,勢力龐大,以權謀私,引發出連串冤案。清官海瑞目睹嚴嵩一黨敗壞朝綱,貪污舞弊,陷害忠良,遂立志剷除奸黨,與惡勢力周旋到底。最後,海瑞冒死揮書向皇上奏嚴嵩之十大罪狀,嚴嵩百詞莫辯,下獄而去。海瑞為君、為民除一大惡,成為千古歌頌,流芳百世的英雄。《海瑞》共十八集,在1999年開始拍攝,2000年春節首次在中央電視台播出。故事以明朝這一中國歷史上朝政最混亂的時期為背景,以海瑞坎坷的一生為主線,突出刻畫了海瑞雖廉潔自律、秉公執法,但因「不識時務」而幾次被罷官,直到七十四歲重回官場,不久抑鬱而終的痛苦遭遇。
「說書」類中的福州評話及潮州歌這兩種曲藝,有以海瑞故事為題材的說本,現存的福州評話為數不少,中央研究所藏石印本中就有以海瑞故事為題材的故事,名為《大紅袍》。其故事大部分取材自《海公大紅袍全傳》,此小說在當時即是簡稱《大紅袍》,故以此為題。此評話共分為《海公大紅袍》、《打嚴嵩》、《一捧雪》三集。《大紅袍》的故事情節大部分取材自小說《海公大紅袍全傳》一書。
現存的潮州歌冊不少,據郭又陵所編的《稀見舊版曲藝曲本叢刊•潮州歌冊卷》便收錄有一百三十種。其中以海瑞故事為題材的計有《新造賜綠袍全歌》、《新造陰陽雙寶扇全歌》、《新造秦雪梅全歌》三種。《新造賜綠袍全歌》共有八卷,它的故事除了結局之外,其他部分的情節與小說《海公小紅袍全傳》的一至三十一回完全相同,可說是潮州歌冊版的《海公小紅袍全傳》故事。《新造陰陽雙寶扇全歌》、《新造秦雪梅全歌》、這兩部潮州歌冊中有海瑞的角色出現,雖然只是書中的配角,但仍可表現出海瑞公正無私、保國為民的形象。
歷來都把海瑞看作清官的典型。所謂清官,儘管沒有明確的定義,但最基本的標準是「清」,即個人生活清廉儉樸,為官清正廉明。當官的不貪污,不受賄,不徇私枉法,潔身自好,就可以算是清官。如果要求高一點,還應包括剛正不阿,嫉惡如仇,不畏強暴,打擊貪官污吏,為百姓伸冤做主等條件。無論根據哪一種標準,海瑞都是當之無愧的清官。海瑞一生提出過不少治國施政的意見和方案,但被採納的很少。他能夠大刀闊斧地實行自己的政見,只有在巡撫應天十府任上短短半年時間。除了疏浚江河的成果得以保持以外,其他的措施在他離任以後就被廢止了。所以我們如果用從政的實績來評論,海瑞對明朝的政治、經濟和社會並沒有很大的影響,但他剛正不阿、清廉正直的道德典範卻深深地植入人民的心中。 | zh_TW |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 研究概況…………………………………………………3
第三節 研究範圍…………………………………………………4
第四節 研究方法…………………………………………………5
第二章 海瑞其人其事……………………………………………7
第一節 海瑞所處的時代背景……………………………………7
一、 工商貿易的繁榮…………………………………………7
二、 社會風氣的變遷…………………………………………9
三、 政治環境的影響…………………………………………11
第二節 海瑞的生平與事蹟………………………………………16
一、 平民時期…………………………………………………16
二、 出仕時期…………………………………………………17
三、 致仕閒居時期……………………………………………21
四、 復出時期…………………………………………………23
第三節 性格與風節………………………………………………24
一、 狷介自守、訓示以身……………………………………24
二、 廉潔愛民、不畏強權……………………………………25
三、 忠心為國、冒死上諫……………………………………27
四、 摧折權貴、以民為本……………………………………29
第三章 海瑞故事--小說部分…………………………………31
第一節 《海剛峰先生官公案》…………………………………31
一、 作者與體制………………………………………………32
二、 《海剛峰先生居官公案》故事析論……………………35
三、 《海剛峰先生居官公案》中海瑞的形象………………50
第二節 《海公大紅袍全傳》……………………………………53
一、 《海公大紅袍全傳》故事析論…………………………53
二、 《海公大紅袍全傳》中海瑞的形象……………………61
第三節 《海公小紅袍全傳》……………………………………66
一、 《海公小紅袍全傳》故事析論…………………………66
二、 《海公小紅袍全傳》中海瑞的形象……………………75
第四節 《清官海瑞》……………………………………………78
一、 《清官海瑞》故事析論…………………………………78
二、 《清官海瑞》中海瑞的形象……………………………86
小結…………………………………………………………………89
第四章 海瑞故事--戲劇部分…………………………………90
第一節 傳奇中的海瑞故事………………………………………90
一、 《吉慶圖》………………………………………………91
二、 《朝陽鳳》………………………………………………93
三、 《忠義烈》………………………………………………95
四、 傳奇中的海瑞故事之文學意涵…………………………97
第二節 亂彈中的海瑞故事………………………………………98
一、 《五彩輿》………………………………………………98
二、 《朝金頂》………………………………………………103
三、 《打差算糧》……………………………………………104
第三節 京劇中的海瑞故事………………………………………105
一、 《海瑞上疏》……………………………………………106
二、 《海瑞罷官》……………………………………………111
三、 《海瑞罷官》、《海瑞上疏》的文化意涵……………113
第四節 電視劇中的海瑞故事……………………………………115
一、 《海瑞鬥嚴嵩》…………………………………………115
二、 《海瑞》…………………………………………………118
第五章 海瑞故事--曲藝部分…………………………………124
第一節 福州評話的海瑞故事……………………………………125
一、 《大紅袍》………………………………………………126
二、 《大紅袍》故事探究……………………………………128
第二節 潮州歌冊的海瑞故事……………………………………131
一、 《新造賜綠袍全歌》……………………………………133
二、 《新造陰陽雙寶扇全歌》、《新造秦雪梅全歌》……135
第六章 結論………………………………………………………138
參考書目……………………………………………………………142 | zh_TW |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909120181 | en_US |
dc.subject (關鍵詞) | 海瑞 | zh_TW |
dc.subject (關鍵詞) | 海瑞故事 | zh_TW |
dc.subject (關鍵詞) | 海剛峰先生居官公案 | zh_TW |
dc.subject (關鍵詞) | 海公案 | zh_TW |
dc.subject (關鍵詞) | 海公大紅袍全傳 | zh_TW |
dc.subject (關鍵詞) | 海公小紅袍全傳 | zh_TW |
dc.subject (關鍵詞) | 清官海瑞 | zh_TW |
dc.subject (關鍵詞) | 吉慶圖 | zh_TW |
dc.subject (關鍵詞) | 朝陽鳳 | zh_TW |
dc.subject (關鍵詞) | 忠義烈 | zh_TW |
dc.subject (關鍵詞) | 五彩輿 | zh_TW |
dc.subject (關鍵詞) | 朝金頂 | zh_TW |
dc.subject (關鍵詞) | 算糧打差 | zh_TW |
dc.subject (關鍵詞) | 海瑞上疏 | zh_TW |
dc.subject (關鍵詞) | 海瑞罷官 | zh_TW |
dc.subject (關鍵詞) | 海瑞鬥嚴嵩 | zh_TW |
dc.subject (關鍵詞) | 海瑞 | zh_TW |
dc.subject (關鍵詞) | 大紅袍 | zh_TW |
dc.subject (關鍵詞) | 新造賜綠袍全歌 | zh_TW |
dc.subject (關鍵詞) | 新造陰陽雙寶扇全歌 | zh_TW |
dc.subject (關鍵詞) | 新造秦雪梅全歌 | zh_TW |
dc.subject (關鍵詞) | 海剛峰 | zh_TW |
dc.subject (關鍵詞) | 海忠介公 | zh_TW |
dc.title (題名) | 海瑞故事研究 | zh_TW |
dc.type (資料類型) | thesis | en_US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一.專書
(一) 文集
海瑞 《海忠介公全集》 清康熙四十七年焦映漢刊本.
海瑞 《海瑞集》 北京:中華書局 1962
海瑞 《海忠介公全集》 台北:海忠介公全集輯印委員會 1973
(二) 史書、傳記
(清)張廷玉等撰 《明史》 清乾隆間刊本
《明實錄》 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1967
蔣星煜 《海瑞》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79
王孫 《海瑞》 銀川:寧夏人民出版社 1982
張德信 《明史海瑞傳校注》 陜西:人民出版社 1984
李翰林、李新富 《海瑞傳》 台北:國際文化出版社 1992
李錦全 《海瑞評傳》 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 1994
黃燕生 《鐵面冰心清官包拯與海瑞》 台北:萬卷樓圖書公司 2001
戚宜君 《大政治家張居正》 台北:稻田出版社 1993
冉光榮 《中興名相張居正》 台北:萬卷樓圖書公司 2001
(三) 小說、戲曲
《海剛峰先生居官公案 》 台北 :天一出版社 1985
李春芳 《海公大紅袍全傳》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3
《海公小紅袍全傳》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3
范穩 《清官海瑞》 台北:大有國際文化出版公司 2000
《新民公案》 北京:中華書局 1987
《詳刑公案》 北京:中華書局 1987
《百家公案》 北京:中華書局 1987
王以昭編 《龍圖公案》 台北:天一出版社 1990
古本小說集成編委會編 《包龍圖判百家公案》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0
古本小說集成編委會編 《廉明奇判公案》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0
古本小說集成編委會編 《古今律條公案》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0
古本小說集成編委會編 《詳情公案》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0
楊挹殿 《大清全傳》(又稱《彭公案》)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0
古本小說集成編委會編 《施案奇聞》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0
古本小說集成編委會編 《郭青螺六首聽訟錄新民公案》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0
紀振倫 《楊家將演義》 台北:三民書局 1998
吳唅 《海瑞罷官》 台北:自由青年社 1966
許思言 《海瑞上疏》 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 1979
陸景春 《國劇劇本 朝金頂》 台北:國立復興劇藝實驗學校 1983
朱佐朝 《朝陽鳳》(《全明傳奇續編》) 台北:天一出版社 1996
朱佐朝 《吉慶圖》(《全明傳奇續編》) 台北:天一出版社 1996
張 勻 《十美圖》(《全明傳奇續編》) 台北:天一出版社 1996
故宮博物院 《打差算糧》(《故宮珍本叢刊》第674冊) 海南:海南出版社 2001
故宮博物院 《五彩輿》(《故宮珍本叢刊》第674冊) 海南:海南出版社 2001
首都圖書館 《五彩輿》(《車王府藏曲本》第8冊) 北京:學苑出版社 2001
首都圖書館 《朝金頂》(《車王府藏曲本》第10冊) 北京:學苑出版社 2001
中央研究院歷史所 《五彩輿》(《俗文學叢刊》第348冊) 台北:新文豐出版社 2001
中央研究院歷史所 《德政芳》(《俗文學叢刊》第329冊) 台北:新文豐出版社 2001
中央研究院歷史所 《大紅袍》(《俗文學叢刊》第377冊) 台北:新文豐出版社 2001
中央研究院歷史所 《打嚴嵩》(《俗文學叢刊》第377冊) 台北:新文豐出版社 2001
中央研究院歷史所 《一捧雪》(《俗文學叢刊》第377冊) 台北:新文豐出版社 2001
北京圖書館 《陰陽雙寶扇》(《稀見舊版曲藝曲本叢刊潮州歌冊卷》第36冊) 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 2002
北京圖書館 《秦雪梅全歌》(《稀見舊版曲藝曲本叢刊潮州歌冊卷》第47冊) 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 2002
北京圖書館 《賜綠袍全歌》(《稀見舊版曲藝曲本叢刊潮州歌冊卷》第65冊) 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 2002
(四) 地方志等
薛應旂 《 浙江通志 》 台北:成文書局 1983
盧熊 《 蘇州府志 》 台北:成文書局 1983
孔興浙 《江西省興國縣志》 台北:成文書局 1989
故宮博物院 《 瓊州府志》 海口:海南出版社 2001
故宮博物院 《瓊山縣志》 海口:海南出版社 2001
故宮博物院 《淳安縣志》 海口:海南出版社 2001
顧炎武 《 天下郡國利病書 》 台北:老古文化事業公司 1981
(五) 一般論著
鄭振鐸 《中國俗文學史》 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965
婁子匡 《五十年來的中國俗文學》 台北:正中書局 1967
申時行 《明會典》 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968
李贄 《藏書》 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1974
孟 瑤 《中國文學史 》 台北:大中國圖書公司 1980
游國恩 《中國文學史》 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1990
章培□ 《中國文學史》 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1996
劉大杰 《中國文學發展史》 台北:華正書局 1999
曾永義 《俗文學概論》 台北:三民書局 2003
陳鵬翔 《主題學研究論文集 》 台北:東大圖書公司 1983
余繼登 《典故紀聞》《元明史料筆記叢刊 》 北京:中華書局 1984
王錡 《寓圃雜記》《元明史料筆記叢刊 》 北京:中華書局 1984
陳洪謨 《治世餘文》《元明史料筆記叢刊 》 北京:中華書局 1984
谷應泰 《明史紀事本末》 台北:三民書局 1985
顧起元 《客座贅語》 北京:中華書局 1987
全漢昇 《明清經濟史研究》 台北:聯經出版公司 1987
游乾桂 《民俗•文學•心理學》 台北:桂冠圖書公司 1988
黃啟臣 《十四-十七世紀中國鋼鐵生產史》 鄭洲:中洲古籍出版社 1989
陳文石 《明清政治社會史論》 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1991
陳學文 《明清社會經濟史研究》 台北:稻禾出版社 1991
劉翠溶 《明清時期家族人口與社會經濟變遷》 台北: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 1992
姜守鵬 《明清社會經濟結構》 長春: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 1992
張玉法 《奸臣評傳》 台北:萬象出版社 1992
郭建 《古代法官面面觀》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3
黃仁宇 《萬曆十五年》 台北:食貨出版社 1994
喬繼堂 《中國皇帝全傳》 北京:工商出版社 1996
喬繼堂 《中國皇帝全傳》 北京:工商出版社 1996
王爾敏 《明清社會文化生態》 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997
葉春生 《嶺南民間文化》 廣州:廣東高等教育 2002
穆平潮等 《勵精圖治的名臣》 台南:勝景文化事業公司 2002
彭衛鴻 《海瑞應對人生的九九個方略》 台南:笙易出版社 2002
黃啟臣 《明清經濟及中外關係》 香港:香港天馬圖書公司 2003
朱倩如 《明人的居家生活》 宜蘭:明史研究小組 2003
于鐵丘 《清官崇拜談--從包拯到海瑞》 濟南:濟南出版社 2004
胡士瑩 《話本小說概論》 台北:木鐸出版社 1977
金健人 《小說結構美學》 台北:木鐸出版社 1988
江蘇省社會科學院 《中國通俗小說總目提要》 北京:中國文聯出版社 1990
黃岩柏 《海公系列小說》 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 1992
黃岩柏 《公案小說史話》 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 1993
陳平原 《小說史理論與實踐》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1993
方祖燊 《小說結構》 台北:三民書局 1995
孟犁野 《中國公案小說藝術發展史》 北京:警官教育出版社 1996
曹亦冰 《俠義公案小說史》 浙江:浙江古籍出版社 1998
陳大康 《明代小說史》 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 2000
田漢等 《中國地方戲曲集成》 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 1958
人民文學出版社 《曲海總目提要》 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1959
李斗 《揚州畫舫錄》 臺北:世界書局 1963
國防部國研會 《國劇大成》 台北 : 國防部國研會 1972
王沛綸 《戲曲辭典》 台北:中華書局 1975
郭漢城 《戲曲劇目論集》 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 1981
張庚 《戲劇藝術論》 台北:丹青圖書出版社 1987
蔡鐘翔 《中國古典劇論概要》 北京:人民大學出版社 1988
曾白融 《京劇劇目辭典》 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 1989
鄭傳寅 《傳統文化與古典戲曲》 湖北: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0
曾永義 《中國古典戲劇的認識與欣賞》 台北:正中書局 1991
潘俠風 《京劇藝術問答》 台北:商鼎文化出版社 1991
郭英德 《明清文人傳奇研究》 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1992
胡世厚 鄧紹基 《中國古代戲曲家評傳》 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1992
馬奕 《中國戲劇電影辭典》 北京: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 1993
張燕瑾 《中國戲劇史》 台北:文津出版社 1993
許逸之 《戲劇雜談》 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1996
朱傳譽 《全明傳奇續編》 台北:天一出版社 1996
林岷 《歷史與戲劇的碰撞》 台北:歷史智庫出版社 1996
李修生 《古本戲曲劇目提要》 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 1997
郭英德 《明清傳奇綜錄》 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7
王安祈 《戲裡乾坤大--平劇世界》 台北:漢光文化事業公司 1998
郭英德 《明清傳奇史》 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 1999
曾永義 《戲曲源流新論》 台北:立緒文化出版社 2000
鄭懷興 《戲曲編劇理論與實踐》 台北:文津出版社 2000
故宮博物院 《故宮珍本叢刊》 海南:海南出版社 2001
首都圖書館 《清車王府藏曲本》 北京:學苑出版社 2001
魏子雲 《戲曲藝說》 台北:萬卷樓圖書公司 2002
劉君祰 《戲曲概論》 台北:學海出版社 2002
葉德均 《宋元明講唱文學》 台北:河洛書局 1978
《中國戲曲曲藝詞典 》 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1981
王志健 《說唱藝術》 台北:文史哲出版社 1994
汪景壽 《中國曲藝藝術論》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1994
北京圖書館 《稀見舊版曲藝曲本叢刊潮州歌冊卷》 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 2002
《中共文化大革命與政治鬥爭》 台南:黎明出版社 1974
《中共文化大革命重要文件彙編》 台北:中共研究雜誌社 1979
(六) 博碩士論文
熊鈺錚 《中國傳統文化與文化大革命》 台北: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論文 1971年6月
齊曉楓 《元代公案劇研究》 台北: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1973年6月
陳穗華 《毛澤東與劉少奇的權力鬥爭》 台北: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論文 1975年6月
陳昭昭 《從戲劇小說看關公形象的嬗變》 台北:中國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1986年6月
陳華 《施公案與清代法制》 台北:台灣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 1987年6月
翁文靜 《包拯故事研究》 台北:中國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1988年6月
韋玉莉 《毛澤東與文化大革命——關於「文革」起因之研究》 台北: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博士論文 1990年7月
呂幸珍 《元代包公戲研究》 台北: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1994年6月
霍建國 《三言公案小說中的罪與法》 台北: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1994年6月
張慧貞 《施公案研究》 台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1994年6月
廖鴻裕 《海公案研究》 台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1995年6月
楊淑媚 《施公案研究》 台北: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 1995年6月
鄭安宜 《龍圖公案之公道文化研究》 南投:暨南國際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 1995年6月
陳智聰 《從公案到偵探-晚清公案小說敘事模式的轉變》 台北: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 1995年6月
許秀如 《狄青故事研究》 台北: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1995年6月
鄭春子 《明代公案小說研究》 台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1997年6月
陳冠蓉 《中央研究所藏石印本福州評話研究》 台北: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1997年6月
丁肇琴 《俗文學中包公形象之探討》 台北: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1998年6月
洪素真 《岳飛故事研究》 台北: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1998年6月
張清發 《岳飛故事研究》 台南: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 1999年6月
龍潔玉 《元雜劇包公戲與明包公小說研究》 台北: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2000年6月
倪連好 《三言公案故事計謀之研究》 台北: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在職進修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 2001年6月
王琰玲 《明清公案小說研究》 台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2002年6月
二. 期刊論文
吳迺憲 <海忠介公的政事文章> 《中國丘海學會成立特刊》 1978年10月 第1期 頁51
陳鎮亞 <海忠介故事述要> 《中國丘海學會成立特刊》 1978年10月第1期 頁17~19
詹尊泮 <海忠介公思想與行誼> 《中國丘海學會會刊》 1980年2月第2期 頁11~14
阮中歧 <談海忠介公的剛與忠> 《丘海季刊》 1982年9月第5~6期 頁53~54
王萬福 <海忠介公的政事主張與風節> 《丘海季刊》 1983年7月第8期 頁9~16
林光灝 <再談海瑞--明朝第一好官> 《丘海季刊》 1983年7月第8期 頁19~21
詹尊泮 <海忠介公的經濟思想> 《丘海學術研究論文集》 1984年6月第1輯 頁80~83
黎德劭 <論先賢海瑞的民本思想> 《丘海學術研究論文集》 1984年6月第1輯 頁70~72
何瑞德 <海忠介公治安疏分析> 《丘海季刊》 1986年2月第13~14期 頁20~23
詹尊泮 <明史海瑞傳補正> 《丘海季刊》 1986年2月第13~14期 頁12~14
何瑞德 <歷史上一位典型的賢臣海忠介公> 《丘海季刊》 1986年8月第15期 頁11~15
黃仁宇 <晚明:一個停滯但注重內省的時代> 《歷史月刊》 1992年9月第56期 頁90~104
黃桂蘭 <晚明文士風尚> 《東南學報》 1992年12月第15期 頁140
許繼文 <模範官吏海瑞> 《台肥月刊》 1993年11月第34卷第11期 頁23~36
韓介光 <海峽兩岸對明代海瑞研究論著目錄彙編> 《丘海季刊》 1993年12月第37期 頁30~38
王爾敏 <清代公案小說之撰著風格> 《中國文哲研究所集刊》 1994年3月第4期 頁121~159
陳錦釗師 <談石玉崑與《龍圖公案》以及《三俠五義》的來源> 《書目季刊》 1994年3月第24卷第4期 頁107~119
王璦玲 <論明清傳奇名作中「情境呈現」與「情節發展」之關聯性> 《中國文哲研究所集刊》 1994年3月第4期 頁549~592
林岷 <海瑞與海瑞戲> 《歷史月刊》 1994年8月第79期 頁116~121
陳美雪 <呈現戲曲研究的總成績-- < 中國古典戲曲研究資料索引 >評介> 《書目季刊》 1995年6月第29卷第1期 頁68~71
王璦玲 <中國戲曲的抒情特質> 《錢穆先生紀念館館刊》 1995年8月第3期 頁30~56
王璦玲 <明清傳奇名作中主題意識之深化與其結構設計> 《中國文哲研究集刊》 1995年9月第7期 頁245~393
王兆軍 <文革卅週年:海瑞罷官說從頭> 《明報月刊》 1995年12月第30卷第12期 頁30~43
王博、 陳吉龍 <論海瑞的治國思想> 《海南師院學報》 1995年第2期 頁62~64
張漢靜 <以史為鑒依法治國-海瑞法律想述略> 《前進》 1995年第5期 頁45~46
李鴻然 <海瑞年譜> 《海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1995年第13卷第3期 頁67~79
李鴻然 <海瑞年譜 續一> 《海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1995年第13卷第4期 頁17~28
李鴻然 <海瑞年譜 續二> 《海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1996年第14卷第1期 頁54~65
袁韻宜 <《海瑞罷官》始末> 《北京黨史研究》 1996年1月第96期 頁24~97
王璦玲 <論明清傳奇之抒情性與人物刻畫> 《中國文哲研究集刊》 1996年9月第9期 頁233~323
馮巽 <聖賢發微:讀海瑞評傳> 《廣東社會科學》 1997年第2期 頁140~142
高友工 <從「絮閣」、「驚變」、「彈詞」說起--藝術評價問題之探討> 《中國文哲研究通訊》 1998年6月第8卷第2期 頁1~7
李鴻然 <海瑞的鄉土情懷> 《海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1998年第16卷第1期 頁8~12
閻韜 <海瑞思想的多元結構> 《海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1998年第16卷第1期 頁13~17
葉顯恩邢寒冬 <論海瑞為求合法不恤流俗的精神> 《廣東社會科學》 1999年第1期 頁87~92
高春緞 <嘉靖四大諫官﹕三楊與海瑞> 《黃埔學報》 1999年1月第36期 頁47~57
吳儀鳳 <「故事研究」與「主題學研究」之比較> 《輔仁國文學報》 1999年3月第14期 頁171~192
陳錦釗師 <明清戲曲小說對《龍圖公案》石派書的影響(1)--「貍貓換太子」部份> 《古典文學》 2000年9月第15期 頁481~495
王璦玲 <中研院文哲所與「明清戲曲」研究> 《漢學研究通訊》 2001年5月第20卷第1期 頁35~43
王璦玲 <晚明清初戲曲審美意識中情理觀之轉化及其意義> 《中國文哲研究集刊》 2001年9月第19期 頁183~250
蔡蘇龍 <政治制度中的角色衝突:海瑞及其命運的再思考> 《松遼學刊人文社會科學版》 2002年2月第1期 頁51~54
苗懷明 <論中國古代文言公案小說的故事模式和敘事特性> 《古今藝文》 2002年11月第29卷第1期 頁38~44
三. 網路資源
《海瑞鬥嚴嵩》 http://home.pchome.com.tw/cool/eagle19/ocean.html
《海瑞》 http://china.sina.com.tw/ent/v/f/hr.html
王璦玲<清初公案劇之藝術特質與其文化意涵> http://www.sinica.edu.tw/~mingching/main-c/active/past/newact/new1/wang1.htm。
王順隆<潮汕方言俗曲唱本「潮州歌冊」考> http://www32.ocn.ne.jp/~sunliong/lunwen9.htm
<京劇的名稱是上海人的發明> http://www.booker.com.cn/gb/paper56/1/class005600004/hwz117400.htm | zh_T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