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學位論文

文章檢視/開啟

書目匯出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引文資訊

TAIR相關學術產出

題名 行政法律關係論之研究--行政法學方法論評析
作者 賴恆盈
貢獻者 劉宗德
賴恆盈
日期 2002
上傳時間 9-五月-2016 12:03:13 (UTC+8)
摘要 
"綱目
     第一章 序論-----1
     第一節 研究源起-----1
     第二節 問題意識說明與研究範圍界定-----3
     第一項 問題意識說明-----4
     第二項 研究範圍界定-----9
     第三節 論文研究方法-----10
     第四節 論文架構說明-----10
     
     第二章 傳統行政法學理論之特質與課題--公私法二元論與行政行為形式論-----13
     第一節 傳統行政法學理論特徵概說-----14
     第二節 公法與私法二元論--法體系之思想基礎-----21
     第一項 法學之體系性思想-----21
     第二項 公私法區別實益-----26
     第三項 抽象概念與類型-----39
     第三節 行政行為形式理論--法體系之核心概念-----43
     第一項 行政行為形式理論概說-----46
     第二項 行政行為形式理論之功能-----47
     第三項 行政行為形式理論之問題-----50
     第四節 傳統行政法學方法論之變化-----69
     
     第三章 現代行政法學方法論之檢討--行政過程論及行政法律關係論-----73
     第一節 行政過程論(法過程論)-----73
     第一項 行政過程論之概念-----73
     第二項 行政過程論之內容-----75
     第二節 行政法律關佛論(法關係論)-----83
     第一項 法與權利--回歸H. Kelsen-----84
     第二項 對公權理論之衝擊-----89
     第三項 行政法律關係論-----91
     第三節 行政行為形式論之反擊-----137
     第四節 現代行政法學方法論之課題-----145
     
     第四章 行政法律關係論之體系化嚐試-----147
     第一節 概說-----147
     第二節 利益與歸屬一法主體論-----149
     第一項 行政法主體-----149
     第二項 法主體之組織與規範結構--組織理論-----154
     第三節 利益之調整與保護--權利論(狹義法關係論)-----169
     第一項 利益衝突與規整-----170
     第二項 利益衝突與保護--行政法與民事法-----194
     第四節 小結--行政法律關係論與行政訴訟之關聯性-----223
     
     第五章 結論與展望-----231
     第一節 結論-----231
     第二節 展望--未完之研究-----239
     
     參考文獻-----245
     
     
     
     細目
     第一章 序論-----1
     第一節 研究源起-----1
     第二節 問題意識說明與研究範圍界定-----3
     第一項 問題意識說明-----4
     一、以權利作為法律關係基本屬性問題-----4
     二、以公權作為聯結行政實體法與訴訟法概念問題-----5
     三、行政法規範之客觀屬性轉換為主觀法律關係之問題-----7
     四、行政活動之合法性與人民權利保護間之聯繫問題-----8
     第二項 研究範圍界定-----9
     第三節 論文研究方法-----10
     第四節 論文架構說明-----10
     
     第二章 傳統行政法學理論之特質與課題--公私法二元論與行政行為形式論-----13
     第一節 傳統行政法學理論特徵概說-----14
     第二節 公法與私法二元論--法體系之思想基礎-----21
     第一項 法學之體系性思想-----21
     一、學問體系之建立-----21
     二、公私法區別之歷史條件-----23
     第二項 公私法區別實益-----26
     一、實體法之適用與公私法區別實益-----26
     (一)法有明文規定者-----27
     (二)法有明文且使用「公法」此一用語-----27
     (三)法無明文規定者-----35
     (四)法之適用與法原則(含憲法基本權規定)或技術性規定-----36
     二、程序法之適用與公私法區別實益-----37
     三、行政法學體系與公私法區別實益-----38
     第三項 抽象概念與類型-----39
      第三節 行政行為形式理論--法體系之核心概念-----43
     第一項 行政行為形式理論概說-----46
     第二項 行政行為形式理論之功能-----47
     一、教義上之功能-----48
     (一)制度化功能-----48
     (二)銜接性功能-----48
     (三)儲藏性功能-----48
     二、實踐上之功能-----48
     (一)個別化、具體化功能-----49
     (二)完結、簡化行政程序-----49
     (三)賦予執行名義-----49
     (四)確定重要訴訟形式功能-----50
     第三項 行政行為形式理論之問題-----50
     一、理論本身所生之界限-----52
     二、型式化與法治國家原則-----57
     (一)片面、形式的合法性控制-----58
     (二)行政行為形式之實際歸類困難-----58
     (三)未給予私人之行政法上行為應有關注-----60
     三、行政風格之變化-----60
     四、契約與行政處分功能之接近-----64
     第四節 傳統行政法學方法論之變化-----69
     
     第三章 現代行政法學方法論之檢討--行政過程論及行政法律關係論-----73
     第一節 行政過程論(法過程論)-----73
     第一項 行政過程論之概念-----73
     第二項 行政過程論之內容-----75
     一、行政過程之結構-----76
     二、行政過程與行政法上基本原理原則-----77
     (一)法律根據問題-----77
     (二)權限之結合問題-----78
     (三)信賴保護之問題-----78
     (四)行政之公共性問題-----78
     三、行政過程與與行為形式-----80
     (一)行為形式之定位問題-----80
     (二)行為形式之選擇問題-----81
     四、行政過程與法律構造-----81
     五、行政過程與私人-----82
     第二節 行政法律關係論(法關係論)-----83
     第一項 法與權利--回歸H.Kelsen-----84
     第二項 對公權理論之衝擊-----89
     第三項 行政法律關係論-----91
     一、傳統公權理論之動搖-----92
     二、德國新公權理論-----97
     (一)Hans Heinrich Rupp-----97
     (二)Wilhelm Henke-----99
     (三)Rupert Scholz-----101
     (四)Manfred Zuleeg-----102
     (五)Hartmut Bauer-----103
     (六)Schmidt-ABmann-----106
     三、行政法律關係理論之發展-----111
     (一)法律關係論之發展背景-----111
     (二)行政法律關係之內容一Norbert Achterberg-----114
     1. 法律關係之本質要素-----115
     2. 行政法律關係之類型-----116
     (三)行政法律關係理論之定位-----119
     四、日本行政法律關係論之體系化嚐試-----120
     (一)理論特徵-----120
     (二)行政法律關係之意義-----121
     (三)行政法律關係之結構與類型-----121
     1. 第一層結構--行為之自由-----121
     2. 第二層結構--實體法關係-----123
     (1)客觀法之分析或分解-----124
     A. 反對利害關係(Kehrseitigkeit)-----124
     B. 互換的利害關係(WechSelbezuglichkeit)-----127
     C. 關係之階層體系-----129
     D. 相互捕捉秩序-----129
     (2)基本權之規範外效果-----130
     3. 第三層結構--程序法關係-----130
     4. 第四層結構--組織法關係-----131
     (四)日本行政法律關係論之意義-----132
     1. 法解釋方法上之意義-----132
     2. 法解釋學上教義(Dogmatik)之意義-----133
     3. 法認識論上發現的意義-----134
     第三節 行政行為形式論之反擊-----137
     一、彈性化要求與行政行為形式-----138
     二、不確定性與依法行政要求-----141
     (一)不確定性與事實經驗-----141
     (二)不確定性與法之具體化-----143
     第四節 現代行政法學方法論之課題-----145
     
     第四章 行政法律關係論之體系化嚐試-----147
     第一節 概說-----147
     第二節 利益與歸屬一法主體論-----149
     第一項 行政法主體-----149
     一、行政法主體之概念-----149
     二、法主體之正當化條件-----151
     三、利益之集合-----153
     四、法主體之距離與差異-----153
     第二項 法主體之組織與規範結構--組織理論-----154
     一、組織編成與法律控制-----154
     (一)民主主義-----155
     (二)法治主義-----160
     1. 權力分立-----160
     2. 基本權之規範效力-----162
     二、組織類型與利益結構-----163
     (一)國家-----163
     (二)地方自治團體-----164
     (三)其他中間型態團體-----165
     (四)小結-----166
     第三節 利益之調整與保護--權利論(狹義法關係論)-----169
     第一項 利益衝突與規整-----170
     一、水平衝突與垂直衝突-----172
     二、事前衝突與事後衝突-----177
     (一)事前衝突-----177
     (二)事後衝突-----178
     三、反對衝突與互換衝突-----180
     (一)反對衝突-----180
     1. 利益結構之可分性-----182
     2. 利益歸屬主體之特定-----184
     (二)互換衝突-----185
     (三)反對興互換衝突之重疊(複合)-----187
     四、法律關係內容之發展與繼續性法律關係-----188
     (一)法律關係內容之發展-----188
     1. 法律關係成立前之附隨義務-----188
     2. 返還請求-----190
     (二)繼續性法律關係-----193
     第二項 利益衝突與保護一-行政法與民事法-----194
     一、再論公私法區別-----195
     (一)行政事件與民事事件-----196
     1. 法規定性與事件歸屬-----196
     2. 法主體正當化條件標準-----200
     (二)行政執行事件與民事強制執行事件-----204
     二、行政法規律與民事法規律-----206
     (一)相互捕捉秩序-----206
     (二)行政法規律與民事法規律之關係-----209
     1. 實體法層面--解釋準據-----209
     (1)行政法補充或修正民事法規律之類型-----210
     A. 以行政法規作為民事法律關係之構成要件-----211
     B. 行政處分影響民事法律關係之發生、變更或消滅-----211
     C. 行政法作為民法規範之解釋準據-----212
     (2)以行政法補充或修正民事法規律之原因-----212
     A. 和平私法秩序或最低生存條件之維持-----213
     B. 避免公平私法秩序之扭曲或提供其正常運作之基本條
     件或框架-----213
     (3)行政法補充或修正民事法規律之容許性-----214
     2. 程序法層面--保護方式-----215
     (1)行政法保護與民事法保護併存原則-----215
     (2)立法者對保護方式有第一次判斷權-----215
     A. 於法有明文規定情形-----216
     B. 於法無明文情形-----218
     (3)行政法規律之容許性與過度禁止原則-----218
     (4)違反行政規律之民事行為法律效果之最終認定權歸屬-----218
     A. 以行政行為為民事行為有效要件情形-----219
     B. 其他法無明文規定情形-----220
     C. 民事法保護不排除行政法保護原則-----221
     第四節 小結--行政法律關係論與行政訴訟之關聯性-----223
     一、主體論與行政訴訟-----223
     二、權利論與行政訴訟-----228
     
     第五章 結論與展望-----231
     第一節 結論-----231
     一、傳統行政法學之特質與課題-----231
     (一)公私法二元論部分-----231
     (二)行政行為形式論部分-----232
     二、現代行政法學方法論之檢討-----233
     (一)行政過程論部分-----233
     (二)行政法律關係論部分-----233
     三、行政法律關係論之體系化嚐試-----234
     (一)關於主體論部分-----235
     (二)關於權利論部分-----239
     第二節 展望--未完之研究-----239
     
     參考文獻-----245
     一、中文文獻-----245
     (一)書籍-----245
     (二)期刊論文-----249
     二、日文文獻-----256
     (一)書籍-----256
     (一)期刊論文-----259
     三、簡體中文文獻-----269
描述 博士
國立政治大學
法律學系
83651504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91NCCU3642012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劉宗德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作者) 賴恆盈zh_TW
dc.creator (作者) 賴恆盈zh_TW
dc.date (日期) 2002en_US
dc.date.accessioned 9-五月-2016 12:03:13 (UTC+8)-
dc.date.available 9-五月-2016 12:03:13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9-五月-2016 12:03:13 (UTC+8)-
dc.identifier (其他 識別碼) G91NCCU3642012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94870-
dc.description (描述) 博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法律學系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83651504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綱目
     第一章 序論-----1
     第一節 研究源起-----1
     第二節 問題意識說明與研究範圍界定-----3
     第一項 問題意識說明-----4
     第二項 研究範圍界定-----9
     第三節 論文研究方法-----10
     第四節 論文架構說明-----10
     
     第二章 傳統行政法學理論之特質與課題--公私法二元論與行政行為形式論-----13
     第一節 傳統行政法學理論特徵概說-----14
     第二節 公法與私法二元論--法體系之思想基礎-----21
     第一項 法學之體系性思想-----21
     第二項 公私法區別實益-----26
     第三項 抽象概念與類型-----39
     第三節 行政行為形式理論--法體系之核心概念-----43
     第一項 行政行為形式理論概說-----46
     第二項 行政行為形式理論之功能-----47
     第三項 行政行為形式理論之問題-----50
     第四節 傳統行政法學方法論之變化-----69
     
     第三章 現代行政法學方法論之檢討--行政過程論及行政法律關係論-----73
     第一節 行政過程論(法過程論)-----73
     第一項 行政過程論之概念-----73
     第二項 行政過程論之內容-----75
     第二節 行政法律關佛論(法關係論)-----83
     第一項 法與權利--回歸H. Kelsen-----84
     第二項 對公權理論之衝擊-----89
     第三項 行政法律關係論-----91
     第三節 行政行為形式論之反擊-----137
     第四節 現代行政法學方法論之課題-----145
     
     第四章 行政法律關係論之體系化嚐試-----147
     第一節 概說-----147
     第二節 利益與歸屬一法主體論-----149
     第一項 行政法主體-----149
     第二項 法主體之組織與規範結構--組織理論-----154
     第三節 利益之調整與保護--權利論(狹義法關係論)-----169
     第一項 利益衝突與規整-----170
     第二項 利益衝突與保護--行政法與民事法-----194
     第四節 小結--行政法律關係論與行政訴訟之關聯性-----223
     
     第五章 結論與展望-----231
     第一節 結論-----231
     第二節 展望--未完之研究-----239
     
     參考文獻-----245
     
     
     
     細目
     第一章 序論-----1
     第一節 研究源起-----1
     第二節 問題意識說明與研究範圍界定-----3
     第一項 問題意識說明-----4
     一、以權利作為法律關係基本屬性問題-----4
     二、以公權作為聯結行政實體法與訴訟法概念問題-----5
     三、行政法規範之客觀屬性轉換為主觀法律關係之問題-----7
     四、行政活動之合法性與人民權利保護間之聯繫問題-----8
     第二項 研究範圍界定-----9
     第三節 論文研究方法-----10
     第四節 論文架構說明-----10
     
     第二章 傳統行政法學理論之特質與課題--公私法二元論與行政行為形式論-----13
     第一節 傳統行政法學理論特徵概說-----14
     第二節 公法與私法二元論--法體系之思想基礎-----21
     第一項 法學之體系性思想-----21
     一、學問體系之建立-----21
     二、公私法區別之歷史條件-----23
     第二項 公私法區別實益-----26
     一、實體法之適用與公私法區別實益-----26
     (一)法有明文規定者-----27
     (二)法有明文且使用「公法」此一用語-----27
     (三)法無明文規定者-----35
     (四)法之適用與法原則(含憲法基本權規定)或技術性規定-----36
     二、程序法之適用與公私法區別實益-----37
     三、行政法學體系與公私法區別實益-----38
     第三項 抽象概念與類型-----39
      第三節 行政行為形式理論--法體系之核心概念-----43
     第一項 行政行為形式理論概說-----46
     第二項 行政行為形式理論之功能-----47
     一、教義上之功能-----48
     (一)制度化功能-----48
     (二)銜接性功能-----48
     (三)儲藏性功能-----48
     二、實踐上之功能-----48
     (一)個別化、具體化功能-----49
     (二)完結、簡化行政程序-----49
     (三)賦予執行名義-----49
     (四)確定重要訴訟形式功能-----50
     第三項 行政行為形式理論之問題-----50
     一、理論本身所生之界限-----52
     二、型式化與法治國家原則-----57
     (一)片面、形式的合法性控制-----58
     (二)行政行為形式之實際歸類困難-----58
     (三)未給予私人之行政法上行為應有關注-----60
     三、行政風格之變化-----60
     四、契約與行政處分功能之接近-----64
     第四節 傳統行政法學方法論之變化-----69
     
     第三章 現代行政法學方法論之檢討--行政過程論及行政法律關係論-----73
     第一節 行政過程論(法過程論)-----73
     第一項 行政過程論之概念-----73
     第二項 行政過程論之內容-----75
     一、行政過程之結構-----76
     二、行政過程與行政法上基本原理原則-----77
     (一)法律根據問題-----77
     (二)權限之結合問題-----78
     (三)信賴保護之問題-----78
     (四)行政之公共性問題-----78
     三、行政過程與與行為形式-----80
     (一)行為形式之定位問題-----80
     (二)行為形式之選擇問題-----81
     四、行政過程與法律構造-----81
     五、行政過程與私人-----82
     第二節 行政法律關係論(法關係論)-----83
     第一項 法與權利--回歸H.Kelsen-----84
     第二項 對公權理論之衝擊-----89
     第三項 行政法律關係論-----91
     一、傳統公權理論之動搖-----92
     二、德國新公權理論-----97
     (一)Hans Heinrich Rupp-----97
     (二)Wilhelm Henke-----99
     (三)Rupert Scholz-----101
     (四)Manfred Zuleeg-----102
     (五)Hartmut Bauer-----103
     (六)Schmidt-ABmann-----106
     三、行政法律關係理論之發展-----111
     (一)法律關係論之發展背景-----111
     (二)行政法律關係之內容一Norbert Achterberg-----114
     1. 法律關係之本質要素-----115
     2. 行政法律關係之類型-----116
     (三)行政法律關係理論之定位-----119
     四、日本行政法律關係論之體系化嚐試-----120
     (一)理論特徵-----120
     (二)行政法律關係之意義-----121
     (三)行政法律關係之結構與類型-----121
     1. 第一層結構--行為之自由-----121
     2. 第二層結構--實體法關係-----123
     (1)客觀法之分析或分解-----124
     A. 反對利害關係(Kehrseitigkeit)-----124
     B. 互換的利害關係(WechSelbezuglichkeit)-----127
     C. 關係之階層體系-----129
     D. 相互捕捉秩序-----129
     (2)基本權之規範外效果-----130
     3. 第三層結構--程序法關係-----130
     4. 第四層結構--組織法關係-----131
     (四)日本行政法律關係論之意義-----132
     1. 法解釋方法上之意義-----132
     2. 法解釋學上教義(Dogmatik)之意義-----133
     3. 法認識論上發現的意義-----134
     第三節 行政行為形式論之反擊-----137
     一、彈性化要求與行政行為形式-----138
     二、不確定性與依法行政要求-----141
     (一)不確定性與事實經驗-----141
     (二)不確定性與法之具體化-----143
     第四節 現代行政法學方法論之課題-----145
     
     第四章 行政法律關係論之體系化嚐試-----147
     第一節 概說-----147
     第二節 利益與歸屬一法主體論-----149
     第一項 行政法主體-----149
     一、行政法主體之概念-----149
     二、法主體之正當化條件-----151
     三、利益之集合-----153
     四、法主體之距離與差異-----153
     第二項 法主體之組織與規範結構--組織理論-----154
     一、組織編成與法律控制-----154
     (一)民主主義-----155
     (二)法治主義-----160
     1. 權力分立-----160
     2. 基本權之規範效力-----162
     二、組織類型與利益結構-----163
     (一)國家-----163
     (二)地方自治團體-----164
     (三)其他中間型態團體-----165
     (四)小結-----166
     第三節 利益之調整與保護--權利論(狹義法關係論)-----169
     第一項 利益衝突與規整-----170
     一、水平衝突與垂直衝突-----172
     二、事前衝突與事後衝突-----177
     (一)事前衝突-----177
     (二)事後衝突-----178
     三、反對衝突與互換衝突-----180
     (一)反對衝突-----180
     1. 利益結構之可分性-----182
     2. 利益歸屬主體之特定-----184
     (二)互換衝突-----185
     (三)反對興互換衝突之重疊(複合)-----187
     四、法律關係內容之發展與繼續性法律關係-----188
     (一)法律關係內容之發展-----188
     1. 法律關係成立前之附隨義務-----188
     2. 返還請求-----190
     (二)繼續性法律關係-----193
     第二項 利益衝突與保護一-行政法與民事法-----194
     一、再論公私法區別-----195
     (一)行政事件與民事事件-----196
     1. 法規定性與事件歸屬-----196
     2. 法主體正當化條件標準-----200
     (二)行政執行事件與民事強制執行事件-----204
     二、行政法規律與民事法規律-----206
     (一)相互捕捉秩序-----206
     (二)行政法規律與民事法規律之關係-----209
     1. 實體法層面--解釋準據-----209
     (1)行政法補充或修正民事法規律之類型-----210
     A. 以行政法規作為民事法律關係之構成要件-----211
     B. 行政處分影響民事法律關係之發生、變更或消滅-----211
     C. 行政法作為民法規範之解釋準據-----212
     (2)以行政法補充或修正民事法規律之原因-----212
     A. 和平私法秩序或最低生存條件之維持-----213
     B. 避免公平私法秩序之扭曲或提供其正常運作之基本條
     件或框架-----213
     (3)行政法補充或修正民事法規律之容許性-----214
     2. 程序法層面--保護方式-----215
     (1)行政法保護與民事法保護併存原則-----215
     (2)立法者對保護方式有第一次判斷權-----215
     A. 於法有明文規定情形-----216
     B. 於法無明文情形-----218
     (3)行政法規律之容許性與過度禁止原則-----218
     (4)違反行政規律之民事行為法律效果之最終認定權歸屬-----218
     A. 以行政行為為民事行為有效要件情形-----219
     B. 其他法無明文規定情形-----220
     C. 民事法保護不排除行政法保護原則-----221
     第四節 小結--行政法律關係論與行政訴訟之關聯性-----223
     一、主體論與行政訴訟-----223
     二、權利論與行政訴訟-----228
     
     第五章 結論與展望-----231
     第一節 結論-----231
     一、傳統行政法學之特質與課題-----231
     (一)公私法二元論部分-----231
     (二)行政行為形式論部分-----232
     二、現代行政法學方法論之檢討-----233
     (一)行政過程論部分-----233
     (二)行政法律關係論部分-----233
     三、行政法律關係論之體系化嚐試-----234
     (一)關於主體論部分-----235
     (二)關於權利論部分-----239
     第二節 展望--未完之研究-----239
     
     參考文獻-----245
     一、中文文獻-----245
     (一)書籍-----245
     (二)期刊論文-----249
     二、日文文獻-----256
     (一)書籍-----256
     (一)期刊論文-----259
     三、簡體中文文獻-----269
-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綱目
     第一章 序論-----1
      第一節 研究源起-----1
      第二節 問題意識說明與研究範圍界定-----3
      第一項 問題意識說明-----4
      第二項 研究範圍界定-----9
      第三節 論文研究方法-----10
      第四節 論文架構說明-----10
     
     第二章 傳統行政法學理論之特質與課題--公私法二元論與行政行為形式論-----13
      第一節 傳統行政法學理論特徵概說-----14
      第二節 公法與私法二元論--法體系之思想基礎-----21
      第一項 法學之體系性思想-----21
      第二項 公私法區別實益-----26
      第三項 抽象概念與類型-----39
      第三節 行政行為形式理論--法體系之核心概念-----43
      第一項 行政行為形式理論概說-----46
      第二項 行政行為形式理論之功能-----47
      第三項 行政行為形式理論之問題-----50
      第四節 傳統行政法學方法論之變化-----69
     
     第三章 現代行政法學方法論之檢討--行政過程論及行政法律關係論-----73
      第一節 行政過程論(法過程論)-----73
      第一項 行政過程論之概念-----73
      第二項 行政過程論之內容-----75
      第二節 行政法律關佛論(法關係論)-----83
      第一項 法與權利--回歸H. Kelsen-----84
      第二項 對公權理論之衝擊-----89
      第三項 行政法律關係論-----91
      第三節 行政行為形式論之反擊-----137
      第四節 現代行政法學方法論之課題-----145
     
     第四章 行政法律關係論之體系化嚐試-----147
      第一節 概說-----147
      第二節 利益與歸屬一法主體論-----149
      第一項 行政法主體-----149
      第二項 法主體之組織與規範結構--組織理論-----154
      第三節 利益之調整與保護--權利論(狹義法關係論)-----169
      第一項 利益衝突與規整-----170
      第二項 利益衝突與保護--行政法與民事法-----194
      第四節 小結--行政法律關係論與行政訴訟之關聯性-----223
     
     第五章 結論與展望-----231
      第一節 結論-----231
      第二節 展望--未完之研究-----239
     
     參考文獻-----245
     
     
     
     細目
     第一章 序論-----1
      第一節 研究源起-----1
      第二節 問題意識說明與研究範圍界定-----3
      第一項 問題意識說明-----4
      一、以權利作為法律關係基本屬性問題-----4
      二、以公權作為聯結行政實體法與訴訟法概念問題-----5
      三、行政法規範之客觀屬性轉換為主觀法律關係之問題-----7
      四、行政活動之合法性與人民權利保護間之聯繫問題-----8
      第二項 研究範圍界定-----9
      第三節 論文研究方法-----10
      第四節 論文架構說明-----10
     
     第二章 傳統行政法學理論之特質與課題--公私法二元論與行政行為形式論-----13
      第一節 傳統行政法學理論特徵概說-----14
      第二節 公法與私法二元論--法體系之思想基礎-----21
      第一項 法學之體系性思想-----21
      一、學問體系之建立-----21
      二、公私法區別之歷史條件-----23
      第二項 公私法區別實益-----26
      一、實體法之適用與公私法區別實益-----26
      (一)法有明文規定者-----27
      (二)法有明文且使用「公法」此一用語-----27
      (三)法無明文規定者-----35
      (四)法之適用與法原則(含憲法基本權規定)或技術性規定-----36
      二、程序法之適用與公私法區別實益-----37
      三、行政法學體系與公私法區別實益-----38
      第三項 抽象概念與類型-----39
      第三節 行政行為形式理論--法體系之核心概念-----43
      第一項 行政行為形式理論概說-----46
      第二項 行政行為形式理論之功能-----47
      一、教義上之功能-----48
      (一)制度化功能-----48
      (二)銜接性功能-----48
      (三)儲藏性功能-----48
      二、實踐上之功能-----48
      (一)個別化、具體化功能-----49
      (二)完結、簡化行政程序-----49
      (三)賦予執行名義-----49
      (四)確定重要訴訟形式功能-----50
      第三項 行政行為形式理論之問題-----50
      一、理論本身所生之界限-----52
      二、型式化與法治國家原則-----57
      (一)片面、形式的合法性控制-----58
      (二)行政行為形式之實際歸類困難-----58
      (三)未給予私人之行政法上行為應有關注-----60
      三、行政風格之變化-----60
      四、契約與行政處分功能之接近-----64
      第四節 傳統行政法學方法論之變化-----69
     
     第三章 現代行政法學方法論之檢討--行政過程論及行政法律關係論-----73
      第一節 行政過程論(法過程論)-----73
      第一項 行政過程論之概念-----73
      第二項 行政過程論之內容-----75
      一、行政過程之結構-----76
      二、行政過程與行政法上基本原理原則-----77
      (一)法律根據問題-----77
      (二)權限之結合問題-----78
      (三)信賴保護之問題-----78
      (四)行政之公共性問題-----78
      三、行政過程與與行為形式-----80
      (一)行為形式之定位問題-----80
      (二)行為形式之選擇問題-----81
      四、行政過程與法律構造-----81
      五、行政過程與私人-----82
      第二節 行政法律關係論(法關係論)-----83
      第一項 法與權利--回歸H.Kelsen-----84
      第二項 對公權理論之衝擊-----89
      第三項 行政法律關係論-----91
      一、傳統公權理論之動搖-----92
      二、德國新公權理論-----97
      (一)Hans Heinrich Rupp-----97
      (二)Wilhelm Henke-----99
      (三)Rupert Scholz-----101
      (四)Manfred Zuleeg-----102
      (五)Hartmut Bauer-----103
      (六)Schmidt-ABmann-----106
      三、行政法律關係理論之發展-----111
      (一)法律關係論之發展背景-----111
      (二)行政法律關係之內容一Norbert Achterberg-----114
      1. 法律關係之本質要素-----115
      2. 行政法律關係之類型-----116
      (三)行政法律關係理論之定位-----119
      四、日本行政法律關係論之體系化嚐試-----120
      (一)理論特徵-----120
      (二)行政法律關係之意義-----121
      (三)行政法律關係之結構與類型-----121
      1. 第一層結構--行為之自由-----121
      2. 第二層結構--實體法關係-----123
      (1)客觀法之分析或分解-----124
      A. 反對利害關係(Kehrseitigkeit)-----124
      B. 互換的利害關係(WechSelbezuglichkeit)-----127
      C. 關係之階層體系-----129
      D. 相互捕捉秩序-----129
      (2)基本權之規範外效果-----130
      3. 第三層結構--程序法關係-----130
      4. 第四層結構--組織法關係-----131
      (四)日本行政法律關係論之意義-----132
      1. 法解釋方法上之意義-----132
      2. 法解釋學上教義(Dogmatik)之意義-----133
      3. 法認識論上發現的意義-----134
      第三節 行政行為形式論之反擊-----137
      一、彈性化要求與行政行為形式-----138
      二、不確定性與依法行政要求-----141
      (一)不確定性與事實經驗-----141
      (二)不確定性與法之具體化-----143
      第四節 現代行政法學方法論之課題-----145
     
     第四章 行政法律關係論之體系化嚐試-----147
      第一節 概說-----147
      第二節 利益與歸屬一法主體論-----149
      第一項 行政法主體-----149
      一、行政法主體之概念-----149
      二、法主體之正當化條件-----151
      三、利益之集合-----153
      四、法主體之距離與差異-----153
      第二項 法主體之組織與規範結構--組織理論-----154
      一、組織編成與法律控制-----154
      (一)民主主義-----155
      (二)法治主義-----160
      1. 權力分立-----160
      2. 基本權之規範效力-----162
      二、組織類型與利益結構-----163
      (一)國家-----163
      (二)地方自治團體-----164
      (三)其他中間型態團體-----165
      (四)小結-----166
      第三節 利益之調整與保護--權利論(狹義法關係論)-----169
      第一項 利益衝突與規整-----170
      一、水平衝突與垂直衝突-----172
      二、事前衝突與事後衝突-----177
      (一)事前衝突-----177
      (二)事後衝突-----178
      三、反對衝突與互換衝突-----180
      (一)反對衝突-----180
      1. 利益結構之可分性-----182
      2. 利益歸屬主體之特定-----184
      (二)互換衝突-----185
      (三)反對興互換衝突之重疊(複合)-----187
      四、法律關係內容之發展與繼續性法律關係-----188
      (一)法律關係內容之發展-----188
      1. 法律關係成立前之附隨義務-----188
      2. 返還請求-----190
      (二)繼續性法律關係-----193
      第二項 利益衝突與保護一-行政法與民事法-----194
      一、再論公私法區別-----195
      (一)行政事件與民事事件-----196
      1. 法規定性與事件歸屬-----196
      2. 法主體正當化條件標準-----200
      (二)行政執行事件與民事強制執行事件-----204
      二、行政法規律與民事法規律-----206
      (一)相互捕捉秩序-----206
      (二)行政法規律與民事法規律之關係-----209
      1. 實體法層面--解釋準據-----209
      (1)行政法補充或修正民事法規律之類型-----210
      A. 以行政法規作為民事法律關係之構成要件-----211
      B. 行政處分影響民事法律關係之發生、變更或消滅-----211
      C. 行政法作為民法規範之解釋準據-----212
      (2)以行政法補充或修正民事法規律之原因-----212
      A. 和平私法秩序或最低生存條件之維持-----213
      B. 避免公平私法秩序之扭曲或提供其正常運作之基本條
      件或框架-----213
      (3)行政法補充或修正民事法規律之容許性-----214
      2. 程序法層面--保護方式-----215
      (1)行政法保護與民事法保護併存原則-----215
      (2)立法者對保護方式有第一次判斷權-----215
      A. 於法有明文規定情形-----216
      B. 於法無明文情形-----218
      (3)行政法規律之容許性與過度禁止原則-----218
      (4)違反行政規律之民事行為法律效果之最終認定權歸屬-----218
      A. 以行政行為為民事行為有效要件情形-----219
      B. 其他法無明文規定情形-----220
      C. 民事法保護不排除行政法保護原則-----221
      第四節 小結--行政法律關係論與行政訴訟之關聯性-----223
      一、主體論與行政訴訟-----223
      二、權利論與行政訴訟-----228
     
     第五章 結論與展望-----231
      第一節 結論-----231
      一、傳統行政法學之特質與課題-----231
      (一)公私法二元論部分-----231
      (二)行政行為形式論部分-----232
      二、現代行政法學方法論之檢討-----233
      (一)行政過程論部分-----233
      (二)行政法律關係論部分-----233
      三、行政法律關係論之體系化嚐試-----234
      (一)關於主體論部分-----235
      (二)關於權利論部分-----239
      第二節 展望--未完之研究-----239
     
     參考文獻-----245
      一、中文文獻-----245
      (一)書籍-----245
      (二)期刊論文-----249
      二、日文文獻-----256
      (一)書籍-----256
      (一)期刊論文-----259
      三、簡體中文文獻-----269
zh_TW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91NCCU3642012en_US
dc.title (題名) 行政法律關係論之研究--行政法學方法論評析zh_TW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_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