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學位論文

文章檢視/開啟

書目匯出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引文資訊

TAIR相關學術產出

題名 展示與規訓:上海「新天地」的空間統治術
作者 黃國書
Huang, Kuo Shu
貢獻者 李英明
黃國書
Huang, Kuo Shu
關鍵詞 上海「新天地」
展示
規訓
文明教化
知識/權力
日期 2008
上傳時間 9-五月-2016 13:29:34 (UTC+8)
摘要 本文從上海「新天地」營建過程中了解到,上海市政府與盧灣區政府對城市空間的打造具有重要的影響力與地位。然而本文發現自上海「新天地」開幕之後,已不見相關文獻持續對地方政府在該空間權力如何運作有所論述。相反的,大量集中於探討全球資本流動、消費主義與市場邏輯運作下對當地居民、文化與利益分配的衝擊。何以在同一個「新天地」空間中,地方政府的角色與權力運作會由至關重要的地位轉為略而不談?這中間為何出現權力觀察的斷裂?難道地方政府的權力運作真的不具任何影響力所以才不值得討論?還是地方政府的影響完全退出「新天地」空間了?如果地方政府的權力仍舊存在的話,它又如何隱密的運作令人難以察覺,這種不可見的權力運作其影響力與滲透程度又能發揮到何種程度?
透過剖析上海在中國改革開放政策下的發展歷程可以理解,上海有今日國際大都會之姿並非政策開放就自然打造而成,它其實是由一連串細微瑣碎的展示與規訓小技術所建構出來的。雖然這些小技術是如此微不足道,卻讓上海市政府得以有效率地打造一個理性、繁榮與科學的「整體」城市空間。不僅上海市政府精於此道讓權力均勻滲透地貫通整個上海市,其轄下的各區縣政府也致力於開展自己轄區內的空間也是個繁榮、美麗的小「整體」,於是各種「不得其所」的人、事、物都要徹底的被改造與清除。
於是當盧灣區政府應用這些小技術在打造「新天地」的空間時,權力早已如水銀洩地般地滲透在整個空間孔隙並向外擴散輻射。無論在營造過程或者正式開幕之後,地方政府的權力始終存在且日益強化之。然而權力的面目不再是充滿壓抑、扭曲、排斥等消極面向,它已經轉為鼓勵發言、追求真實知識與文明教化等積極生產面向。同時它的手段也不再是赤裸暴力的展現,更多的是採用柔軟的「人情」拜託、鄰里互助關懷與熱情的社會服務提供方式,讓權力所施展與監視的對象難以拒絕、難以警戒權力的窺視與干涉,進而促進社會中的個人達到自我管理、自我約束的社會自治效果。
參考文獻 中文資料
《上海人民政府志》編纂委員會編(2004)。上海人民政府志。上海:上海社會科
學院出版社。
《上海年鑒》編纂委員會 編(2001)。上海年鑒(2001)。上海:上海年鑒社。
《上海住宅建設志》編纂委員會 編(1998)。上海住宅建設志。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上海城市規劃志》編纂委員會編(1999)。上海城市規劃志。上海:上海社會科
學院出版社。
《中共上海黨志》編纂委員會編(2001)。中共上海黨志。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
出版社。
丁建平(2002)。新天地為什麼能引起轟動—香港瑞安集團主席羅康瑞的上海情結。滬港經濟,(7),頁19-23。
丁塵馨、王晨波(2003)。「除了故宮,沒有什麼是不能動的」——專訪上海「新天地」總設計師本傑明•伍德,新聞周刊,(38),頁68。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2000)。陳雲年譜。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
中國經濟研究諮詢編(1991)。上海浦東報告。香港:中國經濟研究諮。
尹繼佐 編(2001)。體制改革與社會轉型:2001年上海社會發展藍皮書。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尹繼佐 編(2002)。城市管理與市民素質:2002年上海社會發展藍皮書。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王安億(2005)。長恨歌。台北:麥田。
王邦佐 等編(2003)。居委會與社區治理:城市社區居民委員會組織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王穎(2002)。上海城市社區實證研究—社區類型、區位結構及變化趨勢。城市規劃匯刊,(6),頁33-40。
包亞明(2004)。遊蕩者的權力:消費社會與都市文化研究。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朱新民 編(2004)。中國大陸城市基層民主研究。台北:遠景基金會。
江澤民(2006)。江澤民文選 第一卷。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
李友梅(2002)。基層社區組織的實際生活方式—對上海康健社區實地調查的初步認識。社會學研究。(4),頁15-23。
李俊明(2001)。驚豔上海。台北:天下遠見。
李照興 主編(2002)。上海101─尋找上海的101個理由。香港:101製造。
李歐梵(2006)。上海摩登:一種新都市文化在中國1930-1945 (毛尖譯)。香港:牛津大學。
沙永杰 編著(2002)。上海新天地:舊區改造的建築歷史、人文歷史與開發模式的研究。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
汪宇明、程怡、龔偉&呂帥(2006)。都市社區旅游國際化的「新天地」模式。旅
遊科學,(3),頁36-42。
周勁草(2004)。不尋常的市民巡訪團。社區,(9),頁20。
林尚立 主編(2003)。社區民主與治理:案例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胡慶慶(2002)。上海太平橋地區開發與「新天地」的誕生─房地產策劃的成功範例。城市開發,(2),頁55-56。
夏駿、麥天和、陰山 編(2005)。解密上海:大上海再度崛起之謎。北京:中華書局。
徐明前(2004)。城市的文脈:上海中心城舊住區發展方式新論。上海:學林。
桂勇、黃榮貴(2006)。城市社區:共同體還是「互不相關的鄰里」。華中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6),頁36-42。
康燕 (2001)。解讀上海─1990-2000年上海發展歷程。台北: 海鴿文化出版。
張目(2005)。城市觸媒理論淺議—以上海「新天地」項目為例。理論月刊,(3),頁114-115。
張亮(2001)。上海社區建設面臨困境:居民參與不足。社會,(1),頁4-6。
張紅霞(2004)。不同居住區居民社區參與的差異性比較:對上海兩個社區居民參與情況的調查。社會,(5),頁54-56。
張愛玲(1991)。傾城之戀。台北:皇冠文化。
張維 (2001)。「新天地」新出路—上海里弄建筑的歷史沿革及其開發性保護。同
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4),18-23。
戚娟娟(2003)。提前入席者 羅康瑞的新天新地。中國企業家,(5),頁44-46。
莫天偉、陸地(2000)。再生上海里弄形態開發性保護「新天地」。時代建筑,(3), 40-42。
陳丹燕(1999)。上海的風花雪月。台北:爾雅。
陳映芳(2007)。空間與社會:作為社會主義實踐的城市改造─上海棚戶區的實例
(1949-1979)。發表於城鄉流動:2007年文化研究會議。http://www.ncu.edu.tw/~csa/CSA2007/papers/p1-Chen.pdf。
陳映芳主編(2006)。棚戶區:記憶中的生活史。上海:上海古籍。
陳惠芬(2003)。全球化背景下的地域性知識重建—從小說《長恨歌》和上海石庫門「新天地」談起。江蘇行政學院學報,(1),頁34-39。
陸益龍(2003)。戶籍制度:控制與社會差別。北京:商務印書館。
陶建強(2004)。上海陸家嘴中央商務區規劃開發回眸。上海城市管理職業技術學
院學報,(6),頁9-13。
雁冰(2005)。依託黨建支撐集聚多方力量 營造社區和諧發展的人文氣息。上海黨史與黨建,(4),頁42-43。
黃宗儀(2004)。都市空間的生產:全球化的上海。臺灣社會研究,(53),頁61-83。
楊中美(1998)。朱鎔基傳。台北:時報文化。
楊友仁、張智惠 (2003)。後社會主義城市空間再結構─上海太平橋地區舊城改造
楊東平(2006)。城市季風─北京和上海的變遷與對峙。台北:捷幼。
楊敏 (2005)。公民參與、群眾參與與社區參與。社會,(5),頁78-95。
楊濟詩、孫霞琴(2003)。新天地新在販賣創意。上海商業,(7),頁43-47。
萬曾煒、袁恩楨編(2001)。透視浦東 思索浦東。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熊月之、周武 主編(2007)。上海:一座現代化都市的編年史。上海:上海書店。
甄小英(2000)。社區黨建大有可為—上海市加強社區黨建工作的調查。求是,(3),頁57-59。
趙越莉(2006)。「新天地」─上海的名片。上海經濟,(11),頁46-48。
趙蘭英(2003)。規范建設公民道德體系—上海盧灣區精神文明建設見聞。瞭望,(23),頁56-57。
蔣文立 主編(2004)。盧灣年鑒(2004)。上海:漢語大詞典出版社。
鄧小平(1994)。鄧小平文選第三卷。台北:地球。
蕭佳佳(2003)。上海左右看:阿拉就是這個樣。台北:藝術家。
韓文甫(1993)。鄧小平傳(治國篇)。台北:時報文化。
羅小未(2001)。上海新天地廣場─舊城改造的一種模式。時代建築,(4),頁24-29。
Anderson, B. (1999)。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吳叡人 譯)。台北:時報文化
Bergere, M. (2005)。上海史:走向現代之路(王菊、趙念國 譯)。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Castell, M. (1998)。網絡社會之崛起 (夏鑄九 譯)。台北:唐山。
Foucault, M. (2003)。規訓與懲罰:監獄的誕生(劉北成、楊遠嬰 譯)。台北:桂冠。
Gilley, B. (2000)。江澤民傳(楊鳴鏑 譯)。香港:明鏡。
McDowell, L. (2006)。性別、認同與地方:女性主義地理學概說(徐苔玲、王志弘 譯)。台北:群學。
Relph, E. (1998)。現代都市地景(謝慶達 譯)。台北:田園城市文化。
Tomlinson, J. (1994)。文化帝國主義(馮建三 譯)。台北:時報文化。
Walder, A. G. (1996)。共產黨社會的新傳統主義:中國工業中的工作環境和權力結構 (龔小夏 譯)。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英文資料
Bennett, T. (1995). The birth of the museum: History, theory, politics. London: Routledge.
Cresswell, T. (1996). In place/ out of place: Geography, ideology and transgression.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Dreyfus, Hubert L. & Rabinow, Paul. (1982). Michel Foucault: Beyond structuralism and hermeneutics. Brighton: Harvester.
Gordon, C. (Ed.). (1980). Power/ knowledge : Selected interviews and other writings, 1972-1977. Brighton, Sussex: Harvester Press.
Harver, D. (1996). Justice, nature and the geography of difference. Cambridge, MA: Blackwell Publishers.
He, S. (2004). The changing rationale and interest distribution of urban redevelopment in Shanghai. Paper presented at the Cities in China, the Next Generation of Urban Research, Hong Kong Baptist University, Hong Kong. Retrieved from http://mumford.albany.edu/chinanet/hongkong2004/heshenjing.pdf.
He, S., & Wu, F. (2005). Property-led redevelopment in post-reform China: A case study of Xintiandi redevelopment project in Shanghai. Journal of Urban Affairs, 27(1), pp. 1-23.
Logan, J. R. (Ed.). (2002). The new Chinese city : Globalization and market reform. Oxford: Blackwell Publishers.
Lu, H. (2002). Nostalgia for the future: The resurgence of an alienated culture in China. Pacific Affairs, 75(2), pp. 169-186.
Ma, Laurence J. C., & Wu, F. (Eds.). (2005). Restructuring the Chinese city: Changing society, economy and space. New York: Routledge.
Min, Z., Li, H., & Sheng, Z. (1997). Shanghai`s approaches towards a sustainable future. Ekistics, 64(385-387), pp. 273-282.
Minson, J. (1985). Genealogies of morals: Nietzsche, Foucault, Donzelot and the eccentricity of ethics. London: Macmillan.
Olds, K. (1997). Globalizing Shanghai: The "global intelligence corps" and the building of Pudong. Cities, 14(2), pp. 109-123
Wai, A. W. T. (2006). Place promotion and iconography in Shanghai`s Xintiandi. Habitat International, 30(2), pp. 245-260.
World Bank. (1993). China: Urban land management in an emerging market economy. Washington, D. C.: World Bank.
Wu, F. (2000). The global and local dimensions of place-making: Remaking Shanghai as a world city. Urban Studies, 37(8), pp. 1359-1377.
Wu, F. (2002). China`s changing urban governance in the transition towards a more market-oriented economy. Urban Studies, 39(7), pp. 1071-1093.
Wu, F. (2004). Residential relocation under market-oriented redevelopment: The process and outcomes in urban China. Geoforum, 35(4), pp. 453-470.
Wu, W. (1999). City profile: Shanghai. Cities, 16(3), pp. 207-216.
Yeung, Y., & Sung, Y. (Eds.). (1996). Shanghai: Transformation and modernization under China`s open policy. Hong Kong: The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
Yusuf, S., & Wu, W. (2002). Pathways to a world city: Shanghai rising in an era of globalisation. Urban Studies, 39(7), pp. 1213-1240.
Zhang, T. (2002). Urban development and a socialist pro-growth coalition in Shanghai. Urban Affairs Review, 37(4), pp. 475-499.
碩博士論文
宋郁玲(2006)。地方感的生產與再生產:上海市中心城區拆遷戶棲居歷程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范俊杰(2004)。房地產開發的建築策劃研究。(武漢大學建築學碩士論文)
紐則謙 (2006)。全球城市之建構:以上海市為例。(國立政治大學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張智惠(2002)。「新天地」,在轉軌中的上海:上海太平橋地區舊區改造個案研究。
(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雅雯(2005)。制度變遷、菁英回應、與民主進程:中國大陸頭前、後壁兩市「村改居」歷程的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奕伶(2007)。積跬步致千里:中國大陸城市基層選舉的動員參與.。(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映男(2006)。汰舊換新?論中國大陸城市居民對居民委員會與單位之參與。(國立政治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趙盈(2006)。日常生活審美化與都市消費空間─以上海「新天地」為例。 (上海師範大學人文與傳播學院碩士論文)
網路與報紙資料
「小平同志心繫上海」。(20040812)。解放日報。線上檢索日期:20071212。
http://www.sh.xinhuanet.com/zhuanti/2004-08/12/content_2669880.htm。
「面向新世紀的上海人精神」問卷調查透視(20001117)。文匯報,第10版。
「新天地」的締造者羅康瑞。(20060226)。香港文匯報。線上檢索日期:20070716。
http://paper.wenweipo.com/2006/02/26/xn0602260052.htm。
丁寧、張靜(20061208)。「新天地」添彩上海都市旅遊。中國旅遊報,第5版。
上海市經濟委員會(20080229)。打造新天地 創意樹品牌。線上檢索日期:
20080301。
http://www.shec.gov.cn:82/gate/big5/www.shec.gov.cn/shec/jsp/scfr/scfr_ppzl_1.jsp?id=13688。
上海市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辦公室(2000)。關於深入開展「面向新世紀的上海人
精神」。線上檢索日期20080417, http://www.volunteer.sh.cn/Website/News/NewsItem.aspx?id=40065。
上海市盧灣區精神文明網。桑城小區居民公約。線上檢索日期20080417,
http://jswm.luwan.sh.cn/lwjswm/showinfo/showinfo.aspx?infoid=adc94b6a-7ab2-48d0-a146-6b48fe8bc897&categoryNum=003&siteid=1。
上海市盧灣區精神文明網。盧灣區文明小區創建管理規定。線上檢索日期
20080417,
http://jswm.luwan.sh.cn/lwjswm/showinfo/showinfo.aspx?infoid=ce714f40-1966-44dd-b62b-260e7e1e0701&categoryNum=001&siteid=1。
上海市盧灣區精神文明網。盧灣區開展「迎世博、大家系列」活動,持續不斷提
高市民文明素質。線上檢索日期20080417,http://jswm.luwan.sh.cn/lwjswm/showinfo/showinfo.aspx?infoid=76b76aee-644f-45e5-a530-aff78d857fee&categoryNum=002007&siteid=1。

五里橋街道桑城委員會。用「鄉規民約」規範居民不文明行為。線上檢索日期
20080417,http://jswm.luwan.sh.cn/lwjswm/showinfo/showinfo.aspx?infoid=05e0371d-a7e7-412d-8516-32751c669465&categoryNum=003&siteid=1。
朱國順、俞明驍(20050116)。上海社區黨建掠影:「黨員就在我們身邊」。線上檢
索日期(20080417),
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5-01/16/content_2467711.htm。
阮如舫(20030319)。發現上海石庫門大翻身:新天地。線上檢索日期:20080301。
http://www.airoc.org.tw/km-portal/front/bin/ptdetail.phtml?Category=100051&Part=0018。
胡祥奎(20030718)。張寶全、潘石屹欲與上海新天地試比高。華夏時報,第29
版。
馬美菱(20011117)。喚醒居民道德自律意識:盧灣區開展社區點評臺活動促進文
明建設。文匯報,第1版。
馬美菱(20041127)。396條公約管住各家「小道理」。文匯報。
淮海中路興安居委會。居民自訂公約 加強文明自律。線上檢索日期(20080417),
http://jswm.luwan.sh.cn/lwjswm/showinfo/showinfo.aspx?infoid=61472692-2d0e-496c-ac7f-2fc0ef386bc6&categoryNum=003&siteid=1。
陳發春、張奕。「上海十年『365』危房改造勝利完成」。解放日報。線上檢索日
期20001226。http://www.unn.com.cn/BIG5/channel335/336/823/200012/26/23412.html。
港報聚焦韓正:50年來最年輕市長 工作高效務實(20030221)。中國新聞網,線
上檢索日期:20080301,
http://big5.chinanews.com.cn:89/n/2003-02-21/26/274771.html。


瑞金二路街道文明辦。公民思想道德建設的好陣地─「點評台」。線上檢索日期
20080417,
http://jswm.luwan.sh.cn/lwjswm/showinfo/showinfo.aspx?infoid=06c11efd-2c87-4eb0-abc8-3679aa2e0677&categoryNum=003&siteid=1。
翟宇(20051212)。拷貝「新天地」模式全國接力 短期難見贏利效果。第一財金
日報。線上檢索日期:20080301,http://shop.soufun.com/2005-12-12/591952_1.htm。
翟明磊(20020516)。誰奪我祖傳石庫門。南方周末,3A版。
趙蘭英(20011103)。上海街巷看「公約」。新華每日電訊,第4版。
盧灣區委宣傳部、文明辦。盧灣區社區公民道德狀況調查報告。線上檢索日期
20080417,http://www.sh-syh.org/ddjs/2003-9-1.htm。
盧灣區委宣傳部、文明辦。盧灣區社區公民道德狀況調查報告。線上檢索日期
20080417,http://www.sh-syh.org/ddjs/2003-10-1.htm。
龍應台(20030511)。誰的城市誰的家─我的市民主義。明報。
謝軍(20011207)。自我管理 自我教育。光明日報,第A03版。
欒吟之(20040902)。自找瑕疵 自我教育。解放日報。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東亞研究所
93260009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3260009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李英明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作者) 黃國書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作者) Huang, Kuo Shuen_US
dc.creator (作者) 黃國書zh_TW
dc.creator (作者) Huang, Kuo Shuen_US
dc.date (日期) 2008en_US
dc.date.accessioned 9-五月-2016 13:29:34 (UTC+8)-
dc.date.available 9-五月-2016 13:29:34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9-五月-2016 13:29:34 (UTC+8)-
dc.identifier (其他 識別碼) G0093260009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94957-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東亞研究所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3260009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本文從上海「新天地」營建過程中了解到,上海市政府與盧灣區政府對城市空間的打造具有重要的影響力與地位。然而本文發現自上海「新天地」開幕之後,已不見相關文獻持續對地方政府在該空間權力如何運作有所論述。相反的,大量集中於探討全球資本流動、消費主義與市場邏輯運作下對當地居民、文化與利益分配的衝擊。何以在同一個「新天地」空間中,地方政府的角色與權力運作會由至關重要的地位轉為略而不談?這中間為何出現權力觀察的斷裂?難道地方政府的權力運作真的不具任何影響力所以才不值得討論?還是地方政府的影響完全退出「新天地」空間了?如果地方政府的權力仍舊存在的話,它又如何隱密的運作令人難以察覺,這種不可見的權力運作其影響力與滲透程度又能發揮到何種程度?
透過剖析上海在中國改革開放政策下的發展歷程可以理解,上海有今日國際大都會之姿並非政策開放就自然打造而成,它其實是由一連串細微瑣碎的展示與規訓小技術所建構出來的。雖然這些小技術是如此微不足道,卻讓上海市政府得以有效率地打造一個理性、繁榮與科學的「整體」城市空間。不僅上海市政府精於此道讓權力均勻滲透地貫通整個上海市,其轄下的各區縣政府也致力於開展自己轄區內的空間也是個繁榮、美麗的小「整體」,於是各種「不得其所」的人、事、物都要徹底的被改造與清除。
於是當盧灣區政府應用這些小技術在打造「新天地」的空間時,權力早已如水銀洩地般地滲透在整個空間孔隙並向外擴散輻射。無論在營造過程或者正式開幕之後,地方政府的權力始終存在且日益強化之。然而權力的面目不再是充滿壓抑、扭曲、排斥等消極面向,它已經轉為鼓勵發言、追求真實知識與文明教化等積極生產面向。同時它的手段也不再是赤裸暴力的展現,更多的是採用柔軟的「人情」拜託、鄰里互助關懷與熱情的社會服務提供方式,讓權力所施展與監視的對象難以拒絕、難以警戒權力的窺視與干涉,進而促進社會中的個人達到自我管理、自我約束的社會自治效果。
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一章 緒論 - 1 -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目的 - 1 -
一、研究動機與背景 - 1 -
二、研究目的 - 5 -
第二節 文獻回顧 - 7 -
一、政治經濟觀點 - 7 -
二、文化觀點 - 8 -
三、本文的觀點 - 10 -
第三節 研究方法及進行步驟 - 13 -
一、研究方法與範圍 - 13 -
二、章節安排 - 16 -
三、研究限制 - 17 -
第二章 一年一個樣,三年大變樣 - 19 -
第一節 尋找上海 - 20 -
一、擁擠混亂的上海 - 20 -
二、規劃上海 - 25 -
三、眾所矚目的陸家嘴 - 31 -
第二節 老城區的整形美容 - 35 -
一、365危棚簡屋改造計畫 - 35 -
二、觀看上海 - 37 -
第三節 型塑空間的權力機制 - 41 -
一、區分、排序與比較 - 41 -
二、競爭與整體的擺盪 - 42 -
第三章 新天地中的新天地 - 46 -
第一節 權力拉扯的新天地 - 52 -
一、新知識的誕生 - 52 -
二、一場動遷奇蹟 - 56 -
第二節 舊城改造的新天地 - 61 -
一、教室或展覽會 - 61 -
二、新賽局的開啟 - 65 -
第三節 改寫、沉默與想像之外 - 68 -
一、知識的選擇 - 68 -
二、化外之民 - 70 -
第四章 我為人人,人人為我 - 75 -
第一節 攬鏡自照 - 77 -
一、觀看與教化 - 77 -
二、百家爭鳴、百花齊放 - 85 -
第二節 無所不在的細胞 - 93 -
一、權力機制的最末梢 - 93 -
二、居民的分化 - 98 -
第五章 結論 - 105 -
一趟旅程的總結 - 105 -
本文的研究發現 - 108 -
參考文獻 - 112 -

表 次
表2.1-1 上海市歷年住宅投資額與舊式里弄、簡屋棚戶歷年面積情況 - 23 -

圖 次
圖1.1-1新天地與太平橋地區區位圖 - 4 -
圖1.1-2 新天地區位圖 - 4 -
圖1.3-1 上海市中心城區行政區劃圖 - 18 -
圖1.3-2 上海市郊區行政區劃圖 - 18 -
表2.1-1 上海市歷年住宅投資額與舊式里弄、簡屋棚戶歷年面積情況 - 23 -
圖2.1-2 陸家嘴金融貿易區區塊圖 - 34 -
圖2.1-2 陸家嘴金融中心區域發展示意圖 - 34 -
圖2.2-1上海城區交通圖。 - 38 -
圖2.3-1上海市政府組織架構和土地管理制度 - 44 -
圖3.1-1太平橋地區功能規劃圖 - 50 -
圖3.1-2太平橋地區規劃範圍及地塊編號 - 50 -
圖3.2-1新天地廣場規劃示意圖 - 63 -
圖4.1 盧灣區1999-2006年間居民住宅拆遷面積變化圖 - 76 -
圖4.1-1 新天地旁的里弄 - 82 -
圖4.1-2 里弄內的黑板報 - 82 -
zh_TW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3260009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上海「新天地」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展示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規訓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文明教化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知識/權力zh_TW
dc.title (題名) 展示與規訓:上海「新天地」的空間統治術zh_TW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_US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中文資料
《上海人民政府志》編纂委員會編(2004)。上海人民政府志。上海:上海社會科
學院出版社。
《上海年鑒》編纂委員會 編(2001)。上海年鑒(2001)。上海:上海年鑒社。
《上海住宅建設志》編纂委員會 編(1998)。上海住宅建設志。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上海城市規劃志》編纂委員會編(1999)。上海城市規劃志。上海:上海社會科
學院出版社。
《中共上海黨志》編纂委員會編(2001)。中共上海黨志。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
出版社。
丁建平(2002)。新天地為什麼能引起轟動—香港瑞安集團主席羅康瑞的上海情結。滬港經濟,(7),頁19-23。
丁塵馨、王晨波(2003)。「除了故宮,沒有什麼是不能動的」——專訪上海「新天地」總設計師本傑明•伍德,新聞周刊,(38),頁68。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2000)。陳雲年譜。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
中國經濟研究諮詢編(1991)。上海浦東報告。香港:中國經濟研究諮。
尹繼佐 編(2001)。體制改革與社會轉型:2001年上海社會發展藍皮書。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尹繼佐 編(2002)。城市管理與市民素質:2002年上海社會發展藍皮書。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王安億(2005)。長恨歌。台北:麥田。
王邦佐 等編(2003)。居委會與社區治理:城市社區居民委員會組織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王穎(2002)。上海城市社區實證研究—社區類型、區位結構及變化趨勢。城市規劃匯刊,(6),頁33-40。
包亞明(2004)。遊蕩者的權力:消費社會與都市文化研究。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朱新民 編(2004)。中國大陸城市基層民主研究。台北:遠景基金會。
江澤民(2006)。江澤民文選 第一卷。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
李友梅(2002)。基層社區組織的實際生活方式—對上海康健社區實地調查的初步認識。社會學研究。(4),頁15-23。
李俊明(2001)。驚豔上海。台北:天下遠見。
李照興 主編(2002)。上海101─尋找上海的101個理由。香港:101製造。
李歐梵(2006)。上海摩登:一種新都市文化在中國1930-1945 (毛尖譯)。香港:牛津大學。
沙永杰 編著(2002)。上海新天地:舊區改造的建築歷史、人文歷史與開發模式的研究。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
汪宇明、程怡、龔偉&呂帥(2006)。都市社區旅游國際化的「新天地」模式。旅
遊科學,(3),頁36-42。
周勁草(2004)。不尋常的市民巡訪團。社區,(9),頁20。
林尚立 主編(2003)。社區民主與治理:案例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胡慶慶(2002)。上海太平橋地區開發與「新天地」的誕生─房地產策劃的成功範例。城市開發,(2),頁55-56。
夏駿、麥天和、陰山 編(2005)。解密上海:大上海再度崛起之謎。北京:中華書局。
徐明前(2004)。城市的文脈:上海中心城舊住區發展方式新論。上海:學林。
桂勇、黃榮貴(2006)。城市社區:共同體還是「互不相關的鄰里」。華中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6),頁36-42。
康燕 (2001)。解讀上海─1990-2000年上海發展歷程。台北: 海鴿文化出版。
張目(2005)。城市觸媒理論淺議—以上海「新天地」項目為例。理論月刊,(3),頁114-115。
張亮(2001)。上海社區建設面臨困境:居民參與不足。社會,(1),頁4-6。
張紅霞(2004)。不同居住區居民社區參與的差異性比較:對上海兩個社區居民參與情況的調查。社會,(5),頁54-56。
張愛玲(1991)。傾城之戀。台北:皇冠文化。
張維 (2001)。「新天地」新出路—上海里弄建筑的歷史沿革及其開發性保護。同
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4),18-23。
戚娟娟(2003)。提前入席者 羅康瑞的新天新地。中國企業家,(5),頁44-46。
莫天偉、陸地(2000)。再生上海里弄形態開發性保護「新天地」。時代建筑,(3), 40-42。
陳丹燕(1999)。上海的風花雪月。台北:爾雅。
陳映芳(2007)。空間與社會:作為社會主義實踐的城市改造─上海棚戶區的實例
(1949-1979)。發表於城鄉流動:2007年文化研究會議。http://www.ncu.edu.tw/~csa/CSA2007/papers/p1-Chen.pdf。
陳映芳主編(2006)。棚戶區:記憶中的生活史。上海:上海古籍。
陳惠芬(2003)。全球化背景下的地域性知識重建—從小說《長恨歌》和上海石庫門「新天地」談起。江蘇行政學院學報,(1),頁34-39。
陸益龍(2003)。戶籍制度:控制與社會差別。北京:商務印書館。
陶建強(2004)。上海陸家嘴中央商務區規劃開發回眸。上海城市管理職業技術學
院學報,(6),頁9-13。
雁冰(2005)。依託黨建支撐集聚多方力量 營造社區和諧發展的人文氣息。上海黨史與黨建,(4),頁42-43。
黃宗儀(2004)。都市空間的生產:全球化的上海。臺灣社會研究,(53),頁61-83。
楊中美(1998)。朱鎔基傳。台北:時報文化。
楊友仁、張智惠 (2003)。後社會主義城市空間再結構─上海太平橋地區舊城改造
楊東平(2006)。城市季風─北京和上海的變遷與對峙。台北:捷幼。
楊敏 (2005)。公民參與、群眾參與與社區參與。社會,(5),頁78-95。
楊濟詩、孫霞琴(2003)。新天地新在販賣創意。上海商業,(7),頁43-47。
萬曾煒、袁恩楨編(2001)。透視浦東 思索浦東。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熊月之、周武 主編(2007)。上海:一座現代化都市的編年史。上海:上海書店。
甄小英(2000)。社區黨建大有可為—上海市加強社區黨建工作的調查。求是,(3),頁57-59。
趙越莉(2006)。「新天地」─上海的名片。上海經濟,(11),頁46-48。
趙蘭英(2003)。規范建設公民道德體系—上海盧灣區精神文明建設見聞。瞭望,(23),頁56-57。
蔣文立 主編(2004)。盧灣年鑒(2004)。上海:漢語大詞典出版社。
鄧小平(1994)。鄧小平文選第三卷。台北:地球。
蕭佳佳(2003)。上海左右看:阿拉就是這個樣。台北:藝術家。
韓文甫(1993)。鄧小平傳(治國篇)。台北:時報文化。
羅小未(2001)。上海新天地廣場─舊城改造的一種模式。時代建築,(4),頁24-29。
Anderson, B. (1999)。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吳叡人 譯)。台北:時報文化
Bergere, M. (2005)。上海史:走向現代之路(王菊、趙念國 譯)。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Castell, M. (1998)。網絡社會之崛起 (夏鑄九 譯)。台北:唐山。
Foucault, M. (2003)。規訓與懲罰:監獄的誕生(劉北成、楊遠嬰 譯)。台北:桂冠。
Gilley, B. (2000)。江澤民傳(楊鳴鏑 譯)。香港:明鏡。
McDowell, L. (2006)。性別、認同與地方:女性主義地理學概說(徐苔玲、王志弘 譯)。台北:群學。
Relph, E. (1998)。現代都市地景(謝慶達 譯)。台北:田園城市文化。
Tomlinson, J. (1994)。文化帝國主義(馮建三 譯)。台北:時報文化。
Walder, A. G. (1996)。共產黨社會的新傳統主義:中國工業中的工作環境和權力結構 (龔小夏 譯)。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英文資料
Bennett, T. (1995). The birth of the museum: History, theory, politics. London: Routledge.
Cresswell, T. (1996). In place/ out of place: Geography, ideology and transgression.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Dreyfus, Hubert L. & Rabinow, Paul. (1982). Michel Foucault: Beyond structuralism and hermeneutics. Brighton: Harvester.
Gordon, C. (Ed.). (1980). Power/ knowledge : Selected interviews and other writings, 1972-1977. Brighton, Sussex: Harvester Press.
Harver, D. (1996). Justice, nature and the geography of difference. Cambridge, MA: Blackwell Publishers.
He, S. (2004). The changing rationale and interest distribution of urban redevelopment in Shanghai. Paper presented at the Cities in China, the Next Generation of Urban Research, Hong Kong Baptist University, Hong Kong. Retrieved from http://mumford.albany.edu/chinanet/hongkong2004/heshenjing.pdf.
He, S., & Wu, F. (2005). Property-led redevelopment in post-reform China: A case study of Xintiandi redevelopment project in Shanghai. Journal of Urban Affairs, 27(1), pp. 1-23.
Logan, J. R. (Ed.). (2002). The new Chinese city : Globalization and market reform. Oxford: Blackwell Publishers.
Lu, H. (2002). Nostalgia for the future: The resurgence of an alienated culture in China. Pacific Affairs, 75(2), pp. 169-186.
Ma, Laurence J. C., & Wu, F. (Eds.). (2005). Restructuring the Chinese city: Changing society, economy and space. New York: Routledge.
Min, Z., Li, H., & Sheng, Z. (1997). Shanghai`s approaches towards a sustainable future. Ekistics, 64(385-387), pp. 273-282.
Minson, J. (1985). Genealogies of morals: Nietzsche, Foucault, Donzelot and the eccentricity of ethics. London: Macmillan.
Olds, K. (1997). Globalizing Shanghai: The "global intelligence corps" and the building of Pudong. Cities, 14(2), pp. 109-123
Wai, A. W. T. (2006). Place promotion and iconography in Shanghai`s Xintiandi. Habitat International, 30(2), pp. 245-260.
World Bank. (1993). China: Urban land management in an emerging market economy. Washington, D. C.: World Bank.
Wu, F. (2000). The global and local dimensions of place-making: Remaking Shanghai as a world city. Urban Studies, 37(8), pp. 1359-1377.
Wu, F. (2002). China`s changing urban governance in the transition towards a more market-oriented economy. Urban Studies, 39(7), pp. 1071-1093.
Wu, F. (2004). Residential relocation under market-oriented redevelopment: The process and outcomes in urban China. Geoforum, 35(4), pp. 453-470.
Wu, W. (1999). City profile: Shanghai. Cities, 16(3), pp. 207-216.
Yeung, Y., & Sung, Y. (Eds.). (1996). Shanghai: Transformation and modernization under China`s open policy. Hong Kong: The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
Yusuf, S., & Wu, W. (2002). Pathways to a world city: Shanghai rising in an era of globalisation. Urban Studies, 39(7), pp. 1213-1240.
Zhang, T. (2002). Urban development and a socialist pro-growth coalition in Shanghai. Urban Affairs Review, 37(4), pp. 475-499.
碩博士論文
宋郁玲(2006)。地方感的生產與再生產:上海市中心城區拆遷戶棲居歷程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范俊杰(2004)。房地產開發的建築策劃研究。(武漢大學建築學碩士論文)
紐則謙 (2006)。全球城市之建構:以上海市為例。(國立政治大學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張智惠(2002)。「新天地」,在轉軌中的上海:上海太平橋地區舊區改造個案研究。
(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雅雯(2005)。制度變遷、菁英回應、與民主進程:中國大陸頭前、後壁兩市「村改居」歷程的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奕伶(2007)。積跬步致千里:中國大陸城市基層選舉的動員參與.。(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映男(2006)。汰舊換新?論中國大陸城市居民對居民委員會與單位之參與。(國立政治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趙盈(2006)。日常生活審美化與都市消費空間─以上海「新天地」為例。 (上海師範大學人文與傳播學院碩士論文)
網路與報紙資料
「小平同志心繫上海」。(20040812)。解放日報。線上檢索日期:20071212。
http://www.sh.xinhuanet.com/zhuanti/2004-08/12/content_2669880.htm。
「面向新世紀的上海人精神」問卷調查透視(20001117)。文匯報,第10版。
「新天地」的締造者羅康瑞。(20060226)。香港文匯報。線上檢索日期:20070716。
http://paper.wenweipo.com/2006/02/26/xn0602260052.htm。
丁寧、張靜(20061208)。「新天地」添彩上海都市旅遊。中國旅遊報,第5版。
上海市經濟委員會(20080229)。打造新天地 創意樹品牌。線上檢索日期:
20080301。
http://www.shec.gov.cn:82/gate/big5/www.shec.gov.cn/shec/jsp/scfr/scfr_ppzl_1.jsp?id=13688。
上海市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辦公室(2000)。關於深入開展「面向新世紀的上海人
精神」。線上檢索日期20080417, http://www.volunteer.sh.cn/Website/News/NewsItem.aspx?id=40065。
上海市盧灣區精神文明網。桑城小區居民公約。線上檢索日期20080417,
http://jswm.luwan.sh.cn/lwjswm/showinfo/showinfo.aspx?infoid=adc94b6a-7ab2-48d0-a146-6b48fe8bc897&categoryNum=003&siteid=1。
上海市盧灣區精神文明網。盧灣區文明小區創建管理規定。線上檢索日期
20080417,
http://jswm.luwan.sh.cn/lwjswm/showinfo/showinfo.aspx?infoid=ce714f40-1966-44dd-b62b-260e7e1e0701&categoryNum=001&siteid=1。
上海市盧灣區精神文明網。盧灣區開展「迎世博、大家系列」活動,持續不斷提
高市民文明素質。線上檢索日期20080417,http://jswm.luwan.sh.cn/lwjswm/showinfo/showinfo.aspx?infoid=76b76aee-644f-45e5-a530-aff78d857fee&categoryNum=002007&siteid=1。

五里橋街道桑城委員會。用「鄉規民約」規範居民不文明行為。線上檢索日期
20080417,http://jswm.luwan.sh.cn/lwjswm/showinfo/showinfo.aspx?infoid=05e0371d-a7e7-412d-8516-32751c669465&categoryNum=003&siteid=1。
朱國順、俞明驍(20050116)。上海社區黨建掠影:「黨員就在我們身邊」。線上檢
索日期(20080417),
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5-01/16/content_2467711.htm。
阮如舫(20030319)。發現上海石庫門大翻身:新天地。線上檢索日期:20080301。
http://www.airoc.org.tw/km-portal/front/bin/ptdetail.phtml?Category=100051&Part=0018。
胡祥奎(20030718)。張寶全、潘石屹欲與上海新天地試比高。華夏時報,第29
版。
馬美菱(20011117)。喚醒居民道德自律意識:盧灣區開展社區點評臺活動促進文
明建設。文匯報,第1版。
馬美菱(20041127)。396條公約管住各家「小道理」。文匯報。
淮海中路興安居委會。居民自訂公約 加強文明自律。線上檢索日期(20080417),
http://jswm.luwan.sh.cn/lwjswm/showinfo/showinfo.aspx?infoid=61472692-2d0e-496c-ac7f-2fc0ef386bc6&categoryNum=003&siteid=1。
陳發春、張奕。「上海十年『365』危房改造勝利完成」。解放日報。線上檢索日
期20001226。http://www.unn.com.cn/BIG5/channel335/336/823/200012/26/23412.html。
港報聚焦韓正:50年來最年輕市長 工作高效務實(20030221)。中國新聞網,線
上檢索日期:20080301,
http://big5.chinanews.com.cn:89/n/2003-02-21/26/274771.html。


瑞金二路街道文明辦。公民思想道德建設的好陣地─「點評台」。線上檢索日期
20080417,
http://jswm.luwan.sh.cn/lwjswm/showinfo/showinfo.aspx?infoid=06c11efd-2c87-4eb0-abc8-3679aa2e0677&categoryNum=003&siteid=1。
翟宇(20051212)。拷貝「新天地」模式全國接力 短期難見贏利效果。第一財金
日報。線上檢索日期:20080301,http://shop.soufun.com/2005-12-12/591952_1.htm。
翟明磊(20020516)。誰奪我祖傳石庫門。南方周末,3A版。
趙蘭英(20011103)。上海街巷看「公約」。新華每日電訊,第4版。
盧灣區委宣傳部、文明辦。盧灣區社區公民道德狀況調查報告。線上檢索日期
20080417,http://www.sh-syh.org/ddjs/2003-9-1.htm。
盧灣區委宣傳部、文明辦。盧灣區社區公民道德狀況調查報告。線上檢索日期
20080417,http://www.sh-syh.org/ddjs/2003-10-1.htm。
龍應台(20030511)。誰的城市誰的家─我的市民主義。明報。
謝軍(20011207)。自我管理 自我教育。光明日報,第A03版。
欒吟之(20040902)。自找瑕疵 自我教育。解放日報。
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