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學位論文

文章檢視/開啟

書目匯出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引文資訊

TAIR相關學術產出

題名 民進黨客家政策的政治果效
Political effects of the Hakka policies under the DPP government
作者 曾棠君
貢獻者 郭承天
曾棠君
關鍵詞 客家文化運動
政策執行力模式
認同
族群意識
政治參與行為
日期 2010
上傳時間 9-五月-2016 15:41:33 (UTC+8)
摘要 本研究關注民進黨在執政時期,實施的客家政策,與政策產出系統與客家族群之間的連結關係。在理論層面,本研究援引T.B.Smith的「政策執行力模式」的架構,檢証民進黨政府客家政策,提出兩個論點:第一、民進黨客家政策的規劃概念,主要來自「客家文化運動」時提出的宣言,符合T.B.Smith在「政策執行力模式」架構強調政策產出的初始動機,來自於社會民眾對現狀不滿而引發的情緒張力;第二、民進黨政府在客家政策實行後,得到客家族群在選舉上的支持,說明「政策執行力模式」架構中,政策執行的結果會「回饋」至政策產出系統。透過深度訪談與選舉結果的分析,本研究發現民進黨客家政策展現四大政治果效:一、「顯化」客家族群認同與「深化」族群意識,使客家民眾對自我族群身分在認同強度上的改變。二、客家政策的實施,使民進黨逐漸獲得客家群眾的支持與認同。三、拉引客家族群中,原先政黨認同程度較低、政治冷漠的「隱性」游離份子,對於其政治參與行為有所提升。四、客家政策的實施,使客家族群的「文化意識」覺醒,訴求政府對少數族群文化的保存,提出制度性的保障。
參考文獻 一、 中文書目
     王甫昌,2002,《當代臺灣社會的族群想像》,臺北,臺灣大學。
     ------,2002,〈族群接觸機會?還是族群競爭?:本省閩南人族群意識內涵與地區差異模式之解釋〉,《臺灣社會學》4:11-78。
     王菲菲,2005,〈多文文化與公共廣電機構:澳大利亞的實踐經驗〉,《中華傳播學刊》,7:103-134。
     王東,1998,《客家學導論》,臺北:南天。
     王振寰,1995,〈臺灣新政商關係的行程與轉型〉,載於《臺灣的國家與社會》,蕭新煌、徐正光主編,臺北:三民。
     ------,1995,《誰統治臺灣:轉型中的國家機器與權力結構》,臺北,巨流。
     ------,2004,〈2004年總統選舉民進黨的選戰策略〉,載於《族群和諧》臺北:立法院國會圖書館編印。
     王靖興與王德育,2007,〈臺灣民眾的政治參與對其政治功效意識的影響─以2004年總統選舉為例〉,《臺灣政治學刊》,11(1):69-107。
     于煥庭,2005,〈我國客家政策與客家文化關係研究─非政府組織的角色〉,南華大學非營利事業管理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丘昌泰與周錦宏,2007,〈臺灣客家非營利組織的產業化與地方社會經濟的發展:以苗栗縣兩個社區組織為例〉,載於《客家族群與在地社會:臺灣與全球的經驗》,丘昌泰、蕭新煌主編,桃園:中央大學,頁45-76。
     丘昌泰,2007,〈政策篇〉,載於《臺灣客家研究概論》,徐正光主編,臺北:客委會。
     李永熾,1994,〈客家人與臺灣政治〉,載於《人文社會主動出擊》,江文瑜主編,臺北:前衛
     江宜樺,1998,《自由主義、民族主義與國家認同》,臺北:揚智出版社。
     何來美,2005,《苗栗後派系政治─劉黃演戲》,桃園市:華夏書坊。
     宋學文與黎寶文,2006,〈客家運動之政策分析〉,《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18(3):501-540。
     李允傑與丘昌泰,2003,《政策執行與評估》,臺北:元照。
     李登輝,1999,《臺灣的主張》,臺北:遠流。
     李信漢,2008,〈客家電視臺族群政治分析〉,國立政治大學新聞學系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吳學明,2007,〈客家移墾篇〉,載於《臺灣客家研究概論》,徐正光主編,臺北:客委會。
     吳重禮與李世宏,2005,〈政治賦權、族群團體與政治參與:2001年縣市長選舉客家族群的政治信任與投票參與〉,《選舉研究》12(1):69-117。
     吳重禮、譚寅寅與李世宏,2003,〈政治賦權理論與選民投票行為:以2001年縣市長與第五屆立法委員選舉為例〉,《臺灣政治學刊》7(1):91-156。
     徐正光,1991,〈徘徊於族群與現實之間〉序,載於《徘徊於族群與現實之間》,徐正光主編,臺北:正中。
     徐金基,2004,〈客家鄉鎮市發展與臺灣公路交通之關係─以臺灣北部桃竹苗地區為探討中心〉,國立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徐智德,2005,〈從政治過程論的觀點探討臺灣客家運動〉,佛光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政治學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徐漢斌譯,江運貴原著,1996,《客家與臺灣》,臺北:常民文化。
     房學嘉,1996,《客家源流探奧》,臺北:武陵。
     許介鱗,1997,《戰後臺灣史記卷二》,臺北,文英堂。
     許達然,1996,〈械鬥與清朝臺灣社會〉,《臺灣社會研究季刊》23:1-81。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臺北:五南。
     陳板,2007,〈社區營造篇〉,載於《臺灣客家研究概論》,徐正光主編,臺北:客委會。
     林忠正與林鶴玲,1993,〈臺灣地區各族群的經濟差異〉,載於《族群關係與國家認同》,張茂桂等主編,臺北:業強出版社,頁101-160。
     林綉芬,2006,〈客家桐花祭之效益評估─以苗栗縣為例〉,屏東科技大學農企管理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范振乾,2007,〈文化社會運動篇〉,載於《臺灣客家研究概論》,徐正光主編,臺北:客委會。
     施正鋒,2003,《臺灣民族主義》,臺北:前衛出版社。
     施正鋒,2006,《臺灣族群政治與政策》,臺中:新新臺灣文化教育基金會。
     陳昭如,1991,〈重建臺灣族群關係〉,載於《徘徊於族群與現實之間》,徐正光主編,臺北:正中。
     陳清河,2007, 〈廣播電視篇〉,載於《臺灣客家研究概論》,徐正光主編,臺北:客委會。
     陳陸輝與耿曙,2008,〈政治校能感與政黨認同對選民投票抉擇的影響─以2002年北高市長選舉為例〉,《臺灣民主季刊》5(1):87-118。
     陳運棟,2007,〈源流篇〉,載於《臺灣客家研究概論》,徐正光主編,臺北:客委會。
     ------,1979,《客家人》,臺北:聯亞文化出版社。
     曾金玉,2000,〈臺灣客家運動之研究1987-2000〉,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訓育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葉日嘉,2006,〈兩岸客家研究與客家社團之政治分析─以「世界客屬懇親大會」為中心〉,中國文化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黃子堯,2003,《文化、權力與族群菁英─臺灣客家運動史的概述與論述》,臺北:客委會。
     黃榮洛,1991,〈客家人的臺灣史〉,載於《徘徊於族群與現實之間》,徐正光主編,臺北:正中。
     黃信豪,2005,〈臺灣民眾政治功效意識的持續與變遷:政黨輪替前後的分析〉,《選舉研究》12(2):111-147。
     ------,2006,,〈政治功效意識的行動效果1998-2003〉,《臺灣民主季刊》3(2):119-158。
     張茂桂,1993,〈省籍問題與國族主義〉,載於《族群關係與國家認同》,張茂桂等主編,臺北:業強出版社,頁233-278。
     ------1995,〈語言、族群意識與政治傾向─「閩南人」與「客家人」的比較〉載於伊慶春主持《臺灣地區社會意向調查:民國八十三年七月定期調查報告》,臺灣: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委託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執行計畫成果報告,頁111-132。
     張昆山與黃政雄,1996,《地方派系與臺灣政治》,臺北:聯合報社出版。
     張俊龍,1995,〈客家人的政治態度與行為〉,東吳大學政治學系暨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張錦華,1997,《公共領域、多元文化主義與傳播研究》,臺北:正中。
     楊文山,2004,《2004年全國客家人口基礎資料調查研究計畫》,臺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委託研究計畫成果報告。行政院客家委員會全球資訊網,網址:
     http://www.hakka.gov.tw/mp.asp?mp=1,檢索日期:2009/01/09。
     楊長鎮,1991,〈社會運動與客家人文化身份意識之甦醒〉,載於《徘徊於族群與現實之間》,徐正光主編,臺北:正中,頁184-197。
     ------,2007,〈族群關係篇〉,載於《臺灣客家研究概論》,徐正光主編,臺北:客委會。
     溫美芳,2006,〈客家族群認同感的經驗研究〉,國立臺北大學社會學系暨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學位論文。
     鄭瑞城,1993,〈頻率與頻道資源之管理與配用〉,編於《解構廣電媒體》,臺北:澄社:1-74。
     趙剛,1995,〈1987年的臺灣工會、國家與工運─以遠化公會的個案為例〉,載於《臺灣的國家與社會》,蕭新煌、徐正光主編,臺北:三民,頁115-150。
     趙麗雲,2004,〈桃園縣立委選舉提名策略初探〉,《國政分析教文093-016號》,臺北: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
     蕭新煌,1995,〈多元化過程中社會與國家關係的重組〉,載於《臺灣的國家與社會》,蕭新煌、徐正光主編,臺北:三民,頁355-377。
     ------,1996,《臺灣新興社會運動的分析架構》,載於《臺灣新興社會運動》,蕭新煌主編,臺北:巨流。
     ------,1988,《七0年代反污染自力救濟的結構與過程分析》,臺北:行政院環保署。
     ------,2001,《臺灣客家族群史:政治篇:地方社會與族群政治的分析》,南投市:臺灣省文獻會編印。
     ------,2005,〈多元文化的族群傳播:剖析一個新典範〉,《中華傳播學刊》,7:3-7。
     劉幼琍,1997,《廣播電視法修正草案評估研究報告》,臺北市:立法院立法諮詢中心。
     劉還月,1991,〈臺灣的客家民俗〉,載於《徘徊於族群與現實之間》,徐正光主編,臺北:正中。
     羅香林,1992,《客家研究導論》,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
     羅彥傑、劉嘉薇與鄭勝元,2005,〈客家族群政黨認同之研究─侍從主義之分析〉,2005年臺灣政治學會年會暨「臺灣民主的挑戰與前景」學術研討會,12月10-11日,臺北:政治大學。
     蕭阿勤,2009,〈1980年代以來臺灣文化民族主義的發展:以「臺灣(民族)文學」為主的分析〉,《臺灣社會學研究》(3):1-34。
     蘇蘅 1993 建立廣電新秩序─語言(國/方)政治型態 編於解構廣電媒體 臺北 澄社 217-278。
     鍾肇政,1994,《客家臺灣文學選》,臺北縣,新地文學出版社。
     
     外文漢譯
     羅清俊與陳志瑋譯,2000,《公共政策新論》,Thomas R. Dye 原著,1975《Understanding Public Policy》,臺北市,韋伯文化。
     吳叡人譯,1999,《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佈》,Benedict Anderson 原著,1991,《Imagined Communities:Reflections On the Origin and Spread of Nationalism》,臺北:時報文 化。
     鄧紅風譯,2005,Kymlicka Will原著 ,2001,《少數群體的權利:民族主義、多元文化主義與公民權》,臺北,左岸文化。
     
     資料庫
     臺灣省戶口普查處,1966,《中華民國五十五年臺閩地區戶口及住宅普查報告書》,臺灣省戶口普查處。
     朱雲漢,2003,《2003年「選舉與民主化調查」民國九十二年民主化與政治變遷民調案》,計畫編號:NSC 92-2420-H-001-004,臺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2008,《2005年至2008年『臺灣選舉與民主化調查』四年期研究規劃(III):2008年立法委員選舉面訪案》,計畫編號:NSC 96-2420-H-002-025,臺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黃紀,2001,《2001年臺灣選舉與民主化調查:民國九十年立法委員選舉全國大型民意調查研究》,計畫編號:NSC 90-2420-H-194-001,臺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黃秀端,2004,《2002年至2004年『選舉與民主化調查』三年期研究規劃(Ш):
      民國九十三年總統大選民調案》,計畫編號:NSC 92-2420-H-031-004,臺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陳義彥,1997,《新政黨體系下選民投票行為─從86年縣市長選舉探討》,計畫編號:NSC 87-2414-H-004-008,臺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游清鑫,2008,《2005年至2008年『臺灣選舉與民主化調查』四年期研究規劃(III):2008年總統選舉面訪案》,計畫編號:NSC 96-2420-H-004-017,臺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謝復生,1996,《總統選舉選民投票行為之科技整合研究》,臺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委託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二、 英文書目
     Abramson,Paul R. 1983. Political Attitudes In American. San Francisco.CA.:Freeman and Company Press.
     Almond, Gabriel A., and Sidney Verba. 1963. The Civic Culture: Political Attitudes and Democracy in Five Nations.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Almond, Gabriel A., and Sidney Verba. 1963. The Civic Culture:Political Attitudes and Democracy in Five Nations. Princeton,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Anthony Smith. 1991. National identity. Reno, Nev.University of Nevada Press.
      ------1993. “The Nation :Invented, Imagined, Reconstructed Inreimagining the Nation” In Reimagining the Nation.eds Marjorie Ringrose and Adam J.lerner.
     Asher, H. B. 1974. “The Reliability of the Political EfficacyItems.” Political Methodology 1 (2): 45-72.
     Balch, G. I. 1974. “Multiple Indicators in Survey Research: The Concept ‘Sense of Political Efficacy’.” Political Methodology 1 (2): 1-43.
     Bobo, Lawrence and Franklin, D.Gilliam, Jr.1990. “. Race,Sociopolitical Participation ad Black Empowerment”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84(2):376-393.
     Campbell, Angus, Gerald Gurin, and Warren E. Miller. 1954. TheVoter Decides. Evanston, IL: Row, Peterson and Company.
     Chicago cultural studies group 1994 “critical multiculturalism “ ed david theo goldbery “multiculturalism:a critical reader” usa Blackwell press
     Conway, M. Margarent.1991.Political Particip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Washington, DC. : CQ Press.
     Clarke, Harold D., and Alan C. Acock. 1989. “National Elections
      and Political Attitudes: The Case of Political Efficacy.”British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19(4):551-562.
     Dalenius, T., and Hodges, J. L. 1959. “ Minimumvariance Stratification”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tatistical Association 54:88-101..
     Donald S.Van Meter and Carl E.Vanltorn. 1975. “ The policy Implementation Process” Administration and Society(6):447.
     Hobsbawn, Eric. J. 1992. Nations and Nationalism Since 1780:Programe, Myth,Reality. 2nd,Cambridge, England;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Ginsberg, Benjamin, and Robert Weissberg. 1978. “Elections and the Mobilization of Popular Support.” American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 22 (1): 31-55.
     Gurin Patricia 1985. “Women’s Gender Consciousness” The public Opinion Quarterly,Vol.99,no.2(summer) pp,143-163.
     Gurin Patricia, Arthnr H.Miller and Gerald Gurin.1980. “Stratum Identification and Cousciousness” Social Psychology Quarterly,43:30-47.
     Isaacs,Harold. R.1975. Idols Of The Tribe Group Identity And Political Change. Cambridge, Mass :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Jenkins, C. J. 1983. “Resource Mobilization Theory and the Study of Social Movement .”Annual Sociology(9):527-550.
     Koeing, Louis W. 1986. An institution to Public Policy.Harper CollinsPublishers.
     Lane,R.E.1959.Political Life:Why People GetInvolved in Politics.New York: Free Press.
     Marx Gary.T. and Douglas Mcadam. 1994. Collective Behavior and Social Movements:Process and Structure. Englewood Cliffs, N.J.:Prentice Hall Press.
     Mcadam, Douglas.1982. Political Process and Developmentof Black Insurgency,1930-1970.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Miller.David. 1995.On Nation. Oxford : Clarendon Press.
     Niemi, R. G., S. C. Craig, and F. Mattei. 1991. “Measuring Internal Political Efficacy in the 1988 National Election Study.”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85 (4): 1407-1413.
     Parry. Geraint.1972. “The Idea of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In Participation In Politics. Eds G.Parry. Manchester: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Salisbury, Robert. H.1975. “Research On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American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19(2) : 323-341.
     Shingles, Richard , D.1981. “Black Consciousness and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the Missing Link.”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75 : 76-91.
     T.B.Smith. 1973. “The Policy Implementation Process” Policy Sciences,Vol.4 , No2. pp.203.
     Verba, Sidney., Norman H.Nie, Jaeon, Kim. 1978. Participation And Political Equality: A Seven-Nation Compariso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Viswanath, K. and Pamela Arora. 2000. “Ethnic Media In the United States: An Essay On Their Role In Integration, Assimilation And Social Control.” Mass Communication and Society, Vol.3, No.1, pp39-56.
     Wilson,Clint C. & Felix Gutierrez 1995 race, multiculturalism and the media from MASS TO CLASS COMMUNICATION 2ND ED SAGE.
     Young ,Iris Marion 1990 justice and the politics of difference,priceton,nj:Princeton univ press.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政治學系
95252008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952520081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郭承天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作者) 曾棠君zh_TW
dc.creator (作者) 曾棠君zh_TW
dc.date (日期) 2010en_US
dc.date.accessioned 9-五月-2016 15:41:33 (UTC+8)-
dc.date.available 9-五月-2016 15:41:33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9-五月-2016 15:41:33 (UTC+8)-
dc.identifier (其他 識別碼) G0952520081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95320-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政治學系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5252008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本研究關注民進黨在執政時期,實施的客家政策,與政策產出系統與客家族群之間的連結關係。在理論層面,本研究援引T.B.Smith的「政策執行力模式」的架構,檢証民進黨政府客家政策,提出兩個論點:第一、民進黨客家政策的規劃概念,主要來自「客家文化運動」時提出的宣言,符合T.B.Smith在「政策執行力模式」架構強調政策產出的初始動機,來自於社會民眾對現狀不滿而引發的情緒張力;第二、民進黨政府在客家政策實行後,得到客家族群在選舉上的支持,說明「政策執行力模式」架構中,政策執行的結果會「回饋」至政策產出系統。透過深度訪談與選舉結果的分析,本研究發現民進黨客家政策展現四大政治果效:一、「顯化」客家族群認同與「深化」族群意識,使客家民眾對自我族群身分在認同強度上的改變。二、客家政策的實施,使民進黨逐漸獲得客家群眾的支持與認同。三、拉引客家族群中,原先政黨認同程度較低、政治冷漠的「隱性」游離份子,對於其政治參與行為有所提升。四、客家政策的實施,使客家族群的「文化意識」覺醒,訴求政府對少數族群文化的保存,提出制度性的保障。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一章 導論 1
     第一節 臺灣的族群關係 1
     第二節 「客家人」的定義 8
     第三節 小結與章節安排 11
     第二章 文獻檢閱 13
     第一節 「客家」相關學術研究 13
     第二節 「客家文化運動」 18
     第三節 政治行為理論 26
     第四節 小結 33
     第三章 研究架構 34
     第一節 政策執行力模式 34
     第二節 研究方法 42
     第三節小結 58
     第四章 客家政策的政治果效 60
     第一節 政治果效的展現 60
     第二節 社團訪談結果分析 76
     第三節 客家電視臺的訪談 88
     第四節 小結 105
     第五章 結論 108
     第一節 民進黨客家政策的政治果效 108
     第二節 後續學術研究與政策發展建議 111
     參考文獻 114
zh_TW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952520081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客家文化運動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政策執行力模式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認同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族群意識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政治參與行為zh_TW
dc.title (題名) 民進黨客家政策的政治果效zh_TW
dc.title (題名) Political effects of the Hakka policies under the DPP government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_US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一、 中文書目
     王甫昌,2002,《當代臺灣社會的族群想像》,臺北,臺灣大學。
     ------,2002,〈族群接觸機會?還是族群競爭?:本省閩南人族群意識內涵與地區差異模式之解釋〉,《臺灣社會學》4:11-78。
     王菲菲,2005,〈多文文化與公共廣電機構:澳大利亞的實踐經驗〉,《中華傳播學刊》,7:103-134。
     王東,1998,《客家學導論》,臺北:南天。
     王振寰,1995,〈臺灣新政商關係的行程與轉型〉,載於《臺灣的國家與社會》,蕭新煌、徐正光主編,臺北:三民。
     ------,1995,《誰統治臺灣:轉型中的國家機器與權力結構》,臺北,巨流。
     ------,2004,〈2004年總統選舉民進黨的選戰策略〉,載於《族群和諧》臺北:立法院國會圖書館編印。
     王靖興與王德育,2007,〈臺灣民眾的政治參與對其政治功效意識的影響─以2004年總統選舉為例〉,《臺灣政治學刊》,11(1):69-107。
     于煥庭,2005,〈我國客家政策與客家文化關係研究─非政府組織的角色〉,南華大學非營利事業管理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丘昌泰與周錦宏,2007,〈臺灣客家非營利組織的產業化與地方社會經濟的發展:以苗栗縣兩個社區組織為例〉,載於《客家族群與在地社會:臺灣與全球的經驗》,丘昌泰、蕭新煌主編,桃園:中央大學,頁45-76。
     丘昌泰,2007,〈政策篇〉,載於《臺灣客家研究概論》,徐正光主編,臺北:客委會。
     李永熾,1994,〈客家人與臺灣政治〉,載於《人文社會主動出擊》,江文瑜主編,臺北:前衛
     江宜樺,1998,《自由主義、民族主義與國家認同》,臺北:揚智出版社。
     何來美,2005,《苗栗後派系政治─劉黃演戲》,桃園市:華夏書坊。
     宋學文與黎寶文,2006,〈客家運動之政策分析〉,《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18(3):501-540。
     李允傑與丘昌泰,2003,《政策執行與評估》,臺北:元照。
     李登輝,1999,《臺灣的主張》,臺北:遠流。
     李信漢,2008,〈客家電視臺族群政治分析〉,國立政治大學新聞學系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吳學明,2007,〈客家移墾篇〉,載於《臺灣客家研究概論》,徐正光主編,臺北:客委會。
     吳重禮與李世宏,2005,〈政治賦權、族群團體與政治參與:2001年縣市長選舉客家族群的政治信任與投票參與〉,《選舉研究》12(1):69-117。
     吳重禮、譚寅寅與李世宏,2003,〈政治賦權理論與選民投票行為:以2001年縣市長與第五屆立法委員選舉為例〉,《臺灣政治學刊》7(1):91-156。
     徐正光,1991,〈徘徊於族群與現實之間〉序,載於《徘徊於族群與現實之間》,徐正光主編,臺北:正中。
     徐金基,2004,〈客家鄉鎮市發展與臺灣公路交通之關係─以臺灣北部桃竹苗地區為探討中心〉,國立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徐智德,2005,〈從政治過程論的觀點探討臺灣客家運動〉,佛光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政治學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徐漢斌譯,江運貴原著,1996,《客家與臺灣》,臺北:常民文化。
     房學嘉,1996,《客家源流探奧》,臺北:武陵。
     許介鱗,1997,《戰後臺灣史記卷二》,臺北,文英堂。
     許達然,1996,〈械鬥與清朝臺灣社會〉,《臺灣社會研究季刊》23:1-81。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臺北:五南。
     陳板,2007,〈社區營造篇〉,載於《臺灣客家研究概論》,徐正光主編,臺北:客委會。
     林忠正與林鶴玲,1993,〈臺灣地區各族群的經濟差異〉,載於《族群關係與國家認同》,張茂桂等主編,臺北:業強出版社,頁101-160。
     林綉芬,2006,〈客家桐花祭之效益評估─以苗栗縣為例〉,屏東科技大學農企管理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范振乾,2007,〈文化社會運動篇〉,載於《臺灣客家研究概論》,徐正光主編,臺北:客委會。
     施正鋒,2003,《臺灣民族主義》,臺北:前衛出版社。
     施正鋒,2006,《臺灣族群政治與政策》,臺中:新新臺灣文化教育基金會。
     陳昭如,1991,〈重建臺灣族群關係〉,載於《徘徊於族群與現實之間》,徐正光主編,臺北:正中。
     陳清河,2007, 〈廣播電視篇〉,載於《臺灣客家研究概論》,徐正光主編,臺北:客委會。
     陳陸輝與耿曙,2008,〈政治校能感與政黨認同對選民投票抉擇的影響─以2002年北高市長選舉為例〉,《臺灣民主季刊》5(1):87-118。
     陳運棟,2007,〈源流篇〉,載於《臺灣客家研究概論》,徐正光主編,臺北:客委會。
     ------,1979,《客家人》,臺北:聯亞文化出版社。
     曾金玉,2000,〈臺灣客家運動之研究1987-2000〉,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訓育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葉日嘉,2006,〈兩岸客家研究與客家社團之政治分析─以「世界客屬懇親大會」為中心〉,中國文化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黃子堯,2003,《文化、權力與族群菁英─臺灣客家運動史的概述與論述》,臺北:客委會。
     黃榮洛,1991,〈客家人的臺灣史〉,載於《徘徊於族群與現實之間》,徐正光主編,臺北:正中。
     黃信豪,2005,〈臺灣民眾政治功效意識的持續與變遷:政黨輪替前後的分析〉,《選舉研究》12(2):111-147。
     ------,2006,,〈政治功效意識的行動效果1998-2003〉,《臺灣民主季刊》3(2):119-158。
     張茂桂,1993,〈省籍問題與國族主義〉,載於《族群關係與國家認同》,張茂桂等主編,臺北:業強出版社,頁233-278。
     ------1995,〈語言、族群意識與政治傾向─「閩南人」與「客家人」的比較〉載於伊慶春主持《臺灣地區社會意向調查:民國八十三年七月定期調查報告》,臺灣: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委託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執行計畫成果報告,頁111-132。
     張昆山與黃政雄,1996,《地方派系與臺灣政治》,臺北:聯合報社出版。
     張俊龍,1995,〈客家人的政治態度與行為〉,東吳大學政治學系暨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張錦華,1997,《公共領域、多元文化主義與傳播研究》,臺北:正中。
     楊文山,2004,《2004年全國客家人口基礎資料調查研究計畫》,臺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委託研究計畫成果報告。行政院客家委員會全球資訊網,網址:
     http://www.hakka.gov.tw/mp.asp?mp=1,檢索日期:2009/01/09。
     楊長鎮,1991,〈社會運動與客家人文化身份意識之甦醒〉,載於《徘徊於族群與現實之間》,徐正光主編,臺北:正中,頁184-197。
     ------,2007,〈族群關係篇〉,載於《臺灣客家研究概論》,徐正光主編,臺北:客委會。
     溫美芳,2006,〈客家族群認同感的經驗研究〉,國立臺北大學社會學系暨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學位論文。
     鄭瑞城,1993,〈頻率與頻道資源之管理與配用〉,編於《解構廣電媒體》,臺北:澄社:1-74。
     趙剛,1995,〈1987年的臺灣工會、國家與工運─以遠化公會的個案為例〉,載於《臺灣的國家與社會》,蕭新煌、徐正光主編,臺北:三民,頁115-150。
     趙麗雲,2004,〈桃園縣立委選舉提名策略初探〉,《國政分析教文093-016號》,臺北: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
     蕭新煌,1995,〈多元化過程中社會與國家關係的重組〉,載於《臺灣的國家與社會》,蕭新煌、徐正光主編,臺北:三民,頁355-377。
     ------,1996,《臺灣新興社會運動的分析架構》,載於《臺灣新興社會運動》,蕭新煌主編,臺北:巨流。
     ------,1988,《七0年代反污染自力救濟的結構與過程分析》,臺北:行政院環保署。
     ------,2001,《臺灣客家族群史:政治篇:地方社會與族群政治的分析》,南投市:臺灣省文獻會編印。
     ------,2005,〈多元文化的族群傳播:剖析一個新典範〉,《中華傳播學刊》,7:3-7。
     劉幼琍,1997,《廣播電視法修正草案評估研究報告》,臺北市:立法院立法諮詢中心。
     劉還月,1991,〈臺灣的客家民俗〉,載於《徘徊於族群與現實之間》,徐正光主編,臺北:正中。
     羅香林,1992,《客家研究導論》,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
     羅彥傑、劉嘉薇與鄭勝元,2005,〈客家族群政黨認同之研究─侍從主義之分析〉,2005年臺灣政治學會年會暨「臺灣民主的挑戰與前景」學術研討會,12月10-11日,臺北:政治大學。
     蕭阿勤,2009,〈1980年代以來臺灣文化民族主義的發展:以「臺灣(民族)文學」為主的分析〉,《臺灣社會學研究》(3):1-34。
     蘇蘅 1993 建立廣電新秩序─語言(國/方)政治型態 編於解構廣電媒體 臺北 澄社 217-278。
     鍾肇政,1994,《客家臺灣文學選》,臺北縣,新地文學出版社。
     
     外文漢譯
     羅清俊與陳志瑋譯,2000,《公共政策新論》,Thomas R. Dye 原著,1975《Understanding Public Policy》,臺北市,韋伯文化。
     吳叡人譯,1999,《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佈》,Benedict Anderson 原著,1991,《Imagined Communities:Reflections On the Origin and Spread of Nationalism》,臺北:時報文 化。
     鄧紅風譯,2005,Kymlicka Will原著 ,2001,《少數群體的權利:民族主義、多元文化主義與公民權》,臺北,左岸文化。
     
     資料庫
     臺灣省戶口普查處,1966,《中華民國五十五年臺閩地區戶口及住宅普查報告書》,臺灣省戶口普查處。
     朱雲漢,2003,《2003年「選舉與民主化調查」民國九十二年民主化與政治變遷民調案》,計畫編號:NSC 92-2420-H-001-004,臺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2008,《2005年至2008年『臺灣選舉與民主化調查』四年期研究規劃(III):2008年立法委員選舉面訪案》,計畫編號:NSC 96-2420-H-002-025,臺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黃紀,2001,《2001年臺灣選舉與民主化調查:民國九十年立法委員選舉全國大型民意調查研究》,計畫編號:NSC 90-2420-H-194-001,臺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黃秀端,2004,《2002年至2004年『選舉與民主化調查』三年期研究規劃(Ш):
      民國九十三年總統大選民調案》,計畫編號:NSC 92-2420-H-031-004,臺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陳義彥,1997,《新政黨體系下選民投票行為─從86年縣市長選舉探討》,計畫編號:NSC 87-2414-H-004-008,臺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游清鑫,2008,《2005年至2008年『臺灣選舉與民主化調查』四年期研究規劃(III):2008年總統選舉面訪案》,計畫編號:NSC 96-2420-H-004-017,臺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謝復生,1996,《總統選舉選民投票行為之科技整合研究》,臺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委託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二、 英文書目
     Abramson,Paul R. 1983. Political Attitudes In American. San Francisco.CA.:Freeman and Company Press.
     Almond, Gabriel A., and Sidney Verba. 1963. The Civic Culture: Political Attitudes and Democracy in Five Nations.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Almond, Gabriel A., and Sidney Verba. 1963. The Civic Culture:Political Attitudes and Democracy in Five Nations. Princeton,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Anthony Smith. 1991. National identity. Reno, Nev.University of Nevada Press.
      ------1993. “The Nation :Invented, Imagined, Reconstructed Inreimagining the Nation” In Reimagining the Nation.eds Marjorie Ringrose and Adam J.lerner.
     Asher, H. B. 1974. “The Reliability of the Political EfficacyItems.” Political Methodology 1 (2): 45-72.
     Balch, G. I. 1974. “Multiple Indicators in Survey Research: The Concept ‘Sense of Political Efficacy’.” Political Methodology 1 (2): 1-43.
     Bobo, Lawrence and Franklin, D.Gilliam, Jr.1990. “. Race,Sociopolitical Participation ad Black Empowerment”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84(2):376-393.
     Campbell, Angus, Gerald Gurin, and Warren E. Miller. 1954. TheVoter Decides. Evanston, IL: Row, Peterson and Company.
     Chicago cultural studies group 1994 “critical multiculturalism “ ed david theo goldbery “multiculturalism:a critical reader” usa Blackwell press
     Conway, M. Margarent.1991.Political Particip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Washington, DC. : CQ Press.
     Clarke, Harold D., and Alan C. Acock. 1989. “National Elections
      and Political Attitudes: The Case of Political Efficacy.”British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19(4):551-562.
     Dalenius, T., and Hodges, J. L. 1959. “ Minimumvariance Stratification”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tatistical Association 54:88-101..
     Donald S.Van Meter and Carl E.Vanltorn. 1975. “ The policy Implementation Process” Administration and Society(6):447.
     Hobsbawn, Eric. J. 1992. Nations and Nationalism Since 1780:Programe, Myth,Reality. 2nd,Cambridge, England;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Ginsberg, Benjamin, and Robert Weissberg. 1978. “Elections and the Mobilization of Popular Support.” American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 22 (1): 31-55.
     Gurin Patricia 1985. “Women’s Gender Consciousness” The public Opinion Quarterly,Vol.99,no.2(summer) pp,143-163.
     Gurin Patricia, Arthnr H.Miller and Gerald Gurin.1980. “Stratum Identification and Cousciousness” Social Psychology Quarterly,43:30-47.
     Isaacs,Harold. R.1975. Idols Of The Tribe Group Identity And Political Change. Cambridge, Mass :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Jenkins, C. J. 1983. “Resource Mobilization Theory and the Study of Social Movement .”Annual Sociology(9):527-550.
     Koeing, Louis W. 1986. An institution to Public Policy.Harper CollinsPublishers.
     Lane,R.E.1959.Political Life:Why People GetInvolved in Politics.New York: Free Press.
     Marx Gary.T. and Douglas Mcadam. 1994. Collective Behavior and Social Movements:Process and Structure. Englewood Cliffs, N.J.:Prentice Hall Press.
     Mcadam, Douglas.1982. Political Process and Developmentof Black Insurgency,1930-1970.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Miller.David. 1995.On Nation. Oxford : Clarendon Press.
     Niemi, R. G., S. C. Craig, and F. Mattei. 1991. “Measuring Internal Political Efficacy in the 1988 National Election Study.”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85 (4): 1407-1413.
     Parry. Geraint.1972. “The Idea of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In Participation In Politics. Eds G.Parry. Manchester: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Salisbury, Robert. H.1975. “Research On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American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19(2) : 323-341.
     Shingles, Richard , D.1981. “Black Consciousness and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the Missing Link.”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75 : 76-91.
     T.B.Smith. 1973. “The Policy Implementation Process” Policy Sciences,Vol.4 , No2. pp.203.
     Verba, Sidney., Norman H.Nie, Jaeon, Kim. 1978. Participation And Political Equality: A Seven-Nation Compariso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Viswanath, K. and Pamela Arora. 2000. “Ethnic Media In the United States: An Essay On Their Role In Integration, Assimilation And Social Control.” Mass Communication and Society, Vol.3, No.1, pp39-56.
     Wilson,Clint C. & Felix Gutierrez 1995 race, multiculturalism and the media from MASS TO CLASS COMMUNICATION 2ND ED SAGE.
     Young ,Iris Marion 1990 justice and the politics of difference,priceton,nj:Princeton univ press.
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