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學位論文

文章檢視/開啟

書目匯出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引文資訊

TAIR相關學術產出

題名 王若虛《史記辨惑》之研究
作者 張智欣
貢獻者 王文顏
張智欣
關鍵詞 王若虛
史記辨惑
史學
史記
日期 2009
上傳時間 9-五月-2016 15:47:42 (UTC+8)
摘要 摘要 王若虛,字從之,號慵夫,又號滹南遺老,生於金世宗大定十四年(1174),卒於金亡後十年,宋理宗淳祐三年(1243)享年七十歲。其對於經、史、文學,獨步一時,是金代的重要學者。所謂「學無不通,而不為章句所困」、「經學以旁牽遠引為夸,而史學以探賾幽隱為功」、「文不以歐蘇為正脈,詩學白樂天」,可知王若虛的學術成就相當全面,其於經學、史學、詩學都有相當的造詣,然王氏在史學的部分似乎著力較深,四十五卷的文集中,史學討論佔了二十一卷,與金代諸士相較,成績甚是突出。著作中又以議論文字最為當代所重,所謂「條分區別,美惡著見,如粉墨然」、「主名節,區別是非,古人不貸也」等均是時人讚賞之語,於是其作「世以劉子玄《史通》比之」。也因此論及金代史學發展時,王若虛便能被視為最重要的代表人物。 歷代對《史記》的評論非常多,一般來說,正面的評價遠多於負面的評價,研究《史記》,應兩者兼顧,才能對《史記》與司馬遷有更全面的認識。金代著名學者,王若虛在《史記辨惑》中,對司馬遷的行文敍事,多有指正,整體而言,其對《史記》在記事方面的疏略、重疊、牴牾諸項的批評,能切中其病,有可取之處,然《史記辨惑》全書對《史記》的詰難,也有言辭過激,偏頗過甚之嫌。 以現代的眼光來看,王若虛對《史記》的評論,有其正確的觀點,當然也有矯枉過正之處,這些評判對後代在《史記》研究上,或多或少都有影響。筆者擬藉由本論文的寫作,深入了解王氏的史學素養及其獨有的史觀,並對《史記辨惑》作一深入探究,進而去析論此書特色及缺失,期能給予王若虛與其書一適當的評價。   本論文是以《滹南遺老集》中之《史記辨惑》為研究主體,採取分析、比較、綜合、歸納等方法,將論文分成生平著述、版本考究、中心論點、 全書內容探析,希望能建立系統;最後,提出《史記辨惑》的特色與缺失,以確立其在史學批評上的地位。期望可以達成以下目的: (一)瞭解《史記辨惑》的內容及王若虛的評論要旨。 (二)分析《史記辨惑》的特色與缺失。 (三)探討《史記辨惑》的思想意涵、王若虛的成就。
參考文獻 參考書目 一、《史記》相關專著 金․王若虛撰《滹南遺老集》,臺北商務印書館,《四部叢刊初編.集部》,1967年。 明‧李元陽輯訂,高世魁校正《史記題評》,明嘉靖16年福州府知府胡有恒,同知胡瑞敦等刋本,國家圖書館善本書室微捲編號20927。 明‧茅坤輯《史記抄》,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史部第138冊,臺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7.6。 清‧梁玉繩著,《史記志疑》,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4。 清‧崔適著,今人張烈點校,《史記探源》,北京:中華書局,2004.1。 清‧郭嵩燾撰,《史記札記》,臺北:樂天出版社1971。 清‧姚苧田節評,《史記菁華錄》,臺北:文津出版社,1995.4。 金德建著,《司馬遷所見書考》,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3。 孫德謙著,《太史公書義法》,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69。 瀧川龜太郎,《史記會注考證》,高雄市:復文圖書出版社,1991年。 賀次君著,《史記書錄》,臺北:地平線出版社 1972.5。 鄭鶴聲撰,《司馬遷年譜》,臺北:國史研究室編印,1973.4。 周虎林《司馬遷與其史學》,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78年。 吳福助著,《史記解題》,臺北:河洛圖書出版社,1979.4。 陳直撰,《史記新證》,臺北:學海出版社,1980.9。 白壽彝撰,《史記新論》,北京:求實出版社,1981。 王叔岷《史記斠證》,臺北:中研院歷史研究所,1982年。 賴明德《司馬遷的學術思想》,臺北:洪氏出版社,1982年。 施丁、陳可青撰,《司馬遷研究新論》,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2。 徐朔方著,《史記論稿》,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84。 程金造著,《史記管窺》,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1985。 張維嶽編,《司馬遷與史記新探》,臺北:崧高書社,1985。 郭雙成著,《史記人物傳記論稿》,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5.11。 楊燕起、陳可青、賴長揚編,《歷代名家評史記》,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86。 蕭黎《司馬遷評傳》,吉林: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年。 張大可著,《史記論贊輯釋》,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1986。 《新校本史記三家注》,1959年北京中華書局編輯部整理臺北:鼎文書局影北京中華書局點校本,1986.3。 游信利著,《史記方法試論》,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8。 周一平著,《司馬遷史學批評及其理論》,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89。 韓兆琦、俞樟華著,《史記通論》,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90。 張新科、俞樟華著,《史記研究史略》,西安:三秦出版社,1990.11。 黃沛榮編,《史記論文選集》,臺北:長安出版社,1991。 倉修良主編,《史記辭典》,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91.6。 可永雪著,《史記文學成就論稿》,呼和浩特:內蒙古教育出版社,1991.9。 何世華《史記美學論》,臺北:水牛出版社,1992年。 張高評主編,《史記研究粹編》,〈一〉、〈二〉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1992。 徐文珊著,《史記評介》,臺北:維新書局,1992.8。 《史記選注滙評》,韓兆琦編注臺北:文津出版社,1993.4。 陳桐生著,《史國史官文化與史記》,汕頭:汕頭大學出版社,1993.9。 俞樟華著,《史記新探》,北京:民族出版社,1994。 趙生群著,《太史公書研究》,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1994.6。 徐興海著,《司馬遷的創造性思維》,《司馬遷與華夏文化叢書》,西安: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7。 張新科著,《史記與中國文學》,《司馬遷與華夏文化叢書》,西安: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7。 池萬興著,《司馬遷民族思想闡釋》《司馬遷與華夏文化叢書》,西安: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7。 陳桐生著,《史記與古今文經學》,《司馬遷與華夏文化叢書》,西安: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8。 施丁著,《司馬遷行年新考》,《司馬遷與華夏文化叢書》,西安: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8。 楊生枝著,《司馬遷的教育思想》,《司馬遷與華夏文化叢書》,西安: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8。 張大可、俞樟華等著,《司馬遷一家言》,《司馬遷與華夏文化叢書》,西安: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8。 韋葦著,《司馬遷經濟思想之研究》,《司馬遷與華夏文化叢書》,西安: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8。 周先民著,《司馬遷的史傳文學世界》,臺北:文津出版社,1995.10。 程世和著,《史記─偉大人格的凝聚》,《司馬遷與華夏文化叢書》,西安: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8。 霍有光著,《司馬遷與地學文化》,《司馬遷與華夏文化叢書》,西安: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8。 張強著,《司馬遷與宗教神話》,《司馬遷與華夏文化叢書》,西安: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8。 陳桐生著,《史記名篇述論稿》,汕頭:汕頭大學出版社,1996.1。 楊燕起著,《史記的學術成就》,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96.7。 朱東潤著,《史記考索〈外二種〉》,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6.12。 鄭之洪《史記文獻研究》,四川:巴蜀書社,1997年。 周嘯天、尤其主編,《史記全本導讀辭典》,成都:四川辭書出版社,1997.5。 李人鑒著,《太史公書校讀記》,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1998.10。 程金造著,《史記索隱引書考實》,北京:中華書局,1998.10。 李長之著,《司馬遷之人格與風格》,臺北:里仁書局,1999.4。 張大可著,《史記文獻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1999。 陳桐生《史記與詩經》,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0年。 趙生群著,《史記文獻學叢稿》,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0.1。 吳守賢著,《司馬遷與中國天學》《司馬遷與華夏文化叢書》,西安: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9。 呂培成著,《司馬遷與屈原和楚辭學》《司馬遷與華夏文化叢書》,西安: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9。 管錫華著,《史記單音詞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0.5。 韓兆琦著,《史記題評》《司馬遷與華夏文化叢書》,西安: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9。 趙安啟、王宏濤著,《史記與中國古代建築文化》《司馬遷與華夏文化叢書》,西安: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9。 張玉春著,《史記版本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01.7。 錢穆著,《史記地名考》,北京:商務印書館,2001.9。 《紀實與浪漫-史記國際研討會論文》,台北:洪葉出版社,2002年。 季鎮淮著,《司馬遷》,北京:北京出版社,2002.1。 張大可著,《史記研究》,北京:華文出版社,2002.1。 俞樟華著,《史記藝術論》,北京:華文出版社,2002.1。 張新科著,《史記學概論》,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11。 楊海崢著,《漢唐〈史記〉研究論稿》,濟南:齊魯書社,2003.6。 張桂萍《史記與中國史學傳統》,重慶:重慶出版社,2004年。 楊樹增著,《史記藝術研究》,北京:學苑出版社,2004.12。 袁傳璋《太史公生著作考論》,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5年。 張強《司馬遷學術思想探源》,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 安平秋等著,《史記通論》《史記研究集成》第二卷,北京:華文出版社,2005.1。 韓兆琦、張大可《史記題評與詠史記人物詩》宋嗣廉著《史記研究集成》第三卷,北京:華文出版社,2005.1。 張大可、梁建邦著,《史記論贊與世情研究》《史記研究集成》第四卷,北京:華文出版社,2005.1。 張大可輯釋,《史記精言妙語》《史記研究集成》第五卷,北京:華文出版社,2005.1。 楊燕起、陳可青、賴長揚匯輯,《史記集評》《史記研究集成》,第六卷北京:華文出版社,2005.1。 王明信、可永雪著《史記人物與事件》《史記研究集成》第七卷,北京:華文出版社,2005.1。 閻崇東著,張勝發等附錄《史記史學研究》《史記研究集成》第八卷,北京:華文出版社,2005.1。 可永雪著,《史記文學研究》《史記研究集成》第九卷,北京:華文出版社,2005.1。 王明信、俞梓華著,《司馬遷思想研究》《史記研究集成》第十卷,北京:華文出版社,2005.1。 張大可,《史記文獻與編纂學研究》趙生群等著《史記研究集成》第十一卷,北京:華文出版社,2005.1。 張玉春,《史記版本與三家注研究》應三玉著《史記研究集成》第十二卷,北京:華文出版社,2005.1。 張新科、俞樟華等著,《史記研究史及史記研究家》《史記研究集成》第十三卷,北京:華文出版社,2005.1。 俞樟華、鄧瑞全主編《史記論著提要與論文索引》《史記研究集成》第十四卷,北京:華文出版社,2005.1。 陳桐生《史記與諸子百家之學》,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6年。 二、其他專著 金.王若虛編著,侯毓標點,《滹南辨惑》,上海:大東書局,1933年。 靳德峻,《史記釋例》,上海:商務印書館,1934年。 吳怡注,《新譯老子解義》,台北:三民書局,1944年。 《金史》卷一百二十五,台北市:藝文印書館,1955年。 李心傳撰,《建炎以來繫年要錄》,北京:中華書局出版:新華書店北京發行所發行,1956年。 梁啟超,《國學研讀法三種》,台北:台灣中華書局,1956年。 倪燦、盧文弨補遼金元藝文志,台北:藝文,1965年。 金門詔補三史(遼金元)藝文志,台北:藝文,1965年。 清‧張金吾輯 ,《金文最》,台北:成文出版社(印原刻本),1967。 《文選李善注六十卷》,影印宋淳熙本重雕鄱陽胡氏臧版,台北:藝文印書館,1967 年。 唐‧韓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四部叢刊初編.集部》,1967年。 金‧元好問撰 ,《遺山先生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68年。 劉祁,《歸潛志》,臺北:華文書局,1969年。 《太平御覽》,台北明倫出版社影《四部叢刊‧三編》本,1975 年。 張 健撰 ,《宋金四家文學研究批評》,台北:聯經出版社,1975.5。 楊家駱,《新校本金史5》,台北:鼎文書局,1976年。 宋.王應麟撰,《玉海》,台北:大化書局1977年。 清浦起龍,《史通通釋》,台北:九思出版有限公司,1978年。 吳梅撰,《遼金元文學史》,台北:河洛出版社,1979年。 郭紹虞《中國歷代文論選》第二冊,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1980年。。 傅斯年,《傅斯年全集》第二冊,臺北:聯經出版社,1980年。 劉若愚、杜國清譯《中國文學理論》,臺北:聯經出版社,1981年。 陶晉生撰,《女真史論》,台北:食貨出版社,1981.6。 詹安泰,《離騷箋疏》,湖北:人民出版社,1981年。 明.茅坤撰,潘拱宸評撰《茅鹿門先生文集》卷一下,台北市:國立中央圖書館縮影室,1981年。 杜維運《與西方史家論中國史學》,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81.8。 揚雄:《法言․重黎》四庫備要本,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83年。 洪祖興撰,《楚辭補注》,中華書局,1983年。 唐․劉知幾《史通》,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金‧元好問《中州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元史》四,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張博泉撰, 《金史簡編》,遼寧:遼寧人民出版社,1984.6。 王鳴盛《十七史商椎》,台北:大化出版社,1984.05。 杜維運《史學方法論》,臺北:三民書局,1985.3。 翁方綱編 ,《元遺山先生年譜》,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年。 江應龍編 國立編譯館中華叢書編委會著, 《遼金元文彙》,台北.國立編譯館,1985年。 王元惲《玉堂嘉話》,臺北市:新文豐,1985年。 宋‧鄭樵《通志》,景印摛藻堂欽定四庫全書薈要,臺北:世界書局,1986年。 宋.宇文懋昭撰 ,《大金國志校正》,北京:新華書局,1986年。 魯迅,《魯迅全集》,台北:唐山出版社,1989年。 李則芬撰, 《宋遼金元歷史論文集》,台北:黎明文化事業,1991.11。 詹杭倫撰,《金代文學史》,台北:貫雅文化,1993。 郭紹虞撰,《中國文學批評史》,台北:五南出版社,1994.8。 成復旺、蔡鐘翔、黃保直撰 ,《中國文學理論史‧隋唐五代宋元時期》,台北:洪華出版社,1994年。 朱世英、方 遒、劉國華撰, 《中國散文學通論》,安徽: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12。 顧易生、劉明今、王運熙撰,《中國文學批評通史‧宋金元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新華書局發行,1996年。 金‧元好問撰 ,《遺山樂府》,江蘇:江蘇廣陵古籍刻印社,1997年。 《孟子》十三經注疏本,臺北:藝文印書館,1997年。 謝玉杰、王繼光主編《中國歷史文獻學》,(北京市:民族出版社),1999年。 中華書局編輯部编《漢書》,二十四史,簡體字本,北京市:中華書局,2000年。 周惠泉撰 ,《金代文學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2000.5。 胡傳志撰 ,《金代文學研究》,安徽:安徽大學出版社,2000.5。 劉琳、李勇先、王蓉貴校點《黃庭堅全集》,四川大學出版社,2001年。 張伯偉《中國古代文學批評方法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 莊仲方輯,《金文雅序》,成都市:四川民族出版社出版:四川新華書店發行,2002年。 清.章學誠撰,葉瑛注:《文史通義校注》,台北:頂淵文化《四部刊要》,2002年。 胡適撰,《中國古代哲學史》,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 陳衍輯撰,《金詩紀事》,王慶生增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恩斯特.卡西勒(Ernst Cassirer)撰,甘陽譯:《人論-人類文化哲學導引》,台北:桂冠圖書公司,2005年。 曾國藩先生文集,曾國藩著,王澧華校定,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文津閣四庫全書提要匯編》, 北京:商務,2006年。 金‧王若虛撰 ,胡傳志、李定乾校注《滹南遺老集校注》,瀋陽:遼海出版社,2006年。 三、學位論文 范文芳撰,《史記齊太公世家疏證》,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71年。 張子良撰,《金元詞人研究》,國立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71年。 林明德撰,《金代文學家考述》,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71年。 阮芝生撰,《司馬遷的史學方法與歷史思想》,國立台灣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1973年。 鄭靖時,《王若虛及其詩文論》,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74年。 胡幼峰撰,《金詩研究》,輔仁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76年。 陳昭揚撰,《今初漢族世人的政治參與》,國立中興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79年。 朴宰雨撰,《史記的寫作技巧研究》,國立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2年。 金聖日撰,《史記修辭技巧研究》,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論文,1985年。 張添丁撰,《司馬遷春秋學》,國立政治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85年。 洪光勳撰,《趙秉文詩研究》,國立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6年。 金苑撰,《史記列傳義法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89年。 朴宰雨撰,《史記漢書傳記文比較研究》,國立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89年。 李寅浩撰,《史記文學價值與文章新探》,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1年。 魏聰祺,《史記引經考》,私立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1年。 夏賢李撰, 《金代書法之蘇軾與米芾傳統》,國立台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1年。 郭瓊瑜撰,《史記的褒貶義法》,中國文化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年。 鍾屏蘭撰,《元好問及其學術研究》,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97年。 金利湜撰,《司馬遷的文學理論與批評》,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 蔡雅惠撰,《史記悲劇人物與悲劇精神研究》,國立成功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 高禎霙《史漢論贊之研究》,臺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0年。 劉麗芳撰,《史記列傳語言藝術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金利湜撰,《史記及其傳記文學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郭瓊瑜撰,《史記人物語言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2005年。 陳民裕《凌稚隆史記評林研究》,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 四、期刊部分: (一)臺灣地區 饒宗頤撰,〈三教論與宋金學術〉,《東西文化》,1968年。 張健撰,〈王若虛的詩論〉,《中外文學》,1975年。 林明德撰,〈金代文學批評家趙秉文〉,《幼獅月刊》,1977年。 鄭靖時撰,〈金代文學說略上〉,《國文天地》,1987年。 林明德撰,〈金代文學批評研究〉,《幼獅月刊》,1978年。 林明德撰,〈金代文學批評析論〉,《輔仁學誌》,1980年。 鄭靖時撰,〈金代文學說略下〉,《國文天地》,1988年。 朱學瓊撰,〈山谷詩的誇張究源:兼辯王若虛詩話〉,《大陸雜誌》,1987年。 鄭應鴻,〈論史記的文學性〉,《黃埔學報》24輯,1991年,頁211-214。 黃聲儀撰,〈王若虛反形式主義的詩論主張〉,《中師語文》,1992年。 王明蓀撰,〈王若虛之史學批評〉,《興大歷史學報》,1992年。 高莉芬撰,〈試論王若虛批評黃山谷詩學之大要及其目的〉,《中華學苑》,1993年。 王琦珍撰, 〈金元散文平議〉,《文學遺產》,第六期,1994。 丁肇琴撰,〈王若虛《滹南詩話》述評〉,《世界新聞傳播學院學報》,1995年。 楊淳雅撰,〈王若虛《滹南詩話》詩論研究〉,《國立編譯館館刊》,1996年。 周惠泉撰,〈金代文學概論〉,《古金藝文》,1999年。 王明蓀撰, 〈金代士人之歷史思想〉,《興大歷史學報》,第十一期,2000.12。 周惠泉撰,〈二十世紀的遼金文學研究〉,《漢學研究通訊》,2001年。 廖雲仙撰,〈論金元時期兩本批判朱子「論語集注」的著作--從「論語辨惑」到「論語辨疑」〉,《東海中文學報》,2002年。 周虎林撰,〈史記常用漢代語言藝術之研究〉,《第四屆漢代文學與思想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國立政大中文系,2002.5。 梁榮茂撰,〈史記刺客、游俠、酷吏等傳所反映的時代意義〉,《第四屆漢代文學與思想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國立政大中文系,2002.5。 蔡信發撰,〈史記、漢書合傳之平議〉,《第四屆漢代文學與思想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國立政大中文系,2002.5。 黃世錦撰,〈凌稚隆「史記評林」按語析論〉,《興大中文學報》,17期,2005年,頁629-663。 (二)大陸地區 陸永品撰,〈司馬遷傳記文學藝術簡論〉,《河北師院學報》,第一期,1984年。 季鎮淮撰,〈史記人物傳記的思想性及敍事特點〉,《史學研究》,第一期,1987年。 韓兆琦撰,〈史記與我國古代傳記文學〉,《文史知識》,第一期,1987年。 楊樹增撰,〈史記語言的藝術特徵〉,《東北師大學報》,第五期,1988年。 楊樹增撰,〈史記傳記結構探索〉,《東北師大學報》,第一期,1991年。 陳蘭村撰,〈司馬遷傳記文學中的人格理想〉,《浙江師大學報》,第一期,1994年。 張大可撰,〈略論馬班異同的內容與發展歷史〉,《渭南師專學報》第一期,1994年。 可永雪撰,〈史記文學性界說之實證〉,《語文學刋》第二期,1994年。 俞樟華撰,〈史記峻潔論〉,《浙江社會科學》,第六期,1994年。 周惠泉撰,〈金人金代文學批評初探〉,《黑龍江農墾師專學報》,第四期,1994年,頁4-7。 楊果撰,〈金代翰林與政治〉,《北方文物》,第四期,1994年,頁66-70。 魏崇武撰,〈金代儒學發展略談〉,《贛南師范學院學報》,第五期,1995年,頁53-55。 張新科撰,〈史記與中國古典傳記(一)〉,,《渭南師專學報》,第一期,1995年。 張新科撰,〈史記與中國古典傳記(二)〉,《渭南師專學報》第一期,1995年。 張新科撰,〈史記與中國古典傳記(三)〉,《渭南師專學報》,第四期,1995年。 可永雪選,〈史記文學性界說-紀念司馬遷誕辰2140週年〉,《內蒙古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一期,1995年。 張新科撰,〈紀念司馬遷誕辰2140週年國際學術討論會綜述〉,《陝西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四期,1995年。 俞樟華撰,〈宋人對史記的研究〉,《浙江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第四期1995年。 可永雪撰,〈洪邁在史記研究上的貢獻〉,《內蒙古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6年,第三期。 俞樟華撰,〈唐宋八大家與史記〉,《江蘇社會科學》,第四期,1996年。 何宛英撰,〈金代修史制度與史官特點〉,《史學史研究》,第三期,1996年頁24-30。 許結撰, 〈金源賦學簡論〉,《咸寧師專學報》,第四期,1996年,頁56-61。 俞彤撰,〈試論金代的史學〉,《丹東師專學報》,第四期,1996年,頁36-40。 鐘東撰,〈金元明詞簡論〉,《廣州師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三期,1996年,頁23-46。 張晶、周萌撰 ,〈金代文學批評述論〉,《社會科學輯刊》,第三期,1997年,頁135-140。 胡傳志撰,〈金代文學研究百年回顧〉,《社會科學戰線》,第二期,1997年,頁26-34。 張晶撰,〈王若虛思想得失論〉,《遼寧師範大學學報》,第二期,1997年,頁42-46。 張新科撰,〈六朝新文學理論的先聲-司馬遷對魏晉南北朝文論影響三題〉,《陝西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二期,1997年。 張大可、鄭之洪撰,〈二十世紀的史記研究與文獻價值(一)〉,《渭南師範學院學報》,第三期,1997年 張大可、鄭之洪撰,〈二十世紀的史記研究與文獻價值(二)〉,《渭南師範學院學報》,第四期,1997年。 張晶撰,〈「蘇學盛于北」的歷史考察〉,《文學遺產》,第五期,1998年,頁54-60。 董克昌、董宇軍撰,〈知識份子在大金王朝中的地位〉,《黑龍江民族叢刊》,第一期,1998。 王錫九撰,〈關于金代詩歌的幾點認識〉,《江蘇教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四期,1998年,頁75-78。 何宛英撰, 〈金代史學與金代政治〉,《北京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三期,1998年,頁58-64。 張晶撰, 〈金代民族文化關係與金詩的特殊風貌〉,《遼寧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四期,1998年,頁62-66。 張大可、李家發撰,〈當代史記研究十大論著評介〉,《中央社會主義學院學報》,第一期,1998年。 張大可、鄭之洪撰,〈二十世紀的史記研究與文獻價值(三)〉,《渭南師範學院學報》,第一期,1998年。 可永雪撰,〈史記人物傳記的結構方式及其意義〉,《內蒙古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三期,1998年。 俞樟華撰,〈論古代傳記的寫作目的〉,《浙江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第二期,1999年。 俞樟華、邱江寧撰,〈論史記的複筆〉,《漢中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三期,1999年。 周惠泉撰,〈金代文集保存整理述要〉,《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五期,1999年頁61-72。 李成撰 ,〈論「金源文化」的影響〉,《遼寧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六期,1999年,頁91-128。 曾棗庄撰,〈蘇學盛于北--論蘇軾對金代文學的影響〉,《陰山學刊》,第十三卷第四期,2000年,頁10-15。 魏崇武撰 ,〈金代理學發展初探〉,《歷史研究》,第三期,2000年,頁31-44。 姚乃文撰 ,〈論元好問的散文成就〉,《晉陽學刊》,第三期,2000年。 劉鋒燾撰,〈艱難的抉擇與融合〉,《文史哲》, 第一期,2001年,頁99-104。 張新科、王剛撰,〈20世紀史記學的發展道路〉,《淮陰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學版)》,第一期,2000年。 可永雪撰,〈論史記在敍事上對左傳的繼承和發展〉,《內蒙古師大學報(哲學社會學版)》,第29卷第一期,2000.2。 俞樟華撰,〈論司馬遷的傳記文學理論〉,《學術論壇》,第一期,2000年。 張新科、蔣文杰撰,〈史記學:21世紀研究之展望〉,《河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一期,2001年。 夏宇旭撰,〈試論趙秉文儒家思想及實踐〉,《松江學刊.人文社會科學版》,第一期,2002年,頁58-61。 可永雪、張新科、周鵬飛、呂鍚生撰,〈史記個性化人物語言論略〉,《重慶教育學院學報》,第一期,2002年。 可永雪撰,〈說史記的長句〉,《內蒙古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四期,2002年。 楊世文,〈宋代經學變古的幾個問題〉,《四川大學學報》,第六期,2006年,頁99-105。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國文教學碩士在職專班
95912009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5912009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王文顏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作者) 張智欣zh_TW
dc.creator (作者) 張智欣zh_TW
dc.date (日期) 2009en_US
dc.date.accessioned 9-五月-2016 15:47:42 (UTC+8)-
dc.date.available 9-五月-2016 15:47:42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9-五月-2016 15:47:42 (UTC+8)-
dc.identifier (其他 識別碼) G0095912009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95389-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文教學碩士在職專班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5912009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摘要 王若虛,字從之,號慵夫,又號滹南遺老,生於金世宗大定十四年(1174),卒於金亡後十年,宋理宗淳祐三年(1243)享年七十歲。其對於經、史、文學,獨步一時,是金代的重要學者。所謂「學無不通,而不為章句所困」、「經學以旁牽遠引為夸,而史學以探賾幽隱為功」、「文不以歐蘇為正脈,詩學白樂天」,可知王若虛的學術成就相當全面,其於經學、史學、詩學都有相當的造詣,然王氏在史學的部分似乎著力較深,四十五卷的文集中,史學討論佔了二十一卷,與金代諸士相較,成績甚是突出。著作中又以議論文字最為當代所重,所謂「條分區別,美惡著見,如粉墨然」、「主名節,區別是非,古人不貸也」等均是時人讚賞之語,於是其作「世以劉子玄《史通》比之」。也因此論及金代史學發展時,王若虛便能被視為最重要的代表人物。 歷代對《史記》的評論非常多,一般來說,正面的評價遠多於負面的評價,研究《史記》,應兩者兼顧,才能對《史記》與司馬遷有更全面的認識。金代著名學者,王若虛在《史記辨惑》中,對司馬遷的行文敍事,多有指正,整體而言,其對《史記》在記事方面的疏略、重疊、牴牾諸項的批評,能切中其病,有可取之處,然《史記辨惑》全書對《史記》的詰難,也有言辭過激,偏頗過甚之嫌。 以現代的眼光來看,王若虛對《史記》的評論,有其正確的觀點,當然也有矯枉過正之處,這些評判對後代在《史記》研究上,或多或少都有影響。筆者擬藉由本論文的寫作,深入了解王氏的史學素養及其獨有的史觀,並對《史記辨惑》作一深入探究,進而去析論此書特色及缺失,期能給予王若虛與其書一適當的評價。   本論文是以《滹南遺老集》中之《史記辨惑》為研究主體,採取分析、比較、綜合、歸納等方法,將論文分成生平著述、版本考究、中心論點、 全書內容探析,希望能建立系統;最後,提出《史記辨惑》的特色與缺失,以確立其在史學批評上的地位。期望可以達成以下目的: (一)瞭解《史記辨惑》的內容及王若虛的評論要旨。 (二)分析《史記辨惑》的特色與缺失。 (三)探討《史記辨惑》的思想意涵、王若虛的成就。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目錄 目錄 1 第一章 緒論 5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5 第二節 基礎文獻與近人研究概況 16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方法 20 第四節 章節論文提要 21 第二章 王若虛之生平與學術成就 23 第一節 時代背景 23 一、政治環境 23 (一)統治者的文治思想 23 (二)科舉制度的完備 28 二、文學思潮 31 第二節 生平 33 一、家世 33 二、行事與為人 34 (一)家學淵源,學有根柢 34 (二)謙遜雅重,不立崖岸 35 (三)用心政事,頗受愛戴 36 (四)虛心向學,兼容並蓄 37 (五)善持議論,豪放率直 37 (六)個性卓特,不附諂佞 38 三、師友 39 (一)王庭筠 39 (二)周昂 40 (三)趙秉文 41 (四)李之純 42 (五)雷淵 43 (六)元好問 44 (七)彭悅 45 (八)王權 46 (九)周嗣明 47 四、著作 47 第三節 文學與學術成就 49 一、文學 49 二、經學 53 (一)以意逆志 54 (二)合於中道 56 (三)語法文勢 60 三、史學 61 (一)以儒家思想為基調 62 (二)合乎人情 63 (三)撰文精要的態度 63 (四)經世致用的精神 64 (五)對文法的要求 65 第三章 《史記辨惑》的成書與版本 68 第一節 成書與結構 68 一、成書經過 68 二、《史記辨惑》的結構 69 第二節 版本與校勘辨正 70 一、版本 70 二、校勘辨正 72 第四章 《史記辨惑》之內容探究 96 第一節 內容分類 96 一、對史書史文部分之意見 96 (一)推測其為不可能者 96 (二)字詞義不當 96 (三)取古文斷絕無次第 97 (四)不成文理 97 (五)以意增損原典 98 (六)引古文時序錯亂 98 (七)引古文歷史背景疏失 98 (八)戾經取奇 99 (九)乖戾牴牾 99 (十)讀古書疏略 101 二、對史事及歷史的看法 101 (一)關於司馬遷評論的立意 101 (二)對贊語的批評 102 (三)論《史記》取材 103 (四)論班馬異同 104 三、歷史學之理論及思想上之觀點 104 (一)據事直書 104 (二)體例問題 106 第二節 《史記辨惑》的論點與批評要旨 107 一、中心論點 107 (一)蕪冗 108 (二)重複 109 (三)文法疎漏 110 (四)用字遣詞不當 111 二、批評要旨 112 (一)理解史文、史實 112 (二)從文法、修辭入手 116 (三)以個人體悟,抒發己見 119 (四)援引其他史書印證觀點 121 第三節 王氏評論的風格 131 一、二分法式的評斷 131 二、傳統的史學思想 131 三、強烈的疑古精神 132 第四節 王氏論述的評析 134 一、正確之例 134 二、謬誤之例 139 三、有待商榷之例 141 (一)重疊載事辨 141 (二)關於立傳的取捨 143 (三)傳疑義例 144 (四)字語冗複之辨 145 第五章 《史記辨惑》之特色與缺失 146 第一節 《史記辨惑》的特色 146 一、作者用功讀書的心得 146 二、具有批判精神 148 三、具有懷疑精神 149 四、具有進步意識 151 第二節 《史記辨惑》的缺失 152 一、過於繁瑣 152 二、失於偏頗 153 (一)實錄乎 154 (二)關於良史 156 (三)關於一家之言 158 (四)是非聖人之謬 160 (五)虛字的用法 167 (六)採摭之誤辨 168 (七)姓名冗複 169 (八)史意當勝於史文 170 (九)以意逆志的運用 171 三、忽略《史記》中的文學性 173 第六章 結論 178 參考書目 184 附錄:王若虛生平大事表 199zh_TW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5912009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王若虛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史記辨惑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史學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史記zh_TW
dc.title (題名) 王若虛《史記辨惑》之研究zh_TW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_US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參考書目 一、《史記》相關專著 金․王若虛撰《滹南遺老集》,臺北商務印書館,《四部叢刊初編.集部》,1967年。 明‧李元陽輯訂,高世魁校正《史記題評》,明嘉靖16年福州府知府胡有恒,同知胡瑞敦等刋本,國家圖書館善本書室微捲編號20927。 明‧茅坤輯《史記抄》,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史部第138冊,臺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7.6。 清‧梁玉繩著,《史記志疑》,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4。 清‧崔適著,今人張烈點校,《史記探源》,北京:中華書局,2004.1。 清‧郭嵩燾撰,《史記札記》,臺北:樂天出版社1971。 清‧姚苧田節評,《史記菁華錄》,臺北:文津出版社,1995.4。 金德建著,《司馬遷所見書考》,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3。 孫德謙著,《太史公書義法》,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69。 瀧川龜太郎,《史記會注考證》,高雄市:復文圖書出版社,1991年。 賀次君著,《史記書錄》,臺北:地平線出版社 1972.5。 鄭鶴聲撰,《司馬遷年譜》,臺北:國史研究室編印,1973.4。 周虎林《司馬遷與其史學》,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78年。 吳福助著,《史記解題》,臺北:河洛圖書出版社,1979.4。 陳直撰,《史記新證》,臺北:學海出版社,1980.9。 白壽彝撰,《史記新論》,北京:求實出版社,1981。 王叔岷《史記斠證》,臺北:中研院歷史研究所,1982年。 賴明德《司馬遷的學術思想》,臺北:洪氏出版社,1982年。 施丁、陳可青撰,《司馬遷研究新論》,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2。 徐朔方著,《史記論稿》,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84。 程金造著,《史記管窺》,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1985。 張維嶽編,《司馬遷與史記新探》,臺北:崧高書社,1985。 郭雙成著,《史記人物傳記論稿》,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5.11。 楊燕起、陳可青、賴長揚編,《歷代名家評史記》,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86。 蕭黎《司馬遷評傳》,吉林: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年。 張大可著,《史記論贊輯釋》,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1986。 《新校本史記三家注》,1959年北京中華書局編輯部整理臺北:鼎文書局影北京中華書局點校本,1986.3。 游信利著,《史記方法試論》,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8。 周一平著,《司馬遷史學批評及其理論》,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89。 韓兆琦、俞樟華著,《史記通論》,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90。 張新科、俞樟華著,《史記研究史略》,西安:三秦出版社,1990.11。 黃沛榮編,《史記論文選集》,臺北:長安出版社,1991。 倉修良主編,《史記辭典》,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91.6。 可永雪著,《史記文學成就論稿》,呼和浩特:內蒙古教育出版社,1991.9。 何世華《史記美學論》,臺北:水牛出版社,1992年。 張高評主編,《史記研究粹編》,〈一〉、〈二〉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1992。 徐文珊著,《史記評介》,臺北:維新書局,1992.8。 《史記選注滙評》,韓兆琦編注臺北:文津出版社,1993.4。 陳桐生著,《史國史官文化與史記》,汕頭:汕頭大學出版社,1993.9。 俞樟華著,《史記新探》,北京:民族出版社,1994。 趙生群著,《太史公書研究》,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1994.6。 徐興海著,《司馬遷的創造性思維》,《司馬遷與華夏文化叢書》,西安: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7。 張新科著,《史記與中國文學》,《司馬遷與華夏文化叢書》,西安: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7。 池萬興著,《司馬遷民族思想闡釋》《司馬遷與華夏文化叢書》,西安: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7。 陳桐生著,《史記與古今文經學》,《司馬遷與華夏文化叢書》,西安: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8。 施丁著,《司馬遷行年新考》,《司馬遷與華夏文化叢書》,西安: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8。 楊生枝著,《司馬遷的教育思想》,《司馬遷與華夏文化叢書》,西安: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8。 張大可、俞樟華等著,《司馬遷一家言》,《司馬遷與華夏文化叢書》,西安: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8。 韋葦著,《司馬遷經濟思想之研究》,《司馬遷與華夏文化叢書》,西安: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8。 周先民著,《司馬遷的史傳文學世界》,臺北:文津出版社,1995.10。 程世和著,《史記─偉大人格的凝聚》,《司馬遷與華夏文化叢書》,西安: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8。 霍有光著,《司馬遷與地學文化》,《司馬遷與華夏文化叢書》,西安: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8。 張強著,《司馬遷與宗教神話》,《司馬遷與華夏文化叢書》,西安: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8。 陳桐生著,《史記名篇述論稿》,汕頭:汕頭大學出版社,1996.1。 楊燕起著,《史記的學術成就》,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96.7。 朱東潤著,《史記考索〈外二種〉》,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6.12。 鄭之洪《史記文獻研究》,四川:巴蜀書社,1997年。 周嘯天、尤其主編,《史記全本導讀辭典》,成都:四川辭書出版社,1997.5。 李人鑒著,《太史公書校讀記》,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1998.10。 程金造著,《史記索隱引書考實》,北京:中華書局,1998.10。 李長之著,《司馬遷之人格與風格》,臺北:里仁書局,1999.4。 張大可著,《史記文獻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1999。 陳桐生《史記與詩經》,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0年。 趙生群著,《史記文獻學叢稿》,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0.1。 吳守賢著,《司馬遷與中國天學》《司馬遷與華夏文化叢書》,西安: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9。 呂培成著,《司馬遷與屈原和楚辭學》《司馬遷與華夏文化叢書》,西安: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9。 管錫華著,《史記單音詞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0.5。 韓兆琦著,《史記題評》《司馬遷與華夏文化叢書》,西安: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9。 趙安啟、王宏濤著,《史記與中國古代建築文化》《司馬遷與華夏文化叢書》,西安: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9。 張玉春著,《史記版本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01.7。 錢穆著,《史記地名考》,北京:商務印書館,2001.9。 《紀實與浪漫-史記國際研討會論文》,台北:洪葉出版社,2002年。 季鎮淮著,《司馬遷》,北京:北京出版社,2002.1。 張大可著,《史記研究》,北京:華文出版社,2002.1。 俞樟華著,《史記藝術論》,北京:華文出版社,2002.1。 張新科著,《史記學概論》,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11。 楊海崢著,《漢唐〈史記〉研究論稿》,濟南:齊魯書社,2003.6。 張桂萍《史記與中國史學傳統》,重慶:重慶出版社,2004年。 楊樹增著,《史記藝術研究》,北京:學苑出版社,2004.12。 袁傳璋《太史公生著作考論》,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5年。 張強《司馬遷學術思想探源》,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 安平秋等著,《史記通論》《史記研究集成》第二卷,北京:華文出版社,2005.1。 韓兆琦、張大可《史記題評與詠史記人物詩》宋嗣廉著《史記研究集成》第三卷,北京:華文出版社,2005.1。 張大可、梁建邦著,《史記論贊與世情研究》《史記研究集成》第四卷,北京:華文出版社,2005.1。 張大可輯釋,《史記精言妙語》《史記研究集成》第五卷,北京:華文出版社,2005.1。 楊燕起、陳可青、賴長揚匯輯,《史記集評》《史記研究集成》,第六卷北京:華文出版社,2005.1。 王明信、可永雪著《史記人物與事件》《史記研究集成》第七卷,北京:華文出版社,2005.1。 閻崇東著,張勝發等附錄《史記史學研究》《史記研究集成》第八卷,北京:華文出版社,2005.1。 可永雪著,《史記文學研究》《史記研究集成》第九卷,北京:華文出版社,2005.1。 王明信、俞梓華著,《司馬遷思想研究》《史記研究集成》第十卷,北京:華文出版社,2005.1。 張大可,《史記文獻與編纂學研究》趙生群等著《史記研究集成》第十一卷,北京:華文出版社,2005.1。 張玉春,《史記版本與三家注研究》應三玉著《史記研究集成》第十二卷,北京:華文出版社,2005.1。 張新科、俞樟華等著,《史記研究史及史記研究家》《史記研究集成》第十三卷,北京:華文出版社,2005.1。 俞樟華、鄧瑞全主編《史記論著提要與論文索引》《史記研究集成》第十四卷,北京:華文出版社,2005.1。 陳桐生《史記與諸子百家之學》,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6年。 二、其他專著 金.王若虛編著,侯毓標點,《滹南辨惑》,上海:大東書局,1933年。 靳德峻,《史記釋例》,上海:商務印書館,1934年。 吳怡注,《新譯老子解義》,台北:三民書局,1944年。 《金史》卷一百二十五,台北市:藝文印書館,1955年。 李心傳撰,《建炎以來繫年要錄》,北京:中華書局出版:新華書店北京發行所發行,1956年。 梁啟超,《國學研讀法三種》,台北:台灣中華書局,1956年。 倪燦、盧文弨補遼金元藝文志,台北:藝文,1965年。 金門詔補三史(遼金元)藝文志,台北:藝文,1965年。 清‧張金吾輯 ,《金文最》,台北:成文出版社(印原刻本),1967。 《文選李善注六十卷》,影印宋淳熙本重雕鄱陽胡氏臧版,台北:藝文印書館,1967 年。 唐‧韓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四部叢刊初編.集部》,1967年。 金‧元好問撰 ,《遺山先生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68年。 劉祁,《歸潛志》,臺北:華文書局,1969年。 《太平御覽》,台北明倫出版社影《四部叢刊‧三編》本,1975 年。 張 健撰 ,《宋金四家文學研究批評》,台北:聯經出版社,1975.5。 楊家駱,《新校本金史5》,台北:鼎文書局,1976年。 宋.王應麟撰,《玉海》,台北:大化書局1977年。 清浦起龍,《史通通釋》,台北:九思出版有限公司,1978年。 吳梅撰,《遼金元文學史》,台北:河洛出版社,1979年。 郭紹虞《中國歷代文論選》第二冊,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1980年。。 傅斯年,《傅斯年全集》第二冊,臺北:聯經出版社,1980年。 劉若愚、杜國清譯《中國文學理論》,臺北:聯經出版社,1981年。 陶晉生撰,《女真史論》,台北:食貨出版社,1981.6。 詹安泰,《離騷箋疏》,湖北:人民出版社,1981年。 明.茅坤撰,潘拱宸評撰《茅鹿門先生文集》卷一下,台北市:國立中央圖書館縮影室,1981年。 杜維運《與西方史家論中國史學》,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81.8。 揚雄:《法言․重黎》四庫備要本,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83年。 洪祖興撰,《楚辭補注》,中華書局,1983年。 唐․劉知幾《史通》,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金‧元好問《中州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元史》四,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張博泉撰, 《金史簡編》,遼寧:遼寧人民出版社,1984.6。 王鳴盛《十七史商椎》,台北:大化出版社,1984.05。 杜維運《史學方法論》,臺北:三民書局,1985.3。 翁方綱編 ,《元遺山先生年譜》,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年。 江應龍編 國立編譯館中華叢書編委會著, 《遼金元文彙》,台北.國立編譯館,1985年。 王元惲《玉堂嘉話》,臺北市:新文豐,1985年。 宋‧鄭樵《通志》,景印摛藻堂欽定四庫全書薈要,臺北:世界書局,1986年。 宋.宇文懋昭撰 ,《大金國志校正》,北京:新華書局,1986年。 魯迅,《魯迅全集》,台北:唐山出版社,1989年。 李則芬撰, 《宋遼金元歷史論文集》,台北:黎明文化事業,1991.11。 詹杭倫撰,《金代文學史》,台北:貫雅文化,1993。 郭紹虞撰,《中國文學批評史》,台北:五南出版社,1994.8。 成復旺、蔡鐘翔、黃保直撰 ,《中國文學理論史‧隋唐五代宋元時期》,台北:洪華出版社,1994年。 朱世英、方 遒、劉國華撰, 《中國散文學通論》,安徽: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12。 顧易生、劉明今、王運熙撰,《中國文學批評通史‧宋金元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新華書局發行,1996年。 金‧元好問撰 ,《遺山樂府》,江蘇:江蘇廣陵古籍刻印社,1997年。 《孟子》十三經注疏本,臺北:藝文印書館,1997年。 謝玉杰、王繼光主編《中國歷史文獻學》,(北京市:民族出版社),1999年。 中華書局編輯部编《漢書》,二十四史,簡體字本,北京市:中華書局,2000年。 周惠泉撰 ,《金代文學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2000.5。 胡傳志撰 ,《金代文學研究》,安徽:安徽大學出版社,2000.5。 劉琳、李勇先、王蓉貴校點《黃庭堅全集》,四川大學出版社,2001年。 張伯偉《中國古代文學批評方法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 莊仲方輯,《金文雅序》,成都市:四川民族出版社出版:四川新華書店發行,2002年。 清.章學誠撰,葉瑛注:《文史通義校注》,台北:頂淵文化《四部刊要》,2002年。 胡適撰,《中國古代哲學史》,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 陳衍輯撰,《金詩紀事》,王慶生增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恩斯特.卡西勒(Ernst Cassirer)撰,甘陽譯:《人論-人類文化哲學導引》,台北:桂冠圖書公司,2005年。 曾國藩先生文集,曾國藩著,王澧華校定,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文津閣四庫全書提要匯編》, 北京:商務,2006年。 金‧王若虛撰 ,胡傳志、李定乾校注《滹南遺老集校注》,瀋陽:遼海出版社,2006年。 三、學位論文 范文芳撰,《史記齊太公世家疏證》,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71年。 張子良撰,《金元詞人研究》,國立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71年。 林明德撰,《金代文學家考述》,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71年。 阮芝生撰,《司馬遷的史學方法與歷史思想》,國立台灣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1973年。 鄭靖時,《王若虛及其詩文論》,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74年。 胡幼峰撰,《金詩研究》,輔仁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76年。 陳昭揚撰,《今初漢族世人的政治參與》,國立中興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79年。 朴宰雨撰,《史記的寫作技巧研究》,國立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2年。 金聖日撰,《史記修辭技巧研究》,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論文,1985年。 張添丁撰,《司馬遷春秋學》,國立政治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85年。 洪光勳撰,《趙秉文詩研究》,國立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6年。 金苑撰,《史記列傳義法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89年。 朴宰雨撰,《史記漢書傳記文比較研究》,國立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89年。 李寅浩撰,《史記文學價值與文章新探》,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1年。 魏聰祺,《史記引經考》,私立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1年。 夏賢李撰, 《金代書法之蘇軾與米芾傳統》,國立台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1年。 郭瓊瑜撰,《史記的褒貶義法》,中國文化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年。 鍾屏蘭撰,《元好問及其學術研究》,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97年。 金利湜撰,《司馬遷的文學理論與批評》,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 蔡雅惠撰,《史記悲劇人物與悲劇精神研究》,國立成功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 高禎霙《史漢論贊之研究》,臺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0年。 劉麗芳撰,《史記列傳語言藝術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金利湜撰,《史記及其傳記文學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郭瓊瑜撰,《史記人物語言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2005年。 陳民裕《凌稚隆史記評林研究》,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 四、期刊部分: (一)臺灣地區 饒宗頤撰,〈三教論與宋金學術〉,《東西文化》,1968年。 張健撰,〈王若虛的詩論〉,《中外文學》,1975年。 林明德撰,〈金代文學批評家趙秉文〉,《幼獅月刊》,1977年。 鄭靖時撰,〈金代文學說略上〉,《國文天地》,1987年。 林明德撰,〈金代文學批評研究〉,《幼獅月刊》,1978年。 林明德撰,〈金代文學批評析論〉,《輔仁學誌》,1980年。 鄭靖時撰,〈金代文學說略下〉,《國文天地》,1988年。 朱學瓊撰,〈山谷詩的誇張究源:兼辯王若虛詩話〉,《大陸雜誌》,1987年。 鄭應鴻,〈論史記的文學性〉,《黃埔學報》24輯,1991年,頁211-214。 黃聲儀撰,〈王若虛反形式主義的詩論主張〉,《中師語文》,1992年。 王明蓀撰,〈王若虛之史學批評〉,《興大歷史學報》,1992年。 高莉芬撰,〈試論王若虛批評黃山谷詩學之大要及其目的〉,《中華學苑》,1993年。 王琦珍撰, 〈金元散文平議〉,《文學遺產》,第六期,1994。 丁肇琴撰,〈王若虛《滹南詩話》述評〉,《世界新聞傳播學院學報》,1995年。 楊淳雅撰,〈王若虛《滹南詩話》詩論研究〉,《國立編譯館館刊》,1996年。 周惠泉撰,〈金代文學概論〉,《古金藝文》,1999年。 王明蓀撰, 〈金代士人之歷史思想〉,《興大歷史學報》,第十一期,2000.12。 周惠泉撰,〈二十世紀的遼金文學研究〉,《漢學研究通訊》,2001年。 廖雲仙撰,〈論金元時期兩本批判朱子「論語集注」的著作--從「論語辨惑」到「論語辨疑」〉,《東海中文學報》,2002年。 周虎林撰,〈史記常用漢代語言藝術之研究〉,《第四屆漢代文學與思想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國立政大中文系,2002.5。 梁榮茂撰,〈史記刺客、游俠、酷吏等傳所反映的時代意義〉,《第四屆漢代文學與思想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國立政大中文系,2002.5。 蔡信發撰,〈史記、漢書合傳之平議〉,《第四屆漢代文學與思想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國立政大中文系,2002.5。 黃世錦撰,〈凌稚隆「史記評林」按語析論〉,《興大中文學報》,17期,2005年,頁629-663。 (二)大陸地區 陸永品撰,〈司馬遷傳記文學藝術簡論〉,《河北師院學報》,第一期,1984年。 季鎮淮撰,〈史記人物傳記的思想性及敍事特點〉,《史學研究》,第一期,1987年。 韓兆琦撰,〈史記與我國古代傳記文學〉,《文史知識》,第一期,1987年。 楊樹增撰,〈史記語言的藝術特徵〉,《東北師大學報》,第五期,1988年。 楊樹增撰,〈史記傳記結構探索〉,《東北師大學報》,第一期,1991年。 陳蘭村撰,〈司馬遷傳記文學中的人格理想〉,《浙江師大學報》,第一期,1994年。 張大可撰,〈略論馬班異同的內容與發展歷史〉,《渭南師專學報》第一期,1994年。 可永雪撰,〈史記文學性界說之實證〉,《語文學刋》第二期,1994年。 俞樟華撰,〈史記峻潔論〉,《浙江社會科學》,第六期,1994年。 周惠泉撰,〈金人金代文學批評初探〉,《黑龍江農墾師專學報》,第四期,1994年,頁4-7。 楊果撰,〈金代翰林與政治〉,《北方文物》,第四期,1994年,頁66-70。 魏崇武撰,〈金代儒學發展略談〉,《贛南師范學院學報》,第五期,1995年,頁53-55。 張新科撰,〈史記與中國古典傳記(一)〉,,《渭南師專學報》,第一期,1995年。 張新科撰,〈史記與中國古典傳記(二)〉,《渭南師專學報》第一期,1995年。 張新科撰,〈史記與中國古典傳記(三)〉,《渭南師專學報》,第四期,1995年。 可永雪選,〈史記文學性界說-紀念司馬遷誕辰2140週年〉,《內蒙古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一期,1995年。 張新科撰,〈紀念司馬遷誕辰2140週年國際學術討論會綜述〉,《陝西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四期,1995年。 俞樟華撰,〈宋人對史記的研究〉,《浙江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第四期1995年。 可永雪撰,〈洪邁在史記研究上的貢獻〉,《內蒙古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6年,第三期。 俞樟華撰,〈唐宋八大家與史記〉,《江蘇社會科學》,第四期,1996年。 何宛英撰,〈金代修史制度與史官特點〉,《史學史研究》,第三期,1996年頁24-30。 許結撰, 〈金源賦學簡論〉,《咸寧師專學報》,第四期,1996年,頁56-61。 俞彤撰,〈試論金代的史學〉,《丹東師專學報》,第四期,1996年,頁36-40。 鐘東撰,〈金元明詞簡論〉,《廣州師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三期,1996年,頁23-46。 張晶、周萌撰 ,〈金代文學批評述論〉,《社會科學輯刊》,第三期,1997年,頁135-140。 胡傳志撰,〈金代文學研究百年回顧〉,《社會科學戰線》,第二期,1997年,頁26-34。 張晶撰,〈王若虛思想得失論〉,《遼寧師範大學學報》,第二期,1997年,頁42-46。 張新科撰,〈六朝新文學理論的先聲-司馬遷對魏晉南北朝文論影響三題〉,《陝西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二期,1997年。 張大可、鄭之洪撰,〈二十世紀的史記研究與文獻價值(一)〉,《渭南師範學院學報》,第三期,1997年 張大可、鄭之洪撰,〈二十世紀的史記研究與文獻價值(二)〉,《渭南師範學院學報》,第四期,1997年。 張晶撰,〈「蘇學盛于北」的歷史考察〉,《文學遺產》,第五期,1998年,頁54-60。 董克昌、董宇軍撰,〈知識份子在大金王朝中的地位〉,《黑龍江民族叢刊》,第一期,1998。 王錫九撰,〈關于金代詩歌的幾點認識〉,《江蘇教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四期,1998年,頁75-78。 何宛英撰, 〈金代史學與金代政治〉,《北京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三期,1998年,頁58-64。 張晶撰, 〈金代民族文化關係與金詩的特殊風貌〉,《遼寧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四期,1998年,頁62-66。 張大可、李家發撰,〈當代史記研究十大論著評介〉,《中央社會主義學院學報》,第一期,1998年。 張大可、鄭之洪撰,〈二十世紀的史記研究與文獻價值(三)〉,《渭南師範學院學報》,第一期,1998年。 可永雪撰,〈史記人物傳記的結構方式及其意義〉,《內蒙古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三期,1998年。 俞樟華撰,〈論古代傳記的寫作目的〉,《浙江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第二期,1999年。 俞樟華、邱江寧撰,〈論史記的複筆〉,《漢中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三期,1999年。 周惠泉撰,〈金代文集保存整理述要〉,《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五期,1999年頁61-72。 李成撰 ,〈論「金源文化」的影響〉,《遼寧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六期,1999年,頁91-128。 曾棗庄撰,〈蘇學盛于北--論蘇軾對金代文學的影響〉,《陰山學刊》,第十三卷第四期,2000年,頁10-15。 魏崇武撰 ,〈金代理學發展初探〉,《歷史研究》,第三期,2000年,頁31-44。 姚乃文撰 ,〈論元好問的散文成就〉,《晉陽學刊》,第三期,2000年。 劉鋒燾撰,〈艱難的抉擇與融合〉,《文史哲》, 第一期,2001年,頁99-104。 張新科、王剛撰,〈20世紀史記學的發展道路〉,《淮陰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學版)》,第一期,2000年。 可永雪撰,〈論史記在敍事上對左傳的繼承和發展〉,《內蒙古師大學報(哲學社會學版)》,第29卷第一期,2000.2。 俞樟華撰,〈論司馬遷的傳記文學理論〉,《學術論壇》,第一期,2000年。 張新科、蔣文杰撰,〈史記學:21世紀研究之展望〉,《河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一期,2001年。 夏宇旭撰,〈試論趙秉文儒家思想及實踐〉,《松江學刊.人文社會科學版》,第一期,2002年,頁58-61。 可永雪、張新科、周鵬飛、呂鍚生撰,〈史記個性化人物語言論略〉,《重慶教育學院學報》,第一期,2002年。 可永雪撰,〈說史記的長句〉,《內蒙古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四期,2002年。 楊世文,〈宋代經學變古的幾個問題〉,《四川大學學報》,第六期,2006年,頁99-105。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