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學位論文
文章檢視/開啟
書目匯出
-
題名 李嘉圖比較利益學說之評析-兼論兩岸貿易中國大陸比較利益之真實性 作者 蕭愉珮 貢獻者 劉梅君
蕭愉珮日期 2002 上傳時間 9-五月-2016 16:48:54 (UTC+8) 摘要 無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Esping-Andersen, Gosta 1999 《福利資本主義的三個世界》,古允文譯,台北:巨流。 F. Chesnais 2001 《金融全球化》,齊建華、胡振良譯,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 Fuyama, Francis.(法蘭西斯‧福岡) 1993 《歷史之終結與最後一人》,李永熾 譯,台北:時報文化。 Morishima , Michio. 1994 《李嘉圖的經濟學說》,丁力譯,台北:國立編譯館。 Myrdal , Gunnar. 1968 《富裕國家與貧窮國家》,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譯。 Strayer, Joseph R. 1990 《西洋近古史》(上)、(下),陸盛譯,台北:五南。 Smith , Adam. 2000 《國富論》,謝宗林,李華夏合譯,台北:先覺。 丁穩勝 2000 《資本主義記見外包生產制:家庭代工、勞動控制與性別宰制意函的政治經濟學批判分析》,政治大學勞工研究所碩士論文。 大陸經濟年報編輯委員會編 1993 《大陸經濟年報》,行政院大陸委員會。 王小強 1996 《摸著石頭過河:中國改革之路》,牛津大學出版社。 中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發展策略課題組 2001 《21世紀初的中國經濟》,北京:人民出版社。 毛澤東 1966 《毛澤東選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尹盛昱 1992 《中國經濟開放區之研究─以中國五個經濟特區為主》,政治大學國貿所碩士論文。 石中 1997 <不應把比較優勢的邏輯推向極端>,《戰略與管理》,1995年第3期。 朱萍 1995 <中共『九五』計劃綱要之分析>,《今日經濟》,第340期。 朱美麗 1970 《比較利益與臺灣貿易結構之分析》,國立政治大學國際貿易研究所碩士論文。 朱雲鵬 2002 <雁行理論是否仍適用於東亞發展>,網址:http://www.npf.org.tw/PUBLICATION/TE/091/TE-B-091-007.htm. 补壯載 1995 <中國大陸經改後區域經濟發展策略的轉變及其效應>,《大陸經濟研究》,第十七卷第三期。 季野 等主編 1998 《1999年中國發展狀況與趨勢》,北京:經濟日報出版社。 彼羅 斯拉法 主編 1997 《李嘉圖著作和通信集》 郭大力、王亞南譯,北京:商務印書館。 李仁貴 1990 <區域核心─外圍發展理論>,《經濟學動態》,第九期。 李成勛編 1999 《2020年的中國-對未來經濟技術社會文化生態環境的展望》,北京:人民出版社。 李祖基 1991 <近代台灣對外貿易對地方社會經濟之影響>,陳孔立編,《台灣研究十年》,台北:博遠出版社。 李善同等 2000 《WTO:中國與世界》,北京:中國發展出版社。 李國鼎 1978 《台灣經濟快速成長的經驗》,台北:正中。 李誠 2001 <知識經濟時代的勞工政策>,高希鈞、李誠主編,《知識經濟之路》,台北:天下遠見,頁265-291 。 李碧涵 2000 <市場、國家與制度安排:福利國家社會管制方式變遷>,「全球化下:社會想像:國家、經濟與社會」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2001 <知識經濟時代企業競爭優勢與勞動市場風險:國家競爭力的社會經濟分析>,發表於「2001國家發展學術研討會」。 辛仁周 1996 <制定和實施”九五”計劃若干問題研究>,《經濟學動態》,第三期。 肖祖鋌、張佩軍 2001 《挑戰全球化-經濟全球化與中國企業》,北京;金城出版社,頁162-163。 何信全 1991 <從古典到現代自由主義的過渡-穆勒>,葉啟政編,《當代西方思想先河-十九世紀的思想家》,台北:正中,頁2-46。 何萍 1998 <全球化與中國的改革開放>,俞可平編,《全球化的悖論》,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頁113-126。 岳生 2000 <對於左翼第二號蔡建仁接聽西雅圖前哨站的鉦鼓的幾點意見>,《連結》,第二期,台北:連結雜雜誌社,頁69-73。 林炳文、邱永和 2001 <全球化與垂直分工>,《臺灣銀行季刊》,第五十二卷第二期,頁1-16。 林鍾雄 1984 《西洋經濟思想史》,台北:三民。 林毅夫、蔡舫、李周 2000 《中國經濟改革與發展》,台北:聯經。 胡非 2002 <資本外移課徵就業安全捐>,新世代青年團網站,http://youth.ngo.org.tw/Youth-comment/Youth-comment-20020408.htm。 胡春力 2000 <外資主導下的垂直分工>,《中國與世界》,轉引自http://160.79.248.165。 韋偉、王健、郭萬清 1992 《中國地區比較優勢分析》,北京:中國計劃出版社。 范允安 1995 <中國大陸區域發展的演變及結構>,《中國大陸月刊》,四月號。 康綠島 1993 《李國鼎口述歷史-話說台灣經驗》,台北:卓越文化。 馬克思 1975 I 《資本論第一卷》(Capital, Volume one)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5 II《資本論第二卷》(Capital, Volume two)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5 III《資本論第三卷》(Capital, Volume three),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8I 《剩餘價值學說史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8II 《剩餘價值學說史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馬克思與恩格思 1995 《馬克思恩格思選集》,第一~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晏智杰 2001 《勞動價值學說新探》,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張清溪 2000 《經濟學:理論與實際》下冊,台北,張清溪出版。 張世賢 2000 《中國引資發展戰略研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張秀生、程保平、趙傳 2001 《當代中國的馬克思主義》,湖北:湖北人民出版社。 張簡慧盈 1992 《我國產業結構與國際分工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曙霄、李秀敏 2001 《國際貿易-理論、政策、措施》,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 許登源《政治經濟學批判選集》,未公開發表。 1991 〈中國經濟發展與國際分工-評何新:《世界經濟形式與中國經濟問題》〉,《海峽評論》,1991年5月號。 新世代青年團 2001 <砲轟經發會聲明>,發表日期:2001年8月25日,網址:http://youth.ngo.org.tw/act-declare/act-declare-15.htm. 塞拉斯‧比納、貝札得‧亞格梅安 1999 <戰後的全球積累和資本的跨國化>, 繼紅/譯,《全球化時代的資本主義》,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 劉梅君 2001 《「工時」之理論辯證與經驗省思-「全球化」、「資本積累」及「彈性化」的觀察》,台北:政大勞工所。 劉力 1998 <經濟全球化:發展中國家後來居上的必由之路>,胡元梓編,《全球化與中國》,北京:中央編譯出版,頁136-146。 慶輝 1982 <低廉工資生產效率與比較利益>,《太平洋經濟》,341期,頁24-28。 陳岱孫 1979 《從古典經濟學派到馬克思》,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陳永發 1998 《中國共產革命七十年》,下冊,台北:聯經。 賴萬財 1984 《比較利益理論之實證研究─階段分析法對台灣產業資料之驗證》, 東吳經研所碩士論文。 鍾山(許登源) 1989 <對鄧小平十年來「經濟體制改革」的檢討與批判>,《觀點》,第五期。 顏朝明 1981 <從革命觀點看台灣製造業就業人口的變化>,《台灣思潮》,未公開出版。 鄭玉瑞 1996 <大陸九五計劃面臨嚴重的失業問題>,《勞工行政》,第九十四期。 羅伯特.杜普萊西斯 1997《早期歐洲現代資本主義的形成過程》,朱智強等譯,2001,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 蕭若山 1998《中國大陸區域經濟的發展》,中山大學經研所碩士論文。 顧鳳祥 1986《臺灣與中國大陸間轉口貿易初探》,政治大學國貿所碩士論文。 蘇雅‧賈魯生 1993《白貓、黑貓-透視中國改革現狀、瞭解鄧小平的貓論》,台北:新潮社。 蘇珊‧斯特蘭奇 1997 <全球話與國家的消蝕>,王列/譯,《全球化時代的資本主義》,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 外文部分 Braverman, H. 1974 Labor and Monopoly Capital., New York:Monthly Review. Burawoy,Michael. 1979a Manufacturing Consent.,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Dunkley ,Graham. 2000 The Free Trade Adventure--The WTO, the Uruguay Round &Globalism Zed Books, London & New York. Hahnel, Robin. 1999 Panic Rules!--Everything You Need To Know About the Global Economy., South End Press,Cambridge,MA. Harvey, David 1989 ‘From Fordism to flexible accumulation ’, The Condition of Postmodernity, pp.141-172. Sara Anderson and John Cavanagh with Thea Lee and the Institute for Policy Studies 2000 Field Guide to the Global Economy The New Press, New York Grady, Patrick and Macmillan ,Kathleen. 1999 Seattle and Beyond--The WTO Millennium Round Global Economics Ltd, Otttawa,Ontario,Canada. Edited By Schott,Jeffrey J. 1998 Launching New Global Trade Talks--An Action Agenda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Special Report 12. Edited By J Schott ,effrey J. 2000 The WTO after Seattle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Sampson, Gary P. 2000 Trade, Environment, and the WTO: The Post-Seattle Agenda Policy Essay No.27 Overseas Development Concil, Washinton,DC. Gowan 1999 The Global Gamble--Washington``s Faustian Bid for World Dominance,Versso, New York. Lapides ,Kenneth. 1998 Marx``s Wage Theory in Historical Perspective , Praeger,London. Lash, Scott and John Urry. 1994 ‘Mobile Objects.’,Economies of Signs and Space, London:Sage Publications, pp.12-30(ch.2). Lee , Francis A. 1997 Chiina Superpower:Requisites for High Growth,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Maddison, A. 1970 Economic Progress and Policy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London: Allen & Unwin. Porter, Michael E. 1990 ‘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March-April 1990. Stavrianos, L. S. 1981 Global Rift:The Third World Comes of Age, New York:William Morrow and Company.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勞工研究所
88262003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A2010000266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劉梅君 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作者) 蕭愉珮 zh_TW dc.creator (作者) 蕭愉珮 zh_TW dc.date (日期) 2002 en_US dc.date.accessioned 9-五月-2016 16:48:54 (UTC+8) - dc.date.available 9-五月-2016 16:48:54 (UTC+8) -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9-五月-2016 16:48:54 (UTC+8) - dc.identifier (其他 識別碼) A2010000266 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95673 -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 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 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勞工研究所 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88262003 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無 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獻給 目錄 圖表次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旨趣-----1 第二節 研究方法及理論架構之形成-----7 壹 研究途徑與研究方法-----7 貳 本文研究途徑、方法與限制-----9 參 本文理論與分析架構之形成-----15 第二章 比較利益理論的發展-----18 第一節 李嘉圖的比較利益理論-----18 壹 李嘉圖的理論背景-----18 貳 「比較利益理論」之淺析-----23 第二節 現代經濟學關於比較利益學說之繼承、變形與反駁-----30 壹 李嘉圖以後的國際貿易理論-----30 貳 李嘉圖後繼理論的分類-----38 參 對李嘉圖「比較利益理論」批駁的有效性-----45 第三章 從政治經濟學批判看李嘉圖-----47 第一節 論李嘉圖三大理論之困境-----48 壹 勞動價值理論-----48 貳 價格理論-----54 參 貨幣學說-----56 肆 馬克思對李嘉圖三大理論的整體批判-----59 第二節 「勞動價值論」在當代中國的轉關-----60 第三節 政治經濟學批判的國際貿易觀-----65 壹 總資本簡單再生產的公式(IIc=Iv+Im)-----65 貳 政治經濟學批判對於國際貿易的看法-----68 第四章 資本國際化與中國經改路線-----70 第一節 戰後資本國際化與國際分工的發展-----71 壹 戰後國際政治經濟概述-----71 貳 跨國經濟管制組織的出現-從GATT到WTO-----81 參 如何看待世界市場的二重性發展-----86 第二節 一言堂的中國經濟轉軌政策-----91 壹 歷史回顧-中國大陸的經濟發展轉折-----97 貳 改革開放成就了什麼?-----106 第五章 中國大陸的比較利益與兩岸經貿關係-----112 第一節 中國大陸勞動力生產要素稟賦的真實性-----113 壹 中國改革開放路線是庸俗化李嘉圖「比較利益理論」113 貳 論中國大陸 “勞動力要素” 之比較利益?-----116 第二節 兩岸經貿關係的「去比較利益」實質-----120 壹 從貨幣資本循環的觀點評析台商資本出走對台灣的衝擊-----120 貳 被資本國際化決定命運的東亞群雁-----124 參 隱藏在經濟成就下的階級問題-----126 第六章 結論與省思-----129 附錄-----133 參考書目-----143 圖表次 圖一 線性關係圖-----32 圖二 曲線關係圖-----32 表2.1.1 生產每件產品所需的勞動時間-----29 表2.2.1 生產葡萄酒與毛呢比較利益-----31 表4.1.1 全球貿易成長百分比-----76 表4.1.2 全球對外直接投資概況-----78 表4.2.1 對外貿易額-----92 表4.2.2 華僑及外國人資-----94 表4.2.3 台灣垂直分工與貿易值之成長-----96 表4.2.4 中國人均GDP水平的國際比較-----106 表4.2.5 2000-2010年主要國家經濟展望-----107 表4.2.6 中國經濟增長率的分析-----108 表4.2.7 1950-1965年22個國家和地區的經濟增長因素分析-----109 表5.1.1 中國大陸與台灣勞動生產力比較表-----118 表5.2.1 對大陸投資-----120 表5.2.2 失業率-----127 zh_TW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A2010000266 en_US dc.title (題名) 李嘉圖比較利益學說之評析-兼論兩岸貿易中國大陸比較利益之真實性 zh_TW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 en_US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Esping-Andersen, Gosta 1999 《福利資本主義的三個世界》,古允文譯,台北:巨流。 F. Chesnais 2001 《金融全球化》,齊建華、胡振良譯,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 Fuyama, Francis.(法蘭西斯‧福岡) 1993 《歷史之終結與最後一人》,李永熾 譯,台北:時報文化。 Morishima , Michio. 1994 《李嘉圖的經濟學說》,丁力譯,台北:國立編譯館。 Myrdal , Gunnar. 1968 《富裕國家與貧窮國家》,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譯。 Strayer, Joseph R. 1990 《西洋近古史》(上)、(下),陸盛譯,台北:五南。 Smith , Adam. 2000 《國富論》,謝宗林,李華夏合譯,台北:先覺。 丁穩勝 2000 《資本主義記見外包生產制:家庭代工、勞動控制與性別宰制意函的政治經濟學批判分析》,政治大學勞工研究所碩士論文。 大陸經濟年報編輯委員會編 1993 《大陸經濟年報》,行政院大陸委員會。 王小強 1996 《摸著石頭過河:中國改革之路》,牛津大學出版社。 中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發展策略課題組 2001 《21世紀初的中國經濟》,北京:人民出版社。 毛澤東 1966 《毛澤東選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尹盛昱 1992 《中國經濟開放區之研究─以中國五個經濟特區為主》,政治大學國貿所碩士論文。 石中 1997 <不應把比較優勢的邏輯推向極端>,《戰略與管理》,1995年第3期。 朱萍 1995 <中共『九五』計劃綱要之分析>,《今日經濟》,第340期。 朱美麗 1970 《比較利益與臺灣貿易結構之分析》,國立政治大學國際貿易研究所碩士論文。 朱雲鵬 2002 <雁行理論是否仍適用於東亞發展>,網址:http://www.npf.org.tw/PUBLICATION/TE/091/TE-B-091-007.htm. 补壯載 1995 <中國大陸經改後區域經濟發展策略的轉變及其效應>,《大陸經濟研究》,第十七卷第三期。 季野 等主編 1998 《1999年中國發展狀況與趨勢》,北京:經濟日報出版社。 彼羅 斯拉法 主編 1997 《李嘉圖著作和通信集》 郭大力、王亞南譯,北京:商務印書館。 李仁貴 1990 <區域核心─外圍發展理論>,《經濟學動態》,第九期。 李成勛編 1999 《2020年的中國-對未來經濟技術社會文化生態環境的展望》,北京:人民出版社。 李祖基 1991 <近代台灣對外貿易對地方社會經濟之影響>,陳孔立編,《台灣研究十年》,台北:博遠出版社。 李善同等 2000 《WTO:中國與世界》,北京:中國發展出版社。 李國鼎 1978 《台灣經濟快速成長的經驗》,台北:正中。 李誠 2001 <知識經濟時代的勞工政策>,高希鈞、李誠主編,《知識經濟之路》,台北:天下遠見,頁265-291 。 李碧涵 2000 <市場、國家與制度安排:福利國家社會管制方式變遷>,「全球化下:社會想像:國家、經濟與社會」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2001 <知識經濟時代企業競爭優勢與勞動市場風險:國家競爭力的社會經濟分析>,發表於「2001國家發展學術研討會」。 辛仁周 1996 <制定和實施”九五”計劃若干問題研究>,《經濟學動態》,第三期。 肖祖鋌、張佩軍 2001 《挑戰全球化-經濟全球化與中國企業》,北京;金城出版社,頁162-163。 何信全 1991 <從古典到現代自由主義的過渡-穆勒>,葉啟政編,《當代西方思想先河-十九世紀的思想家》,台北:正中,頁2-46。 何萍 1998 <全球化與中國的改革開放>,俞可平編,《全球化的悖論》,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頁113-126。 岳生 2000 <對於左翼第二號蔡建仁接聽西雅圖前哨站的鉦鼓的幾點意見>,《連結》,第二期,台北:連結雜雜誌社,頁69-73。 林炳文、邱永和 2001 <全球化與垂直分工>,《臺灣銀行季刊》,第五十二卷第二期,頁1-16。 林鍾雄 1984 《西洋經濟思想史》,台北:三民。 林毅夫、蔡舫、李周 2000 《中國經濟改革與發展》,台北:聯經。 胡非 2002 <資本外移課徵就業安全捐>,新世代青年團網站,http://youth.ngo.org.tw/Youth-comment/Youth-comment-20020408.htm。 胡春力 2000 <外資主導下的垂直分工>,《中國與世界》,轉引自http://160.79.248.165。 韋偉、王健、郭萬清 1992 《中國地區比較優勢分析》,北京:中國計劃出版社。 范允安 1995 <中國大陸區域發展的演變及結構>,《中國大陸月刊》,四月號。 康綠島 1993 《李國鼎口述歷史-話說台灣經驗》,台北:卓越文化。 馬克思 1975 I 《資本論第一卷》(Capital, Volume one)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5 II《資本論第二卷》(Capital, Volume two)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5 III《資本論第三卷》(Capital, Volume three),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8I 《剩餘價值學說史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8II 《剩餘價值學說史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馬克思與恩格思 1995 《馬克思恩格思選集》,第一~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晏智杰 2001 《勞動價值學說新探》,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張清溪 2000 《經濟學:理論與實際》下冊,台北,張清溪出版。 張世賢 2000 《中國引資發展戰略研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張秀生、程保平、趙傳 2001 《當代中國的馬克思主義》,湖北:湖北人民出版社。 張簡慧盈 1992 《我國產業結構與國際分工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曙霄、李秀敏 2001 《國際貿易-理論、政策、措施》,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 許登源《政治經濟學批判選集》,未公開發表。 1991 〈中國經濟發展與國際分工-評何新:《世界經濟形式與中國經濟問題》〉,《海峽評論》,1991年5月號。 新世代青年團 2001 <砲轟經發會聲明>,發表日期:2001年8月25日,網址:http://youth.ngo.org.tw/act-declare/act-declare-15.htm. 塞拉斯‧比納、貝札得‧亞格梅安 1999 <戰後的全球積累和資本的跨國化>, 繼紅/譯,《全球化時代的資本主義》,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 劉梅君 2001 《「工時」之理論辯證與經驗省思-「全球化」、「資本積累」及「彈性化」的觀察》,台北:政大勞工所。 劉力 1998 <經濟全球化:發展中國家後來居上的必由之路>,胡元梓編,《全球化與中國》,北京:中央編譯出版,頁136-146。 慶輝 1982 <低廉工資生產效率與比較利益>,《太平洋經濟》,341期,頁24-28。 陳岱孫 1979 《從古典經濟學派到馬克思》,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陳永發 1998 《中國共產革命七十年》,下冊,台北:聯經。 賴萬財 1984 《比較利益理論之實證研究─階段分析法對台灣產業資料之驗證》, 東吳經研所碩士論文。 鍾山(許登源) 1989 <對鄧小平十年來「經濟體制改革」的檢討與批判>,《觀點》,第五期。 顏朝明 1981 <從革命觀點看台灣製造業就業人口的變化>,《台灣思潮》,未公開出版。 鄭玉瑞 1996 <大陸九五計劃面臨嚴重的失業問題>,《勞工行政》,第九十四期。 羅伯特.杜普萊西斯 1997《早期歐洲現代資本主義的形成過程》,朱智強等譯,2001,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 蕭若山 1998《中國大陸區域經濟的發展》,中山大學經研所碩士論文。 顧鳳祥 1986《臺灣與中國大陸間轉口貿易初探》,政治大學國貿所碩士論文。 蘇雅‧賈魯生 1993《白貓、黑貓-透視中國改革現狀、瞭解鄧小平的貓論》,台北:新潮社。 蘇珊‧斯特蘭奇 1997 <全球話與國家的消蝕>,王列/譯,《全球化時代的資本主義》,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 外文部分 Braverman, H. 1974 Labor and Monopoly Capital., New York:Monthly Review. Burawoy,Michael. 1979a Manufacturing Consent.,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Dunkley ,Graham. 2000 The Free Trade Adventure--The WTO, the Uruguay Round &Globalism Zed Books, London & New York. Hahnel, Robin. 1999 Panic Rules!--Everything You Need To Know About the Global Economy., South End Press,Cambridge,MA. Harvey, David 1989 ‘From Fordism to flexible accumulation ’, The Condition of Postmodernity, pp.141-172. Sara Anderson and John Cavanagh with Thea Lee and the Institute for Policy Studies 2000 Field Guide to the Global Economy The New Press, New York Grady, Patrick and Macmillan ,Kathleen. 1999 Seattle and Beyond--The WTO Millennium Round Global Economics Ltd, Otttawa,Ontario,Canada. Edited By Schott,Jeffrey J. 1998 Launching New Global Trade Talks--An Action Agenda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Special Report 12. Edited By J Schott ,effrey J. 2000 The WTO after Seattle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Sampson, Gary P. 2000 Trade, Environment, and the WTO: The Post-Seattle Agenda Policy Essay No.27 Overseas Development Concil, Washinton,DC. Gowan 1999 The Global Gamble--Washington``s Faustian Bid for World Dominance,Versso, New York. Lapides ,Kenneth. 1998 Marx``s Wage Theory in Historical Perspective , Praeger,London. Lash, Scott and John Urry. 1994 ‘Mobile Objects.’,Economies of Signs and Space, London:Sage Publications, pp.12-30(ch.2). Lee , Francis A. 1997 Chiina Superpower:Requisites for High Growth,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Maddison, A. 1970 Economic Progress and Policy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London: Allen & Unwin. Porter, Michael E. 1990 ‘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March-April 1990. Stavrianos, L. S. 1981 Global Rift:The Third World Comes of Age, New York:William Morrow and Company. 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