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contributor.advisor | 張鈿富 | zh_TW |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 王素芸 | zh_TW |
dc.creator (作者) | 王素芸 | zh_TW |
dc.date (日期) | 1995 | en_US |
dc.date.accessioned | 10-May-2016 16:36:32 (UTC+8) | - |
dc.date.available | 10-May-2016 16:36:32 (UTC+8) | - |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 10-May-2016 16:36:32 (UTC+8) | - |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 A2010000007 | en_US |
dc.identifier.uri (URI) |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96147 | - |
dc.description (描述) | 碩士 | zh_TW |
dc.description (描述) | 國立政治大學 | zh_TW |
dc.description (描述) | 教育學系 | zh_TW |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 本研究應用「多重目標決策模式」針對「公立國民中學普通班學生之入學方式」問題進行研究。研究首先根據文獻探討,建立初步的評估架構、尋繹或發展可能的入學方式方案,評析各種類型入學方式可能的優缺點。實際之調查研究則再針對「學者專家」、「教育行政人員」、「國中校長」、「國中教師」及「學生家長」等五類人員以「德爾菲層級程序法」進行兩回合的問卷調查。 研究結果可分篇「國民中學入學方式評估架構」及「理想的國民中學入學方式」兩大部分述之: 一、國民中學入學方式評估架構 本研究建構國民中學入學方式之評估架構,分為目標、評估準則、次評估準則等三階層,各階層包含之項目及全體受試者評估所得之相對權重分別為: (一)第一階層:目標 包括「技術上可行」(0.14)、「相關人員接納」(0.11)、「促進各校發展」(0.20)、「裨益學生身心健康與學習效果」(0.25)、「促進教育機會均等」(0.19)及「減低負面衝擊」(0.08)。 (二)第二階層:評估準則 「技術上可行」:包括「分發作業是否簡易可行」(0.35)、「教育行政管轄權問題是否能克服」(0.36)、「學生通學運輸問題是否可避免或解決」(0.28)。 「相關人員接納」:包括「學生是否接納」(0.51)、「家長是否接納」(0.48)。 「促進各校發展」:包括「是否能便利教育行政計畫與營運管理」(0.21)、「是否能促使各校良性競爭」(0.34)、「是否有助於各校發展特色」(0.23)「是否能使家庭、社區與學校支援配合」(0.21)。 「裨益學生身心健康與學習效果」:包括「學生通學是否省時便捷安全」(0.32)、「是否能減少惡性競爭,促進教學正常化」(0.28)、「是否能使學生獲得適性教育」(0.38)。 「促進教有機會均等」:包括「家長擇校機會是否充分自由及公平均等」(0.27)、「分發作業是否公正公平無弊端」(0.33)、「是否能均衡各校教育水準」(0.24)、「是否能均街各校學校規模」(0.14)。 「減低負面衝擊」:包括「是否能減低對家庭生活的衝擊」(0.50)、「是否能減低對都市交通的衝擊」(0.31)、「是否能減少虛遷戶籍對戶政制度的衝擊」(0.18)。 (三)第三階層:次評估準則 「是否能使家庭、社區與學校支援配合」:包括「家庭與學校是否易於聯繫輔導」(0.68)「社區與學校是否能緊密結合、資源共享」(0.31)。 「學生通學是否省時便捷安全」:包括「是否能使多數學生之通學省時便捷安全」(0.70)、「是否能因交通、地緣,彈性適應部分學生之通學」(0.29)。 「家長擇校機會是否充分自由及公平均等」:包括「家長擇校權是否充分獲得尊重與滿足」(0.57)、「家長擇校機會是否公平均等」(0.42)。 二、理想的國民中學入學方式 本研究經文獻探討,歸納出七種可能的入學方式。經第一回合問卷之篩選,進一步決定以「完全的強迫學區」、「強迫學區與部分共同學區併行」、「強迫學區與比例自由學區併行」等三種入學方式為備選方案。 復經第二回合問卷調查結果,結合前述評估架構及相對權重,以及各備選方案在評估架構各評估準則或次評估準則上之績效值評估得分,計算出各組受試者對三種入學方式備選方案優先順序之看法,結果發現兩種不同的結論: (一)學者專家組: (1)「強迫學區與部分共同學區併行」,(2)「強迫學區與比例自由學區併行」,(3)「完全的強迫學區」。 (二)其餘各受試組: (1)「完全的強迫學區」,(2)「強迫學區與部分共同學區併行」,(3)「強迫學區與比例自由學區併行」。 | zh_TW |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 謝辭 論文提要 目次 圖表目次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對象-----4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流程-----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多重目標決策模式-----7 第二節 國民中學入學方式-----15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第一節 調查問卷的編製-----30 第二節 調查對象的選取-----32 第三節 調查研究的實施-----33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興討論 第一節 研究結果-----35 第二節 討論-----56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90 第二節 建議-----93 參考文獻-----96 附錄 附錄一 國民中學入學方式類型及評估架構意見調查問卷-----99 附錄二 國民中學入學方式評估準則相對權重及理想入學方式評選調查問卷-----104 圖表目次 壹、圖目次 圖一 研究流程-----6 圖二 DHP法流程圖-----10 圖三 AHP層級結構示意圖-----11 圖四 AHP成對比較正倒值矩陣-----12 圓五 各種入學方式-----22 圖六 依學區限制高低消長產生各種學區制度入學方式之概念圖-----23 貳、表目次 表一 八十三學年度臺北市立國民中學越區就讀人數比例-----2 表二 一致性檢定之隨機指數值-----14 表三 依據三項分類指標所建構之入學方式-----24 表四 本研究兩回合問卷寄發與回收情形-----34 表五 國民中學入學方式評估架構各目標及評估準則、次評估準則相對權重一覽表-----53 表六 三種入學方式備選方案在各評估準則或次評估準則上之績效值平均得分-----54 表七 三種入學方式備選方案之優先值-----55 | zh_TW |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A2010000007 | en_US |
dc.title (題名) | 多重目標決策模式應用國民中學入學方式選擇之研究 | zh_TW |
dc.type (資料類型) | thesis | en_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