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學位論文

文章檢視/開啟

書目匯出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引文資訊

TAIR相關學術產出

題名 台灣產業結構變遷之研究-以要素稟賦觀點分析
作者 薛至文
貢獻者 劉小蘭
Liu, Hsiao-Lan
薛至文
關鍵詞 高科技產業
要素稟賦
競爭優勢
日期 1999
上傳時間 2016-05-11
摘要 隨著國際化、自由化腳步的加速進行,台灣的產業結構面臨之有史以來最嚴厲的挑戰,政府為了振興經濟,使得產業結構能夠順利升級,於1995年設置「台南科學園區」,在政府耗費龐大經費開發科技園區的同時,如果能夠找出具有競爭優勢的產業,不僅可以促使科學園區的開發,更符合實際產業發展的方向,亦可提高科學園區用地的開發效率,進而加速經濟成長。而此,本研究將從「要素稟賦」的觀點,來探討台灣製造業在經濟發展過程中的競爭優勢,並且找出何者較具有產業競爭優勢,以做為未來台灣產業發展的參考方向。
     本研究內容共分為五個部分,第一部分:文獻回顧與理論基礎;第二部分:台灣產業結構變遷課題分析;第三部分:模型建立與實證結果分析,係利用Solow「幾何指數法」經濟成長模型,建立線性迴歸方程式,以「要素稟賦」的觀點,來實證製造業產業結構轉變的情況,在實證測試過程則是分成兩個部分進行:第一是利用製造業民國50年至民國86年的資料,將製造業劃分為1961-1969、1970-1979、1980-1988、1989-1997年等四個期間,進行實證測試;第二則是將製造業劃分為四個業別,其中包括民生工業、化學工業、金屬機械工業、資訊電子工業等,以民國69年至民國86年的資料來進行實證測試;第四部分:台灣產業競爭優勢分析,主要在探討台灣各階段經濟發展過程之競爭優勢分析與台灣產業未來的競爭優勢。第五部分:結論與建議。
     經由本文實證結果,結論茲說明如下:
     一、如以「要素稟賦」觀點來觀察的話,本研究發現:政府在扶植重點式產業發展效果,有明顯時間落差(Ting Lag)的存在,在前一期經濟發展階段所扶植的重點式產業的政策效果,均顯現在下一期的經濟發展階段中。
     二、在台灣經濟發展歷程中,若就1961-1997年期間整體來看的話,以「勞力」與「生產技術」及是較具有競爭優勢的要素稟賦;若將台灣經濟發展歷程劃分為四個階段來觀察的話,則可以得知,1970-1979年期間的「勞力」、「資本」、「生產技術」乃是台灣經濟發展歷程中較具競爭優勢的要素稟賦,若以1989-1997年與1970-1979年兩期間加以比較的話,則可以發現:隨著實質國內生產毛額(GDP)不斷的成長,台灣要素稟賦的競爭優勢,表現在1989-1997年期間「勞力」與「生產技術」的競爭優勢又高於1970-1979年期間,而「資本」比起前反較不具競爭優勢。
     三、若以1980-1997年期間,將製造業劃分為四個業別來觀察的話,則本研究實證發現:1980-1997年階段前期,「勞力」乃是較具有競爭優勢的要素稟賦,但由製造業各業別實質國內生產毛額的消長可以看出,在1980-1997年階段後期,「生產技術」與「資本」的競爭優勢正在不斷地提昇之中,而「勞力」的競爭優勢則在不斷的消退中。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l .于宗先.劉克智,《台灣的工業發展》,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民國73 年6 月。
     2 .于宗先.馬凱,《 台灣工業發展論文集》,聯經出版社,民國83 年。
     3 .于宗先,《台灣經濟發展的困境與出路》,五南圖書出版社,民國87 年7 月。
     4 .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台灣工業發展會議(上)》,民國72 年。
     5.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台灣工業發展會議(下)》,民國72 年。
     6 .王蘭生,《工業區位政策應用領域式發展途徑之評估一由台灣工業區開發經驗論起》,國立台灣大學城鄉所,碩士論文,民國82 年。
     7 .王春源,《台灣總體經濟發展(一)》雙葉書廊,民國86 年。
     8 .王金利、孫智陸,《台灣地區產業結構變動來源.效果之研究》,台灣銀行季刊第四十一卷第一期,民國79 年, P98-117 。
     9 .王連常福,《技術引進與我國工業結構的改變》,台大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68 年。
     10 .王嘉明,《台灣地區工業區開發區位與利用之研究》,私立淡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74 年6 月。
     11 .孔繁治,《台灣地區新興工業空間發展模式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2 年6 月。
     12 .台大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台北市工業發展目標.策略暨科技性產業空間規劃之研究》,台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委託,民國85 年6 月。
     13 .行政院主計處編印,《中華民國台灣地區國民所得》民國87 年。
     14 .行政院主計處編印,《人力資源統計年報》民國87 年。
     1 5 .行政院主計處編印,《物價指數月報》,民國50 年-民國87 年。
     1 6 .行政院主計處編印,《台閑地區工商普查報告》,民國65 年。
     17 .行政院主計處編印,《台灣地區勞動力追溯估計與調整街接結果報告》,民國73 年1 0 月。
     1 8 .行政院主計處編印,《台灣各級生產函數模型》,民國72 年。
     19 .行政院主計處編印,《中華民國行業標準分類》,民國86 年。
     20 .行政院主計處第三局,《名目暨實質國內生產毛額(GDP)》,內部電腦資料檔,民國86 年。
     21 .行政院主計處第三局,《名目暨實質固定資本形成毛額》,內部電腦資料檔,民國87 年。
     22 .行政院主計處網頁,網址:http : //www. dgbasey.gov. tw/database.htm
     23 .行政院經建會,《經濟年報》,民國85 年。
     24 .行政院經建會,《經濟年報》,民國86 年。
     25.行政院經建會網頁,網址:http://cepd.spring.org.tw/
     26 .行政院經濟部編印,《戰後日本產業政策之研究》,研究發展報告。
     27 .朱雲鵬,《台灣地區經濟發展階段之認定》,台灣銀行季刊第二十八卷第四期,民國66 年, P28-53 。
     28 .邢幕寰,《技術進步.資本增長.及資本報酬率變動間接測量之嘗試》,經濟論文,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第十三卷第一期,民國74 年3 月。
     29 . 邢慕寰,《民國51-70 年台灣製造業技術進步率.單位勞動平均資本增長率.及單位資本報酬變動率間接測量》,經濟論文,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第十三卷第二期,民國74 年9 月。
     30 . 邢慕寰,《台灣經濟成長與結構變動的進一步觀察-顧志耐教授造著的延伸與推展》,經濟論文,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第十四卷第二期,民國75年9 月。
     3 1 .邢鑑生,《台灣地區產業結構之變遷- 1969~73年之間-》,台灣銀行季刊,第二十六卷第四期,民國64 年, P25-37 。
     32 .余朝權,《企業生產力衡量與分析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博士論文,民國7 3 年。
     33 .李文福,《台灣製造業生產力的再探討-技術進步、生產技術效率與生產規模》 ,台灣銀行季刊,第四十卷第四期,民國78 年, P98-112 。
     34 .李慧敏,《台灣北區電子工業之空間分布及其區位因素之探討》,國立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73 年6 月。
     35 .杜震華,《亞太營運中心的理論與實際》,華泰書局,民國85 年3 月。
     36 .吳家聲,《台灣:製造業生產力對經濟成長之貢獻》,台灣經濟第六十七期,民國7 1 年, PI-19 。
     37 .吳家聲,《技術變動探討與台灣實證分析》,台灣經濟,第九十八期,民國73 年, P28-29 。
     38 .吳家聲,《台灣地區技術進步與經濟發展》,台灣銀行季刊第二十八卷第一期,民國66 年, PI-31 。
     39 .吳家聲,《台灣地區工業部門生產力之測定與分析》,台灣銀行季刊第三十三卷第四期,民國71 年, PI-69 。
     40.吳連賞,《台灣地區工業發展的過程及其環境結構的變遷》,文史哲出版社,民國80 年9 月。
     41 .吳再益,《製造業資本生產力之探討》,台灣經濟研究月刊,民國七十年,
     P 33 -4 1 。
     42.吳惠林,《台灣地區生產力衡量之檢討》,企銀季刊,第九卷第一期,民國74 年7 月, P58-的。
     43.吳惠林.吳家聲,《 台灣勞動生產力編製之檢討》,經濟專論(28),財團法人中華經濟研究院,民國72 年, 7 月。
     44 .吳惠林,《台灣的產能與資本利用率之估計及其應用》,經濟專論(36),財團法人中華經濟研究院,民國72 年9 月。
     45.吳惠林,《台灣工資結構與經濟發展之關係》,經濟叢書(5),財團法人中華經濟研究院,民國73 月6 年。
     46.吳榮義.蕭文宗.陳彥煌,《台灣產業結構變化之研究-從需求結構變化之探討》 ,台灣銀行季刊,第三十六卷第三期,民國74 年, P20-51 。
     47 .吳毓蘭,《台灣出口績優產業競爭優勢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國際企業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3 年。
     48 .吳君誠,《台灣製造業部門產業結構與貿易結構之探討》,國立清華大學,碩士論文,民國79 年6 月。
     49 .邱賢文,《台灣製造業因素生產力之研究》,台灣銀行季刊第三十六卷第二期,民國74 年, P130-155 。
     50 .邱賢文,《台灣地區勞動生產力衡量方式之檢討與改進》,台灣銀行季刊,第三十七卷第四期,民國75 年, P148-165 。
     51 .林照雄,《台灣工業化過程之研究》,台灣銀行季刊,第二十九卷第四期,民國67 年, P73-103 。
     52 .林郁欽,《台北都會區製造業工廠設置的區位行為之研究》,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72 年7 月。
     53.林郁欽,《台灣主要工業地帶區位變遷及其特性之研究》,台灣銀行季刊,
     第三十七卷第一期,民國75 年, P219-243 。
     54 .周濟.林貴貞,《台灣經濟成長模型之實証研究一經濟起飛後之探討》,台灣銀行季刊,第三十九卷第四期,民國77 年, PI-39 。
     55.周濟.賴萬財,《比較利益階段論之實證與應用》,經濟專論(81),財團法人中華經濟研究院,民國75 年1 月。
     56.施敏雄.李庸三,《台灣工業發展方向與結構轉變》,台灣工業發展論文集續編,民國83 年, P 3-3 1 。
     57 .施鴻志.解鴻年, 《科技產業環境規劃與區域發展》 ,胡氏圖書,民國82 年。
     58 .孫智陸,《台灣經濟結構變動與成長型態之測定》,國立中興大學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7 0 年7 月。
     59 .許松根,《論台灣經濟發展的轉披點》,中央研究院.經濟所,研討論文。
     60 .郭婉容,《總體經濟學》,三民書局,民國81 年11 月。
     61 .陳慧澄,《台灣產結構變遷之探討》,經濟情勢暨評論,第二卷第四期,民國86 年, P1 5 0-161 。
     62 .陳金萃,《台灣地區勞動生產力與勞動力結構之研究》,台灣銀行季刊,第四十一卷第四期3 民國79 年, P109-122 。
     63 .陳俊勳,《台灣的輸出導向工業化過程與經濟發展》,台灣銀行季刊第三十四卷第四期,民國72 年, Pl-19 。
     64 .陳俊勳,《台灣經濟發展的轉披點-1966~68 年轉換點說-》,台灣銀行季刊第三十四卷第二期,民國72 年, Pl-26 。
     65.陳湘裕,《台灣都市罪集經濟效率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6 年。
     66 .陳宗志,《台灣製造業要素生產力之測量(1968-1979)》,國立中興大學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70 年。
     67 .陳彥煌,《台灣經濟成長與結構變動因素之研究》,國立中興大學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7 1 年7 月。
     68.陳錫洛,《淡海新市鎮製造業區位優勢之比較研究》,私立淡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2 年6 月。
     69 .梁放源,《能源價格政策與台灣製造業之技術變動》,台灣工業發展會議,中央經濟研究院經濟研究所,民國73 年, P113-152 。
     7 0 .梁國源,《台灣製造業總要素生產力之研究》,台灣銀行季刊,第二十七卷第一期,民國65 年, PI - 19 。
     7 1 .梁國源,《總要素生產力之測度方法》,台北市銀月刊,第六卷第四期,民國64 年,的6-56 。
     72 .葉淑貞,《灣工業產出結構的演變(1912- 1990 》,經濟論文叢刊?第二十四卷第二期,民國85 年, p227-274 。
     73 .葉萬安,《台灣工業發展政策的研訂與實施》,台灣的工業發展,中央經濟研究院經濟研究所,民國73 年, P673-701 。
     74 .葉德昌,《生產力.要素移轉與產出成長-台灣製造業之實證研究》,國立政治大學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75 年。
     75 .黃仁德,《台灣未來產出及就業結構變動之展望》,台灣銀行季刊,第四十六卷第二期,民國84 年, P127- 161 。
     76 .黃博怡,《台灣經濟發展過程中部門間勞動移轉》,國立中興大學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71 年7 月。
     77 .詹德松, 《經濟統計指標-兼述政府統計實務-》,華泰書局,民國86 年3 月。
     78 .彭素玲,《台灣經濟發展程度之衡量與其因果變數之探討》,國立中興大學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0 年。
     79 .張溫波.沈瑞銘.林慈芳,《台灣工業化與結構轉變》,台灣銀行季刊,第四十八卷第二期,民國86 年, P364-389 。
     80 .張溫波.連大祥,《台灣產業結構變遷之研究》,台灣銀行季刊第三十二卷第一期,民國7 0 年, Pl - 11 。
     81 .張璿,《 台灣地區製造業結構變遷對製造業區位影響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地政研究所,博士論文,民國8 0 年12 月。
     82 .張瑞克,《我國整體製造業與中分類產業生產力相關性之探討》,私立東吳大學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77 年6 月。
     83.張瑞克,《台灣地區產業結構變遷與生產力解析》,私立東吳大學經濟研究戶斤,博士論文,民國87 年。
     84 .楊丁元.陳慧玲,《業競天擇一高科技產業生態》,工商時報出版社,
     民國85 年。
     85.蔡宗義,《台灣經濟的成長.發展與結構變動》,台灣銀行季刊第三十三卷第一期,民國71 年, PI-50 。
     86 .蔡宗義,《台灣經濟成長過程中勞力與資本利用之研究》`台灣銀行季刊第三十三卷第四期,民國71 年, P47-63 。
     87 .趙文埠,《過去十年國內產業結構變遷的觀察》,台灣經濟金融月刊,第三十三卷第十期,民國86 年, P 37-51 。
     88 .劉邦典,《整體經濟生產力成長的產業解析分析》,經濟論文叢刊,第十七卷第一期,民國78 年, p12 卜155 。
     89.劉明政,《區域新興產業引入分析模式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2 年6 月。
     90 .劉仁傑,《重建台灣產業競爭力》,遠流出版社,民國86 年。
     91 .歐速發,《台灣地區區域內選定較佳工業區位之研究》,台灣銀行季刊第四十一卷第二期,民國79 年, P39-67 。
     92 .練有為,《台灣地區經濟成長溯源》 `台灣銀行季刊,第四十一卷第二期,民國79 年, PI-18 。
     93.邁可‧波持著,李明軒、邱如美合譯,《競爭優勢(上) (Competition Advantage ) 》 ,天下文化,民國88 年1 月。
     94 .邁可‧波持著,李明軒、邱如美合譯,《競爭優勢(下) (Competition Advantage ) 》 `天下文化,民國88 年1 月。
     95 .邁可‧波持著,周旭華譯,《競爭策略-產業環境及競爭者分析( Competitive
     Strategy Techniques for Analyzing lndustries and Competitor》,天下文化,
     民國87 年2 月。
     96 .賴金文,《台灣製造業空間分布類型之研究》,台灣銀行季刊,第三十一卷第三期,民國69 年, P 1 -33 。
     97 .蕭敏玲,《研究發展對生產力之影響一台灣製造業之實證分析》,私立東吳大學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 1 年。
     98 .謝登隆,《個體經濟理論與應用》,智勝文化事業,民國85 年, 8 月。
     99 .謝明瑞,《勞動使用與經濟成長關4年之研究》,台北市銀月刊,第二十三卷第七期,民國8 1 年7 月, P 1 9-3 0 。
     100 .顏月珠,《商用統計學》,三民書局,民國82 年8 月。
     101.韓乾.吳耿東.張梅英,《台灣地區都市地價變動分析》,行政院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民國81 年3 月。
     102 .蘇月香,《台灣中區製造業結構與空間分佈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地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2 年6 月。
     103 .羅志如.范家驤.厲以寧.胡代光等著,《西方經濟學基礎理論》,揚智文化,民國85 年。
     二.英文部分
     1 . Arrow, K.J ; Chenery, H ; Minhas, M ; Solow, R., (1961) ,Capital-Labor Substitution and Economic Efficiency` Review of Economic and Statistics, Vol
     43 ,P225-50
     2 . Clark( 1940) , The Condition of Economic Progress` Lodon Macmillian
     3 . Chenery H. B. , (1960) , Pattern of Industrial Growth,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ol 50 , P624-54
     4 . Christensen L.R ., Jorgenson D. W., Lau L .J ., Conjugate Dualoty and Transcendental Logarithmic Production Function` Econometrica Vo139 , No 4 ,
     P255-6
     5 . Fisher A.G.B.(1939), Production, Primary` Secondary and Tertiary` Economic Record, Vol 15 , P24-38
     6 . Gujarati, Damodar N . (1978) , Basic Econometrics , New York McGraw-Hill
     7 . Hoffmann W.G. (1958) , The Growth of Industrial Economics, New York: Oceania Publication Inc.,
     8 . Hirshman A. , (1958) , The Strateg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New Haven Conn : Yale Univ. Press
     9 . Johansen L. (1961) , A Method for separating the Effects of Capital Accumulation and Shifts In Production Function upon Growth In Labor Production , Economic
     Journal, Vol 71 , P775-82
     10.Porter.E.Michael (1990) , 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 , Free Press 0 11.Sutcliffe R.B. (1971) , Industry and Under-Development ,London:
     Addison-Wesley
     12 . Solow R. (1957) , Technical Change and the Aggregate Production Function` Review of Economic and Statistics, vol 39 , P312-20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地政學系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91NCCV0282012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劉小蘭zh_TW
dc.contributor.advisor Liu, Hsiao-Lanen_US
dc.contributor.author (作者) 薛至文zh_TW
dc.creator (作者) 薛至文zh_TW
dc.date (日期) 1999en_US
dc.date.accessioned 2016-05-11-
dc.date.available 2016-05-11-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2016-05-11-
dc.identifier (其他 識別碼) G91NCCV0282012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96420-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地政學系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隨著國際化、自由化腳步的加速進行,台灣的產業結構面臨之有史以來最嚴厲的挑戰,政府為了振興經濟,使得產業結構能夠順利升級,於1995年設置「台南科學園區」,在政府耗費龐大經費開發科技園區的同時,如果能夠找出具有競爭優勢的產業,不僅可以促使科學園區的開發,更符合實際產業發展的方向,亦可提高科學園區用地的開發效率,進而加速經濟成長。而此,本研究將從「要素稟賦」的觀點,來探討台灣製造業在經濟發展過程中的競爭優勢,並且找出何者較具有產業競爭優勢,以做為未來台灣產業發展的參考方向。
     本研究內容共分為五個部分,第一部分:文獻回顧與理論基礎;第二部分:台灣產業結構變遷課題分析;第三部分:模型建立與實證結果分析,係利用Solow「幾何指數法」經濟成長模型,建立線性迴歸方程式,以「要素稟賦」的觀點,來實證製造業產業結構轉變的情況,在實證測試過程則是分成兩個部分進行:第一是利用製造業民國50年至民國86年的資料,將製造業劃分為1961-1969、1970-1979、1980-1988、1989-1997年等四個期間,進行實證測試;第二則是將製造業劃分為四個業別,其中包括民生工業、化學工業、金屬機械工業、資訊電子工業等,以民國69年至民國86年的資料來進行實證測試;第四部分:台灣產業競爭優勢分析,主要在探討台灣各階段經濟發展過程之競爭優勢分析與台灣產業未來的競爭優勢。第五部分:結論與建議。
     經由本文實證結果,結論茲說明如下:
     一、如以「要素稟賦」觀點來觀察的話,本研究發現:政府在扶植重點式產業發展效果,有明顯時間落差(Ting Lag)的存在,在前一期經濟發展階段所扶植的重點式產業的政策效果,均顯現在下一期的經濟發展階段中。
     二、在台灣經濟發展歷程中,若就1961-1997年期間整體來看的話,以「勞力」與「生產技術」及是較具有競爭優勢的要素稟賦;若將台灣經濟發展歷程劃分為四個階段來觀察的話,則可以得知,1970-1979年期間的「勞力」、「資本」、「生產技術」乃是台灣經濟發展歷程中較具競爭優勢的要素稟賦,若以1989-1997年與1970-1979年兩期間加以比較的話,則可以發現:隨著實質國內生產毛額(GDP)不斷的成長,台灣要素稟賦的競爭優勢,表現在1989-1997年期間「勞力」與「生產技術」的競爭優勢又高於1970-1979年期間,而「資本」比起前反較不具競爭優勢。
     三、若以1980-1997年期間,將製造業劃分為四個業別來觀察的話,則本研究實證發現:1980-1997年階段前期,「勞力」乃是較具有競爭優勢的要素稟賦,但由製造業各業別實質國內生產毛額的消長可以看出,在1980-1997年階段後期,「生產技術」與「資本」的競爭優勢正在不斷地提昇之中,而「勞力」的競爭優勢則在不斷的消退中。
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一章緒論..........1
     第一節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研究內容與範圍..........4
     第三節研究方法與名詞定義..........6
     第四節研究限制與研究流程..........8
     第二章文獻回顧與理論基礎..........11
     第一節文獻回顧..........12
     第二節理論基礎..........18
     第三節相關生產函數探討..........31
     第三章台灣產業結構變遷課題分析..........41
     第一節台灣經濟發展政策歷程..........42
     第二節台灣經濟發展階段劃分..........52
     第三節台灣產業結構變遷探討..........60
     第四節小結..........73
     第四章模型建立與實證結果分析..........77
     第一節實證模型建立..........78
     第二節變數選取與資料處理..........82
     第三節實證結果與分析..........88
     第四節小結..........99
     第五章台灣產業競爭優勢分析..........101
     第一節各階段經濟發展過程之解析..........102
     第二節台灣產業未來的競爭優勢..........116
     第三節小結..........125
     第六章結論與建議..........129
     第一節結論與政策建議..........129
     第二節後續研究與研究限制..........135
     參考文獻..........137
     附錄
zh_TW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91NCCV0282012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高科技產業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要素稟賦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競爭優勢zh_TW
dc.title (題名) 台灣產業結構變遷之研究-以要素稟賦觀點分析zh_TW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_US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l .于宗先.劉克智,《台灣的工業發展》,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民國73 年6 月。
     2 .于宗先.馬凱,《 台灣工業發展論文集》,聯經出版社,民國83 年。
     3 .于宗先,《台灣經濟發展的困境與出路》,五南圖書出版社,民國87 年7 月。
     4 .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台灣工業發展會議(上)》,民國72 年。
     5.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台灣工業發展會議(下)》,民國72 年。
     6 .王蘭生,《工業區位政策應用領域式發展途徑之評估一由台灣工業區開發經驗論起》,國立台灣大學城鄉所,碩士論文,民國82 年。
     7 .王春源,《台灣總體經濟發展(一)》雙葉書廊,民國86 年。
     8 .王金利、孫智陸,《台灣地區產業結構變動來源.效果之研究》,台灣銀行季刊第四十一卷第一期,民國79 年, P98-117 。
     9 .王連常福,《技術引進與我國工業結構的改變》,台大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68 年。
     10 .王嘉明,《台灣地區工業區開發區位與利用之研究》,私立淡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74 年6 月。
     11 .孔繁治,《台灣地區新興工業空間發展模式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2 年6 月。
     12 .台大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台北市工業發展目標.策略暨科技性產業空間規劃之研究》,台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委託,民國85 年6 月。
     13 .行政院主計處編印,《中華民國台灣地區國民所得》民國87 年。
     14 .行政院主計處編印,《人力資源統計年報》民國87 年。
     1 5 .行政院主計處編印,《物價指數月報》,民國50 年-民國87 年。
     1 6 .行政院主計處編印,《台閑地區工商普查報告》,民國65 年。
     17 .行政院主計處編印,《台灣地區勞動力追溯估計與調整街接結果報告》,民國73 年1 0 月。
     1 8 .行政院主計處編印,《台灣各級生產函數模型》,民國72 年。
     19 .行政院主計處編印,《中華民國行業標準分類》,民國86 年。
     20 .行政院主計處第三局,《名目暨實質國內生產毛額(GDP)》,內部電腦資料檔,民國86 年。
     21 .行政院主計處第三局,《名目暨實質固定資本形成毛額》,內部電腦資料檔,民國87 年。
     22 .行政院主計處網頁,網址:http : //www. dgbasey.gov. tw/database.htm
     23 .行政院經建會,《經濟年報》,民國85 年。
     24 .行政院經建會,《經濟年報》,民國86 年。
     25.行政院經建會網頁,網址:http://cepd.spring.org.tw/
     26 .行政院經濟部編印,《戰後日本產業政策之研究》,研究發展報告。
     27 .朱雲鵬,《台灣地區經濟發展階段之認定》,台灣銀行季刊第二十八卷第四期,民國66 年, P28-53 。
     28 .邢幕寰,《技術進步.資本增長.及資本報酬率變動間接測量之嘗試》,經濟論文,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第十三卷第一期,民國74 年3 月。
     29 . 邢慕寰,《民國51-70 年台灣製造業技術進步率.單位勞動平均資本增長率.及單位資本報酬變動率間接測量》,經濟論文,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第十三卷第二期,民國74 年9 月。
     30 . 邢慕寰,《台灣經濟成長與結構變動的進一步觀察-顧志耐教授造著的延伸與推展》,經濟論文,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第十四卷第二期,民國75年9 月。
     3 1 .邢鑑生,《台灣地區產業結構之變遷- 1969~73年之間-》,台灣銀行季刊,第二十六卷第四期,民國64 年, P25-37 。
     32 .余朝權,《企業生產力衡量與分析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博士論文,民國7 3 年。
     33 .李文福,《台灣製造業生產力的再探討-技術進步、生產技術效率與生產規模》 ,台灣銀行季刊,第四十卷第四期,民國78 年, P98-112 。
     34 .李慧敏,《台灣北區電子工業之空間分布及其區位因素之探討》,國立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73 年6 月。
     35 .杜震華,《亞太營運中心的理論與實際》,華泰書局,民國85 年3 月。
     36 .吳家聲,《台灣:製造業生產力對經濟成長之貢獻》,台灣經濟第六十七期,民國7 1 年, PI-19 。
     37 .吳家聲,《技術變動探討與台灣實證分析》,台灣經濟,第九十八期,民國73 年, P28-29 。
     38 .吳家聲,《台灣地區技術進步與經濟發展》,台灣銀行季刊第二十八卷第一期,民國66 年, PI-31 。
     39 .吳家聲,《台灣地區工業部門生產力之測定與分析》,台灣銀行季刊第三十三卷第四期,民國71 年, PI-69 。
     40.吳連賞,《台灣地區工業發展的過程及其環境結構的變遷》,文史哲出版社,民國80 年9 月。
     41 .吳再益,《製造業資本生產力之探討》,台灣經濟研究月刊,民國七十年,
     P 33 -4 1 。
     42.吳惠林,《台灣地區生產力衡量之檢討》,企銀季刊,第九卷第一期,民國74 年7 月, P58-的。
     43.吳惠林.吳家聲,《 台灣勞動生產力編製之檢討》,經濟專論(28),財團法人中華經濟研究院,民國72 年, 7 月。
     44 .吳惠林,《台灣的產能與資本利用率之估計及其應用》,經濟專論(36),財團法人中華經濟研究院,民國72 年9 月。
     45.吳惠林,《台灣工資結構與經濟發展之關係》,經濟叢書(5),財團法人中華經濟研究院,民國73 月6 年。
     46.吳榮義.蕭文宗.陳彥煌,《台灣產業結構變化之研究-從需求結構變化之探討》 ,台灣銀行季刊,第三十六卷第三期,民國74 年, P20-51 。
     47 .吳毓蘭,《台灣出口績優產業競爭優勢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國際企業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3 年。
     48 .吳君誠,《台灣製造業部門產業結構與貿易結構之探討》,國立清華大學,碩士論文,民國79 年6 月。
     49 .邱賢文,《台灣製造業因素生產力之研究》,台灣銀行季刊第三十六卷第二期,民國74 年, P130-155 。
     50 .邱賢文,《台灣地區勞動生產力衡量方式之檢討與改進》,台灣銀行季刊,第三十七卷第四期,民國75 年, P148-165 。
     51 .林照雄,《台灣工業化過程之研究》,台灣銀行季刊,第二十九卷第四期,民國67 年, P73-103 。
     52 .林郁欽,《台北都會區製造業工廠設置的區位行為之研究》,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72 年7 月。
     53.林郁欽,《台灣主要工業地帶區位變遷及其特性之研究》,台灣銀行季刊,
     第三十七卷第一期,民國75 年, P219-243 。
     54 .周濟.林貴貞,《台灣經濟成長模型之實証研究一經濟起飛後之探討》,台灣銀行季刊,第三十九卷第四期,民國77 年, PI-39 。
     55.周濟.賴萬財,《比較利益階段論之實證與應用》,經濟專論(81),財團法人中華經濟研究院,民國75 年1 月。
     56.施敏雄.李庸三,《台灣工業發展方向與結構轉變》,台灣工業發展論文集續編,民國83 年, P 3-3 1 。
     57 .施鴻志.解鴻年, 《科技產業環境規劃與區域發展》 ,胡氏圖書,民國82 年。
     58 .孫智陸,《台灣經濟結構變動與成長型態之測定》,國立中興大學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7 0 年7 月。
     59 .許松根,《論台灣經濟發展的轉披點》,中央研究院.經濟所,研討論文。
     60 .郭婉容,《總體經濟學》,三民書局,民國81 年11 月。
     61 .陳慧澄,《台灣產結構變遷之探討》,經濟情勢暨評論,第二卷第四期,民國86 年, P1 5 0-161 。
     62 .陳金萃,《台灣地區勞動生產力與勞動力結構之研究》,台灣銀行季刊,第四十一卷第四期3 民國79 年, P109-122 。
     63 .陳俊勳,《台灣的輸出導向工業化過程與經濟發展》,台灣銀行季刊第三十四卷第四期,民國72 年, Pl-19 。
     64 .陳俊勳,《台灣經濟發展的轉披點-1966~68 年轉換點說-》,台灣銀行季刊第三十四卷第二期,民國72 年, Pl-26 。
     65.陳湘裕,《台灣都市罪集經濟效率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6 年。
     66 .陳宗志,《台灣製造業要素生產力之測量(1968-1979)》,國立中興大學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70 年。
     67 .陳彥煌,《台灣經濟成長與結構變動因素之研究》,國立中興大學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7 1 年7 月。
     68.陳錫洛,《淡海新市鎮製造業區位優勢之比較研究》,私立淡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2 年6 月。
     69 .梁放源,《能源價格政策與台灣製造業之技術變動》,台灣工業發展會議,中央經濟研究院經濟研究所,民國73 年, P113-152 。
     7 0 .梁國源,《台灣製造業總要素生產力之研究》,台灣銀行季刊,第二十七卷第一期,民國65 年, PI - 19 。
     7 1 .梁國源,《總要素生產力之測度方法》,台北市銀月刊,第六卷第四期,民國64 年,的6-56 。
     72 .葉淑貞,《灣工業產出結構的演變(1912- 1990 》,經濟論文叢刊?第二十四卷第二期,民國85 年, p227-274 。
     73 .葉萬安,《台灣工業發展政策的研訂與實施》,台灣的工業發展,中央經濟研究院經濟研究所,民國73 年, P673-701 。
     74 .葉德昌,《生產力.要素移轉與產出成長-台灣製造業之實證研究》,國立政治大學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75 年。
     75 .黃仁德,《台灣未來產出及就業結構變動之展望》,台灣銀行季刊,第四十六卷第二期,民國84 年, P127- 161 。
     76 .黃博怡,《台灣經濟發展過程中部門間勞動移轉》,國立中興大學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71 年7 月。
     77 .詹德松, 《經濟統計指標-兼述政府統計實務-》,華泰書局,民國86 年3 月。
     78 .彭素玲,《台灣經濟發展程度之衡量與其因果變數之探討》,國立中興大學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0 年。
     79 .張溫波.沈瑞銘.林慈芳,《台灣工業化與結構轉變》,台灣銀行季刊,第四十八卷第二期,民國86 年, P364-389 。
     80 .張溫波.連大祥,《台灣產業結構變遷之研究》,台灣銀行季刊第三十二卷第一期,民國7 0 年, Pl - 11 。
     81 .張璿,《 台灣地區製造業結構變遷對製造業區位影響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地政研究所,博士論文,民國8 0 年12 月。
     82 .張瑞克,《我國整體製造業與中分類產業生產力相關性之探討》,私立東吳大學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77 年6 月。
     83.張瑞克,《台灣地區產業結構變遷與生產力解析》,私立東吳大學經濟研究戶斤,博士論文,民國87 年。
     84 .楊丁元.陳慧玲,《業競天擇一高科技產業生態》,工商時報出版社,
     民國85 年。
     85.蔡宗義,《台灣經濟的成長.發展與結構變動》,台灣銀行季刊第三十三卷第一期,民國71 年, PI-50 。
     86 .蔡宗義,《台灣經濟成長過程中勞力與資本利用之研究》`台灣銀行季刊第三十三卷第四期,民國71 年, P47-63 。
     87 .趙文埠,《過去十年國內產業結構變遷的觀察》,台灣經濟金融月刊,第三十三卷第十期,民國86 年, P 37-51 。
     88 .劉邦典,《整體經濟生產力成長的產業解析分析》,經濟論文叢刊,第十七卷第一期,民國78 年, p12 卜155 。
     89.劉明政,《區域新興產業引入分析模式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2 年6 月。
     90 .劉仁傑,《重建台灣產業競爭力》,遠流出版社,民國86 年。
     91 .歐速發,《台灣地區區域內選定較佳工業區位之研究》,台灣銀行季刊第四十一卷第二期,民國79 年, P39-67 。
     92 .練有為,《台灣地區經濟成長溯源》 `台灣銀行季刊,第四十一卷第二期,民國79 年, PI-18 。
     93.邁可‧波持著,李明軒、邱如美合譯,《競爭優勢(上) (Competition Advantage ) 》 ,天下文化,民國88 年1 月。
     94 .邁可‧波持著,李明軒、邱如美合譯,《競爭優勢(下) (Competition Advantage ) 》 `天下文化,民國88 年1 月。
     95 .邁可‧波持著,周旭華譯,《競爭策略-產業環境及競爭者分析( Competitive
     Strategy Techniques for Analyzing lndustries and Competitor》,天下文化,
     民國87 年2 月。
     96 .賴金文,《台灣製造業空間分布類型之研究》,台灣銀行季刊,第三十一卷第三期,民國69 年, P 1 -33 。
     97 .蕭敏玲,《研究發展對生產力之影響一台灣製造業之實證分析》,私立東吳大學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 1 年。
     98 .謝登隆,《個體經濟理論與應用》,智勝文化事業,民國85 年, 8 月。
     99 .謝明瑞,《勞動使用與經濟成長關4年之研究》,台北市銀月刊,第二十三卷第七期,民國8 1 年7 月, P 1 9-3 0 。
     100 .顏月珠,《商用統計學》,三民書局,民國82 年8 月。
     101.韓乾.吳耿東.張梅英,《台灣地區都市地價變動分析》,行政院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民國81 年3 月。
     102 .蘇月香,《台灣中區製造業結構與空間分佈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地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2 年6 月。
     103 .羅志如.范家驤.厲以寧.胡代光等著,《西方經濟學基礎理論》,揚智文化,民國85 年。
     二.英文部分
     1 . Arrow, K.J ; Chenery, H ; Minhas, M ; Solow, R., (1961) ,Capital-Labor Substitution and Economic Efficiency` Review of Economic and Statistics, Vol
     43 ,P225-50
     2 . Clark( 1940) , The Condition of Economic Progress` Lodon Macmillian
     3 . Chenery H. B. , (1960) , Pattern of Industrial Growth,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ol 50 , P624-54
     4 . Christensen L.R ., Jorgenson D. W., Lau L .J ., Conjugate Dualoty and Transcendental Logarithmic Production Function` Econometrica Vo139 , No 4 ,
     P255-6
     5 . Fisher A.G.B.(1939), Production, Primary` Secondary and Tertiary` Economic Record, Vol 15 , P24-38
     6 . Gujarati, Damodar N . (1978) , Basic Econometrics , New York McGraw-Hill
     7 . Hoffmann W.G. (1958) , The Growth of Industrial Economics, New York: Oceania Publication Inc.,
     8 . Hirshman A. , (1958) , The Strateg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New Haven Conn : Yale Univ. Press
     9 . Johansen L. (1961) , A Method for separating the Effects of Capital Accumulation and Shifts In Production Function upon Growth In Labor Production , Economic
     Journal, Vol 71 , P775-82
     10.Porter.E.Michael (1990) , 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 , Free Press 0 11.Sutcliffe R.B. (1971) , Industry and Under-Development ,London:
     Addison-Wesley
     12 . Solow R. (1957) , Technical Change and the Aggregate Production Function` Review of Economic and Statistics, vol 39 , P312-20
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