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contributor.advisor | 江玉林 | zh_TW |
dc.contributor.advisor | Chiang , Yu Lin | en_US |
dc.contributor.author (作者) | 洪伯緯 | zh_TW |
dc.contributor.author (作者) | Hung, Po Wei Hung | en_US |
dc.creator (作者) | 洪伯緯 | zh_TW |
dc.creator (作者) | Hung, Po Wei Hung | en_US |
dc.date (日期) | 2016 | en_US |
dc.date.accessioned | 2-九月-2016 00:18:13 (UTC+8) | - |
dc.date.available | 2-九月-2016 00:18:13 (UTC+8) | - |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 2-九月-2016 00:18:13 (UTC+8) | - |
dc.identifier (其他 識別碼) | G1006510582 | en_US |
dc.identifier.uri (URI) |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01146 | - |
dc.description (描述) | 碩士 | zh_TW |
dc.description (描述) | 國立政治大學 | zh_TW |
dc.description (描述) | 法律學系 | zh_TW |
dc.description (描述) | 100651058 | zh_TW |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 賴和生於1984年,逝世於1943年,終其一生幾近橫跨整個日本殖民統治時期。賴和成長過程深受於漢學教育與日本教育的影響,輔以1918年世界上民族自決浪潮及1920年代以降逐步發展的臺灣新文學運動,均成為賴和文學創作的養分來源,也致使賴和文學創作形式呈現漢詩、散文、新詩與小說等不同風貌,內容題材上,多為描述於當時社會上各類人物的抵抗與服從;光明與黑暗。 本文寫作經營上,除緒論外,先從賴和人生成長歷程與人格特色切入,藉此瞭解何以賴和作品能有如此特殊風格。再者則從賴和文本,找尋獨特的關懷與批判面向,最後則聚焦於賴和相當具有時代特色的回應策略,即「覺悟」二字。本文後半部分則著重於賴和的晚年情境,以及內心於晚年所遭受到的各種焦慮、吶喊,透過賴和內心煎熬的獨白,反倒使我們能夠看見賴和身而為人的欲求。文末則從賴和平反事件中,來更進一步的思索,「法」、「力」與「覺悟」三者交織互動的關係。 本文以法律考古學的視角,梳理賴和的文本於法學中,所具有的時代意義,並且藉由賴和親身經歷後的文學書寫,透過「問法」、「尋法」與「看法」,來重新看待法律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 zh_TW |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 第一章 緒論 1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問題意識 1第二節 既有研究回顧 2第三節 文學中的法學視野─賴和研究於法學上的意義 3第二章 賴和思想的形塑與人格圖像 5第一節 賴和所處的時代背景 5第二節 家庭背景 8第三節 求學成長 9第四節 行醫入世 18第五節 賴和的人格圖像 19第六節 小結 24第三章 賴和的關懷與批判 26第一節 平民大眾 32第二節 知識分子 46第三節 殖民法律 55第一項 法的本質 57第二項 「力」所演繹的「法」 59第四節 小結 63第四章 殖民下的出路─賴和的反逆策略 65第一節 「永過」與「現代」 66第二節 「覺悟者」與「啟蒙者」 82第三節 小結 97第五章 終究是個人─晚年賴和的焦慮 98第一節 通往理想的孤立 98第二節 《獄中日記》的獨白 104第三節 小結 110第六章 凡強權行使的土地─賴和平反事件中的省思 112第七章 結論 115附錄一 參考文獻 117附錄二 賴和新文學作品年表 122 | zh_TW |
dc.format.extent | 1809955 bytes | - |
dc.format.mimetype | application/pdf | - |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1006510582 | en_US |
dc.subject (關鍵詞) | 賴和 | zh_TW |
dc.subject (關鍵詞) | 法律與文學 | zh_TW |
dc.subject (關鍵詞) | 覺悟 | zh_TW |
dc.subject (關鍵詞) | 文化焦慮 | zh_TW |
dc.title (題名) | 法‧力‧覺悟─賴和的文學批判 | zh_TW |
dc.title (題名) | Law, Power and Awareness:Lai He’s Literary Criticism | en_US |
dc.type (資料類型) | thesis | en_US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一)賴和作品1. 賴和著,李南衡編,《日據下臺灣新文學選集 明集1.賴和先生全集》,明潭,1979年。2. 賴和著,施淑編,《賴和小說集》,洪範,1994年。3. 賴和著,林瑞明編,《賴和全集 一 小說卷》,前衛,2012年。4. 賴和著,林瑞明編,《賴和全集 二 新詩散文卷》,前衛,2000年。5. 賴和著,林瑞明編,《賴和全集 三 雜卷》,前衛,2000年。6. 賴和著,林瑞明編,《賴和全集 四 漢詩卷上》,前衛,2000年。7. 賴和著,林瑞明編,《賴和全集 五 漢詩卷下》,前衛,2000年。8. 賴和著,陳建忠選注,《賴和集》,國立臺灣文學館,2012年。(二)專書1. 林柏維,《台灣文化協會滄桑》,臺原,1998年。2. 林瑞明,《臺灣文學與時代精神:賴和研究論集》,允晨文化,1993年。3. 郝運、蕭甘譯,《法朗士小說選》,上海譯文,1992年。4. 許佩賢,《殖民地臺灣的近代學校》,遠流,2005年。5. 陳芳明,《台灣新文學史 上》,2版,聯經,2012年。6. 陳芳明,《左翼台灣─殖民地文學運動史論》,麥田,1998年。7. 游勝冠,《殖民主義與文化抗爭─日據時期台灣解殖文學》,群學,2012年。8. 黃昭堂著,黃英哲譯,《台灣總督府》,2版,前衛,1998年。9. 葉石濤,《台灣文學入門》,春暉,1999年10. 葉石濤,《台灣文學史鋼》,再版,春暉,2003年。11. 葉榮鐘,《日據下臺灣政治社會運動史上》,晨星,2000年。12. 彰化縣立文化中心編,《彰化縣口述歷史(三)》,彰化縣立文化中心,1998年。13. Richard A. Posner (Rev. and enl. ed.1998), Law And Literature. Massachusett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三)專書論文1. 王曉波,〈台灣新文學之父〉,載:賴和紀念館編,《賴和研究資料彙編〈上〉》,頁108-127,1994年。2. 王錦江,明潭譯,〈賴懶雲論〉,載:賴和紀念館編,《賴和研究資料彙編〈上〉》,頁6-15,1994年。3. 周益忠,〈試說賴和的〈論詩〉詩〉,載:羅文玲編,《賴和‧台灣魂的迴盪─2014彰化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93-128,2015年。4. 林明德,〈賴和新文學涵攝的民俗元素〉,載:羅文玲編,《賴和‧台灣魂的迴盪─2014彰化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41-66,2015年。5. 林瑞明,〈永遠的賴和─《賴和研究資料彙編》序〉,載:賴和紀念館編,《賴和研究資料彙編〈上〉》,1994年。6. 林邊,〈忍看蒼生含辱─賴和的文學〉,載:賴和紀念館編,《賴和研究資料彙編〈上〉》,頁68-107,1994年。7. 張恆豪,〈覺悟者─〈一桿「秤仔」與克拉格比〉〉,載:江自得主編,《殖民地經驗與台灣文學─第一屆台杏台灣文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219-234,2000年。8. 張恆豪, 〈蒼茫深邃的「時代之眼」─比較賴和「歸家」與魯迅「故鄉」〉,載:陳建忠編,《臺灣現當代作家研究資料彙編 1 賴和》,頁293-306,2011年。9. 陳明台,〈人的確認─試論賴和先生的人本意識〉,載:賴和紀念館編,《賴和研究資料彙編〈上〉》,頁156-167,1994年。10. 陳建忠,〈先知的獨白─賴和散文論〉,載:陳建忠編,《臺灣現當代作家研究資料彙編 1 賴和》,頁267-292,2011年。11. 陳萬益,〈台灣魂─論賴和文學的抗議精神〉,載:《賴和全集 六 評論卷》,頁293-310,2001年。12. 陳萬益,〈從民間來,到民間去─賴和的文學立場〉,載:陳建忠編,《臺灣現當代作家研究資料彙編 1 賴和》,頁225-238,2011年。13. 彭瑞金,〈開拓台灣新文學的─賴和〉,載:賴和紀念館編,《賴和研究資料彙編〈上〉》,頁128-133,1994年。14. 黃重添,〈台灣新文學的「奶母」─賴和〉,載:賴和紀念館編,《賴和研究資料彙編〈下〉》,頁502-515,1994年。15. 楊逵,涂翠花譯,〈憶賴和先生〉,載:陳建忠編,《臺灣現當代作家研究資料彙編 1 賴和》,頁127-134,2011年。16. 毓文,〈甫三先生─諸同好者的面影之一〉,載:賴和紀念館編,《賴和研究資料彙編〈上〉》,頁2-5,1994年。17. 葉石濤,〈為什麼賴和先生是台灣新文學之父?〉,載:李篤恭編,《磺溪一完人─賴和先生百年紀念文集》,頁47-54,1994年。18. 葉連鵬,〈賴和文學地位的建構與形塑〉,載:羅文玲編,《賴和‧台灣魂的迴盪─2014彰化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17-40,2015年。19. 蕭蕭,〈臺灣式史詩─賴和新詩的歷史位置〉,載:羅文玲編,《賴和‧台灣魂的迴盪─2014彰化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155-188,2015年。20. 賴恆顏,〈我的祖父懶雲先生〉,載:賴和紀念館編,《賴和研究資料彙編〈上〉》,頁58-61,1994年。21. 嚴敏菁,〈識論賴和作品中的生死觀〉,載:羅文玲編,《賴和‧台灣魂的迴盪─2014彰化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331-354,2015年。22. 〈慶賀賴和先生平反講演會〉,載:紀念賴和先生九十冥誕籌備會編,《賴和先生平反紀念集》,頁19-45,1984年。(四)期刊1. 江玉林,〈人、法的主體與法律考古─從張光直「番薯人的故事」也談法律的故事〉,月旦法學教室,12期,頁110-120,2003年。2. 江玉林,〈近代初期的警察〉,《月旦法學教室》,28期,頁36-37,2005年。3. 江玉林,〈司法圖騰與法律意識的繼受─在正義女神與包青天相遇之後〉,《法制史研究》,9期,頁275-291,2006年。4. 江玉林,〈「南無警察大菩薩」─日治時期臺北州警察衛生展覽會中的警察形象〉,《政大法學評論》,112期,頁1-44,2009年。5. 江玉林,〈後藤新平與傅柯的對話─反思臺灣日至初期的殖民警察政治〉,《中研院法學期刊》,7期,頁41-79,2010年。6. 陳芳明,〈賴和與台灣左翼文學系譜─殖民地作家的抵抗與挫折〉,《聯合文學》,11卷,6期,頁143-144,1995年。7. 陳昭瑛,〈一根金花:論賴和的〈一桿「稱子」〉,《中國現代文學理論季刊》,9期,頁23-36,1998年。8. 陳建忠,〈解構殖民主義神話:論賴和文學的反殖民主義思想〉,《中外文學》,366期,頁93-131,2002年。9. 陳惠馨,〈法律文學與法學研究的關係─談一個法學研究者跟法律文學的邂逅經驗〉,《月旦法學教室》,12期,頁87-102,2003年。10. 張良澤,〈賴和出土作品〉,《淡水牛津文藝》,5期,頁137-143,1999年。11. 彭明偉,〈賴和小說三論〉,《台灣文藝》,186期,頁50-58,2003年。12. 解昆樺,〈欲語還休顯隱不定的革命敘事─賴和小說中的法律經驗與反抗童話〉,《笠詩刊》,252期,頁111-115,2006年。13. 謝佩芬,《從賴和小說窺探日治時期的法律規範與實踐》,《臺灣文學評論》,11卷,2期,頁87-94,2011年。(五)學位論文1. 周信頡,《《審判》:卡夫卡的法律與自我塑造》,國立政治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2012年。2. 謝美娟,《日治時期小說裡的農工書寫─以賴和、楊逵和楊守愚為中心》,國立中興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1998年。3. 蘇恆欽,《治警事件探討》,國立台南師範學院碩士學位論文, 2003年。 | zh_T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