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學位論文

文章檢視/開啟

書目匯出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引文資訊

TAIR相關學術產出

題名 左傳五霸形象之研究
作者 李小平
貢獻者 簡宗梧
日期 1984
上傳時間 4-十一月-2016 17:14:55 (UTC+8)
摘要 自序
左傳一書,在經、史、子、集各方面都具有崇高的價值。尤其人物的描寫,技巧十分突出,往往用筆墨不多,便能清新鮮明地刻繪人物性格。本文選擇五霸探討形象,主要因為他們的性格都不完美,但卻各富特色。若從道德角度去審察,必定有假仁假義之譏,而忽視了他們在政治方面務實的貢獻。而春秋,適逢政治結構面臨轉型之際,五霸能因勢順情,巧妙地轉化將衰之政局,這分智慧,很值得注意。
本論文共分八章,約十五萬字。依據左傳史料,探究五霸形象,並綜合國語、諸子、公羊、穀梁、史記的資料,作一分析比較。
首章緒論,探討人物形象的內涵、五霸的界定,以及左傳五霸之名。第二章到第六章是論文的主體,每章分別以歷史事件探討一位霸主;齊桓公從重用管鮑起,就表現了不凡的器識,他不僅為自己創了霸業,且為周天子,以及將衰的民族文化重建尊嚴。宋襄公以殷商遺族,爭霸中原,雖然受挫最多,但永不屈服的姿態,很耐人深思。秦穆公只有獨霸西戎,而其冷靜沈潛務實作風,善用人才的襟抱,一直為後世稱道。晉文公起於憂患之中,流亡前後的堅忍練達,為晉國建霸奠定基礎。楚莊王的崛起,不論在文化或武功方面,都顯現了無窮潛能。邲之一戰,強調武德,不僅接受了中原文化,而且成為激勵中華文化成長的新血輪。第七章是精華的比較,分別就左傳所刻意描繪的特質,加以探討:如齊桓公的攘夷大功,宋襄公的滑稽造型,以及晉文公流亡前後的人際關係,秦穆公失敗後的痛定思痛,楚莊王德威並重的特殊氣象,作一綜合述評。第八章結論,除了比較五霸形象異同之外,並就其對文學、思想史,以及歷史文化等層面的影響,作一總結。
撰寫期間,自擬定綱目、蒐羅材料、多承業師 簡宗梧教授悉心指導,析難解蔽,激勵再三,勉成斯章。自知學力有限,雖然兢業惕心,但紕謬還是在所不免,尚祈 博雅君子,不吝賜教。
甲子五月 李小平謹識於政大中文所
自序5
第一章 緒論7
1.人物形象的內涵7
2.五霸的界定9
3.左傳五霸之名10
第二章 尊王攘夷正而不譎的齊桓公15
第一節 善用管鮑以見其器識15
第二節 尊王攘夷以見其襟抱21
第三節 奢靡縱慾以見其私德35
第三章 深自期許有經無權的宋襄公41
第一節 兄弟讓國以見其仁厚41
第二節 鹿上之盟以見其貪欲46
第三節 泓之一戰以見其迂濶49
第四章 通權達變譎而不正的晉文公57
第一節 驪姬之亂以見其守經與權變57
第二節 流亡他鄉以見其貪逸與堅忍65
第三節 歸國瑣事以見其世故與練達73
第四節 勤王教民以見其圖霸之心切80
第五節 城濮之戰以見其詭譎而不正87
第六節 踐土之盟以見其能尊王攘夷96
第五章 知過能改用人專一的秦穆公109
第一節 義救晉饑以見其度量109
第二節 蹇叔哭師以見其頑固118
第三節 崤谷封屍以見其勇猛126
第六章 戢止野心講武修德的楚莊王137
第一節 阻戎滅庸以見其有勇而善謀137
第二節 問鼎中原以見其僭越之野心142
第三節 邲之一戰以見其能弘揚武德149
第四節 伐蕭攻宋以見其親切而守信166
第七章 左傳中五霸特殊形象之比較179
第一節 左傳刻意寫齊桓公尊王攘夷179
第二節 左傳刻意寫宋襄公泓水一役的滑稽造型189
第三節 左傳刻意寫晉文公流亡前後的人際關係197
第四節 左傳刻意寫秦穆公失敗悔過的心志205
第五節 左傳刻意寫楚莊王德威並重的氣象211
第八章 結論219
參考書目227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尚書 孔氏傳、孔穎達疏 藝文印書館
詩經 毛亨傳、鄭玄箋 藝文印書館
禮記 鄭玄注、孔穎達疏 藝文印書館
左傳 左丘明撰、杜預注、孔穎達疏,陸德明釋文 藝文印書館
公羊傳 公羊高傳、何休解詁 藝文印書館
穀梁傳 范寧集解、楊士勛疏 藝文印書館
論語 何晏集解、邢昺疏 藝文印書館
孟子 孟軻撰、趙歧注、孫奭疏 藝文印書館
國語 韋昭注 里仁書局
世本八種 秦嘉謨等輯
戰國策 劉向集錄 里仁書局
新序 劉向撰 商務印書館
說苑 劉向撰 商務印書館
史記會註考證 司馬遷撰、裴駰集解、司馬貞索隱、張守節正義、日、瀧川龜太郎考證 宏業書局
管子 管仲撰、明凌汝享輯評 中國子學名著集成編印基金會
韓詩外傳 韓嬰撰 鼎文書局
韓非子集釋 韓非撰、陳奇猷集釋 河洛書局
呂氏春秋 呂不韋撰、高誘注 藝文印書館
淮南子 劉安撰 藝文印書館
論衡校釋 王充撰、黃暉校釋 商務印書館
左傳會箋 日、竹添光鴻撰 鳳凰出版社
左傳輯釋 日、安井衡撰 廣文書局
左傳論文集 于大成陳新雄編 木鐸出版社
春秋左傳注 楊伯峻注 源流出版社
繹史 馬驌編撰 興新書局
左繡 馮李驊編撰 文海書局
左傳紀事本末 高士奇撰 里仁書局
左傳分國集注 韓席籌撰 華世出版社
左傳人名地名索引 日、重澤俊郎撰 廣文書局
觀堂集林 王國維撰 河洛書局
春秋大事表 顧棟高撰 鼎文書局
春秋大事表列國爵姓及存滅譔異 陳槃撰 中研院史語所專刊
不見於春秋大事表之春秋方國稿 陳槃撰 中研院史語所專刊
春秋時代的世族 孫曜撰 廣文書局
經義述聞 王引之撰 漢京文化公司
古史辨 顧頡剛等撰 明倫書局
先秦史 姚秀彥撰 里仁書局
先秦史 呂思勉撰 開明書店
春秋史 童書業撰 開明書店
古史考述 趙鐵寒撰 正中書局
考信錄 崔述撰 世界書局
中國上古史綱 張蔭麟撰 里仁書局
史記探源 崔適撰 廣文書局
史記志疑 梁玉繩撰 廣文書局
古書真偽及其年代考 梁啟超撰 中華書局
偽書通考 張心澂撰 宏業書局
中國知識階層史論 余英時撰 聯經出版社
國史大綱 錢穆撰 商務印書館
國語左傳論集 張以仁撰 東昇出版社
春秋三傳比義 傅師隸樸撰 正中書局
中國上古史論文集 杜正勝編 華世出版社
管子探源 羅根澤撰 里仁書局
青銅時代 張光直撰 聯經出版社
周代城邦 杜正勝撰 聯經出版社
國語左傳比較研究 顧立三撰 文史哲出版社
司馬遷撰寫史記採用左傳之研究 顧立三撰 正中書局
中國上古圖騰制度探賾 畢長樸撰 著者自印
春秋戰國時代尚賢政治的理論與實際 黃俊傑撰 問學出版社
中國政治思想史 蕭公權撰 聯經出版社
中國思想史 韋政通撰 大林出版社
中國哲學十九講 牟宗三撰 學生書局
歷史哲學 牟宗三撰 學生書局
史學與史學方法 許冠三撰 龍門書店
史學方法論 杜維運撰 華世出版社
顧頡剛與中國新史學 施耐德撰、梅寅生譯 華世出版社
儒學傳統與文化創新 黃俊傑撰 東大圖書公司
中國古代社會史 李宗侗 商務印書館
中國古代哲學史 陳元德撰 中華書局
中國神話 日、白川靜撰、王孝廉譯 長安出版社
左傳微 吳闓生撰 廣文書局
左氏東萊駁議 呂祖謙撰 廣文書局
左傳文藝新論 高葆光撰 東海大學
左傳論評選析新編 洪順隆編著 華岡出版社
左傳擷華 林琴南撰 文光圖書公司
小說技巧 胡菊人撰 遠景出版社
小說面面觀 佛斯特撰、李文彬譯 志文出版社
文學欣賞與批評 徐進夫譯 幼獅文化公司
左傳文學研究 張高評撰 文史哲出版社
詩學箋註 亞理斯多德撰、姚一葦譯註 中華書局
藝術的奧秘 姚一葦撰 開明書店
美的範疇 姚一葦撰 開明書店
文學概論 王師夢鷗撰 開明書店
文學論 韋勒克等撰、王師夢鷗譯 志文出版社
漢末人倫鑒賞總理則 江建俊撰 文史哲出版社
二、
春秋列國風俗考論 陳槃 中央研究院史語所集刊四十七本四分
戰國子家敘論 傅斯年 收入傅斯年全集聯經出版
夷夏東西說 傅斯年 收入上古史論文集
九鼎 顧頡剛 史林雜識卷二初編
赤狄白狄東遷考 蒙文通 上古史論文集
秦為戎狄考 蒙文通 禹貢六卷七期
國史擴大綿延的一個看法 姚從吾 收入中國通史論集 華世出版社
春秋列國的兼併遷徙與民族混同和落後地區的開發 陳槃 中研院史語所集刊四十九本四分
左傳的敘事文 伊根撰、張端穗譯 東海中文學報第三期
我國古代部族三集團考 徐旭生 上古史論文集
殷周之際史蹟之檢討 徐中舒 中研院史語所集刊第七本二分
從國語與左傳本質上的差異試論後人對國語的批評 張以仁 漢學研究第一卷第二期及第二卷第一期
晉文公年壽辨誤 張以仁 中央研究院史語所集刊三十六本上
從古代禮刑的運用探討法家的來歷 沈剛伯 史原第四期
戰國的統治機構與治術 許倬雲 台大文史哲學報十四期
道統與政統之間 余英時 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歷史考古組
三晉法家思想淵源的剖析 李世冕 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歷史考古組
山東臨淄齊故城試掘簡報 考古第六期
春秋會盟與霸主政治的基礎 周伯戡 史原第六期
法統的象徵 楚戈 故宮文物月刊創刊號鼎形器專集
左傳人物形象 周師一田 古典文學第三集
魯閔公之死― 兼談左傳的串敘法和對稱律 簡師宗梧 中央日報文史第一五七期
談左傳的對照律 簡師宗梧 中央日報文史第一二五期
左傳強調晉文公得人而得國 簡師宗梧 孔孟月刊二十卷第三期
左傳如何刻畫卻芮及呂甥的忌克言行 簡師宗梧 孔孟月刊二十卷第二期
左傳寫韓殽二役運用的對稱與對比 簡師宗梧 孔孟月刊二十卷第三期
左傳寫晉惠公的忌刻褊狹及其對比應用 簡師宗梧 孔孟月刊十九卷第十期
左傳宣公十五年「宋人及楚人平」淺析 簡師宗梧 孔孟月刊十九卷第一期
左傳伍子胥的形象 簡師宗梧 孔孟學報四十五期
中國古代殉葬考 何建民 大陸雜誌十三卷第五期
中國歷史文化中的王霸思想演變 吳力行 東海大學碩士論文
左傳戰爭文學技巧研究 劉莉君 文化大學碩士論文
左傳人物名號之研究 方炫琛 政治大學博士論文
荊楚文化 饒宗頤 上古史第五本
楚文化研究 文崇一 中研院民族所專刊
關聯 國立政治大學
中國文學研究所
碩士
72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簡宗梧
dc.creator (作者) 李小平zh_TW
dc.date (日期) 1984
dc.date.accessioned 4-十一月-2016 17:14:55 (UTC+8)-
dc.date.available 4-十一月-2016 17:14:55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4-十一月-2016 17:14:55 (UTC+8)-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03443-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自序
左傳一書,在經、史、子、集各方面都具有崇高的價值。尤其人物的描寫,技巧十分突出,往往用筆墨不多,便能清新鮮明地刻繪人物性格。本文選擇五霸探討形象,主要因為他們的性格都不完美,但卻各富特色。若從道德角度去審察,必定有假仁假義之譏,而忽視了他們在政治方面務實的貢獻。而春秋,適逢政治結構面臨轉型之際,五霸能因勢順情,巧妙地轉化將衰之政局,這分智慧,很值得注意。
本論文共分八章,約十五萬字。依據左傳史料,探究五霸形象,並綜合國語、諸子、公羊、穀梁、史記的資料,作一分析比較。
首章緒論,探討人物形象的內涵、五霸的界定,以及左傳五霸之名。第二章到第六章是論文的主體,每章分別以歷史事件探討一位霸主;齊桓公從重用管鮑起,就表現了不凡的器識,他不僅為自己創了霸業,且為周天子,以及將衰的民族文化重建尊嚴。宋襄公以殷商遺族,爭霸中原,雖然受挫最多,但永不屈服的姿態,很耐人深思。秦穆公只有獨霸西戎,而其冷靜沈潛務實作風,善用人才的襟抱,一直為後世稱道。晉文公起於憂患之中,流亡前後的堅忍練達,為晉國建霸奠定基礎。楚莊王的崛起,不論在文化或武功方面,都顯現了無窮潛能。邲之一戰,強調武德,不僅接受了中原文化,而且成為激勵中華文化成長的新血輪。第七章是精華的比較,分別就左傳所刻意描繪的特質,加以探討:如齊桓公的攘夷大功,宋襄公的滑稽造型,以及晉文公流亡前後的人際關係,秦穆公失敗後的痛定思痛,楚莊王德威並重的特殊氣象,作一綜合述評。第八章結論,除了比較五霸形象異同之外,並就其對文學、思想史,以及歷史文化等層面的影響,作一總結。
撰寫期間,自擬定綱目、蒐羅材料、多承業師 簡宗梧教授悉心指導,析難解蔽,激勵再三,勉成斯章。自知學力有限,雖然兢業惕心,但紕謬還是在所不免,尚祈 博雅君子,不吝賜教。
甲子五月 李小平謹識於政大中文所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自序5
第一章 緒論7
1.人物形象的內涵7
2.五霸的界定9
3.左傳五霸之名10
第二章 尊王攘夷正而不譎的齊桓公15
第一節 善用管鮑以見其器識15
第二節 尊王攘夷以見其襟抱21
第三節 奢靡縱慾以見其私德35
第三章 深自期許有經無權的宋襄公41
第一節 兄弟讓國以見其仁厚41
第二節 鹿上之盟以見其貪欲46
第三節 泓之一戰以見其迂濶49
第四章 通權達變譎而不正的晉文公57
第一節 驪姬之亂以見其守經與權變57
第二節 流亡他鄉以見其貪逸與堅忍65
第三節 歸國瑣事以見其世故與練達73
第四節 勤王教民以見其圖霸之心切80
第五節 城濮之戰以見其詭譎而不正87
第六節 踐土之盟以見其能尊王攘夷96
第五章 知過能改用人專一的秦穆公109
第一節 義救晉饑以見其度量109
第二節 蹇叔哭師以見其頑固118
第三節 崤谷封屍以見其勇猛126
第六章 戢止野心講武修德的楚莊王137
第一節 阻戎滅庸以見其有勇而善謀137
第二節 問鼎中原以見其僭越之野心142
第三節 邲之一戰以見其能弘揚武德149
第四節 伐蕭攻宋以見其親切而守信166
第七章 左傳中五霸特殊形象之比較179
第一節 左傳刻意寫齊桓公尊王攘夷179
第二節 左傳刻意寫宋襄公泓水一役的滑稽造型189
第三節 左傳刻意寫晉文公流亡前後的人際關係197
第四節 左傳刻意寫秦穆公失敗悔過的心志205
第五節 左傳刻意寫楚莊王德威並重的氣象211
第八章 結論219
參考書目227
dc.format.extent 115 bytes-
dc.format.mimetype text/html-
dc.relation (關聯) 國立政治大學
dc.relation (關聯) 中國文學研究所
dc.relation (關聯) 碩士
dc.relation (關聯) 72
dc.title (題名) 左傳五霸形象之研究zh_TW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尚書 孔氏傳、孔穎達疏 藝文印書館
詩經 毛亨傳、鄭玄箋 藝文印書館
禮記 鄭玄注、孔穎達疏 藝文印書館
左傳 左丘明撰、杜預注、孔穎達疏,陸德明釋文 藝文印書館
公羊傳 公羊高傳、何休解詁 藝文印書館
穀梁傳 范寧集解、楊士勛疏 藝文印書館
論語 何晏集解、邢昺疏 藝文印書館
孟子 孟軻撰、趙歧注、孫奭疏 藝文印書館
國語 韋昭注 里仁書局
世本八種 秦嘉謨等輯
戰國策 劉向集錄 里仁書局
新序 劉向撰 商務印書館
說苑 劉向撰 商務印書館
史記會註考證 司馬遷撰、裴駰集解、司馬貞索隱、張守節正義、日、瀧川龜太郎考證 宏業書局
管子 管仲撰、明凌汝享輯評 中國子學名著集成編印基金會
韓詩外傳 韓嬰撰 鼎文書局
韓非子集釋 韓非撰、陳奇猷集釋 河洛書局
呂氏春秋 呂不韋撰、高誘注 藝文印書館
淮南子 劉安撰 藝文印書館
論衡校釋 王充撰、黃暉校釋 商務印書館
左傳會箋 日、竹添光鴻撰 鳳凰出版社
左傳輯釋 日、安井衡撰 廣文書局
左傳論文集 于大成陳新雄編 木鐸出版社
春秋左傳注 楊伯峻注 源流出版社
繹史 馬驌編撰 興新書局
左繡 馮李驊編撰 文海書局
左傳紀事本末 高士奇撰 里仁書局
左傳分國集注 韓席籌撰 華世出版社
左傳人名地名索引 日、重澤俊郎撰 廣文書局
觀堂集林 王國維撰 河洛書局
春秋大事表 顧棟高撰 鼎文書局
春秋大事表列國爵姓及存滅譔異 陳槃撰 中研院史語所專刊
不見於春秋大事表之春秋方國稿 陳槃撰 中研院史語所專刊
春秋時代的世族 孫曜撰 廣文書局
經義述聞 王引之撰 漢京文化公司
古史辨 顧頡剛等撰 明倫書局
先秦史 姚秀彥撰 里仁書局
先秦史 呂思勉撰 開明書店
春秋史 童書業撰 開明書店
古史考述 趙鐵寒撰 正中書局
考信錄 崔述撰 世界書局
中國上古史綱 張蔭麟撰 里仁書局
史記探源 崔適撰 廣文書局
史記志疑 梁玉繩撰 廣文書局
古書真偽及其年代考 梁啟超撰 中華書局
偽書通考 張心澂撰 宏業書局
中國知識階層史論 余英時撰 聯經出版社
國史大綱 錢穆撰 商務印書館
國語左傳論集 張以仁撰 東昇出版社
春秋三傳比義 傅師隸樸撰 正中書局
中國上古史論文集 杜正勝編 華世出版社
管子探源 羅根澤撰 里仁書局
青銅時代 張光直撰 聯經出版社
周代城邦 杜正勝撰 聯經出版社
國語左傳比較研究 顧立三撰 文史哲出版社
司馬遷撰寫史記採用左傳之研究 顧立三撰 正中書局
中國上古圖騰制度探賾 畢長樸撰 著者自印
春秋戰國時代尚賢政治的理論與實際 黃俊傑撰 問學出版社
中國政治思想史 蕭公權撰 聯經出版社
中國思想史 韋政通撰 大林出版社
中國哲學十九講 牟宗三撰 學生書局
歷史哲學 牟宗三撰 學生書局
史學與史學方法 許冠三撰 龍門書店
史學方法論 杜維運撰 華世出版社
顧頡剛與中國新史學 施耐德撰、梅寅生譯 華世出版社
儒學傳統與文化創新 黃俊傑撰 東大圖書公司
中國古代社會史 李宗侗 商務印書館
中國古代哲學史 陳元德撰 中華書局
中國神話 日、白川靜撰、王孝廉譯 長安出版社
左傳微 吳闓生撰 廣文書局
左氏東萊駁議 呂祖謙撰 廣文書局
左傳文藝新論 高葆光撰 東海大學
左傳論評選析新編 洪順隆編著 華岡出版社
左傳擷華 林琴南撰 文光圖書公司
小說技巧 胡菊人撰 遠景出版社
小說面面觀 佛斯特撰、李文彬譯 志文出版社
文學欣賞與批評 徐進夫譯 幼獅文化公司
左傳文學研究 張高評撰 文史哲出版社
詩學箋註 亞理斯多德撰、姚一葦譯註 中華書局
藝術的奧秘 姚一葦撰 開明書店
美的範疇 姚一葦撰 開明書店
文學概論 王師夢鷗撰 開明書店
文學論 韋勒克等撰、王師夢鷗譯 志文出版社
漢末人倫鑒賞總理則 江建俊撰 文史哲出版社
二、
春秋列國風俗考論 陳槃 中央研究院史語所集刊四十七本四分
戰國子家敘論 傅斯年 收入傅斯年全集聯經出版
夷夏東西說 傅斯年 收入上古史論文集
九鼎 顧頡剛 史林雜識卷二初編
赤狄白狄東遷考 蒙文通 上古史論文集
秦為戎狄考 蒙文通 禹貢六卷七期
國史擴大綿延的一個看法 姚從吾 收入中國通史論集 華世出版社
春秋列國的兼併遷徙與民族混同和落後地區的開發 陳槃 中研院史語所集刊四十九本四分
左傳的敘事文 伊根撰、張端穗譯 東海中文學報第三期
我國古代部族三集團考 徐旭生 上古史論文集
殷周之際史蹟之檢討 徐中舒 中研院史語所集刊第七本二分
從國語與左傳本質上的差異試論後人對國語的批評 張以仁 漢學研究第一卷第二期及第二卷第一期
晉文公年壽辨誤 張以仁 中央研究院史語所集刊三十六本上
從古代禮刑的運用探討法家的來歷 沈剛伯 史原第四期
戰國的統治機構與治術 許倬雲 台大文史哲學報十四期
道統與政統之間 余英時 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歷史考古組
三晉法家思想淵源的剖析 李世冕 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歷史考古組
山東臨淄齊故城試掘簡報 考古第六期
春秋會盟與霸主政治的基礎 周伯戡 史原第六期
法統的象徵 楚戈 故宮文物月刊創刊號鼎形器專集
左傳人物形象 周師一田 古典文學第三集
魯閔公之死― 兼談左傳的串敘法和對稱律 簡師宗梧 中央日報文史第一五七期
談左傳的對照律 簡師宗梧 中央日報文史第一二五期
左傳強調晉文公得人而得國 簡師宗梧 孔孟月刊二十卷第三期
左傳如何刻畫卻芮及呂甥的忌克言行 簡師宗梧 孔孟月刊二十卷第二期
左傳寫韓殽二役運用的對稱與對比 簡師宗梧 孔孟月刊二十卷第三期
左傳寫晉惠公的忌刻褊狹及其對比應用 簡師宗梧 孔孟月刊十九卷第十期
左傳宣公十五年「宋人及楚人平」淺析 簡師宗梧 孔孟月刊十九卷第一期
左傳伍子胥的形象 簡師宗梧 孔孟學報四十五期
中國古代殉葬考 何建民 大陸雜誌十三卷第五期
中國歷史文化中的王霸思想演變 吳力行 東海大學碩士論文
左傳戰爭文學技巧研究 劉莉君 文化大學碩士論文
左傳人物名號之研究 方炫琛 政治大學博士論文
荊楚文化 饒宗頤 上古史第五本
楚文化研究 文崇一 中研院民族所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