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學位論文

文章檢視/開啟

書目匯出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引文資訊

TAIR相關學術產出

題名 花蓮新城地區軍事屬性發展歷程之研究
A study on the development of military attribute in Xincheng of Hualien
作者 曾雨潔
貢獻者 戴寶村
曾雨潔
關鍵詞 新城地區
軍事
佳山基地
東臺灣
日期 2017
上傳時間 1-三月-2017 17:11:45 (UTC+8)
摘要 花蓮新城鄉地區是臺灣東部最佳的軍事地點。以軍事用地的隱蔽和防禦性質,其臺灣東部山脈的天險優勢,首重山脈次重平原的軍事條件下,花蓮新城鄉地區成為臺灣東部最佳的軍事地點。
清領與日治時期的統治者為求護蕃保產、避免蕃漢爭端,並且嚴禁漢人入境侵墾而選擇花蓮新城鄉地區作為軍事用地。清領時期的消極治臺政策以及日治時期殖民地政策,花蓮新城鄉地區無法完全發揮軍事優勢。戰後的國民黨政府來臺,一心為求「反攻大陸」,花蓮新城鄉地區的天險優勢得到機會發揮,建造了臺灣東部最隱密、最堅固的佳山基地。
1970年代國民黨政府遭逢各國斷交、被逼出聯合國。美國也由於越戰的泥淖以及冷戰的政治考量,開始主動親近中國。在冷戰之前,美國支持國民黨政權,佳山基地並非過客心態執政者的考量;在冷戰之後,美國支持中國政權,國民黨政府需自立自強,花蓮新城鄉地區的軍事價值至此受到最強烈的重視,促成佳山基地的完成。總體而言,冷戰的爆發進而促成佳山基地的完成,使得花蓮新城鄉地區的軍事價值在戰後時期最受到重視。
綜觀臺灣東部花蓮新城地區在東臺灣發展歷史各時期間的軍事建設:清領以及日治時期,兩者軍事建構的共通性在於當時原住民潛在的威脅性,導致該時代的統治者必須引入駐軍駐守東臺灣。儘管在此二個時期的新城地區都未成為東臺灣軍事建設的最重鎮,然而由於原住民在新城地區活動頻繁,因此統治者總是視新城地區為駐軍的重點區域。而駐軍警戒範圍與原住民活動範圍的角力,讓花蓮新城地區始終處於東臺灣軍事常駐的要點。
戰後的東臺灣花蓮新城地區,遭遇迥然不同情形:此時新城地區的軍事建構成因主要來自中國國民黨軍「反攻大陸」的國策。由於中國國民黨以「反攻大陸」做為首要國策,戰後避居臺灣的國民黨政權面對相對於臺灣西方的「中國大陸」,軍事建構的首要目的在於阻隔中國飛彈與砲擊的威脅性;因此,為求防範西側的中國飛彈以及砲擊攻勢,擁有臺灣各山脈屏障的東部地區的山巒內部,儼然是軍事建構的第一首選。總結而言,戰後的東臺灣花蓮新城地區的軍事建構成因主要來自中國國民黨軍「反攻大陸」的國策。
花蓮新城地區歷經三朝演替,其戰略價值愈發清晰。自清領至戰後,原住民潛在的威脅性因素、政治「反攻大陸」國策因素、地理上的山脈地勢的阻隔因素三者交互作用,影響直至佳山基地的竣工,同時確立了花蓮新城地區在臺灣的軍事戰略價值。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一、史料與專書

1. 小泉鐵著、黃稔惠譯,《蕃鄉風物記》,新北:原住民族委員會,2014。
2. 小泉鐵著、黃廷嫥、何姵儀譯,《臺灣土俗誌》,新北:原住民族委員會,2014。
3. 李南山,《花蓮地誌》,花蓮:花蓮師範專科學校,1966。
4. 李瑞宗,《蘇花道今昔》,花蓮:太魯閣國家公園,2003。
5. 沈葆楨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福建臺灣奏摺》,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7。
6. 沈葆楨,〈臺灣後山請開舊禁摺〉收錄於《臺灣日記與稟啟、福建臺灣奏摺》合訂本,臺北:臺灣大通書局,1995。
7. 花蓮港廳編,《花蓮港廳勢》,臺北:成文出版社,1985。
8. 花蓮港廳編,《花蓮港廳要覽》,臺北:成文出版社,1985。
9. 吳永華,《蘇花古道 宜蘭段調查研究報告》,宜蘭:宜蘭縣立文化中心,1994。
10. 吳贊誠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吳光祿使閩奏稿選錄》,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7。
11. 林玉茹,《殖民地的邊區:東臺灣的政治經濟發展》,臺北:遠流出版社,2007。
12. 林玉茹,《國策會社與殖民地邊區的改造 臺灣拓殖株式會社在東臺灣的經營(1937-1945)》,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2011。
13. 金尚德,《百年立霧溪 太魯閣橫貫道路開拓史》,臺北:玉山社,2015。 
14. 柯培元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噶瑪蘭志略》,南投:國史館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
15. 施添福總編纂,《臺灣地名辭書,卷二,花蓮縣》,南投市:國史館臺灣文獻館:2005。
16. 康培德,《殖民接觸與帝國邊陲 花蓮地區原住民十七至十九世紀的歷史變遷》,臺北:稻鄉出版社,2002。
17. 康培德總編纂,《續修花蓮縣志(民國七十一年至民國九O年)族群篇》,花蓮:花蓮縣政府,2005。
18. 康培德總編纂,《續修花蓮縣志 民國七一年至民國九O年 自然篇》,花蓮:花蓮縣政府,2005。
19. 康培德總編纂,《續修花蓮縣志 民國七一年至民國九O年 經濟篇》,花蓮:花蓮縣政府,2005。
20. 康培德總編纂,《續修花蓮縣志(民國七十一年至民國九十年)歷史篇》,花蓮:花蓮縣文化局,2006。
21. 張家菁,《一個城市的誕生 花蓮市街的形成與發展》,花蓮:花蓮縣立文化中心,1996。
22. 張淑雅,〈擴大衝突、操控美國、放棄反攻?從〈蔣介石日記〉看八二三砲戰〉,收錄於呂芳上主編,《蔣中正日記與民國史研究》,臺北:世界大同,2011。
23.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東州采訪冊》,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
24. 臺灣總督府警務局,〈附錄第二太魯閣蕃害事件顛末〉收錄於《理蕃誌稿》第一卷,臺北:南天書局,1995年。
25. 臺灣文獻館編輯組,《原住民重大歷史事件:七腳川事件寫真帖》,南投: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2005。
26. 臺灣史料集成編輯委員會編,《噶瑪蘭廳志》,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遠流出版社,2006。
27. 潘繼道,《清代臺灣後山平埔族移民之研究》,臺北:稻鄉出版社,2001。
28. 潘繼道,《國家、區域與族群——臺灣後山奇萊地區原住民族群的歷史變遷(1874-1945)》,臺東:東臺灣研究會,2008。
29. 潘朝成、施正鋒編,《加禮宛戰役》,花蓮:國立東華大學原住民民族學院,2010。
30. 藤井志津枝,《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理蕃政策》,臺北:文英堂出版社,2010。
31. 羅大春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海防並開山日記》,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72。

二、期刊論文

1. 何鳳嬌,〈戰後臺拓的的接收〉,《臺灣學通訊》58,2011。
2. 李宜憲,〈晚清後山開撫議論之流變〉,臺北:臺灣風物51:1,2001。
3. 林一宏,〈戟戰奇萊—隘勇線與駐在所〉,《臺灣學通訊》82,2014。
4. 林玉茹,〈臺拓在東臺灣的開發〉,《臺灣學通訊》58,2011。
5. 洪致文,〈花蓮港飛行場的變遷〉,《臺灣學通訊》81,2014。
6. 胡臺麗,〈芋仔與蕃薯—臺灣「榮民」的族群關係與認同〉,《中央研究員民族學研究所集刊》69,1990。
7. 陳家豪,〈蘇花公路的興建與東海自動車株式會社〉,《臺灣學通訊》40,2010。
8. 陳偉智,〈田代安定與《臺東殖民地預察報文》-殖民主義、知識建構與東部臺灣的再現政治〉,《東臺灣研究》3,1998 。
9. 曾令毅,〈空運在臺灣的發展〉,《臺灣學通訊》40,2010。
10. 蔡龍保,〈花東線鐵路的興築與花蓮港廳的發展〉,《臺灣學通訊》40,2010。
11. 潘繼道,〈日據時期臺灣太魯閣族群的反抗血淚〉《歷史月刊》164,2001。
12. 潘繼道,〈淺談撒奇萊雅族與加禮宛事件〉,《臺灣學通訊》16,2009。
13. 潘繼道,〈新城事件歷史現場變遷〉,《臺灣學通訊》82,2014。
14. 鍾淑敏,〈臺灣拓殖株式會社的興衰與起落〉,《臺灣學通訊》58,2011。
15. 鍾淑敏,〈臺灣拓殖株式會社的興衰與起落〉,《臺灣學通訊》58,2011。

三、學位論文

1. 李文良,《帝國的山林——日治時期臺灣山林政策史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1。
2. 沈玉君,《族群、國家力量與花蓮富里地區的開發》,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10。
3. 邢志文,《國防安全與觀光產業協調發展之研究-以花蓮軍民合用機場為例》,國立東華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
4. 吳建昇,《日治以前臺灣後山經營之研究》,臺南: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
5. 吳明季,《失落的話語--花蓮外省老兵的流亡處境及其論述》,花蓮: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
6. 孟祥瀚,《臺灣東部之拓墾與發展1874-1945》,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88。
7. 邵偉達,《國家政策與東臺灣聚落體系的演變(1875-1945)》,臺北:國立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
8. 張永楨,《清代臺灣後山開發之研究》,臺中:私立東海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86。
9. 陳南旭,《清代臺灣噶瑪蘭廳的成立與社會變遷(1786-1820)》,臺北:國立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13。
10. 黃依惠,《國家政策與花蓮縣新城鄉的區域發展研究》,花蓮:國立東華大學臺灣文化學系碩士論文,2014。
11. 黃美順,《日治時期吉安地區地域社會之形塑》,花蓮:國立東華大學臺灣文化學系碩士論文,2012。
12. 詹素娟,《族群、歷史與地域——噶瑪蘭人的歷史變遷(從史前到1900年)》,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1998。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台灣史研究所
100158014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1001580141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戴寶村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作者) 曾雨潔zh_TW
dc.creator (作者) 曾雨潔zh_TW
dc.date (日期) 2017en_US
dc.date.accessioned 1-三月-2017 17:11:45 (UTC+8)-
dc.date.available 1-三月-2017 17:11:45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1-三月-2017 17:11:45 (UTC+8)-
dc.identifier (其他 識別碼) G1001580141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06870-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台灣史研究所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100158014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花蓮新城鄉地區是臺灣東部最佳的軍事地點。以軍事用地的隱蔽和防禦性質,其臺灣東部山脈的天險優勢,首重山脈次重平原的軍事條件下,花蓮新城鄉地區成為臺灣東部最佳的軍事地點。
清領與日治時期的統治者為求護蕃保產、避免蕃漢爭端,並且嚴禁漢人入境侵墾而選擇花蓮新城鄉地區作為軍事用地。清領時期的消極治臺政策以及日治時期殖民地政策,花蓮新城鄉地區無法完全發揮軍事優勢。戰後的國民黨政府來臺,一心為求「反攻大陸」,花蓮新城鄉地區的天險優勢得到機會發揮,建造了臺灣東部最隱密、最堅固的佳山基地。
1970年代國民黨政府遭逢各國斷交、被逼出聯合國。美國也由於越戰的泥淖以及冷戰的政治考量,開始主動親近中國。在冷戰之前,美國支持國民黨政權,佳山基地並非過客心態執政者的考量;在冷戰之後,美國支持中國政權,國民黨政府需自立自強,花蓮新城鄉地區的軍事價值至此受到最強烈的重視,促成佳山基地的完成。總體而言,冷戰的爆發進而促成佳山基地的完成,使得花蓮新城鄉地區的軍事價值在戰後時期最受到重視。
綜觀臺灣東部花蓮新城地區在東臺灣發展歷史各時期間的軍事建設:清領以及日治時期,兩者軍事建構的共通性在於當時原住民潛在的威脅性,導致該時代的統治者必須引入駐軍駐守東臺灣。儘管在此二個時期的新城地區都未成為東臺灣軍事建設的最重鎮,然而由於原住民在新城地區活動頻繁,因此統治者總是視新城地區為駐軍的重點區域。而駐軍警戒範圍與原住民活動範圍的角力,讓花蓮新城地區始終處於東臺灣軍事常駐的要點。
戰後的東臺灣花蓮新城地區,遭遇迥然不同情形:此時新城地區的軍事建構成因主要來自中國國民黨軍「反攻大陸」的國策。由於中國國民黨以「反攻大陸」做為首要國策,戰後避居臺灣的國民黨政權面對相對於臺灣西方的「中國大陸」,軍事建構的首要目的在於阻隔中國飛彈與砲擊的威脅性;因此,為求防範西側的中國飛彈以及砲擊攻勢,擁有臺灣各山脈屏障的東部地區的山巒內部,儼然是軍事建構的第一首選。總結而言,戰後的東臺灣花蓮新城地區的軍事建構成因主要來自中國國民黨軍「反攻大陸」的國策。
花蓮新城地區歷經三朝演替,其戰略價值愈發清晰。自清領至戰後,原住民潛在的威脅性因素、政治「反攻大陸」國策因素、地理上的山脈地勢的阻隔因素三者交互作用,影響直至佳山基地的竣工,同時確立了花蓮新城地區在臺灣的軍事戰略價值。
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一章 緒論...........................3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3
第二節 研究回顧....................3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章節架構......8

第二章 新城的自然環境與人文特質..11
第一節 自然環境........................11
第二節 人文特質........................15

第三章 入清版圖與開山撫番..............25
第一節 開山撫番政策................28
第二節 加禮宛事件....................32

第四章 日治下理蕃戰爭與控制..........35
第一節 理蕃政策........................37
第二節 新城事件........................46
第三節 太魯閣事件與研海支廳之設置..........53

第五章 戰後新城的軍事建置..............59
第一節 國家政策:產業東移之影響.............60
第二節 軍事建設:佳山基地、機場、兵營以及軍醫院..............69

第六章 結論...................................83

參考文獻......................................87
zh_TW
dc.format.extent 5486661 bytes-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1001580141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新城地區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軍事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佳山基地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東臺灣zh_TW
dc.title (題名) 花蓮新城地區軍事屬性發展歷程之研究zh_TW
dc.title (題名) A study on the development of military attribute in Xincheng of Hualien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_US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一、史料與專書

1. 小泉鐵著、黃稔惠譯,《蕃鄉風物記》,新北:原住民族委員會,2014。
2. 小泉鐵著、黃廷嫥、何姵儀譯,《臺灣土俗誌》,新北:原住民族委員會,2014。
3. 李南山,《花蓮地誌》,花蓮:花蓮師範專科學校,1966。
4. 李瑞宗,《蘇花道今昔》,花蓮:太魯閣國家公園,2003。
5. 沈葆楨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福建臺灣奏摺》,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7。
6. 沈葆楨,〈臺灣後山請開舊禁摺〉收錄於《臺灣日記與稟啟、福建臺灣奏摺》合訂本,臺北:臺灣大通書局,1995。
7. 花蓮港廳編,《花蓮港廳勢》,臺北:成文出版社,1985。
8. 花蓮港廳編,《花蓮港廳要覽》,臺北:成文出版社,1985。
9. 吳永華,《蘇花古道 宜蘭段調查研究報告》,宜蘭:宜蘭縣立文化中心,1994。
10. 吳贊誠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吳光祿使閩奏稿選錄》,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7。
11. 林玉茹,《殖民地的邊區:東臺灣的政治經濟發展》,臺北:遠流出版社,2007。
12. 林玉茹,《國策會社與殖民地邊區的改造 臺灣拓殖株式會社在東臺灣的經營(1937-1945)》,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2011。
13. 金尚德,《百年立霧溪 太魯閣橫貫道路開拓史》,臺北:玉山社,2015。 
14. 柯培元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噶瑪蘭志略》,南投:國史館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
15. 施添福總編纂,《臺灣地名辭書,卷二,花蓮縣》,南投市:國史館臺灣文獻館:2005。
16. 康培德,《殖民接觸與帝國邊陲 花蓮地區原住民十七至十九世紀的歷史變遷》,臺北:稻鄉出版社,2002。
17. 康培德總編纂,《續修花蓮縣志(民國七十一年至民國九O年)族群篇》,花蓮:花蓮縣政府,2005。
18. 康培德總編纂,《續修花蓮縣志 民國七一年至民國九O年 自然篇》,花蓮:花蓮縣政府,2005。
19. 康培德總編纂,《續修花蓮縣志 民國七一年至民國九O年 經濟篇》,花蓮:花蓮縣政府,2005。
20. 康培德總編纂,《續修花蓮縣志(民國七十一年至民國九十年)歷史篇》,花蓮:花蓮縣文化局,2006。
21. 張家菁,《一個城市的誕生 花蓮市街的形成與發展》,花蓮:花蓮縣立文化中心,1996。
22. 張淑雅,〈擴大衝突、操控美國、放棄反攻?從〈蔣介石日記〉看八二三砲戰〉,收錄於呂芳上主編,《蔣中正日記與民國史研究》,臺北:世界大同,2011。
23.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東州采訪冊》,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
24. 臺灣總督府警務局,〈附錄第二太魯閣蕃害事件顛末〉收錄於《理蕃誌稿》第一卷,臺北:南天書局,1995年。
25. 臺灣文獻館編輯組,《原住民重大歷史事件:七腳川事件寫真帖》,南投: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2005。
26. 臺灣史料集成編輯委員會編,《噶瑪蘭廳志》,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遠流出版社,2006。
27. 潘繼道,《清代臺灣後山平埔族移民之研究》,臺北:稻鄉出版社,2001。
28. 潘繼道,《國家、區域與族群——臺灣後山奇萊地區原住民族群的歷史變遷(1874-1945)》,臺東:東臺灣研究會,2008。
29. 潘朝成、施正鋒編,《加禮宛戰役》,花蓮:國立東華大學原住民民族學院,2010。
30. 藤井志津枝,《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理蕃政策》,臺北:文英堂出版社,2010。
31. 羅大春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海防並開山日記》,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72。

二、期刊論文

1. 何鳳嬌,〈戰後臺拓的的接收〉,《臺灣學通訊》58,2011。
2. 李宜憲,〈晚清後山開撫議論之流變〉,臺北:臺灣風物51:1,2001。
3. 林一宏,〈戟戰奇萊—隘勇線與駐在所〉,《臺灣學通訊》82,2014。
4. 林玉茹,〈臺拓在東臺灣的開發〉,《臺灣學通訊》58,2011。
5. 洪致文,〈花蓮港飛行場的變遷〉,《臺灣學通訊》81,2014。
6. 胡臺麗,〈芋仔與蕃薯—臺灣「榮民」的族群關係與認同〉,《中央研究員民族學研究所集刊》69,1990。
7. 陳家豪,〈蘇花公路的興建與東海自動車株式會社〉,《臺灣學通訊》40,2010。
8. 陳偉智,〈田代安定與《臺東殖民地預察報文》-殖民主義、知識建構與東部臺灣的再現政治〉,《東臺灣研究》3,1998 。
9. 曾令毅,〈空運在臺灣的發展〉,《臺灣學通訊》40,2010。
10. 蔡龍保,〈花東線鐵路的興築與花蓮港廳的發展〉,《臺灣學通訊》40,2010。
11. 潘繼道,〈日據時期臺灣太魯閣族群的反抗血淚〉《歷史月刊》164,2001。
12. 潘繼道,〈淺談撒奇萊雅族與加禮宛事件〉,《臺灣學通訊》16,2009。
13. 潘繼道,〈新城事件歷史現場變遷〉,《臺灣學通訊》82,2014。
14. 鍾淑敏,〈臺灣拓殖株式會社的興衰與起落〉,《臺灣學通訊》58,2011。
15. 鍾淑敏,〈臺灣拓殖株式會社的興衰與起落〉,《臺灣學通訊》58,2011。

三、學位論文

1. 李文良,《帝國的山林——日治時期臺灣山林政策史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1。
2. 沈玉君,《族群、國家力量與花蓮富里地區的開發》,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10。
3. 邢志文,《國防安全與觀光產業協調發展之研究-以花蓮軍民合用機場為例》,國立東華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
4. 吳建昇,《日治以前臺灣後山經營之研究》,臺南: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
5. 吳明季,《失落的話語--花蓮外省老兵的流亡處境及其論述》,花蓮: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
6. 孟祥瀚,《臺灣東部之拓墾與發展1874-1945》,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88。
7. 邵偉達,《國家政策與東臺灣聚落體系的演變(1875-1945)》,臺北:國立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
8. 張永楨,《清代臺灣後山開發之研究》,臺中:私立東海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86。
9. 陳南旭,《清代臺灣噶瑪蘭廳的成立與社會變遷(1786-1820)》,臺北:國立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13。
10. 黃依惠,《國家政策與花蓮縣新城鄉的區域發展研究》,花蓮:國立東華大學臺灣文化學系碩士論文,2014。
11. 黃美順,《日治時期吉安地區地域社會之形塑》,花蓮:國立東華大學臺灣文化學系碩士論文,2012。
12. 詹素娟,《族群、歷史與地域——噶瑪蘭人的歷史變遷(從史前到1900年)》,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1998。
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