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學位論文
文章檢視/開啟
書目匯出
-
題名 論犯罪被害者學於刑法釋義學的運用與影響
The study on the application and influence of "Viktimo-Dogmatik" in the criminal law hermeneutics作者 洪維駿
Hung, Wei-Jiun貢獻者 陳志輝
Chen, Jyh-Huei
洪維駿
Hung, Wei-Jiun關鍵詞 被害者學
犯罪被害者學
刑法釋義學
Victimology
Viktimo-Dogmatik
Criminal law hermeneutics日期 2017 上傳時間 1-五月-2017 11:25:26 (UTC+8) 摘要 簡略總結犯罪被害者學至今近七十年的發展,係在刑事法領域中對於犯罪被害者的重新重視。犯罪被害者學並不意味著苛責犯罪被害人,反而透過類型化的理論形成、原因或犯罪被害者的特質分析與調查,提供刑事政策或刑事司法上之重要且更加全面的觀點。犯罪被害者釋義學可由犯罪被害者角度出發,在刑法釋義學的層次發展並實質的影響刑事不法-主要係不法構成要件之輔助解釋原則。基於刑法的補充性原則、最後手段原則,重視犯罪被害者的應保護性與需保護性。犯罪被害者釋義學是作為構成要件解釋上的基準之一補充與輔助目的性解釋,並進一步對刑法的處罰範圍做出合理的限縮。其並非激烈且極端的訴諸苛責犯罪被害者以免除犯罪行為人之責任,也非意圖取代法益保護的思想而為對於刑法體系的顛覆,僅作為溫和且具有彈性的輔助解釋手段。並無必要對其嚴格限制或批評。犯罪被害者釋義學之運用實質上實不侷限於詐欺罪領域之中。藉由犯罪被害者釋義學,提供更細密完整的觀察角度,對我國刑法分則之中各罪構成要件中犯罪被害者的角色定位加以釐清,將有其實益。犯罪被害者釋義學的出發點既然是犯罪被害者對犯罪的重要作用,則不只輕罪領域內的要件可能運用犯罪被害者釋義學進行解釋,重罪的若干要件之中犯罪被害者是否需要刑法保護,同樣應該討論。應從不同犯罪構成要件加以解構,注意犯罪被害者與犯罪行為人的共同作用。犯罪被害者釋義學主要針對的是特定犯罪之特定不法構成要件,立法者制定該要件的見解無法透過文義、體系或歷史解釋的方法確立。此時應可透過先歸納、後演繹的方式,證立犯罪被害者釋義學,並作為解釋上可廣泛運用的輔助原則。由犯罪被害者釋義學的運用與歸納,可看出從犯罪本身的保護法益層次認定、再至個別要件規範係為保護犯罪被害者的構成要件規範或僅做為加重理由、且及於立法層次上的入罪或除罪化討論。犯罪被害者以刑法保護的需求,可具有「聯結功能」,提供學理上相同問題上相同解釋之依據,並透過對犯罪被害者需保護性的相同與不同理解,於不同犯罪的構成要件解釋或立法妥適性探討時一併考量,做出合理的解釋。犯罪被害者釋義學之核心思維係最後手段原則的具體化,然而重點在於「如何具體化」。透過歸納犯罪被害者釋義學之運用,最後手段原則當然係刑法中的重要原則,但犯罪被害者與刑法之間的關聯,仍在於法益。無論是具體犯罪被害者的利益,或是抽象而廣義甚至可能的犯罪被害者需要以刑法保護,事實上構成了法益的一部,僅係在國家掌握刑罰權之下因而隱沒於法益概念之中。因此犯罪被害者釋義學應認為是一種從法益的認定與範圍出發,重視國家所應以刑法保護者並在各層次實踐的原則。故犯罪被害者釋義學可完全在現行刑法的體系、概念及理論當中實踐,刑事法長久以來討論與發展其實也從未擺脫個別犯罪被害者的思考。也因此犯罪被害者釋義學應是全面的、不激進的且可被接受的原則,並在不法構成要件解釋甚而整體刑事政策上皆可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一、中文文獻(一)教科書1.甘添貴,刑法各論(上),三版,三民,2013年。2.甘添貴,刑法各論(下),三版,三民,2013年。3.甘添貴,體系刑法各論(第二卷),修訂再版,瑞興,2004年。4.林山田,刑法各罪論,五版,自版,2006年。5.林山田、林東茂、林燦璋合著,犯罪學,三民,增訂四版,2007年。6.林東茂,刑法綜覽,八版,一品,2015年。7.張甘妹,犯罪學原論,三民,修訂13版,1999年。8.許福生,刑事政策學,元照,修訂2版,2007年。9.陳子平,刑法各論(上),元照,2013年。10.陳子平,刑法各論(下),元照,2014年。11.黃仲夫,刑法精義,修訂二十五版,元照,2009年。12.蔡墩銘,刑法各論,修訂六版,三民,2008年。13.盧映潔,刑法分則新論,修訂十一版,新學林,2016年。14.韓忠謨,刑法分則,三民,1970年。(二)專書與專論1.Arthur Kaufmann著,劉幸義等合譯,法律哲學,五南,2000年。2.張平吾,被害者學概論,中央警察大學,1999年。3.盧映潔,犯罪與被害:刑事政策問題之德國法制探討,新學林,2009年。4.許恒達,法益保護與行為刑法,元照,2016年。5.許玉秀,犯罪階層體系及其方法論,春風煦日刑法論壇,2000年。6.鍾宏斌,法益理論的憲法基礎,春風煦日刑法論壇,2012年。7.陳子平、謝煜偉、黃士軒譯,日本刑法典,元照,2016年。8.陳慈幸,犯罪被害者理論の展開:台日比較をふまえて,濤石文化,2005年。9.陳慈幸,組織犯罪與被害者學:二個犯罪學論理之延伸概念,濤石文化,2005年。10.陳慈幸,犯罪被害與鑑識:犯罪被害者學的另層次的思考,新學林,2010年。11.顏厥安,法與實踐理性,允晨,1998年。12.黃富源、范國勇、張平吾合著,犯罪學新論,台灣警察學會,修訂三版,2012年。13.黃惠婷,刑法案例演習(三),新學林,2011年。14.黃榮堅,刑罰的極限,元照,1999年。(三)期刊文獻1.Bernd Schünemann著,王玉全、鍾豪峰、張姿倩譯,收錄於:刑事不法之體系:以法益概念與被害者學作為總則體系與分則體系間的橋樑,刑事法之基礎與界限──洪福增教授紀念專輯,2003年4月。2.宮澤浩一著,張甘妹譯,被害者化與其對策,刑事法雜誌,第32卷1期,1988年2月。3.丁道源,漫談「被害者學」,醫事法學,第1卷8-10期,頁180。4.王正嘉,刑事司法上被害人保護及其與犯罪人關係--一個批判的省思,月旦法學雜誌,第110期,2004年7月。5.王皇玉,汽車內活動是「非公開」活動嗎?,月旦法學教室,第76期,2009年2月。6.王皇玉,強制性交殺人結合犯,月旦法學教室,第89期,2010年2月。7.王皇玉,加重結果犯之因果關係,月旦法學教室,第145期,2014年11月,頁28-29。8.王效文,加重結果犯之性質與構造-評最高法院九十八年台上字第五三一○號刑事判決,月旦裁判時報,第5期,2010年10月。9.田炎欣,從「犯罪被害者學」探討電視新聞製播規範,犯罪學期刊,第16卷2期,2013年12月。10.申柳華,德國刑法被害人信條學研究初論,刑事法評論,第28卷,2011年1月。11.何賴傑,從被害人訴訟參加論刑事訴訟結構與解構,法官協會雜誌,第17期,2015年12月。12.李茂生,刑法新修妨害電腦使用罪章芻議(上),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54期,2004年1月。13.李聖傑,溢領借款的詐欺-評台北地院九十二年度自字第十七號判決,月旦法學雜誌,第120期,2005年5月。14.李聖傑,攜帶兇器竊盜的兇器概念,月旦法學教室,第59期,2007年9月。15.李聖傑,刑法第二二二條第一項第一款「二人以上共同犯之」的適用思考,政大法學評論,第115期,2010年6月。16.李聖傑,親愛的小孩,月旦法學教室,第131期,2013年9月。17.林鈺雄、王梅英,從被害者學談刑法詐欺罪,月旦法學雜誌,第35期,1998年4月。18.徐育安,當場激於義憤,月旦法學教室,第122期,2012年2月。19.張捷,犯罪學熱點追蹤--被害者學,司法新趨勢,第38期,2009年6月。20.許玉秀,妨害性自主之強制、乘機與利用權勢-何謂性自主?,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42期,2003年1月。21.許恒達,論通訊保障監察法的行為主體-法益取向的解釋觀點,月旦法學雜誌,第169期,2009年6月。22.許恒達,電腦詐欺與不正方法,政大法學評論,第140期,2015年3月。23.許福生,犯罪被害人保護政策之回顧與展望,月旦法學雜誌,第178期,2010年3月。24.陳志龍,酒不醉人,人自罪-妨害性自主罪之探討,月旦法學雜誌,第75期,2001年8月。25.陳慈幸,由政策觀點檢視我國被害者學之興起、發展與研究建議-1-,法務通訊,第2176期,2004年3月。26.陳慈幸,被害者學與犯罪被害人保護之現狀與未來趨向,收錄於:刑事政策與犯罪研究論文集,第11卷,2008年12月。27.黃富源,被害者學理論的再建構,中央警察大學犯罪防治學報,第3期,2002年12月28.黃蘭媖,被害調查的國際比較—兼論對我國被害者研究理論與政策啟示,收錄於:刑事政策與犯罪研究論文集,第9卷,2006年11月,頁145-173。29.廖晉賦,「懷疑」是否構成詐欺罪之「陷於錯誤」--以「被害者學理論」為中心,刑事法雜誌,第53卷3期,2009年6月。30.蔡聖偉,論盜用他人提款卡的刑事責任,月旦法學雜誌,第144期,2007年5月。31.蔡聖偉,廟不可炎-論失火罪客體的屬性認定,月旦法學教室,第85期,2009年11月。32.蔡聖偉,論「對幼童性交罪」與「強制性交罪」的關係-評最高法院九十九年第七次刑事庭決議,月旦裁判時報,第8期,2011年4月。33.蔡聖偉,斬手是眾-論聚眾鬥毆最的適用與重傷害的認定,台灣法學雜誌,第199期,2012年5月。34.蔡蕙芳,傷害致死罪之適用-最高法院判例與判決之評釋,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61期,2004年8月。35.蔡蕙芳,刑法第315條之1「非空開」與「無故」要件,月旦裁判時報,第2期,2010年4月。36.盧映潔,「猥褻」二部曲,論公然猥褻罪,月旦法學雜誌,第102期,2003年11月。37.盧映潔,強吻案之評釋,月旦法學雜誌,第90期,2002年11月。38.盧映潔,「意不意願」很重要嗎?-評高雄地方法院九十九年訴字第四二二號判決暨最高法院九十九年第七次刑庭決議,月旦法學雜誌,第186期,2010年10月。39.蕭宏宜,竊盜行為的犯罪參與問題,月旦法學雜誌,第230期,2014年7月。40.薛智仁,聚眾鬥毆罪之研究,刑事法雜誌,第44卷4期,2000年8月。41.謝如媛,修復式司法的現狀與未來,月旦法學雜誌,第118期,2005年3月。42.謝如媛,夢想或現實?由紐西蘭經驗看修復式司法之可能性──以法院轉介之修復式司法方案為中心,成大法學,第14卷,2007年12月。(四)碩博士論文1.王容溥,犯罪被害人參加訴訟制度之研究,東吳大學法學院博士論文,2013年9月。2.呂秉翰,刑法上詐術概念之研究-構成要件類型之體系分析,東海大學博士論文,2011年。3.李立暐,被害者信條學與詐欺罪,國立臺北大學碩士論文,2006年6月。4.卓晏任,「宗教詐欺」之研究,中央警察大學碩士論文,2013年。5.周漾沂,被害人自陷風險對於行為人不法之作用,國立臺灣大學碩士論文,2005年7月。6.林聖峰,論宗教詐欺-以得被害人承諾或同意為中心,東吳大學碩士論文,2013年。7.陳麗欣,國民中學校園學生暴行之研究-從被害者學觀點分析,國立政治大學博士論文,1988年。8.葉施惠,印尼籍女性家事移工生命歷程及被害經驗,國立台北大學碩士論文,2015年。9.廖釗頡,網路釣魚被害類型及其成因,國立台北大學碩士論文,2009年。(五)其他1.法務部編,犯罪被害人保護之研究,1995年。2.廖宜寧,德國性侵害犯罪條文修正簡評,http://pnn.pts.org.tw/main/2016/07/16/%E5%BE%B7%E5%9C%8B%E6%80%A7%E4%BE%B5%E5%AE%B3%E7%8A%AF%E7%BD%AA%E6%A2%9D%E6%96%87%E4%BF%AE%E6%AD%A3%E7%B0%A1%E8%A9%95/(最後瀏覽日期:2016/12/17)。二、德文文獻(一)教科書1.Arzt/ Weber/ Heinrich/ Hilgendorf, Strafrecht Besonderer Teil, 2009.2.Roxin,Claus:Strafrecht Allegemeiner Teil, Band I, 4. Auflage, 2006.(二)專書1.Ellmer, Manfred:Betrug und Opfermitverantwortung, 1986.2.Günther, Hans-Ludwig:Strafrechtswidrigkeit und Strafunrechtsausschuluß, 1983.3.Hassemer, Raimund:Schutzbedürftigkeit des Opfers und Strafrechtsdogmatik, 1981.4.Hassemer, Winfried:Einführung in die Grundlage des Strafrechts, 1990.5.Hillenkamp,Thomas:Vorsatztat und Opferverhalten, 1981.6.Kurth, Frowin Jörg:Das Mitverschulden des Opfers beim Betrug, 1984.7.Mitsch, Wolfgang:Rechtfertigung und Opferverhalten, 2004.8.Pawlik, Michael:Das unerlaubte Verhalten beim Betrug, 1999.9.Roxin, Claus:Kriminalpolitik und Strafrechtssystem, 2 Auflage,1973.10.Roxin, Claus:Täterschaft und Tatherrschaft, 8. Auflage, 2006.11.Schneider, Hans Joachim:Das Verbrechensopfer in der Strafrechtspflege,1982. (三)註釋書1.Hoyer, Systematischer Kommentar zum Strafgesetzbuch, 8 Auflage, 2012.2.Tiedemann, Leipziger Kommentar Strafgesetzbuch, 12 Auflage, 2008.(四)期刊論文1.Amelung,Knut:Auf der Rückseite der Strafnorm: Opfer und Normvertrauen in der strafrechtsdogmatischen Argumentation, in: Festschrift für Albin Eser zum 70. Geburtstag, 2005, S. 6 f.2.Amelung,Knut:Irrtum und Zweifel des Getäuschten beim Betrug, GA 1977, S. 1 ff.3.Amelung,Knut:Rezension von Hillenkamp, Vorsatztat und Opferverhalten, GA 1984, S.582 f.4.Anastasopoulou, Ioanna:Zur aktuellen Leistungsfähigkeit des viktimologischen Ansatzes, in: Festschrift für Claus Roxin zum 80. Geburtstag, 2011, S. 1941 f.5.Giehring, Hermann:Prozeßbetrug im Versäumnis- und Mahnverfahren-zugleich ein Beitrag zur Auslegung des Irrtumsbegriffs in § 263 StGB, GA 1973, S. 16 ff.6.Günther, Hans-Ludwig:Das viktimodogmatische Prinzip aus andere Perspektive: Opferschutz Staat Entkriminalisierung, in: Festschrift für Theodor Lenckner zum 70. Geburtstag, 1998, S.70 f.7.Meliá, Cancio:Viktimologischer Ansatz vs. Selbstverantwortungsgrundsatz (zuglich: Allgemeiner Teil vs. Besonderer Teil)?, in: Festschrift für Bernd Schünemann zum 70. Geburtstag, 2014, S.316.8.Schünemann, Bernd:Der strafrechtliche Schutz von Privatgeheimnissen, ZstW 1978, S. 54 ff.9.Schünemann, Bernd:Methodologische Prolegomena zur Rechtsfindung im Besonderen Teil des Strafrechts, in: Festschrift für Paul Bockelmann,1978, S. 123 ff.10.Schünemann, Bernd:Einige vorläufige Berkungen zur Bedeutung des viktimologischen Ansatzes in der Strafrechtsdogmatik, in: Schneider(Hrsg.), Das Verbrechensopfer in der Strafrechtspflege, 1982, S. 409.11.Schünemann, Bernd:Die Zukunft der Viktimo-Dogmatik: die viktimologische Maxime als umfassendes regulatives Prinzip zur Tatbestandseingrenzung im Strafrecht, in: Festschrift für Hans Joachim Faller, 1984, S. 371 f.12.Schünemann, Bernd:Strafrechtssystem und Kriminalpolitik, in: Festschrift für Rudolf Schmitt zum 70. Geburtstag, 1992, S. 125 ff.13.Schünemann, Bernd:Das System des strafrechtlichen Unrechts: Rechtsgutsbegriff und Viktimodogmatik als Brücke zwischen dem system des Allegemeinen Teil und dem Besonderen Teil, in: Schünemann(Hrsg.), Strafrechtssystem und Betrug, 2002, S. 51 ff.14.Schünemann, Bernd:Der Schwindel in der Dogmatik und die doppelte Weischeit der Viktimo-Dogmatik, in: Festschrift für Werner Beulke zum 70. Geburtstag, 2015, S. 545 ff.三、英文文獻(一)專書1.Andrew Karmen, Crime Victims : an introduction to victimology, 8-10(1990)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法律學系
102651048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2651048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陳志輝 zh_TW dc.contributor.advisor Chen, Jyh-Huei en_US dc.contributor.author (作者) 洪維駿 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作者) Hung, Wei-Jiun en_US dc.creator (作者) 洪維駿 zh_TW dc.creator (作者) Hung, Wei-Jiun en_US dc.date (日期) 2017 en_US dc.date.accessioned 1-五月-2017 11:25:26 (UTC+8) - dc.date.available 1-五月-2017 11:25:26 (UTC+8) -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1-五月-2017 11:25:26 (UTC+8) - dc.identifier (其他 識別碼) G0102651048 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09262 -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 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 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法律學系 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102651048 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簡略總結犯罪被害者學至今近七十年的發展,係在刑事法領域中對於犯罪被害者的重新重視。犯罪被害者學並不意味著苛責犯罪被害人,反而透過類型化的理論形成、原因或犯罪被害者的特質分析與調查,提供刑事政策或刑事司法上之重要且更加全面的觀點。犯罪被害者釋義學可由犯罪被害者角度出發,在刑法釋義學的層次發展並實質的影響刑事不法-主要係不法構成要件之輔助解釋原則。基於刑法的補充性原則、最後手段原則,重視犯罪被害者的應保護性與需保護性。犯罪被害者釋義學是作為構成要件解釋上的基準之一補充與輔助目的性解釋,並進一步對刑法的處罰範圍做出合理的限縮。其並非激烈且極端的訴諸苛責犯罪被害者以免除犯罪行為人之責任,也非意圖取代法益保護的思想而為對於刑法體系的顛覆,僅作為溫和且具有彈性的輔助解釋手段。並無必要對其嚴格限制或批評。犯罪被害者釋義學之運用實質上實不侷限於詐欺罪領域之中。藉由犯罪被害者釋義學,提供更細密完整的觀察角度,對我國刑法分則之中各罪構成要件中犯罪被害者的角色定位加以釐清,將有其實益。犯罪被害者釋義學的出發點既然是犯罪被害者對犯罪的重要作用,則不只輕罪領域內的要件可能運用犯罪被害者釋義學進行解釋,重罪的若干要件之中犯罪被害者是否需要刑法保護,同樣應該討論。應從不同犯罪構成要件加以解構,注意犯罪被害者與犯罪行為人的共同作用。犯罪被害者釋義學主要針對的是特定犯罪之特定不法構成要件,立法者制定該要件的見解無法透過文義、體系或歷史解釋的方法確立。此時應可透過先歸納、後演繹的方式,證立犯罪被害者釋義學,並作為解釋上可廣泛運用的輔助原則。由犯罪被害者釋義學的運用與歸納,可看出從犯罪本身的保護法益層次認定、再至個別要件規範係為保護犯罪被害者的構成要件規範或僅做為加重理由、且及於立法層次上的入罪或除罪化討論。犯罪被害者以刑法保護的需求,可具有「聯結功能」,提供學理上相同問題上相同解釋之依據,並透過對犯罪被害者需保護性的相同與不同理解,於不同犯罪的構成要件解釋或立法妥適性探討時一併考量,做出合理的解釋。犯罪被害者釋義學之核心思維係最後手段原則的具體化,然而重點在於「如何具體化」。透過歸納犯罪被害者釋義學之運用,最後手段原則當然係刑法中的重要原則,但犯罪被害者與刑法之間的關聯,仍在於法益。無論是具體犯罪被害者的利益,或是抽象而廣義甚至可能的犯罪被害者需要以刑法保護,事實上構成了法益的一部,僅係在國家掌握刑罰權之下因而隱沒於法益概念之中。因此犯罪被害者釋義學應認為是一種從法益的認定與範圍出發,重視國家所應以刑法保護者並在各層次實踐的原則。故犯罪被害者釋義學可完全在現行刑法的體系、概念及理論當中實踐,刑事法長久以來討論與發展其實也從未擺脫個別犯罪被害者的思考。也因此犯罪被害者釋義學應是全面的、不激進的且可被接受的原則,並在不法構成要件解釋甚而整體刑事政策上皆可做出貢獻。 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一章 緒論 3第一節 研究動機 3第二節 我國研究概況與研究必要性 6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範圍暨研究架構 8第四節 用語辨析 9第二章 犯罪學領域的犯罪被害者學 13第一節 犯罪被害者學之起源 13第二節 犯罪被害者學之發展 15第三節 犯罪被害者學之研究重點與研究成果 17第一項 犯罪學與犯罪被害者學 17第二項 犯罪被害者學之任務 19第三項 犯罪被害者學中犯罪行為人與犯罪被害者之關係 20第四項 小結:犯罪被害者學之研究價值與貢獻 24第三章 刑法領域的犯罪被害者釋義學 27第一節 以「狹義的犯罪被害者」概念為前提 27第二節 現行刑法體系下採納犯罪被害者學方法 27第一項 犯罪被害者學與刑法釋義學 27第二項 目的理性刑法體系下納入犯罪被害者學觀點 31第三項 犯罪被害者釋義學(Viktimo-Dogmatik)的開展 33第三節 對於犯罪被害者釋義學之批評與回應 42第一項 文獻上之批評 42第二項 Schünemann對批判之回應 44第四節 犯罪被害者釋義學與客觀歸責理論下的自我負責原則(Selbstverantwortungsprinzip) 50第五節 犯罪被害者釋義學於詐欺罪構成要件解釋之應用 56第一項 德國多數說之否定見解與分析 56第二項 刑法釋義學中限縮解釋詐欺罪構成要件之學說見解 61第六節 本文見解 70第四章 犯罪被害者釋義學之運用論析 76第一節 犯罪被害者釋義學之現今討論與可能之突破 76第一項 犯罪被害者釋義學主要運用範圍為詐欺罪 76第二項 詐欺罪以外犯罪之運用可能 78第三項 本文見解 79第二節 犯罪被害者釋義學原則-歸納法或演繹法 82第一項 文獻看法整理 82第二項 透過先歸納後演繹之方式證立犯罪被害者釋義學 85第五章 犯罪被害者釋義學在我國刑法分則構成要件解釋之可能貢獻與證立 88第一節 我國刑法分則規範簡析 88第一項 我國刑法分則架構及比較法參考 88第二項 我國刑法分則中的犯罪被害者定位 92第三項 小結暨本文見解 96第二節 犯罪被害者釋義學演繹應預設之基本觀點 99第三節 犯罪被害者釋義學觀點之不法構成要件分析 100第一項 保護犯罪被害者性自主之不法構成要件分析 100第二項 保護犯罪被害者生命身體之不法構成要件分析 121第三項 保護犯罪被害者自由之不法構成要件分析 130第四項 保護犯罪被害者名譽信用之不法構成要件綜合分析 133第五項 保護犯罪被害者隱私之不法構成要件綜合分析 134第六項 保護犯罪被害者財產之不法構成要件分析 136第四節 其他犯罪被害者釋義學之可能運用與貢獻 145第一項 妨害電腦使用罪章之保護法益認定 145第二項 公共危險罪章中特定要件之輔助解釋 146第三項 偽造貨幣罪章中的犯罪被害者要素 147第四項 刑法分則中特定罪章之法益認定 148第五節 犯罪被害者釋義學運用之歸納與具體原則演繹 150第六章 結論 155參考文獻 159 zh_TW dc.format.extent 2289677 bytes -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2651048 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被害者學 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犯罪被害者學 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刑法釋義學 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Victimology 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Viktimo-Dogmatik 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Criminal law hermeneutics en_US dc.title (題名) 論犯罪被害者學於刑法釋義學的運用與影響 zh_TW dc.title (題名) The study on the application and influence of "Viktimo-Dogmatik" in the criminal law hermeneutics 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 en_US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一、中文文獻(一)教科書1.甘添貴,刑法各論(上),三版,三民,2013年。2.甘添貴,刑法各論(下),三版,三民,2013年。3.甘添貴,體系刑法各論(第二卷),修訂再版,瑞興,2004年。4.林山田,刑法各罪論,五版,自版,2006年。5.林山田、林東茂、林燦璋合著,犯罪學,三民,增訂四版,2007年。6.林東茂,刑法綜覽,八版,一品,2015年。7.張甘妹,犯罪學原論,三民,修訂13版,1999年。8.許福生,刑事政策學,元照,修訂2版,2007年。9.陳子平,刑法各論(上),元照,2013年。10.陳子平,刑法各論(下),元照,2014年。11.黃仲夫,刑法精義,修訂二十五版,元照,2009年。12.蔡墩銘,刑法各論,修訂六版,三民,2008年。13.盧映潔,刑法分則新論,修訂十一版,新學林,2016年。14.韓忠謨,刑法分則,三民,1970年。(二)專書與專論1.Arthur Kaufmann著,劉幸義等合譯,法律哲學,五南,2000年。2.張平吾,被害者學概論,中央警察大學,1999年。3.盧映潔,犯罪與被害:刑事政策問題之德國法制探討,新學林,2009年。4.許恒達,法益保護與行為刑法,元照,2016年。5.許玉秀,犯罪階層體系及其方法論,春風煦日刑法論壇,2000年。6.鍾宏斌,法益理論的憲法基礎,春風煦日刑法論壇,2012年。7.陳子平、謝煜偉、黃士軒譯,日本刑法典,元照,2016年。8.陳慈幸,犯罪被害者理論の展開:台日比較をふまえて,濤石文化,2005年。9.陳慈幸,組織犯罪與被害者學:二個犯罪學論理之延伸概念,濤石文化,2005年。10.陳慈幸,犯罪被害與鑑識:犯罪被害者學的另層次的思考,新學林,2010年。11.顏厥安,法與實踐理性,允晨,1998年。12.黃富源、范國勇、張平吾合著,犯罪學新論,台灣警察學會,修訂三版,2012年。13.黃惠婷,刑法案例演習(三),新學林,2011年。14.黃榮堅,刑罰的極限,元照,1999年。(三)期刊文獻1.Bernd Schünemann著,王玉全、鍾豪峰、張姿倩譯,收錄於:刑事不法之體系:以法益概念與被害者學作為總則體系與分則體系間的橋樑,刑事法之基礎與界限──洪福增教授紀念專輯,2003年4月。2.宮澤浩一著,張甘妹譯,被害者化與其對策,刑事法雜誌,第32卷1期,1988年2月。3.丁道源,漫談「被害者學」,醫事法學,第1卷8-10期,頁180。4.王正嘉,刑事司法上被害人保護及其與犯罪人關係--一個批判的省思,月旦法學雜誌,第110期,2004年7月。5.王皇玉,汽車內活動是「非公開」活動嗎?,月旦法學教室,第76期,2009年2月。6.王皇玉,強制性交殺人結合犯,月旦法學教室,第89期,2010年2月。7.王皇玉,加重結果犯之因果關係,月旦法學教室,第145期,2014年11月,頁28-29。8.王效文,加重結果犯之性質與構造-評最高法院九十八年台上字第五三一○號刑事判決,月旦裁判時報,第5期,2010年10月。9.田炎欣,從「犯罪被害者學」探討電視新聞製播規範,犯罪學期刊,第16卷2期,2013年12月。10.申柳華,德國刑法被害人信條學研究初論,刑事法評論,第28卷,2011年1月。11.何賴傑,從被害人訴訟參加論刑事訴訟結構與解構,法官協會雜誌,第17期,2015年12月。12.李茂生,刑法新修妨害電腦使用罪章芻議(上),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54期,2004年1月。13.李聖傑,溢領借款的詐欺-評台北地院九十二年度自字第十七號判決,月旦法學雜誌,第120期,2005年5月。14.李聖傑,攜帶兇器竊盜的兇器概念,月旦法學教室,第59期,2007年9月。15.李聖傑,刑法第二二二條第一項第一款「二人以上共同犯之」的適用思考,政大法學評論,第115期,2010年6月。16.李聖傑,親愛的小孩,月旦法學教室,第131期,2013年9月。17.林鈺雄、王梅英,從被害者學談刑法詐欺罪,月旦法學雜誌,第35期,1998年4月。18.徐育安,當場激於義憤,月旦法學教室,第122期,2012年2月。19.張捷,犯罪學熱點追蹤--被害者學,司法新趨勢,第38期,2009年6月。20.許玉秀,妨害性自主之強制、乘機與利用權勢-何謂性自主?,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42期,2003年1月。21.許恒達,論通訊保障監察法的行為主體-法益取向的解釋觀點,月旦法學雜誌,第169期,2009年6月。22.許恒達,電腦詐欺與不正方法,政大法學評論,第140期,2015年3月。23.許福生,犯罪被害人保護政策之回顧與展望,月旦法學雜誌,第178期,2010年3月。24.陳志龍,酒不醉人,人自罪-妨害性自主罪之探討,月旦法學雜誌,第75期,2001年8月。25.陳慈幸,由政策觀點檢視我國被害者學之興起、發展與研究建議-1-,法務通訊,第2176期,2004年3月。26.陳慈幸,被害者學與犯罪被害人保護之現狀與未來趨向,收錄於:刑事政策與犯罪研究論文集,第11卷,2008年12月。27.黃富源,被害者學理論的再建構,中央警察大學犯罪防治學報,第3期,2002年12月28.黃蘭媖,被害調查的國際比較—兼論對我國被害者研究理論與政策啟示,收錄於:刑事政策與犯罪研究論文集,第9卷,2006年11月,頁145-173。29.廖晉賦,「懷疑」是否構成詐欺罪之「陷於錯誤」--以「被害者學理論」為中心,刑事法雜誌,第53卷3期,2009年6月。30.蔡聖偉,論盜用他人提款卡的刑事責任,月旦法學雜誌,第144期,2007年5月。31.蔡聖偉,廟不可炎-論失火罪客體的屬性認定,月旦法學教室,第85期,2009年11月。32.蔡聖偉,論「對幼童性交罪」與「強制性交罪」的關係-評最高法院九十九年第七次刑事庭決議,月旦裁判時報,第8期,2011年4月。33.蔡聖偉,斬手是眾-論聚眾鬥毆最的適用與重傷害的認定,台灣法學雜誌,第199期,2012年5月。34.蔡蕙芳,傷害致死罪之適用-最高法院判例與判決之評釋,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61期,2004年8月。35.蔡蕙芳,刑法第315條之1「非空開」與「無故」要件,月旦裁判時報,第2期,2010年4月。36.盧映潔,「猥褻」二部曲,論公然猥褻罪,月旦法學雜誌,第102期,2003年11月。37.盧映潔,強吻案之評釋,月旦法學雜誌,第90期,2002年11月。38.盧映潔,「意不意願」很重要嗎?-評高雄地方法院九十九年訴字第四二二號判決暨最高法院九十九年第七次刑庭決議,月旦法學雜誌,第186期,2010年10月。39.蕭宏宜,竊盜行為的犯罪參與問題,月旦法學雜誌,第230期,2014年7月。40.薛智仁,聚眾鬥毆罪之研究,刑事法雜誌,第44卷4期,2000年8月。41.謝如媛,修復式司法的現狀與未來,月旦法學雜誌,第118期,2005年3月。42.謝如媛,夢想或現實?由紐西蘭經驗看修復式司法之可能性──以法院轉介之修復式司法方案為中心,成大法學,第14卷,2007年12月。(四)碩博士論文1.王容溥,犯罪被害人參加訴訟制度之研究,東吳大學法學院博士論文,2013年9月。2.呂秉翰,刑法上詐術概念之研究-構成要件類型之體系分析,東海大學博士論文,2011年。3.李立暐,被害者信條學與詐欺罪,國立臺北大學碩士論文,2006年6月。4.卓晏任,「宗教詐欺」之研究,中央警察大學碩士論文,2013年。5.周漾沂,被害人自陷風險對於行為人不法之作用,國立臺灣大學碩士論文,2005年7月。6.林聖峰,論宗教詐欺-以得被害人承諾或同意為中心,東吳大學碩士論文,2013年。7.陳麗欣,國民中學校園學生暴行之研究-從被害者學觀點分析,國立政治大學博士論文,1988年。8.葉施惠,印尼籍女性家事移工生命歷程及被害經驗,國立台北大學碩士論文,2015年。9.廖釗頡,網路釣魚被害類型及其成因,國立台北大學碩士論文,2009年。(五)其他1.法務部編,犯罪被害人保護之研究,1995年。2.廖宜寧,德國性侵害犯罪條文修正簡評,http://pnn.pts.org.tw/main/2016/07/16/%E5%BE%B7%E5%9C%8B%E6%80%A7%E4%BE%B5%E5%AE%B3%E7%8A%AF%E7%BD%AA%E6%A2%9D%E6%96%87%E4%BF%AE%E6%AD%A3%E7%B0%A1%E8%A9%95/(最後瀏覽日期:2016/12/17)。二、德文文獻(一)教科書1.Arzt/ Weber/ Heinrich/ Hilgendorf, Strafrecht Besonderer Teil, 2009.2.Roxin,Claus:Strafrecht Allegemeiner Teil, Band I, 4. Auflage, 2006.(二)專書1.Ellmer, Manfred:Betrug und Opfermitverantwortung, 1986.2.Günther, Hans-Ludwig:Strafrechtswidrigkeit und Strafunrechtsausschuluß, 1983.3.Hassemer, Raimund:Schutzbedürftigkeit des Opfers und Strafrechtsdogmatik, 1981.4.Hassemer, Winfried:Einführung in die Grundlage des Strafrechts, 1990.5.Hillenkamp,Thomas:Vorsatztat und Opferverhalten, 1981.6.Kurth, Frowin Jörg:Das Mitverschulden des Opfers beim Betrug, 1984.7.Mitsch, Wolfgang:Rechtfertigung und Opferverhalten, 2004.8.Pawlik, Michael:Das unerlaubte Verhalten beim Betrug, 1999.9.Roxin, Claus:Kriminalpolitik und Strafrechtssystem, 2 Auflage,1973.10.Roxin, Claus:Täterschaft und Tatherrschaft, 8. Auflage, 2006.11.Schneider, Hans Joachim:Das Verbrechensopfer in der Strafrechtspflege,1982. (三)註釋書1.Hoyer, Systematischer Kommentar zum Strafgesetzbuch, 8 Auflage, 2012.2.Tiedemann, Leipziger Kommentar Strafgesetzbuch, 12 Auflage, 2008.(四)期刊論文1.Amelung,Knut:Auf der Rückseite der Strafnorm: Opfer und Normvertrauen in der strafrechtsdogmatischen Argumentation, in: Festschrift für Albin Eser zum 70. Geburtstag, 2005, S. 6 f.2.Amelung,Knut:Irrtum und Zweifel des Getäuschten beim Betrug, GA 1977, S. 1 ff.3.Amelung,Knut:Rezension von Hillenkamp, Vorsatztat und Opferverhalten, GA 1984, S.582 f.4.Anastasopoulou, Ioanna:Zur aktuellen Leistungsfähigkeit des viktimologischen Ansatzes, in: Festschrift für Claus Roxin zum 80. Geburtstag, 2011, S. 1941 f.5.Giehring, Hermann:Prozeßbetrug im Versäumnis- und Mahnverfahren-zugleich ein Beitrag zur Auslegung des Irrtumsbegriffs in § 263 StGB, GA 1973, S. 16 ff.6.Günther, Hans-Ludwig:Das viktimodogmatische Prinzip aus andere Perspektive: Opferschutz Staat Entkriminalisierung, in: Festschrift für Theodor Lenckner zum 70. Geburtstag, 1998, S.70 f.7.Meliá, Cancio:Viktimologischer Ansatz vs. Selbstverantwortungsgrundsatz (zuglich: Allgemeiner Teil vs. Besonderer Teil)?, in: Festschrift für Bernd Schünemann zum 70. Geburtstag, 2014, S.316.8.Schünemann, Bernd:Der strafrechtliche Schutz von Privatgeheimnissen, ZstW 1978, S. 54 ff.9.Schünemann, Bernd:Methodologische Prolegomena zur Rechtsfindung im Besonderen Teil des Strafrechts, in: Festschrift für Paul Bockelmann,1978, S. 123 ff.10.Schünemann, Bernd:Einige vorläufige Berkungen zur Bedeutung des viktimologischen Ansatzes in der Strafrechtsdogmatik, in: Schneider(Hrsg.), Das Verbrechensopfer in der Strafrechtspflege, 1982, S. 409.11.Schünemann, Bernd:Die Zukunft der Viktimo-Dogmatik: die viktimologische Maxime als umfassendes regulatives Prinzip zur Tatbestandseingrenzung im Strafrecht, in: Festschrift für Hans Joachim Faller, 1984, S. 371 f.12.Schünemann, Bernd:Strafrechtssystem und Kriminalpolitik, in: Festschrift für Rudolf Schmitt zum 70. Geburtstag, 1992, S. 125 ff.13.Schünemann, Bernd:Das System des strafrechtlichen Unrechts: Rechtsgutsbegriff und Viktimodogmatik als Brücke zwischen dem system des Allegemeinen Teil und dem Besonderen Teil, in: Schünemann(Hrsg.), Strafrechtssystem und Betrug, 2002, S. 51 ff.14.Schünemann, Bernd:Der Schwindel in der Dogmatik und die doppelte Weischeit der Viktimo-Dogmatik, in: Festschrift für Werner Beulke zum 70. Geburtstag, 2015, S. 545 ff.三、英文文獻(一)專書1.Andrew Karmen, Crime Victims : an introduction to victimology, 8-10(1990) 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