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學位論文

文章檢視/開啟

書目匯出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引文資訊

TAIR相關學術產出

題名 臺北市國民小學校長空間領導與學校組織創新關係之研究
A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rincipal’s Space Leadership and School Organizational Innovation of Elementary Schools in Taipei City
作者 簡宜珍
Chien, Yi Chen
貢獻者 湯志民
Tang, Chih Min
簡宜珍
Chien, Yi Chen
關鍵詞 校長空間領導
學校組織創新
Principal’s space leadership
School organizational innovation
日期 2017
上傳時間 28-八月-2017 11:56:34 (UTC+8)
摘要 本研究旨在瞭解臺北市國民小學校長空間領導與學校組織創新之現況,探討不同背景變項知覺程度之差異,分析校長空間領導與學校組織創新之相關情形,探究校長空間領導對學校組織創新的預測力,並建構國民小學校長空間領導與學校組織創新的結構方程式模型。
本研究採問卷調查法,共計抽樣100所學校,發出970份問卷,回收764份問卷,獲得有效問卷619份,可用率為64%,且經由描述統計分析、因素分析、t考驗檢定、ANOVA變異數分析、皮爾森積差相關分析及結構方程模式分析獲得研究結果。
本研究獲致結論如下:
一、臺北市國民小學校長空間領導達高程度表現,以「融入課程教學」構面發展最佳。
二、臺北市國民小學學校組織創新達高程度表現,以「公共關係創新」構面發展最佳。
三、臺北市國民小學以學校規模49班以上、男性、在現職學校服務年資5年以下與兼任主任職務之教師知覺校長空間領導程度較高。
四、臺北市國民小學以學校規模49班以上、男性、30歲以下、在現職學校服務年資5年以下與兼任主任職務之教師知覺學校組織創新程度較高。
五、國民小學校長空間領導與學校組織創新之間存有高度正相關。
六、國民小學校長空間領導對學校組織創新具有預測力。
七、國民小學校長空間領導與學校組織創新結構方程式模型獲得支持。
最後,本研究依據研究結論提出建議,俾供國民小學校長、教育行政機關與未來研究之參考。
This study aims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rincipal’s space leadership and school organizational innovation of elementary schools in Taipei City, to explore the diversity of different background variables in the principal’s space leadership and school organizational innovation, as well as to construct the theoretical model for these two elements.
The data were collected from 100 elementary schools in Taipei City, and 970 questionnaires were distributed, with 619 valid samples. The effective rate was sixty-four percent. The collected data was analyzed by the method of descriptive statistics, 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is, t-test, one-way ANOVA, Pearson correlation, and SEM. Below are the conclusions of this study:

1.The level of the principal’s space leadership in Taipei City schools is high, and the performance in the dimension of “integrated curriculum and teaching into space” is outstanding.
2.The level of school organizational innovation in Taipei City schools is high, and the performance in the dimension of “public relations innovation” is outstanding.
3.In Taipei City, the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who work in the large size school having over forty-nine classes, who are male, whose years of in-service experience are under five, and who work as directors have higher perception on the principal’s space leadership.
4.In Taipei City, the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who work in the large size school having over forty-nine classes, who are male, who are under thirty years old, whose years of in-service experience are under five, and who work as directors have higher perception on school organizational innovation.
5.High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presentes between the principal’s space leadership and school organizational innovation.
6.The principal’s space leadership has a predictive effect on school organizational innovation of elementary schools.
7.The results of this research support the theoretical model constructed in this study.
At last, according to the above conclusions, the study offers suggestions for elementary school principals, education administration authorities and future research.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王世璋(2006)。國小校長轉型領導學校組織學習與學校組織創新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王如哲(2000)。知識管理與學校革新。教育研究集刊,45,35-55。
王娜玲(2009)。臺北市國小校長領導行為與教師組織公民行為之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學報,40(1),119-156。
江澈(2007)。私立高級中學校長競值領導、教師專業承諾、組織創新與組織效能關係之研究─私立高中有效經營模式之建構(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江錦鳳(2009)。國民小學校長服務領導行為與組織創新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輔仁大學,臺北市。
吳育綺(2006)。國中校長轉型領導、組織創新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吳明隆(2009)。結構方程模式:方法與實務應用。高雄市:麗文。
吳金能(2010)。與空間對話—建築空間簡論。美育,175,19-23。
吳清山(2004)。學校創新經營理念與策略。教師天地,128,30-44。
吳清山(2005)。學校行政研究。臺北市:高等教育。
吳清山(2013)。空間領導。教育研究月刊,231,125-126。
吳清山(2014)。教育領導與人才培育。教育研究月刊,246,5-19。
宋雯榮(2008)。高雄市國小校長競值領導行為、組織創新氣氛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李冠瑩(2015)。新北市公立國民小學校長空間領導與教師效能感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李冠霖(2010)。國民小學校長空間領導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李健慧(2010)。學校組織創新管理、組織文化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以南投縣國小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南投縣。
李瑞娥(2004)。國民學校終身學習文化、組織學習、組織創新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學習型學校模型之建構(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李瑞娥(2005)。學校組織學習、組織創新與學校效能的關係。高雄師大學報,18,45-59。
李慶裕(2012)。國民中學空間領導指標建構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南投縣。
沈敬嵐(2014)。國民中學營造多元文化教育的校園環境研究:以新北市一所國中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林孟琪(2008)。高雄縣市國民小學校長專業領導、教師專業發展與學校組織創新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林明地(2003)。一位卓越國民小學校長的描繪。社教雙月刊,114,20-24。
林明地(2009)。學校創新經營:組織學習的觀點。載於張鈿富(主編),教育行政:理念與創新(267-294頁)。臺北市:高等教育出版社。
林啟鵬(2003)。我國高級職業學校組織創新影響因素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林凱莉(2013)。國民小學校長正向領導、教師組織公民行為與學校組織創新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林新發(2011)。論述組織類型與領導型式。國民教育,51(4),1-11。
林蕙薌(2012)。國小教師正向心理特質與學校組織文化及學校組織創新關係之研究-以高雄市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林權騰(2016)。高雄市國小校長多元型模領導、 學校組織氣氛與學校組織創新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邱皓政(2011)。結構方程模式。臺北市:雙葉書廊。
柯雅欽(2006)。國民小學校長轉型領導、組織創新與教師工作滿意度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柯嚴賀(2007)。國民小學團體動力、組織價值、組織創新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以高雄市為例(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洪自強(2011)。高雄市國民中學校長願景領導、教師組織學習與組織創新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范熾文(2013)。運用組織創新以提升學校效能之探討。教育研究月刊,232,35-47。
徐作聖、邱奕嘉(譯)(2000)。創新管理(原作者:A. Afuah)。臺北市:華泰文化。(原著出版年:1998)
徐易男(2009)。國民小學公共關係、組織創新經營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徐聯恩(2002)。組織知識創造情境之建構。研習論壇月刊,14,25-32。
徐聯恩、郭靜怡(2012)。提升組織創新活力。臺北市:政大。
秦夢群(2011a)。教育行政實務與應用。臺北市:五南。
秦夢群(2011b)。教育行政理論與模式。臺北市:五南。
秦夢群(2013)。教育領導理論與應用。臺北市:五南。
秦夢群、濮世緯(2006)。學校創新經營理念與實施之研究。教育研究與發展,2(3),123-143。
張明輝(2006)。創新管理與學校經營。教育研究月刊,145,41-49。
張新基(2008)。國民小學創新經營、組織文化與組織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張廖佳慧(2004)。大學校園空間營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華大學,新竹市。
張慶勳(2010)。學校組織行為。臺北市:五南。
教育部(2016)。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補助推動精緻國教基礎設施建設計畫作業要點。取自http://edu.law.moe.gov.tw/LawContent.aspx?id=FL045277
曹文娟(2011)。以空間規劃營造學習型學校之個案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臺科技大學,臺中市。
莊明達(2012)。國民小學校長空間領導、品牌管理與創新經營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莊家萱(2010)。高雄市國民中學組織創新氣氛與學校經營績效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莊國威(2011)。教師知覺國民中學校長領導態度與學校組織創新經營之相關研究—以花東兩縣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許婉玉(2016)。新北市國民小學空間領導、學校組織變革與 教師創新教學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郭昭佑(2007)。教育評鑑研究:原罪與解放。臺北市:五南。
郭昭佑、魏家文(2016)。創新班級經營:網路社群媒體之應用。臺灣教育評論月刊,5(4),26-32。
陳木金、溫子欣(2008)。活化校園建築創造空間領導。教育研究月刊,174,61-74。
陳奎憙(1995)。學校組織與學校文化。教育研究集刊,36,53-81。
陳奎憙(2008)。教育社會學。臺北市:三民。
陳建志(2010)。從空間領導觀點探究永續校園議題。慈濟大學教育研究學刊,6,231-245。
陳建志、陳亭燏(2011)。弭平知識管理缺口,提升學校組織創新之策略性模式探究。臺灣教育發展論壇,3,1-26。
陳昭文(2015)。國小校長轉型領導、組織學習與組織創新關係之研究-以澎湖縣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澎湖科技大學,澎湖縣。
陳柏霖、洪兆祥、余民寧(2013)。網路閱讀態度、網路閱讀行為及網路閱讀素養之同時性橫斷面研究。教育科學研究期刊,58(3),23-50。
陳炫佑(2013)。臺中市國民小學校長空間領導與教師工作滿意度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陳新豐(2013)。以結構方程模式檢驗國小學童科學語言成就之影響因素。科學教育研究與發展季刊,67,1-22。
陳新豐(2015)。教育測驗與學習評量。臺北市:五南。
陳詩媛(2016)。臺北市國民小學校長空間領導與學校內部行銷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陳儀玫(2015)。新北市國民中學校長空間領導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輔仁大學,臺北市。
陳寬裕、王正華(2016)。論文統計分析實務:SPSS與AMOS的運用。臺北市:五南。
曾旭正(2008)。校園空間營造的教育思考。教育研究月刊,174,39-48。
曾孟嫻(2011)。臺北市國民小學組織創新氣氛與創新績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曾雅慧(2011)。臺北市國民小學校長空間領導與學校組織氣氛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湯志民(2003)。優質學校環境規劃與問題探析。初等教育學刊,14,49-82。
湯志民(2006)。學校建築與校園規劃。臺北市:五南。
湯志民(2008)。空間領導:理念與策略。教育研究月刊,174,18-38。
湯志民(2010)。學校建築的新紀元。載於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教育行政與評鑑研究所等主辦,2010新紀元的教育行政發展學術研討會會議手冊暨論文集。臺北市: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湯志民(2011)。學校空間領導指標建構探析。教育研究月刊,209,68-84。
湯志民(2012)。臺北市和新北市國民中小學空間領導方式之研究。教育與心理研究,35(1),1-28。
湯志民(2014a)。臺灣學校建築的革新發展與策略。教育研究月刊,245,76-94。
湯志民(2014b)。校園規劃新論。臺北市:五南。
湯志民、施佩吟、魏琦(2013)。國民小學校長空間領導、教師組織承諾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編號:NSC101-2410-H-004-131)。臺北市: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
湯志民、許祐齊、許婉玉(2016)。國民小學校長空間領導、教育行銷與教師工作滿意度關係之研究。科技部補助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編號:NSC103-2410-H-004-147-SSS)。臺北市: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
湯志民、陳詩媛、簡宜珍(2014)。國民小學校長空間領導、組織學習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科技部補助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編號:NSC102-2410-H-004-180-SSS)。臺北市: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
湯志民、陳詩媛、簡宜珍(2016)。國民小學校長空間領導、組織學習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教育與心理研究,39(1),1-28。
湯志民、劉侑承、劉冠廷、曾雅慧(2010)。學校創新經營-空間領導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NSC98-2410-H-004-014)。臺北市:國立政治大學教育行政與政策研究所。
程炳林、陳正昌、陳新豐(2012)。結構方程模式。載於陳正昌、程炳林、陳新豐、劉子鍵(主編),多變量分析方法:統計軟體應用(539-704頁)。臺北市:五南。
馮朝霖(2008)。空間領導、氣氛營造與美學領導。教育研究月刊,174,49-60。
黃天助(2011)。高職教師知覺校長轉型領導、組織創新氣氛對創新經營成效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黃昆輝(1986)。教育行政領導理論之分析。教育研究集刊,28,91-150。
黃昆輝、張德銳(2000)。開放系統理論。載於國立編譯館(主編),教育大辭書第八冊(296頁)。臺北市:文景。
黃恆獎、王仕茹、李文瑞(2010)。管理學。臺北市:華泰。
黃哲彬(2011)國民中學校長賦權增能領導行為、組織創新經營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黃啟峯(2014)。高雄市國民小學校長人格特質、課程領導、組織創新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黃國庭(2014)。國民小學校長空間領導、學校創新經營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黃琇意(2016)。高雄市幼兒園教育人員知覺分散式領導與組織創新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正修科技大學,高雄市。
黃暐珉、周淑卿(2009)。美的轉化:校園空間裡的美感課程。研習資訊,26(4),11-18。
楊子江、王美音(譯)(1997)。創新求勝:智價企業論(原作者:I. Nonaka & H. Takeuchi)。臺北市:遠流。(原著出版年:1995)
楊惠菁(2013)。高雄市國民中學校長分佈式領導與組織創新、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溫子欣(2006)。領導特質論視角的再審視。學校行政,42,108-120。
溫子欣(2009)。成功校長領導行為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溫月美(2010)。校長領導風格、學校組織文化與組織創新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葉連祺(2010)。領導能力類型學之初步建構。當代教育研究季刊,18(3),91-124。
葉連祺(2013)。教育領導研究可探討什麼?。學校行政,84,1-35。
趙平宜(2007)。創業精神。載於中山大學企業管理學系(主編),管理學:整合觀點與創新思維(536-567頁)。新北市:前程文化。
趙淑美(2008)屏東縣國民小學組織創新氣氛與教師知識分享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劉侑承(2013)。桃園縣國民小學校長空間領導與學校效能相關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劉冠廷(2015)。臺北市國民小學校長空間領導與教師組織公民行為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劉春芳(2006)。臺北縣國民中學組織創新與學校效能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劉靜文(2008)。高雄縣小型國民小學校長魅力領導、組織創新與經營績效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蔡博(2009)。高雄市國民小學教師組織學習、組織創新與學校核心競爭力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蔡富美、林梅琴(2007)。臺北市國民小學家長心目中理想校長條件之研究。國民教育研究學報,18,27-57。
蔡菁芝(2003)。教育行政領導。載於林天祐(主編),教育行政學(頁149-179)。臺北市:心理。
蔡進雄(2013)。學校領導的新趨勢:從金字塔到鑽石。教育人力與專業發展,30(3),73-80。
鄭女玲(2012)。空間領導在本土教育課程發展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鄭文淵(2013)。國民中學校長空間領導、學校組織文化與學校創新經營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鄭崇趁(2011)。教育經營學導論—理念、策略、實踐。臺北市:心理。
鄭崇趁(2013)。教育經營學:六說、七略、八要。臺北市:心理。
鄭崇趁(2015)。校長學:成人旺校九論。臺北市:心理。
蕭錫錡、張仁家、宋欣雅、陳甦彰(2009)。專科學校組織創新評鑑指標建構之研究。技術及職業教育學報,3(1),75-105。
謝文全(1998)。教育行政-理論與實務。臺北市:文景。
謝文全(2013)。教育行政學。臺北市:高等教育。
謝傳崇、呂浚瑀、曾文鑑(2012)。國民小學校長正向領導、團隊情感氛圍與組織創新能力關係之研究。教育行政與評鑑學刊,14,29-57。
謝傳崇、楊絮捷(2013)。國民小學校長情緒智慧領導能力、教師組織公民行為與組織創新氣氛關係之研究。教育政策論壇,16(4),99-133。
顏弘欽(2009)國民小學組織學習、組織創新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顏秀如、張明輝(2005)。學校創新經營的意涵與實施計畫。中等教育,56(3),28-52。

英文部分
Abdul-Jabbar, M., & Kurshan, B. (2015). Educational ecosystems: A trend in urban educational innovation. Penn GSE Perspectives on Urban Education, 12(1). Retrieved from http://files.eric.ed.gov/fulltext/EJ10566
70.pdf.
Albertini, S., & Muzzi, C. (2016). Institutional entrepreneurship and organizational innovation: The start-up of a divergent new venture at the periphery of a mature field.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trepreneurship and Innovation, 17(2), 110-119.
Ali, S. S., Azizollah, A., Zaman, A., Zahra, A., & Mohtaram, A. (2011). Relationship between personality traits and performance among school principals. Higher Education Studies, 1(1), 38-45.
Amabile, T. M. (1988). A model of creativity and innovation in organizations.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10, 123-167.
Armbrustera, H., Bikfalvib, A., Kinkela, S., & Laya, G. (2008). Organizational innovation: The challenge of measuring non-technical innovation in large-scale surveys. Technovation, 28(10), 644-657.
Bagozzi, R. P., & Yi, Y. (1988). On the evaluation for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s. Academic of Marketing Science, 16 (1), 74-94.
Bush, T. (2009). Leadership development and school improvement: contemporary issues in leadership development. Educational Review, 61(4), 375-389.
Costell, T., & Prohaska, B. (2013). Innovation. IT Professional, 15(3), 64.
Damanpour, F. (1991). Organizational innovation: A meta-analysis of effects of determinants and moderators.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34(3), 555-590.
Damanpour, F., & Evan, W. E. (1984). Organizational innovation and performance: The problem of "organizational lag".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29(3), 392-409.
Davis, S. H. (1998). Taking aim at effective leadership. Thrust for Educational Leadership, 28(2), 6-9.
Fornell, C. R., & Larcker, F. F. (1981).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s with unobservable variables and measurement error. Marketing Research, 18, 39-50.
Ganter, A., & Hecker, A. (2013). Deciphering antecedents of organizational innovation. Business Research, 66(5), 575-584.
Goff, D. G. (2003). What do we know about good community college leaders: A study in leadership trait theory and behavioral leadership theory. (Report No. JC 030 281). Tampa, FL: Hillsborough Community College. Retrieved from ERIC database. (ED476456)
Gülsoy, T. (2013). Human resource practices of an emerging-market multinational: Implications for enhancing organizational innovation. Procedia - 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22(7), 651-663.
Hage, J. T. (1999). Organizational innovation and organizational change.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25, 597-622.
Higgins, S., Hall, E., Wall, K., Woolner, P., & McCaughey, C. (2005). The impact of school environments: A literature review. London: Design Council.
Hilliard, A., & Jackson, B. T. (2011). Current trends in educational leadership for student success plus facilities planning and design. Contemporary Issues in Education Research, 4(1), 1-8.
Kast, F. E., & Rosenzweig, J. E. (1972). General systems theory: Applications for 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15(4), 447-465.
Lam, A. (2004). Organizational innovation. In J. Fagerberg, D. Mowery, & R. R. Nelson (Eds.), The Oxford handbook of innovation (pp. 115-147). U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Landau, R., & Rosenberg, N. (1986). The positive sum strategy: Harnessing technology for economic growth. Washington, DC: National Academy Press.
Nonaka, I. (1994). A dynamic theory of organizational knowledge creation. Organization science, 5(1). 14-37.
Nonaka, I., & Takeuchi, H. (1995). The knowledge-creating company: How Japanese companies create the dynamics of innovation. N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Northhouse, P. G. (2016). Leade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 (7th ed.). Thousand Oaks, CA: Sage.
OECD, & Eurosta. (2005). Oslo manual: Guidelines for collecting and interpreting innovation data (3rd ed.). Paris: OECD.
Rhodes, C., & Brundrett, M. (2009). Leadership development and school improvement. Educational Review, 61(4), 361-374.
Rogers, M. (2003). Diffusion of innovations (5th ed.). New York, NY: Free Press.
Sanoff, H. (2001). School building assessment methods. Washington, DC: National Clearinghouse for Educational Facilities.
Schrum, L., Davis, N. E., Jacobsen, M., Lund, A., Ferhan Odabasi, H., Voogt, J., & Way, J. (2015, April). A global perspective: Current trends and issues in ICT for 21st century education.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conference of the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 Cshicago, IL.
Stanfield, A. W. (2009). Defining effective leadership: lead in whatever you do. Oklahoma, CA: Tate Publishing & Enterprises, LLC.
Sundbo, J. (1988). The theory of innovation: Enterpreneurs, technology and strategy. Northampton, MA: E. Elgar.
Tabachnick, B. G., & Fidell, L. S. (2006). Using Multivariate Statistics (5th ed.). Needham Heights, MA: Allyn and Bacon.
Tanner, C. K., & Lackney, J. A. (2006). Educational facilities planning: Leadership, architecture, and management. Boston, MA: Allyn and Bacon.
Trasca, I.-M. (2014). Elements of school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Euromentor Journal, 5(2), 52-63.
Tubin, D. (2008). Establishment of a new school and an innovative school: lessons from two Israeli case studies. Educational Management, 75, 498-507.
Urabe, K. (1988). Innovation and the Japanese Management System. In K. Urabe, J. Child, T. Kagono., & N. K. Gakkai. (Eds) Innovation and management: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s (pp. 3-25). Berlin, NY: W. de Gruyter.
West-Burnham, J. (2009). Rethinking educational leadership: From improvement to transformation. London: Continuum.
Withum, F. S., III. (2006). Educational facilities planning: A systems model (Doctoral dissertation, Duqesne University, Pittsburgh). Retrieved from http://media.cefpi.org/EFP_SystemsModel.pdf
Zaccaro, S. J. (2007). Trait-based perspectives of leadership. American Psychologist, 62(1), 6-16.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教育行政與政策研究所
102171001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2171001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湯志民zh_TW
dc.contributor.advisor Tang, Chih Minen_US
dc.contributor.author (作者) 簡宜珍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作者) Chien, Yi Chenen_US
dc.creator (作者) 簡宜珍zh_TW
dc.creator (作者) Chien, Yi Chenen_US
dc.date (日期) 2017en_US
dc.date.accessioned 28-八月-2017 11:56:34 (UTC+8)-
dc.date.available 28-八月-2017 11:56:34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28-八月-2017 11:56:34 (UTC+8)-
dc.identifier (其他 識別碼) G0102171001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12245-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教育行政與政策研究所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102171001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本研究旨在瞭解臺北市國民小學校長空間領導與學校組織創新之現況,探討不同背景變項知覺程度之差異,分析校長空間領導與學校組織創新之相關情形,探究校長空間領導對學校組織創新的預測力,並建構國民小學校長空間領導與學校組織創新的結構方程式模型。
本研究採問卷調查法,共計抽樣100所學校,發出970份問卷,回收764份問卷,獲得有效問卷619份,可用率為64%,且經由描述統計分析、因素分析、t考驗檢定、ANOVA變異數分析、皮爾森積差相關分析及結構方程模式分析獲得研究結果。
本研究獲致結論如下:
一、臺北市國民小學校長空間領導達高程度表現,以「融入課程教學」構面發展最佳。
二、臺北市國民小學學校組織創新達高程度表現,以「公共關係創新」構面發展最佳。
三、臺北市國民小學以學校規模49班以上、男性、在現職學校服務年資5年以下與兼任主任職務之教師知覺校長空間領導程度較高。
四、臺北市國民小學以學校規模49班以上、男性、30歲以下、在現職學校服務年資5年以下與兼任主任職務之教師知覺學校組織創新程度較高。
五、國民小學校長空間領導與學校組織創新之間存有高度正相關。
六、國民小學校長空間領導對學校組織創新具有預測力。
七、國民小學校長空間領導與學校組織創新結構方程式模型獲得支持。
最後,本研究依據研究結論提出建議,俾供國民小學校長、教育行政機關與未來研究之參考。
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This study aims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rincipal’s space leadership and school organizational innovation of elementary schools in Taipei City, to explore the diversity of different background variables in the principal’s space leadership and school organizational innovation, as well as to construct the theoretical model for these two elements.
The data were collected from 100 elementary schools in Taipei City, and 970 questionnaires were distributed, with 619 valid samples. The effective rate was sixty-four percent. The collected data was analyzed by the method of descriptive statistics, 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is, t-test, one-way ANOVA, Pearson correlation, and SEM. Below are the conclusions of this study:

1.The level of the principal’s space leadership in Taipei City schools is high, and the performance in the dimension of “integrated curriculum and teaching into space” is outstanding.
2.The level of school organizational innovation in Taipei City schools is high, and the performance in the dimension of “public relations innovation” is outstanding.
3.In Taipei City, the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who work in the large size school having over forty-nine classes, who are male, whose years of in-service experience are under five, and who work as directors have higher perception on the principal’s space leadership.
4.In Taipei City, the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who work in the large size school having over forty-nine classes, who are male, who are under thirty years old, whose years of in-service experience are under five, and who work as directors have higher perception on school organizational innovation.
5.High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presentes between the principal’s space leadership and school organizational innovation.
6.The principal’s space leadership has a predictive effect on school organizational innovation of elementary schools.
7.The results of this research support the theoretical model constructed in this study.
At last, according to the above conclusions, the study offers suggestions for elementary school principals, education administration authorities and future research.
en_US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5
第三節 名詞釋義 6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7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10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3
第一節 校長空間領導理論之探析 13
第二節 學校組織創新理論之探析 52
第三節 空間領導與學校組織創新之相關研究 76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99
第一節 研究架構 99
第二節 研究對象 101
第三節 研究工具 107
第四節 實施程序 109
第五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109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113
第一節 校長空間領導與學校組織創新之現況分析 113
第二節 校長空間領導與學校組織創新之差異分析 123
第三節 校長空間領導與學校組織創新之相關分析 149
第四節 校長空間領導與學校組織創新結構方程模式分析 152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59
第一節 結論 159
第二節 建議 164
參考文獻 171
中文部分 171
英文部分 180
附 錄 185
附錄一 「臺北市國民小學校長空間領導與學校組織創新關係之調
查問卷」 185
附錄二 「校長空間領導量表使用同意書」 189
附錄三 「學校組織創新量表使用同意書」 190
zh_TW
dc.format.extent 3646596 bytes-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2171001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校長空間領導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學校組織創新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Principal’s space leadership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School organizational innovationen_US
dc.title (題名) 臺北市國民小學校長空間領導與學校組織創新關係之研究zh_TW
dc.title (題名) A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rincipal’s Space Leadership and School Organizational Innovation of Elementary Schools in Taipei City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_US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王世璋(2006)。國小校長轉型領導學校組織學習與學校組織創新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王如哲(2000)。知識管理與學校革新。教育研究集刊,45,35-55。
王娜玲(2009)。臺北市國小校長領導行為與教師組織公民行為之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學報,40(1),119-156。
江澈(2007)。私立高級中學校長競值領導、教師專業承諾、組織創新與組織效能關係之研究─私立高中有效經營模式之建構(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江錦鳳(2009)。國民小學校長服務領導行為與組織創新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輔仁大學,臺北市。
吳育綺(2006)。國中校長轉型領導、組織創新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吳明隆(2009)。結構方程模式:方法與實務應用。高雄市:麗文。
吳金能(2010)。與空間對話—建築空間簡論。美育,175,19-23。
吳清山(2004)。學校創新經營理念與策略。教師天地,128,30-44。
吳清山(2005)。學校行政研究。臺北市:高等教育。
吳清山(2013)。空間領導。教育研究月刊,231,125-126。
吳清山(2014)。教育領導與人才培育。教育研究月刊,246,5-19。
宋雯榮(2008)。高雄市國小校長競值領導行為、組織創新氣氛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李冠瑩(2015)。新北市公立國民小學校長空間領導與教師效能感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李冠霖(2010)。國民小學校長空間領導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李健慧(2010)。學校組織創新管理、組織文化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以南投縣國小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南投縣。
李瑞娥(2004)。國民學校終身學習文化、組織學習、組織創新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學習型學校模型之建構(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李瑞娥(2005)。學校組織學習、組織創新與學校效能的關係。高雄師大學報,18,45-59。
李慶裕(2012)。國民中學空間領導指標建構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南投縣。
沈敬嵐(2014)。國民中學營造多元文化教育的校園環境研究:以新北市一所國中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林孟琪(2008)。高雄縣市國民小學校長專業領導、教師專業發展與學校組織創新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林明地(2003)。一位卓越國民小學校長的描繪。社教雙月刊,114,20-24。
林明地(2009)。學校創新經營:組織學習的觀點。載於張鈿富(主編),教育行政:理念與創新(267-294頁)。臺北市:高等教育出版社。
林啟鵬(2003)。我國高級職業學校組織創新影響因素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林凱莉(2013)。國民小學校長正向領導、教師組織公民行為與學校組織創新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林新發(2011)。論述組織類型與領導型式。國民教育,51(4),1-11。
林蕙薌(2012)。國小教師正向心理特質與學校組織文化及學校組織創新關係之研究-以高雄市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林權騰(2016)。高雄市國小校長多元型模領導、 學校組織氣氛與學校組織創新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邱皓政(2011)。結構方程模式。臺北市:雙葉書廊。
柯雅欽(2006)。國民小學校長轉型領導、組織創新與教師工作滿意度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柯嚴賀(2007)。國民小學團體動力、組織價值、組織創新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以高雄市為例(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洪自強(2011)。高雄市國民中學校長願景領導、教師組織學習與組織創新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范熾文(2013)。運用組織創新以提升學校效能之探討。教育研究月刊,232,35-47。
徐作聖、邱奕嘉(譯)(2000)。創新管理(原作者:A. Afuah)。臺北市:華泰文化。(原著出版年:1998)
徐易男(2009)。國民小學公共關係、組織創新經營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徐聯恩(2002)。組織知識創造情境之建構。研習論壇月刊,14,25-32。
徐聯恩、郭靜怡(2012)。提升組織創新活力。臺北市:政大。
秦夢群(2011a)。教育行政實務與應用。臺北市:五南。
秦夢群(2011b)。教育行政理論與模式。臺北市:五南。
秦夢群(2013)。教育領導理論與應用。臺北市:五南。
秦夢群、濮世緯(2006)。學校創新經營理念與實施之研究。教育研究與發展,2(3),123-143。
張明輝(2006)。創新管理與學校經營。教育研究月刊,145,41-49。
張新基(2008)。國民小學創新經營、組織文化與組織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張廖佳慧(2004)。大學校園空間營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華大學,新竹市。
張慶勳(2010)。學校組織行為。臺北市:五南。
教育部(2016)。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補助推動精緻國教基礎設施建設計畫作業要點。取自http://edu.law.moe.gov.tw/LawContent.aspx?id=FL045277
曹文娟(2011)。以空間規劃營造學習型學校之個案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臺科技大學,臺中市。
莊明達(2012)。國民小學校長空間領導、品牌管理與創新經營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莊家萱(2010)。高雄市國民中學組織創新氣氛與學校經營績效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莊國威(2011)。教師知覺國民中學校長領導態度與學校組織創新經營之相關研究—以花東兩縣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許婉玉(2016)。新北市國民小學空間領導、學校組織變革與 教師創新教學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郭昭佑(2007)。教育評鑑研究:原罪與解放。臺北市:五南。
郭昭佑、魏家文(2016)。創新班級經營:網路社群媒體之應用。臺灣教育評論月刊,5(4),26-32。
陳木金、溫子欣(2008)。活化校園建築創造空間領導。教育研究月刊,174,61-74。
陳奎憙(1995)。學校組織與學校文化。教育研究集刊,36,53-81。
陳奎憙(2008)。教育社會學。臺北市:三民。
陳建志(2010)。從空間領導觀點探究永續校園議題。慈濟大學教育研究學刊,6,231-245。
陳建志、陳亭燏(2011)。弭平知識管理缺口,提升學校組織創新之策略性模式探究。臺灣教育發展論壇,3,1-26。
陳昭文(2015)。國小校長轉型領導、組織學習與組織創新關係之研究-以澎湖縣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澎湖科技大學,澎湖縣。
陳柏霖、洪兆祥、余民寧(2013)。網路閱讀態度、網路閱讀行為及網路閱讀素養之同時性橫斷面研究。教育科學研究期刊,58(3),23-50。
陳炫佑(2013)。臺中市國民小學校長空間領導與教師工作滿意度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陳新豐(2013)。以結構方程模式檢驗國小學童科學語言成就之影響因素。科學教育研究與發展季刊,67,1-22。
陳新豐(2015)。教育測驗與學習評量。臺北市:五南。
陳詩媛(2016)。臺北市國民小學校長空間領導與學校內部行銷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陳儀玫(2015)。新北市國民中學校長空間領導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輔仁大學,臺北市。
陳寬裕、王正華(2016)。論文統計分析實務:SPSS與AMOS的運用。臺北市:五南。
曾旭正(2008)。校園空間營造的教育思考。教育研究月刊,174,39-48。
曾孟嫻(2011)。臺北市國民小學組織創新氣氛與創新績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曾雅慧(2011)。臺北市國民小學校長空間領導與學校組織氣氛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湯志民(2003)。優質學校環境規劃與問題探析。初等教育學刊,14,49-82。
湯志民(2006)。學校建築與校園規劃。臺北市:五南。
湯志民(2008)。空間領導:理念與策略。教育研究月刊,174,18-38。
湯志民(2010)。學校建築的新紀元。載於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教育行政與評鑑研究所等主辦,2010新紀元的教育行政發展學術研討會會議手冊暨論文集。臺北市: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湯志民(2011)。學校空間領導指標建構探析。教育研究月刊,209,68-84。
湯志民(2012)。臺北市和新北市國民中小學空間領導方式之研究。教育與心理研究,35(1),1-28。
湯志民(2014a)。臺灣學校建築的革新發展與策略。教育研究月刊,245,76-94。
湯志民(2014b)。校園規劃新論。臺北市:五南。
湯志民、施佩吟、魏琦(2013)。國民小學校長空間領導、教師組織承諾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編號:NSC101-2410-H-004-131)。臺北市: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
湯志民、許祐齊、許婉玉(2016)。國民小學校長空間領導、教育行銷與教師工作滿意度關係之研究。科技部補助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編號:NSC103-2410-H-004-147-SSS)。臺北市: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
湯志民、陳詩媛、簡宜珍(2014)。國民小學校長空間領導、組織學習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科技部補助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編號:NSC102-2410-H-004-180-SSS)。臺北市: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
湯志民、陳詩媛、簡宜珍(2016)。國民小學校長空間領導、組織學習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教育與心理研究,39(1),1-28。
湯志民、劉侑承、劉冠廷、曾雅慧(2010)。學校創新經營-空間領導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NSC98-2410-H-004-014)。臺北市:國立政治大學教育行政與政策研究所。
程炳林、陳正昌、陳新豐(2012)。結構方程模式。載於陳正昌、程炳林、陳新豐、劉子鍵(主編),多變量分析方法:統計軟體應用(539-704頁)。臺北市:五南。
馮朝霖(2008)。空間領導、氣氛營造與美學領導。教育研究月刊,174,49-60。
黃天助(2011)。高職教師知覺校長轉型領導、組織創新氣氛對創新經營成效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黃昆輝(1986)。教育行政領導理論之分析。教育研究集刊,28,91-150。
黃昆輝、張德銳(2000)。開放系統理論。載於國立編譯館(主編),教育大辭書第八冊(296頁)。臺北市:文景。
黃恆獎、王仕茹、李文瑞(2010)。管理學。臺北市:華泰。
黃哲彬(2011)國民中學校長賦權增能領導行為、組織創新經營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黃啟峯(2014)。高雄市國民小學校長人格特質、課程領導、組織創新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黃國庭(2014)。國民小學校長空間領導、學校創新經營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黃琇意(2016)。高雄市幼兒園教育人員知覺分散式領導與組織創新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正修科技大學,高雄市。
黃暐珉、周淑卿(2009)。美的轉化:校園空間裡的美感課程。研習資訊,26(4),11-18。
楊子江、王美音(譯)(1997)。創新求勝:智價企業論(原作者:I. Nonaka & H. Takeuchi)。臺北市:遠流。(原著出版年:1995)
楊惠菁(2013)。高雄市國民中學校長分佈式領導與組織創新、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溫子欣(2006)。領導特質論視角的再審視。學校行政,42,108-120。
溫子欣(2009)。成功校長領導行為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溫月美(2010)。校長領導風格、學校組織文化與組織創新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葉連祺(2010)。領導能力類型學之初步建構。當代教育研究季刊,18(3),91-124。
葉連祺(2013)。教育領導研究可探討什麼?。學校行政,84,1-35。
趙平宜(2007)。創業精神。載於中山大學企業管理學系(主編),管理學:整合觀點與創新思維(536-567頁)。新北市:前程文化。
趙淑美(2008)屏東縣國民小學組織創新氣氛與教師知識分享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劉侑承(2013)。桃園縣國民小學校長空間領導與學校效能相關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劉冠廷(2015)。臺北市國民小學校長空間領導與教師組織公民行為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劉春芳(2006)。臺北縣國民中學組織創新與學校效能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劉靜文(2008)。高雄縣小型國民小學校長魅力領導、組織創新與經營績效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蔡博(2009)。高雄市國民小學教師組織學習、組織創新與學校核心競爭力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蔡富美、林梅琴(2007)。臺北市國民小學家長心目中理想校長條件之研究。國民教育研究學報,18,27-57。
蔡菁芝(2003)。教育行政領導。載於林天祐(主編),教育行政學(頁149-179)。臺北市:心理。
蔡進雄(2013)。學校領導的新趨勢:從金字塔到鑽石。教育人力與專業發展,30(3),73-80。
鄭女玲(2012)。空間領導在本土教育課程發展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鄭文淵(2013)。國民中學校長空間領導、學校組織文化與學校創新經營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鄭崇趁(2011)。教育經營學導論—理念、策略、實踐。臺北市:心理。
鄭崇趁(2013)。教育經營學:六說、七略、八要。臺北市:心理。
鄭崇趁(2015)。校長學:成人旺校九論。臺北市:心理。
蕭錫錡、張仁家、宋欣雅、陳甦彰(2009)。專科學校組織創新評鑑指標建構之研究。技術及職業教育學報,3(1),75-105。
謝文全(1998)。教育行政-理論與實務。臺北市:文景。
謝文全(2013)。教育行政學。臺北市:高等教育。
謝傳崇、呂浚瑀、曾文鑑(2012)。國民小學校長正向領導、團隊情感氛圍與組織創新能力關係之研究。教育行政與評鑑學刊,14,29-57。
謝傳崇、楊絮捷(2013)。國民小學校長情緒智慧領導能力、教師組織公民行為與組織創新氣氛關係之研究。教育政策論壇,16(4),99-133。
顏弘欽(2009)國民小學組織學習、組織創新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顏秀如、張明輝(2005)。學校創新經營的意涵與實施計畫。中等教育,56(3),28-52。

英文部分
Abdul-Jabbar, M., & Kurshan, B. (2015). Educational ecosystems: A trend in urban educational innovation. Penn GSE Perspectives on Urban Education, 12(1). Retrieved from http://files.eric.ed.gov/fulltext/EJ10566
70.pdf.
Albertini, S., & Muzzi, C. (2016). Institutional entrepreneurship and organizational innovation: The start-up of a divergent new venture at the periphery of a mature field.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trepreneurship and Innovation, 17(2), 110-119.
Ali, S. S., Azizollah, A., Zaman, A., Zahra, A., & Mohtaram, A. (2011). Relationship between personality traits and performance among school principals. Higher Education Studies, 1(1), 38-45.
Amabile, T. M. (1988). A model of creativity and innovation in organizations.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10, 123-167.
Armbrustera, H., Bikfalvib, A., Kinkela, S., & Laya, G. (2008). Organizational innovation: The challenge of measuring non-technical innovation in large-scale surveys. Technovation, 28(10), 644-657.
Bagozzi, R. P., & Yi, Y. (1988). On the evaluation for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s. Academic of Marketing Science, 16 (1), 74-94.
Bush, T. (2009). Leadership development and school improvement: contemporary issues in leadership development. Educational Review, 61(4), 375-389.
Costell, T., & Prohaska, B. (2013). Innovation. IT Professional, 15(3), 64.
Damanpour, F. (1991). Organizational innovation: A meta-analysis of effects of determinants and moderators.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34(3), 555-590.
Damanpour, F., & Evan, W. E. (1984). Organizational innovation and performance: The problem of "organizational lag".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29(3), 392-409.
Davis, S. H. (1998). Taking aim at effective leadership. Thrust for Educational Leadership, 28(2), 6-9.
Fornell, C. R., & Larcker, F. F. (1981).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s with unobservable variables and measurement error. Marketing Research, 18, 39-50.
Ganter, A., & Hecker, A. (2013). Deciphering antecedents of organizational innovation. Business Research, 66(5), 575-584.
Goff, D. G. (2003). What do we know about good community college leaders: A study in leadership trait theory and behavioral leadership theory. (Report No. JC 030 281). Tampa, FL: Hillsborough Community College. Retrieved from ERIC database. (ED476456)
Gülsoy, T. (2013). Human resource practices of an emerging-market multinational: Implications for enhancing organizational innovation. Procedia - 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22(7), 651-663.
Hage, J. T. (1999). Organizational innovation and organizational change.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25, 597-622.
Higgins, S., Hall, E., Wall, K., Woolner, P., & McCaughey, C. (2005). The impact of school environments: A literature review. London: Design Council.
Hilliard, A., & Jackson, B. T. (2011). Current trends in educational leadership for student success plus facilities planning and design. Contemporary Issues in Education Research, 4(1), 1-8.
Kast, F. E., & Rosenzweig, J. E. (1972). General systems theory: Applications for 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15(4), 447-465.
Lam, A. (2004). Organizational innovation. In J. Fagerberg, D. Mowery, & R. R. Nelson (Eds.), The Oxford handbook of innovation (pp. 115-147). U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Landau, R., & Rosenberg, N. (1986). The positive sum strategy: Harnessing technology for economic growth. Washington, DC: National Academy Press.
Nonaka, I. (1994). A dynamic theory of organizational knowledge creation. Organization science, 5(1). 14-37.
Nonaka, I., & Takeuchi, H. (1995). The knowledge-creating company: How Japanese companies create the dynamics of innovation. N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Northhouse, P. G. (2016). Leade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 (7th ed.). Thousand Oaks, CA: Sage.
OECD, & Eurosta. (2005). Oslo manual: Guidelines for collecting and interpreting innovation data (3rd ed.). Paris: OECD.
Rhodes, C., & Brundrett, M. (2009). Leadership development and school improvement. Educational Review, 61(4), 361-374.
Rogers, M. (2003). Diffusion of innovations (5th ed.). New York, NY: Free Press.
Sanoff, H. (2001). School building assessment methods. Washington, DC: National Clearinghouse for Educational Facilities.
Schrum, L., Davis, N. E., Jacobsen, M., Lund, A., Ferhan Odabasi, H., Voogt, J., & Way, J. (2015, April). A global perspective: Current trends and issues in ICT for 21st century education.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conference of the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 Cshicago, IL.
Stanfield, A. W. (2009). Defining effective leadership: lead in whatever you do. Oklahoma, CA: Tate Publishing & Enterprises, LLC.
Sundbo, J. (1988). The theory of innovation: Enterpreneurs, technology and strategy. Northampton, MA: E. Elgar.
Tabachnick, B. G., & Fidell, L. S. (2006). Using Multivariate Statistics (5th ed.). Needham Heights, MA: Allyn and Bacon.
Tanner, C. K., & Lackney, J. A. (2006). Educational facilities planning: Leadership, architecture, and management. Boston, MA: Allyn and Bacon.
Trasca, I.-M. (2014). Elements of school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Euromentor Journal, 5(2), 52-63.
Tubin, D. (2008). Establishment of a new school and an innovative school: lessons from two Israeli case studies. Educational Management, 75, 498-507.
Urabe, K. (1988). Innovation and the Japanese Management System. In K. Urabe, J. Child, T. Kagono., & N. K. Gakkai. (Eds) Innovation and management: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s (pp. 3-25). Berlin, NY: W. de Gruyter.
West-Burnham, J. (2009). Rethinking educational leadership: From improvement to transformation. London: Continuum.
Withum, F. S., III. (2006). Educational facilities planning: A systems model (Doctoral dissertation, Duqesne University, Pittsburgh). Retrieved from http://media.cefpi.org/EFP_SystemsModel.pdf
Zaccaro, S. J. (2007). Trait-based perspectives of leadership. American Psychologist, 62(1), 6-16.
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