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blications-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NCCU Library

Citation Infomation

Related Publications in TAIR

題名 「門面」—戰後臺北城門的國族建構
Façade : Nation-Building on Post-War Taipei City Gate
作者 柯惠于
Ke, Huei Yu
貢獻者 江玉林
Chiang, Yu-Lin
柯惠于
Ke, Huei Yu
關鍵詞 法律圖像學
歷史建物
空間
臺北城
北門
日期 2017
上傳時間 13-Sep-2017 14:58:07 (UTC+8)
摘要 本文以法律圖像學為方法,就臺北古城門的興築、改建以及當代的文化意義為主題,探討建築風貌與國族建構間的關聯。本文的前半部先就法律圖像學國內外具體應用的事例為簡介,並以臺北城建城的歷史發展脈絡為主軸,分期討論建城時期臣民與主權者的互動模式,日治時期市區改正與史蹟名勝天然紀念物保存法下,現代國家對空間的支配的干預以及鄉國保護概念的衝突。
     論文的後半部,則先簡介古物保存法下「重古物,輕古蹟」的時代背景,以及其對後續主政者修復歷史建築的具體影響,進一步探討當時臺北城門等歷史建築是如何受到中華文化復興運動的「波及」。當國民政府選擇都市景觀和建築為手段,以權力穿透空間,改變臺北地景的風貌,將東洋都城轉變為皇城地貌的現代都市時,其中隱含的現代化、國族認同與焦慮又是如何交互作用,與殖民者的手段是否有所差異。
     筆者透過觀察臺北古城門不同的建築風格,以及蘊含其中三段政權介入空間手段的異同,試圖梳理臺北城裡細緻幽微的權力作用,以及其中建築肌理所深藏的國族血脈。
"第一章 前言 1
     第一節 問題意識 1
     第二節 研究方法 4
     第三節 論文架構 6
     第二章 建築圖像的權力作用 10
     第一節 圖像學概述 10
     第二節 從圖像、文化到批判-法律圖像方法概述 13
     第三節 建築圖像的法律構築 20
     第三章 清領與日治時期的台北城變遷 27
     第一節 由三市街到臺北城 27
     第二節 清代城門的意像構築 30
     第三節 市區改正中的臺北地景 37
     第四章 戰後的臺北城與國家門面 51
     第一節 戰後臺北的古蹟管理 51
     第二節 國族焦慮背景下的文化復興 58
     第三節 五零年代的臺北地貌與國族建構 66
     第五章 中國性與臺灣性的時空對話 73
     第一節 臺北三城樓的整建與風格 73
     第二節 中國性與現代性的拉扯 82
     第三節 北門與門面 92
     第六章 結論 96
     第七章 參考文獻 104
參考文獻 第七章 參考文獻
     專書
     
     Christian Norberg-Schulz著,施植明譯(2010),場所精神︰邁向建築現象學,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
     Erwin Panofsky著,李元春譯(1997),造型藝術的意義,台北:遠流。
     John Berger著,吳莉君譯(2005),觀看的方式,臺北:麥田。
     Michel Foucault著,劉北成譯(2003),規訓與懲罰,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中央研究院數位文化中心(2016),穿越台灣百年歷史地圖,臺北:中央研究院。
     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2016),中國古代建築技術史,北京:科學。
     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編(1975),中華文化復興運動的實踐與展望,臺北: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
     尹章義、尹章華、尹章中(2005),文化資產法律實務,臺北:文笙。
     王泰升(2009),台灣法律史概論,臺北市 : 元照。
     包遵彭(1966),古物保存法,臺北市 : 中華叢書編審委員會。
     司法院司法行政廳(2006),百年司法:司法、歷史的人文對話,臺北:司法
      院。
     伊能嘉矩(2011),臺灣文化志.上卷,臺北:台灣書房。
     李乾朗(1993),台灣古城門,臺北:台北市文獻委員會。
     李乾朗(2000),巨匠神工:透視中國經典古建築,臺北:遠流。
     李乾朗(2014),百年古蹟滄桑:台灣建築保存紀事,臺北:典藏藝術家庭。
     林會承(2011),台灣文化資產保存史綱,臺北市 : 遠流。
     范銘如(2015),空間/文本/政治,臺北:聯經。
     夏鑄九(1994),公共空間,臺北:藝術家。
     殷寶寧(2006),情慾、國族、後殖民:誰的中山北路?,新店市 : 左岸。
     張志遠(2007),台灣的古城,臺北:遠足。
     梁思成(2000),中國建築史,北京 :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陳懷恩(2008),圖像學:視覺藝術的意義與解釋,臺北:遠流。
     傅朝欽(2013),台灣建築的式樣脈絡,臺北:五南。
     林洙(2004),梁思成、林徽因與我,香港:三聯。
     馮岳(1970),蔣總統與中華文化復興,臺北:岳廬書局。
     凌宗魁(2015),圖解台灣近代經典公共建築,臺北:晨星。
     黃寶瑜(1975),建築.造景.計畫:宿園論學集,臺北:大陸。
     漢寶德(1995),建築與文化近思錄,臺北:史博館。
     漢寶德(2011),建築、社會與文化,臺北市:建築情報季刊。
     漢寶德(2012),建築母語:傳統、地域與鄉愁,臺北:天下遠見。
     臺北文獻會(2014),「臺北建城130周年紀念」(建城篇)口述歷史座談紀錄,臺北:台北市立文獻館。
     臺北市政府工務局(1971),臺北市都市發展紀要,修正初版,臺北:臺北市工務局
     蔣介石(1984),總統蔣公思想言論總集,臺北:中央委員會黨史會。
     蘇碩斌(2010),看不見與看得見的臺北,修訂一版,臺北:群學。
     
     專書論文
     Heinrich Scholler著,林明昕譯(2002),歐洲地區與華人地區之正義象徵-正義女神與解廌(獨角獸),收於:翁岳生教授七秩華誕祝壽論文集編輯委員會編,當代公法新論(上)—翁岳生教授七秩華誕祝壽論文集,臺北:元照。
     王泰升(2002),台灣戰後初期的政權轉替與法律體系承接(1945-1949),收於:台灣法的斷裂與連續,臺北市:元照。
     江玉林(2008),空白、宮娥、在法律之前,收於:王鵬翔主編,2008法律思想與社會變遷,臺北:中研院法研所籌備處。
     林徽因(2005),林徽因的另面人生:泛論古建築之美,初版,臺北:台灣商務。
     夏鑄九(1995),營造學舍-梁思成建築史論述構造之理論分析,收於:空間,歷史與社會論文選1987-1992,第二版,臺北:明文書局。
     黃武達(1999),日治時代臺灣之殖民法制體系,收於:都市計畫及建築法制論文集(1),板橋市:都市建築研究室出版。
     黃武達(1999),日治時代臺灣近代都市計畫法制之創設,收錄於:都市計畫及建築法制論文集(1),板橋市:都市建築研究室出版。
     
     期刊論文
     尹章義(2004),台北建城120年,收於:歷史月刊第195期,頁31-42。
     王仲杰(2007),北京城皇城紫禁城樓彩畫配置分析,中國紫禁城學會論文集,頁76-83。
     王志弘(2003),台北市文化治理的性質與轉變(1967-2002),頁121-186。
     江玉林(2003),人、法的主體與法律的考古—從張光直「蕃薯人的故事」也談法律的故事,月旦法學教室,12 期,頁 110-120。
     江玉林(2007),劍、暴力與法律—從利維坦的圖像談起,法制史研究:中國法制史學會會刊,頁195-212。
     江玉林(2012),製作守法公民-臺灣戰後中小學法治教育的法律圖像學反思,收於:後繼受時代的東亞法文化——第八屆東亞法哲學研討會論文集,頁170-184。
     江寶釵(2012),論臺北城的殖民現代性──以市區改正與新興建築為觀察核心,文與哲,第20期,409-446。
     沈松僑(1997),我以我血薦軒轅--黃帝神話與晚清的國族建構,先期電子出版網址:http://ultra.ihp.sinica.edu.tw/~origins/pages/book3.htm
     洪致文(2015),百年來的臺北城市空間認知,收於:台灣博物季刊第34卷第4期,頁10-17
     凌宗魁(2015),走入「夢幻博物館」-日本時代臺北城建築概述,台灣博物,34卷4期,頁18-27。
     夏鑄九(2000),殖民的現代性營造—重寫日本殖民時期臺灣建築與城市的歷史,臺灣社會研究季刊40期,頁47-82。
     張之灣(2014),激活台北建城130年回顧,歷史文物,250期,頁23。
     郭肇立(2009),戰後台灣的城市建築保存與公共領域,建築學報,67期,頁81-96。
     陳奕麟(1993),解構中國性:論族群意識作為文化作為認同之曖昧不明,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33期,頁103-131
     馮佳福(2015),大隱於市的現代性櫥窗:北門外地區的都市發展特質,台灣博物季刊,34卷4期,頁28-41。
     黃翔瑜(2015),戰後臺灣古物與古蹟保存的早期實踐及其干擾(1948-1972),博物館學季刊,第30卷,頁9-45。
     黃蘭翔(1995),日據初期臺北市的市區改正,台灣社會研究季刊,18期,頁189-213。
     黃蘭翔(2012),古物保存法的制定及其施行困境,國史館館刊 第 32 期,頁41-83。
     葉倫會(2006),話說台北城,收於:歷史文物83期,頁19-28。
     蔡龍保(2008),日治時期台灣的道路事業-民力之徵用與台灣人之拒適,國史館學術集刊,第15期,頁1-34,
     蔣雅君、葉錡欣(2015),「中國正統」的建構與解離-故宮博物院之空間表徵研究,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學報,21 期,頁39-68。
     蕭百興(2000),“現代都會”的“機能中國”反歸:戰後初期中原學院的建築設計論述形構(1950末~1970初),城市與設計學報,11期,頁159-205
     蕭百興(2008),現代都會的「中國性」反歸 ――戰後初期文化守成主義者 以台北城市為主要基地的建築國族論述形構 (1940s中~1960s末),城市與設計學報,3卷19期,頁 11-59。。
     
     研討會論文
     江玉林,圖像、文化與法律,「法圖像學與人際交往的社會法律理論」研討會,政治大學法學院基法中心主辦,2008 年 3 月 29 日
     
     碩博士論文
     王世安(2016),台灣有形歷史保存法制發展史(1895-2015),國立台灣大學法律學院法律學系碩士論文。
     李國玄(2006),日治時期臺灣近代博物學發展與文化資產保存運動之研究,中原大學設計學院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
     周志勇(2006),潘諾夫斯基圖像學理論之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視覺藝術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林沛欣(2003),日治前期台灣總督府對舊慣宗教之調查與理解(1895-1919),國立政治大學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果顯(2001),「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歷史所碩士論文。
     許佳陽(1997),日本殖民時期台北城研究,私立中原大學建築學系碩士論文。
     廖建章(2001),建築神話-戰後台灣「現代中國建築」論述的形構(1940年代中~1990年代末),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
     
     新聞網頁
     台北市政府工務局新建工程處網站,http://nco.gov.taipei/(最後瀏覽日:2016 年 10 月 26 日)。
     參閱台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網站,http://www.udd.gov.taipei/(最後瀏覽日:2016 年 10 月 26 日)。
     北門廣告亂 柯文哲:受不了中華民國美學,中央社,2016 年 2月 20 日,http://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1602205009-1.aspx(最後瀏覽日:2016 年 10 月 26日)。
     林恕暉、林相美,國民黨徽 漆上古蹟景福門,自由時報,2009年5月23日,http://news.ltn.com.tw/news/politics/paper/305616,(最後瀏覽日:2016 年 10 月 26日)。
     魏莨伊,東移51米 「三井倉庫」悄悄拆了,聯合報, 2016 年 10 月 18 日,https://udn.com/news/story/7323/2030434(最後瀏覽日:2016 年 3 月 31 日)。
     張凱翔,斥資270億 北門郵局將蓋「創新創意大樓」,自由時報, 2016 年 8月 25 日,http://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1806374(最後瀏覽日:2016 年 3 月 31 日)。
     國史館台灣文獻館館藏史料查詢系統,http://ds3.th.gov.tw/ds3/(最後瀏覽日:2016年12月18日)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http://ctext.org/wiki.pl?if=gb&chapter=348026(最後瀏覽日:2016 年 1 月 1 日)。
     西區門戶計畫網站,http://tpstation.com.tw/(最後瀏覽日:2016 年 3 月 27 日)。
     臺北市都市發展局,變更臺北市中正區公園段一小段192-7地號等56筆土地交通廣場用地及道路用地為廣場用地、道路用地及交通廣場用地主要計畫案
     台北市都市發展局,歷史建築「三井物產株式會社舊倉庫」 保存方案審議案。
     臺北市文化資產審議委員會,臺北市文化資產審議委員會第 77 次會議紀錄,頁3。
     
     外文文獻
     
     Anna di Robilant.2001. The Aesthetics of Law, Global Jurist Advances 1:1-5
     Cecil, Joe S., E. Allan Lind, and Gordon Bermant. 1987. Jury Service in Lengthy
     Costas Douzinas.2000.The Legality of the Image ,The Modernlaw Review. 63: 813-830
     Desmond Manderson.2012. The Law of the Image and the Image of the Law:Colonial
     Representations of the Rule of Law. New York Law School Law Review 57:153-157
     Eve Darian-Smith.1995. Legal Imagery in the "Garden of England". Indiana Journal of Global Legal Studies 2:395-403
     Paul Raffield.2004. Images And Cultures Of Law In Early Modern England Justice And Political Power, 1558-1660. Cambridge: Cambridge
     Peter Burke.2001.Eyewitnessing: The Uses Of Images As Hisorical Evidence . N.Y: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Piyel Haldar, 1999.The Function of the Ornament in Quintilian Alberti, and Court Architecture, Pp.117-136 in Law And The Image:The Authority Of Art And The Aesthetics Of Law,edited by Costas Douzinas and Lynda Nead.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Sionaidh Douglas-Scott.2014. Law, Justice And The Pervasive Power Of The Image. Oxford Legal Studies Research Paper 81:1-19
     Volker Boehme-Neßler .2011. Pictorial Law:Modern Law And The Power Of Pictures. Berlin, Germany:Springer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法律學系
102651061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1026510612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江玉林zh_TW
dc.contributor.advisor Chiang, Yu-Linen_US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柯惠于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Ke, Huei Yuen_US
dc.creator (作者) 柯惠于zh_TW
dc.creator (作者) Ke, Huei Yuen_US
dc.date (日期) 2017en_US
dc.date.accessioned 13-Sep-2017 14:58:07 (UTC+8)-
dc.date.available 13-Sep-2017 14:58:07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13-Sep-2017 14:58:07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1026510612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12705-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法律學系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102651061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本文以法律圖像學為方法,就臺北古城門的興築、改建以及當代的文化意義為主題,探討建築風貌與國族建構間的關聯。本文的前半部先就法律圖像學國內外具體應用的事例為簡介,並以臺北城建城的歷史發展脈絡為主軸,分期討論建城時期臣民與主權者的互動模式,日治時期市區改正與史蹟名勝天然紀念物保存法下,現代國家對空間的支配的干預以及鄉國保護概念的衝突。
     論文的後半部,則先簡介古物保存法下「重古物,輕古蹟」的時代背景,以及其對後續主政者修復歷史建築的具體影響,進一步探討當時臺北城門等歷史建築是如何受到中華文化復興運動的「波及」。當國民政府選擇都市景觀和建築為手段,以權力穿透空間,改變臺北地景的風貌,將東洋都城轉變為皇城地貌的現代都市時,其中隱含的現代化、國族認同與焦慮又是如何交互作用,與殖民者的手段是否有所差異。
     筆者透過觀察臺北古城門不同的建築風格,以及蘊含其中三段政權介入空間手段的異同,試圖梳理臺北城裡細緻幽微的權力作用,以及其中建築肌理所深藏的國族血脈。
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第一章 前言 1
     第一節 問題意識 1
     第二節 研究方法 4
     第三節 論文架構 6
     第二章 建築圖像的權力作用 10
     第一節 圖像學概述 10
     第二節 從圖像、文化到批判-法律圖像方法概述 13
     第三節 建築圖像的法律構築 20
     第三章 清領與日治時期的台北城變遷 27
     第一節 由三市街到臺北城 27
     第二節 清代城門的意像構築 30
     第三節 市區改正中的臺北地景 37
     第四章 戰後的臺北城與國家門面 51
     第一節 戰後臺北的古蹟管理 51
     第二節 國族焦慮背景下的文化復興 58
     第三節 五零年代的臺北地貌與國族建構 66
     第五章 中國性與臺灣性的時空對話 73
     第一節 臺北三城樓的整建與風格 73
     第二節 中國性與現代性的拉扯 82
     第三節 北門與門面 92
     第六章 結論 96
     第七章 參考文獻 104
-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一章 前言 1
     第一節 問題意識 1
     第二節 研究方法 4
     第三節 論文架構 6
     第二章 建築圖像的權力作用 10
     第一節 圖像學概述 10
     第二節 從圖像、文化到批判-法律圖像方法概述 13
     第三節 建築圖像的法律構築 20
     第三章 清領與日治時期的台北城變遷 27
     第一節 由三市街到臺北城 27
     第二節 清代城門的意像構築 30
     第三節 市區改正中的臺北地景 37
     第四章 戰後的臺北城與國家門面 51
     第一節 戰後臺北的古蹟管理 51
     第二節 國族焦慮背景下的文化復興 58
     第三節 五零年代的臺北地貌與國族建構 66
     第五章 中國性與臺灣性的時空對話 73
     第一節 臺北三城樓的整建與風格 73
     第二節 中國性與現代性的拉扯 82
     第三節 北門與門面 92
     第六章 結論 96
     第七章 參考文獻 104
zh_TW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1026510612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法律圖像學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歷史建物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空間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臺北城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北門zh_TW
dc.title (題名) 「門面」—戰後臺北城門的國族建構zh_TW
dc.title (題名) Façade : Nation-Building on Post-War Taipei City Gate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_US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第七章 參考文獻
     專書
     
     Christian Norberg-Schulz著,施植明譯(2010),場所精神︰邁向建築現象學,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
     Erwin Panofsky著,李元春譯(1997),造型藝術的意義,台北:遠流。
     John Berger著,吳莉君譯(2005),觀看的方式,臺北:麥田。
     Michel Foucault著,劉北成譯(2003),規訓與懲罰,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中央研究院數位文化中心(2016),穿越台灣百年歷史地圖,臺北:中央研究院。
     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2016),中國古代建築技術史,北京:科學。
     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編(1975),中華文化復興運動的實踐與展望,臺北: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
     尹章義、尹章華、尹章中(2005),文化資產法律實務,臺北:文笙。
     王泰升(2009),台灣法律史概論,臺北市 : 元照。
     包遵彭(1966),古物保存法,臺北市 : 中華叢書編審委員會。
     司法院司法行政廳(2006),百年司法:司法、歷史的人文對話,臺北:司法
      院。
     伊能嘉矩(2011),臺灣文化志.上卷,臺北:台灣書房。
     李乾朗(1993),台灣古城門,臺北:台北市文獻委員會。
     李乾朗(2000),巨匠神工:透視中國經典古建築,臺北:遠流。
     李乾朗(2014),百年古蹟滄桑:台灣建築保存紀事,臺北:典藏藝術家庭。
     林會承(2011),台灣文化資產保存史綱,臺北市 : 遠流。
     范銘如(2015),空間/文本/政治,臺北:聯經。
     夏鑄九(1994),公共空間,臺北:藝術家。
     殷寶寧(2006),情慾、國族、後殖民:誰的中山北路?,新店市 : 左岸。
     張志遠(2007),台灣的古城,臺北:遠足。
     梁思成(2000),中國建築史,北京 :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陳懷恩(2008),圖像學:視覺藝術的意義與解釋,臺北:遠流。
     傅朝欽(2013),台灣建築的式樣脈絡,臺北:五南。
     林洙(2004),梁思成、林徽因與我,香港:三聯。
     馮岳(1970),蔣總統與中華文化復興,臺北:岳廬書局。
     凌宗魁(2015),圖解台灣近代經典公共建築,臺北:晨星。
     黃寶瑜(1975),建築.造景.計畫:宿園論學集,臺北:大陸。
     漢寶德(1995),建築與文化近思錄,臺北:史博館。
     漢寶德(2011),建築、社會與文化,臺北市:建築情報季刊。
     漢寶德(2012),建築母語:傳統、地域與鄉愁,臺北:天下遠見。
     臺北文獻會(2014),「臺北建城130周年紀念」(建城篇)口述歷史座談紀錄,臺北:台北市立文獻館。
     臺北市政府工務局(1971),臺北市都市發展紀要,修正初版,臺北:臺北市工務局
     蔣介石(1984),總統蔣公思想言論總集,臺北:中央委員會黨史會。
     蘇碩斌(2010),看不見與看得見的臺北,修訂一版,臺北:群學。
     
     專書論文
     Heinrich Scholler著,林明昕譯(2002),歐洲地區與華人地區之正義象徵-正義女神與解廌(獨角獸),收於:翁岳生教授七秩華誕祝壽論文集編輯委員會編,當代公法新論(上)—翁岳生教授七秩華誕祝壽論文集,臺北:元照。
     王泰升(2002),台灣戰後初期的政權轉替與法律體系承接(1945-1949),收於:台灣法的斷裂與連續,臺北市:元照。
     江玉林(2008),空白、宮娥、在法律之前,收於:王鵬翔主編,2008法律思想與社會變遷,臺北:中研院法研所籌備處。
     林徽因(2005),林徽因的另面人生:泛論古建築之美,初版,臺北:台灣商務。
     夏鑄九(1995),營造學舍-梁思成建築史論述構造之理論分析,收於:空間,歷史與社會論文選1987-1992,第二版,臺北:明文書局。
     黃武達(1999),日治時代臺灣之殖民法制體系,收於:都市計畫及建築法制論文集(1),板橋市:都市建築研究室出版。
     黃武達(1999),日治時代臺灣近代都市計畫法制之創設,收錄於:都市計畫及建築法制論文集(1),板橋市:都市建築研究室出版。
     
     期刊論文
     尹章義(2004),台北建城120年,收於:歷史月刊第195期,頁31-42。
     王仲杰(2007),北京城皇城紫禁城樓彩畫配置分析,中國紫禁城學會論文集,頁76-83。
     王志弘(2003),台北市文化治理的性質與轉變(1967-2002),頁121-186。
     江玉林(2003),人、法的主體與法律的考古—從張光直「蕃薯人的故事」也談法律的故事,月旦法學教室,12 期,頁 110-120。
     江玉林(2007),劍、暴力與法律—從利維坦的圖像談起,法制史研究:中國法制史學會會刊,頁195-212。
     江玉林(2012),製作守法公民-臺灣戰後中小學法治教育的法律圖像學反思,收於:後繼受時代的東亞法文化——第八屆東亞法哲學研討會論文集,頁170-184。
     江寶釵(2012),論臺北城的殖民現代性──以市區改正與新興建築為觀察核心,文與哲,第20期,409-446。
     沈松僑(1997),我以我血薦軒轅--黃帝神話與晚清的國族建構,先期電子出版網址:http://ultra.ihp.sinica.edu.tw/~origins/pages/book3.htm
     洪致文(2015),百年來的臺北城市空間認知,收於:台灣博物季刊第34卷第4期,頁10-17
     凌宗魁(2015),走入「夢幻博物館」-日本時代臺北城建築概述,台灣博物,34卷4期,頁18-27。
     夏鑄九(2000),殖民的現代性營造—重寫日本殖民時期臺灣建築與城市的歷史,臺灣社會研究季刊40期,頁47-82。
     張之灣(2014),激活台北建城130年回顧,歷史文物,250期,頁23。
     郭肇立(2009),戰後台灣的城市建築保存與公共領域,建築學報,67期,頁81-96。
     陳奕麟(1993),解構中國性:論族群意識作為文化作為認同之曖昧不明,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33期,頁103-131
     馮佳福(2015),大隱於市的現代性櫥窗:北門外地區的都市發展特質,台灣博物季刊,34卷4期,頁28-41。
     黃翔瑜(2015),戰後臺灣古物與古蹟保存的早期實踐及其干擾(1948-1972),博物館學季刊,第30卷,頁9-45。
     黃蘭翔(1995),日據初期臺北市的市區改正,台灣社會研究季刊,18期,頁189-213。
     黃蘭翔(2012),古物保存法的制定及其施行困境,國史館館刊 第 32 期,頁41-83。
     葉倫會(2006),話說台北城,收於:歷史文物83期,頁19-28。
     蔡龍保(2008),日治時期台灣的道路事業-民力之徵用與台灣人之拒適,國史館學術集刊,第15期,頁1-34,
     蔣雅君、葉錡欣(2015),「中國正統」的建構與解離-故宮博物院之空間表徵研究,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學報,21 期,頁39-68。
     蕭百興(2000),“現代都會”的“機能中國”反歸:戰後初期中原學院的建築設計論述形構(1950末~1970初),城市與設計學報,11期,頁159-205
     蕭百興(2008),現代都會的「中國性」反歸 ――戰後初期文化守成主義者 以台北城市為主要基地的建築國族論述形構 (1940s中~1960s末),城市與設計學報,3卷19期,頁 11-59。。
     
     研討會論文
     江玉林,圖像、文化與法律,「法圖像學與人際交往的社會法律理論」研討會,政治大學法學院基法中心主辦,2008 年 3 月 29 日
     
     碩博士論文
     王世安(2016),台灣有形歷史保存法制發展史(1895-2015),國立台灣大學法律學院法律學系碩士論文。
     李國玄(2006),日治時期臺灣近代博物學發展與文化資產保存運動之研究,中原大學設計學院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
     周志勇(2006),潘諾夫斯基圖像學理論之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視覺藝術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林沛欣(2003),日治前期台灣總督府對舊慣宗教之調查與理解(1895-1919),國立政治大學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果顯(2001),「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歷史所碩士論文。
     許佳陽(1997),日本殖民時期台北城研究,私立中原大學建築學系碩士論文。
     廖建章(2001),建築神話-戰後台灣「現代中國建築」論述的形構(1940年代中~1990年代末),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
     
     新聞網頁
     台北市政府工務局新建工程處網站,http://nco.gov.taipei/(最後瀏覽日:2016 年 10 月 26 日)。
     參閱台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網站,http://www.udd.gov.taipei/(最後瀏覽日:2016 年 10 月 26 日)。
     北門廣告亂 柯文哲:受不了中華民國美學,中央社,2016 年 2月 20 日,http://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1602205009-1.aspx(最後瀏覽日:2016 年 10 月 26日)。
     林恕暉、林相美,國民黨徽 漆上古蹟景福門,自由時報,2009年5月23日,http://news.ltn.com.tw/news/politics/paper/305616,(最後瀏覽日:2016 年 10 月 26日)。
     魏莨伊,東移51米 「三井倉庫」悄悄拆了,聯合報, 2016 年 10 月 18 日,https://udn.com/news/story/7323/2030434(最後瀏覽日:2016 年 3 月 31 日)。
     張凱翔,斥資270億 北門郵局將蓋「創新創意大樓」,自由時報, 2016 年 8月 25 日,http://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1806374(最後瀏覽日:2016 年 3 月 31 日)。
     國史館台灣文獻館館藏史料查詢系統,http://ds3.th.gov.tw/ds3/(最後瀏覽日:2016年12月18日)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http://ctext.org/wiki.pl?if=gb&chapter=348026(最後瀏覽日:2016 年 1 月 1 日)。
     西區門戶計畫網站,http://tpstation.com.tw/(最後瀏覽日:2016 年 3 月 27 日)。
     臺北市都市發展局,變更臺北市中正區公園段一小段192-7地號等56筆土地交通廣場用地及道路用地為廣場用地、道路用地及交通廣場用地主要計畫案
     台北市都市發展局,歷史建築「三井物產株式會社舊倉庫」 保存方案審議案。
     臺北市文化資產審議委員會,臺北市文化資產審議委員會第 77 次會議紀錄,頁3。
     
     外文文獻
     
     Anna di Robilant.2001. The Aesthetics of Law, Global Jurist Advances 1:1-5
     Cecil, Joe S., E. Allan Lind, and Gordon Bermant. 1987. Jury Service in Lengthy
     Costas Douzinas.2000.The Legality of the Image ,The Modernlaw Review. 63: 813-830
     Desmond Manderson.2012. The Law of the Image and the Image of the Law:Colonial
     Representations of the Rule of Law. New York Law School Law Review 57:153-157
     Eve Darian-Smith.1995. Legal Imagery in the "Garden of England". Indiana Journal of Global Legal Studies 2:395-403
     Paul Raffield.2004. Images And Cultures Of Law In Early Modern England Justice And Political Power, 1558-1660. Cambridge: Cambridge
     Peter Burke.2001.Eyewitnessing: The Uses Of Images As Hisorical Evidence . N.Y: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Piyel Haldar, 1999.The Function of the Ornament in Quintilian Alberti, and Court Architecture, Pp.117-136 in Law And The Image:The Authority Of Art And The Aesthetics Of Law,edited by Costas Douzinas and Lynda Nead.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Sionaidh Douglas-Scott.2014. Law, Justice And The Pervasive Power Of The Image. Oxford Legal Studies Research Paper 81:1-19
     Volker Boehme-Neßler .2011. Pictorial Law:Modern Law And The Power Of Pictures. Berlin, Germany:Springer
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