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學位論文

文章檢視/開啟

書目匯出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引文資訊

TAIR相關學術產出

題名 台灣修煉文化與生活風格:以李鳳山及其梅門為例
Cultivation culture and lifestyle in Taiwan: Lee Feng-San and Meimen Qigong Culture Center
作者 梁孟涵
Liang, Meng Han
貢獻者 邱炫元
Chiou, Syuan Yuan
梁孟涵
Liang, Meng Han
關鍵詞 身體修煉
自我技術
卡理斯瑪
飲食
品味
生活風格
Body cultivation
Technologies of the self
Charisma
Diet
Taste
Lifestyle
日期 2017
上傳時間 13-九月-2017 15:18:31 (UTC+8)
摘要 身體一直是生活世界中的感知與行動的載體,我們透過身體實踐搭建起心靈自我與社會的橋樑。因此藉由修煉身體的修養自我的工夫,使身體修煉承載了傳統文化底蘊與濃厚生命哲學,而牽涉了對生命、信仰乃至宇宙的道德情操。本文主要的研究命題是了解身體如何適應現代資本主義社會及實踐自我修養的技術,並且建立一套生活經濟的模型。本文的分析架構是關於修煉的內隱特質到外部身體實踐之間的互動過程。首先,透過考察修煉主體如何藉由卡理斯瑪的力量建構自身的修煉信仰與集體意識。同時,透過傅柯自我技術理論探討了修煉主體如何自我省察、鍛練以強化他們在日常生活中的身體感知與實踐,並且論述修煉主體如何將自我修煉進一步轉化於日常生活飲食的實踐。所以,藉由「梅門」研究個案,本文認為修煉的商品化是為了適應現代消費社會的世俗需要,而被外顯到美學鑑賞和階級品味的生活風格及在生命經濟當中的身體資本的積累與培塑。
The body has always been the carrier of our perceptions and activities in the world. Through the bodily practice, the body bridges connections between spiritual self and society. By practicing the self-cultivation, the body inherits traditional cultural heritage and philosophy of life, and hence involves in life, faith, and moral emotion. My main problematics are to understand how body-cultivation adapts to the modern capitalist society, practices the technologies of the self-cultivation, and even builds a modality of life economy. The approach of my analysis is about interactive process between inner spiritual cultivation and outer bodily practice. First, it examines how the practitioners build their bodies based own faith of self-cultivation with collective consciousness formulated by charismatic power. Simultaneously, it explores how the practitioners reflect their inner selves by way of Foucauldian style of self-technology to sharpen their bodily perceptions and practice in everyday life. Then it turns to overview how practitioners realize their inner cultivation in dietary practice of everyday life. Taking the “Meimen Qigong Culture Center” as a case study, I argue that commercialization of self-cultivation is in response to earthly need of modern consumption society since it has been externalized to aesthetic judgement and life styles of social classes as well as bodily capital accumulation in economy of life.
參考文獻 一、 中文文獻
古籍
〔戰國〕呂不韋原著,饒宗頤名譽主編,何志華導讀及注譯:《呂氏春秋》。(香港:中華書局,2013)
〔漢〕趙岐注,〔宋〕孫奭疏:《孟子註疏》上冊。(台北:中國子學名著集成編印基金會,1978)
〔晉〕張湛撰,楊家駱主編:《列子注》。(台北:世界,1958)。
〔北齊〕魏收撰,洪北江主編:〈釋老志〉,《魏書》,卷114。(台北:洪氏出版社,1977)。
〔北齊〕顏之推原著,王利器撰:〈歸心第十六〉,《顏氏家訓集解》(增補本)下冊,卷5。(北京:中華書局,2013)。
〔宋〕陳彭年等重修:《校正宋本廣韻》。(台北:藝文印書館,2004)。
〔宋〕朱熹撰 ,友枝龍太郎解題:《孟子或問‧卷1》。(京都:中文,1977)。
〔清〕張玉書等編:《康熙字典》。(北京:警官教育出版,1993)。
〔清〕黎翔鳳撰,梁運華整理:《管子校注》中冊。(北京:中華書局,2004)
專書
王曉華,2002,《個體哲學》,上海:上海三聯書局。
史作檉,2007,《雕刻靈魂的賈克梅第》。台北:典藏藝術家庭。
牟宗三,1997,《中國哲學的特質》。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沈清松主編,1999,《文化的生活與生活的文化》。台北:立緒文化。
李鳳山,2005,《李鳳山平甩功:甩出健康、甩出幸福》。台北:商周。
李鳳山,2011,《李鳳山養生之道》。台北:商周。
李鳳山,2011,《李鳳山自馭之道》。台北:商周。
李鳳山,2012,《李鳳山飪養之道》。台北:商周。
李鳳山,2017,《李鳳山師父 養心日月談》。台北:商周。
李嗣涔,2016,《科學氣功》。台北:三采文化。
李亦園,1992,《文化的圖像》。台北:允晨文化。
林榮澤,2009,《臺灣民間宗教的持齋戒殺》。台北:蘭台出版社。
高宣揚,2005,《福柯的生存美學》。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高成鳶,2008,《飲食之道:中國飲食文化的理路思考》。濟南市:山東畫報。
張意,2005,《文化與符號權力:布爾迪厄的文化社會學導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張艷艷,2007,《先秦儒道身體觀與其美學意義考察》。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陳坤宏,1995,《消費文化理論》。台北:揚智。
楊儒賓主編,1993,《中國古代思想中的氣論及身體觀》。台北:巨流。
楊儒賓,1996,《儒家身體觀》。台北:中研院文哲所。
余舜德,2008,〈從田野經驗到身體感的研究〉。頁1-43,收錄於余舜德主編《體物入微:物與身體感的研究》。新竹:清大出版社。
何乏筆,2008,〈跨文化動態中的漢語哲學〉。頁175-187,收錄於思想編輯委員會編,《中國哲學:危機與出路(思想9)》。台北:聯經。
南方朔,2005,〈序二〉。收於Throsby, David著,張維倫等譯,《文化經濟學》。台北:典藏藝術家庭。
蔡怡佳,2008,〈恩典的滋味:由「芭比的盛宴」談食物的體悟〉。頁241-273,收錄於余舜德主編《體物入微:物與身體感的研究》。新竹:清大出版社。
錢穆,1998,〈靈魂與心〉。收錄於《錢賓四先生全集》第46冊。台北:聯經。
栗山茂久著,陳信宏譯,2001,《身體的語言:從中西文化看身體之謎》。台北:究竟。(Shigehisa Kuriyama, 1999, The expressiveness of the body and the divergence of Greek and Chinese medicine. New York : Zone Books.)
李維斯陀著,周昌忠譯,1992,《神話學:生食和熟食》。台北:時報文化。
Moulin, Anne Marie,2013,〈醫學的身體〉。頁3-42,收錄於Courtine, Jean-Jacques主編,孫聖英等譯《身體的歷史(卷三)》。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Bell, Daniel,邱彥彬譯,1997,〈現代主義、後現代主義與道德秩序的傾頹〉收錄於Jeffrey C. Alexandr and Steven Seidman主編《文化與社會:當代論辯》。台北:立緒文化。
Bourdieu, Pierre著,宋偉航譯,2004,《實作理論綱要》。台北:麥田。
Bourdieu, P. and Wacquant, L. D.著,李猛、李康譯,2004,《實踐與反思:反思社會學導引》。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
Corrigan, Peter著,王宏仁譯,2010,《消費社會學》。台北:群學。(Corrigan, P., 1997, The sociology of consumption: an introduction. Sage.)
Ellis, Carolyn and Bochner, Arthur P.,2007,〈作為主體的研究者:自我的民族誌、個體敘事、自反性〉。頁777-822,收錄於 Denzin, N. K. and Lincoln, Y. S.主編,風笑天等譯《定性研究(第3卷):經驗資料收集與分析的方法》。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
Eagleton, Terry著,林志忠譯,2002,《文化的理念》。台北:巨流。(Eagleton, Terry, 2000, The Idea of Culture. Blackwell Publishers.)
Eliade, Mircea著,楊素娥譯,2000,《聖與俗:宗教的本質》。台北:桂冠。
Featherstone, Mike著,趙偉妏譯,2009,《消費文化與後現代主義》。台北:韋伯文化國際。(Featherstone, Mike, 2007, Consumer Culture and Postmodernism. California: Sage Publications.)
Goody, Jack著,王榮欣、沈南山譯,2012,《烹飪、菜餚與階級》。新北:廣場出版。
Weber, Max著,康樂、簡惠美譯,1993,《支配社會學》。台北:遠流。
Weber, Max著,康樂、簡惠美譯,1993,《宗教社會學》。台北:遠流。
Weber, Max著,康樂等譯,1996,《支配的類型 : 韋伯選集(Ⅲ)》。台北:遠流。
期刊論文
王子輝,1996,〈中國飲食文化的根本之道〉。《中國飲食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4:337-352。
王志楣,2007,〈從有身到無身~論《老子》的身體觀〉。《彰化師大國文學誌》,15:31-49。
李亦園,2000,〈中國飲食文化研究的理論圖像〉。《中國飲食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6:1-16。
李豐楙,1997,〈論靈〉。《論命、靈、科學-宗教、靈異、科學與宗教研討會》。台北: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
何乏筆,2002,〈從性史到修養史—論傅柯《性史》第二卷中的四元架構〉。《歐美研究》,32(3):437-467。
何乏筆,2010,〈從權力技術到美學修養:關於傅柯理論發展的反思〉。《哲學與文化》,37(3):85-102。
余舜德,2009,〈身體修練與文化學習:以學茶為例〉。《台灣人類學刊》,7(2):49-86。
林立樹,2007,〈消費文化的歷史反思〉。《輔仁歷史學報》,19:281-303。
胡培培,2015,〈中國唐代及以前齋戒素食的發展〉。《懷化學院學報》,39(9):1-2。
夏登波,2005,〈略談亞健康〉。《瓊州學院學報》,12(2):49-50。
崔玖,1997,〈以人體精氣神論氣功、養生與宗教〉。《論命、靈、科學-宗教、靈異、科學與宗教研討會》。台北: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
陳燕禎,2008,〈台灣新移民的文化認同、社會適應與社會網絡〉。《國家與社會》,4:43-100。
鄭志明,1995,〈台灣「新興宗教」的現象商議〉。《宗教哲學季刊》,1(4):83-100。
齊偉先,2013,〈藝術的社會學啟蒙:以身體技藝為建構基礎的社會美學〉。《台灣社會學》,25:1-44。
劉思量,1993,〈五行終始、五味調和—中國飲食美學初探〉。《中國飲食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129-149。
劉維公,2001,〈當代消費文化社會理論的分析架構:文化經濟學、生活風格、與生活美學〉。《東吳社會學報》,11:113-136。
謝定源,2003,〈中國素食文化的發生發展根源傳播區域〉。《中國飲食文化基金會會訊》,9(1):4-6。
顏學誠,2008,〈內丹是文化嗎?一個對修煉經驗的身體研究〉。《中正大學中文學術年刊》,1:51-78。
博碩士論文
方廉豐,2015,《中國素食文化與漢傳佛教關係之研究》。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
李美智,2013,《《老子》養生思想研究》》。高雄師範大學國文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
林邦興,2009,《養生行為與健康促進關係之研究》。育達商業技術學院企業管理所,碩士論文。
周佩霖,2015,《半農半X的創意生活風格──女性新農夫築夢路之敘事探究》。台灣師範大學創造力發展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凃宗呈,2005,《中國中古的素食觀》。台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利彰,2015,《道教丹道養生思想發展與典範轉移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博士論文。
張玉秀,2010,《宗教與環保─臺灣佛教素食的理論與實踐》。輔仁大學宗教學系,碩士論文。
張慧如,2012,《禪風生活美學之研究—以食養山房為例》。佛光大學藝術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靜宜,2012,《嵇康養生思想探究》。靜宜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
鄒孟君,2016,《《養性延命錄》之養生思想與實踐-以服氣導引為中心具體》。華梵大學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蔡志驤,2012,《武術應用於表演藝術之研究─以「梅門一氣流行」作品 《取經~西遊歷險記》為例》。台灣藝術大學戲劇學系表演藝術碩士班,碩士論文。
謝瓊儀,2011,《《山海經》飲食養生醫療觀研究》。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羅欣沂,2016,《高齡者養生觀與健康促進關聯之初探研究》。嘉南藥理大學觀光事業管理系,碩士論文。

二、英文文獻
Ames, T. Roger, 1993,“The Meaning of Body in Classical Chinese Philosophy,”Pp. 157-178 in Self as Body in Asian Theory and Practice, edited by Thomas P. Kasulis, Roger T. Aimes and Wimal Dissanayake. 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Baudrillard, Jean, 1983, Simulations. New York : Semiotext(e).
Baudrillard, Jean, 1988, Selected Writings.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Bourdieu, Pierre, 1979, La distinction: Critique Sociale du Jugement. Paris: Les Éditions de Minuit. (中譯本:皮埃爾‧布爾迪厄著,劉暉譯,2015,《區分:判斷力的社會批判》。北京:商務印書館。)
Bourdieu, Pierre, 1987, “Legitimation and Structured Interests in Weber’s Sociology of Religion,” Pp.119-136 in Max Weber, Rationality and Modernity, edited by M. S. Whimster and S. Lash. London: Allen and Unwin.
Boudieu, Pierre, edited and introduced by Randal Johnson, 1993, The Field of Cultural Production: Essays on Art and Literature. Oxford: Polity Press
Dunn, R, 1986, “Television, Consumption and the Commodity Form.” Theory, Culture and Society 3(1): 49-64.
Fiske, John, 1989, Understanding Popular Culture. Boston.
Foucault, Michel, 1976, Histoire de la sexuality: La Volonté de Savoir, VolumeⅠ. Paris: Gallimard. (中譯本:米歇爾‧福柯著,余碧平譯,2005,《性經驗史》(增訂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Foucault, Michel, 1984, Histoire de la sexuality: L’usage des plaisirs, VolumeⅡ. Paris: Gallimard.
Foucault, Michel, edited by Luther H. Martin, Huck Gutman, and Patrick H. Hutton, 1988, Technologies of the Self: A Seminar with Michel Foucault. London: Tavistock Publications.
Foucault, Michel, trans. by Graham Burchell, 2005, The Hermeneutics of the Subject.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Joachim, Ritter, eds. 1971a,Historisches Wörterbuch der Philosophie. Band 1. Basel: Schwab.
Kuang-ming, Wu, 1998, On the ‘Logic’ of Togetherness: A Cultural Hermeneutics. Leiden; Boston; Koln: Brill.
Lash, Scott, 1990, Sociology of Postmodernism. London: Routledge.
McGuire, Meredith B., 2008, Lived Religion: Faith and Practice in Everyday Life.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Sarup, Madan, 1996, Identity, Culture and the Postmodern World. Edinburgh: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Zukin, Sharon, 1995, The Cultures of Cities. Oxford: Blackwell Publishers.

三、網路資料及影音資料
一氣流行李鳳山粉絲樂園。https://groups.google.com/forum/#!topic/kfcc123/l-V5juB-VRY
山中札記部落格http://lsw1230795.mysinablog.com/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cleId=3318572
中華百科全書網站。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index.asp
李鳳山維基百科資料。https://zh.wikipedia.org/wiki/李鳳山
梅門一炁流行官方網站。http://www.meimen.org
梅門防空洞官方網站。http://garden.meimen.org
梅門沒門部落格。http://blog.sina.com.tw/taoman/
「氣的強大自癒力」《科學氣功》李嗣涔x李鳳山新書對談。https://youtu.be/eOP-yVSE3Rw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社會學系
99254019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9254019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邱炫元zh_TW
dc.contributor.advisor Chiou, Syuan Yuanen_US
dc.contributor.author (作者) 梁孟涵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作者) Liang, Meng Hanen_US
dc.creator (作者) 梁孟涵zh_TW
dc.creator (作者) Liang, Meng Hanen_US
dc.date (日期) 2017en_US
dc.date.accessioned 13-九月-2017 15:18:31 (UTC+8)-
dc.date.available 13-九月-2017 15:18:31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13-九月-2017 15:18:31 (UTC+8)-
dc.identifier (其他 識別碼) G0099254019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12757-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社會學系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99254019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身體一直是生活世界中的感知與行動的載體,我們透過身體實踐搭建起心靈自我與社會的橋樑。因此藉由修煉身體的修養自我的工夫,使身體修煉承載了傳統文化底蘊與濃厚生命哲學,而牽涉了對生命、信仰乃至宇宙的道德情操。本文主要的研究命題是了解身體如何適應現代資本主義社會及實踐自我修養的技術,並且建立一套生活經濟的模型。本文的分析架構是關於修煉的內隱特質到外部身體實踐之間的互動過程。首先,透過考察修煉主體如何藉由卡理斯瑪的力量建構自身的修煉信仰與集體意識。同時,透過傅柯自我技術理論探討了修煉主體如何自我省察、鍛練以強化他們在日常生活中的身體感知與實踐,並且論述修煉主體如何將自我修煉進一步轉化於日常生活飲食的實踐。所以,藉由「梅門」研究個案,本文認為修煉的商品化是為了適應現代消費社會的世俗需要,而被外顯到美學鑑賞和階級品味的生活風格及在生命經濟當中的身體資本的積累與培塑。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The body has always been the carrier of our perceptions and activities in the world. Through the bodily practice, the body bridges connections between spiritual self and society. By practicing the self-cultivation, the body inherits traditional cultural heritage and philosophy of life, and hence involves in life, faith, and moral emotion. My main problematics are to understand how body-cultivation adapts to the modern capitalist society, practices the technologies of the self-cultivation, and even builds a modality of life economy. The approach of my analysis is about interactive process between inner spiritual cultivation and outer bodily practice. First, it examines how the practitioners build their bodies based own faith of self-cultivation with collective consciousness formulated by charismatic power. Simultaneously, it explores how the practitioners reflect their inner selves by way of Foucauldian style of self-technology to sharpen their bodily perceptions and practice in everyday life. Then it turns to overview how practitioners realize their inner cultivation in dietary practice of everyday life. Taking the “Meimen Qigong Culture Center” as a case study, I argue that commercialization of self-cultivation is in response to earthly need of modern consumption society since it has been externalized to aesthetic judgement and life styles of social classes as well as bodily capital accumulation in economy of life.en_US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前言 1
第二節 研究背景-「梅門一炁流行」 3
1. 創辦人-李鳳山 3
2. 「梅門一炁/氣流行」歷史沿革與背景 4
第三節 理論分析架構與文獻回顧 8
1. 現代卡理斯瑪 9
2. 身體修煉(body cultivation) 11
3. 自我技術 15
4. 消費文化與生活風格 18
5. 國內養生文化相關研究 21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預定章節 23
1. 問題意識 23
2. 研究方法 23
3. 研究者定位與資料來源運用 25
4. 章節安排 28
5. 結語:預期成果 29
第二章 修煉的內涵與現代意義 30
第一節 現代卡理斯瑪,導師角色 31
第二節 入世救度與創制聖像 40
第三節 修煉轉化身體,自我技術 52
1. 由他力轉為自力 52
2. 身體感銳化與共同修煉 56
3. 身體轉化及其對於日常生活飲食的影響 62
第四節 小結 65
第三章 修煉外衍的商品化與生活風格培塑 68
第一節 尋找對外拓展的契機 69
第二節 修煉與飲食 76
第三節 階級區隔的美學化經濟事業 87
1. 權力的移轉 88
2. 美學化與階級化的建構 94
第四節 小結 105
第四章 結論 108
第一節 研究回顧與總結 108
第二節 研究者的反思 110
結語:研究限制與展望 111
參考文獻 113
zh_TW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9254019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身體修煉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自我技術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卡理斯瑪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飲食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品味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生活風格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Body cultivation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Technologies of the self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Charisma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Diet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Taste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Lifestyleen_US
dc.title (題名) 台灣修煉文化與生活風格:以李鳳山及其梅門為例zh_TW
dc.title (題名) Cultivation culture and lifestyle in Taiwan: Lee Feng-San and Meimen Qigong Culture Center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_US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一、 中文文獻
古籍
〔戰國〕呂不韋原著,饒宗頤名譽主編,何志華導讀及注譯:《呂氏春秋》。(香港:中華書局,2013)
〔漢〕趙岐注,〔宋〕孫奭疏:《孟子註疏》上冊。(台北:中國子學名著集成編印基金會,1978)
〔晉〕張湛撰,楊家駱主編:《列子注》。(台北:世界,1958)。
〔北齊〕魏收撰,洪北江主編:〈釋老志〉,《魏書》,卷114。(台北:洪氏出版社,1977)。
〔北齊〕顏之推原著,王利器撰:〈歸心第十六〉,《顏氏家訓集解》(增補本)下冊,卷5。(北京:中華書局,2013)。
〔宋〕陳彭年等重修:《校正宋本廣韻》。(台北:藝文印書館,2004)。
〔宋〕朱熹撰 ,友枝龍太郎解題:《孟子或問‧卷1》。(京都:中文,1977)。
〔清〕張玉書等編:《康熙字典》。(北京:警官教育出版,1993)。
〔清〕黎翔鳳撰,梁運華整理:《管子校注》中冊。(北京:中華書局,2004)
專書
王曉華,2002,《個體哲學》,上海:上海三聯書局。
史作檉,2007,《雕刻靈魂的賈克梅第》。台北:典藏藝術家庭。
牟宗三,1997,《中國哲學的特質》。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沈清松主編,1999,《文化的生活與生活的文化》。台北:立緒文化。
李鳳山,2005,《李鳳山平甩功:甩出健康、甩出幸福》。台北:商周。
李鳳山,2011,《李鳳山養生之道》。台北:商周。
李鳳山,2011,《李鳳山自馭之道》。台北:商周。
李鳳山,2012,《李鳳山飪養之道》。台北:商周。
李鳳山,2017,《李鳳山師父 養心日月談》。台北:商周。
李嗣涔,2016,《科學氣功》。台北:三采文化。
李亦園,1992,《文化的圖像》。台北:允晨文化。
林榮澤,2009,《臺灣民間宗教的持齋戒殺》。台北:蘭台出版社。
高宣揚,2005,《福柯的生存美學》。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高成鳶,2008,《飲食之道:中國飲食文化的理路思考》。濟南市:山東畫報。
張意,2005,《文化與符號權力:布爾迪厄的文化社會學導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張艷艷,2007,《先秦儒道身體觀與其美學意義考察》。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陳坤宏,1995,《消費文化理論》。台北:揚智。
楊儒賓主編,1993,《中國古代思想中的氣論及身體觀》。台北:巨流。
楊儒賓,1996,《儒家身體觀》。台北:中研院文哲所。
余舜德,2008,〈從田野經驗到身體感的研究〉。頁1-43,收錄於余舜德主編《體物入微:物與身體感的研究》。新竹:清大出版社。
何乏筆,2008,〈跨文化動態中的漢語哲學〉。頁175-187,收錄於思想編輯委員會編,《中國哲學:危機與出路(思想9)》。台北:聯經。
南方朔,2005,〈序二〉。收於Throsby, David著,張維倫等譯,《文化經濟學》。台北:典藏藝術家庭。
蔡怡佳,2008,〈恩典的滋味:由「芭比的盛宴」談食物的體悟〉。頁241-273,收錄於余舜德主編《體物入微:物與身體感的研究》。新竹:清大出版社。
錢穆,1998,〈靈魂與心〉。收錄於《錢賓四先生全集》第46冊。台北:聯經。
栗山茂久著,陳信宏譯,2001,《身體的語言:從中西文化看身體之謎》。台北:究竟。(Shigehisa Kuriyama, 1999, The expressiveness of the body and the divergence of Greek and Chinese medicine. New York : Zone Books.)
李維斯陀著,周昌忠譯,1992,《神話學:生食和熟食》。台北:時報文化。
Moulin, Anne Marie,2013,〈醫學的身體〉。頁3-42,收錄於Courtine, Jean-Jacques主編,孫聖英等譯《身體的歷史(卷三)》。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Bell, Daniel,邱彥彬譯,1997,〈現代主義、後現代主義與道德秩序的傾頹〉收錄於Jeffrey C. Alexandr and Steven Seidman主編《文化與社會:當代論辯》。台北:立緒文化。
Bourdieu, Pierre著,宋偉航譯,2004,《實作理論綱要》。台北:麥田。
Bourdieu, P. and Wacquant, L. D.著,李猛、李康譯,2004,《實踐與反思:反思社會學導引》。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
Corrigan, Peter著,王宏仁譯,2010,《消費社會學》。台北:群學。(Corrigan, P., 1997, The sociology of consumption: an introduction. Sage.)
Ellis, Carolyn and Bochner, Arthur P.,2007,〈作為主體的研究者:自我的民族誌、個體敘事、自反性〉。頁777-822,收錄於 Denzin, N. K. and Lincoln, Y. S.主編,風笑天等譯《定性研究(第3卷):經驗資料收集與分析的方法》。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
Eagleton, Terry著,林志忠譯,2002,《文化的理念》。台北:巨流。(Eagleton, Terry, 2000, The Idea of Culture. Blackwell Publishers.)
Eliade, Mircea著,楊素娥譯,2000,《聖與俗:宗教的本質》。台北:桂冠。
Featherstone, Mike著,趙偉妏譯,2009,《消費文化與後現代主義》。台北:韋伯文化國際。(Featherstone, Mike, 2007, Consumer Culture and Postmodernism. California: Sage Publications.)
Goody, Jack著,王榮欣、沈南山譯,2012,《烹飪、菜餚與階級》。新北:廣場出版。
Weber, Max著,康樂、簡惠美譯,1993,《支配社會學》。台北:遠流。
Weber, Max著,康樂、簡惠美譯,1993,《宗教社會學》。台北:遠流。
Weber, Max著,康樂等譯,1996,《支配的類型 : 韋伯選集(Ⅲ)》。台北:遠流。
期刊論文
王子輝,1996,〈中國飲食文化的根本之道〉。《中國飲食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4:337-352。
王志楣,2007,〈從有身到無身~論《老子》的身體觀〉。《彰化師大國文學誌》,15:31-49。
李亦園,2000,〈中國飲食文化研究的理論圖像〉。《中國飲食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6:1-16。
李豐楙,1997,〈論靈〉。《論命、靈、科學-宗教、靈異、科學與宗教研討會》。台北: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
何乏筆,2002,〈從性史到修養史—論傅柯《性史》第二卷中的四元架構〉。《歐美研究》,32(3):437-467。
何乏筆,2010,〈從權力技術到美學修養:關於傅柯理論發展的反思〉。《哲學與文化》,37(3):85-102。
余舜德,2009,〈身體修練與文化學習:以學茶為例〉。《台灣人類學刊》,7(2):49-86。
林立樹,2007,〈消費文化的歷史反思〉。《輔仁歷史學報》,19:281-303。
胡培培,2015,〈中國唐代及以前齋戒素食的發展〉。《懷化學院學報》,39(9):1-2。
夏登波,2005,〈略談亞健康〉。《瓊州學院學報》,12(2):49-50。
崔玖,1997,〈以人體精氣神論氣功、養生與宗教〉。《論命、靈、科學-宗教、靈異、科學與宗教研討會》。台北: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
陳燕禎,2008,〈台灣新移民的文化認同、社會適應與社會網絡〉。《國家與社會》,4:43-100。
鄭志明,1995,〈台灣「新興宗教」的現象商議〉。《宗教哲學季刊》,1(4):83-100。
齊偉先,2013,〈藝術的社會學啟蒙:以身體技藝為建構基礎的社會美學〉。《台灣社會學》,25:1-44。
劉思量,1993,〈五行終始、五味調和—中國飲食美學初探〉。《中國飲食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129-149。
劉維公,2001,〈當代消費文化社會理論的分析架構:文化經濟學、生活風格、與生活美學〉。《東吳社會學報》,11:113-136。
謝定源,2003,〈中國素食文化的發生發展根源傳播區域〉。《中國飲食文化基金會會訊》,9(1):4-6。
顏學誠,2008,〈內丹是文化嗎?一個對修煉經驗的身體研究〉。《中正大學中文學術年刊》,1:51-78。
博碩士論文
方廉豐,2015,《中國素食文化與漢傳佛教關係之研究》。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
李美智,2013,《《老子》養生思想研究》》。高雄師範大學國文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
林邦興,2009,《養生行為與健康促進關係之研究》。育達商業技術學院企業管理所,碩士論文。
周佩霖,2015,《半農半X的創意生活風格──女性新農夫築夢路之敘事探究》。台灣師範大學創造力發展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凃宗呈,2005,《中國中古的素食觀》。台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利彰,2015,《道教丹道養生思想發展與典範轉移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博士論文。
張玉秀,2010,《宗教與環保─臺灣佛教素食的理論與實踐》。輔仁大學宗教學系,碩士論文。
張慧如,2012,《禪風生活美學之研究—以食養山房為例》。佛光大學藝術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靜宜,2012,《嵇康養生思想探究》。靜宜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
鄒孟君,2016,《《養性延命錄》之養生思想與實踐-以服氣導引為中心具體》。華梵大學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蔡志驤,2012,《武術應用於表演藝術之研究─以「梅門一氣流行」作品 《取經~西遊歷險記》為例》。台灣藝術大學戲劇學系表演藝術碩士班,碩士論文。
謝瓊儀,2011,《《山海經》飲食養生醫療觀研究》。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羅欣沂,2016,《高齡者養生觀與健康促進關聯之初探研究》。嘉南藥理大學觀光事業管理系,碩士論文。

二、英文文獻
Ames, T. Roger, 1993,“The Meaning of Body in Classical Chinese Philosophy,”Pp. 157-178 in Self as Body in Asian Theory and Practice, edited by Thomas P. Kasulis, Roger T. Aimes and Wimal Dissanayake. 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Baudrillard, Jean, 1983, Simulations. New York : Semiotext(e).
Baudrillard, Jean, 1988, Selected Writings.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Bourdieu, Pierre, 1979, La distinction: Critique Sociale du Jugement. Paris: Les Éditions de Minuit. (中譯本:皮埃爾‧布爾迪厄著,劉暉譯,2015,《區分:判斷力的社會批判》。北京:商務印書館。)
Bourdieu, Pierre, 1987, “Legitimation and Structured Interests in Weber’s Sociology of Religion,” Pp.119-136 in Max Weber, Rationality and Modernity, edited by M. S. Whimster and S. Lash. London: Allen and Unwin.
Boudieu, Pierre, edited and introduced by Randal Johnson, 1993, The Field of Cultural Production: Essays on Art and Literature. Oxford: Polity Press
Dunn, R, 1986, “Television, Consumption and the Commodity Form.” Theory, Culture and Society 3(1): 49-64.
Fiske, John, 1989, Understanding Popular Culture. Boston.
Foucault, Michel, 1976, Histoire de la sexuality: La Volonté de Savoir, VolumeⅠ. Paris: Gallimard. (中譯本:米歇爾‧福柯著,余碧平譯,2005,《性經驗史》(增訂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Foucault, Michel, 1984, Histoire de la sexuality: L’usage des plaisirs, VolumeⅡ. Paris: Gallimard.
Foucault, Michel, edited by Luther H. Martin, Huck Gutman, and Patrick H. Hutton, 1988, Technologies of the Self: A Seminar with Michel Foucault. London: Tavistock Publications.
Foucault, Michel, trans. by Graham Burchell, 2005, The Hermeneutics of the Subject.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Joachim, Ritter, eds. 1971a,Historisches Wörterbuch der Philosophie. Band 1. Basel: Schwab.
Kuang-ming, Wu, 1998, On the ‘Logic’ of Togetherness: A Cultural Hermeneutics. Leiden; Boston; Koln: Brill.
Lash, Scott, 1990, Sociology of Postmodernism. London: Routledge.
McGuire, Meredith B., 2008, Lived Religion: Faith and Practice in Everyday Life.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Sarup, Madan, 1996, Identity, Culture and the Postmodern World. Edinburgh: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Zukin, Sharon, 1995, The Cultures of Cities. Oxford: Blackwell Publishers.

三、網路資料及影音資料
一氣流行李鳳山粉絲樂園。https://groups.google.com/forum/#!topic/kfcc123/l-V5juB-VRY
山中札記部落格http://lsw1230795.mysinablog.com/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cleId=3318572
中華百科全書網站。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index.asp
李鳳山維基百科資料。https://zh.wikipedia.org/wiki/李鳳山
梅門一炁流行官方網站。http://www.meimen.org
梅門防空洞官方網站。http://garden.meimen.org
梅門沒門部落格。http://blog.sina.com.tw/taoman/
「氣的強大自癒力」《科學氣功》李嗣涔x李鳳山新書對談。https://youtu.be/eOP-yVSE3Rw
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