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contributor | 歷史研究所 | |
dc.contributor.advisor | 戴玄之 | zh_TW |
dc.contributor.author (作者) | 陳孝惇 | zh_TW |
dc.creator (作者) | 陳孝惇 | zh_TW |
dc.date (日期) | 1983 | |
dc.date.accessioned | 24-十月-2017 15:25:08 (UTC+8) | - |
dc.date.available | 24-十月-2017 15:25:08 (UTC+8) | - |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 24-十月-2017 15:25:08 (UTC+8) | - |
dc.identifier.uri (URI) |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14007 | - |
dc.description (描述) | 國立政治大學 | |
dc.description (描述) | 歷史研究所 | |
dc.description (描述) | 碩士 | |
dc.description (描述) | 71 | |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 鴉片戰爭失敗,中國迫訂南京條約,割地喪權,耗財受辱,從此,外患相續而至,甲午戰後,國勢益危,岌岌乎不能自保。為了挽救民族危機,適應日新月異的世界,有識之士不斷地進行各種改革,摸索救國的道路。留心時務的唐才常(一八六七-一九○○)領悟到時局的嬗變,不滿列強的侵略,憤恨清廷的無能,於是發出救亡圖存的呼號,提出各種救世主張,認為變法革新是當務之急,惟有講求西學,向西方國家學習,才能拯救民族危亡,圖謀國家富強。他不僅在思想言論上謀求中國富強的出路,並且積極的參與挽救國家民族的工作,自覺地投身到變法維新的洪流中,以開化湖南,推行新政為職志,透過學會、報刊,使新思想得以普遍地傳播,提供了維新運動的理論根據,啟發知識份子新的觀念;因此,湖南民智驟開,士氣大昌,「人人皆能言政治之公理。以愛國相砥礪,以救亡為己任」,①逐步擴大湖南各項新政,對促進廣大愛國人士,特別是對青年知識份子的思想啟迪,發揮了重大的作用。其後雖在守舊勢力的鎮壓下失敗了,但湖南新政時期所播下的新思想種子,卻無法撲滅。無庸置疑的,才常所領導的自立軍起義,即是湖南新政運動的餘波,其骨幹分子多是湖南維新變法的參加者或時務學堂的學生,如林圭(湖南湘陰)、李炳寰(湖南慈刊)、秦力山(湖南長沙)等。唐不僅與改革派的康、梁相聯繫,且與革命派的興中會有接觸,周旋於改革與革命之間,使自立軍顯現出複雜性。對於唐才常這樣-個歷史人物究應如何評價?自立軍是進步的「革命」行動?抑或是反動的「勤王」行動?這是中國近代史上值得思索的課題之一。為了探討這個問題,促發了筆者的研究動機。本文之作,即在研討唐才常思想的產生、內涵與自立軍在中國近代史上的意羲,全文計分六章,十餘萬言。 第一章唐才常之生平。就其青少年求學經過、推動湖南新政,及領導自立軍起義三個時期分別闡述,以期認識唐才常一生的經歷,並由其交往的師友來瞭解那些人對其思想的形成有啟迪之功。 第二章唐才常思想之背景與淵源。思想是時代環境的產物,有主觀因素與客觀背景,若不察其過去及當時的社會狀況和環境,則無法窺見思想之來源。為了根究唐才常的思想,必須先認識他所生存的環境,以明瞭其思想之脈絡。本章就滿漢種族的衝突、清廷內政的腐敗、外患頻仍的刺激,以及中國固有思想的啟發、清季今文經學的影響與歐美思潮輸入的澎湃六個面向加以探討 • 以期瞭解唐才常如何在內憂外患、時局危急的刺激下,一方面承襲中國的變法思想,宣揚今文經學的變易思想和歷史進化觀點,一方面受新知識和西方民主思潮的影響,產生了以西方法政制度為學習中心的變法論。 第三章唐才常思想探微。唐才常感於外力壓迫的刺激,蒿目時艱,提出改變中國政法制度結構的主張,企圖有效地適應外來的挑戰,解決內部問題,躋中國於富強,以免再受列強的侵逼,而遭亡國滅種的慘禍。雖然他的主張與看法未必正確,但他在政治、經濟、外交、軍事等方面,所提出的各種救世思想,在近代中國啟蒙運動初期的歷史上仍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且對清末民初有著深遠的影響。 第四章唐才常與湖南新政運動。由於甲午戰敗的創鉅痛深,使整個中國為之震動,於是有識之士遽然覺醒,決心幡然改圖,要求變法改革,湖南的革新氣象尤為各省之冠,於短短二、三年間,各項新政同時並舉;而唐才常即為新政運動中的核心人物,設立學堂學會,創辦學報刊物,創設保衛局, 無不親身參與,疏導民智,開通風氣,傳播維新思想,影響當時人心甚鉅。 第五章唐才常與自立軍。敘述自立軍起事前之籌備活動,如組織東文學社與正氣會,召開張園國會,運動會黨與防軍,以及在大通、漢口、新堤等地起事之經過,並分析其失敗之原因及對後世的影響, 以期明瞭自立軍事件在中國近代史上的重要性。蓋是役雖未奏功,卻造成保皇黨的分化,革命派的覺醒,對其後兩派之逐步明確界線起了決定性的作用,其歷史意義是不能低估的。 第六章結論。特別指出唐才常的各種救世主張雖有不切實際之處,但已使國人的眼光由尊古崇古而轉向前瞻未來,所領導的自立軍起義雖然失敗,但其影饗甚為深遠。 關於本論文所運用的資料,主要的為唐才常個人著作如「覺顛冥齋內言」、書信、「沅湘通藝錄」、「張文襄公全集」、「劉忠誠公遺集」、「覺迷要錄」、「戊戌變法文獻彙編」,「湘報」、「清議報」,以及散佈在政大社會科學資料中心、國際關係研究中心、國史館、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傅斯年圖書館、中央圖書館,和孫逸仙圖書館的多種資料。惟唐才常在甲午戰爭以前的資料非常少,欲瞭解其早年生平經歷頗為困難,而且他在上海「亞東時報」所發表的多篇文章也散佚不存,筆者不能得到這些珍貴的史料,深感遺憾。因此在資料不完整與個人能力的限制之下,本文缺漏疏略之處甚多,尚祈方家教正!註釋:① 梁啟超,戊戌政變記(丁酉重刊),台北,文海出版社;民六十二年,頁二七二。 | zh_TW |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 前言(1)第一章 唐才常之生平1第一節 傳略1(一) 青少年求學時期1(二) 湖南推動新政時期6(三) 自立軍起義時期9第二節 師友往來19第二章 唐才常思想之背景與淵源29第一節 唐才常思想之背景29(一) 滿漢種族的衝突29(二) 清廷內政的腐敗32(三) 外患頻仍的刺激37第二節 唐才常思想之淵源49(一) 中國固有思想的啟發49(二) 清季今文經學的影響52(三) 歐美思潮輸入的澎湃60第三章 唐才常思想探微75第一節 政治思想75(一) 主張變法維新76(二) 詆斥專制政體82(三) 實行民主議院85第二節 經濟思想99第三節 外交與軍事思想115(一) 外交思想115(二) 軍事思想129第四節 哲學思想144第四章 唐才常與湖南新政運動151第一節 設立學堂學會152(一) 算學館155(二) 時務學堂158(三) 南學會160(四) 群萌學會163(五) 不纏足會164(六) 公法學會165第二節 開辦報刊176(一) 湘學新報177(二) 湘報180第三節 創設保衛局186第五章 唐才常與自立軍195第一節 自立軍起事前之籌備活動195(一) 組織東文學社與正氣會195(二) 康梁海外經營196(三) 張園國會之召開203(四) 聯絡會黨與兵勇水師207(五) 自立軍之編制214第二節 自立軍起事之經過229(一) 安徽大通之役229(二) 湖北漢口之役233(三) 湖北新堤之役238第三節 自立軍失敗的原因及其影響247(一) 失敗原因247(二) 影響253第六章 結論273徵引書目279 | zh_TW |
dc.format.extent | 137 bytes | - |
dc.format.mimetype | text/html | - |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B2002007336 | |
dc.title (題名) | 唐才常之生平與思想 | zh_TW |
dc.type (資料類型) | thesis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