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學位論文

文章檢視/開啟

書目匯出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引文資訊

TAIR相關學術產出

題名 王龍谿學述
作者 許宗興
貢獻者 中國文學研究所
曾昭旭
許宗興
日期 1982
上傳時間 26-十月-2017 16:50:34 (UTC+8)
摘要 本論文有其著重處,亦有其不能兼顧者,作前言以明之:
一、本論文特重分析-中國哲學向不喜用清晰字詞表達,此固為中國哲學特色,但亦是其不足處;因表達工具之模糊,將間接造成義理之籠統;本論文有見於此,故採分析法以為補足此一缺失之嘗試:首明其整全義理之份位,再分析字詞之可能意含,然後據整全義理,以確定字詞之確切意含,并分辨出字詞之其他不當用法;待每一字詞意含界定後,再本此已界定之清晰字詞,以說明其本來義理,如此便可剝落一切歧出誤解,以使本然義理得顯;且經此分析所得之義理,必更有助於義理之清楚把握。再者,一切論辯,每多起於同一語詞之不同用法,經此一工作之釐清,亦將可解消甚多無必要之爭辯,且使各個不同之義理,皆得其份位,并見出其與其他義理間之關係;此分析法所可有之優點。或謂用清晰概念說解中國哲學,有其不相應處,此則為一種誤解;凡可說者皆可用分析法使概念清晰,然後用清晰之概念將義理說得更明白;凡不可說者,任何人皆不得說。亦即分析法之缺點,實即語言文字之限度;語言文字既不可廢,分析法亦將永有其必要性。此種特重分析法以研究中國義理學為本論文之特色一也。
二、本論文又重實質內容-分析法只是外在表式,若無体驗奠基以進入宋明儒之內在生命,則一切之言詮表式仍只是語言遊戲,無法相應於宋明儒學;本生駑鈍,並無悟之体驗,故只得借助於修行者之印証,然後本此理會再去理解龍谿學,雖非親身經驗,要亦有所本也。此中尤以借助禪佛之修養法為多;按儒釋固各有其義理,但就心性修養而論,似皆相通,此本論文所以大膽借路佛學也。而此種實質內容之重視,亦本論文之另一特色也。
三、本論文亦重系統性-在章節之編排,內容之先後,力求前後関連,上下一貫,系統分明,使不致有混亂矛盾之生,此本論文之理想也。為是,故每一章節小目前,輒設引言,一者上繫於論文之主旨,一者下開此章節之大要,使條理清楚可觀,此亦本論文之特色之一。
四、本論文以追求真為主,初未顧及世俗之所謂「善」;為是,故於陽明及當代儒者間有批判,惟此批判仍是立基於義理立場而言,並非情緒意氣之爭,讀者當逆志以求也。
五、本論文重在表顯龍谿學,除龍谿外,僅及於龍谿之師-陽明,與同門各家異同;而未述及龍谿之門弟子及其影響於後世者;此實有所重,亦有所不能兼顧也。
六、本論文不重歷史淵源之敍述,此固有其不足在,但實亦不得已。欲將先儒之說盡用清晰概念表顯,固非生力所及,故不敢冒然從事,以防棼亂不契;且如此作,亦將大增篇幅,亦非生所可負荷;故兄涉及與前賢義理相関處,略皆割愛,僅單就龍谿以言龍谿。其次,時代背景之考察,因與內聖學関係不重,且學者著論較多,為免增篇幅,亦多不載。
七、本論文以述龍谿為主,偶亦及於陽明;關於陽明龍谿之作,學者所論甚多,本論文無暇一一辨明其異同,故不多引。若有引及,亦以牟宗三先生,唐君毅先生及勞思光先生等為主,其他僅偶稍提及。至於前賢時儒之稱謂,本論文為防煩多,以不加先生為原則;至若時賢中,有集軍生之力以洽中國哲學者,亦不敢以名稱,權加先生,微表敬意。
  以上七項是本論文之特點及不足處,因作此申明。
序言
前言1
第一章 龍谿生平及著作1
第一節 龍谿生平1
1.名氏年籍與先世1
2.廿四歲拜師前之階段1
3.廿四歲以後拜師悟道階段2
4.從宦及孕育醇化階段7
5.週遊講會傳揚師說階段8
第二節 龍谿著作16
1.龍谿王先生全集16
2.大象義述18
3.中鑒錄18
第二章 龍谿師承24
第一節 陽明學概說24
1.陽明學之內外因緣24
2.陽明學之發展歷程27
第二節 心即理28
1.心即理說之緣起29
2.陽明言心與言理之分析30
(1)陽明言心之分析30
i 本心30
ii 認知心30
iii 情識心31
Ⅳ 行為主使義之心32
(2)陽明言理之分析32
i 本心之理32
ii 認知心所對之理33
3.心即理說之意含34
4.心即理說之不足討論35
第三節 知行合一36
1.陽明知行合一說之複雜性37
2.陽明言及知行合一之六義38
(1)以意為知;以意之實現為行39
(2)以良知為知;以良知之實現為行39
(3)以理論為知;以理論之實現為行40
(4)以意識為知;以意向性為行41
(5)以良知為知;以良知之呈顯為行42
(6)以行為後之經驗為知;以行為之過程為行43
3.陽明知行合一說之確切意含44
第四節 致良知45
1.致良知為晚年宗說45
2.第二義之致良知46
3.第一義之致良知48
第五節 陽明學說綜論49
1.陽明義理之衡定49
2.陽明學之價值-存在之必要性51
3.陽明義理之不足處53
第三章 龍谿學析論60
第一節 本體論60
1.本體與工夫61
2.良知63
(1)良知說之源流64
(2)良知之性相64
i 良知之外在特性64
甲、良知人所本具65
乙、良知聖凡同具65
丙、良知永不磨滅66
丁、良知之隱微性66
戊、良知之堅靱性67
ii 良知之內在屬性68
甲、良知之空無性68
乙、良知之虛靈感應性69
丙、良知之知善知惡性69
(3)良知與一切事為之関係-一本之學73
i 良知是存有之基礎73
ii 良知與易74
iii 良知(德業)與舉業75
Ⅳ 良知與了生死76
3.未發與已發78
4.動靜寂感83
5.良知與體用之關係85
6.心即理87
7.四無與四有88
(1)四有四無說之可信度88
(2)四有與四無是一是二之問題91
(3)四有之義理試探95
i 無善無惡心之體96
ii 有善有惡意之動104
iii 知善知惡是良知106
Ⅳ 為善去惡是格物109
Ⅴ 四有之義理衡定110
Ⅵ 四有之不究竟處及龍谿之批評112
(4)四無之義理試探116
第二節 工夫論119
1.工夫論概說119
(1)關於悟之問題119
i 悟之重要性120
ii 悟之不可言說性121
iii 入悟之途徑122
(2)頓與漸124
(3)先天與後天130
(4)本質工夫與助緣工夫141
2.工夫指點141
(1)本質工夫141
i 從一念入微處討生死141
ii 自信本心142
iii 戒慎恐懼143
IV 保任提醒144
Ⅴ 直心以動145
Ⅵ 慎獨146
Ⅶ 知行合一147
Ⅷ 對大學八條目之詮釋148
甲、陽明對八條目之詮釋148
乙、龍谿對八條目之詮釋152
(2)助緣工夫159
i 茫蕩與立志159
ii 外與內160
iii 義襲與集義163
Ⅳ 世情雜念與靜坐167
Ⅴ 私欲與去欲170
Ⅵ 氣魄勝心為善心與空無之學171
甲、空無之學為吾儒本有174
乙、包荒之學175
丙、淡176
丁、忘176
戊、無心177
己、空178
第四章 龍谿在王門中之地位-兼論王門各家異同185
第一節 王門概說186
第二節 江右王門186
1.鄒東廓188
2.聶双江羅念菴191
3.劉兩峯劉師泉與王塘南194
第三節 浙中王門-徐愛及錢緒山196
第四節 泰州學派197
1.王心齋197
2.羅近溪201
第五節 龍谿與江右聶双江之辯討論202
1.現成良知之討論203
2.未發已發寂感問題之討論209
3.証体思想討論211
4.格物有無工夫討論215
第六節 龍谿在王門中之地位216
結論-龍谿在中國義理學史中之地位223
1.宋以前義理學史概述223
2.宋明儒學發展大略224
3.陽明義理之不足處及龍谿之調適上遂226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
中國文學研究所
碩士
70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B2002007470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 中國文學研究所
dc.contributor.advisor 曾昭旭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作者) 許宗興zh_TW
dc.creator (作者) 許宗興zh_TW
dc.date (日期) 1982
dc.date.accessioned 26-十月-2017 16:50:34 (UTC+8)-
dc.date.available 26-十月-2017 16:50:34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26-十月-2017 16:50:34 (UTC+8)-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14160-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
dc.description (描述) 中國文學研究所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
dc.description (描述) 70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本論文有其著重處,亦有其不能兼顧者,作前言以明之:
一、本論文特重分析-中國哲學向不喜用清晰字詞表達,此固為中國哲學特色,但亦是其不足處;因表達工具之模糊,將間接造成義理之籠統;本論文有見於此,故採分析法以為補足此一缺失之嘗試:首明其整全義理之份位,再分析字詞之可能意含,然後據整全義理,以確定字詞之確切意含,并分辨出字詞之其他不當用法;待每一字詞意含界定後,再本此已界定之清晰字詞,以說明其本來義理,如此便可剝落一切歧出誤解,以使本然義理得顯;且經此分析所得之義理,必更有助於義理之清楚把握。再者,一切論辯,每多起於同一語詞之不同用法,經此一工作之釐清,亦將可解消甚多無必要之爭辯,且使各個不同之義理,皆得其份位,并見出其與其他義理間之關係;此分析法所可有之優點。或謂用清晰概念說解中國哲學,有其不相應處,此則為一種誤解;凡可說者皆可用分析法使概念清晰,然後用清晰之概念將義理說得更明白;凡不可說者,任何人皆不得說。亦即分析法之缺點,實即語言文字之限度;語言文字既不可廢,分析法亦將永有其必要性。此種特重分析法以研究中國義理學為本論文之特色一也。
二、本論文又重實質內容-分析法只是外在表式,若無体驗奠基以進入宋明儒之內在生命,則一切之言詮表式仍只是語言遊戲,無法相應於宋明儒學;本生駑鈍,並無悟之体驗,故只得借助於修行者之印証,然後本此理會再去理解龍谿學,雖非親身經驗,要亦有所本也。此中尤以借助禪佛之修養法為多;按儒釋固各有其義理,但就心性修養而論,似皆相通,此本論文所以大膽借路佛學也。而此種實質內容之重視,亦本論文之另一特色也。
三、本論文亦重系統性-在章節之編排,內容之先後,力求前後関連,上下一貫,系統分明,使不致有混亂矛盾之生,此本論文之理想也。為是,故每一章節小目前,輒設引言,一者上繫於論文之主旨,一者下開此章節之大要,使條理清楚可觀,此亦本論文之特色之一。
四、本論文以追求真為主,初未顧及世俗之所謂「善」;為是,故於陽明及當代儒者間有批判,惟此批判仍是立基於義理立場而言,並非情緒意氣之爭,讀者當逆志以求也。
五、本論文重在表顯龍谿學,除龍谿外,僅及於龍谿之師-陽明,與同門各家異同;而未述及龍谿之門弟子及其影響於後世者;此實有所重,亦有所不能兼顧也。
六、本論文不重歷史淵源之敍述,此固有其不足在,但實亦不得已。欲將先儒之說盡用清晰概念表顯,固非生力所及,故不敢冒然從事,以防棼亂不契;且如此作,亦將大增篇幅,亦非生所可負荷;故兄涉及與前賢義理相関處,略皆割愛,僅單就龍谿以言龍谿。其次,時代背景之考察,因與內聖學関係不重,且學者著論較多,為免增篇幅,亦多不載。
七、本論文以述龍谿為主,偶亦及於陽明;關於陽明龍谿之作,學者所論甚多,本論文無暇一一辨明其異同,故不多引。若有引及,亦以牟宗三先生,唐君毅先生及勞思光先生等為主,其他僅偶稍提及。至於前賢時儒之稱謂,本論文為防煩多,以不加先生為原則;至若時賢中,有集軍生之力以洽中國哲學者,亦不敢以名稱,權加先生,微表敬意。
  以上七項是本論文之特點及不足處,因作此申明。
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序言
前言1
第一章 龍谿生平及著作1
第一節 龍谿生平1
1.名氏年籍與先世1
2.廿四歲拜師前之階段1
3.廿四歲以後拜師悟道階段2
4.從宦及孕育醇化階段7
5.週遊講會傳揚師說階段8
第二節 龍谿著作16
1.龍谿王先生全集16
2.大象義述18
3.中鑒錄18
第二章 龍谿師承24
第一節 陽明學概說24
1.陽明學之內外因緣24
2.陽明學之發展歷程27
第二節 心即理28
1.心即理說之緣起29
2.陽明言心與言理之分析30
(1)陽明言心之分析30
i 本心30
ii 認知心30
iii 情識心31
Ⅳ 行為主使義之心32
(2)陽明言理之分析32
i 本心之理32
ii 認知心所對之理33
3.心即理說之意含34
4.心即理說之不足討論35
第三節 知行合一36
1.陽明知行合一說之複雜性37
2.陽明言及知行合一之六義38
(1)以意為知;以意之實現為行39
(2)以良知為知;以良知之實現為行39
(3)以理論為知;以理論之實現為行40
(4)以意識為知;以意向性為行41
(5)以良知為知;以良知之呈顯為行42
(6)以行為後之經驗為知;以行為之過程為行43
3.陽明知行合一說之確切意含44
第四節 致良知45
1.致良知為晚年宗說45
2.第二義之致良知46
3.第一義之致良知48
第五節 陽明學說綜論49
1.陽明義理之衡定49
2.陽明學之價值-存在之必要性51
3.陽明義理之不足處53
第三章 龍谿學析論60
第一節 本體論60
1.本體與工夫61
2.良知63
(1)良知說之源流64
(2)良知之性相64
i 良知之外在特性64
甲、良知人所本具65
乙、良知聖凡同具65
丙、良知永不磨滅66
丁、良知之隱微性66
戊、良知之堅靱性67
ii 良知之內在屬性68
甲、良知之空無性68
乙、良知之虛靈感應性69
丙、良知之知善知惡性69
(3)良知與一切事為之関係-一本之學73
i 良知是存有之基礎73
ii 良知與易74
iii 良知(德業)與舉業75
Ⅳ 良知與了生死76
3.未發與已發78
4.動靜寂感83
5.良知與體用之關係85
6.心即理87
7.四無與四有88
(1)四有四無說之可信度88
(2)四有與四無是一是二之問題91
(3)四有之義理試探95
i 無善無惡心之體96
ii 有善有惡意之動104
iii 知善知惡是良知106
Ⅳ 為善去惡是格物109
Ⅴ 四有之義理衡定110
Ⅵ 四有之不究竟處及龍谿之批評112
(4)四無之義理試探116
第二節 工夫論119
1.工夫論概說119
(1)關於悟之問題119
i 悟之重要性120
ii 悟之不可言說性121
iii 入悟之途徑122
(2)頓與漸124
(3)先天與後天130
(4)本質工夫與助緣工夫141
2.工夫指點141
(1)本質工夫141
i 從一念入微處討生死141
ii 自信本心142
iii 戒慎恐懼143
IV 保任提醒144
Ⅴ 直心以動145
Ⅵ 慎獨146
Ⅶ 知行合一147
Ⅷ 對大學八條目之詮釋148
甲、陽明對八條目之詮釋148
乙、龍谿對八條目之詮釋152
(2)助緣工夫159
i 茫蕩與立志159
ii 外與內160
iii 義襲與集義163
Ⅳ 世情雜念與靜坐167
Ⅴ 私欲與去欲170
Ⅵ 氣魄勝心為善心與空無之學171
甲、空無之學為吾儒本有174
乙、包荒之學175
丙、淡176
丁、忘176
戊、無心177
己、空178
第四章 龍谿在王門中之地位-兼論王門各家異同185
第一節 王門概說186
第二節 江右王門186
1.鄒東廓188
2.聶双江羅念菴191
3.劉兩峯劉師泉與王塘南194
第三節 浙中王門-徐愛及錢緒山196
第四節 泰州學派197
1.王心齋197
2.羅近溪201
第五節 龍谿與江右聶双江之辯討論202
1.現成良知之討論203
2.未發已發寂感問題之討論209
3.証体思想討論211
4.格物有無工夫討論215
第六節 龍谿在王門中之地位216
結論-龍谿在中國義理學史中之地位223
1.宋以前義理學史概述223
2.宋明儒學發展大略224
3.陽明義理之不足處及龍谿之調適上遂226
zh_TW
dc.format.extent 137 bytes-
dc.format.mimetype text/html-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B2002007470
dc.title (題名) 王龍谿學述zh_TW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