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學位論文

文章檢視/開啟

書目匯出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引文資訊

TAIR相關學術產出

題名 同舟共濟或同床異夢─研究生兼任助理運動中若有似無的路線辯論
Shipmates or Strange Bedfellows ── Debates and the Lack Thereof among Tendencies in the Campaign for University Student Assistants` Labor Rights
作者 高若想
Kao, Jo Hsiang
貢獻者 苗延威<br>陳信行
Miao, Yen Wei<br>Chen, Hsin Hsing
高若想
Kao, Jo Hsiang
關鍵詞 社會運動
勞工運動
兼任助理
路線辯論
Social movements
Labor movements
University part-time assistants
Line debates
日期 2017
上傳時間 2-三月-2018 11:55:03 (UTC+8)
摘要 本研究的目的在於以2014-2016年的兼任助理勞動權益運動作為案例,探討社會運動內部的具體訴求、行事風格、時勢判斷等差異,其背後是否反映了一些更根本的歧異。進而檢視兼任助理運動中有哪些路線與策略,各是反映著什麼樣對運動、群眾、國家的理解與想像。希望將往往消耗了參與者熱情的運動內部爭辯,轉化為比較積極、甚至可能有助於運動實踐的路線辯論。

本研究先回顧了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的歐洲社會主義路線辯論,以及1980年代末至1990年代初的台灣學生運動路線辯論,從中學習如何進行路線辯論。接著依據兼任助理運動的時程分期,以運動中的重大分歧為肌理,歸納成幾種對於運動不同的態度,再將抽象化、概念化。針對兼任助理運動的路線辯論,本研究透過訪談來呈現運動者的實作選擇、傾向特定實作的原因,及其背後對於運動的想像,並以「反資本主義──爭勞工權利」、「爭勞工權利──反資本主義」、「爭學生權利」、「爭生活權益」等四種路線進行詮釋性的對話。

「反資本主義──爭勞工權利」與「爭勞工權利──反資本主義」路線皆以「爭勞工權利」為短期目標,「反資本主義」為長期目標;前者會優先重視長期目標,後者較常為了短期目標而牴觸長期目標,或是因太投入而忘記長期目標。「爭學生權利」與「爭生活權益」路線從經驗出發,前者較在意抽象權利,而兩者皆希望改善學生助理的勞動待遇與生活條件,不會以抽象價值來排除特定運動手段以「實用性」為主要考量。
Using the campaign of university part-time assistants for labor rights between 2014 and 2016 as a case, this thesis discusses to what extent do internal differences in concrete demands, style of work, judgement about objective situations and others inside a social movement reflect more fundamental differences. Furthermore, this thesis seeks to explore what kinds of lines and strategies there are in the part-time assistants’ campaign, and how they correspond to different understandings and imaginations of the movement, the masses, and the state. This analysis is done in the hope that internal disagreements can develop into more proactive and productive debates about political lines of a social movement.
I start with exploring the elements and characters of political line debates by reviewing crucial debates in the European socialist movement in late 19th to early 20th century and in the Taiwanese student movement in the 1980s. Then, I divide the part-time assistants’ campaign into different periods. Major disagreements emerged in those periods are summarized into several different attitudes toward the movement. These are further abstracted and conceptualized into different lines inside the movement. I focus on choices on practical issues, reasons for such choices, and their imaginations of the movement as a whole in my interview with activists. Based on those differences, I divide the interviewees into four distinct tendencies: “anti-capitalist labor rights,” “labor-rights anti-capitalist,” “student rights,” and “rights in daily lives.” Those tendencies are engaged in intermittent dialogues with each other, and they become visible through proper interpretations.
Both “anti-capitalist labor rights” and “labor-rights anti-capitalist” tendencies see the struggle for labor rights as short-term goals and the struggle against capitalism as the long-term objective. The latter, however, is more willing to sideline the long-term objective in exchange for gains in immediate short-term goals. The “student rights” and “rights in daily lives” tendencies base their activism on daily experiences of part-time student-workers. The former is more concerned with abstract political rights than the latter, but both see themselves as pragmatists in seeking to improve the labor and living conditions of their constituency. Besides, both “student rights” and “rights in daily lives” tendencies are not willing to exclude certain means for campaign based on abstract political principles.
參考文獻 Bernstein, Eduard 伯恩斯坦,1965,〈社會主義的前提與社民黨的任務〉。80-231,收錄於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史達林著作編譯局資料室編,《伯恩斯坦言論》。北京: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史達林著作編譯局資料室。
Freeman, Jo著、陳信行譯,2008,〈無架構的暴政〉。《文化研究月報》87。網址http://www.csat.org.tw/journal/Content.asp?Period=87&JC_ID=88,擷取日期2017/01/12。
Goffman, Irving 高夫曼著、徐江敏等譯,1992,《日常生活中的自我表演》。臺北:桂冠出版社。
Hochschild, Arlie Russell著、徐瑞珠譯,1992,《情緒管理的探索》。臺北:桂冠出版社。
Lenin, Vladimir列寧,1986-1,〈怎麼辦〉《列寧全集第六卷》。頁碼1-183,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
Lenin, Vladimir列寧,1986-2,〈共產主義運動中的”左派”幼稚病〉《列寧全集第三十九卷》。頁碼1-95,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
Luxemburg, Rosa羅莎.盧森堡,1899,《社會改良還是革命》。馬克思主義文庫,https://www.marxists.org/chinese/Rosa-Luxemburg/1898/index.htm,擷取日期2017/01/19。
Marx, Karl 馬克思,1953,《哥達綱領批判》。馬克思主義文庫,https://www.marxists.org/chinese/marx/marxist.org-chinese-marx-1875-4.htm,擷取日期2017/01/19。
Marx, Karl 馬克思,1983,〈臨時中央委員會就若干問題給代表的指示〉《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十六卷》。頁碼 213-223,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
Marx, Karl 馬克思,1983,〈共產黨宣言〉《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卷》。頁碼 461-504,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
Mehring, Franz 弗蘭茨·梅林,1904,《德國社會民主黨史卷四》。https://www.marxists.org/chinese/mehring/1897-1898-4/index.htm,擷取日期2017/01/19。
Sandel, Michael 邁可?桑德爾著、徐瑞珠譯,2011,《正義:一場思辨之旅》。臺北:雅言文化。
中興法商˙福爾摩沙社論,1993,〈學生運動----是條恆久反叛的道路〉。315-318,收錄於范雲編,《新生代的自我追尋》。臺北市:前衛出版社。原發表於1990,中興法商福爾摩沙。
北區大學學生聯合座談,1993,〈校園民主----理論、策略與實踐〉。152-180,收錄於范雲編,《新生代的自我追尋》。臺北:前衛出版社。原發表於1987,台大大學論壇第47期。
台大「自由之愛」編輯群,1987,〈大學改革宣言〉。135-138,收錄於台大「自由之愛」編輯群編,《自由之愛》。臺北:南方雜誌社。
台大「自由之愛」編輯群,1987,〈校園民主自由化運動的結構與權力分析〉。61-76,收錄於台大「自由之愛」編輯群編,《自由之愛》。臺北:南方雜誌社。
台大「自由之愛」編輯群,1987,〈新的社會宣言〉。149-153,收錄於台大「自由之愛」編輯群編,《自由之愛》。臺北:南方雜誌社。
台大「自由之愛」編輯群,1987,《自由之愛》。臺北:南方雜誌社。
台大學生報,1993,〈不凋的野百合----三月學運的省思〉。311-314,收錄於范雲編,《新生代的自我追尋》。臺北市:前衛出版社。原發表於1990,台大學生報第17期。
民主學生聯盟籌備會桃竹苗工作室,1993,〈民主學生聯盟----八零年代反體制學生的集合體〉。141-142,收錄於范雲編,《新生代的自我追尋》。臺北:前衛出版社。原發表於1988。
何明修,2003,〈自主與依賴:比較反核四運動與反美濃水庫運動中的政治交換模式〉。《台灣社會學刊》30:1-49。
何明修,2005,《社會運動概論》。臺北:三民。
何明修,2013,〈公民運動與公民不服從:兩條晚近台灣社會運動的路線〉。《新社會政策》30:19-22。
何金山、官鴻志、張麗枷、郭承?,1990,《臺北學運 1990 3.16-3.22》。臺北:時報出版社。
何俊頤,2010,〈反蘇花高:社會運動中的敘事、地方性與實踐困境〉。臺北:世新大學社會發展所碩士論文。
何榮幸,2001,《學運時代----眾聲喧嘩的十年》。臺北:時報出版社。
吳永毅,2014,《左工二流誌:組織生活的出櫃書寫》。臺北:台灣社會研究雜誌社。
東吳青年,1993,〈野百合的春天----學運的反省和展望〉。306-310,收錄於范雲編,《新生代的自我追尋》。臺北市:前衛出版社。原發表於1990,東吳青年第87期。
東海人間劄記,1993,〈關於野百合問答錄〉。319-324,收錄於范雲編,《新生代的自我追尋----台灣學生運動文獻彙編》。臺北:前衛出版社。原發表於1990,東海人間劄記第1期。
東海東潮,1993,〈就從校園開始----校園民主運動再出發〉。143-145,收錄於范雲編,《新生代的自我追尋》。臺北:前衛出版社。原發表於1988,東海東潮第4期。
林孝信,2000,〈新政權的可能走向與對台灣社運的影響〉。《左翼》7。
夏林清,1993,《由實務取向到社會實踐----有關台灣勞工的生和的調查報告》。臺北:張老師出版社。
夏曉鵑,2003,〈實踐式研究的在地實踐:以「外籍新娘識字班」為例〉。《台灣社會研究季刊》49:1-47。
張立本,2008,〈從樂生惡夢漸地甦醒 在運動寒冬重新集結〉,《文化研究月報》87。網址:http://www.csat.org.tw/journal/Content.asp?Period=87&JC_ID=92,擷取日期2017/01/12。
畢恆達,1998,〈社會研究的研究者與倫理〉。嚴祥鸞編,《危險與秘密-研究倫理》,臺北:三民。
野百合通訊,1993,〈霧月十八弄政經小組〉。《野百合通訊》3:頁碼?。
陳信行,2004,〈我的野百合----一個1990年三月學運參與者的自我批評〉。《台灣社會研究季刊》54:253-276。
陳信行,2008,〈社會運動的組織課題:「無架構的暴政」〉。《文化研究月報》87。網址:http://www.csat.org.tw/journal/Content.asp?Period=87&JC_ID=87,擷取日期2017/01/12。
陳政亮,2006,〈全產總的「談判桌策略」〉。160-167,收錄於陳政亮、孫窮理、李育真、歐陽萱編,《工運年鑑:2003.6-2004.5》。臺北市: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苦勞網‧台灣勞工資訊教育協會。
曾昭明,1998,〈八零年代不曾離開〉。《中國時報》「人間」副刊,1998年8月14日。轉引自何榮幸,2001,《學運時代----眾聲喧嘩的十年》,76-77。臺北:時報出版社。
期待本土風貌的學運座談會,1993,〈期待本土風貌的學運〉。325-346,收錄於范雲編,《新生代的自我追尋》。臺北市:前衛出版社。原發表於1990,中國論壇第351期。
楊碧川,1992,《歐洲社會主義運動史》。臺北市:前衛。
趙剛,1996,〈工運與民主----對遠化工會組織過程的反思〉。《台灣社會研究季刊》24:1-39。
德國社會主義工人黨,1875,《德國社會主義工人黨綱領》。https://www.marxists.org/chinese/Second-International/marxist.org-chinese-2Interational-1875.htm,擷取日期2017/01/19。
德國社會主義工人黨,1875,《德國社會主義工人黨綱領》。https://www.marxists.org/chinese/Second-International/marxist.org-chinese-2Interational-1875.htm,擷取日期2017/01/19。
德國社會主義工人黨,1875,《德國社會主義工人黨綱領》。馬克思主義文庫,https://www.marxists.org/chinese/Second-International/marxist.org-chinese-2Interational-1875.htm,擷取日期2017/01/19。
德國社會主義工人黨,1891,《德國社會主義工人黨綱領》。https://www.marxists.org/chinese/Second-International/marxist.org-chinese-2Interational-1891.htm,擷取日期2017/01/19。
編研會,1993,〈五四運動宣言----根植於人民民主的學生運動〉。149-151,收錄於范雲編,《新生代的自我追尋》。臺北:前衛出版社。原發表於1988。
鄧丕雲,1993,《八零年代台灣學生運動史》。臺北:前衛出版社。
羅正方,1993,〈逆流中競逐的鬥魚---近年來台灣學運的反省〉。269-279,收錄於范雲編,《新生代的自我追尋----台灣學生運動文獻彙編》。臺北:前衛出版社。原發表於1989,新文化創刊號。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社會學系
102254002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2254002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苗延威<br>陳信行zh_TW
dc.contributor.advisor Miao, Yen Wei<br>Chen, Hsin Hsingen_US
dc.contributor.author (作者) 高若想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作者) Kao, Jo Hsiangen_US
dc.creator (作者) 高若想zh_TW
dc.creator (作者) Kao, Jo Hsiangen_US
dc.date (日期) 2017en_US
dc.date.accessioned 2-三月-2018 11:55:03 (UTC+8)-
dc.date.available 2-三月-2018 11:55:03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2-三月-2018 11:55:03 (UTC+8)-
dc.identifier (其他 識別碼) G0102254002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16110-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社會學系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102254002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本研究的目的在於以2014-2016年的兼任助理勞動權益運動作為案例,探討社會運動內部的具體訴求、行事風格、時勢判斷等差異,其背後是否反映了一些更根本的歧異。進而檢視兼任助理運動中有哪些路線與策略,各是反映著什麼樣對運動、群眾、國家的理解與想像。希望將往往消耗了參與者熱情的運動內部爭辯,轉化為比較積極、甚至可能有助於運動實踐的路線辯論。

本研究先回顧了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的歐洲社會主義路線辯論,以及1980年代末至1990年代初的台灣學生運動路線辯論,從中學習如何進行路線辯論。接著依據兼任助理運動的時程分期,以運動中的重大分歧為肌理,歸納成幾種對於運動不同的態度,再將抽象化、概念化。針對兼任助理運動的路線辯論,本研究透過訪談來呈現運動者的實作選擇、傾向特定實作的原因,及其背後對於運動的想像,並以「反資本主義──爭勞工權利」、「爭勞工權利──反資本主義」、「爭學生權利」、「爭生活權益」等四種路線進行詮釋性的對話。

「反資本主義──爭勞工權利」與「爭勞工權利──反資本主義」路線皆以「爭勞工權利」為短期目標,「反資本主義」為長期目標;前者會優先重視長期目標,後者較常為了短期目標而牴觸長期目標,或是因太投入而忘記長期目標。「爭學生權利」與「爭生活權益」路線從經驗出發,前者較在意抽象權利,而兩者皆希望改善學生助理的勞動待遇與生活條件,不會以抽象價值來排除特定運動手段以「實用性」為主要考量。
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Using the campaign of university part-time assistants for labor rights between 2014 and 2016 as a case, this thesis discusses to what extent do internal differences in concrete demands, style of work, judgement about objective situations and others inside a social movement reflect more fundamental differences. Furthermore, this thesis seeks to explore what kinds of lines and strategies there are in the part-time assistants’ campaign, and how they correspond to different understandings and imaginations of the movement, the masses, and the state. This analysis is done in the hope that internal disagreements can develop into more proactive and productive debates about political lines of a social movement.
I start with exploring the elements and characters of political line debates by reviewing crucial debates in the European socialist movement in late 19th to early 20th century and in the Taiwanese student movement in the 1980s. Then, I divide the part-time assistants’ campaign into different periods. Major disagreements emerged in those periods are summarized into several different attitudes toward the movement. These are further abstracted and conceptualized into different lines inside the movement. I focus on choices on practical issues, reasons for such choices, and their imaginations of the movement as a whole in my interview with activists. Based on those differences, I divide the interviewees into four distinct tendencies: “anti-capitalist labor rights,” “labor-rights anti-capitalist,” “student rights,” and “rights in daily lives.” Those tendencies are engaged in intermittent dialogues with each other, and they become visible through proper interpretations.
Both “anti-capitalist labor rights” and “labor-rights anti-capitalist” tendencies see the struggle for labor rights as short-term goals and the struggle against capitalism as the long-term objective. The latter, however, is more willing to sideline the long-term objective in exchange for gains in immediate short-term goals. The “student rights” and “rights in daily lives” tendencies base their activism on daily experiences of part-time student-workers. The former is more concerned with abstract political rights than the latter, but both see themselves as pragmatists in seeking to improve the labor and living conditions of their constituency. Besides, both “student rights” and “rights in daily lives” tendencies are not willing to exclude certain means for campaign based on abstract political principles.
en_US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背景與動機 3
第二節 文獻回顧 29
第三節 研究方法 41
第二章 人家的路線辯論 51
第一節 19世紀末20世紀初歐洲社會主義 53
第二節 1980年代後期與野百合 67
第三節 小結 90
第三章 兼任助理運動的分期與初步路線 94
第一節 運動分期 95
第二節 運動路線 121
第三節 小結 133
第四章 兼任助理運動路線辯論 134
第一節 為何辛苦為誰忙?動機、目標與群眾 138
第二節 國家性質以及如何與國家互動 158
第三節 實作中的分歧 171
第四節 相忍為運動?差異與合作 183
第五節 小結 196
第五章 結論 198
第一節 幾場路線辯論的對照 203
第二節 反思與總結 214
第三節 研究限制與未來展望 220
參考文獻 224
zh_TW
dc.format.extent 2451676 bytes-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2254002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社會運動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勞工運動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兼任助理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路線辯論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Social movements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Labor movements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University part-time assistants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Line debatesen_US
dc.title (題名) 同舟共濟或同床異夢─研究生兼任助理運動中若有似無的路線辯論zh_TW
dc.title (題名) Shipmates or Strange Bedfellows ── Debates and the Lack Thereof among Tendencies in the Campaign for University Student Assistants` Labor Rights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_US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Bernstein, Eduard 伯恩斯坦,1965,〈社會主義的前提與社民黨的任務〉。80-231,收錄於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史達林著作編譯局資料室編,《伯恩斯坦言論》。北京: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史達林著作編譯局資料室。
Freeman, Jo著、陳信行譯,2008,〈無架構的暴政〉。《文化研究月報》87。網址http://www.csat.org.tw/journal/Content.asp?Period=87&JC_ID=88,擷取日期2017/01/12。
Goffman, Irving 高夫曼著、徐江敏等譯,1992,《日常生活中的自我表演》。臺北:桂冠出版社。
Hochschild, Arlie Russell著、徐瑞珠譯,1992,《情緒管理的探索》。臺北:桂冠出版社。
Lenin, Vladimir列寧,1986-1,〈怎麼辦〉《列寧全集第六卷》。頁碼1-183,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
Lenin, Vladimir列寧,1986-2,〈共產主義運動中的”左派”幼稚病〉《列寧全集第三十九卷》。頁碼1-95,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
Luxemburg, Rosa羅莎.盧森堡,1899,《社會改良還是革命》。馬克思主義文庫,https://www.marxists.org/chinese/Rosa-Luxemburg/1898/index.htm,擷取日期2017/01/19。
Marx, Karl 馬克思,1953,《哥達綱領批判》。馬克思主義文庫,https://www.marxists.org/chinese/marx/marxist.org-chinese-marx-1875-4.htm,擷取日期2017/01/19。
Marx, Karl 馬克思,1983,〈臨時中央委員會就若干問題給代表的指示〉《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十六卷》。頁碼 213-223,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
Marx, Karl 馬克思,1983,〈共產黨宣言〉《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卷》。頁碼 461-504,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
Mehring, Franz 弗蘭茨·梅林,1904,《德國社會民主黨史卷四》。https://www.marxists.org/chinese/mehring/1897-1898-4/index.htm,擷取日期2017/01/19。
Sandel, Michael 邁可?桑德爾著、徐瑞珠譯,2011,《正義:一場思辨之旅》。臺北:雅言文化。
中興法商˙福爾摩沙社論,1993,〈學生運動----是條恆久反叛的道路〉。315-318,收錄於范雲編,《新生代的自我追尋》。臺北市:前衛出版社。原發表於1990,中興法商福爾摩沙。
北區大學學生聯合座談,1993,〈校園民主----理論、策略與實踐〉。152-180,收錄於范雲編,《新生代的自我追尋》。臺北:前衛出版社。原發表於1987,台大大學論壇第47期。
台大「自由之愛」編輯群,1987,〈大學改革宣言〉。135-138,收錄於台大「自由之愛」編輯群編,《自由之愛》。臺北:南方雜誌社。
台大「自由之愛」編輯群,1987,〈校園民主自由化運動的結構與權力分析〉。61-76,收錄於台大「自由之愛」編輯群編,《自由之愛》。臺北:南方雜誌社。
台大「自由之愛」編輯群,1987,〈新的社會宣言〉。149-153,收錄於台大「自由之愛」編輯群編,《自由之愛》。臺北:南方雜誌社。
台大「自由之愛」編輯群,1987,《自由之愛》。臺北:南方雜誌社。
台大學生報,1993,〈不凋的野百合----三月學運的省思〉。311-314,收錄於范雲編,《新生代的自我追尋》。臺北市:前衛出版社。原發表於1990,台大學生報第17期。
民主學生聯盟籌備會桃竹苗工作室,1993,〈民主學生聯盟----八零年代反體制學生的集合體〉。141-142,收錄於范雲編,《新生代的自我追尋》。臺北:前衛出版社。原發表於1988。
何明修,2003,〈自主與依賴:比較反核四運動與反美濃水庫運動中的政治交換模式〉。《台灣社會學刊》30:1-49。
何明修,2005,《社會運動概論》。臺北:三民。
何明修,2013,〈公民運動與公民不服從:兩條晚近台灣社會運動的路線〉。《新社會政策》30:19-22。
何金山、官鴻志、張麗枷、郭承?,1990,《臺北學運 1990 3.16-3.22》。臺北:時報出版社。
何俊頤,2010,〈反蘇花高:社會運動中的敘事、地方性與實踐困境〉。臺北:世新大學社會發展所碩士論文。
何榮幸,2001,《學運時代----眾聲喧嘩的十年》。臺北:時報出版社。
吳永毅,2014,《左工二流誌:組織生活的出櫃書寫》。臺北:台灣社會研究雜誌社。
東吳青年,1993,〈野百合的春天----學運的反省和展望〉。306-310,收錄於范雲編,《新生代的自我追尋》。臺北市:前衛出版社。原發表於1990,東吳青年第87期。
東海人間劄記,1993,〈關於野百合問答錄〉。319-324,收錄於范雲編,《新生代的自我追尋----台灣學生運動文獻彙編》。臺北:前衛出版社。原發表於1990,東海人間劄記第1期。
東海東潮,1993,〈就從校園開始----校園民主運動再出發〉。143-145,收錄於范雲編,《新生代的自我追尋》。臺北:前衛出版社。原發表於1988,東海東潮第4期。
林孝信,2000,〈新政權的可能走向與對台灣社運的影響〉。《左翼》7。
夏林清,1993,《由實務取向到社會實踐----有關台灣勞工的生和的調查報告》。臺北:張老師出版社。
夏曉鵑,2003,〈實踐式研究的在地實踐:以「外籍新娘識字班」為例〉。《台灣社會研究季刊》49:1-47。
張立本,2008,〈從樂生惡夢漸地甦醒 在運動寒冬重新集結〉,《文化研究月報》87。網址:http://www.csat.org.tw/journal/Content.asp?Period=87&JC_ID=92,擷取日期2017/01/12。
畢恆達,1998,〈社會研究的研究者與倫理〉。嚴祥鸞編,《危險與秘密-研究倫理》,臺北:三民。
野百合通訊,1993,〈霧月十八弄政經小組〉。《野百合通訊》3:頁碼?。
陳信行,2004,〈我的野百合----一個1990年三月學運參與者的自我批評〉。《台灣社會研究季刊》54:253-276。
陳信行,2008,〈社會運動的組織課題:「無架構的暴政」〉。《文化研究月報》87。網址:http://www.csat.org.tw/journal/Content.asp?Period=87&JC_ID=87,擷取日期2017/01/12。
陳政亮,2006,〈全產總的「談判桌策略」〉。160-167,收錄於陳政亮、孫窮理、李育真、歐陽萱編,《工運年鑑:2003.6-2004.5》。臺北市: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苦勞網‧台灣勞工資訊教育協會。
曾昭明,1998,〈八零年代不曾離開〉。《中國時報》「人間」副刊,1998年8月14日。轉引自何榮幸,2001,《學運時代----眾聲喧嘩的十年》,76-77。臺北:時報出版社。
期待本土風貌的學運座談會,1993,〈期待本土風貌的學運〉。325-346,收錄於范雲編,《新生代的自我追尋》。臺北市:前衛出版社。原發表於1990,中國論壇第351期。
楊碧川,1992,《歐洲社會主義運動史》。臺北市:前衛。
趙剛,1996,〈工運與民主----對遠化工會組織過程的反思〉。《台灣社會研究季刊》24:1-39。
德國社會主義工人黨,1875,《德國社會主義工人黨綱領》。https://www.marxists.org/chinese/Second-International/marxist.org-chinese-2Interational-1875.htm,擷取日期2017/01/19。
德國社會主義工人黨,1875,《德國社會主義工人黨綱領》。https://www.marxists.org/chinese/Second-International/marxist.org-chinese-2Interational-1875.htm,擷取日期2017/01/19。
德國社會主義工人黨,1875,《德國社會主義工人黨綱領》。馬克思主義文庫,https://www.marxists.org/chinese/Second-International/marxist.org-chinese-2Interational-1875.htm,擷取日期2017/01/19。
德國社會主義工人黨,1891,《德國社會主義工人黨綱領》。https://www.marxists.org/chinese/Second-International/marxist.org-chinese-2Interational-1891.htm,擷取日期2017/01/19。
編研會,1993,〈五四運動宣言----根植於人民民主的學生運動〉。149-151,收錄於范雲編,《新生代的自我追尋》。臺北:前衛出版社。原發表於1988。
鄧丕雲,1993,《八零年代台灣學生運動史》。臺北:前衛出版社。
羅正方,1993,〈逆流中競逐的鬥魚---近年來台灣學運的反省〉。269-279,收錄於范雲編,《新生代的自我追尋----台灣學生運動文獻彙編》。臺北:前衛出版社。原發表於1989,新文化創刊號。
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