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blications-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NCCU Library

Citation Infomation

Related Publications in TAIR

題名 論以防止逃亡為目的之羈押
The Construction and Review of Flight Risk as the Reason for Pretrial Detention
作者 陳蔚姍
Chen, Wei-Shan
貢獻者 何賴傑
Her, Lai-Jier
陳蔚姍
Chen, Wei-Shan
關鍵詞 無罪推定
改良式當事人進行主義
防逃
羈押
保全羈押
防範刑事判決確定案件受刑人逃匿聯繫作業要點
日期 2018
上傳時間 10-Aug-2018 10:44:03 (UTC+8)
摘要 根據法務部統計,近十幾年來幾乎每年都有貪瀆或經濟要犯在判決確定前後潛逃國外,著名案件包括:前立委羅福助、已故的力霸集團王又曾、前高雄地檢署檢察官井天博、前台南縣議會議長吳健保等人,累積刑度超過二百年、累積涉案金額超過二千億元,已嚴重影響人民對司法的信賴。由此可鑑,我國刑事訴訟程序就防逃程效乙情顯有法制暨實務操作上之疏漏。我國近幾年刑事訴訟法制改革針對羈押被告程序利益、羈押程序發動多有著墨及修法重視。然而,當牽涉到防止被告逃亡而加強羈押效力乙節時,卻往往招致侵害人權的非難,致使倡議者受到背離人權價值之非議,實務及學界更是對此聞之色變。然羈押處分為刑事程序中就程序目的達成最有效、但就被告人權斲傷程度最為嚴厲之處分,惟為求刑事目的實現,各國迄今仍未見有法治國家得以捨棄,是本文所認,既無法割捨,則即應在法治國家的界線之下,合理且有效的運用羈押處分。
首要者,在於釐清無罪推定原則之核心價值,在我國加強羈押處分效力時所將面臨第一關卡,即為與無罪推定原則之背離。本文所欲澄清者,便屬在改良式當事人進行主義下,合理的解釋並限縮無罪推定原則;意圖讓無罪推定原則具體、殷實而可操作。其二,參考外國法制,再不背離無罪推訂前提下,修法增訂於保全羈押制度,即在被告遭受有罪判決時,由法官依法裁量羈押,並與判決主文中為理由說明。末者,對於現行我國羈押程序之發動及救濟程序,簡單指出規範缺失並試提修法建議。希冀我國立法者未來得以正視防止被告逃亡之問題,並賦予無罪推定原則合乎我國法制的解讀。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壹、中文文獻
一.專書(按作者姓氏筆劃排列)
1.王兆鵬,刑事救濟程序之新思維,2010年12月。
2.王兆鵬,刑事被告的憲法權利,1999年3月。
3.王兆鵬,美國刑事訴訟法,二版,2007年9月。
4.石宜琳,正當法律程序與辯護,2017年1月。
5.朱石炎,刑事訴訟法論,五版,2015年8月。
6.朱學瑛、章弘昌、劉河山、蔡甄漪譯,日本刑事訴訟法暨刑事訴訟規則,2016年8月。
7.李建良主編,憲法解釋之理論與實務, 2017年4月。
8.李錫棟,羈押要件之研究,2001年3月。
9.林山田,刑事程序法,五版, 2004年9月。
10.林俊益,刑事訴訟法概論(上),第十五版,2015年9月。
11.林國賢、李春福,刑事訴訟法論 上冊,2002年5月。
12.林鈺雄,刑事程序與國際人權(二),2012年3月。
13.林鈺雄,刑事訴訟法(上),六版,2010年9月。
14.林鈺雄,刑事訴訟法(下),六版,2010年9月。
15.姜皇池,國際公法導論,2006年3月。
16.柯慶賢,刑事強制處分,三版,2008年4月。
17.柯耀程,刑事程序理念與重建, 2009年9月。
18.張麗卿,刑事訴訟法理論與運用,第十二版,2013年9月。
19.王貞會,羈押替代性措施研究,2013年1月。
20.許宗力,從大法官解釋論比例原則與違憲審查,2001年12月31日。
21.許澤天,刑事訴訟法論Ⅱ─證據之蒐集調查與使用,二版,2003年8月。
22.連孟琦,德國刑事訴訟法附德國法院組織法選譯, 2016年9月
23.陳敏,行政法總論,第七版,2011年9月。
24.陳運財,刑事訴訟與正當之法律程序, 1998年9月。
25.彭海青,刑事诉讼程序设置研究,初版,2005年3月
26.黃東熊,刑事訴訟法研究,二版,1983年。
27.黃朝義,刑事訴訟法,新學林出版,三版,2013年。
28.黃朝義,無罪推定─論刑事訴訟程序之運作,2001年8月。
29.褚劍鴻,刑事訴訟法論,二版,1994年10月。
30.劉文彬,西洋人權史─從英國大憲章到聯合國科索沃決議案,2005年3月。
二.論文集(按作者姓氏筆劃排列)
1.司法院編著,司法院大法官九十三年度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5年9月。
2.甘添貴教授七秩華誕祝壽論文集編輯委員會,甘添貴教授七秩華誕祝壽論文集下冊, 2012年4月。
3.朱朝亮等合著,刑事訴訟之運作─黃東熊教授六秩晉五華誕祝壽論文集,1997年11月。
4.李建良主編,憲法解釋之理論與實務第九輯:憲政主義與人權理論的移植與深耕, 2017年4月。
5.法務部,99年度法律研究選輯,2011年11月。
6.黃源盛、蕭宏宜等合著,法務部廖正豪前部長七秩華誕祝壽論文集,2016年月7月。
三.期刊論文(按作者姓氏筆劃排列)
1.Eckart Klein著,王士帆譯,《歐洲人權公約》與《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國際人權保障的基柱,月旦法學雜誌,第238期,2016年3月,頁275-282。
2.尤伯祥,在無罪推定的口號下仍需自證無罪的被告,法官協會雜誌,第9卷第2期,2007年12月,頁135-143。
3.尤伯祥,是恩惠還是權利?─從程序保障觀點檢討現行羈押,全國律師,10卷7期,2006年7月,頁22-34。
4.王乃彥,論刑事程序之限制出境,中央警察大學法學論集,第24卷,2013年4月,頁155-171。
5.王兆鵬,刑事訴訟中被遺忘的權利─緘默權,月旦法學雜誌,第145期,2007年6月,頁171-190。
6.王兆鵬,緘默之證據能力,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4卷,1999年10月,頁50-62。
7.王梅英,羈押相關聲請、審查程序及其救濟途徑,軍法專刊,第45卷第5期,1999年5月,頁14-25。
8.司法周刊訊,司法院召開偵查中羈押審查程序即時抗告制度研商會議,司法周刊,第1830期,2016年12月23日,第1版。
9.司法周刊訊,司法院積極推動法庭數位科技化,司法周刊,第1641期,2013年4月19日,第1版。
10.司法周刊訊,司法院積極推動科技法庭 多所法院陸續推行有成,司法周刊,第1737期,2015年3月6日,第1版。
11.朱朝亮,法庭遠距視訊與對質詰問,檢察新論,第18期,2015年7月,99-107。
12.何賴傑,刑事法院依職權調查證據之範圍與限制,臺灣本土法學,第2期,1999年6月,頁33-42。
13.何賴傑、陳子平、楊雲驊、林裕順、張明偉、邱明弘、余麗貞、林信雄,《防制刑案被告定讞前逃逸之法律機制》會議記錄,臺灣法學雜誌,第291期,2016年3月,頁87-108。
14.吳巡龍,偵查中聲請羈押的管轄問題與即時抗告─兼評台北地方法院九十三年度聲羈字第一五一號刑事裁定,月旦法學雜誌,第114卷,2004年11月,頁236-247。
15.李佳玟,預防性羈押:刑事程序中的風險管理,月旦法學教室,第36期,2015年10月,頁57-68。
16.李剑非,美國保釋制度簡介,中外法學,1993年,第4期,頁56-60。
17.李建良,行政法:第十講─依法行政原則─法律保留原則,月旦法學教室,第49期,2006年11月,頁45-54。
18.李茂生,釋字六五四號羈押法檢討座談會,台灣法學雜誌,第126期,2009年4月,頁61-103。
19.李榮耕,刑事被告於審判期日到庭,月旦裁判時報,第39期,2015年9月,頁77-82。
20.李榮耕,有罪判決後的保釋及羈押,月旦法學雜誌,第260期,2017年1月,頁137-157。
21.李榮耕,具保及羈押,月旦法學教室,第146期,2014年12月,頁57-73。
22.李榮耕,初探最高法院之案件受理規範及言詞辯論─以美國聯邦最高法院相關法制為比較對象,月旦法學雜誌,第208期,2012年9月,頁47-64。
23.李錫棟,談押票之簽發,法務通訊,第2030期,2001年4月,頁3-7。
24.李濠松,羈押防逃機制與無罪推定原則─以有罪判決後之羈押為中心,檢察新論,第20期,2016年7月,頁135-153。
25.沈冠伶,訴訟權保障與民事訴訟─以大法官關於「訴訟權」之解釋為中心,臺大法學論叢,第34卷第5期,2005年9月,頁203-273。
26.林山田,中德羈押法制之比較研究,政大法學評論,第34期,1986年12月,頁113-150。
27.林永謀,有罪推定與無罪推定─從最高法院決議不再援用二十五年上字第三七○六號刑事判例說起(上),司法周刊,第1063期,2001年12月,第2版。
28.林永謀,有罪推定與無罪推定─從最高法院決議不再援用二十五年上字第三七○六號刑事判例說起(下),司法周刊,第1064期,2002年1月,第2版。
29.林永謀,論羈押,法令月刊,第49卷第8期,1998年8月,頁3-17。
30.林明鏘,比例原則之功能與危機,月旦法學雜誌,第231期,2014年8月,頁65-79。
31.林俊益,拘捕前置原則,萬國法律,1999年2月,第103期,頁63-65。
32.林俊益,預防性羈押,萬國法律,1999年4月,第104期,頁76-78。
33.林峯正,網路學運與押人取供,司法改革雜誌,69期,2008年12月,頁7。
34.林裕順,刑事審判「被告到庭」─日本法比較研究,月旦法學雜誌,第258期,2016年11月,頁192-203。
35.林鈺雄,2015年刑事程序法裁判回顧,台灣大學法學論叢,第45卷,2016年11月,頁1649-1678。
36.林鈺雄,刑事被告有無到庭聽判之義務?─簡評北捷殺人案的宣判爭議,月旦裁判時報,2015年9月,頁59-66。
37.林鈺雄,直接審理原則與證人審判外之陳述─最高法院相關裁判之綜合評釋,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6期,2000年11月,頁60-83。
38.林鈺雄,從基本權體系論身體檢查處分,臺大法學論叢,第33卷3期,2004年5月,頁149-200。
39.林鈺雄,被告缺席審判與非常上訴,台灣法學雜誌,第14期,2000年9月,頁120-126。
40.林鈺雄,無罪推定作為證據責任及證據評價規則─歐洲人權法院相關裁判及評析,台灣法學雜誌,第145期,頁139-163。
41.林鈺雄,無罪推定原則於撤銷緩刑及假釋之適用─歐洲法、德國法與我國法之比較評析,政大法學評論,第117期,2010年10月,頁223-268。
42.林鈺雄,檢察官的掘墓人─綜評四組最高法院爭議裁判,月旦法學雜誌,第207期,2012年8月,頁52-82。
43.林輝煌,淺評釋我國〈刑事妥速審判法〉,司法新聲,95期,2010年8月,頁1-4。
44.林麗瑩,引進有罪判決羈押制度之芻議,法務通訊,第2197期,2004年7月29日,頁4-5。
45.林麗瑩,檢察官審判中有無羈押聲請權─檢評台灣高等法院九五年抗自第六七號裁定,台灣本土法學,83期,2006年6月,頁206-209。
46.邱忠義,刑事偵查中搜索、扣押辯護人在場權及審前羈押,月旦法學,第169期,2009年6月,頁291-300。
47.邱忠義,我國妨害司法公正罪之再建構,月旦法學雜誌,第265期,2017年6月,頁5-35。
48.邱忠義,關於羈押即時抗告制度修法建議及新修正再審要件之我見─併析對「偵查主體」的衝擊,月旦法學雜誌,第246期,2015年10月,頁204-208。
49.俞秀端,談偵查中羈押審查之證據法則與救濟,檢察新論,第4期,2015年4月,頁172-182。
50.柯耀程,具保停押之抗告不適格問題─台灣高等法院94年度抗字第287、295、313、361號裁定評釋,月旦法學雜誌,第125期,2005年10月,頁214-227。
51.范清銘,略談刑事審判中的武器平等原則,第4期,2015年4月,頁161-171。
52.孫長永,閆召華,無罪推定的法律效果比較研究—一種歷時分析,現代法學,第4期,2010年4月,頁103-137。
53.孫啟強,2017年「刑事訴訟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簡介及淺評,月旦裁判時報,第60期,2017年6月,頁66-82。
54.孫啟強,判決確定後移送執行前可否裁定執行羈押,月旦裁判時報,第33期,2015年3月,頁74-79。
55.孫啟強,淺談羈押,人權會訊,第120卷,2016年10月,頁39-40。
56.孫啟強,刑事訴訟法準抗告之實務相關問題,司法周刊,1657期,2013年8月,二、三版。
57.馬躍中,中國大陸刑事訴訟法中「技術偵查」之介紹與評析,展望與探索,第11卷1期,頁23-27。
58.張文貞,國際人權法與內國憲法的匯流:台灣施行兩大人權公約之後,台灣人權促進會季刊,2010年春季號,頁12-22。
59.張明偉,以妨害司法健全羈押與防逃機制之探討,月旦法學雜誌,2017年6月,第265期,頁36-54。
60.張麗卿,溫和漸進的刑事司法制度改革,法令月刊,第50卷第7期,1999年7月,頁18-22。
61.張麗卿,羈押審查的決定與救濟─台開事件的相關裁定評析,月旦法學雜誌,2001年5月,第72期,頁172-180。
62.許華孚,傅科(Michel Foucault)對於當代犯罪控制的啟發,犯罪與刑事司法研究,第3期,2004年9月,頁105-150。
63.許澤天,羈押事由之研究,台灣法學雜誌,121期,2009年2月1日,頁93-105。
64.許澤天,羈押陳水扁,台灣法學雜誌,第117期,2008年12月,頁10-13
65.郭吉助,無罪推定原則於檢察官職權中之體現─以實施偵查、提起公訴及實行公訴為中心,檢察新論,第4期,2008年7月,頁183-197。
66.陳志龍,當事人進行主義與無罪推定原則,萬國法律,第105期,1999年6月,頁81-84。
67.陳志龍,檢察官與羈押犯嫌,憲政時代,第21卷2期,1995年10月,頁29-46。
68.陳松檀,論德國「逃避刑事程序之虞」羈押原因,成大法學,第33期,2017年6月,頁123-163。
69.陳淳文,法國刑事預審制度演變之研究,歐美研究,第26卷第3期,1996年9月,頁95-14。
70.陳清秀,兩公約實踐與賦稅人權保障,法令月刊,第62卷2期,2011年2月,頁67-82。
71.陳祥、孫立杰,當「偵查不公開」遇見「新聞自由」:警察機關與媒體記者的衝突拔河研究,新聞學研究,第101期,2009年10月,頁89-138。
72.陳新民,評議法定法官原則的探討與重罪羈押合憲性的爭議,軍法專刊,第56卷第1期,2010年2月,頁7-28。
73.陳運財,刑事訴訟法為被告利益再審之要件─評最高法院89年台抗字第463號裁定,檢察新論,第11期,2012年1月,頁22-36。
74.陳運財,法庭遠距視訊調查與對質詰問權之保障,檢察新論,第18期,2015年7月,頁77-94。
75.陳運財,傳聞法則與直接審理,月旦法學教室,第21期,2004年7月,頁133-136。
76.傅美惠,論偵查不公開與無罪推定,刑事法雜誌,第50卷第2期,2006年8月,頁66-108。
77.曾財和,被告未到庭之審判程序及被告得否以視訊方式代替到庭進行審判程序,法學論叢,第242期,2016年4月,頁97-132。
78.程明修,別說羈押法沒被「特別權力關係」的惡靈附身!─司法院釋字第六五三號解釋簡評,台灣法學雜誌,第124期,2009年3月,頁201-204。
79.黃惠婷,無罪推定原則之探討,月旦法學教室,第50期,2006年12月,頁95-105。
80.黃惠婷、李錫棟,論羈押之限制,警大法學論集,第7期,2002年12月,頁103-116。
81.黃朝義,刑事程序限制出境(海)之規範與實際問題,月旦法學雜誌,第215期,2013年4月,頁106-117。
82.黃朝義,羈押要件判斷基準─從衝撞總統府案件等論,月旦裁判時報,第28期,2014年8月,頁62-74。
83.黃舒芃,「特別權力關係」的隱晦終結─評司法院釋字第736號解釋,月旦裁判時報,第48期,2016年6月,頁109-114。
84.黃舒芃,比例原則及其階層化操作─一個著眼於司法院釋憲實務發展趨勢的反思,中研院法學期刊,第19期,2016年9月,頁1-52。
85.楊雲驊,「邱和順與林坤明二被告案」人權觀察─羈押部分,台灣法學,第154期,2010年6月,頁62-84。
86.楊雲驊,刑事妥速審判法第五條「羈押期限」規定之人權意義,台灣法學雜誌,第162期,2010年10月,頁57-60。
87.楊雲驊,我國羈押法制的修正建議,萬國法律,2013年12月,第192期,頁55-65。
88.楊雲驊,我國羈押實務與人權保障,臺灣法學,2009年2月,第121期,頁81-92。
89.楊雲驊,提升司法威信─審判程序之「保全羈押」及其配套制度,法學叢刊,第245期,2017年1月,頁1-31。
90.楊雲驊,新法下檢察官的舉證責任及法院的調查義務─評最高法院九十一年度第四次刑事庭決議,月旦法學雜誌,第89期,2002年10月,頁233-248。
91.楊雲驊,審判羈押與防止被告逃亡,月旦法學雜誌,2016年10月,第257期,頁165-176。
92.楊雲驊,歐洲人權法院對逮捕、羈押刑事被告的審查重點介紹,全國律師,第10卷第7期,2006年7月,頁4-12 。
93.楊雲驊,簡評刑事訴訟法修正草案「即時抗告」制度,全國律師,第9卷第10期,頁26-31。
94.楊雲驊、林鈺雄、張明偉、林裕順等著,「羈押與防逃」研討會會議紀錄,月旦法學雜誌,第256期,2016年9月,頁161。
95.詹朝欽,自白於中世紀基督教神學之意涵─以宗教審判為中心,法學新論,第39期,2012年12月,頁123-144。
96.廖福特,歐洲人權公約,新世紀智庫論壇,第8期,1999年12月31日,頁58-64。
97.廖福特,歐盟與歐洲人權公約,月旦法學雜誌,第62期,2000年7月,頁87-98。
98.劉秉鈞,台灣刑事訴訟制度之回顧與前瞻─以法院職權調查義務之發展為中心,軍法專刊,第59卷第2期,2013年4月,頁33-56。
99.鄭文中,停止羈押之替代措施初探─以德、瑞刑事程序上之限制出境為比較,中華國際法與超國界法評論,第13卷第2期,2017年12月,頁315-359。
100.蕭仰歸、陳荔彤,論無罪推定原則於國際人權法之規範與實踐,台灣國際法季刊,第8卷第4期,2011年12月,頁163-194。
101.蕭百麟,緘默作為不利於被告之證據,軍法專刊,第60卷第5期,2014年10月,頁132-152。
102.賴玉山,美國聯邦最高法院刑事裁判的判例理論─由華倫法庭到巴格法庭,台大法學論叢,第5卷第1期,1975年10月,頁133-160 。
103.錢建榮,舉輕明重或舉重明輕?─受命法官單獨決定具保免予羈押之合法性,月旦法學教室,第168期,2016年10月,頁30-32。
104.薛智仁,反思刑事被告審判期日之在場義務,台北大學法學論叢,第85期,2013年3月,頁225-271。
105.薛智仁,論發現新事證之刑事再審事由:2015年新法之適用與再改革,臺大法學論叢,第45卷第3期,2016年9月,911-977。
106.顏大和、張明偉、張永呈等,「提升司法追訴效能/對抗黑金貪腐」研討會,第55期,2017年1月,頁59-80。
四.譯著(按作者姓氏筆畫排列)
1.高忠義譯,Richard A. Posner著,如何做個好法官, 2016年5月。
2.董璠輿、宋英輝譯,土本武司著,日本刑事訴訟法要義, 1997年5月。
3.黃風譯,切薩雷•貝卡利亞著,論犯罪與刑罰,四版,2011年9月。
4.張凌、于秀峰譯,田口守一著,刑事訴訟法社,五版,2010年11月。
5.劉北成、楊遠嬰 譯,米歇爾•傅科著,規訓與懲罰─監獄的誕生,1992年12月。
6.丁相顺譯,松尾浩也著,日本刑事訴訟法上卷(新版), 2005年。
7.朱學瑛等譯,法務部編,日本刑事訴訟法暨刑事訴訟規則,2016年8月
8.吳懿婷譯,薩達卡特.卡德里著,審判的歷史,2007年10月。
五.學位論文(按作者姓氏筆畫排列)
1.王彥文,論我國羈押制度與人權之保障,國立雲林科技大學科技法律研究所,2011年6月。
2.尚佩瑩,無罪推定與舉證責任轉換─以歐洲人權法院相關裁判為借鏡,東吳大學法律研究所,2010年。
3.林慈偉,論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生命權概念於我國刑事司法之實踐,國立中正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2014年7月。
4.崔雲飛,無罪推定之具體實踐─以歐洲人權法院判例法為核心,國立台灣大學碩士論文,2006年。
5.張世展,論審判中羈押,國立中正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年1月
6.張君憶,論法院組織法違反維持法庭秩序之命令罪,國立政治大學法律學系碩士論文,2017年7月,
7.張琬婷,論保釋制度─以美國法為借鏡,國立台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3年6月。
8.陳宗奇,論無罪推定原則為刑事補償之憲法要求─歐洲人權法院相關裁判研究,國立台北大學法律學系碩士論文,2014年7月。
9.陳煜昇,刑事程序中無罪推定原則之研究,國防大學管理學院法律學系碩士論文,2011年5月
10.馮基源,自白結構之分析,國立台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
11.黃裕仁,羈押替代處分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碩士論文,2007年
12.楊錦德,羈押爭議問題之研究,世新大學法學院碩士論文,106年1月。
13.劉海倫,緘默權之理論與實務,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貳、外文文獻
一.日文文獻(按作者姓氏筆畫排列)
1.渡边咲子,刑事訴訟法講義,不磨書房,第五版,2010年7月。
2.安冨 潔,刑事訴訟法講義,2009年11月,2版
3.青柳文股、伊藤榮樹、柏本千秋、佐佐木史朗、西原眷夫等合著,新版註釋刑事訴訟法(第五卷),立花書房,平成10年2月。
二.英文文獻(按作者姓氏字母排列)
(一)英文專書
1.John Maxcy Zane(2005). THE STORY OF LAW, Lightning Source Inc.
2.Wayne R. Lafave,Jerold H. Israel,Nancy J King, Orin S. Kerr(2004).CRIMINAL PROCEDURE. Thomson Reuters Publishing.
3.John Henry Merryman(3rd edi. 2007).THE CIVIL LAE TRADTION:AN INTRODUCTION TO THE LEGAL SYMTEMS OF EUROPE AND LATIN AMERICA.Stanford University Perss.
4.George F. Cole,Christopher E. Smith(2001).THE AMERICAN SYSTEM OF CRIMINAL JUSTINE, Belmont, Calif. : Wadsworth.
(二)英文期刊論文
1.Christine Sypnowich,Taking Britain`s Human Rights Act Seriously, 58 U. Toronto L.J.105,117(2008).
2.Donald P. Lay, Jill De La Hunt, The Bail Reform Act of 1984: A Discussion, William Mitchell Law Review,Vol. 11,Iss. 4,Article 2.929,966(1985).
3.Gavin Dingwall,Statutory Exceptions, Burdens of Proof and the Human Rights Act of 1998, 65 Mod. L. Rev.450,462(2002).
4.Mario Caterini,The Presumption of Innocence in Europe :Developments in Substantive Criminal Law. 8 Beijing L.Rev. 100, [i] .100,140(2017).
5.Marla N. Greenstein, Ensuring the Right to Be Heard , Vol. 50, Issue 1 Judges` Journal .40,42(2011).
6.Patricia M.Wald and Daniel J. Freed, The Bail Reform Act of 1966 :A Practitioner`s Primer, American Bar Association Journal Vol 52.940,945(1966).
7.Shima Baradaran, Restoring the Presumption of Innocence, 72 Ohio St. L.J.723,776(2011).
8.Warren L. Miller,The Bail Reform Act of 1966:Need for Reform in 1969,Catholic University Law Rev.24,Vol 19,Iss 1,Art 2.24,49(1970).
(三)其他
1.Commission Of the European Communities ,Green Paper the Presumption of Innocence,(2006).
三.德文文獻(按作者姓氏筆畫排列)
(一)德文專書
1.Hans-Heiner Kühne, Strafprozessrecht:Eine systematische Darstellung des deutschen und europäischen Strafverfahrensrechts,2003.
2.Olaf Kieschke, Die Praxis des Europäischen Gerichtshofs für Menschenrechte und ihre Auswirkungen auf das deutsche Strafverfahrensrecht,2003.
(二)註釋書
1.Löwe-Rosenberg, Die Strafprozeßordnung und das Gerichtsverfassungsgesetz:Großkommentar,Band 6,26.Aufl.,2009.
參、網路資料
1.法務部,兩公約及兩公約施行法網站,http://www.humanrights.moj.gov.tw/lp.asp?ctNode=32913&CtUnit=12352&BaseDSD=7&mp=200(最後瀏覽日期:2017年11月2日)
2.法務部,司改國是會議第五分組第三次會議「強化防逃制度」,106年3月30日,頁17。https://justice.president.gov.tw/meeting/52(最後瀏覽日:2018年1月12日)
3.林書楷,法治國家的羈押制度─我國羈押制度合憲性問題再檢討,台灣新社會智庫,2008年12月5日,http://www.taiwansig.tw/index.php/%E6%94%BF%E7%AD%96%E5%A0%B1%E5%91%8A/%E6%86%B2%E6%94%BF%E6%B3%95%E5%88%B6/811-%E6%B3%95%E6%B2%BB%E5%9C%8B%E5%AE%B6%E7%9A%84%E7%BE%88%E6%8A%BC%E5%88%B6%E5%BA%A6%E2%80%94%E6%88%91%E5%9C%8B%E7%BE%88%E6%8A%BC%E5%88%B6%E5%BA%A6%E5%90%88%E6%86%B2%E6%80%A7%E5%95%8F%E9%A1%8C%E4%B9%8B%E5%86%8D%E6%AA%A2%E8%A8%8E%E2%80%94(最後瀏覽日:2017年6月7日)
4.蘇佩鈺,美國有罪羈押等法律制度之研究,公務出國報告資訊網,2009年3月,http://report.nat.gov.tw/ReportFront/report_detail.jspx?sysId=C09800671(最後瀏覽日:2018年4月20日)
5.周文祥,有罪羈押制度之研究,公務出國報告資訊網,2010年10月10日,http://report.nat.gov.tw/ReportFront/report_detail.jspx?sysId=C09903363(最後瀏覽日:2018年4月20日)
6.法務部,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一般性意見電子書,法務部出版,2012年12月,http://covenantswatch.org.tw/wp-content/uploads/2016/03/%E5%85%A9%E5%85%AC%E7%B4%84%E4%B8%80%E8%88%AC%E6%80%A7%E6%84%8F%E8%A6%8B%E9%9B%BB%E5%AD%90%E6%9B%B8%EF%BC%88%E6%B3%95%E5%8B%99%E9%83%A82012%E5%B9%B4%E5%87%BA%E7%89%88%EF%BC%89%EF%BC%88Word%E6%AA%94%EF%BC%89.doc(最後瀏覽日:2018年4月10日)
7.黃致豪,法官對鄭捷案的恣意,蘋果日報,2015年3月11日,https://tw.appledaily.com/headline/daily/20150311/36430392/(最後瀏覽日:2018年4月10日)
8.錢建榮,被告豈有聽判的義務?,蘋果日報,2015年3月11日,https://tw.appledaily.com/headline/daily/20150311/36430388(最後瀏覽日:2018年1月13日)
肆、其他
1.立法院議案關係文書 院總字第一六一號 政府提案第九五一二號,民國93年2月4號。
2.立法院議案關係文書 院總字第二四六號 委員提案第二一七五七號,民國107年3月28號。
3.立法院公報,第86卷46期,1997年11月。
4.許宗力,從大法官解釋論比例原則與違憲審查,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2001年12月31日。
5.司法院研究年報第30輯刑事類第4編─偵查中羈押制度之研究,2013年12月。
6.監察院105司調0011調查報告,2016年12月1日。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法律學系
103651019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3651019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何賴傑zh_TW
dc.contributor.advisor Her, Lai-Jieren_US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陳蔚姍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Chen, Wei-Shanen_US
dc.creator (作者) 陳蔚姍zh_TW
dc.creator (作者) Chen, Wei-Shanen_US
dc.date (日期) 2018en_US
dc.date.accessioned 10-Aug-2018 10:44:03 (UTC+8)-
dc.date.available 10-Aug-2018 10:44:03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10-Aug-2018 10:44:03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103651019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19295-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法律學系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103651019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根據法務部統計,近十幾年來幾乎每年都有貪瀆或經濟要犯在判決確定前後潛逃國外,著名案件包括:前立委羅福助、已故的力霸集團王又曾、前高雄地檢署檢察官井天博、前台南縣議會議長吳健保等人,累積刑度超過二百年、累積涉案金額超過二千億元,已嚴重影響人民對司法的信賴。由此可鑑,我國刑事訴訟程序就防逃程效乙情顯有法制暨實務操作上之疏漏。我國近幾年刑事訴訟法制改革針對羈押被告程序利益、羈押程序發動多有著墨及修法重視。然而,當牽涉到防止被告逃亡而加強羈押效力乙節時,卻往往招致侵害人權的非難,致使倡議者受到背離人權價值之非議,實務及學界更是對此聞之色變。然羈押處分為刑事程序中就程序目的達成最有效、但就被告人權斲傷程度最為嚴厲之處分,惟為求刑事目的實現,各國迄今仍未見有法治國家得以捨棄,是本文所認,既無法割捨,則即應在法治國家的界線之下,合理且有效的運用羈押處分。
首要者,在於釐清無罪推定原則之核心價值,在我國加強羈押處分效力時所將面臨第一關卡,即為與無罪推定原則之背離。本文所欲澄清者,便屬在改良式當事人進行主義下,合理的解釋並限縮無罪推定原則;意圖讓無罪推定原則具體、殷實而可操作。其二,參考外國法制,再不背離無罪推訂前提下,修法增訂於保全羈押制度,即在被告遭受有罪判決時,由法官依法裁量羈押,並與判決主文中為理由說明。末者,對於現行我國羈押程序之發動及救濟程序,簡單指出規範缺失並試提修法建議。希冀我國立法者未來得以正視防止被告逃亡之問題,並賦予無罪推定原則合乎我國法制的解讀。
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題目提出與說明 2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研究限制 3
第二章 羈押處分的憲法界線 5
第一節 無罪推定 6
第一項 前言 6
第二項 無罪推定原則發軔 8
第三項 國際法制演進 11
第一款 世界人權宣言 11
第二款 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 12
第三款 歐洲人權公約 13
第四項 歷史角度的再觀察 16
第一款 英美法制 16
第二款 歐陸法系 21
第五項 我國法制 25
第一款 意義 26
第二款 無罪推定內涵 26
第三款 無罪推定原則之法位階 27
第一目 無罪推定之憲法地位 27
壹、 司法院大法官解釋 28
貳、 實務法院判決 32
參、 小結 33
第二目 無罪推定的法制實踐 35
壹、 刑事訴訟法第154條第1項 35
貳、 聯合國兩公約施行法 35
參、 刑事妥速審判法第6條 36
第四款 內容 37
第五款 我國無罪推定原則檢討 40
第一目 第154條1項規範爭議 40
第二目 第154條1項為證據法原則 41
第三目 「確定」二字論證 44
第四目 小結 49
第六項 無罪推定與羈押處分 50
第二節 法律保留原則 51
第一項 前言 51
第二項 法律保留之沿革 52
第三項 層級化法律保留 52
第四項 刑事程序與法律保留 53
第三節 比例原則 54
第一項 概念 55
第一款 內涵 56
第一目 適合性原則 56
第二目 必要性原則 56
第三目 相當性原則 56
第二項 比例原則與刑事程序強制處分 57
第四節 結語 58
第三章 羈押處分 59
第一節 羈押定義 59
第二節 羈押目的 60
第三節 羈押防逃法制─刑事訴訟法第101條第1項第1款 62
第一項 形式要件 62
第一款 拘捕前置原則 62
第二款 經法官訊問 63
第三款 簽發押票 64
第二項 實質要件 64
第一款 犯罪嫌疑重大 64
第二款 羈押原因 65
第三款 羈押必要性 67
第三項 防逃羈押現行法規評釋 67
第四項 小結 69
第四節 防逃功能羈押之替代措施 70
第一項 具保 70
第二項 責付 71
第三項 限制住居 71
第四項 限制出境、限制出海 72
第五項 我國法檢討 74
第六項 羈押替代手段與防逃目的的達成 75
第五節 羈押之期間 75
第一項 羈押期間計算之區分 76
第二項 羈押期間長短 76
第一款 偵查中羈押期間 76
第二款 審判中羈押期限 76
第三款 羈押期間過長與速審法第5條 77
第四款 羈押期限與羈押程序銜接辨明 78
第六節 羈押制度與防止逃亡成效不足 78
第一項 實務羈押困難與執行漏洞 78
第二項 判決確定前之保全羈押制度 80
第三項 判決確定後執行前防逃措施 80
第四章 判決定讞前之防逃機制 83
第一節 宣判期日之被告到庭義務 84
第一項 在場權為被告權利且為義務 84
第二項 我國法規範 88
第一款 被告到場原則 88
第二款 被告得不到場例外 88
第一目 第36條、第281條 89
第二目 第169條 89
第三目 第177條視訊設備訊問被告? 89
第四目 第294條第3項 91
第五目 第305條 91
第六目 第306條 91
第七目 第312條 92
第八目 第二審特別規定 92
第三款 小結 92
第三項 被告宣判期日到場論證 93
第一款 宣判到場 被告義務 93
第一目 法官裁量權說 93
第二目 審判程序不應切割 94
壹 現行法規範切割審判期日的弊病 94
貳 比較法制 96
參 司法儀式性與莊嚴性之要求 101
肆 小結─修正刑訴第312條、313條 103
第二款 被告到場之處分權 104
第一目 被告在場權行使不應限制 104
第二目 審判期日涉及證據認定始強制到庭 105
第三款 結語 106
第二節 保全羈押制度 107
第一項 保全羈押制度的比較法制 107
第一款 美國法制規範 107
第一目 聯邦憲法第八修正案 108
第二目 法制沿革─聯邦保釋改革法案 109
壹 1966年保釋改革法案(The Bail Reform Act of 1966) 110
貳 1984年保釋改革法案(The Bail Reform Act of 1984) 112
一、 U.S.Code. 保釋法規變革 113
二、 羈押例外之舉證責任分配 116
參 1990年有罪被告強制羈押法案(Mandatory Detention Act of 1990) 117
第三目 小結─簡評美國羈押保釋制度 118
第二款 日本羈押制度 120
第一目 日本刑事訴訟程序判決宣判時的羈押 120
第二目 日本判決宣判時羈押制度分析 122
第三目 小結─日本判決宣判時羈押規定簡評 123
第三款 德國法制 124
第一目 德國刑事訴訟法保全被告羈押法制介紹 124
第二目 德國羈押法制簡評 126
第二項 小結 126
第三節 我國保全羈押引進與相關配套制度修法 127
第一項 刑事程序引進「保全羈押」制度 128
第一款 檢察官應有審判中羈押聲請權 128
第一目 現制下審判中檢察官無羈押聲請權 128
第二目 實務評析 129
一、 行政權干預法官獨立 129
二、 現行法規解釋檢討 129
三、 與拘捕前置原則之立法精神衝突 130
四、 武器平等原則的要求? 133
第三目 小結 134
第二款 增訂「保全羈押」 134
第一目 修法必要性 134
一、 填補程序階段羈押效力斷層 135
二、 填補防逃要點成效不彰之實務漏洞 137
第二目 增訂刑事保全羈押制度 137
一、 保全羈押制度與無罪推定 137
二、 保全羈押的審查立法模式 138
三、 保全羈押制度核心在於防逃 140
四、 代結語─增訂刑事訴訟法第374條之1 141
第二項 保全羈押制度法制配套 143
第一款 即時抗告制度 143
第一目 法制困境 143
第二目 羈押即時抗告制度芻議 144
第三目 小結 146
第二款 擬訂刑法違保潛逃罪 146
第三項 結語 150
第五章 附論:判決定讞後之防逃機制 153
第一節 防逃機制介紹 153
第一項 《最高法院受理社會矚目、重大刑事案件判決後通知最高法院檢察署辦理要點》 154
第二項 《臺灣高等法院審結刑事重大、社會矚目案件即時通知臺灣高等法院檢察署啟動防逃機制作業要點》 155
第三項 法務部《防範刑事判決確定案件受刑人逃匿聯繫作業要點》介紹 156
第一款 立法理由 156
第二款 規範沿革 156
第三款 防逃實務操作比較 157
第一目 94年「防範刑事案件被告逃匿聯繫作業要點」 157
壹 舊防逃要點規範介紹 157
貳 舊要點時代下的實務困境 159
第二目 105年「防範刑事判決確定案件受刑人逃匿聯繫作業要點」 162
第二節 防逃要點評釋 163
第三節 修正建議 163
第一項 保全羈押降低防逃機制開啟 163
第二項 判決確定後的儘速執行 164
第六章 結論 165
參考文獻 167
附錄 180
zh_TW
dc.format.extent 5884249 bytes-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3651019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無罪推定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改良式當事人進行主義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防逃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羈押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保全羈押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防範刑事判決確定案件受刑人逃匿聯繫作業要點zh_TW
dc.title (題名) 論以防止逃亡為目的之羈押zh_TW
dc.title (題名) The Construction and Review of Flight Risk as the Reason for Pretrial Detention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_US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壹、中文文獻
一.專書(按作者姓氏筆劃排列)
1.王兆鵬,刑事救濟程序之新思維,2010年12月。
2.王兆鵬,刑事被告的憲法權利,1999年3月。
3.王兆鵬,美國刑事訴訟法,二版,2007年9月。
4.石宜琳,正當法律程序與辯護,2017年1月。
5.朱石炎,刑事訴訟法論,五版,2015年8月。
6.朱學瑛、章弘昌、劉河山、蔡甄漪譯,日本刑事訴訟法暨刑事訴訟規則,2016年8月。
7.李建良主編,憲法解釋之理論與實務, 2017年4月。
8.李錫棟,羈押要件之研究,2001年3月。
9.林山田,刑事程序法,五版, 2004年9月。
10.林俊益,刑事訴訟法概論(上),第十五版,2015年9月。
11.林國賢、李春福,刑事訴訟法論 上冊,2002年5月。
12.林鈺雄,刑事程序與國際人權(二),2012年3月。
13.林鈺雄,刑事訴訟法(上),六版,2010年9月。
14.林鈺雄,刑事訴訟法(下),六版,2010年9月。
15.姜皇池,國際公法導論,2006年3月。
16.柯慶賢,刑事強制處分,三版,2008年4月。
17.柯耀程,刑事程序理念與重建, 2009年9月。
18.張麗卿,刑事訴訟法理論與運用,第十二版,2013年9月。
19.王貞會,羈押替代性措施研究,2013年1月。
20.許宗力,從大法官解釋論比例原則與違憲審查,2001年12月31日。
21.許澤天,刑事訴訟法論Ⅱ─證據之蒐集調查與使用,二版,2003年8月。
22.連孟琦,德國刑事訴訟法附德國法院組織法選譯, 2016年9月
23.陳敏,行政法總論,第七版,2011年9月。
24.陳運財,刑事訴訟與正當之法律程序, 1998年9月。
25.彭海青,刑事诉讼程序设置研究,初版,2005年3月
26.黃東熊,刑事訴訟法研究,二版,1983年。
27.黃朝義,刑事訴訟法,新學林出版,三版,2013年。
28.黃朝義,無罪推定─論刑事訴訟程序之運作,2001年8月。
29.褚劍鴻,刑事訴訟法論,二版,1994年10月。
30.劉文彬,西洋人權史─從英國大憲章到聯合國科索沃決議案,2005年3月。
二.論文集(按作者姓氏筆劃排列)
1.司法院編著,司法院大法官九十三年度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5年9月。
2.甘添貴教授七秩華誕祝壽論文集編輯委員會,甘添貴教授七秩華誕祝壽論文集下冊, 2012年4月。
3.朱朝亮等合著,刑事訴訟之運作─黃東熊教授六秩晉五華誕祝壽論文集,1997年11月。
4.李建良主編,憲法解釋之理論與實務第九輯:憲政主義與人權理論的移植與深耕, 2017年4月。
5.法務部,99年度法律研究選輯,2011年11月。
6.黃源盛、蕭宏宜等合著,法務部廖正豪前部長七秩華誕祝壽論文集,2016年月7月。
三.期刊論文(按作者姓氏筆劃排列)
1.Eckart Klein著,王士帆譯,《歐洲人權公約》與《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國際人權保障的基柱,月旦法學雜誌,第238期,2016年3月,頁275-282。
2.尤伯祥,在無罪推定的口號下仍需自證無罪的被告,法官協會雜誌,第9卷第2期,2007年12月,頁135-143。
3.尤伯祥,是恩惠還是權利?─從程序保障觀點檢討現行羈押,全國律師,10卷7期,2006年7月,頁22-34。
4.王乃彥,論刑事程序之限制出境,中央警察大學法學論集,第24卷,2013年4月,頁155-171。
5.王兆鵬,刑事訴訟中被遺忘的權利─緘默權,月旦法學雜誌,第145期,2007年6月,頁171-190。
6.王兆鵬,緘默之證據能力,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4卷,1999年10月,頁50-62。
7.王梅英,羈押相關聲請、審查程序及其救濟途徑,軍法專刊,第45卷第5期,1999年5月,頁14-25。
8.司法周刊訊,司法院召開偵查中羈押審查程序即時抗告制度研商會議,司法周刊,第1830期,2016年12月23日,第1版。
9.司法周刊訊,司法院積極推動法庭數位科技化,司法周刊,第1641期,2013年4月19日,第1版。
10.司法周刊訊,司法院積極推動科技法庭 多所法院陸續推行有成,司法周刊,第1737期,2015年3月6日,第1版。
11.朱朝亮,法庭遠距視訊與對質詰問,檢察新論,第18期,2015年7月,99-107。
12.何賴傑,刑事法院依職權調查證據之範圍與限制,臺灣本土法學,第2期,1999年6月,頁33-42。
13.何賴傑、陳子平、楊雲驊、林裕順、張明偉、邱明弘、余麗貞、林信雄,《防制刑案被告定讞前逃逸之法律機制》會議記錄,臺灣法學雜誌,第291期,2016年3月,頁87-108。
14.吳巡龍,偵查中聲請羈押的管轄問題與即時抗告─兼評台北地方法院九十三年度聲羈字第一五一號刑事裁定,月旦法學雜誌,第114卷,2004年11月,頁236-247。
15.李佳玟,預防性羈押:刑事程序中的風險管理,月旦法學教室,第36期,2015年10月,頁57-68。
16.李剑非,美國保釋制度簡介,中外法學,1993年,第4期,頁56-60。
17.李建良,行政法:第十講─依法行政原則─法律保留原則,月旦法學教室,第49期,2006年11月,頁45-54。
18.李茂生,釋字六五四號羈押法檢討座談會,台灣法學雜誌,第126期,2009年4月,頁61-103。
19.李榮耕,刑事被告於審判期日到庭,月旦裁判時報,第39期,2015年9月,頁77-82。
20.李榮耕,有罪判決後的保釋及羈押,月旦法學雜誌,第260期,2017年1月,頁137-157。
21.李榮耕,具保及羈押,月旦法學教室,第146期,2014年12月,頁57-73。
22.李榮耕,初探最高法院之案件受理規範及言詞辯論─以美國聯邦最高法院相關法制為比較對象,月旦法學雜誌,第208期,2012年9月,頁47-64。
23.李錫棟,談押票之簽發,法務通訊,第2030期,2001年4月,頁3-7。
24.李濠松,羈押防逃機制與無罪推定原則─以有罪判決後之羈押為中心,檢察新論,第20期,2016年7月,頁135-153。
25.沈冠伶,訴訟權保障與民事訴訟─以大法官關於「訴訟權」之解釋為中心,臺大法學論叢,第34卷第5期,2005年9月,頁203-273。
26.林山田,中德羈押法制之比較研究,政大法學評論,第34期,1986年12月,頁113-150。
27.林永謀,有罪推定與無罪推定─從最高法院決議不再援用二十五年上字第三七○六號刑事判例說起(上),司法周刊,第1063期,2001年12月,第2版。
28.林永謀,有罪推定與無罪推定─從最高法院決議不再援用二十五年上字第三七○六號刑事判例說起(下),司法周刊,第1064期,2002年1月,第2版。
29.林永謀,論羈押,法令月刊,第49卷第8期,1998年8月,頁3-17。
30.林明鏘,比例原則之功能與危機,月旦法學雜誌,第231期,2014年8月,頁65-79。
31.林俊益,拘捕前置原則,萬國法律,1999年2月,第103期,頁63-65。
32.林俊益,預防性羈押,萬國法律,1999年4月,第104期,頁76-78。
33.林峯正,網路學運與押人取供,司法改革雜誌,69期,2008年12月,頁7。
34.林裕順,刑事審判「被告到庭」─日本法比較研究,月旦法學雜誌,第258期,2016年11月,頁192-203。
35.林鈺雄,2015年刑事程序法裁判回顧,台灣大學法學論叢,第45卷,2016年11月,頁1649-1678。
36.林鈺雄,刑事被告有無到庭聽判之義務?─簡評北捷殺人案的宣判爭議,月旦裁判時報,2015年9月,頁59-66。
37.林鈺雄,直接審理原則與證人審判外之陳述─最高法院相關裁判之綜合評釋,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6期,2000年11月,頁60-83。
38.林鈺雄,從基本權體系論身體檢查處分,臺大法學論叢,第33卷3期,2004年5月,頁149-200。
39.林鈺雄,被告缺席審判與非常上訴,台灣法學雜誌,第14期,2000年9月,頁120-126。
40.林鈺雄,無罪推定作為證據責任及證據評價規則─歐洲人權法院相關裁判及評析,台灣法學雜誌,第145期,頁139-163。
41.林鈺雄,無罪推定原則於撤銷緩刑及假釋之適用─歐洲法、德國法與我國法之比較評析,政大法學評論,第117期,2010年10月,頁223-268。
42.林鈺雄,檢察官的掘墓人─綜評四組最高法院爭議裁判,月旦法學雜誌,第207期,2012年8月,頁52-82。
43.林輝煌,淺評釋我國〈刑事妥速審判法〉,司法新聲,95期,2010年8月,頁1-4。
44.林麗瑩,引進有罪判決羈押制度之芻議,法務通訊,第2197期,2004年7月29日,頁4-5。
45.林麗瑩,檢察官審判中有無羈押聲請權─檢評台灣高等法院九五年抗自第六七號裁定,台灣本土法學,83期,2006年6月,頁206-209。
46.邱忠義,刑事偵查中搜索、扣押辯護人在場權及審前羈押,月旦法學,第169期,2009年6月,頁291-300。
47.邱忠義,我國妨害司法公正罪之再建構,月旦法學雜誌,第265期,2017年6月,頁5-35。
48.邱忠義,關於羈押即時抗告制度修法建議及新修正再審要件之我見─併析對「偵查主體」的衝擊,月旦法學雜誌,第246期,2015年10月,頁204-208。
49.俞秀端,談偵查中羈押審查之證據法則與救濟,檢察新論,第4期,2015年4月,頁172-182。
50.柯耀程,具保停押之抗告不適格問題─台灣高等法院94年度抗字第287、295、313、361號裁定評釋,月旦法學雜誌,第125期,2005年10月,頁214-227。
51.范清銘,略談刑事審判中的武器平等原則,第4期,2015年4月,頁161-171。
52.孫長永,閆召華,無罪推定的法律效果比較研究—一種歷時分析,現代法學,第4期,2010年4月,頁103-137。
53.孫啟強,2017年「刑事訴訟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簡介及淺評,月旦裁判時報,第60期,2017年6月,頁66-82。
54.孫啟強,判決確定後移送執行前可否裁定執行羈押,月旦裁判時報,第33期,2015年3月,頁74-79。
55.孫啟強,淺談羈押,人權會訊,第120卷,2016年10月,頁39-40。
56.孫啟強,刑事訴訟法準抗告之實務相關問題,司法周刊,1657期,2013年8月,二、三版。
57.馬躍中,中國大陸刑事訴訟法中「技術偵查」之介紹與評析,展望與探索,第11卷1期,頁23-27。
58.張文貞,國際人權法與內國憲法的匯流:台灣施行兩大人權公約之後,台灣人權促進會季刊,2010年春季號,頁12-22。
59.張明偉,以妨害司法健全羈押與防逃機制之探討,月旦法學雜誌,2017年6月,第265期,頁36-54。
60.張麗卿,溫和漸進的刑事司法制度改革,法令月刊,第50卷第7期,1999年7月,頁18-22。
61.張麗卿,羈押審查的決定與救濟─台開事件的相關裁定評析,月旦法學雜誌,2001年5月,第72期,頁172-180。
62.許華孚,傅科(Michel Foucault)對於當代犯罪控制的啟發,犯罪與刑事司法研究,第3期,2004年9月,頁105-150。
63.許澤天,羈押事由之研究,台灣法學雜誌,121期,2009年2月1日,頁93-105。
64.許澤天,羈押陳水扁,台灣法學雜誌,第117期,2008年12月,頁10-13
65.郭吉助,無罪推定原則於檢察官職權中之體現─以實施偵查、提起公訴及實行公訴為中心,檢察新論,第4期,2008年7月,頁183-197。
66.陳志龍,當事人進行主義與無罪推定原則,萬國法律,第105期,1999年6月,頁81-84。
67.陳志龍,檢察官與羈押犯嫌,憲政時代,第21卷2期,1995年10月,頁29-46。
68.陳松檀,論德國「逃避刑事程序之虞」羈押原因,成大法學,第33期,2017年6月,頁123-163。
69.陳淳文,法國刑事預審制度演變之研究,歐美研究,第26卷第3期,1996年9月,頁95-14。
70.陳清秀,兩公約實踐與賦稅人權保障,法令月刊,第62卷2期,2011年2月,頁67-82。
71.陳祥、孫立杰,當「偵查不公開」遇見「新聞自由」:警察機關與媒體記者的衝突拔河研究,新聞學研究,第101期,2009年10月,頁89-138。
72.陳新民,評議法定法官原則的探討與重罪羈押合憲性的爭議,軍法專刊,第56卷第1期,2010年2月,頁7-28。
73.陳運財,刑事訴訟法為被告利益再審之要件─評最高法院89年台抗字第463號裁定,檢察新論,第11期,2012年1月,頁22-36。
74.陳運財,法庭遠距視訊調查與對質詰問權之保障,檢察新論,第18期,2015年7月,頁77-94。
75.陳運財,傳聞法則與直接審理,月旦法學教室,第21期,2004年7月,頁133-136。
76.傅美惠,論偵查不公開與無罪推定,刑事法雜誌,第50卷第2期,2006年8月,頁66-108。
77.曾財和,被告未到庭之審判程序及被告得否以視訊方式代替到庭進行審判程序,法學論叢,第242期,2016年4月,頁97-132。
78.程明修,別說羈押法沒被「特別權力關係」的惡靈附身!─司法院釋字第六五三號解釋簡評,台灣法學雜誌,第124期,2009年3月,頁201-204。
79.黃惠婷,無罪推定原則之探討,月旦法學教室,第50期,2006年12月,頁95-105。
80.黃惠婷、李錫棟,論羈押之限制,警大法學論集,第7期,2002年12月,頁103-116。
81.黃朝義,刑事程序限制出境(海)之規範與實際問題,月旦法學雜誌,第215期,2013年4月,頁106-117。
82.黃朝義,羈押要件判斷基準─從衝撞總統府案件等論,月旦裁判時報,第28期,2014年8月,頁62-74。
83.黃舒芃,「特別權力關係」的隱晦終結─評司法院釋字第736號解釋,月旦裁判時報,第48期,2016年6月,頁109-114。
84.黃舒芃,比例原則及其階層化操作─一個著眼於司法院釋憲實務發展趨勢的反思,中研院法學期刊,第19期,2016年9月,頁1-52。
85.楊雲驊,「邱和順與林坤明二被告案」人權觀察─羈押部分,台灣法學,第154期,2010年6月,頁62-84。
86.楊雲驊,刑事妥速審判法第五條「羈押期限」規定之人權意義,台灣法學雜誌,第162期,2010年10月,頁57-60。
87.楊雲驊,我國羈押法制的修正建議,萬國法律,2013年12月,第192期,頁55-65。
88.楊雲驊,我國羈押實務與人權保障,臺灣法學,2009年2月,第121期,頁81-92。
89.楊雲驊,提升司法威信─審判程序之「保全羈押」及其配套制度,法學叢刊,第245期,2017年1月,頁1-31。
90.楊雲驊,新法下檢察官的舉證責任及法院的調查義務─評最高法院九十一年度第四次刑事庭決議,月旦法學雜誌,第89期,2002年10月,頁233-248。
91.楊雲驊,審判羈押與防止被告逃亡,月旦法學雜誌,2016年10月,第257期,頁165-176。
92.楊雲驊,歐洲人權法院對逮捕、羈押刑事被告的審查重點介紹,全國律師,第10卷第7期,2006年7月,頁4-12 。
93.楊雲驊,簡評刑事訴訟法修正草案「即時抗告」制度,全國律師,第9卷第10期,頁26-31。
94.楊雲驊、林鈺雄、張明偉、林裕順等著,「羈押與防逃」研討會會議紀錄,月旦法學雜誌,第256期,2016年9月,頁161。
95.詹朝欽,自白於中世紀基督教神學之意涵─以宗教審判為中心,法學新論,第39期,2012年12月,頁123-144。
96.廖福特,歐洲人權公約,新世紀智庫論壇,第8期,1999年12月31日,頁58-64。
97.廖福特,歐盟與歐洲人權公約,月旦法學雜誌,第62期,2000年7月,頁87-98。
98.劉秉鈞,台灣刑事訴訟制度之回顧與前瞻─以法院職權調查義務之發展為中心,軍法專刊,第59卷第2期,2013年4月,頁33-56。
99.鄭文中,停止羈押之替代措施初探─以德、瑞刑事程序上之限制出境為比較,中華國際法與超國界法評論,第13卷第2期,2017年12月,頁315-359。
100.蕭仰歸、陳荔彤,論無罪推定原則於國際人權法之規範與實踐,台灣國際法季刊,第8卷第4期,2011年12月,頁163-194。
101.蕭百麟,緘默作為不利於被告之證據,軍法專刊,第60卷第5期,2014年10月,頁132-152。
102.賴玉山,美國聯邦最高法院刑事裁判的判例理論─由華倫法庭到巴格法庭,台大法學論叢,第5卷第1期,1975年10月,頁133-160 。
103.錢建榮,舉輕明重或舉重明輕?─受命法官單獨決定具保免予羈押之合法性,月旦法學教室,第168期,2016年10月,頁30-32。
104.薛智仁,反思刑事被告審判期日之在場義務,台北大學法學論叢,第85期,2013年3月,頁225-271。
105.薛智仁,論發現新事證之刑事再審事由:2015年新法之適用與再改革,臺大法學論叢,第45卷第3期,2016年9月,911-977。
106.顏大和、張明偉、張永呈等,「提升司法追訴效能/對抗黑金貪腐」研討會,第55期,2017年1月,頁59-80。
四.譯著(按作者姓氏筆畫排列)
1.高忠義譯,Richard A. Posner著,如何做個好法官, 2016年5月。
2.董璠輿、宋英輝譯,土本武司著,日本刑事訴訟法要義, 1997年5月。
3.黃風譯,切薩雷•貝卡利亞著,論犯罪與刑罰,四版,2011年9月。
4.張凌、于秀峰譯,田口守一著,刑事訴訟法社,五版,2010年11月。
5.劉北成、楊遠嬰 譯,米歇爾•傅科著,規訓與懲罰─監獄的誕生,1992年12月。
6.丁相顺譯,松尾浩也著,日本刑事訴訟法上卷(新版), 2005年。
7.朱學瑛等譯,法務部編,日本刑事訴訟法暨刑事訴訟規則,2016年8月
8.吳懿婷譯,薩達卡特.卡德里著,審判的歷史,2007年10月。
五.學位論文(按作者姓氏筆畫排列)
1.王彥文,論我國羈押制度與人權之保障,國立雲林科技大學科技法律研究所,2011年6月。
2.尚佩瑩,無罪推定與舉證責任轉換─以歐洲人權法院相關裁判為借鏡,東吳大學法律研究所,2010年。
3.林慈偉,論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生命權概念於我國刑事司法之實踐,國立中正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2014年7月。
4.崔雲飛,無罪推定之具體實踐─以歐洲人權法院判例法為核心,國立台灣大學碩士論文,2006年。
5.張世展,論審判中羈押,國立中正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年1月
6.張君憶,論法院組織法違反維持法庭秩序之命令罪,國立政治大學法律學系碩士論文,2017年7月,
7.張琬婷,論保釋制度─以美國法為借鏡,國立台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3年6月。
8.陳宗奇,論無罪推定原則為刑事補償之憲法要求─歐洲人權法院相關裁判研究,國立台北大學法律學系碩士論文,2014年7月。
9.陳煜昇,刑事程序中無罪推定原則之研究,國防大學管理學院法律學系碩士論文,2011年5月
10.馮基源,自白結構之分析,國立台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
11.黃裕仁,羈押替代處分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碩士論文,2007年
12.楊錦德,羈押爭議問題之研究,世新大學法學院碩士論文,106年1月。
13.劉海倫,緘默權之理論與實務,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貳、外文文獻
一.日文文獻(按作者姓氏筆畫排列)
1.渡边咲子,刑事訴訟法講義,不磨書房,第五版,2010年7月。
2.安冨 潔,刑事訴訟法講義,2009年11月,2版
3.青柳文股、伊藤榮樹、柏本千秋、佐佐木史朗、西原眷夫等合著,新版註釋刑事訴訟法(第五卷),立花書房,平成10年2月。
二.英文文獻(按作者姓氏字母排列)
(一)英文專書
1.John Maxcy Zane(2005). THE STORY OF LAW, Lightning Source Inc.
2.Wayne R. Lafave,Jerold H. Israel,Nancy J King, Orin S. Kerr(2004).CRIMINAL PROCEDURE. Thomson Reuters Publishing.
3.John Henry Merryman(3rd edi. 2007).THE CIVIL LAE TRADTION:AN INTRODUCTION TO THE LEGAL SYMTEMS OF EUROPE AND LATIN AMERICA.Stanford University Perss.
4.George F. Cole,Christopher E. Smith(2001).THE AMERICAN SYSTEM OF CRIMINAL JUSTINE, Belmont, Calif. : Wadsworth.
(二)英文期刊論文
1.Christine Sypnowich,Taking Britain`s Human Rights Act Seriously, 58 U. Toronto L.J.105,117(2008).
2.Donald P. Lay, Jill De La Hunt, The Bail Reform Act of 1984: A Discussion, William Mitchell Law Review,Vol. 11,Iss. 4,Article 2.929,966(1985).
3.Gavin Dingwall,Statutory Exceptions, Burdens of Proof and the Human Rights Act of 1998, 65 Mod. L. Rev.450,462(2002).
4.Mario Caterini,The Presumption of Innocence in Europe :Developments in Substantive Criminal Law. 8 Beijing L.Rev. 100, [i] .100,140(2017).
5.Marla N. Greenstein, Ensuring the Right to Be Heard , Vol. 50, Issue 1 Judges` Journal .40,42(2011).
6.Patricia M.Wald and Daniel J. Freed, The Bail Reform Act of 1966 :A Practitioner`s Primer, American Bar Association Journal Vol 52.940,945(1966).
7.Shima Baradaran, Restoring the Presumption of Innocence, 72 Ohio St. L.J.723,776(2011).
8.Warren L. Miller,The Bail Reform Act of 1966:Need for Reform in 1969,Catholic University Law Rev.24,Vol 19,Iss 1,Art 2.24,49(1970).
(三)其他
1.Commission Of the European Communities ,Green Paper the Presumption of Innocence,(2006).
三.德文文獻(按作者姓氏筆畫排列)
(一)德文專書
1.Hans-Heiner Kühne, Strafprozessrecht:Eine systematische Darstellung des deutschen und europäischen Strafverfahrensrechts,2003.
2.Olaf Kieschke, Die Praxis des Europäischen Gerichtshofs für Menschenrechte und ihre Auswirkungen auf das deutsche Strafverfahrensrecht,2003.
(二)註釋書
1.Löwe-Rosenberg, Die Strafprozeßordnung und das Gerichtsverfassungsgesetz:Großkommentar,Band 6,26.Aufl.,2009.
參、網路資料
1.法務部,兩公約及兩公約施行法網站,http://www.humanrights.moj.gov.tw/lp.asp?ctNode=32913&CtUnit=12352&BaseDSD=7&mp=200(最後瀏覽日期:2017年11月2日)
2.法務部,司改國是會議第五分組第三次會議「強化防逃制度」,106年3月30日,頁17。https://justice.president.gov.tw/meeting/52(最後瀏覽日:2018年1月12日)
3.林書楷,法治國家的羈押制度─我國羈押制度合憲性問題再檢討,台灣新社會智庫,2008年12月5日,http://www.taiwansig.tw/index.php/%E6%94%BF%E7%AD%96%E5%A0%B1%E5%91%8A/%E6%86%B2%E6%94%BF%E6%B3%95%E5%88%B6/811-%E6%B3%95%E6%B2%BB%E5%9C%8B%E5%AE%B6%E7%9A%84%E7%BE%88%E6%8A%BC%E5%88%B6%E5%BA%A6%E2%80%94%E6%88%91%E5%9C%8B%E7%BE%88%E6%8A%BC%E5%88%B6%E5%BA%A6%E5%90%88%E6%86%B2%E6%80%A7%E5%95%8F%E9%A1%8C%E4%B9%8B%E5%86%8D%E6%AA%A2%E8%A8%8E%E2%80%94(最後瀏覽日:2017年6月7日)
4.蘇佩鈺,美國有罪羈押等法律制度之研究,公務出國報告資訊網,2009年3月,http://report.nat.gov.tw/ReportFront/report_detail.jspx?sysId=C09800671(最後瀏覽日:2018年4月20日)
5.周文祥,有罪羈押制度之研究,公務出國報告資訊網,2010年10月10日,http://report.nat.gov.tw/ReportFront/report_detail.jspx?sysId=C09903363(最後瀏覽日:2018年4月20日)
6.法務部,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一般性意見電子書,法務部出版,2012年12月,http://covenantswatch.org.tw/wp-content/uploads/2016/03/%E5%85%A9%E5%85%AC%E7%B4%84%E4%B8%80%E8%88%AC%E6%80%A7%E6%84%8F%E8%A6%8B%E9%9B%BB%E5%AD%90%E6%9B%B8%EF%BC%88%E6%B3%95%E5%8B%99%E9%83%A82012%E5%B9%B4%E5%87%BA%E7%89%88%EF%BC%89%EF%BC%88Word%E6%AA%94%EF%BC%89.doc(最後瀏覽日:2018年4月10日)
7.黃致豪,法官對鄭捷案的恣意,蘋果日報,2015年3月11日,https://tw.appledaily.com/headline/daily/20150311/36430392/(最後瀏覽日:2018年4月10日)
8.錢建榮,被告豈有聽判的義務?,蘋果日報,2015年3月11日,https://tw.appledaily.com/headline/daily/20150311/36430388(最後瀏覽日:2018年1月13日)
肆、其他
1.立法院議案關係文書 院總字第一六一號 政府提案第九五一二號,民國93年2月4號。
2.立法院議案關係文書 院總字第二四六號 委員提案第二一七五七號,民國107年3月28號。
3.立法院公報,第86卷46期,1997年11月。
4.許宗力,從大法官解釋論比例原則與違憲審查,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2001年12月31日。
5.司法院研究年報第30輯刑事類第4編─偵查中羈押制度之研究,2013年12月。
6.監察院105司調0011調查報告,2016年12月1日。
zh_TW
dc.identifier.doi (DOI) 10.6814/THE.NCCU.LAW.014.2018.F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