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學位論文

文章檢視/開啟

書目匯出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引文資訊

TAIR相關學術產出

題名 《爸爸買給你》劇本創作與論述
The Firm Script and Description of Father Buys Me Everything
作者 陸儀
Lu, Yi
貢獻者 蔡琰
Tsai, Yen
陸儀
Lu, Yi
關鍵詞 父子
劇本
三幕劇
人性
Firm Script
日期 2019
上傳時間 5-九月-2019 15:36:25 (UTC+8)
摘要 《爸爸買給你》是透過90分鐘電影劇本形式,以一個高中生的角度出發,來探究父母和子女在社會期待的角色框架之下,其個性與心理會如何被影響,又是如何會在想要符合對方的期待之下,做出不符合社會規範的行為。本文包含創作論述與劇本,論述包含主題闡述、類型探討、角色和劇情設計,並在理論與回饋意見的基礎下,對劇本內容進行分析與調整反思。
參考文獻 艾普洛斯(2007)。《阿飛原型─為何男人在愛情中拒絕長大》。台北:人本自然文化。
朱侃如譯(2017)。《榮格心靈地圖》。台北:立緒。(原書:Murray Stein [1998]. Jung’s Map of the Soul: An Introduction. Chicago, US: Open Court.)
朱德強(製作人)(2013年10月11日)。《爸爸去哪兒》。 中國:湖南廣播電視台。
李赫(1996)。《人性解讀》。台北:稻田。
李尚豐(2001)。《如何克服人性的弱點》。台北:風雲館。
李威辰(2001)。〈父母社經地位、青少年緊張與青少年偏差行為相關性研究—以雲嘉地區為例〉。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取自「南華大學碩博士論文系統」https://hdl.handle.net/11296/cwv4tg
何琦瑜(2006)。《家庭教育-贏的起點》。台北:親子天下。
邱大昕 (2005)。〈男性障礙者勞動邊緣化的陽剛困境─以視覺障礙者為例的初步探索〉,醫療與健康研討會,2005年11月。臺北:臺灣大學。
邱珍琬(2010)。《父親形象與其轉變》。台北:五南。(原書:Chiou, C.W. [2010]. Father Figure and Its Transformation.)
周舟譯(2015)。《你的劇本遜斃了:一寫就賣!好萊塢編劇教練給你的100個超棒寫作對策》,台北:原點。(原書:William. M. Aker [2008]. Your Screenplay Sucks! :100 Ways to Make It Great. )
尹萍譯(2014)。《超棒小說再進化:深度剖析拍成電影的暢銷小說,教你呈現好萊塢等級的戲劇張力!》,台北:雲夢千里。(原書:James N. Frey [1987]. How to Write a Damn Good Novel, II: Advanced Techniques for Dramatic Storytelling. California, US: Michael Wiese Productions)
秦續蓉、馮勃翰譯(2015)。《先讓英雄救貓咪》。台北:雲夢千里文化。(原書:Blake Snyder [2005]. Save the Cat! The Last Book on Screenwriting That You’ll Ever Need. Luban, Malaysia: Big Apple Agency, Inc.)
陳志成(2005年4月15日)。〈從社會學的「角色理論」論戲劇演員的角色觀點〉。取自 http://mail.nhu.edu.tw/~society/e-j/46/46-09.htm
宿春禮,徐保平(2006)。《青少年必須克服的人性弱點》,台北:漢欣。
張芬齡等譯。《人性八惡》,台北:聯經。(原書:Mary Golden, Thomas Pynchon, John Updike [1996]. Deadly Sins)
傅馨芳譯(2018)。《新關係花園》,台北:張老師文化。(原書:Jock McKeen & 黃煥祥 [2013]. Joining: The Relationship Garden. Gabriola, Canada: Haven Institute Press.)
彭懷真(2016)。《比人生更真實的是電影啊》。台北:天下生活。
黃淑玲、游美惠(2012)。《性別向度與台灣社會》(第二版)。台北:巨流。
黃斐娟、何振盛譯(2003)。《摩爾人的最後嘆息》,台北:台灣商務。(原書:Salman Ruhdi [1995]. The Moor’s last sigh. New York, US: Random House.)
曾西霸譯(2008)。《實用電影編劇技巧》(二版),台北:遠流。(原書:Syd Field [1979]. Screenplay: The Foundations of Screenwriting.
曾智豐(2013)。〈家長社經背景對子女教養行為的影響-以個人價值觀與教育目的認知為中介變項〉。《嘉大教育研究學刊》,31:8 5-118。
解昆樺(2005年11月19日)。取自http://life.fhl.net/Philosophy/bookclub/adem.htm
楊雅婷譯(2005)。《好爸爸-從男人本色探索稱職父親》,台北:親子天下。(原書:Mark O’Connell [2005]. The Good Father: On Men, Masculinity, and Life in the Family. New York, US: Scribner.)
新苗編譯小組譯(2000)。《父母婚姻對孩子的影響 》,台北:新苗文化。(原書:Judith P. Siegel [2000]. What Children Learn from Their Parents` Marriage: It May Be Your Marriage, but It`s Your Child`s Blueprint for Intimacy. New York, US: Harper Perennial.)
魯玲萍(2014)。〈中西文化面子觀的差異及其對交際模式的影響〉。 《武漢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03) 507-512。
穆景南(2004)。《男人,嘜ㄍ一ㄥ啊!》。台北:遠流。
戴洛棻等譯(2014)。《故事的解剖:跟好萊塢編劇教父學習說故事的技藝,打造獨一無二的內容、結構與風格!》,台北:漫遊者文化。(原書:Robert McKee [2006]. Story: Substance, Structure, Style, And the Principles of Screenwriting.)
Erikson, Erik H. (1950). Childhood and Society. New York: Norton.
George Herbert Mead (1973). Symbolic Interaction and Social Change. The Psychological Record. 23[3], 294–304.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廣告學系
102452003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2452003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蔡琰zh_TW
dc.contributor.advisor Tsai, Yenen_US
dc.contributor.author (作者) 陸儀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作者) Lu, Yien_US
dc.creator (作者) 陸儀zh_TW
dc.creator (作者) Lu, Yien_US
dc.date (日期) 2019en_US
dc.date.accessioned 5-九月-2019 15:36:25 (UTC+8)-
dc.date.available 5-九月-2019 15:36:25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5-九月-2019 15:36:25 (UTC+8)-
dc.identifier (其他 識別碼) G0102452003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25485-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廣告學系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102452003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爸爸買給你》是透過90分鐘電影劇本形式,以一個高中生的角度出發,來探究父母和子女在社會期待的角色框架之下,其個性與心理會如何被影響,又是如何會在想要符合對方的期待之下,做出不符合社會規範的行為。本文包含創作論述與劇本,論述包含主題闡述、類型探討、角色和劇情設計,並在理論與回饋意見的基礎下,對劇本內容進行分析與調整反思。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壹章、創作理念 1
第一節、緣起與目的 1
(一)創作源起 1
(二)創作目的與故事大要 3
第二節、創作背景 4
(一)男性與父親的社會角色 4
(二)成功的父母 6
(三)拾得遺失物 7
第三節、未來章節規劃 8
第貳章、文獻探討 10
第一節、人性 10
(一)人性的內涵 10
(二)人性之惡與貪婪 11
(三)人性與社會角色衝突 12
第二節、父子關係 13
(一)父親角色的轉變 13
(二)父親對青少年人格發展的影響 14
(三)無法給予準則的父親 15
第三節、以父子關係為主軸的電影作品對本創作的啟示 16
(一)《大法官》(The Judge, 2014) 17
(二)《當幸福來敲門》(The Pursuit of Happyness, 2006) 17
(三)《紅盒子》(2017) 19
第參章、創作論述 21
第一節、主題闡述 21
第二節、類型探討 21
第三節、角色 23
第四節、情節設計 30
(一)結局 31
(二)開端 32
(三)情節點I 32
(四)情節點II 33
第肆章、劇本創作 34
第伍章、創作檢討 110
第一節、創作過程與心得 110
第二節、劇本修改與建議 111
附錄一、故事分場(提案口試版本) 114
參考文獻 139
zh_TW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2452003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父子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劇本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三幕劇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人性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Firm Scripten_US
dc.title (題名) 《爸爸買給你》劇本創作與論述zh_TW
dc.title (題名) The Firm Script and Description of Father Buys Me Everything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_US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艾普洛斯(2007)。《阿飛原型─為何男人在愛情中拒絕長大》。台北:人本自然文化。
朱侃如譯(2017)。《榮格心靈地圖》。台北:立緒。(原書:Murray Stein [1998]. Jung’s Map of the Soul: An Introduction. Chicago, US: Open Court.)
朱德強(製作人)(2013年10月11日)。《爸爸去哪兒》。 中國:湖南廣播電視台。
李赫(1996)。《人性解讀》。台北:稻田。
李尚豐(2001)。《如何克服人性的弱點》。台北:風雲館。
李威辰(2001)。〈父母社經地位、青少年緊張與青少年偏差行為相關性研究—以雲嘉地區為例〉。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取自「南華大學碩博士論文系統」https://hdl.handle.net/11296/cwv4tg
何琦瑜(2006)。《家庭教育-贏的起點》。台北:親子天下。
邱大昕 (2005)。〈男性障礙者勞動邊緣化的陽剛困境─以視覺障礙者為例的初步探索〉,醫療與健康研討會,2005年11月。臺北:臺灣大學。
邱珍琬(2010)。《父親形象與其轉變》。台北:五南。(原書:Chiou, C.W. [2010]. Father Figure and Its Transformation.)
周舟譯(2015)。《你的劇本遜斃了:一寫就賣!好萊塢編劇教練給你的100個超棒寫作對策》,台北:原點。(原書:William. M. Aker [2008]. Your Screenplay Sucks! :100 Ways to Make It Great. )
尹萍譯(2014)。《超棒小說再進化:深度剖析拍成電影的暢銷小說,教你呈現好萊塢等級的戲劇張力!》,台北:雲夢千里。(原書:James N. Frey [1987]. How to Write a Damn Good Novel, II: Advanced Techniques for Dramatic Storytelling. California, US: Michael Wiese Productions)
秦續蓉、馮勃翰譯(2015)。《先讓英雄救貓咪》。台北:雲夢千里文化。(原書:Blake Snyder [2005]. Save the Cat! The Last Book on Screenwriting That You’ll Ever Need. Luban, Malaysia: Big Apple Agency, Inc.)
陳志成(2005年4月15日)。〈從社會學的「角色理論」論戲劇演員的角色觀點〉。取自 http://mail.nhu.edu.tw/~society/e-j/46/46-09.htm
宿春禮,徐保平(2006)。《青少年必須克服的人性弱點》,台北:漢欣。
張芬齡等譯。《人性八惡》,台北:聯經。(原書:Mary Golden, Thomas Pynchon, John Updike [1996]. Deadly Sins)
傅馨芳譯(2018)。《新關係花園》,台北:張老師文化。(原書:Jock McKeen & 黃煥祥 [2013]. Joining: The Relationship Garden. Gabriola, Canada: Haven Institute Press.)
彭懷真(2016)。《比人生更真實的是電影啊》。台北:天下生活。
黃淑玲、游美惠(2012)。《性別向度與台灣社會》(第二版)。台北:巨流。
黃斐娟、何振盛譯(2003)。《摩爾人的最後嘆息》,台北:台灣商務。(原書:Salman Ruhdi [1995]. The Moor’s last sigh. New York, US: Random House.)
曾西霸譯(2008)。《實用電影編劇技巧》(二版),台北:遠流。(原書:Syd Field [1979]. Screenplay: The Foundations of Screenwriting.
曾智豐(2013)。〈家長社經背景對子女教養行為的影響-以個人價值觀與教育目的認知為中介變項〉。《嘉大教育研究學刊》,31:8 5-118。
解昆樺(2005年11月19日)。取自http://life.fhl.net/Philosophy/bookclub/adem.htm
楊雅婷譯(2005)。《好爸爸-從男人本色探索稱職父親》,台北:親子天下。(原書:Mark O’Connell [2005]. The Good Father: On Men, Masculinity, and Life in the Family. New York, US: Scribner.)
新苗編譯小組譯(2000)。《父母婚姻對孩子的影響 》,台北:新苗文化。(原書:Judith P. Siegel [2000]. What Children Learn from Their Parents` Marriage: It May Be Your Marriage, but It`s Your Child`s Blueprint for Intimacy. New York, US: Harper Perennial.)
魯玲萍(2014)。〈中西文化面子觀的差異及其對交際模式的影響〉。 《武漢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03) 507-512。
穆景南(2004)。《男人,嘜ㄍ一ㄥ啊!》。台北:遠流。
戴洛棻等譯(2014)。《故事的解剖:跟好萊塢編劇教父學習說故事的技藝,打造獨一無二的內容、結構與風格!》,台北:漫遊者文化。(原書:Robert McKee [2006]. Story: Substance, Structure, Style, And the Principles of Screenwriting.)
Erikson, Erik H. (1950). Childhood and Society. New York: Norton.
George Herbert Mead (1973). Symbolic Interaction and Social Change. The Psychological Record. 23[3], 294–304.
zh_TW
dc.identifier.doi (DOI) 10.6814/NCCU201900780en_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