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學位論文

文章檢視/開啟

書目匯出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引文資訊

TAIR相關學術產出

題名 日治時期的「島都」臺北意象與「近代化」論述
"Touto" Taipei`s image and modernization discourse under Japanese rule
作者 李京屏
Lee, Ching-Ping
貢獻者 李衣雲
Lee, I-Yun
李京屏
Lee, Ching-Ping
關鍵詞 島都
臺北
近代化
近代性
論述
日治時期
日期 2019
上傳時間 5-九月-2019 16:07:56 (UTC+8)
摘要 在一般的印象中,「島都」是日治時期用以指稱臺北的詞彙。就此詞彙本身,可以說同時呈現了①日本帝國內部「內地→殖民地」、②臺灣島內「各地域→殖民地首都」的兩種視線與空間感,並且同時具有「位於邊緣的文明中心」的語感。本文旨在透過分析日治時期報刊雜誌中出現的「島都」意象,如何呈現、反映時人對於「近代」的看法。

最初約在1910年代前半在《臺灣日日新報》中出現的「島都」,於1915年以後開始專門指涉作為殖民地臺灣首都的臺北,具體的地理範圍大約是臺北三市街,然尚未有具體的特徵或條件。進入1920年代以後,伴隨日本中央對殖民地統治方針轉向內地延長主義,「島都」作為帝國空間下殖民地首都的位置,這樣的語感與象徵意義,開始逐漸增強。由日本內地看向殖民地「島都」的視角,在1923年日本關東大地震及其後的帝都復興後受到影響。對比於領臺初期,來自內地的記者對淡水、臺北正負印象交雜的記述,以及1930年代的《大阪朝日新聞》臺灣版一系列對於「未完成的島都」的議論與批評,顯示隨著時代的變遷,人們對於「近代」的認識也不斷改變。

在臺灣內部,《臺灣日日新報》自1920年代後半開始出現許多以「島都」作為批判當時臺北社會問題關鍵字的報導或投書,其中一方面有指出事實問題之處,一方面亦不乏對於本島人市街──特別是大稻埕──市民素養或衛生狀態的批評。而從內臺的報導比較中,也看得出同時代的人對於,對於「近代都市」所應具備的條件有相似的價值判斷標準。

相對於內地人的視角,對抗統治當局色彩濃厚的《臺灣民報》與《臺灣新民報》新知識份子、與統治者關係良好的黃逢時與黃純青父子,以及具有東京生活經驗的女性黃廖桂秋,分別在社會問題、大稻埕迎城隍傳統、「黑貓」與「黑狗」等類似問題上有不同的看法,整體而言都是將「島都」一詞,指設向「一島之都」的意義,並以此作為論述的邏輯。

本文指出,在日本帝國下「一島之都」的空間感,以及「島都」作為「全島之首都」、「最為進步的都市」這樣的意象,共同存在於在在臺內地人、在日本國內的內地人,或是臺灣知識份子的論述中。「島都」一詞反映了內地人、在臺內地人與臺灣知識份子各自對於「近代」的認識與思索。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依筆劃排列)
一、史料
《わかくさ》
《大阪朝日新聞》
《中外商業新報》
《東京朝日新聞》
《法院月報》
《社會事業の友》
《風月報南方詩集》
《時事新報》
《詩報》
《滿洲日報》
《臺法月報》
《臺灣人士鑑》,臺北:株式會社臺灣新民報社,1937。
《臺灣人士鑑》,臺北:興南新聞社,1943。
《臺灣民報》
《臺灣自治評論》
《臺灣自動車界》
《臺灣教育會雜誌》
《臺灣新民報》
《臺灣遞信會雜誌》
《臺灣藝術新報》
《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
《警察時報》
《讀賣新聞》
G.L. Mackay著、J.A. Macdonald編、周學普譯,《臺灣六記》,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
小川琢治,《臺灣諸島誌》,東京:東京地學協會,1896。
山村光尊,《臺北市政二十年史》,臺北:臺北市役所,1940。
中京大学社会科学研究所台湾史研究センター編,《台湾行啓記録 行啓本紀》,名古屋:中京大学社会科学研究所,2009。
加藤光貴,《賀陽宮恒憲王殿下 奉迎錄》,臺北:日曜夕刊新聞臺灣支局,1931。
田中一二著、李朝熙譯,《臺北市史:昭和六年》,臺北,臺北市文獻會,1998。
石角春之助編、槌田満文等編集解說,《江戸と東京》,東京:明石書店,1991。
伊能嘉矩著、國史館臺灣文獻館編譯,《臺灣文化志・中卷》,臺北:臺灣書房,2011。
吉川精馬,《光榮ありし日:皇太子殿下臺灣行啟記念》,臺北:實業之臺灣社,1923。
作者不詳,《秩父宮殿下御成記念號》,臺北:出版單位不詳,1925。
谷口豐彥、宮崎健三,《金風玉露:三皇子高松宮殿下 白川宮大妃殿下 奉迎記念》,臺北:臺南新報社臺北印刷所,1926年。
服部誠一,《東京新繁昌記》,東京:聚芳閣,1925。
東京開成館編輯所,《標準日本地図》,東京:東京開成館,1929。
枠木誠一,《光榮の臺灣:高松宮殿下 北白川宮大妃殿下 奉迎記》,臺北:夕刊日曜新聞臺灣支社出版部,1926。
屋部仲榮,《新臺灣の事業界》,臺北:民衆事報,1936。
宮川次郎,《趣味の臺灣》,臺北:日本旅行協會臺灣支部,1941。
宮崎健三,《光榮の臺灣》,臺北:二六新報社臺灣支社,1935。
宮崎健三,《朝香久邇兩宮殿下奉迎記》,臺北:株式會社臺南新報社臺北印刷所,1928。
柴山愛藏,《伏見宮殿下 梨本宮殿下 奉迎記》,臺北:昭和新報社,1934。
陳石煌,《樂園臺灣の姿》,臺北:魔島出版社,1936。
陳錦榮編譯,《日本據臺初期重要檔案》,臺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78。
鹿又光雄編,《始政四十週年記念臺灣博覽會誌》,臺北:臺灣博覽會,1939。
臺北市衛生課,《昭和九年 臺北市衞生施設要覽》,臺北:臺北市衛生課,1935。
臺灣總督府,《昭和十年臺灣震災誌》復刻本,臺北:南天書局,1999。
臺灣總督府,《臺灣統計要覽》,臺北:臺灣總督府,1912。
臺灣總督府,《臺灣統計要覽》,臺北:臺灣總督府,1914。
臺灣總督府民政部內務局學務課,《公學校修身科教授資料 卷二》,臺北:臺灣總督府民政部內務局學務課,1910。
臺灣總督府財務局稅務課、臺灣日日新報社,《新舊對照管轄便覽》,臺北:臺灣日日新報社,1921。
権藤震二,《臺灣實況》,東京:東京法學社,1986。
橋本白水,《東宮殿下奉迎記念 臺灣島》,臺北:臺灣時論社,1923。
橋本白水,《島の都》,臺北:南國出版協會,1926。
橋本白水,《秩父宮殿下跟隨記基隆より澎湖へ》,臺北:合資會社三協活版社,1925。
橋本白水,《臺北市町名改正案內》,臺北:南國出版協會,1922。


二、中日文專書
(一)中文
大谷渡著、陳凱雯譯,《太陽旗下的青春物語:活在日本時代的臺灣人》,臺北:遠足文化,2017。
小熊英二著、國立嘉義大學臺灣文化研究中心、經典研讀會黃阿有等譯,《「日本人」的國境界:從沖繩、愛奴、臺灣、朝鮮的殖民地統治到回歸運動》,臺北:稻香,2011。
田中淡著、黃蘭翔譯,《中國建築史之研究》,臺北:南天,2011。
矢內原忠雄著、林明德譯,《日本帝國主義下之臺灣》,臺北: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2004。
竹中信子著、曾淑卿譯,《日治臺灣生活史——日本女人在臺灣(大正篇1912-1925)》,臺北:時報文化,2007。
呂紹理,《水鑼響起——日治時期臺灣社會的生活作息》,臺北:遠流,1998。
呂紹理,《展示臺灣:權力、空間與殖民統治的形象表述》,臺北:麥田,2011。
呂赫若著、林至潔譯,《呂赫若小說全集:臺灣第一才子》,臺北:聯合文學,1995。
宋光宇,《城隍爺出巡——臺北市、大稻埕與霞海城隍廟會一百二十年的旋盪(1879-2000)》,新北:花木蘭文化,2013。
李欽賢,《黃土水傳》,南投:臺灣省文獻會,1996。
李瑞宗,《臺北植物園與清代欽差行臺的新透視》,臺北:南天書局,2007。
周婉窈,《海行兮的年代:日本殖民統治末期臺灣史論集》,臺北:允晨文化,2003。
周婉窈,《臺灣歷史圖說》,臺北:聯經,2016。
周湘雲,《日治時期臺灣熱帶景象之形塑:以椰子樹為中心的研究》,臺北:國史館,2012。
林秋敏,《林衡道先生訪談錄》,臺北:國史館,1996。
屎尿・下水研究會編、陳嫻若譯,《便所:從排泄空間看日本文化與歷史》,臺北:健行文化,2018。
若林正丈著、臺灣史日文史料典籍研讀會譯,《臺灣抗日運動史研究》,臺北:播種者,2007。
夏鑄九,《異質地方之營造:理論與歷史》,臺北:唐山出版社,2016。
張秀蓉,《日治臺灣醫療公衛五十年(修訂版)》,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5。
張圍東,《走進日治臺灣時代:總督府圖書館》,臺北:臺灣古籍,2006。
許雪姬,《滿大人的最後二十年:洋務運動與建省》,臺北:自立晚報,1993。
陳正祥,《臺北市誌》,臺北:南天書局,1997。
陳芳明,《殖民地摩登:現代性與臺灣史觀》,臺北:麥田,2017。
陳柔縉,《人人身上都是一個時代》,臺北:麥田,2016。
陳培豐,《「同化」的同床異夢:日治時期臺灣的語言政策、近代化與認同》,臺北:麥田,2006。
陳培豐,《想像和界限:臺灣語言文體的混生》,臺北:群學,2013。
陳逸松口述、林忠勝撰述,《陳逸松回憶錄(日據時代篇)》,臺北:前衛,1994。
陳翠蓮,《臺灣人的抵抗與認同》,臺北:遠流,2008。
陳靜寬,《從省城到臺中市:一個城市的興起與發展(1895-1945)》,臺南: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2012。
黃武達,《日治時代臺北市近代都市之建構(1895-1945)(下)》,臺北:北市文獻會,2009。
黃昭堂,《臺灣民主國研究》,臺北:前衛,2005。
黃美娥,《重層現代性鏡像——日治時代臺灣傳統文人的文化視域與文學想像》,臺北:麥田出版,2004。
黃淑清,《臺北市路街史》,臺北:臺北市文獻委員會,1985。
黃嘉謨,《美國與臺灣(1784-1895)》,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66。
楊翠,《日據時期臺灣婦女解放運動——以《臺灣民報》為分析場域(1920-1932)》,臺北:時報文化,1993。
溫振華、戴寶村,《淡水河流域變遷史》,臺北縣:北縣文化,1998。
劉捷著、林曙光譯注,《臺灣文化展望》,高雄:春暉,1994。
潘谷西主編,《中國建築史》,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04。
鄭麗玲,《阮ê青春夢:日治時期的摩登新女性》,臺北:玉山社,2018。
駒込武著、蘇碩斌、許佩賢、林詩庭譯,《「臺灣人的學校」之夢——從世界史的視角看日本的臺灣殖民統治》,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9。
戴寶村,《近代臺灣海運發展:戎克船到長榮巨舶》,臺北:玉山社,2000。
戴寶村,《臺灣的海洋歷史文化》,臺北:玉山社,2011,
藍博洲,《日據時期臺灣學生運動(1913-1945年)》,臺北:時報文化,1993。
藤森照信、小澤尚著、蕭雅文譯,《東京造街史:近代都市的形成》,臺北:楓書坊,2007。
蘇碩斌,《看不見與看得見的臺北:清末至日治時期臺北空間與權力模式的轉變》,臺北:左岸文化,2005。
蘇碩斌,《看不見與看得見的臺北》,臺北:群學,2010。

(二)日文
David A. Titus著、大谷堅志郎譯,《日本の天皇政治》,東京:サイマル出版会,1979。
Jordan Sand著、天內大樹譯,《帝国日本の生活空間》,東京:岩波書店,2015。
Pierre Bourdieu著、石井洋二郎譯,《ディスタンクシオン―社会的判断力批判》,東京:藤原書店,2002。
三谷太一郎,《日本の近代は何であったか—問題史的考察》,東京:岩波書店,2017。
山路勝彥,《近代日本の植民地博覧会》,東京:風響社,2008。
中村政則,《昭和の恐慌》,東京:小學館,1988。
今村仁司,《近代の思想構造 世界像・時間意識・労働》,京都:人文書院,1998。
日本植民地研究会編,《日本植民地研究の現状と課題》,東京:アテネ社,2008。
布野修司、ヒメネス・ベルデホ、ホアン・ラモン著,《グリッド都市―スペイン植民都市の起源、形成、変容、転生》,京都:京都大学学術出版会,2013。
布野修司編著,《近代世界システムと植民都市》,京都:京都大学学術出版会,2005。
石田頼房,《日本近現代都市計画の展開1868-2003》,東京:自治体研究社,2004。
石塚裕道,《日本近代都市論−東京1868-1923−》,東京:東京大学出版会,1991。
吉見俊哉,《視覚都市の地政学−まなざしとしての近代》,東京:岩波書店,2016。
成田龍一,《近代都市空間の文化経験》,東京:岩波書店,2003。
池野藤兵衛編著,《明治の青春 横川省三—日露戦争と志士群像》,京都:牧野出版,1980。
竹中りつ子,《わが青春の台湾》,東京:図書出版社,1983。
米谷匡史,《アジア/日本》,東京:岩波書店,2006。
西澤泰彥,《日本の植民地建築−帝国に築かれたネットワーク》,東京:河出書房新社,2009。
西澤泰彥,《日本植民地建築論》,名古屋:名古屋大学出版会,2008。
李衣雲,《台湾における「日本」イメージの変化、1945-2003—「哈日現象」の展開について》,東京:三元社,2017。
初田亨,《繁華街にみる都市の近代—東京》,東京:中央公論美術出版,2001。
初田亨,《繁華街の近代−都市・東京の消費空間》,東京:東京大学出版会,2004。
松井榮一、松井利彥、土屋信一監修、編輯,《明治期漢語辞書大系 第37巻》,東京:大空社,1996。
松本武祝,《朝鮮農村の〈植民地近代〉経験》,東京:社会評論社,2005。
洪郁如,《近代台湾女性史−日本の植民統治と「新女性」の誕生》,東京:勁草書房,2001。
宮嶋博史等編,《植民地近代の視座 朝鮮と日本》,東京:岩波書店,2004。
富永健一,《近代化の理論−近代化における西洋と東洋》,東京:講談社,2016。
朝日新聞百年史編修委員會編,《朝日新聞社史 明治編》,東京:朝日新聞社,1990。
朝日新聞百年史編修委員會編,《朝日新聞社史 資料編》,東京:朝日新聞社,1995。
筒井清忠,《帝都復興の時代−関東大震災以後》,東京:中央公論新社,2011。
稲垣栄三,《日本近代の建築—その成立過程-》,東京:中央公論美術出版,2009。
劉建輝,《魔都上海−日本知識人の「近代」体験》,東京:講談社,2000。
駒込武,《世界史のなかの台湾植民地支配−台南長老教中学校からの視座》,東京:岩波書店,2015。
駒込武,《植民地帝国日本の文化統合》,東京:岩波書店,1996。
橋谷弘,《帝国日本と植民地都市》,東京:吉川弘文館,2004。
戴國煇,《台湾:人間.歴史.心性》,東京:岩波書店,1988。
鶴見祐輔著、一海知義校訂,《〈決定版〉正伝・後藤新平3 台湾時代1898-1906》,東京:藤原書店,2005。
曽山毅,《植民地台湾と近代ツーリズム》,東京:青弓社,2004。


三、中日文專書論文、期刊論文
(一)中文
三尾裕子,〈以殖民統治下的「灰色地帶」做為異質化之談論的可能性—以《民俗臺灣》為例—〉,《臺灣文獻》,55:3(2004.09,南投),頁25-61。
小熊英二著、郭雲萍譯,〈「異身同體」之夢: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收於薛化元主編,《近代化與殖民:日治臺灣社會史研究文集》,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2,頁275-335。
山室信一,〈空間認識の視角と空間の生産〉,收於山室信一編,《「帝国」日本の学知 第8巻 空間形成と世界認識》,東京:岩波書店,2006。
川島真,〈〈殖民地近代性〉特集解說〉,收於若林正丈、吳密察主編,《跨界的臺灣史研究:與東亞史的交錯》,臺北:播種者文化,2004,頁65-70。
卞鳳奎,〈日本初體驗:日治時期臺灣傳統文人與留日學生的日本經驗之探討〉,《海洋文化學刊》,20(2016.06,基隆),頁139。
尹章義,〈大清帝國的落日餘暉——臺北設府築城史新證〉,《臺北文獻直字》,188(2014.06,臺北),頁37-187。
尹章義,〈東、西洋人眼中的劉銘傳〉,《臺北文獻直字》,189(2014.09,臺北)。
尹章義,〈臺北平原拓墾史研究(1697-1772)〉,《臺北文獻直字》,53(1981.04),頁1-190。
尹章義,〈臺北設府築城考〉,收於尹章義,《臺灣開發史研究》,臺北:聯經,1989,頁397-419。
尹章義,〈臺灣地名個案研究之一——臺北〉,收於尹章義,《臺灣開發史研究》,臺北:聯經,1989,頁421-440。
王建成,〈北市京町改建記實〉,《臺北文獻直字》,156(2006.06,臺北),頁209-239。
王錦雀,〈日本治臺時期教育政策與公民教育內容〉,《公民訓育學報》,16(2004.06,臺北),頁139-172。
吳密察,〈《民俗台灣》發刊的時代背景及其性質〉,收於吳密察等著,《帝國裡的「地方文化」:皇民化時期臺灣文化狀況》,臺北:新自然主義,2009,頁49-81。
吳叡人,〈福爾摩沙意識型態——試論日本殖民統治下臺灣民族運動「民族文化」論述的形成(1919-1937)〉,《新史學》,17:2(2006.06,臺北),頁127-218。
吳叡人,〈臺灣非是臺灣人的臺灣不可——反殖民鬥爭與臺灣人民族國家的論述(1919-1931)〉,收於林佳龍、鄭永年主編,《民族主義與兩岸關係》,臺北:新自然主義,2001,頁43-110。
呂紹理、李承機,〈殖民統治下媒體城市臺北的現代性〉,收於廖咸浩、林秋芳編,《第一屆臺北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北市文化局,2005,頁117-141。
宋光宇,〈1920年代迎神賽會與臺北商業體系的形成〉,《宗教哲學季刊》,62(2012.12,臺北),頁113-147。
宋光宇,〈霞海城隍祭典與臺北大稻埕商業發展的關係〉,《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62:2(1993.04,臺北),頁291-336。
李永熾,〈從江戶到東京——一個都市空間的結構轉換〉,收於李永熾,《從江戶到東京》,臺北:合志文化,1988,頁28-48。
李承機,〈從《臺南新報》到《臺灣日報》—法西斯風潮下殖民地「地方報」的「空間心性」—〉,《臺灣日報》復刻版,臺南: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2012。
李承機,〈殖民地臺灣媒體使用語言的重層構造:民族主義與近代性的分裂〉,收於若林正丈、吳密察編,《跨界的臺灣史研究——與東亞史的交錯》,臺北:播種者文化,2004,頁201-240。
李承機,〈解題 日本殖民地統治下「臺灣人唯一之言論機關」的「苦鬪」—日刊《臺灣新民報》創始初期史料解題—〉,收於陳曉怡編,《臺灣新民報 第一卷》,臺南: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國立臺灣文學館;臺北:六然居資料室,2015,無頁碼。
李進億,〈臺北橋的興建與三重埔的區域發展(1889-1945)〉,《臺北文獻直字》,167(2009.03,臺北),頁115-146。
並木真人,〈朝鮮的「殖民地近代性」、「殖民地公共性」和對日協力——殖民地政治史、社會史研究之前置性考察〉,收於若林正丈、吳密察編,《跨界的臺灣史研究——與東亞史的交錯》,臺北:播種者文化,2004,頁71-112。
松本武祝,〈有關朝鮮「殖民地近代性」論點之整理與重建,收於若林正丈、吳密察編,《跨界的臺灣史研究——與東亞史的交錯》,臺北:播種者文化,2004,頁113-131。
周婉窈,〈失落的道德世界:日本殖民統治時期臺灣公學校修身教育之研究〉,《臺灣史研究》,8:2(2001.12,臺北),頁1-63。
林太崴,〈日治時期的臺灣流行音樂〉,《臺灣學通訊》,31(2009.10,臺北),頁12-13。
林文凱,〈晚清臺灣開山撫番事業新探——兼論十九世紀臺灣史的延續與轉型〉,《漢學研究》,31:2(2014.06,臺北),頁139-174。
林文凱,〈認識與想像臺灣的社會經濟史:1920-30年代臺灣社會史論爭意義之重探〉,《新史學》,21:2(2014.06,臺北),頁69-110。
林欣宜,〈麥格麗琪(Millicent M. McClatchie)旅行遊記所見之1895年的臺灣〉,《漢學研究》,32:2期(2014.06,臺北),頁83-118。
林欣宜,〈禮密臣的臺灣歷史書寫及其影響之考察〉,《新史學》,29:3(2018.09,臺北),頁63-110。
姚人多,〈認識臺灣:知識、權力與日本在臺之殖民治理性〉,《臺灣社會研究季刊》,42(2001.06,臺北),頁182-199。
星名宏修著、朱虹譯,〈複數的島都/複數的現代性——以徐瓊二的〈島都的近代風景〉為中心〉,收於邱貴芬、柳書琴主編,《臺灣文學與跨文化流動:東亞現代中文文學國際學報第三期 臺灣號(2007)》,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7,頁178-196。
柳書琴,〈殖民都市、文藝生產與地方反應——1930年代臺北與哈爾濱都市書寫的比較〉,《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2011年第3期(2011.02,北京),頁49-66。
柳書琴,〈滿洲內在化與島都書寫:林焜煇《命運難違》的滿州匿影及其潛話語〉,《臺灣文學研究》,1:2(2012.06,臺南),頁133-190。
夏鑄九,〈殖民的現代性營造——重寫日本殖民時期臺灣建築與城市的歷史〉,《臺灣社會研究季刊》,40(2000.12,臺北),頁47-82。
張隆志,〈劉銘傳、後藤新平與臺灣近代化論爭——關於十九世紀臺灣歷史轉型期研究的再思考〉,收於國史館編《中華民國史專題第四屆研討會:民國以來史料與史學》,臺北:國史館,1998,頁2029-2065。
陳信雄,〈臺南地區的磚瓦疊砌工藝〉,收於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編,《南瀛人文景觀:南瀛傳統藝術研討會論文集》,宜蘭:國立傳統藝術中心,2002,頁351-368。
陳國棟,〈臺北與海洋——現實生活與集體記憶〉,《臺北文獻直字》,156(2006.06,臺北),頁1-19。
越澤明著、卞鳳奎譯,〈臺北的都市計畫——一八九五-一九四五年日據時期臺灣的都市計畫〉,《臺北文獻直字》,105(1993.09,臺北),頁123-146。
黃式杰,〈怪傑稻垣藤兵衛〉,《臺北文物》,2:3(1953,臺北),頁109-110。
黃啟端等,〈城內及附郊耆宿座談會紀錄〉,《臺北文物》,2:4(1953,臺北),頁2-16。
黃雯娟,〈臺北市街道命名的空間政治〉,《地理學報》,73(2014.06,臺北),頁79-105。
溫振華,〈淡水開港與大稻埕中心的形成〉,《歷史學報》,6(1978.05,臺北),頁245-270。
董宜秋,〈日治後期(1920-1945年)臺北市之便所興建〉,《臺北文獻直字》,134(2000.12,臺北),頁89-125。
劉士永,〈“清潔”、“衛生”與“保健”——日治時期臺灣社會公共衛生觀念之轉變〉,《臺灣史研究》,8:1(2001.10,臺北),頁41-88。
劉士永,〈日治時期臺灣地區的疾病結構演變〉,《新史學》,13:4(2002.12,臺北),頁165-208。
劉翠溶、劉士永,〈臺灣歷史上的疾病與死亡〉,《臺灣史研究》,4:2(1997.12,臺北),頁89-132。
蔡龍保,〈國營初現——日治時期臺灣汽車運輸業發展的一個轉折〉,《國史館學術集刊》,16(2008.06,臺北),頁1-47。
蔡龍保,〈舊事物、新管理:日治初期臺北地區人力車的發展〉,收於李玉瑾主編,《臺灣學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殖民與近代化論文集》,臺北: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2009,頁391-407。
駒込武,〈臺灣的「殖民地近代性」〉,收於若林正丈、吳密察編,《跨界的臺灣史研究——與東亞史的交錯》,臺北:播種者文化,2004,頁161-170。
蘇碩斌,〈日治時期臺灣文學的讀者想像:印刷資本主義作為空間想像機制的理論初探〉,收於國立成功大學臺灣文學系編,《跨領域的臺灣文學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南:國家臺灣文學館,2006,頁81-116。

(二)日文
Brenda S.A. Yeoh著、米家泰作譯,〈植民地化される側の歴史地理〉,收於ブライアングレアム、キャサリンナッシュ等編,《モダニティの歴史地理 上巻》,東京:古今書院,2005,頁175-199。
上田誠二,〈音楽教師から敵視されたメロディの教育化 : 「東京音頭」から「建国音頭」へ〉,《教育学研究》,74:1(2007.03,東京),頁13-27。
大坪敏夫,〈湾生の台湾回顧〉,《台湾協会会報》,2019年5月15日(第776號),第4版。
小澤京子,〈モダニズム都市と夜の幻想—1920-30年代のイメージとテクストから〉,《和洋女子大学紀要》,58(2018.03,千葉),頁37-48。
永島剛,〈感染症統計にみる都市の生活環境:大正期東京の腸チフスを事例として〉,《三田学会雑誌》,97:4(2005.01,東京),頁541-559。
刑部芳則,〈東京音頭の創出と影響−音頭のメディア効果〉,《商学研究》,31(2015.03,東京),頁106-128。
吉見俊哉,〈メディア・イベント概念の諸相〉,收於津金澤聡廣編著,《近代日本のメディア・イベント》,京都:世界思想社,1998。
江口圭一,〈帝国日本の東アジア支配〉,收於大江志乃夫編,《岩波講座 近代日本と植民地1 植民地帝国日本》,東京:岩波書店,1995,頁161-187。
李承機,〈植民地統治初期における台湾総督府メディア政策の確立—植民地政権と母国民間人の葛藤〉,《日本台湾学会報》,第4号(2002.07,東京),頁81-99。
李承機,〈植民地新聞としての《台湾日日新報》論-〈御用性〉と〈資本主義性〉のはざま〉,《植民地文化研究》,第2号(2003.07,東京),頁169-181。
谷釜尋徳,〈幕末期における旅人の移動手段としての荷車の登場:東海道筋の人力車の先駆的形態に着目して〉,《日本体育大学紀要》,36:2(2007.03,東京),頁197-208。
金子文夫,〈第一次戦後の対植民地投資−中小工商業者の進出を中心に〉,收於柳沢遊、岡部牧夫編,《帝国主義と植民地》,東京:東京堂,2001,頁132-165。
南博,〈日本モダニズム研究の方向—おぼえがき—〉,收於南博編,《日本モダニズムの研究》,東京:ブレーン出版,1982,頁vii-xiv。
垂水千恵,〈モダンガール〉,收於垂水千恵編,《コレクション・モダン都市文化 第16巻 モダンガール》,東京:ゆまに書房,2006,頁675-687。
春日豊,〈工場の出現〉,收於朝尾直弘、網野善彦、石井進編,《岩波講座日本通史 第17卷》,東京:岩波書店,1994,頁183-224。
洪郁如,〈植民地台湾の「モダンガール」現象とファッションの政治化〉,收於伊藤るり等編,《モダンガールと植民地的近代−東アジアにおける帝国.資本.ジェンダー》,東京:岩波書店,2010,頁261-284。
若林正丈,〈一九二三年東宮台湾行啓と「內地延長主義」〉,收於大江志乃夫編,《岩波講座 近代日本と植民地2 帝囯統治の構造》,東京:岩波書店,1995,頁87-119。
原田敬一,〈「予選体制」と都市政策形成主体—日本近代都市史研究の一課題〉,《鷹陵史学》,29(2003.09,京都),頁299-316。
原田敬一,〈近代都市の形成〉,收於井口和起編,《近代日本の軌跡3 日清・日露戰争》,東京:吉川弘文館,1994,頁149-169。
游鑑明,〈日本統治期における台湾新女性のコロニアル.モダニティについて〉,收於早川紀代等編,《東アジアの国民国家形成とジェンダー》,東京:青木書店,2007,頁355-376。
越沢明,〈台北の都市計画 1895-1945年〉,《日本土木史研究発表会論文集》,7(1987.06,東京),頁121-132。
越沢明,〈台湾.満州.中国の都市計画〉,收於大江志乃夫編,《近代日本と植民地3 植民地化と産業化》,東京:岩波書店,1993,頁183-241。
塩山正純,〈東亜同文書院生の台湾旅行にみる「台北」像〉,《文明21》,38(2017.03,愛知),頁77-102。
塩山正純,〈書院生の台湾旅行の記録にみる「台湾」像〉,收於塩山正純編,《20世紀前半の台湾―植民地政策の動態と知識青年のまなざし》,愛知:あるむ,2019。
新城道彦,〈王公族の創設と日本の対韓政策:「合意的国際条約」としての韓国併合〉,《東アジア近代史》,14(2011.03,千葉),頁68-83。
葉倩瑋,〈植民地主義と都市空間−臺北における権力と都市形成〉,收於竹內啓一編,《都市・空間・権力》,東京:大明堂,2001,頁34-76。
増田周子,〈日本新民謡運動の隆盛と植民地台湾との文化交渉―西条八十作「台湾音頭」をめぐる騒動を例として―〉,《東アジア文化交渉研究》,1(2008.03,大阪),頁113-127。
橫路啓子,〈台北の日本人社会—近代都市台北の成り立ちと台湾鉄道ホテル〉,收於和田博文、黃翠娥編,《〈異郷〉としての大連・上海・臺北》,東京:勉誠出版,2015,頁313-328。
顏杏如,〈二つの正月—植民地台湾における時間の重層と交錯(1895-1930年)—〉,《日本台湾学会報》,第9号(2007.05,東京),頁1-21。


四、學位論文
王雅珊,〈日治時期臺灣的圖書出版流通與閱讀文化—殖民地狀況下的社會文化使考察—〉,臺南:國立成功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
王慧瑜,〈日治時期臺北地區日本人的物質生活(1895-1937)〉,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
吳馥旬,〈由1923年裕仁皇太子臺灣行啟看都市空間之變化〉,臺南:國立成功大學建築學系碩士論文,2005。
呂哲奇,〈日治時期臺灣衛生工程顧問技師爸爾登(William Kinninmond Burton;バルトン)對臺灣城市近代化影響之研究〉,桃園:中原大學建築學系碩士論文,1999。
李佳卉,〈日治時期臺灣「汚物」處理之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
李承機,〈台湾近代メディア史研究序說:植民地とメディア〉,東京:東京大学大学院総合文化研究科地域文化研究専攻博士論文,2004。
沈方茹,〈臺北市公共巴士之發展(1912-1945)〉,桃園: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
沈佳姍,〈二十世紀前半葉臺灣漢人之清潔生活—以身體清潔為主—〉,臺北:國立臺北大學民俗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
沈德汶,〈日治時期浮浪者取締制度〉,臺北:國立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
徐裕健,〈都市空間文化形式之變遷——以日據時期臺北為個案〉,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土木工程研究所博士論文,1993。
涂慧軒,〈臺灣知識份子的媒體公共發聲經驗:1910-1930年代報刊中的社會風尚批判〉,新竹:國立清華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
莊家維,〈近代淡水聚落的空間構成與變遷——從五口通商到日治時期〉,臺南: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
許倍榕,〈30年代啟蒙「左翼」論述——以劉捷為觀察對象〉,臺南:國立成功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
陳允元,〈島都與帝都:二、三○年代臺灣小說的都市圖象(1922-1937)〉,臺北: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
陳家瑄,〈文字圖像經驗下的臺北市庶民生活〉,臺南:國立臺南大學臺灣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
陳惠雯,〈城市、店、家與婦女——大稻埕婦女日常生活史〉,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
陳煒翰,〈日本皇族的殖民地臺灣視察〉,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
黃千珊,〈日治時期旅人的城市經驗——以《臺灣日日新報》、《漢文臺灣日日新報》為觀察核心〉,嘉義:國立中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
黃郁軒,〈日治時期臺北城內街屋現代化之研究〉,臺北: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建築與古蹟保存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
溫振華,〈二十世紀初之臺北都市化〉,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1986。
董宜秋,〈臺灣「便所」之研究(1895-1945年)——以「便所」興建及汙物處理為主題〉,嘉義:國立中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
鄒婉玲,〈日治時期臺北地區人力車之發展〉,臺中:國立中興大學歷史學系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13。
廖怡錚,〈傳統與摩登之間——日治時期臺灣的珈琲店與女給〉,臺北:國立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
蔡思薇,〈日本時代臺北新公園研究〉,臺北: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建築與古蹟保存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
鄭鳳雀,〈黃純青及其詩作研究〉,臺北: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14。
蕭怡姍,〈南島・繁花・勝景——鄉原古統《麗島名華鑑》與《臺北名所圖繪十二景》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藝術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12。
顏杏如,〈植民地都市台北における日本人の生活文化:「空間」と「時間」における移植、変容〉,東京:東京大学大学院総合文化研究科地域文化研究専攻博士論文,2009。
顔杏如,〈「島都臺北」に生きる―植民地台湾における日本人の外地経験と異文化接触〉,東京:東京大学大学院総合文化研究科地域文化研究専攻修士論文,2004。
羅詩雲,〈臺灣日治時期知識分子的中國敘事〉,臺北:國立政治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15。
蘇碩斌,〈臺北近代都市空間之出現:清代至日治時期權力運作模式的變遷〉,臺北: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2。


五、網路資料
(一)資料庫
「神戸大学新聞記事文庫」電子資料庫,
「臺灣日日新報資料庫」(大鐸資訊),http://loan.lib.nccu.edu.tw.autorpa.lib.nccu.edu.tw/ddnc/ttswebx.exe?@0^0^1^ttsddn@@0.46697368521939264#JUMPOINT。
http://hyerm.ntl.edu.tw:2136/cgi-bin/gs32/gsweb.cgi/login?o=dwebmge&cache=1562335817934。
http://www.lib.kobe-u.ac.jp/sinbun/index.html。
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GIS專題中心 臺灣百年歷史地圖,http://gissrv4.sinica.edu.tw/gis/twhgis/。
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臺灣舊照片資料庫」,http://photo.lib.ntu.edu.tw/pic/db/search.jsp。
國立臺灣圖書館「日治時期圖書影像系統」資料庫,http://hyerm.ntl.edu.tw:2135/cgi-bin/gs32/gsweb.cgi/login?o=dwebmge&cache=1562335751474。
國立臺灣圖書館「日治時期期刊影像系統」資料庫,

(二)網路資料
〈臺灣瓦業的發展〉,http://120.116.20.9/native-language/lj_black-couty/%E7%A3%9A%E7%93%A6%E4%B9%8B%E6%88%80/1-1.htm。(最終瀏覽:2019/8/20)
ゆまに書房網站:http://www.yumani.co.jp/np/isbn/9784843324004(朝日新聞外地版 全68巻・別巻1)、http://www.yumani.co.jp/np/isbn/9784843338544(朝日新聞外地版 第2期 全37巻)。(最終瀏覽:2019/8/20)
栗原純,〈台湾における居留地〉,「東アジアの租界とメディア空間」研究會報告,2012年,http://klibredb.lib.kanagawa-u.ac.jp/dspace/bitstream/10487/12429/1/05%20非文字29.pdf。(最終瀏覽:2019/8/20)
冨田哲,〈日本統治初期の台湾税関―月刊誌『台関』〉,https://www.bcjjl.org/upload/pdf/bcjjlls-5-1-203.pdf。(最終瀏覽:2019/8/20)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台灣史研究所
1041580081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1041580081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李衣雲zh_TW
dc.contributor.advisor Lee, I-Yunen_US
dc.contributor.author (作者) 李京屏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作者) Lee, Ching-Pingen_US
dc.creator (作者) 李京屏zh_TW
dc.creator (作者) Lee, Ching-Pingen_US
dc.date (日期) 2019en_US
dc.date.accessioned 5-九月-2019 16:07:56 (UTC+8)-
dc.date.available 5-九月-2019 16:07:56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5-九月-2019 16:07:56 (UTC+8)-
dc.identifier (其他 識別碼) G1041580081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25630-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台灣史研究所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1041580081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在一般的印象中,「島都」是日治時期用以指稱臺北的詞彙。就此詞彙本身,可以說同時呈現了①日本帝國內部「內地→殖民地」、②臺灣島內「各地域→殖民地首都」的兩種視線與空間感,並且同時具有「位於邊緣的文明中心」的語感。本文旨在透過分析日治時期報刊雜誌中出現的「島都」意象,如何呈現、反映時人對於「近代」的看法。

最初約在1910年代前半在《臺灣日日新報》中出現的「島都」,於1915年以後開始專門指涉作為殖民地臺灣首都的臺北,具體的地理範圍大約是臺北三市街,然尚未有具體的特徵或條件。進入1920年代以後,伴隨日本中央對殖民地統治方針轉向內地延長主義,「島都」作為帝國空間下殖民地首都的位置,這樣的語感與象徵意義,開始逐漸增強。由日本內地看向殖民地「島都」的視角,在1923年日本關東大地震及其後的帝都復興後受到影響。對比於領臺初期,來自內地的記者對淡水、臺北正負印象交雜的記述,以及1930年代的《大阪朝日新聞》臺灣版一系列對於「未完成的島都」的議論與批評,顯示隨著時代的變遷,人們對於「近代」的認識也不斷改變。

在臺灣內部,《臺灣日日新報》自1920年代後半開始出現許多以「島都」作為批判當時臺北社會問題關鍵字的報導或投書,其中一方面有指出事實問題之處,一方面亦不乏對於本島人市街──特別是大稻埕──市民素養或衛生狀態的批評。而從內臺的報導比較中,也看得出同時代的人對於,對於「近代都市」所應具備的條件有相似的價值判斷標準。

相對於內地人的視角,對抗統治當局色彩濃厚的《臺灣民報》與《臺灣新民報》新知識份子、與統治者關係良好的黃逢時與黃純青父子,以及具有東京生活經驗的女性黃廖桂秋,分別在社會問題、大稻埕迎城隍傳統、「黑貓」與「黑狗」等類似問題上有不同的看法,整體而言都是將「島都」一詞,指設向「一島之都」的意義,並以此作為論述的邏輯。

本文指出,在日本帝國下「一島之都」的空間感,以及「島都」作為「全島之首都」、「最為進步的都市」這樣的意象,共同存在於在在臺內地人、在日本國內的內地人,或是臺灣知識份子的論述中。「島都」一詞反映了內地人、在臺內地人與臺灣知識份子各自對於「近代」的認識與思索。
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謝辭 i
摘要 iii
目錄 iv
圖目錄 vi
凡例 v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問題意識 2
 第三節 文獻回顧 5
  一、日治時期臺北的發展 5
  二、臺北的近代化 6
  三、對於日治時期臺北的描寫 11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分析架構 11
  一、作為人類歷史發展階段的「近代」 12
  二、「殖民地近代性」(colonial modernity) 14
  三、近代都市 16

第二章 「島都」誕生之前 24
 第一節 從清末到日治 24
  一、清末臺北的發展、定位與重要性 24
 第二節 市區改正與「島都」的出現 35
  一、臺北市區改正的各階段 35
  二、「島都」一詞的出現: 以1910年代《臺灣日日新報》為中心 39
 小結 44

第三章 1920年代以後「島都」的特性 及其意象變化——內地人的視角 45
 第一節 時代背景 45
  一、領臺初期的注目焦點:淡水、淡水河與臺北三市街 46
  二、日本帝國的動向 66
 第二節 1920年代內地視角中呈現的 「島都」意象 70
  一、1920年代島內書籍出版品中的「島都」 70
  二、關東大震災與「帝都」東京的變化 74
  三、日本內地視角的「島都」:以1930年代為中心 78
 第三節 在臺內地人的視角 94
  一、1920至30年代臺灣島內報紙呈現的「島都」意象: 以《臺灣日日新報》為中心 94
  二、在臺民間內地人的視角 114
 小結 121

第四章 本島民間人士的「島都」記述比較 122
 第一節 作為追求「近代」的手段 ——臺灣新知識份子的「島都」論述 123
  一、社會問題批判——將責任歸咎於市役所 125
  二、對本島一般大眾的批評 132
 第二節 具有「摩登」意象的「島都」 142
  一、新知識份子對帶有「摩登」意味的黑貓、黑狗之看法 142
  二、具有內地經驗的本島新女性黃廖秋桂 146
 第三節 未考量本島人需求的「島都」 150
  一、「內地化」最深    150
  二、誰是「島都」市民? 153
 小結 155

第五章 結論 156
 第一節 研究結果 156
 第二節 今後的課題 160

參考文獻 163
zh_TW
dc.format.extent 21189019 bytes-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1041580081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島都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臺北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近代化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近代性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論述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日治時期zh_TW
dc.title (題名) 日治時期的「島都」臺北意象與「近代化」論述zh_TW
dc.title (題名) "Touto" Taipei`s image and modernization discourse under Japanese rule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_US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依筆劃排列)
一、史料
《わかくさ》
《大阪朝日新聞》
《中外商業新報》
《東京朝日新聞》
《法院月報》
《社會事業の友》
《風月報南方詩集》
《時事新報》
《詩報》
《滿洲日報》
《臺法月報》
《臺灣人士鑑》,臺北:株式會社臺灣新民報社,1937。
《臺灣人士鑑》,臺北:興南新聞社,1943。
《臺灣民報》
《臺灣自治評論》
《臺灣自動車界》
《臺灣教育會雜誌》
《臺灣新民報》
《臺灣遞信會雜誌》
《臺灣藝術新報》
《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
《警察時報》
《讀賣新聞》
G.L. Mackay著、J.A. Macdonald編、周學普譯,《臺灣六記》,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
小川琢治,《臺灣諸島誌》,東京:東京地學協會,1896。
山村光尊,《臺北市政二十年史》,臺北:臺北市役所,1940。
中京大学社会科学研究所台湾史研究センター編,《台湾行啓記録 行啓本紀》,名古屋:中京大学社会科学研究所,2009。
加藤光貴,《賀陽宮恒憲王殿下 奉迎錄》,臺北:日曜夕刊新聞臺灣支局,1931。
田中一二著、李朝熙譯,《臺北市史:昭和六年》,臺北,臺北市文獻會,1998。
石角春之助編、槌田満文等編集解說,《江戸と東京》,東京:明石書店,1991。
伊能嘉矩著、國史館臺灣文獻館編譯,《臺灣文化志・中卷》,臺北:臺灣書房,2011。
吉川精馬,《光榮ありし日:皇太子殿下臺灣行啟記念》,臺北:實業之臺灣社,1923。
作者不詳,《秩父宮殿下御成記念號》,臺北:出版單位不詳,1925。
谷口豐彥、宮崎健三,《金風玉露:三皇子高松宮殿下 白川宮大妃殿下 奉迎記念》,臺北:臺南新報社臺北印刷所,1926年。
服部誠一,《東京新繁昌記》,東京:聚芳閣,1925。
東京開成館編輯所,《標準日本地図》,東京:東京開成館,1929。
枠木誠一,《光榮の臺灣:高松宮殿下 北白川宮大妃殿下 奉迎記》,臺北:夕刊日曜新聞臺灣支社出版部,1926。
屋部仲榮,《新臺灣の事業界》,臺北:民衆事報,1936。
宮川次郎,《趣味の臺灣》,臺北:日本旅行協會臺灣支部,1941。
宮崎健三,《光榮の臺灣》,臺北:二六新報社臺灣支社,1935。
宮崎健三,《朝香久邇兩宮殿下奉迎記》,臺北:株式會社臺南新報社臺北印刷所,1928。
柴山愛藏,《伏見宮殿下 梨本宮殿下 奉迎記》,臺北:昭和新報社,1934。
陳石煌,《樂園臺灣の姿》,臺北:魔島出版社,1936。
陳錦榮編譯,《日本據臺初期重要檔案》,臺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78。
鹿又光雄編,《始政四十週年記念臺灣博覽會誌》,臺北:臺灣博覽會,1939。
臺北市衛生課,《昭和九年 臺北市衞生施設要覽》,臺北:臺北市衛生課,1935。
臺灣總督府,《昭和十年臺灣震災誌》復刻本,臺北:南天書局,1999。
臺灣總督府,《臺灣統計要覽》,臺北:臺灣總督府,1912。
臺灣總督府,《臺灣統計要覽》,臺北:臺灣總督府,1914。
臺灣總督府民政部內務局學務課,《公學校修身科教授資料 卷二》,臺北:臺灣總督府民政部內務局學務課,1910。
臺灣總督府財務局稅務課、臺灣日日新報社,《新舊對照管轄便覽》,臺北:臺灣日日新報社,1921。
権藤震二,《臺灣實況》,東京:東京法學社,1986。
橋本白水,《東宮殿下奉迎記念 臺灣島》,臺北:臺灣時論社,1923。
橋本白水,《島の都》,臺北:南國出版協會,1926。
橋本白水,《秩父宮殿下跟隨記基隆より澎湖へ》,臺北:合資會社三協活版社,1925。
橋本白水,《臺北市町名改正案內》,臺北:南國出版協會,1922。


二、中日文專書
(一)中文
大谷渡著、陳凱雯譯,《太陽旗下的青春物語:活在日本時代的臺灣人》,臺北:遠足文化,2017。
小熊英二著、國立嘉義大學臺灣文化研究中心、經典研讀會黃阿有等譯,《「日本人」的國境界:從沖繩、愛奴、臺灣、朝鮮的殖民地統治到回歸運動》,臺北:稻香,2011。
田中淡著、黃蘭翔譯,《中國建築史之研究》,臺北:南天,2011。
矢內原忠雄著、林明德譯,《日本帝國主義下之臺灣》,臺北: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2004。
竹中信子著、曾淑卿譯,《日治臺灣生活史——日本女人在臺灣(大正篇1912-1925)》,臺北:時報文化,2007。
呂紹理,《水鑼響起——日治時期臺灣社會的生活作息》,臺北:遠流,1998。
呂紹理,《展示臺灣:權力、空間與殖民統治的形象表述》,臺北:麥田,2011。
呂赫若著、林至潔譯,《呂赫若小說全集:臺灣第一才子》,臺北:聯合文學,1995。
宋光宇,《城隍爺出巡——臺北市、大稻埕與霞海城隍廟會一百二十年的旋盪(1879-2000)》,新北:花木蘭文化,2013。
李欽賢,《黃土水傳》,南投:臺灣省文獻會,1996。
李瑞宗,《臺北植物園與清代欽差行臺的新透視》,臺北:南天書局,2007。
周婉窈,《海行兮的年代:日本殖民統治末期臺灣史論集》,臺北:允晨文化,2003。
周婉窈,《臺灣歷史圖說》,臺北:聯經,2016。
周湘雲,《日治時期臺灣熱帶景象之形塑:以椰子樹為中心的研究》,臺北:國史館,2012。
林秋敏,《林衡道先生訪談錄》,臺北:國史館,1996。
屎尿・下水研究會編、陳嫻若譯,《便所:從排泄空間看日本文化與歷史》,臺北:健行文化,2018。
若林正丈著、臺灣史日文史料典籍研讀會譯,《臺灣抗日運動史研究》,臺北:播種者,2007。
夏鑄九,《異質地方之營造:理論與歷史》,臺北:唐山出版社,2016。
張秀蓉,《日治臺灣醫療公衛五十年(修訂版)》,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5。
張圍東,《走進日治臺灣時代:總督府圖書館》,臺北:臺灣古籍,2006。
許雪姬,《滿大人的最後二十年:洋務運動與建省》,臺北:自立晚報,1993。
陳正祥,《臺北市誌》,臺北:南天書局,1997。
陳芳明,《殖民地摩登:現代性與臺灣史觀》,臺北:麥田,2017。
陳柔縉,《人人身上都是一個時代》,臺北:麥田,2016。
陳培豐,《「同化」的同床異夢:日治時期臺灣的語言政策、近代化與認同》,臺北:麥田,2006。
陳培豐,《想像和界限:臺灣語言文體的混生》,臺北:群學,2013。
陳逸松口述、林忠勝撰述,《陳逸松回憶錄(日據時代篇)》,臺北:前衛,1994。
陳翠蓮,《臺灣人的抵抗與認同》,臺北:遠流,2008。
陳靜寬,《從省城到臺中市:一個城市的興起與發展(1895-1945)》,臺南: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2012。
黃武達,《日治時代臺北市近代都市之建構(1895-1945)(下)》,臺北:北市文獻會,2009。
黃昭堂,《臺灣民主國研究》,臺北:前衛,2005。
黃美娥,《重層現代性鏡像——日治時代臺灣傳統文人的文化視域與文學想像》,臺北:麥田出版,2004。
黃淑清,《臺北市路街史》,臺北:臺北市文獻委員會,1985。
黃嘉謨,《美國與臺灣(1784-1895)》,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66。
楊翠,《日據時期臺灣婦女解放運動——以《臺灣民報》為分析場域(1920-1932)》,臺北:時報文化,1993。
溫振華、戴寶村,《淡水河流域變遷史》,臺北縣:北縣文化,1998。
劉捷著、林曙光譯注,《臺灣文化展望》,高雄:春暉,1994。
潘谷西主編,《中國建築史》,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04。
鄭麗玲,《阮ê青春夢:日治時期的摩登新女性》,臺北:玉山社,2018。
駒込武著、蘇碩斌、許佩賢、林詩庭譯,《「臺灣人的學校」之夢——從世界史的視角看日本的臺灣殖民統治》,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9。
戴寶村,《近代臺灣海運發展:戎克船到長榮巨舶》,臺北:玉山社,2000。
戴寶村,《臺灣的海洋歷史文化》,臺北:玉山社,2011,
藍博洲,《日據時期臺灣學生運動(1913-1945年)》,臺北:時報文化,1993。
藤森照信、小澤尚著、蕭雅文譯,《東京造街史:近代都市的形成》,臺北:楓書坊,2007。
蘇碩斌,《看不見與看得見的臺北:清末至日治時期臺北空間與權力模式的轉變》,臺北:左岸文化,2005。
蘇碩斌,《看不見與看得見的臺北》,臺北:群學,2010。

(二)日文
David A. Titus著、大谷堅志郎譯,《日本の天皇政治》,東京:サイマル出版会,1979。
Jordan Sand著、天內大樹譯,《帝国日本の生活空間》,東京:岩波書店,2015。
Pierre Bourdieu著、石井洋二郎譯,《ディスタンクシオン―社会的判断力批判》,東京:藤原書店,2002。
三谷太一郎,《日本の近代は何であったか—問題史的考察》,東京:岩波書店,2017。
山路勝彥,《近代日本の植民地博覧会》,東京:風響社,2008。
中村政則,《昭和の恐慌》,東京:小學館,1988。
今村仁司,《近代の思想構造 世界像・時間意識・労働》,京都:人文書院,1998。
日本植民地研究会編,《日本植民地研究の現状と課題》,東京:アテネ社,2008。
布野修司、ヒメネス・ベルデホ、ホアン・ラモン著,《グリッド都市―スペイン植民都市の起源、形成、変容、転生》,京都:京都大学学術出版会,2013。
布野修司編著,《近代世界システムと植民都市》,京都:京都大学学術出版会,2005。
石田頼房,《日本近現代都市計画の展開1868-2003》,東京:自治体研究社,2004。
石塚裕道,《日本近代都市論−東京1868-1923−》,東京:東京大学出版会,1991。
吉見俊哉,《視覚都市の地政学−まなざしとしての近代》,東京:岩波書店,2016。
成田龍一,《近代都市空間の文化経験》,東京:岩波書店,2003。
池野藤兵衛編著,《明治の青春 横川省三—日露戦争と志士群像》,京都:牧野出版,1980。
竹中りつ子,《わが青春の台湾》,東京:図書出版社,1983。
米谷匡史,《アジア/日本》,東京:岩波書店,2006。
西澤泰彥,《日本の植民地建築−帝国に築かれたネットワーク》,東京:河出書房新社,2009。
西澤泰彥,《日本植民地建築論》,名古屋:名古屋大学出版会,2008。
李衣雲,《台湾における「日本」イメージの変化、1945-2003—「哈日現象」の展開について》,東京:三元社,2017。
初田亨,《繁華街にみる都市の近代—東京》,東京:中央公論美術出版,2001。
初田亨,《繁華街の近代−都市・東京の消費空間》,東京:東京大学出版会,2004。
松井榮一、松井利彥、土屋信一監修、編輯,《明治期漢語辞書大系 第37巻》,東京:大空社,1996。
松本武祝,《朝鮮農村の〈植民地近代〉経験》,東京:社会評論社,2005。
洪郁如,《近代台湾女性史−日本の植民統治と「新女性」の誕生》,東京:勁草書房,2001。
宮嶋博史等編,《植民地近代の視座 朝鮮と日本》,東京:岩波書店,2004。
富永健一,《近代化の理論−近代化における西洋と東洋》,東京:講談社,2016。
朝日新聞百年史編修委員會編,《朝日新聞社史 明治編》,東京:朝日新聞社,1990。
朝日新聞百年史編修委員會編,《朝日新聞社史 資料編》,東京:朝日新聞社,1995。
筒井清忠,《帝都復興の時代−関東大震災以後》,東京:中央公論新社,2011。
稲垣栄三,《日本近代の建築—その成立過程-》,東京:中央公論美術出版,2009。
劉建輝,《魔都上海−日本知識人の「近代」体験》,東京:講談社,2000。
駒込武,《世界史のなかの台湾植民地支配−台南長老教中学校からの視座》,東京:岩波書店,2015。
駒込武,《植民地帝国日本の文化統合》,東京:岩波書店,1996。
橋谷弘,《帝国日本と植民地都市》,東京:吉川弘文館,2004。
戴國煇,《台湾:人間.歴史.心性》,東京:岩波書店,1988。
鶴見祐輔著、一海知義校訂,《〈決定版〉正伝・後藤新平3 台湾時代1898-1906》,東京:藤原書店,2005。
曽山毅,《植民地台湾と近代ツーリズム》,東京:青弓社,2004。


三、中日文專書論文、期刊論文
(一)中文
三尾裕子,〈以殖民統治下的「灰色地帶」做為異質化之談論的可能性—以《民俗臺灣》為例—〉,《臺灣文獻》,55:3(2004.09,南投),頁25-61。
小熊英二著、郭雲萍譯,〈「異身同體」之夢: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收於薛化元主編,《近代化與殖民:日治臺灣社會史研究文集》,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2,頁275-335。
山室信一,〈空間認識の視角と空間の生産〉,收於山室信一編,《「帝国」日本の学知 第8巻 空間形成と世界認識》,東京:岩波書店,2006。
川島真,〈〈殖民地近代性〉特集解說〉,收於若林正丈、吳密察主編,《跨界的臺灣史研究:與東亞史的交錯》,臺北:播種者文化,2004,頁65-70。
卞鳳奎,〈日本初體驗:日治時期臺灣傳統文人與留日學生的日本經驗之探討〉,《海洋文化學刊》,20(2016.06,基隆),頁139。
尹章義,〈大清帝國的落日餘暉——臺北設府築城史新證〉,《臺北文獻直字》,188(2014.06,臺北),頁37-187。
尹章義,〈東、西洋人眼中的劉銘傳〉,《臺北文獻直字》,189(2014.09,臺北)。
尹章義,〈臺北平原拓墾史研究(1697-1772)〉,《臺北文獻直字》,53(1981.04),頁1-190。
尹章義,〈臺北設府築城考〉,收於尹章義,《臺灣開發史研究》,臺北:聯經,1989,頁397-419。
尹章義,〈臺灣地名個案研究之一——臺北〉,收於尹章義,《臺灣開發史研究》,臺北:聯經,1989,頁421-440。
王建成,〈北市京町改建記實〉,《臺北文獻直字》,156(2006.06,臺北),頁209-239。
王錦雀,〈日本治臺時期教育政策與公民教育內容〉,《公民訓育學報》,16(2004.06,臺北),頁139-172。
吳密察,〈《民俗台灣》發刊的時代背景及其性質〉,收於吳密察等著,《帝國裡的「地方文化」:皇民化時期臺灣文化狀況》,臺北:新自然主義,2009,頁49-81。
吳叡人,〈福爾摩沙意識型態——試論日本殖民統治下臺灣民族運動「民族文化」論述的形成(1919-1937)〉,《新史學》,17:2(2006.06,臺北),頁127-218。
吳叡人,〈臺灣非是臺灣人的臺灣不可——反殖民鬥爭與臺灣人民族國家的論述(1919-1931)〉,收於林佳龍、鄭永年主編,《民族主義與兩岸關係》,臺北:新自然主義,2001,頁43-110。
呂紹理、李承機,〈殖民統治下媒體城市臺北的現代性〉,收於廖咸浩、林秋芳編,《第一屆臺北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北市文化局,2005,頁117-141。
宋光宇,〈1920年代迎神賽會與臺北商業體系的形成〉,《宗教哲學季刊》,62(2012.12,臺北),頁113-147。
宋光宇,〈霞海城隍祭典與臺北大稻埕商業發展的關係〉,《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62:2(1993.04,臺北),頁291-336。
李永熾,〈從江戶到東京——一個都市空間的結構轉換〉,收於李永熾,《從江戶到東京》,臺北:合志文化,1988,頁28-48。
李承機,〈從《臺南新報》到《臺灣日報》—法西斯風潮下殖民地「地方報」的「空間心性」—〉,《臺灣日報》復刻版,臺南: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2012。
李承機,〈殖民地臺灣媒體使用語言的重層構造:民族主義與近代性的分裂〉,收於若林正丈、吳密察編,《跨界的臺灣史研究——與東亞史的交錯》,臺北:播種者文化,2004,頁201-240。
李承機,〈解題 日本殖民地統治下「臺灣人唯一之言論機關」的「苦鬪」—日刊《臺灣新民報》創始初期史料解題—〉,收於陳曉怡編,《臺灣新民報 第一卷》,臺南: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國立臺灣文學館;臺北:六然居資料室,2015,無頁碼。
李進億,〈臺北橋的興建與三重埔的區域發展(1889-1945)〉,《臺北文獻直字》,167(2009.03,臺北),頁115-146。
並木真人,〈朝鮮的「殖民地近代性」、「殖民地公共性」和對日協力——殖民地政治史、社會史研究之前置性考察〉,收於若林正丈、吳密察編,《跨界的臺灣史研究——與東亞史的交錯》,臺北:播種者文化,2004,頁71-112。
松本武祝,〈有關朝鮮「殖民地近代性」論點之整理與重建,收於若林正丈、吳密察編,《跨界的臺灣史研究——與東亞史的交錯》,臺北:播種者文化,2004,頁113-131。
周婉窈,〈失落的道德世界:日本殖民統治時期臺灣公學校修身教育之研究〉,《臺灣史研究》,8:2(2001.12,臺北),頁1-63。
林太崴,〈日治時期的臺灣流行音樂〉,《臺灣學通訊》,31(2009.10,臺北),頁12-13。
林文凱,〈晚清臺灣開山撫番事業新探——兼論十九世紀臺灣史的延續與轉型〉,《漢學研究》,31:2(2014.06,臺北),頁139-174。
林文凱,〈認識與想像臺灣的社會經濟史:1920-30年代臺灣社會史論爭意義之重探〉,《新史學》,21:2(2014.06,臺北),頁69-110。
林欣宜,〈麥格麗琪(Millicent M. McClatchie)旅行遊記所見之1895年的臺灣〉,《漢學研究》,32:2期(2014.06,臺北),頁83-118。
林欣宜,〈禮密臣的臺灣歷史書寫及其影響之考察〉,《新史學》,29:3(2018.09,臺北),頁63-110。
姚人多,〈認識臺灣:知識、權力與日本在臺之殖民治理性〉,《臺灣社會研究季刊》,42(2001.06,臺北),頁182-199。
星名宏修著、朱虹譯,〈複數的島都/複數的現代性——以徐瓊二的〈島都的近代風景〉為中心〉,收於邱貴芬、柳書琴主編,《臺灣文學與跨文化流動:東亞現代中文文學國際學報第三期 臺灣號(2007)》,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7,頁178-196。
柳書琴,〈殖民都市、文藝生產與地方反應——1930年代臺北與哈爾濱都市書寫的比較〉,《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2011年第3期(2011.02,北京),頁49-66。
柳書琴,〈滿洲內在化與島都書寫:林焜煇《命運難違》的滿州匿影及其潛話語〉,《臺灣文學研究》,1:2(2012.06,臺南),頁133-190。
夏鑄九,〈殖民的現代性營造——重寫日本殖民時期臺灣建築與城市的歷史〉,《臺灣社會研究季刊》,40(2000.12,臺北),頁47-82。
張隆志,〈劉銘傳、後藤新平與臺灣近代化論爭——關於十九世紀臺灣歷史轉型期研究的再思考〉,收於國史館編《中華民國史專題第四屆研討會:民國以來史料與史學》,臺北:國史館,1998,頁2029-2065。
陳信雄,〈臺南地區的磚瓦疊砌工藝〉,收於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編,《南瀛人文景觀:南瀛傳統藝術研討會論文集》,宜蘭:國立傳統藝術中心,2002,頁351-368。
陳國棟,〈臺北與海洋——現實生活與集體記憶〉,《臺北文獻直字》,156(2006.06,臺北),頁1-19。
越澤明著、卞鳳奎譯,〈臺北的都市計畫——一八九五-一九四五年日據時期臺灣的都市計畫〉,《臺北文獻直字》,105(1993.09,臺北),頁123-146。
黃式杰,〈怪傑稻垣藤兵衛〉,《臺北文物》,2:3(1953,臺北),頁109-110。
黃啟端等,〈城內及附郊耆宿座談會紀錄〉,《臺北文物》,2:4(1953,臺北),頁2-16。
黃雯娟,〈臺北市街道命名的空間政治〉,《地理學報》,73(2014.06,臺北),頁79-105。
溫振華,〈淡水開港與大稻埕中心的形成〉,《歷史學報》,6(1978.05,臺北),頁245-270。
董宜秋,〈日治後期(1920-1945年)臺北市之便所興建〉,《臺北文獻直字》,134(2000.12,臺北),頁89-125。
劉士永,〈“清潔”、“衛生”與“保健”——日治時期臺灣社會公共衛生觀念之轉變〉,《臺灣史研究》,8:1(2001.10,臺北),頁41-88。
劉士永,〈日治時期臺灣地區的疾病結構演變〉,《新史學》,13:4(2002.12,臺北),頁165-208。
劉翠溶、劉士永,〈臺灣歷史上的疾病與死亡〉,《臺灣史研究》,4:2(1997.12,臺北),頁89-132。
蔡龍保,〈國營初現——日治時期臺灣汽車運輸業發展的一個轉折〉,《國史館學術集刊》,16(2008.06,臺北),頁1-47。
蔡龍保,〈舊事物、新管理:日治初期臺北地區人力車的發展〉,收於李玉瑾主編,《臺灣學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殖民與近代化論文集》,臺北: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2009,頁391-407。
駒込武,〈臺灣的「殖民地近代性」〉,收於若林正丈、吳密察編,《跨界的臺灣史研究——與東亞史的交錯》,臺北:播種者文化,2004,頁161-170。
蘇碩斌,〈日治時期臺灣文學的讀者想像:印刷資本主義作為空間想像機制的理論初探〉,收於國立成功大學臺灣文學系編,《跨領域的臺灣文學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南:國家臺灣文學館,2006,頁81-116。

(二)日文
Brenda S.A. Yeoh著、米家泰作譯,〈植民地化される側の歴史地理〉,收於ブライアングレアム、キャサリンナッシュ等編,《モダニティの歴史地理 上巻》,東京:古今書院,2005,頁175-199。
上田誠二,〈音楽教師から敵視されたメロディの教育化 : 「東京音頭」から「建国音頭」へ〉,《教育学研究》,74:1(2007.03,東京),頁13-27。
大坪敏夫,〈湾生の台湾回顧〉,《台湾協会会報》,2019年5月15日(第776號),第4版。
小澤京子,〈モダニズム都市と夜の幻想—1920-30年代のイメージとテクストから〉,《和洋女子大学紀要》,58(2018.03,千葉),頁37-48。
永島剛,〈感染症統計にみる都市の生活環境:大正期東京の腸チフスを事例として〉,《三田学会雑誌》,97:4(2005.01,東京),頁541-559。
刑部芳則,〈東京音頭の創出と影響−音頭のメディア効果〉,《商学研究》,31(2015.03,東京),頁106-128。
吉見俊哉,〈メディア・イベント概念の諸相〉,收於津金澤聡廣編著,《近代日本のメディア・イベント》,京都:世界思想社,1998。
江口圭一,〈帝国日本の東アジア支配〉,收於大江志乃夫編,《岩波講座 近代日本と植民地1 植民地帝国日本》,東京:岩波書店,1995,頁161-187。
李承機,〈植民地統治初期における台湾総督府メディア政策の確立—植民地政権と母国民間人の葛藤〉,《日本台湾学会報》,第4号(2002.07,東京),頁81-99。
李承機,〈植民地新聞としての《台湾日日新報》論-〈御用性〉と〈資本主義性〉のはざま〉,《植民地文化研究》,第2号(2003.07,東京),頁169-181。
谷釜尋徳,〈幕末期における旅人の移動手段としての荷車の登場:東海道筋の人力車の先駆的形態に着目して〉,《日本体育大学紀要》,36:2(2007.03,東京),頁197-208。
金子文夫,〈第一次戦後の対植民地投資−中小工商業者の進出を中心に〉,收於柳沢遊、岡部牧夫編,《帝国主義と植民地》,東京:東京堂,2001,頁132-165。
南博,〈日本モダニズム研究の方向—おぼえがき—〉,收於南博編,《日本モダニズムの研究》,東京:ブレーン出版,1982,頁vii-xiv。
垂水千恵,〈モダンガール〉,收於垂水千恵編,《コレクション・モダン都市文化 第16巻 モダンガール》,東京:ゆまに書房,2006,頁675-687。
春日豊,〈工場の出現〉,收於朝尾直弘、網野善彦、石井進編,《岩波講座日本通史 第17卷》,東京:岩波書店,1994,頁183-224。
洪郁如,〈植民地台湾の「モダンガール」現象とファッションの政治化〉,收於伊藤るり等編,《モダンガールと植民地的近代−東アジアにおける帝国.資本.ジェンダー》,東京:岩波書店,2010,頁261-284。
若林正丈,〈一九二三年東宮台湾行啓と「內地延長主義」〉,收於大江志乃夫編,《岩波講座 近代日本と植民地2 帝囯統治の構造》,東京:岩波書店,1995,頁87-119。
原田敬一,〈「予選体制」と都市政策形成主体—日本近代都市史研究の一課題〉,《鷹陵史学》,29(2003.09,京都),頁299-316。
原田敬一,〈近代都市の形成〉,收於井口和起編,《近代日本の軌跡3 日清・日露戰争》,東京:吉川弘文館,1994,頁149-169。
游鑑明,〈日本統治期における台湾新女性のコロニアル.モダニティについて〉,收於早川紀代等編,《東アジアの国民国家形成とジェンダー》,東京:青木書店,2007,頁355-376。
越沢明,〈台北の都市計画 1895-1945年〉,《日本土木史研究発表会論文集》,7(1987.06,東京),頁121-132。
越沢明,〈台湾.満州.中国の都市計画〉,收於大江志乃夫編,《近代日本と植民地3 植民地化と産業化》,東京:岩波書店,1993,頁183-241。
塩山正純,〈東亜同文書院生の台湾旅行にみる「台北」像〉,《文明21》,38(2017.03,愛知),頁77-102。
塩山正純,〈書院生の台湾旅行の記録にみる「台湾」像〉,收於塩山正純編,《20世紀前半の台湾―植民地政策の動態と知識青年のまなざし》,愛知:あるむ,2019。
新城道彦,〈王公族の創設と日本の対韓政策:「合意的国際条約」としての韓国併合〉,《東アジア近代史》,14(2011.03,千葉),頁68-83。
葉倩瑋,〈植民地主義と都市空間−臺北における権力と都市形成〉,收於竹內啓一編,《都市・空間・権力》,東京:大明堂,2001,頁34-76。
増田周子,〈日本新民謡運動の隆盛と植民地台湾との文化交渉―西条八十作「台湾音頭」をめぐる騒動を例として―〉,《東アジア文化交渉研究》,1(2008.03,大阪),頁113-127。
橫路啓子,〈台北の日本人社会—近代都市台北の成り立ちと台湾鉄道ホテル〉,收於和田博文、黃翠娥編,《〈異郷〉としての大連・上海・臺北》,東京:勉誠出版,2015,頁313-328。
顏杏如,〈二つの正月—植民地台湾における時間の重層と交錯(1895-1930年)—〉,《日本台湾学会報》,第9号(2007.05,東京),頁1-21。


四、學位論文
王雅珊,〈日治時期臺灣的圖書出版流通與閱讀文化—殖民地狀況下的社會文化使考察—〉,臺南:國立成功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
王慧瑜,〈日治時期臺北地區日本人的物質生活(1895-1937)〉,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
吳馥旬,〈由1923年裕仁皇太子臺灣行啟看都市空間之變化〉,臺南:國立成功大學建築學系碩士論文,2005。
呂哲奇,〈日治時期臺灣衛生工程顧問技師爸爾登(William Kinninmond Burton;バルトン)對臺灣城市近代化影響之研究〉,桃園:中原大學建築學系碩士論文,1999。
李佳卉,〈日治時期臺灣「汚物」處理之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
李承機,〈台湾近代メディア史研究序說:植民地とメディア〉,東京:東京大学大学院総合文化研究科地域文化研究専攻博士論文,2004。
沈方茹,〈臺北市公共巴士之發展(1912-1945)〉,桃園: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
沈佳姍,〈二十世紀前半葉臺灣漢人之清潔生活—以身體清潔為主—〉,臺北:國立臺北大學民俗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
沈德汶,〈日治時期浮浪者取締制度〉,臺北:國立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
徐裕健,〈都市空間文化形式之變遷——以日據時期臺北為個案〉,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土木工程研究所博士論文,1993。
涂慧軒,〈臺灣知識份子的媒體公共發聲經驗:1910-1930年代報刊中的社會風尚批判〉,新竹:國立清華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
莊家維,〈近代淡水聚落的空間構成與變遷——從五口通商到日治時期〉,臺南: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
許倍榕,〈30年代啟蒙「左翼」論述——以劉捷為觀察對象〉,臺南:國立成功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
陳允元,〈島都與帝都:二、三○年代臺灣小說的都市圖象(1922-1937)〉,臺北: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
陳家瑄,〈文字圖像經驗下的臺北市庶民生活〉,臺南:國立臺南大學臺灣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
陳惠雯,〈城市、店、家與婦女——大稻埕婦女日常生活史〉,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
陳煒翰,〈日本皇族的殖民地臺灣視察〉,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
黃千珊,〈日治時期旅人的城市經驗——以《臺灣日日新報》、《漢文臺灣日日新報》為觀察核心〉,嘉義:國立中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
黃郁軒,〈日治時期臺北城內街屋現代化之研究〉,臺北: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建築與古蹟保存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
溫振華,〈二十世紀初之臺北都市化〉,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1986。
董宜秋,〈臺灣「便所」之研究(1895-1945年)——以「便所」興建及汙物處理為主題〉,嘉義:國立中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
鄒婉玲,〈日治時期臺北地區人力車之發展〉,臺中:國立中興大學歷史學系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13。
廖怡錚,〈傳統與摩登之間——日治時期臺灣的珈琲店與女給〉,臺北:國立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
蔡思薇,〈日本時代臺北新公園研究〉,臺北: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建築與古蹟保存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
鄭鳳雀,〈黃純青及其詩作研究〉,臺北: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14。
蕭怡姍,〈南島・繁花・勝景——鄉原古統《麗島名華鑑》與《臺北名所圖繪十二景》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藝術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12。
顏杏如,〈植民地都市台北における日本人の生活文化:「空間」と「時間」における移植、変容〉,東京:東京大学大学院総合文化研究科地域文化研究専攻博士論文,2009。
顔杏如,〈「島都臺北」に生きる―植民地台湾における日本人の外地経験と異文化接触〉,東京:東京大学大学院総合文化研究科地域文化研究専攻修士論文,2004。
羅詩雲,〈臺灣日治時期知識分子的中國敘事〉,臺北:國立政治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15。
蘇碩斌,〈臺北近代都市空間之出現:清代至日治時期權力運作模式的變遷〉,臺北: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2。


五、網路資料
(一)資料庫
「神戸大学新聞記事文庫」電子資料庫,
「臺灣日日新報資料庫」(大鐸資訊),http://loan.lib.nccu.edu.tw.autorpa.lib.nccu.edu.tw/ddnc/ttswebx.exe?@0^0^1^ttsddn@@0.46697368521939264#JUMPOINT。
http://hyerm.ntl.edu.tw:2136/cgi-bin/gs32/gsweb.cgi/login?o=dwebmge&cache=1562335817934。
http://www.lib.kobe-u.ac.jp/sinbun/index.html。
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GIS專題中心 臺灣百年歷史地圖,http://gissrv4.sinica.edu.tw/gis/twhgis/。
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臺灣舊照片資料庫」,http://photo.lib.ntu.edu.tw/pic/db/search.jsp。
國立臺灣圖書館「日治時期圖書影像系統」資料庫,http://hyerm.ntl.edu.tw:2135/cgi-bin/gs32/gsweb.cgi/login?o=dwebmge&cache=1562335751474。
國立臺灣圖書館「日治時期期刊影像系統」資料庫,

(二)網路資料
〈臺灣瓦業的發展〉,http://120.116.20.9/native-language/lj_black-couty/%E7%A3%9A%E7%93%A6%E4%B9%8B%E6%88%80/1-1.htm。(最終瀏覽:2019/8/20)
ゆまに書房網站:http://www.yumani.co.jp/np/isbn/9784843324004(朝日新聞外地版 全68巻・別巻1)、http://www.yumani.co.jp/np/isbn/9784843338544(朝日新聞外地版 第2期 全37巻)。(最終瀏覽:2019/8/20)
栗原純,〈台湾における居留地〉,「東アジアの租界とメディア空間」研究會報告,2012年,http://klibredb.lib.kanagawa-u.ac.jp/dspace/bitstream/10487/12429/1/05%20非文字29.pdf。(最終瀏覽:2019/8/20)
冨田哲,〈日本統治初期の台湾税関―月刊誌『台関』〉,https://www.bcjjl.org/upload/pdf/bcjjlls-5-1-203.pdf。(最終瀏覽:2019/8/20)
zh_TW
dc.identifier.doi (DOI) 10.6814/NCCU201900961en_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