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contributor.advisor | 江玉林 | zh_TW |
dc.contributor.author (作者) | 蔡宛萱 | zh_TW |
dc.contributor.author (作者) | Tsai, Wan-Hsuan | en_US |
dc.creator (作者) | 蔡宛萱 | zh_TW |
dc.creator (作者) | Tsai, Wan-Hsuan | en_US |
dc.date (日期) | 2019 | en_US |
dc.date.accessioned | 5-九月-2019 16:22:29 (UTC+8) | - |
dc.date.available | 5-九月-2019 16:22:29 (UTC+8) | - |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 5-九月-2019 16:22:29 (UTC+8) | - |
dc.identifier (其他 識別碼) | G1036510591 | en_US |
dc.identifier.uri (URI) |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25670 | - |
dc.description (描述) | 碩士 | zh_TW |
dc.description (描述) | 國立政治大學 | zh_TW |
dc.description (描述) | 法律學系 | zh_TW |
dc.description (描述) | 103651059 | zh_TW |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 《民俗臺灣》自1941年發刊,至1945年終刊,生存時期橫跨了整個太平洋戰爭時期。面對來自帝國的皇民化壓力,這部以在戰爭時期卻以「保存在激烈的皇民化中逐漸消失的台灣民俗」為宗旨的雜誌,自1990年代起,以川村湊的《大東亞民俗學的虛實》為起始,引起學界圍繞著《民俗臺灣》究竟是協助皇民化、抑或抵抗皇民化展開一連串的論述。然而由於《民俗臺灣》的存續,必定同時受到帝國的保護與壓迫,似乎難以被評價到「幫助」或是「抵抗」的任何一邊。故本文擬以另一個角度切入,不去評價編輯者是否帶有協助皇民化的動機,而是從其「如何利用這份同時氏保護也是壓迫的帝國力量」去著手。本文一方面分析三次編輯會議中編輯群的態度,另一方面從雜誌中挑選其最可做為對於當局檢閱之回應的卷頭語與編輯後記,提出五項《民俗臺灣》在時局下的生存策略,同時並探討《民俗台灣》在與帝國和戰爭局勢共存的前提下,選擇以哪些方式來對帝國「效忠」,又有哪些部分是其堅守而不願退讓的原則。 | zh_TW |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 壹、 前言 1貳、 《民俗臺灣》的創刊經緯與體裁構成 7一、 《民俗臺灣》前的民俗研究 7(一) 領臺初期的調查與《臺灣慣習記事》 7(二) 日本民俗學之開端與在臺灣之發展 9(三) 《臺灣風土記》 10(四) 《文藝臺灣》與《臺灣文學》 11二、 《民俗臺灣》創刊的時代背景 13(一) 小林躋造總督的皇民化政策 13(二) 《民俗臺灣》的創刊與發刊之際的爭論 18(三) 編輯群與作者群與體裁 22參、 出版審查與《民俗臺灣》的生存對策 27一、 出版審查與納本制度 27(一) 〈臺灣新聞紙令〉與出版檢閱 27(二) 日本出版文化協會與日本出版配給株式會社的成立 31二、 因應時局的三次編輯座談會 32(一) 第一次編輯座談會 33(二) 柳田國男座談會——〈大東亞民俗學之建設與《民俗臺灣》的使命〉 35(三) 第二次編輯座談會——〈奉公運動與臺灣的民俗研究〉 36三、 「卷頭語」與「編輯後記」中所見的對抗策略 40(一) 了解「本島人」之習俗與長處,以便於規劃戰時物資分配與推進皇民化 43(二) 以「民俗研究」幫助達成「以心傳心」的內臺一體 47(三) 以臺灣民俗作為「南方研究」的跳板,幫助南進的進行 50(四) 以臺灣民俗作為「大東亞」民俗的一部分 53(五) 對時局產生意外的幫助 56四、 小結: 56肆、 結論——作為一種抵抗手段的「生存」 60參考文獻 65 | zh_TW |
dc.format.extent | 1923906 bytes | - |
dc.format.mimetype | application/pdf | - |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1036510591 | en_US |
dc.subject (關鍵詞) | 《民俗臺灣》 | zh_TW |
dc.subject (關鍵詞) | 皇民化 | zh_TW |
dc.subject (關鍵詞) | 出版管制 | zh_TW |
dc.subject (關鍵詞) | 民俗學 | zh_TW |
dc.subject (關鍵詞) | 大東亞 | zh_TW |
dc.subject (關鍵詞) | 台灣民俗 | zh_TW |
dc.title (題名) | 戰時出版管制與《民俗臺灣》之因應對策 | zh_TW |
dc.title (題名) | The Countermeasures of "Minzoku Taiwan" against Publishing Regulation during the World War II | en_US |
dc.type (資料類型) | thesis | en_US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文獻史料1. 《文藝臺灣》2. 《美麗島民話集》3. 《臺灣文學》4. 《民俗臺灣》5. 《臺灣日日新報》6. 《臺灣出版關係法令釋義》7. 《臺灣時報》8. 《臺灣慣習記事》9. 《臺灣舊慣調查事業報告》中文專書1. 石婉舜、柳書琴、許佩賢編,《帝國裡的「地方文化」:皇民化時期臺灣文化狀況》,台北:播種者文化公司,2008。2. 河原功,《被擺布的臺灣文學 : 審查與抵抗的系譜》張文薰、林蔚儒、鄒易儒譯,台北:聯經,2017。3. 近藤正己,《總力戰與臺灣》,台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4。日文專書1. 川村湊,《「大東亜民俗学」の虛實》,東京:講談社,1996。2. 酒井三郎,《昭和研究會——ある知識人集団の軌跡》,東京:講談社文庫,1985。3. 陳艷紅,《民俗臺灣と日本人》,台北:致良,2006。4. 藤井省三、黃英哲、垂水千惠編,《台湾の「大東亜戦争」:文学、メディア、文化》,東京:東京大學出版社,2002。中文單篇論文1. 三尾裕子,〈以殖民地統治下的「灰色地帶」作為異質化之談論的可能性—以《民俗臺灣》為例—〉,《臺灣文獻》第55卷第3期(2004.06),25-54。2. 王惠珍,〈具強烈鄉土色彩——《臺灣文學》簡介〉,《文訊》第304期(2011年2月),86。3. 王韶君,〈「民俗」作為「民族」共榮的途徑——以《民俗臺灣》為中心(1941-1945)〉,《古典文獻與民俗藝術集刊》第一期(2012.01),161-175。4. 朱惠足,〈提倡文藝大眾化——《第一線》簡介〉,《文訊》第304期(2011.02),71。5. 吳密察,〈《民俗臺灣》發刊的時代背景及其性質〉,《帝國裡的「地方文化」:皇民化時期臺灣文化狀況》,49-81。6. 周婉窈,〈從比較的觀點看臺灣與韓國的皇民化運動(一九三七~一九四五)〉,《新史學》第5卷第2期(1994.06),117-158。7. 河原功,〈戰前臺灣的日本書籍流通——以三省堂為中心〉(上),黃英哲譯,《文學臺灣》第27期(1998.07),253-264。8. 河原功,〈戰前臺灣的日本書籍流通——以三省堂為中心〉(下),黃英哲譯,《文學臺灣》第29期(1999.10),206-225。9. 河原功,〈戰前臺灣的日本書籍流通——以三省堂為中心〉(中),黃英哲譯,《文學臺灣》第28期(1998.10),285-302。10. 柳書琴〈誰的文學?誰的歷史?--日據末期臺灣文壇主體與歷史詮釋之爭〉《新地文學》第4期(2008.06),頁38-78。11. 張文薰,〈志在文藝創造——《フォルモサ(福爾摩莎)》簡介〉,《文訊》第304期(2011.02),61-62。12. 張文薰,〈帝國邊界的民俗書寫:戰爭期在臺日人的主體性危機〉,《臺灣文學研究叢刊》第20期(2017.02)),125-127。13. 張文薰,〈推動臺灣第一個文學賞——文藝臺灣簡介〉,《文訊》第304期(2011年2月),82-83。14. 張修慎,〈戰爭時期臺灣知識分子心中關於「民俗」的思考〉,《臺灣人文生態研究》第九卷第2期(2007.07),1-20。15. 蔡佩均,〈文化南進之先遣部隊——《南方》簡介〉,《文訊》第304期(2011.02),87-88。日文單篇論文1. 〈座談會 中村先生を囲んで〉,《沖繩文化研究》第16期(1990.03),377-431。2. 坂野徹,〈漢化・日本化・文明化——植民統治下台湾における人類学研究〉,《思想》949期(2003.05),42-69。3. 春山明哲,〈台湾旧慣調査と立法構想:岡松参太郎による調査と立案を中心に〉,《臺灣近代史研究》6(1988.10)。4. 小熊英二,〈金関丈夫と「民俗台湾」——民俗調查と優生政策〉,收入《近代日本の他者像と自画像》(東京:柏書房,2001),。5. 植野弘子,〈『民俗台湾』にみる日本と台湾の民俗研究〉,《東洋大学社会学部紀要》第50-1號(2012),99-112。6. 浅岡邦雄,〈出版検閲における便宜的法外処分〉,《中京大学図書館学紀要》38(2018.03),1-22。7. 池田敏雄,〈殖民地下台湾の民俗雑誌〉,《台湾近現代史研究》第4期(1982.10),121-151。8. 池田敏雄,〈敗戰日記I‧II〉,《台湾近現代史研究》第4期(1982.10),121-151。9. 池田鳳姿,〈『民俗臺灣』の時代〉,收入《民俗臺灣》(台北,南天書局:1992)卷五附錄。10. 池田麻奈,〈「殖民地下台湾の民俗雑誌」解題〉,收入《台湾近現代史研究》第4期(1982.10),109-120。11. 陳艷紅,〈《民俗台湾》の刊行背景〉,《臺灣日本語文學報》第8期(1995),19-53。12. 國分直一,〈『民俗臺灣』の運動はなんであったか―川村湊所見をめぐって〉,《しにか》8卷2號(1997.02),122-127。學位論文1. 王昭文,《日治末期臺灣的知識社群(1940-1945)-《文藝臺灣》、《臺灣文學》、《民俗臺灣》三雜誌的歷史研究》,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1。2. 柳書琴,《戰爭與文壇:日據末期臺灣的文學活動(1937.7-1945.8)》,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1994。3. 鳳氣至純平,《日治時期在臺日人的臺灣歷史像》,國立成功大學臺灣文學系博士論文,2014。4. 蔡清義,《立石鐵臣的藝術創作研究──以《民俗臺灣》中的〈臺灣民俗圖繪〉為主要分析範疇》,國立台南大學臺灣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 | zh_TW |
dc.identifier.doi (DOI) | 10.6814/NCCU201900952 | en_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