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學位論文
文章檢視/開啟
書目匯出
-
題名 違法取得證據於民事訴訟之可利用性研究
Admissibility of Illegally Obtained Evidence in Civil Procedure作者 朱曼瑄
Chu, Man-Hsuan貢獻者 姜世明
Chiang, Shih-Ming
朱曼瑄
Chu,Man-Hsuan關鍵詞 私人違法取證
證據禁止審查
刑事判決對民事判決之影響
民事私人違法取證
Illegally Obtained Evidence
Criminal Judgments as Evidence in Civil Cases日期 2019 上傳時間 5-九月-2019 16:23:45 (UTC+8) 摘要 違法取得之證據於民事訴訟上可否予以使用,涉及層面甚廣,往往涉及發現真實與其他價值之衝突,故首先從民事訴訟制度目的及上位法理探討,整理並歸納目前文獻上所提出之理論,並以違法取證可利用性之角度切入,討論是否有所衝突抑或係理念相同之處。而民事私人違法取證之可利用性,涉及法官之自由心證,其中有爭議者為自由心證之內涵是否包含證據能力之自由評價。除此之外,本文亦將一併論述自由心證之限制,其中刑事判決對民事判決之影響,國外有相關討論,惟國內相關文獻仍屬少見,故本文保留一定之篇幅介紹並提出本文見解。證據禁止之審查及取捨方面,須釐清實務在面臨違法取得證之可利用性問題時,須以何種理論基礎、何種審查方式審查,證據禁止之範圍亦須納入探討之範圍。本論文於第三章及第四章整理並歸納外國法之文獻,除英美法之證據排除法則之運作、德國法之證據禁止法則、日本實務之操作模式外,並與我國法之制度運作互為參照比較,作為我國體系建構上之參考借鏡。此外,並探討目前國內文獻尚未具體討論過之有關職務上已知與違法取證判斷之關係。最後,再類型化分類介紹實務上較常見之違法取證案例類型,先說明若欲採取證據禁止使用之立場,為避免實質正義之完全剝奪,民事訴訟制度之發展是否已提供足以正當化禁止使用此類證據之正當性基礎,本文並以實務上最為常見之通姦案例為焦點,具體操作評估此理論基礎之可行性。在末章輔以學說見解之介紹及實務之操作,探討是否有較為穩定性之運作模式,以符合法安定性。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一、中文部分(依作者姓氏筆劃順序)(一)書籍(含譯著)1、Authur Best著,蔡秋明、蔡兆誠、郭乃嘉譯,證據法入門—美國證據法評釋及實例解說,2002年12月。2、王兆鵬,刑事訴訟法講義,2010年9月,五版。3、王兆鵬,美國刑事訴訟法,2007年9月,二版。4、王兆鵬,搜索扣押與刑事被告的憲法權利,2007年9月。5、甘添貴,刑法各論(上),2010年11月,修訂二版。6、齐树洁主編,英国民事司法改革,2004年8月。7、吳庚,憲法的解釋與適用,2004年6月。8、吳明軒,民事訴訟法(上冊),2016年9月,修訂十一版。9、吳明軒,民事訴訟法(中冊),2016年9月,修訂十一版。10、呂太郎,民事訴訟之基本理論(一) 2009年5月,二版。11、呂太郎,民事訴訟法,2018年9月,二版。12、李木貴,民事訴訟法(上),2010年9月,三版。13、李惠宗,憲法要義,2012年9月,六版。14、李學燈,證據法比較研究,1992年4月。15、沈冠伶,民事證據法與武器平等原則,2013年7月。16、沈冠伶,訴訟權保障與裁判外紛爭處理,2012年1月,二版。17、周叔厚,證據法論,1995年,三版。18、林山田,刑法各罪論(上),2005年9月,五版。19、林鈺雄,刑事法理論與實踐,2001年8月。20、林鈺雄,刑事訴訟法(上),2006年9月,四版。21、林輝煌,論證據排除—美國法之理論與實務,2006年4月,二版。22、法治斌、董保城,憲法新論,2014年9月,六版。23、邱聯恭,口述民事訴訟法講義(三),2017年,9月。24、邱聯恭,司法之現代化與程序法,2001年10月。25、邱聯恭,程序制度機能論,2007年10月。26、邱聯恭,程序選擇權論,2004年9月。27、姚瑞光,民事訴訟法論,2012年1月。28、姜世明,民事程序法之發展與憲法原則,2009年11月,二版。29、姜世明,民事訴訟法(上冊),2018年9月,六版。30、姜世明,民事訴訟法(下冊),2018年2月,五版。31、姜世明,民事證據法,2016年7月。32、姜世明,民事證據法實例研習(一),2008年6月,修訂二版。33、姜世明,新民事證據法論,2009年11月,修訂三版。34、姜世明,證據評價論,2014年2月。35、姜世明、黃國昌、楊淑文、吳光陸,舉證責任(二),2016年9月。36、曹偉修,最新民事訴訟法釋論(上冊),1984年5月,增訂五版。37、許士宦,民事訴訟法(下),2017年1月。38、許士宦,程序保障與闡明義務,2006年9月。39、許士宦,集中審理與審理原則,2009年4月。40、陳子平,刑法各論(上),2017年9月。41、陳計男,民事訴訟法論(上),2014年1月,修訂六版。42、陳啓垂,民事訴訟法(上冊),2015年10月。43、陳啓垂,民事訴訟法(下冊),2018年2月。44、陳榮宗,第三人撤銷訴訟與民事程序法第六冊,2005年6月。45、陳榮宗、林慶苗,民事訴訟法(上),2009年3月,修訂六版。46、陳榮宗、林慶苗,民事訴訟法(中),2014年3月,修訂八版。47、黃國昌,民事訴訟法教室I,2010年9月,二版。48、黃國昌,民事訴訟理論之新開展,2010年1月。49、楊建華著,鄭傑夫增訂,民事訴訟法要論,2013年8月。50、雷萬來,民事訴訟法,2005年1月。51、雷萬來,民事證據法論,1997。52、劉明生,民事訴訟法實例研習,2017年9月,四版。53、蔡聖偉,刑法問題研究(一),2008年7月。54、駱永家,新民事訴訟法I,2015年9月。55、駱永家,新民事訴訟法II,2011年10月。56、魏大喨,民事訴訟法,2015年7月。(二)期刊1、王皇玉,短裙下的大腿是隱私部位嗎,月旦裁判時報,第7期,頁123-129,2011年2月。2、王皇玉,論通訊保障及監察法第二十四條與刑法第三一五之一的適用疑義—兼評最高法院九十四年台上字第五八○二號判決、高等法院台南分院九十一年上訴字第一一五三號判決與九十四年上更(一)字第五九二號判決,月旦法學雜誌,第160期,頁249-264,2008年9月。3、王朝陽,私人違法取證於民事訴訟程序的可利用性探討,法令月刊,第54卷第9期,頁30-39,2003年9月。4、吳從周,淺談經驗法則—與談姜世明教授「民事訴訟中自由心證主義之內涵與界限」一文,台灣法學雜誌,第196期,頁52-57,2012年3月。5、吳從周,醫療過失舉證責任的實務新發展:醫病鬥「法」第二回合簡評最高法院九六年台上字第二七三八號判決,台灣法學雜誌,第109期,頁256-267,2008年8月。6、李茂生,刑法秘密罪章新修條文評釋,月旦法學雜誌,第51期,頁93-114,1999年8月。7、李惠宗,法定證據主義的幽靈,法令月刊,第61卷第3期,頁4-17,2010年3月。8、李榮耕,善意例外法則,台灣法學雜誌,第145期,頁172-178,2010年2月。9、沈冠伶,武器平等原則於醫療訴訟之適用,月旦法學雜誌,第127期,頁28-49,2005年12月。10、沈冠伶,論民事訴訟法修正條文中法官之闡明義務與當事人之事案解明義務,萬國法律,第111期,頁40-54,2000年6月。11、沈冠伶,舉證責任與證據契約之基本問題—以作業系統裝置契約之給付不完全為例,台灣法學雜誌,第36期,頁189-199,2002年7月。12、沈冠伶,竊聽之第三人可否為證人,月旦法學教室,第24期,頁12-13,2004年10月。13、林俊益,傳聞法則之研究,載:台灣高等法院九十一年度研究發展項目研究報告,2003年2月。14、林鈺雄,德國證據禁止論之發展與特色,律師雜誌,第232期,頁56-72,1999年1月。15、邱聯恭,「程序主體」概念相對化理論之形成與今後(上),月旦法學雜誌,第200期,頁137-147,2012年1月。16、姜世明,民事證據能力及違法取得證據之可利用性(上),月旦法學雜誌,第215期,頁186-204,2013年4月。17、姜世明,非負舉證責任一造當事人之證明妨礙與協力(事案解明)義務─評最高法院105年度台上字第1021號民事判決,月旦裁判時報,第70期,頁11-19,2018年4月。18、姜世明,概論民事訴訟中自由心證主義之內涵與界限—研討會引言,台灣法學雜誌,第196期,頁36-51,2012年3月。19、姜世明,論合法聽審權-以在民事程序法之實踐為中心,法學叢刊,第47卷第4期,頁15-41,2002年10月。20、姜世明,職務上已知事實與不爭執協議,頁18-20,月旦法學教室,第177期,2017年7月。21、洪家殷,論行政調查之證據及調查方法—以行政程序法相關規定為中心,東海大學法學研究,第35期,頁1-52,2011年12月。22、張文郁,民事訴訟之自由心證,台灣法學雜誌,第196期,頁58-61,2012年3月。23、許士宦,民事訴訟上之公正程序請求權,載:現代國家與憲法—李鴻禧教授六秩華誕祝賀論文集,頁1590,1997年3月。24、許士宦,新民事訴訟法之爭點(五)—行為責任之舉證責任(上),月旦法學教室,第111期,頁93-101,2012年1月。25、許士宦,新民事訴訟法之爭點(五)—行為責任之舉證責任(下),月旦法學教室,第112期,頁90-100,2012年2月。26、許士宦,逾時提出攻擊防禦方法之失權,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40期,頁1-22,2002年11月。27、許恒達,GPS抓姦與行動隱私的保護界限─評臺灣高等法院100年度上易字第2407號刑事判決,月旦裁判時報,第24期,頁59-78,2013年12月。28、曾有田、張天一、洪維德、張永宏、潘怡宏、何賴傑、黃淑芳,刑事簡易程序之檢討(上),月旦法學教室,第194期,頁51-65,2018年12月。29、程明修,禁止過度侵害與禁止保護不足,月旦法學教室,第17期,頁10-11,2004年3月。30、楊雲驊,意外驚喜,月旦法學教室第37期,頁22-23,2005年11月。31、楊雲驊,賠了夫人又折兵--私人違法取得證據在刑事訴訟的證據能力處理,台灣法學雜誌,第41期,頁1-22,2002年12月。32、劉靜怡,隱私權:第二講隱私權保障與國家權力的行使—以正當程序和個人自主性為核心,月旦法學教室,第50期,頁39-49,2006年12月。33、蔡聖偉,再論私裝GPS跟監與「竊錄非公開活動」─評最高法院106年度台上字第3788號刑事判決,月旦裁判時報,第76期,頁27-40,2018年10月。34、蔡聖偉,私裝GPS跟監與刑法第三一五條之一─評臺灣高等法院100年度上易字第2407號判決,月旦裁判時報,第32期,頁31-37,2015年2月。35、駱永家,違法收集證據之證據能力,月旦法學雜誌,第72期,頁14-15,2001年5月。37、薛智仁,GPS跟監、隱私權與刑事法─評最高法院106年度台上字第3788號刑事判決,月旦裁判時報,第70期,頁42-60,2018年4月。36、薛智仁,衛星定位追蹤之刑責,科技法學評論,第11卷,第1期,頁119-154,2014年6月。37、魏大喨,訴訟基本權在民事訴訟法之實現,月旦法學雜誌,第105期,頁120-143,2004年2月。(三)專書論文1、王兆鵬,「證據排除法則之性質與目的」,載:黃東熊等13人合著《刑事證據法則之新發展-黃東熊教授七秩祝壽論文集》,頁215-228,2003年6月,一版。2、姜世明,當事人程序或法官的程序,載:民事程序法焦點論壇第一卷—修正辯論主義與協同主義之時代論爭,頁1-58,2017年5月。3、劉明生,民事訴訟第一審程序充實與集中原則,載:民事訴訟之程序法理與確定判決之效力及救濟,頁113-164,2016年8月。(四)研討會資料1、范光群,民訴法研究會第三十三次研討紀錄,訴之變更追加之研究,載:民事訴訟法之研討(三),頁538-614,2000年12月。2、邱聯恭,第一審程序修正草案之析述,載:民事訴訟法修正草案之析述與研討,最高法院學術研究會叢書,1993年。(五)學位論文1、劉玉中,民事訴訟上證據收集之研究,國立臺北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駱永家指導,2005年。2、劉承翰,民事程序中違法取證可利用性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姜世明指導,2013年。3、陳婕妤,私人違法取證於民事訴訟程序之可利用性—以民、刑事訴訟程序比較為中心,私立東吳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姜世明指導,2016年。二、外文部分(英文部分依作者姓氏字母順序,日文部分依作者姓氏五十音順序)(一)英文書籍1、Tanya Aplin & Lionel Bently & Phillip Johnson & Simon Malynicz, Gurry on Breach of Confidence: the protection of confidential information (2nd ed., 2012).2、Andrew Choo, Evidence (3rd ed. 2012).3、Griffiths, James, McKeown, Paul, and McPeake, Robert, Evidence (17th ed. 2014).4、Richard Glover, Murphy on Evidence (14th ed. 2015).5、Dennis, I. H. The Law of Evidence (5th ed. 2013).6、Adrian Keane & Paul McKeown, The Modern Law of Evidence (10th ed. 2014).7、Mueller, Christopher B., and Kirkpatrick, Laird C., Evidence (3rd ed. 2012).8、Bankim Thanki QC & Patrick Goodall & Henry King & Chloe Carpenter & James Cutress & Tamara Oppenheimer & Rosalind Phelps & Nik Yeo, The Law of Privilege (2th ed. 2011).9、Waltz, Jon R., and Park, Roger, Evidence (18th ed. 2005).(二)日文書籍1、秋山幹男、伊藤眞、加藤新太郎、高田裕成、福田剛久、山本和彦,コンメンタール民事訴訟法IV,2010年12月。2、伊藤真,民事訴訟法,2016年12月,第五版。3、小林秀之,新証拠法,2003年,第二版。4、谷口安平、竹下守夫、吉村德重編,講義民事訴訟法,2001年4月。5、高橋宏志,重点講義民事訴訟法(下),2014年9月,第二版補訂版。6、松本博之ma、上野泰男,民事訴訟法,2012年,第七版。(三)英文期刊1、Comment, Evidence: Judgments and Pleas in Prior Criminal Prosecutions as Evidence in Civil Actions, 1962(1) Duke Law Journal 97-108(1962).2、Thomas H. Davis IV, Criminal Judgments as Evidence in Civil Cases, 11 Sw L.J. 230-236 (1957).3、Notes, Effect of a Criminal Conviction in Subsequent Civil Suits, 50(3) The Yale Law Journal 499-506(1941).4、R. J. R., Admissibility and Weight of a Criminal Conviction in a Subsequent Civil Action, 39(7) Virginia Law Review 995-1011 (1953).5、Shaana A. Rahman, Defense Attorneys as the Thought Police: Proving Damages While Preserving Your Client’s Privacy in Personal Injury Litigation, 37(4) CONSUMER ATTORNEYS OF CALIFORNIA FORUM 33, 33-35(2007).(四)日文期刊1、河野憲一郎ko,違法収集証拠をめぐる訴訟当事者間の法律関係,立教法學第64號,頁100-151,2003年12月。2、間淵清史ma,民事訴訟における違法収集証拠(二・完),民商法雜誌103卷第4號,頁605-634,1991年1月。10、間渕清史,証拠能力,載:民事訴訟法の争点(第3版),頁2,1998年9月。3、森勇mo,違法収集証拠の証拠能力,判例夕イムズ,臨時增刊第507號,頁18-46,1983年11月。4、堀 清史ho,民事訴訟における違法収集証拠についての覚書,臨床法務研究(14),頁1-12,2015年3月。三、網路資源(依筆劃順序)1、Lawsnote七法:https://www.lawsnote.com2、Westlaw International:http://www.westlawinternational.com3、司法院大法官網站:http://www.judicial.gov.tw/constitutionalcourt/4、司法院法學資料檢索系統:http://jirs.judicial.gov.tw/Index.htm5、全國法規資料庫:http://law.moj.gov.tw/6、法源法律網:http://www.lawbank.com.tw7、國家圖書館全球資訊網:http://www.ncl.edu.tw/mp.asp?mp=2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法律學系
105651003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1056510031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姜世明 zh_TW dc.contributor.advisor Chiang, Shih-Ming en_US dc.contributor.author (作者) 朱曼瑄 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作者) Chu,Man-Hsuan en_US dc.creator (作者) 朱曼瑄 zh_TW dc.creator (作者) Chu, Man-Hsuan en_US dc.date (日期) 2019 en_US dc.date.accessioned 5-九月-2019 16:23:45 (UTC+8) - dc.date.available 5-九月-2019 16:23:45 (UTC+8) -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5-九月-2019 16:23:45 (UTC+8) - dc.identifier (其他 識別碼) G1056510031 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25677 -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 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 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法律學系 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105651003 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違法取得之證據於民事訴訟上可否予以使用,涉及層面甚廣,往往涉及發現真實與其他價值之衝突,故首先從民事訴訟制度目的及上位法理探討,整理並歸納目前文獻上所提出之理論,並以違法取證可利用性之角度切入,討論是否有所衝突抑或係理念相同之處。而民事私人違法取證之可利用性,涉及法官之自由心證,其中有爭議者為自由心證之內涵是否包含證據能力之自由評價。除此之外,本文亦將一併論述自由心證之限制,其中刑事判決對民事判決之影響,國外有相關討論,惟國內相關文獻仍屬少見,故本文保留一定之篇幅介紹並提出本文見解。證據禁止之審查及取捨方面,須釐清實務在面臨違法取得證之可利用性問題時,須以何種理論基礎、何種審查方式審查,證據禁止之範圍亦須納入探討之範圍。本論文於第三章及第四章整理並歸納外國法之文獻,除英美法之證據排除法則之運作、德國法之證據禁止法則、日本實務之操作模式外,並與我國法之制度運作互為參照比較,作為我國體系建構上之參考借鏡。此外,並探討目前國內文獻尚未具體討論過之有關職務上已知與違法取證判斷之關係。最後,再類型化分類介紹實務上較常見之違法取證案例類型,先說明若欲採取證據禁止使用之立場,為避免實質正義之完全剝奪,民事訴訟制度之發展是否已提供足以正當化禁止使用此類證據之正當性基礎,本文並以實務上最為常見之通姦案例為焦點,具體操作評估此理論基礎之可行性。在末章輔以學說見解之介紹及實務之操作,探討是否有較為穩定性之運作模式,以符合法安定性。 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一章 緒論 1第一節 研究動機 1第二節 研究方法 1第三節 論文架構 2第二章 從民事訴訟之目的及法理探討違法取證可利用性之考慮因素 4第一節 前言 4第二節 與憲法面向之關聯 4第一項 憲法和民事訴訟法之關係 4第二項 合法聽審權 6第三項 公正程序請求權 9第四項 法治國原則 13第五項 訴訟權中之「證明權」? 14第三節 民事事件與其他事件之區別 16第四節 民事訴訟目的觀 18第一項 民事訴訟之目的 18第一款 學說概況 18第二款 本文見解 21第二項 價值衝突 21第一款 民事訴訟法的「真實」 21第二款 「真實發現」之價值相對化 22第五節 民事訴訟之法理 23第一項 自由心證主義 23第一款 自由心證之概論 23第二款 自由心證之內容 25第一目 自由心證之主體與客體 25第二目 證據能力抑或證據價值之自由評價? 27第二項 自由心證之限制概論 29第一款 論理法則與經驗法則 30第二款 違法取證 32第三款 刑事確定判決之影響 33第一目 實務見解 33第二目 學說見解 34第三目 比較法見解—美國 34第四目 比較法見解—英國 38第五目 本文見解 41第三章 比較法上違法取證之可利用性爭議探討 44第一節 美國法及大陸法之差異 44第二節 美國法 45第一項 證據法則概論 45第一款 容許法則 45第二款 排除法則 45第一目 概論 45第二目 傳聞法則 45第三款 關聯法則 48第一目 基本標準 48第二目 與我國法之異同暨本文見解 50第二項 美國法之證據排除法則 52第一款 歷史發展 52第二款 意涵及理論 53第三款 證據排除法則的適用範圍 53第一目 適用客體及適用主體 53第二目 不適用證據排除法則之場合 55第三目 私人違法取證有無證據排除法則之適用? 56第四目 民事訴訟中私人違法取證可否援用證據排除法則? 57第五目 本文見解 61第三節 英國法 62第一項 概說 62第二項 證據的「關聯性」和「可採性」 63第一款 證據的關聯性與可採性 63第二款:證據關聯性與可採性之運用 63第三項 有關違法取證之討論 64第一款 排除原則(Principles for exclusion) 65第二款 一般法理原則(The general rule of law) 65第三款 例外情況(The Exceptions) 66第四款 裁量權(Discretion)—民事案件 68第一目 Civil Procedure Rule第32.1條(CPR Rule 32.1) 68第二目 Leading case:Jones v University of Warwick 69第五款 「違反保密義務」(breach of confidence)跟「一般法理原則」的相互關係 70第六款 小結暨本文見解 74第四節 德國法 75第一項 學說見解 75第二項 各案例類型之學說及實務見解 79第五節 日本法 80第一項 學說見解 80第二項 實務見解 81第一款 竊錄音相關實務見解 81第二款 竊取文書及夫妻間違法取證之相關實務見解 84第四章 我國就私人違法取證於民事訴訟程序之可利用性探討 88第一節 違法取證之類型 88第一項 國家違法取證 88第二項 私人違法取證 88第三項 違反憲法 88第四項 違反實體法及程序法 90第二節 實體法之違法性與訴訟法上可利用性之關係 91第三節 證據能力與證據禁止在民事訴訟法上之概念與討論 92第一項 證據能力 93第二項 證據禁止 94第四節 違法取證之證據能力與證據禁止之審查標準 95第一項 學說討論 95第二項 實務見解 98第三項 本文見解 101第五節 證據禁止的主觀範圍及客觀範圍 103第一項 主觀範圍 103第一款 違法取證者為「當事人本身」,或「當事人須為其負責之第三人」 103第二款 違法取證者為無關之第三人 103第二項 客觀範圍 104第三項 本文見解 105第六節 職務上已知與法院對於違法取證判斷之關係 106第一項 職務上已知與法官私知之意涵 106第二項 職務上已知與法院對於違法取證判斷之關係討論 107第一款 刑事附帶民事 107第二款 民事判決 109第五章 具體案例類型討論 111第一節 通姦案例之特殊性 111第一項 合目的性替代方式與舉證責任之減輕 111第一款 武器平等原則之落實 112第二款 證據蒐集制度之擴充 113第三款 舉證責任減輕 114第四款 認定事實方式之彈性化—間接證明 116第二項 通姦案例 117第一款 通姦罪之定義及通姦案之特殊性 117第二款 蒐證手段與舉證責任減輕 119第三款 通姦案例可能使用之降低違法取證誘因之緩和方式 120第一目 運用民法第1052條第2項 120第二目 事案解明義務 122第三目 證明妨礙 124第四目 證明度降低 126第五目 間接證明 127第二節 權衡理論於具體案例之運用 135第一項 竊錄對話與電話錄音 135第二項 竊聽者充當證人 143第三項 竊取所得之信件或其他文書 146第四項 違法取得之照片或影片 152第五項 日記 158第六項 私人使用GPS蒐證問題研析 162第七項 醫療 169第六章 結論 179參考文獻 186 zh_TW dc.format.extent 15877699 bytes -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1056510031 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私人違法取證 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證據禁止審查 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刑事判決對民事判決之影響 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民事私人違法取證 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Illegally Obtained Evidence 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Criminal Judgments as Evidence in Civil Cases en_US dc.title (題名) 違法取得證據於民事訴訟之可利用性研究 zh_TW dc.title (題名) Admissibility of Illegally Obtained Evidence in Civil Procedure 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 en_US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一、中文部分(依作者姓氏筆劃順序)(一)書籍(含譯著)1、Authur Best著,蔡秋明、蔡兆誠、郭乃嘉譯,證據法入門—美國證據法評釋及實例解說,2002年12月。2、王兆鵬,刑事訴訟法講義,2010年9月,五版。3、王兆鵬,美國刑事訴訟法,2007年9月,二版。4、王兆鵬,搜索扣押與刑事被告的憲法權利,2007年9月。5、甘添貴,刑法各論(上),2010年11月,修訂二版。6、齐树洁主編,英国民事司法改革,2004年8月。7、吳庚,憲法的解釋與適用,2004年6月。8、吳明軒,民事訴訟法(上冊),2016年9月,修訂十一版。9、吳明軒,民事訴訟法(中冊),2016年9月,修訂十一版。10、呂太郎,民事訴訟之基本理論(一) 2009年5月,二版。11、呂太郎,民事訴訟法,2018年9月,二版。12、李木貴,民事訴訟法(上),2010年9月,三版。13、李惠宗,憲法要義,2012年9月,六版。14、李學燈,證據法比較研究,1992年4月。15、沈冠伶,民事證據法與武器平等原則,2013年7月。16、沈冠伶,訴訟權保障與裁判外紛爭處理,2012年1月,二版。17、周叔厚,證據法論,1995年,三版。18、林山田,刑法各罪論(上),2005年9月,五版。19、林鈺雄,刑事法理論與實踐,2001年8月。20、林鈺雄,刑事訴訟法(上),2006年9月,四版。21、林輝煌,論證據排除—美國法之理論與實務,2006年4月,二版。22、法治斌、董保城,憲法新論,2014年9月,六版。23、邱聯恭,口述民事訴訟法講義(三),2017年,9月。24、邱聯恭,司法之現代化與程序法,2001年10月。25、邱聯恭,程序制度機能論,2007年10月。26、邱聯恭,程序選擇權論,2004年9月。27、姚瑞光,民事訴訟法論,2012年1月。28、姜世明,民事程序法之發展與憲法原則,2009年11月,二版。29、姜世明,民事訴訟法(上冊),2018年9月,六版。30、姜世明,民事訴訟法(下冊),2018年2月,五版。31、姜世明,民事證據法,2016年7月。32、姜世明,民事證據法實例研習(一),2008年6月,修訂二版。33、姜世明,新民事證據法論,2009年11月,修訂三版。34、姜世明,證據評價論,2014年2月。35、姜世明、黃國昌、楊淑文、吳光陸,舉證責任(二),2016年9月。36、曹偉修,最新民事訴訟法釋論(上冊),1984年5月,增訂五版。37、許士宦,民事訴訟法(下),2017年1月。38、許士宦,程序保障與闡明義務,2006年9月。39、許士宦,集中審理與審理原則,2009年4月。40、陳子平,刑法各論(上),2017年9月。41、陳計男,民事訴訟法論(上),2014年1月,修訂六版。42、陳啓垂,民事訴訟法(上冊),2015年10月。43、陳啓垂,民事訴訟法(下冊),2018年2月。44、陳榮宗,第三人撤銷訴訟與民事程序法第六冊,2005年6月。45、陳榮宗、林慶苗,民事訴訟法(上),2009年3月,修訂六版。46、陳榮宗、林慶苗,民事訴訟法(中),2014年3月,修訂八版。47、黃國昌,民事訴訟法教室I,2010年9月,二版。48、黃國昌,民事訴訟理論之新開展,2010年1月。49、楊建華著,鄭傑夫增訂,民事訴訟法要論,2013年8月。50、雷萬來,民事訴訟法,2005年1月。51、雷萬來,民事證據法論,1997。52、劉明生,民事訴訟法實例研習,2017年9月,四版。53、蔡聖偉,刑法問題研究(一),2008年7月。54、駱永家,新民事訴訟法I,2015年9月。55、駱永家,新民事訴訟法II,2011年10月。56、魏大喨,民事訴訟法,2015年7月。(二)期刊1、王皇玉,短裙下的大腿是隱私部位嗎,月旦裁判時報,第7期,頁123-129,2011年2月。2、王皇玉,論通訊保障及監察法第二十四條與刑法第三一五之一的適用疑義—兼評最高法院九十四年台上字第五八○二號判決、高等法院台南分院九十一年上訴字第一一五三號判決與九十四年上更(一)字第五九二號判決,月旦法學雜誌,第160期,頁249-264,2008年9月。3、王朝陽,私人違法取證於民事訴訟程序的可利用性探討,法令月刊,第54卷第9期,頁30-39,2003年9月。4、吳從周,淺談經驗法則—與談姜世明教授「民事訴訟中自由心證主義之內涵與界限」一文,台灣法學雜誌,第196期,頁52-57,2012年3月。5、吳從周,醫療過失舉證責任的實務新發展:醫病鬥「法」第二回合簡評最高法院九六年台上字第二七三八號判決,台灣法學雜誌,第109期,頁256-267,2008年8月。6、李茂生,刑法秘密罪章新修條文評釋,月旦法學雜誌,第51期,頁93-114,1999年8月。7、李惠宗,法定證據主義的幽靈,法令月刊,第61卷第3期,頁4-17,2010年3月。8、李榮耕,善意例外法則,台灣法學雜誌,第145期,頁172-178,2010年2月。9、沈冠伶,武器平等原則於醫療訴訟之適用,月旦法學雜誌,第127期,頁28-49,2005年12月。10、沈冠伶,論民事訴訟法修正條文中法官之闡明義務與當事人之事案解明義務,萬國法律,第111期,頁40-54,2000年6月。11、沈冠伶,舉證責任與證據契約之基本問題—以作業系統裝置契約之給付不完全為例,台灣法學雜誌,第36期,頁189-199,2002年7月。12、沈冠伶,竊聽之第三人可否為證人,月旦法學教室,第24期,頁12-13,2004年10月。13、林俊益,傳聞法則之研究,載:台灣高等法院九十一年度研究發展項目研究報告,2003年2月。14、林鈺雄,德國證據禁止論之發展與特色,律師雜誌,第232期,頁56-72,1999年1月。15、邱聯恭,「程序主體」概念相對化理論之形成與今後(上),月旦法學雜誌,第200期,頁137-147,2012年1月。16、姜世明,民事證據能力及違法取得證據之可利用性(上),月旦法學雜誌,第215期,頁186-204,2013年4月。17、姜世明,非負舉證責任一造當事人之證明妨礙與協力(事案解明)義務─評最高法院105年度台上字第1021號民事判決,月旦裁判時報,第70期,頁11-19,2018年4月。18、姜世明,概論民事訴訟中自由心證主義之內涵與界限—研討會引言,台灣法學雜誌,第196期,頁36-51,2012年3月。19、姜世明,論合法聽審權-以在民事程序法之實踐為中心,法學叢刊,第47卷第4期,頁15-41,2002年10月。20、姜世明,職務上已知事實與不爭執協議,頁18-20,月旦法學教室,第177期,2017年7月。21、洪家殷,論行政調查之證據及調查方法—以行政程序法相關規定為中心,東海大學法學研究,第35期,頁1-52,2011年12月。22、張文郁,民事訴訟之自由心證,台灣法學雜誌,第196期,頁58-61,2012年3月。23、許士宦,民事訴訟上之公正程序請求權,載:現代國家與憲法—李鴻禧教授六秩華誕祝賀論文集,頁1590,1997年3月。24、許士宦,新民事訴訟法之爭點(五)—行為責任之舉證責任(上),月旦法學教室,第111期,頁93-101,2012年1月。25、許士宦,新民事訴訟法之爭點(五)—行為責任之舉證責任(下),月旦法學教室,第112期,頁90-100,2012年2月。26、許士宦,逾時提出攻擊防禦方法之失權,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40期,頁1-22,2002年11月。27、許恒達,GPS抓姦與行動隱私的保護界限─評臺灣高等法院100年度上易字第2407號刑事判決,月旦裁判時報,第24期,頁59-78,2013年12月。28、曾有田、張天一、洪維德、張永宏、潘怡宏、何賴傑、黃淑芳,刑事簡易程序之檢討(上),月旦法學教室,第194期,頁51-65,2018年12月。29、程明修,禁止過度侵害與禁止保護不足,月旦法學教室,第17期,頁10-11,2004年3月。30、楊雲驊,意外驚喜,月旦法學教室第37期,頁22-23,2005年11月。31、楊雲驊,賠了夫人又折兵--私人違法取得證據在刑事訴訟的證據能力處理,台灣法學雜誌,第41期,頁1-22,2002年12月。32、劉靜怡,隱私權:第二講隱私權保障與國家權力的行使—以正當程序和個人自主性為核心,月旦法學教室,第50期,頁39-49,2006年12月。33、蔡聖偉,再論私裝GPS跟監與「竊錄非公開活動」─評最高法院106年度台上字第3788號刑事判決,月旦裁判時報,第76期,頁27-40,2018年10月。34、蔡聖偉,私裝GPS跟監與刑法第三一五條之一─評臺灣高等法院100年度上易字第2407號判決,月旦裁判時報,第32期,頁31-37,2015年2月。35、駱永家,違法收集證據之證據能力,月旦法學雜誌,第72期,頁14-15,2001年5月。37、薛智仁,GPS跟監、隱私權與刑事法─評最高法院106年度台上字第3788號刑事判決,月旦裁判時報,第70期,頁42-60,2018年4月。36、薛智仁,衛星定位追蹤之刑責,科技法學評論,第11卷,第1期,頁119-154,2014年6月。37、魏大喨,訴訟基本權在民事訴訟法之實現,月旦法學雜誌,第105期,頁120-143,2004年2月。(三)專書論文1、王兆鵬,「證據排除法則之性質與目的」,載:黃東熊等13人合著《刑事證據法則之新發展-黃東熊教授七秩祝壽論文集》,頁215-228,2003年6月,一版。2、姜世明,當事人程序或法官的程序,載:民事程序法焦點論壇第一卷—修正辯論主義與協同主義之時代論爭,頁1-58,2017年5月。3、劉明生,民事訴訟第一審程序充實與集中原則,載:民事訴訟之程序法理與確定判決之效力及救濟,頁113-164,2016年8月。(四)研討會資料1、范光群,民訴法研究會第三十三次研討紀錄,訴之變更追加之研究,載:民事訴訟法之研討(三),頁538-614,2000年12月。2、邱聯恭,第一審程序修正草案之析述,載:民事訴訟法修正草案之析述與研討,最高法院學術研究會叢書,1993年。(五)學位論文1、劉玉中,民事訴訟上證據收集之研究,國立臺北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駱永家指導,2005年。2、劉承翰,民事程序中違法取證可利用性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姜世明指導,2013年。3、陳婕妤,私人違法取證於民事訴訟程序之可利用性—以民、刑事訴訟程序比較為中心,私立東吳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姜世明指導,2016年。二、外文部分(英文部分依作者姓氏字母順序,日文部分依作者姓氏五十音順序)(一)英文書籍1、Tanya Aplin & Lionel Bently & Phillip Johnson & Simon Malynicz, Gurry on Breach of Confidence: the protection of confidential information (2nd ed., 2012).2、Andrew Choo, Evidence (3rd ed. 2012).3、Griffiths, James, McKeown, Paul, and McPeake, Robert, Evidence (17th ed. 2014).4、Richard Glover, Murphy on Evidence (14th ed. 2015).5、Dennis, I. H. The Law of Evidence (5th ed. 2013).6、Adrian Keane & Paul McKeown, The Modern Law of Evidence (10th ed. 2014).7、Mueller, Christopher B., and Kirkpatrick, Laird C., Evidence (3rd ed. 2012).8、Bankim Thanki QC & Patrick Goodall & Henry King & Chloe Carpenter & James Cutress & Tamara Oppenheimer & Rosalind Phelps & Nik Yeo, The Law of Privilege (2th ed. 2011).9、Waltz, Jon R., and Park, Roger, Evidence (18th ed. 2005).(二)日文書籍1、秋山幹男、伊藤眞、加藤新太郎、高田裕成、福田剛久、山本和彦,コンメンタール民事訴訟法IV,2010年12月。2、伊藤真,民事訴訟法,2016年12月,第五版。3、小林秀之,新証拠法,2003年,第二版。4、谷口安平、竹下守夫、吉村德重編,講義民事訴訟法,2001年4月。5、高橋宏志,重点講義民事訴訟法(下),2014年9月,第二版補訂版。6、松本博之ma、上野泰男,民事訴訟法,2012年,第七版。(三)英文期刊1、Comment, Evidence: Judgments and Pleas in Prior Criminal Prosecutions as Evidence in Civil Actions, 1962(1) Duke Law Journal 97-108(1962).2、Thomas H. Davis IV, Criminal Judgments as Evidence in Civil Cases, 11 Sw L.J. 230-236 (1957).3、Notes, Effect of a Criminal Conviction in Subsequent Civil Suits, 50(3) The Yale Law Journal 499-506(1941).4、R. J. R., Admissibility and Weight of a Criminal Conviction in a Subsequent Civil Action, 39(7) Virginia Law Review 995-1011 (1953).5、Shaana A. Rahman, Defense Attorneys as the Thought Police: Proving Damages While Preserving Your Client’s Privacy in Personal Injury Litigation, 37(4) CONSUMER ATTORNEYS OF CALIFORNIA FORUM 33, 33-35(2007).(四)日文期刊1、河野憲一郎ko,違法収集証拠をめぐる訴訟当事者間の法律関係,立教法學第64號,頁100-151,2003年12月。2、間淵清史ma,民事訴訟における違法収集証拠(二・完),民商法雜誌103卷第4號,頁605-634,1991年1月。10、間渕清史,証拠能力,載:民事訴訟法の争点(第3版),頁2,1998年9月。3、森勇mo,違法収集証拠の証拠能力,判例夕イムズ,臨時增刊第507號,頁18-46,1983年11月。4、堀 清史ho,民事訴訟における違法収集証拠についての覚書,臨床法務研究(14),頁1-12,2015年3月。三、網路資源(依筆劃順序)1、Lawsnote七法:https://www.lawsnote.com2、Westlaw International:http://www.westlawinternational.com3、司法院大法官網站:http://www.judicial.gov.tw/constitutionalcourt/4、司法院法學資料檢索系統:http://jirs.judicial.gov.tw/Index.htm5、全國法規資料庫:http://law.moj.gov.tw/6、法源法律網:http://www.lawbank.com.tw7、國家圖書館全球資訊網:http://www.ncl.edu.tw/mp.asp?mp=2 zh_TW dc.identifier.doi (DOI) 10.6814/NCCU201900836 en_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