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學位論文

文章檢視/開啟

書目匯出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引文資訊

TAIR相關學術產出

題名 理蕃與動員:二戰時期高砂義勇隊
Indigenous policyand Mobilization: Takasago mulitary group during World War II
作者 余子杰
Yu, Tzu-Chieh
貢獻者 陳翠蓮
余子杰
Yu, Tzu-Chieh
關鍵詞 理蕃政策
軍事動員
高砂義勇隊
日期 2019
上傳時間 3-十月-2019 17:17:16 (UTC+8)
摘要 高砂義勇隊這個以種族(race)為區分的部隊,在以現代化軍隊角度來說是十分特殊的。現代化軍隊大多先以戰爭環境做軍種區分,在以武器種類、任務執行的性質作為兵科區分。 以國家中的「國民」(nation)為單位,將其編制、訓練後組成軍隊,而非以種族為單位,來做為軍隊編制的考量。故本文探討高砂義勇隊為何組成。

首先,本文先探討二戰前,台灣總督府的理蕃政策。以霧社事件作為分水嶺,先討論日本統治台灣開始至霧社事件前的理蕃政策,再比較霧社事件後,理蕃政策的轉變,為日後高砂義勇隊奠定了基礎。

本文討論完二戰前理蕃政策的轉變後,因應中日戰爭的全面爆發,日本統治者在殖民地台灣開始進行人力軍事動員,但高砂族的人力動員並沒有與台灣大部分漢人一同被徵招。形成戰爭時期國策與理蕃政策間,理蕃政策依然是日本統治者對於高砂族事務的最高指導原則。但是隨著戰局,理蕃警察的徵調問題,使得理蕃政策的維持出現難題,也使得日本統治者開始以第一回高砂義勇隊作為實驗,欲取得一個解決國策與理蕃政策間的平衡點。

在第一回高砂義勇隊於菲律賓巴丹島戰役獲得超乎預期的成果後,高砂義勇隊成為常態性徵招的軍事團體。而高砂義勇隊在軍事意義上,除了軍事人力的動員外,還被日本統治者做為軍事宣傳的活廣告。

最後,前後共八回高砂義勇隊,被指派到南洋各地,前期從事協助軍事的勞力活動,隨著戰局對於日本不利,後期高砂義勇隊也轉變為戰鬥軍事團體,於南洋的叢林間,從事游擊戰的任務。也因為盟軍進行跳島戰術,台灣由後方漸漸變為前線,在台徵召的個軍事團體,開始以防衛台灣為前提徵召,以勞務性質的高砂義勇隊便漸漸失去徵招的意義,也因此停止高砂義勇隊的軍事動員。
The Takasago multiary group, which is distinguished by ethnic (race), is very special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the modern army. Most of the modern armed forces are distinguished by the war environment, and by the type of weapons and the nature of the operation of the task as the division of arms. Take the "national" (nation) in the country as the unit, and form the army after its establishment and training, instead of taking the race as the unit, as the consideration of the army establishment. Therefore,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omposition of the Takasago multiary group. First of all, this paper first discusses the Tibetan policy of the Government House of Taiwan before World War II. Taking the Wushe incident as a watershed, we first discussed the Libo policy from the beginning of Japanese rule in Taiwan to the Wushe incident, and then compared the changes in the Libo policy after the Wushe incident, which laid the foundation for the Takasago multiary group in the future. After discussing the change of the Tibetan policy before World War II, in response to the full outbreak of the Sino-Japanese War, the Japanese rulers began to carry out human military mobilization in the colony of Taiwan, but the manpower mobilization of the Takasago nationality was not recruited together with most of the Han people in Taiwan. Between the national policy and the Tibetan policy during the war, the Tibetan policy is still the highest guiding principle of the Japanese rulers for the affairs of the Takasago nationality. However, with the war situation, the problem of the recruitment of the Libo police made it difficult to maintain the Libo policy, and made the Japanese rulers begin to take the first Takasago multiary group as an experiment, in order to achieve a balance between the national policy and the Libo policy. After the first Takasago multiary group
achieved more than expected results in the Batan Island campaign in the Philippines, the Takasago multiary group became a regular military group. In the military sense, the Takasago multiary group was also used as a live advertisement for military propaganda by the Japanese rulers in addition to the mobilization of military manpower. Finally, a total of eight Takasago volunteers were assigned to various parts of Nanyang to assist in military labor activities in the early stage. With the war situation unfavorable to Japan, the Takasago volunteers were also transformed into combat military groups in the jungle of Nanyang to engage in guerrilla warfare. Also because the allies carried out island jumping tactics, Taiwan gradually changed from the rear to the front, and the military groups recruited in Taiwan began to recruit on the premise of defending Taiwan, and the high sand volunteers of a labor nature gradually lost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recruitment. As a result, the military mobilization of the high sand volunteers was stopped.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一、檔案、史料、回憶錄:

原台灣總督府警務局理蕃課編、陳連浚等譯,《理蕃之友中文初譯本》(台北:原住民委員會,2016年)。
台灣總督府警務局編,《台灣總督府警察沿革誌第二編(上卷)》(台北,台灣總督府警務局,1938年)。
台灣總督府外事部,《支那事変.大東亜戦爭ニ伴フ対南方措施状況》(台北:台灣總督府外事部,1943年)。
台灣軍司令部,〈對總督府要望事項ニ關スル件〉《密大》(台北:台灣軍司令部,1937年12月1日)。
臺灣總督府官房情報課,《大東亞戰爭と臺灣》(台北:臺灣總督府官房情報課,1943年)。
高雄州知事官房課,《高雄州統計書》(高雄:高雄州知事官房課,1940年)。
台灣總督府編,《台灣統治概要》(台北:台灣總督府,1945年)。
門脇朝秀,〈台灣高砂義勇隊〉(東京:三門社,1995年)。
宮村彌堅,《台灣高砂義勇隊記》(東京:東都書籍,1943年)。
土橋和典,《忠烈拔群:台湾高砂義勇兵の奮戰》(東京:戰誌刊行會,1994年)
モロタイ戦友会編,《春島戰記》(東京:芳文社,1978年)。
Kelasay著、林哲次譯,《一位高砂志願兵的摩洛泰島戰記》(台東:國立台東大學南島文化中心,2017年)。
林榮代,《証言:台灣高砂義勇隊》(東京:草風館,1998年)。
蔡金鼎主編,《征憶:高砂義勇隊與國共內戰時期原住民軍人》(台北:原住民委員會,2015年)。

二、專書:

末光欣也著,辛如意、高泉益譯,《日本統治時代的台灣》(台北:致良出版社,2012年)。
近藤正己著、林詩庭譯,《總力戰與臺灣─日本殖民地的崩潰(上)》(台北:台大出版,2014年)。
陳柏棕,《軍艦旗下─台灣海軍特別志願兵》(台北:國史館,2013年)。
石原莞爾著、郭介懿譯,《最終戰爭論》(台北:廣場出版,2013年)。
黃智慧,〈解讀高砂義勇隊的「大和魂」:兼論台灣後殖民情境的複雜性〉收錄《第一屆台灣近代戰爭研討會(1941~1949)論文輯》(高雄:春暉出版社,2013年)
許雪姬總策畫,《台灣歷史辭典》(台北:遠流出版,2004年)
克勞賽維茨著、楊南芳譯,《戰爭論(卷一)》(台北:左岸文化,2012年)
約翰.基根著、林華譯,《戰爭史》(台北:廣場出版,2017年)
周婉窈,《海行兮的年代:日本殖民統治末期台灣史論集》(台北:允晨,2004年)。
松岡格,《蕃地統治與山地行政:台灣原住民族社會的地方化》(台北:台大出版中心,2018年)。
松田京子,《帝国の思考—日本「帝国」と台湾原住民》(東京,有志舍,2014年)。
陳鴻圖,《台灣史》(台北:三民,2004年)。
山崎繁樹、野上矯介著、楊鴻儒譯,《臺灣史》(台北,鴻儒堂,2014年)。
高濱三郎,《台灣統治概史》(東京,新行社,1936年)。
喜安幸夫,《日本統治台灣密史》(台北:武陵出版,1995年)。
林素珍,《理番政策:傀儡與教化的愚民統治政策》(台中:莎士比亞文化,2006年)。
董旻杰 、張凱倫,《太平洋戰爭:美日對決》(台北:知兵堂,2007年)。
鈴木作太郎,《台湾の蕃族研究》(台北:台灣史籍刊行會,1932年)。
藤井志津枝,《理蕃:日本治理台灣的計策》(台北:文英堂,1997年)。
蔡慧玉編,《中縣口述歷史第四輯 日治時代臺灣的街庄行政》(台中:台中縣文化中心,1997年)。
鷲巢敦哉,《臺灣警察四十年史話》(東京:綠蔭書房,2000年)。
黃金麟,《戰爭、身體、現代性:近代台灣的軍事治理與身體》(台北:聯經,2009年)。

三、學位論文:

林繼文的〈日本據台末期(1930~1945)戰爭動員體系之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1年)。
李國生,〈戰爭與台灣人:殖民政府對台灣的軍事人力動員(1937-1945)〉(台北:國立台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年)。
石丸雅邦,〈台灣日本時代的理蕃警察〉(台北:政治大學政治學系博士論文,2008年)。

四、期刊論文:

孫大川,〈被迫讓渡的身體─高砂義勇隊所反映的意識構造(上)〉收錄於《當代雜誌》,212期(台北,當代,2005/04),頁114-131。
孫大川,〈被迫讓渡的身體─高砂義勇隊所反映的意識構造(下)〉收錄於《當代雜誌》,213期(台北,當代,2005/05),頁92-101。
近藤正己、許佩賢譯,〈對異民族的軍事動員與皇民化政策─以臺灣軍夫為中心〉收錄於《臺灣文獻》46:2(1995年6月),頁189-224。
陳文添,〈日本攻略菲律賓戰役中的台灣〉收錄於《臺灣源流》40:2(2007年9月),頁37-63。
傅琪貽,〈高砂義勇隊:祖靈還是英靈(上)〉收錄於《遠望雜誌》,第349期(台北:遠望雜誌,2017/10),頁27-35。
傅琪貽,〈高砂義勇隊:祖靈還是英靈(中)〉收錄於《遠望雜誌》,第351期(台北:遠望雜誌,2017/12),頁30-39。
傅琪貽,〈高砂義勇隊:祖靈還是英靈(下)〉收錄於《遠望雜誌》,第352期(台北:遠望雜誌,2018/01),頁40-41。
陳文添,〈高砂義勇兵特攻隊—薰空挺隊〉收錄於《台灣文獻》21:別冊,(2007年6月),頁34-41。
傅琪貽,〈台灣高砂義勇隊是「志願」還是「強虜」〉收錄於《亞洲人民會審日本殖民主義》(台北:文英堂,2008年1月),頁46-52。
陳淑美,〈被淹沒的島嶼戰史—高砂義勇隊〉收錄於《光華》24:3(1999年2月),頁78-91。

五、報紙:

社論,〈新附民の志願兵制度の問題〉《台灣日日新報》(台北:台灣日日新報,1938年1月20日)。
興南新聞,《興南新聞》(台北:興南新聞,1941年11月5日第二版)。
平沢亀一郎,〈最近に於ける高砂族授產の動向〉,《台灣時報》,1939年5月號。
本間雅晴,〈バタアンの勇士〉《南方の拠點.台湾》(東京:朝日新聞社,1944年)。
《台灣日日新報》,1938年9月29日,第七版。
倏田雄大,〈ジャカルタでの中村〉《朝日新聞》(東京:朝日新聞社,1974年12月30日)。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台灣史研究所
103158001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3158001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陳翠蓮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作者) 余子杰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作者) Yu, Tzu-Chiehen_US
dc.creator (作者) 余子杰zh_TW
dc.creator (作者) Yu, Tzu-Chiehen_US
dc.date (日期) 2019en_US
dc.date.accessioned 3-十月-2019 17:17:16 (UTC+8)-
dc.date.available 3-十月-2019 17:17:16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3-十月-2019 17:17:16 (UTC+8)-
dc.identifier (其他 識別碼) G0103158001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26577-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台灣史研究所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103158001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高砂義勇隊這個以種族(race)為區分的部隊,在以現代化軍隊角度來說是十分特殊的。現代化軍隊大多先以戰爭環境做軍種區分,在以武器種類、任務執行的性質作為兵科區分。 以國家中的「國民」(nation)為單位,將其編制、訓練後組成軍隊,而非以種族為單位,來做為軍隊編制的考量。故本文探討高砂義勇隊為何組成。

首先,本文先探討二戰前,台灣總督府的理蕃政策。以霧社事件作為分水嶺,先討論日本統治台灣開始至霧社事件前的理蕃政策,再比較霧社事件後,理蕃政策的轉變,為日後高砂義勇隊奠定了基礎。

本文討論完二戰前理蕃政策的轉變後,因應中日戰爭的全面爆發,日本統治者在殖民地台灣開始進行人力軍事動員,但高砂族的人力動員並沒有與台灣大部分漢人一同被徵招。形成戰爭時期國策與理蕃政策間,理蕃政策依然是日本統治者對於高砂族事務的最高指導原則。但是隨著戰局,理蕃警察的徵調問題,使得理蕃政策的維持出現難題,也使得日本統治者開始以第一回高砂義勇隊作為實驗,欲取得一個解決國策與理蕃政策間的平衡點。

在第一回高砂義勇隊於菲律賓巴丹島戰役獲得超乎預期的成果後,高砂義勇隊成為常態性徵招的軍事團體。而高砂義勇隊在軍事意義上,除了軍事人力的動員外,還被日本統治者做為軍事宣傳的活廣告。

最後,前後共八回高砂義勇隊,被指派到南洋各地,前期從事協助軍事的勞力活動,隨著戰局對於日本不利,後期高砂義勇隊也轉變為戰鬥軍事團體,於南洋的叢林間,從事游擊戰的任務。也因為盟軍進行跳島戰術,台灣由後方漸漸變為前線,在台徵召的個軍事團體,開始以防衛台灣為前提徵召,以勞務性質的高砂義勇隊便漸漸失去徵招的意義,也因此停止高砂義勇隊的軍事動員。
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The Takasago multiary group, which is distinguished by ethnic (race), is very special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the modern army. Most of the modern armed forces are distinguished by the war environment, and by the type of weapons and the nature of the operation of the task as the division of arms. Take the "national" (nation) in the country as the unit, and form the army after its establishment and training, instead of taking the race as the unit, as the consideration of the army establishment. Therefore,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omposition of the Takasago multiary group. First of all, this paper first discusses the Tibetan policy of the Government House of Taiwan before World War II. Taking the Wushe incident as a watershed, we first discussed the Libo policy from the beginning of Japanese rule in Taiwan to the Wushe incident, and then compared the changes in the Libo policy after the Wushe incident, which laid the foundation for the Takasago multiary group in the future. After discussing the change of the Tibetan policy before World War II, in response to the full outbreak of the Sino-Japanese War, the Japanese rulers began to carry out human military mobilization in the colony of Taiwan, but the manpower mobilization of the Takasago nationality was not recruited together with most of the Han people in Taiwan. Between the national policy and the Tibetan policy during the war, the Tibetan policy is still the highest guiding principle of the Japanese rulers for the affairs of the Takasago nationality. However, with the war situation, the problem of the recruitment of the Libo police made it difficult to maintain the Libo policy, and made the Japanese rulers begin to take the first Takasago multiary group as an experiment, in order to achieve a balance between the national policy and the Libo policy. After the first Takasago multiary group
achieved more than expected results in the Batan Island campaign in the Philippines, the Takasago multiary group became a regular military group. In the military sense, the Takasago multiary group was also used as a live advertisement for military propaganda by the Japanese rulers in addition to the mobilization of military manpower. Finally, a total of eight Takasago volunteers were assigned to various parts of Nanyang to assist in military labor activities in the early stage. With the war situation unfavorable to Japan, the Takasago volunteers were also transformed into combat military groups in the jungle of Nanyang to engage in guerrilla warfare. Also because the allies carried out island jumping tactics, Taiwan gradually changed from the rear to the front, and the military groups recruited in Taiwan began to recruit on the premise of defending Taiwan, and the high sand volunteers of a labor nature gradually lost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recruitment. As a result, the military mobilization of the high sand volunteers was stopped.
en_US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目次
第一章 緒論 6
第二章 帝國的蕃人管理 15
第一節 霧社事件前的理蕃政策 15
第二節 霧社事件 18
第三節 霧社事件後的理蕃政策 19
第三章 高砂義勇隊的動員 23
第一節 高砂族與戰爭動員 24
第二節 高砂義勇隊的濫觴 27
第三節 理蕃警察的徵調問題 35
第四章 高砂義勇隊的宣傳與布署 44
第一節 宣傳與被宣傳:高砂義勇隊 45
第二節 高砂義勇隊的戰場角色 51
第三節 高砂義勇隊的終結 63
第五章 結論 68
參考文獻 73
zh_TW
dc.format.extent 2404540 bytes-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3158001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理蕃政策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軍事動員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高砂義勇隊zh_TW
dc.title (題名) 理蕃與動員:二戰時期高砂義勇隊zh_TW
dc.title (題名) Indigenous policyand Mobilization: Takasago mulitary group during World War II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_US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一、檔案、史料、回憶錄:

原台灣總督府警務局理蕃課編、陳連浚等譯,《理蕃之友中文初譯本》(台北:原住民委員會,2016年)。
台灣總督府警務局編,《台灣總督府警察沿革誌第二編(上卷)》(台北,台灣總督府警務局,1938年)。
台灣總督府外事部,《支那事変.大東亜戦爭ニ伴フ対南方措施状況》(台北:台灣總督府外事部,1943年)。
台灣軍司令部,〈對總督府要望事項ニ關スル件〉《密大》(台北:台灣軍司令部,1937年12月1日)。
臺灣總督府官房情報課,《大東亞戰爭と臺灣》(台北:臺灣總督府官房情報課,1943年)。
高雄州知事官房課,《高雄州統計書》(高雄:高雄州知事官房課,1940年)。
台灣總督府編,《台灣統治概要》(台北:台灣總督府,1945年)。
門脇朝秀,〈台灣高砂義勇隊〉(東京:三門社,1995年)。
宮村彌堅,《台灣高砂義勇隊記》(東京:東都書籍,1943年)。
土橋和典,《忠烈拔群:台湾高砂義勇兵の奮戰》(東京:戰誌刊行會,1994年)
モロタイ戦友会編,《春島戰記》(東京:芳文社,1978年)。
Kelasay著、林哲次譯,《一位高砂志願兵的摩洛泰島戰記》(台東:國立台東大學南島文化中心,2017年)。
林榮代,《証言:台灣高砂義勇隊》(東京:草風館,1998年)。
蔡金鼎主編,《征憶:高砂義勇隊與國共內戰時期原住民軍人》(台北:原住民委員會,2015年)。

二、專書:

末光欣也著,辛如意、高泉益譯,《日本統治時代的台灣》(台北:致良出版社,2012年)。
近藤正己著、林詩庭譯,《總力戰與臺灣─日本殖民地的崩潰(上)》(台北:台大出版,2014年)。
陳柏棕,《軍艦旗下─台灣海軍特別志願兵》(台北:國史館,2013年)。
石原莞爾著、郭介懿譯,《最終戰爭論》(台北:廣場出版,2013年)。
黃智慧,〈解讀高砂義勇隊的「大和魂」:兼論台灣後殖民情境的複雜性〉收錄《第一屆台灣近代戰爭研討會(1941~1949)論文輯》(高雄:春暉出版社,2013年)
許雪姬總策畫,《台灣歷史辭典》(台北:遠流出版,2004年)
克勞賽維茨著、楊南芳譯,《戰爭論(卷一)》(台北:左岸文化,2012年)
約翰.基根著、林華譯,《戰爭史》(台北:廣場出版,2017年)
周婉窈,《海行兮的年代:日本殖民統治末期台灣史論集》(台北:允晨,2004年)。
松岡格,《蕃地統治與山地行政:台灣原住民族社會的地方化》(台北:台大出版中心,2018年)。
松田京子,《帝国の思考—日本「帝国」と台湾原住民》(東京,有志舍,2014年)。
陳鴻圖,《台灣史》(台北:三民,2004年)。
山崎繁樹、野上矯介著、楊鴻儒譯,《臺灣史》(台北,鴻儒堂,2014年)。
高濱三郎,《台灣統治概史》(東京,新行社,1936年)。
喜安幸夫,《日本統治台灣密史》(台北:武陵出版,1995年)。
林素珍,《理番政策:傀儡與教化的愚民統治政策》(台中:莎士比亞文化,2006年)。
董旻杰 、張凱倫,《太平洋戰爭:美日對決》(台北:知兵堂,2007年)。
鈴木作太郎,《台湾の蕃族研究》(台北:台灣史籍刊行會,1932年)。
藤井志津枝,《理蕃:日本治理台灣的計策》(台北:文英堂,1997年)。
蔡慧玉編,《中縣口述歷史第四輯 日治時代臺灣的街庄行政》(台中:台中縣文化中心,1997年)。
鷲巢敦哉,《臺灣警察四十年史話》(東京:綠蔭書房,2000年)。
黃金麟,《戰爭、身體、現代性:近代台灣的軍事治理與身體》(台北:聯經,2009年)。

三、學位論文:

林繼文的〈日本據台末期(1930~1945)戰爭動員體系之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1年)。
李國生,〈戰爭與台灣人:殖民政府對台灣的軍事人力動員(1937-1945)〉(台北:國立台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年)。
石丸雅邦,〈台灣日本時代的理蕃警察〉(台北:政治大學政治學系博士論文,2008年)。

四、期刊論文:

孫大川,〈被迫讓渡的身體─高砂義勇隊所反映的意識構造(上)〉收錄於《當代雜誌》,212期(台北,當代,2005/04),頁114-131。
孫大川,〈被迫讓渡的身體─高砂義勇隊所反映的意識構造(下)〉收錄於《當代雜誌》,213期(台北,當代,2005/05),頁92-101。
近藤正己、許佩賢譯,〈對異民族的軍事動員與皇民化政策─以臺灣軍夫為中心〉收錄於《臺灣文獻》46:2(1995年6月),頁189-224。
陳文添,〈日本攻略菲律賓戰役中的台灣〉收錄於《臺灣源流》40:2(2007年9月),頁37-63。
傅琪貽,〈高砂義勇隊:祖靈還是英靈(上)〉收錄於《遠望雜誌》,第349期(台北:遠望雜誌,2017/10),頁27-35。
傅琪貽,〈高砂義勇隊:祖靈還是英靈(中)〉收錄於《遠望雜誌》,第351期(台北:遠望雜誌,2017/12),頁30-39。
傅琪貽,〈高砂義勇隊:祖靈還是英靈(下)〉收錄於《遠望雜誌》,第352期(台北:遠望雜誌,2018/01),頁40-41。
陳文添,〈高砂義勇兵特攻隊—薰空挺隊〉收錄於《台灣文獻》21:別冊,(2007年6月),頁34-41。
傅琪貽,〈台灣高砂義勇隊是「志願」還是「強虜」〉收錄於《亞洲人民會審日本殖民主義》(台北:文英堂,2008年1月),頁46-52。
陳淑美,〈被淹沒的島嶼戰史—高砂義勇隊〉收錄於《光華》24:3(1999年2月),頁78-91。

五、報紙:

社論,〈新附民の志願兵制度の問題〉《台灣日日新報》(台北:台灣日日新報,1938年1月20日)。
興南新聞,《興南新聞》(台北:興南新聞,1941年11月5日第二版)。
平沢亀一郎,〈最近に於ける高砂族授產の動向〉,《台灣時報》,1939年5月號。
本間雅晴,〈バタアンの勇士〉《南方の拠點.台湾》(東京:朝日新聞社,1944年)。
《台灣日日新報》,1938年9月29日,第七版。
倏田雄大,〈ジャカルタでの中村〉《朝日新聞》(東京:朝日新聞社,1974年12月30日)。
zh_TW
dc.identifier.doi (DOI) 10.6814/NCCU201901179en_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