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blications-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NCCU Library

Citation Infomation

Related Publications in TAIR

題名 以空間型構法則探討台北市零售業分布與運輸網絡空間結構之關聯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istribution of Retail Sales and the Structure of Transport Network in Taipei City Based on Space Syntax
作者 唐宗懷
貢獻者 白仁德
唐宗懷
關鍵詞 運輸網絡空間結構
零售業
空間自相關分析
空間型構法則
結構方程模式
日期 2019
上傳時間 3-Aug-2020 18:06:12 (UTC+8)
摘要   大眾運輸導向發展(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 簡稱TOD)中,零售業為一重要之元素,此外,零售業為都市產業類型中具識別性之業種、且是商業發展之基礎,能滿足都市生活機能;其與都市發展程度息息相關,也代表著都市的活力,能夠帶動都市商業氣息,為一重要之探討對象。而「區位」對於商業空間來說為一重要影響因素,商業的區位常是研究上被關注的議題,此外,區位影響著商業土地使用之價值與效能,其特性影響著商業空間分布。在區位的衡量上,運輸網絡空間結構又為一重要之方式,其是都市空間經濟活動與土地使用分布的基礎(Hillier, 1996),因此,在探討零售業分布時,運輸網絡空間結構實為一不可或缺之因素。台北市近10年來運輸網絡空間結構日漸複雜、零售業活動也更迭迅速,是具代表性之地區,藉由了解零售業分布與運輸網絡空間結構之互動關係,得以提供未來都市交通運輸與土地規劃之整合性政策參考。
  過去對於網絡與商業空間活動之相關研究,大多僅單就時間向度或是空間向度切入進行分析,對於零售業空間變動之描述也較為缺乏,再者,過去傳統規劃模型大多以「地區性」看待都市空間結構,忽略都市的整體性,而無法呈現都市真實情況。近年來許多研究已運用空間型構法則(space syntax)檢視網絡,作為量測區位的工具,以探討不同尺度下,不同網絡之空間結構。然而,台灣於空間型構法則上之應用,主要在小尺度的解釋、分析,區域層級描述則尚缺乏。
  本研究企圖從時間、空間二個面向去分析零售業分布與運輸網絡空間結構之關聯,藉由空間自相關分析(spatial autocorrelation analysis)、空間型構法則為主要研究方法,而因空間型構則包含多種變數,則以結構方程式(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探討零售業分布與運輸運輸網絡空間結構變遷上之關聯。本研究以台北市為實證地區,民國95年、105年為兩個時間斷點,探討不同運輸網絡空間結構對零售業分布之影響。基於上述,可歸結本研究之目的為以下三項。其一,探討台北市零售業於不同時期空間分布之變化;其二,解析不同時期運輸網絡空間結構特性;其三,解釋不同時期零售業分布與運輸網絡空間結構變遷上之關聯。
  根據研究成果,在零售業方面,民國95年,大安區、中山區、松山區、中正區、大同區及信義區六個行政區內之村里零售業呈現高度聚集的現象,而民國108年則包含大安區、中山區、松山區、中正區、大同區及萬華區六個行政區內之村里,顯現零售業分布逐漸往台北市西區移動,而由零售業分布圖,可發現於10年間,零售業有往台北市郊區方向移動之情形。此外,在運輸網絡方面,可知道三種運輸網絡10年來便捷值較高之區域仍分布於松山區、大安區、大同區及中山區內之村里,而便捷值較低之區域仍分布於台北市較邊緣地區,由地區便捷值來說,10年間台北市各鄰里便捷值皆有上升,象徵鄰里交通之提升。最後,在零售業分布與運輸網絡空間,從觀測變數來說,連接值、平均深度值、地區便捷值與全區便捷值對一般道路網絡及整體道路網絡較具解釋力,而連接值對捷運網絡較具解釋力;運輸網絡空間結構對零售業之影響有上升之趨勢,從兩個時間點來看,捷運網絡對零售業之影響則維持較低,可呈現出台北市仍較不符合TOD之發展型態;而三種運輸網絡空間結構之間之互動更趨明顯;而由民國105年之時間點進行檢視,可發現空間型構法則各指標值之解釋力都有上升之趨勢,可見該方法確實能作為運輸網絡空間結構變遷之有效分析工具。藉由分析結果,可知道台北市實際上仍未符合TOD之發展型態;然而,從小尺度的層面來說,可推測10年來,已有朝向TOD之方向逐漸邁進。綜觀實證分析之最終結果,本研究提出相關結論與建議,以提供現行交通運輸、土地使用計畫修正上之參考。
參考文獻 王一帆,2006,捷運沿線土地使用變遷之影響因素分析-台北捷運板南線之實證研究,國立交通大學交通運輸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
白仁德,2007,台灣運輸工具製造業群聚版圖變遷之研究,建築與規劃學報,8(2):139-154。
白仁德,2015,歷年來高速公路系統沿線地區人口及產業空間分布變遷之研究,台灣土地研究,18(2):21-46。
白仁德、劉人華,2014,大眾運輸導向建成環境特性對捷運運量影響之研究-以臺北捷運為實證對象,建築與規劃學報,15(2、3):111-128。
交通部運輸研究所,2013,運輸部門能源消耗與溫室氣體減量評估模型之建立,交通部運輸研究所合作研究計畫。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2017,2017年中華民國國家溫室氣體排放清冊報告。
巫柔璇,2015,以路網中心性與空間型構特徵探討大型購物中心內部區位配置策略,國立臺北大學不動產與城鄉環境學系碩士論文:台北。
李家儂,2006,以大眾運輸系統引導台灣都市永續發展之探討,土地問題研究季刊,5(4):46-59。
李家儂,2017,探討大眾運輸車站內部步行環境對步行者身心健康之影響-以板橋車站為例,都市與計劃,44(2):117-148。
李家儂、賴宗裕,2005,台灣地區大眾運輸導向發展之落實-借鏡美國的實施經驗,都市交通季刊,20(3):1-16。
李家儂、賴宗裕,2007,台北都會區大眾運輸導向發展目標體系與策略之建構,地理學報,48:19-42。
李家儂、謝翊楷,2015,以空間型構法則及步行導向理念檢視TOD區內土地使用配置的合理性,運輸計劃季刊,44(1):1-24。
李琦華、林峰田,2007,台灣聚落的空間型構法則分析,建築學報,60:27-45。
林楨家、馮正民、胡怡鴦,2004,都市型態對旅運需求影響之結構化分析,運輸計劃季刊,33(2):361-390。
林楨家、楊恩捷,2006,都市型態對旅運需求影響之結構化分析,運輸學刊,18(4):391-416。
林楨家、蕭博正,2006,台北市土地混合使用特性對旅次發生之影響,台灣土地研究,9(1):89-115。
張淑貞、李素馨、何曉萍,2014,由空間型構法則評估國小校園潛在危險角落,建築學報,88:155-174。
陳坤宏,2006,商店街消費者的社經屬性、消費型態與商業設施關係之比較研究-以台灣本島與澎湖、金門離島為例,建築與規劃學報,7(2):91-112。
陳嘉茹,2008,以空間型構法則與階層線性模式探討交通路網結構對都市商業型態影響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南。
游舜德,2011,應用空間型構法於大型零售不動產內部空間分派效率之研究,行政院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黃心寧,2008,以空間語法改善高科技廠房實驗空間配置與動線,國立交通大學工學院專班工程技術與管理組碩士論文:新竹。
黃振峰,2012,捷運開通後對形象商圈發展之影響-以蘆洲廟口商圈為例,北市教大社教學報,11:174-190。
黃雅雯,2010,博物館建築、空間與文化:以臺灣的七座客家博物館為例,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文化資源學院博物館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
黃瑞菘、曾思瑜,2008,醫院門診空間尋路行為之研究-以兩家單一樓層走道型門診空間為例,設計學報,13(4):43-63。
葉峻宏,2012,以空間型構法探討大型零售不動產空間配置模式之研究,國立臺北大學不動產與城鄉環境學系碩士論文:台北。
鄒克萬、黃書偉,2009,路網結構對都市商業發展空間分佈關係之研究-空間型構法則之應用,都市與計劃,36(1):81-99。
蔡昆澄,2013,以空間型構法則探討住宅社區開放空間改善對高齡者活動友善程度之影響-以大林新城為例,國立成功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南。
鄭皓騰,2009,都會運輸網絡空間結構與都市觀光產業關連之探討,國立成功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南。
Al-Sayed, K, 2014, “Space Syntax Methodology.” London, UK: Bartlett School of Architecture, UCL
Asami, Y., Kubat A.S., Kitagawa K., Iida, S., 2003, “Introducing the Third Dimension on Space Syntax: Application on the Historical Istanbul.” Proceedings, 4th international space syntax Symposium London
Cervero, R., Kockelman, K., 1997, “Travel Demand and the 3Ds: Density, Diversity, and Design.”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D: Transport and Environment, 2(3): 199-219.
Desyllas, J., 1997, “Berlin in Transition: Analyz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and Use, Land Value and Urban Morphology.” Proceedings, First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Space Syntax,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London.
Erinsel Önder, D., Gigi Y., 2010, “Reading Urban Spaces by the Space Syntax Method: A Proposal for the South Haliç Region.” Cities, 27: 260-271
Gu P., He D., Chen Y., Zegras P.C., Jiang Y., 2018, “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 and Air Quality in Chinese Cities: A city-level examination.”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D: Transport and Environment.
Hadjri, K., 2006,” An Analysis of the Spatial Structure of A New Desert Town: Al Ain, United Arab Emirates.” Urban Design International, 11(1): 3–19.
Hillier, B., 1996, “Space is the Machine: A configurational Theory of Architecture.” Cambridge,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Hillier, B., Vauhan, L., 2007, “The City As One Thing.” The spatial syntax of urban segregation, Progress in Planning, 67: 205-294.
Hou, X., Zheng, L., 2017, “Simulation of Pedestrian Flow in Traditional Commercial Streets Based on Space Syntax.” Procedia Engineering, 205: 1344-1349.
Omer, I., Kaplan, N., 2017, “Using Space Syntax and Agent-Based Approaches for Modeling Pedestrian Volume at the Urban Scale.” Computers, Environment and Urban Systems, 64: 57-67.
Jiang, B., Claramunt, C., Klarqvist B., 2000, “Integration of Space Syntax into GIS for Modeling Urban Spaces.” Journal of Applied Gerontology, 2(3/4): 161-171.
Jiang, B., Claramunt, C., 2002, “Integration of Space Syntax into GIS: New Perspectives for Urban Morphology.” Transactions in GIS,, 6(3): 295-309.
Jiang, B., Liu, X., 2010, “Automatic Generation of the Axial Lines of Urban Environments to Capture What We Perceiv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cience, 24(4): 545-558.
Javad Koohsari, M., Sugiyama, T., Mavoa, S., Villanueva, K., Badland, H., Giles-Corti, B., Owen, N., 2016, “Street Network Measures and Adults` Walking for Transport: Application of Space Syntax.” Health &Place, 38: 89-95.
Kamruzzaman, M., Deilami, K., Yigitcanlar, T., 2018, ”Investigating the Urban Heat Island Effect of 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 in Brisbane.” Journal of Transport Geography, 66: 116–124.
Li, Y., Xiao, L., Ye, Y., Xu, W., Law, A., 2016, “Understanding Tourist Space at A Historic Site through Space Syntax Analysis: The Case of Gulangyu, China.” Tourism Management, 52: 30-43.
Li, X., Lv., Z., Zheng, Z., Zhong, C., Hamzi Hijazi, I., Cheng, S., 2017, “Assessment of Lively Street Network Based on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and Space Syntax.” Multimed Tools Appl, 76: 17801-17819
Noland, R.B., Weiner, M.D., DiPetrillo, S., Kay, A.I., 2017, ”Attitudes Towards 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 Resident Experiences and Professional Perspectives.” Journal of Transport Geography, 60: 130–140.
Peng, Y.T., Li, Z.C., Choi, K., 2017, “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 in An Urban Rail Transportation Corridor.”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B, 103: 269-290.
Sahu, K., 2018, “A Methodology to Modify Land Uses in A 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 Scenario.”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213: 467-477.
Wey, W., Zhang, H., Chang, Y., 2016, “Alternative 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 Evaluation in Sustainable Built Environment Planning.”, Habitat International, 55: 109-123.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地政學系
106257013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6257013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白仁德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唐宗懷zh_TW
dc.creator (作者) 唐宗懷zh_TW
dc.date (日期) 2019en_US
dc.date.accessioned 3-Aug-2020 18:06:12 (UTC+8)-
dc.date.available 3-Aug-2020 18:06:12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3-Aug-2020 18:06:12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106257013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31153-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地政學系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106257013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大眾運輸導向發展(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 簡稱TOD)中,零售業為一重要之元素,此外,零售業為都市產業類型中具識別性之業種、且是商業發展之基礎,能滿足都市生活機能;其與都市發展程度息息相關,也代表著都市的活力,能夠帶動都市商業氣息,為一重要之探討對象。而「區位」對於商業空間來說為一重要影響因素,商業的區位常是研究上被關注的議題,此外,區位影響著商業土地使用之價值與效能,其特性影響著商業空間分布。在區位的衡量上,運輸網絡空間結構又為一重要之方式,其是都市空間經濟活動與土地使用分布的基礎(Hillier, 1996),因此,在探討零售業分布時,運輸網絡空間結構實為一不可或缺之因素。台北市近10年來運輸網絡空間結構日漸複雜、零售業活動也更迭迅速,是具代表性之地區,藉由了解零售業分布與運輸網絡空間結構之互動關係,得以提供未來都市交通運輸與土地規劃之整合性政策參考。
  過去對於網絡與商業空間活動之相關研究,大多僅單就時間向度或是空間向度切入進行分析,對於零售業空間變動之描述也較為缺乏,再者,過去傳統規劃模型大多以「地區性」看待都市空間結構,忽略都市的整體性,而無法呈現都市真實情況。近年來許多研究已運用空間型構法則(space syntax)檢視網絡,作為量測區位的工具,以探討不同尺度下,不同網絡之空間結構。然而,台灣於空間型構法則上之應用,主要在小尺度的解釋、分析,區域層級描述則尚缺乏。
  本研究企圖從時間、空間二個面向去分析零售業分布與運輸網絡空間結構之關聯,藉由空間自相關分析(spatial autocorrelation analysis)、空間型構法則為主要研究方法,而因空間型構則包含多種變數,則以結構方程式(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探討零售業分布與運輸運輸網絡空間結構變遷上之關聯。本研究以台北市為實證地區,民國95年、105年為兩個時間斷點,探討不同運輸網絡空間結構對零售業分布之影響。基於上述,可歸結本研究之目的為以下三項。其一,探討台北市零售業於不同時期空間分布之變化;其二,解析不同時期運輸網絡空間結構特性;其三,解釋不同時期零售業分布與運輸網絡空間結構變遷上之關聯。
  根據研究成果,在零售業方面,民國95年,大安區、中山區、松山區、中正區、大同區及信義區六個行政區內之村里零售業呈現高度聚集的現象,而民國108年則包含大安區、中山區、松山區、中正區、大同區及萬華區六個行政區內之村里,顯現零售業分布逐漸往台北市西區移動,而由零售業分布圖,可發現於10年間,零售業有往台北市郊區方向移動之情形。此外,在運輸網絡方面,可知道三種運輸網絡10年來便捷值較高之區域仍分布於松山區、大安區、大同區及中山區內之村里,而便捷值較低之區域仍分布於台北市較邊緣地區,由地區便捷值來說,10年間台北市各鄰里便捷值皆有上升,象徵鄰里交通之提升。最後,在零售業分布與運輸網絡空間,從觀測變數來說,連接值、平均深度值、地區便捷值與全區便捷值對一般道路網絡及整體道路網絡較具解釋力,而連接值對捷運網絡較具解釋力;運輸網絡空間結構對零售業之影響有上升之趨勢,從兩個時間點來看,捷運網絡對零售業之影響則維持較低,可呈現出台北市仍較不符合TOD之發展型態;而三種運輸網絡空間結構之間之互動更趨明顯;而由民國105年之時間點進行檢視,可發現空間型構法則各指標值之解釋力都有上升之趨勢,可見該方法確實能作為運輸網絡空間結構變遷之有效分析工具。藉由分析結果,可知道台北市實際上仍未符合TOD之發展型態;然而,從小尺度的層面來說,可推測10年來,已有朝向TOD之方向逐漸邁進。綜觀實證分析之最終結果,本研究提出相關結論與建議,以提供現行交通運輸、土地使用計畫修正上之參考。
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一章 緒論                  1-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1
    壹、研究動機              1-1
    貳、研究的               1-4
第二節 研究範疇                1-7
    壹、研究對象              1-7
    貳、研究範圍              1-10
第三節 研究方法                1-13
第四節 研究內容與流程             1-15
    壹、研究內容              1-15
    貳、研究流程              1-16
第二章 文獻回顧                2-1
第一節 空間型構法則(space syntax)      2-1
    壹、空間型構法則之理論背景       2-1
    貳、空間解構(spatial decomposition) 2-4
    參、空間型構法則之指標         2-9
    肆、空間型構法則之相關研究與文獻評析  2-15
    伍、小結                2-17
第二節 大眾運輸導向發展(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 TOD) 2-19
    壹、TOD理念背景             2-19
    貳、TOD理念內涵             2-21
    參、TOD特性與效益            2-22
    肆、TOD規劃原則             2-23
    伍、TOD之相關研究與評析         2-23
    陸、小結                2-24
第三節 都市商業型態與交通運輸         2-27
    壹、商業型態對交通運輸之影響      2-27
    貳、交通運輸對商業型態之影響      2-28
    參、小結                2-29
第三章 研究設計                3-1
第一節 研究架構                3-1
    壹、操作架構與理念           3-1
    貳、研究範疇              3-3
    參、運輸網絡圖之建置          3-4
    肆、基本資料庫之建置          3-8
第二節 結構方程式之建置與變數說明       3-13
    壹、結構方程式之假設          3-13
    貳、結構方程式之建立          3-15
    參、結構方程式之操作          3-32
    肆、結構方程式之評估          3-33
第四章 實證研究                4-1
第一節 台北市零售業分布變遷分析        4-1
    壹、零售業行政區層級分析        4-1
    貳、零售業村里層級分析         4-5
第二節 台北市運輸網絡空間結構變遷分析     4-11
    壹、運輸網絡空間結構行政區層級分析   4-11
    貳、運輸網絡空間結構村里層級分析    4-24
第三節 結構方程式之分析            4-45
    壹、各構面測量變數說明         4-45
    貳、測量變數之相關分析         4-46
    參、結構方程式之操作          4-52
    肆、結構方程式之評估          4-54
    伍、研究假設驗證            4-56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5-1
第一節 結論                  5-1
    壹、零售業空間分布之變遷        5-1
    貳、運輸網絡空間結構之變遷       5-1
    參、零售業分布與運輸網絡空間結構之關聯 5-1
第二節 後續研究與建議             5-3
    壹、研究限制              5-3
    貳、後續研究建議            5-4
參考文獻                    參-1
中文參考文獻                  參-1
外文參考文獻                  參-4
zh_TW
dc.format.extent 17722803 bytes-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6257013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運輸網絡空間結構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零售業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空間自相關分析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空間型構法則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結構方程模式zh_TW
dc.title (題名) 以空間型構法則探討台北市零售業分布與運輸網絡空間結構之關聯zh_TW
dc.title (題名)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istribution of Retail Sales and the Structure of Transport Network in Taipei City Based on Space Syntax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_US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王一帆,2006,捷運沿線土地使用變遷之影響因素分析-台北捷運板南線之實證研究,國立交通大學交通運輸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
白仁德,2007,台灣運輸工具製造業群聚版圖變遷之研究,建築與規劃學報,8(2):139-154。
白仁德,2015,歷年來高速公路系統沿線地區人口及產業空間分布變遷之研究,台灣土地研究,18(2):21-46。
白仁德、劉人華,2014,大眾運輸導向建成環境特性對捷運運量影響之研究-以臺北捷運為實證對象,建築與規劃學報,15(2、3):111-128。
交通部運輸研究所,2013,運輸部門能源消耗與溫室氣體減量評估模型之建立,交通部運輸研究所合作研究計畫。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2017,2017年中華民國國家溫室氣體排放清冊報告。
巫柔璇,2015,以路網中心性與空間型構特徵探討大型購物中心內部區位配置策略,國立臺北大學不動產與城鄉環境學系碩士論文:台北。
李家儂,2006,以大眾運輸系統引導台灣都市永續發展之探討,土地問題研究季刊,5(4):46-59。
李家儂,2017,探討大眾運輸車站內部步行環境對步行者身心健康之影響-以板橋車站為例,都市與計劃,44(2):117-148。
李家儂、賴宗裕,2005,台灣地區大眾運輸導向發展之落實-借鏡美國的實施經驗,都市交通季刊,20(3):1-16。
李家儂、賴宗裕,2007,台北都會區大眾運輸導向發展目標體系與策略之建構,地理學報,48:19-42。
李家儂、謝翊楷,2015,以空間型構法則及步行導向理念檢視TOD區內土地使用配置的合理性,運輸計劃季刊,44(1):1-24。
李琦華、林峰田,2007,台灣聚落的空間型構法則分析,建築學報,60:27-45。
林楨家、馮正民、胡怡鴦,2004,都市型態對旅運需求影響之結構化分析,運輸計劃季刊,33(2):361-390。
林楨家、楊恩捷,2006,都市型態對旅運需求影響之結構化分析,運輸學刊,18(4):391-416。
林楨家、蕭博正,2006,台北市土地混合使用特性對旅次發生之影響,台灣土地研究,9(1):89-115。
張淑貞、李素馨、何曉萍,2014,由空間型構法則評估國小校園潛在危險角落,建築學報,88:155-174。
陳坤宏,2006,商店街消費者的社經屬性、消費型態與商業設施關係之比較研究-以台灣本島與澎湖、金門離島為例,建築與規劃學報,7(2):91-112。
陳嘉茹,2008,以空間型構法則與階層線性模式探討交通路網結構對都市商業型態影響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南。
游舜德,2011,應用空間型構法於大型零售不動產內部空間分派效率之研究,行政院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黃心寧,2008,以空間語法改善高科技廠房實驗空間配置與動線,國立交通大學工學院專班工程技術與管理組碩士論文:新竹。
黃振峰,2012,捷運開通後對形象商圈發展之影響-以蘆洲廟口商圈為例,北市教大社教學報,11:174-190。
黃雅雯,2010,博物館建築、空間與文化:以臺灣的七座客家博物館為例,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文化資源學院博物館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
黃瑞菘、曾思瑜,2008,醫院門診空間尋路行為之研究-以兩家單一樓層走道型門診空間為例,設計學報,13(4):43-63。
葉峻宏,2012,以空間型構法探討大型零售不動產空間配置模式之研究,國立臺北大學不動產與城鄉環境學系碩士論文:台北。
鄒克萬、黃書偉,2009,路網結構對都市商業發展空間分佈關係之研究-空間型構法則之應用,都市與計劃,36(1):81-99。
蔡昆澄,2013,以空間型構法則探討住宅社區開放空間改善對高齡者活動友善程度之影響-以大林新城為例,國立成功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南。
鄭皓騰,2009,都會運輸網絡空間結構與都市觀光產業關連之探討,國立成功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南。
Al-Sayed, K, 2014, “Space Syntax Methodology.” London, UK: Bartlett School of Architecture, UCL
Asami, Y., Kubat A.S., Kitagawa K., Iida, S., 2003, “Introducing the Third Dimension on Space Syntax: Application on the Historical Istanbul.” Proceedings, 4th international space syntax Symposium London
Cervero, R., Kockelman, K., 1997, “Travel Demand and the 3Ds: Density, Diversity, and Design.”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D: Transport and Environment, 2(3): 199-219.
Desyllas, J., 1997, “Berlin in Transition: Analyz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and Use, Land Value and Urban Morphology.” Proceedings, First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Space Syntax,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London.
Erinsel Önder, D., Gigi Y., 2010, “Reading Urban Spaces by the Space Syntax Method: A Proposal for the South Haliç Region.” Cities, 27: 260-271
Gu P., He D., Chen Y., Zegras P.C., Jiang Y., 2018, “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 and Air Quality in Chinese Cities: A city-level examination.”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D: Transport and Environment.
Hadjri, K., 2006,” An Analysis of the Spatial Structure of A New Desert Town: Al Ain, United Arab Emirates.” Urban Design International, 11(1): 3–19.
Hillier, B., 1996, “Space is the Machine: A configurational Theory of Architecture.” Cambridge,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Hillier, B., Vauhan, L., 2007, “The City As One Thing.” The spatial syntax of urban segregation, Progress in Planning, 67: 205-294.
Hou, X., Zheng, L., 2017, “Simulation of Pedestrian Flow in Traditional Commercial Streets Based on Space Syntax.” Procedia Engineering, 205: 1344-1349.
Omer, I., Kaplan, N., 2017, “Using Space Syntax and Agent-Based Approaches for Modeling Pedestrian Volume at the Urban Scale.” Computers, Environment and Urban Systems, 64: 57-67.
Jiang, B., Claramunt, C., Klarqvist B., 2000, “Integration of Space Syntax into GIS for Modeling Urban Spaces.” Journal of Applied Gerontology, 2(3/4): 161-171.
Jiang, B., Claramunt, C., 2002, “Integration of Space Syntax into GIS: New Perspectives for Urban Morphology.” Transactions in GIS,, 6(3): 295-309.
Jiang, B., Liu, X., 2010, “Automatic Generation of the Axial Lines of Urban Environments to Capture What We Perceiv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cience, 24(4): 545-558.
Javad Koohsari, M., Sugiyama, T., Mavoa, S., Villanueva, K., Badland, H., Giles-Corti, B., Owen, N., 2016, “Street Network Measures and Adults` Walking for Transport: Application of Space Syntax.” Health &Place, 38: 89-95.
Kamruzzaman, M., Deilami, K., Yigitcanlar, T., 2018, ”Investigating the Urban Heat Island Effect of 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 in Brisbane.” Journal of Transport Geography, 66: 116–124.
Li, Y., Xiao, L., Ye, Y., Xu, W., Law, A., 2016, “Understanding Tourist Space at A Historic Site through Space Syntax Analysis: The Case of Gulangyu, China.” Tourism Management, 52: 30-43.
Li, X., Lv., Z., Zheng, Z., Zhong, C., Hamzi Hijazi, I., Cheng, S., 2017, “Assessment of Lively Street Network Based on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and Space Syntax.” Multimed Tools Appl, 76: 17801-17819
Noland, R.B., Weiner, M.D., DiPetrillo, S., Kay, A.I., 2017, ”Attitudes Towards 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 Resident Experiences and Professional Perspectives.” Journal of Transport Geography, 60: 130–140.
Peng, Y.T., Li, Z.C., Choi, K., 2017, “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 in An Urban Rail Transportation Corridor.”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B, 103: 269-290.
Sahu, K., 2018, “A Methodology to Modify Land Uses in A 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 Scenario.”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213: 467-477.
Wey, W., Zhang, H., Chang, Y., 2016, “Alternative 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 Evaluation in Sustainable Built Environment Planning.”, Habitat International, 55: 109-123.
zh_TW
dc.identifier.doi (DOI) 10.6814/NCCU202000747en_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