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學位論文

文章檢視/開啟

書目匯出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引文資訊

TAIR相關學術產出

題名 論現行臺灣純網路銀行政策及法規妥適性
Adequacy Of Internet–Only Banks From Policy and Legal Perspective
作者 林孜容
Lin, Tzu-Jung
貢獻者 張冠群
Chang, Kuan-Chun
林孜容
Lin, Tzu-Jung
關鍵詞 純網路銀行
虛擬銀行
普惠金融
Internet-only Bank
Inclusive Finance
Digital Bank
日期 2021
上傳時間 2-三月-2021 14:36:08 (UTC+8)
摘要 全球首家純網銀 Security First Network Bank(SFNB)成立於 1995 年美國; 歐洲地區首家純網銀 First-e 則於 1999 年誕生在英國,後適逢 2008 年金融海嘯造成多數人民對傳統銀行之不信任,順勢帶起歐洲純網銀風潮。亞洲則以日本起步最早,首間純網銀 Japan Net Bank 成立於 2000 年;中國於 2015 年由騰訊集團成立微眾銀行、由阿里巴巴集團成立網商銀行;南韓於 2017 年 4 月由南韓電信成立首家純網銀 K Bank;香港於 2020 年 3 月 24 日首間純網銀眾安銀行正式營 運;新加坡則於 2020 年間核發執照,目前尚無純網銀正式營運。臺灣則於 2019 年 7 月 30 日核發三張純網銀執照,截至 2020 年 12 月已有 1 間純網銀業者取得 營業執照並對外營業。
由此可知,純網銀約緣起於 1995 年間之歐美地區,亞洲地區則自 2000 年興 起,近期又因金融科技創新緣故再掀高潮,臺灣政府以開放純網銀設立可刺激金 融市場、產生「鯰魚效應」並達到普惠金融等為政策目的,推動設立純網銀,惟 規範上仍有法規過於嚴格、現實上落實困難等問題,導致純網銀可能新創不夠創 新、保障不夠足夠、開放不夠完整,是否確實能成為鯰魚效應中之強者「鯰魚」? 於現行法規架構下,仍使人質疑其政策目的與開放純網銀間之關聯性及可行性。
綜上,本文以為純網銀之興起固然能引進非金融業之新創企業、刺激金融市場等之優勢,惟在現行法制及監理上,無論係設立門檻或法規上仍有嚴格限制、操作上仍有現實的困難,而可能無法完全拓展新的領域。然因制度上之缺失而遏止純網銀之創新亦不值鼓勵,故本文以此為動機,探討發展純網銀之同時,現行之規範是否有助於達成政策目的,並討論如何設計更加合適之法規範制度,且在兼顧使用者資安、符合洗錢防制下鼓勵非金融業發展純網銀。
The United States established the world`s first internet-only bank, Security First Network Bank (SFNB), in 1995; Europe established the first internet-only bank, First-e, in the United Kingdom in 1999, which brought the European internet-only bank trend. Among Asian countries, Japan was the first to start, Japan Net Bank, was established in 2000; In China, Tencent Group established WeBank and Alibaba Group established MyBank in 2015; South Korea established the first internet-only bank, K Bank, in April 2017. Taiwan issued 3 licence of internet-only bank on July 2020, as of the end of the same year, Rakuten bank officially launched on January 19, 2021.
It can be seen that the new form of internet-only bank originated in Europe and the United States in 1995, and the Asian region has risen since 2000. Recently, it has set off a new climax due to financial technology innovation. Taiwan has also caught up with this wave of enthusiasm. The government has also promoted the establishment of internet-only bank with the policy objective of opening up this kind of bank to stimulate the financial market, produce a "catfish effect" and achieve inclusive finance. However, there are still problems such as excessively strict regulations and difficult implementation in practice, resulting in internet-only bank. Internet-only bank may not be innovative enough, guarantee enough, or open enough. Under the current legal framework, people still question the relevance and feasibility between its policy objectives and the opening of internet-only bank.
To sum up, this article believes that the rise of internet-only bank can certainly introduce the advantages of non-financial startups and stimulate the financial market, but in the current legal system and supervision, there are still strict restrictions and operations regardless of the establishment of thresholds or regulations. There are still practical difficulties in the field, and it may not be possible to fully expand into new areas. However, it is not worth encouraging to curb the innovation of internet-only bank due to the lack of system.
Therefore, this article uses this as a motivation to discuss whether the current regulations can help achieve the policy objectives while developing internet-only bank, and discuss how to design more appropriate laws. Standardize the system, and encourage the non-financial industry to develop internet-only bank while taking into account user information security and complying with the anti-money laundering system.
參考文獻 一、中文
(一) 書籍
1. 王志誠,現代金融法,新學林,3 版,2017 年 10 月。
2. 臧正運、谷湘儀,金融科技發展與法律,五南,1 版,2017 年 5 月。
(二) 期刊論文
1. 中央銀行,純網路銀行之發展與相關議題,存款保險資訊季刊,第 31 卷第 3 期,頁 1-17,2018 年 9 月。
2. 中央銀行理監事會,金融科技發展與銀行經營型態的演變,中央存款保險公司,第 32 卷第 3 期,頁 1-13,2019 年 9 月。
3. 王志誠,洗錢防制法之發展趨勢—金融機構執行洗錢防制之實務問題,月旦法學雜誌,第 267 期,頁 5-18,2017 年 8 月。
4. 王志誠,「產金分離」與「金金分離」之法制基礎及理念變遷,今日合庫,527 期,頁 5-17, 2018 年 11 月
5. 王信淳,純網絡銀行及其監管問題研究,海南金融,2015 年 7 期,頁 71-82,2015 年 7 月。
6. 伍旭川、張翔,我國純網絡銀行的風險特徵與監管建議,清華金融評論,第 21 期,頁 27-30,2015 年 8 月。
7. 呂吳模,金融 4.0──台灣必須發展不是銀行的純綱銀(上),貨幣觀測與信用評等,第 137 期,頁 107-122,2019 年 5 月。
8. 何翠婷、盧韻雅,《Bank 3.0》及《Digital Bank》帶動金融創新。財金資訊季刊第 83 期 ,頁 17-21,2015 年。
9. 李沃牆,臺灣發展純網銀的利基與挑戰,會計研究月刊,第 389 期,頁 19-23,2018 年 4 月。
10. 李智仁,從客戶身分之確認談銀行防制洗錢與資恐重點,萬國法律,第 222 期,頁 13-22,2018 年 12 月。
11. 吳盈德,創新金融科技與洗錢防制趨勢,月旦法學雜誌,第 267 期,頁 19-29,2017 年 8 月。
12. 武雅娜,商業銀行非面對面業務中潛在的洗錢風險分析,中國商論,2017 年 23 期,頁 36-37,2017 年 8 月。
13. 林甄珮、顏佳瑩,我國開放純網路銀行之政策與推動,政府審計季刊,第 40 卷 1 期,頁,2019 年。
14. 陳一稀,美國純網路銀行的興衰對中國的借鑑,新金融,第 299 期,頁 58-62,2014 年 1 月 15 日。
15. 郭大維,論我國對產金分離原則之規範──以金融控股公司與銀行業為核心,華岡法粹,第 65 期,頁 1-39,2018 年 12 月。
16. 陳映慈,從 Why 變 Why not:銀行+人才延燒出創新火花,能力雜誌,第 766 期,頁 46-51,2019 年 12 月。
17. 陳俊成,金融科技犯罪與防制—結合資訊安全觀點,南臺財經法學,第 4 期,頁 161-214,2018 年 8 月。
18. 張藝偉,我國純網絡銀行的發展與監管,市場論壇,2018 年第 10 期(總第 175 期),頁 39-41,2018 年 10 月 15 日。
19. 黃台心、江典霖,我國銀行業市場競爭度與金融創新之關聯,中央銀行季刊,第 36 卷 2 期,頁 15-52,2014 年 6 月。
20. 彭金隆、臧正運,金融科技監理與我國金融監理沙盒制度之檢視,管理評論,第 38 卷 4 期,頁 15-21,2019 年 10 月。
21. 臧正運,從國際發展趨勢論我國推動開放銀行應有之思考,金融聯合徵信雜誌,第 34 期,頁 4-12,2019 年 6 月。
22. 臧正運,臺灣發展監理科技之芻議,存款保險資訊季刊,第 32 卷 4 期,頁 50-77,2019 年 12 月。
23. 臧正運,開放銀行與消費者賦權,消費者報導,第 471 期,頁 15- 18,2020 年 7 月。
24. 臧正運,論金融科技發展的監理難題與法制策略──以我國的規範與實踐為核心,政大法學評論,第 163 期,頁 139-218,2020 年 10 月。
25. 盧志敏,網路銀行的發展與影響,中央銀行季刊,第 23 卷第 1 期,頁 47-62,2001 年 3 月。
26. 謝學如,日本金融大改革及對我國之啟示,經濟研究年刊,第 9 期,頁 125-154,2009 年 3 月。
27. 顧立雄,金融科技發展與政策趨勢,證券服務,第 675 期,頁 4-5,2020 年 2 月。
(三) 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研究報告
1. 王朝永,美國紐約聯邦準備銀行「監理」課程出國報告,中央銀行公務出國報告,2018 年 8 月。
2. 朱永榕,參加台灣金融研訓院舉辦「英國數位金融及 Fintech 考察團」,台灣銀行電子金融部出國報告,2017 年 1 月。
3. 安侯建業聯合會計師事務所,2019 年 FinTech100 金融科技創新者報告,2019 年 11 月。
4. 李聰勇、張澤民,考察德國農業金融體系之制度與運作模式,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業金融局,2013 年 11 月。
5. 林男錡,英國金融監理制度之改革,中央銀行公務出國報告,2013 年 12 月。
6. 林芬蘭,純網路銀行發展暨對金融體系之影響,財團法人俞國華文教基金會獎助出國專題研究報告書,2019 年 2 月。
7. 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赴日韓考察純網路銀行發展現況報告摘要,金管會純網銀案例研究,2018 年 2 月。
8. 洪菁吟,美國紐約聯邦準備銀行監理課程出國報告,中央銀行公務出國報告,2018 年 1 月。
9. 許福添,美國金融改革及知識經濟發展之研究(專論美日金融改革比較及對我國之啟示),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2003 年 1 月。
10. 陳育如,參加德國央行研訓中心課程「金融穩定、系統風險與總體審慎政策」出國報告書,中央銀行出國報告,2014 年 10 月。
11. 陳曉玫,英國金融監理機制變革及金融危機管理制度之發展,公務出國報告,2013 年 11 月。
12. 黃思綺,開放純網路銀行設立之可行性研究(報告摘要),金管會金融研究報告,2018 年 4 月。
13. 潘雅慧、黃心漢,新加坡監理科技及純網銀考察報告,中央銀行出國報告,2019 年 4 月。
(四) 政府刊物
1. 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金融科技發展策略白皮書,2016 年 5 月。
(五) 網路資料
1. 胡自立(2015),產業技術評析 Fidor Bank:德國的數位銀行領先者,資策會,檢自: https://www.moea.gov.tw/MNS/doit/industrytech/IndustryTech.aspx?me nu_id=13545&it_id=11。
2. 許文貞(2015),中國首間純網路銀行 MYbank 揭幕,主攻微型企業和個體戶小額貸款,數位時代,檢自: https://www.bnext.com.tw/article/36611/BN-2015-06-25-163411-143。
3. 張冠群(2018),學者觀點-開放純網銀不可忽略的監理問題,工商時報,檢自: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80208000244- 260202?chdtv。
4. 項家麟(2021),樂天國際銀行 開啟純網銀時代,經濟日報,檢自: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636/5229409 。
5. 蔡怡杼、韓婷婷(2018),鯰魚來了 金管會開放純網銀激活金融創新,中央通訊社,檢自: https://www.cna.com.tw/news/aie/201807150128.aspx。
二、外文 (一) 書籍
1. JOHN MADINGER, MONEY LAUNDERING: A GUIDE FOR CRIMINAL INVESTIGATORS 5,第三版,2012 年。
(二) 期刊
1. Basel Committee on Banking Supervision (2012), Core Principles for Effective Banking Supervision.
2. European Central Bank (2017), Guide to assessments of Fintech credit institution licence applications.
3. Saule T. Omarova & Tahyar E. Margaret (2012), That Which We Call a Bank: Revisiting the History of Bank Holding Company Regul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三) 網路資料
1. FATF, What Is Money Laundering?, 檢 自 : http://www.fatf-
gafi.org/faq/moneylaundering/ (最後瀏覽日:2021 年 2 月 15 日)。
2. R. Jesse McWaters, The Future of Financial Services, WORLD ECONOMICFORUM, 檢自:https://www.weforum.org/reports/future-
financial-services-2015 (最後瀏覽日:2021 年 2 月 15 日)。
3. 日本金融廳,檢自 https://www.fsa.go.jp/index.html
4. 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檢自 https://reurl.cc/KxQLnm
5. 英國金融行為監理總署,檢自 https://www.fca.org.uk/
6. 香港金融管理局網站,檢自 https://www.hkma.gov.hk/chi/
7. 美國通貨監理局,檢自 https://www.occ.treas.gov/。
8. 南韓金融監督委員會,檢自 http://www.fsc.go.kr/eng/index
9.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網站,檢自 https://www.mas.gov.sg/
10. 德國聯邦金融監理總署,檢自https://reurl.cc/e9xKbm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法律學系
105651010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5651010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張冠群zh_TW
dc.contributor.advisor Chang, Kuan-Chunen_US
dc.contributor.author (作者) 林孜容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作者) Lin, Tzu-Jungen_US
dc.creator (作者) 林孜容zh_TW
dc.creator (作者) Lin, Tzu-Jungen_US
dc.date (日期) 2021en_US
dc.date.accessioned 2-三月-2021 14:36:08 (UTC+8)-
dc.date.available 2-三月-2021 14:36:08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2-三月-2021 14:36:08 (UTC+8)-
dc.identifier (其他 識別碼) G0105651010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34099-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法律學系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105651010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全球首家純網銀 Security First Network Bank(SFNB)成立於 1995 年美國; 歐洲地區首家純網銀 First-e 則於 1999 年誕生在英國,後適逢 2008 年金融海嘯造成多數人民對傳統銀行之不信任,順勢帶起歐洲純網銀風潮。亞洲則以日本起步最早,首間純網銀 Japan Net Bank 成立於 2000 年;中國於 2015 年由騰訊集團成立微眾銀行、由阿里巴巴集團成立網商銀行;南韓於 2017 年 4 月由南韓電信成立首家純網銀 K Bank;香港於 2020 年 3 月 24 日首間純網銀眾安銀行正式營 運;新加坡則於 2020 年間核發執照,目前尚無純網銀正式營運。臺灣則於 2019 年 7 月 30 日核發三張純網銀執照,截至 2020 年 12 月已有 1 間純網銀業者取得 營業執照並對外營業。
由此可知,純網銀約緣起於 1995 年間之歐美地區,亞洲地區則自 2000 年興 起,近期又因金融科技創新緣故再掀高潮,臺灣政府以開放純網銀設立可刺激金 融市場、產生「鯰魚效應」並達到普惠金融等為政策目的,推動設立純網銀,惟 規範上仍有法規過於嚴格、現實上落實困難等問題,導致純網銀可能新創不夠創 新、保障不夠足夠、開放不夠完整,是否確實能成為鯰魚效應中之強者「鯰魚」? 於現行法規架構下,仍使人質疑其政策目的與開放純網銀間之關聯性及可行性。
綜上,本文以為純網銀之興起固然能引進非金融業之新創企業、刺激金融市場等之優勢,惟在現行法制及監理上,無論係設立門檻或法規上仍有嚴格限制、操作上仍有現實的困難,而可能無法完全拓展新的領域。然因制度上之缺失而遏止純網銀之創新亦不值鼓勵,故本文以此為動機,探討發展純網銀之同時,現行之規範是否有助於達成政策目的,並討論如何設計更加合適之法規範制度,且在兼顧使用者資安、符合洗錢防制下鼓勵非金融業發展純網銀。
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The United States established the world`s first internet-only bank, Security First Network Bank (SFNB), in 1995; Europe established the first internet-only bank, First-e, in the United Kingdom in 1999, which brought the European internet-only bank trend. Among Asian countries, Japan was the first to start, Japan Net Bank, was established in 2000; In China, Tencent Group established WeBank and Alibaba Group established MyBank in 2015; South Korea established the first internet-only bank, K Bank, in April 2017. Taiwan issued 3 licence of internet-only bank on July 2020, as of the end of the same year, Rakuten bank officially launched on January 19, 2021.
It can be seen that the new form of internet-only bank originated in Europe and the United States in 1995, and the Asian region has risen since 2000. Recently, it has set off a new climax due to financial technology innovation. Taiwan has also caught up with this wave of enthusiasm. The government has also promoted the establishment of internet-only bank with the policy objective of opening up this kind of bank to stimulate the financial market, produce a "catfish effect" and achieve inclusive finance. However, there are still problems such as excessively strict regulations and difficult implementation in practice, resulting in internet-only bank. Internet-only bank may not be innovative enough, guarantee enough, or open enough. Under the current legal framework, people still question the relevance and feasibility between its policy objectives and the opening of internet-only bank.
To sum up, this article believes that the rise of internet-only bank can certainly introduce the advantages of non-financial startups and stimulate the financial market, but in the current legal system and supervision, there are still strict restrictions and operations regardless of the establishment of thresholds or regulations. There are still practical difficulties in the field, and it may not be possible to fully expand into new areas. However, it is not worth encouraging to curb the innovation of internet-only bank due to the lack of system.
Therefore, this article uses this as a motivation to discuss whether the current regulations can help achieve the policy objectives while developing internet-only bank, and discuss how to design more appropriate laws. Standardize the system, and encourage the non-financial industry to develop internet-only bank while taking into account user information security and complying with the anti-money laundering system.
en_US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2
第三節 研究方法 3

第二章 純網銀概述 4
第一節 純網銀介紹 4
第二節 純網銀之優勢 11
第三節 純網銀之問題及潛在風險 13

第三章 我國純網銀政策目的、法規架構及發展現況 22
第一節 政策目的 22
第二節 現行法規範 24
第三節 臺灣純網路銀行發展現況 31
第四節 政策目的與現行法規範之矛盾 51

第四章 比較法之研究 60
第一節 美國 60
第二節 英國 72
第三節 德國 79
第四節 日本 85
第五節 南韓 91
第六節 中國 96
第七節 香港 107
第八節 新加坡 118
第九節 比較與評析 125

第五章結論與建議 131
第一節 結論 131
第二節 建議 133

參考資料 137
zh_TW
dc.format.extent 2652260 bytes-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5651010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純網路銀行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虛擬銀行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普惠金融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Internet-only Bank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Inclusive Finance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Digital Banken_US
dc.title (題名) 論現行臺灣純網路銀行政策及法規妥適性zh_TW
dc.title (題名) Adequacy Of Internet–Only Banks From Policy and Legal Perspective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_US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一、中文
(一) 書籍
1. 王志誠,現代金融法,新學林,3 版,2017 年 10 月。
2. 臧正運、谷湘儀,金融科技發展與法律,五南,1 版,2017 年 5 月。
(二) 期刊論文
1. 中央銀行,純網路銀行之發展與相關議題,存款保險資訊季刊,第 31 卷第 3 期,頁 1-17,2018 年 9 月。
2. 中央銀行理監事會,金融科技發展與銀行經營型態的演變,中央存款保險公司,第 32 卷第 3 期,頁 1-13,2019 年 9 月。
3. 王志誠,洗錢防制法之發展趨勢—金融機構執行洗錢防制之實務問題,月旦法學雜誌,第 267 期,頁 5-18,2017 年 8 月。
4. 王志誠,「產金分離」與「金金分離」之法制基礎及理念變遷,今日合庫,527 期,頁 5-17, 2018 年 11 月
5. 王信淳,純網絡銀行及其監管問題研究,海南金融,2015 年 7 期,頁 71-82,2015 年 7 月。
6. 伍旭川、張翔,我國純網絡銀行的風險特徵與監管建議,清華金融評論,第 21 期,頁 27-30,2015 年 8 月。
7. 呂吳模,金融 4.0──台灣必須發展不是銀行的純綱銀(上),貨幣觀測與信用評等,第 137 期,頁 107-122,2019 年 5 月。
8. 何翠婷、盧韻雅,《Bank 3.0》及《Digital Bank》帶動金融創新。財金資訊季刊第 83 期 ,頁 17-21,2015 年。
9. 李沃牆,臺灣發展純網銀的利基與挑戰,會計研究月刊,第 389 期,頁 19-23,2018 年 4 月。
10. 李智仁,從客戶身分之確認談銀行防制洗錢與資恐重點,萬國法律,第 222 期,頁 13-22,2018 年 12 月。
11. 吳盈德,創新金融科技與洗錢防制趨勢,月旦法學雜誌,第 267 期,頁 19-29,2017 年 8 月。
12. 武雅娜,商業銀行非面對面業務中潛在的洗錢風險分析,中國商論,2017 年 23 期,頁 36-37,2017 年 8 月。
13. 林甄珮、顏佳瑩,我國開放純網路銀行之政策與推動,政府審計季刊,第 40 卷 1 期,頁,2019 年。
14. 陳一稀,美國純網路銀行的興衰對中國的借鑑,新金融,第 299 期,頁 58-62,2014 年 1 月 15 日。
15. 郭大維,論我國對產金分離原則之規範──以金融控股公司與銀行業為核心,華岡法粹,第 65 期,頁 1-39,2018 年 12 月。
16. 陳映慈,從 Why 變 Why not:銀行+人才延燒出創新火花,能力雜誌,第 766 期,頁 46-51,2019 年 12 月。
17. 陳俊成,金融科技犯罪與防制—結合資訊安全觀點,南臺財經法學,第 4 期,頁 161-214,2018 年 8 月。
18. 張藝偉,我國純網絡銀行的發展與監管,市場論壇,2018 年第 10 期(總第 175 期),頁 39-41,2018 年 10 月 15 日。
19. 黃台心、江典霖,我國銀行業市場競爭度與金融創新之關聯,中央銀行季刊,第 36 卷 2 期,頁 15-52,2014 年 6 月。
20. 彭金隆、臧正運,金融科技監理與我國金融監理沙盒制度之檢視,管理評論,第 38 卷 4 期,頁 15-21,2019 年 10 月。
21. 臧正運,從國際發展趨勢論我國推動開放銀行應有之思考,金融聯合徵信雜誌,第 34 期,頁 4-12,2019 年 6 月。
22. 臧正運,臺灣發展監理科技之芻議,存款保險資訊季刊,第 32 卷 4 期,頁 50-77,2019 年 12 月。
23. 臧正運,開放銀行與消費者賦權,消費者報導,第 471 期,頁 15- 18,2020 年 7 月。
24. 臧正運,論金融科技發展的監理難題與法制策略──以我國的規範與實踐為核心,政大法學評論,第 163 期,頁 139-218,2020 年 10 月。
25. 盧志敏,網路銀行的發展與影響,中央銀行季刊,第 23 卷第 1 期,頁 47-62,2001 年 3 月。
26. 謝學如,日本金融大改革及對我國之啟示,經濟研究年刊,第 9 期,頁 125-154,2009 年 3 月。
27. 顧立雄,金融科技發展與政策趨勢,證券服務,第 675 期,頁 4-5,2020 年 2 月。
(三) 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研究報告
1. 王朝永,美國紐約聯邦準備銀行「監理」課程出國報告,中央銀行公務出國報告,2018 年 8 月。
2. 朱永榕,參加台灣金融研訓院舉辦「英國數位金融及 Fintech 考察團」,台灣銀行電子金融部出國報告,2017 年 1 月。
3. 安侯建業聯合會計師事務所,2019 年 FinTech100 金融科技創新者報告,2019 年 11 月。
4. 李聰勇、張澤民,考察德國農業金融體系之制度與運作模式,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業金融局,2013 年 11 月。
5. 林男錡,英國金融監理制度之改革,中央銀行公務出國報告,2013 年 12 月。
6. 林芬蘭,純網路銀行發展暨對金融體系之影響,財團法人俞國華文教基金會獎助出國專題研究報告書,2019 年 2 月。
7. 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赴日韓考察純網路銀行發展現況報告摘要,金管會純網銀案例研究,2018 年 2 月。
8. 洪菁吟,美國紐約聯邦準備銀行監理課程出國報告,中央銀行公務出國報告,2018 年 1 月。
9. 許福添,美國金融改革及知識經濟發展之研究(專論美日金融改革比較及對我國之啟示),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2003 年 1 月。
10. 陳育如,參加德國央行研訓中心課程「金融穩定、系統風險與總體審慎政策」出國報告書,中央銀行出國報告,2014 年 10 月。
11. 陳曉玫,英國金融監理機制變革及金融危機管理制度之發展,公務出國報告,2013 年 11 月。
12. 黃思綺,開放純網路銀行設立之可行性研究(報告摘要),金管會金融研究報告,2018 年 4 月。
13. 潘雅慧、黃心漢,新加坡監理科技及純網銀考察報告,中央銀行出國報告,2019 年 4 月。
(四) 政府刊物
1. 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金融科技發展策略白皮書,2016 年 5 月。
(五) 網路資料
1. 胡自立(2015),產業技術評析 Fidor Bank:德國的數位銀行領先者,資策會,檢自: https://www.moea.gov.tw/MNS/doit/industrytech/IndustryTech.aspx?me nu_id=13545&it_id=11。
2. 許文貞(2015),中國首間純網路銀行 MYbank 揭幕,主攻微型企業和個體戶小額貸款,數位時代,檢自: https://www.bnext.com.tw/article/36611/BN-2015-06-25-163411-143。
3. 張冠群(2018),學者觀點-開放純網銀不可忽略的監理問題,工商時報,檢自: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80208000244- 260202?chdtv。
4. 項家麟(2021),樂天國際銀行 開啟純網銀時代,經濟日報,檢自: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636/5229409 。
5. 蔡怡杼、韓婷婷(2018),鯰魚來了 金管會開放純網銀激活金融創新,中央通訊社,檢自: https://www.cna.com.tw/news/aie/201807150128.aspx。
二、外文 (一) 書籍
1. JOHN MADINGER, MONEY LAUNDERING: A GUIDE FOR CRIMINAL INVESTIGATORS 5,第三版,2012 年。
(二) 期刊
1. Basel Committee on Banking Supervision (2012), Core Principles for Effective Banking Supervision.
2. European Central Bank (2017), Guide to assessments of Fintech credit institution licence applications.
3. Saule T. Omarova & Tahyar E. Margaret (2012), That Which We Call a Bank: Revisiting the History of Bank Holding Company Regul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三) 網路資料
1. FATF, What Is Money Laundering?, 檢 自 : http://www.fatf-
gafi.org/faq/moneylaundering/ (最後瀏覽日:2021 年 2 月 15 日)。
2. R. Jesse McWaters, The Future of Financial Services, WORLD ECONOMICFORUM, 檢自:https://www.weforum.org/reports/future-
financial-services-2015 (最後瀏覽日:2021 年 2 月 15 日)。
3. 日本金融廳,檢自 https://www.fsa.go.jp/index.html
4. 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檢自 https://reurl.cc/KxQLnm
5. 英國金融行為監理總署,檢自 https://www.fca.org.uk/
6. 香港金融管理局網站,檢自 https://www.hkma.gov.hk/chi/
7. 美國通貨監理局,檢自 https://www.occ.treas.gov/。
8. 南韓金融監督委員會,檢自 http://www.fsc.go.kr/eng/index
9.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網站,檢自 https://www.mas.gov.sg/
10. 德國聯邦金融監理總署,檢自https://reurl.cc/e9xKbm
zh_TW
dc.identifier.doi (DOI) 10.6814/NCCU202100282en_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