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blications-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NCCU Library

Citation Infomation

Related Publications in TAIR

題名 區分華語量詞與分類詞對教學運用之分析
The Analysis on Distinguishing Chinese Measure Word and Classifier in Teaching
作者 鄭媛
Cheng, Yuan
貢獻者 舒兆民
Shu, Zhao-Min
鄭媛
Cheng, Yuan
關鍵詞 量詞
分類詞
教學設計
詞類標記
Measure word
Classifier
Instructional design
Part-of-speech tagging
日期 2021
上傳時間 2-Sep-2021 16:48:47 (UTC+8)
摘要 量詞、分類詞作為漢語的特點之一,一直是學習者學習過程中面臨的難點。本研究認為,量詞與分類詞在句子結構中雖位於相同位置,但實際上功能、語義都不一樣。過去的研究,皆針對量詞與分類詞做了語義以及功能的討論,提出了兩者之間的相異之處(田意民、曾志朗、洪蘭, 2002; Allan, 1977; Her, 2012)。田意民el.(2002)研究中提出事物外在型態的變化會影響分類詞的使用;而量詞則是依使用者需求選擇。陳羿如(2013)認為量詞、分類詞應分開教學,也針對分類詞給予了教學建議。許淑婷(2013)則指出,詞類的標記會影響學習者的學習成效,不論是教學者或學習者都應對詞類的系統有基本的認識。
因此本研究欲設計量詞教學課程,使用自編教材,把量詞與分類詞標記為不同符號,將這兩種詞清楚分門別類。首先,對學習者進行訪談與測驗,了解學習者學習背景和量詞、分類詞掌握程度。並進行教材分析,對《實用視聽華語》(以下稱《視華》)一到三冊、《當代中文課程課程》(以下稱《當代》)一到三冊以及《新實用漢語課本》(以下稱《新實用》)一到四冊討論。研究對象為A2等級以上之學習者,筆者認為此時學習者已累積足夠能力,較適合使用本研究,以複習及補充為目的之教材。而教學及教材內容範圍,則依據《華語八千詞》詞表中,詞類標記為「M」之詞彙,再進一步區分為「C.」、「M.」的結果。記錄詞彙等級後,將資料作為本研究教材之編排設計參考。
教材分析後發現,三套教材所提到的分類詞種類很多,但是能重複出現於教材中的機率都很小;而量詞於三套教材中皆呈現種類少且複現率也少的編排狀況。教材的編排現況使得分類詞、量詞是分散於教材的各課或是各冊之間,且量詞的複現率又比分類詞低。研究發現,不論是面對量詞或分類詞,學習者都有不同的學習難點,並沒有較能掌握某一種。教學過程中,也發現量詞相較於分類詞,更需要單純使用記憶,如各類容器的名稱;而分類詞則較需要以理解的方式學習,先理解字本義,再推敲延伸出的語義特徵並記憶。學習者並不會因為母語擁有量詞、分類詞就擁有優勢。但是,屬於漢字文化圈的學習者,因對漢字構成有概念,因此在學習分類詞時,能較快理解。若教材能解決分散、複現率不足的問題,並給予學習者充足的解釋和補充,必定能激勵學習者使用適當的量詞或分類詞。
As one of the features in Chinese, measure words has always cause learning difficulty to L2 learners. Previous studies (e.g.田意民、曾志朗、洪蘭, 2002; Allan, 1977; Her, 2012) have distinguished measure words into measure words and classifier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unctional reference grammar and semantic. They suggest that native speakers will choose different classifiers according to the object’s appearance; and use the measure word according to the context. Her (2012) using math perspective to distinguish these two words: classifiers are equal to number “1”, while measure words are “more than 1”. Although measure words and classifiers are in the same place, they should be put in two different categories. To improve the learning effect, a lot of studies have suggested that measure words and classifiers should be taught separately. (陳羿如,2013)
This research analyzes teaching materials and finds out most of the materials have the same problems: (1) Translate into English directly without any other supplement. (2) The repetition rate is low. L2 learners barely see the same measure word or classifier second times in other lessons. In addition to that, this research also giving pre-test, post-test, two times of interviews to figure out what L2 learners’ needs, and the difference after L2 learners taking the class.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we marked measure words as M. and classifiers as C. and finds out L2 learners could use C./M. more fluently if they realized the original meaning of the words, that is to say, L2 learners should learn C./M. by understanding instead of memorizing.
參考文獻 一、 中文文獻
于海巖(2018)。從Jespersen看詞類劃分的標準選擇。海外英語,11,213-216,北京。
方瑾(1998)。論現代漢語詞素、詞、詞組之界定及其教學啟示(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 台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方麗娜(2003)。 以字帶詞, 以詞帶用── 談量詞的教學設計。 第三屆全球網路華文教育研討會論文集,台北,頁86-93。
王力(1987)。中國現代語法。台中市:藍燈文化事業公司。
王楚蓁(2007)。現代漢語詞類劃分與教學語法(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 台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王瓊珠、洪儷瑜、張郁雯、陳秀芬(2010)。 一到九年級學生國字識字量發展 Number of Characters School Students Know from Grade 1 to 9. 教育心理學報, 39(4),頁555-568。
田意民、曾志朗、洪蘭(2002)。 漢語分類詞的語義與認知基礎:功能語法觀點。Language and Linguistics, 3(1), 頁101-132。
何杰(2008)。 現代汉语量词研究 增编版 / 何杰著 (第1版 ed.)。北京市:
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
何萬順、林昆翰(2015)。 分類詞與量詞的區分——以臺灣地區華語為例。漢語學報,04,頁56-96。
李美齡(1998)。閩南與量詞系統研究 (國立中正大學語言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嘉義縣:國立中正大學語言學研究所。
李曉鳳(2008)。初級量詞活動教學研究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 台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2z5xkx
呂叔湘(1975)。中國文法要略。台北市:文史哲出版社。
呂叔湘(1999)。現代漢語八百詞 (增訂版 ed.)。北京市: 商務印書館。
陳俊光 (2007)。 對比分析與教學應用 = Contrastive analysis and its applications
in language pedagogy / 陳俊光作 (修訂版 ed.)。臺北市: 文鶴。
陳羿如(2013)。量詞與分類詞:教學的反思與建議(國立政治大學碩士論文)。台北市::國立政治大學。
陳詠璇(2018)。 中級華語學習者同步遠距教學互動之研究 (國立政治大學碩士論文)。 台北市:國立政治大學。 Available from Airiti AiritiLibrary database. (2018年)
張莉萍 (2016)。 TOCFL學習者語料庫的偏誤標記。 In 林新年、肖奚強、張寶林 (Ed.), 第三屆漢語中介語語料庫建設與應用國際討論會論文選集 (pp. 131-159)。 北京: 世界圖書公司。

張婷 (2005)。 外國留學生量詞習得過程研究。
許淑婷(2013)。華語教材詞彙標記的概念與原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台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黃從嘉(2018)。北方漢語分類詞數量之演變對分類詞起源之意涵(國立政治大學碩士論文)。 台北市:國立政治大學。
教育部(2011)。新版實用視聽華語(一)。台北市:正中書局。
教育部(2011)。新版實用視聽華語(二)。台北市:正中書局。
教育部(2011)。新版實用視聽華語(三)。台北市:正中書局。
黃苕冠(2018)。Teaching `Yi+Classifier` to Native Speakers of English and Korean in Intermediate Chinese Classes: Error Analysis and the Designing of a Pedagogical Decision Tree.。臺灣華語教學研究,17,頁153-183。
湯廷池(2010)。語言分析與語言教學。台北市: 致良出版社。
趙元任(1994)。國語語法——中國話文法(丁邦新,譯)。台北市:台灣學生
書局。
劉月華、潘文娛、故韡(1996)。實用現代漢語語法 增訂本。北京:商務印書
館。
劉珣(2006)。新實用漢語課本・第一冊(繁體版)。北京:北京語言大學。
劉珣(2003)。新實用漢語課本・第二冊(繁體版)。北京:北京語言大學。
劉珣(2006)。新實用漢語課本・第三冊(繁體版)。北京:北京語言大學。
劉珣(2004)。新實用漢語課本・第四冊(繁體版)。北京:北京語言大學。
劉燕(2013)。現代漢語詞類劃分標準研究。黑龍江大學,哈爾濱。
蔡貴琳(2016)。近義量詞「間、家、所」、「部、台、輛」之搭配分析及教學應用——以語料庫為本(國立臺中教育大學碩士論文)。台中: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蔡愷瑜(2010)由對比與難度等級探討日籍學習者漢語分類詞之使用(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台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鄧守信(2015)。當代中文課程1。新北市:聯經出版社。
鄧守信(2015)。當代中文課程2。新北市:聯經出版社。
鄧守信(2015)。當代中文課程3。新北市:聯經出版社。
鄧麗君(2011)。華語初級教材語法項目的選擇與排序原則之探討((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台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黎錦熙(1953)。中國語法中的「詞法」研討。黎錦熙語言文字學論著選集,頁388-400。
黎錦熙、劉世儒(1957)。漢語語法的科學體系和學科體系。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02。
黎錦熙、劉世儒(1960)。語法再研討——詞類區分和名詞問題。黎錦熙語言文字學論著選集,頁401-411。
黎錦熙、劉世儒(1978)。論現代漢語中的量詞。黎錦熙語言文字學論著選集,頁412-423。
錢乃榮(2002)。現代漢語概論。台北市:師大書苑。
謝國平(2013)。語言學概論。台北市: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蘇欣敏(2008)。現代漢語台灣口語量詞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台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二、 英文文獻
Allan, K. (1977). Classifiers. Language, 53(2), 285-311. doi:10.1353/lan.1977.0043
Charles N. Li, S. A. T. (2014). Mandarin Chinese (黃宣範, Trans.). 台北市: 文鶴出版有限公司.
Cheung, C. C.-H. (2016). Parts of speech in mandarin : the state of the art / by Candice Chi-Hang Cheung. Singapore: Springer Singapore.
Chirkova, K. (Sep., 2002). Reviewed Work: the Morphology of Chinese: A linguistic and Cognitive Approach Language, 78(3), 586-588.
Her, O.-S. (2012). Distinguishing classifiers and measure words: A mathematical perspective and implications. Lingua, 122(14), 1668-1691.
Jespersen, O. (1992). The philosophy of grammar / by Otto Jespersen ; with a new introduction and index by James D. McCawley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ed. ed.).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Packard, J. L. (2000). The morphology of Chinese : a linguistic and cognitive approach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Lee, C. A. (2000). Chinese classifier Tiao revisited: A cognitive linguistics study. Journal of the College of Liberal Arts, 30, 147-186.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華語文教學碩博士學位學程
105161004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5161004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舒兆民zh_TW
dc.contributor.advisor Shu, Zhao-Minen_US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鄭媛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Cheng, Yuanen_US
dc.creator (作者) 鄭媛zh_TW
dc.creator (作者) Cheng, Yuanen_US
dc.date (日期) 2021en_US
dc.date.accessioned 2-Sep-2021 16:48:47 (UTC+8)-
dc.date.available 2-Sep-2021 16:48:47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2-Sep-2021 16:48:47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105161004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36952-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華語文教學碩博士學位學程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105161004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量詞、分類詞作為漢語的特點之一,一直是學習者學習過程中面臨的難點。本研究認為,量詞與分類詞在句子結構中雖位於相同位置,但實際上功能、語義都不一樣。過去的研究,皆針對量詞與分類詞做了語義以及功能的討論,提出了兩者之間的相異之處(田意民、曾志朗、洪蘭, 2002; Allan, 1977; Her, 2012)。田意民el.(2002)研究中提出事物外在型態的變化會影響分類詞的使用;而量詞則是依使用者需求選擇。陳羿如(2013)認為量詞、分類詞應分開教學,也針對分類詞給予了教學建議。許淑婷(2013)則指出,詞類的標記會影響學習者的學習成效,不論是教學者或學習者都應對詞類的系統有基本的認識。
因此本研究欲設計量詞教學課程,使用自編教材,把量詞與分類詞標記為不同符號,將這兩種詞清楚分門別類。首先,對學習者進行訪談與測驗,了解學習者學習背景和量詞、分類詞掌握程度。並進行教材分析,對《實用視聽華語》(以下稱《視華》)一到三冊、《當代中文課程課程》(以下稱《當代》)一到三冊以及《新實用漢語課本》(以下稱《新實用》)一到四冊討論。研究對象為A2等級以上之學習者,筆者認為此時學習者已累積足夠能力,較適合使用本研究,以複習及補充為目的之教材。而教學及教材內容範圍,則依據《華語八千詞》詞表中,詞類標記為「M」之詞彙,再進一步區分為「C.」、「M.」的結果。記錄詞彙等級後,將資料作為本研究教材之編排設計參考。
教材分析後發現,三套教材所提到的分類詞種類很多,但是能重複出現於教材中的機率都很小;而量詞於三套教材中皆呈現種類少且複現率也少的編排狀況。教材的編排現況使得分類詞、量詞是分散於教材的各課或是各冊之間,且量詞的複現率又比分類詞低。研究發現,不論是面對量詞或分類詞,學習者都有不同的學習難點,並沒有較能掌握某一種。教學過程中,也發現量詞相較於分類詞,更需要單純使用記憶,如各類容器的名稱;而分類詞則較需要以理解的方式學習,先理解字本義,再推敲延伸出的語義特徵並記憶。學習者並不會因為母語擁有量詞、分類詞就擁有優勢。但是,屬於漢字文化圈的學習者,因對漢字構成有概念,因此在學習分類詞時,能較快理解。若教材能解決分散、複現率不足的問題,並給予學習者充足的解釋和補充,必定能激勵學習者使用適當的量詞或分類詞。
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As one of the features in Chinese, measure words has always cause learning difficulty to L2 learners. Previous studies (e.g.田意民、曾志朗、洪蘭, 2002; Allan, 1977; Her, 2012) have distinguished measure words into measure words and classifier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unctional reference grammar and semantic. They suggest that native speakers will choose different classifiers according to the object’s appearance; and use the measure word according to the context. Her (2012) using math perspective to distinguish these two words: classifiers are equal to number “1”, while measure words are “more than 1”. Although measure words and classifiers are in the same place, they should be put in two different categories. To improve the learning effect, a lot of studies have suggested that measure words and classifiers should be taught separately. (陳羿如,2013)
This research analyzes teaching materials and finds out most of the materials have the same problems: (1) Translate into English directly without any other supplement. (2) The repetition rate is low. L2 learners barely see the same measure word or classifier second times in other lessons. In addition to that, this research also giving pre-test, post-test, two times of interviews to figure out what L2 learners’ needs, and the difference after L2 learners taking the class.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we marked measure words as M. and classifiers as C. and finds out L2 learners could use C./M. more fluently if they realized the original meaning of the words, that is to say, L2 learners should learn C./M. by understanding instead of memorizing.
en_US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表目錄 vi
圖目錄 v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2
第二節 研究問題與目的 3
第二章 文獻探討 5
第一節 分類詞的功能與語義 5
(一)呂叔湘對量詞之分類 5
(二)趙元任對量詞之分類 6
(三)Keith Allan對分類詞分類 7
(四)田意民等對量詞、分類詞的分類 8
(五)One-Soon Her 對量詞、分類詞的分類 9
(六)小結 12
第二節 詞類標記的重要性 14
(一)「詞素」、「詞」的定義 15
(二)詞的類型 16
(三)詞類劃分原則 20
1. 以「詞形」詞類劃分原則 21
2. 以「語義」為詞類劃分原則 22
3. 以「句法」作為詞類劃分標準 24
4. 以綜合的標準來劃分詞類 26
第三節 量詞教學 28
第四節 本章總結 30
第三章 研究設計 37
第一節 研究方法 37
第二節 研究步驟 38
第三節 研究對象 39
第四節 研究流程 40
第五節 研究工具 45
第四章 從教材看量詞教學 47
第一節 教材分析 47
第二節 教材綜合對比 61
第五章 研究分析與討論 65
第一節 訪談 70
(一)實驗對象 70
(二)訪談內容 71
(三)小結 75
第二節 測驗 76
(一)母語者測驗結果 76
(二)實驗對象測驗結果 83
(三)課後訪談 89
第三節 小結 92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97
第一節 結論 97
第二節 教材及教學建議 98
參考文獻 101
附錄
附錄一:《華語八千詞》之量詞、分類詞之分佈 104
附錄二:前測完整題型 109
附錄三:後測完整題型 112
附錄四:研究參與同意書 115
附錄五:教學觀察表 116
附錄六:第一次訪談內容記錄 119
附錄七:第二次訪談紀錄 124
zh_TW
dc.format.extent 3434461 bytes-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5161004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量詞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分類詞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教學設計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詞類標記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Measure word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Classifier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Instructional design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Part-of-speech taggingen_US
dc.title (題名) 區分華語量詞與分類詞對教學運用之分析zh_TW
dc.title (題名) The Analysis on Distinguishing Chinese Measure Word and Classifier in Teaching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_US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一、 中文文獻
于海巖(2018)。從Jespersen看詞類劃分的標準選擇。海外英語,11,213-216,北京。
方瑾(1998)。論現代漢語詞素、詞、詞組之界定及其教學啟示(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 台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方麗娜(2003)。 以字帶詞, 以詞帶用── 談量詞的教學設計。 第三屆全球網路華文教育研討會論文集,台北,頁86-93。
王力(1987)。中國現代語法。台中市:藍燈文化事業公司。
王楚蓁(2007)。現代漢語詞類劃分與教學語法(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 台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王瓊珠、洪儷瑜、張郁雯、陳秀芬(2010)。 一到九年級學生國字識字量發展 Number of Characters School Students Know from Grade 1 to 9. 教育心理學報, 39(4),頁555-568。
田意民、曾志朗、洪蘭(2002)。 漢語分類詞的語義與認知基礎:功能語法觀點。Language and Linguistics, 3(1), 頁101-132。
何杰(2008)。 現代汉语量词研究 增编版 / 何杰著 (第1版 ed.)。北京市:
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
何萬順、林昆翰(2015)。 分類詞與量詞的區分——以臺灣地區華語為例。漢語學報,04,頁56-96。
李美齡(1998)。閩南與量詞系統研究 (國立中正大學語言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嘉義縣:國立中正大學語言學研究所。
李曉鳳(2008)。初級量詞活動教學研究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 台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2z5xkx
呂叔湘(1975)。中國文法要略。台北市:文史哲出版社。
呂叔湘(1999)。現代漢語八百詞 (增訂版 ed.)。北京市: 商務印書館。
陳俊光 (2007)。 對比分析與教學應用 = Contrastive analysis and its applications
in language pedagogy / 陳俊光作 (修訂版 ed.)。臺北市: 文鶴。
陳羿如(2013)。量詞與分類詞:教學的反思與建議(國立政治大學碩士論文)。台北市::國立政治大學。
陳詠璇(2018)。 中級華語學習者同步遠距教學互動之研究 (國立政治大學碩士論文)。 台北市:國立政治大學。 Available from Airiti AiritiLibrary database. (2018年)
張莉萍 (2016)。 TOCFL學習者語料庫的偏誤標記。 In 林新年、肖奚強、張寶林 (Ed.), 第三屆漢語中介語語料庫建設與應用國際討論會論文選集 (pp. 131-159)。 北京: 世界圖書公司。

張婷 (2005)。 外國留學生量詞習得過程研究。
許淑婷(2013)。華語教材詞彙標記的概念與原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台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黃從嘉(2018)。北方漢語分類詞數量之演變對分類詞起源之意涵(國立政治大學碩士論文)。 台北市:國立政治大學。
教育部(2011)。新版實用視聽華語(一)。台北市:正中書局。
教育部(2011)。新版實用視聽華語(二)。台北市:正中書局。
教育部(2011)。新版實用視聽華語(三)。台北市:正中書局。
黃苕冠(2018)。Teaching `Yi+Classifier` to Native Speakers of English and Korean in Intermediate Chinese Classes: Error Analysis and the Designing of a Pedagogical Decision Tree.。臺灣華語教學研究,17,頁153-183。
湯廷池(2010)。語言分析與語言教學。台北市: 致良出版社。
趙元任(1994)。國語語法——中國話文法(丁邦新,譯)。台北市:台灣學生
書局。
劉月華、潘文娛、故韡(1996)。實用現代漢語語法 增訂本。北京:商務印書
館。
劉珣(2006)。新實用漢語課本・第一冊(繁體版)。北京:北京語言大學。
劉珣(2003)。新實用漢語課本・第二冊(繁體版)。北京:北京語言大學。
劉珣(2006)。新實用漢語課本・第三冊(繁體版)。北京:北京語言大學。
劉珣(2004)。新實用漢語課本・第四冊(繁體版)。北京:北京語言大學。
劉燕(2013)。現代漢語詞類劃分標準研究。黑龍江大學,哈爾濱。
蔡貴琳(2016)。近義量詞「間、家、所」、「部、台、輛」之搭配分析及教學應用——以語料庫為本(國立臺中教育大學碩士論文)。台中: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蔡愷瑜(2010)由對比與難度等級探討日籍學習者漢語分類詞之使用(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台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鄧守信(2015)。當代中文課程1。新北市:聯經出版社。
鄧守信(2015)。當代中文課程2。新北市:聯經出版社。
鄧守信(2015)。當代中文課程3。新北市:聯經出版社。
鄧麗君(2011)。華語初級教材語法項目的選擇與排序原則之探討((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台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黎錦熙(1953)。中國語法中的「詞法」研討。黎錦熙語言文字學論著選集,頁388-400。
黎錦熙、劉世儒(1957)。漢語語法的科學體系和學科體系。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02。
黎錦熙、劉世儒(1960)。語法再研討——詞類區分和名詞問題。黎錦熙語言文字學論著選集,頁401-411。
黎錦熙、劉世儒(1978)。論現代漢語中的量詞。黎錦熙語言文字學論著選集,頁412-423。
錢乃榮(2002)。現代漢語概論。台北市:師大書苑。
謝國平(2013)。語言學概論。台北市: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蘇欣敏(2008)。現代漢語台灣口語量詞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台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二、 英文文獻
Allan, K. (1977). Classifiers. Language, 53(2), 285-311. doi:10.1353/lan.1977.0043
Charles N. Li, S. A. T. (2014). Mandarin Chinese (黃宣範, Trans.). 台北市: 文鶴出版有限公司.
Cheung, C. C.-H. (2016). Parts of speech in mandarin : the state of the art / by Candice Chi-Hang Cheung. Singapore: Springer Singapore.
Chirkova, K. (Sep., 2002). Reviewed Work: the Morphology of Chinese: A linguistic and Cognitive Approach Language, 78(3), 586-588.
Her, O.-S. (2012). Distinguishing classifiers and measure words: A mathematical perspective and implications. Lingua, 122(14), 1668-1691.
Jespersen, O. (1992). The philosophy of grammar / by Otto Jespersen ; with a new introduction and index by James D. McCawley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ed. ed.).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Packard, J. L. (2000). The morphology of Chinese : a linguistic and cognitive approach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Lee, C. A. (2000). Chinese classifier Tiao revisited: A cognitive linguistics study. Journal of the College of Liberal Arts, 30, 147-186.
zh_TW
dc.identifier.doi (DOI) 10.6814/NCCU202101509en_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