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學位論文
文章檢視/開啟
書目匯出
-
題名 傳說、利用與保育:近代臺灣海洋史中的鯨豚
Legend, Utilization and Conservation : Whale and Dolphin in Modern Maritime History of Taiwan作者 許玉欣 貢獻者 鄭麗榕
許玉欣關鍵詞 鯨豚傳說
捕鯨
漁業史
海洋史
海洋文化
海洋保育日期 2022 上傳時間 1-三月-2022 17:10:14 (UTC+8) 摘要 鯨豚在現今作為海洋生態的指標生物,但除此之外,臺灣為一擁有豐富鯨豚生態的海島,在島嶼歷史中,人們對鯨豚的認識、互動與利用,同樣能作為海洋文化與觀念的展現。本論文欲於近代臺灣海洋史中加入非人動物的視角,檢視鯨豚在近代初期、日治時期與戰後的歷史脈絡下,所反映而出的傳說、利用與保育三種面貌,並以此透視長時間下,鯨豚、海洋觀念上的變化與意義。在日治時期以前,臺灣並無發展出商業性的捕鯨活動,不過作為一個海島,與鯨豚的相遇早在荷治時期,就已悄悄反映在鯨油貿易蹤跡當中。而至19世紀開始,地方志、遊記以及在臺西方人的紀錄中出現鯨豚的身影,並有如漢人對鄭成功與大鯨的傳說想像,以及原住民族中的鯨豚傳說,再再反映了人們對巨大而神祕的鯨豚印象,以及寄託於鯨豚的海洋情懷。日治時期,隨著日本母國捕鯨文化與技術的帶入,臺灣的鯨豚資源被有計劃的調查與捕撈。自1913年起,南灣(大板埒)開展捕鯨業,鯨豚被視為經濟性動物,直至1943年,大板埒捕鯨結束,總共捕獲多達800頭的鯨豚。日本母國的捕鯨文化和技術,影響了臺灣對鯨豚與海洋的觀念,鯨豚成為可以大量捕撈的商業海洋資源,更從中可見捕鯨業與日本的關係,呈現高度仰賴母國的日本內地人漁業性質;再者,在大量被捕撈的座頭鯨數量中,也反映了臺灣的海洋生態史。戰後臺灣在漁業增產、地方經濟利益下,重新恢復捕鯨業,並持續將鯨豚作為經濟性動物來利用,分別在1950年代與1970年代開展,前者為位於香蕉灣的沿海捕鯨、後者則進行遠洋工船式捕鯨。1980年代,隨著保育觀念以及美國壓力影響下,臺灣政府於1981年公布停止商業捕鯨,但直至1990年澎湖沙港事件後,鯨豚才正式納入保育法令當中。1990年代,在鯨豚保育觀念的開展,以及對本土的關懷下,鯨豚書寫興起,同時鯨豚成為了海洋國家的象徵,代表著保育與本土的觀念,重新定義了鯨豚對人、以及臺灣島嶼的意義。17世紀的鯨油、以及19世紀開始直至1990年代末之間,鯨豚在臺灣島嶼上的變化,作為檢視海洋生態與海洋觀念歷程的意義,與此同時,更反映了島嶼複雜而多元的海洋與海洋文化史脈絡。最後,從臺灣島上的鯨豚歷史,吾人也可再思臺灣與海洋、環境的關係。 參考文獻 壹、檔案《外交部檔案》,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藏《行政院》,國史館藏《行政院公報》《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國史館藏《財政部國有財產局》,國史館藏《蔣中正總統文物》,國史館藏《總統府公報》《臺灣省級機關》,國史館臺灣文獻館《臺灣省政府委員會議》,國史館臺灣文獻館《臺灣省政府公報》《臺灣新聞報》,國史館藏《臺灣總督府(官)報》,國史館臺灣文獻館。《臺灣總督府檔案.臺灣施行法規》《臺灣總督府檔案・總督府公文類纂》,國史館臺灣文獻館。《臺灣總督府檔案》,國史館臺灣文獻館《臺灣鹽業》,國史館臺灣文獻館貳、專書一、中文1.大隅清治,張麗瓊譯,《鯨豚博物學》,臺北:大樹文化,2000。2.小林保祥著、松澤員子編、謝荔譯,《排灣傳說集(パイワン伝説集)》,臺北:南天書局,1998。3.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海峽兩岸出版交流中心,《明清宮藏臺灣檔案匯編(v.20)》,北京:九州出版社,2009年,第一版。4.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海峽兩岸出版交流中心,《明清宮藏臺灣檔案匯編(v.21)》,北京:九州出版社,2009年,第一版。5.內藤春吉、許冀武,《臺灣漁業史:臺灣研究叢刊第42 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6.王愈超,《臺灣鯨類圖鑑》,屏東: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2007。7.王靜儀等,《臺灣省臨時省議會議員小傳及前傳》,臺中:臺灣省諮議會,2014。8.王家祥,《倒風內海》,臺北:玉山社,2017,1997年初版。9.包宗和,《不同的人生風景:臺大傑出服務的故事》,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0。10.卡魯姆.羅伯茨(Callum Roberts)著、吳佳其譯,《獵殺海洋:一部自我毀滅的人類文明史》,臺北:我們出版,2014。11.古福祥纂修,《屏東縣志卷三:政事志行政篇》,屏東:屏東縣文獻委員會,1969。12.布琮任,《海不揚波:清代中國與亞洲海洋》,臺北:時報出版,2021。13.布萊恩‧費根(Brian Fagan)、黃楷君譯,《漁的大歷史:大海如何滋養人類的文明?》,臺北:八旗文化,2021。14.白安頤、林曜松著,吳海音譯,《臺灣野生動物保育史》,林業特刊第20號,臺北:行政院農業委員會,1989。15.伊凡・柯瓦(Yves Cohat)著,蔡鴻濱譯,《鯨魚生與死:海上帝王的生命之歌》,臺北:時報文化,1994。16.安岡昭男原著,林和生等譯,《日本近代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6。17.朱立民,《美國文學1607-1860(修訂版)》,臺北:書林出版,2000。18.池田敬正原著、朱元等譯,《日本明治維新史》,臺北:國防研究院,1967。19.吳明益,《臺灣現代自然書寫的作家論 1980-2002》,新北:遠足文化,2012。20.吳若予著、檔案管理局編,《二二八事件與公營事業:二二八事件檔案專題選輯》,臺北: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2007。21.宋龍生,《臺灣原住民史-卑南族史篇》,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1998。22.李士豪著,《中國海洋漁業現狀及其建設》,上海:商務印書館,1936。23.李育霖,《擬造新地球:當代臺灣自然書寫》,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5。24.周蓮香,《臺灣鯨類圖鑑》,屏東: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籌備處,1994。25.林文正等編纂,《馬公市各里人文鄉土叢書‧第十二輯:馬公鐵線里、鎖港里》,澎湖:澎湖縣馬公市公所,2007。26.林文寶、邱各容,《臺灣兒童文學史》,臺北:萬卷樓,2018。27.邱文彥,《海洋與海岸管理》,臺北:五南,2017。28.邱茂男計劃主持,《臺灣省參議會、臨時省議會暨省議會時期史料彙編計畫:郭國基先生史料彙編》,臺中:臺灣省諮議會,2001。29.信夫清三郎原著、周啓亁譯,《日本近代政治史(一)》,臺北:桂冠,1990。30.姜柷山、孫民英、林娜鈴等著,《臺東南王社區發展史》,臺東:臺東縣臺東市南王社區發展協會,2016。31.故事編輯部,《瞰海:12種閱讀海洋與世界歷史的方法》,臺北:廣場出版,2017。32.施添福,《關山鎮志(下冊)》,臺東縣:臺東縣關山鎮公所,2002。33.施添福總編纂,《臺東縣史(阿美族篇)》,臺東縣:臺東縣政府,2001。34.施添福總編纂,《臺灣地名辭書(卷十二)臺中縣(一)》,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2006。35.施添福總編纂,《臺灣地名辭書(卷六)澎湖縣 》,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2002。36.施添福總編纂,《臺灣地名辭書(卷四)屏東縣》,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2001。37.柏托洛帝(Dan Bortolotti)著,龐元媛譯,《藍鯨誌》,臺北:貓頭鷹出版,2010。38.珍・布羅克斯(Jane Brox)著,田菡譯,《光明的追求:從獸脂、蠟燭、鯨油、煤氣到輸電網,點亮第一盞燈到人類輝煌文明的萬年演進史》,臺北:臉譜出版,2020。39.胡興華,《拓漁臺灣》,臺北:臺灣省漁業局,1996。40.胡興華,《臺灣的漁業》,臺北:遠足文化出版,2003。41.若林正丈著,洪郁如、陳培豐等譯,《臺灣戰後政治史:中華民國臺灣化的歷程》,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4。42.埃里克.傑.多(Eric Jay Dolin)著、馮璇譯,《利維坦:美國捕鯨史》,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9。43.海洋委員會編,《國家海洋政策白皮書 2020》,高雄:海洋委員會,2020。44.翁嘉禧,《二二八事件與台灣經濟發展》,臺北:巨流出版,2007。45.馬克.卡沃達(Mark Carwardine),《鯨與海豚圖鑑》,臺北:貓頭鷹,1997。46.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特藏資料編纂委員會,《臺灣文獻書目解題 第一種 方志類(三)》,臺北: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1987。47.國際聖經協會編,《聖經・靈修版》,臺北:國際漢語聖經出版社,2017第六版。48.曹永和,《臺灣早期歷史研究》,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79。49.曹永和著、陳宗仁校注,《近世臺灣鹿皮貿易考:青年曹永和的學術啟航》,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1。50.曹銘宗,《花飛、花枝、花蠘仔:臺灣海產名小考》,臺北:貓頭鷹,2018。51.盛盈仙,《國際關係與環境政治》,臺北:秀威資訊,2013。52.陳政三,《翱翔福爾摩沙:英國外交官郇和晚清臺灣紀行》,臺北:五南出版,2015。53.陳國棟,《東亞海域一千年》,臺北:遠流出版,2005。54.陳國棟,《記憶、海洋與尋常歷史》,新北市:淡江大學出版中心,2020。55.陳國棟,《臺灣的山海經驗》,臺北:遠流出版,2005。56.陳慧先,《丈量臺灣:日治時代度量衡制度化之歷程》,新北:稻鄉,2014。57.麥可尼爾(J. R. McNeill)著,李芬芳譯,《太陽底下的新鮮事:20世紀的世界環境史》,臺北:書林出版,2012。58.單德興,《反動與重演:美國文學史與文化批評》,臺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2001。59.彭明敏,《自由的滋味》,臺北:玉山社,2009。60.曾華璧,《人與環境:臺灣現代環境史論》,臺北:正中書局,2001。61.游珮芸,《日治時期臺灣的兒童文化》,臺北:玉山社,2007。62.楊希閔,《伊能文庫手稿與抄寫M006:臺灣雜詠詩》,臺北:臺灣大學,2000年,臺大影印本。63.楊南郡,《尋訪月亮的腳印》,臺中:晨星,1996。64.楊政源,《海藍色的血液》,臺北:遠景出版,2013。65.楊維真、楊宇勛,《嘉義縣志.卷十二.人物志》,嘉義:嘉義縣政府,2009。66.達西烏拉彎・畢馬(田哲益),《臺灣的原住民:排灣族》,臺北:臺原出版社,2002。67.達西烏拉彎・畢馬,《撒奇萊雅族神話與傳說及火神祭》,臺中:晨星出版,2019。68.達西烏拉彎‧畢馬,《卑南族神話與傳說》,臺中:晨星出版,2003。69.達西烏拉彎‧畢馬,《阿美族神話與傳說》,臺中:晨星出版,2003。70.廖鴻基,《十六歲的海洋課》,臺北:蔚藍文化,2019。71.廖鴻基,《來自深海》,臺中:晨星,1999。72.廖鴻基,《後山鯨書》,臺北:聯合文學,2008。73.廖鴻基,《海洋遊俠-臺灣尾的鯨豚》,臺北,印刻,2001。74.廖鴻基,《鯨生鯨世》,臺中:晨星,1997。75.臺北帝國大學土俗人種學研究室調查、楊南郡譯註,《臺灣原住民族系統所屬之研究:第一冊本文篇》臺北:原民會,2011。76.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農林處編,《臺灣一年來之農林》,臺北: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宣傳委員會,1946。77.臺灣省農林處水產科編纂,《臺灣省水產概況》,臺北:臺灣省農林處,1948。78.臺灣總督府蕃族調查會原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編譯,《番族慣習調查報告書(第五卷):排灣族(第三冊下)》,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2004。79.臺灣總督府蕃族調查會原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編譯,《番族慣習調查報告書(第五卷):排灣族(第一冊)》,臺北: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2003。80.臺灣總督府蕃族調查會原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編譯,《番族慣習調查報告書(第五卷):排灣族(第三冊上)》,臺北: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2004。81.臺灣總督府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原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編譯,《番族慣習調查報告書(第二卷)》,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2000。82.臺灣總督府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原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編譯,《番族調查報告書(第一冊)》,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2009。83.臺灣總督府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原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編譯,《番族調查報告書(第二冊)》,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2009。84.赫曼.梅爾維爾(Herman Melville)著,陳榮彬譯,《白鯨記》,臺北:聯經,2019。85.劉克襄,《自然旅情》,臺中:晨星,1992。86.劉克襄,《消失中的亞熱帶》,臺中:晨星,1992。87.劉翠溶,《臺灣環境史【臺灣史論叢環境篇】》,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9。88.蔡日耀、郭慶老、江英智等,《耕耘臺灣農業大世紀:漁業風華》,臺北:行政院農業委員會,2012。89.蔡振豐,《晚清外務部之研究》,臺北:致知學術出版,2014。90.蔡偉立,《臺灣鯨豚現場》,臺北:田野影像出版社,2001。91.鄭自隆,《競選傳播與台灣社會》,臺北:揚智,2004。92.鄭麗榕,《文明的野獸:從圓山動物園解讀近代臺灣動物文化史》,臺北:遠足文化,2020。93.蕭阿勤,《重構臺灣:當代民族主義的文化政治》,臺北:聯經出版,2012。94.戴寶村,《海洋臺灣歷史論集》,臺北: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2018。95.戴寶村,《臺灣的海洋歷史文化》,臺北:玉山社,2011。96.簡義明,《寂靜之聲:當代台灣自然書寫的形成與發展(1979-2013)》,臺南:國立臺灣文學館,2013。97.羅德信(Antonio Crotti)著、廖心慈等譯,《臺灣海峽中的澎湖:風和沙之島》,馬公市:澎湖縣文化局,2019。二、日文1.アイデア寫眞館,《高雄州行啓記念寫真帖》,高雄,アイデア寫眞館,1924。2.人事興信所編,《人事興信録(4版)》,東京 : 人事興信所,1915。3.三浦覚一,《韓海漁業視察復命書》,大分:大分縣內務部,1900。4.大谷光瑞,《臺灣島之現在》,大阪:大乘社,1935。5.大園市藏,《臺灣人物誌》,臺北:谷澤書店,1916。6.小川尚義編著,《原語による臺灣高砂族傳說集》,臺北:臺北帝國大學言語學研究室,1935。7.山本三生編,《日本地理大系.臺灣篇》,東京都:改造社,1930。8.山本道衛編,《熊野紳士錄上卷.西牟婁郡の部(上)》,和歌山縣:牟婁実業新聞社,1910。9.中園成生,《日本捕鯨史【概說】》,福岡:古小烏舎,2020年二版。10.内閣官報局,《法令全書 明治42年》,東京:内閣官報局,1909。11.西岡英夫,〈生蕃童話集〉,收錄於《朝鮮・臺湾・アイヌ童話集》,東京:近代社,1929。12.西岡英夫,《放送童話劇:鯨祭》,地點未詳:出版未詳,1940。13.岩崎小虎,《臺灣水產要覽》,臺北:臺灣水產會,1930。14.岩崎潔治,《臺灣實業家名鑑》,臺北:臺灣雜誌社,1912。15.東洋捕鯨株式會社,《本邦の諾威式捕鯨誌》,大阪:東洋捕株式會社,1910。16.松浦義雄,《鯨》,東京:創元社,1944年。17.室伏可堂,《恒春案內誌》,高雄州:明華社,1926。18.恆春庄,《恆春街要覽》,恆春:恆春庄,1940。19.恒春郡物產品評會協贊會,《恆春郡概況》,恆春:恒春郡物產品評會協贊會,1928。20.原英一郎,《韓海漁業視察復命書》,佐賀:佐賀縣内務部,1900。21.宮地硬介,《臺灣名所案內(郵便名勝スタンプ付)》,臺北:合名會社松浦屋印刷部,1935。22.桑木政彥撮影兼編輯,《臺灣寫真大觀》,臺北:臺灣寫真大觀社,1933。23.馬場駒雄,《捕鯨》,東京:天然社,1942。24.高雄州產業調查會水產部,《高雄州產業調查會水產部資料》,高雄州:未詳,1936。25.高雄州廳,《高雄州要覽》,高雄:南報高事社印行,1937。26.堀川安市,《臺灣哺乳動物圖說》,臺北:臺灣博物館學會出版部,1932。27.鹿又光雄,《始政四十周年記念臺灣博覽會誌》,臺北:始政四十周年記念臺灣博覽會,1939。28.鹿兒島縣立農事試驗場,《こやしのしるべ》,鹿兒島:鹿兒島縣立農事試驗場,1914。29.森田勝昭,《鯨と捕鯨の文化史》,名古屋:名古屋大学出版会,1994。30.殖產局水產課,《熱帶產業調查會調查書水產調查書(上)》,臺北:殖產局水產課,1935。31.渡邊洋之,《捕鯨問題の歴史社会学―近現代日本におけるクジラと人間》,東京:東信堂,2006。32.農林省水産局,《捕鯨業》,東京:農業と水産社,1939。33.臺灣總督府,《殖產局出版第四八一號臺灣水產要覽》,臺北:臺灣總督府殖產局,1927。34.臺灣總督府民政部警察本署,《蕃社戶口》,臺北:臺灣總督府民政部警察本署,1918。35.臺灣總督府交通局,《昭和三年八月 臺灣の港灣》,臺北:臺灣總督府交通局,1928。36.臺灣總督府交通局鐵道部,《臺灣鐵道旅行案內》,臺北:臺灣總督府交通局鐵道部,1930到1942年。37.臺灣總督府肥料檢查所,《昭和六年 肥料要覽》,臺北:臺灣總督府肥料檢查所,1933。38.臺灣總督府財稅局,《昭和十五年臺灣內地貿易月表》,臺北:臺灣總督府財稅局,1941。39.臺灣總督府財稅局,《臺灣貿易年表》,臺北:臺灣總督府財務局,1933-1939年份。40.臺灣總督府殖產局,《大正十三年臺灣水產年鑑》,臺北:臺灣總督府殖產局,1924。41.臺灣總督府殖產局,《殖產局出版第五一六號臺灣水產要覽》,臺北:臺灣總督府殖產局,1928。42.臺灣總督府殖產局,《臺灣の漁業》,臺北:臺灣總督府殖產局,1928。43.臺灣總督府殖產局,《臺灣水產要覽(殖產局出版第449號)》,臺北:臺灣總督府殖產局,1925。44.臺灣總督府殖產局水產課,《臺灣水產要覽》,臺北:臺灣總督府殖產局水產課,1940。45.臺灣總督府殖產局水產課,《臺灣水產統計》,臺北:臺灣總督府殖產局水產課,1933到1942年份。46.臺灣總督府稅關,《臺灣貿易年表》,臺北:臺灣總督府稅關,1926-1932年份。47.臺灣總督府蕃族調查會,《番族慣習調查報告書 第五卷ノ一》,臺北:臺灣總督府蕃族調查會,1920。48.關澤明清、竹中邦香編,《朝鮮通漁事情》,東京:団々社書店,1893。三、西文1.Beolens,Bo, Michael Watkins, and Michael Grayson. The Eponym Dictionary of Reptiles. Baltimore: John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2011.2.Betsill, Michele M, and Elisabeth Corell.Diplomacy: The Influence of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in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al Negotiations Cambridge:MIT Press,2007.3.Conway, William Martin. No Man`s Land: a history of Spitsbergen from its discovery in 1596 to the beginning of the scientific exploration of the country.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06.4.Hunter, Robert. The Encyclopaedic Dictionary: A New and Original Work of Reference to the Words in the English Language, with a Full Account of Their Origin, Meaning, Pronunciation, and Use. Chicago and New York: R.S.peale And J.A.Hill,1897.5.Itoh, Mayumi. The Japanese Culture of Mourning Whales: Whale Graves and Memorial Monuments in Japan. Princeton, New Jersey: Palgrave MacMillan, 2018.6.Jenkins,James Travis. A History of the Whale Fisheries: From the Basque Fisheries of the Tenth Century to the Hunting of the Finner Whale at the Present Date. London: H.F. & G. Witherby,1921.7.Judd, Bernice.Voyages to Hawaii before 1860: A record based on historical narratives in the libraries of the Hawaiian Mission Children`s Society and the Hawaiian Historical Society, extended to March 1860.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Honolulu, 1974.8.Martin, Stephen. The Whales` Journey. Australia: Allen & Unwin,2001.9.National Library of Australia.Mapping. Our World: Terra Incognita To Australia. Canberra: National Library of Australia, 2013.10.Perry, Matthew Calbraith, and Francis L. Hawks. Narrative of the expedition of an American squadron to the China Seas and Japan:performed in the years 1852, 1853, and 1854, under the command of Commodore M.C. Perry, United States Navy, by order of the Government of the United States,v.1. Washington: Beverley Tucker, printer,1856.11.Sahrhage, Dietrich, and Johannes Lundbeck. A History of Fishing. Berlin Heidelberg: Springer-Verlag,1992.12.Schokkenbroek, Joost C.A.. Trying Out: An Anatomy of Dutch Whaling and Sealing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1815-1885. Amsterdam: Aksant Academic Publishers, 2008.13.Sewel,William. A New Dictionary English and Dutch. Amsterdam: Weduwe van Steven Swart,1691.14.Stackpole,Edward A, and Christoph B. Summerfield. Nantucket Doorways. Lanham, Maryland: Madison Books, 1992.15.Starbuck ,Alexander. History of the American whale fishery from its earliest inception to the year 1876. Washington,1878.16.Tønnessen, Johan Nicolay, and Johnsen, Arne Odd. The History of Modern Whaling.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2.17.Weaver, Raymond. Herman Melville, Mariner and Mystic. New York: George H. Doran company,1921.18.Webb, Robert Lloyd. On the Northwest: Commercial Whaling in the Pacific Northwest, 1790-1967. Vancouver: UBC Press,1988.參、期刊、專書論文一、中文1.中村孝志,〈荷蘭時代臺灣南部之鯔漁業〉,收於中村孝志著,吳密察、翁佳音、許賢瑤編,《荷蘭時代臺灣史研究上卷:概說‧產業》,臺北:稻鄉出版社,1997,頁 121-142。2.中村孝志著,〈臺灣南部鯔漁業再論〉,收於中村孝志著,吳密察、翁佳音、許賢瑤編,《荷蘭時代臺灣史研究‧上卷:概說‧產業》,頁143-164。3.王文娟,〈海豚生與死〉,《光華》21:3(1996年3月)。4.王俊昌,〈日治時期臺灣水產關聯產業的發展-以製冰冷藏業為例〉,《海洋文化學刊》21(2016年12月),頁193-221。5.王敬羲,〈香蕉灣前看捕鯨〉,《漁友》69期(1957年3月),頁7-9。6.王敬羲,〈捕鯨漁船和工廠〉,《漁友》69期(1957年3月),頁2。7.王韶君,〈「唱和」皇國青少年之道 :日治時期臺灣青少年團相關歌曲之探討〉,《臺灣文獻》62:2 (2011年6月),頁307-350。8.未詳,〈捕鯨業的過去與未來〉,《中國水產》333期(1980年9月),頁22。9.未詳,〈國內水產消息〉,《中國水產》278期(1976年2月),頁33-34。10.未詳,〈國內水產消息〉,《中國水產》284期(1976年8月),頁28-29。11.何鳳嬌,〈臺灣土地銀行公產代管部與戰後公產的管理(1952-1960)〉,《國史館館刊》42(2014年12月),頁89-140。12.余澄堉 ,〈再探恆春捕鯨漁業史──談捕獲的鯨類〉,《臺灣博物季刊》14:3 (1995年9月),頁50-56。13.余澄堉 ,〈恆春地區的捕鯨漁業小史〉,《臺灣博物季刊》14:2 (1995年6月),頁58-65。14.吳榮發,〈日治時期大板埒之捕鯨業〉,《雄中學報》12(2013年4月),頁17-44。15.吳榮發,〈南灣時期的捕鯨業(1910~1943)〉,《高雄文化研究》(2013年8月),頁43-65。16.李宜靜,〈阿美族海祭神話與祭儀之流變〉,《康寧學報》10(2008年6月),頁233-260。17.李宜靜,〈清代臺灣文獻中的鯨魚傳說〉,《康寧學報》 14 (2012年6月),頁67-80。18.李毓中,〈十七世紀跟著西班牙人來到臺灣「菲律賓外勞」〉,《歷史月刊》231 (2007年5月),頁 21–23。19.李鑑慧,〈由邊緣邁向中央:淺談動物史學之發展與挑戰〉,《成大歷史學報》58(2020年6月),頁253-264。20.周蓮香,〈臺灣鯨豚保育的歷程〉,《生態臺灣》15期 (2007年4月),頁14-20。21.松坡,〈無情海上覓鯨蹤〉,《漁友》69期(1957年3月),頁10-11。22.林玉茹,〈進口導向:十九世紀臺灣海產的生產與消費〉《臺灣史研究》25:1(2018年3月)25:1,頁39-100。23.林玉茹,〈殖民地的產業治理與摸索―明治末年臺灣的官營日本人漁業移民〉,《新史學》24:3(2013年9月),頁95-133。24.林偉盛,〈論早期臺灣鹿皮貿易史的研究:由曹著《近世臺灣鹿皮貿易考》談起〉,《臺灣史研究》21:3 (2014年9月),頁181-218。25.林朝棨,〈臺灣化石脊椎動物目錄〉,收入陳兼善,《臺灣脊椎動物誌(上)》,臺北:臺灣商務,1993。26.姚秋如、張豈銘、曾建仁,〈鯨豚擱淺組織網與鯨豚生態探究〉,《臺灣林業》43:2(2017年4月),頁73-79。27.洪紹洋,〈1950 年代臺、日經濟關係的重啟與調整〉,《臺灣史研究》23:2(2016年6月),頁194-199。28.洪紹洋,〈中日合作策進會對臺灣經建計畫之促進與發展〉,《臺灣文獻》63:3(2012年9月),頁165-210。29.范玉廷,〈臺灣原住民族口頭傳說之島嶼試探--兼論sanasai的真實與想像問題〉,《有鳳初鳴年刊》13期(2017年5月),頁194-217。30.徐國賓,〈隨第一京丸出海捕鯨記〉,《漁友》72期(1957年6月),頁21-22。31.張隆志,〈從「舊慣」到「氏俗」 日本近代知識生產與通民地臺灣的文化政治〉,《臺灣文學研究集刊》第2期(2006年11月),頁38-39。32.張譽騰,〈英國博物學家史溫侯在臺灣的自然史調查經過及相關史料〉,《臺灣史研究》1:1(1994年6月),頁132-151。33.曹永和,〈臺灣史研究的另一個途徑—「臺灣島史」概念〉,《臺灣早期歷史研究續集》,臺北:聯經,2000,頁445-449。34.許樹恒,〈隨捕鯨船第一京丸出海觀察報告〉,《中國水產》54期(1957年6月),頁12-20。35.郭毓璞,〈保育臺灣海域的鯨豚!中華鯨豚協會曾鉦琮秘書長專訪〉,《科學月刊》621期(2021年9月),頁72-77。36.陳光祖,〈試論臺灣各時代的哺乳動物群及其相關問題--臺灣地區動物考古學研究的基礎資料之一(下篇)〉,《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71:2 (2000年6月),頁367-457。37.陳宗仁,〈1632年傳教士Jacinto Esquivel報告的解析——兼論西班牙佔領前期的臺灣知識與其經營困境〉,《臺灣文獻》61:3 (2010年9月),頁1-34。38.陳俊男,〈撒奇萊雅族研究史與評析〉,《政大民族學報》第26期(2007年12月),頁143-164。39.陳荔彤,〈論臺灣海洋政策〉,《臺灣海洋法學報》23期(2015年12月),頁1-33。40.陳國棟,〈上達天聽--乾隆八年苗栗通霄的鯨魚大擱淺事件〉,《臺灣文獻》(別冊)32 (2010年3月),頁2-13。41.陳從恭,〈臺灣新興的捕鯨業〉,《中國水產》296期(1977年8月),頁16-17。42.陳隆豐,〈國際捕鯨協會〉,《新世紀智庫論壇》82期(2018年6月),頁57-66。43.陳廣豪、顏嘉慶、蘇偉成,〈澎湖之海豚漁業〉,收錄於《臺灣省水產試驗所試驗報告》第26號(1976年4月),頁73-76。44.陳德勤,〈清代臺灣鯨目動物史料初探〉,《中華科技史學會學刊》15 (2010 年 12 月),頁38-45。45.曾品滄,〈鄉土食和山水亭:戰爭期間「臺灣料理」的發展(1937-1945)〉,《中國飲食文化》9:1(2013年4月),頁113-156。46.甯國平,〈浯江詩人林豪生平暨著述研究〉,《藝術論文集刊》25期(2015年10月),頁167-194。47.楊鴻嘉,〈臺灣產鯨類之研究〉,《臺灣省立博物館科學年刊》19卷(1976年12月),頁131-178。48.臺灣省水產試驗所高雄分所彭紹楠、郭永耀、李亁壽,〈臺灣鯨魚加工調查報告〉,《中國水產》54期(1957年6月),頁21-24。49.蔡昇璋,〈戰後初期臺灣的漁業技術人才(1945-1947)〉,《師大臺灣史學報》3(2010年3月),頁93-134。50.蔡政修,〈從紐約到江戶:美國的捕鯨事業如何敲開日本的國門?〉,收入於《現代日本的形成》,新北:遠足文化,2018,頁167-188。51.蔡政修、R. Ewan Fordyce、張鈞翔、林良恭 ,〈臺灣鯨豚化石研究回顧與現況(A Review and Status of Fossil Cetacean Research in Taiwan)〉,《臺灣生物多樣性研究》15:2 (2013年4月),頁115-117。52.蔡惠琴,〈從鯨魚到飛魚-原住民的魚類神話傳說與飲食文化〉,《中華飲食文化基金會會訊》13:4 (2007年11月),頁23-29。53.蔡然光,〈訪問捕鯨人〉,《漁友》69期(1957年3月),頁11。54.鄧郁生,〈日治時期阿美族女人島傳說的異域論述〉,《臺灣文學研究學報》15期(2012年1月),頁117-150。55.鄭維中,〈烏魚、土魠、虱目魚:多元脈絡下荷治至清領初期臺灣三種特色海產的確立〉,《臺灣史研究》25:2(2018年6月),頁1-60。56.鄭麗榕,〈臺灣動物史書寫的回顧與展望:以近二十年來為主的探討〉,《成大歷史學報》58(2020年6月),頁233-251。57.魏國彥,〈臺灣第四紀哺乳動物化石研究的回顧與前瞻〉,《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特刊》18(2007年9月),頁261-286。58.蘇品如,〈地質時代第三紀存廢爭議〉,《地質》35:3 (2016年9月),頁75-79。二、日文1.M生,〈鯨の話〉,《經友》8(1936年8月),頁39-48。2.大隅清治,〈日本海軍と鯨〉,《鯨研通信》370(1987年9月),頁97-101。3.大隅清治,〈国際捕鯨委員会/科学小委員会の変遷と日本との関係(V)北太平洋鯨類資源の管理問題 (その1)〉,《鯨研通信》467(2015年9月),頁1-15。4.丹桂之助,〈新竹州竹南郡及臺南州新化郡產イルカ科脊椎骨化石(臺灣產化石雜記VII)〉,《臺灣地學記事》8:7 (1937年9月),頁92-95。5.內藤正中,〈明治期島根漁民の朝鮮海進出〉,《經濟科學論集》18(1992年1月),頁1-20。6.木村美智子,〈日本近代化の一断面としての捕鯨 ─ジャパン・グラウンドを中心として─〉,《法政論叢》54:1(2018年7月),頁19-33。7.平坂恭介,〈恒春の海と見る〉,《科學の臺灣》3:4(1935年),頁9-16。8.平塚均,〈施政四十周年紀念臺灣博覽會水產關係展示概要〉,《臺灣水產雜誌》254(1936年5月),頁43-55。9.未詳,〈ガランビ沖の捕鯨成績〉,《まこと》215(1935年9月),頁8。10.未詳,〈臺灣少年行進曲〉,《黎明》31(1934年12月),頁16-17。11.伊藤祐雄,〈鯨ニ就テ(續)〉,《臺灣農友會會報》7 (1906年11月),頁52-57。12.伊藤祐雄,〈鯨ニ就テ〉,《臺灣農友會會報》6 (1906年9月),頁33-39。13.伊藤祐雄,〈鯨ニ就テ〉,《臺灣農友會會報》8 (1907年1月),頁37-42。14.宇仁義和,〈「鯨骨鳥居」は西欧の鯨骨門から転化した〉,《日本セトロジー研究》29(2019年10月),頁15-20。15.宇仁義和,〈社内文書に見る東洋捕鯨の事業場〉,《下関鯨類研究室報告》4(2016),頁12-35。16.早坂一郎,〈臺南州新化地方の化石哺乳類(犀の齒の產出)〉,《臺灣地學記事》3:10 (1932年11月),頁108-109。17.松浦義雄,〈日本近海に於ける座頭鯨の分布及び習性に就て〉,《日本水產學會誌》4:3(1935年9月),頁161-170。18.松浦義雄,〈北太平洋の鯨及び捕鯨業〉,《日本水產學會誌》5:3(1936年9月),頁202-210。19.宮上龜七,〈歐戰之影響於水產業〉,《臺灣水產雜誌》(1919年5月),頁1-7。20.草野生,〈恆春行(二)〉,《高雄時報》10(1927年),頁70-71。21.副島伊三,〈時局と水產の重要性〉,《新竹州時報》28(1939年9月),頁26-31。22.渡邊洋之,〈捕鯨問題における「文化」表象の政治性について〉,《環境社会學研究》4(1998年10月),頁219-234。23.鈴木作太郎 ,〈海龜に助けられた話〉,收錄於《臺灣の蕃族研究》,臺北:臺灣史籍刊行會,1932,頁147-148。24.臺灣海陸產業株式會社,〈第五回營業報告書〉,《臺灣水產協會》9(1916年9月)頁98-99。25.臺灣海陸產業株式會社,〈第六回營業報告書〉,《臺灣水產協會》21(1917年9月),頁74-75。26.臺灣海陸產業株式會社,〈漁別結成表〉,《臺灣水產協會》21(1917年9月),附錄頁。27.蒔田德義,〈養豚飲料として大荳粕の無機成分缺乏に對する蒸製鯨骨粉の共用に就て〉,收錄臺灣總督府中央研究所,《臺灣總督府中央研究所農業部彙報第百一號 大豆粕養豚飼料化試驗報告第一報》,臺北:臺灣總督府中央研究所,1934,頁15-16。28.橋本としはる,〈臺灣の名勝郵便スタンプ〉,《臺灣遞信協會雜誌》121(1932年2月),頁67-71。29.鹽原時三郎,〈鵞鑾鼻神社建立に就て〉,《臺灣遞信協會雜誌》93(1929年8月),頁2-7。三、西文1.Aguilar Jr, Filomeno V. “"Filibustero", Rizal, and the Manilamen of the Nineteenth Century.” Philippine Studies59:4(december 2011): 429-426.2.Anon. “Notices of the whale fishery in the Chinese seas, as conducted by the inhabitants of the coasts.” Chinese Repository 12(November 1864):608-610.3.fajardo, Kale bantigue. “Manila Men,” in Asian American Society: An Encyclopedia, edited by Mary Yu Danico 655. New Yor: Sage Publications,2014.4.Gerritsz,Hessel. “Histoire du pays nommé Spitsberghe.” in Early Dutch and English Voyages to Spitsbergen in the Seventeenth Century, edited by William Martin Conway,13-38. London: Hakluyt Society, 1904.5.Hirasaka, Kyosuke. “ The occurrence of the dugong in Formosa.” Memoirs of the Faculty of Science and Agriculture Taihoku Imperial University 7:1(October 1932):1-4.6.Huang,Tunyow.“ A new species of a whale tympanic bone from Taiwan, China.” Transactions and proceedings of the Paleontological Society of Japan. New series 1966:61(April 1966): 183-187.7.Jackson,Jennifer A. et al. “Global diversity and oceanic divergence of humpback whales (Megaptera novaeangliae).” 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B: Biological Sciences 28:1(July 2014):1-10.8.Shoemaker,Nancy. “Oil, Spermaceti, Ambergris, and Teeth: Products of the Nineteenth- Century Pacific Sperm-Whaling Industry.” in New Histories of Pacific Whaling,17-21. Munich: Rachel Carson Center, 2019.9.Swinhoe, Robert. “Catalogue of the Mammals of China (south of the River Yangtsze) and of the Island of Formosa.” Proceedings of the Zoological Society of London (1870):615-653.10.Swinhoe, Robert. “On the Mammals of the Island of Formosa (China).” Proceedings of the Zoological Society of London (1862):347-365.肆、學位論文1.Burcin,Terry. “Commodore Perry’s 1853 Japanese Expedition: How Whaling Influenced the Event that Revolutionized Japan.” M.A. thesis. Virginia Polytechnic Institute and State University, 2005.2.小池拓人,〈日本帝國體制下的臺灣豬隻〉,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21。3.王俊昌,〈日治時期臺灣水產業之研究〉,嘉義:國立中正大學歷史學系博士論文,2006。4.王慧瑜,〈日治時期臺北地區日本人的物質生活 (1895-1937)〉,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5.何鳳嬌,〈戰後初期臺灣土地的接收與處理(1945-1952)〉,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所博士論文,2003。6.余欣怡,〈臺灣鄰近海域大翅鯨的歌曲及鯨豚通訊演化〉,高雄:國立中山大學海洋生物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7.吳柏勳,〈美援與臺灣遠洋漁業之發展(1951-1965)〉,桃園: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8.杜晉元,〈日本捕鯨問題-關於鯨魚資源利用所造成的衝突-〉,臺北:中國文化大學日本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11。9.沙大禹,〈清代地方志中的鯨魚資源研究〉,山東:中國海洋大學歷史地理學碩士論文,2012。10.周育聖,〈臺灣神話傳說與故事中的海洋文化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文化與語言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11.周泳恩,〈臺灣民間故事的「海洋幻想」研究〉,臺中: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所碩士論文,2015。12.林怡君,〈戰後臺灣海洋文學研究〉,臺南:國立成功大學臺灣文學系碩士論文,2007。13.柯加恩,〈何謂本土—論王家祥小說對本土的思考與轉折〉,嘉義:南華大學文學系碩士論文,2018。14.徐宗潔,〈臺灣鯨豚寫作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15.許先媜,〈臺東縣關山鎮地方發展的特色〉,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2007。16.陳德智,〈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海洋漁業調查試驗事業之研究(1895-1945)〉,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博士論文,2019。17.陳守金,〈王家祥及其散文研究〉,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國文教學碩士論文,2012。18.黃明德,〈花東賞鯨業的發展與變遷〉,臺東:國立臺東大學區域政策與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19.黃品儒,〈在食之外:日治時期臺灣食譜中的文化與政治意涵〉,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18。20.楊政源,〈海洋文學在臺灣文學場域的興起──以夏曼.藍波安與廖鴻基為觀察核心〉,嘉義: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系暨研究所博士論文,2012。21.楊珮琪,〈認同的歸屬與凝聚 ─Sasalah’部落的社會組織與儀式變遷〉,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碩士論文,2017。22.楊博任,〈荷治時期臺灣的漁業〉,臺南:長榮大學臺灣研究所碩士論文,2012。23.葉建成,〈臺灣東南海域鯨豚種類、分佈與棲地特性〉,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動物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24.葉神保,〈排灣族caqovoqovolj(內文)社群遷徙與族群關係的探討〉,花蓮: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25.雷明聖,〈太麻里鄉香蘭地區的聚落發展與變遷〉,臺東:國立臺東大學公共與文化事務學系碩士論文,2014。26.劉咏絮,〈與鯨豚對話──劉克襄與廖鴻基的鯨豚書寫探究〉,臺中: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8。27.蔡昇璋,〈興策拓海:日治時代臺灣的水產業發展〉,臺北: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博士論文,2016。28.鄭旭益,〈抹香鯨(Physeter macrocephalus L.)龍涎香素之化學轉變與生物活性研究〉,高雄:國立中山大學海洋資源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29.簡玉妍,〈臺灣環保散文研究—以1970-1990年代為範圍〉,臺中:國立中興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2010。伍、報紙資料《中央社》《中國時報》《民生報》《自由時報》《朝日新聞》《經濟日報》《僑務電子報》《臺灣日日新報》《臺灣民聲日報》《聯合報》《讀賣新聞》陸、報告書相關1.王愈超,《墾丁國家公園鄰近海域鯨豚類生物調查研究》,收入《保育研究報告》107 ,屏東:內政部營建署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 ,2000,未出版。2.王愈超等,《綠島海域鯨豚動物相調查》,內政部營建署委託辦理報告,2008年,未出版,參考「海洋國家公園管理處」:https://www.marine.gov.tw/filesys/dlarea/55/file2.pdf。3.原田環、藤井賢二,〈3.資料編朝鮮の水産業開発に関する文献リスト(1887~2014)〉,「第3期『竹島問題に関する調査研究』最終報告書」(2015年8月)。4.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2020全年度擱淺報告」(2021年2月9日),網址:https://www.oca.gov.tw/userfiles/A47020000A/files/109年年度擱淺報告最新.pdf。5.國立臺灣海洋大學,「108 年度臺灣周邊鯨豚族群調查計畫」(2019年12月19日)。柒、網頁與資料庫一、資料庫1.「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參考網址:https://twblg.dict.edu.tw/holodict_new/default.jsp2.Japan Digital Archives Center,「企業史料整合資料庫(Busenss Archives Online)」,參考網址:https://j-dac.jp/infolib/meta_pub/G0000004kigyo3.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近代史史料全文資料庫」,參考網址:https://mhdb.mh.sinica.edu.tw/mhtext/index.php4.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線上臺灣歷史辭典」,參考網址:http://lib.wordpedia.com/index.php?md=th_index&cl=other&at=precursor5.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臺灣文獻叢刊資料庫」,參考網址:http://tcss.ith.sinica.edu.tw/cgi-bin/gs32/gsweb.cgi/ccd=624ml1/webmge?db=article(本文地方志、遊記相關書籍,主要使用此資料庫)6.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臺灣史檔案資源系統」,參考網址:http://tais.ith.sinica.edu.tw/sinicafrsFront/index.jsp,7.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臺灣總督府職員錄資料庫」,參考網址:http://who.ith.sinica.edu.tw/mpView.action8.中央研究院數位文化中心,「臺灣生命大百科」,參考網址:https://taieol.tw/pages/735459.中研院人社中心GIS專題中心,「臺灣百年歷史地圖」,參考網址:http://gissrv4.sinica.edu.tw/gis/twhgis/ 。10.中研院臺灣史研究所,「臺灣日記知識庫」,參考網址:https://taco.ith.sinica.edu.tw/tdk/首頁11.國史館臺灣文獻館,「中華民國地方議會議事錄資料庫」,參考網址:https://journal.th.gov.tw12.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數位典藏館,「日治時期繪葉書」,參考網址:https://dl.lib.ntu.edu.tw/s/ntu_digital/page/all13.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數位典藏館,「臺灣舊照片資料庫」,參考網址:https://dl.lib.ntu.edu.tw/s/photo/page/Home ,14.國立臺灣大學數位人文研究中心,「度量衡單位換算系統」(2011),參考網址:http://thdl.ntu.edu.tw/thdl_tool/weight_measure/15.國立臺灣圖書館,「日治時期期刊影像系統」,參考網址:http://stfj.ntl.edu.tw16.國立臺灣圖書館,「日治時期圖書影像系統」,參考網址:http://stfb.ntl.edu.tw/17.惠更斯荷蘭歷史研究所(Huygens ING),「De dagregisters van het kasteel Zeelandia, Taiwan 1629-1662」,參考網址:http://resources.huygens.knaw.nl/retroboeken/taiwan/#page=0&accessor=toc&view=homePane18.臺灣大學數位人文研究中心,「臺灣歷史數位圖書館」,參考網址:http://thdl.ntu.edu.tw/THDL/RetrieveDocs.php二、網路(一)文章1.我是小編,〈臺灣正掙扎擱淺,還是頭準備遨遊大海的鯨魚?〉,「MATA.TAIWAN」,2014年3月25日,參考網址:https://www.matataiwan.com/2014/03/25/taiwan-as-a-whale/,2.祝平一,〈戰後臺灣漁業資源之接收(1945-1950)〉,收入於「歷史學柑仔店」,參考網址:https://kamatiam.org/。3.陳仁勇,〈1965年澎湖沙港捕捉海豚景象〉,澎湖縣政府文化局,「澎湖島嶼生活記憶」(2020年),網址:http://61.219.110.117。4.陳韋聿,〈生在臺灣的我們,聽過幾個臺灣與鯨魚的故事?〉,「故事:寫給所有人的歷史」(2017)網址:https://storystudio.tw/article/gushi/whale-story-and-tw/。5.陳瑩,〈所以說大翅鯨到底有幾種?〉,「鯨群網頁」:https://haideeya.wordpress.com。6.陳瑩,〈鬚鯨一家親:全基因體分析揭露鬚鯨混血與種化歷史〉,「鯨群網頁」:https://haideeya.wordpress.com。7.楊鴻嘉,〈臺灣鯨類研究二十年回顧錄〉,「第八屆鯨類生態與保育研討會」(2000年),網址:https://e-info.org.tw/issue/thesis/whale/issue-thesis01032301.htm8.葉建成,〈認識臺灣的海洋哺乳類動物〉,收錄於「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內文章,網址:http://www.nmmst.gov.tw/other/B120-wc.pdf 。9.蔡阿修,〈燭光晚餐、抹香鯨與美國的崛起〉(2015年12月),「故事:寫給所有人的歷史」,網址:https://storystudio.tw/article/gushi/。10.蔡政修,〈【鯨彩一生】水肥煉金術──龍涎香〉,文章取自「環境資訊中心(TEIA)」網址:https://e-info.org.tw/node/102510。(二)網站1.「The John Milton Reading Room」:https://www.dartmouth.edu/~milton/reading_room/pl/book_7/text.shtml。2.「中華鯨豚協會」,參考網址:http://www.whale.org.tw/index.php。3.「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參考網址:https://vod.tfi.org.tw/index.php/Video/4677。4.「國家電影及影視文化中心」,參考網址: https://docs.tfi.org.tw/zh-hant/film/6062。5.「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參考網址:https://www.iucnredlist.org/species/2477/156923585。6.「喜樂島聯盟總部」,參考網址:https://www.formosaparty.org/blank-1。7.「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參考網址:https://www.kuroshio.org.tw/newsite//index.php。8.「環境資訊中心(TEIA)」參考網址:https://e-info.org.tw/taxonomy/term/46907 。9.美國國家海洋漁業局(NOAA Fisheries),「Marine Mammal Protection Act,1972」,參考網址:https://www.fisheries.noaa.gov。10.國際捕鯨協會官方網址,「 The International Whaling Commission (IWC)」,參考網址:https://iwc.int/members。11.彭明敏文教基金會,「鯨魚網站」,參考網址:https://www.hi-on.org/index.php。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台灣史研究所
106158002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6158002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鄭麗榕 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作者) 許玉欣 zh_TW dc.creator (作者) 許玉欣 zh_TW dc.date (日期) 2022 en_US dc.date.accessioned 1-三月-2022 17:10:14 (UTC+8) - dc.date.available 1-三月-2022 17:10:14 (UTC+8) -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1-三月-2022 17:10:14 (UTC+8) - dc.identifier (其他 識別碼) G0106158002 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39205 -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 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 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台灣史研究所 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106158002 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鯨豚在現今作為海洋生態的指標生物,但除此之外,臺灣為一擁有豐富鯨豚生態的海島,在島嶼歷史中,人們對鯨豚的認識、互動與利用,同樣能作為海洋文化與觀念的展現。本論文欲於近代臺灣海洋史中加入非人動物的視角,檢視鯨豚在近代初期、日治時期與戰後的歷史脈絡下,所反映而出的傳說、利用與保育三種面貌,並以此透視長時間下,鯨豚、海洋觀念上的變化與意義。在日治時期以前,臺灣並無發展出商業性的捕鯨活動,不過作為一個海島,與鯨豚的相遇早在荷治時期,就已悄悄反映在鯨油貿易蹤跡當中。而至19世紀開始,地方志、遊記以及在臺西方人的紀錄中出現鯨豚的身影,並有如漢人對鄭成功與大鯨的傳說想像,以及原住民族中的鯨豚傳說,再再反映了人們對巨大而神祕的鯨豚印象,以及寄託於鯨豚的海洋情懷。日治時期,隨著日本母國捕鯨文化與技術的帶入,臺灣的鯨豚資源被有計劃的調查與捕撈。自1913年起,南灣(大板埒)開展捕鯨業,鯨豚被視為經濟性動物,直至1943年,大板埒捕鯨結束,總共捕獲多達800頭的鯨豚。日本母國的捕鯨文化和技術,影響了臺灣對鯨豚與海洋的觀念,鯨豚成為可以大量捕撈的商業海洋資源,更從中可見捕鯨業與日本的關係,呈現高度仰賴母國的日本內地人漁業性質;再者,在大量被捕撈的座頭鯨數量中,也反映了臺灣的海洋生態史。戰後臺灣在漁業增產、地方經濟利益下,重新恢復捕鯨業,並持續將鯨豚作為經濟性動物來利用,分別在1950年代與1970年代開展,前者為位於香蕉灣的沿海捕鯨、後者則進行遠洋工船式捕鯨。1980年代,隨著保育觀念以及美國壓力影響下,臺灣政府於1981年公布停止商業捕鯨,但直至1990年澎湖沙港事件後,鯨豚才正式納入保育法令當中。1990年代,在鯨豚保育觀念的開展,以及對本土的關懷下,鯨豚書寫興起,同時鯨豚成為了海洋國家的象徵,代表著保育與本土的觀念,重新定義了鯨豚對人、以及臺灣島嶼的意義。17世紀的鯨油、以及19世紀開始直至1990年代末之間,鯨豚在臺灣島嶼上的變化,作為檢視海洋生態與海洋觀念歷程的意義,與此同時,更反映了島嶼複雜而多元的海洋與海洋文化史脈絡。最後,從臺灣島上的鯨豚歷史,吾人也可再思臺灣與海洋、環境的關係。 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一章 緒論 1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問題 1第二節 研究回顧 5第三節 資料與章節架構 13第四節 關於「鯨豚」之定義 15第二章 貿易、擱淺與傳說:近代初期的鯨豚史 18第一節 世界鯨豚貿易與臺灣鯨油商品 18一、世界鯨漁業與貿易 18二、荷治臺灣的鯨油商品 22第二節 清代臺灣漢人與西人的紀錄 28一、鄭成功與海上鯨鯢傳說 28二、清代臺灣的鯨豚擱淺與紀錄 31第三節 原住民族與鯨豚傳說 44一、阿美族的鯨豚與海洋傳說 45二、卑南族與海洋的連結 49三、排灣族與鯨豚傳說 52第四節 小結 56第三章 調查、獵捕與利用:日治時期的鯨豚史 57第一節 初期在臺鯨豚資源調查 57一、海島日本的捕鯨文化史 58二、臺灣總督府初期捕鯨調查與報告 63第二節 日治時期商業捕鯨發展 71一、探索期(1907-1918):捕鯨產業的初步嘗試 72二、巔峰期(1919-1933):東洋捕鯨會社的挪威式捕鯨 81三、衰退期(1934-1943):本島捕鯨的落幕 89第三節 商業捕鯨下鯨豚的身體與產物 97一、從獵捕到解剖 97二、鯨豚產品 104第四節 小結 120第四章 從獵捕到保育:戰後的鯨豚史 121第一節 戰後初期捕鯨業概況 121一、戰後初期恆春捕鯨業接收始末 121二、1950年代恢復捕鯨業之聲 123第二節 從香蕉灣到太平洋的歷程 128一、近海捕鯨:祥德漁業行與中日合作捕鯨始末(1957-1967) 128二、前進太平洋:1970年中後工船式捕鯨的展開 138第三節 走向鯨豚保育之路 144一、戰後臺灣鯨豚保育發展 145二、1990年後的鯨豚書寫與海洋國家意象 153第四節 小結 159第五章 結論 160參考書目 165 zh_TW dc.format.extent 18690564 bytes -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6158002 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鯨豚傳說 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捕鯨 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漁業史 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海洋史 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海洋文化 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海洋保育 zh_TW dc.title (題名) 傳說、利用與保育:近代臺灣海洋史中的鯨豚 zh_TW dc.title (題名) Legend, Utilization and Conservation : Whale and Dolphin in Modern Maritime History of Taiwan 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 en_US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壹、檔案《外交部檔案》,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藏《行政院》,國史館藏《行政院公報》《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國史館藏《財政部國有財產局》,國史館藏《蔣中正總統文物》,國史館藏《總統府公報》《臺灣省級機關》,國史館臺灣文獻館《臺灣省政府委員會議》,國史館臺灣文獻館《臺灣省政府公報》《臺灣新聞報》,國史館藏《臺灣總督府(官)報》,國史館臺灣文獻館。《臺灣總督府檔案.臺灣施行法規》《臺灣總督府檔案・總督府公文類纂》,國史館臺灣文獻館。《臺灣總督府檔案》,國史館臺灣文獻館《臺灣鹽業》,國史館臺灣文獻館貳、專書一、中文1.大隅清治,張麗瓊譯,《鯨豚博物學》,臺北:大樹文化,2000。2.小林保祥著、松澤員子編、謝荔譯,《排灣傳說集(パイワン伝説集)》,臺北:南天書局,1998。3.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海峽兩岸出版交流中心,《明清宮藏臺灣檔案匯編(v.20)》,北京:九州出版社,2009年,第一版。4.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海峽兩岸出版交流中心,《明清宮藏臺灣檔案匯編(v.21)》,北京:九州出版社,2009年,第一版。5.內藤春吉、許冀武,《臺灣漁業史:臺灣研究叢刊第42 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6.王愈超,《臺灣鯨類圖鑑》,屏東: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2007。7.王靜儀等,《臺灣省臨時省議會議員小傳及前傳》,臺中:臺灣省諮議會,2014。8.王家祥,《倒風內海》,臺北:玉山社,2017,1997年初版。9.包宗和,《不同的人生風景:臺大傑出服務的故事》,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0。10.卡魯姆.羅伯茨(Callum Roberts)著、吳佳其譯,《獵殺海洋:一部自我毀滅的人類文明史》,臺北:我們出版,2014。11.古福祥纂修,《屏東縣志卷三:政事志行政篇》,屏東:屏東縣文獻委員會,1969。12.布琮任,《海不揚波:清代中國與亞洲海洋》,臺北:時報出版,2021。13.布萊恩‧費根(Brian Fagan)、黃楷君譯,《漁的大歷史:大海如何滋養人類的文明?》,臺北:八旗文化,2021。14.白安頤、林曜松著,吳海音譯,《臺灣野生動物保育史》,林業特刊第20號,臺北:行政院農業委員會,1989。15.伊凡・柯瓦(Yves Cohat)著,蔡鴻濱譯,《鯨魚生與死:海上帝王的生命之歌》,臺北:時報文化,1994。16.安岡昭男原著,林和生等譯,《日本近代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6。17.朱立民,《美國文學1607-1860(修訂版)》,臺北:書林出版,2000。18.池田敬正原著、朱元等譯,《日本明治維新史》,臺北:國防研究院,1967。19.吳明益,《臺灣現代自然書寫的作家論 1980-2002》,新北:遠足文化,2012。20.吳若予著、檔案管理局編,《二二八事件與公營事業:二二八事件檔案專題選輯》,臺北: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2007。21.宋龍生,《臺灣原住民史-卑南族史篇》,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1998。22.李士豪著,《中國海洋漁業現狀及其建設》,上海:商務印書館,1936。23.李育霖,《擬造新地球:當代臺灣自然書寫》,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5。24.周蓮香,《臺灣鯨類圖鑑》,屏東: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籌備處,1994。25.林文正等編纂,《馬公市各里人文鄉土叢書‧第十二輯:馬公鐵線里、鎖港里》,澎湖:澎湖縣馬公市公所,2007。26.林文寶、邱各容,《臺灣兒童文學史》,臺北:萬卷樓,2018。27.邱文彥,《海洋與海岸管理》,臺北:五南,2017。28.邱茂男計劃主持,《臺灣省參議會、臨時省議會暨省議會時期史料彙編計畫:郭國基先生史料彙編》,臺中:臺灣省諮議會,2001。29.信夫清三郎原著、周啓亁譯,《日本近代政治史(一)》,臺北:桂冠,1990。30.姜柷山、孫民英、林娜鈴等著,《臺東南王社區發展史》,臺東:臺東縣臺東市南王社區發展協會,2016。31.故事編輯部,《瞰海:12種閱讀海洋與世界歷史的方法》,臺北:廣場出版,2017。32.施添福,《關山鎮志(下冊)》,臺東縣:臺東縣關山鎮公所,2002。33.施添福總編纂,《臺東縣史(阿美族篇)》,臺東縣:臺東縣政府,2001。34.施添福總編纂,《臺灣地名辭書(卷十二)臺中縣(一)》,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2006。35.施添福總編纂,《臺灣地名辭書(卷六)澎湖縣 》,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2002。36.施添福總編纂,《臺灣地名辭書(卷四)屏東縣》,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2001。37.柏托洛帝(Dan Bortolotti)著,龐元媛譯,《藍鯨誌》,臺北:貓頭鷹出版,2010。38.珍・布羅克斯(Jane Brox)著,田菡譯,《光明的追求:從獸脂、蠟燭、鯨油、煤氣到輸電網,點亮第一盞燈到人類輝煌文明的萬年演進史》,臺北:臉譜出版,2020。39.胡興華,《拓漁臺灣》,臺北:臺灣省漁業局,1996。40.胡興華,《臺灣的漁業》,臺北:遠足文化出版,2003。41.若林正丈著,洪郁如、陳培豐等譯,《臺灣戰後政治史:中華民國臺灣化的歷程》,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4。42.埃里克.傑.多(Eric Jay Dolin)著、馮璇譯,《利維坦:美國捕鯨史》,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9。43.海洋委員會編,《國家海洋政策白皮書 2020》,高雄:海洋委員會,2020。44.翁嘉禧,《二二八事件與台灣經濟發展》,臺北:巨流出版,2007。45.馬克.卡沃達(Mark Carwardine),《鯨與海豚圖鑑》,臺北:貓頭鷹,1997。46.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特藏資料編纂委員會,《臺灣文獻書目解題 第一種 方志類(三)》,臺北: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1987。47.國際聖經協會編,《聖經・靈修版》,臺北:國際漢語聖經出版社,2017第六版。48.曹永和,《臺灣早期歷史研究》,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79。49.曹永和著、陳宗仁校注,《近世臺灣鹿皮貿易考:青年曹永和的學術啟航》,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1。50.曹銘宗,《花飛、花枝、花蠘仔:臺灣海產名小考》,臺北:貓頭鷹,2018。51.盛盈仙,《國際關係與環境政治》,臺北:秀威資訊,2013。52.陳政三,《翱翔福爾摩沙:英國外交官郇和晚清臺灣紀行》,臺北:五南出版,2015。53.陳國棟,《東亞海域一千年》,臺北:遠流出版,2005。54.陳國棟,《記憶、海洋與尋常歷史》,新北市:淡江大學出版中心,2020。55.陳國棟,《臺灣的山海經驗》,臺北:遠流出版,2005。56.陳慧先,《丈量臺灣:日治時代度量衡制度化之歷程》,新北:稻鄉,2014。57.麥可尼爾(J. R. McNeill)著,李芬芳譯,《太陽底下的新鮮事:20世紀的世界環境史》,臺北:書林出版,2012。58.單德興,《反動與重演:美國文學史與文化批評》,臺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2001。59.彭明敏,《自由的滋味》,臺北:玉山社,2009。60.曾華璧,《人與環境:臺灣現代環境史論》,臺北:正中書局,2001。61.游珮芸,《日治時期臺灣的兒童文化》,臺北:玉山社,2007。62.楊希閔,《伊能文庫手稿與抄寫M006:臺灣雜詠詩》,臺北:臺灣大學,2000年,臺大影印本。63.楊南郡,《尋訪月亮的腳印》,臺中:晨星,1996。64.楊政源,《海藍色的血液》,臺北:遠景出版,2013。65.楊維真、楊宇勛,《嘉義縣志.卷十二.人物志》,嘉義:嘉義縣政府,2009。66.達西烏拉彎・畢馬(田哲益),《臺灣的原住民:排灣族》,臺北:臺原出版社,2002。67.達西烏拉彎・畢馬,《撒奇萊雅族神話與傳說及火神祭》,臺中:晨星出版,2019。68.達西烏拉彎‧畢馬,《卑南族神話與傳說》,臺中:晨星出版,2003。69.達西烏拉彎‧畢馬,《阿美族神話與傳說》,臺中:晨星出版,2003。70.廖鴻基,《十六歲的海洋課》,臺北:蔚藍文化,2019。71.廖鴻基,《來自深海》,臺中:晨星,1999。72.廖鴻基,《後山鯨書》,臺北:聯合文學,2008。73.廖鴻基,《海洋遊俠-臺灣尾的鯨豚》,臺北,印刻,2001。74.廖鴻基,《鯨生鯨世》,臺中:晨星,1997。75.臺北帝國大學土俗人種學研究室調查、楊南郡譯註,《臺灣原住民族系統所屬之研究:第一冊本文篇》臺北:原民會,2011。76.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農林處編,《臺灣一年來之農林》,臺北: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宣傳委員會,1946。77.臺灣省農林處水產科編纂,《臺灣省水產概況》,臺北:臺灣省農林處,1948。78.臺灣總督府蕃族調查會原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編譯,《番族慣習調查報告書(第五卷):排灣族(第三冊下)》,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2004。79.臺灣總督府蕃族調查會原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編譯,《番族慣習調查報告書(第五卷):排灣族(第一冊)》,臺北: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2003。80.臺灣總督府蕃族調查會原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編譯,《番族慣習調查報告書(第五卷):排灣族(第三冊上)》,臺北: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2004。81.臺灣總督府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原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編譯,《番族慣習調查報告書(第二卷)》,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2000。82.臺灣總督府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原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編譯,《番族調查報告書(第一冊)》,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2009。83.臺灣總督府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原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編譯,《番族調查報告書(第二冊)》,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2009。84.赫曼.梅爾維爾(Herman Melville)著,陳榮彬譯,《白鯨記》,臺北:聯經,2019。85.劉克襄,《自然旅情》,臺中:晨星,1992。86.劉克襄,《消失中的亞熱帶》,臺中:晨星,1992。87.劉翠溶,《臺灣環境史【臺灣史論叢環境篇】》,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9。88.蔡日耀、郭慶老、江英智等,《耕耘臺灣農業大世紀:漁業風華》,臺北:行政院農業委員會,2012。89.蔡振豐,《晚清外務部之研究》,臺北:致知學術出版,2014。90.蔡偉立,《臺灣鯨豚現場》,臺北:田野影像出版社,2001。91.鄭自隆,《競選傳播與台灣社會》,臺北:揚智,2004。92.鄭麗榕,《文明的野獸:從圓山動物園解讀近代臺灣動物文化史》,臺北:遠足文化,2020。93.蕭阿勤,《重構臺灣:當代民族主義的文化政治》,臺北:聯經出版,2012。94.戴寶村,《海洋臺灣歷史論集》,臺北: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2018。95.戴寶村,《臺灣的海洋歷史文化》,臺北:玉山社,2011。96.簡義明,《寂靜之聲:當代台灣自然書寫的形成與發展(1979-2013)》,臺南:國立臺灣文學館,2013。97.羅德信(Antonio Crotti)著、廖心慈等譯,《臺灣海峽中的澎湖:風和沙之島》,馬公市:澎湖縣文化局,2019。二、日文1.アイデア寫眞館,《高雄州行啓記念寫真帖》,高雄,アイデア寫眞館,1924。2.人事興信所編,《人事興信録(4版)》,東京 : 人事興信所,1915。3.三浦覚一,《韓海漁業視察復命書》,大分:大分縣內務部,1900。4.大谷光瑞,《臺灣島之現在》,大阪:大乘社,1935。5.大園市藏,《臺灣人物誌》,臺北:谷澤書店,1916。6.小川尚義編著,《原語による臺灣高砂族傳說集》,臺北:臺北帝國大學言語學研究室,1935。7.山本三生編,《日本地理大系.臺灣篇》,東京都:改造社,1930。8.山本道衛編,《熊野紳士錄上卷.西牟婁郡の部(上)》,和歌山縣:牟婁実業新聞社,1910。9.中園成生,《日本捕鯨史【概說】》,福岡:古小烏舎,2020年二版。10.内閣官報局,《法令全書 明治42年》,東京:内閣官報局,1909。11.西岡英夫,〈生蕃童話集〉,收錄於《朝鮮・臺湾・アイヌ童話集》,東京:近代社,1929。12.西岡英夫,《放送童話劇:鯨祭》,地點未詳:出版未詳,1940。13.岩崎小虎,《臺灣水產要覽》,臺北:臺灣水產會,1930。14.岩崎潔治,《臺灣實業家名鑑》,臺北:臺灣雜誌社,1912。15.東洋捕鯨株式會社,《本邦の諾威式捕鯨誌》,大阪:東洋捕株式會社,1910。16.松浦義雄,《鯨》,東京:創元社,1944年。17.室伏可堂,《恒春案內誌》,高雄州:明華社,1926。18.恆春庄,《恆春街要覽》,恆春:恆春庄,1940。19.恒春郡物產品評會協贊會,《恆春郡概況》,恆春:恒春郡物產品評會協贊會,1928。20.原英一郎,《韓海漁業視察復命書》,佐賀:佐賀縣内務部,1900。21.宮地硬介,《臺灣名所案內(郵便名勝スタンプ付)》,臺北:合名會社松浦屋印刷部,1935。22.桑木政彥撮影兼編輯,《臺灣寫真大觀》,臺北:臺灣寫真大觀社,1933。23.馬場駒雄,《捕鯨》,東京:天然社,1942。24.高雄州產業調查會水產部,《高雄州產業調查會水產部資料》,高雄州:未詳,1936。25.高雄州廳,《高雄州要覽》,高雄:南報高事社印行,1937。26.堀川安市,《臺灣哺乳動物圖說》,臺北:臺灣博物館學會出版部,1932。27.鹿又光雄,《始政四十周年記念臺灣博覽會誌》,臺北:始政四十周年記念臺灣博覽會,1939。28.鹿兒島縣立農事試驗場,《こやしのしるべ》,鹿兒島:鹿兒島縣立農事試驗場,1914。29.森田勝昭,《鯨と捕鯨の文化史》,名古屋:名古屋大学出版会,1994。30.殖產局水產課,《熱帶產業調查會調查書水產調查書(上)》,臺北:殖產局水產課,1935。31.渡邊洋之,《捕鯨問題の歴史社会学―近現代日本におけるクジラと人間》,東京:東信堂,2006。32.農林省水産局,《捕鯨業》,東京:農業と水産社,1939。33.臺灣總督府,《殖產局出版第四八一號臺灣水產要覽》,臺北:臺灣總督府殖產局,1927。34.臺灣總督府民政部警察本署,《蕃社戶口》,臺北:臺灣總督府民政部警察本署,1918。35.臺灣總督府交通局,《昭和三年八月 臺灣の港灣》,臺北:臺灣總督府交通局,1928。36.臺灣總督府交通局鐵道部,《臺灣鐵道旅行案內》,臺北:臺灣總督府交通局鐵道部,1930到1942年。37.臺灣總督府肥料檢查所,《昭和六年 肥料要覽》,臺北:臺灣總督府肥料檢查所,1933。38.臺灣總督府財稅局,《昭和十五年臺灣內地貿易月表》,臺北:臺灣總督府財稅局,1941。39.臺灣總督府財稅局,《臺灣貿易年表》,臺北:臺灣總督府財務局,1933-1939年份。40.臺灣總督府殖產局,《大正十三年臺灣水產年鑑》,臺北:臺灣總督府殖產局,1924。41.臺灣總督府殖產局,《殖產局出版第五一六號臺灣水產要覽》,臺北:臺灣總督府殖產局,1928。42.臺灣總督府殖產局,《臺灣の漁業》,臺北:臺灣總督府殖產局,1928。43.臺灣總督府殖產局,《臺灣水產要覽(殖產局出版第449號)》,臺北:臺灣總督府殖產局,1925。44.臺灣總督府殖產局水產課,《臺灣水產要覽》,臺北:臺灣總督府殖產局水產課,1940。45.臺灣總督府殖產局水產課,《臺灣水產統計》,臺北:臺灣總督府殖產局水產課,1933到1942年份。46.臺灣總督府稅關,《臺灣貿易年表》,臺北:臺灣總督府稅關,1926-1932年份。47.臺灣總督府蕃族調查會,《番族慣習調查報告書 第五卷ノ一》,臺北:臺灣總督府蕃族調查會,1920。48.關澤明清、竹中邦香編,《朝鮮通漁事情》,東京:団々社書店,1893。三、西文1.Beolens,Bo, Michael Watkins, and Michael Grayson. The Eponym Dictionary of Reptiles. Baltimore: John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2011.2.Betsill, Michele M, and Elisabeth Corell.Diplomacy: The Influence of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in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al Negotiations Cambridge:MIT Press,2007.3.Conway, William Martin. No Man`s Land: a history of Spitsbergen from its discovery in 1596 to the beginning of the scientific exploration of the country.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06.4.Hunter, Robert. The Encyclopaedic Dictionary: A New and Original Work of Reference to the Words in the English Language, with a Full Account of Their Origin, Meaning, Pronunciation, and Use. Chicago and New York: R.S.peale And J.A.Hill,1897.5.Itoh, Mayumi. The Japanese Culture of Mourning Whales: Whale Graves and Memorial Monuments in Japan. Princeton, New Jersey: Palgrave MacMillan, 2018.6.Jenkins,James Travis. A History of the Whale Fisheries: From the Basque Fisheries of the Tenth Century to the Hunting of the Finner Whale at the Present Date. London: H.F. & G. Witherby,1921.7.Judd, Bernice.Voyages to Hawaii before 1860: A record based on historical narratives in the libraries of the Hawaiian Mission Children`s Society and the Hawaiian Historical Society, extended to March 1860.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Honolulu, 1974.8.Martin, Stephen. The Whales` Journey. Australia: Allen & Unwin,2001.9.National Library of Australia.Mapping. Our World: Terra Incognita To Australia. Canberra: National Library of Australia, 2013.10.Perry, Matthew Calbraith, and Francis L. Hawks. Narrative of the expedition of an American squadron to the China Seas and Japan:performed in the years 1852, 1853, and 1854, under the command of Commodore M.C. Perry, United States Navy, by order of the Government of the United States,v.1. Washington: Beverley Tucker, printer,1856.11.Sahrhage, Dietrich, and Johannes Lundbeck. A History of Fishing. Berlin Heidelberg: Springer-Verlag,1992.12.Schokkenbroek, Joost C.A.. Trying Out: An Anatomy of Dutch Whaling and Sealing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1815-1885. Amsterdam: Aksant Academic Publishers, 2008.13.Sewel,William. A New Dictionary English and Dutch. Amsterdam: Weduwe van Steven Swart,1691.14.Stackpole,Edward A, and Christoph B. Summerfield. Nantucket Doorways. Lanham, Maryland: Madison Books, 1992.15.Starbuck ,Alexander. History of the American whale fishery from its earliest inception to the year 1876. Washington,1878.16.Tønnessen, Johan Nicolay, and Johnsen, Arne Odd. The History of Modern Whaling.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2.17.Weaver, Raymond. Herman Melville, Mariner and Mystic. New York: George H. Doran company,1921.18.Webb, Robert Lloyd. On the Northwest: Commercial Whaling in the Pacific Northwest, 1790-1967. Vancouver: UBC Press,1988.參、期刊、專書論文一、中文1.中村孝志,〈荷蘭時代臺灣南部之鯔漁業〉,收於中村孝志著,吳密察、翁佳音、許賢瑤編,《荷蘭時代臺灣史研究上卷:概說‧產業》,臺北:稻鄉出版社,1997,頁 121-142。2.中村孝志著,〈臺灣南部鯔漁業再論〉,收於中村孝志著,吳密察、翁佳音、許賢瑤編,《荷蘭時代臺灣史研究‧上卷:概說‧產業》,頁143-164。3.王文娟,〈海豚生與死〉,《光華》21:3(1996年3月)。4.王俊昌,〈日治時期臺灣水產關聯產業的發展-以製冰冷藏業為例〉,《海洋文化學刊》21(2016年12月),頁193-221。5.王敬羲,〈香蕉灣前看捕鯨〉,《漁友》69期(1957年3月),頁7-9。6.王敬羲,〈捕鯨漁船和工廠〉,《漁友》69期(1957年3月),頁2。7.王韶君,〈「唱和」皇國青少年之道 :日治時期臺灣青少年團相關歌曲之探討〉,《臺灣文獻》62:2 (2011年6月),頁307-350。8.未詳,〈捕鯨業的過去與未來〉,《中國水產》333期(1980年9月),頁22。9.未詳,〈國內水產消息〉,《中國水產》278期(1976年2月),頁33-34。10.未詳,〈國內水產消息〉,《中國水產》284期(1976年8月),頁28-29。11.何鳳嬌,〈臺灣土地銀行公產代管部與戰後公產的管理(1952-1960)〉,《國史館館刊》42(2014年12月),頁89-140。12.余澄堉 ,〈再探恆春捕鯨漁業史──談捕獲的鯨類〉,《臺灣博物季刊》14:3 (1995年9月),頁50-56。13.余澄堉 ,〈恆春地區的捕鯨漁業小史〉,《臺灣博物季刊》14:2 (1995年6月),頁58-65。14.吳榮發,〈日治時期大板埒之捕鯨業〉,《雄中學報》12(2013年4月),頁17-44。15.吳榮發,〈南灣時期的捕鯨業(1910~1943)〉,《高雄文化研究》(2013年8月),頁43-65。16.李宜靜,〈阿美族海祭神話與祭儀之流變〉,《康寧學報》10(2008年6月),頁233-260。17.李宜靜,〈清代臺灣文獻中的鯨魚傳說〉,《康寧學報》 14 (2012年6月),頁67-80。18.李毓中,〈十七世紀跟著西班牙人來到臺灣「菲律賓外勞」〉,《歷史月刊》231 (2007年5月),頁 21–23。19.李鑑慧,〈由邊緣邁向中央:淺談動物史學之發展與挑戰〉,《成大歷史學報》58(2020年6月),頁253-264。20.周蓮香,〈臺灣鯨豚保育的歷程〉,《生態臺灣》15期 (2007年4月),頁14-20。21.松坡,〈無情海上覓鯨蹤〉,《漁友》69期(1957年3月),頁10-11。22.林玉茹,〈進口導向:十九世紀臺灣海產的生產與消費〉《臺灣史研究》25:1(2018年3月)25:1,頁39-100。23.林玉茹,〈殖民地的產業治理與摸索―明治末年臺灣的官營日本人漁業移民〉,《新史學》24:3(2013年9月),頁95-133。24.林偉盛,〈論早期臺灣鹿皮貿易史的研究:由曹著《近世臺灣鹿皮貿易考》談起〉,《臺灣史研究》21:3 (2014年9月),頁181-218。25.林朝棨,〈臺灣化石脊椎動物目錄〉,收入陳兼善,《臺灣脊椎動物誌(上)》,臺北:臺灣商務,1993。26.姚秋如、張豈銘、曾建仁,〈鯨豚擱淺組織網與鯨豚生態探究〉,《臺灣林業》43:2(2017年4月),頁73-79。27.洪紹洋,〈1950 年代臺、日經濟關係的重啟與調整〉,《臺灣史研究》23:2(2016年6月),頁194-199。28.洪紹洋,〈中日合作策進會對臺灣經建計畫之促進與發展〉,《臺灣文獻》63:3(2012年9月),頁165-210。29.范玉廷,〈臺灣原住民族口頭傳說之島嶼試探--兼論sanasai的真實與想像問題〉,《有鳳初鳴年刊》13期(2017年5月),頁194-217。30.徐國賓,〈隨第一京丸出海捕鯨記〉,《漁友》72期(1957年6月),頁21-22。31.張隆志,〈從「舊慣」到「氏俗」 日本近代知識生產與通民地臺灣的文化政治〉,《臺灣文學研究集刊》第2期(2006年11月),頁38-39。32.張譽騰,〈英國博物學家史溫侯在臺灣的自然史調查經過及相關史料〉,《臺灣史研究》1:1(1994年6月),頁132-151。33.曹永和,〈臺灣史研究的另一個途徑—「臺灣島史」概念〉,《臺灣早期歷史研究續集》,臺北:聯經,2000,頁445-449。34.許樹恒,〈隨捕鯨船第一京丸出海觀察報告〉,《中國水產》54期(1957年6月),頁12-20。35.郭毓璞,〈保育臺灣海域的鯨豚!中華鯨豚協會曾鉦琮秘書長專訪〉,《科學月刊》621期(2021年9月),頁72-77。36.陳光祖,〈試論臺灣各時代的哺乳動物群及其相關問題--臺灣地區動物考古學研究的基礎資料之一(下篇)〉,《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71:2 (2000年6月),頁367-457。37.陳宗仁,〈1632年傳教士Jacinto Esquivel報告的解析——兼論西班牙佔領前期的臺灣知識與其經營困境〉,《臺灣文獻》61:3 (2010年9月),頁1-34。38.陳俊男,〈撒奇萊雅族研究史與評析〉,《政大民族學報》第26期(2007年12月),頁143-164。39.陳荔彤,〈論臺灣海洋政策〉,《臺灣海洋法學報》23期(2015年12月),頁1-33。40.陳國棟,〈上達天聽--乾隆八年苗栗通霄的鯨魚大擱淺事件〉,《臺灣文獻》(別冊)32 (2010年3月),頁2-13。41.陳從恭,〈臺灣新興的捕鯨業〉,《中國水產》296期(1977年8月),頁16-17。42.陳隆豐,〈國際捕鯨協會〉,《新世紀智庫論壇》82期(2018年6月),頁57-66。43.陳廣豪、顏嘉慶、蘇偉成,〈澎湖之海豚漁業〉,收錄於《臺灣省水產試驗所試驗報告》第26號(1976年4月),頁73-76。44.陳德勤,〈清代臺灣鯨目動物史料初探〉,《中華科技史學會學刊》15 (2010 年 12 月),頁38-45。45.曾品滄,〈鄉土食和山水亭:戰爭期間「臺灣料理」的發展(1937-1945)〉,《中國飲食文化》9:1(2013年4月),頁113-156。46.甯國平,〈浯江詩人林豪生平暨著述研究〉,《藝術論文集刊》25期(2015年10月),頁167-194。47.楊鴻嘉,〈臺灣產鯨類之研究〉,《臺灣省立博物館科學年刊》19卷(1976年12月),頁131-178。48.臺灣省水產試驗所高雄分所彭紹楠、郭永耀、李亁壽,〈臺灣鯨魚加工調查報告〉,《中國水產》54期(1957年6月),頁21-24。49.蔡昇璋,〈戰後初期臺灣的漁業技術人才(1945-1947)〉,《師大臺灣史學報》3(2010年3月),頁93-134。50.蔡政修,〈從紐約到江戶:美國的捕鯨事業如何敲開日本的國門?〉,收入於《現代日本的形成》,新北:遠足文化,2018,頁167-188。51.蔡政修、R. Ewan Fordyce、張鈞翔、林良恭 ,〈臺灣鯨豚化石研究回顧與現況(A Review and Status of Fossil Cetacean Research in Taiwan)〉,《臺灣生物多樣性研究》15:2 (2013年4月),頁115-117。52.蔡惠琴,〈從鯨魚到飛魚-原住民的魚類神話傳說與飲食文化〉,《中華飲食文化基金會會訊》13:4 (2007年11月),頁23-29。53.蔡然光,〈訪問捕鯨人〉,《漁友》69期(1957年3月),頁11。54.鄧郁生,〈日治時期阿美族女人島傳說的異域論述〉,《臺灣文學研究學報》15期(2012年1月),頁117-150。55.鄭維中,〈烏魚、土魠、虱目魚:多元脈絡下荷治至清領初期臺灣三種特色海產的確立〉,《臺灣史研究》25:2(2018年6月),頁1-60。56.鄭麗榕,〈臺灣動物史書寫的回顧與展望:以近二十年來為主的探討〉,《成大歷史學報》58(2020年6月),頁233-251。57.魏國彥,〈臺灣第四紀哺乳動物化石研究的回顧與前瞻〉,《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特刊》18(2007年9月),頁261-286。58.蘇品如,〈地質時代第三紀存廢爭議〉,《地質》35:3 (2016年9月),頁75-79。二、日文1.M生,〈鯨の話〉,《經友》8(1936年8月),頁39-48。2.大隅清治,〈日本海軍と鯨〉,《鯨研通信》370(1987年9月),頁97-101。3.大隅清治,〈国際捕鯨委員会/科学小委員会の変遷と日本との関係(V)北太平洋鯨類資源の管理問題 (その1)〉,《鯨研通信》467(2015年9月),頁1-15。4.丹桂之助,〈新竹州竹南郡及臺南州新化郡產イルカ科脊椎骨化石(臺灣產化石雜記VII)〉,《臺灣地學記事》8:7 (1937年9月),頁92-95。5.內藤正中,〈明治期島根漁民の朝鮮海進出〉,《經濟科學論集》18(1992年1月),頁1-20。6.木村美智子,〈日本近代化の一断面としての捕鯨 ─ジャパン・グラウンドを中心として─〉,《法政論叢》54:1(2018年7月),頁19-33。7.平坂恭介,〈恒春の海と見る〉,《科學の臺灣》3:4(1935年),頁9-16。8.平塚均,〈施政四十周年紀念臺灣博覽會水產關係展示概要〉,《臺灣水產雜誌》254(1936年5月),頁43-55。9.未詳,〈ガランビ沖の捕鯨成績〉,《まこと》215(1935年9月),頁8。10.未詳,〈臺灣少年行進曲〉,《黎明》31(1934年12月),頁16-17。11.伊藤祐雄,〈鯨ニ就テ(續)〉,《臺灣農友會會報》7 (1906年11月),頁52-57。12.伊藤祐雄,〈鯨ニ就テ〉,《臺灣農友會會報》6 (1906年9月),頁33-39。13.伊藤祐雄,〈鯨ニ就テ〉,《臺灣農友會會報》8 (1907年1月),頁37-42。14.宇仁義和,〈「鯨骨鳥居」は西欧の鯨骨門から転化した〉,《日本セトロジー研究》29(2019年10月),頁15-20。15.宇仁義和,〈社内文書に見る東洋捕鯨の事業場〉,《下関鯨類研究室報告》4(2016),頁12-35。16.早坂一郎,〈臺南州新化地方の化石哺乳類(犀の齒の產出)〉,《臺灣地學記事》3:10 (1932年11月),頁108-109。17.松浦義雄,〈日本近海に於ける座頭鯨の分布及び習性に就て〉,《日本水產學會誌》4:3(1935年9月),頁161-170。18.松浦義雄,〈北太平洋の鯨及び捕鯨業〉,《日本水產學會誌》5:3(1936年9月),頁202-210。19.宮上龜七,〈歐戰之影響於水產業〉,《臺灣水產雜誌》(1919年5月),頁1-7。20.草野生,〈恆春行(二)〉,《高雄時報》10(1927年),頁70-71。21.副島伊三,〈時局と水產の重要性〉,《新竹州時報》28(1939年9月),頁26-31。22.渡邊洋之,〈捕鯨問題における「文化」表象の政治性について〉,《環境社会學研究》4(1998年10月),頁219-234。23.鈴木作太郎 ,〈海龜に助けられた話〉,收錄於《臺灣の蕃族研究》,臺北:臺灣史籍刊行會,1932,頁147-148。24.臺灣海陸產業株式會社,〈第五回營業報告書〉,《臺灣水產協會》9(1916年9月)頁98-99。25.臺灣海陸產業株式會社,〈第六回營業報告書〉,《臺灣水產協會》21(1917年9月),頁74-75。26.臺灣海陸產業株式會社,〈漁別結成表〉,《臺灣水產協會》21(1917年9月),附錄頁。27.蒔田德義,〈養豚飲料として大荳粕の無機成分缺乏に對する蒸製鯨骨粉の共用に就て〉,收錄臺灣總督府中央研究所,《臺灣總督府中央研究所農業部彙報第百一號 大豆粕養豚飼料化試驗報告第一報》,臺北:臺灣總督府中央研究所,1934,頁15-16。28.橋本としはる,〈臺灣の名勝郵便スタンプ〉,《臺灣遞信協會雜誌》121(1932年2月),頁67-71。29.鹽原時三郎,〈鵞鑾鼻神社建立に就て〉,《臺灣遞信協會雜誌》93(1929年8月),頁2-7。三、西文1.Aguilar Jr, Filomeno V. “"Filibustero", Rizal, and the Manilamen of the Nineteenth Century.” Philippine Studies59:4(december 2011): 429-426.2.Anon. “Notices of the whale fishery in the Chinese seas, as conducted by the inhabitants of the coasts.” Chinese Repository 12(November 1864):608-610.3.fajardo, Kale bantigue. “Manila Men,” in Asian American Society: An Encyclopedia, edited by Mary Yu Danico 655. New Yor: Sage Publications,2014.4.Gerritsz,Hessel. “Histoire du pays nommé Spitsberghe.” in Early Dutch and English Voyages to Spitsbergen in the Seventeenth Century, edited by William Martin Conway,13-38. London: Hakluyt Society, 1904.5.Hirasaka, Kyosuke. “ The occurrence of the dugong in Formosa.” Memoirs of the Faculty of Science and Agriculture Taihoku Imperial University 7:1(October 1932):1-4.6.Huang,Tunyow.“ A new species of a whale tympanic bone from Taiwan, China.” Transactions and proceedings of the Paleontological Society of Japan. New series 1966:61(April 1966): 183-187.7.Jackson,Jennifer A. et al. “Global diversity and oceanic divergence of humpback whales (Megaptera novaeangliae).” 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B: Biological Sciences 28:1(July 2014):1-10.8.Shoemaker,Nancy. “Oil, Spermaceti, Ambergris, and Teeth: Products of the Nineteenth- Century Pacific Sperm-Whaling Industry.” in New Histories of Pacific Whaling,17-21. Munich: Rachel Carson Center, 2019.9.Swinhoe, Robert. “Catalogue of the Mammals of China (south of the River Yangtsze) and of the Island of Formosa.” Proceedings of the Zoological Society of London (1870):615-653.10.Swinhoe, Robert. “On the Mammals of the Island of Formosa (China).” Proceedings of the Zoological Society of London (1862):347-365.肆、學位論文1.Burcin,Terry. “Commodore Perry’s 1853 Japanese Expedition: How Whaling Influenced the Event that Revolutionized Japan.” M.A. thesis. Virginia Polytechnic Institute and State University, 2005.2.小池拓人,〈日本帝國體制下的臺灣豬隻〉,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21。3.王俊昌,〈日治時期臺灣水產業之研究〉,嘉義:國立中正大學歷史學系博士論文,2006。4.王慧瑜,〈日治時期臺北地區日本人的物質生活 (1895-1937)〉,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5.何鳳嬌,〈戰後初期臺灣土地的接收與處理(1945-1952)〉,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所博士論文,2003。6.余欣怡,〈臺灣鄰近海域大翅鯨的歌曲及鯨豚通訊演化〉,高雄:國立中山大學海洋生物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7.吳柏勳,〈美援與臺灣遠洋漁業之發展(1951-1965)〉,桃園: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8.杜晉元,〈日本捕鯨問題-關於鯨魚資源利用所造成的衝突-〉,臺北:中國文化大學日本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11。9.沙大禹,〈清代地方志中的鯨魚資源研究〉,山東:中國海洋大學歷史地理學碩士論文,2012。10.周育聖,〈臺灣神話傳說與故事中的海洋文化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文化與語言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11.周泳恩,〈臺灣民間故事的「海洋幻想」研究〉,臺中: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所碩士論文,2015。12.林怡君,〈戰後臺灣海洋文學研究〉,臺南:國立成功大學臺灣文學系碩士論文,2007。13.柯加恩,〈何謂本土—論王家祥小說對本土的思考與轉折〉,嘉義:南華大學文學系碩士論文,2018。14.徐宗潔,〈臺灣鯨豚寫作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15.許先媜,〈臺東縣關山鎮地方發展的特色〉,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2007。16.陳德智,〈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海洋漁業調查試驗事業之研究(1895-1945)〉,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博士論文,2019。17.陳守金,〈王家祥及其散文研究〉,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國文教學碩士論文,2012。18.黃明德,〈花東賞鯨業的發展與變遷〉,臺東:國立臺東大學區域政策與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19.黃品儒,〈在食之外:日治時期臺灣食譜中的文化與政治意涵〉,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18。20.楊政源,〈海洋文學在臺灣文學場域的興起──以夏曼.藍波安與廖鴻基為觀察核心〉,嘉義: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系暨研究所博士論文,2012。21.楊珮琪,〈認同的歸屬與凝聚 ─Sasalah’部落的社會組織與儀式變遷〉,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碩士論文,2017。22.楊博任,〈荷治時期臺灣的漁業〉,臺南:長榮大學臺灣研究所碩士論文,2012。23.葉建成,〈臺灣東南海域鯨豚種類、分佈與棲地特性〉,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動物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24.葉神保,〈排灣族caqovoqovolj(內文)社群遷徙與族群關係的探討〉,花蓮: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25.雷明聖,〈太麻里鄉香蘭地區的聚落發展與變遷〉,臺東:國立臺東大學公共與文化事務學系碩士論文,2014。26.劉咏絮,〈與鯨豚對話──劉克襄與廖鴻基的鯨豚書寫探究〉,臺中: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8。27.蔡昇璋,〈興策拓海:日治時代臺灣的水產業發展〉,臺北: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博士論文,2016。28.鄭旭益,〈抹香鯨(Physeter macrocephalus L.)龍涎香素之化學轉變與生物活性研究〉,高雄:國立中山大學海洋資源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29.簡玉妍,〈臺灣環保散文研究—以1970-1990年代為範圍〉,臺中:國立中興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2010。伍、報紙資料《中央社》《中國時報》《民生報》《自由時報》《朝日新聞》《經濟日報》《僑務電子報》《臺灣日日新報》《臺灣民聲日報》《聯合報》《讀賣新聞》陸、報告書相關1.王愈超,《墾丁國家公園鄰近海域鯨豚類生物調查研究》,收入《保育研究報告》107 ,屏東:內政部營建署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 ,2000,未出版。2.王愈超等,《綠島海域鯨豚動物相調查》,內政部營建署委託辦理報告,2008年,未出版,參考「海洋國家公園管理處」:https://www.marine.gov.tw/filesys/dlarea/55/file2.pdf。3.原田環、藤井賢二,〈3.資料編朝鮮の水産業開発に関する文献リスト(1887~2014)〉,「第3期『竹島問題に関する調査研究』最終報告書」(2015年8月)。4.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2020全年度擱淺報告」(2021年2月9日),網址:https://www.oca.gov.tw/userfiles/A47020000A/files/109年年度擱淺報告最新.pdf。5.國立臺灣海洋大學,「108 年度臺灣周邊鯨豚族群調查計畫」(2019年12月19日)。柒、網頁與資料庫一、資料庫1.「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參考網址:https://twblg.dict.edu.tw/holodict_new/default.jsp2.Japan Digital Archives Center,「企業史料整合資料庫(Busenss Archives Online)」,參考網址:https://j-dac.jp/infolib/meta_pub/G0000004kigyo3.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近代史史料全文資料庫」,參考網址:https://mhdb.mh.sinica.edu.tw/mhtext/index.php4.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線上臺灣歷史辭典」,參考網址:http://lib.wordpedia.com/index.php?md=th_index&cl=other&at=precursor5.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臺灣文獻叢刊資料庫」,參考網址:http://tcss.ith.sinica.edu.tw/cgi-bin/gs32/gsweb.cgi/ccd=624ml1/webmge?db=article(本文地方志、遊記相關書籍,主要使用此資料庫)6.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臺灣史檔案資源系統」,參考網址:http://tais.ith.sinica.edu.tw/sinicafrsFront/index.jsp,7.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臺灣總督府職員錄資料庫」,參考網址:http://who.ith.sinica.edu.tw/mpView.action8.中央研究院數位文化中心,「臺灣生命大百科」,參考網址:https://taieol.tw/pages/735459.中研院人社中心GIS專題中心,「臺灣百年歷史地圖」,參考網址:http://gissrv4.sinica.edu.tw/gis/twhgis/ 。10.中研院臺灣史研究所,「臺灣日記知識庫」,參考網址:https://taco.ith.sinica.edu.tw/tdk/首頁11.國史館臺灣文獻館,「中華民國地方議會議事錄資料庫」,參考網址:https://journal.th.gov.tw12.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數位典藏館,「日治時期繪葉書」,參考網址:https://dl.lib.ntu.edu.tw/s/ntu_digital/page/all13.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數位典藏館,「臺灣舊照片資料庫」,參考網址:https://dl.lib.ntu.edu.tw/s/photo/page/Home ,14.國立臺灣大學數位人文研究中心,「度量衡單位換算系統」(2011),參考網址:http://thdl.ntu.edu.tw/thdl_tool/weight_measure/15.國立臺灣圖書館,「日治時期期刊影像系統」,參考網址:http://stfj.ntl.edu.tw16.國立臺灣圖書館,「日治時期圖書影像系統」,參考網址:http://stfb.ntl.edu.tw/17.惠更斯荷蘭歷史研究所(Huygens ING),「De dagregisters van het kasteel Zeelandia, Taiwan 1629-1662」,參考網址:http://resources.huygens.knaw.nl/retroboeken/taiwan/#page=0&accessor=toc&view=homePane18.臺灣大學數位人文研究中心,「臺灣歷史數位圖書館」,參考網址:http://thdl.ntu.edu.tw/THDL/RetrieveDocs.php二、網路(一)文章1.我是小編,〈臺灣正掙扎擱淺,還是頭準備遨遊大海的鯨魚?〉,「MATA.TAIWAN」,2014年3月25日,參考網址:https://www.matataiwan.com/2014/03/25/taiwan-as-a-whale/,2.祝平一,〈戰後臺灣漁業資源之接收(1945-1950)〉,收入於「歷史學柑仔店」,參考網址:https://kamatiam.org/。3.陳仁勇,〈1965年澎湖沙港捕捉海豚景象〉,澎湖縣政府文化局,「澎湖島嶼生活記憶」(2020年),網址:http://61.219.110.117。4.陳韋聿,〈生在臺灣的我們,聽過幾個臺灣與鯨魚的故事?〉,「故事:寫給所有人的歷史」(2017)網址:https://storystudio.tw/article/gushi/whale-story-and-tw/。5.陳瑩,〈所以說大翅鯨到底有幾種?〉,「鯨群網頁」:https://haideeya.wordpress.com。6.陳瑩,〈鬚鯨一家親:全基因體分析揭露鬚鯨混血與種化歷史〉,「鯨群網頁」:https://haideeya.wordpress.com。7.楊鴻嘉,〈臺灣鯨類研究二十年回顧錄〉,「第八屆鯨類生態與保育研討會」(2000年),網址:https://e-info.org.tw/issue/thesis/whale/issue-thesis01032301.htm8.葉建成,〈認識臺灣的海洋哺乳類動物〉,收錄於「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內文章,網址:http://www.nmmst.gov.tw/other/B120-wc.pdf 。9.蔡阿修,〈燭光晚餐、抹香鯨與美國的崛起〉(2015年12月),「故事:寫給所有人的歷史」,網址:https://storystudio.tw/article/gushi/。10.蔡政修,〈【鯨彩一生】水肥煉金術──龍涎香〉,文章取自「環境資訊中心(TEIA)」網址:https://e-info.org.tw/node/102510。(二)網站1.「The John Milton Reading Room」:https://www.dartmouth.edu/~milton/reading_room/pl/book_7/text.shtml。2.「中華鯨豚協會」,參考網址:http://www.whale.org.tw/index.php。3.「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參考網址:https://vod.tfi.org.tw/index.php/Video/4677。4.「國家電影及影視文化中心」,參考網址: https://docs.tfi.org.tw/zh-hant/film/6062。5.「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參考網址:https://www.iucnredlist.org/species/2477/156923585。6.「喜樂島聯盟總部」,參考網址:https://www.formosaparty.org/blank-1。7.「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參考網址:https://www.kuroshio.org.tw/newsite//index.php。8.「環境資訊中心(TEIA)」參考網址:https://e-info.org.tw/taxonomy/term/46907 。9.美國國家海洋漁業局(NOAA Fisheries),「Marine Mammal Protection Act,1972」,參考網址:https://www.fisheries.noaa.gov。10.國際捕鯨協會官方網址,「 The International Whaling Commission (IWC)」,參考網址:https://iwc.int/members。11.彭明敏文教基金會,「鯨魚網站」,參考網址:https://www.hi-on.org/index.php。 zh_TW dc.identifier.doi (DOI) 10.6814/NCCU202200211 en_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