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blications-Theses

Article View/Open

Publication Export

Google ScholarTM

NCCU Library

Citation Infomation

Related Publications in TAIR

題名 中晚唐的秩序建構書寫研究
A Study on the Writing of Order Construction in the Middle and Late T`ang Dynasty
作者 王志浩
Wang, Chih-Hao
貢獻者 林啟屏
Lin, Chi-Ping
王志浩
Wang, Chih-Hao
關鍵詞 中晚唐
秩序
自然
國家
社會
想像
Middle and Late T’ang Dynasty
Order
Nature
Country
Society
Imaginary
日期 2022
上傳時間 8-Feb-2023 15:13:22 (UTC+8)
摘要   「秩序」是中國古典時期的重要議題,惟傳統涉及唐代「秩序」問題研究,絕大多數是落在政治制度層面,將唐帝國劃分成內、外兩個部分看待:就內部而言,注重胡、漢不同族群間的交流;就外部來說,則著眼於唐朝與周邊國家互動之「國際秩序」,乃至整體的「世界秩序」。時至今日,學界依舊賡續著這類以帝國為主體之研究視域。
  與過去不同的是,本論文選擇自中晚唐不同體裁之書寫中,抉發出裡頭所蘊含的「秩序」思維,尤其留意安史亂事如何對唐人內心產生強烈衝擊,從而直接或間接地促使他們採取某種「建構秩序」行動。這種以「人」為主體的研究視野下,一方面可脫離傳統論述之窠臼;另一方面,當討論對象,不再侷限於抽象的國家觀念,更有助我們理解,「人」在面臨困境時候,其判斷、抉擇及行動之意義,進而彰顯人文價值的重要性。
  本論文把握「秩序」這道核心命題,透過「自然秩序」、「國家秩序」、「社會秩序」、「想像秩序」四個面向,欲由宇宙到個人,自整體到個體,從外部到內心,以此掌握中晚唐人們試圖重新建構秩序的心靈及行動。循此進路,本論文開展出下述四項論題:
  第一,「自然秩序」書寫:以人與「天」、「自然」之互動為基礎,探討唐代統治集團,怎麼看待「天」、「自然」,尤其是碰上威脅民眾生命財產安全的災異,他們會採取哪些應對措施。此外,更為關鍵的是,在中唐前後,傳統的「自然秩序」觀點有所鬆動,天人思維產生明顯的轉折。這也影響到「後安史之亂」時期的自然災異書寫特色,呈現出由「自咎」演變成「犧牲」之變化。
  第二,「國家秩序」書寫:考察唐代三部重要類書之編纂過程,及其所折射出的國家秩序建構意義。從編纂者的立場來說,類書之編纂行動,一方面深化了他們自身既有的人倫秩序觀念;另一方面,在揀擇的過程中,擯棄、排斥、刪去不適宜的典故和事蹟,避免讀者的仿效,則能祛除未來任何危害國家秩序的隱患。反過來看,自文人讀者的角度觀察,類書一來是他們理解世界的基礎讀物,二來更是其入仕的敲門磚。也就是說,類書從編纂、傳鈔到散布,一系列的過程提供唐人「正確的」知識和世界觀;同時,唐代選舉制度的鼓勵,讓文人潛移默化之下,服膺類書所形塑的道德觀念,而這正是唐帝國的國家秩序建構過程。
  第三,「社會秩序」書寫:查考接受典籍所塑造的秩序觀念,躋身朝堂、成為官僚之士人群體,如何面對現實的人間世界。相較過去,帝國遼闊版圖下的唐代士人,一旦有過錯往往會遭遇貶謫之苦,尤其是謫遷至遠離核心區域的「南方」,這種情形在文獻裡已是屢見不鮮。透過研究可知,謫遷異地的士人群體,依舊恪守「士」之職分,積極從事教化行動,維繫中唐以降地方社會秩序之穩定。
  第四,「想像秩序」書寫:中晚唐時期,大量湧現的「傳」文和小說,折射出現實環境之外,文人群體內心嚮往、進而透過文學筆法建構的理想樣態。這種「想像秩序」指的是文人依循個人的道德價值為基準,運用文學筆法,建立一種完滿的、合理的世界。唐人頻繁敘述盛世和亂事,利用「傳」體援引「故事」、述說「記憶」,藉此召喚集體記憶。不僅如此,他們更製造「冥界」、「夢境」、「幻境」等三種「他界」,指向現實人間秩序之重新安頓。這些作品一方面展露文人內心種種不安、無奈、焦慮與徬徨感;另一方面,則映照出其所構築的合理世界。
  "Order" was an important issue in the classical Chinese period, but the traditional research on "order" in the T’ang Dynasty mostly fell on the political system level, dividing the T’ang Empire into two parts: internal and external. It focuses on the exchanges between different ethnic groups of Hu and Han; externally, it focuses on the "international order" of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T’ang Dynasty and neighboring countries, and even the overall "world order". To this day, the academic circles continue to pursue this kind of research horizon with empire as the main body.
  Different from the past, this dissertation selects from the writings of different genres in the middle and late T’ang Dynasty, and selects the "order" thinking contained in it, especially pays attention to how the An-Shi riots had a strong impact on the hearts of the T’ang people, thus directly or indirectly prompting them. Take some sort of "order-building" action. This kind of research perspective with "people" as the main body can, on the one hand, break away from the stereotypes of traditional discourse; In difficult times, the significance of its judgments, choices and actions, and then highlight the importance of humanistic values.
  This dissertation grasps the core proposition of "order", through the four aspects of "natural order", "national order", "social order", and "imaginary order", it wants to go from the universe to the individual, from the whole to the individual, from the outside to the heart, in order to grasp the minds and actions of people in the middle
and late T’ang Dynasty trying to rebuild the order. Following this approach, this paper develops the following four themes:
  First, the writing of "natural order": based on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man and "heaven" and "nature", it explores how the ruling clique in the T’ang Dynasty viewed "heaven" and "nature", especially when encountering threats to the safety of people`s lives and property. What are the measures they will take in response to disasters? In addition, and more importantly, before and after the Middle T’ang Dynasty, the traditional view of "natural order" was loosened, and there was an obvious turning point in the thinking of heaven and man. This also affected the writing characteristics of natural disasters during the "Post-Anshi Rebellion" period, showing a change from "self-blame" to "sacrifice".
  Second, the writing of "national order": examine the compilation process of the three important books in the T’ang Dynasty, and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national order reflected in it. From the editor`s point of view, the compilation of similar books, on the one hand, deepens their own concept of human relations and order; Readers` imitation can eliminate any hidden dangers that may endanger national order in the future. On the other han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iterati readers, class books are firstly the basic reading materials for them to understand the world, and secondly, they are the stepping stones for them to become officials. That is to say, the series of processes from compilation, circulation to dissemination of books provided T’ang people with "correct" knowledge and worldview; at the same time, the encouragement of the electoral system in the T’ang Dynasty made literati subtly obey the moral concepts shaped by books , and this was the process of constructing the state order of the T’ang Empire.
  Third, the writing of "social order": examine how to accept the concept of order shaped by classics, join the court and become a group of bureaucrats, and how to face the reality of the human world. Compared with the past, scholars of the T’ang Dynasty under the vast territory of the empire often suffered relegation once they made mistakes, especially when they moved to the "south" far away from the core area. This situation is not uncommon in the literature. Through research, it can be seen that the groups of scholars who have been exiled to other places still abide by the duties of "scholars", actively engage in educational activities, and maintain the stability of local social order since the Middle T’ang Dynasty.
  Fourth, writing in "imaginary order": In the middle and late T’ang Dynasty, a large number of "biographical" texts and novels emerged, reflecting the ideal state of the literati group`s inner yearning outside the real environment, and then constructed through literary brushwork. This "imaginary order" refers to the establishment of a complete and rational world by literati based on personal moral values and using literary techniques. T’ang people frequently narrated prosperous times and chaotic events, using the "biography" style to invoke "story" and narrate "memory" to summon collective memory. Not only that, but they also created three "other worlds" such as "underworld", "dreamland", and "illusion", pointing to the re-arrangement of the order in the real world. On the one hand, these works reveal all kinds of unease, helplessness, anxiety and hesitation in the literati`s heart; on the other hand, they reflect the rational world constructed by them.
參考文獻 一、古籍原典
漢‧司馬遷:《史記》(北京:中華書局,1963年)。
漢‧孔安國傳,唐‧孔穎達疏;廖名春、陳明整理:《尚書正義》(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
漢‧班固著,唐‧顏師古注:《漢書》(北京:中華書局,2012年)。
漢‧鄭玄注,唐‧孔穎達疏;龔抗雲整理:《禮記正義》(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
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王輝整理:《儀禮注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漢‧劉熙:《釋名》(上海:商務印書館,1939年)。
魏‧徐幹撰;孫啓治解詁:《中論解詁》(北京:中華書局,2014年)。
晉‧陳壽撰,南朝宋‧裴松之注;陳乃乾校點:《三國志》(北京:中華書局,1964年)。
南朝宋‧范曄撰,唐‧李賢等注:《後漢書》(北京:中華書局,2012年)。
南朝宋‧劉義慶撰;徐震堮校箋:《世說新語校箋》(北京:中華書局,2001年)。
南朝梁‧劉勰著;詹鍈義證:《文心雕龍義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南朝梁‧蕭統編,唐‧李善注:《文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唐‧歐陽詢撰;汪紹楹校:《藝文類聚》(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唐‧房玄齡等撰:《晉書》(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
唐‧魏徵、令狐德棻撰:《隋書》(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
唐‧李延壽:《南史》(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
唐‧李延壽:《北史》(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
唐‧徐堅等著:《初學記》(北京:中華書局,2016年)。
唐‧劉知幾撰,清‧浦起龍釋;白玉崢校點:《史通通釋》(臺北:藝文印書館,1978年)。
唐‧吳競:《貞觀政要》(臺北:宏業書局,1999年)。
唐‧劉餗撰;程毅中點校:《隋唐嘉話》(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
唐‧李林甫等撰;陳仲夫點校:《唐六典》(北京:中華書局,2014年)。
唐‧杜甫著,清‧楊倫箋注:《杜詩鏡銓》(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唐‧封演撰;趙貞信校注:《封氏聞見記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
唐‧戴孚撰;方詩銘輯校:《廣異記》(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
唐‧杜佑:《通典》(北京:中華書局,2012年)。
唐‧陸贄撰;王素點校:《陸贄集》(北京:中華書局,2019年)。
唐‧韓愈著;馬其昶校注,馬茂元整理:《韓昌黎文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
唐‧韓愈著;劉真倫、岳珍校注:《韓愈文集彙校箋注》(北京:中華書局,2013年)。
唐‧韓愈著;錢仲聯集釋:《韓昌黎詩繫年集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唐‧劉禹錫撰;《劉禹錫集》整理組點校:《劉禹錫集》(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
唐‧白居易:《白氏六帖事類集》(臺北:新興書局,1969年)。
唐‧白居易著;朱金城箋校:《白居易集箋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
唐‧柳宗元撰;尹占華、韓文奇校注:《柳宗元集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13年)。
唐‧元稹著;冀勤點校:《元稹集》(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
唐‧李德裕撰;丁如明校點:《次柳氏舊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
唐‧李復言撰;田松青校點:《續玄怪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
唐‧劉肅撰;許德楠、李鼎霞點校:《大唐新語》(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
唐‧劉肅等撰;恒鶴等校點:《大唐新語(外五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
唐‧杜牧:《樊川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唐‧段成式撰;曹中孚校點:《酉陽雜俎》(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
唐‧薛用弱:《集異志》(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
唐‧范攄撰;唐雯校箋:《雲溪友議校箋》(北京:中華書局,2018年)。
唐‧陳翰編;李小龍校證:《異聞集校證》(北京:中華書局,2019年)。
後晉‧劉昫等撰:《舊唐書》(北京:中華書局,1975年)。
五代‧王仁裕等撰;丁如明等校點:《開元天寶遺事(外七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
宋‧薛居正等撰:《舊五代史》(北京:中華書局,1976年)。
宋‧徐鉉撰;白化文點校:《稽神錄》(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宋‧王溥撰;牛繼清校證:《唐會要校證》(西安:三秦出版社,2012年)。
宋‧李昉等撰:《太平御覽》(北京:中華書局,1995年)。
宋‧李昉等編:《太平廣記》(北京:中華書局,2014年)。
宋‧李昉等編:《文苑英華》(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
宋‧王欽若等編纂;周勛初等校訂:《冊府元龜(校訂本)》(南京:鳳凰出版社,2006年)。
宋‧歐陽修撰,宋‧徐無黨註:《新五代史》(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
宋‧歐陽修、宋祁等撰:《新唐書》(北京:中華書局,1975年)。
宋‧歐陽修:《歐陽修全集》(北京:中華書局,2001年)。
宋‧司馬光編著,元‧胡三省音註:《資治通鑑》(北京:中華書局,1976年)。
宋‧呂大防等撰;徐敏霞校輯:《韓愈年譜》(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宋‧蘇軾,清‧馮應榴輯注;黃任軻、朱懷春校點:《蘇軾詩集合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宋‧王讜撰;周勛初校證:《唐語林校證》(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
宋‧鄭樵撰;王樹民點校:《通志二十略》(北京:中華書局,1995年)。
明‧吳訥等著:《文體序說三種》(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6年)。
明‧吳訥著;淩郁之疏證:《文章辨體序題疏證》(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6年)。
明‧胡應麟:《少室山房筆叢》(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9年)。
清‧顧炎武著;陳垣校注:《日知錄校注》(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7年)。
清‧王夫之著;舒士彥點校:《讀通鑑論》(北京:中華書局,2013年)。
清‧吳任臣撰;徐敏霞、周瑩點校:《十國春秋》(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
清‧康熙御製;王全點校:《全唐詩》(北京:中華書局,1960年)。
清‧彭定求等編;中華書局編輯部點校:《全唐詩(增訂本)》(北京:中華書局,1999年)。
清‧永瑢、紀昀等纂修:《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清‧焦循撰;沈文倬點校:《孟子正義》(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
清‧劉寶楠撰;高流水點校:《論語正義》(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
清‧王先謙撰;沈嘯寰、王星賢點校:《荀子集解》(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
清‧孫詒讓撰;王文錦、陳玉霞點校,《周禮正義》(北京:中華書局,2013年)。
丁福保輯:《歷代詩話續編》(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
上海古籍出版社編:《唐五代筆記小說大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上海古籍出版社編:《清代詩文集彙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
上海師範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編:《全宋筆記》(鄭州:大象出版社,2018年)。
王利器:《顏氏家訓集解(增補本)》(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
何寧:《淮南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
李步嘉校釋:《越絕書校釋》(北京:中華書局,2013年)。
李劍國輯校:《唐五代傳奇集》(北京:中華書局,2015年)。
周紹良主編:《全唐文新編》(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0年)。
周紹良主編:《唐代墓誌彙編》(上海:上海世紀出版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周翠英:《《演繁露》註》(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8年)。
徐元誥撰;王樹民、沈長雲點校:《國語集解(修訂本)》(北京:中華書局,2013年)。
馬承源主編:《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曾棗莊、劉琳主編:《全宋文》(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6年)。
黃暉:《論衡校釋(附劉盼遂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
楊伯峻:《春秋左傳注》(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
趙超:《漢魏南北朝墓誌彙編》(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2年)。
劉俊文箋解:《唐律疏議箋解》(北京:中華書局,2015年)。
劉曉東等點校:《二十五別史》(濟南:齊魯書社,2000年)。

二、近人著作
(一)中文資料(含翻譯論著)
《法國漢學》編委會編:《法國漢學》(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98年),第三輯。
于賡哲:《唐代疾病、醫療史初探》(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1年)。
中國唐代文學學會、西北大學文學院、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主編:《唐代文學研究》(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年),第11輯。
中國唐代文學學會、西北大學文學院、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主編:《唐代文學研究》(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0年),第13輯。
中國唐代學會、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系、國立中正大學歷史系主編:《唐代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高雄:麗文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
中國唐代學會編輯委員會編:《第二屆唐代文化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5年)。
仇鹿鳴:《長安與河北之間:中晚唐的政治與文化》(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18年)。
卞孝萱:《卞孝萱文集》(南京:鳳凰出版社,2010年)。
方震華:《權力結構與文化認同:唐宋之際的文武關係(875-1063)》(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9年)。
毛漢光:《中國中古社會史論》(臺北:聯經出版,1988年)。
毛漢光:《中國中古政治史論》(臺北:聯經出版,2004年)。
王仲犖:《隋唐五代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王汝濤:《唐代小說與唐代政治》(長沙:岳麓書社,2005年)。
王勛成:《唐代銓選與文學》(北京:中華書局,2001年)。
王壽南:《唐代的宦官》(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4年)。
王夢鷗:《唐人小說研究四集》(臺北:藝文印書館,1978年)。
王夢鷗:《唐人小說校釋》(臺北:正中書局,1983年)。
王德權:《為士之道──中唐士人的的自省風氣》(臺北:政大出版社,2012年)。
王燕華:《中國古代類書史視域下的隋唐類書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8年)。
牟發松:《漢唐歷史變遷中的社會與國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
余英時:《士與中國文化》(上海:上海出版社,2008年)。
余英時:《中國知識分子論》(河南:河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
余英時:《中國知識階層史論(古代篇)》(臺北:聯經出版,2010年)。
余英時:《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臺北:聯經出版,1987年)。
呂妙芬:《孝治天下:《孝經》與近世中國的政治與文化》(臺北:聯經出版,2011年)。
宋子俊等主編:《中國古代小說戲劇研究叢刊》(蘭州:甘肅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五輯。
宋史座談會編:《宋史研究集》(臺北:國立編譯館中華叢書委員會,1984年),第三輯。
宋正海主編:《中國古代重大自然災害和異常年表總集》(廣東:廣東教育出版社,1992年)。
李孝聰主編:《唐代地域結構與運作空間》(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3年)。
李宗為:《唐人傳奇》(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李建民主編:《生命與醫療》(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05年)。
李貞德主編:《中國史新論:性別史分冊》(臺北:聯經出版,2009年)。
李貞慧主編:《中國敘事學:歷史敘事詩文》(新竹:國立清華大學出版社,2016年)。
李華瑞主編:《「唐宋變革」論的由來與發展》(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10年)。
李隆獻:《復仇觀的省察與詮釋:先秦兩漢魏晉南北朝隋唐編》(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2年)。
李碧妍:《危機與重構:唐帝國及其地方諸侯》(北京:北京師範大學書版社,2015年)。
李劍國:《古稗斗筲錄:李劍國自選集》(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4年)。
李劍國:《唐五代志怪傳奇敘錄》(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1993年)。
李奭學、黎子鵬主編:《中外宗教與文學裏的他界書寫》(臺北:中研院文哲所,2015年)。
李學勤:《中國古代文明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9年)。
李學勤:《李學勤早期文集》(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7年)。
李鵬飛:《唐代非寫實小說之類型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
杜文玉主編:《唐史論叢》(西安:三秦出版社,2009年),第十一輯。
杜文玉主編:《唐史論叢》(西安:三秦出版社,2016年),第二十二輯。
杜文玉主編:《唐史論叢》(西安:三秦出版社,2020年),第三十輯。
邢義田:《中世紀以前的地域文化、宗教與藝術》(臺北:中研院史語所,2002年)。
邢義田:《秦漢史論稿》(臺北:東大圖書出版,1987年)。
周紹良:《唐傳奇箋證》(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0年)。
周勛初:《周勛初文集》(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0年)。
季旭昇主編;陳美蘭、蘇建洲、陳嘉凌合撰:《《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二)》讀本》(臺北:萬卷樓,2003年)。
定宜庄等主編:《口述史讀本》(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
尚永亮:《唐五代逐臣與貶謫文學研究》(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7年)。
林紓:《韓柳文研究法‧柳文研究法》(臺北:廣文書局,1998年)。
林啓屏:《從古典到正典:中國古代儒學意識之形成》(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7年)。
林淑貞:《對蹠與融攝:唐人生命情調與審美風尚》(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16年)。
林朝成、張瑞麟主編:《第一屆《群書治要》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萬卷樓出版社,2020年)。
林慶彰、蔣秋華主編:《啖助新《春秋》學派研究論集》(臺北:中研院文哲所,2002年)。
竺可楨:《竺可楨全集》(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4年)。
邱仲麟主編:《中國史新論──生活與文化分冊》(臺北:中央研究院、聯經出版,2013年)。
邵穎濤:《唐代敘事文學與冥界書寫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4年)。
金春峰:《漢代思想史(增補版)》(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年)。
侯外廬主編:《中國思想史綱》(臺北:五南出版社,1993年)。
侯外廬主編:《中國思想通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年),第四卷上冊。
侯旭東:《北朝村民的生活世界:朝廷、州縣與村里》(北京:商務印書館,2015年)。
姜廣輝主編:《中國經學思想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年),第二卷。
思想史編委會編著:《思想史3:盧梭與早期中國共和》(臺北:聯經出版,2014年)。
政大中文系主編:《第三屆漢代文學與思想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2000年)。
柯慶明:《古典中國實用文類美學》(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6年)。
柳立言:《宋代的家庭和法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胡可先:《唐代重大歷史事件與文學研究》(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7年)。
胡戟等主編:《二十世紀唐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年)。
胡道靜:《中國古代典籍十講》(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4年)。
胡適:《胡適文存》(臺北:遠流出版社,1986年)。
胡寶國:《漢唐間史學的發展(修訂本)》(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4年)。
范家偉:《大醫精誠:唐代國家、信仰與醫學》(臺北:東大圖書出版,2007年)。
唐光榮:《唐代類書與文學》(成都:巴蜀書社,2008年)。
孫昌武:《柳宗元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
孫國棟:《唐宋史論叢》(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
孫筱:《兩漢經學與社會》(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年)。
徐復觀:《兩漢思想史》(臺北:學生書局,1985年),卷二。
袁行霈主編:《國學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年),第三十卷。
高明士:《天下秩序與文化圈的探索:以東亞古代的政治與教育為中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高明士:《律令法與天下法》(臺北:五南出版社,2012年)。
高明士主編:《中國史研究指南II:魏晉南北朝史‧隋唐五代史》(臺北:聯經出版,1990年)。
高明士主編:《東亞傳統家禮、教育與國法(二):家內秩序與國法》(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5年)。
高明士主編:《唐律與國家秩序》(臺北:元照出版,2013年)。
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主編:《出土文獻研究視野與方法》(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2017年),第六輯。
康韻梅:《唐代小說承衍的敘事研究》(臺北:里仁書局,2005年)。
張友鶴選註:《唐宋傳奇選》(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年)。
張文昌:《制禮以教天下──唐宋禮書與國家社會》(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2年)。
張火慶:《古典小說的人物形象》(臺北:里仁書局,2006年)。
張希清:《中國科舉制度通史(宋代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年)。
張國剛:《大唐氣象:制度、家庭與社會》(香港:三聯書店,2017年)。
張國剛:《唐代藩鎮研究(增訂版)》(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年)。
張新科:《唐前史傳文學研究》(西安:西北大學出版社,2003年)。
張滌華:《類書流別(修訂本)》(北京:商務印書館,1985年)。
張廣達:《史家、史學與現代學術》(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年)。
張躍:《唐代後期儒學》(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
張躍:《唐代後期儒學的新趨向》(臺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
章士釗:《柳文指要》(上海:文匯出版社,2007年)。
許倬雲、張廣達編:《唐宋時期的名分秩序》(臺北:政大出版社,2015年)。
郭伯恭:《宋四大書考》(長沙:商務印書館,1940年)。
陳岸峰:《回首望長安:杜甫書寫的「安史之亂」》(香港:中華書局,2018年)。
陳玨:《初唐傳奇文鈎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陳玨主編:《唐代文史的新視野──以物質文化為主》(臺北:聯經出版,2015年)。
陳玨主編:《漢學典範大轉移:杜希德與「金萱會」》(臺北:聯經出版,2014年)。
陳俊強:《皇權的另一面:北朝隋唐恩赦制度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
陳弱水:《唐代文士與中國思想的轉型(增訂本)》(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6年)。
陳寅恪:《金明館叢稿二編》(臺北:里仁書局,1981年)。
陳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論稿》(臺北:里仁書局,1994年)。
陳登武:《地獄‧法律‧人間秩序:中國中古宗教、社會與國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出版中心,2017年)。
傅璇琮:《唐代科舉與文學》(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4年)。
程國賦:《唐代小說與中古文化》(臺北:文津出版,2000年)。
程國賦:《唐代小說嬗變研究》(廣東:廣東人民出版社,1997年)。
程國賦編著:《隋唐五代小說研究資料》(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逯耀東:《魏晉史學的思想與社會基礎》(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項楚:《敦煌變文選注(增訂本)》(北京:中華書局,2019年)。
黃一農:《社會天文學史十講》(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4年)。
黃東陽:《唐五代記異小說的文化闡釋》(臺北:秀威資訊科技,2007年)。
黃俊傑:《孟學思想史論》(臺北:東大圖書出版,1991年)。
黃寬重主編:《基調與變奏:七至二十世紀的中國》(臺北:政大歷史學系等出版,2008年)。
黃樓:《神策軍與中晚唐宦官政治》(北京:中華書局,2019年)。
黃瓊慧:《世變中的記憶與編寫──以丁耀亢為例的考察》(臺北:大安出版社,2009年)。
楊宗瑩:《白居易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85年)。
楊儒賓、祝平次主編:《儒家的氣論與工夫論》(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5年)。
楊儒賓主編:《中國古代思想中的氣論及身體觀》(臺北:巨流圖書,1993年)。
葉慶炳:《晚鳴軒論文集》(臺北:大安出版社,1996年)。
葛兆光:《中國思想史》(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1年),第二卷。
葛兆光:《思想史的寫法──中國思想史導論》(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4年)。
董劭偉、柴冰主編:《中華歷史與傳統文化研究論叢》(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7年),第三輯。
董治安主編:《唐代四大類書》(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3年)。
雷聞:《郊廟之外:隋唐國家祭祀與宗教》(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9年)。
廖幼華:《深入蠻荒:唐宋時期嶺南西部史地論集》(臺北:文津出版,2013年)。
廖幼華:《歷史地理學的應用:嶺南地區早期發展之探討》(臺北:文津出版,2004年)。
廖宜方:《唐代的母子關係》(臺北:稻香出版社,2009年)。
廖宜方:《唐代的歷史記憶》(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1年)。
榮新江主編:《唐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第11卷。
榮新江主編:《唐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第13卷。
榮新江主編:《唐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第15卷。
褚斌傑:《中國古代文體概論(增訂本)》(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2年)。
趙景深主編:《中國古典小說戲曲論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第一輯。
劉全波:《類書研究通論》(蘭州:甘肅文化出版社,2018年)。
劉俊文主編,黃約瑟譯:《日本學者研究中國史論著選譯》(北京:中華書局,1993年),第一卷通論。
劉俊文主編,韓昇、黃正建等譯:《日本學者研究中國史論著選譯》(北京:中華書局,1993年),第四卷六朝隋唐。
劉苑如編:《桃之宴──京都桃會與漢學新詮》(臺北:新文豐出版,2014年)。
歐麗娟:《唐詩的樂園意識(修訂版)》(臺北:五南圖書出版,2017年)。
蔣寅編譯:《日本學者中國詩學論集》(南京:鳳凰出版社,2008年)。
鄧小南:《祖宗之法:北宋前期政治述略(修訂版)》(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4年)。
鄧小南主編:《唐宋女性與社會》(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3年)。
鄭雅如:《情感與制度:魏晉時代的母子關係》(臺北:臺大出版委員會,2001年)。
鄭學檬、冷敏述主編:《唐文化研究論文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
魯迅先生紀念委員會編纂:《魯迅全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73年),第十卷。
魯迅撰;郭豫適導讀:《中國小說史略》(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盧建榮主編:《唐宋變革說及其宰制論述的猖獗》(臺北:時英出版社,2010年)。
賴瑞和:《唐代中層文官》(臺北:聯經出版,2008年)。
賴瑞和:《唐代高層文官》(臺北:聯經出版,2016年)。
賴瑞和:《唐代基層文官》(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
錢穆:《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四)》(臺北:東大圖書出版,1978年)。
錢穆:《中國歷代政治得失》(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1年)。
錢穆著;錢賓四先生全集編輯委員會編:《錢賓四先生全集》(臺北:聯經出版,1998年)。
閻守誠:《危機與應對:自然災害與唐代社會》(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
謝元魯:《唐代中央政權決策研究(增訂本)》(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20年)。
謝明勳:《六朝志怪小說研究述論:回顧與論釋》(臺北:里仁書局,2011年)。
瞿同祖:《中國法律與中國社會》(臺北:里仁書局,1984年)。
羅彤華:《同居共財:唐代家庭研究》(臺北:政大出版中心,2015年)。
羅聯添:《唐代四家詩文論集》(臺北:學海出版社,1996年)。
譚其驤主編:《中國歷史地圖集》(北京:中國地圖出版社,1996年)。
嚴耕望:《唐代交通圖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嚴耀中:《佛教與三至十三世紀中國史》(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7年)。
嚴耀中主編:《唐代國家與地域社會研究:中國唐史學會第十屆年會論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饒宗頤主編:《華學(第九、十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日)川合康三著;蔡毅譯:《中國的自傳文學》(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1998年)。
(日)戶崎哲彥:《唐代嶺南文學與石刻考》(北京:中華書局,2014年)。
(日)平野顯照著;張桐生譯:《唐代文學與佛教》(貴陽:貴州大學出版社,2013年)。
(日)石見清裕著;吳志宏譯:《唐代的國際關係》(上海:中西書局,2019年)。
(日)石見清裕著;胡鴻譯:《唐代北方問題與國際秩序》(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9年)。
(日)尾形勇著;張鶴泉譯:《中國古代的「家」與國家》(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
(日)松本肇著;孫險峰譯:《韓柳文學論》(北京:中華書局,2014年)。
(日)花房英樹著;王文亮、黃瑋譯:《白居易》(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1年)。
(日)芳村弘道著;秦嵐、帥松生、田建國譯:《唐代的詩人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14年)。
(日)埋田重夫著;王旭東譯:《白居易研究:閑適的詩想》(西安:西北大學出版社,2019年)。
(日)副島一郎著;王宜瑗譯:《氣與士風:唐宋古文的進程與背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
(日)堀敏一著;韓昇、劉建英編譯:《隋唐帝國與東亞(增訂本)》(蘭州:蘭州大學出版社,2010年)。
(日)溝口雄三、(日)小島毅主編;孫歌等譯:《中國的思維世界》(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6年)。
(比)魏希德(Hilde De Weerdt):《宋帝國的危機與維繫:信息、領土與人際網絡》(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21年)。
(加)蒲立本(Edwin G. Pulleyblank)著;丁俊譯:《安祿山叛亂的背景》(上海:中西書局,2018年)。
(法)莫里斯‧哈布瓦赫(Maurice Halbwachs)著;畢然、郭金華譯:《論集體記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法)費爾南‧布羅岱爾(Fernand Braudel)著;劉北成,周立紅譯:《論歷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
(法)熱拉爾‧熱奈特(Gérard Genette)著;史忠義譯:《熱奈特論文集》(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00年)。
(法)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s)著;懷宇譯:《羅蘭‧巴特隨筆選》(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1996年)。
(美)包弼德(Peter K. Bol)著;劉寧譯:《斯文:唐宋思想的轉型》(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0年)。
(美)本傑明‧史華茲(Benjamin I. Schwartz)著;程鋼譯:《古代中國的思想世界》(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8年)。
(美)宇文所安(Stephen Owen)著,陳引馳、陳磊譯:《中國「中世紀」的終結──中唐文學文化論集》(臺北:聯經出版,2007年)。
(美)宇文所安(Stephen Owen)著,鄭學勤譯:《追憶:中國古典文學中的往事再現》(臺北:聯經出版,2006年)。
(美)杭亭頓(Samuel P. Huntington)著;黃裕美譯:《文明衝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臺北:聯經出版,1997年)。
(美)芮沃壽(Arthur F. Wright)等著,陶晉生等譯:《唐史論文選集》(臺北:幼獅出版社,1990年)。
(美)倪健(Christopher M. B. Nugent)著;馮乃希譯:《有詩自唐來:唐代詩歌及其有形世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21年)。
(美)倪豪士(William H. Nienhauser, Jr)著:《傳記與小說:唐代文學比較論集》(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美)海登‧懷特(Hayden White)著,(美)羅伯特‧多蘭(Robert Doran)編;馬麗莉、馬雲、孫晶姝譯:《敘事的虛構性:有關歷史、文學和理論的論文(1957—2007)》(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19年)。
(美)康達維(David R. Knechtges)著;張泰平等譯:《賦學與選學:康達維自選集》(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19年)。
(美)費正清(John King Fairbank)主編,郭曉兵等譯:《中國的思想與制度》(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08年)。
(美)賈志揚(John W.Chaffee):《宋代科舉》(臺北:東大圖書出版,1995年)。
(美)薛愛華(Edward Schafer)著;程章燦、葉蕾蕾譯:《朱雀:唐代的南方意象》(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4年)。
(美)羅伯特‧雷德菲爾德(Robert Redfield)著;陳睿騰譯:《鄉民社會與文化:一種人類學研究文明社會的方法》(臺北:南天書局,2020年)。
(英)弗雷澤(James George Frazer)著;徐育新等譯:《金枝:巫術與宗教之研究》(北京:大眾文藝出版社,1998年)。
(英)伊懋可(Mark Elvin)著;梅雪芹、毛利霞、王玉山譯:《大象的退却:一部中國環境史》(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14年)。
(英)彼得‧伯克(Peter Burke)著,郝名瑋譯:《製造路易十四》(北京:商務印書館,2007年)。
(英)柯林尼可斯(Alex Callinicos)著;萬毓澤譯:《創造歷史:社會理論中的行動、結構與變遷》(臺北:群學出版有限公司,2007年)。
(英)崔瑞德(Denis Twitchett)主編;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西方漢學研究課題組譯:《劍橋中國隋唐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年)。
(英)麥大維(David McMullen)著;張達志、蔡明瓊譯:《唐代中國的國家與學者》(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9年)。
(英)愛德華‧摩根‧福斯特(Edward Morgan Forster)著,蘇希亞譯:《小說面面觀》(臺北:商周出版,2009年)。
(德)阿斯特莉特‧埃爾(Astrid Erll):《文化記憶理論讀本》(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年)。
(德)馬克斯‧韋伯(Max Weber)著;王容芬譯:《儒教與道教》(北京:商務印書館,1999年)。
(德)馬克斯‧韋伯(Max Weber)著;康樂等譯:《經濟與歷史;支配的類型》(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

(二)外文資料
(日)大渕貴之:《唐代敕撰類書初探》(東京:研文出版,2014年)。
(日)加地伸行等著:《類書の総合的研究》(大阪:大阪大學,1996年)。
(日)布目潮渢:《隋唐史研究──唐朝政權の形成》(京都:東洋史研究會,1968年)。
(日)石見清裕:《唐の北方問題と国際秩序》(東京:汲古書院,1998年)。
(日)石見清裕:《唐代の国際関係》(東京:山川出版社,2009年)。
(日)伊東貴之:《東アジアの王権と秩序──思想‧宗教‧儀礼を中心として》(東京:汲古書院,2021年)。
(日)佐竹靖彥:《唐宋變革の地域的研究》(京都:同朋舎出版,1990年)。
(日)金子修一:《隋唐の国際秩序と東アジア》(東京:名著刊行會,2001年)。(日)渡邊信一郎:《中國古代社會論》(東京:青木書店,1986年)。
(日)渡邊信一郎:《中國古代國家の思想構造──專制國家とイデオロギー》(東京:校倉書房,1994年)。
(日)愛宕元:《唐代地域社会史研究》(京都:同朋舎出版,1997年)。
(日)溝口雄三:《〈中國思想〉再發見》(東京:左右社,2010年)。
(日)興膳宏、川合康三:《隋書經籍志詳攷》(東京:汲古書院,1995年)。
唐代史研究會編:《隋唐帝国と東アジア世界》(東京:汲古書院,1979年)。
Bol, Peter: “This Culture of Ours”:Intellectual Transtitons in T`ang and Sung China(Stanford, Californi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2).
McMullen, David: State and Scholars in T’ang China(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8).
Redfield, Robert: Peasant Society And Culture: An Anthropological Approach to Civilization(Chicago&London: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56).

三、期刊論文
(一)中文資料(含翻譯論著)
于天池:〈牛僧孺和他的《玄怪錄》〉,《中華文史論叢》,第2輯(1986年),頁67-84。
方勝:〈唐武宗會昌毀佛的文學記憶──兼論晚唐文人集體失聲的原因〉,《山西大同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33卷第5期(2019年10月),頁58-63。
牛志平:〈宦官綜論〉,《海南師範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4期(1996年),頁83-88。
牛志平:〈略論唐代宦官──兼與齊陳駿、陸慶夫同志商榷〉,《陝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開學版)》,第1期(1985年),頁94-99。
牛志平〈唐代宦官〉,收入史念海主編:《唐史論叢》,第五輯(陝西:三秦出版社,1990年),頁50-96。
王子今:〈唐人樂府所見「咸陽」記憶〉,《中原文化研究》,第1期(2019年),頁83-91。
王守棟:〈唐代宦官專權延續性的原因探析〉,《德州學院學報》,第24卷第1期(2008年2月),頁43-47。
王守棟:〈試論宦官對維繫唐中後期統治的作用〉,《德州學院學報》,第17卷第1期(2001年),頁75-78。
王志浩:〈「他方」見聞錄:《太平廣記》的「異域」書寫研究〉,《人文社會學報》,第17卷第2期(2021年6月),頁125-143。
王志浩:〈中唐「復仇」案例與禮法爭議研究〉,《書目季刊》,第51卷第3期(2017年12月),頁35-49。
王志浩:〈中晚唐傳奇集所見政治危機與秩序重構〉,《臺大中文學報》,第66期(2019年9月),頁43-94。
王杰:〈李翰〈張中丞傳〉考〉,《遼東學院學報》,第18卷第6期(2016年12月),頁40-45。
王博:〈董仲舒天人相副說新闡:從人副天數到天人感應〉,《東吳哲學學報》,第39期(2019年2月),頁23-48。
王援朝:〈唐代藩鎮分類芻議〉,收入史念海主編:《唐史論叢》,第五輯,頁106-129。
王鳳翔:〈唐代西北藩鎮與地域社會〉,《唐都學刊》,第26卷第5期(2010年9月),頁29-31。
王德權:〈李華政治社會論的素描:中唐士人自省風氣的轉折〉,《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第26期(2006年11月),頁1-28。
王德權:〈東京與京都之外──渡邊信一郎的中國古代史研究〉,《新史學》,第十七卷第一期(2006年3月),頁143-202。
王德權:〈修身與理物──中唐士人自省之風的兩個面向〉,《臺灣師大歷史學報》,第35期(2006年6月),頁1-48。
史素昭:〈試論唐代寄托傳記的小說化傾向及其成因〉,《河南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6卷第3期(2009年5月),頁191-195。
田曉菲:〈中唐時期老舊之物的文化政治〉,《華東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4期(2020年),頁53-65+185-186。
朱澤坤、吳玲玲:〈唐末農民起義時間之幕府文人研究──以時間地域分布情況為例〉,《牡丹江大學學報》,第19卷第6期(2010年6月),頁8-10。
吳宏歧、黨安榮:〈隋唐時期氣候冷暖特徵與氣候波動〉,《第四紀研究》,第1期(1998年2月),頁31-38。
呂家慧:〈中晚唐循吏觀念的復興與書寫〉,《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55卷第5期(2018年9月),頁106-114。
宋家復:〈從《冊府元龜》論北宋初期類書式歷史書寫操作的典範意義〉,《新史學》,第二十五卷第四期(2014年12月),頁43-104。
宋強剛:〈試論唐代藩鎮的歷史地位和作用〉,《四川教育學院學報》,第18卷第3期(2002年3月),頁59-63。
宋惠如:〈《漢書‧五行志》之董仲舒《春秋》災異說──以論弒為中心〉,《當代儒學研究》,第19期(2015年12月),頁67-102。
李一飛:〈中唐傳記文學鳥瞰〉,《文學遺產》,第1期(1992年),頁59-67。
李文珠、任學亮:〈唐五代巴蜀地區神祇的地域分布〉,《中華文化論壇》,第1期(2008年),頁117-121。
李志剛:〈安史亂後藩鎮控制政策的實施〉,《蘭州學刊》,第2期(2015年),頁72-78。
李志剛:〈藩鎮平衡政策在唐後期的實施〉,《濟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5卷第2期(2015年)。
李宗保、曾敏:〈試論唐末藩鎮對昭宗朝政局的影響〉,《史學月刊》,第3期(1993年),頁27-33。
李朋飛:〈論唐代宦官使職制度與唐後期宦官專權關係〉,《黑龍江史志》,第9期(2013年),頁10-11。
李貞慧:〈重讀蘇軾〈方山子傳〉:以敘事觀點為中心的討論〉,《清華中文學報》,第5期(2011年6月),頁123-165。
李偉:〈中晚唐五代江西古文的地域特徵及其成因〉,《陝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46卷第5期(2017年9月),頁106-114。
李淑媛:〈唐代的「典賣妻女」現象──以律令為中心〉,《臺灣師大歷史學報》,第42期(2009年12月),頁51-80。
李淑媛:〈氣候、災荒與生存抉擇──唐代鬻賣人口現象析論〉,《臺灣師大歷史學報》,第48期(2012年12月),頁1-36。
李煥青:〈唐憲宗中興與藩鎮政策〉,《內蒙古社會科學(漢文版)》,第22卷第3期(2001年5月),頁51-55。
李嘉瑜:〈從眾聲靜默到七絕典範──讀者對〈江南逢李龜年〉的接受與闡釋〉,《漢學研究》第29卷第4期(2011年12月),頁105-131。
李鋒敏:〈論唐代中後期宦官權力及其政治影響〉,《甘肅高師學報》,第12卷第3期(2007年),頁69-71。
杜文玉:〈唐代宦官世家考述〉,《陝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7卷第2期(1998年6月),頁78-85+176。
林明珠:〈論元白詩中追憶書寫的兩型〉,《東華中文學報》第三期(2009年12月),頁119-144。
林啓屏:〈聖王:天命論述下的政權正當性〉,未刊稿。本文為科技部補助專題研究計畫「神聖與啟蒙:清華簡政治思想研究」(MOST 107-2410-H-004-162-)之部分成果。
林淑貞:〈唐傳奇「夢境結構」形式美感與義蘊〉,《中國古典文學研究》,第四期(2000年12月),頁71-88。
林雪鈴:〈唐代敦煌在地作品中的場域記憶及其特徵〉,《彰化師大國文學誌》,第三十一期(2015年12月),頁77-103。
林麗娥:〈韓柳論史探析〉,《中華學苑》,第45期(1995年3月),頁213-238。
金小米:〈唐後期宦官財權問題研究述評〉,《文化學刊》,第5期(2021年5月),頁201-207。
姜龍翔:〈韓愈祭文文體變革新探〉,《中央大學人文學報》,第58期(2014年10月),頁159-196。
胡梓穎、黃自鴻:〈被建構的文類──從「辨體」角度論傳記與「傳奇文」〉,《臺大文史哲學報》,第八十六期(2017年5月),頁87-126。
胡楚生:〈韓愈「答劉秀才論史書」的寫作背景〉,《興大中文學報》,第4期(1991年1月),頁9-13。
胡鈺穎:〈從唐傳奇愛情悲劇看社會秩序對士子的規約〉,《常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3卷第3期(2012年7月),頁61-66。
唐燮軍:〈裴子野《宋略》三題〉,《史學史研究》,第1期(2009年),頁93-97。
孫遜、潘建國:〈唐傳奇文體考辨〉,《文學遺產》,第六期(1999年),頁34-49。
徐成:〈〈唐重修內侍省碑〉所見唐代宦官高品、內養制度考索〉,《中華文史論叢》,總116輯(2014年4月),頁141-170+390。
晁岳佩:〈也談《越絕書》的作者及成書年代〉,《山東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第5期(1991年),頁36-40+93。
馬良懷:〈唐代宦官考述〉,《廈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4期(1989年),頁37-43。
馬良懷:〈唐代宦官與皇帝關係考論〉,《華中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5期(1987年),頁61-67。
馬俊民:〈唐代宦官專權與北軍、馬政的關係〉,《河北大學學報》,第4期(1987年),頁115-120。
馬強:〈大動亂時期的士庶遭際與記憶──基於涉及安史之亂出土唐人墓誌的分析〉,《陝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45卷第4期(2016年7月),頁22-29。
馬得禹:〈重塑英雄形象 再度伸張正義──試論韓愈創作〈張中丞傳後敘〉的政治用意〉,《寶雞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5卷第1期(2005年2月),頁71-74。
馬劍、孫琳:〈唐宋時期長江三峽地區政治地域結構的演變〉,《長江師範學院學報》,第37卷第3期(2021年5月),頁92-98。
高大威:〈王政想像:《周禮》行政建構探析〉,《國文學誌》,第七期(2003年12月),頁1-56。
高明士:〈唐代的身分制社會〉,《興大歷史學報》,第三十期(2016年6月),頁1-18。
高培華、楊清蓮:〈傳記,還是傳奇?──論韓、柳「傳」作兼談唐傳奇的風格類型〉,《中州學刊》,第四期(1986年),頁82-84。
婁欣星:〈論古代假傳的文體特點〉,《浙江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39卷第1期(2014年),頁15-21。
康韻梅:〈〈鶯鶯傳〉的情愛世界及其構設〉,《文史哲學報》,第45期(1996年12月),頁41+43-61。
康韻梅:〈《玄怪錄》幻設的跡證及其作意探究〉,《文與哲》,第三十二期(2018年6月),頁135-172。
康韻梅:〈唐代古文與小說的交涉──以韓愈、柳宗元的作品為考察中心〉,《臺大文史哲學報》,第六十八期(2008年5月),頁105-133。
康韻梅:〈唐代載錄詩事小說的敘事探究──以《本事詩》、《雲溪友議》為考察中心〉,《漢學研究》,第26卷第4期(2008年12月),頁99-132。
康韻梅:〈試以敘事動機論〈南柯太守傳〉的藝術效果──以〈楊林〉、〈盧汾〉、〈枕中記〉為參照的考察〉,《臺大中文學報》,第十九期(2003年12月),頁157-204。
張天虹:〈唐代藩鎮研究模式的總結和再思考──以河朔藩鎮為中心〉,《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6卷6期(2001年),頁55-65+157。
張仲清:〈《越絕書》作者考辨〉,《紹興文理學院學報》,第25卷第4期(2005年8月),頁5-14。
張振國:〈中國古代「假傳」文體發展史述論〉,《華南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期(2012年4月),頁109-113+158。
張書豪:〈試探劉向災異論著的轉變〉,《國文學報》,第五十七期(2015年6月),頁1-28。
張國剛:〈唐代藩鎮類型及其動亂特點〉,《歷史研究》,第4期(1983年),頁98-110。
張蜀蕙:〈馴化與觀看──唐、宋文人南方經驗中的疾病經驗與國族論述〉,《東華人文學報》,第七期(2005年7月),頁41-54。
張蜀蕙:〈瘞旅文──柳宗元永州的死亡書寫與療癒〉,《文學與文化》,第一期(2011年),頁39-45。
張麗華:〈從「傳奇文」溯源看魯迅、陳寅恪的「小說」觀念〉,《嶺南學報》,第八輯(2017年11月),頁159-182。
張飄:〈出土墓誌所見唐藩鎮質子制度研究〉,《洛陽師範學院學報》,第38卷第12期(2019年12月),頁29-32。
曹淑娟:〈唐人園亭碑刻的地方書寫與意義詮釋〉,《淡江中文學報》,第三十八期(2018年6月),頁1-42。
梁蓉:〈《華林遍略》小考〉,《絲綢之路》,第22期(2013年),頁19-20。
梁濤:〈荀子對思孟「五行」說的批判〉,《中國文化研究》,第2期(2001年),頁40-46。
梅家玲:〈論「杜子春」與「枕中記」的人生態度──從「幻設技巧」的運用談起〉,《中外文學》,第十五卷第十二期(1987年5月),頁122-133。
莊兵:〈《御注孝經》的成立及其背景──以日本見存《王羲之草書孝經》為線索〉,《清華學報》,第45卷第2期(2015年6月),頁235-274。
許愷容:〈出入虛實,以莊寓諧:論蘇軾假傳體的撰旨與創新〉,《東華漢學》,第30期(2019年12月),頁137-164。
連劭名:〈商代望祭中的河與岳〉,《殷都學刊》,第一期(2011年1月),頁12-16。
郭芳如:〈從因果與時間論王充命論之定偶相容性與氣命根源性問題〉,《思與言》,第57卷第1期(2019年3月),頁103-145。
郭玲妦:〈由「修己型家」至「型方訓俗」──宋代士族重建家內秩序之理想析論〉,《彰化師大國文學誌》,第三十五期(2017年12月),頁75-102。
陳力、羅大雲:〈淺論唐代宦官專政〉,《雲南民族學院學報》,第1期(1984年),頁76-82。
陳平坤:〈荀子的「類」觀念及其通類之道〉,《臺大哲學論評》,第三十一期(2006年3月),頁77-135。
陳紅梅、周斌:〈《宋略》散佚年代考〉,《史學史研究》,第3期(2002年),頁64-67。
陳家煌:〈由白居易貶江州之史實考察論其詩人意識之形成〉,《中山人文學報》,第34期(2013年1月),頁189-216。
陳登武:〈白居易〈百道判〉中的禮教思想〉,《法制史研究》,第23期(2013年6月),頁113-143。
陳登武:〈從地獄審判的書寫看唐代司法收賄現象〉,《法制史研究》,第22期(2012年12月),頁31-51。
陳登武:〈復讎新釋──從皇權的角度再論唐宋復讎個案〉,《臺灣師大歷史學報》,第31期(2003年6月),頁1-36。
陳嘉禮:〈有「恨」難伸──從薛元超之「恨」看唐代修史制度〉,《中正歷史學刊》,第十七期(2014年12月),頁27-44。
陳福濱:〈王充「命」論思想之探究〉,《哲學與文化》,第38卷第11期(2011年11月),頁125-142。
陳福濱:〈論董仲舒的天道思想與天人關係〉,《哲學與文化》,第34卷第10期(2007年10月),頁115-133。
陳際斌:〈唐傳奇集盛期的文人群體心態探索〉,《甘肅社會科學》第4期(2015年),頁101-105。
陳橋驛:〈關於《越絕書》及其作者〉,《杭州大學學報》,第4期(1979年12月),頁36-40。
陳麗桂:〈天命與時命〉,《哲學與文化》,第38卷第11期(2011年11月),頁59-82。
喬治忠:〈《越絕書》的成書年代與作者問題的重新考辨〉,《學術月刊》,第45卷11月號(2013年11月),頁140-150。
程志:〈晚唐藩鎮與唐朝滅亡〉,《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期(1988年),頁40-47。
程志:〈論中唐藩鎮的本質和作用〉,《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6期(1986年),頁39-46。
項潔、陳麗華、杜協昌、鍾嘉軒:〈數位人文視野下的知識分類觀察:兩部官修類書的比較分析〉,《東亞觀念史集刊》,第九期(2015年12月),頁229-231+233-286。
馮金忠:〈唐代河北藩鎮與地域社會〉,《唐都學刊》,第26卷第5期(2010年9月),頁26-28。
黃一農:〈星占、事應與偽造天象──以「熒惑守心」為例〉,《自然科學史研究》,第10卷第2期(1991年),頁120-132。
黃自鴻、胡梓穎:〈傳記與辨體觀──內部衝突的分類過程〉,《漢學研究》,第34卷第1期(2016年3月),頁95-122。
黃俊傑:〈孟子思維方式的特徵〉,《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一卷第三期(1991年9月),頁11-32。
黃美鈴:〈〈馮燕傳〉、〈馮燕歌〉、〈水調七遍〉對馮燕的謳歌──男性中心層級分明的道德體系呈現〉,《漢學研究》,第24卷第2期(2006年12月),頁171-190。
黃啟書:〈西漢經學的另類戰場:從宣元成三朝災異說之發展為例〉,《臺大中文學報》,第五十二期(2016年3月),頁43-94。
黃敏原:〈記憶社會學中個人與結構的關係:法國社會學家Halbwachs的社會框架觀點〉,《社會理論學報》,第十二卷第一期(2009年),頁43-78。
黃暄:〈〈鶯鶯傳〉之性別解讀(毒?!):女性身體、慾望與價值秩序〉,《婦女兩性研究通訊》,第55期(2000年6月),頁21-30。
楊曉宜:〈杜佑理想社會之建構──以《通典‧食貨典》為中心〉,《早期中國史研究》,第七卷第一期(2015年6月),頁39-87。
楊曉靄、胡大浚:〈隴右地域文化與唐代邊塞詩〉,《文史知識》,第6期(1997年),頁13-18。
葉國良:〈中晚唐古文家對「小人物」的表彰及其影響〉,《長庚人文社會學報》第3卷第1期(2010年4月),頁1-18。
葉國良:〈唐宋哀祭文的發展〉,《臺大中文學報》,第十八期(2003年6月),頁163-184。
解濟紅:〈略論唐代宦官專權的形成及表現〉,《黑龍江史志》,第21期(2013年),頁24+26。
賈志剛:〈唐代宦官研究二題—─以〈唐姜子榮墓誌〉為中心〉,《中國史研究》,第2期(2019年),頁91-106。
廖美玉:〈唐代〈江南〉諸曲的轉化、記憶與書寫〉,《文與哲》,第十九期(2011年12月),頁87-116。
滿志敏:〈關於唐代氣候冷暖問題的討論〉,《第四紀研究》,第1期(1998年2月),頁20-30。
臺靜農:〈論碑傳文及傳奇文〉,《傳記文學》,第四卷第三期(1964年3月),頁4-6。
裴書研:〈淺析唐代宦官專權的演變及其原因〉,《渭南師範學院學報》,第25卷第6期(2010年11月),頁84-87。
趙軍偉:〈地域‧政治‧審美:唐宋文人的荔枝書寫〉,《閱江學刊》,第3期(2015年6月),頁141-148。
趙殷尚:〈論韓柳傳記文的產生因素──兼談唐代古文與唐傳奇的關係〉,《國立編譯館館刊》,第二十八卷第一期(1999年6月),頁105-122。
趙維國、黃小菊:〈論假傳虛實二元性及其對文體發展的影響〉,《江西社會科學》,第五期(2019年),頁111-118+255。
齊勇鋒:〈唐中葉的削藩措置及其作用〉,《陝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1期(1985年),頁100-106。
劉子凡:〈從西北援軍到京西北藩鎮──新見〈唐康忠信墓誌〉研究〉,《河北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43卷第5期(2020年9月),頁27-33。
劉小兵:〈「竹林猶在」:唐人墓誌與七賢記憶〉,《古籍整理研究學刊》第4期(2013年7月),頁68-72。
劉小兵:〈歷史記憶與文學想像──論唐人詩文中的嵇康形象〉,《中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37卷第4期(2017年7月),頁156-160。
劉全波:〈《華林遍略》編纂考〉,《敦煌學輯刊》,第1期(2013年),頁85-94。
劉全波:〈論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博學風尚與類書編纂〉,《華夏文化論壇》,第八輯第二期(2012年),頁68-77。
劉苑如:〈雜傳體志怪與史傳的關係──從文類觀點所作的考察〉,《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八期(1996年3月),頁365-400。
劉順:〈典範的變改:中唐文儒歷史記憶之書寫〉,《河北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6卷第4期(2013年7月),頁107-114。
劉順:〈構建共同體:唐初的「堯舜記憶」〉,《西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第52卷第1期(2015年1月),頁29-35。
劉新光:〈唐宋時期「江南西道」的地域演變〉,《國學學刊》,第四期(2015年),頁80-87+144。
劉瑞清:〈從德、順、憲三朝看唐中央對藩鎮割據的態度〉,《陰山學刊》,第21卷第1期(2008年2月),頁51-53+58。
劉曉鳳:〈〈上皇西巡南京歌〉與〈成都府〉比較──成都歷史記憶的尋找〉,《杜甫研究學刊》,總第113期(2012年),頁29-36。
劉靜貞:〈女無外事?──墓誌碑銘中所見之北宋士大夫社會秩序理念〉,《婦女與兩性學刊》,第四期(1993年3月),頁21-46。
歐陽健:〈「傳奇體」辨正──兼論裴鉶《傳奇》在神怪小說史上的地位〉,《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第一期(1999年),頁113-119。
蔡利:〈唐中後期人口耗損與藩鎮割據〉,《紅河學院學報》,第8卷第5期(2010年10月),頁42-46。
蔡妙真:〈李娃補天──唐傳奇〈李娃傳〉的神話學解讀〉,《師大學報:語言與文學類》,第55卷第1期(2010年3月),頁133-154。
鄧小南:〈關於「道理最大」──兼談宋人對於「祖宗」形象的塑造〉,《暨南學報(哲學社會科學)》(2003年3月),第25卷第2期,頁116-126。
鄧郁生:〈示藩鎮以箴規:論《玄怪錄‧郭代公》的政治訓教〉,《東吳中文學報》,第二十四期(2012年11月),頁59-90。
盧秀滿:〈唐人小說所記載之巫覡及其求雨研究〉,《中國學術年刊》,第三十二期(2010年9月),頁71-101。
賴芳伶:〈斷欲成仙與因愛毀道──論唐傳奇〈杜子春〉的試煉之旅〉,《東華漢學》,第6期(2007年12月),頁157-187。
鮑遠航:〈三國魏周斐《汝南先賢傳》考述〉,《湖州師範學院學報》,第41卷第7期(2019年7月),頁73-80。
韓國磐:〈唐末五代的藩鎮割據〉,《歷史教學》,第8期(1958年),頁34-38。
藍勇:〈唐代氣候變化與唐代歷史興衰〉,《中國歷史地理論叢》,第16卷第1輯(2001年3月),頁4-15+125。
顏世明:〈裴子野《宋略》相關問題探析〉,《中華文化論壇》,第11期(2018年),頁63-70。
(日)渡邊信一郎著;魏煜民譯:〈《孝經》的國家論──秦漢時代的國家與意識型態〉,《早期中國史研究》,第十二卷(2020年12月),頁203-299。
(美)阿蘭‧梅吉爾(Allan Megill):〈記憶與歷史〉,《學術研究》(2005年),第8期,頁84-98+128。

(二)外文資料
盧秀滿:〈唐代小說に見られる別世界──別世界の混在化──〉,《中國中世文學研究》,第38號(2000年7月),頁1-16。
(日)戶崎哲彥:〈柳宗元の故鄉と唐長安城──柳宗元の故鄉‧莊園をめぐる唐代長安城里坊‧長安縣鄉里に関する歷史地理學的考察の試み(上)〉,《彥根論叢》,第296號(1995年7月),頁1-21。
(日)谷川道雄:〈武后朝末年より玄宗朝初年にいたる政爭について──唐代貴族制研究への一視角──〉,《東洋史研究》,第14卷第4期(1956年3月),頁295-318。
(日)畑村學:〈貞元末流謫期における韓愈の文學活動〉,《中國中世文學研究》,第29號(1996年1月),頁15-31。
(日)妹尾達彥:〈詩のことば、テクストの權力──九世紀中國における科舉文學の成立──〉,《中國—社會と文化》,第十六號(2001年6月),頁25-55。
(日)許山秀樹:〈中國古典詩に見られる「蠻」と南方意識〉,《中國詩文論叢》,第三十集(2011年12月),頁84-99。
(日)許山秀樹:〈中國古典詩人における南方意識──「瘴」の字を手がかりに──〉,《中國詩文論叢》,第二十六集(2007年12月),頁79-93。
(日)梅田雅子:〈劉禹錫‧柳宗元の左遷に對する悲哀──客觀的狀況と主觀的判斷──〉,《中國詩文論叢》,第二十四集(2005年12月),頁99-114。
(日)森正夫:〈中国前近代史研究における地域社会の視点:中国史シンポジウム「地域社会の視点──地域社会とリーダー」基調報告〉,《名古屋大学文学部研究論集》,史学第28集,頁201-223。

四、學位論文
王志浩:《尊經‧崇禮‧教化:柳宗元儒學思想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5年)。
史素昭:《唐代傳記文學研究》(廣州:暨南大學中國古代文學博士論文,2009年)。
甘懷真:《唐代京城社會與士大夫禮儀之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3年)。
申少亞:《唐人記憶中的武則天時代》(武漢:華中師範大學中國古代史碩士論文,2017年)。
吳增輝:《北宋中後期貶謫與文學》(上海:復旦大學中國古代文學博士論文,2011年)。
李婷婷:《唐末五代的成都記憶》(上海:上海師範大學歷史文獻學碩士論文,2015年)。
杜本明:《唐代小說中的揚州印象》(江蘇:揚州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07年)。
徐偉軒:《韓愈文儒地位的確立及其典範形成》(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21年)。
徐雅蘭:《歷史記憶與歷史書寫──試論唐宋士人筆下的太平公主》(臺南: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系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12年)。
高甜新:《唐五代仙傳研究》(湖北:湖北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19年)。
巢潔:《唐代散傳研究》(江蘇:揚州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07年)。
張子峻:《北宋中期儒家道論的秩序追尋》(湖南:湖南大學中國哲學博士論文,2019年)。
黃俊憲:《唐代災異思想及其水旱災害防治》(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論文,2007年)。
廖宜方:《唐代的歷史記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9年)。
趙旭:《法律制度與唐宋社會秩序》(吉林:東北師範大學中國古代史博士論文,2006年)。
趙修霈:《宋代傳奇小說傳奇手法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9年)。
趙曉麗:《試論唐朝的衰亡對新羅和日本的影響》(吉林:延邊大學歷史學碩士論文,2020年)。
劉苑如:《六朝志怪的文類研究:導異為常的想像歷程》(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1996年)。
劉喬:《唐代自傳研究》(重慶:重慶師範大學中國古典文獻學碩士論文,2012年)。
羅凱:《唐前期道制研究──以民政區域性質的道為中心》(上海:復旦大學歷史地理研究中心碩士論文,2009年)。
描述 博士
國立政治大學
中國文學系
104151507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4151507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林啟屏zh_TW
dc.contributor.advisor Lin, Chi-Pingen_US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王志浩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Authors) Wang, Chih-Haoen_US
dc.creator (作者) 王志浩zh_TW
dc.creator (作者) Wang, Chih-Haoen_US
dc.date (日期) 2022en_US
dc.date.accessioned 8-Feb-2023 15:13:22 (UTC+8)-
dc.date.available 8-Feb-2023 15:13:22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8-Feb-2023 15:13:22 (UTC+8)-
dc.identifier (Other Identifiers) G0104151507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43326-
dc.description (描述) 博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中國文學系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104151507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秩序」是中國古典時期的重要議題,惟傳統涉及唐代「秩序」問題研究,絕大多數是落在政治制度層面,將唐帝國劃分成內、外兩個部分看待:就內部而言,注重胡、漢不同族群間的交流;就外部來說,則著眼於唐朝與周邊國家互動之「國際秩序」,乃至整體的「世界秩序」。時至今日,學界依舊賡續著這類以帝國為主體之研究視域。
  與過去不同的是,本論文選擇自中晚唐不同體裁之書寫中,抉發出裡頭所蘊含的「秩序」思維,尤其留意安史亂事如何對唐人內心產生強烈衝擊,從而直接或間接地促使他們採取某種「建構秩序」行動。這種以「人」為主體的研究視野下,一方面可脫離傳統論述之窠臼;另一方面,當討論對象,不再侷限於抽象的國家觀念,更有助我們理解,「人」在面臨困境時候,其判斷、抉擇及行動之意義,進而彰顯人文價值的重要性。
  本論文把握「秩序」這道核心命題,透過「自然秩序」、「國家秩序」、「社會秩序」、「想像秩序」四個面向,欲由宇宙到個人,自整體到個體,從外部到內心,以此掌握中晚唐人們試圖重新建構秩序的心靈及行動。循此進路,本論文開展出下述四項論題:
  第一,「自然秩序」書寫:以人與「天」、「自然」之互動為基礎,探討唐代統治集團,怎麼看待「天」、「自然」,尤其是碰上威脅民眾生命財產安全的災異,他們會採取哪些應對措施。此外,更為關鍵的是,在中唐前後,傳統的「自然秩序」觀點有所鬆動,天人思維產生明顯的轉折。這也影響到「後安史之亂」時期的自然災異書寫特色,呈現出由「自咎」演變成「犧牲」之變化。
  第二,「國家秩序」書寫:考察唐代三部重要類書之編纂過程,及其所折射出的國家秩序建構意義。從編纂者的立場來說,類書之編纂行動,一方面深化了他們自身既有的人倫秩序觀念;另一方面,在揀擇的過程中,擯棄、排斥、刪去不適宜的典故和事蹟,避免讀者的仿效,則能祛除未來任何危害國家秩序的隱患。反過來看,自文人讀者的角度觀察,類書一來是他們理解世界的基礎讀物,二來更是其入仕的敲門磚。也就是說,類書從編纂、傳鈔到散布,一系列的過程提供唐人「正確的」知識和世界觀;同時,唐代選舉制度的鼓勵,讓文人潛移默化之下,服膺類書所形塑的道德觀念,而這正是唐帝國的國家秩序建構過程。
  第三,「社會秩序」書寫:查考接受典籍所塑造的秩序觀念,躋身朝堂、成為官僚之士人群體,如何面對現實的人間世界。相較過去,帝國遼闊版圖下的唐代士人,一旦有過錯往往會遭遇貶謫之苦,尤其是謫遷至遠離核心區域的「南方」,這種情形在文獻裡已是屢見不鮮。透過研究可知,謫遷異地的士人群體,依舊恪守「士」之職分,積極從事教化行動,維繫中唐以降地方社會秩序之穩定。
  第四,「想像秩序」書寫:中晚唐時期,大量湧現的「傳」文和小說,折射出現實環境之外,文人群體內心嚮往、進而透過文學筆法建構的理想樣態。這種「想像秩序」指的是文人依循個人的道德價值為基準,運用文學筆法,建立一種完滿的、合理的世界。唐人頻繁敘述盛世和亂事,利用「傳」體援引「故事」、述說「記憶」,藉此召喚集體記憶。不僅如此,他們更製造「冥界」、「夢境」、「幻境」等三種「他界」,指向現實人間秩序之重新安頓。這些作品一方面展露文人內心種種不安、無奈、焦慮與徬徨感;另一方面,則映照出其所構築的合理世界。
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Order" was an important issue in the classical Chinese period, but the traditional research on "order" in the T’ang Dynasty mostly fell on the political system level, dividing the T’ang Empire into two parts: internal and external. It focuses on the exchanges between different ethnic groups of Hu and Han; externally, it focuses on the "international order" of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T’ang Dynasty and neighboring countries, and even the overall "world order". To this day, the academic circles continue to pursue this kind of research horizon with empire as the main body.
  Different from the past, this dissertation selects from the writings of different genres in the middle and late T’ang Dynasty, and selects the "order" thinking contained in it, especially pays attention to how the An-Shi riots had a strong impact on the hearts of the T’ang people, thus directly or indirectly prompting them. Take some sort of "order-building" action. This kind of research perspective with "people" as the main body can, on the one hand, break away from the stereotypes of traditional discourse; In difficult times, the significance of its judgments, choices and actions, and then highlight the importance of humanistic values.
  This dissertation grasps the core proposition of "order", through the four aspects of "natural order", "national order", "social order", and "imaginary order", it wants to go from the universe to the individual, from the whole to the individual, from the outside to the heart, in order to grasp the minds and actions of people in the middle
and late T’ang Dynasty trying to rebuild the order. Following this approach, this paper develops the following four themes:
  First, the writing of "natural order": based on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man and "heaven" and "nature", it explores how the ruling clique in the T’ang Dynasty viewed "heaven" and "nature", especially when encountering threats to the safety of people`s lives and property. What are the measures they will take in response to disasters? In addition, and more importantly, before and after the Middle T’ang Dynasty, the traditional view of "natural order" was loosened, and there was an obvious turning point in the thinking of heaven and man. This also affected the writing characteristics of natural disasters during the "Post-Anshi Rebellion" period, showing a change from "self-blame" to "sacrifice".
  Second, the writing of "national order": examine the compilation process of the three important books in the T’ang Dynasty, and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national order reflected in it. From the editor`s point of view, the compilation of similar books, on the one hand, deepens their own concept of human relations and order; Readers` imitation can eliminate any hidden dangers that may endanger national order in the future. On the other han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iterati readers, class books are firstly the basic reading materials for them to understand the world, and secondly, they are the stepping stones for them to become officials. That is to say, the series of processes from compilation, circulation to dissemination of books provided T’ang people with "correct" knowledge and worldview; at the same time, the encouragement of the electoral system in the T’ang Dynasty made literati subtly obey the moral concepts shaped by books , and this was the process of constructing the state order of the T’ang Empire.
  Third, the writing of "social order": examine how to accept the concept of order shaped by classics, join the court and become a group of bureaucrats, and how to face the reality of the human world. Compared with the past, scholars of the T’ang Dynasty under the vast territory of the empire often suffered relegation once they made mistakes, especially when they moved to the "south" far away from the core area. This situation is not uncommon in the literature. Through research, it can be seen that the groups of scholars who have been exiled to other places still abide by the duties of "scholars", actively engage in educational activities, and maintain the stability of local social order since the Middle T’ang Dynasty.
  Fourth, writing in "imaginary order": In the middle and late T’ang Dynasty, a large number of "biographical" texts and novels emerged, reflecting the ideal state of the literati group`s inner yearning outside the real environment, and then constructed through literary brushwork. This "imaginary order" refers to the establishment of a complete and rational world by literati based on personal moral values and using literary techniques. T’ang people frequently narrated prosperous times and chaotic events, using the "biography" style to invoke "story" and narrate "memory" to summon collective memory. Not only that, but they also created three "other worlds" such as "underworld", "dreamland", and "illusion", pointing to the re-arrangement of the order in the real world. On the one hand, these works reveal all kinds of unease, helplessness, anxiety and hesitation in the literati`s heart; on the other hand, they reflect the rational world constructed by them.
en_US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問題意識 1
第二節、研究回顧 8
(一)「自然秩序」問題 11
(二)「國家秩序」問題 15
(三)「社會秩序」問題 24
(四)「想像秩序」問題 30
第三節、研究取徑與架構安排 36
(一)研究取徑 36
(二)架構安排 39

第二章 自然秩序書寫:唐代災異之記述、應對與天人思維轉折 43
第一節、前言 43
第二節、「災害」和「異變」:唐初以來的兩種自然「災異」記述 46
(一)自然「災害」 46
(二)自然「異變」 50
第三節、氣化宇宙論和玄宗朝的「歧出者」姚崇 56
(一)從氣化宇宙到陰陽調和 56
(二)「歧出者」姚崇 61
第四節、歧出的「承繼者」:柳宗元與中唐天人思維轉折 66
第五節、從「自咎」到「犧牲」:中晚唐災異書寫的特色 73
(一)中唐的災異「自咎」書寫:以韓愈和元稹為例 73
(二)晚唐的災異「犧牲」書寫:杜牧及其他案例 77
第六節、小結 84

第三章 國家秩序書寫:《藝文類聚》、《初學記》、《白氏六帖》之編纂及其孝子故事 87
第一節、前言 87
第二節、早期的類書:《藝文類聚》及其孝子故事 92
(一)《藝文類聚》之編纂目的 92
(二)《藝文類聚》的孝子故事 95
第三節、轉變期的類書:《初學記》之編纂、形式變化及其孝子故事 102
第四節、「有述有作」的類書:《白氏六帖》之編纂、故事承衍與秩序建立 114
(一)《白氏六帖》及其孝子故事 114
(二)《白氏六帖》裡孝子故事之承繼和衍變 124
(三)故事揀擇與倫常秩序:以復仇為考察焦點 132
第五節、小結 141

第四章 社會秩序書寫:韓愈、柳宗元、白居易的貶謫與南方教化 145
第一節、前言 145
第二節、從「想像」到「體驗」:唐代的南方書寫 149
(一)文本與現實交織的南方印象 149
(二)韓愈、柳宗元、白居易的南方書寫及體驗 152
第三節、韓愈的南方社會秩序建構 162
(一)陽山縣令時期 162
(二)潮州與袁州刺史時期 166
第四節、柳宗元的南方社會秩序建構 172
(一)永州司馬時期 172
(二)柳州刺史時期 175
第五節、白居易的南方社會秩序建構 181
(一)江州司馬和忠州刺史時期 181
(二)杭州、蘇州刺史時期 185
第六節、小結 192

第五章 想像秩序書寫(一):中晚唐「傳」體所見的「故事」和「記憶」 195
第一節、前言 195
第二節、紀實與虛構之間:中古時期「傳」體的發展和特徵 198
(一)走向虛構:從「經傳」、「史傳」到「雜傳」 198
(二)「傳」體與傳奇 202
第三節、「傳」述「故事」:開天記憶和安史亂事 208
(一)再現歷史記憶的「故事」 208
(二)開天盛世與安史亂事 212
第四節、書寫記憶和建構秩序:以韓愈、李翱、柳宗元的「傳」作為例 219
(一)個體意識與集體記憶 219
(二)從記憶重構到秩序重建 223
第五節、小結 238

第六章 想像秩序書寫(二):中晚唐「他界」小說與秩序重構 241
第一節、前言 241
第二節、從增補國史到虛構他界:中晚唐小說撰作的一個面向 244
(一)唐人的補史意識 244
(二)小說與國史 247
(三)虛構他界 253
第三節、幽冥界與人間世:冥府見聞所反映的秩序問題 257
(一)亡者再生與安史「創傷」 257
(二)從冥界秩序到人間秩序 261
第四節、異夢與幻滅:「夢幻」小說所反映的秩序問題 268
(一)文武之間:〈枕中記〉、〈櫻桃青衣傳〉仕宦歷程及其理想圖像 268
(二)「夢幻」小說裡的「亂事」和「亂臣」 274
第五節、小結 284

第七章 結論 287
第一節、研究成果 287
第二節、秩序建構研究之價值與展望 291

參考文獻 297
zh_TW
dc.format.extent 12312906 bytes-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4151507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中晚唐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秩序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自然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國家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社會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想像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Middle and Late T’ang Dynasty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Order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Nature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Country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Society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Imaginaryen_US
dc.title (題名) 中晚唐的秩序建構書寫研究zh_TW
dc.title (題名) A Study on the Writing of Order Construction in the Middle and Late T`ang Dynasty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_US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一、古籍原典
漢‧司馬遷:《史記》(北京:中華書局,1963年)。
漢‧孔安國傳,唐‧孔穎達疏;廖名春、陳明整理:《尚書正義》(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
漢‧班固著,唐‧顏師古注:《漢書》(北京:中華書局,2012年)。
漢‧鄭玄注,唐‧孔穎達疏;龔抗雲整理:《禮記正義》(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
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王輝整理:《儀禮注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漢‧劉熙:《釋名》(上海:商務印書館,1939年)。
魏‧徐幹撰;孫啓治解詁:《中論解詁》(北京:中華書局,2014年)。
晉‧陳壽撰,南朝宋‧裴松之注;陳乃乾校點:《三國志》(北京:中華書局,1964年)。
南朝宋‧范曄撰,唐‧李賢等注:《後漢書》(北京:中華書局,2012年)。
南朝宋‧劉義慶撰;徐震堮校箋:《世說新語校箋》(北京:中華書局,2001年)。
南朝梁‧劉勰著;詹鍈義證:《文心雕龍義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南朝梁‧蕭統編,唐‧李善注:《文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唐‧歐陽詢撰;汪紹楹校:《藝文類聚》(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唐‧房玄齡等撰:《晉書》(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
唐‧魏徵、令狐德棻撰:《隋書》(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
唐‧李延壽:《南史》(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
唐‧李延壽:《北史》(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
唐‧徐堅等著:《初學記》(北京:中華書局,2016年)。
唐‧劉知幾撰,清‧浦起龍釋;白玉崢校點:《史通通釋》(臺北:藝文印書館,1978年)。
唐‧吳競:《貞觀政要》(臺北:宏業書局,1999年)。
唐‧劉餗撰;程毅中點校:《隋唐嘉話》(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
唐‧李林甫等撰;陳仲夫點校:《唐六典》(北京:中華書局,2014年)。
唐‧杜甫著,清‧楊倫箋注:《杜詩鏡銓》(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唐‧封演撰;趙貞信校注:《封氏聞見記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
唐‧戴孚撰;方詩銘輯校:《廣異記》(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
唐‧杜佑:《通典》(北京:中華書局,2012年)。
唐‧陸贄撰;王素點校:《陸贄集》(北京:中華書局,2019年)。
唐‧韓愈著;馬其昶校注,馬茂元整理:《韓昌黎文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
唐‧韓愈著;劉真倫、岳珍校注:《韓愈文集彙校箋注》(北京:中華書局,2013年)。
唐‧韓愈著;錢仲聯集釋:《韓昌黎詩繫年集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唐‧劉禹錫撰;《劉禹錫集》整理組點校:《劉禹錫集》(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
唐‧白居易:《白氏六帖事類集》(臺北:新興書局,1969年)。
唐‧白居易著;朱金城箋校:《白居易集箋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
唐‧柳宗元撰;尹占華、韓文奇校注:《柳宗元集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13年)。
唐‧元稹著;冀勤點校:《元稹集》(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
唐‧李德裕撰;丁如明校點:《次柳氏舊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
唐‧李復言撰;田松青校點:《續玄怪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
唐‧劉肅撰;許德楠、李鼎霞點校:《大唐新語》(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
唐‧劉肅等撰;恒鶴等校點:《大唐新語(外五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
唐‧杜牧:《樊川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唐‧段成式撰;曹中孚校點:《酉陽雜俎》(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
唐‧薛用弱:《集異志》(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
唐‧范攄撰;唐雯校箋:《雲溪友議校箋》(北京:中華書局,2018年)。
唐‧陳翰編;李小龍校證:《異聞集校證》(北京:中華書局,2019年)。
後晉‧劉昫等撰:《舊唐書》(北京:中華書局,1975年)。
五代‧王仁裕等撰;丁如明等校點:《開元天寶遺事(外七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
宋‧薛居正等撰:《舊五代史》(北京:中華書局,1976年)。
宋‧徐鉉撰;白化文點校:《稽神錄》(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宋‧王溥撰;牛繼清校證:《唐會要校證》(西安:三秦出版社,2012年)。
宋‧李昉等撰:《太平御覽》(北京:中華書局,1995年)。
宋‧李昉等編:《太平廣記》(北京:中華書局,2014年)。
宋‧李昉等編:《文苑英華》(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
宋‧王欽若等編纂;周勛初等校訂:《冊府元龜(校訂本)》(南京:鳳凰出版社,2006年)。
宋‧歐陽修撰,宋‧徐無黨註:《新五代史》(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
宋‧歐陽修、宋祁等撰:《新唐書》(北京:中華書局,1975年)。
宋‧歐陽修:《歐陽修全集》(北京:中華書局,2001年)。
宋‧司馬光編著,元‧胡三省音註:《資治通鑑》(北京:中華書局,1976年)。
宋‧呂大防等撰;徐敏霞校輯:《韓愈年譜》(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宋‧蘇軾,清‧馮應榴輯注;黃任軻、朱懷春校點:《蘇軾詩集合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宋‧王讜撰;周勛初校證:《唐語林校證》(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
宋‧鄭樵撰;王樹民點校:《通志二十略》(北京:中華書局,1995年)。
明‧吳訥等著:《文體序說三種》(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6年)。
明‧吳訥著;淩郁之疏證:《文章辨體序題疏證》(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6年)。
明‧胡應麟:《少室山房筆叢》(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9年)。
清‧顧炎武著;陳垣校注:《日知錄校注》(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7年)。
清‧王夫之著;舒士彥點校:《讀通鑑論》(北京:中華書局,2013年)。
清‧吳任臣撰;徐敏霞、周瑩點校:《十國春秋》(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
清‧康熙御製;王全點校:《全唐詩》(北京:中華書局,1960年)。
清‧彭定求等編;中華書局編輯部點校:《全唐詩(增訂本)》(北京:中華書局,1999年)。
清‧永瑢、紀昀等纂修:《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清‧焦循撰;沈文倬點校:《孟子正義》(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
清‧劉寶楠撰;高流水點校:《論語正義》(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
清‧王先謙撰;沈嘯寰、王星賢點校:《荀子集解》(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
清‧孫詒讓撰;王文錦、陳玉霞點校,《周禮正義》(北京:中華書局,2013年)。
丁福保輯:《歷代詩話續編》(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
上海古籍出版社編:《唐五代筆記小說大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上海古籍出版社編:《清代詩文集彙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
上海師範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編:《全宋筆記》(鄭州:大象出版社,2018年)。
王利器:《顏氏家訓集解(增補本)》(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
何寧:《淮南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
李步嘉校釋:《越絕書校釋》(北京:中華書局,2013年)。
李劍國輯校:《唐五代傳奇集》(北京:中華書局,2015年)。
周紹良主編:《全唐文新編》(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0年)。
周紹良主編:《唐代墓誌彙編》(上海:上海世紀出版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周翠英:《《演繁露》註》(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8年)。
徐元誥撰;王樹民、沈長雲點校:《國語集解(修訂本)》(北京:中華書局,2013年)。
馬承源主編:《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曾棗莊、劉琳主編:《全宋文》(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6年)。
黃暉:《論衡校釋(附劉盼遂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
楊伯峻:《春秋左傳注》(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
趙超:《漢魏南北朝墓誌彙編》(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2年)。
劉俊文箋解:《唐律疏議箋解》(北京:中華書局,2015年)。
劉曉東等點校:《二十五別史》(濟南:齊魯書社,2000年)。

二、近人著作
(一)中文資料(含翻譯論著)
《法國漢學》編委會編:《法國漢學》(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98年),第三輯。
于賡哲:《唐代疾病、醫療史初探》(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1年)。
中國唐代文學學會、西北大學文學院、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主編:《唐代文學研究》(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年),第11輯。
中國唐代文學學會、西北大學文學院、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主編:《唐代文學研究》(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0年),第13輯。
中國唐代學會、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系、國立中正大學歷史系主編:《唐代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高雄:麗文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
中國唐代學會編輯委員會編:《第二屆唐代文化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5年)。
仇鹿鳴:《長安與河北之間:中晚唐的政治與文化》(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18年)。
卞孝萱:《卞孝萱文集》(南京:鳳凰出版社,2010年)。
方震華:《權力結構與文化認同:唐宋之際的文武關係(875-1063)》(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9年)。
毛漢光:《中國中古社會史論》(臺北:聯經出版,1988年)。
毛漢光:《中國中古政治史論》(臺北:聯經出版,2004年)。
王仲犖:《隋唐五代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王汝濤:《唐代小說與唐代政治》(長沙:岳麓書社,2005年)。
王勛成:《唐代銓選與文學》(北京:中華書局,2001年)。
王壽南:《唐代的宦官》(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4年)。
王夢鷗:《唐人小說研究四集》(臺北:藝文印書館,1978年)。
王夢鷗:《唐人小說校釋》(臺北:正中書局,1983年)。
王德權:《為士之道──中唐士人的的自省風氣》(臺北:政大出版社,2012年)。
王燕華:《中國古代類書史視域下的隋唐類書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8年)。
牟發松:《漢唐歷史變遷中的社會與國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
余英時:《士與中國文化》(上海:上海出版社,2008年)。
余英時:《中國知識分子論》(河南:河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
余英時:《中國知識階層史論(古代篇)》(臺北:聯經出版,2010年)。
余英時:《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臺北:聯經出版,1987年)。
呂妙芬:《孝治天下:《孝經》與近世中國的政治與文化》(臺北:聯經出版,2011年)。
宋子俊等主編:《中國古代小說戲劇研究叢刊》(蘭州:甘肅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五輯。
宋史座談會編:《宋史研究集》(臺北:國立編譯館中華叢書委員會,1984年),第三輯。
宋正海主編:《中國古代重大自然災害和異常年表總集》(廣東:廣東教育出版社,1992年)。
李孝聰主編:《唐代地域結構與運作空間》(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3年)。
李宗為:《唐人傳奇》(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李建民主編:《生命與醫療》(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05年)。
李貞德主編:《中國史新論:性別史分冊》(臺北:聯經出版,2009年)。
李貞慧主編:《中國敘事學:歷史敘事詩文》(新竹:國立清華大學出版社,2016年)。
李華瑞主編:《「唐宋變革」論的由來與發展》(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10年)。
李隆獻:《復仇觀的省察與詮釋:先秦兩漢魏晉南北朝隋唐編》(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2年)。
李碧妍:《危機與重構:唐帝國及其地方諸侯》(北京:北京師範大學書版社,2015年)。
李劍國:《古稗斗筲錄:李劍國自選集》(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4年)。
李劍國:《唐五代志怪傳奇敘錄》(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1993年)。
李奭學、黎子鵬主編:《中外宗教與文學裏的他界書寫》(臺北:中研院文哲所,2015年)。
李學勤:《中國古代文明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9年)。
李學勤:《李學勤早期文集》(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7年)。
李鵬飛:《唐代非寫實小說之類型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
杜文玉主編:《唐史論叢》(西安:三秦出版社,2009年),第十一輯。
杜文玉主編:《唐史論叢》(西安:三秦出版社,2016年),第二十二輯。
杜文玉主編:《唐史論叢》(西安:三秦出版社,2020年),第三十輯。
邢義田:《中世紀以前的地域文化、宗教與藝術》(臺北:中研院史語所,2002年)。
邢義田:《秦漢史論稿》(臺北:東大圖書出版,1987年)。
周紹良:《唐傳奇箋證》(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0年)。
周勛初:《周勛初文集》(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0年)。
季旭昇主編;陳美蘭、蘇建洲、陳嘉凌合撰:《《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二)》讀本》(臺北:萬卷樓,2003年)。
定宜庄等主編:《口述史讀本》(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
尚永亮:《唐五代逐臣與貶謫文學研究》(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7年)。
林紓:《韓柳文研究法‧柳文研究法》(臺北:廣文書局,1998年)。
林啓屏:《從古典到正典:中國古代儒學意識之形成》(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7年)。
林淑貞:《對蹠與融攝:唐人生命情調與審美風尚》(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16年)。
林朝成、張瑞麟主編:《第一屆《群書治要》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萬卷樓出版社,2020年)。
林慶彰、蔣秋華主編:《啖助新《春秋》學派研究論集》(臺北:中研院文哲所,2002年)。
竺可楨:《竺可楨全集》(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4年)。
邱仲麟主編:《中國史新論──生活與文化分冊》(臺北:中央研究院、聯經出版,2013年)。
邵穎濤:《唐代敘事文學與冥界書寫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4年)。
金春峰:《漢代思想史(增補版)》(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年)。
侯外廬主編:《中國思想史綱》(臺北:五南出版社,1993年)。
侯外廬主編:《中國思想通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年),第四卷上冊。
侯旭東:《北朝村民的生活世界:朝廷、州縣與村里》(北京:商務印書館,2015年)。
姜廣輝主編:《中國經學思想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年),第二卷。
思想史編委會編著:《思想史3:盧梭與早期中國共和》(臺北:聯經出版,2014年)。
政大中文系主編:《第三屆漢代文學與思想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2000年)。
柯慶明:《古典中國實用文類美學》(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6年)。
柳立言:《宋代的家庭和法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胡可先:《唐代重大歷史事件與文學研究》(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7年)。
胡戟等主編:《二十世紀唐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年)。
胡道靜:《中國古代典籍十講》(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4年)。
胡適:《胡適文存》(臺北:遠流出版社,1986年)。
胡寶國:《漢唐間史學的發展(修訂本)》(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4年)。
范家偉:《大醫精誠:唐代國家、信仰與醫學》(臺北:東大圖書出版,2007年)。
唐光榮:《唐代類書與文學》(成都:巴蜀書社,2008年)。
孫昌武:《柳宗元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
孫國棟:《唐宋史論叢》(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
孫筱:《兩漢經學與社會》(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年)。
徐復觀:《兩漢思想史》(臺北:學生書局,1985年),卷二。
袁行霈主編:《國學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年),第三十卷。
高明士:《天下秩序與文化圈的探索:以東亞古代的政治與教育為中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高明士:《律令法與天下法》(臺北:五南出版社,2012年)。
高明士主編:《中國史研究指南II:魏晉南北朝史‧隋唐五代史》(臺北:聯經出版,1990年)。
高明士主編:《東亞傳統家禮、教育與國法(二):家內秩序與國法》(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5年)。
高明士主編:《唐律與國家秩序》(臺北:元照出版,2013年)。
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主編:《出土文獻研究視野與方法》(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2017年),第六輯。
康韻梅:《唐代小說承衍的敘事研究》(臺北:里仁書局,2005年)。
張友鶴選註:《唐宋傳奇選》(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年)。
張文昌:《制禮以教天下──唐宋禮書與國家社會》(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2年)。
張火慶:《古典小說的人物形象》(臺北:里仁書局,2006年)。
張希清:《中國科舉制度通史(宋代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年)。
張國剛:《大唐氣象:制度、家庭與社會》(香港:三聯書店,2017年)。
張國剛:《唐代藩鎮研究(增訂版)》(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年)。
張新科:《唐前史傳文學研究》(西安:西北大學出版社,2003年)。
張滌華:《類書流別(修訂本)》(北京:商務印書館,1985年)。
張廣達:《史家、史學與現代學術》(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年)。
張躍:《唐代後期儒學》(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
張躍:《唐代後期儒學的新趨向》(臺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
章士釗:《柳文指要》(上海:文匯出版社,2007年)。
許倬雲、張廣達編:《唐宋時期的名分秩序》(臺北:政大出版社,2015年)。
郭伯恭:《宋四大書考》(長沙:商務印書館,1940年)。
陳岸峰:《回首望長安:杜甫書寫的「安史之亂」》(香港:中華書局,2018年)。
陳玨:《初唐傳奇文鈎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陳玨主編:《唐代文史的新視野──以物質文化為主》(臺北:聯經出版,2015年)。
陳玨主編:《漢學典範大轉移:杜希德與「金萱會」》(臺北:聯經出版,2014年)。
陳俊強:《皇權的另一面:北朝隋唐恩赦制度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
陳弱水:《唐代文士與中國思想的轉型(增訂本)》(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6年)。
陳寅恪:《金明館叢稿二編》(臺北:里仁書局,1981年)。
陳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論稿》(臺北:里仁書局,1994年)。
陳登武:《地獄‧法律‧人間秩序:中國中古宗教、社會與國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出版中心,2017年)。
傅璇琮:《唐代科舉與文學》(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4年)。
程國賦:《唐代小說與中古文化》(臺北:文津出版,2000年)。
程國賦:《唐代小說嬗變研究》(廣東:廣東人民出版社,1997年)。
程國賦編著:《隋唐五代小說研究資料》(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逯耀東:《魏晉史學的思想與社會基礎》(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項楚:《敦煌變文選注(增訂本)》(北京:中華書局,2019年)。
黃一農:《社會天文學史十講》(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4年)。
黃東陽:《唐五代記異小說的文化闡釋》(臺北:秀威資訊科技,2007年)。
黃俊傑:《孟學思想史論》(臺北:東大圖書出版,1991年)。
黃寬重主編:《基調與變奏:七至二十世紀的中國》(臺北:政大歷史學系等出版,2008年)。
黃樓:《神策軍與中晚唐宦官政治》(北京:中華書局,2019年)。
黃瓊慧:《世變中的記憶與編寫──以丁耀亢為例的考察》(臺北:大安出版社,2009年)。
楊宗瑩:《白居易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85年)。
楊儒賓、祝平次主編:《儒家的氣論與工夫論》(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5年)。
楊儒賓主編:《中國古代思想中的氣論及身體觀》(臺北:巨流圖書,1993年)。
葉慶炳:《晚鳴軒論文集》(臺北:大安出版社,1996年)。
葛兆光:《中國思想史》(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1年),第二卷。
葛兆光:《思想史的寫法──中國思想史導論》(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4年)。
董劭偉、柴冰主編:《中華歷史與傳統文化研究論叢》(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7年),第三輯。
董治安主編:《唐代四大類書》(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3年)。
雷聞:《郊廟之外:隋唐國家祭祀與宗教》(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9年)。
廖幼華:《深入蠻荒:唐宋時期嶺南西部史地論集》(臺北:文津出版,2013年)。
廖幼華:《歷史地理學的應用:嶺南地區早期發展之探討》(臺北:文津出版,2004年)。
廖宜方:《唐代的母子關係》(臺北:稻香出版社,2009年)。
廖宜方:《唐代的歷史記憶》(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1年)。
榮新江主編:《唐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第11卷。
榮新江主編:《唐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第13卷。
榮新江主編:《唐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第15卷。
褚斌傑:《中國古代文體概論(增訂本)》(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2年)。
趙景深主編:《中國古典小說戲曲論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第一輯。
劉全波:《類書研究通論》(蘭州:甘肅文化出版社,2018年)。
劉俊文主編,黃約瑟譯:《日本學者研究中國史論著選譯》(北京:中華書局,1993年),第一卷通論。
劉俊文主編,韓昇、黃正建等譯:《日本學者研究中國史論著選譯》(北京:中華書局,1993年),第四卷六朝隋唐。
劉苑如編:《桃之宴──京都桃會與漢學新詮》(臺北:新文豐出版,2014年)。
歐麗娟:《唐詩的樂園意識(修訂版)》(臺北:五南圖書出版,2017年)。
蔣寅編譯:《日本學者中國詩學論集》(南京:鳳凰出版社,2008年)。
鄧小南:《祖宗之法:北宋前期政治述略(修訂版)》(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4年)。
鄧小南主編:《唐宋女性與社會》(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3年)。
鄭雅如:《情感與制度:魏晉時代的母子關係》(臺北:臺大出版委員會,2001年)。
鄭學檬、冷敏述主編:《唐文化研究論文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
魯迅先生紀念委員會編纂:《魯迅全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73年),第十卷。
魯迅撰;郭豫適導讀:《中國小說史略》(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盧建榮主編:《唐宋變革說及其宰制論述的猖獗》(臺北:時英出版社,2010年)。
賴瑞和:《唐代中層文官》(臺北:聯經出版,2008年)。
賴瑞和:《唐代高層文官》(臺北:聯經出版,2016年)。
賴瑞和:《唐代基層文官》(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
錢穆:《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四)》(臺北:東大圖書出版,1978年)。
錢穆:《中國歷代政治得失》(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1年)。
錢穆著;錢賓四先生全集編輯委員會編:《錢賓四先生全集》(臺北:聯經出版,1998年)。
閻守誠:《危機與應對:自然災害與唐代社會》(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
謝元魯:《唐代中央政權決策研究(增訂本)》(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20年)。
謝明勳:《六朝志怪小說研究述論:回顧與論釋》(臺北:里仁書局,2011年)。
瞿同祖:《中國法律與中國社會》(臺北:里仁書局,1984年)。
羅彤華:《同居共財:唐代家庭研究》(臺北:政大出版中心,2015年)。
羅聯添:《唐代四家詩文論集》(臺北:學海出版社,1996年)。
譚其驤主編:《中國歷史地圖集》(北京:中國地圖出版社,1996年)。
嚴耕望:《唐代交通圖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嚴耀中:《佛教與三至十三世紀中國史》(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7年)。
嚴耀中主編:《唐代國家與地域社會研究:中國唐史學會第十屆年會論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饒宗頤主編:《華學(第九、十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日)川合康三著;蔡毅譯:《中國的自傳文學》(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1998年)。
(日)戶崎哲彥:《唐代嶺南文學與石刻考》(北京:中華書局,2014年)。
(日)平野顯照著;張桐生譯:《唐代文學與佛教》(貴陽:貴州大學出版社,2013年)。
(日)石見清裕著;吳志宏譯:《唐代的國際關係》(上海:中西書局,2019年)。
(日)石見清裕著;胡鴻譯:《唐代北方問題與國際秩序》(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9年)。
(日)尾形勇著;張鶴泉譯:《中國古代的「家」與國家》(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
(日)松本肇著;孫險峰譯:《韓柳文學論》(北京:中華書局,2014年)。
(日)花房英樹著;王文亮、黃瑋譯:《白居易》(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1年)。
(日)芳村弘道著;秦嵐、帥松生、田建國譯:《唐代的詩人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14年)。
(日)埋田重夫著;王旭東譯:《白居易研究:閑適的詩想》(西安:西北大學出版社,2019年)。
(日)副島一郎著;王宜瑗譯:《氣與士風:唐宋古文的進程與背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
(日)堀敏一著;韓昇、劉建英編譯:《隋唐帝國與東亞(增訂本)》(蘭州:蘭州大學出版社,2010年)。
(日)溝口雄三、(日)小島毅主編;孫歌等譯:《中國的思維世界》(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6年)。
(比)魏希德(Hilde De Weerdt):《宋帝國的危機與維繫:信息、領土與人際網絡》(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21年)。
(加)蒲立本(Edwin G. Pulleyblank)著;丁俊譯:《安祿山叛亂的背景》(上海:中西書局,2018年)。
(法)莫里斯‧哈布瓦赫(Maurice Halbwachs)著;畢然、郭金華譯:《論集體記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法)費爾南‧布羅岱爾(Fernand Braudel)著;劉北成,周立紅譯:《論歷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
(法)熱拉爾‧熱奈特(Gérard Genette)著;史忠義譯:《熱奈特論文集》(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00年)。
(法)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s)著;懷宇譯:《羅蘭‧巴特隨筆選》(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1996年)。
(美)包弼德(Peter K. Bol)著;劉寧譯:《斯文:唐宋思想的轉型》(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0年)。
(美)本傑明‧史華茲(Benjamin I. Schwartz)著;程鋼譯:《古代中國的思想世界》(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8年)。
(美)宇文所安(Stephen Owen)著,陳引馳、陳磊譯:《中國「中世紀」的終結──中唐文學文化論集》(臺北:聯經出版,2007年)。
(美)宇文所安(Stephen Owen)著,鄭學勤譯:《追憶:中國古典文學中的往事再現》(臺北:聯經出版,2006年)。
(美)杭亭頓(Samuel P. Huntington)著;黃裕美譯:《文明衝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臺北:聯經出版,1997年)。
(美)芮沃壽(Arthur F. Wright)等著,陶晉生等譯:《唐史論文選集》(臺北:幼獅出版社,1990年)。
(美)倪健(Christopher M. B. Nugent)著;馮乃希譯:《有詩自唐來:唐代詩歌及其有形世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21年)。
(美)倪豪士(William H. Nienhauser, Jr)著:《傳記與小說:唐代文學比較論集》(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美)海登‧懷特(Hayden White)著,(美)羅伯特‧多蘭(Robert Doran)編;馬麗莉、馬雲、孫晶姝譯:《敘事的虛構性:有關歷史、文學和理論的論文(1957—2007)》(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19年)。
(美)康達維(David R. Knechtges)著;張泰平等譯:《賦學與選學:康達維自選集》(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19年)。
(美)費正清(John King Fairbank)主編,郭曉兵等譯:《中國的思想與制度》(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08年)。
(美)賈志揚(John W.Chaffee):《宋代科舉》(臺北:東大圖書出版,1995年)。
(美)薛愛華(Edward Schafer)著;程章燦、葉蕾蕾譯:《朱雀:唐代的南方意象》(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4年)。
(美)羅伯特‧雷德菲爾德(Robert Redfield)著;陳睿騰譯:《鄉民社會與文化:一種人類學研究文明社會的方法》(臺北:南天書局,2020年)。
(英)弗雷澤(James George Frazer)著;徐育新等譯:《金枝:巫術與宗教之研究》(北京:大眾文藝出版社,1998年)。
(英)伊懋可(Mark Elvin)著;梅雪芹、毛利霞、王玉山譯:《大象的退却:一部中國環境史》(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14年)。
(英)彼得‧伯克(Peter Burke)著,郝名瑋譯:《製造路易十四》(北京:商務印書館,2007年)。
(英)柯林尼可斯(Alex Callinicos)著;萬毓澤譯:《創造歷史:社會理論中的行動、結構與變遷》(臺北:群學出版有限公司,2007年)。
(英)崔瑞德(Denis Twitchett)主編;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西方漢學研究課題組譯:《劍橋中國隋唐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年)。
(英)麥大維(David McMullen)著;張達志、蔡明瓊譯:《唐代中國的國家與學者》(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9年)。
(英)愛德華‧摩根‧福斯特(Edward Morgan Forster)著,蘇希亞譯:《小說面面觀》(臺北:商周出版,2009年)。
(德)阿斯特莉特‧埃爾(Astrid Erll):《文化記憶理論讀本》(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年)。
(德)馬克斯‧韋伯(Max Weber)著;王容芬譯:《儒教與道教》(北京:商務印書館,1999年)。
(德)馬克斯‧韋伯(Max Weber)著;康樂等譯:《經濟與歷史;支配的類型》(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

(二)外文資料
(日)大渕貴之:《唐代敕撰類書初探》(東京:研文出版,2014年)。
(日)加地伸行等著:《類書の総合的研究》(大阪:大阪大學,1996年)。
(日)布目潮渢:《隋唐史研究──唐朝政權の形成》(京都:東洋史研究會,1968年)。
(日)石見清裕:《唐の北方問題と国際秩序》(東京:汲古書院,1998年)。
(日)石見清裕:《唐代の国際関係》(東京:山川出版社,2009年)。
(日)伊東貴之:《東アジアの王権と秩序──思想‧宗教‧儀礼を中心として》(東京:汲古書院,2021年)。
(日)佐竹靖彥:《唐宋變革の地域的研究》(京都:同朋舎出版,1990年)。
(日)金子修一:《隋唐の国際秩序と東アジア》(東京:名著刊行會,2001年)。(日)渡邊信一郎:《中國古代社會論》(東京:青木書店,1986年)。
(日)渡邊信一郎:《中國古代國家の思想構造──專制國家とイデオロギー》(東京:校倉書房,1994年)。
(日)愛宕元:《唐代地域社会史研究》(京都:同朋舎出版,1997年)。
(日)溝口雄三:《〈中國思想〉再發見》(東京:左右社,2010年)。
(日)興膳宏、川合康三:《隋書經籍志詳攷》(東京:汲古書院,1995年)。
唐代史研究會編:《隋唐帝国と東アジア世界》(東京:汲古書院,1979年)。
Bol, Peter: “This Culture of Ours”:Intellectual Transtitons in T`ang and Sung China(Stanford, Californi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2).
McMullen, David: State and Scholars in T’ang China(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8).
Redfield, Robert: Peasant Society And Culture: An Anthropological Approach to Civilization(Chicago&London: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56).

三、期刊論文
(一)中文資料(含翻譯論著)
于天池:〈牛僧孺和他的《玄怪錄》〉,《中華文史論叢》,第2輯(1986年),頁67-84。
方勝:〈唐武宗會昌毀佛的文學記憶──兼論晚唐文人集體失聲的原因〉,《山西大同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33卷第5期(2019年10月),頁58-63。
牛志平:〈宦官綜論〉,《海南師範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4期(1996年),頁83-88。
牛志平:〈略論唐代宦官──兼與齊陳駿、陸慶夫同志商榷〉,《陝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開學版)》,第1期(1985年),頁94-99。
牛志平〈唐代宦官〉,收入史念海主編:《唐史論叢》,第五輯(陝西:三秦出版社,1990年),頁50-96。
王子今:〈唐人樂府所見「咸陽」記憶〉,《中原文化研究》,第1期(2019年),頁83-91。
王守棟:〈唐代宦官專權延續性的原因探析〉,《德州學院學報》,第24卷第1期(2008年2月),頁43-47。
王守棟:〈試論宦官對維繫唐中後期統治的作用〉,《德州學院學報》,第17卷第1期(2001年),頁75-78。
王志浩:〈「他方」見聞錄:《太平廣記》的「異域」書寫研究〉,《人文社會學報》,第17卷第2期(2021年6月),頁125-143。
王志浩:〈中唐「復仇」案例與禮法爭議研究〉,《書目季刊》,第51卷第3期(2017年12月),頁35-49。
王志浩:〈中晚唐傳奇集所見政治危機與秩序重構〉,《臺大中文學報》,第66期(2019年9月),頁43-94。
王杰:〈李翰〈張中丞傳〉考〉,《遼東學院學報》,第18卷第6期(2016年12月),頁40-45。
王博:〈董仲舒天人相副說新闡:從人副天數到天人感應〉,《東吳哲學學報》,第39期(2019年2月),頁23-48。
王援朝:〈唐代藩鎮分類芻議〉,收入史念海主編:《唐史論叢》,第五輯,頁106-129。
王鳳翔:〈唐代西北藩鎮與地域社會〉,《唐都學刊》,第26卷第5期(2010年9月),頁29-31。
王德權:〈李華政治社會論的素描:中唐士人自省風氣的轉折〉,《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第26期(2006年11月),頁1-28。
王德權:〈東京與京都之外──渡邊信一郎的中國古代史研究〉,《新史學》,第十七卷第一期(2006年3月),頁143-202。
王德權:〈修身與理物──中唐士人自省之風的兩個面向〉,《臺灣師大歷史學報》,第35期(2006年6月),頁1-48。
史素昭:〈試論唐代寄托傳記的小說化傾向及其成因〉,《河南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6卷第3期(2009年5月),頁191-195。
田曉菲:〈中唐時期老舊之物的文化政治〉,《華東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4期(2020年),頁53-65+185-186。
朱澤坤、吳玲玲:〈唐末農民起義時間之幕府文人研究──以時間地域分布情況為例〉,《牡丹江大學學報》,第19卷第6期(2010年6月),頁8-10。
吳宏歧、黨安榮:〈隋唐時期氣候冷暖特徵與氣候波動〉,《第四紀研究》,第1期(1998年2月),頁31-38。
呂家慧:〈中晚唐循吏觀念的復興與書寫〉,《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55卷第5期(2018年9月),頁106-114。
宋家復:〈從《冊府元龜》論北宋初期類書式歷史書寫操作的典範意義〉,《新史學》,第二十五卷第四期(2014年12月),頁43-104。
宋強剛:〈試論唐代藩鎮的歷史地位和作用〉,《四川教育學院學報》,第18卷第3期(2002年3月),頁59-63。
宋惠如:〈《漢書‧五行志》之董仲舒《春秋》災異說──以論弒為中心〉,《當代儒學研究》,第19期(2015年12月),頁67-102。
李一飛:〈中唐傳記文學鳥瞰〉,《文學遺產》,第1期(1992年),頁59-67。
李文珠、任學亮:〈唐五代巴蜀地區神祇的地域分布〉,《中華文化論壇》,第1期(2008年),頁117-121。
李志剛:〈安史亂後藩鎮控制政策的實施〉,《蘭州學刊》,第2期(2015年),頁72-78。
李志剛:〈藩鎮平衡政策在唐後期的實施〉,《濟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5卷第2期(2015年)。
李宗保、曾敏:〈試論唐末藩鎮對昭宗朝政局的影響〉,《史學月刊》,第3期(1993年),頁27-33。
李朋飛:〈論唐代宦官使職制度與唐後期宦官專權關係〉,《黑龍江史志》,第9期(2013年),頁10-11。
李貞慧:〈重讀蘇軾〈方山子傳〉:以敘事觀點為中心的討論〉,《清華中文學報》,第5期(2011年6月),頁123-165。
李偉:〈中晚唐五代江西古文的地域特徵及其成因〉,《陝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46卷第5期(2017年9月),頁106-114。
李淑媛:〈唐代的「典賣妻女」現象──以律令為中心〉,《臺灣師大歷史學報》,第42期(2009年12月),頁51-80。
李淑媛:〈氣候、災荒與生存抉擇──唐代鬻賣人口現象析論〉,《臺灣師大歷史學報》,第48期(2012年12月),頁1-36。
李煥青:〈唐憲宗中興與藩鎮政策〉,《內蒙古社會科學(漢文版)》,第22卷第3期(2001年5月),頁51-55。
李嘉瑜:〈從眾聲靜默到七絕典範──讀者對〈江南逢李龜年〉的接受與闡釋〉,《漢學研究》第29卷第4期(2011年12月),頁105-131。
李鋒敏:〈論唐代中後期宦官權力及其政治影響〉,《甘肅高師學報》,第12卷第3期(2007年),頁69-71。
杜文玉:〈唐代宦官世家考述〉,《陝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7卷第2期(1998年6月),頁78-85+176。
林明珠:〈論元白詩中追憶書寫的兩型〉,《東華中文學報》第三期(2009年12月),頁119-144。
林啓屏:〈聖王:天命論述下的政權正當性〉,未刊稿。本文為科技部補助專題研究計畫「神聖與啟蒙:清華簡政治思想研究」(MOST 107-2410-H-004-162-)之部分成果。
林淑貞:〈唐傳奇「夢境結構」形式美感與義蘊〉,《中國古典文學研究》,第四期(2000年12月),頁71-88。
林雪鈴:〈唐代敦煌在地作品中的場域記憶及其特徵〉,《彰化師大國文學誌》,第三十一期(2015年12月),頁77-103。
林麗娥:〈韓柳論史探析〉,《中華學苑》,第45期(1995年3月),頁213-238。
金小米:〈唐後期宦官財權問題研究述評〉,《文化學刊》,第5期(2021年5月),頁201-207。
姜龍翔:〈韓愈祭文文體變革新探〉,《中央大學人文學報》,第58期(2014年10月),頁159-196。
胡梓穎、黃自鴻:〈被建構的文類──從「辨體」角度論傳記與「傳奇文」〉,《臺大文史哲學報》,第八十六期(2017年5月),頁87-126。
胡楚生:〈韓愈「答劉秀才論史書」的寫作背景〉,《興大中文學報》,第4期(1991年1月),頁9-13。
胡鈺穎:〈從唐傳奇愛情悲劇看社會秩序對士子的規約〉,《常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3卷第3期(2012年7月),頁61-66。
唐燮軍:〈裴子野《宋略》三題〉,《史學史研究》,第1期(2009年),頁93-97。
孫遜、潘建國:〈唐傳奇文體考辨〉,《文學遺產》,第六期(1999年),頁34-49。
徐成:〈〈唐重修內侍省碑〉所見唐代宦官高品、內養制度考索〉,《中華文史論叢》,總116輯(2014年4月),頁141-170+390。
晁岳佩:〈也談《越絕書》的作者及成書年代〉,《山東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第5期(1991年),頁36-40+93。
馬良懷:〈唐代宦官考述〉,《廈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4期(1989年),頁37-43。
馬良懷:〈唐代宦官與皇帝關係考論〉,《華中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5期(1987年),頁61-67。
馬俊民:〈唐代宦官專權與北軍、馬政的關係〉,《河北大學學報》,第4期(1987年),頁115-120。
馬強:〈大動亂時期的士庶遭際與記憶──基於涉及安史之亂出土唐人墓誌的分析〉,《陝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45卷第4期(2016年7月),頁22-29。
馬得禹:〈重塑英雄形象 再度伸張正義──試論韓愈創作〈張中丞傳後敘〉的政治用意〉,《寶雞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5卷第1期(2005年2月),頁71-74。
馬劍、孫琳:〈唐宋時期長江三峽地區政治地域結構的演變〉,《長江師範學院學報》,第37卷第3期(2021年5月),頁92-98。
高大威:〈王政想像:《周禮》行政建構探析〉,《國文學誌》,第七期(2003年12月),頁1-56。
高明士:〈唐代的身分制社會〉,《興大歷史學報》,第三十期(2016年6月),頁1-18。
高培華、楊清蓮:〈傳記,還是傳奇?──論韓、柳「傳」作兼談唐傳奇的風格類型〉,《中州學刊》,第四期(1986年),頁82-84。
婁欣星:〈論古代假傳的文體特點〉,《浙江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39卷第1期(2014年),頁15-21。
康韻梅:〈〈鶯鶯傳〉的情愛世界及其構設〉,《文史哲學報》,第45期(1996年12月),頁41+43-61。
康韻梅:〈《玄怪錄》幻設的跡證及其作意探究〉,《文與哲》,第三十二期(2018年6月),頁135-172。
康韻梅:〈唐代古文與小說的交涉──以韓愈、柳宗元的作品為考察中心〉,《臺大文史哲學報》,第六十八期(2008年5月),頁105-133。
康韻梅:〈唐代載錄詩事小說的敘事探究──以《本事詩》、《雲溪友議》為考察中心〉,《漢學研究》,第26卷第4期(2008年12月),頁99-132。
康韻梅:〈試以敘事動機論〈南柯太守傳〉的藝術效果──以〈楊林〉、〈盧汾〉、〈枕中記〉為參照的考察〉,《臺大中文學報》,第十九期(2003年12月),頁157-204。
張天虹:〈唐代藩鎮研究模式的總結和再思考──以河朔藩鎮為中心〉,《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6卷6期(2001年),頁55-65+157。
張仲清:〈《越絕書》作者考辨〉,《紹興文理學院學報》,第25卷第4期(2005年8月),頁5-14。
張振國:〈中國古代「假傳」文體發展史述論〉,《華南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期(2012年4月),頁109-113+158。
張書豪:〈試探劉向災異論著的轉變〉,《國文學報》,第五十七期(2015年6月),頁1-28。
張國剛:〈唐代藩鎮類型及其動亂特點〉,《歷史研究》,第4期(1983年),頁98-110。
張蜀蕙:〈馴化與觀看──唐、宋文人南方經驗中的疾病經驗與國族論述〉,《東華人文學報》,第七期(2005年7月),頁41-54。
張蜀蕙:〈瘞旅文──柳宗元永州的死亡書寫與療癒〉,《文學與文化》,第一期(2011年),頁39-45。
張麗華:〈從「傳奇文」溯源看魯迅、陳寅恪的「小說」觀念〉,《嶺南學報》,第八輯(2017年11月),頁159-182。
張飄:〈出土墓誌所見唐藩鎮質子制度研究〉,《洛陽師範學院學報》,第38卷第12期(2019年12月),頁29-32。
曹淑娟:〈唐人園亭碑刻的地方書寫與意義詮釋〉,《淡江中文學報》,第三十八期(2018年6月),頁1-42。
梁蓉:〈《華林遍略》小考〉,《絲綢之路》,第22期(2013年),頁19-20。
梁濤:〈荀子對思孟「五行」說的批判〉,《中國文化研究》,第2期(2001年),頁40-46。
梅家玲:〈論「杜子春」與「枕中記」的人生態度──從「幻設技巧」的運用談起〉,《中外文學》,第十五卷第十二期(1987年5月),頁122-133。
莊兵:〈《御注孝經》的成立及其背景──以日本見存《王羲之草書孝經》為線索〉,《清華學報》,第45卷第2期(2015年6月),頁235-274。
許愷容:〈出入虛實,以莊寓諧:論蘇軾假傳體的撰旨與創新〉,《東華漢學》,第30期(2019年12月),頁137-164。
連劭名:〈商代望祭中的河與岳〉,《殷都學刊》,第一期(2011年1月),頁12-16。
郭芳如:〈從因果與時間論王充命論之定偶相容性與氣命根源性問題〉,《思與言》,第57卷第1期(2019年3月),頁103-145。
郭玲妦:〈由「修己型家」至「型方訓俗」──宋代士族重建家內秩序之理想析論〉,《彰化師大國文學誌》,第三十五期(2017年12月),頁75-102。
陳力、羅大雲:〈淺論唐代宦官專政〉,《雲南民族學院學報》,第1期(1984年),頁76-82。
陳平坤:〈荀子的「類」觀念及其通類之道〉,《臺大哲學論評》,第三十一期(2006年3月),頁77-135。
陳紅梅、周斌:〈《宋略》散佚年代考〉,《史學史研究》,第3期(2002年),頁64-67。
陳家煌:〈由白居易貶江州之史實考察論其詩人意識之形成〉,《中山人文學報》,第34期(2013年1月),頁189-216。
陳登武:〈白居易〈百道判〉中的禮教思想〉,《法制史研究》,第23期(2013年6月),頁113-143。
陳登武:〈從地獄審判的書寫看唐代司法收賄現象〉,《法制史研究》,第22期(2012年12月),頁31-51。
陳登武:〈復讎新釋──從皇權的角度再論唐宋復讎個案〉,《臺灣師大歷史學報》,第31期(2003年6月),頁1-36。
陳嘉禮:〈有「恨」難伸──從薛元超之「恨」看唐代修史制度〉,《中正歷史學刊》,第十七期(2014年12月),頁27-44。
陳福濱:〈王充「命」論思想之探究〉,《哲學與文化》,第38卷第11期(2011年11月),頁125-142。
陳福濱:〈論董仲舒的天道思想與天人關係〉,《哲學與文化》,第34卷第10期(2007年10月),頁115-133。
陳際斌:〈唐傳奇集盛期的文人群體心態探索〉,《甘肅社會科學》第4期(2015年),頁101-105。
陳橋驛:〈關於《越絕書》及其作者〉,《杭州大學學報》,第4期(1979年12月),頁36-40。
陳麗桂:〈天命與時命〉,《哲學與文化》,第38卷第11期(2011年11月),頁59-82。
喬治忠:〈《越絕書》的成書年代與作者問題的重新考辨〉,《學術月刊》,第45卷11月號(2013年11月),頁140-150。
程志:〈晚唐藩鎮與唐朝滅亡〉,《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期(1988年),頁40-47。
程志:〈論中唐藩鎮的本質和作用〉,《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6期(1986年),頁39-46。
項潔、陳麗華、杜協昌、鍾嘉軒:〈數位人文視野下的知識分類觀察:兩部官修類書的比較分析〉,《東亞觀念史集刊》,第九期(2015年12月),頁229-231+233-286。
馮金忠:〈唐代河北藩鎮與地域社會〉,《唐都學刊》,第26卷第5期(2010年9月),頁26-28。
黃一農:〈星占、事應與偽造天象──以「熒惑守心」為例〉,《自然科學史研究》,第10卷第2期(1991年),頁120-132。
黃自鴻、胡梓穎:〈傳記與辨體觀──內部衝突的分類過程〉,《漢學研究》,第34卷第1期(2016年3月),頁95-122。
黃俊傑:〈孟子思維方式的特徵〉,《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一卷第三期(1991年9月),頁11-32。
黃美鈴:〈〈馮燕傳〉、〈馮燕歌〉、〈水調七遍〉對馮燕的謳歌──男性中心層級分明的道德體系呈現〉,《漢學研究》,第24卷第2期(2006年12月),頁171-190。
黃啟書:〈西漢經學的另類戰場:從宣元成三朝災異說之發展為例〉,《臺大中文學報》,第五十二期(2016年3月),頁43-94。
黃敏原:〈記憶社會學中個人與結構的關係:法國社會學家Halbwachs的社會框架觀點〉,《社會理論學報》,第十二卷第一期(2009年),頁43-78。
黃暄:〈〈鶯鶯傳〉之性別解讀(毒?!):女性身體、慾望與價值秩序〉,《婦女兩性研究通訊》,第55期(2000年6月),頁21-30。
楊曉宜:〈杜佑理想社會之建構──以《通典‧食貨典》為中心〉,《早期中國史研究》,第七卷第一期(2015年6月),頁39-87。
楊曉靄、胡大浚:〈隴右地域文化與唐代邊塞詩〉,《文史知識》,第6期(1997年),頁13-18。
葉國良:〈中晚唐古文家對「小人物」的表彰及其影響〉,《長庚人文社會學報》第3卷第1期(2010年4月),頁1-18。
葉國良:〈唐宋哀祭文的發展〉,《臺大中文學報》,第十八期(2003年6月),頁163-184。
解濟紅:〈略論唐代宦官專權的形成及表現〉,《黑龍江史志》,第21期(2013年),頁24+26。
賈志剛:〈唐代宦官研究二題—─以〈唐姜子榮墓誌〉為中心〉,《中國史研究》,第2期(2019年),頁91-106。
廖美玉:〈唐代〈江南〉諸曲的轉化、記憶與書寫〉,《文與哲》,第十九期(2011年12月),頁87-116。
滿志敏:〈關於唐代氣候冷暖問題的討論〉,《第四紀研究》,第1期(1998年2月),頁20-30。
臺靜農:〈論碑傳文及傳奇文〉,《傳記文學》,第四卷第三期(1964年3月),頁4-6。
裴書研:〈淺析唐代宦官專權的演變及其原因〉,《渭南師範學院學報》,第25卷第6期(2010年11月),頁84-87。
趙軍偉:〈地域‧政治‧審美:唐宋文人的荔枝書寫〉,《閱江學刊》,第3期(2015年6月),頁141-148。
趙殷尚:〈論韓柳傳記文的產生因素──兼談唐代古文與唐傳奇的關係〉,《國立編譯館館刊》,第二十八卷第一期(1999年6月),頁105-122。
趙維國、黃小菊:〈論假傳虛實二元性及其對文體發展的影響〉,《江西社會科學》,第五期(2019年),頁111-118+255。
齊勇鋒:〈唐中葉的削藩措置及其作用〉,《陝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1期(1985年),頁100-106。
劉子凡:〈從西北援軍到京西北藩鎮──新見〈唐康忠信墓誌〉研究〉,《河北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43卷第5期(2020年9月),頁27-33。
劉小兵:〈「竹林猶在」:唐人墓誌與七賢記憶〉,《古籍整理研究學刊》第4期(2013年7月),頁68-72。
劉小兵:〈歷史記憶與文學想像──論唐人詩文中的嵇康形象〉,《中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37卷第4期(2017年7月),頁156-160。
劉全波:〈《華林遍略》編纂考〉,《敦煌學輯刊》,第1期(2013年),頁85-94。
劉全波:〈論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博學風尚與類書編纂〉,《華夏文化論壇》,第八輯第二期(2012年),頁68-77。
劉苑如:〈雜傳體志怪與史傳的關係──從文類觀點所作的考察〉,《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八期(1996年3月),頁365-400。
劉順:〈典範的變改:中唐文儒歷史記憶之書寫〉,《河北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6卷第4期(2013年7月),頁107-114。
劉順:〈構建共同體:唐初的「堯舜記憶」〉,《西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第52卷第1期(2015年1月),頁29-35。
劉新光:〈唐宋時期「江南西道」的地域演變〉,《國學學刊》,第四期(2015年),頁80-87+144。
劉瑞清:〈從德、順、憲三朝看唐中央對藩鎮割據的態度〉,《陰山學刊》,第21卷第1期(2008年2月),頁51-53+58。
劉曉鳳:〈〈上皇西巡南京歌〉與〈成都府〉比較──成都歷史記憶的尋找〉,《杜甫研究學刊》,總第113期(2012年),頁29-36。
劉靜貞:〈女無外事?──墓誌碑銘中所見之北宋士大夫社會秩序理念〉,《婦女與兩性學刊》,第四期(1993年3月),頁21-46。
歐陽健:〈「傳奇體」辨正──兼論裴鉶《傳奇》在神怪小說史上的地位〉,《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第一期(1999年),頁113-119。
蔡利:〈唐中後期人口耗損與藩鎮割據〉,《紅河學院學報》,第8卷第5期(2010年10月),頁42-46。
蔡妙真:〈李娃補天──唐傳奇〈李娃傳〉的神話學解讀〉,《師大學報:語言與文學類》,第55卷第1期(2010年3月),頁133-154。
鄧小南:〈關於「道理最大」──兼談宋人對於「祖宗」形象的塑造〉,《暨南學報(哲學社會科學)》(2003年3月),第25卷第2期,頁116-126。
鄧郁生:〈示藩鎮以箴規:論《玄怪錄‧郭代公》的政治訓教〉,《東吳中文學報》,第二十四期(2012年11月),頁59-90。
盧秀滿:〈唐人小說所記載之巫覡及其求雨研究〉,《中國學術年刊》,第三十二期(2010年9月),頁71-101。
賴芳伶:〈斷欲成仙與因愛毀道──論唐傳奇〈杜子春〉的試煉之旅〉,《東華漢學》,第6期(2007年12月),頁157-187。
鮑遠航:〈三國魏周斐《汝南先賢傳》考述〉,《湖州師範學院學報》,第41卷第7期(2019年7月),頁73-80。
韓國磐:〈唐末五代的藩鎮割據〉,《歷史教學》,第8期(1958年),頁34-38。
藍勇:〈唐代氣候變化與唐代歷史興衰〉,《中國歷史地理論叢》,第16卷第1輯(2001年3月),頁4-15+125。
顏世明:〈裴子野《宋略》相關問題探析〉,《中華文化論壇》,第11期(2018年),頁63-70。
(日)渡邊信一郎著;魏煜民譯:〈《孝經》的國家論──秦漢時代的國家與意識型態〉,《早期中國史研究》,第十二卷(2020年12月),頁203-299。
(美)阿蘭‧梅吉爾(Allan Megill):〈記憶與歷史〉,《學術研究》(2005年),第8期,頁84-98+128。

(二)外文資料
盧秀滿:〈唐代小說に見られる別世界──別世界の混在化──〉,《中國中世文學研究》,第38號(2000年7月),頁1-16。
(日)戶崎哲彥:〈柳宗元の故鄉と唐長安城──柳宗元の故鄉‧莊園をめぐる唐代長安城里坊‧長安縣鄉里に関する歷史地理學的考察の試み(上)〉,《彥根論叢》,第296號(1995年7月),頁1-21。
(日)谷川道雄:〈武后朝末年より玄宗朝初年にいたる政爭について──唐代貴族制研究への一視角──〉,《東洋史研究》,第14卷第4期(1956年3月),頁295-318。
(日)畑村學:〈貞元末流謫期における韓愈の文學活動〉,《中國中世文學研究》,第29號(1996年1月),頁15-31。
(日)妹尾達彥:〈詩のことば、テクストの權力──九世紀中國における科舉文學の成立──〉,《中國—社會と文化》,第十六號(2001年6月),頁25-55。
(日)許山秀樹:〈中國古典詩に見られる「蠻」と南方意識〉,《中國詩文論叢》,第三十集(2011年12月),頁84-99。
(日)許山秀樹:〈中國古典詩人における南方意識──「瘴」の字を手がかりに──〉,《中國詩文論叢》,第二十六集(2007年12月),頁79-93。
(日)梅田雅子:〈劉禹錫‧柳宗元の左遷に對する悲哀──客觀的狀況と主觀的判斷──〉,《中國詩文論叢》,第二十四集(2005年12月),頁99-114。
(日)森正夫:〈中国前近代史研究における地域社会の視点:中国史シンポジウム「地域社会の視点──地域社会とリーダー」基調報告〉,《名古屋大学文学部研究論集》,史学第28集,頁201-223。

四、學位論文
王志浩:《尊經‧崇禮‧教化:柳宗元儒學思想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5年)。
史素昭:《唐代傳記文學研究》(廣州:暨南大學中國古代文學博士論文,2009年)。
甘懷真:《唐代京城社會與士大夫禮儀之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3年)。
申少亞:《唐人記憶中的武則天時代》(武漢:華中師範大學中國古代史碩士論文,2017年)。
吳增輝:《北宋中後期貶謫與文學》(上海:復旦大學中國古代文學博士論文,2011年)。
李婷婷:《唐末五代的成都記憶》(上海:上海師範大學歷史文獻學碩士論文,2015年)。
杜本明:《唐代小說中的揚州印象》(江蘇:揚州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07年)。
徐偉軒:《韓愈文儒地位的確立及其典範形成》(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21年)。
徐雅蘭:《歷史記憶與歷史書寫──試論唐宋士人筆下的太平公主》(臺南: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系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12年)。
高甜新:《唐五代仙傳研究》(湖北:湖北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19年)。
巢潔:《唐代散傳研究》(江蘇:揚州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07年)。
張子峻:《北宋中期儒家道論的秩序追尋》(湖南:湖南大學中國哲學博士論文,2019年)。
黃俊憲:《唐代災異思想及其水旱災害防治》(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論文,2007年)。
廖宜方:《唐代的歷史記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9年)。
趙旭:《法律制度與唐宋社會秩序》(吉林:東北師範大學中國古代史博士論文,2006年)。
趙修霈:《宋代傳奇小說傳奇手法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9年)。
趙曉麗:《試論唐朝的衰亡對新羅和日本的影響》(吉林:延邊大學歷史學碩士論文,2020年)。
劉苑如:《六朝志怪的文類研究:導異為常的想像歷程》(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1996年)。
劉喬:《唐代自傳研究》(重慶:重慶師範大學中國古典文獻學碩士論文,2012年)。
羅凱:《唐前期道制研究──以民政區域性質的道為中心》(上海:復旦大學歷史地理研究中心碩士論文,2009年)。
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