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學位論文

文章檢視/開啟

書目匯出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引文資訊

TAIR相關學術產出

題名 「秋紅吟社」及相關閨秀詩人群研究
Studies on " Qiu-Hong Yin-She" and relevant female poets
作者 王凱行
Wang, Kai-Xing
貢獻者 卓清芬<br>楊明璋
王凱行
Wang, Kai-Xing
關鍵詞 女性文學
清代文學
女性詩社
秋紅吟社
日期 2023
上傳時間 9-三月-2023 18:11:48 (UTC+8)
摘要 本文從「秋紅吟社」成員締結友誼的過程、交誼互動與集體活動、文學創作三個角度,圍繞「秋紅吟社」進行研究:透過考察梁德繩「消夏集」這樣一個少有人關注的女性結社,釐清「秋紅吟社」的承繼關係,打破學界局限於京師一地的「秋紅吟社」研究;在整理歸類「秋紅吟社」活動記錄的基礎上,結合明清婦女史研究、京師文學地理學研究相關資料與成果,呈現出一個更加豐富、立體的「秋紅吟社」,並探討女性友誼脈絡、女性主體性建構、地域認同、地理想像等內在意涵;立足於前人輯佚成果,進一步蒐集、彙整顧、沈以外成員的創作,並以性靈詩派作為對比參照,更加系統地解析作品,既彰顯出「秋紅吟社」詩人群創作上的共性,又討論到許延礽、許延錦具體的創作風格。
本文以多角度的研究回應「不依傍於男性、跨越地域、跨越民族」三個「秋紅吟社」開創性特徵:「秋紅吟社」的成立並非完全獨立於男性,但在閨秀們的活動與創作中,可以看到她們對於一個脫離家庭、完全屬於女性的社群的建構與想像,「消夏集」到「秋紅吟社」的活動,呈現出與以往女性結社不同的情況,在婦女史上與女性文學史上都確有突出的意義;杭州「消夏集」結社傳統跨越地域的結社轉移是「秋紅吟社」在京師成立的主要因素,「秋紅吟社」也積極吸納在地的滿族成員,發展為一個穩定且極具代表性的京師結社。滿漢閨秀間雖然客觀上有差異,但詩社中的滿人對於漢文化有著相當程度的了解與喜愛,他們有著與漢人一樣的閱讀經驗,共同的文學興趣使她們成為了一個穩定的詩人群體,詩社成員間締結下如姊妹般的真摯深厚的情誼,是民族融合在女性友誼脈絡中的展現。
參考文獻 一、古籍

[漢]毛亨撰,[漢]鄭玄箋,[唐]陸德明音義,[唐]孔穎達疏,[清]阮元校勘:《阮刻毛詩注疏》,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20年,影印清嘉慶二十年(1815)江西南昌府學刻本
[南朝宋]范曄撰,卜憲群、周天游主持校注:《後漢書》(全二十四冊),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21年
[唐]杜光庭:《墉城集仙錄》,中華民國十三年(1924)八月上海涵芬樓影印《正統道藏》本
[唐]杜甫著,[清]楊倫箋注:《杜詩鏡銓》(上下冊),台北:臺灣學生書局,2016年
[清]曹雪芹、高鶚著,[清]護花主人、大某山民、太平閒人評:《紅樓夢 三家評本》(上下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
[清]袁枚著,王英志編纂校點:《袁枚全集新編》(全十冊),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8年
[清]張玉穀著,許逸民點校:《古詩賞析》(全二冊),北京:中華書局,2017年
[清]梁德繩著,李雷點校:《古春軒集》,《清代閨閣詩集萃編‧第五冊》,北京:中華書局,2015年
[清]梁德繩:《古春軒詩鈔二卷 附詞鈔文鈔》,《清代閨秀集叢刊‧第二十八冊》影印清咸豐二年(1852)重刻本,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4年
[清]螢川:《如亭詩稿》,清道光八年(1828)刻本
[清]唐慶雲:《女蘿亭詩稿六卷》,《清代閨秀集叢刊‧第二十八冊》影印清道光十一年(1831)續刻本,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4年
[清]阮元撰,鄧經元點校:《揅經室集》(上下冊),北京:中華書局,1993年
[清]許宗彥:《鑑止水齋集》,《清代詩文集彙編‧第四八八冊》影印清嘉慶二十四年(1819)德清許氏家刻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
[清]胡敬:《崇雅堂駢體文鈔》,《清代詩文集彙編‧第四九三冊》影印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刻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
[清]胡敬:《崇雅堂詩鈔》,《清代詩文集彙編‧第四九三冊》影印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刻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
[清]顧太清撰,金啟孮,金適校箋:《顧太清集校箋》(上下冊),北京:中華書局,2012年
[清]顧太清撰,胥洪泉校箋:《顧太清詞校箋》,成都:巴蜀書社,2010年
[清]顧太清撰,[清]冒廣生注:《天游閣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清代詩文集彙編‧第六〇〇冊》影印清宣統二年(1910)風雨樓鉛印本
[清]雲槎外史(顧太清)著,敖堃點校:《紅樓夢影》,呼和浩特:內蒙古人民出版社,2016年
[清]顧太清、奕繪著,張璋編校:《顧太清奕繪詩詞合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清]沈善寶著,譚勤整理:《沈善寶集》(上下冊),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21年
[清]阮元、阮福等編著:《儀徵阮氏遺稿十二種》,《揚州文庫‧第85冊》影印南京圖書館藏本,揚州:廣陵書社,2015年
[清]阮福:《滇筆》,《清代詩文集彙編‧第六一〇冊》影印清抄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
[清]吳藻著,趙厚均、宋文博整理:《吳藻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21年
[清]汪端著,余祖坤點校:《自然好學齋詩鈔》,《清代閨閣詩集萃編‧第七冊》,北京:中華書局,2015年
[清]陳芸:《小黛軒論詩詩》,《清代詩文集彙編‧第七九一冊》影印民國三年(1914)刻本,附於薛紹徽《黛韻樓遺集》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
[清]祥林:《塵遠書屋詩藁》,《清代詩文集珍本叢刊‧第四〇五冊》影印清道光庚子年(1840)鐫眠琴唫舫藏版,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17年
[清]陳文述:《頤道堂戒後詩存》,清道光二十年(1840)增修本
[清]陳文述:《西泠閨詠》,《叢書集成續編‧第二三二冊》影印清光緒十三年(1887)西泠翠螺閣重印本,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9年
[清]許延敬:《華藏室詩鈔》,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刻本
[清]許善長:《碧聲吟館談麈》,清光緒四年(1878)碧聲吟館刊本
[清]富察敦崇著,高文俊編:《思恩太守年譜》,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15年[清]黃燮清:《倚晴樓詩餘》,《清代詩文集彙編‧第四六一九冊》影印清同治六年六年(1867)刻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
[清]鄭蘭孫:《都梁香閣詩詞集二卷》,《清代閨秀集叢刊‧第四十二冊》影印清宣統三年(1911)徐琪刻本,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4年
[清]阮恩灤:《慈暉館詩詞草二卷》《清代閨秀集叢刊‧第四十九冊》影印清咸豐四年(1854)武林沈氏刻、光緒元年(1875)增修本,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4年
[清]黃秩模編輯,傅瓊校補:《國朝閨秀詩柳絮集校補》(共四冊),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1年
[清]完顏惲珠、程孟梅輯:《國朝閨秀正始續集》,清道光十六年(1836)紅香館刻本
[清]丁申、丁丙:《國朝杭郡詩三輯》,《杭郡詩輯全編》(全八冊),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22年
[清]張際亮:《金臺殘淚記》。《清代傳記叢刊‧第八七冊》,台北:明文書局,1985年
[清]楊懋建:《京塵雜錄》,《叢書集成三編‧第七七冊》,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97年
[清]張祥河:《關隴輿中偶憶編》,《叢書集成三編‧第六八冊》,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97年
[清]吳應逵:《嶺南荔支譜》,粵雅堂校刊本
[民國]鄧之誠著,欒保群校點:《骨董瑣記全編》,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20年
徐麗華主編:《愛新覺羅宗譜》,《中國少數民族古籍集成(漢文版)》第42-63冊,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02年

二、近人論著

(一)中文論著

王英志:《性靈派研究》,沈陽:遼寧大學出版社,1998年
王力堅:《清代才媛文學之文化考察》,台北:文津出版社,2006年
王力堅:《清代才媛沈善寶研究》,台北:里仁書局,2009年
王章濤:《阮元年譜》,合肥:黃山書社,2003年
毛文芳:《卷中小立亦百年:明清女性畫像文本探論》,台北:台灣學生書局,2013年
江民繁:《吳藻詞傳:讀騷飲酒舊生涯》,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4年
李湜:《世代公卿 閨閣獨秀——女畫家陳書與錢氏家族》,台北:石頭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
胡媚媚:《清代詩社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22年
陳瑞芬:《清代女詩人汪端》,台北:新锐文创,2020年
莫立民:《清代女子詩社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21年
張菊玲:《曠代才女顧太清》,北京:北京出版社,2001年
黃儀冠:《晚明至盛清女性題畫詩研究——以閱讀社群及其自我呈現為主》,《古典詩歌研究彙刊‧第五輯‧第十六冊》,新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08年
劉小萌:《清代北京旗人社會》,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年
魏泉:《士林交遊與風氣變遷——19世紀宣南的文人群體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
鍾慧玲:《清代女詩人研究》,台北:里仁書局,2000年

(二)外文譯著

(美)高彥頤(Dorothy Y. Ko)著,李志生譯:《閨塾師:明末清初江南的才女文化》(Teachers of the Inner Chambers: Women and Culture in Seventeenth-Century China),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22年
(美)魏愛蓮(Ellen Widmer)著,馬勤勤譯:《美人與書——19世紀中國的女性與小說》(The Beauty and The Book: Women and Fiction in Nineteenth-Century China),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5年
(美)肖瓦爾特(Elaine Showalter)著,韓敏中譯:《她們自己的文學:英國女性小說家:從勃朗特到萊辛》(A Literature of Their Own: British Women Novelists from Bronte to Lessing)(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1年)
(加)方秀潔(Grace S. Fong)、(美)魏愛蓮(Ellen Widmer)編:《跨越閨門——明清女性作家論》(The Inner Quarters and Beyond: Women Writers from Ming through Qing),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4年
(美)曼素恩(Susan Mann)著,楊雅婷譯:《蘭閨寶錄:晚明至盛清時的中國婦女》(Precious Records: Women in China’s Long Eighteenth Century),新北:左岸文化,2005年
(美)韓書瑞(Susan Naquin)著,朱修春譯:《北京:寺廟與城市生活(1400-1900)》(Peking: Temples and City life, 1400-1900)(上下冊),新北:稻鄉出版社,2014年
葉晔、顏子楠編:《西海遺珠:歐美明清詩文論集》,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22年

三、期刊論文

(一)中文論文

任秀華:〈覺醒的女性——沈善寶〉,《文教資料》,2008年10月,2008年第28期,頁107-109
吉峰、張恩普:〈華夏文化中扇子的社會交往功能考察〉,《東南傳播》,2021年3月,總第199期,頁87-91
伏濤:〈文學地理視域下的顧太清「大運河情結」〉,《明清小說研究》,2019年10月,總第134期,頁56-71
李楠:〈顧太清研究中期待加強的三個方面〉,《蘭台世界》,2016年5月,2016年第10期,頁109-111
李芳:〈閨門內外:顧太清交遊圈的形成及其典型意義〉,《蘇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6年4月,第37卷第2期,頁168-175
李楊:〈「秋紅吟社」考〉,《滿族研究》,2017年12月,總第129期,頁98-104
吳建雍:〈清前期京師宣南士鄉〉,《北京社會科學》,1996年8月,1996年第3期,頁58-66
卓清芬:〈顧太清題詠女性詩詞集作品探析〉,《湖南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7月,第33卷第4期,頁12-15
卓清芬:〈清代女性自題畫像意義探析〉,《人文中國學報》2016年12月,第23期,頁241-264
卓清芬:〈試析顧太清仿擬宋詞和編選《宋詞選》的意義與價值〉,《词学》2018年,第38輯,頁121-168
珊丹:〈鴻爪雪泥留印處,悲歌豈效女兒愁——清代女詩人沈善寶的創作與生活〉,《語文學刊(外語教育教學)》,2016年1月,2016年第1期,頁16-18
侯海洋:〈清代北京右安門外尺五莊沿革初探〉,《北京文博文叢》2020年3月,2019年第3輯,頁27-34
胥洪泉:〈清代宗室奕繪的古董收藏與詩詞創作〉,《民族文學研究》,2012年4月,2012年第2期,頁45-52
郭延禮:〈明清女性文學的繁榮及其主要特徵〉,《文學遺產》,2002年12月,第6期,頁68-78
袁志成:〈女性詞人結社與晚清民國女性詞風演變〉,《貴州社會科學》,2015年3月,總第303期,頁92-97
高帆:〈清初名僧智樸考論〉,《中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年12月,總第162期,頁55-60、65
陳水雲、陸燊佳:〈新世紀以來(2001—2016)顧太清研究述評〉,《南陽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年8月,第16卷第8期,頁59-65
程君:〈清代道光間秋紅吟社考〉,《北京化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年12月,總第88期,頁63-68
程君:〈論明清女性詩社的三種類型〉,《廈門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7年6月,第20卷第2期,頁76-96
曾瑩:〈從費丹旭繪畫看許氏家族之女性文學〉,《東方博物》,2010年4月,2010年第1期,頁99-103
傅優:〈明清女性結社綜論〉,《北京化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6月,總第74期,頁56-63
詹頌:〈道咸時期京師滿漢女性的文學交遊與創作——以沈善寶《名媛詩話》為主要考察線索〉,《民族文學研究》,2009年11月,2009年第4期,頁123-128
趙厚均:〈《名媛詩話》與乾嘉道時期的閨秀文學活動〉,「古代文學理論研究(第三十四輯)——中國文論的思想與情境」會議論文,2012年,頁362-379
趙惠俊:〈笙簧裡的變容:西王母神話中侍女形象的流變〉,《杭州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年12月,總第225期,頁80-88
劉舒曼:〈霧裏樓臺看不真——秋紅吟社滿族成員家世初探〉,《滿族研究》,2011年12月,總第105期,頁107-112
劉娜:〈顧太清的詩文交往〉,《現代交際》,2017年6月,總第458期,頁93-94
劉天宇:〈清代滿漢文學的融合及其影響〉,《民族文學研究》,2021年7月,第39卷第4期,頁99-109
薛冠愚:〈太平天國運動對揚州衰落的影響〉,《淮陰工學院學報》,2012年8月,第21卷第4期,頁71-75
嚴程:〈顧太清交遊網絡分析視野下「秋紅吟社」變遷考〉,《山東社會科學》,2018年7月,總第275期,頁64-69

(二)外文論文及翻譯

(以)伊塔馬‧埃文–佐哈爾(Itamar Even-Zohar)著,張南峰譯:〈多元系統論〉(Polysystem Theory),《中外文學》,2001年8月,第30卷第3期,頁18-36


四、學位論文

(一)中文論文

丁小明:《清代江南藝文家族研究》,蘇州:蘇州大學中國古代文學博士論文,2010年
由亞萍:《隨園女弟子及其創作探論》,福州:福建師範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07年
安明宏:《顧太清及其唱和詩詞研究》,漳州:漳州師範學院中國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12年
向恩銳:《清代龍樹寺文人集會研究》,武漢:中南民族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20年
李哲姝:《論顧太清詩歌》,長沙:湖南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07年
李冰馨:《清代女作家顧太清研究》,成都:四川師範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07年
李映瑢:《顧太清《東海漁歌》研究》,屏東:國立屏東教育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09年
李聆匯:《滿族女作家顧春創作中的女性意識》,長春:長春師範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14年
李雯雯:《清代京師文人結社研究》,上海:上海師範大學人文與傳播學碩士論文,2019年
林苡仟:《以顧太清和沈善寶為中心的清代閨閣社群研究——兼論「秋紅吟社」》,台中:中興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2021年
馬靖妮:《《紅樓夢影》研究》,北京:中央民族大學中國少數民族語言文學碩士論文,2004年
陳清芸:《金童玉女婚姻與文學的關係——以沈善寶《名媛詩話》為考察中心》,桃園: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5年
陳月雯:《奕繪詩詞研究》,南京:南京師範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19年
陳一銘:《晚清漕運變革之研究》,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
崔琇景:《清後期女性的文學生活研究》,上海:復旦大學中國古代文學博士論文,2010年
張雅芳:《文學生命的建構——顧太清及其詩詞研究》,台中: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4年
張秀珍:《清代女性作家沈善寶研究》,西安:陝西師範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16年
馮月月:《乾嘉時期儀徵阮門閨秀詩歌研究》,揚州:揚州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18年
萬柳:《清代詞社研究》,天津:南開大學中國古代文學博士論文,2010年
楊立:《清代文官升轉制度研究》,上海:上海師範大學中國近現代史博士論文,2018年
趙婧:《陳文述研究》,上海:上海大學中國古典文獻學碩士論文,2019年
廖聲豐:《清代常關與區域經濟》,上海:上海師範大學中國近現代史博士論文,2006年
劉佳寧:《太清詞的滿漢文化研究》,重慶:西南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07年
劉鳳雲:《清代江浙地區「女子詩社」研究——以「蕉園詩社」為例》,成都:四川師範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10年
劉芷璇:《清中葉閨秀潘素心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20年
蔡慶:《黃燮清創作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09年
聶欣晗:《清代女詩家沈善寶研究》,廣州:暨南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05年
簡誌宏:《孫雲鳳及其《湘筠館遺槀》研究》,台中: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1年
譚鳳姣:《顧太清女性意識研究》,湘潭:湖南科技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14年
關源:《奕繪詞研究》,四平:吉林師範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20年
Li Feng:《清代女子詩社「秋紅吟社」考》,首爾:梨花女子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碩士論文,2020年

(二)外文論文

張珊:《19세기 한‧중 여성시사의 시세계 : 삼호정 시사와 추홍음사를 중심으로》,首爾:高麗大學國語教育學博士論文,2021年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中國文學系
107151022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7151022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卓清芬<br>楊明璋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作者) 王凱行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作者) Wang, Kai-Xingen_US
dc.creator (作者) 王凱行zh_TW
dc.creator (作者) Wang, Kai-Xingen_US
dc.date (日期) 2023en_US
dc.date.accessioned 9-三月-2023 18:11:48 (UTC+8)-
dc.date.available 9-三月-2023 18:11:48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9-三月-2023 18:11:48 (UTC+8)-
dc.identifier (其他 識別碼) G0107151022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43714-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中國文學系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107151022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本文從「秋紅吟社」成員締結友誼的過程、交誼互動與集體活動、文學創作三個角度,圍繞「秋紅吟社」進行研究:透過考察梁德繩「消夏集」這樣一個少有人關注的女性結社,釐清「秋紅吟社」的承繼關係,打破學界局限於京師一地的「秋紅吟社」研究;在整理歸類「秋紅吟社」活動記錄的基礎上,結合明清婦女史研究、京師文學地理學研究相關資料與成果,呈現出一個更加豐富、立體的「秋紅吟社」,並探討女性友誼脈絡、女性主體性建構、地域認同、地理想像等內在意涵;立足於前人輯佚成果,進一步蒐集、彙整顧、沈以外成員的創作,並以性靈詩派作為對比參照,更加系統地解析作品,既彰顯出「秋紅吟社」詩人群創作上的共性,又討論到許延礽、許延錦具體的創作風格。
本文以多角度的研究回應「不依傍於男性、跨越地域、跨越民族」三個「秋紅吟社」開創性特徵:「秋紅吟社」的成立並非完全獨立於男性,但在閨秀們的活動與創作中,可以看到她們對於一個脫離家庭、完全屬於女性的社群的建構與想像,「消夏集」到「秋紅吟社」的活動,呈現出與以往女性結社不同的情況,在婦女史上與女性文學史上都確有突出的意義;杭州「消夏集」結社傳統跨越地域的結社轉移是「秋紅吟社」在京師成立的主要因素,「秋紅吟社」也積極吸納在地的滿族成員,發展為一個穩定且極具代表性的京師結社。滿漢閨秀間雖然客觀上有差異,但詩社中的滿人對於漢文化有著相當程度的了解與喜愛,他們有著與漢人一樣的閱讀經驗,共同的文學興趣使她們成為了一個穩定的詩人群體,詩社成員間締結下如姊妹般的真摯深厚的情誼,是民族融合在女性友誼脈絡中的展現。
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一、 結社研究 2
二、 女性文化研究 2
三、 顧太清、沈善寶研究 3
四、 閨秀詩人作品的發掘、整理與研究 3
五、 晚清國家、社會動盪下的生命史研究 4
第二節 前人研究述評 5
一、 2009年之前 5
二、 2009-2017年 7
三、 2017-2021年 13
小結 18
第三節 研究方法 22
一、 佐哈爾「多元系統」 22
二、 「女性寫作」與中國婦女研究 24
三、 文學地理學研究 25
第四節 研究範圍界定 26
第五節 論文架構 29
第二章 「秋」以繼「夏」——從梁德繩「消夏集」到京師「秋紅吟社」 31
第一節 梁德繩「消夏集」的形成與活動的開展 31
一、 「夜來香鸚哥」集會與徵詠 31
二、 梁德繩籌辦「消夏集」之原因 34
三、 梁德繩「消夏集」之成員 38
第二節 滿漢閨秀友誼的建立 44
一、 滿漢閨秀間的交際 44
二、 閨秀們的共同話題:浙江秀水錢氏 47
三、 書籍的傳遞與閨秀的閱讀經驗 52
第三節 「秋紅吟社」對於梁德繩「消夏集」之承繼 54
一、 「消夏集」之後的閨秀集會活動 55
二、 「消夏集」成員的北上與「秋紅吟社」詩人群的形成 57
三、 社交型女性詩社 60
小結 62
第三章 看花綺閣春晨起,讀畫紅燈夜宴眠——「秋紅吟社」相關活動的開展 64
第一節 成員間的交誼互動 64
一、 贈物 64
二、 題詩 66
三、 唱和與書信的互動 69
第二節 集體活動 71
一、 集會 71
二、 出遊 76
三、 社課 82
第三節 「秋紅吟社」活動中的認同與想象 87
一、 地域認同與想像 87
二、 女仙想像 93
第四節 尾聲 98
一、 「秋紅吟社」的結束 98
二、 「秋紅吟社」結束後的成員資料彙整 99
三、 《紅樓夢影》中的「群芳社」 102
小結 104
第四章 「性靈」書寫——「秋紅吟社」詩人群的文學創作 107
第一節 性靈詩派對於「秋紅吟社」詩人群的兩重影響 107
一、 《名媛詩話》中的性靈思想 107
二、 隨園女弟子 108
第二節 「秋紅吟社」詩人群的創作內容 110
一、 詩人身份的彰顯 110
二、 社會民生的關注 112
三、 戰爭的關注 116
四、 閒適之趣的書寫 118
五、 姊妹情誼的真摯書寫 122
第三節 「秋紅吟社」詩人群的創作特色 126
一、 「性靈」的藝術表現 126
二、 魚聽綺麗福連寒:許氏姊妹的詩歌風格 129
小結 133
第五章 結論 135
第一節 「秋紅吟社」特徵及歷史意義的再討論 135
第二節 未來展望 139
參考書目 140
附錄 152
「秋紅吟社」詩人群紀事年表 152
zh_TW
dc.format.extent 1424907 bytes-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7151022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女性文學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清代文學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女性詩社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秋紅吟社zh_TW
dc.title (題名) 「秋紅吟社」及相關閨秀詩人群研究zh_TW
dc.title (題名) Studies on &quot; Qiu-Hong Yin-She&quot; and relevant female poets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_US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一、古籍

[漢]毛亨撰,[漢]鄭玄箋,[唐]陸德明音義,[唐]孔穎達疏,[清]阮元校勘:《阮刻毛詩注疏》,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20年,影印清嘉慶二十年(1815)江西南昌府學刻本
[南朝宋]范曄撰,卜憲群、周天游主持校注:《後漢書》(全二十四冊),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21年
[唐]杜光庭:《墉城集仙錄》,中華民國十三年(1924)八月上海涵芬樓影印《正統道藏》本
[唐]杜甫著,[清]楊倫箋注:《杜詩鏡銓》(上下冊),台北:臺灣學生書局,2016年
[清]曹雪芹、高鶚著,[清]護花主人、大某山民、太平閒人評:《紅樓夢 三家評本》(上下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
[清]袁枚著,王英志編纂校點:《袁枚全集新編》(全十冊),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8年
[清]張玉穀著,許逸民點校:《古詩賞析》(全二冊),北京:中華書局,2017年
[清]梁德繩著,李雷點校:《古春軒集》,《清代閨閣詩集萃編‧第五冊》,北京:中華書局,2015年
[清]梁德繩:《古春軒詩鈔二卷 附詞鈔文鈔》,《清代閨秀集叢刊‧第二十八冊》影印清咸豐二年(1852)重刻本,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4年
[清]螢川:《如亭詩稿》,清道光八年(1828)刻本
[清]唐慶雲:《女蘿亭詩稿六卷》,《清代閨秀集叢刊‧第二十八冊》影印清道光十一年(1831)續刻本,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4年
[清]阮元撰,鄧經元點校:《揅經室集》(上下冊),北京:中華書局,1993年
[清]許宗彥:《鑑止水齋集》,《清代詩文集彙編‧第四八八冊》影印清嘉慶二十四年(1819)德清許氏家刻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
[清]胡敬:《崇雅堂駢體文鈔》,《清代詩文集彙編‧第四九三冊》影印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刻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
[清]胡敬:《崇雅堂詩鈔》,《清代詩文集彙編‧第四九三冊》影印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刻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
[清]顧太清撰,金啟孮,金適校箋:《顧太清集校箋》(上下冊),北京:中華書局,2012年
[清]顧太清撰,胥洪泉校箋:《顧太清詞校箋》,成都:巴蜀書社,2010年
[清]顧太清撰,[清]冒廣生注:《天游閣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清代詩文集彙編‧第六〇〇冊》影印清宣統二年(1910)風雨樓鉛印本
[清]雲槎外史(顧太清)著,敖堃點校:《紅樓夢影》,呼和浩特:內蒙古人民出版社,2016年
[清]顧太清、奕繪著,張璋編校:《顧太清奕繪詩詞合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清]沈善寶著,譚勤整理:《沈善寶集》(上下冊),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21年
[清]阮元、阮福等編著:《儀徵阮氏遺稿十二種》,《揚州文庫‧第85冊》影印南京圖書館藏本,揚州:廣陵書社,2015年
[清]阮福:《滇筆》,《清代詩文集彙編‧第六一〇冊》影印清抄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
[清]吳藻著,趙厚均、宋文博整理:《吳藻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21年
[清]汪端著,余祖坤點校:《自然好學齋詩鈔》,《清代閨閣詩集萃編‧第七冊》,北京:中華書局,2015年
[清]陳芸:《小黛軒論詩詩》,《清代詩文集彙編‧第七九一冊》影印民國三年(1914)刻本,附於薛紹徽《黛韻樓遺集》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
[清]祥林:《塵遠書屋詩藁》,《清代詩文集珍本叢刊‧第四〇五冊》影印清道光庚子年(1840)鐫眠琴唫舫藏版,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17年
[清]陳文述:《頤道堂戒後詩存》,清道光二十年(1840)增修本
[清]陳文述:《西泠閨詠》,《叢書集成續編‧第二三二冊》影印清光緒十三年(1887)西泠翠螺閣重印本,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9年
[清]許延敬:《華藏室詩鈔》,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刻本
[清]許善長:《碧聲吟館談麈》,清光緒四年(1878)碧聲吟館刊本
[清]富察敦崇著,高文俊編:《思恩太守年譜》,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15年[清]黃燮清:《倚晴樓詩餘》,《清代詩文集彙編‧第四六一九冊》影印清同治六年六年(1867)刻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
[清]鄭蘭孫:《都梁香閣詩詞集二卷》,《清代閨秀集叢刊‧第四十二冊》影印清宣統三年(1911)徐琪刻本,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4年
[清]阮恩灤:《慈暉館詩詞草二卷》《清代閨秀集叢刊‧第四十九冊》影印清咸豐四年(1854)武林沈氏刻、光緒元年(1875)增修本,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4年
[清]黃秩模編輯,傅瓊校補:《國朝閨秀詩柳絮集校補》(共四冊),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1年
[清]完顏惲珠、程孟梅輯:《國朝閨秀正始續集》,清道光十六年(1836)紅香館刻本
[清]丁申、丁丙:《國朝杭郡詩三輯》,《杭郡詩輯全編》(全八冊),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22年
[清]張際亮:《金臺殘淚記》。《清代傳記叢刊‧第八七冊》,台北:明文書局,1985年
[清]楊懋建:《京塵雜錄》,《叢書集成三編‧第七七冊》,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97年
[清]張祥河:《關隴輿中偶憶編》,《叢書集成三編‧第六八冊》,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97年
[清]吳應逵:《嶺南荔支譜》,粵雅堂校刊本
[民國]鄧之誠著,欒保群校點:《骨董瑣記全編》,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20年
徐麗華主編:《愛新覺羅宗譜》,《中國少數民族古籍集成(漢文版)》第42-63冊,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02年

二、近人論著

(一)中文論著

王英志:《性靈派研究》,沈陽:遼寧大學出版社,1998年
王力堅:《清代才媛文學之文化考察》,台北:文津出版社,2006年
王力堅:《清代才媛沈善寶研究》,台北:里仁書局,2009年
王章濤:《阮元年譜》,合肥:黃山書社,2003年
毛文芳:《卷中小立亦百年:明清女性畫像文本探論》,台北:台灣學生書局,2013年
江民繁:《吳藻詞傳:讀騷飲酒舊生涯》,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4年
李湜:《世代公卿 閨閣獨秀——女畫家陳書與錢氏家族》,台北:石頭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
胡媚媚:《清代詩社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22年
陳瑞芬:《清代女詩人汪端》,台北:新锐文创,2020年
莫立民:《清代女子詩社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21年
張菊玲:《曠代才女顧太清》,北京:北京出版社,2001年
黃儀冠:《晚明至盛清女性題畫詩研究——以閱讀社群及其自我呈現為主》,《古典詩歌研究彙刊‧第五輯‧第十六冊》,新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08年
劉小萌:《清代北京旗人社會》,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年
魏泉:《士林交遊與風氣變遷——19世紀宣南的文人群體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
鍾慧玲:《清代女詩人研究》,台北:里仁書局,2000年

(二)外文譯著

(美)高彥頤(Dorothy Y. Ko)著,李志生譯:《閨塾師:明末清初江南的才女文化》(Teachers of the Inner Chambers: Women and Culture in Seventeenth-Century China),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22年
(美)魏愛蓮(Ellen Widmer)著,馬勤勤譯:《美人與書——19世紀中國的女性與小說》(The Beauty and The Book: Women and Fiction in Nineteenth-Century China),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5年
(美)肖瓦爾特(Elaine Showalter)著,韓敏中譯:《她們自己的文學:英國女性小說家:從勃朗特到萊辛》(A Literature of Their Own: British Women Novelists from Bronte to Lessing)(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1年)
(加)方秀潔(Grace S. Fong)、(美)魏愛蓮(Ellen Widmer)編:《跨越閨門——明清女性作家論》(The Inner Quarters and Beyond: Women Writers from Ming through Qing),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4年
(美)曼素恩(Susan Mann)著,楊雅婷譯:《蘭閨寶錄:晚明至盛清時的中國婦女》(Precious Records: Women in China’s Long Eighteenth Century),新北:左岸文化,2005年
(美)韓書瑞(Susan Naquin)著,朱修春譯:《北京:寺廟與城市生活(1400-1900)》(Peking: Temples and City life, 1400-1900)(上下冊),新北:稻鄉出版社,2014年
葉晔、顏子楠編:《西海遺珠:歐美明清詩文論集》,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22年

三、期刊論文

(一)中文論文

任秀華:〈覺醒的女性——沈善寶〉,《文教資料》,2008年10月,2008年第28期,頁107-109
吉峰、張恩普:〈華夏文化中扇子的社會交往功能考察〉,《東南傳播》,2021年3月,總第199期,頁87-91
伏濤:〈文學地理視域下的顧太清「大運河情結」〉,《明清小說研究》,2019年10月,總第134期,頁56-71
李楠:〈顧太清研究中期待加強的三個方面〉,《蘭台世界》,2016年5月,2016年第10期,頁109-111
李芳:〈閨門內外:顧太清交遊圈的形成及其典型意義〉,《蘇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6年4月,第37卷第2期,頁168-175
李楊:〈「秋紅吟社」考〉,《滿族研究》,2017年12月,總第129期,頁98-104
吳建雍:〈清前期京師宣南士鄉〉,《北京社會科學》,1996年8月,1996年第3期,頁58-66
卓清芬:〈顧太清題詠女性詩詞集作品探析〉,《湖南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7月,第33卷第4期,頁12-15
卓清芬:〈清代女性自題畫像意義探析〉,《人文中國學報》2016年12月,第23期,頁241-264
卓清芬:〈試析顧太清仿擬宋詞和編選《宋詞選》的意義與價值〉,《词学》2018年,第38輯,頁121-168
珊丹:〈鴻爪雪泥留印處,悲歌豈效女兒愁——清代女詩人沈善寶的創作與生活〉,《語文學刊(外語教育教學)》,2016年1月,2016年第1期,頁16-18
侯海洋:〈清代北京右安門外尺五莊沿革初探〉,《北京文博文叢》2020年3月,2019年第3輯,頁27-34
胥洪泉:〈清代宗室奕繪的古董收藏與詩詞創作〉,《民族文學研究》,2012年4月,2012年第2期,頁45-52
郭延禮:〈明清女性文學的繁榮及其主要特徵〉,《文學遺產》,2002年12月,第6期,頁68-78
袁志成:〈女性詞人結社與晚清民國女性詞風演變〉,《貴州社會科學》,2015年3月,總第303期,頁92-97
高帆:〈清初名僧智樸考論〉,《中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年12月,總第162期,頁55-60、65
陳水雲、陸燊佳:〈新世紀以來(2001—2016)顧太清研究述評〉,《南陽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年8月,第16卷第8期,頁59-65
程君:〈清代道光間秋紅吟社考〉,《北京化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年12月,總第88期,頁63-68
程君:〈論明清女性詩社的三種類型〉,《廈門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7年6月,第20卷第2期,頁76-96
曾瑩:〈從費丹旭繪畫看許氏家族之女性文學〉,《東方博物》,2010年4月,2010年第1期,頁99-103
傅優:〈明清女性結社綜論〉,《北京化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6月,總第74期,頁56-63
詹頌:〈道咸時期京師滿漢女性的文學交遊與創作——以沈善寶《名媛詩話》為主要考察線索〉,《民族文學研究》,2009年11月,2009年第4期,頁123-128
趙厚均:〈《名媛詩話》與乾嘉道時期的閨秀文學活動〉,「古代文學理論研究(第三十四輯)——中國文論的思想與情境」會議論文,2012年,頁362-379
趙惠俊:〈笙簧裡的變容:西王母神話中侍女形象的流變〉,《杭州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年12月,總第225期,頁80-88
劉舒曼:〈霧裏樓臺看不真——秋紅吟社滿族成員家世初探〉,《滿族研究》,2011年12月,總第105期,頁107-112
劉娜:〈顧太清的詩文交往〉,《現代交際》,2017年6月,總第458期,頁93-94
劉天宇:〈清代滿漢文學的融合及其影響〉,《民族文學研究》,2021年7月,第39卷第4期,頁99-109
薛冠愚:〈太平天國運動對揚州衰落的影響〉,《淮陰工學院學報》,2012年8月,第21卷第4期,頁71-75
嚴程:〈顧太清交遊網絡分析視野下「秋紅吟社」變遷考〉,《山東社會科學》,2018年7月,總第275期,頁64-69

(二)外文論文及翻譯

(以)伊塔馬‧埃文–佐哈爾(Itamar Even-Zohar)著,張南峰譯:〈多元系統論〉(Polysystem Theory),《中外文學》,2001年8月,第30卷第3期,頁18-36


四、學位論文

(一)中文論文

丁小明:《清代江南藝文家族研究》,蘇州:蘇州大學中國古代文學博士論文,2010年
由亞萍:《隨園女弟子及其創作探論》,福州:福建師範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07年
安明宏:《顧太清及其唱和詩詞研究》,漳州:漳州師範學院中國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12年
向恩銳:《清代龍樹寺文人集會研究》,武漢:中南民族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20年
李哲姝:《論顧太清詩歌》,長沙:湖南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07年
李冰馨:《清代女作家顧太清研究》,成都:四川師範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07年
李映瑢:《顧太清《東海漁歌》研究》,屏東:國立屏東教育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09年
李聆匯:《滿族女作家顧春創作中的女性意識》,長春:長春師範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14年
李雯雯:《清代京師文人結社研究》,上海:上海師範大學人文與傳播學碩士論文,2019年
林苡仟:《以顧太清和沈善寶為中心的清代閨閣社群研究——兼論「秋紅吟社」》,台中:中興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2021年
馬靖妮:《《紅樓夢影》研究》,北京:中央民族大學中國少數民族語言文學碩士論文,2004年
陳清芸:《金童玉女婚姻與文學的關係——以沈善寶《名媛詩話》為考察中心》,桃園: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5年
陳月雯:《奕繪詩詞研究》,南京:南京師範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19年
陳一銘:《晚清漕運變革之研究》,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
崔琇景:《清後期女性的文學生活研究》,上海:復旦大學中國古代文學博士論文,2010年
張雅芳:《文學生命的建構——顧太清及其詩詞研究》,台中: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4年
張秀珍:《清代女性作家沈善寶研究》,西安:陝西師範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16年
馮月月:《乾嘉時期儀徵阮門閨秀詩歌研究》,揚州:揚州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18年
萬柳:《清代詞社研究》,天津:南開大學中國古代文學博士論文,2010年
楊立:《清代文官升轉制度研究》,上海:上海師範大學中國近現代史博士論文,2018年
趙婧:《陳文述研究》,上海:上海大學中國古典文獻學碩士論文,2019年
廖聲豐:《清代常關與區域經濟》,上海:上海師範大學中國近現代史博士論文,2006年
劉佳寧:《太清詞的滿漢文化研究》,重慶:西南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07年
劉鳳雲:《清代江浙地區「女子詩社」研究——以「蕉園詩社」為例》,成都:四川師範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10年
劉芷璇:《清中葉閨秀潘素心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20年
蔡慶:《黃燮清創作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09年
聶欣晗:《清代女詩家沈善寶研究》,廣州:暨南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05年
簡誌宏:《孫雲鳳及其《湘筠館遺槀》研究》,台中: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1年
譚鳳姣:《顧太清女性意識研究》,湘潭:湖南科技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14年
關源:《奕繪詞研究》,四平:吉林師範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20年
Li Feng:《清代女子詩社「秋紅吟社」考》,首爾:梨花女子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碩士論文,2020年

(二)外文論文

張珊:《19세기 한‧중 여성시사의 시세계 : 삼호정 시사와 추홍음사를 중심으로》,首爾:高麗大學國語教育學博士論文,2021年
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