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contributor.advisor | 賴貴三 | zh_TW |
dc.contributor.author (作者) | 宋建鋒 | zh_TW |
dc.contributor.author (作者) | Song, Xian-Fong | en_US |
dc.creator (作者) | 宋建鋒 | zh_TW |
dc.creator (作者) | Song, Xian-Fong | en_US |
dc.date (日期) | 2023 | en_US |
dc.date.accessioned | 6-七月-2023 16:41:42 (UTC+8) | - |
dc.date.available | 6-七月-2023 16:41:42 (UTC+8) | - |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 6-七月-2023 16:41:42 (UTC+8) | - |
dc.identifier (其他 識別碼) | G0104912005 | en_US |
dc.identifier.uri (URI) |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45838 | - |
dc.description (描述) | 碩士 | zh_TW |
dc.description (描述) | 國立政治大學 | zh_TW |
dc.description (描述) | 國文教學碩士在職專班 | zh_TW |
dc.description (描述) | 104912005 | zh_TW |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 正祖李祘(1752-1800,在位1776-1800)是韓國朝鮮王朝的第二十二代君王,他是朝鮮18世紀後期的中興明君,自幼飽讀詩書,熱愛中國傳統經學,其歷經兒時人倫巨變,艱難即位之後,志效聖人之治,在燮理萬機的政治工作的同時,還留下了高達184卷的《弘齋全書》,內容涉汲十三經的全部內容,其中的《經史講義》,乃是正祖為國培育人才,在經筵上,採君問臣答的方式辨覈經義,在當中的《周易講義》,正祖對朱子(熹,1130-1200)的援疑質理,以及和臣子對程(頤,1033-1107)、朱(熹,1130-1200)的維護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加上正祖本身對於實學革新的理解與施政,顯示出正祖《易》學,適從朝鮮王朝的正統朱子學,加入經世致用之學的風貌,呼應王朝後期渴求變革維新的時代性格。正祖重視《易》之象數,認同朱子《易》學的平易,但也強調取象必須靈活適切,不可拘泥。正祖《易》學的歸向,仍是義理《易》學,其理先氣後、理一分殊、理氣不離不雜的雙重架構,洵貫徹整個心性論,其心性論更看重「敬內義外」的修養工夫,並以「視履考祥」之道德意義擔綱《周易》整體的主旨。又將《易》學中太極與萬物的性質,推演到君民上下關係,而從《易》學中獲得了重要的政治思想:「尊王保民」,也突出經學在日常生活中的實用價值,一者道德修身、二者義和之利。 | zh_TW |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 第一章 緒論 1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一、韓國儒學開啟研究之動念 3二、朝鮮王朝正祖李祘與《易經》 4三、論文研究目的 8第二節 前人研究成果 9一、朝鮮《易》學發展研究 10二、正祖李祘《易》學相關研究 17三、正祖李祘非《易》學類研究 21第三節 研究材料與方法 24一、正祖《易》學研究文本 24二、研究範圍與方法 28第二章 正祖生平事蹟與《易》學源流 31第一節 即位之前的危機 31一、英祖與思悼世子的衝突 31二、和緩翁主、鄭厚謙、洪國榮亂政 41第二節 即位之後的舉措 51一、奎章閣、右文政治與蕩平策 52二、壯勇營、水原華城與實學革新 71第三節 正祖《易》學源流 88一、思悼世子與第四代王世宗之《易》學 88二、第七代王世祖之《易》學 93三、徐命膺與《易學啟蒙集箋》 101第三章 正祖《易》學著作與《易》學觀 117第一節 正祖《易》學著作考述 117一、《經史講義‧易》之編輯 118二、《經史講義‧總經:易》之編輯 120第二節 君臣《易》學問答 121一、正祖七年之君臣《易》學問答 122二、正祖八年後之君臣《易》學問答 130第三節 折衷程朱《易》說辨證 141一、正祖之疑朱子《易》及臣子之宗程朱 141二、朱義為主與程傳為輔的《易》學調和 148第四章 正祖《易》學的象數思想 155第一節 論卦象 155一、象以氣言 155二、因象解卦 157三、拘於〈說卦〉,不足以言《易》 159四、變體、似體、互體等取象之法 165第二節 論爻位 168一、六十四卦,莫不有主爻 168二、逐爻硬定,非《易》本旨 171三、卦之所重,在於君爻 173第三節 論《易》數 174一、知《易》數、《易》理為知天 175二、百則十,十則一 176三、十二萬九千六百年,只是陰陽之變化 179四、蓍策之體數、用數從中起 181第四節 論〈河圖〉、〈洛書〉 183一、說《易》者,不可不先明乎〈圖〉、〈書〉 183二、〈河〉、〈洛〉之體用生克 185三、劉牧以九為〈河圖〉、十為〈洛書〉 188第五章 正祖《易》學的義理思想 193第一節 宇宙論 193一、天地間惟一理 193二、天人一氣,物我一理 199三、所以為陰陽變化之理,則太極也 202四、至善太極,更無分別 204第二節 心性論 206一、孟子人物未生之性善,繼善成性相為表裏 207二、心屬形以後,理在於其中 212三、未發之中即太極 220第三節 修養論 224一、一部羲《易》,莫非君子修德之道 224二、敬義的聖人之德 228第六章 正祖《易》學的經世致用說 235第一節 政治論 235一、百姓者,人主之心也;朝廷者,百姓之心也 235二、心之所在,即道;道之所在,即治 249三、太極者,吾也 251第二節 實用說 254一、經學如日用飲食 255二、三百八十四爻,逐爻言利 258三、水原正合〈河圖〉天干生成格 261四、城制車制,可從經訓上推去 262第七章 結論 265第一節 正祖《易》學之特色 265第二節 正祖《易》學的價值 272第三節 正祖《易》學的影響 273參考文獻 275一、中國古籍(依照作者時代先後排序) 275二、韓國古籍(依照作者姓氏筆畫排序) 277三、現代華人著述(依照作者姓氏筆畫排序) 279四、現代韓人著述(依照作者姓氏筆畫排序) 283五、博士論文(依照作者姓氏筆畫排序) 284六、碩士論文(依照作者姓氏筆畫排序) 286七、學報期刊論文(依照作者姓氏筆畫排序) 288附錄 291一、正祖李祘年表 291二、正祖御定書 295三、正祖命撰書 299 | zh_TW |
dc.format.extent | 8905075 bytes | - |
dc.format.mimetype | application/pdf | - |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4912005 | en_US |
dc.subject (關鍵詞) | 正祖李祘 | zh_TW |
dc.subject (關鍵詞) | 《弘齋全書》 | zh_TW |
dc.subject (關鍵詞) | 《周易講義》 | zh_TW |
dc.subject (關鍵詞) | 經筵 | zh_TW |
dc.subject (關鍵詞) | 朱子 | zh_TW |
dc.subject (關鍵詞) | 實學 | zh_TW |
dc.title (題名) | 朝鮮王朝正祖李祘《易》學研究 | zh_TW |
dc.title (題名) | The Study of Yiology about Joseon Jeongjo Yi San | en_US |
dc.type (資料類型) | thesis | en_US |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 一、中國古籍(依照作者時代先後排序)1.〔東漢〕班固:《漢書》,楊家駱主編:《新校本漢書并附編二種》,臺北:鼎文書局,1991 年。2.〔魏〕王弼、〔晉〕韓康伯注,〔唐〕孔穎達疏:《周易正義》。收於〔清〕阮元校勘:《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臺北:藝文印書館,2001年。3.〔魏〕王弼:《周易略例》,《無求備齋易經集成》,臺北:成文出版社,1976年。4.〔魏〕魏伯陽:《古本周易參同契集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5.〔唐〕李鼎祚:《周易集解》,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6年。6.〔北宋〕邵雍:《皇極經世》,聚珍仿宋《四部備要》本,臺北:中華書局,1965年。7.〔北宋〕邵雍:《邵雍集》,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8.〔北宋〕張載:《張子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9年。9.〔北宋〕程顥、程頤著,朱熹編,王孝魚點校:《二程集》,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10.〔南宋〕朱熹:《近思錄》,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7年。11.〔南宋〕朱熹:《朱子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12.〔南宋〕朱熹著,〔宋〕黎靖德編:《朱子語類》,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13.〔南宋〕朱熹:《易學啟蒙》,收入《朱子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14.〔南宋〕朱熹:《周易本義》,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15.〔南宋〕朱熹:《文公易說》,《通志堂經解》4 冊,臺北:漢京文化,1985年。16.〔南宋〕朱震:《漢上易傳》,《無求備齋易經集成》20、21 冊,臺北:成文出版社,1976年。17.〔南宋〕蔡沈:《洪範皇極內篇》,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805 冊,臺北:商務印書館,1986年。18.〔元〕脫脫:《宋史》,景印摛藻堂《四庫全書》薈要本,臺北:世界書局,1986年。19.〔元〕胡方平:《易學啟蒙通釋》,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20 冊,臺北:商務印書館,1986年。20.〔元〕胡一桂:《周易啟蒙翼傳》,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22 冊,臺北:商務印書館,1986年。21.〔元〕胡一桂:《易本義附錄纂註》,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22 冊,臺北:商務印書館,1986年。22.〔元〕陳櫟:《定宇集》,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1205 冊, 臺北:商務印書館,1986年。23.〔元〕董楷:《周易傳義附錄》,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20 冊, 臺北:商務印書館,1986年。24.〔元〕董真卿:《周易會通》,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26 冊, 臺北:商務印書館,1986年。25.〔元〕胡炳文:《周易本義通釋》,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24 冊, 臺北:商務印書館,1986年。26.〔明〕宋濂等:《新校本元史并附編二種》,臺北:鼎文書局,1977 年。27.〔明〕胡廣等:《性理大全》,收入《孔子文化大全》,濟南:山東友誼書社,1989年。28.〔明〕胡廣等:《周易傳義大全》,影印明建陽坊刊本,收入嚴靈峯:《無求備齋易經集成》43 冊,臺北:成文出版社,1976 年。29.〔明〕韓邦奇:《啟蒙意見》,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30 冊, 臺北:商務印書館,1986 年。30.〔清〕黃宗羲:《宋元學案》,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31.〔清〕黃宗羲:《易學象數論》,臺北:廣文書局,1998 年。32.〔清〕愛新覺羅‧玄燁:《康熙帝御製文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66年。33.〔清〕張廷玉:《明史》,上海涵芬樓據清乾隆年武英殿原刊本影印,臺北: 臺灣商務印書館,2008 年。34.〔清〕胡渭:《易圖明辨》(據清道光二十四年《守山閣叢書》本影印),《無求備齋易經集成》第 145 本,臺北:成文出版社,1976 年。35.〔清〕李光地:《周易通論》,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2年。36.〔清〕李光地撰,劉大鈞整理:《周易折中》,四川:巴蜀出版社,2010年。37.〔清〕朱彝尊:《經義考》,臺北:中研院文哲所籌備處,1997年。38.〔清〕李道平撰、潘雨廷點校:《周易集解纂疏》,北京:中華書局,2006。39.〔清〕皮錫瑞:《經學通論》,北京:中華書局,1954年。40.〔清〕皮錫瑞:《經學歷史》,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二、韓國古籍(依照作者姓氏筆畫排序)1.〔韓〕丁若鏞:《周易四箋》,收於《韓國經學資料集成》第24冊,首爾:成均館大學校大東文化研究院,1996年。2.〔韓〕尹行恁:《摛文講義:易》,收於《韓國經學資料集成》第23冊,首爾:成均館大學校大東文化研究院,1996年。3.〔韓〕李祘:《弘齋全書》,收進《韓國文集叢刊》,第262、263、264、265、266、267冊,首爾:民族文化推進會,2001年。4.〔韓〕李崑秀:《恩課錄‧周易講義:屯至未濟、繫辭》,收於《韓國經學資料集成》第14冊,首爾:成均館大學校大東文化研究院,1996年。5.〔韓〕李滉:《周易釋義》,《韓國經學資料集成》88 冊,首爾:成均館大學校大東文化研究院,1996年。6.〔韓〕李滉:《啟蒙傳疑》,《韓國經學資料集成》88 冊,首爾:成均館大學校大東文化研究院,1996年。7.〔韓〕李滉:《退溪集》,《韓國文集叢刊》29、30、31 册,首爾:民族文化推進會,1996年。8.〔韓〕李元培:《經義條對——易》,收錄於《韓國經學資料集成‧易經》第21冊,首爾:成均館大學校大東文化研究院,1996年。9.〔韓〕宋時烈:《宋子大全》,《韓國文集叢刊》116 册,首爾:民族文化推進會,1996。10.〔韓〕奇學敬:《御制經義條對——周易》,收錄於《韓國經學資料集成‧易經》第21冊,首爾:成均館大學校大東文化研究院,1996年。11.〔韓〕柳匡天:《御制經義問對——周易》,收錄於《韓國經學資料集成‧易經》第20冊,首爾:成均館大學校大東文化研究院,1996年。12.〔韓〕高廷鳳:《御制經書疑義條對——周易》,收錄於《韓國經學資料集成‧易經》第21冊,首爾:成均館大學校大東文化研究院,1996年。13.〔韓〕《朝鮮王朝實錄‧太祖實錄》,首爾:國史編輯委員會,1981年。14.〔韓〕《朝鮮王朝實錄‧成宗實錄》,首爾:國史編輯委員會,1981年。15.〔韓〕《朝鮮王朝實錄‧英祖實錄》,首爾:國史編輯委員會,1981年。16.〔韓〕《朝鮮王朝實錄‧正祖實錄》,首爾:國史編輯委員會,1981年。17.〔韓〕《朝鮮王朝實錄‧純祖實錄》,首爾市:國史編輯委員會,1981年。18.〔韓〕惠慶宮洪氏著:《恨中錄》,Jahyun Kim Haboush譯:The Memoirs of Lady Hyegyong: The Autobiographical Writings of a Crown Princess of Eighteenth-Century Korea,加州:柏克萊大學出版,1996年。19.〔韓〕鄭夢周:《圃隱集》,《韓國文集叢刊》第5 册,首爾:民族文化推進會,1996。三、現代華人著述(依照作者姓氏筆畫排序)1.王甦:《退溪學論集》,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2年。2.朱伯崑:《易學哲學史》,臺北:藍燈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1 年 。3.牟宗三:《心體與性體》,臺北:正中書局,1981 年。4.牟宗三:《宋明儒學的問題與發展》,臺北:聯經出版社,2003 年。5.牟宗三:《周易的自然哲學與道德涵義》,臺北:文津出版社,1998 年。6.余英時:《宋明理學與中國政治文化》,臺北:允晨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4 年。7.李明輝:《中國經典詮釋傳統》,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4 年。8.李明輝:《儒家思想在現代東亞》,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1 年。9.李紀祥:《宋明理學與東亞儒學》,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0 年。10.李甦平:《韓國儒學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11.李學勤:《周易溯源》,成都:巴蜀書社,2006年。12.杜保瑞:《北宋儒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5年。13.汪學群:《清初易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4年。14.汪學群:《清代中期易學》,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9年。15.屈萬里:《先秦漢魏易例述評》,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5年。16.杭辛齋:《學易筆談》,臺北:廣文書局,1987年。17.吳展良編:《東亞近世世界觀的形成》,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7年。18.林月惠:《詮釋與工夫——宋明理學的超越蘄嚮與內在辯證》,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8年。19.林月惠:《異曲同調——朱子學與朝鮮性理學》,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0年。20.林忠軍:《周易鄭氏學闡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年。21.林忠軍:《象數易學發展史》第一卷,濟南:齊魯書社,1994 年。22.林忠軍:《象數易學發展史》第二卷,濟南:齊魯書社,1998 年。23.林維杰:《儒學與東亞文明研究叢書》,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2年。24.金春峰:《朱熹哲學思想》,臺北:東大圖書出版公司,1998 年。25.胡自逢:《程伊川易學述評》,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5 年。26.侯外廬、邱漢生、張豈之主編:《宋明理學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27.徐芹庭:《易經研究》,臺北:五洲出版社,2015 年。28.徐芹庭:《易圖源流》上、下,臺北:國立編譯館,1993 年。29.徐芹庭:《易學源流》,臺北:國立編譯館,1987 年。30.徐芹庭:《虞氏易述解》,臺北:五洲出版社,1974 年。31.高懷民:《先秦易學史》,臺北:中國學術著作獎助委員會,1986 年。32.高懷民:《兩漢易學史》,臺北:中國學術著作獎助委員會,1983 年。33.張濤:《秦漢易學思想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5 年。34.張永儁:《二程學管見》,臺北:東大圖書出版公司,1988 年。35.張立文:《朱熹思想研究》,臺北:谷風出版社,1986 年。36.張立文:《朱熹與退溪思想比較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5 年。37.張立文:《宋明理學研究》,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5 年。38.張立文:《宋明理學邏輯結構的演化》,臺北:萬卷樓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3 年。39.張其成:《象數易學》,北京:中國書店,2003 年。40.張岱年:《中國哲學史方法論發凡》,北京:中華書局,2005 年。41.張善文:《象數與義理》,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3 年。42.張善文:《歷代易學與易學要籍》,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8 年。43.張國慶、涂光社:《文心雕龍集校、集釋、直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5年,頁38。44.張寶三:《東亞《詩經》學論集》,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9年。45.梁韋弦:《漢易卦氣說》,濟南:齊魯書社,2007 年。46.陳來:《朱熹哲學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0 年。47.陳逢源:《朱熹與四書章句集注》,臺北:里仁書局,2006年。48.陳逢源:《融鑄與進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之歷史思維》,臺北:國立政治大學出版社,2013年。49.陳睿宏:《宋元時期易圖與數論的統合典範——丁易東大衍數說圖式結構化之易學觀》,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14年。50.陳睿宏:《宋代圖書易學之重要輯著——《大易象數鈎深圖》與《周易圖》一系圖說析論》,臺北:國立政治大學出版社,2016年。51.陳鼓應:《道家易學建構》,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3 年。52.陳榮捷:《朱子新探索》,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8 年。53.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臺北:三民書局,2004年。54.曾春海:《朱熹哲學論叢》,臺北:文津出版社,2001 年。55.曾春海:《易經的哲學原理》,臺北:文津出版社,2003 年。56.曾春海:《易經哲學的宇宙與人生》,臺北:文津出版社,1997 年。57.曾春海:《晦庵易學探微》,臺北:輔仁大學,1983年。58.馮曉庭:《宋初經學發展述論》,臺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59.黃俊傑:《東亞文化交流中的儒家經典與理念——互動、轉化、與融合》,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2年。60.黃俊傑:《東亞儒學史的新視野》,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1年。61.黃俊傑主編:《東亞視域中的茶山學與朝鮮儒學》,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6年。62.黃壽祺、張善文主編:《周易研究論文集》,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87年。63.黃慶萱:《周易縱橫談》,臺北:三民書局,1995年。64.楊自平:《世變與學術——明清之際士林《易》學與殿堂《易》學》,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2年。65.楊祖漢:《從當代儒學觀點看韓國儒學的重要論爭》,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 年。66.廖名春、康學偉、梁韋弦:《周易研究史》,長沙:湖南出版社,1991年。67.劉大鈞主編:《象數易學研究》(一),濟南:齊魯書社,1996年。68.劉大鈞主編:《象數易學研究》(二),濟南:齊魯書社,1997年。69.劉大鈞主編:《象數易學研究》(三),成都:巴蜀書社,2003年。70.劉玉建:《兩漢象數易學研究》,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1996 年。71.劉正:《圖說漢學史》,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72.劉述先:《朱子哲學思想的發展與完成》,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4 年。73.劉瀚平:《宋象數易學研究》,臺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1994 年。74.劉瀚平:《周易思想探微》,臺北:商鼎文化出版社,1997 年。75.蔡方鹿:《中國經學與宋明理學研究》(上、下),北京: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年。76.蔡尚思:《周易思想要論》,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1年。77.蔡茂松:《韓國近世思想文化史》,臺北:東大圖書出版公司,1995年。78.蔡振豐:《東亞朱子學的詮釋與發展》,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2年。79.鄭吉雄、張寶三:《東亞傳世漢籍文獻譯解方法初探》,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5年。80.鄭吉雄:《語文、經典與東亞儒學》,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8 年。81.賴貴三主編:《臺灣易學史》,臺北:里仁書局,2005 年。82.賴貴三:《易學思想與時代易學論文集》,臺北:文津出版社,2007年。83.賴貴三:《項安世《周易玩辭》研究》,臺北:花木蘭文化圖書出版社,2007年。84.錢穆:《朱子新學案》,臺北:三民書局,1971 年。85.錢穆:《宋明理學概述》,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77 年。86.戴璉璋:《易傳之形成及其思想》,臺北:文津出版社,1997 年。87.簡博賢:《魏晉四家易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6 年 。88.簡江作:《韓國歷史》,臺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1998年。四、現代韓人著述(依照作者姓氏筆畫排序)1.〔韓〕李丙燾:《韓國儒學史略》,首爾:亞細亞文化社,1986 年。2.〔韓〕李丙燾著,許宇成譯:《韓國史大觀》,臺北:正史書局,1961年。3.〔韓〕李家源:《韓國漢文學史》,南京:鳳凰出版社,2012年。4.〔韓〕李元淳、崔柄憲、韓永愚合著,詹卓穎譯:《韓國史》,臺北:幼獅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7年。5.〔韓〕金忠烈:《高麗儒學思想史》,臺北:東大圖書出版公司,1992年。6.〔韓〕柳承國著,姜日天、朴光海等譯:《韓國儒學與現代精神》,北京:東方出版社,2008 年。7.〔韓〕崔英辰:《韓國儒學思想研究》,北京:東方出版社,2008 年。8.〔韓〕崔根德:《韓國儒學思想研究》,北京:學苑出版社,1998 年。9.〔韓〕盧仁淑:《朱子家禮與韓國之禮學》,北京:人民文學,2000 年。10.〔英〕詹姆斯‧弗雷澤著,汪培基譯:《金枝——巫術與宗教之研究》(The Golden Bough: A Study in Magic and Religion),臺北:桂冠出版社,1991年。五、博士論文(依照作者姓氏筆畫排序)1.邱君奎:《清代中期史事易學研究》,高雄: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研究所博士論文,2020年。2.胡培基:《程頤思想研究》,香港:珠海書院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0年。3.許維萍:《宋元易學的復古運動》,臺北: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1年。4.陳志信:《朱熹經學志業的形成與實踐》,臺北: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9年。5.陳進益:《澫益智旭「易佛會通」研究》,臺北: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4年。6.黃志傑:《周易》哲學詮釋的轉化——自先秦至魏晉時期》,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中國文學系研究所博士論文,2014年。7.黃乾殷:《宋初三大易圖圖式本義探微》,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21年。8.黃靖芬:《陳摶易學研究》,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15年。9.楊自平:《吳澄之易經解釋與易學觀》,臺北: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0年。10.鄭玉姍:《出土與今本周易六十四卦經文考釋》,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10年。11.潘清芳:《二程哲學思想探賾》,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84年。12.鄭相峰:《朱子心論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4年。13.蔡郁焄:《衛禮賢、衛德明父子易學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研究所博士論文,2014年。14.劉幸瑜:《周易禁忌思維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研究所博士論文,2019年。15.盧秀仁:《劉牧易學研究》,臺北: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研究所博士論文,2020年。16.鍾彩鈞:《二程聖人之學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0 年。17.簡宗修:《朱子的理氣說》,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83年。18.〔韓〕宋琫圭:《朱子與李退溪政治思想之比較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3年。19.〔韓〕林映希:《李退溪與朱熹易學哲學比較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哲學系博士論文,1999年。20.〔韓〕金尚燮:《朱熹以理學詮釋易學之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2年。21.〔韓〕金益洙:《朱熹與退溪的易學思想研究》,首爾:建國大學校哲學科博士論文,1987年。22.〔韓〕金周漢(韓):《中、韓理學家之文學觀及其影響》,臺北:中國文化大學中文所博士論文,1985年。23.〔韓〕金起賢:《朱子學在韓國的流衍及其影響之研究》,臺中:東海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5年。24.〔韓〕梁承武:《朱熹哲學思想之發展及其成就》,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83年。六、碩士論文(依照作者姓氏筆畫排序)1.李昭慧:《刁包易酌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中國文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13年。2.李冠豪:《程廷祚易學思想研究》,臺北: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9年。3.邵吉辰:《鄭玄易緯注及其詮釋述評》,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6年。4.林智偉:《易繫辭憂患九卦的理解與解釋》,臺北:輔仁大學中文系碩士論文,2010年。5.涂世元:《元代易學的時位觀》,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6.陳俊諭:《「朝鮮朱子」退溪李滉易學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中國文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14年。7.陳思穎:《周易與四書「時」義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2014年。8.陳柱言:《周鼎珩易學之研究》,高雄: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年。9.徐敏芳:《周易成語之物質文明、人文思想與精神文化義蘊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8年。10.許秀貞:《明代易學著述考》,臺北:國立臺北大學古典文獻與民俗藝術研究所古典文獻組碩士論文,2014年。11.許毓榆:《左傳國語卜筮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國文教學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18年。12.張青松:《杭辛齋易學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13.黃志傑:《魏晉時期周易玄學化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在職進修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2004年。14.游經順:《丁易東易學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國文教學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14年。15.鄭丹倫:《陳士元易學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9年。16.劉幸瑜:《易經古禮考論》,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中國文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14年。17.顏思榛:《趙汝楳易學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國文教學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20年。18.蘇玉珊:《周易六爻爻位研究——以上爻為例》,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回流中文碩士班碩士論文,2010年。19.〔韓〕宋浩彬:《正祖的易學觀和周易解釋》,首爾:高麗大學研究生院,2007年。20.〔韓〕李詩然:《正祖的大學解釋研究》,晉州:慶尚大學研究生院,2021年。七、學報期刊論文(依照作者姓氏筆畫排序)1.于衍存:〈白虎會議與《詩經》講義——中朝古代《詩經》研究之比較〉,《延邊大學學報》,2006年12月,39卷4期,頁31-35。2.王開府:〈思想方法綜論——以中國哲學為例〉,《國文學報》,1998年6月,第二十七期,頁147-188。3.朱光立:〈《奎章總目》初探〉,《山東圖書館學刊》,2007年12月,2007卷4期,頁89-94。4.邱惠芬:〈朝鮮正祖《詩經講義》問答內涵研究〉,《長庚人文社會學報》,2017年10月,10卷2期,頁191-231。5.邱惠芬:〈毛奇齡《詩經》學域外傳播研究的反思——以朝鮮正祖《詩經講義》為例〉,《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2017年12月,14卷2期,頁47-90。6.吳偉明:〈十六世紀至十九世紀李氏朝鮮之學術思想及其《易》學析論〉,《中國學術年刊》,2014年9月,第三十六期,頁1-18。7.徐東日:〈朝鮮朝燕行使節眼中的乾隆皇帝形象〉,《東疆學刊》,2009年10月,26卷4期,頁13-19。8.孫衛國:〈義理與現實的衝突——從丁未漂流人事件看朝鮮王朝之尊明貶清文化心態〉,《漢學研究》,2007年12月,25卷2期,頁187-210。9.崔溶澈:〈中國通俗小說與十八世紀朝鮮的文體改革〉,《馬來西亞漢學刊》,2019年8月,3期,頁49-60。10.許怡齡:〈從「儒學」到「儒教」的脈絡性轉換——「西學」與朝鮮思想史的轉換點〉,《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2016年12月,13卷2期,頁101-126。11.黃沛榮:〈韓國漢文《易》學著作的整理與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計畫編號:NSC 94-2411-H-034-001,2007年6月,頁1-53。12.張曉生:〈朝鮮正祖時期儒臣對於《左傳》杜《注》的辨正——成海應《杜註考異》之文獻與義理初探〉,《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2017年12月,14卷2期,頁91-119。13.趙雅博:〈研究中國古代思想的應有的態度〉,季嘯風主編:《哲學研究》,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86年,第三輯,頁38-48。14.賴貴三:〈朝鮮正祖李祘《周易講義‧總經》君臣對論《易》學平議〉,張濤主編:《中華易學》,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年第一卷,頁204-225。15.賴貴三:〈韓國朝鮮李氏王朝(1392-1910)《易》學研究〉,《東海中文學報》,2013 年 6 月,第25期,頁1-26。16.〔韓〕申元鳳:〈正祖的周易觀〉,《東洋文化研究》,2009年,第3輯,頁97-127。17.〔韓〕朴永宇〈正祖和康熙帝的「周易帝王學」比較研究——以《經史講義‧易》和《日講易經解義》為中心〉,《中國學報》,2018年,第85輯,頁303-335。18.〔韓〕辛良善:〈朝鮮後期正祖研究——關於他的性格、嗜好、健康〉,《歷史與實學》,1993年1月,第4輯,頁89-136。19.〔韓〕金鎬:〈《古今圖書集成》在朝鮮的傳播與影響〉,《東華漢學》,2010年6月,11期,頁241-272。20.〔韓〕金東敏:〈通過正祖的《經史講義》看到的春秋學的核心論點〉,《儒教思想文化硏究》,2014年6月,第56輯,頁369-401。 | zh_T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