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學位論文
文章檢視/開啟
書目匯出
-
題名 聯合與融合:近代中國的「五教」論述與宗教共同體想像(1894-1949)
Unity in Diversity: The Discourses on Five Religions and the Imagining of Interreligious Communities in Modern China, 1894-1949作者 黎秉一
Li, Ping-I貢獻者 周志煌
Chou, Chih-Huang
黎秉一
Li, Ping-I關鍵詞 五教合一
尚賢堂
李佳白
宗教綜攝
救世團體
扶乩
一貫道
Unity of the Five Religions
The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of China
Gilbert Reid
Religious Syncretism
Redemptive Societies
Spirit-Writing
I-Kuan Tao日期 2023 上傳時間 6-七月-2023 17:04:31 (UTC+8) 摘要 近代中國的宗教思想論域,有個顯著但鮮少受到矚目的變化:中國思想史上慣稱的「三教」,在晚清民初的特殊歷史條件下已拓展為「五教」──自西徂東、在中國境內已傳播多時的基督教與伊斯蘭教,自「轉型時代」搭上了儒、釋、道三教交涉與合流的趨向,共同開展出「五教」觀念與實踐。對此,本研究嘗試從宗教史、思想文化史的取徑,多方探索「五教」論述的不同型態,抉發各類歷史行動者倡言「五教之合」的立意旨趣,並辨析五教論者各憑立場所想像、建構出諸宗教為一體的「宗教共同體」。本研究將豐富多樣的「五教」論述區分出三個向度。第一個向度是「作為交談群體的五教」,我以素有「東方的世界宗教議會」之稱的尚賢堂為代表,探究其中盛況空前的各教聯合會及跨宗教交談,並分析尚賢堂創辦人──美國基督教傳教士李佳白的宗教觀,及其對五四以降反宗教、反基督教運動的因應策略。第二個向度是「作為組成部分的五教」,我聚焦於訴求五教合一的兩個救世團體──道院、悟善社,考察它們如何藉由扶乩實作,將五教元素再現、重組為嶄新的宗教綜攝,並分析這兩個團體如何運用五教合一,在歐戰之後試圖反制西方帝國及其文明。第三個向度則是「作為言說對象的五教」,我將目光轉向宗教場域以外的五教著述與公共演說,藉上海社教語境的三個案例──楊時中、馮炳南、沈信卿,展示「五教」概念的普及化、大眾化,由此凸顯出「五教」論述遠不只是宗教界內部的事情,而是關乎近代中國的思想變遷與範式轉移。
The religious-intellectual discourse in modern China witnessed a significant and yet often overlooked transformation. During the “era of transformation,”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concept of the “Three Teachings,” namely Confucianism, Daoism, and Buddhism, expanded to include Christianity and Islam, resulting in what became known as the “Five Religions.” This study aims to explore the various forms of discourse surrounding the “Five Religions”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religious and intellectual history, shedding light on the intentions and motivations of historical actors advocating for the unity of the Five Religions. It also analyzes how individuals from different religious backgrounds, based on their respective positions, imagined and constructed “interreligious communities.”This study on the discourses of the “Five Religions” is divided into three sections. The first section explores the Five Religions as a multilogue group, exemplified by the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of China, which was recognized as “an Eastern Parliament of Religions.” It investigates the unprecedented meetings devoted to interreligious dialogue held within the Institute and analyzes the founder, American Christian missionary Gilbert Reid’s conception of religion, as well as his strategies in response to the anti-religious and anti-Christian movements after the May Fourth Movement.The second section examines the Five Religions as integral parts of two large-scale redemptive societies, the Dao Yuan and the Wushan She. It explores how these societies utilized the practice of spirit-writing to reassemble elements from the Five Religions, creating a novel religious syncretism. Furthermore, it analyzes how these societies sought to counter Western imperialism and its civilization after World War I through the unification of the Five Religions.The third section investigates the Five Religions as a discursive object by examining three cases within the Shanghai social educational context, namely the writings and public speeches by Yang Shizhong, Feng Bingnan, and Shen Xinqing. It not only demonstrates the popularization of the concept of the “Five Religions,” but also highlights that the discourse on the Five Religions extended far beyond the religion sphere and arguably represents a paradigm shift in Chinese modern history.參考文獻 一、史料(一)資料庫大成老舊刊全文數據庫晚清期刊全文數據庫(1833-1911)民國時期期刊全文數據庫(1911-1949)《申報》全文數據庫(1872-1949)中國歷史文獻總庫:民國圖書資料庫中國歷史文獻總庫:近代報紙資料庫中國歷史文獻總庫:近代期刊資料庫善書圖書館:http://taolibrary.com/(二)中文報刊雜誌《申報》(1872-1949)《卍字月刊》(1938-1939)《尚賢堂紀事》(1911-1922)《尚賢堂晨鷄錄》(1910)《明經說》(1930s)《哲報》(1921-1926)《國際公報》(1922-1927)《救世旬刊》(1927-1928)《道院或問》(1927年)《道慈襍誌》(1934-1935)《道德月刊》(1933-1937)《道德精華錄》(1927)《道德雜誌》(1921-1924)《靈學月刊》(1925)《靈學旬刊》(1925)《靈學要誌》(1920-1927)〈世界宗教會小引 附簡章〉,《東方雜誌》第8卷第11號(1912年5月),內外時報,頁23-24。〈世界宗教會〉,《聖教雜誌》第1卷第7期(1912年7月),頁118。〈李佳白派菲之見聞瑣述〉,《國際協報》第80號(1918年),頁14。李佳白:〈民教相安議〉,《萬國公報》第91期(1896年),頁5-8。李佳白:〈民教相安續議〉,《萬國公報》第92期(1896年),頁26-29。李佳白:〈京師創立尚賢堂章程〉,《富強報》第10冊(1897年),頁22-23。李佳白:〈美國教士顯考約翰府君行狀〉,《萬國公報》第104期(1897年),頁9-11。李佳白:〈尊孔書序〉,《扶風月報》第1期(1914年),頁9-11。李佳白:〈二十年來宗教大同之趨勢〉,《興華》第21卷第1期(1924年),選論,頁1-2。〈悼李佳白博士〉,《興華》第24卷第39期(1927年),頁2-3。〈教訊:李佳白博士軼事〉,《興華》第24卷第40期(1927年),頁30-31。梁啟超:〈記尚賢堂〉,《時務報》第31冊(1897年),頁5。梁啟超:〈保教非所以尊孔論〉,《新民叢報》第2號(1902年),頁59-72。梁啟超:〈評非宗教同盟〉,《哲學(北京)》第6期(1922年6月),頁1-8。張鴻藻:〈歡迎李佳白博士重涖中國詞〉,《來復報》第170期(1921年),頁23。陳獨秀:〈沈恩孚、梁啟超眼中的平民〉,《嚮導週報》第73期(1924年),頁7。達書庵:〈五十年後之回教〉,《中國回教學會月刊》第1卷第2期(1926年2月),頁53-58。尹伯清:〈回教與回族辨〉,《中國回教學會月刊》第1卷第5期(1926年5月),頁55-56。于寶有:〈五教合一歌〉,《教化通信》第42期(1943年8月5日),第2版。〈五教大觀記〉,《民國日報》,1927年12月31日,第3版。〈孔教會追悼姚菊坡先生演說辭〉,《宗聖學報》第5期(1916年),講壇,頁1-4。〈本市消息:五教大公會大會未開成 回教全體否認參加〉,《震宗報月刊》第3卷第1期(1936年),頁35。〈地方通訊:上海耶穌教會不與聞靈學會五教祈禱大會〉,《興華》第20卷第36期(1923年),頁30。薛篤弼:〈查禁悟善社道院並妥善處理其財產作慈善公益之用由〉,《內政公報》第1卷第7期(1928年11月),頁52。〈悟善社禮拜圖〉,《晨報.星期畫報》第1卷第49期(1926年),頁2。〈何物至聖先天老祖?謂為五教皆出其門,只怕是不僧不道〉,《時事新報》,1922年7月8日,第10版。〈悟善社迎神怪現象〉,《民國日報》,1923年5月19日,第8版。〈教聯合會定期開會〉,《晨報》,1926年9月23日,第6版。〈吳議長與悟善社〉,《大公報》,1922年10月8日,第1張第2頁。一得:〈吳佩孚的「五教一體論」〉,《福爾摩斯》,1937年3月15日,第3版。戴籟三:〈宗教調和運動論〉(續),《華北公理聯合月刊》第3卷第2期(1929年),頁7-10。戴籟三:〈宗教調和運動論〉(續),《華北公理聯合月刊》第3卷第3-4期(1929年),頁17-21。楊時中:〈道德貞觀〉,《道德學誌》第3冊(1930年),頁120-121。楊時中:〈道德概觀〉,《道德學誌》第4冊(1930年),頁112-113。釋太虛講、法舫記:〈評現代非宗教運動〉,《海潮音》第12卷第11期(1931年),頁3-7。釋太虛講、余乃仁記:〈中國近代之民族生活〉,《海潮音》第10卷第2期(1929年),頁1-7。傅銅:〈科學的非宗教運動與宗教的非宗教運動〉,《哲學(北京)》第6期,1922年,頁1-14。吳貫因:〈五族同化論〉,《庸言》第1卷第7-9期(1913年)。熊悔修:〈共和國民宜尊崇宗教說〉,《救世旬刊》第4期(1927年),頁3。楊瑞麟:〈扶乩學說〉,《靈學叢誌》第1卷第1期(1918年1月),頁1-10。〈馮太夫人壽期之五教演講〉,《東方日報》,1940年6月29日,第2版。〈五教演講第一日 在八仙橋青年會 主講蔣竹莊先生〉,《新聞報》,1940年6月30日,第9版。〈五教演講第三日〉,《新聞報》,1940年7月2日,第8版。〈五教演講第四日 回教教主哈德成主講〉,《新聞報》,1940年7月3日,第9版。〈五教演講閉幕 功德圓滿結果極佳 馮振威先生致閉幕詞 回教教長薛天輝提倡五教大聯合〉,《新聞報》,1940年7月4日,第9版。〈馮炳南紀念母壽 印行五教入門 連五教演講共六冊〉,《申報》,1940年12月26日,第7版。〈五教入門限期取書〉,《申報》,1941年3月5日,第10版。訥厂:〈談五教聯合〉,《新聞報》,1940年7月7日,第13版。〈五教講座舉辦五行研究班〉,《申報》,1942年5月25日,第5版。〈祝沈信卿先生八秩壽辰 壽儀移充鴻英圖書館經費〉,《申報》,1943年5月3日,第4版。〈沈信卿先生八秩大慶〉,《申報》,1943年6月18日,第4版。蔣維喬:〈沈信卿先生傳〉,《申報》,1944年5月21日,第4版。賈豐臻:〈追念信老〉,《申報》1944年5月21日,第4版。黃炎培:〈沈信卿先生傳〉,《國訊》第369期(1944年),頁18-19。〈沈信卿先生恩孚〉,《教育通訊(漢口)》第6期(1948年),頁37-38。〈振奮世道人心 融五社講經記 闡述五教同點不談政治 第一講由沈達齡講孝道〉,《申報》,1940年9月25日,第10版。〈融五社三屆講經 講述忍己恕人〉,《申報》,1940年11月4日,第8版。〈融五社四屆講經講耶教儒教同點 耶穌以「愛」字教人涵義至廣〉,《申報》,1940年11月16日,第10版。〈沈達齡講述五教同點 論色鬬得三戒精義相合〉,《申報》,1940年12月27日,第7版。〈儒釋道三教的比較〉,《申報》,1941年3月2日,第10版。〈五教同一最高哲理〉,《申報》,1941年3月4日,第8版。〈融五社講經盛況〉,《申報》,1941年4月16日,第10版。〈五教實踐一致性〉,《申報》,1941年5月4日,第10版。〈孔子學說集五教之大成 沈達齡在融五社講演詞〉,《申報》,1941年5月13日,第8版。〈孔子學說集五教之大成 沈達齡在融五社講演詞(續昨)〉,《申報》,1941年5月14日,第8版。〈五教之行與儒之專責〉,《申報》,1941年6月4日,第8版。〈融五講經社作有系統之講演〉,《申報》,1941年6月30日,第7版。〈融五社講經錄〉,《申報》,1941年12月21日,第3版。〈融五社學術講演擷要 現分國學佛學易學等講座〉,《申報》,1942年3月24日,第5版。〈融五社講經錄〉,《申報》1942年9月23日,第4版。素菴:〈五教原來是一家〉,《力報》(1937-1945),1942年3月6日,第1版。(三)外文報刊雜誌“Mission of Rev. Gilbert Reid” The North-China Daily News, Nov. 13, 1895, p. 3.“The Mission of The Rev. Gilbert Reid,” The North-China Herald and Supreme Court & Consular Gazette, Nov. 15, 1895, pp. 7-8.“Official Recognition of the Services of the Rev. Gilbert Reid,” The North-China Herald and Supreme Court & Consular Gazette (1870-1941), May. 7, 1897, p. 32.“Representatives of Five Religions Hear Discussion of Confucianism,” The China Press, April 15, 1913, page 7.A.H.S, “Book Review: A Christian’s Appreciation of Other Faiths,” The Chinese Recorder, Dec 1, 1921, pp. 857-858.Carus, Paul. “The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of China.” The Open Court XXVII (Sept. 1913), p. 562.Cressy, Earl. “Recent Developments in the Religions of China.” Journal of Bible and Religion, vol. 15, no. 2, 1947, pp. 75-80.Drake, Frederick S. “The Tao Yuan道院: A New Religious and Spiritualistic Movement. Chinese Recorder, 1923(3), p. 7.Gordon, Linley V. “The Universal Religious Peace Conference.” Advocate of Peace through Justice, vol. 91, no. 3, 1929, pp. 182-184.Hodous, Lewis. “Non-Christian Religious Movements in China.” in Milton Theobald Stauffer, ed., The Christian Occupation of China, Shanghai: China Continuation Committee, 1922, pp. 27-31.Hodous, Lewis. “The Chinese Church of the Five Religions.” The Journal of Religion, Vol. 4, No. 1 (Jan., 1924), pp. 71-76.Keeler, Floyd. “Book Review: A Christian’s Appreciation of Other Faiths,” Catholic Historical Review, 7, Jan 1, 1921, p. 492.McIntosh, Gilbert. “In Remembrance: Rev. Gilbert Reid, A.M., D.D.” The Chinese Recorder (1912-1938); Nov 1, 1927, ProQuest Historical Newspapers: Chinese Newspapers Collection, pg. 718.Reichelt, Karl Ludvig. “Trends in China’s Non-Christian Religions.” Chinese Recorder 65:11 (1934), 707-714.Reid, Gilbert. “New Religious Movements in China.” Church Missionary Review, Vol. 76, No. 849 (March, 1925), pp. 15-26.Reid, Gilbert. “Recent Religious Movements in China.” China Mission Yearbook, 1924, Shanghai: Christian Literature Society, pp. 59-66.Reid, Gilbert. “Trends in China’s Religious Life.” China Christian Yearbook, 1926, Shanghai: Christian Literature Society, pp. 71-79.Smythe, Lewis C. “The Changing Missionary Message.” The Chinese Recorder, vol. 60, no. 3, Mar. 1929, pp. 157-165.Twinem, Paul de Witt. “Modern Syncretic Religious Societies in China.” The Journal of Religion, Vol. 5, No. 5 (1925): 463-482 and Vol. 5, no. 6 (1925: 595-606).(四)其他【宋】朱熹著,黎靖德編:《朱子語類》(湖南:岳麓書社,1997年)。【清】湯鵬:《浮邱子.卷十一.原教上》,網址:https://ctext.org/wiki.pl?if=gb&chapter=113549(讀取日期:2022年9月23日)。【清】于寶軒編:《皇朝蓄艾文編》(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65年)。李佳白:《尚賢堂章程》(上海:華美書局,1906年)。李提摩太著,李憲堂、侯林莉譯:《親歷晚清四十五年──李提摩太在華回憶錄》(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道德精華錄》(南京:南京道院,1927年)。《道院或問》(濟南:濟南道院續印,1927年)。《道慈綱要》(瀋陽:瀋陽卍字新聞印刷部,1931年)。《太乙道邃正經真華》(出版地不詳,1930年)《救世新教教義》(1925)《救世新教教綱教法》(1925)《先天渾元玄玄秘籙救世真經》(1925)《救世新教教經》(1932)《救世新教》(1938)《時局和平根本問題》(上海:萬國道德會滬會,1925年)。《天道真理講義》(香港:大華印刷廠,不著年份)。陳悟息編:《救世新教問答》(北平:救世新教學會,1932年)。列聖齊著:《大學證釋》(新北:明德出版社,2013年)。陳煥章:《孔教論》(上海:孔教會雜誌社,1913年)。楊踐形:《學鐸社叢書》(上海:易學研究會,1925年)。楊時中:《五教指南》(上海:世界和平法編譯社,1931年)。楊時中:《新倫理觀》(上海:世界和平法編譯處,1931年)。楊時中:《世界人類須知》(上海:世界和平法編譯處,1931年)。楊時中:《二一論》(上海:世界和平社東方部,1933年)。楊時中:《公和論》(上海:世界和平社東方部,1934年)。馮炳南編:《五教演講》(上海:馮積善堂,1940年)。林嵩尊:《儒教入門》(上海:馮積善堂,1940年)。王博謙:《佛教入門》(上海:馮積善堂,1940年)。蔣維喬:《道教入門》(上海:馮積善堂,1940年)。程伯羣:《耶教入門》(上海:馮積善堂,1940年)。王博謙:《回教入門》(上海:馮積善堂,1940年)。虛心講、陳毋固記錄:《五教通論》(出版地不詳:良行精舍,1936年)。張欽士編:《國內近十年來之宗教思潮》(北平:燕京華文學校,1927年)。梁啟超:《康南海傳》(臺北:康梁學術籌備會,1997年)。王見川、范純武編:《近代中國民間宗教經卷文獻》(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2015年)。沈恩孚著、薛冰整理:《沈信卿先生文集》(南京:鳳凰出版社,2015年)。徐松石著、蘇遠泰編著:《聖道起信論:徐松石早期著作選集》(臺北:周聯華牧師紀念基金會,2018年)。Constitu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of China. Shanghai, North-China daily News & Herald, 1907.Reception to the Centenary Missionary Conference by the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April 27th, 1907.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of China. Shanghai, Methodist Pub. House, 1907.A Prospectus of the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of China. New York: Press of Eaton & Mains, 1910.Reid, Gilbert. Glances at China Glances at China. London: Religious Tract Society, 1892.Reid, Gilbert. Report of the Mission Among the Higher Classes in China. The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of China. Warsaw, N.Y., 1897.Reid, Gilbert. Religion and Revolution. Shanghai: Shanghai Mercury, Ltd., 1913.Reid, Gilbert. A Christian’s Appreciation of Other Faiths: A Study of the Best in the World’s Greatest Religions. Chicago: Open Court Publishing Co., 1921.二、中文研究(一)專書王立新:《美國傳教士與晚清中國現代化》(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王柯:《民族主義與近代中日關係》(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15年)。吉岡義豊著、余萬居譯:《中國民間宗教概說》(臺北:華宇出版社,1985年)。米歇.傅柯著,王德威譯:《知識的考掘》(臺北:麥田出版社,1993年)。何建明:《近代中國宗教文化史研究》(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15年)。呂妙芬、康豹(Paul R. Katz)主編:《五四運動與中國宗教的調適與發展》(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20年)。宋光宇:《宋光宇宗教文化論集》(宜蘭:佛光人文社會學院,2002年)。李天綱:《關於儒家的宗教性 : 從「中國禮儀之爭」兩個文本看儒耶對話的可能性》(香港:崇基神學院,2001年)。邢福增:《衝突與融合:近代中國基督教史研究論集》(臺北:宇宙光出版社,2006年)。阮仁澤、高振農主編:《上海宗教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邵雍編著:《中國近代會道門史》(合肥:合肥工業大學出版社,2010年)。金觀濤、劉青峰:《觀念史研究:中國現代重要政治術語的形成》(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年)。查時傑:《民國基督教史論文集》(新北:宇宙光,1994年)。紀志昌:《南朝清談:論辯文化與三教交涉在南朝的發展》(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20年)。約翰.希克(John Hick, 1922-2012)著,王志成、思竹譯:《信仰的彩虹:與宗教多元主義批評者的對話》(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9年。約翰.哈伍德.希克(John Harwood Hick)著,蔡怡佳譯注:《宗教之詮釋:人對超越的回應》(臺北:聯經,2013年)。胡素萍:《李佳白與清末民初的中國社會》(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2009年)。范純武主編:《扶鸞文化與民眾宗教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新北:博揚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20年)。夏伯嘉著,向紅豔、李春園譯:《利瑪竇 : 紫禁城裡的耶穌會士》(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孫江:《作為他者的宗教──近代中國的政治與宗教──孫江自選集》(臺北:博揚文化事業,2016年)。班納迪克.安德森(Benedict Anderson)著,吳叡人譯:《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臺北:時報文化,2010年)。馬明良:《伊斯蘭文明與中華文明的交往歷程和前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年)。康豹(Paul R. Katz)、高萬桑(Vincent Goossaert)主編:《改變中國宗教的五十年(1898-1948)》(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15年)。康豹(Paul R. Katz)著,陳亭佑譯:《中國宗教及其現代命運》(新北:博揚文化,2017年)。張灝:《時代的探索》(臺北:中央研究院.聯經,2004年)。陳以愛:《動員的力量:上海學潮的起源》(臺北:民國歷史文化學社有限公司,2021年)。陳谷鋆:《傳教士與漢學家:理雅各在中西文化上的傳譯貢獻》(臺北:秀威資訊,2020年)。陳懷宇:《近代傳教士論中國宗教──以慕維廉《五教通考》為中心》(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游子安、志賀市子:《道妙鸞通:扶乩與香港社會》(香港:三聯書店,2021年)。焦大衛(David K. Jordan)、歐大年(Daniel L. Overmyer)著,周育民譯:《飛鸞:中國民間教派面面觀》(香港:香港中文大學,2005年)。黃一農:《兩頭蛇:明末清初的第一代天主教徒》(新竹:清華大學出版社,2005年)。黃克武:《惟適之安:嚴復與近代中國的文化轉型》(新北:聯經出版公司,2010年)。黃興濤:《重塑中華:近代中國「中華民族」觀念研究》(香港:三聯書店,2017年)。楊熙楠編:《風隨意思而吹:艾香德與漢語神學》(香港:道風書社,2010年)。葉仁昌:《五四以後的反對基督教運動──中國政教關係的解析》(臺北:久大文化,1992年)。葛壯:《宗教與近代上海社會的變遷》(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1999年)。靳曉東:《一代真儒段正元──道德思想與教化實踐》(北京:知識產權出版社,2015年)。褚瀟白:《近現代中國民間信仰與基督宗教的相遇》(香港:道風書社,2016年)。趙秀峰:《多元與保守:李佳白思想研究》(濟南:山東大學中國近現代史碩士論文,2006年),頁31-39。劉禾著、宋偉杰譯:《跨語際實踐:文學、民族文化與被譯介的現代性(中國:1990-1937)》(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8年)。劉述先:《全球倫理與宗教對話》(臺北:立緒文化事業公司,2001年)。潘鳳娟:《西來孔子艾儒略──更新變化的宗教會遇》(新北:基督教橄欖文化事業基金會,2002年)。蔡德貴:《西來巨儒:李佳白的中國心》(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年)。錢穆:《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七)》(臺北:東大圖書,1993年)。魏月萍:《君師道合:晚明儒者的三教合一論述》(新北:聯經出版公司,2016年)。釋印順:《太虛大師年譜》(臺北:正聞出版社,1991年)。釋東初:《中印佛教交通史》(臺北:中華佛教文化館,1972年)。顧長聲:《傳教士與近代中國(增補本)》(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二)期刊及專書論文丁仁傑:〈在啟示中看見經典:以一貫道的經典運用為例與原教旨主義概念相對話〉,《台灣社會學》第14期(2007年12月),頁1-49。方維規:〈概念史研究方法要旨──兼談中國相關研究中存在的問題〉,黃興濤主編:《新史學 (第3卷):文化史研究的再出發》(北京:中華書局,2009 年)。王宏超:〈鬼形神影:靈魂照相術(spirit photography)在近代中國的引介和實踐〉,收入王見川主編:《歷史、藝術與臺灣人文論叢(十)》(新北:博揚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16年),頁221-272。王見川:〈「世界宗教大同會」初探:兼談其與江希張的關係〉,《台灣宗教研究通訊》第9期(2011年6月),頁107-139。王見川:〈同善社早期的特點及在雲南的發展(1912-1936):兼談其與「鸞壇」、「儒教」的關係〉,《民俗曲藝》第172期(2011年6月),頁127-159。王林:〈論民國時期道院暨世界紅卍字會的合法性危機及其應對〉,《東方論壇》2018年第2期,頁25-32。伍貽業:〈從撒馬爾罕到中國南京──一個穆斯林家族對中國儒家文化的適應〉,《回族研究》,1998年第4期,頁43。危丁明:〈一道萬教:從三教合一到道院的「五教歸一」〉,李世偉編:《近代華人宗教活動與民間文化:宋光宇教授紀念文集》(臺北:博揚文化事業,2019年),頁187-205。呂妙芬:〈耶穌是孝子嗎?明末到民初漢語基督宗教文獻中論孝的變化〉,《近代史研究集刊》第99期(2018年),頁1-46。呂妙芬:〈從儒釋耶三教會遇的背景閱讀謝文洊〉,《新史學》第23卷第1期(2012年),頁105-157。呂妙芬:〈楊屾知本提綱研究:十八世紀儒學與外來宗教融合之例〉,《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40期(2012年3月),頁83-127。宋光宇:〈二十世紀中國宗教團體的社會慈善事業──以世界紅卍字會為例〉《台大文史哲學報》第45期(1997年6月),頁1-70。宋光宇:〈士紳、商人與慈善──民國初年一個慈善性宗教團體「世界紅卍字會」〉,《輔仁歷史學報》第9卷(1998年6月),頁213-292。宋光宇:〈從正宗書畫社這個案例談「乩」是什麼〉,收入李豐楙、朱榮貴編:《儀式、廟會與社區──道教、民間信仰與民間文化論文集》(臺北:中研院文哲所,1996年),頁179-196。宋榮培:〈利瑪竇的《天主實義》及其與儒學融合和困境〉,《哲學與文化》第25卷第2期(1998年2月),頁128-139。李建中、黃恩祝:〈鴻英圖書館〉,《新世紀圖書館》,1982年第2期,頁72-74。李彥儀:〈從「理一分殊」命題的現代詮釋論宗教發現的邏輯〉,《臺北大學中文學報》第17期(2015年3月),頁53-68。李素萍:〈回儒楊仲明《四教要括》研究〉,《湖南科技學院學報》第26卷第9期(2005年9月),頁77-82。杜景珍:〈略論道院遭禁(1928)後的動向〉,《民間宗教》第3輯(1997年12月),頁227-233。周志煌:〈共同體的想像及儒學話語權的爭奪:以1930年代南京國民政府與滿洲國的政、教策略及雜誌刊載為例〉,《輔仁國文學報》第44期(2017年4月),頁121-162。宗樹人(David A. Palmer):〈民國救世團體與中國救度宗教:歷史現象還是社會學類別?〉,《宗教人類學(第三輯)》(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2年),頁3-27。林月惠:〈靈魂(anima)與靈性:艾儒略《性學觕述》與宋明理學的相遇〉,《哲學與文化》第47卷第12期(2020年12月),頁57-73。林志宏:〈重建合法性──滿洲國的地方調查、模範村及其「教化」〉,《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117期(2022年9月),頁83-122。林彥廷:〈中國國家圖書館藏吳佩孚編著儒道著作六種提要〉,《華人文化研究》第9卷第1期(2021年12月),頁 237-246。林彥廷:〈北平明經學會與《春秋正義證釋》之成書──兼論救世新教尊孔讀經的策略〉,《漢學研究》第38卷第2期(2020年6月),頁273-305。林彥廷:〈救世新教《易經證釋》之河圖洛書觀〉,《輔英通識教育學刊》第3期(2016年3月),頁25-49。林敬智:〈通敵者或救世者?對一貫道漢奸爭議之反思〉,《華人宗教研究》第18期(2021年7月),頁83-114。阿里木.托和提:〈朱子學本體思想範疇的中介化過程──以明末清初回族學者王岱輿、劉智宇宙論思想為中心〉,《雲南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7卷第6期(2010年11月),頁105-108。侯亞偉:〈世界黃、藍等卍字會考論〉,《世界宗教文化》,2014年第2期,頁75-80。施陸(Erik Schicketanz):〈民國時期救劫思想與政治論述──以悟善社/救世新教為中心〉,《扶鸞文化與民眾宗教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新北:博揚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20年),頁369-392。柯若樸(Philip Clart),蘇慶華譯:〈耶穌在華人民間宗教中扮演的角色〉,《臺灣宗教研究通訊》第5期(2003年3月),頁237-258。胡學丞:〈伍廷芳的通神學與靈學生涯〉,《政大史粹》第22期(2012年6月),頁1-21。范純武:〈民初儒學的宗教化:段正元與道德學社的個案研究〉,《民俗曲藝》第172期(2011年6月),頁161-203。范純武:〈近現代中國佛教與扶乩〉,《圓光佛學學報》第3期(1999年2月),頁261-292。唐經欽:〈三教合一與五教同源思想之探討──以「殊途同歸」聯合訓及「母」字訓為中心〉,《一貫道研究》第4期(2015年8月),頁134-158。孫江:〈危機與批評──近代語境下的大本教與紅卍字會〉,《開放時代》,2021年第1期,頁114-129。孫江:〈救贖宗教的困境:偽滿統治下的紅卍字會〉,《學術月刊》第45卷第8期(2013年8月),頁138-147。孫江:〈教派書寫與反教派書寫〉,《文史哲》,2006年第1期,頁12-13。孫江:〈翻譯宗教──1893年芝加哥萬國宗教大會〉,孫江、劉建輝主編:《亞洲概念史研究.第一輯》(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3年),頁84-110。酒井忠夫著、姚傳德譯、余責等校:〈道院的沿革〉,王見川主編:《民間宗教》第3輯(1997年12月),頁93-150。酒井忠夫著、張淑娥譯:〈民國初期之新興宗教運動與新時代潮流〉,王見川主編:《民間宗教》第1輯(1995年12月),頁1-36。密素敏:〈從檔案資料看民國時期的救世新教〉,《世界宗教研究》,2011年第5期,頁18-25。張中復:〈民國前期基督教對於回民的宣教成效及其反思︰以《友穆季刊》為中心之探討〉,《近代中國的宗教發展論文集》(臺北:國史館,2015年),頁239-274。張君玫:〈「世界」的翻譯與建構──中國西化論述中的幾種「世界主義」〉,《東吳社會學報》第20期(2006年6月),頁59-108。張婷:〈戊戌變法時期北京傳教士報刊的宣傳策略及社會影響──以《尚賢堂(新學)月報》為中心考察〉,《北方論叢》2020年第6期(總第284期),頁119-126。張婷:〈科學宗教互為表裡,新說傳入已為舊知──試論丁韙良在《尚賢堂(新學)月報》上的文章〉,《河北工業大學學報(社科版)》第2卷第2期(2010年6月),頁12-18。章清:〈「界」的虛與實:略論漢語新詞與晚清社會的演進〉,《東アジア文化交渉研究(別冊)》第7卷(2011年3月),頁55-76。郭至汶:〈上帝為體,西學為用──晚清傳教士李提摩太傳播西學的挑戰與回應〉,《新史學》第30卷第3期(2019年9月),頁147-184。陳平原:〈有聲的中國──「演說」與近現代中國文章變革〉,收入王汎森等:《中國近代思想史的轉型時代:張灝院士七秩祝壽論文集》(臺北:聯經出版社,2007年),頁383-428。陳廷湘:〈中國近代民族主義與世界主義的對抗與共存〉,《社會科學戰線》,2021年第1期,頁122-139。陳明華:〈扶乩的制度化與民國新興宗教的成長──以世界紅卍字會道院為例(1921-1932)〉,《歷史研究》,2009年第6期,頁63-78。陳煒舜:〈段祺瑞《正道居集》之感世宗旨探論〉,《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第64期(2017年1月),頁209-234。陳熙遠:〈「宗教」──一個中國近代文化史上的關鍵詞〉,《新史學》第13卷第4期(2002年12月),頁37-66。陳熙遠:〈孔‧教‧會──近代中國儒家傳統的宗教化與社團化〉,收入林富士主編:《中國史新論‧宗教史分冊》(臺北:中央研究院、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10年),頁511-540。陳慧宏:〈「文化相遇的方法論」──評析中歐文化交流研究的新視野〉,《臺大歷史學報》第40期(2007年12月),頁239-278。彭國翔:〈再論民國時期的「五教」觀念與實踐〉,《哲學與宗教(第五輯)》,2016年1月,頁386-401。彭國翔:〈馮炳南的「五教」觀念與實踐〉,《中國文化》第39期(2014年春季號),頁84-97。彭國翔:〈儒家「理一分殊」的多元主義宗教觀——以陽明學為中心的考察〉,李明輝、葉海煙、鄭宗義合編:《儒學、文化與宗教——劉述先先生七秩壽慶論文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6年),頁307-326。虛谷子:〈淺評唐煥章及其「世界宗教大同會」──兼從道教的角度看邪教〉,《弘道》第67期(2016年6月),頁20-33。馮曉庭:〈北平「明經學會」講著《春秋正議證釋》初探〉,《先秦兩漢學術》第10期(2008年9月),頁41-60。黃克武:〈民國初年上海的靈學研究:以「上海靈學會」為例〉,《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55輯(2007年3月),頁99-136。黃克武:〈迷信觀念的起源與演變:五四科學觀的再反省〉,《東亞觀念史集刊》,第9期(2015年12月),頁153-226。黃克武:〈從「文明」論述到「文化」論述──清末民初中國思想界的一個重要轉折〉,《南京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科學.社會科學版)》,2017年第1期,頁68-78。黃克武:〈靈學與近代中國的知識轉型:民初知識分子對科學、宗教與迷信的再思考〉,《思想史》,第2期(2014年3月),頁121-196。黃相輔:〈威爾斯《世界史綱》的寫作、譯介與中國史〉,《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115期(2022年3月),頁161-199。黃興濤:〈晚清民初現代「文明」和「文化」概念的形成及其歷史實踐〉,《近代史研究》,2006年第6期,頁1-34。楊弘任:〈「五教同源」論述的社會建構:從民初救世團體到當代一貫道〉,《中國大陸研究》第63卷第4期(2020年12月),頁1-38。楊桂萍:〈中國穆斯林新文化運動〉,《回族研究》,1999年第4期,頁32-36。楊靖:〈「耶」「佛」之間的碰撞與融合:李提摩太《大乘起信論》英譯研究〉,《翻譯學報》新第5卷第2期(2021年12月),頁1-22。楊靖:〈耶穌並非空中無色──李提摩太節譯《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動機之考辨〉,《基督教文化學刊》第46期(2021年12月),頁208-230。楊曉春:〈《回教考略》與清末民初的回耶對話〉,《世界宗教研究》,2011年第3期,頁118-131。楊曉春:〈尚賢堂與清末民初的回耶對話〉,《道風:基督教文化評論》第36期(2012年春),頁82-87。楊懷中:〈中國歷史上伊斯蘭文化的四次高潮〉,《回族研究》,1994年第1期,頁4-19。溫源翊:〈清真返一:以一貫道視野融通伊斯蘭信仰之初探〉,《一貫道研究》第9期(2020年10月),頁43-72。葉海煙:〈宗教對話的哲學解讀〉,《臺灣宗教研究》,第11卷第1期(2012年6月),頁35-52。廖赤陽:〈東亞語境與內證體驗中的近代性構築與批判:蔣維喬與岡田式靜坐法〉,《思與言》第59卷第1期(2021年3月),頁99-154。熊月之:〈上海租界與文化融合〉,馬長林主編:《租界裡的上海》(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3年),頁41-54。褚瀟白:〈民國道院與基督教的互動:文本與個案研究〉,《宗教學研究》2018年第4期,頁237-243。蔡源林:〈從王岱輿的「三一」說論伊斯蘭與儒家傳統的對話〉,收入劉述先、林月惠主編:《當代儒學與西方文化:宗教篇》(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5年)。鄭師渠:〈歐戰後國人的「對西方求解放」〉,《北京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第2期(總第224期),頁64-79。鄭師渠:〈論歐戰後中國社會文化思潮的變動〉,《近代史研究》,1997年第3期,頁209-236。黎秉一:〈一貫道在柬埔寨的文化跨界初探──以漢語柬譯為線索〉,發表於「2020第四屆一貫道崇華學術研討會:宗教文化與傳播」,高雄:一貫道天皇學院主辦,2020年1月10日。黎秉一:〈民初「五教合一」論述的兩個類型──以李佳白與道院為例(1921-1927)〉,《中國文學研究》第52期(2021年7月),頁371-416。黎秉一:〈民初悟善社《靈學要誌》及其靈學論述與實踐〉,《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第19卷第2期(2022年12月),頁115-156。賴品超:〈李提摩太對大乘佛教的回應:從後殖民對東方學的批判著眼〉,《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40卷第3期(2010年5月),頁30-39。謝世維:〈融合與交涉:中古時期的佛道關係研究回顧〉,《清華中文學報》第8期(2012年12月),頁263-299。謝居憲:〈一貫道「一以貫之」之思想管窺〉,《一貫道研究》第7期(2018年8月),頁70-96。鍾雲鶯:〈民初救世新教之《大學證釋》研究〉,《中央大學人文學報》第35期(2008年7月),頁83-123。羅志田:〈理想與現實──清季民初世界主義與民族主義的關聯互動〉,收入王汎森等:《中國近代思想史的轉型時代:張灝院士七秩祝壽論文集》(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07年),頁271-314。羅志田:《民族主義與近代中國思想》(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8年)。蘇遠泰、何慶昌:〈保守與開放──試論徐松石早期的宗教對話〉,《建道學刊》第18期(2002年7月),頁47-66。蘇遠泰、何慶昌:〈論徐松石早期的拯救觀:一個中國式的拯救包容主義〉,《輔仁宗教研究》第11期(2005年夏),頁119-150。釋道禮(倪管嬣):〈新文化運動時期中國佛教的近代革新:以「佛化新青年會」與佛化教育為探討〉,《圓光佛學學報》第30期(2017年12月),頁65-101。饒玲一:〈論民初孔教運動的「宗教化」探索──以尚賢堂為中心〉,《史林》2016年第3期,頁126-134。(三)學位論文何宗旺:《蔣維喬思想研究》(長沙:湖南師範大學博士論文,2003年)。李光偉:《道院.道德社.世界紅卍字會──新興宗教慈善組織的歷史考察(1916-1954)》(山東:山東師範大學中國近現代史碩士論文,2008年)。范淑玲:《正宗書畫社的乩示治療》(新北:輔仁大學宗教學系碩士論文,2006年)。夏明玉:《民國新興宗教結社──萬國道德會之思維與變遷》(臺中:東海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2001年)。郗賢召:《命運與抉擇:民國第一神童江希張研究》(山東:山東師範大學中國史專業碩士論文,2018年)。密素敏:《民國悟善社研究》(北京: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年)。梁巧燕:《「理一分殊」在宋代的詮釋模式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11年)。曾乃芳:《民初救世新教《易經證釋》的儒學繼承與開展》(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6年)。裘陳江:《民初「孔教會」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中國近現代史博士論文,2015年)。劉俐廷:《明清穆斯林漢文著述中的性別觀》(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民族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劉威:《劉智《天方性理》的回儒會通研究》(上海:上海師範大學宗教學專業碩士論文,2017年)鄭曄:《多元宗教與生命存在──馮炳南五教觀念及其實踐的啟示》(上海:上海師範大學中國哲學專業碩士論文,2019年)。謝佳瀅:《清代小說教亂書寫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21年)。饒玲一:《尚賢堂研究(1894-1927)》(上海:復旦大學歷史學系博士論文,2013年)。(四)其他〈烏萬斯年──文物館中的傅斯年〉,「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歷史文物陳列館週記6」,網址:https://museum.sinica.edu.tw/knowledge-base/item/14/(讀取日期:2023年3月20日)。吳雪晴:〈中國國歌百年演變史話〉。網址:http://cpc.people.com.cn/BIG5/64162/64172/85037/85040/6653698.html(讀取日期:2022年5月8日)。黎秉一:〈救世新教《大學證釋》對《大學章句》的繼承與開展──以四綱領為中心〉,科技部大專學生研究計畫(104-2815-C-004-046-H)之成果報告,2016年。三、外文研究(一)專書Bays, Daniel H. A New History of Christianity in China. Chichester and Malden, MA: Wiley-Blackwell, 2012.Berling, Judith. The Syncretic Religion of Lin Chao-en.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80.Billioud, Sébastien. Reclaiming the Wilderness: Contemporary Dynamics of the Yiguandao.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20.Chan, Wing-tsit. Religious Trends in Modern China.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53.Yang, Ching Kun. Religion in Chinese Society: A Study of Contemporary Social Functions of Religion and Some of Their Historical Factors.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61.Clart, Philip, David Ownby and Chien-chuan Wang (eds.) Text and Context: Redemptive Societies in the History of Religions of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China. Leiden: Brill, 2020.Girardot, Norman. The Victorian Translation of China: James Legge`s Oriental Pilgrimage.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2.Goossaert, Vincent and David A. Palmer. The Religious Question in Modern China,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11.Granet, Marcel. La Religion des Chinois. Paris: Presses Universitaires de France, 1951.Kiely, Jan, Vincent Goossaert, and John Lagerwey (eds.) Modern Chinese Religion II: 1850-2015. Leiden, The Netherlands: Brill, 2015.Legge, James. The Religions of China. London: Hodder and Stoughton, 1880.Leopold, Anita Maria and Jeppe Sinding Jensen (eds.) Syncretism in Religion, A Reader. London: Routledge, 2004.Lian, Xi. The Conversion of Missionaries: Liberalism in American Protestant Missions in China, 1907-1932. University Park: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Press, 1997.Mungello, David. The great encounter of China and the West, 1500-1800. Lanham: Rowman and Littlefield, 2009.Nongbri, Brent. Before Religion: A History of a Modern Concept. New Haven: Yale, 2013.酒井忠夫:《近.現代中國における宗教結社の研究》(東京:國書刊行會,2002年)。(二)期刊及專書論文Bishop, Donald. “The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of Shanghai, an Eastern Parliament of Religions.” Studies in Comparative Religion Vol. 6, No. 3. (July 1972).Brook, Timothy. “Rethinking Syncretism: The Unity of the Three Teachings and their Joint Worship in Late- Imperial China.” Journal of Chinese Religions 21 (1993), pp. 13-44.Broy, Nikolas. “Syncretic Sects and Redemptive Societies.” Review of Religion and Chinese Society 2, no. 2 (2015): 145–185.Chau, Adam Yuet. “The ‘Religion Sphere’ (zongjiaojie宗教界) in the Construction of Modern China.” In Stefania Travagnin and Gregory A. Scott, eds., Concepts and Methods for the Study of Chinese Religions II: Intellectual History of Key Concepts, Berlin: Walter de Gruyter, 2020, pp. 155-158.Clart, Philip. “The Image of Jesus Christ in a Chinese Inclusivist Context: I-Kuan Tao’s Christology and Its Implication for Interreligious Dialogue,” 鍾雲鶯編:《宗教、文學與人生》(中壢:元智大學中語系,2006年),頁279-313。Darnton, Robert. “The Social History of Ideas.” in The Kiss of Lamourette: Reflections in Cultural History. New York: Norton, 1990, pp. 219-252.Duara, Prasenjit. “The Discourse of Civilization and Pan-Asianism.” Journal of World History, Vol. 12, No. 1 (Spring, 2001), pp. 99-130.Duara, Prasenjit. “Transnationalism and the Predicament of Sovereignty: China, 1900-1945.” The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 Vol. 102, No. 4 (Oct., 1997), pp. 1030-1051.Fan, Chunwu (translated by David Ownby). “Duan Zhengyuan and the Moral Studies Society: ‘Religionized Confucianism’ during the Republican Period.” Making Saints in Modern China. Edited by David Ownby, Vincent Goossaert, Ji Zhe.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7, p. 150.Goossaert, Vincent. “1898: The Beginning of the End for Chinese Religion?”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65, no. 2 (May 2006):307-336.Goossaert, Vincent. “Zhang Yuanxu: The Making and Unmaking of a Daoist Saint.” Making Saints in Modern China, edited by David Ownby, Vincent Goossaert, Ji Zhe.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7, pp. 78-98.Jochim, Christian. “Carrying Confucianism into the Modern World.” Philip Clart and Charles B. Jones (eds.) Religion in Modern Taiwan: Tradition and Innovation in a Changing Society. Hawai’i: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2003, p. 73.Katz, Paul R.(康豹). “Spirit-writing and the Dynamics of Elite Religious Life in Republican-era Shanghai(民國時期上海的扶鸞活動與菁英宗教生活之動態).” 《近代中國的宗教發展論文集》(臺北:國史館,2015),頁275-350。Ownby, David. “Sect and Secularism in Reading the Modern Chinese Religious Experience.” Archives des Sciences Sociales des Religions, No. 144 (Oct. - Dec., 2008), pp. 13-29.Schumann, Matthias. “Chapter 9: Redemptive Societies,” in Handbook on Religion in China. Edited by Stephan Feuchtwang. Cheltenham: Edward Elgar Publishing, 2020, pp. 184-212.Standaert, Nicolas. “Methodology in View of Contact Between Cultures: The China Case in the 17th Century.” Hong Kong: CUHK Center for the Study of Religion and Chinese Society, 2002, pp. 1-57.Strickmann, Michel. “The Consecration Sutra: A Buddhist Book of Spells.” In Robert E. Buswell, ed., Buddhist Apocrypha in East Asia and Tibet.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90, pp. 75-118.Tsou, Mingteh. “Christian Missionary as Confucian Intellectual: Gilbert Reid (1857-1927) and the Reform Movement in the Late Qing.” in Daniel H. Bays ed., Christianity in China. From the Eighteenth Century to the Present,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6, pp. 73-90.Wan, Zhaoyuan & David Palmer. “The Cosmopolitan Moment in Colonial Modernity: The Bahá’í faith, spiritual networks, and universalist movements in early twentieth-century China.” Modern Asian Studies 54:6 (December 2019), pp. 1-41.Weller, Robert P. “Global Religious Changes and Civil Life in Two Chinese Societies: A Comparison of Jiangsu and Taiwan.” Review of Faith and International Affairs, Vol. 13 (2015), pp. 13-24.Young, Richard Fox. “Sanctuary of The Tao: The Place of Christianity in a Sino-Japanese Unity Sect (Tao Yuan).” Journal of Chinese Religion No. 17 (1989): 1-26.宮田義矢:〈五教合一論初探:道院・世界紅卍字会の教説を例に〉,武内房司編:《越境する近代東アジアの民衆宗教:中国・臺湾・香港・ベトナム、そして日本》(東京:明石書店,2011年),頁177-197。(三)學位論文Chen, Hsi-Yuan. “Confucianism Encounters Religion: The Formation of Religious Discourse and the Confucian Movement in Modern China.” Ph.D. dissertation, Harvard University, 1999.Lee, Yen-Yi. “One and Many: Rethinking John Hick’s Pluralism.” Ph.D.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Birmingham, 2012.Tay, Wei-Leong. “Saving the Chinese Nation and the World: Religion and Confucian Reformation, 1880s-1937.” M.A. Thesis,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2012.(四)其他Kleingeld, Pauline and Eric Brown, “Cosmopolitanism”, The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Winter 2019 Edition), Edward N. Zalta (ed.),https://plato.stanford.edu/archives/win2019/entries/cosmopolitanism(讀取日期:2023年4月3日)。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中國文學系
106151005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6151005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周志煌 zh_TW dc.contributor.advisor Chou, Chih-Huang en_US dc.contributor.author (作者) 黎秉一 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作者) Li, Ping-I en_US dc.creator (作者) 黎秉一 zh_TW dc.creator (作者) Li, Ping-I en_US dc.date (日期) 2023 en_US dc.date.accessioned 6-七月-2023 17:04:31 (UTC+8) - dc.date.available 6-七月-2023 17:04:31 (UTC+8) -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6-七月-2023 17:04:31 (UTC+8) - dc.identifier (其他 識別碼) G0106151005 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45941 -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 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 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中國文學系 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106151005 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近代中國的宗教思想論域,有個顯著但鮮少受到矚目的變化:中國思想史上慣稱的「三教」,在晚清民初的特殊歷史條件下已拓展為「五教」──自西徂東、在中國境內已傳播多時的基督教與伊斯蘭教,自「轉型時代」搭上了儒、釋、道三教交涉與合流的趨向,共同開展出「五教」觀念與實踐。對此,本研究嘗試從宗教史、思想文化史的取徑,多方探索「五教」論述的不同型態,抉發各類歷史行動者倡言「五教之合」的立意旨趣,並辨析五教論者各憑立場所想像、建構出諸宗教為一體的「宗教共同體」。本研究將豐富多樣的「五教」論述區分出三個向度。第一個向度是「作為交談群體的五教」,我以素有「東方的世界宗教議會」之稱的尚賢堂為代表,探究其中盛況空前的各教聯合會及跨宗教交談,並分析尚賢堂創辦人──美國基督教傳教士李佳白的宗教觀,及其對五四以降反宗教、反基督教運動的因應策略。第二個向度是「作為組成部分的五教」,我聚焦於訴求五教合一的兩個救世團體──道院、悟善社,考察它們如何藉由扶乩實作,將五教元素再現、重組為嶄新的宗教綜攝,並分析這兩個團體如何運用五教合一,在歐戰之後試圖反制西方帝國及其文明。第三個向度則是「作為言說對象的五教」,我將目光轉向宗教場域以外的五教著述與公共演說,藉上海社教語境的三個案例──楊時中、馮炳南、沈信卿,展示「五教」概念的普及化、大眾化,由此凸顯出「五教」論述遠不只是宗教界內部的事情,而是關乎近代中國的思想變遷與範式轉移。 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The religious-intellectual discourse in modern China witnessed a significant and yet often overlooked transformation. During the “era of transformation,”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concept of the “Three Teachings,” namely Confucianism, Daoism, and Buddhism, expanded to include Christianity and Islam, resulting in what became known as the “Five Religions.” This study aims to explore the various forms of discourse surrounding the “Five Religions”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religious and intellectual history, shedding light on the intentions and motivations of historical actors advocating for the unity of the Five Religions. It also analyzes how individuals from different religious backgrounds, based on their respective positions, imagined and constructed “interreligious communities.”This study on the discourses of the “Five Religions” is divided into three sections. The first section explores the Five Religions as a multilogue group, exemplified by the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of China, which was recognized as “an Eastern Parliament of Religions.” It investigates the unprecedented meetings devoted to interreligious dialogue held within the Institute and analyzes the founder, American Christian missionary Gilbert Reid’s conception of religion, as well as his strategies in response to the anti-religious and anti-Christian movements after the May Fourth Movement.The second section examines the Five Religions as integral parts of two large-scale redemptive societies, the Dao Yuan and the Wushan She. It explores how these societies utilized the practice of spirit-writing to reassemble elements from the Five Religions, creating a novel religious syncretism. Furthermore, it analyzes how these societies sought to counter Western imperialism and its civilization after World War I through the unification of the Five Religions.The third section investigates the Five Religions as a discursive object by examining three cases within the Shanghai social educational context, namely the writings and public speeches by Yang Shizhong, Feng Bingnan, and Shen Xinqing. It not only demonstrates the popularization of the concept of the “Five Religions,” but also highlights that the discourse on the Five Religions extended far beyond the religion sphere and arguably represents a paradigm shift in Chinese modern history. en_US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謝辭 i摘要 iiiAbstract iv目次 vi圖目次 ix表目次 x第一章 緒論 1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問題意識 2一、 研究問題的歷史背景 2二、 研究問題的提出 13第二節 文獻探討與研究回顧 15一、 關於近代中國宗教 15二、 關於「五教」觀念與實踐 17三、 關於李佳白及尚賢堂 20四、 關於道院及悟善社 22五、 關於楊時中、馮炳南、沈信卿 25第三節 研究取徑與範圍 27第四節 章節安排 29第二章 作為交談群體的五教:以尚賢堂為代表 31第一節 為什麼是尚賢堂? 31第二節 李佳白及其宗教觀 33一、 李佳白略傳 33二、 李佳白的宗教觀 46第三節 尚賢堂作為「東方的世界宗教議會」 57一、 「中外各教聯合會」宗旨與規範 57二、 宗教交談諸例 61三、 對「非基運動」的回應 71四、 從「各教」到「五教」 77第四節 交談群體中的另一種「五教」 79一、 李佳白與救世團體的交往 80二、 尚賢堂內的救世團體及其「五教」話語 84第五節 小結 88第三章 作為組成部分的五教:救世團體的宗教綜攝 90第一節 從「會、社、院」到「救世團體」 90第二節 道院及其五教論 96一、 道院歷史述略 96二、 根源的發明:「至聖先天老祖」的登場 99三、 修道謂教、五教同源:道院的五教論 102第三節 悟善社/救世新教及其五教論 106一、 悟善社歷史述略 106二、 合五教為新教:「救世新教」的創立 114三、 以儒為本、五教同化:救世新教的五教論 117第四節 對「宗教綜攝」的再思考 123一、 符號學層次的分析 124二、 扶乩作為綜攝生產的利器 127三、 五教合一與文明論述 132第五節 小結 137第四章 作為言說對象的五教:社教語境的三個案例 139第一節 在宗教場域之外言說五教 139第二節 楊時中之《五教指南》 141一、 關於楊時中的考索 141二、 《五教指南》析論 144三、 五教與世界主義 147第三節 馮炳南之「五教演講」、《五教入門》 151一、 發起概況 151二、 內容析論 154三、 後續效應 163第四節 沈信卿之「融五講經社」 164一、 沈信卿其人其事 164二、 「融五講經社」宗旨與運作 167三、 核心命題與講者群像 168第五節 小結 174第五章 結論 176徵引書目 183 zh_TW dc.format.extent 8921209 bytes -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6151005 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五教合一 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尚賢堂 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李佳白 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宗教綜攝 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救世團體 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扶乩 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一貫道 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Unity of the Five Religions 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The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of China 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Gilbert Reid 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Religious Syncretism 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Redemptive Societies 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Spirit-Writing 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I-Kuan Tao en_US dc.title (題名) 聯合與融合:近代中國的「五教」論述與宗教共同體想像(1894-1949) zh_TW dc.title (題名) Unity in Diversity: The Discourses on Five Religions and the Imagining of Interreligious Communities in Modern China, 1894-1949 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 en_US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一、史料(一)資料庫大成老舊刊全文數據庫晚清期刊全文數據庫(1833-1911)民國時期期刊全文數據庫(1911-1949)《申報》全文數據庫(1872-1949)中國歷史文獻總庫:民國圖書資料庫中國歷史文獻總庫:近代報紙資料庫中國歷史文獻總庫:近代期刊資料庫善書圖書館:http://taolibrary.com/(二)中文報刊雜誌《申報》(1872-1949)《卍字月刊》(1938-1939)《尚賢堂紀事》(1911-1922)《尚賢堂晨鷄錄》(1910)《明經說》(1930s)《哲報》(1921-1926)《國際公報》(1922-1927)《救世旬刊》(1927-1928)《道院或問》(1927年)《道慈襍誌》(1934-1935)《道德月刊》(1933-1937)《道德精華錄》(1927)《道德雜誌》(1921-1924)《靈學月刊》(1925)《靈學旬刊》(1925)《靈學要誌》(1920-1927)〈世界宗教會小引 附簡章〉,《東方雜誌》第8卷第11號(1912年5月),內外時報,頁23-24。〈世界宗教會〉,《聖教雜誌》第1卷第7期(1912年7月),頁118。〈李佳白派菲之見聞瑣述〉,《國際協報》第80號(1918年),頁14。李佳白:〈民教相安議〉,《萬國公報》第91期(1896年),頁5-8。李佳白:〈民教相安續議〉,《萬國公報》第92期(1896年),頁26-29。李佳白:〈京師創立尚賢堂章程〉,《富強報》第10冊(1897年),頁22-23。李佳白:〈美國教士顯考約翰府君行狀〉,《萬國公報》第104期(1897年),頁9-11。李佳白:〈尊孔書序〉,《扶風月報》第1期(1914年),頁9-11。李佳白:〈二十年來宗教大同之趨勢〉,《興華》第21卷第1期(1924年),選論,頁1-2。〈悼李佳白博士〉,《興華》第24卷第39期(1927年),頁2-3。〈教訊:李佳白博士軼事〉,《興華》第24卷第40期(1927年),頁30-31。梁啟超:〈記尚賢堂〉,《時務報》第31冊(1897年),頁5。梁啟超:〈保教非所以尊孔論〉,《新民叢報》第2號(1902年),頁59-72。梁啟超:〈評非宗教同盟〉,《哲學(北京)》第6期(1922年6月),頁1-8。張鴻藻:〈歡迎李佳白博士重涖中國詞〉,《來復報》第170期(1921年),頁23。陳獨秀:〈沈恩孚、梁啟超眼中的平民〉,《嚮導週報》第73期(1924年),頁7。達書庵:〈五十年後之回教〉,《中國回教學會月刊》第1卷第2期(1926年2月),頁53-58。尹伯清:〈回教與回族辨〉,《中國回教學會月刊》第1卷第5期(1926年5月),頁55-56。于寶有:〈五教合一歌〉,《教化通信》第42期(1943年8月5日),第2版。〈五教大觀記〉,《民國日報》,1927年12月31日,第3版。〈孔教會追悼姚菊坡先生演說辭〉,《宗聖學報》第5期(1916年),講壇,頁1-4。〈本市消息:五教大公會大會未開成 回教全體否認參加〉,《震宗報月刊》第3卷第1期(1936年),頁35。〈地方通訊:上海耶穌教會不與聞靈學會五教祈禱大會〉,《興華》第20卷第36期(1923年),頁30。薛篤弼:〈查禁悟善社道院並妥善處理其財產作慈善公益之用由〉,《內政公報》第1卷第7期(1928年11月),頁52。〈悟善社禮拜圖〉,《晨報.星期畫報》第1卷第49期(1926年),頁2。〈何物至聖先天老祖?謂為五教皆出其門,只怕是不僧不道〉,《時事新報》,1922年7月8日,第10版。〈悟善社迎神怪現象〉,《民國日報》,1923年5月19日,第8版。〈教聯合會定期開會〉,《晨報》,1926年9月23日,第6版。〈吳議長與悟善社〉,《大公報》,1922年10月8日,第1張第2頁。一得:〈吳佩孚的「五教一體論」〉,《福爾摩斯》,1937年3月15日,第3版。戴籟三:〈宗教調和運動論〉(續),《華北公理聯合月刊》第3卷第2期(1929年),頁7-10。戴籟三:〈宗教調和運動論〉(續),《華北公理聯合月刊》第3卷第3-4期(1929年),頁17-21。楊時中:〈道德貞觀〉,《道德學誌》第3冊(1930年),頁120-121。楊時中:〈道德概觀〉,《道德學誌》第4冊(1930年),頁112-113。釋太虛講、法舫記:〈評現代非宗教運動〉,《海潮音》第12卷第11期(1931年),頁3-7。釋太虛講、余乃仁記:〈中國近代之民族生活〉,《海潮音》第10卷第2期(1929年),頁1-7。傅銅:〈科學的非宗教運動與宗教的非宗教運動〉,《哲學(北京)》第6期,1922年,頁1-14。吳貫因:〈五族同化論〉,《庸言》第1卷第7-9期(1913年)。熊悔修:〈共和國民宜尊崇宗教說〉,《救世旬刊》第4期(1927年),頁3。楊瑞麟:〈扶乩學說〉,《靈學叢誌》第1卷第1期(1918年1月),頁1-10。〈馮太夫人壽期之五教演講〉,《東方日報》,1940年6月29日,第2版。〈五教演講第一日 在八仙橋青年會 主講蔣竹莊先生〉,《新聞報》,1940年6月30日,第9版。〈五教演講第三日〉,《新聞報》,1940年7月2日,第8版。〈五教演講第四日 回教教主哈德成主講〉,《新聞報》,1940年7月3日,第9版。〈五教演講閉幕 功德圓滿結果極佳 馮振威先生致閉幕詞 回教教長薛天輝提倡五教大聯合〉,《新聞報》,1940年7月4日,第9版。〈馮炳南紀念母壽 印行五教入門 連五教演講共六冊〉,《申報》,1940年12月26日,第7版。〈五教入門限期取書〉,《申報》,1941年3月5日,第10版。訥厂:〈談五教聯合〉,《新聞報》,1940年7月7日,第13版。〈五教講座舉辦五行研究班〉,《申報》,1942年5月25日,第5版。〈祝沈信卿先生八秩壽辰 壽儀移充鴻英圖書館經費〉,《申報》,1943年5月3日,第4版。〈沈信卿先生八秩大慶〉,《申報》,1943年6月18日,第4版。蔣維喬:〈沈信卿先生傳〉,《申報》,1944年5月21日,第4版。賈豐臻:〈追念信老〉,《申報》1944年5月21日,第4版。黃炎培:〈沈信卿先生傳〉,《國訊》第369期(1944年),頁18-19。〈沈信卿先生恩孚〉,《教育通訊(漢口)》第6期(1948年),頁37-38。〈振奮世道人心 融五社講經記 闡述五教同點不談政治 第一講由沈達齡講孝道〉,《申報》,1940年9月25日,第10版。〈融五社三屆講經 講述忍己恕人〉,《申報》,1940年11月4日,第8版。〈融五社四屆講經講耶教儒教同點 耶穌以「愛」字教人涵義至廣〉,《申報》,1940年11月16日,第10版。〈沈達齡講述五教同點 論色鬬得三戒精義相合〉,《申報》,1940年12月27日,第7版。〈儒釋道三教的比較〉,《申報》,1941年3月2日,第10版。〈五教同一最高哲理〉,《申報》,1941年3月4日,第8版。〈融五社講經盛況〉,《申報》,1941年4月16日,第10版。〈五教實踐一致性〉,《申報》,1941年5月4日,第10版。〈孔子學說集五教之大成 沈達齡在融五社講演詞〉,《申報》,1941年5月13日,第8版。〈孔子學說集五教之大成 沈達齡在融五社講演詞(續昨)〉,《申報》,1941年5月14日,第8版。〈五教之行與儒之專責〉,《申報》,1941年6月4日,第8版。〈融五講經社作有系統之講演〉,《申報》,1941年6月30日,第7版。〈融五社講經錄〉,《申報》,1941年12月21日,第3版。〈融五社學術講演擷要 現分國學佛學易學等講座〉,《申報》,1942年3月24日,第5版。〈融五社講經錄〉,《申報》1942年9月23日,第4版。素菴:〈五教原來是一家〉,《力報》(1937-1945),1942年3月6日,第1版。(三)外文報刊雜誌“Mission of Rev. Gilbert Reid” The North-China Daily News, Nov. 13, 1895, p. 3.“The Mission of The Rev. Gilbert Reid,” The North-China Herald and Supreme Court & Consular Gazette, Nov. 15, 1895, pp. 7-8.“Official Recognition of the Services of the Rev. Gilbert Reid,” The North-China Herald and Supreme Court & Consular Gazette (1870-1941), May. 7, 1897, p. 32.“Representatives of Five Religions Hear Discussion of Confucianism,” The China Press, April 15, 1913, page 7.A.H.S, “Book Review: A Christian’s Appreciation of Other Faiths,” The Chinese Recorder, Dec 1, 1921, pp. 857-858.Carus, Paul. “The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of China.” The Open Court XXVII (Sept. 1913), p. 562.Cressy, Earl. “Recent Developments in the Religions of China.” Journal of Bible and Religion, vol. 15, no. 2, 1947, pp. 75-80.Drake, Frederick S. “The Tao Yuan道院: A New Religious and Spiritualistic Movement. Chinese Recorder, 1923(3), p. 7.Gordon, Linley V. “The Universal Religious Peace Conference.” Advocate of Peace through Justice, vol. 91, no. 3, 1929, pp. 182-184.Hodous, Lewis. “Non-Christian Religious Movements in China.” in Milton Theobald Stauffer, ed., The Christian Occupation of China, Shanghai: China Continuation Committee, 1922, pp. 27-31.Hodous, Lewis. “The Chinese Church of the Five Religions.” The Journal of Religion, Vol. 4, No. 1 (Jan., 1924), pp. 71-76.Keeler, Floyd. “Book Review: A Christian’s Appreciation of Other Faiths,” Catholic Historical Review, 7, Jan 1, 1921, p. 492.McIntosh, Gilbert. “In Remembrance: Rev. Gilbert Reid, A.M., D.D.” The Chinese Recorder (1912-1938); Nov 1, 1927, ProQuest Historical Newspapers: Chinese Newspapers Collection, pg. 718.Reichelt, Karl Ludvig. “Trends in China’s Non-Christian Religions.” Chinese Recorder 65:11 (1934), 707-714.Reid, Gilbert. “New Religious Movements in China.” Church Missionary Review, Vol. 76, No. 849 (March, 1925), pp. 15-26.Reid, Gilbert. “Recent Religious Movements in China.” China Mission Yearbook, 1924, Shanghai: Christian Literature Society, pp. 59-66.Reid, Gilbert. “Trends in China’s Religious Life.” China Christian Yearbook, 1926, Shanghai: Christian Literature Society, pp. 71-79.Smythe, Lewis C. “The Changing Missionary Message.” The Chinese Recorder, vol. 60, no. 3, Mar. 1929, pp. 157-165.Twinem, Paul de Witt. “Modern Syncretic Religious Societies in China.” The Journal of Religion, Vol. 5, No. 5 (1925): 463-482 and Vol. 5, no. 6 (1925: 595-606).(四)其他【宋】朱熹著,黎靖德編:《朱子語類》(湖南:岳麓書社,1997年)。【清】湯鵬:《浮邱子.卷十一.原教上》,網址:https://ctext.org/wiki.pl?if=gb&chapter=113549(讀取日期:2022年9月23日)。【清】于寶軒編:《皇朝蓄艾文編》(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65年)。李佳白:《尚賢堂章程》(上海:華美書局,1906年)。李提摩太著,李憲堂、侯林莉譯:《親歷晚清四十五年──李提摩太在華回憶錄》(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道德精華錄》(南京:南京道院,1927年)。《道院或問》(濟南:濟南道院續印,1927年)。《道慈綱要》(瀋陽:瀋陽卍字新聞印刷部,1931年)。《太乙道邃正經真華》(出版地不詳,1930年)《救世新教教義》(1925)《救世新教教綱教法》(1925)《先天渾元玄玄秘籙救世真經》(1925)《救世新教教經》(1932)《救世新教》(1938)《時局和平根本問題》(上海:萬國道德會滬會,1925年)。《天道真理講義》(香港:大華印刷廠,不著年份)。陳悟息編:《救世新教問答》(北平:救世新教學會,1932年)。列聖齊著:《大學證釋》(新北:明德出版社,2013年)。陳煥章:《孔教論》(上海:孔教會雜誌社,1913年)。楊踐形:《學鐸社叢書》(上海:易學研究會,1925年)。楊時中:《五教指南》(上海:世界和平法編譯社,1931年)。楊時中:《新倫理觀》(上海:世界和平法編譯處,1931年)。楊時中:《世界人類須知》(上海:世界和平法編譯處,1931年)。楊時中:《二一論》(上海:世界和平社東方部,1933年)。楊時中:《公和論》(上海:世界和平社東方部,1934年)。馮炳南編:《五教演講》(上海:馮積善堂,1940年)。林嵩尊:《儒教入門》(上海:馮積善堂,1940年)。王博謙:《佛教入門》(上海:馮積善堂,1940年)。蔣維喬:《道教入門》(上海:馮積善堂,1940年)。程伯羣:《耶教入門》(上海:馮積善堂,1940年)。王博謙:《回教入門》(上海:馮積善堂,1940年)。虛心講、陳毋固記錄:《五教通論》(出版地不詳:良行精舍,1936年)。張欽士編:《國內近十年來之宗教思潮》(北平:燕京華文學校,1927年)。梁啟超:《康南海傳》(臺北:康梁學術籌備會,1997年)。王見川、范純武編:《近代中國民間宗教經卷文獻》(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2015年)。沈恩孚著、薛冰整理:《沈信卿先生文集》(南京:鳳凰出版社,2015年)。徐松石著、蘇遠泰編著:《聖道起信論:徐松石早期著作選集》(臺北:周聯華牧師紀念基金會,2018年)。Constitu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of China. Shanghai, North-China daily News & Herald, 1907.Reception to the Centenary Missionary Conference by the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April 27th, 1907.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of China. Shanghai, Methodist Pub. House, 1907.A Prospectus of the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of China. New York: Press of Eaton & Mains, 1910.Reid, Gilbert. Glances at China Glances at China. London: Religious Tract Society, 1892.Reid, Gilbert. Report of the Mission Among the Higher Classes in China. The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of China. Warsaw, N.Y., 1897.Reid, Gilbert. Religion and Revolution. Shanghai: Shanghai Mercury, Ltd., 1913.Reid, Gilbert. A Christian’s Appreciation of Other Faiths: A Study of the Best in the World’s Greatest Religions. Chicago: Open Court Publishing Co., 1921.二、中文研究(一)專書王立新:《美國傳教士與晚清中國現代化》(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王柯:《民族主義與近代中日關係》(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15年)。吉岡義豊著、余萬居譯:《中國民間宗教概說》(臺北:華宇出版社,1985年)。米歇.傅柯著,王德威譯:《知識的考掘》(臺北:麥田出版社,1993年)。何建明:《近代中國宗教文化史研究》(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15年)。呂妙芬、康豹(Paul R. Katz)主編:《五四運動與中國宗教的調適與發展》(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20年)。宋光宇:《宋光宇宗教文化論集》(宜蘭:佛光人文社會學院,2002年)。李天綱:《關於儒家的宗教性 : 從「中國禮儀之爭」兩個文本看儒耶對話的可能性》(香港:崇基神學院,2001年)。邢福增:《衝突與融合:近代中國基督教史研究論集》(臺北:宇宙光出版社,2006年)。阮仁澤、高振農主編:《上海宗教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邵雍編著:《中國近代會道門史》(合肥:合肥工業大學出版社,2010年)。金觀濤、劉青峰:《觀念史研究:中國現代重要政治術語的形成》(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年)。查時傑:《民國基督教史論文集》(新北:宇宙光,1994年)。紀志昌:《南朝清談:論辯文化與三教交涉在南朝的發展》(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20年)。約翰.希克(John Hick, 1922-2012)著,王志成、思竹譯:《信仰的彩虹:與宗教多元主義批評者的對話》(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9年。約翰.哈伍德.希克(John Harwood Hick)著,蔡怡佳譯注:《宗教之詮釋:人對超越的回應》(臺北:聯經,2013年)。胡素萍:《李佳白與清末民初的中國社會》(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2009年)。范純武主編:《扶鸞文化與民眾宗教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新北:博揚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20年)。夏伯嘉著,向紅豔、李春園譯:《利瑪竇 : 紫禁城裡的耶穌會士》(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孫江:《作為他者的宗教──近代中國的政治與宗教──孫江自選集》(臺北:博揚文化事業,2016年)。班納迪克.安德森(Benedict Anderson)著,吳叡人譯:《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臺北:時報文化,2010年)。馬明良:《伊斯蘭文明與中華文明的交往歷程和前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年)。康豹(Paul R. Katz)、高萬桑(Vincent Goossaert)主編:《改變中國宗教的五十年(1898-1948)》(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15年)。康豹(Paul R. Katz)著,陳亭佑譯:《中國宗教及其現代命運》(新北:博揚文化,2017年)。張灝:《時代的探索》(臺北:中央研究院.聯經,2004年)。陳以愛:《動員的力量:上海學潮的起源》(臺北:民國歷史文化學社有限公司,2021年)。陳谷鋆:《傳教士與漢學家:理雅各在中西文化上的傳譯貢獻》(臺北:秀威資訊,2020年)。陳懷宇:《近代傳教士論中國宗教──以慕維廉《五教通考》為中心》(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游子安、志賀市子:《道妙鸞通:扶乩與香港社會》(香港:三聯書店,2021年)。焦大衛(David K. Jordan)、歐大年(Daniel L. Overmyer)著,周育民譯:《飛鸞:中國民間教派面面觀》(香港:香港中文大學,2005年)。黃一農:《兩頭蛇:明末清初的第一代天主教徒》(新竹:清華大學出版社,2005年)。黃克武:《惟適之安:嚴復與近代中國的文化轉型》(新北:聯經出版公司,2010年)。黃興濤:《重塑中華:近代中國「中華民族」觀念研究》(香港:三聯書店,2017年)。楊熙楠編:《風隨意思而吹:艾香德與漢語神學》(香港:道風書社,2010年)。葉仁昌:《五四以後的反對基督教運動──中國政教關係的解析》(臺北:久大文化,1992年)。葛壯:《宗教與近代上海社會的變遷》(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1999年)。靳曉東:《一代真儒段正元──道德思想與教化實踐》(北京:知識產權出版社,2015年)。褚瀟白:《近現代中國民間信仰與基督宗教的相遇》(香港:道風書社,2016年)。趙秀峰:《多元與保守:李佳白思想研究》(濟南:山東大學中國近現代史碩士論文,2006年),頁31-39。劉禾著、宋偉杰譯:《跨語際實踐:文學、民族文化與被譯介的現代性(中國:1990-1937)》(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8年)。劉述先:《全球倫理與宗教對話》(臺北:立緒文化事業公司,2001年)。潘鳳娟:《西來孔子艾儒略──更新變化的宗教會遇》(新北:基督教橄欖文化事業基金會,2002年)。蔡德貴:《西來巨儒:李佳白的中國心》(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年)。錢穆:《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七)》(臺北:東大圖書,1993年)。魏月萍:《君師道合:晚明儒者的三教合一論述》(新北:聯經出版公司,2016年)。釋印順:《太虛大師年譜》(臺北:正聞出版社,1991年)。釋東初:《中印佛教交通史》(臺北:中華佛教文化館,1972年)。顧長聲:《傳教士與近代中國(增補本)》(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二)期刊及專書論文丁仁傑:〈在啟示中看見經典:以一貫道的經典運用為例與原教旨主義概念相對話〉,《台灣社會學》第14期(2007年12月),頁1-49。方維規:〈概念史研究方法要旨──兼談中國相關研究中存在的問題〉,黃興濤主編:《新史學 (第3卷):文化史研究的再出發》(北京:中華書局,2009 年)。王宏超:〈鬼形神影:靈魂照相術(spirit photography)在近代中國的引介和實踐〉,收入王見川主編:《歷史、藝術與臺灣人文論叢(十)》(新北:博揚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16年),頁221-272。王見川:〈「世界宗教大同會」初探:兼談其與江希張的關係〉,《台灣宗教研究通訊》第9期(2011年6月),頁107-139。王見川:〈同善社早期的特點及在雲南的發展(1912-1936):兼談其與「鸞壇」、「儒教」的關係〉,《民俗曲藝》第172期(2011年6月),頁127-159。王林:〈論民國時期道院暨世界紅卍字會的合法性危機及其應對〉,《東方論壇》2018年第2期,頁25-32。伍貽業:〈從撒馬爾罕到中國南京──一個穆斯林家族對中國儒家文化的適應〉,《回族研究》,1998年第4期,頁43。危丁明:〈一道萬教:從三教合一到道院的「五教歸一」〉,李世偉編:《近代華人宗教活動與民間文化:宋光宇教授紀念文集》(臺北:博揚文化事業,2019年),頁187-205。呂妙芬:〈耶穌是孝子嗎?明末到民初漢語基督宗教文獻中論孝的變化〉,《近代史研究集刊》第99期(2018年),頁1-46。呂妙芬:〈從儒釋耶三教會遇的背景閱讀謝文洊〉,《新史學》第23卷第1期(2012年),頁105-157。呂妙芬:〈楊屾知本提綱研究:十八世紀儒學與外來宗教融合之例〉,《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40期(2012年3月),頁83-127。宋光宇:〈二十世紀中國宗教團體的社會慈善事業──以世界紅卍字會為例〉《台大文史哲學報》第45期(1997年6月),頁1-70。宋光宇:〈士紳、商人與慈善──民國初年一個慈善性宗教團體「世界紅卍字會」〉,《輔仁歷史學報》第9卷(1998年6月),頁213-292。宋光宇:〈從正宗書畫社這個案例談「乩」是什麼〉,收入李豐楙、朱榮貴編:《儀式、廟會與社區──道教、民間信仰與民間文化論文集》(臺北:中研院文哲所,1996年),頁179-196。宋榮培:〈利瑪竇的《天主實義》及其與儒學融合和困境〉,《哲學與文化》第25卷第2期(1998年2月),頁128-139。李建中、黃恩祝:〈鴻英圖書館〉,《新世紀圖書館》,1982年第2期,頁72-74。李彥儀:〈從「理一分殊」命題的現代詮釋論宗教發現的邏輯〉,《臺北大學中文學報》第17期(2015年3月),頁53-68。李素萍:〈回儒楊仲明《四教要括》研究〉,《湖南科技學院學報》第26卷第9期(2005年9月),頁77-82。杜景珍:〈略論道院遭禁(1928)後的動向〉,《民間宗教》第3輯(1997年12月),頁227-233。周志煌:〈共同體的想像及儒學話語權的爭奪:以1930年代南京國民政府與滿洲國的政、教策略及雜誌刊載為例〉,《輔仁國文學報》第44期(2017年4月),頁121-162。宗樹人(David A. Palmer):〈民國救世團體與中國救度宗教:歷史現象還是社會學類別?〉,《宗教人類學(第三輯)》(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2年),頁3-27。林月惠:〈靈魂(anima)與靈性:艾儒略《性學觕述》與宋明理學的相遇〉,《哲學與文化》第47卷第12期(2020年12月),頁57-73。林志宏:〈重建合法性──滿洲國的地方調查、模範村及其「教化」〉,《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117期(2022年9月),頁83-122。林彥廷:〈中國國家圖書館藏吳佩孚編著儒道著作六種提要〉,《華人文化研究》第9卷第1期(2021年12月),頁 237-246。林彥廷:〈北平明經學會與《春秋正義證釋》之成書──兼論救世新教尊孔讀經的策略〉,《漢學研究》第38卷第2期(2020年6月),頁273-305。林彥廷:〈救世新教《易經證釋》之河圖洛書觀〉,《輔英通識教育學刊》第3期(2016年3月),頁25-49。林敬智:〈通敵者或救世者?對一貫道漢奸爭議之反思〉,《華人宗教研究》第18期(2021年7月),頁83-114。阿里木.托和提:〈朱子學本體思想範疇的中介化過程──以明末清初回族學者王岱輿、劉智宇宙論思想為中心〉,《雲南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7卷第6期(2010年11月),頁105-108。侯亞偉:〈世界黃、藍等卍字會考論〉,《世界宗教文化》,2014年第2期,頁75-80。施陸(Erik Schicketanz):〈民國時期救劫思想與政治論述──以悟善社/救世新教為中心〉,《扶鸞文化與民眾宗教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新北:博揚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20年),頁369-392。柯若樸(Philip Clart),蘇慶華譯:〈耶穌在華人民間宗教中扮演的角色〉,《臺灣宗教研究通訊》第5期(2003年3月),頁237-258。胡學丞:〈伍廷芳的通神學與靈學生涯〉,《政大史粹》第22期(2012年6月),頁1-21。范純武:〈民初儒學的宗教化:段正元與道德學社的個案研究〉,《民俗曲藝》第172期(2011年6月),頁161-203。范純武:〈近現代中國佛教與扶乩〉,《圓光佛學學報》第3期(1999年2月),頁261-292。唐經欽:〈三教合一與五教同源思想之探討──以「殊途同歸」聯合訓及「母」字訓為中心〉,《一貫道研究》第4期(2015年8月),頁134-158。孫江:〈危機與批評──近代語境下的大本教與紅卍字會〉,《開放時代》,2021年第1期,頁114-129。孫江:〈救贖宗教的困境:偽滿統治下的紅卍字會〉,《學術月刊》第45卷第8期(2013年8月),頁138-147。孫江:〈教派書寫與反教派書寫〉,《文史哲》,2006年第1期,頁12-13。孫江:〈翻譯宗教──1893年芝加哥萬國宗教大會〉,孫江、劉建輝主編:《亞洲概念史研究.第一輯》(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3年),頁84-110。酒井忠夫著、姚傳德譯、余責等校:〈道院的沿革〉,王見川主編:《民間宗教》第3輯(1997年12月),頁93-150。酒井忠夫著、張淑娥譯:〈民國初期之新興宗教運動與新時代潮流〉,王見川主編:《民間宗教》第1輯(1995年12月),頁1-36。密素敏:〈從檔案資料看民國時期的救世新教〉,《世界宗教研究》,2011年第5期,頁18-25。張中復:〈民國前期基督教對於回民的宣教成效及其反思︰以《友穆季刊》為中心之探討〉,《近代中國的宗教發展論文集》(臺北:國史館,2015年),頁239-274。張君玫:〈「世界」的翻譯與建構──中國西化論述中的幾種「世界主義」〉,《東吳社會學報》第20期(2006年6月),頁59-108。張婷:〈戊戌變法時期北京傳教士報刊的宣傳策略及社會影響──以《尚賢堂(新學)月報》為中心考察〉,《北方論叢》2020年第6期(總第284期),頁119-126。張婷:〈科學宗教互為表裡,新說傳入已為舊知──試論丁韙良在《尚賢堂(新學)月報》上的文章〉,《河北工業大學學報(社科版)》第2卷第2期(2010年6月),頁12-18。章清:〈「界」的虛與實:略論漢語新詞與晚清社會的演進〉,《東アジア文化交渉研究(別冊)》第7卷(2011年3月),頁55-76。郭至汶:〈上帝為體,西學為用──晚清傳教士李提摩太傳播西學的挑戰與回應〉,《新史學》第30卷第3期(2019年9月),頁147-184。陳平原:〈有聲的中國──「演說」與近現代中國文章變革〉,收入王汎森等:《中國近代思想史的轉型時代:張灝院士七秩祝壽論文集》(臺北:聯經出版社,2007年),頁383-428。陳廷湘:〈中國近代民族主義與世界主義的對抗與共存〉,《社會科學戰線》,2021年第1期,頁122-139。陳明華:〈扶乩的制度化與民國新興宗教的成長──以世界紅卍字會道院為例(1921-1932)〉,《歷史研究》,2009年第6期,頁63-78。陳煒舜:〈段祺瑞《正道居集》之感世宗旨探論〉,《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第64期(2017年1月),頁209-234。陳熙遠:〈「宗教」──一個中國近代文化史上的關鍵詞〉,《新史學》第13卷第4期(2002年12月),頁37-66。陳熙遠:〈孔‧教‧會──近代中國儒家傳統的宗教化與社團化〉,收入林富士主編:《中國史新論‧宗教史分冊》(臺北:中央研究院、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10年),頁511-540。陳慧宏:〈「文化相遇的方法論」──評析中歐文化交流研究的新視野〉,《臺大歷史學報》第40期(2007年12月),頁239-278。彭國翔:〈再論民國時期的「五教」觀念與實踐〉,《哲學與宗教(第五輯)》,2016年1月,頁386-401。彭國翔:〈馮炳南的「五教」觀念與實踐〉,《中國文化》第39期(2014年春季號),頁84-97。彭國翔:〈儒家「理一分殊」的多元主義宗教觀——以陽明學為中心的考察〉,李明輝、葉海煙、鄭宗義合編:《儒學、文化與宗教——劉述先先生七秩壽慶論文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6年),頁307-326。虛谷子:〈淺評唐煥章及其「世界宗教大同會」──兼從道教的角度看邪教〉,《弘道》第67期(2016年6月),頁20-33。馮曉庭:〈北平「明經學會」講著《春秋正議證釋》初探〉,《先秦兩漢學術》第10期(2008年9月),頁41-60。黃克武:〈民國初年上海的靈學研究:以「上海靈學會」為例〉,《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55輯(2007年3月),頁99-136。黃克武:〈迷信觀念的起源與演變:五四科學觀的再反省〉,《東亞觀念史集刊》,第9期(2015年12月),頁153-226。黃克武:〈從「文明」論述到「文化」論述──清末民初中國思想界的一個重要轉折〉,《南京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科學.社會科學版)》,2017年第1期,頁68-78。黃克武:〈靈學與近代中國的知識轉型:民初知識分子對科學、宗教與迷信的再思考〉,《思想史》,第2期(2014年3月),頁121-196。黃相輔:〈威爾斯《世界史綱》的寫作、譯介與中國史〉,《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115期(2022年3月),頁161-199。黃興濤:〈晚清民初現代「文明」和「文化」概念的形成及其歷史實踐〉,《近代史研究》,2006年第6期,頁1-34。楊弘任:〈「五教同源」論述的社會建構:從民初救世團體到當代一貫道〉,《中國大陸研究》第63卷第4期(2020年12月),頁1-38。楊桂萍:〈中國穆斯林新文化運動〉,《回族研究》,1999年第4期,頁32-36。楊靖:〈「耶」「佛」之間的碰撞與融合:李提摩太《大乘起信論》英譯研究〉,《翻譯學報》新第5卷第2期(2021年12月),頁1-22。楊靖:〈耶穌並非空中無色──李提摩太節譯《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動機之考辨〉,《基督教文化學刊》第46期(2021年12月),頁208-230。楊曉春:〈《回教考略》與清末民初的回耶對話〉,《世界宗教研究》,2011年第3期,頁118-131。楊曉春:〈尚賢堂與清末民初的回耶對話〉,《道風:基督教文化評論》第36期(2012年春),頁82-87。楊懷中:〈中國歷史上伊斯蘭文化的四次高潮〉,《回族研究》,1994年第1期,頁4-19。溫源翊:〈清真返一:以一貫道視野融通伊斯蘭信仰之初探〉,《一貫道研究》第9期(2020年10月),頁43-72。葉海煙:〈宗教對話的哲學解讀〉,《臺灣宗教研究》,第11卷第1期(2012年6月),頁35-52。廖赤陽:〈東亞語境與內證體驗中的近代性構築與批判:蔣維喬與岡田式靜坐法〉,《思與言》第59卷第1期(2021年3月),頁99-154。熊月之:〈上海租界與文化融合〉,馬長林主編:《租界裡的上海》(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3年),頁41-54。褚瀟白:〈民國道院與基督教的互動:文本與個案研究〉,《宗教學研究》2018年第4期,頁237-243。蔡源林:〈從王岱輿的「三一」說論伊斯蘭與儒家傳統的對話〉,收入劉述先、林月惠主編:《當代儒學與西方文化:宗教篇》(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5年)。鄭師渠:〈歐戰後國人的「對西方求解放」〉,《北京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第2期(總第224期),頁64-79。鄭師渠:〈論歐戰後中國社會文化思潮的變動〉,《近代史研究》,1997年第3期,頁209-236。黎秉一:〈一貫道在柬埔寨的文化跨界初探──以漢語柬譯為線索〉,發表於「2020第四屆一貫道崇華學術研討會:宗教文化與傳播」,高雄:一貫道天皇學院主辦,2020年1月10日。黎秉一:〈民初「五教合一」論述的兩個類型──以李佳白與道院為例(1921-1927)〉,《中國文學研究》第52期(2021年7月),頁371-416。黎秉一:〈民初悟善社《靈學要誌》及其靈學論述與實踐〉,《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第19卷第2期(2022年12月),頁115-156。賴品超:〈李提摩太對大乘佛教的回應:從後殖民對東方學的批判著眼〉,《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40卷第3期(2010年5月),頁30-39。謝世維:〈融合與交涉:中古時期的佛道關係研究回顧〉,《清華中文學報》第8期(2012年12月),頁263-299。謝居憲:〈一貫道「一以貫之」之思想管窺〉,《一貫道研究》第7期(2018年8月),頁70-96。鍾雲鶯:〈民初救世新教之《大學證釋》研究〉,《中央大學人文學報》第35期(2008年7月),頁83-123。羅志田:〈理想與現實──清季民初世界主義與民族主義的關聯互動〉,收入王汎森等:《中國近代思想史的轉型時代:張灝院士七秩祝壽論文集》(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07年),頁271-314。羅志田:《民族主義與近代中國思想》(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8年)。蘇遠泰、何慶昌:〈保守與開放──試論徐松石早期的宗教對話〉,《建道學刊》第18期(2002年7月),頁47-66。蘇遠泰、何慶昌:〈論徐松石早期的拯救觀:一個中國式的拯救包容主義〉,《輔仁宗教研究》第11期(2005年夏),頁119-150。釋道禮(倪管嬣):〈新文化運動時期中國佛教的近代革新:以「佛化新青年會」與佛化教育為探討〉,《圓光佛學學報》第30期(2017年12月),頁65-101。饒玲一:〈論民初孔教運動的「宗教化」探索──以尚賢堂為中心〉,《史林》2016年第3期,頁126-134。(三)學位論文何宗旺:《蔣維喬思想研究》(長沙:湖南師範大學博士論文,2003年)。李光偉:《道院.道德社.世界紅卍字會──新興宗教慈善組織的歷史考察(1916-1954)》(山東:山東師範大學中國近現代史碩士論文,2008年)。范淑玲:《正宗書畫社的乩示治療》(新北:輔仁大學宗教學系碩士論文,2006年)。夏明玉:《民國新興宗教結社──萬國道德會之思維與變遷》(臺中:東海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2001年)。郗賢召:《命運與抉擇:民國第一神童江希張研究》(山東:山東師範大學中國史專業碩士論文,2018年)。密素敏:《民國悟善社研究》(北京: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年)。梁巧燕:《「理一分殊」在宋代的詮釋模式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11年)。曾乃芳:《民初救世新教《易經證釋》的儒學繼承與開展》(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6年)。裘陳江:《民初「孔教會」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中國近現代史博士論文,2015年)。劉俐廷:《明清穆斯林漢文著述中的性別觀》(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民族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劉威:《劉智《天方性理》的回儒會通研究》(上海:上海師範大學宗教學專業碩士論文,2017年)鄭曄:《多元宗教與生命存在──馮炳南五教觀念及其實踐的啟示》(上海:上海師範大學中國哲學專業碩士論文,2019年)。謝佳瀅:《清代小說教亂書寫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21年)。饒玲一:《尚賢堂研究(1894-1927)》(上海:復旦大學歷史學系博士論文,2013年)。(四)其他〈烏萬斯年──文物館中的傅斯年〉,「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歷史文物陳列館週記6」,網址:https://museum.sinica.edu.tw/knowledge-base/item/14/(讀取日期:2023年3月20日)。吳雪晴:〈中國國歌百年演變史話〉。網址:http://cpc.people.com.cn/BIG5/64162/64172/85037/85040/6653698.html(讀取日期:2022年5月8日)。黎秉一:〈救世新教《大學證釋》對《大學章句》的繼承與開展──以四綱領為中心〉,科技部大專學生研究計畫(104-2815-C-004-046-H)之成果報告,2016年。三、外文研究(一)專書Bays, Daniel H. A New History of Christianity in China. Chichester and Malden, MA: Wiley-Blackwell, 2012.Berling, Judith. The Syncretic Religion of Lin Chao-en.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80.Billioud, Sébastien. Reclaiming the Wilderness: Contemporary Dynamics of the Yiguandao.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20.Chan, Wing-tsit. Religious Trends in Modern China.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53.Yang, Ching Kun. Religion in Chinese Society: A Study of Contemporary Social Functions of Religion and Some of Their Historical Factors.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61.Clart, Philip, David Ownby and Chien-chuan Wang (eds.) Text and Context: Redemptive Societies in the History of Religions of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China. Leiden: Brill, 2020.Girardot, Norman. The Victorian Translation of China: James Legge`s Oriental Pilgrimage.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2.Goossaert, Vincent and David A. Palmer. The Religious Question in Modern China,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11.Granet, Marcel. La Religion des Chinois. Paris: Presses Universitaires de France, 1951.Kiely, Jan, Vincent Goossaert, and John Lagerwey (eds.) Modern Chinese Religion II: 1850-2015. Leiden, The Netherlands: Brill, 2015.Legge, James. The Religions of China. London: Hodder and Stoughton, 1880.Leopold, Anita Maria and Jeppe Sinding Jensen (eds.) Syncretism in Religion, A Reader. London: Routledge, 2004.Lian, Xi. The Conversion of Missionaries: Liberalism in American Protestant Missions in China, 1907-1932. University Park: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Press, 1997.Mungello, David. The great encounter of China and the West, 1500-1800. Lanham: Rowman and Littlefield, 2009.Nongbri, Brent. Before Religion: A History of a Modern Concept. New Haven: Yale, 2013.酒井忠夫:《近.現代中國における宗教結社の研究》(東京:國書刊行會,2002年)。(二)期刊及專書論文Bishop, Donald. “The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of Shanghai, an Eastern Parliament of Religions.” Studies in Comparative Religion Vol. 6, No. 3. (July 1972).Brook, Timothy. “Rethinking Syncretism: The Unity of the Three Teachings and their Joint Worship in Late- Imperial China.” Journal of Chinese Religions 21 (1993), pp. 13-44.Broy, Nikolas. “Syncretic Sects and Redemptive Societies.” Review of Religion and Chinese Society 2, no. 2 (2015): 145–185.Chau, Adam Yuet. “The ‘Religion Sphere’ (zongjiaojie宗教界) in the Construction of Modern China.” In Stefania Travagnin and Gregory A. Scott, eds., Concepts and Methods for the Study of Chinese Religions II: Intellectual History of Key Concepts, Berlin: Walter de Gruyter, 2020, pp. 155-158.Clart, Philip. “The Image of Jesus Christ in a Chinese Inclusivist Context: I-Kuan Tao’s Christology and Its Implication for Interreligious Dialogue,” 鍾雲鶯編:《宗教、文學與人生》(中壢:元智大學中語系,2006年),頁279-313。Darnton, Robert. “The Social History of Ideas.” in The Kiss of Lamourette: Reflections in Cultural History. New York: Norton, 1990, pp. 219-252.Duara, Prasenjit. “The Discourse of Civilization and Pan-Asianism.” Journal of World History, Vol. 12, No. 1 (Spring, 2001), pp. 99-130.Duara, Prasenjit. “Transnationalism and the Predicament of Sovereignty: China, 1900-1945.” The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 Vol. 102, No. 4 (Oct., 1997), pp. 1030-1051.Fan, Chunwu (translated by David Ownby). “Duan Zhengyuan and the Moral Studies Society: ‘Religionized Confucianism’ during the Republican Period.” Making Saints in Modern China. Edited by David Ownby, Vincent Goossaert, Ji Zhe.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7, p. 150.Goossaert, Vincent. “1898: The Beginning of the End for Chinese Religion?”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65, no. 2 (May 2006):307-336.Goossaert, Vincent. “Zhang Yuanxu: The Making and Unmaking of a Daoist Saint.” Making Saints in Modern China, edited by David Ownby, Vincent Goossaert, Ji Zhe.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7, pp. 78-98.Jochim, Christian. “Carrying Confucianism into the Modern World.” Philip Clart and Charles B. Jones (eds.) Religion in Modern Taiwan: Tradition and Innovation in a Changing Society. Hawai’i: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2003, p. 73.Katz, Paul R.(康豹). “Spirit-writing and the Dynamics of Elite Religious Life in Republican-era Shanghai(民國時期上海的扶鸞活動與菁英宗教生活之動態).” 《近代中國的宗教發展論文集》(臺北:國史館,2015),頁275-350。Ownby, David. “Sect and Secularism in Reading the Modern Chinese Religious Experience.” Archives des Sciences Sociales des Religions, No. 144 (Oct. - Dec., 2008), pp. 13-29.Schumann, Matthias. “Chapter 9: Redemptive Societies,” in Handbook on Religion in China. Edited by Stephan Feuchtwang. Cheltenham: Edward Elgar Publishing, 2020, pp. 184-212.Standaert, Nicolas. “Methodology in View of Contact Between Cultures: The China Case in the 17th Century.” Hong Kong: CUHK Center for the Study of Religion and Chinese Society, 2002, pp. 1-57.Strickmann, Michel. “The Consecration Sutra: A Buddhist Book of Spells.” In Robert E. Buswell, ed., Buddhist Apocrypha in East Asia and Tibet.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90, pp. 75-118.Tsou, Mingteh. “Christian Missionary as Confucian Intellectual: Gilbert Reid (1857-1927) and the Reform Movement in the Late Qing.” in Daniel H. Bays ed., Christianity in China. From the Eighteenth Century to the Present,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6, pp. 73-90.Wan, Zhaoyuan & David Palmer. “The Cosmopolitan Moment in Colonial Modernity: The Bahá’í faith, spiritual networks, and universalist movements in early twentieth-century China.” Modern Asian Studies 54:6 (December 2019), pp. 1-41.Weller, Robert P. “Global Religious Changes and Civil Life in Two Chinese Societies: A Comparison of Jiangsu and Taiwan.” Review of Faith and International Affairs, Vol. 13 (2015), pp. 13-24.Young, Richard Fox. “Sanctuary of The Tao: The Place of Christianity in a Sino-Japanese Unity Sect (Tao Yuan).” Journal of Chinese Religion No. 17 (1989): 1-26.宮田義矢:〈五教合一論初探:道院・世界紅卍字会の教説を例に〉,武内房司編:《越境する近代東アジアの民衆宗教:中国・臺湾・香港・ベトナム、そして日本》(東京:明石書店,2011年),頁177-197。(三)學位論文Chen, Hsi-Yuan. “Confucianism Encounters Religion: The Formation of Religious Discourse and the Confucian Movement in Modern China.” Ph.D. dissertation, Harvard University, 1999.Lee, Yen-Yi. “One and Many: Rethinking John Hick’s Pluralism.” Ph.D.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Birmingham, 2012.Tay, Wei-Leong. “Saving the Chinese Nation and the World: Religion and Confucian Reformation, 1880s-1937.” M.A. Thesis,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2012.(四)其他Kleingeld, Pauline and Eric Brown, “Cosmopolitanism”, The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Winter 2019 Edition), Edward N. Zalta (ed.),https://plato.stanford.edu/archives/win2019/entries/cosmopolitanism(讀取日期:2023年4月3日)。 zh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