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產出-學位論文

文章檢視/開啟

書目匯出

Google ScholarTM

政大圖書館

引文資訊

TAIR相關學術產出

題名 艾雯作品中的民國書寫
The Depiction of China’s Republican Era in Ai-Wen’s Writing
作者 詹麗玲
Chan, Li-Ling
貢獻者 張堂錡
詹麗玲
Chan, Li-Ling
關鍵詞 艾雯
民國性
民國機制
民國視域
民國書寫
日期 2023
上傳時間 2-八月-2023 13:49:52 (UTC+8)
摘要 艾雯,本名熊崑珍,江蘇蘇州人。出生於兵馬倥傯的近代中國,注定了艾雯一生的飄泊與遷徙。艾雯一生的主要活動場域為蘇州、江西和台灣。蘇州是艾雯生命的起點,在此度她過無憂無慮的童年。其時正值民國經濟的黃金年代,在新舊文化交替的衝擊下,擅於悠遊歲月的蘇州人,生活步調仍舊緩慢悠逸,艾雯的蘇州書寫,也洋溢著「閒適的民國性」;艾雯的江西時期幾乎與戰爭相終始,中日戰爭不僅將艾雯捲進人生的風暴,也意外成為她的成年禮。慈父驟逝,是艾雯永生的疼痛,艾雯卻在喪父與戰爭的內外交迫下蛻變成長。東南文藝運動的號角震耳欲聾,艾雯以筆桿替代槍枝,積極投入文藝救國的運動,她的江西書寫可謂昂揚著「戰鬥的民國性」;1949年隨軍隊渡海來台的艾雯落腳屏東眷區,在此她蒔花植木、複製蘇州時期的生活方式,寧靜的眷村時光,使她有進入桃源一角的幸福綺想。然而漂泊的腳步並未停歇,爾後她陸續遷居高雄、新店與天母。離開眷區後,對蘇州故鄉的思念依舊,對眷村生活的點點滴滴也無時或忘,因此她的台灣書寫總低吟著「憶舊的民國性」;渡海以後艾雯積極配合當局寫作反共小說,在她筆下的小說人物,舉凡是八年抗戰的失鄉流亡,渡海時的親情隔絕,入住眷村後的驚魂甫定,這些角色的身世無一不是飄泊離散。因此艾雯的小說書寫,側寫了「離散的民國性」。
在文學園地貧脊的1950年代,在五四白話文傳統的斷裂時期,艾雯承擔在台灣文壇開創時代的關鍵角色,展現女性的書寫特色,她的散文已是1950年代的美文範式。本文以「民國機制」與「民國視域」重新檢視艾雯的作品,不僅回溯艾雯攸關蘇州、江西與台灣的生活,也深入了解其作品背後的民國史、民國事。知人論世,從作家生存的時空背景解讀作品,更能彰顯其個人獨特的生命軌跡與生存的意義,「民國性」的揭出,是重新檢視艾雯作品的新視域。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各類別除了古籍依年代先後,其他依作者姓氏筆畫先後順序排列)

一、文本

艾雯:《艾雯全集1》散文卷一,台北:文訊雜誌社,2012年8月。
艾雯:《艾雯全集2》散文卷二,台北:文訊雜誌社,2012年8月。
艾雯:《艾雯全集3》散文卷三,台北:文訊雜誌社,2012年8月。
艾雯:《艾雯全集4》散文卷四,台北:文訊雜誌社,2012年8月。
艾雯:《艾雯全集5》散文卷五,台北:文訊雜誌社,2012年8月。
艾雯:《艾雯全集6》小說卷一,台北:文訊雜誌社,2012年8月。
艾雯:《艾雯全集7》小說卷二,台北:文訊雜誌社,2012年8月。
艾雯:《艾雯全集8》小說卷三,台北:文訊雜誌社,2012年8月。
艾雯:《艾雯全集9》小說卷四,台北:文訊雜誌社,2012年8月。
艾雯:《艾雯全集10》小說卷五,台北:文訊雜誌社,2012年8月。

二、專書

(一) 古籍

【晉】陶淵明撰,逯欽立校注:《陶淵明集》,台北:里仁書局,1985年4月。
【北魏】楊衒之撰,楊勇校箋:《洛陽伽藍記》,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7月。
【唐】李延壽:《北史》,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10月。
【唐】房玄齡:《晉書‧文苑傳‧張翰》,二十五史(中研院漢籍電子文獻)/中
研院史語所,漢籍全文資料庫計畫。
【宋】李昉:《太平御覽》,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3月。
【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台北:長安出版社,1991年2月。
【宋】朱熹:《詩集傳》,台北:台灣中華書局,1991年3月。
【宋】范成大:《梅譜》,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6年3月。
【宋】吳自牧:《夢梁錄》,西安:三秦出版社,2004年5月。
【明】張岱:《陶庵夢憶/西湖夢尋》,台北:漢京出版社,1984年3月。
【明】張岱:《張岱詩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11月。
【清】沈德潛:《古詩源》,北京:中華書局,1977年7月。
【清】鄭板橋:《鄭板橋全集》,上海:世界書局,1936年4月。
【清】顧錄:《清嘉錄》,揚州:廣陵書社,2003年4月。
【清】袁景瀾:《吳郡歲華紀麗》,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8年12月。
【民國】黃協塤:《滬遊雜記‧淞南夢影錄‧滬遊夢影》,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5月。

(二) 文學史及史論類

王嘉良、葉志良:《戰時東南文藝史稿》,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4年9月。
王本朝:《中國現代文學制度研究》,台北:威秀資訊科技公司,2013年8月。王德威:《歷史與怪獸》,台北:麥田出版社,2011年10月。
古遠清:《分裂的台灣文學》,台北:海峽學術出版社,2005年7月。
李瑞騰主編,王鈺婷著:《台灣文學史長編15‧女聲合唱──戰後台灣女性作家群的崛起》,台南:國立台灣文學館,2012年12月。
李怡、張中良主編,李怡等著:《民國文學史論‧第一卷‧民國政治經濟型態與文學》,廣州:花城出版社,2014年10月。
李怡、張中良主編,張中良著:《民國文學史論‧第二卷‧民族國家概念與民國文學》,廣州:花城出版社,2014年10月。
李怡、張中良主編,姜飛著:《民國文學史論‧第五卷‧民國黨文學思想研究》,廣州:花城出版社,2014年10月。
李怡、羅維斯、李俊傑編:《民國文學討論集》,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4年4月。
李怡、張中良主編,張堂錡著:《民國文學史論‧第二輯‧民國作家的抒情意識與審美追求》,廣州:花城出版社,2019年6月。
封德屏總策畫,王鈺婷編選:《台灣現當代作家研究資料彙編‧31‧艾雯》,台南市:國立台灣文學館,2013年11月。
范培松、金學智主編:《插圖本蘇州文學通史》(全四冊),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4年5月。
袁進:《近代文學的突圍》,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10月。
袁行霈主編:《中國文學史》(全二冊),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17年9月。
孫康宜、宇文所安(Stephen Owen)主編:《劍橋中國文學史》(全二冊),台北:聯經出版公司,2017年9月。
范伯群:《禮拜六的鴛鴦蝴蝶夢》,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9年6月。
陳芳明:《台灣新文學史》,台北:聯經出版公司,2011年12月。
陳康芬:《斷裂與生成──台灣五O年代的反共/戰鬥文藝》,台南:國立台灣文學館,2012年10月。
彭瑞金:《台灣新文學運動四十年》,高雄:春暉出版社,1997年8月。
葉慶炳:《中國文學史》,台北:學生書局,1987年8月。
葉石濤:《台灣文學史綱》,高雄:春暉出版社,1987年2月。
蔣風、韓進:《中國兒童文學史》,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8年10月。
鐘麗慧:《織錦的手》,台北:九歌出版社,1987年1月。

(三) 文學評論類

王家平:《民國視域中的魯迅研究》,新北市: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13年9月。
巴赫金(M.M.Bakhtin):《巴赫金全集》第六卷,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6月。
宇文所安(Stephen Owen)著,鄭學勤譯:《追憶──中國文學中的往事再現》
(Remembrances),台北:聯經出版公司,2006年11月。
李衛華:《價值評判與文本細讀:「新批評」之文學批評理論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年12月。
孟光全:《洛陽伽藍記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11年12月。
范銘如:《眾裡尋她:台灣女性小說縱論》,台北:麥田出版社,2002年5月。
張瑞芬:《五十年來台灣女性散文‧評論篇》,台北:麥田出版社,2006年11月。
張寶琴、邵玉銘、瘂弦主編:《四十年來中國文學》,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1995年6月。
楊佳嫻:《方舟上的日子──台灣眷村文學》,台南:國立台灣文學館,2013年10月。
齊邦媛:《千年之淚》,台北:爾雅出版社,1990年7月。
齊邦媛:《霧漸漸散的時候》,台北:九歌出版社,1998年10月。
蔡倩茹:《王鼎鈞論》,台北:爾雅出版社,2002年7月。
黎照編注:《魯迅梁實秋論戰實錄》,北京:華齡出版社,1997年9月。
關永禮主編:《唐宋八大家鑑賞辭典》,太原:北嶽文藝出版社,1989年10月。

(四) 歷史類

丁賢勇:《新式交通與社會變遷──以民國浙江為中心》,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年10月。
小谷豪冶郎著,陳鵬仁譯:《蔣經國先生傳》,台北:中央日報出版部,1990年4月。
戈公振:《中國報學史》,北京:中國新聞出版社,1985年4月。
王鼎鈞:《文鼎鈞回憶錄貳──怒目少年》,台北:吳氏圖書公司,1995年7月。
王鼎鈞:《文鼎鈞回憶錄四部曲之三──關山奪路》,台北:爾雅出版社,2005年5月。
王鼎鈞:《文鼎鈞回憶錄四部曲之四──文學江湖》,台北:爾雅出版社,2009年3月。
王冬芳:《邁向近代 剪辮與放足》,瀋陽:遼海出版社,1997年8月。
王長俊主編:《江蘇文化史論》,南京: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99年4月。
王衛平、王建華:《蘇州史紀:古代》,蘇州:蘇州大學出版社,1999年8月。
王國平主編:《蘇州史綱》,蘇州:古吳軒出版社,2009年12月。
包天笑:《釧影樓回憶錄》(全三冊),台北:龍文出版社,1980年5月。
包天笑:《衣食住行的百年變遷》,蘇州:蘇州市政協文史編輯室編出版社,1974年。
交通部交通史編纂委員會等編:《近代交通史全編》,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09年。
朱棟霖主編:《蘇州藝術通史》(全三冊),蘇州:江蘇文藝出版社,2014年10月。
朱小田、汪建紅主編:《蘇州通史7‧中華民國卷》,蘇州:蘇州大學出版社,2019年3月。
朱小田、汪建紅主編:《蘇州通史8‧中華人民共和國卷》,蘇州:蘇州大學出版社,2019年3月。
江西省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編:《江西近代工礦史資料選編》,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11月。
江西革命根據地史話編寫組:《江西革命根據地史話》,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0年7月。
江西河內航運史編審委員:《江西內河航運史》(古、近代部分),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1年8月。
巫仁恕:《劫後「天堂」:抗戰淪陷後的蘇州城市生活》,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2017年7月。
李 敖:《李敖回憶錄》,台北:李敖出版社,1999年11月。
李德生:《煙畫》,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06年1月。
李德生:《煙畫四大名著》,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06年10月。
李紀福:《古城火種──文化滄浪的紅色記憶》,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100年9月。
林桶法:《國共內戰》,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15年3月。
林桶法:《1949大撤退》,台北:聯經出版公司,2015年10月。
林幸慧:《京劇發展V.S.流派藝術》,台北:里仁書局,2004年1月。
孟兆臣:《中國近代小報史》,北京:社會科學文獻,2005年10月。
金冠軍、戴元光主編:《中國傳播思想史》(全三冊),上海: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05年3月。
徐浩然:《蔣經國在贛南》,台北:新潮社文化公司,1993年4月。
徐程北:《京劇春秋》,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2001年12月。
徐程北:《京戲之謎》,北京:時事出版社,2002年1月。
袁仄、胡月:《百年衣裳──20世紀中國服飾流變》,香港:香港中和出版社,2011年6月。
曹聚仁:《蔣經國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4月。
郭廷以:《近代中國史綱》,台北:曉園出版社,1994年5月。
郭冠麟主編:《從竹籬笆到高樓大廈的故事:國軍眷村發展史》,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2005年12月。
陳幸穗:《舊中國蘇南農家經濟研究》,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1996年1月。
陳存仁:《銀元時代生活史》,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年5月。
陳雷:《經濟與戰爭──抗日戰爭時期的統制經濟》,合肥:合肥工業大學出版社,2008年12月。
陳曉紅:《蘇州農戶兼業行為研究》,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11年7月。
崔浩、孫國欣、潘曉文:《影響世界的貨幣──人民幣》,西安:西安出版社,2000年1月。
彭信威:《中國貨幣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8年11月。
黃士龍:《中國服飾史略》,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7年3月。
雷 震:《第一個十年──雷震日記(一)》,台北:桂冠圖書公司,1989年3月。
解學詩:《隔世遺思──評滿鐵調查部》,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12月。
萬啟盈:《中國近代印刷工業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9月。
葉立誠:《台灣服裝史》,台北:商鼎文化出版社,2005年8月。
廖志豪等:《蘇州史話》,江蘇:江蘇人民出版社,1980年12月。
齊邦媛:《巨流河》,台北:天下遠見出版公司,2011年2月。
劉 瑜:《中國旗袍文化史》,上海: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2011年7月。
蔣經國著、張日新編:《蔣經國贛南文存》,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2011年2月。
鍾啟煌主編,何友良著:《江西通史‧民國卷》,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1月。
鄧榮坤、邱傑主編:《竹籬笆的記憶與保存:眷村文化之搶救與保留》,桃園:桃園縣政府文化局,
2007年5月。
龍應台:《大江大海 一九四九》,台北:天下雜誌,2009年8月。
魏斐德(Frederic Wakeman,Jr.)著,梁禾譯:《特工教父:戴笠和他的密勤組織》
(Dai Li and the Chinese Secret Service)(全二冊),台北:時應出版社,2004年1月。
蘇州市《蘇州》組編寫:《蘇州》,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年1982年10月。
政協蘇州市委員會文史資料委員會等編:《蘇州經濟史料‧一》,蘇州:吳縣文藝印刷廠,1998年。
蘇士梅:《中國近現代商業廣告史》,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2006年12月。
贛政十年編輯委員會:《贛政十年》,江西:江西省政府贛政十年編輯委員會,1941年。

(五)其他

王琰如:《文友畫像及其他》,台北:大地出版社,1996年11月。
王余光、徐雁主編:中國讀書大辭典,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3年5月。
王明珂:《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台北:允晨文化公司,2005年5月。
王鼎鈞:《我們現代人》,台北:爾雅出版社,2002年11月。
王鼎鈞:《情人眼》,台北:爾雅出版社,2004年12月。
王鼎鈞:《王鼎鈞書話》,台北:爾雅出版社,2014年7月。
王鼎鈞:《左心房漩渦》,台北:爾雅出版社,2016年5月。
中國菜譜編寫組:《中國菜譜‧江蘇》,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1979年2月。
白先勇:《台北人》,台北:爾雅出版社,2017年2月。
汪曾棋:《蒲橋集》,北京:作家出版社,1989年3月。
林崇德、姜璐、王德勝主編:《中國成人教育百科全書》,海口:南海出版公司,1994年8月。
林海音:《城南舊事》,北京:北京出版社,1984年1月。
哈羅德‧伊薩克(Harold R Isaacs)著,鄧伯宸譯:《族群》(Idols of the Tribe),台北:立緒文化事業公司,2004年11月。
周作人:《周作人經典作品選》,北京:當代世界出版社,2002年3月。
周瘦鵑:《蘇州遊蹤》,江蘇:新華書店,1981年4月。
周瘦鵑:《姑蘇書簡》,北京:新華出版社,1995年5月。
周瘦鵑:《周瘦鵑文集2‧散文卷》,上海:文匯出版社,2011年1月。
郁達夫:《郁達夫作品精編‧散文卷》,桂林:灕江出版社,2003年5月。
徐曉白、吳詩華、趙慶泉著:《中國盆景》,合肥:安徽科學技術出版社,1988年11月。
徐志摩:《愛眉小札》,北京:中國友誼出版社,2003年9月。
馮坤娣編:《穿著經 衣風情小品集》,台北:業強出版社,1994年1月。
張愛玲:《赤地之戀》,台北:皇冠文化出版公司,1991年6月。
張愛玲:《第一爐香》,台北:皇冠文化出版公司,1991年7月。
張愛玲:《華麗緣》,台北:皇冠文化出版公司,2012年9月。
陳信元編選:《現代中國作家‧周作人代表作》,台北:蘭亭書店,1983年5月。
陸文夫:《壺中日月》,瀋陽:春風文藝出版社,1995年3月。
陸文夫:《陸文夫散文》,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7年3月。
梁實秋:《罵人的藝術/雅舍小品》,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4年5月。
梁實秋:《雅舍小品》,台北:正中書局,1966年5月。
梁實秋文集編輯委員會:《梁實秋文集》,廈門:鷺江出版社,2002年10月。
紹 忠:《中國蘇派盆景藝術》,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2001年2月。
琦 君:《翡翠的心──琦君散文精選》,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2年6月。
楊牧編選:《周作人文選》(全二冊),台北:洪範書店,1983年7月。
楊 照:《文學、社會與歷史想像》,台北,聯合文學出版公司,1995年4月。
楊儒賓:《1949禮讚》,台北:聯經出版公司,2015年9月。
董壽琪、薄建華:《蘇州玄妙觀》,北京:中國旅遊出版社,2005年6月。
劉和平:《北平無戰事》,台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2014年9月。
魯 迅:《魯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化出版社,1981年。
蔣中正:《民生主義育樂兩篇補述》,附錄於秦孝儀主編:《國父全集》第一冊,台北:近代中國出版社,1989年11月。
蔡康永:《痛快日記》,台北:皇冠文化出版公司,1998年8月。
蘇州園林管理局:《蘇州園林》,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1991年4月。
蘇州桃花塢木刻年畫社編:《蘇州桃花塢木刻年畫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

三、報刊文章

丁貞婉:〈楊念慈和陳其茂的自畫像〉,《文訊》,2013年10月第336期,頁82-86。
丁吉林:〈「袁大頭」:中國近代貨幣史上的里程碑〉,《全球商業經典》,2016年第7期,頁120-123。
于治芄:〈介紹館藏珍本期刊《解放》〉,《山東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1982年第3期,頁79-81。
于德蘭:〈另一種風華:追想母親張秀亞〉,《文訊》,2017年10月第384期,頁49-50。
王琰如:〈永遠的青春篇〉,《文學時代》,1983年1月。
王宏志:〈文學與政治之間──「左聯」研究的幾個問題〉,《魯迅月刊》,1991年第6期,頁48-55。
王嘉良:〈論戰時的東南作家群〉,《浙江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1992年第4期,頁1-7。
王嘉良:〈戰時東南文藝的一面耀眼旗幟──評說王西彥在抗戰時期的文學成就〉,《浙江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1998年第6期,頁25-30。
王 丰:〈「一萬四千反共義士」騙局〉,《文史博覽》,2010年第7期,頁18-21。
王麗艷:〈藍──民族記憶的色彩──昆明周邊傳統漢族服色小析〉,《科技創新導報》,2011年第5期,頁255-256。
王 迪:〈中國旗袍的歷史演變〉,《美術教育研究》,2014年第19期,頁73-73。
王賢輝:〈清朝「采芝齋」糖果店老闆金蔭芝〉,《產權導刊》,2019年第1期,頁79-79。
王汝捷:〈京劇《四郎探母》的人性美與分寸感〉,《戲劇之家》,2019年第7期,頁51-51。
王顯國:〈清末民初北京地區銀元的興起、盛行及其原因〉,《博物院》,2022年第3期,頁61-69。
巴責達:〈對「民族」與「族群」概念的梳理與解讀〉,《邊疆經濟與文化》,2014年第8期,頁139-140。
平 陵:〈散文的藝術──兼評青春篇〉,《中華日報》,1951年8月2日。
北 壬:〈貼在門上的民俗風情〉,《綠色視野》,2016年第2期,頁63-67。
丘秀芷:〈走過的印記〉,《文訊》,2017年1月第315期,頁81-83。
朱坤泉:〈重慶國民政府與1941年的美日妥協談判〉,《史學月刊》,1993年第3期,頁72-77。
朱文原:〈蔣經國在贛南的教育建設及成效(1941-1943)〉,《國史館館刊》,2010
年第23期,頁119-163。
朱博偉、劉瑞璞:旗袍和祺袍稱謂考證及其三種形態〉,《實踐設計學報》,2015
年第9期,頁160-179。
朱慧玲、郭自葉:〈試論《浮生六記》的蘇州民俗文化〉,《江蘇科技大學學報》
(社會科學版), 2016年12月,頁42-49。
朱 麗:〈我的時尚指南:媽媽羅蘭的巧思與品味〉,《文訊》,2017年10月第384
期,頁51-53。
朱恬恬:〈美麗設計師:懷念母親艾雯〉,《文訊》,2017年10月第384期,頁56
-58。
竺小恩:〈中山裝和孫中山的服飾文化觀〉,《五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
年8月第9卷第3期,頁25-29。
《良友》雜誌社:〈孫中山先生紀念特刊〉,《良友》,1926年11月,頁16。
沈 謙:〈我見青山多嫵媚──讀艾雯「萬物皆有情」〉,《幼獅少年》,1985年5
月。
沈建東:〈蘇州風俗「冬之篇」──魚羹稻香慶豐年 彈指流光又一冬〉,《江蘇
地方誌》,2016年第6期,頁24-29。
宋 瑞:〈我讀「綴網集」〉,《文訊》,1986年8月。
余文博:〈一個多層次的審美藝術空間──艾雯散文藝術論〉,《閱讀與寫作》,2006
年第1期,頁25-27。
何小平:〈論日本軍用票的侵略性〉,《武漢金融》,1988年第10期,頁60-63。
何 勇:〈一個重拾的歷史話題──評《戰時東南文藝史稿》〉,《現代文學》,1995
年第3期,頁275-277。
李孝悌:〈戲裡乾坤大──大陸主要戲曲劇種在台灣的發展〉,《表演藝術》,1995
年第33期,頁30-35。
李國強:〈論抗日戰爭中的江西正面戰場〉,《江西社會科學》,1995年第7期,
頁47-52。
李津軍:〈中山裝的來歷〉,《青年科學》,2005年第7期,頁45-45。
李 涵:〈同生共長 唇齒相依--略論蘇州民俗與民間手工藝的關係〉,《南京
藝術學院學報》(美術與設計版),2007年第3期,頁147-149。
李影、子江:〈汪精衛死因之謎〉,《紀實》,2010年第10期,頁84-87。
李 瑩:〈民國時期蘇州工藝美術教育之特色〉,《蘇州教育學院學報》,2011年4
月第2期,頁46-49。
李智敏、施浚龍、管秋雄:《1950年代至1970年代的中華民國外交》,《東海大
學圖書館館刊》,2011年第115期,頁57-63。
李智敏、施浚龍:《美國杜魯門總統與中華民國之關係》,《東海大學圖書館館刊》,
2011年第121期,頁61-67。
李元皓:〈早期譚派票友與京劇流派藝術:以1912年以前的京劇老唱片為切入
點〉,《戲劇學刊》,2011年第13期,頁103-130。
李 怡:〈含混的「政策」與矛盾的「需要」──從張道藩《我們所需要的文藝
政策》看文學的民國機制〉,《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年第5
期,頁53-56。
李伯勇:《你與贛南互為記憶──艾雯在贛南的文學之旅》,《百花洲》,2016年
第6期,頁197-208。
李智敏、施浚龍、方君文:《1950年代至1970年代的中華民國外交》,《東海大
學圖書館館刊》,2017年第17期,頁1-10。
李 剛:〈抗戰時期延安文藝報刊的發展流變〉,《人民論壇》,2017年第24期,
頁140-141。
李文墨:〈清代初期以來蘇州年畫的流變〉,《蘇州工藝美術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18年第1期,頁51-54。
李文平、李玉婷:〈論曹禺的抗戰戲劇觀與創作實踐〉,《重慶師範大學學報》(社
會科學版),2022年第1期,頁56-65。
杜 臻:〈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蘇州桃花塢木版年畫〉,《江蘇地方誌》,2011
年第4期,頁45-47。
吳歐紅:〈蘇州桃花塢年畫的社會文化史研〉,《藝術科技》,2014年第1期,頁
13-13。
汪麗紅、張國斌:〈民國時期女性形象在商業廣告中的研究〉,《大眾文藝》,2016
年第3期,頁76-77。
何友良:〈抗戰時期江西糧食徵供情況考察〉,《抗日戰爭研究》,1993年第2期,
頁117-135。
何友良:〈蔣經國「建設新贛南」思想簡論〉,《抗日戰爭研究》,2002年第2期,
頁146-170。
何小平:〈論日本軍用票的侵略性〉,《武漢金融》,1988年第10期,頁60-63。
肖如平:〈論抗戰時期江西的保學教育〉,《抗日戰爭研究》,2007年第2期,頁
112-134。
余令恬:〈思念:給媽媽鍾梅音的一封信〉,《文訊》,2017年10月第384期,頁
54-55。
阮丹丹:〈民間資源與現代兒童文學的發展──從黎錦暉的兒童文學實踐談起〉,
《惠州學院學報》,2019年第1期,頁79-83。
《長春日報》編輯:〈香港是如何淪陷的?〉,《蘭台內外》,1994年第1期,頁
47-47。
季 薇:〈可敬讀書人──艾雯的「不沉的小舟」〉,《婦友》,1978年6月。
季學源:〈孫中山服飾大變革的思想、理論和實踐〉,《浙江紡織服裝職業技術學
院學報》2011年12月第4期,頁42-48。
林海音:〈藍布褂〉,《聯合報》,1961年11月8日。
林少雯:〈璀璨光輝的旗袍歷史:訪談邱七七談「文友合唱團」〉,《文訊》,2017
年10月第384期,頁59-61。
林恩慰、溫淑華:〈蔣經國在贛南〉,《黨史文匯》,1995年第1期,頁34-38。
林加恩:〈煙畫藝術初探〉,《藝海》,2020年第6期,頁156-158。
武志勇:〈論鄭振鐸主持的《兒童世界》的編輯特色〉,《編輯學刊》,1996年第3
期,頁71-78。
邱 泉:〈地方建設與地域文化認同 ——以20世紀40年代贛南建鄉建保運動為
個案〉,《大眾文藝》,2011年第21期,頁286-287。
邱 丹:〈歷史中潛流的力量──抗戰戲劇芻議〉,《遼寧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
學版),2015年第6期,頁819-824。
邱義慧:〈民國時期審美與時裝月份牌的關係淺論〉,《西部皮革》,2019年第3
期,頁127-128。
周作人:〈兒童的文學〉,《新青年》1920年2月,第8卷第4期,頁54-60。
周 岩:〈老一輩革命家與戰爭年代的新聞印刷出版工作〉,《中國印刷史學術研
討會文集》,2006年,頁451。
周 軍:〈八年抗戰中國民黨軍統的經典暗殺之一──刺殺南京「中華民國維新
政府」外交部長陳籙〉,《文史月刊》,2008年第9期,頁27-30。
周曉芬:〈鴛鴦蝴蝶派研究述評〉,《語文學刊》,2009年第5期,頁9-12+29。
花俊雄:〈韓戰對解決台灣問題的啟迪〉,《海峽評論》,2021年1月第361期,
頁53-59。
《紅玫瑰》編輯:《紅玫瑰》編,1932年第7卷第30期,A2頁。
侯如綺:〈尋找位置──鴛鴦蝴蝶派作家論〉,《彰化師大國文學誌》,2013年12
月第27期,頁111-135。
封德屏:〈風姿綽約的世代女作家〉,《文訊》,2017年10月第384期,頁1。
洪宜嫃:〈新生活運動與婦女組織(1934-1938)〉,《政大史粹》,2007年12月
第13期,頁105-146。
金益張量:〈本土民俗題材動畫的創作手法和途徑——以蘇州「軋神仙廟會」為
例〉,《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08年第8期,頁372-373。
孟兆臣:〈論中國近代小報的研究價值〉,《社會科學戰線》,2006年第5期,頁
162-167。
秋 文:〈言菊朋演唱藝術欣賞〉,《上海戲劇》,1961年第2期,頁29-31。
苗連貴:〈古今中外說煙畫〉,《僑園》,2015年第7期,頁49。
郁永龍:〈蘇州玄妙觀〉,《檔案與建設》,1996年第2期,頁48-48。
馬杰、孫迎慶:〈風雅蘇州〉,《茶博覽》,2011年第12期,頁64-66。
馬中紅、汪曉君、湯遨瑋:〈老字型大小品牌發展的內憂外患──從蘇州老字型
大小談起〉,《中國廣告》,2010年第2期,頁66-68。
馬 軍:〈百樂門旅店話舊〉,《檔案春秋》,2017年第7期,頁63-64。
馬 嵐:〈傅作義涿州守城彰大義〉,《檔案天地》,2019年第9期,頁32-33。
亞 敏:〈讀「青春篇」〉,《暢流》,1952年2月。
桂 強:〈民國上海社交舞廳及其舞蹈活動:以百樂門為例〉,《北京舞蹈學院學
報》,2013年第3期,頁53-57。
重 提:〈不沉的小舟〉,《婦友》,1984年5月。
段本洛:〈歷史上蘇南多層次的工業結構〉,《歷史研究》,1988年第5期,頁98
-113。
段 煉:〈從模仿到超越──上海小校場年畫與蘇州桃花塢年畫〉,《史林》,2010
年第5期,頁20-25。
《神州雜誌社》編輯:〈蘇州四月十四軋神仙〉,《神州雜誌》,2013年第9期,
頁8-9。
徐 存:〈夢的養分──介紹艾雯「曇花開的晚上」〉,《文壇》,1954年6月。
徐明松:〈一九四九,戰後重建與「美援」時期〉,《時代建築》,2016年第1期,
頁33-35。
徐 迪:〈族群認同的概念闡釋及特徵要素探析〉,《貴州民族研究》,2017年第5
期,頁9-12。
孫 旗:〈讀「青春篇」後〉,《新文藝》,1952年7月。
孫迎慶、馬杰:〈姑蘇話茶趣〉,《茶‧健康天地》,2010年第9期,頁34-36。
孫建國:〈清末民初兒童文學活動的地位和影響〉,《社會科學家》,2010年9月,頁133-136+143;
孫建國:〈清末民初:中國現代兒童文學的起源〉,《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2010年第5期,頁159-166。
殷麗萍:〈抗戰前期江西婦女運動的發展〉,《江西社會科學》,1997年第9期,
頁73-76。
夏祖麗:〈旗袍女子:母親林海音那一代的女作家〉,《文訊》,2017年10月第384
期,頁49-50。
夏當英:〈祖先崇拜:支撐鄉村生活秩序的傳統宗教內核〉,《安徽大學學報》,2017
年第3期,頁119-128。
袁良駿:〈關於「革命文學」論爭的歷史評價問題〉,《首都師範大學學報》(社會
科學版),1997年第Z2期,頁89-95。
陳俊愉:〈中國梅花的研究Ι梅之原產地與梅花栽培歷史〉,《園藝學報》,1962
年5月第1卷第1期,頁69-82。
陳朝棟:〈曇花開的晚上──推介艾雯所著的散文集〉,《青年戰士報》,1974年
11月11日。
陳玲珍:〈最愛是蘇州──艾雯女士訪問記〉,《文學時代》,1983年1月。
陳芳明:〈反共文學的形成及其發展〉,《聯合文學》,2001年5月。
陳芳明:〈女性詩人與散文家的現代轉折〉,《聯合文學》,2003年2月。
陳 瑜:〈近年鴛鴦蝴蝶派研究綜述〉,《五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第6卷第2期,頁50-53。
陳寶良:〈新名詞與新生活──晚明社會生活的「活力」與「多樣性」〉,《中國文
化研究》,2004年第1期,頁11-13。
陳 抒:〈1920年代末《紅玫瑰》雜誌的視覺書寫與文化實踐〉,《現代中文學刊》,2017年第1期,頁26-35。
陳群哲:〈抗戰初期南昌的抗日救亡運動〉,《江西社會科學》,1995年第7期,
頁53-56。
陳榮華:〈江西省抗日戰爭損失述略〉,《江西社會科學》,2002年第11期,頁97
-101。
陳平原:〈新聞與石印──《點石齋畫報之成立》〉,《開放時代》,2007年第7期,
頁60-66。
陳任遠、方世藻:〈試析蔣經國贛南新政對政府威權的再造〉,《江西社會科學》,
2012年第9期,頁122-128。
陳 曦:〈「非戲劇」的戲劇──街頭劇〈放下你的鞭子〉再研究〉,《貴州大學學
報》(藝術版),2014年第5期,頁73-80。
陳 瑩:〈戰火紛飛顯英雄本色──展品見證陳策將軍香港淪陷18天始末〉,《文
物天地》,2015年第8期,頁35-38。
盛 羽:〈旗袍的歷史演變及社會價值初探〉,《山東女子學院學報》,2003年9
第3期,頁92-95。
寇炳武:〈試說言菊朋〉,《中國京劇》,1996年第6期,頁38-40。
莎 雅:〈倚風樓書簡〉,《時報周刊》,1984年9月。
常 成:〈「新中國」的叛逃者──韓戰反共戰俘的生死逃亡路〉,《中國現代文
學》,2015年6月第27期,頁245-280。
張燕風:〈我與月份牌廣告畫的不解之緣〉,《收藏家》,1995年第3期,頁38-
41。
張良友:〈蔣經國建「建設新贛南」的真相〉,《南京社會科學》,1999年第12期,
頁42-47。
張熙若:〈百樂門舞廳傳奇〉,《航空港》,2007年第4期,頁72-73。
張俊義:〈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前國民政府對美日妥協之因應〉,《抗日戰爭研
究》,2014年第4期,頁5-19。
張雅娜、袁豐華:〈「紅幫裁縫」與近代女子時裝形成和發展〉,《蘭台世界》2014
年第12期,頁115-116。
張謙芬:〈上海與延安:抗戰時期的文學民族化〉,《人文雜誌》,2014年第9期,
頁59-66。
張小虹:〈陰丹士林藍──質量體戰爭與微分子運動〉,《中外文學》,2015年第1
期,頁55-58。
張 忠:〈抗戰時期大後方印刷工業的考察──以成都為視角〉,《中華文化論
壇》,2015年第5期,頁13-18。
張智瑋:〈蔣介石與現代國家的建構:以1930年代江西的地方政制改革為例〉,《政
大史粹》,2015年6月第28期,頁1-37。
張 偉:〈從桃花塢到小校場──近代蘇州年畫在上海的轉移與發〉,《江蘇工藝
美術技術學院學報》,2018年第1期,頁55-58。
張 玲:〈論抗戰時期宋美齡的婦女工作主張〉,《求索》,2011年第7期,頁23
-235。
涼山州紙幣研究組:〈民國時期涼山紙幣淺說〉,《四川金融》,1955年第8期,
頁55-57。
梅家玲:〈戰鬥文藝與聲音政治──《大公報‧戰線》與五O年代台灣的「朗誦
詩」〉,《中國文學學報》,2012年第3期,頁39-61。
郭海成:〈汪精衛的性格與人生悲劇〉,《領導科學》,2015年第30期,頁52-53。
郭克儉:〈近代戲曲變革與「四大名旦」崛起〉,《浙江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
版),2016年第6期,頁1-9。
郭淑敏:〈民國時期月份牌廣告畫的文化淵源與藝術價值研究〉,《藝苑》,2016
年第5期,頁76-77。
馮菲:〈「軋神仙」廟會文化保護與傳承的當代價值〉,《大眾文藝》,2016年第7
期,頁1-2。
黃家盛:〈抗戰時期國民黨軍統局之歷史考察〉,《黨史研究與教學》,2001年第4
期,頁45-52。
黃啟峰:〈主觀的真實──論台灣現代主義世代小說家的國共內戰書寫〉,《台灣
文學研究學報》,2014年第19期,頁9-49。
黃 淵:〈香港《南華日報》刊登豔電時間考辨〉,《前沿》,2015年第12期,頁
193-196。
黃月銀:〈政大學人與民國【圓桌座談】紀錄〉,《民國文學與文化研究集刊》第
4期,2018年12月。
華永根:〈蘇幫菜之說〉,《美食》,2013年第11期,頁78-79。
華永根:〈蘇州人吃魚〉,《蘇州雜誌》,2022年第3期,頁43-45。
程禕珣:〈民國時期我國商業廣告設計與策劃研究〉,《美術教育研究》,2020年
第7期,頁76-77。
曾維華:〈試論先秦時期的吳國文化〉,《學術月刊》,1989年第11期,頁44-51。
曾京京、沈婧:〈近代蘇州花卉業研究〉,《中國農史》,2017年5月,頁78-90。
曾令毅:〈婦女團體抑或「附隨組織」:婦聯會與國民黨相互關係之探析〉,《黨產
研究》,2018年3月第2期,頁87-125。
舒迎瀾:〈宋代蘇杭的園林與花卉栽培〉,《古今農業》,1989年第1期,頁62-
69。
嵇 元:〈春天百蔬筍為王〉,《蘇州雜誌》,2003年第3期,頁46-49。
游海華、宋德劍:〈熊式輝主政時江西公路建設與經濟發展〉,《歷史教學》,2010
年第20期,頁34-41。
游海華:〈江西公路與東南抗戰〉,《抗日戰爭研究》,2010年第3期,頁49-66。
游海華:〈抗日戰爭時期中國東南區域工業發展考察〉,《學術月刊》,2017年第5
期,頁148-164。
劉漢承、貢延紅:〈解放戰爭時期兩種邯鄲版鈔票〉,《收藏》,2010年第10期,
頁124-125。
葛賢寧:〈評介「青春篇」〉,《中華日報》,1951年6月29日。
楊孝剛:〈大學語文的人文性及其落實〉,《合肥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4年6月第3期。
鄒耕生:〈「七七事變」與江西抗戰局面的形成〉,《江西社會科學》,2002年11
期,頁102-106。
劉棠、任路逍、葉冰、黃楠:〈基於文化創意產業鏈的江蘇廟會品牌建設〉,《大
眾文藝》,2013年第5期,頁265-266。
劉勉玉:〈抗日戰爭中的江西戰場〉,《南昌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5年9
月第26卷第3期,頁1-6。
劉義程:〈抗日戰爭時期江西工業發展〉,《抗日戰爭研究》,2010年第3期,頁
59-66。
劉 強:〈族群結構與台灣民眾的國家認同〉,《廣州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11
年第3期,頁49-52。
劉春蕊:〈蘇州和合文化與和諧社會〉,《廣角鏡》,2012年第12期,頁178-179。
劉書峰:〈三年零八個月的悲聲:香港淪陷時期的廣播(1941──1945)〉,《新
聞春秋》,2016年第1期,頁4-9。
趙景深:《孫毓修童話的來源》,《大江月刊》,1928年11月,頁1-5。
趙家璧:〈《良友畫報》二十年的坎坷歷程〉,《新聞與傳播研究》,1987年第1期,
頁50-71。
趙佳佳:〈抗戰時期的香港救亡團體述略〉,《重慶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20年第6期,頁42-49。
熊 輝:〈內遷作家與中國抗戰文學創作的轉變〉,《社會科學研究》,2017年第3
期,頁183-187。
齊致翔:〈京劇流派發展啟示錄(二)論譚派藝術的傳承與發展〉,《中國戲劇》,
2011年第10期,頁52-56。
賴毓芝:〈清末石印的興起與上海日本畫譜類書籍的流通:以《點石齋畫報》為中心〉,《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2007年第7期,頁60-66。
鄭土有:〈論民俗活動中的神仙信仰〉,《民俗研究》,1990年3月第3期,頁95
-103。
黎智輝:〈將經國「贛南新政」時期的社會動員〉,《抗日戰爭研究》,2004年第4
期,頁28-52。
黎 博:〈抗戰時期歌曲的浸潤研究──以《抗戰文藝》報為例〉,《山西檔案》,
2019年第2期,頁144-146。
潘春華:〈閒說姑蘇老茶館〉,《茶藝攬勝》,2015年4月,頁72-73。
蔡登山:〈從《禮拜六》到「園藝專家」的周瘦鵑--「讀人閱史」之六〉,《全
國新書資訊月刊》,2010年9月,頁15-19。
蔡登山:〈從《鶴立「快活林」裡的嚴獨鶴--「讀人閱史」之七〉,《全國新書
資訊月刊》,2010年11月,頁36-41。
蔡盛琦:〈清末點石齋石印書局的興衰〉,《國史館學術集刊》,2001年12月第1期,頁1-30。
點石齋主人英查:〈點石齋印售書藉圖書碑帖楹聯價目〉,《申報》,1879年5月
25日,頁1。
《禮拜六》編輯群:《禮拜六》,1922年,第143期,頁8。
鍾麗慧:〈永遠的「青春篇」──艾雯〉,《文藝月刊》,1985年2月。
鍾若塵:〈當代間接對比廣告的對比方法研究──從民國「陰丹士林」布廣說起〉,
《懷化學院學報》,2016年8月第35卷第8期,頁81-85。
鍾若塵:〈民國「陰丹士林」布廣告策略分析〉,《懷化學院學報》,2017年3月
第36卷第3期,頁117-120。
薛偉強、湯文:〈中山裝「政治含義」考辨〉,《歷史教學》,2011年12月第4期,
頁42-48。
薛 鋒:〈「新生活運動」,無果而終〉,《中國人大》,2012年13期,頁53-53。
韓 偉:〈「民國性」:民國文學研究的應有內涵〉,《西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
第51卷第2期2014年3月,頁13-16。
韓 偉:〈民國文學:一種新的研究範式在崛起〉,《甘肅社會科學》,2014年第4
期,頁63-66。
薩本仁:〈香港的淪陷及戰後的歸屬問題〉,《歷史教學問題》,1986年第5期,
頁10-15。
藍適齊:〈從「我們的」戰爭到「被遺忘的」戰爭:臺灣對「韓戰」的歷史記憶〉,
《東亞觀念史集刊》,2014年12月第7期,頁205-251。
黨英台:〈最好的回憶:母親潘人木的珍貴手藝〉,《文訊》,2017年10月第384
期,頁47-48。
顧燕新:〈淺論采芝齋的品牌文化建設清朝〉,《世紀橋》,2009年第21期,頁39
-40。
顧建平:〈京劇四大鬚生〉,《北京檔案》,2011年第11期,頁48-49。
龔喜林:〈抗戰時期國民政府兵役法制建設述論淺論〉,《歷史教學》,2015年第6
期,頁44-52。

四、學位論文

吳怡萍:《抗戰時期中國國民黨的文藝政策及其運作》,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研
究所博士論文,2009年10月。
沈彥君:《艾雯散文研究》,國立嘉義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年。
林佳德:《艾雯小說研究:以人物角色為中心》,私立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
文2019年6月。
許珮馨:《五O年代的遷台女作家散文研究》,國立師範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研究
所博士論文,2005年6月。
許婉婷:《五O年代女作家的異鄉書寫:林海音、徐鍾珮、鍾梅音、張漱菡與艾
雯》,國立清華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12月。
陳彙心:《艾雯散文美學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中國語文學文系碩士論文,2007
年6月。
陳靜芳:《青春不老:艾雯及其散文研究》,國立高學師範大學應國文教碩士學班
碩士論文,2012年6月。
黃月銀,《1949以後民國文學在東南亞的流動》,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研究
所博士論文,2020年1月。
葉曉青:《艾雯小說主題研究》,私立銘傳大學應用中國文學研碩士在職專班碩士
論文2011年6月。
簡忍:《艾雯小說研究》,國立屏東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22年4月。
羅淑芬:《五O年代女性散文的兩個範示-以張秀亞、艾雯為中心》,國立政治
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7月。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中國文學系
106151008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6151008
資料類型 thesis
dc.contributor.advisor 張堂錡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作者) 詹麗玲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 (作者) Chan, Li-Lingen_US
dc.creator (作者) 詹麗玲zh_TW
dc.creator (作者) Chan, Li-Lingen_US
dc.date (日期) 2023en_US
dc.date.accessioned 2-八月-2023 13:49:52 (UTC+8)-
dc.date.available 2-八月-2023 13:49:52 (UTC+8)-
dc.date.issued (上傳時間) 2-八月-2023 13:49:52 (UTC+8)-
dc.identifier (其他 識別碼) G0106151008en_US
dc.identifier.uri (URI) 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46511-
dc.description (描述) 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中國文學系zh_TW
dc.description (描述) 106151008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 (摘要) 艾雯,本名熊崑珍,江蘇蘇州人。出生於兵馬倥傯的近代中國,注定了艾雯一生的飄泊與遷徙。艾雯一生的主要活動場域為蘇州、江西和台灣。蘇州是艾雯生命的起點,在此度她過無憂無慮的童年。其時正值民國經濟的黃金年代,在新舊文化交替的衝擊下,擅於悠遊歲月的蘇州人,生活步調仍舊緩慢悠逸,艾雯的蘇州書寫,也洋溢著「閒適的民國性」;艾雯的江西時期幾乎與戰爭相終始,中日戰爭不僅將艾雯捲進人生的風暴,也意外成為她的成年禮。慈父驟逝,是艾雯永生的疼痛,艾雯卻在喪父與戰爭的內外交迫下蛻變成長。東南文藝運動的號角震耳欲聾,艾雯以筆桿替代槍枝,積極投入文藝救國的運動,她的江西書寫可謂昂揚著「戰鬥的民國性」;1949年隨軍隊渡海來台的艾雯落腳屏東眷區,在此她蒔花植木、複製蘇州時期的生活方式,寧靜的眷村時光,使她有進入桃源一角的幸福綺想。然而漂泊的腳步並未停歇,爾後她陸續遷居高雄、新店與天母。離開眷區後,對蘇州故鄉的思念依舊,對眷村生活的點點滴滴也無時或忘,因此她的台灣書寫總低吟著「憶舊的民國性」;渡海以後艾雯積極配合當局寫作反共小說,在她筆下的小說人物,舉凡是八年抗戰的失鄉流亡,渡海時的親情隔絕,入住眷村後的驚魂甫定,這些角色的身世無一不是飄泊離散。因此艾雯的小說書寫,側寫了「離散的民國性」。
在文學園地貧脊的1950年代,在五四白話文傳統的斷裂時期,艾雯承擔在台灣文壇開創時代的關鍵角色,展現女性的書寫特色,她的散文已是1950年代的美文範式。本文以「民國機制」與「民國視域」重新檢視艾雯的作品,不僅回溯艾雯攸關蘇州、江西與台灣的生活,也深入了解其作品背後的民國史、民國事。知人論世,從作家生存的時空背景解讀作品,更能彰顯其個人獨特的生命軌跡與生存的意義,「民國性」的揭出,是重新檢視艾雯作品的新視域。
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方法 4
第三節 研究範圍 9
第四節 文獻探討 11
第五節 論文章節提要 14
第二章 艾雯生平及創作歷程 19
第一節 艾雯生平概述:一頁綺善美麗的民國傳奇 19
第二節 艾雯的散文創作歷程 26
第三節 艾雯的小說創作 43
第四節 結語 56
第三章 從民國機制看艾雯散文中的蘇州書寫 59
第一節 從經濟結構看艾雯的蘇州書寫 59
第二節 從宗教文化看艾雯的蘇州書寫 75
第三節 從市民文化看艾雯的蘇州書寫 85
第四節 結語 114
第四章 從民國機制看艾雯散文中的江西書寫 115
第一節 從工業發展看艾雯的江西書寫 117
第二節 從物質文明看艾雯的江西書寫 122
第三節 從教育文化看艾雯的江西書寫 135
第四節 結語 148
第五章 從民國視域看艾雯散文中的台灣書寫 151
第一節 艾雯在台灣的家居日常 156
第二節 艾雯在台灣的行旅參訪 174
第三節 結語 183
第六章 從民國視域看艾雯散文中的小說書寫 185
第一節 抗戰文藝 187
第二節 反共懷鄉文學 199
第三節 結語 226
第七章 結論:多元的民國性 229
第一節 本文研究重點綜述 229
第二節 本文研究之不足與未來之展望 233
參考文獻 237
附錄:艾雯作品中的民國書寫 257
zh_TW
dc.format.extent 21519425 bytes-
dc.format.mimetype application/pdf-
dc.source.uri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6151008en_US
dc.subject (關鍵詞) 艾雯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民國性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民國機制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民國視域zh_TW
dc.subject (關鍵詞) 民國書寫zh_TW
dc.title (題名) 艾雯作品中的民國書寫zh_TW
dc.title (題名) The Depiction of China’s Republican Era in Ai-Wen’s Writingen_US
dc.type (資料類型) thesisen_US
dc.relation.reference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各類別除了古籍依年代先後,其他依作者姓氏筆畫先後順序排列)

一、文本

艾雯:《艾雯全集1》散文卷一,台北:文訊雜誌社,2012年8月。
艾雯:《艾雯全集2》散文卷二,台北:文訊雜誌社,2012年8月。
艾雯:《艾雯全集3》散文卷三,台北:文訊雜誌社,2012年8月。
艾雯:《艾雯全集4》散文卷四,台北:文訊雜誌社,2012年8月。
艾雯:《艾雯全集5》散文卷五,台北:文訊雜誌社,2012年8月。
艾雯:《艾雯全集6》小說卷一,台北:文訊雜誌社,2012年8月。
艾雯:《艾雯全集7》小說卷二,台北:文訊雜誌社,2012年8月。
艾雯:《艾雯全集8》小說卷三,台北:文訊雜誌社,2012年8月。
艾雯:《艾雯全集9》小說卷四,台北:文訊雜誌社,2012年8月。
艾雯:《艾雯全集10》小說卷五,台北:文訊雜誌社,2012年8月。

二、專書

(一) 古籍

【晉】陶淵明撰,逯欽立校注:《陶淵明集》,台北:里仁書局,1985年4月。
【北魏】楊衒之撰,楊勇校箋:《洛陽伽藍記》,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7月。
【唐】李延壽:《北史》,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10月。
【唐】房玄齡:《晉書‧文苑傳‧張翰》,二十五史(中研院漢籍電子文獻)/中
研院史語所,漢籍全文資料庫計畫。
【宋】李昉:《太平御覽》,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3月。
【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台北:長安出版社,1991年2月。
【宋】朱熹:《詩集傳》,台北:台灣中華書局,1991年3月。
【宋】范成大:《梅譜》,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6年3月。
【宋】吳自牧:《夢梁錄》,西安:三秦出版社,2004年5月。
【明】張岱:《陶庵夢憶/西湖夢尋》,台北:漢京出版社,1984年3月。
【明】張岱:《張岱詩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11月。
【清】沈德潛:《古詩源》,北京:中華書局,1977年7月。
【清】鄭板橋:《鄭板橋全集》,上海:世界書局,1936年4月。
【清】顧錄:《清嘉錄》,揚州:廣陵書社,2003年4月。
【清】袁景瀾:《吳郡歲華紀麗》,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8年12月。
【民國】黃協塤:《滬遊雜記‧淞南夢影錄‧滬遊夢影》,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5月。

(二) 文學史及史論類

王嘉良、葉志良:《戰時東南文藝史稿》,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4年9月。
王本朝:《中國現代文學制度研究》,台北:威秀資訊科技公司,2013年8月。王德威:《歷史與怪獸》,台北:麥田出版社,2011年10月。
古遠清:《分裂的台灣文學》,台北:海峽學術出版社,2005年7月。
李瑞騰主編,王鈺婷著:《台灣文學史長編15‧女聲合唱──戰後台灣女性作家群的崛起》,台南:國立台灣文學館,2012年12月。
李怡、張中良主編,李怡等著:《民國文學史論‧第一卷‧民國政治經濟型態與文學》,廣州:花城出版社,2014年10月。
李怡、張中良主編,張中良著:《民國文學史論‧第二卷‧民族國家概念與民國文學》,廣州:花城出版社,2014年10月。
李怡、張中良主編,姜飛著:《民國文學史論‧第五卷‧民國黨文學思想研究》,廣州:花城出版社,2014年10月。
李怡、羅維斯、李俊傑編:《民國文學討論集》,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4年4月。
李怡、張中良主編,張堂錡著:《民國文學史論‧第二輯‧民國作家的抒情意識與審美追求》,廣州:花城出版社,2019年6月。
封德屏總策畫,王鈺婷編選:《台灣現當代作家研究資料彙編‧31‧艾雯》,台南市:國立台灣文學館,2013年11月。
范培松、金學智主編:《插圖本蘇州文學通史》(全四冊),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4年5月。
袁進:《近代文學的突圍》,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10月。
袁行霈主編:《中國文學史》(全二冊),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17年9月。
孫康宜、宇文所安(Stephen Owen)主編:《劍橋中國文學史》(全二冊),台北:聯經出版公司,2017年9月。
范伯群:《禮拜六的鴛鴦蝴蝶夢》,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9年6月。
陳芳明:《台灣新文學史》,台北:聯經出版公司,2011年12月。
陳康芬:《斷裂與生成──台灣五O年代的反共/戰鬥文藝》,台南:國立台灣文學館,2012年10月。
彭瑞金:《台灣新文學運動四十年》,高雄:春暉出版社,1997年8月。
葉慶炳:《中國文學史》,台北:學生書局,1987年8月。
葉石濤:《台灣文學史綱》,高雄:春暉出版社,1987年2月。
蔣風、韓進:《中國兒童文學史》,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8年10月。
鐘麗慧:《織錦的手》,台北:九歌出版社,1987年1月。

(三) 文學評論類

王家平:《民國視域中的魯迅研究》,新北市: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13年9月。
巴赫金(M.M.Bakhtin):《巴赫金全集》第六卷,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6月。
宇文所安(Stephen Owen)著,鄭學勤譯:《追憶──中國文學中的往事再現》
(Remembrances),台北:聯經出版公司,2006年11月。
李衛華:《價值評判與文本細讀:「新批評」之文學批評理論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年12月。
孟光全:《洛陽伽藍記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11年12月。
范銘如:《眾裡尋她:台灣女性小說縱論》,台北:麥田出版社,2002年5月。
張瑞芬:《五十年來台灣女性散文‧評論篇》,台北:麥田出版社,2006年11月。
張寶琴、邵玉銘、瘂弦主編:《四十年來中國文學》,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1995年6月。
楊佳嫻:《方舟上的日子──台灣眷村文學》,台南:國立台灣文學館,2013年10月。
齊邦媛:《千年之淚》,台北:爾雅出版社,1990年7月。
齊邦媛:《霧漸漸散的時候》,台北:九歌出版社,1998年10月。
蔡倩茹:《王鼎鈞論》,台北:爾雅出版社,2002年7月。
黎照編注:《魯迅梁實秋論戰實錄》,北京:華齡出版社,1997年9月。
關永禮主編:《唐宋八大家鑑賞辭典》,太原:北嶽文藝出版社,1989年10月。

(四) 歷史類

丁賢勇:《新式交通與社會變遷──以民國浙江為中心》,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年10月。
小谷豪冶郎著,陳鵬仁譯:《蔣經國先生傳》,台北:中央日報出版部,1990年4月。
戈公振:《中國報學史》,北京:中國新聞出版社,1985年4月。
王鼎鈞:《文鼎鈞回憶錄貳──怒目少年》,台北:吳氏圖書公司,1995年7月。
王鼎鈞:《文鼎鈞回憶錄四部曲之三──關山奪路》,台北:爾雅出版社,2005年5月。
王鼎鈞:《文鼎鈞回憶錄四部曲之四──文學江湖》,台北:爾雅出版社,2009年3月。
王冬芳:《邁向近代 剪辮與放足》,瀋陽:遼海出版社,1997年8月。
王長俊主編:《江蘇文化史論》,南京: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99年4月。
王衛平、王建華:《蘇州史紀:古代》,蘇州:蘇州大學出版社,1999年8月。
王國平主編:《蘇州史綱》,蘇州:古吳軒出版社,2009年12月。
包天笑:《釧影樓回憶錄》(全三冊),台北:龍文出版社,1980年5月。
包天笑:《衣食住行的百年變遷》,蘇州:蘇州市政協文史編輯室編出版社,1974年。
交通部交通史編纂委員會等編:《近代交通史全編》,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09年。
朱棟霖主編:《蘇州藝術通史》(全三冊),蘇州:江蘇文藝出版社,2014年10月。
朱小田、汪建紅主編:《蘇州通史7‧中華民國卷》,蘇州:蘇州大學出版社,2019年3月。
朱小田、汪建紅主編:《蘇州通史8‧中華人民共和國卷》,蘇州:蘇州大學出版社,2019年3月。
江西省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編:《江西近代工礦史資料選編》,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11月。
江西革命根據地史話編寫組:《江西革命根據地史話》,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0年7月。
江西河內航運史編審委員:《江西內河航運史》(古、近代部分),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1年8月。
巫仁恕:《劫後「天堂」:抗戰淪陷後的蘇州城市生活》,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2017年7月。
李 敖:《李敖回憶錄》,台北:李敖出版社,1999年11月。
李德生:《煙畫》,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06年1月。
李德生:《煙畫四大名著》,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06年10月。
李紀福:《古城火種──文化滄浪的紅色記憶》,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100年9月。
林桶法:《國共內戰》,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15年3月。
林桶法:《1949大撤退》,台北:聯經出版公司,2015年10月。
林幸慧:《京劇發展V.S.流派藝術》,台北:里仁書局,2004年1月。
孟兆臣:《中國近代小報史》,北京:社會科學文獻,2005年10月。
金冠軍、戴元光主編:《中國傳播思想史》(全三冊),上海: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05年3月。
徐浩然:《蔣經國在贛南》,台北:新潮社文化公司,1993年4月。
徐程北:《京劇春秋》,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2001年12月。
徐程北:《京戲之謎》,北京:時事出版社,2002年1月。
袁仄、胡月:《百年衣裳──20世紀中國服飾流變》,香港:香港中和出版社,2011年6月。
曹聚仁:《蔣經國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4月。
郭廷以:《近代中國史綱》,台北:曉園出版社,1994年5月。
郭冠麟主編:《從竹籬笆到高樓大廈的故事:國軍眷村發展史》,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2005年12月。
陳幸穗:《舊中國蘇南農家經濟研究》,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1996年1月。
陳存仁:《銀元時代生活史》,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年5月。
陳雷:《經濟與戰爭──抗日戰爭時期的統制經濟》,合肥:合肥工業大學出版社,2008年12月。
陳曉紅:《蘇州農戶兼業行為研究》,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11年7月。
崔浩、孫國欣、潘曉文:《影響世界的貨幣──人民幣》,西安:西安出版社,2000年1月。
彭信威:《中國貨幣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8年11月。
黃士龍:《中國服飾史略》,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7年3月。
雷 震:《第一個十年──雷震日記(一)》,台北:桂冠圖書公司,1989年3月。
解學詩:《隔世遺思──評滿鐵調查部》,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12月。
萬啟盈:《中國近代印刷工業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9月。
葉立誠:《台灣服裝史》,台北:商鼎文化出版社,2005年8月。
廖志豪等:《蘇州史話》,江蘇:江蘇人民出版社,1980年12月。
齊邦媛:《巨流河》,台北:天下遠見出版公司,2011年2月。
劉 瑜:《中國旗袍文化史》,上海: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2011年7月。
蔣經國著、張日新編:《蔣經國贛南文存》,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2011年2月。
鍾啟煌主編,何友良著:《江西通史‧民國卷》,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1月。
鄧榮坤、邱傑主編:《竹籬笆的記憶與保存:眷村文化之搶救與保留》,桃園:桃園縣政府文化局,
2007年5月。
龍應台:《大江大海 一九四九》,台北:天下雜誌,2009年8月。
魏斐德(Frederic Wakeman,Jr.)著,梁禾譯:《特工教父:戴笠和他的密勤組織》
(Dai Li and the Chinese Secret Service)(全二冊),台北:時應出版社,2004年1月。
蘇州市《蘇州》組編寫:《蘇州》,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年1982年10月。
政協蘇州市委員會文史資料委員會等編:《蘇州經濟史料‧一》,蘇州:吳縣文藝印刷廠,1998年。
蘇士梅:《中國近現代商業廣告史》,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2006年12月。
贛政十年編輯委員會:《贛政十年》,江西:江西省政府贛政十年編輯委員會,1941年。

(五)其他

王琰如:《文友畫像及其他》,台北:大地出版社,1996年11月。
王余光、徐雁主編:中國讀書大辭典,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3年5月。
王明珂:《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台北:允晨文化公司,2005年5月。
王鼎鈞:《我們現代人》,台北:爾雅出版社,2002年11月。
王鼎鈞:《情人眼》,台北:爾雅出版社,2004年12月。
王鼎鈞:《王鼎鈞書話》,台北:爾雅出版社,2014年7月。
王鼎鈞:《左心房漩渦》,台北:爾雅出版社,2016年5月。
中國菜譜編寫組:《中國菜譜‧江蘇》,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1979年2月。
白先勇:《台北人》,台北:爾雅出版社,2017年2月。
汪曾棋:《蒲橋集》,北京:作家出版社,1989年3月。
林崇德、姜璐、王德勝主編:《中國成人教育百科全書》,海口:南海出版公司,1994年8月。
林海音:《城南舊事》,北京:北京出版社,1984年1月。
哈羅德‧伊薩克(Harold R Isaacs)著,鄧伯宸譯:《族群》(Idols of the Tribe),台北:立緒文化事業公司,2004年11月。
周作人:《周作人經典作品選》,北京:當代世界出版社,2002年3月。
周瘦鵑:《蘇州遊蹤》,江蘇:新華書店,1981年4月。
周瘦鵑:《姑蘇書簡》,北京:新華出版社,1995年5月。
周瘦鵑:《周瘦鵑文集2‧散文卷》,上海:文匯出版社,2011年1月。
郁達夫:《郁達夫作品精編‧散文卷》,桂林:灕江出版社,2003年5月。
徐曉白、吳詩華、趙慶泉著:《中國盆景》,合肥:安徽科學技術出版社,1988年11月。
徐志摩:《愛眉小札》,北京:中國友誼出版社,2003年9月。
馮坤娣編:《穿著經 衣風情小品集》,台北:業強出版社,1994年1月。
張愛玲:《赤地之戀》,台北:皇冠文化出版公司,1991年6月。
張愛玲:《第一爐香》,台北:皇冠文化出版公司,1991年7月。
張愛玲:《華麗緣》,台北:皇冠文化出版公司,2012年9月。
陳信元編選:《現代中國作家‧周作人代表作》,台北:蘭亭書店,1983年5月。
陸文夫:《壺中日月》,瀋陽:春風文藝出版社,1995年3月。
陸文夫:《陸文夫散文》,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7年3月。
梁實秋:《罵人的藝術/雅舍小品》,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4年5月。
梁實秋:《雅舍小品》,台北:正中書局,1966年5月。
梁實秋文集編輯委員會:《梁實秋文集》,廈門:鷺江出版社,2002年10月。
紹 忠:《中國蘇派盆景藝術》,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2001年2月。
琦 君:《翡翠的心──琦君散文精選》,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2年6月。
楊牧編選:《周作人文選》(全二冊),台北:洪範書店,1983年7月。
楊 照:《文學、社會與歷史想像》,台北,聯合文學出版公司,1995年4月。
楊儒賓:《1949禮讚》,台北:聯經出版公司,2015年9月。
董壽琪、薄建華:《蘇州玄妙觀》,北京:中國旅遊出版社,2005年6月。
劉和平:《北平無戰事》,台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2014年9月。
魯 迅:《魯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化出版社,1981年。
蔣中正:《民生主義育樂兩篇補述》,附錄於秦孝儀主編:《國父全集》第一冊,台北:近代中國出版社,1989年11月。
蔡康永:《痛快日記》,台北:皇冠文化出版公司,1998年8月。
蘇州園林管理局:《蘇州園林》,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1991年4月。
蘇州桃花塢木刻年畫社編:《蘇州桃花塢木刻年畫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

三、報刊文章

丁貞婉:〈楊念慈和陳其茂的自畫像〉,《文訊》,2013年10月第336期,頁82-86。
丁吉林:〈「袁大頭」:中國近代貨幣史上的里程碑〉,《全球商業經典》,2016年第7期,頁120-123。
于治芄:〈介紹館藏珍本期刊《解放》〉,《山東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1982年第3期,頁79-81。
于德蘭:〈另一種風華:追想母親張秀亞〉,《文訊》,2017年10月第384期,頁49-50。
王琰如:〈永遠的青春篇〉,《文學時代》,1983年1月。
王宏志:〈文學與政治之間──「左聯」研究的幾個問題〉,《魯迅月刊》,1991年第6期,頁48-55。
王嘉良:〈論戰時的東南作家群〉,《浙江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1992年第4期,頁1-7。
王嘉良:〈戰時東南文藝的一面耀眼旗幟──評說王西彥在抗戰時期的文學成就〉,《浙江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1998年第6期,頁25-30。
王 丰:〈「一萬四千反共義士」騙局〉,《文史博覽》,2010年第7期,頁18-21。
王麗艷:〈藍──民族記憶的色彩──昆明周邊傳統漢族服色小析〉,《科技創新導報》,2011年第5期,頁255-256。
王 迪:〈中國旗袍的歷史演變〉,《美術教育研究》,2014年第19期,頁73-73。
王賢輝:〈清朝「采芝齋」糖果店老闆金蔭芝〉,《產權導刊》,2019年第1期,頁79-79。
王汝捷:〈京劇《四郎探母》的人性美與分寸感〉,《戲劇之家》,2019年第7期,頁51-51。
王顯國:〈清末民初北京地區銀元的興起、盛行及其原因〉,《博物院》,2022年第3期,頁61-69。
巴責達:〈對「民族」與「族群」概念的梳理與解讀〉,《邊疆經濟與文化》,2014年第8期,頁139-140。
平 陵:〈散文的藝術──兼評青春篇〉,《中華日報》,1951年8月2日。
北 壬:〈貼在門上的民俗風情〉,《綠色視野》,2016年第2期,頁63-67。
丘秀芷:〈走過的印記〉,《文訊》,2017年1月第315期,頁81-83。
朱坤泉:〈重慶國民政府與1941年的美日妥協談判〉,《史學月刊》,1993年第3期,頁72-77。
朱文原:〈蔣經國在贛南的教育建設及成效(1941-1943)〉,《國史館館刊》,2010
年第23期,頁119-163。
朱博偉、劉瑞璞:旗袍和祺袍稱謂考證及其三種形態〉,《實踐設計學報》,2015
年第9期,頁160-179。
朱慧玲、郭自葉:〈試論《浮生六記》的蘇州民俗文化〉,《江蘇科技大學學報》
(社會科學版), 2016年12月,頁42-49。
朱 麗:〈我的時尚指南:媽媽羅蘭的巧思與品味〉,《文訊》,2017年10月第384
期,頁51-53。
朱恬恬:〈美麗設計師:懷念母親艾雯〉,《文訊》,2017年10月第384期,頁56
-58。
竺小恩:〈中山裝和孫中山的服飾文化觀〉,《五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
年8月第9卷第3期,頁25-29。
《良友》雜誌社:〈孫中山先生紀念特刊〉,《良友》,1926年11月,頁16。
沈 謙:〈我見青山多嫵媚──讀艾雯「萬物皆有情」〉,《幼獅少年》,1985年5
月。
沈建東:〈蘇州風俗「冬之篇」──魚羹稻香慶豐年 彈指流光又一冬〉,《江蘇
地方誌》,2016年第6期,頁24-29。
宋 瑞:〈我讀「綴網集」〉,《文訊》,1986年8月。
余文博:〈一個多層次的審美藝術空間──艾雯散文藝術論〉,《閱讀與寫作》,2006
年第1期,頁25-27。
何小平:〈論日本軍用票的侵略性〉,《武漢金融》,1988年第10期,頁60-63。
何 勇:〈一個重拾的歷史話題──評《戰時東南文藝史稿》〉,《現代文學》,1995
年第3期,頁275-277。
李孝悌:〈戲裡乾坤大──大陸主要戲曲劇種在台灣的發展〉,《表演藝術》,1995
年第33期,頁30-35。
李國強:〈論抗日戰爭中的江西正面戰場〉,《江西社會科學》,1995年第7期,
頁47-52。
李津軍:〈中山裝的來歷〉,《青年科學》,2005年第7期,頁45-45。
李 涵:〈同生共長 唇齒相依--略論蘇州民俗與民間手工藝的關係〉,《南京
藝術學院學報》(美術與設計版),2007年第3期,頁147-149。
李影、子江:〈汪精衛死因之謎〉,《紀實》,2010年第10期,頁84-87。
李 瑩:〈民國時期蘇州工藝美術教育之特色〉,《蘇州教育學院學報》,2011年4
月第2期,頁46-49。
李智敏、施浚龍、管秋雄:《1950年代至1970年代的中華民國外交》,《東海大
學圖書館館刊》,2011年第115期,頁57-63。
李智敏、施浚龍:《美國杜魯門總統與中華民國之關係》,《東海大學圖書館館刊》,
2011年第121期,頁61-67。
李元皓:〈早期譚派票友與京劇流派藝術:以1912年以前的京劇老唱片為切入
點〉,《戲劇學刊》,2011年第13期,頁103-130。
李 怡:〈含混的「政策」與矛盾的「需要」──從張道藩《我們所需要的文藝
政策》看文學的民國機制〉,《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年第5
期,頁53-56。
李伯勇:《你與贛南互為記憶──艾雯在贛南的文學之旅》,《百花洲》,2016年
第6期,頁197-208。
李智敏、施浚龍、方君文:《1950年代至1970年代的中華民國外交》,《東海大
學圖書館館刊》,2017年第17期,頁1-10。
李 剛:〈抗戰時期延安文藝報刊的發展流變〉,《人民論壇》,2017年第24期,
頁140-141。
李文墨:〈清代初期以來蘇州年畫的流變〉,《蘇州工藝美術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18年第1期,頁51-54。
李文平、李玉婷:〈論曹禺的抗戰戲劇觀與創作實踐〉,《重慶師範大學學報》(社
會科學版),2022年第1期,頁56-65。
杜 臻:〈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蘇州桃花塢木版年畫〉,《江蘇地方誌》,2011
年第4期,頁45-47。
吳歐紅:〈蘇州桃花塢年畫的社會文化史研〉,《藝術科技》,2014年第1期,頁
13-13。
汪麗紅、張國斌:〈民國時期女性形象在商業廣告中的研究〉,《大眾文藝》,2016
年第3期,頁76-77。
何友良:〈抗戰時期江西糧食徵供情況考察〉,《抗日戰爭研究》,1993年第2期,
頁117-135。
何友良:〈蔣經國「建設新贛南」思想簡論〉,《抗日戰爭研究》,2002年第2期,
頁146-170。
何小平:〈論日本軍用票的侵略性〉,《武漢金融》,1988年第10期,頁60-63。
肖如平:〈論抗戰時期江西的保學教育〉,《抗日戰爭研究》,2007年第2期,頁
112-134。
余令恬:〈思念:給媽媽鍾梅音的一封信〉,《文訊》,2017年10月第384期,頁
54-55。
阮丹丹:〈民間資源與現代兒童文學的發展──從黎錦暉的兒童文學實踐談起〉,
《惠州學院學報》,2019年第1期,頁79-83。
《長春日報》編輯:〈香港是如何淪陷的?〉,《蘭台內外》,1994年第1期,頁
47-47。
季 薇:〈可敬讀書人──艾雯的「不沉的小舟」〉,《婦友》,1978年6月。
季學源:〈孫中山服飾大變革的思想、理論和實踐〉,《浙江紡織服裝職業技術學
院學報》2011年12月第4期,頁42-48。
林海音:〈藍布褂〉,《聯合報》,1961年11月8日。
林少雯:〈璀璨光輝的旗袍歷史:訪談邱七七談「文友合唱團」〉,《文訊》,2017
年10月第384期,頁59-61。
林恩慰、溫淑華:〈蔣經國在贛南〉,《黨史文匯》,1995年第1期,頁34-38。
林加恩:〈煙畫藝術初探〉,《藝海》,2020年第6期,頁156-158。
武志勇:〈論鄭振鐸主持的《兒童世界》的編輯特色〉,《編輯學刊》,1996年第3
期,頁71-78。
邱 泉:〈地方建設與地域文化認同 ——以20世紀40年代贛南建鄉建保運動為
個案〉,《大眾文藝》,2011年第21期,頁286-287。
邱 丹:〈歷史中潛流的力量──抗戰戲劇芻議〉,《遼寧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
學版),2015年第6期,頁819-824。
邱義慧:〈民國時期審美與時裝月份牌的關係淺論〉,《西部皮革》,2019年第3
期,頁127-128。
周作人:〈兒童的文學〉,《新青年》1920年2月,第8卷第4期,頁54-60。
周 岩:〈老一輩革命家與戰爭年代的新聞印刷出版工作〉,《中國印刷史學術研
討會文集》,2006年,頁451。
周 軍:〈八年抗戰中國民黨軍統的經典暗殺之一──刺殺南京「中華民國維新
政府」外交部長陳籙〉,《文史月刊》,2008年第9期,頁27-30。
周曉芬:〈鴛鴦蝴蝶派研究述評〉,《語文學刊》,2009年第5期,頁9-12+29。
花俊雄:〈韓戰對解決台灣問題的啟迪〉,《海峽評論》,2021年1月第361期,
頁53-59。
《紅玫瑰》編輯:《紅玫瑰》編,1932年第7卷第30期,A2頁。
侯如綺:〈尋找位置──鴛鴦蝴蝶派作家論〉,《彰化師大國文學誌》,2013年12
月第27期,頁111-135。
封德屏:〈風姿綽約的世代女作家〉,《文訊》,2017年10月第384期,頁1。
洪宜嫃:〈新生活運動與婦女組織(1934-1938)〉,《政大史粹》,2007年12月
第13期,頁105-146。
金益張量:〈本土民俗題材動畫的創作手法和途徑——以蘇州「軋神仙廟會」為
例〉,《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08年第8期,頁372-373。
孟兆臣:〈論中國近代小報的研究價值〉,《社會科學戰線》,2006年第5期,頁
162-167。
秋 文:〈言菊朋演唱藝術欣賞〉,《上海戲劇》,1961年第2期,頁29-31。
苗連貴:〈古今中外說煙畫〉,《僑園》,2015年第7期,頁49。
郁永龍:〈蘇州玄妙觀〉,《檔案與建設》,1996年第2期,頁48-48。
馬杰、孫迎慶:〈風雅蘇州〉,《茶博覽》,2011年第12期,頁64-66。
馬中紅、汪曉君、湯遨瑋:〈老字型大小品牌發展的內憂外患──從蘇州老字型
大小談起〉,《中國廣告》,2010年第2期,頁66-68。
馬 軍:〈百樂門旅店話舊〉,《檔案春秋》,2017年第7期,頁63-64。
馬 嵐:〈傅作義涿州守城彰大義〉,《檔案天地》,2019年第9期,頁32-33。
亞 敏:〈讀「青春篇」〉,《暢流》,1952年2月。
桂 強:〈民國上海社交舞廳及其舞蹈活動:以百樂門為例〉,《北京舞蹈學院學
報》,2013年第3期,頁53-57。
重 提:〈不沉的小舟〉,《婦友》,1984年5月。
段本洛:〈歷史上蘇南多層次的工業結構〉,《歷史研究》,1988年第5期,頁98
-113。
段 煉:〈從模仿到超越──上海小校場年畫與蘇州桃花塢年畫〉,《史林》,2010
年第5期,頁20-25。
《神州雜誌社》編輯:〈蘇州四月十四軋神仙〉,《神州雜誌》,2013年第9期,
頁8-9。
徐 存:〈夢的養分──介紹艾雯「曇花開的晚上」〉,《文壇》,1954年6月。
徐明松:〈一九四九,戰後重建與「美援」時期〉,《時代建築》,2016年第1期,
頁33-35。
徐 迪:〈族群認同的概念闡釋及特徵要素探析〉,《貴州民族研究》,2017年第5
期,頁9-12。
孫 旗:〈讀「青春篇」後〉,《新文藝》,1952年7月。
孫迎慶、馬杰:〈姑蘇話茶趣〉,《茶‧健康天地》,2010年第9期,頁34-36。
孫建國:〈清末民初兒童文學活動的地位和影響〉,《社會科學家》,2010年9月,頁133-136+143;
孫建國:〈清末民初:中國現代兒童文學的起源〉,《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2010年第5期,頁159-166。
殷麗萍:〈抗戰前期江西婦女運動的發展〉,《江西社會科學》,1997年第9期,
頁73-76。
夏祖麗:〈旗袍女子:母親林海音那一代的女作家〉,《文訊》,2017年10月第384
期,頁49-50。
夏當英:〈祖先崇拜:支撐鄉村生活秩序的傳統宗教內核〉,《安徽大學學報》,2017
年第3期,頁119-128。
袁良駿:〈關於「革命文學」論爭的歷史評價問題〉,《首都師範大學學報》(社會
科學版),1997年第Z2期,頁89-95。
陳俊愉:〈中國梅花的研究Ι梅之原產地與梅花栽培歷史〉,《園藝學報》,1962
年5月第1卷第1期,頁69-82。
陳朝棟:〈曇花開的晚上──推介艾雯所著的散文集〉,《青年戰士報》,1974年
11月11日。
陳玲珍:〈最愛是蘇州──艾雯女士訪問記〉,《文學時代》,1983年1月。
陳芳明:〈反共文學的形成及其發展〉,《聯合文學》,2001年5月。
陳芳明:〈女性詩人與散文家的現代轉折〉,《聯合文學》,2003年2月。
陳 瑜:〈近年鴛鴦蝴蝶派研究綜述〉,《五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第6卷第2期,頁50-53。
陳寶良:〈新名詞與新生活──晚明社會生活的「活力」與「多樣性」〉,《中國文
化研究》,2004年第1期,頁11-13。
陳 抒:〈1920年代末《紅玫瑰》雜誌的視覺書寫與文化實踐〉,《現代中文學刊》,2017年第1期,頁26-35。
陳群哲:〈抗戰初期南昌的抗日救亡運動〉,《江西社會科學》,1995年第7期,
頁53-56。
陳榮華:〈江西省抗日戰爭損失述略〉,《江西社會科學》,2002年第11期,頁97
-101。
陳平原:〈新聞與石印──《點石齋畫報之成立》〉,《開放時代》,2007年第7期,
頁60-66。
陳任遠、方世藻:〈試析蔣經國贛南新政對政府威權的再造〉,《江西社會科學》,
2012年第9期,頁122-128。
陳 曦:〈「非戲劇」的戲劇──街頭劇〈放下你的鞭子〉再研究〉,《貴州大學學
報》(藝術版),2014年第5期,頁73-80。
陳 瑩:〈戰火紛飛顯英雄本色──展品見證陳策將軍香港淪陷18天始末〉,《文
物天地》,2015年第8期,頁35-38。
盛 羽:〈旗袍的歷史演變及社會價值初探〉,《山東女子學院學報》,2003年9
第3期,頁92-95。
寇炳武:〈試說言菊朋〉,《中國京劇》,1996年第6期,頁38-40。
莎 雅:〈倚風樓書簡〉,《時報周刊》,1984年9月。
常 成:〈「新中國」的叛逃者──韓戰反共戰俘的生死逃亡路〉,《中國現代文
學》,2015年6月第27期,頁245-280。
張燕風:〈我與月份牌廣告畫的不解之緣〉,《收藏家》,1995年第3期,頁38-
41。
張良友:〈蔣經國建「建設新贛南」的真相〉,《南京社會科學》,1999年第12期,
頁42-47。
張熙若:〈百樂門舞廳傳奇〉,《航空港》,2007年第4期,頁72-73。
張俊義:〈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前國民政府對美日妥協之因應〉,《抗日戰爭研
究》,2014年第4期,頁5-19。
張雅娜、袁豐華:〈「紅幫裁縫」與近代女子時裝形成和發展〉,《蘭台世界》2014
年第12期,頁115-116。
張謙芬:〈上海與延安:抗戰時期的文學民族化〉,《人文雜誌》,2014年第9期,
頁59-66。
張小虹:〈陰丹士林藍──質量體戰爭與微分子運動〉,《中外文學》,2015年第1
期,頁55-58。
張 忠:〈抗戰時期大後方印刷工業的考察──以成都為視角〉,《中華文化論
壇》,2015年第5期,頁13-18。
張智瑋:〈蔣介石與現代國家的建構:以1930年代江西的地方政制改革為例〉,《政
大史粹》,2015年6月第28期,頁1-37。
張 偉:〈從桃花塢到小校場──近代蘇州年畫在上海的轉移與發〉,《江蘇工藝
美術技術學院學報》,2018年第1期,頁55-58。
張 玲:〈論抗戰時期宋美齡的婦女工作主張〉,《求索》,2011年第7期,頁23
-235。
涼山州紙幣研究組:〈民國時期涼山紙幣淺說〉,《四川金融》,1955年第8期,
頁55-57。
梅家玲:〈戰鬥文藝與聲音政治──《大公報‧戰線》與五O年代台灣的「朗誦
詩」〉,《中國文學學報》,2012年第3期,頁39-61。
郭海成:〈汪精衛的性格與人生悲劇〉,《領導科學》,2015年第30期,頁52-53。
郭克儉:〈近代戲曲變革與「四大名旦」崛起〉,《浙江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
版),2016年第6期,頁1-9。
郭淑敏:〈民國時期月份牌廣告畫的文化淵源與藝術價值研究〉,《藝苑》,2016
年第5期,頁76-77。
馮菲:〈「軋神仙」廟會文化保護與傳承的當代價值〉,《大眾文藝》,2016年第7
期,頁1-2。
黃家盛:〈抗戰時期國民黨軍統局之歷史考察〉,《黨史研究與教學》,2001年第4
期,頁45-52。
黃啟峰:〈主觀的真實──論台灣現代主義世代小說家的國共內戰書寫〉,《台灣
文學研究學報》,2014年第19期,頁9-49。
黃 淵:〈香港《南華日報》刊登豔電時間考辨〉,《前沿》,2015年第12期,頁
193-196。
黃月銀:〈政大學人與民國【圓桌座談】紀錄〉,《民國文學與文化研究集刊》第
4期,2018年12月。
華永根:〈蘇幫菜之說〉,《美食》,2013年第11期,頁78-79。
華永根:〈蘇州人吃魚〉,《蘇州雜誌》,2022年第3期,頁43-45。
程禕珣:〈民國時期我國商業廣告設計與策劃研究〉,《美術教育研究》,2020年
第7期,頁76-77。
曾維華:〈試論先秦時期的吳國文化〉,《學術月刊》,1989年第11期,頁44-51。
曾京京、沈婧:〈近代蘇州花卉業研究〉,《中國農史》,2017年5月,頁78-90。
曾令毅:〈婦女團體抑或「附隨組織」:婦聯會與國民黨相互關係之探析〉,《黨產
研究》,2018年3月第2期,頁87-125。
舒迎瀾:〈宋代蘇杭的園林與花卉栽培〉,《古今農業》,1989年第1期,頁62-
69。
嵇 元:〈春天百蔬筍為王〉,《蘇州雜誌》,2003年第3期,頁46-49。
游海華、宋德劍:〈熊式輝主政時江西公路建設與經濟發展〉,《歷史教學》,2010
年第20期,頁34-41。
游海華:〈江西公路與東南抗戰〉,《抗日戰爭研究》,2010年第3期,頁49-66。
游海華:〈抗日戰爭時期中國東南區域工業發展考察〉,《學術月刊》,2017年第5
期,頁148-164。
劉漢承、貢延紅:〈解放戰爭時期兩種邯鄲版鈔票〉,《收藏》,2010年第10期,
頁124-125。
葛賢寧:〈評介「青春篇」〉,《中華日報》,1951年6月29日。
楊孝剛:〈大學語文的人文性及其落實〉,《合肥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4年6月第3期。
鄒耕生:〈「七七事變」與江西抗戰局面的形成〉,《江西社會科學》,2002年11
期,頁102-106。
劉棠、任路逍、葉冰、黃楠:〈基於文化創意產業鏈的江蘇廟會品牌建設〉,《大
眾文藝》,2013年第5期,頁265-266。
劉勉玉:〈抗日戰爭中的江西戰場〉,《南昌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5年9
月第26卷第3期,頁1-6。
劉義程:〈抗日戰爭時期江西工業發展〉,《抗日戰爭研究》,2010年第3期,頁
59-66。
劉 強:〈族群結構與台灣民眾的國家認同〉,《廣州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11
年第3期,頁49-52。
劉春蕊:〈蘇州和合文化與和諧社會〉,《廣角鏡》,2012年第12期,頁178-179。
劉書峰:〈三年零八個月的悲聲:香港淪陷時期的廣播(1941──1945)〉,《新
聞春秋》,2016年第1期,頁4-9。
趙景深:《孫毓修童話的來源》,《大江月刊》,1928年11月,頁1-5。
趙家璧:〈《良友畫報》二十年的坎坷歷程〉,《新聞與傳播研究》,1987年第1期,
頁50-71。
趙佳佳:〈抗戰時期的香港救亡團體述略〉,《重慶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20年第6期,頁42-49。
熊 輝:〈內遷作家與中國抗戰文學創作的轉變〉,《社會科學研究》,2017年第3
期,頁183-187。
齊致翔:〈京劇流派發展啟示錄(二)論譚派藝術的傳承與發展〉,《中國戲劇》,
2011年第10期,頁52-56。
賴毓芝:〈清末石印的興起與上海日本畫譜類書籍的流通:以《點石齋畫報》為中心〉,《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2007年第7期,頁60-66。
鄭土有:〈論民俗活動中的神仙信仰〉,《民俗研究》,1990年3月第3期,頁95
-103。
黎智輝:〈將經國「贛南新政」時期的社會動員〉,《抗日戰爭研究》,2004年第4
期,頁28-52。
黎 博:〈抗戰時期歌曲的浸潤研究──以《抗戰文藝》報為例〉,《山西檔案》,
2019年第2期,頁144-146。
潘春華:〈閒說姑蘇老茶館〉,《茶藝攬勝》,2015年4月,頁72-73。
蔡登山:〈從《禮拜六》到「園藝專家」的周瘦鵑--「讀人閱史」之六〉,《全
國新書資訊月刊》,2010年9月,頁15-19。
蔡登山:〈從《鶴立「快活林」裡的嚴獨鶴--「讀人閱史」之七〉,《全國新書
資訊月刊》,2010年11月,頁36-41。
蔡盛琦:〈清末點石齋石印書局的興衰〉,《國史館學術集刊》,2001年12月第1期,頁1-30。
點石齋主人英查:〈點石齋印售書藉圖書碑帖楹聯價目〉,《申報》,1879年5月
25日,頁1。
《禮拜六》編輯群:《禮拜六》,1922年,第143期,頁8。
鍾麗慧:〈永遠的「青春篇」──艾雯〉,《文藝月刊》,1985年2月。
鍾若塵:〈當代間接對比廣告的對比方法研究──從民國「陰丹士林」布廣說起〉,
《懷化學院學報》,2016年8月第35卷第8期,頁81-85。
鍾若塵:〈民國「陰丹士林」布廣告策略分析〉,《懷化學院學報》,2017年3月
第36卷第3期,頁117-120。
薛偉強、湯文:〈中山裝「政治含義」考辨〉,《歷史教學》,2011年12月第4期,
頁42-48。
薛 鋒:〈「新生活運動」,無果而終〉,《中國人大》,2012年13期,頁53-53。
韓 偉:〈「民國性」:民國文學研究的應有內涵〉,《西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
第51卷第2期2014年3月,頁13-16。
韓 偉:〈民國文學:一種新的研究範式在崛起〉,《甘肅社會科學》,2014年第4
期,頁63-66。
薩本仁:〈香港的淪陷及戰後的歸屬問題〉,《歷史教學問題》,1986年第5期,
頁10-15。
藍適齊:〈從「我們的」戰爭到「被遺忘的」戰爭:臺灣對「韓戰」的歷史記憶〉,
《東亞觀念史集刊》,2014年12月第7期,頁205-251。
黨英台:〈最好的回憶:母親潘人木的珍貴手藝〉,《文訊》,2017年10月第384
期,頁47-48。
顧燕新:〈淺論采芝齋的品牌文化建設清朝〉,《世紀橋》,2009年第21期,頁39
-40。
顧建平:〈京劇四大鬚生〉,《北京檔案》,2011年第11期,頁48-49。
龔喜林:〈抗戰時期國民政府兵役法制建設述論淺論〉,《歷史教學》,2015年第6
期,頁44-52。

四、學位論文

吳怡萍:《抗戰時期中國國民黨的文藝政策及其運作》,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研
究所博士論文,2009年10月。
沈彥君:《艾雯散文研究》,國立嘉義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年。
林佳德:《艾雯小說研究:以人物角色為中心》,私立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
文2019年6月。
許珮馨:《五O年代的遷台女作家散文研究》,國立師範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研究
所博士論文,2005年6月。
許婉婷:《五O年代女作家的異鄉書寫:林海音、徐鍾珮、鍾梅音、張漱菡與艾
雯》,國立清華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12月。
陳彙心:《艾雯散文美學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中國語文學文系碩士論文,2007
年6月。
陳靜芳:《青春不老:艾雯及其散文研究》,國立高學師範大學應國文教碩士學班
碩士論文,2012年6月。
黃月銀,《1949以後民國文學在東南亞的流動》,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研究
所博士論文,2020年1月。
葉曉青:《艾雯小說主題研究》,私立銘傳大學應用中國文學研碩士在職專班碩士
論文2011年6月。
簡忍:《艾雯小說研究》,國立屏東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22年4月。
羅淑芬:《五O年代女性散文的兩個範示-以張秀亞、艾雯為中心》,國立政治
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7月。
zh_TW